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

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春,霍光病笃。车驾

..自临问,上为之涕泣。光上书谢恩,愿分三千户以封兄孙奉车都尉山为列侯,奉兄去病祀。即日,拜光子禹为右将军。三月,庚午,光薨。

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国家新失大将军,宜显明功臣以填藩国,毋空大位,以塞争权。宜以车骑将军安世为大将军,毋令领光禄勋事;以其子延寿为光禄勋。”上亦欲用之。夏,四月,戊申,以安世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

上思报大将军德,乃封光兄孙山为乐平侯,使以奉车都尉领尚书事。魏相因昌成君

....许广汉奏封事,言:“《春秋》讥世卿,恶宋三世为大夫及鲁季孙之专权,皆危乱国家。自后元以来,禄去王室,政由冢宰。今光死,子复为右将军,兄子秉枢机,昆弟、诸婿据权势,在兵官,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寝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以固万世之基,全功臣之世。”又故事:诸上书者皆为二封,署其一曰“副”。领尚书者先发副封,所言不善,屏去不奏。相复因许伯白去副封以防壅蔽。帝善之,诏相给事中,皆从其议。

帝兴于闾阎

..,知民事之艰难。霍光既薨,始亲政事,厉精为治,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敷奏其言,考试功能。侍中、尚书功劳当迁及有异善,厚加赏赐,至于子孙,终不改易。枢机周密,品式备备,上下相安,莫有苟且之意。及拜刺史、守、相,辄亲见问,观其所由,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有名实不相应,必知其所必然。常称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以为太守,吏民之本,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辄

以玺书

..勉厉,增秩,赐金,或爵至关内侯;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是以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十六》)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寝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

B.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寝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

C.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寝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

阴谋/

D.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寝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车驾,原指马驾的车,后来多指天子出巡时乘坐的马车,也作天子的代称。

B.“因昌成君”与“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两处“因”字含义不同。

C.闾阎,古代原指里巷内外的门或里巷,后来泛指民间或平民,文中指民间。

D.玺书,原指用泥封加印的文书,至秦以后,专指平行官署之间来往的文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霍光病情危重时,汉宣帝亲自前往探望,伤心不已;后来霍光给汉宣帝上书谢恩时,奏请皇上给他兄长的孙子加封三千户的赏赐,以祀奉霍去病。

B.霍光死后,魏相上奏,提出为了避免朝臣争权夺利,应尽快选派一位有功劳的大臣填补大将军一职的空缺,他推荐的人选和皇帝的想法一致。

C.魏相认为霍家一门身居要职,既不利于保全功臣的家世,也不利于巩固皇室的基业,提出应想办法削弱霍家权势的建议,得到了汉宣帝的采纳。

D.汉宣帝的经历让他更了解民生疾苦,他励精图治,勤于政事,尤其看重官员言行一致的品质,希望能和优秀的官员共同努力,让百姓安居故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领尚书者先发副封,所言不善,屏去不奏。

(2)是以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

5.汉宣帝亲政后,对官员的任用和提拔采用了哪些策略?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龚氏世耕谷升之里,至春所公,始读书为儒。公名大器,为诸生时,即拓落有大度,人

稀见其喜愠之色。家酷贫,舌耕犹不给,环堵萧然。公于于然,略无几微侘傺

..。性舒缓,善诙谐,虽至绝粮断炊,犹晏然笑语。其发奇中,令人绝倒。或横逆之来,人大不堪者,公受之怡然,旋即忘之,不复省忆也。

为诸生,屡试皆高第,而连踬场屋①。凡应试者,多先榜归。公独徐徐候榜出,阅罢,徐徐看新孝廉赴宴,买贤书数册,然后束装。失意者或藏匿避人,公独与得意人无异。岁以

为常。至四十余,始举于乡。赴公车

..之,曰:“公即当谒《广文选》,

..,同事者以年老慢易

迁一老别驾②足矣,何得同我辈上春官③乎!”公笑而谢之。如此者数四,竟笑而谢之,无忤也。然公即以明年成进士,授刑部主事。嗣后佐广西、江西、浙江、南直隶藩臬,为河南布政使。皆平易近民,所之号为“龚佛”。

公不为苛清矫激之行,又素俭,所得禄入,自营产业之外,分给族人。居家时闻政有不便民者,公即入告邑长令,语甚激切。长令素重其人,悉听之。

公以藩长致政

..归,年七十余矣。每至四节之会,簪袍烂然,人以此荣之。公能诗,与诸子诸孙唱和,推为南平社长。一日,公之子偕予兄及诸甥游石洲,以公老,难于往来,弗约。已至洲方共饮酒拾石子俄见雪浪中有舠迅疾而下中有一老翁踞胡床指麾江山旁若无人互相猜疑逼视之则公也舟已近,公于舟中大呼曰:“何为遂弃老子耶!”登洲,即于洲上舞拳数道,以示勇。诸人皆大笑极欢,至深夜乃归。各分韵记游,公归,诗已成,即于灯下作蝇头细字书之。明日黎明,遣使持诗遍示诸人。俱以游倦晏起,不得一字,皆大笑。

(节选自明代袁中道《龚春所公传》,有删改)【注】①连踬场屋:科考接连受挫。①别驾:官职名。①春官:礼部,上春官指上礼部考试。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已至洲/方共饮酒/拾石子/俄见雪浪中有舠迅疾而下/中有一老翁踞胡床/指麾江山/旁若无人/互相猜疑/逼视之/则公也/

B.已至洲/方共饮酒/拾石子/俄见雪浪中有舠迅疾/而下中有一老翁/踞胡床指麾江山/旁若无人/互相猜疑/逼视之/则公也/

C.已至洲/方共饮酒/拾石子/俄见雪浪中有舠/迅疾而下/中有一老翁踞胡床/指麾江山/旁若无人/互相猜疑逼视/之则公也/

D.已至洲/方共饮酒/拾石子/俄见雪浪中有舠迅疾/而下中有一老翁/踞胡床指麾江山/旁若无人/互相猜疑逼视/之则公也/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侘傺,失意的样子,在本文中的意思与屈原《离骚》“忳郁邑余侘傺兮”一句中“侘傺”同义。

B.公车,汉代官署名,后也代指考中举人或入京请愿、上书言事,和现代的“公车”含义不同。

C.慢易,意为怠慢、轻忽。这里的“慢”与李密《陈情表》中“责臣逋慢”的“慢”含义相同。

D.致政,指官吏将执政的权柄归还给君主,意同致仕。文中指春所公解除政务职责,卸任退休。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所公先世以务农为生,到他这一代才开始读书,最终通过科举进入官场。

B.春所公年轻时家境贫寒,即使教书授徒,生活也还是难以为继,家徒四壁。

C.春所公平易近民,听说有不利于民生的政令,便向官府告发邑长令,言辞激烈。

D.春所公虽已年过七旬却仍然童心未泯,和晚辈同嬉同游,诗词唱和,其乐融融。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此者数四,竟笑而谢之,无忤也。

(2)明日黎明,遣使持诗遍示诸人。俱以游倦晏起,不得一字,皆大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姚坦,字明白,曹州济阴人。开宝中,以《尚书》擢第

..,调补将陵尉。太平兴国八年,太宗召坦等谓曰:“诸子生长深宫,未知世务,必资良士赞导,使日闻忠孝之道。汝等皆朕

所慎简

..,各宜勉之。”乃以坦为益王府翊善。

坦性木强固滞。王尝于邸中为假山,费数百万,既成,召宾僚乐饮,置酒共观之。坦独俯首,王强使视之,曰:“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王惊问故坦曰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科捕人父子兄弟送县鞭笞流血被体此假山皆民租税所为非血山而何是时,太宗亦为假山,闻而毁之。

王少逸豫,坦即丑诋,王颇鄙其为人,自是坦每暴扬其事。上尝诫之曰:“元杰知书好学,亦足为贤王矣。少不中节,亦须婉辞规讽,况无大故而诋讦之,岂裨赞之道邪?”顷之,左右乃教王诈称疾不朝。太宗日使视疾,逾月不廖,甚忧之,召王乳母问状,乳母曰:“王本无疾,徒以姚坦检束,居常不得自便,王不乐,故成疾。”上怒曰:“吾选端士,辅王为善。王不能用其谏,而又诈疾,欲使朕去正人以自便,何可得也。且王年少,必尔辈为之谋耳。”因命捽至后苑,杖之数十。召坦慰谕曰:“卿居王宫,能以正为群小所疾,大为不易。卿但如是,勿虑谗间,朕必不听。”

王薨.,改卫尉少卿,判.吏部南曹。他日因事得对,上以其旧人,召升殿与语。坦言及故府,意短诸王而称己之敢言。坦退,上谓侍臣曰:“坦在宫邸,不能以正理海谕,事有微失,即从而扬之,此卖直取名耳。”

景德初,求补郡,俾知邓州。转运使表其治状,诏嘉奖之。大中祥符初、复知光州。二年,卒,年七十五。

(选自《宋史·列传第三十六》)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王惊问故/坦曰/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科捕人/父子兄弟送县/鞭笞流血被体/此假山皆民租税所为/非血山而何/

B.王惊问故/坦曰/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科/捕人父子兄弟送县/鞭笞流血被体/此假山皆民租税所为/非血山而何/

C.王惊问故/坦曰/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科/捕人父子兄弟/送县鞭笞/流血被体/此假山皆民租税所为/非血山而何/

D.王惊问故/坦曰/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科捕人/父子兄弟/送县鞭笞/流血被体/此假山皆民租税所为/非血山而何/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擢第,是指科举考试及第。科举考试及第在古代还可以说登科、登进士第。

B.“汝等皆朕所慎简”中的“简”的意思,与《出师表》中“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的“简”意思不同。

C.薨,是死的一种说法,一般指封王的贵族大臣。

D.判,官制用语。即以他官兼代某职,称判某职或判某职事,以高位兼掌低职曰判。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太宗认为皇子们生长在皇宫中,不谙世事,需要有德行的贤士加以教导,于是选择姚坦等人担任教导皇子的职务。

B.益王耗费巨资建成假山,召集宾客置酒观赏,只有姚坦觉得这是劳民伤财的行为。太宗听闻后贵令益王毁掉了假山。

C.益王的随从唆使益王诈病不上朝,想以此赶走姚坦,却被太宗察知。太宗非但没有责怪姚坦,反而惩治了始作俑者。

D.姚坦在益王去世后仍然说益王的坏话,并标榜自己敢于直言,这引起了皇上的不满与嘲讽。皇上认为他是在沽名钓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少逸豫,坦即丑诋,王颇鄙其为人,自是坦每暴扬其事。

(2)卿居王宫,能以正为群小所疾,大为不易。

14.文中说姚坦的性格“木强固滞”,你认为是什么意思?这一性格特点体现在哪些事情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朱珪传

朱珪,字石君,顺天大兴人。乾隆十三年成进士,年甫十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出为安徽巡抚。皖北水灾,驰驿往振,携仆数人,与村民同舟渡,振宿州、泗州、砀山、灵壁、五河、盱眙馀灾,轻者贷以粮种。筑决堤,展春振,并躬莅其事,民无流亡。五十九年,调广东。嘉庆元年,授总督,兼署巡抚。和珅忌之,授受【注】礼成,珪进颂册,因加指摘。高宗曰:“陈善纳诲,师傅之职宜尔,非汝所知也。”会大学士缺,诏召珪,卒为和珅所沮。以广东艇匪扰劫闽、浙,责珪不能缉捕,寝前命,左迁安徽巡抚。皖北复灾,亲治振,官吏无侵蚀。三省教匪起,安徽亦多伏莽。珪曰:“疑而索之,是激之变。”亲驻界上筹防御,遍莅颍、亳所属,集乡老教诫之。民感化,境内迄无事。

四年正月,高宗崩,仁宗即驰驿召珪,闻命奔赴。途中上疏,略曰:“天子之孝以继志述事为大亲政伊始远听近瞻默运乾纲雱施涣号阳刚之气如日重光恻怛之仁无幽不浃修身则严诚欺之界,观人则辨义利之防。君心正而四维张,朝廷清而九牧肃。惟愿皇上无忘尧、舜自任之心,臣敢不勉仁义事君之道。”至京,命直南书房,时召独对,用人行政悉以谘之。

寻充上书房总师傅,调户部

..,禁浮收。疆吏以运丁苦累,仰给州县,州县不

..尚书。诏清漕政

得不取诸民,珪谓小民未见清漕之益,先受其害,力争罢之。

年七十六,以老乞休,温诏慰留。未几,召对乾清宫,眩晕,扶归第,数日卒。上亲奠,

哭之恸。赠太傅

....,祀贤良祠,赐金治丧。诏:“珪自为师傅,凡所陈说,无非唐、虞、三代之言,稍涉时趋者不出诸口,启沃至多。揆诸谥法,足当‘正’字而无愧,特谥文正。”

(选自《清史稿·列传一百二十七》,有删改)【注]】授受,此处指乾隆传帝位给嘉庆。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子之孝以继志述事为大/亲政伊始/远听近瞻/默运乾纲/雱施涣号/阳刚之气/如日重光/恻怛之仁/无幽不浃/

B.天子之孝以继志/述事为大/亲政伊始远听/近瞻默运/乾纲雱施/涣号阳刚之气/如日重光/恻怛之仁/无幽不浃/

C.天子之孝以继志/述事为大/亲政伊始/远听近瞻默运/乾纲雱施/涣号阳刚之气/如日重光/恻怛之仁无幽不浃/

D.天子之孝以继志述事为大/亲政伊始远听/近瞻默运/乾纲雱施/涣号阳刚之气/如日重光/恻怛之仁无幽不浃/

1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职掌户籍、人口和财政,职能类似于今日之民政部与财政部。B.漕政,旧时指国家从水道运输粮食,赈济灾民和接济军需时而采取的整套的政策办法。C.太傅,中国古代高级职官,负责教导太子或辅佐皇帝,引导并矫正其做人做事或施政。D.三代,这里指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朝,传统认为这三朝都有圣君治国,生活美好。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珪曾先后两度出任安徽巡抚,都遇上大灾,他每次都能亲临灾区,赈灾济民,减轻灾民的痛苦。

B.朱珪政绩突出,和珅妒忌他,在朱珪调职提升的过程中多次阻拦,使二人的矛盾加深并复杂化。

C.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民众起事,朱珪不是简单地推测搜捕嫌疑人,而是深入民间善加训导,化解了危机。

D.清高宗对朱珪十分器重;仁宗对他更是信任有加,在行政时都征求他的意见。他的去世,使仁宗十分伤心。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广东艇匪扰劫闽、浙,责珪不能缉捕,寝前命,左迁安徽巡抚。

(2)惟愿皇上无忘尧、舜自任之心,臣敢不勉仁义事君之道。

19.清仁宗认为朱珪“足当正字而无愧”,其理由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楚灵王即位,欲为霸,会诸侯,使椒举如晋求诸侯。晋君欲勿许。司马侯曰:“不可。楚王方侈,君其许之,修德以待其归!若归于德,吾犹将事之,况诸侯乎?若适淫虐,楚将弃之,吾谁与争?”公曰:“晋有三不殆,其何敌之有?国险而多马,齐、楚多难,有是三者,何向而不济?”对曰:“恃马与险,而虞邻之难,是三殆.也。恃险与马,不足以为固也,从古以然,是以先王务.德音以享神人,不闻其务险与马也。若何虞难?齐有仲孙之难而获桓

公至今赖之晋有里克之难而获文公是以为盟主卫邢无难狄亦丧之故人之难不可虞也恃此三者而不修政德,亡于不暇,有何能济,君其许之。”乃许楚。灵王遂为申之会,与诸侯伐吴,

起章华之台,为干溪之役,百姓罢劳怨怼于下,群臣倍.畔于上。公子弃疾作乱,灵王亡逃,卒死于野。故曰:“晋不顿一戟而楚人自亡。”司马侯之谋也。

楚平王杀伍子胥之父,子胥出亡,挟弓而干阖闾。阖闾欲兴师伐楚,子胥谏曰:“不可。臣闻之,君子不为匹夫兴师。且事君犹事父也。亏君之义,复父之仇,臣不为也。”于是止。蔡昭公朝于楚,有美裘,楚令尹囊瓦求之,昭公不予。于是拘昭公于郢,数年而后归之,昭

公济汉水,沉璧曰:“诸侯有伐楚者,寡人请为前列

..。”楚人闻之,怒,于是兴师伐蔡。蔡请救于吴。子胥谏曰:“蔡非有罪也,楚人无道也。君若有忧中国之心,则若此时可矣。”于是吴兴兵伐楚,遂败楚人于柏举,而成霸道,子胥之谋也。故《春秋》美而褒之。

(节选自《新序·善谋》)2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齐有仲孙之难而获桓公/至今赖之/晋有里克之难而获文公/是以为盟主/卫邢无难狄/亦丧之故/人之难不可虞也/

B.齐有仲孙之难而获/桓公至今赖之/晋有里克之难而获/文公是以为盟主/卫邢无难狄/亦丧之/故人之难不可虞也/

C.齐有仲孙之难而获/桓公至今赖之/晋有里克之难而获/文公是以为盟主/卫邢无难/狄亦丧之故/人之难不可虞也/

D.齐有仲孙之难而获桓公/至今赖之/晋有里克之难而获文公/是以为盟主/卫邢无难/狄亦丧之/故人之难不可虞也/

2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殆,意为危险。与“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中的“殆”含义相同。

B.务,意为致力、从事,与《过秦论》中“务耕织”的“务”含义不同。

C.倍,同“背”,与《鸿门宴》中“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的“倍”含义相同。

D.前列,文中是指先锋、先头部队。与我们平常所说的“位居前列”含义不同。

2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侯劝晋君暂时迎合楚王,若楚王仁德,诸侯自然会去侍奉他,否则,晋国再去灭掉楚国来争霸。

B.楚灵王召集诸侯会盟后发动战争,兴建宫室,导致众叛亲离。这恰好印证了司马侯“淫

虐将遭弃”的观点。

C.伍子胥出逃到吴国,吴王阖闾想出兵帮他报仇,但子胥劝阻吴王,不能为了给子胥报仇而损害君王道义。

D.蔡昭公因一件美裘触怒楚国贵族,被囚数年才获释。回国途中他立誓报仇,后求救于吴,吴最终打败楚国。

23.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恃此三者而不修政德,亡于不暇,有何能济,君其许之。

(2)蔡非有罪也,楚人无道也。君若有忧中国之心,则若此时可矣。

24.请结合文本分析司马侯与伍子胥的“善谋”智慧。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三代所宝莫如因,因则无敌。禹通三江五湖,注之东海,因水之力也。舜三徙成国,而

尧授之禅位

..,因人之心也。汤、武以千乘

..制夏、商,因民之欲也。武王使人候殷,反报岐周曰:“殷其乱矣。”武王曰:“其乱焉至?”对曰:“谗慝胜良。”武王曰:“尚未也。”又往,反报曰:“其乱甚矣。”武王曰:“焉至?”对曰:“百姓不敢诽怨矣。”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武王至鲔

水,殷使胶鬲候周师,武王见之。胶鬲曰:“西伯

..将何之?无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

将之殷也。”胶鬲曰:“曷至?”武王曰:“将以甲子

..至殷郊,子以是报矣。”胶鬲行。天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辍。军师皆谏曰:“卒病,请休之。”武王曰:“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高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吾疾行,以救胶高之死也。”武王果以甲子至殷郊,殷已先陈矣。至殷,因战,大克之。此武王之义也。人为人之所欲,己为人之所恶,先陈何益?适令武王不耕而获。武王入殷,闻殷有长者。武王往见之,而问殷之所以亡。殷长者对曰:“王欲知之,则请以日中为期。”武王与周公旦明日早要期,则弗得也。武王怪之,周公曰:“吾已知之矣。此君子也。取不能其主,有以其恶告王,不忍为也。若夫期而不当,言而不信,此殷之所以亡也,已以此告王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贵因》)2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

B.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

C.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

D.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

2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禅位,古代君王将首领之位禅让给贤人。文本中提到的尧、舜、禹依次禅让,传为佳话,体现了上古中国的民主制度。

B.千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诸侯国小的称“千乘”,大的称“万乘”。

C.西伯,爵位,周代的爵位依次分为公、伯、侯、子、男五等,均世袭。西伯一般指周文王姬昌,文中指的是周武王。

D.甲子,干支之一,顺序为第一个。古人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文中“甲子”用来计日。

2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王运筹帷幄,善于利用敌方弱点,看准殷商混乱的时机,举兵伐纣,获得成功。B.武王重诺守信,告诉胶鬲到达殷都郊外的日子后,不顾劝阻,日夜兼程,准时到达。C.武王礼贤下士,虚心向长者询问殷商亡国的原因;长者在约定的时间内告诉了他。D.作者认为禹、舜、汤、武等先贤的成功,与他们善于凭借外物、因势行事等分不开。2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

①人为人之所欲,己为人之所恶,先陈何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雎至秦,王庭迎,敬执宾主之礼,范雎辞让。秦王跪而进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

范雎谢曰:“非敢然也。臣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若是

者,交疏也。已一说而立为太师

..,载与俱归者,其言深也。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

而身立为帝王。今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臣之事、处人骨肉

..之间。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者是也。”

“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弗敢畏也。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

五帝

..之圣而死,三王之仁而死。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蔆水,无以铒其口,膝行蒲伏,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闾为霸。使臣得进谋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终身不复见,是臣说之行也,臣何忧乎?箕子、接舆,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无益于殷、楚。使臣得同行于箕子、接舆,漆身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终身暗惑,无与昭奸,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

秦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2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

B.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

C.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

D.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

3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跽是双膝着地,把上身挺直,与《鸿门宴》中“按剑而跽”的“跽”皆表示警备。

B.太师,周朝设置,为辅弼天子之官,与太傅、太保合称三公,太师是其中最尊者。C.骨肉比喻至亲,与《谏太宗十思疏》中“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的“骨肉”含义相同。

D.五帝是传说中的五位帝王,常与三皇并称,一般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3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雎在游说秦昭王时,一开始对秦昭王的问题避而不答,成功勾起了秦昭王对其所献谋

略的好奇心。

B.范雎指出,只要自己的主张得以施行,能帮助秦昭王治理好国家,即使遭受再多的磨难也心甘情愿。

C.伍子胥逃出昭关,昼伏夜出,甚至在吴市乞食为生,但他最后振兴了吴国,辅佐吴王阖闾成为霸主。

D.范雎认为如果秦昭王受到太后、奸臣、保傅的蒙蔽,那么会造成自身孤立危险甚至国家灭亡的结局。

3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

(2)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宗室大臣议曰:“诸侯人来仕者,皆为其主游间耳,请一切逐之。”于是大索.,逐客。客卿楚人李斯亦在逐中,行,且上书曰:“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

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诸侯亲服

..,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散六国之从.,使之事秦。昭王得范雎,强公室,杜私门。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夫色、乐、珠、玉不产于秦而王服御者众,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臣闻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王乃召李斯,复其官,除逐客之令。李斯至骊邑而还。王卒用李斯之谋,阴遣辩士赉金玉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然后使良将随其后,数年之中,卒兼天下。

是时盗贼益多,而关中卒发东击盗者无已。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进谏曰:“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追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转、作事苦,税赋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二世曰:“凡所谓贵有天下者,得肆意极欲,主重明法,下不敢为非,以制御海内矣。夫虞、夏之主,贵为天子,亲处穷苦之实以徇百姓,尚何于法!且先帝起诸侯,兼天下,天下已定,外攘四夷以安边境,作宫室以章得意,而君观先帝功业有绪,今朕即位二年之间群盗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罢先帝之所为是上无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何以在位”下去疾、斯、劫吏,案责他罪。去疾、劫自杀,独李

斯就狱。二世以属赵高治之,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赵高使其客十余辈诈为御史、谒者、侍中,更往覆讯斯,斯更以其实对,辄使人复榜.之。辞服,奏当上。二世喜曰:“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遂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二世乃以赵高为丞相,事无大小皆决焉。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3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朕即位二年/之间群盗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罢先帝之所为是/上无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何以在位/

B.今朕即位/二年之间/群盗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罢先帝之所为/是上无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何以在位/

C.今朕即位二年/之间群盗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罢先帝之所为/是上无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何以在位/

D.今朕即位/二年之间/群盗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罢先帝之所为是上无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何以在位

3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大索.,逐客(搜索,寻找)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问候,探望)

若无罪而就.死地(走向)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表现)

B.孝公用商鞅之法,诸侯亲.服.(亲附,归服)

师不必贤.于弟子(才德优秀)

因.之以饥馑(接续)

崖限.当道者(门槛)

C.散六国之从.(通“纵”,特指合纵,战国时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的联盟)

知不可乎骤.得(屡次,多次)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侵损,削减)

大礼不辞小让.(责备)

D.斯更以其实对,辄使人复榜.之(捶打,拷打)

善.刀而藏之(揩拭)

如听仙乐耳暂.明(暂时)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外物,包括各种客观条件)

3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斯被驱逐将要离开秦国时,写《谏逐客书》上书秦王,列举事实,陈述利害,晓之以理,秦王看后幡然悔悟。

B.秦王召回李斯并恢复他的官职后,采纳他的计策,先借助收买、刺杀等手段,再用武力征伐,最终统一了天下。

C.秦二世认为天下已经平定,可以兴建宫室彰显成功,不应效仿虞夏君主处于穷苦的实境、依从平民百姓的做法。

D.赵高对李斯严刑逼供,使他服罪。秦二世十分高兴,认为赵高虽然地位低微,却功劳巨大,因此任命他为丞相。

3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所谓贵有天下者,得肆意极欲,主重明法,下不敢为非,以制御海内矣。

(2)外攘四夷以安边境,作宫室以章得意,而君观先帝功业有绪。

37.秦朝在二世时灭亡,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攻韩。韩恐,使阳成君入谢.于秦,请效上党之地以为和。命韩阳告上党之守靳曰:“秦起二军以临韩,韩不能有。今王令阳成君以上党入和于秦,使阳言之太守,太守其效之。”靳曰:“人有言:‘挈瓶之知,不失守器。’臣请悉发守以应秦,若不能卒,则死之。”韩阳趋以报王,王乃使冯亭代靳。

冯亭守上党三十日,阴使人请赵王曰:“韩不能守上党,且以与秦,其民皆不欲为秦而愿为赵。今有城市之邑十七,愿拜内之于王,唯王才之。”赵王喜,召平阳君而告之,赵豹

对曰:“臣闻圣人甚祸无故之利。”王曰:“人怀吾义,何谓无故乎?”对曰:“秦蚕食

..韩氏之地,中绝不令相通,故自以为坐受上党也。秦被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而小弱顾能得之强大乎?今王取之,可谓有故乎?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其图之。”王大怒,赵豹出。

王召赵胜、赵禹而告之曰:“韩不能守上党,今其守以与寡人,有城市之邑十七。”二人对曰:“用兵逾数年,未得一城,今坐而得城,此大利也。”乃使赵胜往受地。赵胜至,

曰:“敝邑之王使使者臣胜谓曰:‘请以三万户.之都封太守,千户封县令,诸吏皆益爵.三级,民能相集者,赐家六金。’”冯亭垂涕而勉曰:“是吾处三不义也。为主守地而不能死而以与人不义一也主内之秦不顺主命不义二也卖主之地而食之不义三也”辞封而入韩,谓韩王曰:“赵闻韩不能守上党,今发兵已取之矣。”韩告秦曰:“赵起兵取上党。”秦王闻之,怒,令公孙起、王齮以兵遇赵于长平。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一》,有改动)3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为主守地而不能死/而以与人/不义一也/主内之/秦不顺主命/不义二也/卖主之地而食之/不义三也/

B.为主守地而不能/死而以与人/不义一也/主内之/秦不顺主命/不义二也/卖主之地而食之不

义三也/

C.为主守地而不能死/而以与人/不义一也/主内之秦/不顺主命/不义二也/卖主之地而食之/不义三也/

D.为主守地而不能/死而以与人/不义一也/主内之秦/不顺主命/不义二也/卖主之地而食之/不义三也/

3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入谢于秦”的“谢”指道歉,与《鸿门宴》中“哙拜谢”的“谢”相同。

B.蚕食,像蚕食桑叶一样,比喻逐渐侵吞。现代汉语中仍沿用这一词义。

C.户,即住户,古代一家谓一户。文中的“万户”“千户”是指赏赐的食邑。

D.爵,指爵位,我国古代爵位分五等,分别是公、侯、伯、子、男。

4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国受到秦国的攻击、不敢与之抗衡,于是派阳成君前去讲和,并表示愿意将上党之地割让给秦国,后来又派遣冯亭替代靳任上党太守。

B.冯亭驻守上党三十天后,秘密派人向赵王进言,表示上党百姓不愿意成为秦国人,愿意投奔赵国,并愿将十七座城池献给赵王,赵王听了非常高兴。

C.平阳君认为上党地区从中间割裂了秦国,使其两边不能相互联通,因此秦国对上党虎视眈眈,势在必得,一定不会坐视赵国平白地从中获利。

D.赵王派赵胜去接收上党之地,并且赏赐冯亭,但冯亭以自己向赵国进献上党有三点不义为由拒绝封赏返回韩国。这是冯亭用心良苦的计谋。

4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请悉发守以应秦,若不能卒,则死之。

(2)用兵逾数年,未得一城,今坐而得城,此大利也。

42.在对待上党的问题上,赵胜、赵禹的观点和赵豹的观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斯者,魏桓子之孙也,是为文侯

..。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四方贤士多归之。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于是始

大于三晋

..,诸侯莫能与之争。文侯与田子方饮,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何笑?”子方曰:“臣闻之,君明乐官,不明乐音。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文侯曰:“善。”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

..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李克出,见翟璜。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已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李克曰:“子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相于克,克之对如是。所以知君之必相魏

成者,魏成食禄千钟

..,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4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

B.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

C.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

也/

D.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

4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侯,“文”是魏斯的谥号。谥号是一种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可用来表示批评、贬斥或同情之意。

B.三晋,指战国时期的韩、赵、魏,因为这三国是在瓜分晋国后建立的,故被称为“三晋”。C.阙门,古代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之间的位置,“阙门之外”就是朝堂之外的意思。D.千钟,指优厚的俸禄。钟是古代的一种称量单位,与前文中出现的“钟”意义相同。4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A.魏文侯礼贤尊士,视卜子夏、田子方为师,即使经过段干木的家也要行礼,天下的很多贤士都前来归附,魏国由此成为三晋中的大国。

B.魏文侯听出钟声不协调,而田子方认为君王可以精通音乐,更应当注重选拔任用官员,担负起国君应有的职责,魏文侯对此表示认同。

C.李克以自己地位卑疏为借口,不愿就宰相人选一事表明看法,但是在得到魏文侯的劝勉后,他提出了选人的标准,发挥了重要作用。

D.虽然翟璜对李克有举荐之恩,但是李克并没有因此偏袒翟璜,而是直接地向魏文侯推荐魏成担任宰相,翟璜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愤怒。

4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

(2)子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

47.魏成能担任宰相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况。

参考答案:

1.B

2.D

3.A

4.(1)掌管尚书省事务的官员先打开副本,如上奏的事不好,就隐藏起来不呈送。

(2)因此汉朝一代的贤能官吏,在这一时期是最多的,号称中兴。

5.①察言观行;①任期稳定;①奖赏有法。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霍光的夫人显以及几个女儿都在长信宫门录有姓名,甚至半夜也能叫开宫门出入。霍氏一门骄奢放纵,恐怕会渐渐难以控制,所以应设法削弱他们的权势,消灭他们可能会生出的阴谋。

“通籍长信宫”是“通籍于长信宫”的省略,“长信宫”是宫殿名,指地点,作“通籍”的后置状语,二者不宜断开,排除CD。

“其权”作“损夺”的宾语,共同构成动宾结构,不宜断开,排除A。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及重点词的含义的能力。

D.“玺书……专指平行官署之间来往的文书”解说有误,应为“专指皇帝所下的敕令诏书”。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奏请皇上给他兄长的孙子加封三千户的赏赐”说法错误。原文是“愿分三千户以封兄孙”,意思是把自己的封地分出三千户给他兄长霍去病的孙子。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领”,掌管;“发”,打开;“屏去”,隐藏起来。

(2)“是以”,所以;“是”,这,指汉宣帝时期;“称”,号称。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从文中“及拜刺史、守、相,辄亲见问,观其所由,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有名实不相应,必知其所必然”可以总结出:汉宣帝任命官员时,要对他们察言观行,看他们是否言行一致。从“以为太守,吏民之本,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可以总

结出:汉宣帝让太守任期稳定,不轻易调换他们,让他们治下的百姓安于管理,服从教化。从“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辄以玺书勉厉,增秩,赐金,或爵至关内侯;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可知,如果官员治理良好,那么就给他们赏赐或者加官进爵,让他们收到正向的激励。从中可看出汉宣帝对官员奖赏有法。

参考译文:

春季,霍光病重,汉宣帝亲自前往探望,为他流泪。霍光上书谢恩,表示希望能在自己的封地中分出三千户,封兄长霍去病的孙子奉车都尉霍山为列侯,以祀奉霍去病的香火。当日,汉宣帝任命霍光之子霍禹为右将军。三月庚午(初八),霍光去世。

御史大夫魏相向汉宣帝上了一道秘密奏章,其中说道:“国家最近丧失了大将军,应当对另外的有功大臣明示尊崇、显扬,以镇抚各诸侯封国,不要使大将军之位空缺,以免引起朝臣争权。我认为应任命车骑将军张安世为大将军,不要再让他兼领光禄勋事务;任命张安世之子张延寿为光禄勋。”汉宣帝也想任用张安世。夏季,四月戊申(十七日),任命张安世为大司马、车骑将军,主管尚书事务。

汉宣帝想报答大将军霍光拥立自己作皇帝的大德,便封霍光兄长霍去病的孙子霍山为乐平侯,命他以奉车都尉的身份主管尚书事务。魏相通过昌成君许广汉向汉宣帝上了一道秘密奏章,说道:“《春秋》讥讽由贵族世代为卿的制度,厌恶春秋时宋国三代没有大夫和鲁国季孙氏专擅国政,都使国家陷于危亡混乱之中。我朝自孝武皇帝后元以来,皇室不能控制各级官员的俸禄,朝政大事都由职权最高的大臣决定。如今霍光虽死,他的儿子仍为右将军,侄儿掌管中枢事务,兄弟、女婿们都身居权要之职,或担任军事将领,霍光的夫人显以及几个女儿都在长信宫门录有姓名,甚至半夜也能叫开宫门出入。霍氏一门骄奢放纵,恐怕会渐渐难以控制,所以应设法削弱他们的权势,消灭他们可能会生出的阴谋,以巩固皇家的万世基业,也保全功臣的后代子孙。”依照惯例,凡上书朝廷,都是一式两份,其中一份注明为副本,由主管尚书事务的人先打开副本审视,如所奏之事不妥,则不予上奏。魏相又通过许广汉向汉宣帝建议,取消奏章副本,防止阻塞言路而蒙蔽皇上。汉宣帝认为很对,下诏命魏相担任给事中,全部采纳了魏相的意见。

汉宣帝出身于民间,了解下层人民的艰难困苦。霍光死后,汉宣帝开始亲自主持朝政,励精图治,每隔五天,就要召集群臣,听取他们对朝政事务的意见。自丞相以下,群臣各就自己负责的事务分别奏报,再将他们陈述的意见分别下达有关部门试行,考察、检验其功效。凡任侍中、尚书的官员有功应当升迁,或有特殊成绩,就厚加赏赐,甚至及于他们的子孙,长久不改变。中枢机构严密,法令、制度完备,上下相安无事,没有人抱着苟且敷衍的态度

办事。至于任命州刺史、郡太守、封国丞相等高级地方官吏,汉宣帝总是亲自召见询问,观察他的抱负和打算,再考察他的行为,看是否与他当初说的一样。凡查出有言行不统一的,一定要追究其原因何在。汉宣帝常说:“老百姓之所以能安居家乡,没有叹息、怨愁,主要就在于为政公平清明,处理诉讼之事合乎情理。能与我一起做到这一点的,不正是那些优秀的郡太守和封国丞相等二千石官员吗!”汉宣帝认为,郡太守为治理官吏和百姓的关键,如变换频繁则容易引起治下百姓的不安。百姓们知道他们的郡太守将长期留任,不可欺罔,才能服从郡太守的教化。所以,凡地方二千石官员治理地方有成效的,汉宣帝总是正式颁布诏书加以勉励,增加其官阶俸禄,赏赐黄金,甚至赐爵为关内侯,遇有公卿职位空缺,则按照他们平时所受奖励的先后、多少,依次挑选补任。因此,汉朝一代的贤能官吏,在这一时期是最多的,号称中兴。

6.A

7.B

8.C

9.(1)像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多次,春所公都是笑着走开,不做任何争辩。

(2)第二天清晨,他派人拿着他的诗作一一送给各位看。(大家)都因为游玩疲倦,很晚才起床,没有写出一个字,都大笑起来。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大家到了石洲,正一起饮酒,捡拾彩色石子,不久就看见雪白的浪花中有小船快速划过来,船上有个老人家坐在矮凳上,指点江山,旁若无人。大家纷纷猜测那是谁。靠近一看,原来是春所公。

A.“迅疾而下”,“而”,连词,表修饰关系,“迅疾”“而下”之间不宜断开,故排除BD;“逼视之”,“视之”,动宾结构,看他,“视”“之”间不宜断开,故排除C。

故选A。

7.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实词和文化常识的能力。

B.“后也代指考中举人”错,公车,汉代官署名,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或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

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便向官府告发邑长令”错。根据原文“居家时闻政有不便民者,公即入告邑长令,语甚激

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春,霍光病笃。车驾 ..自临问,上为之涕泣。光上书谢恩,愿分三千户以封兄孙奉车都尉山为列侯,奉兄去病祀。即日,拜光子禹为右将军。三月,庚午,光薨。 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国家新失大将军,宜显明功臣以填藩国,毋空大位,以塞争权。宜以车骑将军安世为大将军,毋令领光禄勋事;以其子延寿为光禄勋。”上亦欲用之。夏,四月,戊申,以安世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 上思报大将军德,乃封光兄孙山为乐平侯,使以奉车都尉领尚书事。魏相因昌成君 ....许广汉奏封事,言:“《春秋》讥世卿,恶宋三世为大夫及鲁季孙之专权,皆危乱国家。自后元以来,禄去王室,政由冢宰。今光死,子复为右将军,兄子秉枢机,昆弟、诸婿据权势,在兵官,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寝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以固万世之基,全功臣之世。”又故事:诸上书者皆为二封,署其一曰“副”。领尚书者先发副封,所言不善,屏去不奏。相复因许伯白去副封以防壅蔽。帝善之,诏相给事中,皆从其议。 帝兴于闾阎 ..,知民事之艰难。霍光既薨,始亲政事,厉精为治,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敷奏其言,考试功能。侍中、尚书功劳当迁及有异善,厚加赏赐,至于子孙,终不改易。枢机周密,品式备备,上下相安,莫有苟且之意。及拜刺史、守、相,辄亲见问,观其所由,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有名实不相应,必知其所必然。常称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以为太守,吏民之本,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辄 以玺书 ..勉厉,增秩,赐金,或爵至关内侯;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是以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十六》)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寝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 B.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寝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 C.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寝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

(江苏卷)2021高考语文一轮讲义 第23单元 (加试)文言文阅读(1)

第23单元(加试)文言文阅读 (2021·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份断句。(限6处)(6分) 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以后,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以至于秦,卒并海内。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试题解读〗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断句,应该先通读那个片段,大体上弄清内容,然后再抓住一些标志性的实词、虚词或文言句式断句。如“贵诈力而贱仁义”与“先富有而后推让”是个对举的句式,中间应断开;“故”那个虚词领起下文,它的前面应断开;“庶人之富者”与“贫者”所表达的内容前后对应,中间一样应断开。抓住这些要点,此题断句就容易多了。答案: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 20.写出《史记》五种体例中除“本纪”、“书”、“列传”之外的其他两种。(2分)〖试题解读〗此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份。它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类体例分工明确,“本纪”记载历代帝王的兴衰和重大历史事件;“表”是以表格形式呈现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书”是关于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题史;“世家”是历朝诸侯贵族的活动和事迹;“列传”为历代各阶级有阻碍人物的传记,有少数篇章记载少数民族等的历史。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份,占全书的大部份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答案:表世家 21.用原文中的文句归纳齐、魏强国的经济方法,不超过15个字。(2分) 〖试题解读〗此题考查“辨析文句意义”的能力。要抓住题目中的要求:一是要用原文中的文句,二是归纳齐、魏强国的经济方法。作者在分析齐强国的方法时说“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可见其强国的经济方法有两个:“通轻重之权”和“徼山海之业”。分析魏强国的方法时说“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可见其强国的经济方法是“尽地力”。由此即可提炼出答案。参考答案: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尽地力。 江苏省《考试说明》对“加考内容·文言文阅读”所作讲解是:“要求对课外一段文言材料的全数或部份断句,并回答相关问题。”同时《考试说明》在“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这部份规定:“文言文阅读,约3题10分。” “课外文言材料”强调了文段材料可不能来自必修或选修教材;“一段”说明了选文是比较简短的;“全数或部份断句”那么说明因文设题,不苛

江苏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一琴棋名士

群文通练一琴棋名士 微导语 在历史上,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身怀绝技,或善抚琴,或善下棋,或专印章,堪称国士。不过,读了他们的传记,就会发现他们怀有一技,或别有原因,或胸藏大志,总之,他们还拥有别样人生。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焚琴子传 顾天石 焚琴子者,姓章氏,闽之诸生也。为人磊落不羁,伤心善哭,类古之唐衢、谢翱,而才情过之。为诗文,下笔累千言,皆感人心脾。

庚子乡试,文已为主司所赏。及观五策①,指陈时事太过,至斥耿氏以为包藏叛志。主司乃惧不敢录,遂下第。生遂弃诸生不为。登鼓山所谓天风海涛亭者,北望神京,痛哭失声曰:“余且烧其诗书,绝笔不为文矣!” 生既不得志,出游于潮。过潮刺史韩文公庙,读其《逐鳄文》,哭之。又历韶、惠、广、雷诸郡。悲岭海之烟瘴,思寇莱公②谪雷时,枯竹生笋,蜡泪成堆,风流如在也,则又哭之哀。听鹧鸪作“行不得哥哥”声,则抗.音而哭,以乱其鸣。久之,学琴于惠州僧上振,得其音节之妙,遂归。变姓名,以琴游八闽。王公大人争延致而听其琴。有愿从而学者,虽善,然终莫能及.也。 久之,闽人目生为琴师。虽江浙间,颇多闻其名者。然当道不以礼遇,招亦不往,往亦不为久留。常酒后耳热,摔琴于地,引满大卮,放言高论,惊其座宾。谈古今得失,虽老师宿.儒,深通经济者,不能难也。其最爱童子曰金兰,亦善琴,独得生传。常负奚囊从生游数千里外。生诗成,金兰辄缮录之盈帙。客访生不遇,金兰代为款接,以生惊人句示人。由是人颇异之,以为抱负非常之士,不得志而隐于琴。 生笃于伉俪,妇陈氏,少生十岁,亦颇知书嗜音。生尝入为其妻鼓琴,茶香入牖,鬓影萧疏,顾而乐之,以为闺房清课,亦人生韵.事。忽一日谓其妇曰:“吾向闻红颜薄命。卿才情如此,而推命者多言岁行在卯当死。岂汝亦天上人,不久当去耶?”因感慨悲伤,为弹《别鹄离鸾》之曲。曰:“琴音和,吾与汝尚无恙,然第七弦无故忽绝,少而慧者当之。”居数日,金兰死。生抚尸一哭,不胜其悲,吐血数斗。曰:“吾死后,《广陵散》绝矣。”遂焚其琴,不复鼓也。因自号“焚琴子”。生至康熙丁巳,年四十九,竟卒。 (选自《辟疆园文钞》,有删节)

2023年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分类训练:公文类(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公文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 太尉执事 ..: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游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 ..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 城池、苑囿 ..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 归待选 ..,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二)上韩丞相书 苏洵 洵年老无聊,家产破坏,欲从相公乞一官职。非敢望如朝廷所以待贤俊,使之志得道行者,但差胜于今耳。去岁蒙朝廷授洵试校书郎,亦非敢少之也。使朝廷过听,而洵侥幸,不过得一京官,终不能如汉、唐之际所以待处士者。则京官之与试衔,又何足分多少于其间,而必为彼不为此邪。然其所以区区无厌,复有求于相公者,实以家贫无赀,得六七千钱,诚不足以赡养,又况忍穷耐老,望而未可得邪。凡人为官,稍可以纾意快志者,至京朝官始有其仿佛耳。自此以下者,皆劳筋苦骨,摧折精神,为人所役使,去仆隶无几也。然天下之士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对……有利 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游泳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一:专一 2.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微斯人,吾谁与归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下列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D.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4.翻译句子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西方用兵,偏校有临陈先退、望敌不进者,大将守著令皆中覆。彦博言:“此可施之平居无事时尔。今拥兵数十万,而将权不专,兵法不峻,将何以济?”仁宗嘉纳之。黄德和之诬刘平降虏也,以金带路平奴,使附己说以证。平家二百口皆械系。诏彦博置狱于河中,治得实。德和党援盛,谋翻其狱,至遣他御史来。彦博拒不纳,曰:“朝廷虑狱不就,故遣君。今案具矣,宜亟还,事或弗成,彦博执其咎。”德和并奴卒就诛。贝州王则反,明镐讨之,久不克。彦博请行,命为宣抚使,旬日贼溃,槛则送京师。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熙宁二年,相陈升之,诏:“彦博朝廷宗臣,其令升之位彦博下,以称遇贤之意。”彦博曰:“国朝枢密使,无位宰相上者,独曹利用尝在王曾、张知白上。臣忝知礼义,不敢效利用所为,以紊朝著。”固辞

2023江苏省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部分试题答案解析

2023江苏省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部分试题 答案解析 2023江苏省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部分试题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已经结束,同学们一定很关心自己的答题情况,我第一时间为大家收集到了2023江苏省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部分试题答案解析,一起来看下。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柳宗元 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凡仆所为二文,其卒果不异。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实不可一日忘。仆聊歌以为箴,行且求中以益己,栗栗不敢暇,又不敢自谓有可师乎人者耳。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内不足为,外不足当,众口虽恳恳见迫,其若吾子何?实之要,二文中皆是也,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 吾子所云仲尼之说,岂易耶?仲尼可学不可为也。学之至,斯则仲尼矣;未至而欲行仲尼之事,若宋襄公好霸而败国,卒中矢而死。仲尼岂易言耶?马融、郑玄者,二子独章句师耳。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吾子欲之,其有乐而望吾子者矣。言道、讲古、穷文辞

以为师,则固吾属事。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人之所见有同异,吾子无以韩责我。若曰仆拒千百人,又非也。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尝瞋目闭口耶? 吾子文甚畅远,恢恢乎其辟大路将疾驰也。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调其六辔,中道之行大都,舍是又奚师欤?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幸而亟来,终日与吾子言,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苟去其名,全其实,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为师矣。如此,无世俗累而有益乎己,古今未有好道而避是者。宗元白。 (选自《柳宗元集》,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且求中以益己益:充实 B.吾子无以韩责我责:指责 C.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攻:加固 D.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爱:吝啬 【答案】B 【解析】"指责',是望文生义的解释,"无以韩责我'句,是由前文"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而来,释为"要求'。 【评点】在今年出台的《考试说明》中,此题有可能变为解释题,实际上仍沿袭了以前题型,比较稳定。不过在120个实词的备考中,此题只出现了其中的一个词"爱'。当然,能解读其它实词,可谓是真正能力的体现。 7.下列"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备战2023高考2020年高考语文江苏卷文言文《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袁宗道)逐字解析

备战2023高考2020年高考语文江苏卷文言文《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袁宗道)逐字解析 (一)【2020年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外大母1赵太夫人行状 2 1、大母:祖母。外大母即外婆 2、行状:旧时死者家属叙述死者世系、籍贯、事迹的文章,多随讣闻分送亲友 袁宗道 3 3、补充材料: 1.袁宗道(1560—1600),字伯修,号玉蟠、又号石浦,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学家、官员。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太子右庶子。“公安派”的发起者和领袖之一,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并称“公安三袁”,反对复古拟古,主张“从学生理,从理生文”。其诗文创作不事模拟,率真自然。著有《白苏斋集》22卷行世。 2.公安派: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公安三袁”是公安派的领袖,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高,成绩最大,其次是袁中道,袁宗道又次之。公安派反对前七子和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发前人之所未发。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但多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 3.公安派在解放文体上颇有功绩。“一扫王、李云雾”(《公安县志·袁中郎传》),游记、尺牍、小品也很有特色,或秀逸清新,或活泼诙谐,自成一家。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消极避世,多描写身边琐事或自然景物,缺乏深厚的社会内容,因而创作题材愈来愈狭窄。

天乎,天乎!何乃4遽以5吾外大母逝耶!悲哉!不肖6宗道,稚年7丧母,外大母每见不肖,辄泪涔涔8下,且泣且拊.9.曰:“儿饥否?将无寒乎?”辄取衣 食衣10食11之。 4、何乃:怎么、为何 5、以: 6、不肖:自谦之称。 1、子不似父。 2、不相象。 3、不成材;不正派。 7、稚年:少年、童年 8、涔涔cén:形容汗、泪、水等不断往下流的样子 9、拊:抚摸 10、衣:<名作动>为(给)…穿上。 11、食:<动>使……食;拿东西给人吃。 故不肖即茕然12弱子13乎,无殊14乎在母膝下也。今壮矣,而外大母何在耶?悲哉,悲哉! 12、茕然:孤单貌 13、弱子:幼儿;小孩 14、无殊:没有差别 太夫人姓赵氏,其先江陵人,景泰间徙公安,遂占籍15。

江苏高考语文限时训练一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

限时规范练一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 (时间:45分钟分值:4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古代信函以何种方式邮递,与汉乐府“双鲤鱼”是否为刻作鱼形的木质信函,本是两个不能________的问题。后世以“鱼书”“鱼素”“鲤缄”等代称书信,皆是________这首汉乐府,并不能表明后人将其理解为鱼形信函。孟浩然诗曰“尺书能不吝,时望鲤鱼传”,至少在明代以前,并无人________此“鲤鱼”非真鲤鱼。 A.相提并论化用质疑 B.混为一谈引用质疑 C.混为一谈化用置疑 D.相提并论引用置疑 答案 A 解析相提并论: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结合“两个”“问题”分析,应选用“相提并论”。化用:也称作“借用”“套用”,即将他人作品中的句、段或作品化解开来,根据表达的需要,再重新组合,灵活运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引用:用别人说过的话(包括书面材料)或做过的事作为根据;任用。结合“后世以‘鱼书’‘鱼素’‘鲤缄’等代称书信”“这首汉乐府”分析,应选用“化用”。质疑:提出疑问。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式)。“置疑”是动词加名词结构,前面不能再加“提出”一类的动词。结合“无人”分析,应选用“质疑”。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就伦理学和心理学的关系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为伦理学的研究提供必要条件 ②伦理学主要从道德品质上考察人的心理现象 ③心理学则揭示人的行为动机和性格等心理现象的本质 ④对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一定帮助 ⑤伦理学和心理学都研究人的行为动机 A.⑤③④②①B.②①③④⑤ C.③①②④⑤D.⑤②④③① 答案 D 解析⑤紧承前文,总说伦理学和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排除B、C两项。由⑤可知,应先说“伦

2020高考语文江苏专版大二轮复习练习:文言文阅读精准训练 精准训练一 Word版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精准训练 精准训练一巧用标志,选准实词义项 练前提示关于如何答好实词解释题,考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技巧。在这里,结合考场环境,要重点讲一下实词解释的几种错误标志:①直接拿加点字组词;②词义与现代汉语相同;③代入原句翻译读不通或有矛盾之处;④代入原句发现词性有问题。利用这些错误标志,可以快速判断解释有误的选项。另外,特别生僻的词或词义往往是正确解释。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华容县学重修记 李东阳 岳州华容县学,在县治南,旧地苦水。国朝洪武初,始迁于北一里许,久乃浸圮 ..。天顺间,知县许杰尝修庙庭,备祭器,有意于学,未逮也。 成化己亥,湖广按察佥事李公文中,行部 ..至县,知学久不治.。慨然曰:“吾事也,吾不 以烦民。”乃取赢.于官,得白金数百两,命府知事吴正董.其役,剔朽除秽,易为坚完 ..,焕然大新。于是县官、师儒合而言曰:“李公之功,吾徒曷敢忘。惟.刻石纪事,昭于后世,俾引.而无穷者,吾徒事也。”兵部郎中刘君时雍上京师,则以诸君意属.予,请为记。 予惟.士之学,将以为世用也,然必养而后成。故其平居,穷理明义,使中有定见,而力足以守之。于是出而应世酬物,庶几不失其正。盖必断于取舍得失之际,然后不为利害生死所移易.。自易及难,由恒达变,涵养成就,岂一朝一夕之故哉!国家之养士,知其不可易而成也,故学校以居.之,师傅以教之,堂庑斋室之居,廪给馔食之制,课.之以书史文艺之业,肄.之以祭祀饮射之礼,申.之以孝悌忠直廉耻之义。日涵月泳,使学成而德立,然后禄.而官之。其勤且厚.,固如此。 士之庐居.而馔食者,念夫养我者之厚,必畜德积学以称为士,曰:“其无负兹馔与兹舍

江苏2020版高考语文第三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二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讲义(含解析)

专题二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总体要求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简释:所谓“浅易”,是指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所能读懂的。 分项考点 1.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简释:①“理解”一词体现文言文“阅读”方面的要求,意谓不考对词义的死记硬背,不在名词术语上做文章,而是着眼全篇,根据文意去感悟。②“常见”意谓所考内容为文言文中 使用频率较高或中学教材中经常涉及的实词,而不考那些生僻难懂的。③“文中”说明这些实词 的含义是通过上下文体现出来的,不单纯是字典的解释,须结合语境作判别。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 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简释:“常见虚词”主要指上面列出的十八个,这是考查的范围。“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意义”指的是该词在文中的具体解释,“用法”指的是该词在语境中的词性及语法功能。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 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简释:“与现代汉语不同”,这是考查的重点。而且重点放在运用中,即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能够理解与辨别,且能在翻译中译出。 (4)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简释:“常见”是指中学教材中出现过的,或是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应知应会的。“文化 知识”主要指官职典制、古代礼仪、教育科举、天文地理、传统节日、古籍文化、生活文化 等。“了解并掌握”,不仅强调能识记,更强调结合语境识记、辨析。 (5)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简释:所谓“理解文中的句子”,是指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读懂、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这个句子作深入分析。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所谓“翻译文中的句

2021届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二轮提优导学专题训练 第一周 文言文阅读 49_【专题集训四】

每天限时小练(四) 一、语知语用每天练 1.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塑料/追溯对峙/秩序恪尽职守/溘然长逝 B. 酗酒/抚恤饯别/栈道步履蹒跚/潸然泪下 C. 偌大/诺言嗜好/谥号掎角之势/人才济济 D. 琵琶/毗连辍学/抽泣峥嵘岁月/字斟句酌 2.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为了精确地概括事物,表达思想和概念,确定各种事物、思想、概念之间的差异,为了使理论简洁被人理解和接受,具有说服力和,理论文章的语言不仅应当是精确、清楚、切实有力的,而且应当是生动活泼、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 A. 微小或者论辩力 B. 微小并且感染力 C. 精微并且感染力 D. 精微或者论辩力 3. 将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此是春来第一声。 A. 落红满地乳鸦啼 B. 柳梢听得黄鹂语 C. 春山一路鸟空啼 D. 楼阁新成花欲语 4. 有的同学宠爱引用孔子或者孟子的名句写毕业赠言,下列赠言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学校三年,你始终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原则,这让我格外鄙视。 B. 期望你时时刻刻记住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劝诫,争取早日成为受欢迎的人。 C. 牢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勿强求,“人和”不能丢。 D. 困难是临时的,切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明天将会更加奇怪。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连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少读不能算是耻辱,多读也不能算是荣誉。,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 ,譬如漫游而归。,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假如彻底 ②少读假如彻底 ③多读而不求甚解 ④少读而不求甚解 ⑤世间很多人读书只为装饰门面 ⑥世间很多读书人只为装饰门面 A. ②③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①④⑥ 6. 将语句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能总领全文的一句是( ) 。书能教你为人宽厚、心地和善,使你生出纯真、热忱的气质;书能教你虚心谨慎、持重内向,使你生出成熟、稳健的气质;书能教你自强不息、不畏困难,使你生出刚毅、坚强的气质;书能使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使你生出肤浅、进取的气质。 A. 读书是一种“美容”,可以使人由粗俗、鄙陋变得文静、睿智 B. 书能影响人的心灵,而人的心灵和人的气质又是相通的 C. 读书能美化人的心灵,弥补外貌的不足,培育人的内秀 D. 书能转变人的气质,优雅的气质会使人“由于可爱而秀丽”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解系,字少连,济南著人也。父修,魏琅邪太守、梁州刺史,考绩为天下第一。武帝受禅,封梁邹侯。系及二弟结、育并清身洁己,甚得声誉。时荀勖门宗强盛,朝野畏惮之。勖诸子谓系等曰:“我与卿为友,应向我公拜。”勖又曰:“我与尊先使君亲厚。”系曰:“不奉先君遗教。公若与先君厚,往日哀顿①,当垂书问。亲厚之诲,非所敢承。”勖父子大惭,当世壮之。 后辟公府掾,历中书黄门侍郎、散骑常侍、豫州刺史,迁尚书,出为雍州刺史、扬烈将军、西戎校尉、假节。会氐羌叛,与征西将军赵王伦讨之。伦信用佞人孙秀,与系争军事,更相表奏。朝廷知系守正不挠,而召伦还。系表杀秀以谢氐羌,不从。伦、秀谮之,系坐免官,以白衣还第,阖门自守。及张华、裴頠之被诛也,伦、秀以宿憾收系兄弟。梁王肜救系等,伦怒曰:“我于水中见蟹且恶之,况此人兄弟轻我邪!此而可忍,孰不行忍!”肜苦争之不得,遂害之,并戮其妻子。 后齐王冏起义时,以裴、解为冤首。伦、秀既诛,冏乃奏曰:“臣闻兴微继绝,圣主之高

(江苏专用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三 翻译文言句子教案

训练三翻译文言句子 练前提醒 1.准确判断得分点,做到“点点落实”。 翻译得分点,从基础知识角度,主要是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活用词),虚词(其、之、以、乃、因、为等),特殊句式(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等)。从词性看,主要是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等,特殊句式主要看标志词。 在找出得分点后,关键要译到位,如依据语境确定多义实词,句式要翻译出其特征,用好必要的标志词等。千万不可因得分点未落实到位而丢分。 2.依据语境,合理推断疑难词语。 (1)联系句子“语境”,进行合理推断,这里的“语境”,一是从句子的整体出发,二是关注该句前后句子表达的意思,甚至关注上下文相关的内容。 (2)依据知识积累,尤其是课本知识、成语知识,甚至文字学知识,合理推断。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 章叟讳文,字简甫,后以字行。其先赵宋时,已负善书名,兼工镌刻,至叟则益著。叟生而美须眉,善谈笑,动止标举有儒者风。宁庶人①国豫章,慕叟能而罗致邸中,与故知名士唐伯虎、谢思忠偕。伯虎觉其意,佯清狂不慧以免。而庶人卒谋反,挟叟与思忠从行,谋脱身不得,至中道乃尽出所赐金帛予守者,宵行乱军中,几死者数矣。裸袒二千里,而归谒其父,相抱哭。 分宜②相欲登肃帝所赐制书,札谕于石,而聘变往,留相邸四岁而后归。分宜败,邸客无得免者,于叟略不濡。人谓叟善为客,往客宁庶人不死,今客分宜相复不濡。叟笑曰:“吾向者以智免,今者以廉免,虽然,去待诏(指文徵明)与孔嘉远矣。待诏故辞宁庶人聘者也,孔嘉则辞分宜相聘者也。”(选自《弇州山人续稿》,有删节) 注①宁庶人:宁献王。②分宜:严嵩别号。 (1)谋脱身不得,至中道乃尽出所赐金帛予守者,宵行乱军中,几死者数矣。(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向者以智免,今者以廉免,虽然,去待诏与孔嘉远矣。(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两人)谋划不能够脱身,走到半途中,把所赐金帛交给看守的人,然后半夜在乱军中逃亡,数次几乎死去。(得分点:“谋”“中道”“宵”“几”各1分,句式1分) (2)我先前凭借智慧脱身免罪,现在是凭借廉洁脱身免罪,虽然这样,我与文徴明、彭孔嘉还是相差太远。(得分点:“向”“以”“免”“去”各1分,句式1分)

2021年高考真题——语文(江苏卷) Word版含答案

语文I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没有书,或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____▲_____。读书,让绵延的时间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 ____▲_____ 的才智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读书,不仅需要____▲_____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 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 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 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3分) A.英国政府方案从今年9月开头,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力气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老师工会的猛烈反对。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把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批判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当以包涵的心态对待。 D.今年5月9 日是俄罗斯卫国战斗成功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与了在莫斯科红场进行的阅兵式。 3.下列诗句中,没有 ..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连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达到人丁兴盛、身体健康的目的②于是在郊游春游时 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 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 ⑤不会遗忘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 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 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④⑥③①⑤ D.⑥④②⑤③① 5.下列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理解不恰当 ...的一项是(3分) A.标志整体呈圆形,既体现民族团结、和谐包涵的文化内涵,也体现文化遗产疼惜的理念。 B.标志中的太阳神鸟图案动感很强,既体现中国文化强大的向心力,也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C.标志中的神鸟与太阳光线的数目,暗合中国文化中四季、四方、十二生肖、十二时辰等元素。 D.标志中光线四射的太阳,既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也象征着我国飞速进展的文化产业。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欧阳伯和墓志铭 张耒 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 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呜乎!其志亦大矣。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愿轻试其全部,而人亦罕能知君者。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 君为殿中丞时,曹太后崩,诏定皇曾孙服制。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问其制,君从容为言,襄即奏用之。是时,方下司天监争辩古占书是否同异,折中为天文书,久未就,而襄方总监事,即荐君刊修。君为推考是非,取舍比次,书成,诏藏太史局。 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其著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其未成者尚数十篇。 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男一人,曰宪,滑州韦城县主簿。女七人。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 (选自《张耒集》,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为人纯实不欺欺:哄骗 B.不治科举文词治:争辩 C.要必申其意申:施展 D.召君问其制问:询问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欧阳发学习刻苦,尊师重道。十五岁时拜胡瑗为师,后来能够传授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 B.欧阳发为人恳切,淡薄名利,爱好礼义。他性格刚直,谈论事情坚持原则,不任凭迎合别人。 C.曹太后去世后,欧阳发挂念陈襄解决了皇曾孙服制的问题。后经陈襄推举,欧阳发参与修订完成天文书。 D.欧阳发道德学问俱佳,不愧是名门之后。他去世后,苏轼感到很哀痛,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2)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9.欧阳发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积累案头,谓文书甚多。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缘由。(4分) (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___▲_____,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 (2)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杜甫《登高》)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淮南子》文言文阅读训练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淮南子》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夫祸之来也,人自生之;福之来也,人自成之。祸与福同门,利与害为邻,非神圣人,莫之能分。凡人之举事,莫不先以其知规虑揣度,而后敢以定谋,其或利或害,此愚智之所以异也。晓自然以为智,知存亡之枢机,祸福之门户,举而用之,陷溺于难者,不可胜计也。使知所为是者,事必可行,则天下无不达之途矣。是故知虑者,祸福之门户也;动静者,利害之枢机也。百事之变化,国家之治乱,待而后成。是故不溺于难者成,是故不可不慎也。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受厚禄,三危也。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何以知其然也?昔者楚庄王既胜晋于河、雍之间,归而封孙叔敖,辞而不受。病疽将死,谓其子曰:“吾则死矣王必封汝汝必让肥饶之地而受沙石之间有寝丘者。其地确石而名丑,人莫之利也。”孙叔敖死,王果封其子以肥饶之地。其子辞而不受,请有寝丘。楚国之俗,功臣二世而爵禄,惟孙叔敖独存。此所谓损之而益也。何谓益之而损?昔晋厉公南伐楚,东伐齐,西伐秦,北伐燕,兵横行天下而无所绻,威服四方而无所诎,遂合诸侯于嘉陵。气充志骄,淫侈无度,暴虐万民,戮杀大臣,亲近导谀。明年出游匠骊氏,栾书、中行偃劫而幽之。诸侯莫之救,百姓莫之哀,三月而死。夫战胜攻取,地广而名尊,此天下所愿也,然而终于身死国亡,此所谓益之而损者也。夫孙叔敖之请有寝丘,沙石之地,所以累世不夺也;晋厉公之合诸侯于嘉陵,所以身死于匠骊氏也。众人皆知利利而病病也,唯圣人知病之为利,知利之为病也。夫再实之木根必伤,掘藏之家必有殃,以言大利而反为害也。孔子读《易》,至《损》《益》,未尝不愤然而叹,曰:“益损者,其王者之事与!”事或欲与利之,适足以害之;或欲害之,乃反以利之。利害之反,祸福之门户,不可不察也。(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吾则死矣A王必封B汝C汝必让D肥饶之地E而受F沙石G之间H有寝丘者。 11. 请在括号内填入含有文中加点字的成语,且加点字在成语中的意思与原文相同。 (1)胜()(2)累()(3)实()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精校版)2021年江苏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语文I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假如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必得躬亲理论,才能实在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 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根本假设之一。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效劳,或与别人分享产品或效劳。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 ②不再注重购置、拥有产品或效劳 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 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正确方式 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 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 A.③⑥⑤①④②B.③⑥⑤④②①C.⑤⑥③①④②D.⑤⑥③④②① 3.以下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 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 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 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假设我们不

高考语文(江苏专用)核心题点精练:第一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核心题点精练三+三、特殊句式译到位

三、特殊句式译到位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矿税流毒,宇内已无尺寸净地,而淮徐之陈增为甚。增名下参随程守训者,徽人也,首建矿税之议。自京师从增以出,增唯所提掇,认为侄婿。又不屑与诸参随为伍,自纳银助大工[注],特授中书舍人,直武英殿。自是愈益骄恣。是时山东益都知县吴宗尧,疏劾陈增贪横,当撤回。守训乃讦宗尧多赃巨万,潜寄徽商吴朝俸家。上如所奏严追。宗尧徽人,与朝俸同宗也。自是徽商皆指为宗尧寄赃之家,必重赂始释。唯稍畏淮抚李三才,不敢至李所,住泰州。李亦密为之备,佯以好语陈增曰:“公大内贵臣,廉干冠诸敕使,今微有议者,仅一守训为祟耳。他日坏乃公事,祸且及公。虎虽出柙,盍自缚而自献之?”增见守训跋扈渐彰,不复遵其约束,心愠已久,因微露首肯意。李中丞觉之,潜令其家奴之曾受守训酷刑者,出首于增。上即命李三才捕送京师治罪,及追所首多赃。(选自《万历野获编·陈增之死》) 注大工:指皇帝钦定的工程。 (1)自是徽商皆指为宗尧寄赃之家,必重赂始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虎虽出柙,盍自缚而自献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潜令其家奴之曾受守训酷刑者,出首于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从此徽商都被指控作为吴宗尧藏匿赃款的人家,一定要大加贿赂才能获释。 (2)老虎虽然已经出了笼子,但是您为什么不自己把他捆缚并献给皇帝呢? (3)(李中丞)悄悄地让曾经受过程守训严酷刑罚的家奴,向陈增告发程守训。 解析 得分点: (1)被动句式,“始”,句意对。 (2)“柙”“盍”,句意对。 (3)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出首”。 参考译文 征收矿税流传开来的毒害,全国已经没有一处不受影响,而其中淮徐陈增的危害最大。陈增属下参随程守训,是徽州人,首先提出征收矿税的建议。自从在京师随陈增做事,陈增唯独提携他,把他认作侄子(即太监的干儿子)。程守训又不屑于跟各位参随为伍,自己捐献银两帮助建设皇帝钦定的工程,被特别授予中书舍人,在武英殿当值。从此更加骄傲放纵。这时山东益都知县吴宗尧,上疏弹赅陈增贪婪横暴,应当撤回。程守训就攻讦吴宗尧贪赃很多,秘密地将赃款藏在

江苏省2021届高考语文专项温习文言文整体阅读劝学练习(2)

文言文整体阅读:劝学课后练习(2)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C.宏兹九德 D.代百司之职役哉 2.下列句子有何句式特点?请加以分析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⑵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⑶吾孰与徐公美? 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 (6)用心一也( ) 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是故门生没必要不如师,师没必要贤于门生。(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拘于时,学于余。(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