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

2020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

2020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

中国文言文是指五言及以上篇幅,文中使用了汉语古代习惯用法、语法结构及汉字文字的文学形式。它是历代文言著作的典范,也是中国语言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考试,我们首先要对文言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能熟悉其相关的结构,例句,词语以及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等,从而更好的理解这门考试的难度和要求。

首先,要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及其语法知识,才能让自己更加深入高效地把握文言文考试中的知识点。除此之外,比较有好几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复习文言文考试,包括:(1)读课文注释:把握文言文考试的重点,读懂文言文考试涉

及到的文言名句。

(2)掌握古文常用词语:学习古文常用词语,掌握全句,更加

深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3)解析古代文学,深入研究古代文学名篇,了解它们的意义

和结构,从而更加深入理解语文文言文的难题。

(4)练习语文文言文:通过练习和应用,加强对文言文知识的

掌握,把理论知识融会贯通。

基于此,作为中国古代文言文学研究的重要一环,《2020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综合理解,反映文言文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中国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作为古代文言文的起源,语文文言文的研究对高考考生至关重要,它既涵盖了技巧性的

问题,也反映了文化背景知识及文言文审美观念等,为成功参加2020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考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随着每年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考试难度提高,学生们也应该更加重视学习文言文,以提高自身综合文化素养及文言文语言技能。为此,学生要把握好每一个学习时间,多多练习和总结文言文的重点,熟悉文言文的语法、结构,积累文言文的知识,从而将文言文看作一种艺术,更好的运用所学知识,在2020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江苏省2020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整体阅读过秦论练习

文言文整体阅读:过秦论课后练习(1)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奋六世之余烈烈:功业。 B.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信:可靠的。 C.焚百家之言言:言论,句中指著作。 D.……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徒:门徒。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B.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C.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D.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 3.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 D.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4.下列是对这两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段用排比句式,极力渲染了秦孝公统一天下的雄心。 B.商鞅辅佐秦孝公制定了正确的对内对外的政策,于是秦国日益强大。 C.山东诸侯以合纵策略对抗秦国,作者从人才、土地、兵力和财物四个方面突出显示出诸侯力量的雄厚。 D.九国最后被秦所败,争相割地,臣服于秦,合纵解体。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余威震于殊俗②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③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6.下面选项中加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苏洵《六国论》(使…退,击退。) B.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回头) C.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连词,相当于“又”) D.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西厢记·长亭送别》(连词,表转折) 7.下面选项中加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懂得,认识,知道;读音:shí)

2020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

2020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 中国文言文是指五言及以上篇幅,文中使用了汉语古代习惯用法、语法结构及汉字文字的文学形式。它是历代文言著作的典范,也是中国语言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考试,我们首先要对文言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能熟悉其相关的结构,例句,词语以及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等,从而更好的理解这门考试的难度和要求。 首先,要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及其语法知识,才能让自己更加深入高效地把握文言文考试中的知识点。除此之外,比较有好几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复习文言文考试,包括:(1)读课文注释:把握文言文考试的重点,读懂文言文考试涉 及到的文言名句。 (2)掌握古文常用词语:学习古文常用词语,掌握全句,更加 深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3)解析古代文学,深入研究古代文学名篇,了解它们的意义 和结构,从而更加深入理解语文文言文的难题。 (4)练习语文文言文:通过练习和应用,加强对文言文知识的 掌握,把理论知识融会贯通。 基于此,作为中国古代文言文学研究的重要一环,《2020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综合理解,反映文言文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中国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作为古代文言文的起源,语文文言文的研究对高考考生至关重要,它既涵盖了技巧性的

问题,也反映了文化背景知识及文言文审美观念等,为成功参加2020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考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随着每年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考试难度提高,学生们也应该更加重视学习文言文,以提高自身综合文化素养及文言文语言技能。为此,学生要把握好每一个学习时间,多多练习和总结文言文的重点,熟悉文言文的语法、结构,积累文言文的知识,从而将文言文看作一种艺术,更好的运用所学知识,在2020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江苏2020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共11题)、非选择题(第7题~第11题,第13题~第14题,第17题,第20题~第21题,共10题)两部分。本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好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制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大禹疏理百川,班超投笔从戎,李时珍悬壶济世,林则徐虎门销烟……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总有一大批志士仁人挺身而出,,解民众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野火沃土,,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的奋斗史。 A. 以身许国多难兴邦不屈不挠 B. 以身试险多难兴邦不卑不亢 C. 以身许国一言兴邦不卑不亢 D. 以身试险一言兴邦不屈不挠 2.在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瘦西湖的景妙在巧。,,, ______,________。而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人影衣香,赤栏小桥,游览应以舟行最能体会到其中妙处。 ①白塔与五亭桥分占圆拱门内 ②回视小金山 ③所谓面面有情,于此方得 ④最巧是从小金山下沿堤至“钓鱼台”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探究大一轮检测:6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的断句、填空及简答 含解析

[学生用书P429(单独成册)] 一、(2019·常州市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1~3题。 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阴阳刚柔,其本二端,造物者糅,而气有多寡进绌,则品次亿万,万物生焉。夫文之多变,亦若是也。糅而偏胜可也;偏胜之极,一有一绝无,与夫刚不足为刚,柔不足为柔者,皆不可以言文。今_夫_野_人_孺_子_闻_乐_以_为_声_歌_弦_管_之_会_尔_苟_善_乐_者_闻_之_则_五_音_十_二_律_必_有_一_当_接_于_耳_而_分_矣。夫论文者,岂异于是乎? (节选自姚鼐《复鲁絜非书》)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答案:今夫野人孺子闻乐/以为声歌弦管之会尔/苟善乐者闻之/则五音十二律/必有一当/接于耳而分矣 2.“五音十二律”中,五音包括________、________、羽、角、徵。 答案:宫商 3.用自己的话简述姚鼐“阴阳刚柔说”的观点,并指出材料中主要使用的论证方法。 答: 答案:文有阴阳,阴阳混杂之后偏重于某一方面是可以的,偏重到极端,刚和柔只有一种而另一种丝毫没有,和那种不刚不柔的都不可称为文章。论证方法:类比论证。 我听说天地的大道理就是阴阳刚柔罢了。文章是天地的精英,是阴阳刚柔生发而来的。阴阳刚柔,起初是两个方面,上天把它们糅为一体,但气有多有少,有进步有不足,那么品类等次就有亿万,万物就生发出来了。文章富于变化,也是如此。混杂之后偏重于某一方面是可以的;偏重到极端,刚和柔只有一种而另一种丝毫没有的,和那种不刚不柔的都不可称为文章。现在那些粗野的俗人和小孩子听音乐,认为是歌声和弦乐管乐的汇聚;假如懂音乐的人去听,那么五音十二律,必定一一区别,耳朵一听就能分辨。论文的道理难道和这个有什么不同吗? 二、阅读材料,完成4~6题。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_可_以_群_可_以_怨_使_穷_贱_易_安_幽_居_靡_闷_莫_尚_于_诗_矣。 4.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答案: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

2020年全国普通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全国普通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大禹梳理百川,班超投笔从戎,李时珍悬壶济世,林则徐虎门销烟……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总有一大批志士仁人挺身而出,,解民众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野火沃土,,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的奋斗史。 A.以身许国多难兴邦不屈不挠B.以身试险多难兴邦不卑不亢 C.以身许国一言兴邦不卑不亢D.以身试险一言兴邦不屈不挠2.在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瘦西湖的景秒在巧。,,,。而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人影衣香,赤栏小桥,游览应以舟行最能体会到其中妙处。 ①白塔与五亭桥分占圆拱门内 ②回视小金山 ③所谓面面有情,于此方得 ④最巧是从小金山下沿堤至“钓鱼台” ⑤又在另一拱门中 A.②③④①⑤ B.②⑤④①③ C.④①②⑤③ D.④③②⑤① 3.某校高三年级举行线上成人仪式后,同学们纷纷点赞、留言,相互勉励。下列留言所引古诗文,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尚书》) B.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李白) C.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D.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 4.对下面“中国互联网发展阶段简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1994年融入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以来,中国网民数量不断增加,互联网普及率现在已经超过50%。 B.中国互联网经历了电脑互联、移动互联后,当下已进入智能物联网时代,其联结主体是物与人互联。 C.伴随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互联网的应用形式日趋丰富,目前的代表性应用有云、短视频、VR、AI等。 D.中国互联网从模仿与追随起步,同步多年努力,如今已在一些领域实现自主创新,甚至有所超越。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 袁宗道 天乎,天乎!何乃遽以吾外大母逝耶!悲哉!不肖宗道,稚年丧母,外大母每见不肖,辄泪涔涔下,且泣且拊曰:“儿饥否?将无寒乎?”辄取衣食衣食之。故不肖即茕然弱子乎,无殊乎在母膝下也。今壮矣,而外大母何在耶?悲哉,悲哉!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二章教材文言文复习__陈情表项脊轩志渔父报任安书节选学案含解析

教材文言文复习——《陈情表》《项脊轩志》《渔父》《报任安书(节 选)》 [学案目标] 1.这几篇文言文是重点篇目,既要全面梳理文言基础知识,又要背诵重点段落。 2.重点掌握“相”“见”的特殊用法及判断句式。 1.用“类聚法”写出表示“等,等到”之义的文言词:及、洎、逮、比、迨等。表示“不久”之义的文言词:寻、未几、已而、既而、已等。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①() A.而刘夙婴疾病婴:缠绕 B.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举:举荐 C.当侍东宫当:应当 D.殆有神护者殆:大概 答案 C 解析当:担任。 ②() A.妪每谓予曰每:每次 B.听臣微志听:听任,允许 C.吾家读书久不效效:奏效,指获取功名 D.若望仆不相师望:怨恨,抱怨 答案 A 解析每:经常,常常。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多义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①( ) A.????? 犹蒙矜育不矜名节 B.????? 辞不就职草创未就 C.????? 门衰祚薄日薄西山 D.????? 幸勿为过无乃尔是过与 答案 D 解析 D 项均为责备。A 项怜悯/顾惜。B 项到/成功。C 项浅薄/迫近。 ②( ) A.????? 谨拜表以闻闻姊家有阁子 B.?????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余问古事 C.?????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重为乡党所笑 D.?????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答案 D 解析 D 项均为看。A 项使……知道/听说。B 项使……跟从/向。C 项慎重/更加。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 A.?????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B.????? 太上不辱先客逾庖而宴

2020江苏高考语文二轮讲义:附加题 Word版含解析

文言文断句、填空与简答 [典例演示] (2019·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1~3题。 题自书杜拾遗诗后 徐渭 余读书卧龙山之巅,每于风雨晦暝时,辄呼杜甫。嗟乎,唐以诗赋取士,如李杜者不得举进士;元以曲取士,而迄今啧啧于人口如王实甫者,终不得进士之举。然青莲以清平调三绝宠遇明皇实甫见知于花拖而荣耀当世彼拾遗者一见而辄阻仅博得早朝诗几首而已余俱悲歌慷慨苦不胜述。为录其诗三首,见吾两人之遇,异世同轨。谁谓古今人不相及哉!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答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实甫”在句中充当主语,与上文的“青莲”相对应,前面应断开。“彼拾遗者”同样在句中充当主语,前面应断开。“仅博……而已”语意完整,意为“只是博得几首早朝诗罢了”,因此其前应断开。“而已”是句末语气助词,后面应断开。“悲歌慷慨”与“苦不胜述”的主语均为“余”,两者在结构上是并列关系,故中间应断开。 [参考答案]然青莲以清平调三绝宠遇明皇/实甫见知于花拖而荣耀当世/彼拾遗者一见而辄阻/仅博得早朝诗几首而已/余俱悲歌慷慨/苦不胜述。 2.王实甫的杂剧代表作为《________》,其中男女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 [答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高中语文课本中有王实甫《西厢记》的节选,据此很快就能确定答案。 [参考答案]西厢记张珙崔莺莺 3.根据材料,概括文中古今人“相及”的内涵。 答: [答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从文中所写杜甫的遭遇来看,作者认为杜甫虽然才华横溢,但生平不得志。言下之意是自己虽有一番本领,却毫无用武之地。可见,“古今人”的“相及”指的是二人都有才华不得施展的苦闷。

2020年高考江苏语文卷试题、答案及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 试题、答案及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大禹疏理百川,班超投笔从戎,李时珍悬壶济世,林则徐虎门销烟……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总有一大批志士仁人挺身而出,,解民众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野火沃土,,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的奋斗史。 A.以身许国多难兴邦不屈不挠 B.以身试险多难兴邦不卑不亢 C.以身许国一言兴邦不卑不亢 D.以身试险一言兴邦不屈不挠 【答案】A 【解析】“以身许国”褒义词,指把自己的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用在仁人志士身上合适。“以身试险”是贬义词,意思是试着亲身去做触犯法律的事。用在仁人志士身上不当。“多难兴邦”意思是,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与“野火沃土”意思一致。恰当。“一言兴邦”指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起来。与“野火沃土”相差甚远,不当。“不屈不挠”意思是,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与“奋斗”搭配恰当。“不卑不亢”意思是,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一般形容对别人的态度,与“奋斗”搭配不当。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瘦西湖的景妙在巧。 , ,,,。而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人影衣香,赤栏小桥,游览应以舟行最能体会到其中妙处。 ①白塔与五亭桥分占圆拱门内②回视小金山 ③所谓面面有情,于此方得④最巧是从小金山下沿堤至“钓鱼台” ⑤又在另一拱门中 A.②③④①⑤ B.②⑤④①③ C.④①②⑤③ D.④③②⑤① 【答案】C 【解析】四个选项对于空缺处第一句的选择有两种意见,或②,或④。空格前面的“瘦西湖的景妙在巧”是概括句,没有涉及具体地点,这样若填②“回视小金山”,就不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而④句中的“最巧”与前面的“巧”衔接自然,故排除A、B。认真分析①句和⑤句,很明显⑤句“又在另一拱门中”肯定在①句“白塔与五亭桥分占圆拱门内”后面,据此可以排除D。 3.某校高三年级举行线上成人仪式后,同学们纷纷点赞、留言,相互勉励。下列留言所引古诗文,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尚书》) B.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李白) C.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江苏卷)

绝密启用前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语文I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大禹梳理百川,班超投笔从戎,李时珍悬壶济世,林则徐虎门销烟……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总有一大批志士仁人挺身而出,,解民众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野火沃土,,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的奋斗史。 A.以身许国多难兴邦不屈不挠B.以身试险多难兴 邦不卑不亢 C.以身许国一言兴邦不卑不亢D.以身试险一言兴 邦不屈不挠 2.在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瘦西湖的景秒在巧。,,,。而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人影衣香,赤栏小桥,游览应以舟行最能体会到其中妙处。 ①白塔与五亭桥分占圆拱门内 ②回视小金山 ③所谓面面有情,于此方得 ④最巧是从小金山下沿堤至“钓鱼台” ⑤又在另一拱门中 A.②③④①⑤B.②⑤④①③C.④①②⑤③ D.④③②⑤①3.某校高三年级举行线上成人仪式后,同学们纷纷点赞、留言,相互勉励。下列留言所引古诗文,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尚书》) B.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李白) C.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D.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 率现在已经超过50%。 B.中国互联网经历了电脑互联、移动互联后,当下已进入智能物联网时代,其联结主体是物与人互联。

C.伴随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互联网的应用形式日趋丰富,目前的代表性应用有云、短视频、VR、AI等。 D.中国互联网从模仿与追随起步,同步多年努力,如今已在一些领域实现自主创新,甚至有所超越。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 袁宗道 天乎,天乎!何乃遽以吾外大母逝耶!悲哉!不肖宗道,稚年丧母,外大母每见不肖,辄泪涔涔下,且泣且拊曰:“儿饥否?将无寒乎?”辄取衣食衣食之。故不肖即茕然弱子乎,无殊乎在母膝下也。今壮矣,而外大母何在耶?悲哉,悲哉!太夫人姓赵氏,其先江陵人,景泰间徙公安,遂占籍。四传为处士文深,赠中宪东谷公与处士同里闬,雅相欢也,因悉太夫人勤慎状,曰:“是真我家妇。”遂命方伯公委禽焉。赠中宪公性嗜饮,日偕诸酒人游,顾以生计萧疏,不无阻酣畅也。自有妇卜太夫人,而甘滑盈几,取办咄嗟。诸故酒人惊相语:“前从夫夫饮,且少鲑菜耳,今何突致此衎衎者?”遍视其囷箧而索然若故,然后乃知太夫人啬腹龟手适舅姑,心力竭矣。无何,姑钱恭人婴疾且亟,则尽斥鞶珥授方伯公,俾迎医,医无问遐近。恭人不食,外大母亦绝噉。恭人不起,而太夫人哀可知也。即逮今五十余年,而语及辄涕。居尝语子:“吾今裕,故能施耳,不若先姑贫而好施也。若所以有兹日,微先姑之德不及此,子孙无忘先姑哉!” 乙卯,方伯公领乡书,丙辰成进士,己未官比部郎。太夫人相从京师,为置侧室高,礼训慈育,闺内穆如。居四年,不置一鲜丽服。丙寅,方伯公佥宪江西,时长宪者喜敲扑,公庭号楚声不绝。太夫人闻之,戚然曰:“彼盛怒易解耳,而生命难续,且若之何以人灼骨之痛,博已一快也?”方伯公为之改容曰:“请佩此言当韦。”戊寅,方伯公以大参备兵通、泰,寻由河工超迁河南右辖。未几,转左。日夜期会簿书间,力渐耗。太夫人时时风方伯公:“且休矣!即不能爇琴燔鹤以饱,夫岂其无双田之毛,东湖之水?”方伯公曰:“所谓拂衣者难妻孥也,汝若是又奚难!”而癸未需次调补,竟请告归,从太夫人意也。居尝语诸子曰:“尔父累俸,稍拓田庐,然不尽与尔曹,而推以赡族,亦惟是念祖父之余,不可专食也。尔当识此意附谱后,绝孙曾他肠,令吾族人得世世食此土,不亦美乎!”其平居语识大义类若此。 不肖宗道,甥也,义不敢饰吾外大母之行,然亦不敢隐也。惟慨惠之铭,以肉百年骨,则家舅氏厚幸,宗道厚幸。 (选自《白苏斋类集》,有删节)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且泣且拊曰拊:抚摩 B.自有妇卜太夫人卜:选择 C.然后乃知太夫人啬腹龟手适舅姑适:出嫁 D.太夫人时时风方伯公风:劝说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袁宗道很小就失去了母亲,幸赖外祖母的呵护,母爱的缺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弥补。 B.赵太夫人当年待字闺中时,烧得一手好菜,父亲的好友十分欣赏,命其子前来求亲。

江苏2020版高考语文第三章文言文阅读微专题翻译中最容易以今律古的25个实词讲义(含解析)

微专题翻译中最容易以今律古的25个实词 [专题微语] 实词是文言翻译中最重要的得分点。为了考查考生对重要实词的精准理解,命题者通常会选用那些最容易让考生以今律古的实词来翻译。为此,考生千万不要先入为主,“今为古用”,应该紧紧结合语境确定其义。该专题选择了出现频率较高又容易以今律古的25个实词译句,以提醒考生不可以今律古,要在语境中准确翻译其义。 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并准确填出词义。 1.扰 故太子少师清献赵公,既薨之三年,其子屼除丧来告于朝曰:“先臣既葬,而墓隧之碑无名与文,无以昭示来世,敢以请。”天子曰:“嘻,兹予先正,以惠术扰民如郑子产,以忠言摩士如晋叔向。”乃以爱直名其碑,而又命臣轼为之文。 (节选自苏轼《赵清献公神道碑》) (1)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是所有的“扰”都是“干扰”意,如上文中的“扰”就是“________”意。 答案(1)(他)像郑国的子产一样用仁爱的办法安抚百姓。(“惠术”“扰”,语句通顺) (2)安抚 参考译文 亡故的太子少师赵清献公,去世三年后,他的儿子赵屼守孝期满来向朝廷报告说:“先父已经安葬,然而墓道上的碑还没有名称和碑文,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显示给后人,(现在)冒昧地向朝廷请示。”皇上说:“啊,这位是我先前的贤臣,(他)像郑国的子产一样用仁爱的办法安抚百姓,像晋国的叔向一样用忠厚的语言勉励士人。”于是用“爱直”命名他的墓碑,接着又命令我为他写碑文。 2.方 《双节堂庸训》者,龙庄居士教其子孙之所作也。居士扃(关闭)门养疴,日读《颜氏家训》《袁氏世范》,与儿辈讲求持身涉世之方,或揭其理,或证以事。 (节选自汪辉祖《〈双节堂庸训〉自序》) (1)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是所有的“方”都是“方圆”“方正”意,如上文中的“方”就是“________”意。答案(1)和儿辈谈论探求坚守自己、经历世事的道理,有时揭示那些道理,有时引用事例规劝(验证)。(“持”“涉”“方”“证以事”,语句通顺) (2)道理 3.知 种放与母俱隐终南豹林谷之东明峰。淳化三年,陕西转运宋惟干言英才行,诏使召之。其母恚曰:“常劝汝勿聚徒讲学,身既隐矣,何用文为?果为人知而不得安处,我将弃汝深

备战2023高考2020年高考语文江苏卷文言文《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袁宗道)逐字解析

备战2023高考2020年高考语文江苏卷文言文《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袁宗道)逐字解析 (一)【2020年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外大母1赵太夫人行状 2 1、大母:祖母。外大母即外婆 2、行状:旧时死者家属叙述死者世系、籍贯、事迹的文章,多随讣闻分送亲友 袁宗道 3 3、补充材料: 1.袁宗道(1560—1600),字伯修,号玉蟠、又号石浦,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学家、官员。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太子右庶子。“公安派”的发起者和领袖之一,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并称“公安三袁”,反对复古拟古,主张“从学生理,从理生文”。其诗文创作不事模拟,率真自然。著有《白苏斋集》22卷行世。 2.公安派: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公安三袁”是公安派的领袖,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高,成绩最大,其次是袁中道,袁宗道又次之。公安派反对前七子和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发前人之所未发。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但多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 3.公安派在解放文体上颇有功绩。“一扫王、李云雾”(《公安县志·袁中郎传》),游记、尺牍、小品也很有特色,或秀逸清新,或活泼诙谐,自成一家。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消极避世,多描写身边琐事或自然景物,缺乏深厚的社会内容,因而创作题材愈来愈狭窄。

天乎,天乎!何乃4遽以5吾外大母逝耶!悲哉!不肖6宗道,稚年7丧母,外大母每见不肖,辄泪涔涔8下,且泣且拊.9.曰:“儿饥否?将无寒乎?”辄取衣 食衣10食11之。 4、何乃:怎么、为何 5、以: 6、不肖:自谦之称。 1、子不似父。 2、不相象。 3、不成材;不正派。 7、稚年:少年、童年 8、涔涔cén:形容汗、泪、水等不断往下流的样子 9、拊:抚摸 10、衣:<名作动>为(给)…穿上。 11、食:<动>使……食;拿东西给人吃。 故不肖即茕然12弱子13乎,无殊14乎在母膝下也。今壮矣,而外大母何在耶?悲哉,悲哉! 12、茕然:孤单貌 13、弱子:幼儿;小孩 14、无殊:没有差别 太夫人姓赵氏,其先江陵人,景泰间徙公安,遂占籍15。

专题10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古代诗文阅读(原卷版)

巅峰冲刺江苏省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考点扫描 专题10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古代诗文阅读 【考点解读】 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文言文阅读翻译考点的考查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 级。这个考点是江苏省高考语文的必考内容,202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卷一定会考查。 翻译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解是翻译的前提。所谓“理解”,是正确领会文章的内容,正确理解文意和句意;所谓“翻译”,是说能用现代汉语把文言文的内容准确传达出来;所谓“文中”,是说试卷所给你的“那篇文章当中”,要求翻译的句子就从中产生,文中所有的语言现象都在“理解”之列。正确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准确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文句优美。 一、理解文中的句子。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是翻译文言文语句的第一步,理解文言语句必须遵循古文的一般规律并把握其特殊性。对句意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在全文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全文或文段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比如:对“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孙伯传》)”的翻译,就要注意这是在介绍韩孙伯所处的社会环境,所以翻译成“按襄阳当地的风俗,邻里之间要在各自的分界处种上桑树作为分界的标志”。(2)要注意省略句、倒装句、词类活用、通假字、互文见义和偏义复词的理解,对这些现象的理解把握,往往是翻译文言语句的关键。比如:“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语出《愚溪诗序》)此句中“居”后省略了宾语“于此”或“于是溪”,“姓”是名词作动词“给……取姓”的意思。那么此句就可翻译成:姓冉的人家曾经在这条小溪居住,所以就给小溪取此姓,叫做冉溪了。(3)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通过前后推导,或选项推敲分析等方法,进行认真理解。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语出《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这是孔子教育子路、冉有的话,文中难懂之处是“疾”“舍”“为之辞”几处,既是教训之语,那么“疾”就不可能是“生病”之意,当是“厌恶”之意;“而”有表示并列和表示转折关系两种理解,依据意味推敲,自然当作转折关系理解更好,那么“舍曰欲之”与“为之辞”就在语意上相反了,以此推断“舍”是“停止”之意,“辞”是“托词”“借口”之意。整句意思就可翻译成:品格高尚的人厌恶那些不说自己想做什么事却去找借口推脱责任的人。(4)利用文言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把握句意。也就是说,在理解文言句子时,要充分利用对应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去把握文句意思。如:“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语

2020年江苏语文卷文言文阅读注释

2020年江苏语文卷文言文阅读注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 (旧时死者家属记述死者家世事迹的的文章,多随讣闻分送亲友。) 袁宗道 天乎,天乎!何乃遽以吾外大母逝耶!悲哉!不肖宗道,稚年丧母,外大母每见不肖,辄泪涔涔下,且泣且拊.曰:“儿饥否?将无寒乎?”辄取衣食衣食之。故不肖即茕然弱子乎,无殊乎在母膝下也。今壮矣,而外大母何在耶?悲哉,悲哉! 太夫人姓赵氏,其先江陵人,景泰间徙公安,遂占籍(入籍定居)。四传(传了四代)为(是)处士(有德行未做官的人)文深,赠中宪(死后朝廷赐封按察副使)东谷公(指外祖父龚大器的父亲龚东谷)与处士同里闬(han里门),雅相欢也,因悉太夫人勤慎状,曰:“是真我家妇。”遂命方伯(地方行政长官)公(指外祖父龚大器)委禽(下聘礼)焉。赠中宪公性嗜饮,日偕诸酒人游,顾以生计萧疏,不无阻酣畅也。自有妇卜.太夫人,而甘滑盈几,取办咄嗟(一呼一诺间,极言时间之短)。诸故酒人惊相语:“前从夫夫(这个男子)饮,且少鲑gui菜耳,今何突致此衎衎(kan和乐貌)者?”遍视其囷qun(圆形谷仓)箧而索然若故,然后乃知太夫人啬腹(节食)龟(皲)手(辛勤劳作)适.舅姑,心力竭矣。无何,姑钱恭人(明清时四品官之母或祖母的封号)婴疾且亟,则尽斥鞶pan(盛放手巾细物的小袋子)珥授方伯公,俾迎医,医无问遐近。恭人不

食,外大母亦绝噉dan(同“啖”,吃)。恭人不起,而太夫人哀可知也。即逮今五十余年,而语及辄涕。居尝语子:“吾今裕,故能施耳,不若先姑(婆婆)贫而好施也。若所以有兹日,微先姑之德不及此,子孙无忘先姑哉!” 乙卯,方伯公领乡书(乡老及乡大夫举荐乡贤参加乡试的文书,即乡试中式,亦即中举),丙辰成进士,己未官比部郎。太夫人相从京师,为置侧室高,礼训慈育(训育礼慈),闺内穆如(词尾,的样子)。居四年,不置一鲜丽服。丙寅,方伯公佥qian宪(佥都御史)江西,时长宪(主审法官)者喜敲扑,公庭号楚声不绝。太夫人闻之,戚然曰:“彼盛怒易解耳,而生命难续,且若之何以人灼骨之痛,博已一快也?”方伯公为之改容曰:“请佩此言当韦(牛皮,西门豹性急,佩韦以自缓,此言当作警示之言。)。”戊寅,方伯公以大参备兵(驻军)通、泰,寻(不久)由河工(治理水患)超迁(越级提拔)河南右辖。未几,转左。日夜期会(在规定的期限内;限时)簿书间,力渐耗。太夫人时时风.方伯公:“且休矣!即不能爇琴燔鹤(即焚琴煮鹤,此言过奢侈日子)以饱,夫岂其无双田之毛,东湖之水?”方伯公曰:“所谓拂衣(归隐)者难妻孥也,汝若是又奚难!”而癸未需次(旧时官吏授官后,按照资历依次补缺)调补,竟(最终?竟然?)请告归,从太夫人意也。居尝语诸子曰:“尔父累俸,稍拓田庐,然不尽与尔曹,而推以赡族,亦惟是念祖父之余,不可专食也。尔当识此意附谱后,绝孙曾他肠,令吾族人得世世食此土,不亦美乎!”其平居语识大义类若此。

江苏省2020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整体阅读师说练习

文言文整体阅读:师说课后练习(1) 1.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不拘于时 C.时人莫之许也 D.大王来何操 2.将下列文化常识补充完整。 《师说》中有“六艺经传”的说法,其中“六艺”指_______________《易》《春秋》等六种儒家经典著作。另外,在古代“六艺”还指六种技能,即:_______________书、术。通常我们把《诗经》的内容_______________与表现手法_______________合称“诗经六义”。3.指出加点词用法不同类的一句是() A.不耻相师 B.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C.既东封郑 D.君子不齿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③圣人之所以为圣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5.下列各句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C.吾从而师之 D.师不必贤于弟子 6.为下列句子中“顾”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②环顾国内,贼氛方炽③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④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⑤激昂大义,蹈死不顾⑥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⑦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⑧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⑦|②③④|⑤|⑥⑧ C.①⑧|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7.分别选出下列各组中对加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1)伐( ) ①坎坎伐檀兮(砍伐) ②十年春,齐师伐我(讨伐、进攻)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战争) ④一令每出,平伐其功(自夸、夸耀) (2)疾( ) ①君有疾在腠理(病) ②君疾贫富不均(憎恨、厌恶) ③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憎根) ④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痛心) ⑤问民之疾苦(痛苦) ⑥声非加疾也(大)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增分突破一 以气理词——文言断句与简答

文科加考内容(附加题) 增分突破一以气理词——文言断句与简答 【考点解读】 文言断句与简答是江苏高考文科加考的固定内容,主要考查文言断句、文学文化常识和短文的要点概括,难度不大,但命题形式较灵活。 (2019·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自书杜拾遗诗后 徐渭

余读书卧龙山之巅,每于风雨晦暝时,辄呼杜甫。嗟乎,唐以诗赋取士,如李杜者不得举进士;元以曲取士,而迄今啧啧于人口如王实甫者,终不得进士之举。然__青__莲__以__清__平__调__三__绝__宠__遇__明__皇__实__甫__见__知__于__花__拖__而__荣__耀__当__世__彼__拾__遗__者__一__见__而__辄__阻__仅__博__得__早__朝__诗__几__首__而__已__余__俱__悲__歌__慷__慨__苦__不__胜__述。为录其诗三首,见吾两人之遇,异世同轨。谁谓古今人不相及哉!(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 解析根据句子的语法和句意关系断句。“青莲”(李白)、“实甫”(王实甫)、“彼拾遗者”(杜甫)、“余”都是陈述对象,作主语,其前先断开,再根据句意进一步断句。 答案然青莲以清平调三绝宠遇明皇/实甫见知于花拖而荣耀当世/彼拾遗者一见而辄阻/仅博得早朝诗几首而已/余俱悲歌慷慨/苦不胜述。 ①语感较差,读不懂文意。 ②缺乏必要的断句知识与技巧。

断句方法 ①通文意②看标志③辨句式④明修辞 (2)王实甫的杂剧代表作为《________》,其中男女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3分) 解析《西厢记》叙写了书生张珙(张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 答案西厢记张珙崔莺莺 ①平时读书少,不注意积累,知识面太窄。 ②不是有意记忆,致使记忆模糊,张冠李戴。

江苏2020版高考语文第三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二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讲义(含解析)

专题二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总体要求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简释:所谓“浅易”,是指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所能读懂的。 分项考点 1.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简释:①“理解”一词体现文言文“阅读”方面的要求,意谓不考对词义的死记硬背,不在名词术语上做文章,而是着眼全篇,根据文意去感悟。②“常见”意谓所考内容为文言文中使用频率较高或中学教材中经常涉及的实词,而不考那些生僻难懂的。③“文中”说明这些实词的含义是通过上下文体现出来的,不单纯是字典的解释,须结合语境作判别。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简释:“常见虚词”主要指上面列出的十八个,这是考查的范围。“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意义”指的是该词在文中的具体解释,“用法”指的是该词在语境中的词性及语法功能。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简释:“与现代汉语不同”,这是考查的重点。而且重点放在运用中,即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能够理解与辨别,且能在翻译中译出。 (4)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简释:“常见”是指中学教材中出现过的,或是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应知应会的。“文化知识”主要指官职典制、古代礼仪、教育科举、天文地理、传统节日、古籍文化、生活文化等。“了解并掌握”,不仅强调能识记,更强调结合语境识记、辨析。 (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简释:所谓“理解文中的句子”,是指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读懂、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这个句子作深入分析。所谓“翻译文中的句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第三章文言文阅读核心突破二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讲义含解析

核心突破二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虚词是区别于文言实词的一个相对概念。这里的“相对”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相对于文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的范畴.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二是具体到某一个词.会有虚词的义项.也会有实词的义项.所以不能说哪一个词一定是虚词.它在特定语境中也会作实词的。 一、分清五类虚词的词性 1.代词 代词就是代替词、短语和句子的词。它能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共有三类: (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我、吾、余、予。第二人称:女、汝、尔、而、乃、若。第三人称:之、其、厥、彼。 (2)指示代词。近指代词:此、是、斯、之、兹、然。远指代词:彼、夫、其。虚指(不定)代词:某、或、莫等。 (3)疑问代词:谁、孰、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去今之墓而. 葬焉 B.⎩⎪⎨⎪⎧ 家祭无忘告乃.翁今君乃.亡赵走燕 C.⎩⎪⎨⎪⎧ 豫州今欲何.至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D.⎩⎪⎨⎪⎧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秦王恐其.破璧 答案 D 解析 D 项均为代词。A 项人称代词.同“尔”.你的/连词.表承接。B 项人称代词.你的/副词.居然。C 项疑问代词.哪里/副词.多么。 2.副词 副词是指用来修饰或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情态、否定等的词。主要种类有: (1)表程度:少、稍、略.愈、益、弥、更.最、极、甚、残、太、至、尤、良、大、绝、特、颇。 (2)表范围:悉、皆、咸、俱、举、毕、凡.唯、特、徒、独、直、第、但、止、则、仅。 (3)表共同:共、同、并、相。 (4)表时间:既、已、曾、尝.向、初、曩、始、昔.常、素、雅、恒.方、正、适、会.俄、旋、寻、臾、未几、无何、斯须、既而.急、遽、猝、立、即.将、且、行将.终、卒、竟。 (5)表语气:必、诚、信、固、果.不、弗、未、非、靡、亡、否、勿、毋、莫、无.殆、盖、庶、其、得无、无乃、庶几.岂、宁、庸、其。 (6)表频率:屡、数、辄、每、频、累.复、更、再、又、亟。 (7)表敬谦:窃、辱、伏惟.幸、敢、请、敬、谨。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2020版高考语文(江苏)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三核心突破一理解实词含义讲义含解析

核心突破一理解实词含义 一、需要积累的核心实词:200个 文言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它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是应对高考的核心。只有积累到了一定量的文言实词,一切问题才可迎刃而解。可是,文言实词成千上万,数量庞大,到底要积累多少,掌握多少呢?据专家讲,需要300个。当然,掌握越多越好,可这总得有一个边界。结合课标,依据教材,梳理高考,下面的实词是必须积累和掌握的: 1.一级核心实词:120个。它们为广大师生所公认。(见《高考必背》) 2.二级核心实词:80个。

上面的实词是从教材出现频率,尤其是从近十年各地高考频率梳理、总结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二、需要理解、积累的知识点:五类实词 (一)多义实词:追源溯流,语境敲定 多义实词是实词的主体,数量庞大,掌握它们众多的义项耗时费力。除了要通过教材、试题和大量阅读积累外,还要注意两点: 1.追源溯流,寻找义项联系 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是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如果能弄清其词义演变的规律和特点,那么,无论是记忆还是临场推断,效果都会大大增强。 (1)词义演变规律 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如“道”的本义是“路途、道路”,“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 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如“道”的本义是“路途、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又如“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中,“关”本指“门闩”,由于作用相似引申为“关卡”。 词的比喻义,就是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现在属贬义词;“草菅人命”中的“草菅”,本义是“野草”,比喻义是“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词的假借义,就是因假借而产生的含义。古文中常常出现通假现象。“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具体见后面“(四)通假字:本义不通,考虑通假”] (2)寻找义项联系 多义词往往以其本义为基础引申出其他义项,众多义项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识记多义实词,一定要找出其本义或基本义项,寻求众多义项之间的关联。找出本义,关键是看该字的造字方法,从其构造的字形上推导出本义(工具书中一般列为第一条)。找到这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