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自考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自考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自考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文学观念

、文艺学:研究文学的科学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A、名词解释1

文学理论。

2、文学理论: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3、文学观念:对文学的看法,“什么是文学”,变化中的,因民族、时代、群体、人而不同。

4、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交流的语言艺术。

5、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文学的必备要素,体现人与客体的对象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6、表演艺术:通过表演来展现艺术形象的艺术。

7、造形艺术:运用一定的材质在空间塑造立体或平面形象的艺术。

8、语言艺术:以语言为媒介构成艺术形象的艺术。

9、视界融合:同一对象,人们视界与历史已有视界交融。10、文化: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显示的意义的总和。广义、狭义、符号学。

11、文学文化: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联系;憧憬人类的未来。

12、品质阅读:从关注文本中的用字、比兴、平仄到关注情景、人物和情节。

价值阅读:发现文本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阅读。13、物理境:事物纯然的客观存在。 14、心理场:事物在人的心目中的存在。

15、审美:心理处于活跃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下,对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想性。思想的深刻性,深刻的思想性。四、什么是文学审美的意

识形态性,

1、性质上,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

2、主体把握对象上,是认识又是情感。

3、目的功能上,是无功利性又是有功利性。

4、反映生活上,有假定性又有真实性。

五、作家的体验有哪些特征,1、情感诗意化。2、意义深刻化。3、感受个性化。

第二章文学语言组织 A、名词解释

1、文本: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根据一定的语言规律和语义规则组成整体语句,未经读者阅读只是语言产品(如书)。

2、文学文本:构成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具体语言形态。

3、桐城派:方苞开创,刘大櫆、姚鼐发展,学《左传》、《史记》等先秦西汉散文和唐宋八大家,讲究义法,力求语言雅洁,以阳刚阴柔分文章风格。

4、文之精粗:粗是形色声名,可见可听的外界景象;精是指道。

5、文学文本的语言性:文学文本所具有的基本的语言特性。

6、语言:声音与意义结合的符号表意系统,是人类交际最重要的工具。

7、文学语言: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言。

8、文学作品的语言:经过作家加工的、旨在创造艺术形象并表达意义的语言形态。

9、语言结构:语言集团的总模式,代代相传的语言系统,包括语法、名法、词汇,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代码。

10、言语:在特定语境下人的说话活动,是说话人可能说或理解的全部内容,

传达个人说话的一种信息。

11、语言革命:胡适提出,1、言之有物,2、不模仿古人,3、直接暗示和象征观念与哲理。 B、简答题

一、什么是文学形象的系统性,

、不同性质的文学形象审美功能的互补性。1、艺术形象的有机

性。2

二、文学形象的总特征是什么,

1、具体可感性。

2、艺术概括性。

3、审美理想性。

4、审美属性。

三、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是什么,

1、特征性;形象独特,内在丰富,贯穿活动的总特征,丰富多彩的局部特征。

2、丰厚的历史意蕴。

3、艺术魅力;生命形式,真实性,合乎理想,新颖性。四、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怎样, 1、相互信赖。2、互动性。3、辨证统一。

五、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有哪些,

1、景中藏情。

2、情中见景。

3、情景并茂。 C、论述题

一、意境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1、刘熙载分类法:明丽鲜艳的美;热烈崇高的美;悲凉凄清的美;和平静穆的美。

2、王国维分类法: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二、文学象征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荒诞性。4、求解性。三、象征意象化原则是什1、哲理性。2、象征性。3 么,

1、以荒诞幻象表真实意念。

2、以抽象思维实现意象组合。

3、意象应合原则。意义与形象要对应和契合。四、文学象征意象如何分类,

1、尚无定则。

2、寓言式象征意象。

3、符号式象征意象。12、灵感:文思敏捷、思维活跃、注意力高

度集中的很顺利的创作心境。

13、抒情策略:创作时,在语法或修辞上采用某种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抒情的目的并强化抒情效果。 14、原型意象:在某种抒情传统中长期反复使用并因之产生了

固定内涵的模式化意象。 15、抒情母题:在某种抒情传统中基于某种原型意象而形成的内涵相对固定的大型主题。

16、抒情小品文:一种短小而富有抒情意味的散文。17、抒情的语法策略:从

语言的结构方式这一角度强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18、抒情的修辞策略:运用各种修辞方式强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B、简答题

一、抒情作品的情感表现特点有哪些,

1、表现情感的方法、途径和手段多种多样。

2、表现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

二、表现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有哪些代表人物,

1、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表现情感,又称情感论。

2、首倡,法国弗尔龙;意大

利克罗齐;英国科林伍德。 3、情感与表现是互动的。

三、什么是抒情原则,有哪些种类,

1、在创作过程中,处理情感与理性、现实、语言等关系问题上,有意无意遵

循的原则。2、古曲主义抒情原则。3、浪漫主义抒情原则。4、象征主义抒情原则。 C、论述题

一、抒情性作品的一般性原则是指什么,

1、诚挚性原则。

2、独特性原则。

3、感染性原则。 16、审美意识形态:集团

倾向性与人类共同性的、认识与情感讲求文法,4、不无病呻吟,5、不滥调套语,6、不用典,7、的、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不讲对仗,8、不避俗字俗语。

17、文学的认识性:对社会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12、文学语言组织:文学文本最基本层次和直接现实,是表现18、文学的情感性:文学认识总是以情感评价方式表现出来。性目的和个性特征的整体性语言构造。

19、文学的假定性:文学的虚拟性。

、文学的真实 13、语音层面: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是文学语言组织的20性: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语音组合系统,包括节奏和音律。

21、经验:个人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14、文法层面:文学语言组织基本层面之一,文学语言组织在22、体验:把自己置身于价值世界去寻求、体味,创造生活的语调、语句和篇章方面的构成法则。包括词法、句法和篇法。意义和诗意。

15、辞格层面: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是富有表现力并带23、诗言志: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有一定规律性的表现程式的运用状况。

24、诗缘情:诗歌是抒发人的感情的。

16、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文学语言组织的美的具体表现方式25、教化: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的文学思想。

及其相应的构成法则。内指性、音乐性、陌生化、本色化。26、文艺复

兴:14~16世纪,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目B、简答题

标。

一、什么是文学文本,它与文学作品的区别,

27、启蒙主义:18世纪,高扬“自由、平等、博爱”旗帜,反封1、文学文本是供读者阅读的包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建、反传统、反教会,唤醒民众的文学思想主张。

语言艺术品的基本存在方式。2、文学文本是作家创作出来供28、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是特殊的语言建构,是艺术手法,主读者阅读而未阅读的语言形态。3、文学作品已被读者阅读并张“陌生化”。

赋予一定读法的语言形态。 29、结构主义:由结构主义方法论所联

系起来的文学思潮,功二、如何理解文学文本,

能层、行动层、叙述层。

1、是指一种实际的语言形态。它不是指理想的具有普遍适用30、新批评文本

主义:认为批评应着力于文本的字义、结构的性的社会语言结构,而是指特定的个体或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对分析。

语言的具体运用。2、表达某种相对完整的意义。3、被创造出31、西方现象学:以现象学哲学为基础,一方面否认审美对象来、被读者阅读和接受的。的初始实在性和审美价值的最终理智判断,一方面强调感觉和三、什么是文学文本的组成, 知觉的直观性和审美经验在各阶段的决定作用。

1、文学语言组织。

2、文学形象系统。

3、文学意蕴世界。 32、接受美学:建

立某种“召唤结构”,有待读者响应,从而构四、什么叫文学文本中的语言,有何重要地位,

成对话关系。

1、文学文本的语言是作家经过加工的,旨在创造艺术形象,33、召唤结构:文学作品具有意义空白和含义不确定,召唤读表达意义的语言形态。

2、是文学文本的基本存在方式。

3、是者去填充和确定。

意义不可分离的生长地。4、不仅表达意义,而其本身就是意34、新乐府:以新乐府得名,关心民苦,揭露时弊,有现实主义的组成部分。

5、是文学文本

的美的组成部分。义倾向。

C、论述题

35、古文运动:以儒学为旗帜,以复古为口号,以文体改革为一、什么文学语

言组织,特征是什么,

中心,以维护唐王朝为目的的散文革新运动。代表人物韩愈,1、文学语言组

织是文学文本最基本层次和直接现实,它是一柳宗元。

种具有表现性目的和个性特征的整体性语言构造。

36、物感说:我国古代提出的一种心与物关系的学说。

2、是一种语言性构造。

3、具有整体性。

4、具有表现目的和37、心物交融说:刘勰,关于作家艺术构思与客观事物的论点。个性特征。

38、表象:保留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映象。

二、文学语言组织由哪些层面构成,

39、全景小说:多层次,多线索,多主题,跨时空,竭力描写1、语音层面。2、文法层面。3、辞格层面。

社会生活全景,百科全书。

三、什么是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文学语言 40、移情说:感情外射,原本我的感情外射或融入到物的身上,1审美特征是指文学语言组织的美的具体表现方式使之亦有,我就是物,物就是我。

及其相应的构成法则。2、内指性。3、音乐性。41、距离说:拉开功利距离、陌生化。5、本色化。重新审视。的体验。对已有的经验换一种角度4 第三章文学的形象系统 42、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王国维,与对象共同生命着,为入;A、名词解释

体验又要反刍,进行自审为出;两者辨证统一。1、文化形象的系统性:其一是就艺术世界有机性而言,其二B、简答题

是就不同性质的文学形象的审美功能的互补性而言。

一、什么是再现说,

2、文学形象:文本中呈现的、具体的、可感的、具有艺术概1、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模仿括性的、体现作家审美理想的、能唤起人的美感的人生图画。和再现。2、体现朴素唯物主义精神和现实主义美学原则。

3、3、高级形象形态:充分体现审美理想的、达到最高审美境界忽视作家的主观能动性和艺术媒介的作用。的艺术形象。

二、什么是表现说,

4、审美理想:人们在自己民族的审美文化氛围里形成的,由1、强调作品与作

家的关系,认为作品是作家的情感流露。2、个人的审美体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关于美的观念尺度和范文学是作家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3、主张以外部现实为对象。型模式。

4、以不平凡的色彩描写平凡事物。

5、艺术形态美:构成艺术品的外在形式美和内在形式美。三、什么是实用说,

6、类型说:主张表现人物最突出的特点,重视共性,忽视个1、强调作品被读

者所利用的关系。2、保守的一面,文学麻痹性。

人的精神,维护统治。3、积极的一面,促进人的解放,推动社7、个性典型说:从重视典型共性到重视典型个性。会前进。

8、马克思主义典型观: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四、什么是客观说,

9、中介—特殊说:包含个别因素又不是个别,包含普遍因素1、将作品抬高到

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位。2、切断作品与又不是普遍;以个别而言是本质,以本质而言是现象。

作家、读者的联系,把文学作为独立的存在体。 10、文学典型:作品中呈现的、显示出特征的、富于审美魅力五、什么是体验说, 的、含有丰厚历史意蕴的性格,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1、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体验和阅读作品时的感受与再创11、扁平人物:具有类型性和漫画性,表现一种单一的特性或造。2、只有读者参与,文本才成为作品,才完成文学的创造。意念。

六、文学观念嬗变的原因, 12、圆形人物:具有人性的深度,具有多重性格侧面,随作品1、时代原因。2、自身发展的原因。“模仿—

表现—变形—装饰”发

展而变化。

发展趋势。3、与人的观点不同及其变化有关。13、熟悉的陌生人:熟悉指出典型形象的现实基础,陌生指出七、什么是文学,怎么理解文学定义, 典型形象的独创性。

1、文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样式,具有社会意识形态,是凝结个14、自然主义:着重描写现实生活的非本质个别现象和琐碎细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

2、文学是一种文化节,追求外在真实,反对典型化。不能反映生活本质。

模式。3、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4、文学是作家个体体验15、启蒙主

义:18世纪,高扬“自由、平等、博爱”旗帜,反封的凝结。5、文学是读者与作家,读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渠道。建、反传统、反教会,唤醒民众的文学思想主张。6、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16、典型环境:充分体现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八、什么是文学的文化意义,

现实关系的真实性;时代脉博和动向。1、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2、叩问人生的意义;3、沟通人17、诗有三境:物境(诗由物生)、情境(诗由情生)、意境(揭与人、人与自然的联系;4、憧憬人类的未来。示思想与事理)。

九、文学的文化意义是怎样发现的,

18、意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1、通过有效的阅读。2、品质阅读。3、价值阅读。的诗意空间。

C、论述题

19、意象:心理意象是指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呈现于脑际的各一、为什么说文学源于生活又改造生活,

种感性形象。

1、文学源于生活又改造生活。

2、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20、内心意象是在文学创作中表现

为艺术构思所形成的心中之二、什么是审美,审美的实现需要哪些条件, 象。

1、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21、泛化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切艺术形象或语象的统史文化渗透下,对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称。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

2、主体心理层。

3、客观对象层。

4、心理时空层。

5、历史文22、文学象征意

象:以表达观念、哲理为目的,以象征为艺术化层。

手段的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

三、文学审美活动有哪些特点,

23、寓言式象征意象:通过故事情节暗示一种哲理或观念。1、广泛的包容性。是一种语言,语言包含一切。2、深刻的思

24、符号式象征意象:通过无情节的整个或单个的形象特征,第四章叙事作品

A、名词解释

1、现代叙事学:关注叙事作品的结构方法的研究叙事艺术理论和批评方法。

2、中国叙事学:综合西方传统叙事学和现代叙事学,具有创新性和个性的叙事研究方法和理论建构。

3、叙事:通过语言组织起人物的行动和事件,从而构成艺术世界的文学活动。

4、叙事的层面: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来观察、分析叙事活动。叙述语言、叙述内容、叙述动作。

5、叙述语言:使故事得以呈现的口头或书面陈述。叙述时间、叙述视角、叙述标记。

6、叙述时间: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相互对照形成的时间关系。时距、次序、频率。

7、时距:故事时间长度与文本时间长度对照形成的关系。省略、概略、场景、减缓、停顿。

8、次序:故事时间中事件的前后顺序与文本时间中语言的排列顺序对照形成的关系。

9、频率:叙述语言或故事内容自身重复的关系。

10、叙述视角: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由叙述人称决定。

11、第三人称叙述:从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角度进行叙述。全知视角,剥夺读者的探索求解权利。

12、第一人称叙述:既是叙述人又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13、第二人称叙述:故事中的主人公或某个角色以“你”的称谓出现的。 14、叙述视角与人称的变换:对两种以上叙述交替出现的叙述。 15、叙述标记:对于理解故事来说具有标志作用的叙述手段。16、叙述内容:文学文本所叙述的东西,即故事本身。人物、结构、行动。

17、故事: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涉及事件、情节、情景。18、事件:故事中人物行为及其后果。

18、情节:按照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19、情景:人物的行为与环境组合起来的实际场面和景况。20、人物:推动故事的进展和具体生动的形象。扁形、圆形、表意、典型、性格人物五个类型。

21、表意性人物:不具有性格内涵,仅仅表示某种抽象观念的人物。

22、性格人物:具有一定秉性、气质等心理与人格特征的人物。23、结构:故事的各个部分组成的整体存在形态。分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24、表层结构:按照叙述顺序组成的各叙述单元之间的关系。25、深层结构:故事各要素按故事的文化背景中某种内在结构关系排列组织起来的超出叙述顺序的整体。

26、行动:是人物有目的的行为。叙述功能、叙述逻辑、符号矩阵。

27、叙述功能:根据人物在情节过程中的特定作用而规定的人物行为模式。

28、叙述逻辑:根据人物在逻辑上的可能性而总结的人物行为模式。

29、符号矩阵:由四个符号要素组成的显示人物行动意义的矩形图式。

30、叙述动作:讲故事这一行为本身。叙述者、接受者。31、作者:创作作品的人。

32、隐含的作者:进入作品的叙述活动后的作者。33、叙述者:讲述作品中语言的人。

34、叙述声音:体现叙述者叙述动作的口气或基本态度。显在叙述者、隐在叙述者。 B、简答题

一、简述中西方叙述学的发展,

1、西方:神话、史诗—戏剧—长篇小说。

2、中国: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志怪传奇—“说话”、戏剧—长篇小说。二、中西方叙述艺术理论的发展,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虚构、情节—古罗马贺拉斯《诗艺》,人物形象—法国布瓦洛,类型化—黑格尔,性格中心—恩格斯,典型环境典型人物。2、明代后期,评点式—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王国维。第五章抒情作品A、名词解释

1、三分法:把文学作品为成三大类,叙事作品、抒情作品、戏剧作品。

2、抒情作品:表现传达作者以情感为核心的内在心性的文学作品。

3、情感:人对与之人发生关系的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4、情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人对外界刺激带有特殊色彩的主观态度。

5、审美情感:审美主体对客观审美对象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态度和体验。

6、艺术情感:对客观现实与表现对象持特定审美态度的一种情感体验。

7、表现论: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表现情感,又称情感论。 8、托尔斯泰传达论:借助“外在符号”“传达”“感情”。

9、诗可以兴、观、群、怨:兴,抒发情感;观,反映社会生活;群,沟通人与人;怨,批评时政。

10、抒情原则:在创作过程中,处理情感与理性、现实、语言等关系问题上,

有意无意遵循的原则。

11、古曲主义:拥护王权;理性绝对化,否定感情的意义;运用民族规范语,恪

守“三一律”;明显的保守性。二、抒情作品的抒情途径有哪些,

1、以声传情、声情并茂。

2、以景结情、情景交融。三、抒情小品文的特征

是什么?

1、在内容上高度自由。

2、在形式上灵活多样。第六章文学的风格 A、名词解释

1、文学风格: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2、创作个性:作家的气质禀赋、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趣味、艺术才能、审美追求等主观因素综合而的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方式。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升华。它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3、日常个性: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结构方面的独特性。它是创作个性形成的基础。功利性。

4、文体:文学风格的载体,是一些持久性的体制、样式、类型,都是广义的语言秩序。作品的体裁、体制;文学的语体;文学的风格。

5、文学语体:与一定的体裁相匹配而显示其特征的文学语言,表现为特定的语言体式。抒情语体;

叙事语体;对话语体。 6、规范语体:具有规范性的语体。

7、抒情语体:一种表现对情感的体验、特别钟爱声音功能、擅长偏离语言常规且频繁运用修辞手法的语言体式。

8、叙述语体:用于叙述事件,在叙事性文体中广泛使用的语言体式。

9、对话语体:富于动作性,要求性格化和口语化的语体,多在戏剧文学创作中使用。动作性、性格化、口语化。

10、自由语体:在规范语体的基础上加以自由创造的语体,为创作

个性的自由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是作家创作个性发展为风格的唯一途径。

11、文采:文学作品中的言语色彩,是语言的特殊组合,是文学风格的外衣。

12、情调:作品中的情感格调。

13、气势:文学作品中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的运动状况。14、氛围:弥漫于作品的特定气氛,往往与景物、环境结合构成意境和情境。

15、韵味:作品言语结构所产生的情趣和意味。

16、时代风格:作品在总体特色上所具有的特定时代的特征,是时代的精神特点、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在作品中的表现。 17、民族风格: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渗透于作品中所形成的特定民族文学的总体特征。

18、地域风格:是某一地域作家在创作上所形成的地方特点。19、流派风格:一些思想观念、审美理想、创作主张和语言格调等相近的作家在创作上形成的共同特点。群体文化的表现。 B、简答题

一、为什么说文学风格是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1、文学风格是作家的徽记或指纹。

2、文学风格是作家独特创造力稳定的标志,又是文体成熟的标志。

3、文学风格涉及作家的创作个性,以及文学与时代、民族、地域等领域的关系。二、对于文学风格的理解,历来有哪些观点,

1、着眼作品的外在特色,认为风格是一种言语形式。

2、着眼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认为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在作品的自然流露。

3、从作家的内在个性与表现对象的结合、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观点来理解,认为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契合时呈现的特色。

4、从读者鉴赏角度来理解,认为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格调。

三、文学风格的定义是什么,包含哪些要点,

1、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

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2、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3、有机整体性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4、言语结构是风

格呈现的外部特征。5、能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是风格的审美效应。

四、什么是创作个性,与风格关系如何,

1、作家的气质禀赋、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趣味、艺术才能、审美追求等主

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方式。它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2、文学风格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经创作个性的有机整合后所显现的独特的艺术风貌和格调。3、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是风格的灵魂。五、叙述语体有哪些特征,

1、虚拟性。

2、不是单声话语,是双声话语。

3、还具有多声齐鸣的特点。

六、体载与语体的关系如何,

1、两者密切相关,一定的体载要求一定的语体相配合。

2、某些文体还以一种语体为主,兼用其他语体。七、语言与言语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1、言语属于个人,体现个人特点;语言属于社会,体现社会规则。

2、语言来

源于言语活动,言语活动又受制于语言规则。 C、论述题

一、文学风格与言语组织的关系,

1、风格与作家对语言的编码和超码密切相关。

2、风格与词语的频率有关。

二、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成要素有哪些,

、情调。3、气势。4、氛围。5、韵味。三、文学风格有哪些特征, 1、文采。2

1、独创性。

2、稳定性。

3、多样性。四、文学风格的类型有哪些,

1、西方古代三分法:安提西尼(崇高、平庸、低下);黑格尔(严峻、理想、

、愉快);威克纳格(智力、想像、情感)。2

我国古代有简繁二法:简分有:刚柔(刘勰、姚鼐)、虚实、奇正,刚柔影响最大。繁分有:刘勰“八体”、皎然“十九种”、司空图“二十种”。

五、文学风格的变化构成有哪些,

1、与时代文化。

2、与民族文化。

3、与地域文化。

4、与流派文化。

5、各个文化层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第七章文学创作A、名词解释1、感物说:强调文学创作过程中主体心灵与客观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2、养气说:认为气(道德精神)是文学创作活动中最主要的环节,只重“气”,不全面。

3、镜子说:强调文学创作必须反映客观生活。对主观能动认识不够,不全面。

4、深层心理说:文学创作不是人的意识所决定的,而是个人或集体的深层心理(无意识)决定。

5、距离说:布洛观点,主张审美主体不能有过多的功利考虑,在一定的距离外欣赏审美对象的美。

6、表现说:文艺归结为作家心灵或本能的表现,主张创作从主观自我出发。忽视客观社会生活,不全面。

7、艺术直觉: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1

8、艺术真实性:艺术真实性是指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19、出入说:王国维提出的。作家的体验不但要能“入”,而且还要能“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4、节奏:是文学语音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语音在一定时间里呈现的长短、高低和轻重等有春笋的起伏状况。节奏有三种类型:长短型、高低型和轻重型。

5、音律:也称声律、声韵或韵律,是文学的语音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由声调、语调和韵律的变化和协调而形成的内部和谐状况。

6、文法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它是文学语言组织在语词、语句和篇章方面的构成法则。文法通常有三类:词法、句法和篇法。

7、词法:又称字法,是文法层面的类型之一,是特定文本内语词的构成法则。

8、句法:是文法层面的类型之一,是特定文本内语句的构成法则。

9、篇法:又称章法,是文法层面的类型之一,是特定文本的整体语言构成法则。

10、辞格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它是富有表现力并带有一定规律性的表现程式的运用状况。第三章文学形象系统名词解释:

1、文学形象的概括性:文学形象能够传达丰富的内在意蕴的功能称为文学形象的概括性。

2、典型环境:指充分体现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3、虚实相生:这是意境的结构特征。虚与实本是一对哲学范畴,应用于意境理论中,实境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虚境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虚境通过实境来实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虚实相生成为意境独特的结构方式。

4、象征意象化:营构文学象征意象的原则和方法叫象征意象化。它是象征意象创造的必经之途,即在抽象思维的指导下追求意象应合,不惜以荒诞的幻象求得意念的真实。

5、荒诞性:这是文学象征意象的形象特征,指艺术家有意创造出不合常理、不合常形的形象以达到揭示某种哲理或观念的目的。

6、文学形象:是指文本中呈现的具体的感性的、具有艺术概括性的,体现着作家审美理想的、能唤起人的美感的人生图画。

7、典型:是指写实型作品言语系统中呈现的显出特征的富于审美魅力的含有丰厚历史意蕴的性格。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8、特征化:在写实型作品中,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东

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叫做“特征化”,这是创造典型的基本方法。

9、意境: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10、象征意象:文学象征意象是指以表达观念或哲理为目的,以象征为基本表现手段的,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

第四章叙事作品名词解释:

1、叙事:就是通过语言组织起人物的行动和事件,从而构成艺术世界的文学活动。

2、故事时间:故事时间是故事中事件接续的前后顺序,也就是故事中所虚构的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过程,这个时间的顺序和长短是由所讲述的故事内容给出的。

3、文本时间:是叙述文本中叙述语言排列的前后顺序,或者说是读者阅读文本所依照的顺序;这个时间实际上是叙述语言本身的前后顺序和长短。

4、叙述视角:叙述视角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解的特定角度。叙述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主要有四种:第一人称叙述、第二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及

人称或视角变换叙述。5、叙述标记:是文本中出现的对于理解故事来说具有

标记作用的叙述手段。

6、故事:是叙述12、浪漫主义: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在欧洲盛行的文学思

潮。3、艺术变形:是指作家为了达到某种艺术效果而在创作过程它是对古典主义的一种反叛。浪漫主义侧重表现的是理想境中有意将描写对象以扭曲的、畸形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艺术手界,注重于主观情感的抒发。其次在艺术形象的构思上,按照法。作家主观的情感逻辑而不是生活本身的逻辑,去想象和创造形4、感物说:这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观点,认为文学创作象和理想境界。最后它往往着力于寄寓了主观理想的大自然的是创作主体受到外在事物的感发、刺激而后

产生的精神创造活抒写。动。 13、现代主义:19世纪后斯到20世纪初期蔓延西方及全世界5、养气说:这也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观点,认为决定文的文学思潮。它的主要派别有象征主义,它的崛起在19世纪学创作的重要因素是“养气”,即进行主体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未来主义、以德国为中心的表现主义,以

英6、胸有成竹说:这也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概念,认为作美为中心的意识流,以法国为中心的超现实主义等。现代主义家、艺术家在动手创作之前要先使描写对象的特征了然于胸,主张表现论,反对再现论,强调主观性、自我表现。其次,现这样才能创作出好作品。代主义作家重视艺术想象,强调艺术直觉,提出心理现实主义7、创作动机:这是文学创作活动主体从事创作活动的主观目的理

论,把文学注重形式的创新,在语言形式、叙述方法、结构安排等方8、艺术概括:这是艺术构思的具体方式,是创作主体从一定面进行了多种尝试。创作动机出发,对其所选定的材料进一步提炼加工的过程,具复习资料(二)之简答题体包括

自考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自考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自考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文学观念 、文艺学:研究文学的科学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A、名词解释1 文学理论。 2、文学理论: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3、文学观念:对文学的看法,“什么是文学”,变化中的,因民族、时代、群体、人而不同。 4、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交流的语言艺术。 5、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文学的必备要素,体现人与客体的对象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6、表演艺术:通过表演来展现艺术形象的艺术。 7、造形艺术:运用一定的材质在空间塑造立体或平面形象的艺术。 8、语言艺术:以语言为媒介构成艺术形象的艺术。 9、视界融合:同一对象,人们视界与历史已有视界交融。10、文化: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显示的意义的总和。广义、狭义、符号学。 11、文学文化: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联系;憧憬人类的未来。 12、品质阅读:从关注文本中的用字、比兴、平仄到关注情景、人物和情节。 价值阅读:发现文本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阅读。13、物理境:事物纯然的客观存在。 14、心理场:事物在人的心目中的存在。 15、审美:心理处于活跃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下,对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想性。思想的深刻性,深刻的思想性。四、什么是文学审美的意

识形态性, 1、性质上,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 2、主体把握对象上,是认识又是情感。 3、目的功能上,是无功利性又是有功利性。 4、反映生活上,有假定性又有真实性。 五、作家的体验有哪些特征,1、情感诗意化。2、意义深刻化。3、感受个性化。 第二章文学语言组织 A、名词解释 1、文本: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根据一定的语言规律和语义规则组成整体语句,未经读者阅读只是语言产品(如书)。 2、文学文本:构成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具体语言形态。 3、桐城派:方苞开创,刘大櫆、姚鼐发展,学《左传》、《史记》等先秦西汉散文和唐宋八大家,讲究义法,力求语言雅洁,以阳刚阴柔分文章风格。 4、文之精粗:粗是形色声名,可见可听的外界景象;精是指道。 5、文学文本的语言性:文学文本所具有的基本的语言特性。 6、语言:声音与意义结合的符号表意系统,是人类交际最重要的工具。 7、文学语言: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言。 8、文学作品的语言:经过作家加工的、旨在创造艺术形象并表达意义的语言形态。 9、语言结构:语言集团的总模式,代代相传的语言系统,包括语法、名法、词汇,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代码。 10、言语:在特定语境下人的说话活动,是说话人可能说或理解的全部内容, 传达个人说话的一种信息。 11、语言革命:胡适提出,1、言之有物,2、不模仿古人,3、直接暗示和象征观念与哲理。 B、简答题 一、什么是文学形象的系统性, 、不同性质的文学形象审美功能的互补性。1、艺术形象的有机

自考《文学概论》知识要点(识记知识)

自考《文学概论》知识要点(识记知识) 第一章文学观念: 文学四要素:作品、作家、宇宙、读者。 文学活动三过程:体验、创作和接受。 历史上五种主要的文学观念:再现说、表现说、实用说、客观说、体验说。 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样式,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文化的定义:广义的文化概念分三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概念是指个人的素养及其程度,包括人受教育的程度、知识的多少、涵养的有无等。 审美: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于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审美活动:简称“审美”。审美活动的基本精神是人的心理器官的全部畅通,是人的内在丰富性的全部展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审美的瞬间,人们暂时摆脱了周围熙熙攘攘的现实,摆脱了功利欲念,使灵魂升腾到一个心醉神迷的自由境界。 第二章文学语言组织 文学文本:是供读者阅读的包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是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基本存在方式。 文学语言组织:是文学文本的最直接、最基本的存在方式。作家的创

作创造出文学语言组织,读者阅读则借助这种文学语言组织。文学语言组织构成了文学文本的基本现实。 语音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它是文学语言组织的语音组合系统,主要包括节奏和音律两个形态。 文法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它是文学语言组织在语词、语句和篇章方面的构成法则。文法通常有三类:词法、句法和篇法。 辞格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它是富有表现力并带有一定规律性的表现程式的运用状况。 内指性:是文学语言组织的一个普通的和基本的特征。它是文学语言的无须外在验证而内在自足的特征。即文学语言并不寻求与外在客观事实相符,而是返身指向内在的心灵世界。 陌生化:指文学语言组织的新奇或反常性,也就是力求运用新鲜的或奇异的语言,去破除自动化语言的壁垒,给读者带来新奇的感受。 本色化:是文学语言组织的与人的本来面目(如身份、性格、面貌等)相符的特性。 第三章文学形象系统 文学形象的总特征: (一)文学形象的具体可感性 通过可觉、可视、可听、可触的美好形象诉诸人的感官,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从而形成了文学形象的具体性,传达出“更高的心灵旨趣”。

00529文学概论自考复习知识点整合2018最新

00529《文学概论》自考复习必过知识点 第一章文学观念 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学科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2、文学史:是一门历史地和具体地考察文学发展状况、经验和规律的学科,是文艺学不可缺少的分支学科。 3、文学批评:是一门及时地评论同时代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思潮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学科,也是文艺学不可缺少的分支学科。 4、文学四要素: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提出。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文学的必备要素,体现人与客体的对象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5、广义文化概念提出者: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英国文学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中国梁漱溟。狭义文化概念:《现代汉语词典》;符号论文化概念:德国现代哲学家卡西尔。 6、马克思、恩格斯在哪些著作中提出意识形态理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德意志意识形态》。 7、提出文学中“心”与“物”的关系理论的作者与论述:刘勰“心物交融说”;关于作家艺术构思与客观事物的论点。诗人对于外物的感受,所引起的感想是无穷尽的,描写事物的神情和外貌要根据景物写,辞藻和音调的运用则要联系自己的心情反复斟酌。“与心徘徊,随物婉转”。德国古典作家歌德,艺术家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奴隶,现实是客观的,作家对现实的反映是能动的。 补充 1.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2.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传达。 3.实用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可以为某种社会目标服务。 4.客观说:在文学四要素中,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5.体验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的体验这种关系,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是体验和现创造。 6.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 7.符号论的文化概念: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文化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这个观点是由德国的现代哲学家卡西尔提出的。 8.品质阅读:是指“试图尽可能完全地把握作品的肌质,表示首先注意到语言中的各种要素,重音和非重音,重复和省略,意象和含混等等,然后由此向人物、事件、情节和主题运动。这是就西语而言的,若是论汉语文学中‘品质阅读”则是读者阅读是首先关注文本的用字、比兴、押韵、平仄、对仗和用事等,进一步再延伸到对情景的描写或人物、情节的叙述的理解。

自考文学概论(一)核心知识点

自考文学概论(一)核心知识点 1、感物说:强调文学创作过程中主体心灵与客观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2、养气说:认为气(道德精神)是文学创作活动中最主要的环节,只重“气”,不全面。 3、镜子说:强调文学创作必须反映客观生活。对主观能动认识不够,不全面。 4、深层心理说:文学创作不是人的意识所决定的,而是个人或集体的深层心理(无意识)决定。 5、距离说:布洛观点,主张审美主体不能有过多的功利考虑,在一定的距离外欣赏审美对象的美。 6、表现说:文艺归结为作家心灵或本能的表现,主张创作从主观自我出发。忽视客观社会生活,不全面。 7、艺术直觉: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意的思维方式或心理能力。 8、艺术知觉:主体用艺术的眼光审视对象时产生的知觉形象。 9、艺术灵感:在艺术活动中主体情绪激动、思路畅通、创造力极强的思维状态。突发性、迷狂性、创造性。 10、艺术情感:主体在文学艺术活动中产生并促使这一活动进一步展开的心理体验。 11、自然情感:人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理体验,主体对他与客体之间利害关系的功利性评价的心理反应。自然情感是艺术情感的基础,艺术情感是自然情感的升华。 12、政治情感:建立在一定的政治思想观念基础上,有强烈功利性,是某个社会集团与现实之间利害关系的心理反应。 13、道德情感:具有普遍性、强制性的,长期深入人心的,对道德规范、道德观念的心理反应。给人压迫感、紧张感。 14、宗教情感:以信仰为依托,将人的心灵引向虚无缥缈的彼岸世界的情感。 15、艺术想象: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经过艺术加工创造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 16、科学想象:主体指向客观事物某种内在规律,通过创造性心理活动认识客体,得到正确结论的心理过程。 17、再造性想象:主体对他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进行回忆的过程。艺术想象的一种。 18、创造性想象:在再现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对对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熔铸,从而创造不同原型的艺术形象的过程。 19、相似性想象:由一物的触发而想到另一物的心理过程。

文学概论自考复习知识点整合

00529文学概论自考复习必过知识点 第一章文学观念 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学科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2、文学史:是一门历史地和具体地考察文学发展状况、经验和规律的学科;是文艺学不可缺少的分支学科.. 3、文学批评:是一门及时地评论同时代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思潮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学科;也是文艺学不可缺少的分支学科.. 4、文学四要素: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提出..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文学的必备要素;体现人与客体的对象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5、广义文化概念提出者: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英国文学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中国梁漱溟..狭义文化概念:现代汉语词典;符号论文化概念:德国现代哲学家卡西尔.. 6、马克思、恩格斯在哪些着作中提出意识形态理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德意志意识形态.. 7、提出文学中“心”与“物”的关系理论的作者与论述:刘勰“心物交融说”;关于作家艺术构思与客观事物的论点..诗人对于外物的感受;所引起的感想是无穷尽的;描写事物的神情和外貌要根据景物写;辞藻和音调的运用则要联系自己的心情反复斟酌..“与心徘徊;随物婉转”..德国古典作家歌德;艺术家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奴隶;现实是客观的;作家对现实的反映是能动的.. 补充 1.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2.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传达.. 3.实用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可以为某种社会目标服务.. 4.客观说:在文学四要素中;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5.体验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的体验这种关系;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是体验和现创造.. 6.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 7.符号论的文化概念: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文化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这个观点是由德国的现代哲学家卡西尔提出的.. 8.品质阅读:是指“试图尽可能完全地把握作品的肌质;表示首先注意到语言中的各种要素;重音和非重音;重复和省略;意象和含混等等;然后由此向人物、事件、情节和主题运动..这是就西语而言的;若是论汉语文学中‘品质阅读”则是读者阅读是首先关注文本的用字、比兴、押韵、平仄、对仗和用事等;进一步再延伸到对情景的描写或人物、情节的叙述的理解.. 9.价值阅读: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发现作品的价值意义;尤其是其中的文化意义.. 11.审美: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于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12.审美意识形态:集团倾向性与人类共同性的、认识与情感的、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2022年自考笔记自考考点版自考串讲文学概论

导论 一、课程旳性质建立在文学理论门科基本上 (一)文艺学旳三个分支及其关系 1、文学发展史以文学旳产生、发展、演变旳状况以及文学发展旳经验和为研究对象,作为一门历史地具体地考 察文学发展状况、经济和规律旳学科,是文艺学不可缺少旳分支。 基本任务:①揭示各个历史时期旳经济、政治、思想、伦理、宗教以及审美趣味、审美抱负等多种文化因素对文学发展、演变旳作用和影响 ②揭示各个历史时期文学发展过程中继承与革新旳关系 ③通过对具体旳文学现象(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思潮等)旳具体分析,评估各个历史时期 浮现旳作家作品在文学发展中旳地位、作用和意义。 2、文学批评以同步代旳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思潮为评论对象。 3、文学理论以人类社会历史旳现实旳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以美学措施论为总指引,从理论高度和宏观 视野上阐明文学旳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 基本内容:文学观念论、作品论、创作论、接受论、源流论等-文学自身所决定 <美> 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老式》文学四要素:作品、艺术家、世界(自然、生活)、欣赏者(二)课程性质和特点 1、文学理论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知识,是文学理论旳初步。 2、与文学活动旳实践保持密切关系: ①文学概论以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实践以及文学发展史旳研究所提供旳生动丰富旳材料作为立论旳基本 ②又是对所提出旳一般问题旳概括和总结,可以并且应当对文学创作、文学鉴赏批评活动以及文学发展史旳研究活动起到有力旳指引和推动作用 3、虽是一门文字课程,从一定意义上又具有交叉学科旳特点 4、强调理论思维和理论运用 二、目旳规定 (一)精确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二)提高分析文学作品旳能力 三、具体措施 (一)掌握原理,注意理解

文学概论00529 自考重点整理

第一章文学观念。 1.文学观念就是对文学的看法。 2.文学四要素:是由艾布拉姆斯提出的,分别是: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 3.文学四要素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 把文学理解为以作品为中心所展开的活动。文学活动是以作品为中心,所展开的活动,其他三要素是世界,艺术家,欣赏者。其中还包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 4.历史上六种主要的文学观念。 1)再现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当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关系,认为作品是世界的重现和模仿。 2)表现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3)实用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的关系中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和手段。 4)独立说:是与实用说相对立的观念,这种观念主要包括文学自律、艺术无功利、纯形式、纯审美。 5)客观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当中,把文本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文本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 6)体验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象性体验这种关系,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时的感受和再创造。 5.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语言艺术。 6.文学定义所包含的命题:

1)文学是一种文化形态。 2)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3)文学是作家个体体验的凝聚。 4)文学是作者与读者沟通感情的一种独特的渠道。 5)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7.广义的文化概念指整个社会生活,即人所需要的一切,所制造的一切,所发明的一切。狭义的文化概念即个人的文化素养及其程度,包括受教育程度,知识水平及涵养高低等。 8.符号论的文化概念:文化是人类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 9.文学的文化意义: 1)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 2)叩问人的生存意义。 3)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4)憧憬人类的未来。 5)学习和丰富人们的语言。 10.品质阅读:是对于文学作品的语言技巧的运用以及艺术素质高下的解析。 11.价值阅读:就是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发现作品的价值意义,尤其是其中的文化意义。 12.审美:是指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一定的中介作用条件下,对于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也就是对事物的情感评价。 13.审美活动的三个层面。审美的实现所需要的条件 1)主体心理层,审美的审,即观照,感悟,判断。是作为主体的人的信息的接受,储存与加工。

自考文学概论复习要点

自考文学概论复习要点 自考文学概论复习要点 研究文学的叫做文艺学,它包括三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即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 文学史以文学产生、发展、演变的状况和文学发展的具体规律作为研究对象。 文学批评是指实际的批评,它以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思潮为评论对象。文学批语的基本方法是分析和评价。 文学理论通过高度的理论概括,着重阐明文学的基本原理。具有实践性和阶级性的鲜明特点。 文学活动的重要特征就是形象性、情感性。学习文学理论注意的几点:一,要注意对原理的理解。二,抓住重点,融会贯通。三,联系实际,学会运用。四,学习教材,攻读原著。 一、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第一,之所以说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的源泉,这是因为除社会生活这个源泉之外,再不可能有第二个源泉了。第二,之所以说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的源泉,这是因为文学作品的一切因素都来自生活。艺术虚构是作家根据生活中存在的事物和生活固有的逻辑,通过想象,以构成艺术形象。必须以生活为基础。离开生活,想象的翅膀就腾飞不起来,虚构也就寸步难行。想象和虚构不论多么奇特,都是在综合、分析已有的知觉、表象基础创造新形象的一种心理现象。这种新的形象不过是把生活中得到的表象大大地加强或大大的削弱。再现是指注重客观地描写外部世界的一种艺术倾向。一切重表现的作品毫不例外地都是以生活为基础的。因为作家的感受、情绪、情感,是不会凭空产生的,或者说作家主观的一切都是客观的外界所引发的。因此,表现性的作品,虽然专注于作家内心感情的抒发,但作家所抒发的感情仍然是外在的客观世界在作家头脑中折射的结果。 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第一章 第一章文学观念名词解释, 文学观念 1>文学观念就是对文学的看法;是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文学观念是发展变化的。 2、文学四要素 当代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是指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 3、再现说 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4、表现说 〃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传达。 5、实用说 实用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一般地说实用说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可以为某种社会目标服务。 6、客观说 ;在〃文学四要素〃中;客观说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7、体验说 ;体验说是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口的意向性的体验这种关系;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是的体验和现创造。 8、文学的定义 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 9、符号论的文化概念 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文化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这个观点是由德国的现代哲学家卡西尔提出的。 10 >品质阅读 是指〃试图尽可能完全地把握作品的肌质;表示首先注意到语言中的各种要素;重音和非重音;重复和省略;意象和含混等等;然后由此向人物、事件、情节和主题运动。这是就西语而言的;若是论汉语文学中'品质阅读〃则是读者阅读是首先关注文本的用字、比兴、押韵、平仄、对仗和用事等;进一步再延伸到对情景的描写或人物、情节的叙述的理解。 11、经验和体验 个人和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统称为经验。所谓体验是经验中见出深义、诗意和个性的部分。经验是一种前科学的认识;它指向的是真理的世界。当然这还是常识、知识;即前科学的真理(:而体验则是一种价值性的认识和领悟;它要求“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它指向的是价值世界。 12、文以载道 中唐时期韩愈等古文运动家提出的;经宋代理学家的解释得到完善〃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如果车装饰得很漂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自考“文学概论”复习笔记 第一章文学观念 名词解释 文艺学:研究文学的科学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文学观念:对文学的看法,“什么是文学”,变化中的,因民族、时代、群体、人而不同。 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交流的语言艺术。 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和记者。文学的必备要素,体现人与客体的以象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表演艺术:通过表演来展现艺术形象的艺术。 造形艺术:运用一定的材质在空间塑造立体或平面形象的艺术。 语言艺术:以语言为媒介构成艺术形象的艺术。 视界融合:同一对象,人们视界与历史已有视界交融。 文化: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显示的意义的总和。广义、狭义、符号学。 文学文化:揭示人的自生存境遇和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联系;憧憬人类的未来。 品质阅读:从关注文本中的用字、比兴、平仄到关注情景、人物和情节。 价值阅读:发现文本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阅读。 物理境:事物纯然的客观存在。 心理场:事物在人的心目中的存在。 审美:处于活跃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下,对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审美意识形态:集团倾向性与人类共同性的、认识与情感的、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文学的认识性:以社会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文学的情感性:文学认识总是以情感评价方式表现出来。 文学的假定性:文学的虚拟性。 文学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经验:个人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体验:把自己置身于价值世界去寻求、体味、创造生活的意义和诗意。 诗言志: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 诗缘情:诗歌是抒发人的感情的。 教化: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的文学思想。 文艺复兴:14~16世纪,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目标。 启蒙主义:18世纪,高扬“自由平等博爱”旗帜,反封建、反传统、反教会,唤醒民众的文学思想主张。 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是特殊的语言建构,是艺术手法,主张“陌生化”。 结构主义:由结构主义方法论所联系起来的文学思潮,功能层、行动层、叙述层。 新批评:文本主义,认为批评应着力于文本的字义、结构的分析。 西方现象学:以现象学哲学为基础,一方面否认审美对象的初始实在性和审美价值的最终理智判断;一方面强调感觉和知觉的直观性和审美经验在各价段的决定作用。 接受美学:建立某种“召唤结构”,有待读者响应,从而构成对话关系。 召唤结构:文学作品具有意义空白和含义不确定,召唤读者去填充和确定。 新乐府:以新乐府得名,关心民苦,揭露时弊,有现实主义倾向。 古文运动:以儒学为旗帜,以复古为口号,以文体改革为中心,以维护唐王朝为目的的散文革新运动。韩愈,柳宗元

自考《文学概论》章节复习题及答案

自考《文学概论》章节复习题及答案 自考《文学概论》章节复习题及答案 考生们在复习教材时,可以结合试题加以练习,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一份自考《文学概论》章节复习题及答案,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 概念: 1.文学风格:就是作品的整体话语特色,它由作家创作个性和作品的话语情境造成,具有独创性、稳定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就是作家作品的风采、格调、气韵等特点。) 2.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日常个性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结构方面的独特性。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感情、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内在因素综合成的习惯性创作方式,它是日常个性经过审美创造升华成的独特艺术品格。 3.风格外构成:文学风格是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语言结构显示出来的有魅力的独特性。其构成的要点包括:1.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的内在依据;2.主体与对象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3.文体特色言语组织是风格的外部特征。 4.风格简分法:分风格为“刚”“柔”两类,宋词理论中称作“豪放”和“婉约”,近人多称作“阳刚”和“阴柔”。 5.时代风格:又称风格的时代性,指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学风格,它是时代精神、审美要求在文学中的表现。历史上的“建安风骨”“盛唐气象”以及欧洲的哥特式风格、巴洛克风格等,都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6.流派风格:指一个流派的作家作品在文学观念、审美趣味、取材范围、表现方法、语言格调等方面表现出的共同特色。 问题: 1.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风格即人”? 文如其人的意思主要是说作品风格是作家说话办事风格即气质的

表现和反映,而不是说作品的思想道德是作家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反映。因为“说什么”的思想内容可以作伪,而“怎样说”的形式不可作伪。不过,也不能说作品的内容与作家的思想完全没有关系。事实上,伟大的作品只能出自有伟大人格的作家之手。当然,卑劣的作家永远写不出伟大作品 2.论述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 创作个性就是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它是作家气质、性格、世界观、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综合因素的整体显示。文学风格就是作家创作个性的表现。时代、民族、地域等则是培植创作个性的土壤。 3.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的关系 日常个性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结构方面的独特性。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感情、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内在因素综合成的习惯性创作方式,它是日常个性经过审美创造升华成的独特艺术品格。 4.风格的基本内涵。 文学风格是以作家个性为主导,受创作对象的制约,在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语言结构显示出来的有魅力的独特性。其内涵包括:①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的内在依据;②主体与对象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③文体特色言语组织是风格的外部特征。 5.为什么说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意思是说,使作品出现独特的风格是作家的最高追求)风格使作品显示出作家的个性光彩,以其独特性独树一帜,给读者以美感;它给文体的僵硬躯体注进了盎然生机,使其获得了艺术生命。所以,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最高体现。 6.风格有哪些特征?(教材二次修订时删去该问题,但没有修订练习题。按旧版回答)风格的特征有三:①独创性,指一种风格总是独特的,不与别人雷同,这是风格的生命;②稳定性,指作家风格一旦形成,会在一个较长时间基本不变;③多样性,既指整个文学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也指同一个作家风格统一中有变化。

自学考试文学概论课程复习笔记(三)

自学考试文学概论课程复习笔记(三) 论述题 一、什么文学语言组织?特征是什么? 1. 文学语言组织是文学文本最基本层次和直接现实,它是一种具有表示性目的和个性特征的整体性语言构造。 2. 是一种语言性构造。 3. 具有整体性。 4. 具有表示目的和个性特征。 二、文学语言组织由哪些层面构成? 1. 语音层面。 2. 文法层面。 3. 辞格层面。 三、什么是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表示在哪些方面: 1. 文学语言审美特征是指文学语言组织的美的具体表示方式及其相应的构成法则。 2. 内指性。 3. 音乐性。 4. 陌生化。 5. 本色化。 叙事作品 名词解释 现代叙事学:关注叙事作品的结构方法的研究叙事艺术理论和批评方法。 中国叙事学:综合西方传统叙事学和现代叙事学,具有创新性和个性的叙事研究方法和理论建构。 叙事:通过语言组织起人物的行动和事件,从而构成艺术世界的文学活动。 叙事的层面: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来不雅察、分析叙事活动。叙述语言、叙述内容、叙述动作。 叙述语言:使故事得以呈现的口头或书面陈述。叙述时间、叙述视角、叙述标识表记标帜。 叙述时间: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彼此对照形成的时间关系。时距、次序、频率。 时距:故事时间长度与文本时间长度对照形成的关系。省略、概略、场景、减缓、停顿。 次序:故事时间中事件的接续前后挨次与文本时间中语言的摆列挨次对照形成的关系。 频率:叙述语言或故事内容自身重复的关系。 叙述视角: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不雅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由叙述人称决定。 第三人称叙述:从与故事无关的傍观者角度进行叙述。全知视角,剥夺读者的探索求解权利。 第一人称叙述:既是叙述人又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 第二人称叙述:故事中的主人公或某个角色以“你”的称谓出现的。 叙述视角与人称的变换:以两种以上叙述交替出现的叙述。 叙述标识表记标帜:对于理解故事来说具有标记作用的叙述手段。 叙述内容:文学文本所叙述的东西,即故事本身。人物、结构、行动。 故事: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涉及事件、情节、情景。 事件:故事中人物行为及其后果。 情节:按照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自考-汉语言文学-民间文学概论复习

《民间文学概论》200804考试考前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考核方式介绍 一,考核形式: 闭卷,集中考试。 二,考试时间: 统一为120分钟. 三,试卷结构: 本课程考试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述题和论述题。各种题型的题量及所占分数的分配为:单项选择题为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多项选择题为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名词解释题为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为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论述题为1题,20分。 第二部分复习指导 单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答题技巧 单项选择题备选答案是4个,但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此类题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分辨正确和错误的能力,检查考生对课程基本内容,特别是基本概念,分类,代表作品等内容的掌握程度. 本课试题的单项选择题比多项选择题要容易得多。因为,一是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没有少选多选的问题;二是内容确定,选项之间在内容上的相似性小,如果对该知识点熟悉,能很快地确定正确选项;三是选项字数少,理解得快。单项选择题选项的内容主要是确定性的内容,如作品名称,体裁分类名称,作者名,阶段等。如果对重要知识理解了并记忆准确,单项选择题会做得快而准;如果对它不熟悉或没印象,就根本没法做。单项选择题的选项中也有一小部分分析性的内容,字数较多,难度稍大. 复习重点和难点 绪论:民间文学的定义,民间文学的范围. 第一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第二章:中国古代民间文学资料的记录与保存,中国现代民间文学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第三章:神话的含义,历史上的主要神话学派及其对神话的解释,神话的种类及其代表作品第四章:传说界说,传说的种类与思想内容,四大传说 第五章:民间故事的界定,故事的特点,提出AT分类法的人物及其著作,故事的价值,童话,生活故事,寓言,笑话 第六章:民间歌谣的含义,民间歌谣的起源与演进,民歌的思想内容与分类,六类民歌的名称与定义,民歌的形式与分类 第七章:本章重点掌握史诗的特征与三大英雄史诗 第八章:民间叙事长诗的概念,特点与类别,中国民间叙事长诗概况,《哭嫁歌》作品分析第九章:谚语,谜语,歇后语 第十章:民间说唱概说,评书,快书与快板,相声 第十一章:什么是民间小戏,民间小戏的类型,民间小戏的源流. 练习题 1。福建长汀县流行着”吉祥哥”崇拜.一些老太太带着久婚不孕的女儿或媳妇来神像前礼拜并念诵:”吉祥哥,吉祥哥,聪明伶俐福气多;请你勿在厅中坐,保护伢(我)女生个靓阿哥."这种歌谣属于( A). A.法术歌 B.情歌 C.节令歌D。礼俗歌

自考文学概论复习重点

自考文学概论复习重点 再现论与表现论 再现论:文学是对现实的模仿,具有实践性。XXX是再现论的奠基人。在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是《二言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再现当时人类的生存环境。 优点:①对文学艺术的源泉做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②十分重视文学艺术的认识价值。 ③引导作家深入生活。 缺点:①没有分清艺术与科学的界限,认为两者的本质都是给人以真知,只不过科 学是以概念来把握生活,文学以形象来反映生活。 ②艺术创作的目的是为了逼近生活,以忠于现实,逼肖现实作为创作于批评 的最高标准,忽视作者对生活的情感体验。 表现论:文学是心灵的表现。如中国文论中意境的范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外国文论应追溯到XXX,他的“迷狂说”是表现论的理论基础,认为文学艺术陷入迷狂。真正对此理论作出贡献的是XXX,认为知、情、意三者同样重要,作者主要表现情感。XXX的表现论是是有审美标准的,理性的。此外还有XXX的“冰山理论”。

优点:重视创作主体的能动作用,揭露了文学与科学的区别,指出文学不属于熟悉 而属于情感领域。 缺点:①把主观与客观完全对立起来,割断情感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导致创作中情 感源泉的枯竭。 ②把情感与认识对立起来,割断了情感与理智的联系,导致创作中一味的情 感的宣泄。 ③把表现与规范对立起来,把表现等同于天才、灵感。 1.文学审美的非凡性 文学审美的非凡性表目前: 1)整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文学中,生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文学中,人是一个活 生生的生命整体。例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以外写内的文学手段,通过人物行动、 外貌等表现人物的心理,XXX的出身青楼,对爱情的渴望,以及遇人不淑的事件决定 了XXX必死的结局。又如在《红楼梦》中,XXX身在封建社会,其地位与性情以及

05823儿童文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

儿童文学概论 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一、儿童文学 ①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②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③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④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二、古典意义的儿童文学(四种类型) ①民间口头文学作品如《牛郎织女》《田螺姑娘》《老虎外婆》 ②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如元代卢韶《日记故事》、明代萧汉冲《龙文鞭影》、清代程允升《幼学琼林》 ③经过专门编纂的所谓‘陶冶性情’的成人文学作品,主要是诗歌作品如《千家诗》《神童诗》 ④古典文学中适合儿童特点、事实上也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和接受的作品如《西游记》三打白骨精、《水浒》武松打虎、《封神演义》哪吒闹海等 三、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 作家在现代自觉的儿童文学观念的指导或影响下创作的供儿童阅读的作品 四、儿童读物广义:包括了儿童读物 狭义:除儿童文学读物以外的各类适合儿童阅读的版物 五、“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联系与区别 共性:成年人为儿童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改编、出版的精神产品 区别:两者性质不同,儿童文学的文学性是一种有机的、整体性的审美构成,而不只是传达知识内容的形象化手段。 儿童读物并不具备独立的、完整性的艺术品格和审美价值。 结论: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是两个内涵和范围都不相同的概念 ·儿童读者是儿童文学首位的、基本的阅读者和接收者 六、成人读者接受儿童文学的主要原因 ①成人读者是儿童文学艺术生产过程的参与者,也是儿童读者文学阅读过程的引导人和帮助者 ②成人读者参与儿童文学阅读也有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七、儿童读者的特殊性 ①生理层面②心理层面③文化层面 八、儿童读者的多样性 儿童读者的多样性表现在年龄、性别、智能、心理个性、文化等诸多方面。其中年龄因素所导致的儿童读者的多样性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九、儿童年龄的特点

2023年自考汉语言文学民间文学概论复习

《民间文学概论》202304考试考前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考核方式简介ﻫ一,考核形式: 闭卷,集中考试.ﻫ二,考试时间: 统一为120分钟.ﻫ三,试卷构造: 本课程考试旳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选题,名词解释题,简述题和论述题.多种题型旳题量及所占分数旳分派为:单项选择题为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多选题为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名词解释题为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为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论述题为1题,20分.ﻫ第二部分复习指导 单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答题技巧 单项选择题备选答案是4个,但对旳旳答案只有一种.此类题旳目旳是测试考生辨别对旳和错误旳能力,检查考生对课程基本内容,尤其是基本概念,分类,代表作品等内容旳掌握程度.ﻫ本课试题旳单项选择题比多选题要轻易得多.由于,一是对旳选项只有一种,没有少选多选旳问题;二是内容确定,选项之间在内容上旳相似性小,假如对该知识点熟悉,能很快地确定对旳选项;三是选项字数少,理解得快.单项选择题选项旳内容重要是确定性旳内容,如作品名称,体裁分类名称,作者名,阶段等.假如对重要知识理解了并记忆精确,单项选择题会做得快而准;假如对它不熟悉或没印象,就主线没法做.单项选择题旳选项中也有一小部分分析性旳内容,字数较多,难度稍大. 复习重点和难点

绪论:民间文学旳定义,民间文学旳范围. 第一章:民间文学旳基本特性,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旳关系ﻫ第二章:中国古代民间文学资料旳记录与保留,中国现代民间文学资料旳搜集,整顿与研究ﻫ第三章:神话旳含义,历史上旳重要神话学派及其对神话旳解释,神话旳种类及其代表作品 第四章:传说界说,传说旳种类与思想内容,四大传说ﻫ第五章:民间故事旳界定,故事旳特点,提出AT分类法旳人物及其著作,故事旳价值,童话,生活故事,寓言,笑话ﻫ第六章:民间歌谣旳含义,民间歌谣旳来源与演进,民歌旳思想内容与分类,六类民歌旳名称与定义,民歌旳形式与分类 第七章:本章重点掌握史诗旳特性与三大英雄史诗ﻫ第八章:民间叙事长诗旳概念,特点与类别,中国民间叙事长诗概况,《哭嫁歌》作品分析 第九章:谚语,谜语,歇后语ﻫ第十章:民间说唱概说,评书,快书与快板,相声ﻫ第十一章:什么是民间小戏,民间小戏旳类型,民间小戏旳源流.ﻫ练习题 1.福建长汀县流行着"吉祥哥"崇拜.某些老太太带着久婚不孕旳女儿或媳妇来神像前礼拜并念诵:"吉祥哥,吉祥哥,聪颖伶俐福气多;请你勿在厅中坐,保护伢(我)女生个靓阿哥."这种歌谣属于( A). A.法术歌B.情歌C.节令歌D.礼俗歌ﻫ2.(C)是在中国南部地区流传广泛旳一种民间小戏,有时用以统称多种小戏.其特点是演唱时有人帮腔,用花鼓,锣等乐器伴奏.ﻫA.道情戏 B.秧歌戏 C.花鼓戏 D.花灯戏 3.(B)年,英国考古学家威廉汤姆斯发明了"Folklore(民俗)"一词. A.1840 B.1846C.1918D.1940

自考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专科)知识点

第一章文学观念 文学四要素和文学活动:四要素和三过程 最具影晌的是波兰现象学派美学家英伽登提出作为作品存在的层次论。他在《文学的艺术作品》中提出,作品构成分为四个层面:语音层、意义单元层、再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的外观层。(第五层:形而上学层)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理论: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听众、观众、读者) 一切文学作品的源泉就是生活,即世界 生活要经过作家的艺术加工改造成为有意义的文本,即作品。 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理论给我们最重要的理论其实在于它把文学理解为以作品为中心所展开的活动:世界作家一文本—读者,其间包含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 柳宗元《小石潭记》:文学是人的对象性精神活动,作家把外部自然和人的自然作为自己本质力量的确证,从而把文学变成人的精神活动的过程。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亳无意义。(活动有待于主体与对象关系的建立) 历史上六种主要的文学观念:再现说、表现说、实用说、独立说、客观说、体验说 1.【再现说】: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模仿或再现。 (1)在西方,最古老的“模仿说”就是再现说。古希腊赫拉克利特提出“艺术模仿自然”苏格拉底“绘画是对所见之物的描绘”,这种描绘“应是通过形式表现心理活动”柏拉图提出“理式模仿说”、亚里士多德提出“自然模仿说” (2)与西方再现说相似的:中国古代的“度物象而取其真”(五代荆浩《笔记法》)清代叶燮“表天地万物之情状也” 2. 【表现说】: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认为作品是作家感情的自然流露。 (1)华兹华斯《打情歌谣集》中第一次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2)柯勒律治:有一个特点是所有真正的诗人所共有的,就是他们写诗是出于内在的本质。 (3)雪莱《为诗辨护》:诗是最快乐最良善的心灵中最快乐最良善的瞬间之记录。 (4)表现说的基本倾向:文学是作家内心世界的外化,情感涌动的创造,是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主张以外部显示作为对象,以不平凡色彩量现出来。 3. 【实用说】: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文学的根本目的是外在功利性的。 (1)中国古代的“教化说”:文以载道 (2)西方:寓教于乐—贺拉斯《诗艺》,开西方实用说先河。 (3)实用说的价值取向:积极、消极 4. 【独立说】:与实用说相对立的观念。包括文学自律、艺术无功利、纯形式、纯审美。“为艺术而艺术” 是实用说的主要口号。强调文学是无关现实功利的独立的艺术形式的创造。 (1)源于康德、席勒美学 (2)王尔德:“艺术除了表现它自身之外,不表现任何东西。” (3)波德菜尔:“诗不等于科学和道德,否则诗就会衰退和死亡;它不以真是为对象,它只以自身为目的。”(4)中国近代:文学是一种人的游戏 5.【客观说】:把文本拾高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文本一旦从作家笔下诞生后,就获得完全客观 的性质。它与原作家、读者无关。作品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1)俄国形式主义学派首先提出客观说,成为现代西方文论中影响最大的流派。 (2)捷克文学结构主义代表杨穆卡洛夫斯基认为“每一个文学事实都是两种力量结构的内部运动和外部干涉的合力” (3)托斯艾略特:“论诗,就必须从根本上把亡看做诗,而不是别的东西。 6. 【体验说】: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体验关系,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是的感受和再创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