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赏析中国著名翻译家及其代表作

赏析中国著名翻译家及其代表作

赏析中国著名翻译家及其代表作

——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他们的翻译经典

杨宪益(1915—)、戴乃迭(1915—1999)夫妇是中国翻译史上久负盛名的翻译家,他们为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以其毕生精力,夫妻合作、珠联璧合,将大量的中国文学作品翻译、介绍到了西方,也将许多优秀的西方文学作品介绍给了中国读者。他们翻译的数量之大,质量之高,少有人能企及。他们不仅翻译了《红楼梦》,还将《鲁迅文集》、《史记选》等上百部中国文学作品译成了英文。作为主要译者和世纪主编,杨宪益、戴乃迭共同支撑英文版《中国文学》杂志近五十年,自1951年创刊以来,这份刊物一度是中国文学作品走向世界的惟一窗口。

杨宪益主张,在翻译的同时要力争传达出作者的本意并且能够尽可能的保留或者显现原文的风格。这一问题值得所有翻译工作者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对于《红楼梦》的翻译,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译本是一部最接近原著的英文全译本。在这部翻译巨著中,集中体现了杨氏翻译法的妙处和高深的造诣。

一、译文同义习语的套用。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和相通性为同义习语的套用提供了客观依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种语言中概括某种生活现象的成语和词组与另一种语言中类似的习语和词组在表达技巧上和语法组合上都有惊人的相似,给人以无独有偶、天作之合的感觉。英汉文化和语言中有许多不谋而合的经典名句和习语。它们在内容上、结构上几乎完全一致,充分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和语言之间的相通性。这时用习语译习语当然是最理想的策略,这样可以

达到从语义到文体上的最自然贴切。如:

(1)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第三十六回)

This is neither fish, flesh nor fowl

此句就是引用了“Neither fish, flesh nor fowl”的形式,而在前面添加了“this is”。

(2)贪多嚼不烂。(第九回)

Bite off more than you can chew.

此句就是将英语习语“Bite off more than one can chew.”中的“one”具体体现在“you”身上。

这种译法不仅做到译文和原文在语义、语用、文化效果上最大限度的等值,又易被译语文化接受,既保全了原文的形式和结构,又承载着原文的文化内涵。然而,这样的等效翻译的例子在《红楼梦》中是比较有限的,更多的是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较大的改动,力争做到效果上的等效。

二、直接转移形象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其目的在于把原语的全部信息输入译语,同时取得最大限度的等值效果。习语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其表层意义中一般都有一个或多个形象。而由于英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对周围环境做出的反应及表达思想也不尽相同。当原语形象所承载的喻义无法在译语中再现时,可以根据具体上下文,用译语中读者所熟知的形象替换原语中形象,即指称意义用译语形象传达。这样虽然形象不同,但语用意义是相同的,从而使译文达到与原文相同或相近的表达效果。如:

(1)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靠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第

六回)

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 Work out a plan, trust to Buddha, and something may come of it for all you know.

在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与“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的内容与形式基本一致,只是从原文的民族色彩来看,刘姥姥是信佛的,而非基督教,因此将God改为Heaven更为合适。

三、意译法——舍弃原文形象

如前所述,习语负载着浓厚的文化色彩,因此有时某一形象无法用译语译出,此时只能以意译的方法将其隐含意义译出。成功的翻译就在于虽然改变了语言符号,但并不改变它们所表达的意义,即思想内容。如:

(1)人家是醋罐子,他是醋缸,醋瓮! (第六十五回)

If other women are jealous, she is a hundred times so!

对于讲汉语的人来说,“醋罐子”这一说法的含义不言自喻。如果将其直译的话,译语读者就不知所云,因此就不如索性舍弃原文的形象,将其意译出来更好。

(2)林黛玉道:“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第五十七回)

Tai-yu exclaimed in distress and sympathy.

这句汉语习语是用来比喻因同类的死亡或不幸而感到悲伤,与其形象兔子和狐狸不再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翻译时完全可以省略其形象,只译喻义。根据上下文的实际情况,这句话表达了林黛玉由邢岫烟的处境联想到自己身世后发出的感慨和随之产生的悲伤,于是更加表现了她多愁善感的性格。

四、直译法——保留原文中的形象

翻译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尽可能完美地再现原语中所表

达的意义。对于习语而言,它的艺术魅力在于它的形象性。习语靠形象存在,靠形象流传,因此翻译习语的重点在于传达原文中的形象。

奈达曾经说过,“翻译不仅要求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要求形式上的对等”,这对汉语习语的翻译也是很重要的。汉语习语主要以形象生动见长,习语的翻译最好能在译语中找到与原语对等或有对等效果的概念和形象,这也是杨译中多采用直译的原因。如:

(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第八十一回)

Marry a cock and follow the cock; Marry a dog and follow the dog.

这句话就采用了完全直译的方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达到了完全对等,形式与内容达到兼顾,再现了原文的形象。又如:

(2)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

Girls are made of water, men of mud.

这些直译的方法可以说是达到了完全意义上的对等。然而由于各民族文化存在的差异,不同民族对同一形象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喻义,这时,如果运用直译的方法去追求形象的对等,就可能会使原文的内在含义无法表达出来。如:

(3)“原来这学中虽都是本族人丁与些亲戚家的子弟,俗话说的好,‘一龙生九种,种种有别’,未免人多了,就有龙蛇混杂,下流人物在内。”(第九回) “Now although all the people in this school were members of the Chia clan or relations by marriage, as the proverb aptly says,’ A dragon begets nine offsprings; each one different.’ And inevitably among so many boys there were low types too, snakes mixed with dragons.

这段话中的“一龙生九种,种种有别”和“龙蛇混杂”都是用了直译的方法,但

是龙与“dragon”两者的形象及意义却有较大的差异,不能等同。在汉语中,“龙”是正面形象的象征,是高贵吉祥的象征,而英语中的“dragon”是一种凶恶的象征,两者有天壤之别,不仅形象相差甚远,而且在人们情感上所具备的意义更不能相提并论。因此,此处虽然做到了字面上的对等,但其内在的含义却无法得以体现。

五、形义皆舍

汉语的一个特点就是喜欢重复,或加以解释说明的成分加强语气,而且习语的运用一般都有上下文。如果特定的语境已经说明了习语的喻义,而形象又是虚设的时候,就可以将整个习语略去不译,以求简洁明了。如:

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第二十六回)

Even the longest feast must break up at last.

“千里搭长棚”这一形象和意义在此都被舍弃了,因为搭起长棚设宴请客只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风俗,如果直译,译语读者不能理解此意,反而削弱了表达力,因此可舍弃不译。(范存忠.漫谈翻译译学论集[C].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7;耿龙明主编翻译论丛[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Baker Min Other Words A Course book on Translation[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在这里略举几例以供细细赏析和体会。

《黛玉葬花》曹雪芹(原文):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着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依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锦囊收艳骨,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译文:

As blossoms fade and fly across the sky,

Who pities the faded red, the scent that has been? Softly the gossamer floats over spring pavilions,

Gently the willow fluff wafts to the embroidered screen.

A girl in her chamber mourns the passing of spring,

No relief from anxiety her poor heart knows;

Hoe in hand she steps through her portal,

Loath to tread on the blossom as she comes and goes. Willows and elms, fresh and verdant,

Care not if peach and plum blossom drift away;

Next year the peach and plum blossom will bloom again, But her chamber may stand empty on that day.

By the third month the scented nests are built,

But the swallows on the beam are heartless all;

Next year, though once again you may peck the buds, From the beam of an empty room your nest will fall. Each year for three hundred and sixty days

The cutting wind and biting frost contend.

How long can beauty flower fresh and fair?

In a single day wind can whirl it to its end.

Fallen, the brightest blooms are hard to find;

With aching heart their grave-digger comes now Alone, her hoe in hand, her secret tears

Falling like drops of blood on each bare bough. Dusk falls and the cuckoo is silent;

Her hoe brought back, the lodge is locked and still;

A green lamp lights the wall as sleep enfolds her, Cold rain pelts the casement and her quilt is chill. What causes my two-fold anguish?

Love for spring and resentment of spring;

For suddenly it comes and suddenly goes,

Its arrival unheralded, noiseless its departing.

Last night from the courtyard floated a sad song-- Was it the soul of blossom, the soul of birds,

Hard to detain, the soul of blossom or birds?

For blossoms have no assurance, birds no words.

I long to take wing and fly

With the flowers to earth’s uttermost bound;

And yet at earth’s uttermost bound

Where can a fragrant burial mound be found? Better shroud the fair petals in silk

With clean earth for their outer attire;

For pure you came and pure shall you go,

Not sinking into some foul ditch or mire.

Now you are dead I come to bury you;

None has divined the day when I shall die;

Men laugh at my folly in burying fallen flowers,

But who will bury me when dead I lie?

See, when spring draws to a close and flowers fall,

This is the season when beauty must ebb and fade;

The day that spring takes wing and beauty fades

Who will care for the fallen blossom or dead maid?

——The Dream of Red Mansion 外研社,1994 杨宪益、戴乃迭下面一段是对王熙凤的描写,杨宪益的翻译保留了中国古典的韵味,运用具体的富有生命力的动词:运用连词.介词.从句.动词的非谓语,式来巧妙整合零散的汉语句子。把王熙凤的雍容华贵,优美姿态极好的用另外一种语言展现在了国外读者面前,让世界人民有机会领略我国四大名著的柔美和伟大。

本段选自: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采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珮;身上穿着镂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译文:

she was richly dressed and resplendent as a fairy. Her gold-filigree tiara was set with jewels and pearls. Her hair-clasps, in the form of five phoenixes facing the sun, had pendants of pearls. Her necklet, of red fold, was in the form of a coiled dragon stud ded with gems. She had double red jade pendants with pea-green tassels attached to her skirt. Her close-fitting red satin jacket was embroidered with gold butterflies and flowers. Her turquoise cape, lined with white squirrel, was inset with designs in coloured silk. Her skirt of kingfisher-blue crepe was patterned with flowers. She had the almond-shaped eyes of a phoenix, slanting eyebrows as long and drooping as willow leaves. Her figure was slender and her manner vivacious. The springtime charm of her powdered face gave no hint of her latent formidability. And before her crimson lips parted, her laughter rang out.

——The Dream of Red Mansion外研社,1994 杨宪益、戴乃迭

与此同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对于《红楼梦》回目的翻译也堪称经典,耐人寻味,在这里略举前八回以供研究和赏析。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Zhen Shiyin makes the Stone’s acquaintance in a dream; Zhen Shiyin in a Dream Sees the Jade of Spiritual Understanding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And Jia Yucun finds that poverty is not incompatible with romantic feeling Jia Yu cun in His Obscurity Is Charmed by a Maid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A daughter of the Jias ends her days in Yangzhou City; Lady Jia Dies in the City of Yangzhou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And Ling Zixing discourses on the Jias of Rongguo House Leng Zixing Describes the Rong Mansion

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Lin Ruhai recommends a private tutor to his brot her-in-law; Lin Ruhai Recommends a Tutor to His Brother-in-law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And old Lady Jia extends a compassionate welcome to the motherless child The Lady Dowager Sends for Her Motherless Grand-Daughter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The Bottle-gourd girl meets an unfortunate young man; An Ill-fated Girl Meets an Ill-Fated Man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And the Bottle-gourd monk settles a protracted lawsuit A Confounded Monk Ends a Confounded Case

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Jia Baoyu visits the Land of Illusion; The Sp iritual Sonte is Too Bemused to Grasp the fairy’s Riddles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And the fairy Disenchantment performs the “Dream of G olden Days” The Goddess of Disenchantment in her kindness Secretly Expound s on Love

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Jia Baoyu conducts his first experiment in the Art of Love; Baoyu Has His First Taste of Love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And Grannie Liu makes her first entry into the Rongguo mansion Granny Liu Pays Her First Visit to the Rong Mansion 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Zhou Rui’s wi fe delivers palace flowers and finds Jia Lian pursuing night sports by day; Madam Yu Invites Xifeng Alone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Jia Baoyu visits the Ningguo mansion and has an agreea ble colloquy with Qinshi’s brother At a Feast in the Ning Mansion Baoyu First Meets Qin Zhong

第八回贾宝玉奇缘识金锁Jia Baoyu is allowed to see the strangely corres ponding golden locket; Nanny Li makes a Nuisance of Herself by Warning Against Drinking

薛宝钗巧合认通灵And Xue Baochai has a predestined encounter with the Magic Jade Baoyu Breaks a Teacup and Flies into a Temper

在诗歌方面,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也有很高的造诣,语言风格融入了作品的文化背景及其作者的创作风尚,实为难得,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依据语境,活译词汇,译出个性,再现形象,重视语体,展现风格,别具一番特色。在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一生中曾翻译完成《诗经》、《离骚》、《儒林外史》、《宋元话本选》、《唐宋诗歌散文选》等享誉中外的作品,现以《卖炭翁》为例作为欣赏。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

千余斤,

官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译文:

The Old Charcoal Seller

Yang Xianyi’s Translation

The old man who sells charcoal

Cuts wood and fires his wares on the South Hill,

His face streaked with dust and ashes, grimed with smoke, His temples grizzled, his ten fingers blackened.

The little money he makes is hardly enough

For clothing for his back, food for his belly;

But though his coat is thin he hopes for winter --

Cold weather will keep up the price of fuel.

At night a foot of snow falls outside the city,

At dawn his charcoal cart crushes ruts in the ice;

By the time the sun is high,

The ox is tired out and the old man hungry,

They rest in the slush outside the south gate of the market. Then up canter two riders; who can they be?

Palace heralds in yellow jackets and white shirts;

They wave a decree, shout that these are imperial orders; They turn the cart, hoot at the ox and drag it north.

A whole cartload of charcoal, more than a thousand catties, Yet they drive it off to the palace and he must accept

The strip of red gauze and the ten feet of silk

Which they fasten to the ox’s horns as payment!

早期比翼赴幽冥,不料中途失健翎。

结发糟糠贫贱惯,陷身囹圄死生轻。

青春做伴多成鬼,白首同归我负卿。

天若有情天亦老,从来银汉隔双星。

这是杨宪益先生在爱妻戴乃迭去世之后写下的一首缅怀诗。在相濡以沫将近六十年的岁月里,熟悉他们的人说,这样恩爱不渝的夫妻是很少见的。六十年来,杨宪益和戴乃迭的名字从来没有分开过。就是这两个名字,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翻译史上书写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印记是有力的,夺目的,是值得后人深深探究的。他们的努力使不少外国人看到了中国,并开始仰视中国的璀璨文化,同时也让中国人了解了世界,有机会领略国外文学的瑰宝。我们尊敬这对夫妇,崇尚他们的爱情,他们的贡献让我们一生受用。

参考文献:

[1]陈德彰《英汉翻译入门》外研社,2005

[2]范存忠.漫谈翻译译学论集[C].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7

[3] 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上海外教社2004

[4] 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2006

[5] 耿龙明.主编翻译论丛[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6] 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7] Baker Min Other Words A Course book on Translation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中国近现代著名翻译家

中国近现代著名翻译家 1、林纾,字琴南。1852年生。福建闽县人。清末民国初年学者、翻译家、光绪举人。曾任教京师大学堂。因不懂外文曾借助他人口译,用古文翻译欧美等国小说180余种,其中以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司各德《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等最为有名,译笔流畅,对文学界有较大影响。专译欧美小说,收入《说部丛书》出版,先后译介了司各脱、迭更斯、美国欧文斯吐话(今译斯陀) 等作家的名作。清末民初,“林译小说”风靡于世。他能诗、工画,并曾从事小说,戏曲创作。著有《畏庐文集》、《畏庐诗存》及传奇、小说、笔记等多种。1924年10月9日逝世。 林琴南又与魏易、王庆骥、王庆通、陈家麟等人合作,翻译了英、法、美、比、俄、挪威、瑞士、希腊、日本和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的几十名作家的作品一百八十余部,其中世界文学名著有四十多部。有斯托夫人的《黑奴吁天录》(《汤姆叔叔的小屋》)、兰姆的《吟边燕语》(《莎士比亚戏剧故事》)、狄更斯的《块肉余生录》(《大卫·科波菲尔》)、《孝女耐儿传》(《老古玩店》)、《贼史》(《雾都孤儿》),以及司各德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艾凡赫》)等。 由于林琴南不懂外文,无法选择作品翻译,林琴南说:“鄙人不解西文,但能笔述,既有讹错,均出不知。” 林琴南的翻译小说无异于开启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户,让晚清的中国人从这里瞥见了西方的文化与人生。林译小说滋养了新文学的一代人,很多现代作家对西方文学的兴趣,就是从读林译小说开始的。

周作人在《关于鲁迅》里介绍鲁迅所受晚清文化维新的影响时说,在南京求学时,鲁迅就注意林琴南的译书,在《巴黎茶花女遗事》出版后,也都陆续收罗。至于周作人自己,在《我学国文经验》里说:“严几道的天演论,林琴南的茶花女,梁任公的十五小豪杰,可以说是三派的代表。我那时的国文时间实际上便都用在看这些东西上面,而三者之中尤其是以林译小说最喜看,从茶花女起,至黑太子南征录止,这其间所出的小说几乎没有一册不买来读过。”韩迪原在《近代翻译史话》说:“当时确实有不少人因读林译小说,才接触到西洋文学”。韩迪原对林琴南还有一个很中肯的评语,她说:“因为那时国人对整个西洋文明毫无认识,必得用东方已有的事物,去‘附会’西方的观念,像林译所用的方式,才能达到早期沟通东西文化的任务。”林琴南“还打破旧中国小说的章回体,使中国的文学形成向前迈一大步。” 胡适曾说:“古文不曾做过长篇小说,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一百多种长篇小说。古文里很少有滑稽的风味,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欧文与迭更司的作品。古文不长于写情,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茶花女》与《迦茵小传》等书。古文的应用自司马迁以来,从没有这种大的成绩。” 2、严复,原名宗光,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1871年(同治十年)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1877年(光绪三年)派赴英国格林尼治海军大学学习,其间广泛接触西方资产阶级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1879年回国,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次年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后升任总办。甲午战争后,深感国势日危,先后发

笔译十大名家资料

道安(312~385) 生平:释道安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佛学巨子,也是中国佛教史上划时代的佛教学者和僧团领袖,俗姓卫,西晋永嘉六年(312年)生于常山(郡治在今河北正定南)扶柳。他的家族本是儒学世家,但父母早丧,从小寄养在表兄孔氏家里。7岁开始读书,经过五年学习,粗通五经文义;12岁出家为僧,开始了为弘扬佛教而不倦努力的生涯。 翻译理念:他在《摩诃钵罗蜜经抄序》中提出自己的翻译理念,即,翻译有“五失本”、“三不易”。这为后来的译经工作指出了正确的道路。此即汉译经典五种易于失去原意的情形和三种导致翻译不容易的原因。同时他反对“义格”。 著作:综括道安一生,他在佛学上的贡献在于领导并参加翻译了《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三法度经》、《阿毗昙八犍度论》、《毗昙心论》、《摩诃钵罗蜜经抄》、《鼻那耶经》等上百卷、百余万字的佛经。佚失的著作还很多。 玄奘 生平:唐代著名三藏法师,佛教学者、旅行家,是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因感各派学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至天竺学习佛教。历代民间广泛流传其故事,如元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明吴承恩《西游记》小说等,均由其事迹衍生。 著作:曾编译《成唯识论》,所撰又有《大唐西域记》。这些都为我国佛教事业的发展,印度佛教古典的保存以及古代历史地理的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翻译理念:玄奘所译佛经,笔法谨严,世称“新译”。玄奘的主要贡献除了佛经汉译,汉经梵译之外,还有翻译理论方法的创新(从旧译到新译,从直译到意译,并将直译和意译完美结合;在翻译实践中提出译经标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提出五不翻译原则,即五大音译翻译原则;不翻不是跳过不翻,是指今天我们说讲的音译) 林纾 生平:(1852~1924年) 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近代文学家、翻译家,中国翻译史上的开拓者。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补柳翁、践卓翁、长安卖画翁。早年因博学强记,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曾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后在北京,专以译书售稿与卖文卖画为生。

中国翻译史及其著名翻译家

中国翻译史及其著名翻译家 中国翻译发展史的五个历史时期 ?古代:汉隋唐宋的佛经翻译时期 ?明清之际的科学翻译时期 ?近代: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时期(鸦片战争后~ “五四运动”前) ?现代:“五四”以后的社会科学和文学翻译时期 ?当代:新中国成立后 一、东汉~唐宋的佛经翻译 Translation on Buddhism Scripture ?中国翻译史上有“译经三大家”的说法?鸠摩罗什:他和弟子僧肇翻译了《金刚经》、《法华经》、《维摩经》、《中观论》和《百论》等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 ?真谛(印度佛教学者、梁武王)49《摄大乘论》 ?玄奘:唐高僧,俗称唐僧。贞观二年(公元826年),玄奘去印度求经, 17年后回国,带回佛经657部。玄奘主持了更大规模的译场,用19年时间译经75部1335卷。此外,他还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语,是第一个把汉语著作介绍到国外去的中国人 二、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translation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徐光启(1562-1633)(与利玛窦):《几何原本》 ?李之藻(1565-1630):“晓畅兵法,精于泰西之学”,与徐光启齐名。 ?杨廷筠(1557—1627)与徐、李被称为中国天主教“三大柱石” 三、鸦片战争后~ “五四运动”前 Opium war~ May4th Movement ?严复(最著名)信、达、雅 ?梁启超“通学、通文” ?马建忠“善译” ?林则徐 ?林纾:"译界之王"、“译才并世数严林”。不懂外文,由别人在旁边口译,他边听边以古文写作;30多人协助他口译,译出包括英、美、法等十多国家的作品近200部。 四、“五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May4th ~ foundation of P.R.C ?鲁迅:“宁信而不顺” rather to be faithful than smooth ?胡适、 ?林语堂:”忠实、通顺、美“ 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吾国与吾民》 ?茅盾、 ?郭沫若、 ?瞿秋白、 ?朱生豪、(1912~1944)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一人“莎士比亚翻译第一人”《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等 ?朱光潜 ?梁实秋 rather to be smooth than faithful

中国现代翻译家

伍光建(1867-1943年),原名光鉴,字昭,笔名君朔、于晋,广东新会人。 【个人简历】幼年启蒙就读于麦园村书塾,成绩冠县郡。15 岁考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每试名列第一。毕业后奉派赴英国,入格林威治海军大学深造。后转入伦敦大学,习物理数学,转习文学。 光绪十八年(1892年),伍光建学成归国,任天津水师学堂助教。之后,历任出使日本大使随员、出洋考察宪政五大臣的一等参赞、学部二等咨议。 宣统元年(1909 年)参加留学生廷试获赏文科进士出身;海军处成立,任顾问兼一等参赞。次年改设海军部,历任海军部军法司、军枢司、军学司司长。 宣统三年(1911年)6月,中国教育会成立,伍被推为副会长。 民国成立,他历任财政部参事、顾问,盐务署参事、盐务稽核所英文股股长,时间长达10载。北伐军兴,南下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顾问,外交部条约委员会委员。不久,定居上海,专事翻译文学作品,为我国现代著名翻译家。 1943年6月10日,伍光建在上海逝世,终年76岁。 伍的一生译著甚多,所译哲学、历史、文学等书籍和作品共130余种,近千万字。清末出版的有《中国英文读本》5册,《帝国英文读本》9种;文学译著代表作有大仲马的《侠隐记》、《续侠隐记》以及狄更司的《劳苦世界》、歌德的《狐之神通》、布纶忒的《狭路冤家》等。 1979年初,伍氏后人在上海寓所发现伍光建近300万字的翻译遗稿,主要是历史与传记作品,如《英国第二次革命史》等。1981 年收其生前未发表的译稿19篇,出版《伍光建翻译遗稿》。 杨必(1922-1968),夏志清《重会钱锺书纪实》写为杨璧,当为作者误会。 女。祖籍无锡。著名翻译家。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副教授。 1922年生于上海。因排行第八,父亲用“八”字的古音“必”给她取名。30年代在工部局女中就读。高中毕业入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大学最后一年失怙。毕业留校任助教,兼任震旦附中英文教师。曾任傅雷之子傅聪的英文老师。在傅雷的鼓励和钱锺书的指导下开始翻译文学作品。译有《剥削世家》和《名利场》(译书的选择与书名的译法均是钱锺书帮忙定的)。她还曾在国际劳工局兼职(可能是1949年开始)。1952年院系大调整,由震旦大学调入复旦大学外文系,评为副教授。终身未婚,被称为复旦的“玉女教授”。 杨家是有名的书香世家。杨父杨荫杭先生(1878-1945,字补塘,笔名老圃)为中国第一批革命党人,先入北洋学堂后转南洋公学学习,再到日本早稻田攻读法律学士。1910年,获宾西法尼亚大学法学硕士。 姐姐杨绛,姐夫钱锺书,都是知名人物。 大姐杨寿康,曾译过法国布厄瑞的《死亡的意义》。二姐早夭 翻译成就 杨必译(英)埃杰窝斯著《剥削世家》(1953年平明出版社出版) 杨必译(英)萨克雷《名利场》(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874页,上下两册) 杨必翻译过小说《名利场》,这是世界文学名著,她的翻译非常好,这部书发行甚广。她没有出国留过学,但是聪明用功,而且长期跟外国在华的修女学习外文,所以在语言方面造诣很高。 杨绛是杨荫杭之女,祖籍江苏无锡,生杨绛于北京。 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生,并认识钱钟书,二人结成夫妇。 1935年至1938年与丈夫钱钟书一同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求学,后转往法国巴黎大学进修。育有一女钱媛(1937-1997)。 1938年,杨绛随钱钟书带着一岁的女儿回国。回国后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 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中文名:荣如德 别名:鄂以迪、章云义、罗豆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江苏无锡

中国著名翻译家

中国著名翻译家 中国著名翻译家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拥有众多优秀翻译家的国家。他们通过翻译,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也将世界的先进文化引入中国。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位中国著名的翻译家。 许渊冲,中国翻译界的泰斗级人物之一,擅长翻译英美文学作品。他在翻译过程中注重忠实于原著,力求将作者的思想、风格、语言精确地传达给读者。他翻译的《骆驼祥子》、《平凡的世界》等作品,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高度赞誉。 施蛰存,中国著名的翻译家和学者,擅长翻译俄国文学作品。他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等作品成功地引入中国,通过翻译为中国读者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杨宪益,中国翻译界的重要人物,曾任中国外文局局长。他翻译的《雾都孤儿》、《哈士奇儿》、《挪威的森林》等作品广受赞誉,被誉为中国最杰出的翻译家之一。 魏德昭,中国著名的英文翻译家和作家,以翻译英语犯罪小说而闻名。他主要翻译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包括《东方 快车谋杀案》、《无人生还》等经典作品。他的翻译作品精确传达了原著的悬疑和惊悚感,使读者深入体验到英国侦探小说的魅力。

莫言,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也是一位优秀的翻译家。他擅长翻译日本文学作品,包括村上春树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太宰治的《人间失格》等作品。他以其精湛的翻译技巧和对作品深刻的理解,成功地将日本文学的思想和情感传达给中国读者。 这些著名翻译家通过翻译,架起了中国与世界之间的文化桥梁。他们将外国文学艺术作品引入中国,丰富了中国读者的阅读体验,同时也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全球。他们的翻译作品不仅是对原著的忠实再现,更是对中外文化交流的一种推动力量。他们的贡献不仅在于推动了文学翻译的发展,也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著名翻译家及其翻译作品

著名翻译家及其翻译作品 英语 林纾《巴黎茶花女遗事》《鲁宾孙漂流记》《伊索寓言》等 严复《天演论》 郭沫若《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战争与和平》,《雪莱诗选》,马克思著作若干。 张谷若哈代《德伯家的苔丝》,《还乡》,《无名的裘德》,哈代翻译专家 朱生豪莎士比亚作品 张友松马克·吐温翻译专家,比如《竞选州长》 查良铮俄国普希金作品,英国浪漫派诗歌:《济慈诗选》《拜伦抒情诗选》《雪莱抒情诗选》《唐璜》等 赵萝蕤(女)《草叶集》,艾略特《荒原》 朱维之主要翻译弥尔顿《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 萧乾《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萧乾、文洁若合译《尤利西斯》,辛克莱《屠宰场》(合译),《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合译),《光荣与梦想》,《麦克米伦回忆录》,《拿破仑传》,《战争风云》(皆为合译)易卜生《培尔金特》 金堤《尤利西斯》(人民文学版1994) 《尤利西斯》译者还有:李虹,李进,纪江红,章影光,刘象愚等 李文俊福克纳《喧哗与骚动》(首译),卡夫卡《审判》及其它小说,麦卡勒斯《伤心咖啡馆之歌》王佐良《英国诗文选译集》,《彭斯诗选》,《苏格兰诗选》。主编《英国文学名篇选注》等 袁可嘉《英国宪章派诗选》,《叶芝抒情诗精选》,《布莱克诗选》。主编《外国现代派作品选》 汤永宽卡夫卡《城堡》,泰戈尔《游思集》,《采果集》,海明威《永别了武器》 杨德豫《朗费罗诗选》,《柯尔律治代表作三首》,《湖畔诗魂——华兹华斯诗选》,《拜伦抒情诗七十首》 江枫《雪莱诗选》 冯亦代《美国短篇小说集》(合译),斯坦贝克《人鼠之间》 黄雨时狄更斯《奥列弗·退斯特》,康拉德《黑暗深处》,乔伊斯《青年艺术家画像》等 陈良廷《乱世佳人》,《教父》,刘易斯《纳尼亚》系列,《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选》,劳伦斯《儿子与情人》等 卞之琳《西窗集》,《英国诗选》,《莎士比亚悲剧四种》,《莎士比亚抒情诗选》 方平《莎士比亚喜剧五种》,莎士比亚悲剧多种,《呼啸山庄》,主编《新莎士比亚全集》 屠岸《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济慈诗选》 目前中国《莎士比亚全集》有朱生豪,梁实秋,方平三种。 林疑今《永别了武器》 杨必《名利场》

翻译家许渊冲的神作赏析

翻译家许渊冲的神作赏析 “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喜欢的在一起,做喜欢的事。把一个国家创造的美转化为全世界的美,这是全世界最大的乐趣。”——许渊冲 许渊冲翻译的代表作有:《诗经》、《楚辞》、《中国不朽诗三百首》、《汉魏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选》、《西厢记》、《埃及艳后》、《昆廷·杜沃德》、《雨果戏剧选》、《红与黑》、《包法利夫人》、《人世之初》、《约翰·克利斯托夫》、《追忆似水年华》以及《翻译的艺术》、《文学翻译谈》、《中国翻译百误》等。 许渊冲提出“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形美。 所谓意美,就是在翻译时体现出原作的内容美; 音美要求译文押韵、顺口、好听; 形美,则要求诗的行数长短整齐,句子对仗工整。 “三美论”正是在“信、达、雅”等理论的基础上,对传统翻译标准的具体化。 译古今诗词,翻世界名著,创三美理论,饮彤霞晓露。 唐代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整首诗翻译如下: 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 on the Mourning Day; 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 Where can a wine shop be found to drown his sad hours? A cowherd points to a cot 'mid a picot flowers. 毛泽东气势雄浑的《念奴娇·昆仑》: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这首诗讲的是要将昆仑山一分为三赠与世界,共享和平幸福。 有些西方汉学家将“三截”直接翻译成了Three pieces或Three parts,都不能表现毛泽东以及中国文化宏伟的气魄与高旷的胸怀。 许渊冲翻译为: I'd give to Europe your crest.(山峰或顶部) And to America your breast.(山腰或中部) And leave in the Orient the rest.(山脚或余部) 金岳霖当年翻译《毛泽东选集》,译到“吃一堑,长一智”时,一时下不了手。 钱钟书遂支招,译作 A fall into the pit, a gain in your wit. 译文和中文一样对仗,而且押韵。 许老的译作 By riverside a pair Of turtledoves are cooing; There’s a good maiden fair Whom a young man is wooing. 林肯: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珍珠港后陈纳德率美国志愿空军援华,西南联大外文系的所有男生被集体征调为飞虎队的翻译,许老就在其中。然而,欢迎陈纳德时,“三民主义”如何翻译给米国盟友难倒了大家,招待会的主持人,国民党高级官员黄仁霖亲自上阵译为: nationality,people 's sovereignty,people's livelihood 许老站了出来,大嗓门喊到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民有,民治,民享)

中国翻译史及重要翻译家

林桦 1927年生于昆明。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在校主修英国语言文学。在国家外事部门工作三十五年,其中近十四年任职中国驻丹麦大使馆。1997年,获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颁发的“丹麦国旗骑士勋章”,奥登塞市安徒生奖委员会“1997年安徒生特别奖”,并被“冰岛冰中文化交流协会”接受为荣誉会员。2000年,出任“丹麦奥登塞安徒生奖执行委员会”委员。2002年,获丹麦年度“伦斯特德隆奖”。2004年,担任中国“安徒生形象大使”。 主要译著有:《安徒生童话故事精选》 《关于尼耳斯玻尔的一些回忆》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丹麦概况》(1997),《丹麦立宪史》(1998),冰岛《埃伊尔萨迦》(1999),及丹麦短篇小说、歌曲若干。 主编丹麦凯伦布里克森作品四卷并翻译其中的《七篇奇幻的故事》、《冬天的故事》等两卷。著有《北欧神话与英雄传说》。 严复 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严复吸收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的精髓,并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信”(faithfulness)是指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达”(expressiveness)指译文通顺流畅;“雅”(elegance)可解为译文有文才,文字典雅。这条著名的“三字经”对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很大,20世纪的中国译者几乎没有不受这三个字影响的。 主要翻译作品: 《救亡决论》,《直报》,1895年 《天演论》,赫胥黎,1896年~1898年 《原富》(即《国富论》),亚当·斯密,1901年 《群学肄言》,斯宾塞,1903年 《群己权界论》,约翰·穆勒,1903年 《穆勒名学》,约翰·穆勒,1903年 《社会通诠》,甄克斯,1903年

中国近现代翻译史上不可不知的大家

马建忠:《马氏文通》语法专著提出“善译”,分正名、实字、虚字、句读四部分,从经、史、子、集中选出例句,以拉丁文法研究汉文经籍的语言结构规律,为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语法著作。 严复:原京师大学堂校长,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翻译了《原富》、《法意》、《天演论》。翻译“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林纾:不会外语的奇人,却掀起了五四运动翻译的狂潮。与王寿昌合译中国介绍西洋小说的第一部作品法国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翻译《贼史》《王子复仇记》《快肉余生述》《黑奴吁天录》(分别是《雾都孤儿》《哈姆莱特》《大卫科波菲尔》《汤姆叔叔的小屋》)。 辜鸿铭: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13岁到英国读书精通11种语言,人称“中国第一语言天才”。获文、哲、理、工、神等13个博士学位,英译《论语》、《中庸》、《大学》,对外国作品过分意译,尊之者称其怪杰毁之者称其怪物。此狂儒与托尔斯泰通信被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马君武:精通英、日、德、法等国文字,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许多领域。《共产党宣言》的纲领部分,就是他在1906年夏译成中文登在《民报》上的。他还第一个翻译出版了达尔文的《物种原始》(即现在人们熟知的《物种起源》),在当时产生了较大影响。编译了《德华辞典》等书,翻译过席勒的《威廉退尔》还有《法兰西革命史》一书。 陈望道:翻译日文、英文的《共产党宣言》,中文版《共产党宣言》1920年8月问世。是国内出版的第一部中文本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著,它的刊行,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促进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共产主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成仿吾:翻译家、文学家,与郭沫若合译歌德、海涅等合著的《德国诗选》,与徐冰把德文版《共产党宣言》合译成中文。 郭大力:第一个翻译《资本论》的人,翻译出版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约翰·穆勒的《经济学原理》,耶方斯的《经济学原理》,伊利的《经济学大纲》,洛贝尔图的《生产过剩与恐慌》。和王亚南合译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欧洲经济史》,还与李石岑合译了《朗格唯物论史》。 鲁迅:是中国翻译文学的伟大开拓者,其翻译思想涉及翻译的各个重要方面,见解独到,对现今的翻译理论研究与翻译实践仍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与众多翻译理论相比,鲁迅的翻译思想朴实无华,大多通过贴近生活的比喻来表达。翻译从《域外小说集》开始着重东欧和北欧文学的评价坚持翻译“唯信使上、宁信而不顺”的翻译标准。 瞿秋白:部分翻译《论列宁主义基础》,翻译斯大林著作《论列宁主义基础》中的《列宁主义概述》部分。《国际歌》的最早翻译者,英特纳雄奈尔(International Internationle)。 郭沫若:翻译《少年维特之烦恼》,认为“写作即处女、翻译即媒婆”。还翻译了《茵梦湖》、《雪莱诗选》、《石炭王》、《艺术的真实》、《浮士德》、《政治经济学批判》、《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战争与和平》。

著名翻译家及翻译作品

著名翻译家及翻译作品 翻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在文化交流、经济合作、政治外交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翻译工作所涉及到的领域和范畴也极其广泛。在翻译行业中,有许多著名的翻译家,他们的翻译作品不仅在翻译行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更是为人们提供了更广阔的文化视野,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些著名翻译家及其翻译作品。 1.鲁迅 鲁迅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他翻译的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便是《高尔基文集》和《哈姆雷特》。他翻译的《哈姆雷特》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最好的《哈姆雷特》翻译之一,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 2.林语堂 林语堂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他所翻译的作品极其丰富,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吉檀迦利》和《福尔摩斯事件集》。他精湛的翻译技巧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钱钟书 钱钟书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学者、翻译家,他非常善于翻译西方文化名著,翻译作品包括《傲慢与偏见》、《东方红》、《房龙》等。他的翻译质量极高,被誉为“国之翻译大师”。

4.余光中 余光中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学者、翻译家,他的翻译作品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四大名著随笔》等,他深刻的文化洞察力和卓越的翻译功底,为读者们带来了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 5.杨绛 杨绛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学者、翻译家,她的翻译作品包括《傲慢与偏见》、《北方的夜》、《红拂夜奔》等,她的翻译具有极高的质量和独特的风格,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欣赏。 总之,翻译家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的翻译作品不仅扩大了读者的文化视野,而且充分展示了翻译的艺术魅力和深邃内涵。未来,我们也期待更多的翻译家涌现出来,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

傅雷翻译的主要作品

傅雷翻译的主要作品 傅雷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以下是百分网小编精心整理的傅雷翻译的主要作品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 傅雷翻译的主要作品 说起傅雷,大家众所周知的是傅雷家书,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在翻译方面,傅雷走在同时代中国的最前沿,更甚是对巴尔扎克作品的翻译更是丝丝入扣,同时傅雷在文学史上都留下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傅雷早年间留学,翻译巴尔扎克的作品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鉴赏。傅雷翻译的主要作品有:《高老头》《贝姨》《幻灭》《搅水女人》《巴尔扎克全集》《妇女研究》等,这些都是巴尔扎克的作品,他将巴尔扎克的思想转化为翻译的文笔,带给虚弱的中国一丝不同的思想和感受。傅雷还翻译其他人的作品,李儒翻译了伏尔泰的《老实人》《伏尔泰小说选》梅里美的《嘉里美科隆巴》等一系列作品。 傅雷翻译的主要作品都透露出对作品的理想,对当时西方文化的深入的理解和对中国现状的无可奈何。早期傅雷的作品透露出年轻一代的义愤填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深的不理解和改变,傅雷后期的作品开始透露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个人经历的整合,开始成为一种底蕴,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呐喊,是对自己,对社会,也是对中国,对中国文学的见解。 所以从傅雷翻译的主要作品不难看出,傅雷的文学造诣,文底,以及内在的人文关怀。一个文人,一个处在新旧交替的文人,一个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成长磨砺的文人,傅雷表现出了中国应有的声音。

傅雷与朱梅馥的故事 什么样的爱情是你最希望的,你是不是期待一个待你超级温柔的丈夫,你是不是有期待能遇到一个十分贤淑的妻子,朱梅馥或许是你心目中最适合的妻子类型,但是她的丈夫却好像并不是那么的理想。傅雷与朱梅馥就是对很特别的夫妻,傅雷幼年时期的经历比较坎坷,也就造就了他的性格有很大的缺陷,但是朱梅馥都能容忍。 傅雷是近代很有名气的翻译家,早年他远赴法国留学,期间迷恋过异国漂亮的女子,却发现这女子太过于放荡,幸好还有他的远亲表妹朱梅馥在等着他。傅雷和朱梅馥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远亲,情愫很早就在他们之间产生了。双方父母也很满意他们,就早早的为他们定亲了。傅雷在法国受了伤回国后就和朱梅馥举行了很隆重的婚礼,此后傅雷与朱梅馥磕磕绊绊的相伴了一生。虽然傅雷性格暴戾经常打骂她和孩子,但是朱梅馥很能忍辱负重,给自己的孩子说自己能原谅傅雷的所作所为,这样的女子真的是很识大体。 然而傅雷仍有沾花惹草的坏习惯,不过都被朱梅馥很巧妙的化解了,朱梅馥有着西方思想又有着中国传统意识。当傅雷被批斗到了无生志时,朱梅馥很平静地看着傅雷喝下毒药直到身体冰冷,她竟然从容地把自己吊死在了铁窗的横框上,追随傅雷去了。 傅雷与朱梅馥这样的爱情你是否会觉得很凄凉又很伟大,傅雷有才气,朱梅馥有志气,朱梅馥对傅雷的爱简直真的是不能再爱了。 傅雷和巴尔扎克的联系 我们高中时期都拜读过很多巴尔扎克的作品,那你是否知道这些作品都是谁翻译的呢如果你有心的话,就会注意到很多傅雷巴尔扎克总会同时出现。傅雷是

翻译理论第3讲 中国翻译史上重要的翻译家

《翻译理论》第3讲 中国翻译史上重要的翻译家 中国翻译史上有许多为人们所熟知的大家,现就其翻译观点和主要作品做一简介: 严复 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严复吸收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的精髓,并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信”(faithfulness)是指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达”(expressiveness)指译文通顺流畅;“雅”(elegance)可解为译文有文才,文字典雅。这条著名的“三字经”对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很大,20世纪的中国译者几乎没有不受这三个字影响的。 主要翻译作品: 《救亡决论》,《直报》,1895年 《天演论》,赫胥黎,1896年~1898年 《原富》(即《国富论》),亚当·斯密,1901年 《群学肄言》,斯宾塞,1903年 《群己权界论》,约翰·穆勒,1903年 《穆勒名学》,约翰·穆勒,1903年 《社会通诠》,甄克斯,1903年 《法意》(即《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1904年~1909年 《名学浅说》,耶方斯,1909年 鲁迅 鲁迅翻译观的变化,从早期跟随晚清风尚以意译为主,到后期追求直译、反对归化。鲁迅的翻译思想主要是围绕"信"和"顺"问题展开的。他"宁信而不顺"的硬译观在我国文坛上曾经引发过极大的争议。 鲁迅先生说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 一则当然力求其易解, 一则是保存着原作的丰姿。从实质上来讲, 就是要使原文的内容、风格、笔锋、韵味在译文中得以再现。翻译涉及原语(source language)与译语(target language) 两种语言及其文化背景等各方面的知识, 有时非常复杂。所以, 译者要想收到理想的翻译效果, 常常需要字斟句酌, 反复推敲, 仅仅懂得一些基本技巧知识是不够的, 必须广泛涉猎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必须在两种语言上下工夫, 乃至独具匠心。 鲁迅主张直译,目的是:在介绍外国思想以供借鉴的同时,还要通过译文改造我们的语言。鲁迅不主张译文完全中国化。不完全中国化的译本“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他认为中国语法不够精密。“这语法的不精密,就在证明思路的不精密,换一句话,就是脑筋有些胡涂。” 1909年在鲁迅和周作人合作译印《域外小说集》。1921年他翻译了俄国作家阿尔志跋绥夫的中篇小说《工人绥惠略夫》。果戈理、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高尔基等一大批俄国重要作家的作品,都是通过鲁迅源源不断地输入到中国。鲁迅翻译的《死魂灵》、《毁灭》、《浊流》都是其中的代表作。 鲁迅早期比较关注拜伦、雪莱、卢梭、尼采等西方作家。鲁迅等人集体编成了《萧伯纳在上海》一书。另外,他还组织翻译了马克·吐温的《夏娃日记》,在简短的小引中,表达

中国主要翻译家及其作品

中国翻译史及重要翻译家 中国翻译史上有许多为人们所熟知的大家,现就其翻译观点和主要作品做一简介: 严复 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 的先驱者。严复吸收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的精髓,并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在 《天演论》译例言里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信”( faithful ness ) 是指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达” (expressive ness )指译文通顺流畅;“雅” (eleganee )可解为译文有文才,文字典雅。这条[1]著名的“三字经”对后世的翻译理论 和实践的影响很大,20世纪的中国译者几乎没有不受这三个字影响的。 主要翻译作品: 《救亡决论》,《直报》,1895年 《天演论》,赫胥黎,1896年〜1898年 《原富》(即《国富论》),亚当•斯密,1901年 《群学肄言》,斯宾塞,1903年 《群己权界论》,约翰•穆勒,1903年 《穆勒名学》,约翰•穆勒,1903年 《社会通诠》,甄克斯,1903年 《法意》(即《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1904年〜1909年

《名学浅说》,耶方斯,1909年

鲁迅 鲁迅翻译观的变化,从早期跟随晚清风尚以意译为主,到后期追求直译、反对归化。鲁迅的翻译思想主要是围绕"信"和"顺"问题展开的。他"宁信而不顺”的硬译观在我国文坛上曾经引发过极大的争议。 鲁迅先生说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则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是保存着原作的丰姿。从实质上来讲,就是要使原文的内容、风格、笔锋、韵味在译文中得以再现。翻译涉及原语(source Ianguage)与译语(target Ianguage) 两种语言及其文化背景等各方面的知识,有时非常复杂。所以,译者要想收到理想的翻译效果,常常需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仅仅懂得一些基本技巧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广泛涉猎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必须在两种语言上下工夫,乃至独具匠心。 鲁迅主张直译,目的是:在介绍外国思想以供借鉴的同时,还要通过译文改造我们的语言。鲁迅不主张译文完全中国化。不完全中国化的译本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 新的表现法。”他认为中国语法不够精密。这语法的不精密,就在证明思路的不精密,换 一句话,就是脑筋有些胡涂。” 1909年在鲁迅和周作人合作译印的《域外小说集》。1921年他翻译了俄国作家阿尔 志跋绥夫的中篇小说《工人绥惠略夫》。果戈理、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高尔基等一大批俄国重要作家的作品,都是通过鲁迅源源不断地输入到中国。鲁迅翻译的《死魂灵》、《毁灭》、《浊流》都是其中的代表作。

赏析中国著名翻译家及其代表作

赏析中国著名翻译家及其代表作 ——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他们的翻译经典 杨宪益(1915—)、戴乃迭(1915—1999)夫妇是中国翻译史上久负盛名的翻译家,他们为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以其毕生精力,夫妻合作、珠联璧合,将大量的中国文学作品翻译、介绍到了西方,也将许多优秀的西方文学作品介绍给了中国读者。他们翻译的数量之大,质量之高,少有人能企及。他们不仅翻译了《红楼梦》,还将《鲁迅文集》、《史记选》等上百部中国文学作品译成了英文。作为主要译者和世纪主编,杨宪益、戴乃迭共同支撑英文版《中国文学》杂志近五十年,自1951年创刊以来,这份刊物一度是中国文学作品走向世界的惟一窗口。 杨宪益主张,在翻译的同时要力争传达出作者的本意并且能够尽可能的保留或者显现原文的风格。这一问题值得所有翻译工作者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对于《红楼梦》的翻译,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译本是一部最接近原著的英文全译本。在这部翻译巨著中,集中体现了杨氏翻译法的妙处和高深的造诣。 一、译文同义习语的套用。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和相通性为同义习语的套用提供了客观依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种语言中概括某种生活现象的成语和词组与另一种语言中类似的习语和词组在表达技巧上和语法组合上都有惊人的相似,给人以无独有偶、天作之合的感觉。英汉文化和语言中有许多不谋而合的经典名句和习语。它们在内容上、结构上几乎完全一致,充分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和语言之间的相通性。这时用习语译习语当然是最理想的策略,这样可以

达到从语义到文体上的最自然贴切。如: (1)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第三十六回) This is neither fish, flesh nor fowl 此句就是引用了“Neither fish, flesh nor fowl”的形式,而在前面添加了“this is”。 (2)贪多嚼不烂。(第九回) Bite off more than you can chew. 此句就是将英语习语“Bite off more than one can chew.”中的“one”具体体现在“you”身上。 这种译法不仅做到译文和原文在语义、语用、文化效果上最大限度的等值,又易被译语文化接受,既保全了原文的形式和结构,又承载着原文的文化内涵。然而,这样的等效翻译的例子在《红楼梦》中是比较有限的,更多的是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较大的改动,力争做到效果上的等效。 二、直接转移形象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其目的在于把原语的全部信息输入译语,同时取得最大限度的等值效果。习语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其表层意义中一般都有一个或多个形象。而由于英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对周围环境做出的反应及表达思想也不尽相同。当原语形象所承载的喻义无法在译语中再现时,可以根据具体上下文,用译语中读者所熟知的形象替换原语中形象,即指称意义用译语形象传达。这样虽然形象不同,但语用意义是相同的,从而使译文达到与原文相同或相近的表达效果。如: (1)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靠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第

翻译家和他们的译作

翻译家和他们的译作 20XX年1月5日,张玉书在北京去世;6月10日,郝运在上海去世;8月10日,巫宁坤在美国逝世。如果加上20XX年10月17日去世的江枫,20XX年8月6日病故的孙幼军,20XX年10月病故的草婴,20XX年7月去世的王永年,20XX 年11月去世的杨宪益,20XX年10月去世的方平,20XX年10月去世的巴金,20XX 年11月病故的施蟄存,2000年8月去世的金克木和12月去世的卞之琳等等,你会黯然地意识到,中国老一代的文学翻译家凋零了一大批。 这些逝去的著名翻译家曾经给中国读者带来过那么多信、达、雅的译著! 倘若把中国文学比作一棵树,老一代文学翻译家则可以比作树根。根有吸收、固着、输导、合成、储藏和繁殖等功能,文学翻译家对于中国文学的贡献也在于此。随着老一代文学翻译家渐成绝响,中国的文学翻译将会如何呢? 时代一直在进步,我们有着老一代文学翻译家所没有的许多优势(比如发达的网络和更加丰富的翻译资源),理应为读者奉献更高质量的译文才对。但光是拥有这些优势还不够,翻译文学作品毕竟不同于翻译实用操作手册,文学性与艺术性才是最重要的—如今的一些译文最最缺乏的恰恰是这一点,因为有的译者自身的中文表达都没过关。 所以我觉得,鲁迅、周作人、巴金、茅盾、傅东华与施蛰存翻译的文学作品,以及伍光建翻译的大仲马、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瞿秋白和楼适夷翻译的高尔基、冯至翻译的海涅诗歌、张佩芬翻译的黑塞、李青崖翻译的莫泊桑、陆蠡翻译的屠格涅夫、李文俊翻译的福克纳、朱雯翻译的雷马克、王永年翻译的欧·亨利,还有赵元任翻译的《阿丽思漫游奇境》及续集、郭沫若翻译的《浮士德》、李霁野翻译的《简·爱》、乔志高翻译的《天使望故乡》等等,都是我心目中难以超越的译作丰碑。 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曾经有多家出版社约我重译《王尔德童话》,而我每次都不好意思地谢绝了,理由只有一个:巴金翻译的《王尔德童话》是不可超越的经典,正如叶君健翻译的《安徒生童话》一样。 至于近年出版的外国新作,其译作往往不尽如人意,至少离老一代翻译家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