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监管的通知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监管的通知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监管的通知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公布日期】2012.11.08

•【字号】粤环[2012]77号

•【施行日期】2012.11.0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

正文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监管的通知

(粤环〔2012〕77号)

各地级以上市环境保护局,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顺德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

2012年9月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第172号令《广东省人民政府2012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项目录(第二批)》取消“环境保护部及省环境保护厅负责审批环评文件的建设项目试运行许可”。为加强对环境保护部及省环境保护厅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监督管理,强化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监管,现就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监管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建设项目施工期间的环境监管

建设项目环评批复要求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的,你局(委)应督促建设单位在施工前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开展项目施工期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工作。施工期间,你局(委)每季度应至少组织一次现场检查,重点关注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选址、工艺及环保措施是否发生重大变动,主要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建设的同步性,施工期间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及效果,环评文件和环评批复要求防护距离内环境敏感点搬迁落实情况等,督促建设单位定期向你局(委)提交施工期环境监理报告。

环评批复未要求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的,你局(委)应督促建设单位在施工前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开展项目施工期环境监测,并作为竣工环保验收的依据之一。你局(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检查。

二、加强建设项目试生产(运行)阶段的环境监管

环评批复要求项目竣工后经检查同意方可进行试生产(运行)的,你局(委)应督促建设单位在投入生产(运行)之前,须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要求进行自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条和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十二条和第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五十七条、《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第十八条、《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第二十条和第二十七条等法律法规要求,向当地环保部门进行排污申报登记,领取排污许可证,其中从事危险废物、严控废物等经营的,还须申领相应许可证后,方可投入试生产(运行)。

环评批复未要求建设项目竣工后需经检查同意方可进行试生产(运行)的,你局(委)应督促建设单位必须按上述法律法规要求向项目所在地环保部门进行排污申报登记,取得排污许可证后方可投入生产(运行)。

项目投入试生产(运行)一年内,你局(委)应督促建设单位尽快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或调查工作,并向该项目环评文件审批部门申请竣工环保验收。

三、落实工作责任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坚持“热情服务企业”和“依法严格执法”并重,督促项目建设单位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机制。

一要建立健全监管联动机制。你局(委)须每季度整理一次辖区内环境保护部

及省环保厅审批的建设项目名录,明确职责分工,落实监管责任,确保监管到位。建立建设项目环境监督管理台帐和档案,每年10月31日前,你局(委)应汇总辖区内环保部及省环保厅审批环评文件的建设项目环境监管情况,并于12月31日前向省环保厅环境监察局书面汇报建设项目建设、生产(运行)情况,以及你局(委)负责建设项目环境监管工作的部门及其负责人联络方式等信息。若发现建设项目存在重大环境违法行为或环境安全隐患的,须及时专报。省环境保护厅环境监察局视情况进行抽查。

二要根据环评审批权限分级组织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工作。环境保护部审批环评文件的建设项目,按照《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规程(试行)》有关要求执行。省环境保护厅审批环评文件的建设项目,按照《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行政许可办理规程》进行办理,符合省政府第169号令下放实施的部分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工作由你局(委)按有关规定组织验收。通过竣工环保验收的建设项目,纳入当地环保部门日常监管范围。

三要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建设项目自投入试生产(运行)超过一年未通过竣工环保验收的,你局(委)调查取证后移送项目环评文件审批部门依法查处。对未取得排污许可证、危险废物或严控废物经营许可证等环境违法行为的,你局(委)须依法予以查处。省环保厅环境监察局须对建设单位落实环保“三同时”情况开展后督察。

未设县(市、区)的地级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镇、街环境保护机构履行县级环保部门的职责,但应依法予以公告。

省环境保护厅

2012年11月8日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通知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通知 粤府办[1999]27号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通知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 为推进我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效控制新污染源,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现全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必须进一步强化我省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级政府、各部门及其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和《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环保政策法规,依法办事,严把建设项目的审批关。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简称建设项目,下同),都要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依法编报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或登记表,凡按规定须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而未经审批或 经审批不同意的,有关部门不予办理项目审批,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管理部门不予办理征地手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予办理营业执照,银行不予贷款,供水、供电部门不予提供水、电。 二、认真执行国家和我省的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合理布局,优化资源利用。各级经济综合管理部门以及环保部门要鼓励和支持技术起点高、采用清洁工艺的项目;严格控制能耗多、水耗大、污染重的行业和项目;凡是工艺落后、选址不当、严重污染环境和破坏自然生态以及不符合国家和省产业技术政策的项目,一律不得批准建设。 三、对建设项目(指新建、扩建、改建、迁建、技术改造项目,包括改变使用功能或排污状况的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应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实行分类管理。具体建设项目分类管理的名录,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参照国家同类名录制订并公布。 四、未在分类管理名录内的拟建项目,建设单位必须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如实办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申报表(下称申报表)。申报表的格式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建设项目的特性及所在区域的环境保护要求,在收到申报表之日起15日内按管理权限对申报表作出依法编报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或登记表的处理意见。 五、对区域开发建设项目,区域开发管理机构须按国家和省环保法规要求,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在环境评价的基础上,编制并报审环境保护规划,主要论证区域开发的合理布局,并制定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和环境质量目标。建设情况及环境条件变化时,应及时补充对环境质量的调查与评价,调整环境规划。对未编报环境规划的,应补充编报。开发区的环境规划经审批后,具体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可从简编报。 六、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建设项目“三同时”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对污染型项目要建立和落实污染防治设施“三同时”的保障机制。我省地方建设项目试生产期间,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站对环境保护设施运行 情况和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定期监测。试生产期满后,建设单位须按照有关规定要求,限期向负责审批该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报告,并附具有资质的环境监测站的验收监测报告。建设项目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按有关规定验收合格后,主体工程方可投产使用。对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相应的环境保护设施应当分期验收。对可能污染影响较大或公众较为关注的项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责成建设单位或运行使用单位,委托符合资质的评价单位进行运行使用后的回顾性调查与评价 工作。

广东省建设厅、省环保局城镇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办法

广东省建设厅、省环保局城镇污水处理 厂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以下简称“污水处理厂”)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其环境效益,改善水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广东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广东省辖区范围内的污水处理厂规划、建设、运营和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建设部门”)负责对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的监督管理,编制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专项规划,并将其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环保部门”)依法对污水处理厂的环境保护实施监督管理,对污水处理厂建设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投产后的运行情况及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第四条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必须严格执行污水处理厂设计规范,并根据处理规模、水质特征、受纳水体的环境功能及当地的实际,选择适用的污水处理工艺。 沿海城市和出水排入湖、库等封闭或半封闭水体等水污染防治特殊流域区域的污水处理厂,应采用脱氮除磷工艺。对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氮、磷等指标超标的,必须

限期治理。 第五条污水处理厂建设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环保“三同时”及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制度。 日处理10万立方米以上(含10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厂的初步设计必须报省建设厅审查,10万立方米以下的由地级以上市建设部门审查。 第六条污水收集管网的设计、建设应优先于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建设,保证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后的实际处理负荷在一年内不低于设计能力的60%,三年内不低于设计能力的75%。 第七条推行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制度。政府要通过其授权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与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签定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协议。 对于暂不具备条件实行特许经营的,在核定实际污水处理量及处理成本的基础上,由政府授权部门与运营单位签定污水处理厂委托经营协议或服务合同。 特许、委托经营协议或服务合同的内容必须符合本办法的相关规定。 第八条污水处理厂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规范设置排污口。在排污口应设置水量自动计量装置,安装ph、cod(或toc)等主要水质指标在线监测监控装置,并与当地环保部门和建设部门联网。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环境监测工作规范(暂行)》和《广东省环境监测人员行为规范》的通知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环境监测工作规范(暂行)》和《广东省环境监测人员行为规范》的通 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公布日期】2011.11.04 •【字号】粤环[2011]114号 •【施行日期】2012.01.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监测 正文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环境监测工作规范(暂行)》和《广东省环境监测人员行为规范》的通知 (粤环〔2011〕114号) 各地级以上市环保局、深圳市人居环境委、顺德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为加强环境监测管理,健全制度、规范行为、严肃纪律,深入推进我省环境监测系统党风、行风、廉政建设,我厅编制了《广东省环境监测工作规范(暂行)》和《广东省环境监测人员行为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 1.广东省环境监测工作规范(暂行) 2.广东省环境监测人员行为规范 二○一一年十一月四日附件一 广东省环境监测工作规范 (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环境监测管理,保证监测结果准确可靠,根据《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原国家环保总局令第39号)及有关规章制度,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广东省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环境监测机构(以下简称“实验室”)。 第三条本规范适用于下列环境监测活动: (一)环境质量监测; (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 (三)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 (四)为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价等环境管理活动提供监测数据的其他环境监测活动。 第二章人员管理 第四条从事环境监测的工作人员,需根据《广东省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管理规定(试行)》取得上岗合格证,持证上岗。 第五条未取得上岗合格证者,不得单独从事环境监测工作并出具监测数据,只能在持证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协助性工作,监测工作质量由持证人员负责。 第六条凡使用贵重、精密仪器设备的监测人员需经所在实验室培训考核合格,并获得仪器操作授权。 第七条新人员进入实验室后,所在实验室应在三个月内对其进行基础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监测基础知识、安全防护知识、质量体系文件等。 第三章设备及标准物质管理 第八条监测仪器设备的配置应能满足检测方法标准的要求,设备购置后须及时进行性能验收。每台设备必须独立编号,并明确、清晰的标识设备所处的校准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办[201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是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验收监管的重要辅助手段,对强化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提升环评有效性和完善性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许多地区在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工作,有的地区已将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纳入地方相关法规。但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总体尚处于试点阶段,对其定位、作用和范围还不够明确,相关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体系还不够完善。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现就推进和规范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对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项目的数量明显上升,环境监管任务十分繁重。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环保措施和设施“三同时”落实不到位、未经批准建设内容擅自发生重大变动等违法违规现象仍比较突出,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时有发生,有些环境影响不可逆转,有些环保措施难以补救。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现有监管力量不足,难以对所有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的“三同时”监督检查和日常检查,使得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在投产后集中体现,给环保验收管理带来很大压力。通过推行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有利于实现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由事后管理向全过程管理的转变,由单一环保行政监管向行政监管与建设单位内部监管相结合的转变,对于促进建设项目全面、同步落实环评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把握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内涵,完善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内容 (一)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定位 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是指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依据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建设项目环评及其批复文件、环境监理合同等,对建设项目实施专业化的环境保护咨询和技术服务,协助和指导建设单位全面落实建设项目各项环保措施。 (二)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主要功能 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承担全面核实设计文件与环评及其批复文件的相符性任务;依据环评及其批复文件,督查项目施工过程中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组织建设期环保宣传和培训,指导施工单位落实好施工期各项环保措施,确保环保“三同时”的有效执行,以驻场、旁站或巡查方式实行监理;发挥环境监理单位在环保技术及环境管理方面的业务优势,搭建环保信息交流平台,建立环保沟通、协调、会商机制;协助建设单位配合好环保部门的“三同时”监督检查、建设项目环保试生产审查和竣工环保验收工作。 (三)开展环境监理的建设项目类型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下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应要求开展建设项目环境监理: 1、涉及饮用水源、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 2、环境风险高或污染较重的建设项目,包括石化、化工、火力发电、农药、医药、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生活垃圾集中处置、水泥、造纸、电镀、印染、钢铁、有色及其他涉及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 3、施工期环境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包括水利水电、煤矿、矿山开发、石油天然气开采及集输管网、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码头、港口等建设项目; 4、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为需开展环境监理的其他建设项目。各省级环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规范生态严格控制区管理工作的通知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粤环2014796号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规范生态严格控制区 管理工作的通知 索引号:006940060/2014-00665 分类: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通知发布机构: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发文日期:2014年07月03日 名称: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规范生态严格控制区管理工作的通知 文号:粤环函〔2014〕796号 各地级以上市环保局、深圳市人居环境委、顺德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 为严格《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2020年)》和《广东省环境保护规 划纲要(2006-2020年)》所划定生态严格控制区的管理,切实加强生态安全体系建设, 确保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生态严格控制区的管理。各地要从严落实“严格控制区内不得进行与环境 保护和生态建设无关的开发活动”的要求,原则上不得对生态严格控制区进行调整。 二、对列入国家和省重点项目名录的环保、水利、公路、铁路、输油气管道、输变 电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因工程和自然条件限制确实需要调整或穿越生态严格控制区的, 应当委托具备环评或工程咨询资质的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经省环境技术中心组织 专家评估并修改完善后,由地级以上市政府上报省政府(具体见附件)。 三、需要调整生态严格控制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重点突出以下内容: (一)加强项目选址唯一性的论证。从经济、社会、工程、环境等方面对项目选址 进行多方案比较,充分论证项目选址唯一性和合理性。 (二)科学制定生态严格控制区的调整方案。调出严格控制区的面积应尽可能缩减, 原则上不得超过项目建设的边界范围。按照生态严格控制区占补平衡的要求,调入面积 不得少于调出面积,调入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良好。 (三)加强对严格控制区调整的生态影响分析。分析比较严格控制区调整前后对区 域生态环境破碎化的影响程度。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角度,通过对自然景观、动 植物生境、生态廊道保护等方面的分析,论证严格控制区调整对区域生态系统连贯性、 完整性的影响。加强对涉及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敏感区域的生态影响 分析。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我省严控废物处理许可证审批权下放有关事项的通知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我省严控废物处理许可证审批 权下放有关事项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公布日期】2013.02.06 •【字号】粤环函[2013]140号 •【施行日期】2013.02.0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 正文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我省严控废物处理许可证审批权下放 有关事项的通知 (粤环函〔2013〕140号) 各地级以上市环境保护局、深圳市人居环境委、顺德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根据《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广东省人民政府2012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项目录(第二批)》(粤府令第172号),严控废物处理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审批权下放到地级以上市政府,由地级以上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核发。为做好许可证审批权下放的衔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许可证审批权下放的重要意义 许可证审批权下放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固体废物管理工作重心下移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管理部门属地管理、便民高效的作用。各级环保部门要充分认识省政府有关简政放权、务实为民的行政审批改革政策的重要意义,把许可证审批权下放与加强环境监管结合起来,提高许可证审批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切实落实好许可证审批权下放后的各项工作。

二、许可证审批权下放的相关衔接工作 自省人民政府第172号令公布之日起,我厅不再受理许可证申请业务,有关许可证业务由各地市环保部门负责。各地市环保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落实专职人员和工作经费,认真组织实施许可证审批下放衔接工作,依法制定并公开辖区内申领许可证有关制度、工作规程和办事指南,确保许可证审批权顺利承接。省环保厅已核发的许可证在有效期内继续有效,今后办理许可证变更或续证手续等业务则由各地市环保部门负责审核。 三、开展许可证审批工作的相关法规依据 各地要认真贯彻执行《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广东省严控废物处理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粤府令第135号)等法规、规章和省厅的有关规定,认真组织开展许可证审批工作。为指导和规范各地对申请领取许可证单位的审查和许可工作,我厅制定了《广东省严控废物处理单位审查和许可指南》(见附件1),请各地参照执行。 四、严控废物污染防治环境监管工作要求 各地要落实属地监管责任,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切实加强严控废物污染防治环境监管工作。一是要加强严控废物产生源管理,每年组织辖区内有关企业开展严控废物产生源申报登记工作。二是要加强许可证单位备案管理。许可证单位异地接收严控废物的,应向拟接收严控废物所在地市级环保部门进行备案,当地环保部门在接到企业备案资料后,应以适当的方式向当地企业和社会公布。三是要加大日常巡查、核查力度。将严控废物转移、流向和处理设施运行情况作为日常监管重点,利用广东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平台相关数据信息,切实加强对企业违法违规转移、处理严控废物行为的预警分析,增强防范环境风险的意识。 根据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10〕157号)要求,参照危险废物管理,建立全省统一的严控废物污泥

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及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监管工作机制的意见

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及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监管工作机制的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 •【公布日期】2021.08.20 •【文号】环执法〔2021〕70号 •【施行日期】2021.08.20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行政处罚和行政复议 正文 关于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及竣工环境保 护自主验收监管工作机制的意见 环执法〔2021〕7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加强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理顺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监管职责,落实建设单位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现就完善建设项目(不含海洋工程、核动力厂和研究堆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及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以下简称“三同时”及自主验收)监管机制,切实优化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提出意见如下。 一、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 (一)建立事前属地参与机制。生态环境部将进一步完善环评审批程序,在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技术评估和审查过程中,根据环境影响和环境风险大小,邀请项目所在地省级或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参加现场踏勘、技术评估会和部内审

查会,共同研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明确后续属地监管内容和各方责任。 请各省(区、市)生态环境部门参照我部环评审批程序,在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技术评估和审查过程中,建立所在地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事前参与机制,合理确定参会范围,也可以采取书面征求意见的方式,避免增加行政成本。在环评批复文件中,按照属地负责的原则,将设区的市级生态环境部门作为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的主要责任部门,在审批完成后及时将环评文件及批复文件转送设区的市级生态环境部门,涉及污染物区域削减、煤炭替代、产能置换、居民搬迁、栖息地保护等要求的应同时转送所在地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并明确有关责任和完成时限。 (二)夯实事中事后属地监管责任。请各省(区、市)生态环境部门切实加强对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部门“三同时”及自主验收监管工作的监督指导,督促建设项目所在地设区的市级生态环境部门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按照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要求,督促设区的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切实履行主要责任部门职责,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全面加强对市域内所有列入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建设项目“三同时”及自主验收监管,加大监督检查和处理处罚力度,确保生态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生态环境保护各项措施严格落实,建设单位自主验收工作合法合规。加强对跨市域建设项目“三同时”及自主验收的抽查,协调建设项目所跨区域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建立协作会商机制。加强对生态环境部审批(以下简称部批)和省级审批重点建设项目的抽查,对于部批项目,在项目开工建设后至投入生产或使用1年内,抽查工作至少应实现一次全覆盖。 二、切实规范现场监督检查内容 (一)聚焦“三同时”监管重点。地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开展“三同时”监督检查时应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重点对现有法律法规中有明确法律责任的具体行为

广东省建设项目工程环境监理管理办法

广东省建设项目工程环境监理管理办法 (试行,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升建设项目环评有效性和完善性,落实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强化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尤其突出事中监管事后执法,有效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建设项目工程环境监理是指工程环境监理机构受建设单位的委托,依据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设项目工程环境监理技术指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批复文件、工程环境监理合同等,对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实施专业化的环境保护咨询和技术服务,监督和指导防治污染设施及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和措施的落实;协助建设单位配合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环保“三同时”监督检查、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 建设项目工程环境监理有关技术指引由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调整并发布。 第三条我省境内的下列建设项目,应当开展工程环境监理: (一)涉及饮用水源、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 (二)环境风险高或污染较重的建设项目,包括石化、化工、火力发电、农药、医药、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生活垃圾

集中处置、水泥、造纸、电镀、印染、钢铁、有色及其他涉及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 (三)施工期环境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包括水利水电、煤矿、矿山开发、石油天然气开采及集输管网、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码头、港口等建设项目; (四)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中要求开展工程环境监理的其他建设项目。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鼓励上述以外的建设项目主动开展工程环境监理。 第四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对所辖区域内开展工程环境监理的建设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建设项目工程环境监理报告作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必要文件之一。 第二章组织实施 第五条建设单位应将建设项目工程环境监理纳入工程建设管理体系,工程环境监理费用纳入工程项目预算。 第六条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前,建设单位应按照公平竞争、择优选取的原则确定工程环境监理机构,签订工程环境监理合同。工程环境监理合同应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及环境保护责任。建设单位应将签订的工程环境监理合同和工程环境监理方案报送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第七条建设项目未按要求开展工程环境监理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督促建设单位限期整改。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环境保护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广东省范围内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包括土地利用、园区规划、建筑设计、施工过程、投运后的环境保护等环节。 第三条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科学技术手段,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排放,确保环境质量达到国家及地方标准。 第二章规划与评估 第四条建设项目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规划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五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应当真实、准确地反映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护措施,并公开发布。 第六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应包括项目的环境背景、影响预测、环境管理措施等。

第七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当由符合条件的独立第三方机 构进行,评价报告应当经评估审核机构审查,并纳入项目审批决策 依据。 第三章设计与施工 第八条建设项目的设计应当遵循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第九条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应当采取有益于环境保护的措施, 控制噪音、扬尘、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 第十条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当设置相应的环保设施和设备,并按照规定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 第十一条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应当建立相关环保人员的培训制度,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技能。 第四章监督与执法 第十二条监督部门应当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进行监督检查,发 现问题及时通报并督促整改。 第十三条监督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机制,保护举报人的 合法权益,对涉及环境违法行为的举报进行调查处理。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 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08.09.18 •【文号】环办[2008]70号 •【施行日期】2008.09.18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环境监测 正文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 管理工作的通知 (环办〔2008〕7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项目迅猛发展,这些建设项目成为城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部分项目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市民投诉的热点。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切实从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投诉纠纷,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权益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城市建设项目环评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城市人口增长、产业布局调整和规模扩大,环境容量受限,环境敏感程度增强。据对11个城市的调研统计,市、区(县)两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的城市建设项目占到当年审批总量的60%以上,有的高达90%。随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既希望政府加快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也期待着改善居住条件和享受方便的餐饮、娱乐、医疗等服务,但由于项目的环境影响,多数居民不希望这些项目建在自己家附近,造成矛盾心理。目前,围绕城市建设项目的投诉、信访已占环保投诉、信访总数的60%~80%。有的还引发了群体性事件,备受社会关注。 近年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结合当地实际,在健全法规制度、完善工作机制、依法科学审批、加强过程监管、推进公众参与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城市建设项目环评管理工作呈现不断加强和逐步规范的良好势头。但也存在法规不配套、规划管理不严格、公众参与不规范、监管不力等问题。因此,各级环保部门一定要充分认清城市建设项目环评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坚持依法科学审批,加强全过程监管,努力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投诉纠纷。 二、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一)扎实推进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主动向政府提出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议,在规划的编制和控制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着力解决建设项目的合理布局问题,努力从决策源头防止建设项目与环境功能交叉错位。当前,应重点推动直辖市及设区的市级城市总体规划、设区的市级以上城镇体系规划,以及城市垃圾处理、道路交通、房地产开发、输变电工程等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着力解决城市建设项目的合理布局问题。对未列入规划的建设项目,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原则上不受理其单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二)严格审批环境敏感城市建设项目。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受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建筑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人类的建设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是整个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下文是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欢迎阅读!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全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本省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环境资源,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所有在建设过程及项目建成后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放射性物质、有毒有害物质、恶臭等影响环境质量的建设项目及其他影响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项目。 本条例所称建设项目指新建、改建、扩建、迁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区域开发建设项目。主要包括: (一)工业建设; (二)水利工程(含江河整治)、围海(江)造地工程; (三)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含货场、编组站)、公路干线(含高速公路、城镇高架路等)、电讯工程; (四)危险物品、放射性物品、化学品仓库;

(五)饮食业、屠宰业、旅馆、娱乐场所、旅游区; (六)医院、疗养院、教学和科研单位实验室(厂)、广播电视发射设施、电影制片厂; (七)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废物)处理场(厂)、城市环境整治工程; (八)各类开发区(含工业区)、城市新区的总体建设及具体项目; (九)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 第三条凡从事本条例第二条所列项目的建设必须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的报审制度;必须执行防治污染及其他保护环境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下称三同时)的制度。 项目建成后,其污染物排放必须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和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其绿化面积和生态保护必须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要求。 第四条建设项目的选择、布局、选址必须符合环境规划的要求,必须同时考虑拟建地区整体环境质量的保护和改善。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及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的项目。 第五条对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的建设,必须同时治理该项目原有的污染。 第六条引进项目的建设单位必须执行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

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规程(试行)》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规程(试行)》的通 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09.12.17 •【文号】环发[2009]150号 •【施行日期】2009.12.1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 正文 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规程(试行)》的通知 (环发[2009]15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机关各部门,各派出机构、直属单位: 为建立“三同时”监督检查机制,进一步规范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认真兑现“七项承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我部制定了《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规程(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规程(试行) 二○○九年十二月十七日附件:

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规程(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部审批的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管理,建立“三同时”监督检查机制,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及《环境保护部机关“三定”实施方案》,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环境保护部负责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不含核与辐射设施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 第三条建设项目依据规模、所处环境敏感性和环境风险程度,其竣工环保验收现场检查按Ⅰ、Ⅱ两类实施分类管理。 第四条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参与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受委托承担Ⅱ类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现场检查。 第五条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受委托承担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 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建设项目“三同时”日常监督管理。 第六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以及承担验收监测或调查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应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行为准则与廉政规定》。验收监测或调查单位应客观公正反映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及效果,对验收监测或调查结论负责。 第二章“三同时”监督检查 第七条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抄送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省、市、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受环境保护部委托,分别负责组织开展“三同时”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管理。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开工前向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报告开工建设情况,并定

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机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机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1.12.19 •【文号】环函[2011]362号 •【施行日期】2011.12.1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爱国卫生 正文 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机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通知 (环函[2011]36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近年来,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全国机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为完善国家综合交通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部分机场建设项目存在未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制度的违法行为,由机场噪声扰民引发的环境信访事件也日益增加,已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为了强化机场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管,确保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和设施得到有效落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现就加强机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认真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相关规定,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新、改、扩建机场建设项目必须依法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机场建设项目选址应与城市规划相协调,建设单位应主动与规划部门沟通,配合做好机场周边土地、建筑使用功能的规划和调整,严格控制在噪声超标范围内的居住用地。环境影响评价中要将噪声环境影响及

减缓措施作为重点,对达不到声环境功能区标准要求的敏感点应采取搬迁、功能置换或其他降噪措施,并对各项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充分的分析、论证,最大限度地降低噪声影响。在环境影响评价审批阶段,探索建立和实施建设项目相关方“三同时”执行单和执行责任状制度,确保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得到有效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项目建设发生重大变更的,建设单位应当及时向原审批部门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不得开工建设。 二、强化全过程环境监管。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机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机场建设项目应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及批复的各项要求。新、改、扩建机场应开展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并定期向省级环境保护部门报送环境监理报告。机场建设项目建成后应按规定申请试运行,对未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及批复要求完成环境敏感点搬迁或功能置换,未按要求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和设施建设的机场建设项目,不得同意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期间,建设单位应及时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未通过验收不得正式投入使用;确不具备验收条件的,建设单位应及时申请延期验收,经批准后方可继续进行试运行。 三、加大环境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大对机场建设项目的巡查力度,加强监督管理。对发现的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擅自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擅自变更、未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及批复要求或未经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擅自投入使用等环境违法行为,要及时予以纠正,并依法进行查处。 四、开展机场建设项目排查。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人员,在今年上半年已开展的机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验收执行情况核查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对在建和已建的机场建设项目进行检查,对存在环境违法情况的机场建设项目进行排查,对存在环境纠纷的,要督促相关政府和建设单位及时采取措施化解矛盾。各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应于2012年3月底前将辖区内机场建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的 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广东省国土资源厅 •【公布日期】2012.05.15 •【字号】粤环[2012]37号 •【施行日期】2012.05.1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 正文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粤环〔2012〕37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顺德区人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本意见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环境保护厅、国土资源厅反映。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 二○一二年五月十五日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为切实加强我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矿产资源开发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生态安全,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充分认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明确提出了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系列要求。近年来,我省不断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我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项目规模小而散、布局不够合理、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执行率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低、环境监管能力薄弱等问题,未批先建、越权审批的现象依然存在,环境污染隐患凸显,对我省饮用水源和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对此,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完善机制、源头控制,强化治理、加强监管,全面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水平,确保我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源头控制,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一)严格环保准入。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及《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粤府函〔2010〕140号)等相关要求,加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重点做好矿产资源规划和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水源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等的协调。 严格按有关规定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严禁在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严格控制区、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公益林等环境敏感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内规划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供水设施项目除外)。禁止审批向河流排放汞、砷、镉、铬、铅等重金属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居民集中区等环境敏感地区及其周边,以及重金属污染物超标的地区,不予审批新增有重金属排放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

粤交基函【2021】606 号文

粤交基函【2021】606 号文 一、加强规划立项阶段的环评指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21修正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我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和项目建设均依法组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规划和项目建设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作出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技术评估、审批(备案)和信息公开,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后方可开工建设。 (一)规划阶段,即开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按公众参与有关规定进行公示,合理评估项目选线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评价意见,进一步优化线路选线,尽可能使得环境敏感区所受不良影响程度最低。 (二)立项可研阶段,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作为工程方案可行性研究比选因素的一部分,合理确定可行性工程方案,做到环境友好,除了在高速公路出行功能上满足沿线群众要求之外,在生态环境上也做到与周边环境和谐。同时做好用地预审、规划选址等专项评估工作,充分做好与公路沿线城镇规划的衔接。 (三)为促进高速公路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预防和减缓不利环境

影响,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对《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1—2035年)》开展了规划环评审查。目前《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1—2035年)》已落实环评审查意见,下一阶段我厅将在具体项目建设过程中继续落实省生态环境厅的优化调整建议。 二、严把项目的环评审批关 为进一步加强高速公路项目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省生态环境厅在公路项目环评审查时,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原则(试行)》等的相关规定,对存在“五个不批情形”及相关审批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批准。对予以批准的项目,对各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提出严格要求,确保生态环境安全;同时,要求建设单位在项目发生重大变动时,重新报批环评文件,并在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加强与沿线单位和公众的沟通协调,及时回应和解决公众担心的环境问题,切实保护其合法环境权益。 三、督促项目建设阶段落实环保要求 (一)勘察设计阶段做好环保设计。 勘察设计阶段,高速公路项目严格遵照《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要求,认真开展环境保护设计,并编制环境保护专门篇章。结合项目自然、社会环境及交通需求、地区经济等条件,以保护沿线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降低环境污染、收

《广东省建设项目工程环境监理管理办法(试行)》编制说明

《广东省建设项目工程环境监理管理办法》 编制说明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2015年5月

目录 1 编制的目的意义、必要性、依据及过程 (1) 1.1 编制的目的意义 (1) 1.2 编制的必要性 (1) 1.3 编制依据 (2) 1.4 编制过程 (2) 2 国家及省内外开展情况 (3) 2.1 国家开展的情况 (3) 2.2 外省开展的情况 (4) 2.3 省内开展的情况 (5) 3 编制主要内容说明 (6) 3.1 总则 (6) 3.2 组织实施 (6) 3.3 工作内容 (6) 3.4 监督管理 (7) 4 其他问题说明 (7) 4.1 有关开展环境监理的范围说明 (7) 4.2 有关将环境监理报告作为验收必要条件之一 (7) 4.3 有关社会组织参与管理说明 (8)

1 编制的目的意义、必要性、依据及过程 1.1 编制的目的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加强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提升建设项目环评有效性和完善性,落实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进一步推进和规范我省建设项目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加强行业自律,推动环境监理市场的健康发展。 1.2 编制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实行项目建设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项目建成后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制度,而项目建设期间主要依靠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执法人员的监管。实践证明,在项目建设期间如果没有实行有效的监管,环保违法行为依然屡禁不止。因此,对项目建设期间加大监管力度,推行工程环境监理势在必行。 我省建设项目工程环境监理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且国家也没有出台统一的建设项目工程环境监理管理办法,由于缺乏工程环境监理管理办法,我省项目建设单位、项目施工单位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支持和保障项目环境监理工作,工程环境监理机构也难以指导建设单位落实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也缺乏完善的环境监理管理依据。建设单位、监理机构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等对各自职责要求不明晰,这些将直接导致环境监理现场工作操作缺乏依据,容易因监管不到位造成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也间接影响日后我省工程环境监理行业的长远发展。随着全国范围内工程环境监理实践的不断深入,尽快制定我省建设项目工程环境监理管理办法已成为建设项目管理和环境监理市场的必然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