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中美高等教育差异论文

浅析中美高等教育差异论文

浅析中美高等教育差异论文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与美国相比,中国的高等教育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析中美高等教育差异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中美高等教育差异论文篇一

《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及其借鉴意义》

【摘要】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我国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分析对比了中国与美国高等教育的教育观念、高校结构、教育体制、办学经费、课程设置、毕业生能力与素质以及改革方向等存在的差异,提出了对我国高等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几点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素质与能力;教育体制;教育改革

高等教育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军事等方面密切相关,已成为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志。国际间激烈的政治、经济斗争,军事竞赛,其关键科学技术的竞争。从长远和人为因素来看,又可以归结为培养人才的教育竞争,尤其明显的表现在高等教育方面。因此,各国政府无不致力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高等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快速发展。但教育的发展并不一定与经济同步,而往往落后于经济的发展速度,比如,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的高校又有几所进入了世界百强?众所周知,美国的大学教育十分发达,吸引了大批留学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吸引了很多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但中国的高等教育与美国比较还是存在较多的差异。因此,作者结合自己在美国一年的访问和教学经历,总结对比了中美研究生教育的差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快速发展中国模式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高水平研究生和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1.中美高等教育比较

1.1 教育观念

美国的高等教育目前被公认为是世界最好的,而中国的高等教育

很多人并不赞同,究其原因是中国缺少培养创造力教育,“学多悟少”,甚至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首先中美两国的教育传统有诸多不同。美国的高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注意培养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课堂气氛和谐、活跃,学生有问题会及时提问,老师也不会在意授课思路被打断,课后作业很多,学士往往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完成,绝不允许出现抄袭现象;中国的高等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培养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比较注重对知识的继承和体系的构建,课堂气氛往往比较沉闷,学生主动思维较少,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两种教育方式表达了对待知识的不同态度,中国的教育表达了对知识的静态接受,而美国的教育表达的则是对知识的动态改变,反映了两国对待教育的不同的知识观。

1.2 高校结构和层次

根据《高等教育机构卡内基分类法》(2000版),将美国3941所高校分为5大类:(1)副学士学院(主要以提高就业和专业技能为主的社区学院)1669所,占42.3%;(2)主要培养专业人才的高校,授予从学士学位到博士学位的各级专业学位,所授学位的50%以上在单一学科领域,如医学院、法学院、工程和技术学院等,766所,占19.4%;(3)培养学士的学士学院606所,占15.4%;(4)主要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高等院校611所,占15.3%;(5)主要培养博士的大学(一般为研究型大学)261所,占6.6%。由此可见,美国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就业技能的高校和社区大学占高校的数量四成多,而培养博士为主的研究型大学数量较少,培养本科和专业性高校居中。结构合理,定位和分工明确。

我国高校数量虽然很多,但到目前还没有类似于卡内基的分类方法,根据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以及省市等学位委员会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我国现有一千多所高等院校457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245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而其他高校只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或不具有学位授予权的专科院校。

1.3 办学机构

办学机构或称之为办学主体。

美国高校可分为公立和私立,其中公立可分为州立和社区立,私立可分为盈利性和非盈利性。美国的公立高校和私立高校都有质量很好、信誉很高的大学,如美国的261所研究型大学中公立167所,私立94所(占36%,如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以及卡内基梅隆大学等)。

我国建国后对高等院校进行了调整,一度取消了私立高等学校,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出现了私立高校。但私立高校办学时间短,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招生质量和规模、管理经验等都比不上公办高校,因此我国公办高校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我国公立高校的办学主体又可以分为中央(教育部)、地方(省、市、自治区)及教育部和地方联合办学三种。教育部直属近80所,国防科工委、解放军总后勤部及总装备部有几所,其中56所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全部属于上述机构。

1.4 办学经费

美国的高等教育经费比较充足,2000年美国教育经费为6737亿美元占GDP(2000年美国GDP为96248亿美元)的7.0%,高等教育2599亿美元占2.7%。其经费筹措渠道包括政府拨款(联邦、州及社区等)、学生学费、校友及社会捐赠、各种基金会以及企业资助、校办产业等自主创收。政府拨款是美国公立高等院校的主要办学经费来源,平均占60%,是私立高等院校的第二大经费来源,平均占20%;学生学费占私立高校经费来源的一半左右,占公立高校的20%左右;校友及社会捐款占到总办学经费的5%-6%(各年不等);各类资助和创收在93/93学年为398亿美元占23.3%(该部分收入不影响政府拨款)。

中国教育经费目前为GDP的3%强,来源也可以分为政府性拨款、学生学费、社会捐赠以及学校创收等。和美国相同点是,设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主要办学经费都来自以政府性拨款,即“好大学分享更多国家教育资源的安排制度”。学生学费不是公办高校的主要收入但是民办高校的主要经济来源。在目前我国国民收入不高的情况下,学费不可能太高,造成了民办高校办学的一些困难。

1.5 课程设置

课程的设置都是为本国经济发展服务的。美国将教育为经济建设

的“服务”和“科研”与“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课程设置满足社会需要。进入大学之前学生对专业并没有太多的见解和认识,即使进入大学的前两年也是以本专业必要的基础知识为主,进入到第三年才会逐渐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这一点与中国高校的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基本相同。在美国高校入学率很高,高中生的学校压力比中国小得多(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3.3%,2007年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82%),但进入大学并不等于轻而易举的可以获得文凭离校,科罗拉多矿业大学石油工程专业的6年毕业率仅为65%。

近年来中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进行了诸多改革,并开设了许多选修课目,但与美国相比跨专业学习或更换专业是十分困难的。

1.6 考核方式

美国高校的对学生的考核更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记忆和描述的能力,更注重平时作业的成绩。而我国高校很多老师还存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平时作业不多,期末学生突击复习考试,死记硬背,考完试什么也不记得,使学生为应付考试而考试。

1.7 毕业生的素质与能力

对比中美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其实具有很多相似点,都是把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高道德修养和强合作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但在实际的毕业生中,美国大学生更能较快的适应社会,他们经常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利用暑假打工(当然要得益于很多企业可以为他们提供机会)。而中国的大学生参与社会和企业活动较少,往往需要2-3年的过渡期以适应社会。

1.8 改革措施

虽然美国的高等教育已经非常发达和完善,但为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迎接21世纪的挑战,美国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仍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教育改革的核心是:率先在全球实现普及高等教育,使美国所有年满18岁的青年都有接受高等教

育的机会。改革思路为:建立适应21实际的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这些改革措施包括:因材施教,实行小班授课;强化双语教学,使毕业生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适应力;提高教师素质等。

中国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也进行了诸多改革,主要体现在:以素质教育为重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战略,拓宽基础知识领域,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高校间的融合以及高校与社会的结合等。培养具有强烈开拓精神、自信心、独创性、敢于挑战权威的开拓型或创新型人才。新世纪开始,我国的高等教育注重强调人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即思想道德素质、业务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组织创造能力等。

2.中美高等教育差异给予我们的借鉴意义

通过以上中美高等教育体系的对比,可以看到我国在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的优势和面临的不足,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是在各国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不能统一而论,但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市场日趋国际化,改进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势在必行。

2.1 进一步开放中国的教育市场

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扩大和开放我国教育市场,吸引和引进更多国际留学生和具有国际教学经验的名师。近年来我国留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归国或具有国外学习经历的教师数量不断增加,与国外高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在不断加大和加强,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从学生的联合培养到科研合作和师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表明了我国高校走出国门、接受外来教育资源的信心和能力在不断增强。但在引进外籍教师方面还比较欠缺,有能力有资金的高校可先行一步,进行教师的交流,对于提高和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大有裨益。

2.2 扩大教育投资

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较低,教育投资小于世界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在教育投入方面还有很大空间。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投资力度逐年加大。高校自身也要积极拓展融资途径,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改革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给

高校带来了大量机会和科研方向,而高校具有高学历和技术层面的人才,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水准和科研水平,科研经费相对较为充足。社会融资、校办企业等也逐渐成为高校资金来源的一部分。

2.3 具有自己的办学特色

在美国高校众多,几乎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如世界公认的理科院校之最的麻省理工学院,以理工科为主,共培养出77位诺贝尔奖得主。科罗拉多矿业大学虽然很小但在美国排名第76位,就是因为其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以地质、石油、化工和新能源为基础,不断发展和加强自己的优势专业。要在今后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中生存下来,必须坚持自己的特色、扎实自己的基础、明确办学思路、摆正自己的位置,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实力,根据市场变化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适应社会和学生需求,不断更新教材和课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更多的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2.4 扩大教师权利

权力大意味着责任重。在美国,大学老师在教科书选择、教学模式和对学生的考核方式方面都给予了较大的权力。在科罗拉多矿业大学,教师发给学生的通常不是他选择的教材,而是他准备的教学内容,并指定数目不同的参考材料或最新文献抑或最新的研究成果。因此,可以保证教材是经常更新的,结合教材和文献,意味着教师也必须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实时跟踪专业发展前沿,不断创新,认真备课。

2.5 改进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

减少传统的填鸭式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更多的与学生互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美国的很多老师上课比较“自由”,经常设置问题让同学们自己讨论并找出答案,讲课时也经常有同学提出问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习效率很高。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小班上课已很困难,但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效率,是每个高校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考核方式在我国比较固定,一般采取期末大考的模式,且多为闭卷考试,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比重也比较大。学生通过几天的突击,

死记硬背完成期末大考,结果往往是一旦考完就什么不记得了。美国高校考核模式多样,教师具有很大的自主权,平时作业很多,还有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甚至有些老师每周都有一个小测验,期末成绩一般不超过总成绩的50%。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很快但问题也很多;美国是最发达的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相对完善。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结合自身优势,扬长避短,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网上搜索.

[2]网上搜索.

[3]Altbach,P.G.& Peterson,P.M.Higher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Global challenge and the national response.I IE research report no.29. Chestnut Hill, MA: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1999.

[4]施茹萍.A Glimpse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Educ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ichael Phe lps[J].海外英语,2011(7).

[5]徐毓龙.最新(2000年版)卡内基分类博士/研究型大学名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

[6]史静寰.当代美国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袁衍喜.现代教育改革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8]伍红林.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因与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2.

[9]严一.民办高等教育:坚持持续健康发展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5-4-9.

[10]陈晓端,闫福甜.当代美国教育改革六次浪潮及其启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作者简介:徐加放,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中美大学教育的差异

the Differences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n Introduction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has been considered as models by the world, although it only has a history of 300 years”,(别敦荣,2012)it has the most excellent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 Every year tens of thousands of studen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come to American for studying, including a large number of Chinese excellent students. On the contrary, China as an ancient country civilization with over five thousand years, only have several famous universities. This essay aims to study the character of The United States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find out the merit of American university. Then take the essence and discard the dreg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ur own education. Ⅰ.Comparison between American and Chinese university education 1.1 teaching style In American, almost all teachers like small-class teaching, they believe that it will let all the students have equal chance to join in class discussions. In addition, they can be fully aware of every student’s ability so that they can make appropriate plan for everyone. In class,teachers by asking questions let students think and image. No matter how students respond if only they have their own Angle and viewpoint,they are just right. Teachers also encourage students to discuss and raise questions which are the sharper the better. However in China, students hardly ever participate in class discussions. The teacher tell them everything about the book, and what they should do is to write it down and remember it. There is another unique phenomenon is that the master pay much attention to good students which result in bad students become even worse while good students become even better. Even studens have question, they are too shy to raise their hands. Respectively speaking, American class is lively while Chinese class is very quiet. 1.2 Exam and homework

中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共3篇

中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共3 篇 中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1 中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高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教育是人类进步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力量,而思想政治教育又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中美两国作为不同文化和政治体制的国家,其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着不同的特点。本文旨在探讨中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并进行比较。 1. 教育理念的不同 中美大学的教育理念有着很大的差异。在美国,教育并不是政治的一部分,教育体系的独立性是极强的。美国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往往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们在教学中强调贯穿整个课程的关键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并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自主的探索。 相比之下,中国的大学则更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政治教育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从招生时对初中生的素质进行考核,到课程设置、拓展社团等环节,都体现了中国高校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面。在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倾向于注重学生的

政治素质、道德伦理和爱国主义教育。 2. 教育方法的不同 除了教育理念的不同外,中美大学的教育方法也存在显著差异。在美国,高校的教育主要是基于“探究式学习”、“课程共享”和“学生为中心”的方法,无论是在教学还是管理上。教师们往往会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和发言权,允许学生就个别问题的多个方面发表意见和建议。而这种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和意见的教育理念,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相对于美国,中国的大学的教育方法则更为注重纪律性和规范性,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受到比较严格的纪律限制。在中国的大学里,老师更多地是传统长辈式的教育模式,往往是讲、传、带,而不是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创新。教育方法上的这种差异,也会引起学生的不同反应。在中国,学生更注重知识的应试性,但在美国,则更加重视知识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3. 教育目标的不同 中美大学的教育目标也有不同。在美国,大学的教育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有全球化的眼光,掌握全球化的视野,拥有国际化的能力。美国的大学教育是以培养全面、卓越的人才为目标,这种指向性使得美国的教育更加注重竞争性和实用性。

中美教育差异探讨论文

中美教育差异探讨论文 中美教育发展水平及差异也是相当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文化底蕴的不同而带来的结果。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教育反映出的是不同社会文化内涵。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美教育差异探讨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中美教育差异探讨论文篇一 《中美教育观的差异》 摘要:美国家长认为孩子是脆弱的、需要经常鼓励和赞美,他们遵循孩子的天性,主张自由平等、张扬个性,美国的课程设置相当灵活,关注生活经验,引导多元发展,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等;而中国的家长认为孩子天生就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只要施加足够的压力或用训斥的方式就可激发孩子内在的潜力,中国的课堂教学是典型的以教师为主,强调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老师在教学上严谨性强,课堂知识容量大且深,但是灵活性不够强,使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之势。这种教育思想的最终体现在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上。本文将从中美文化背景、家庭教育观以及学校教育几个方面来阐述中西方教育的区别,从中西方的教育方法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希望对我国教育方法上的改进有所启示。 关键词:中国美国教育观差异 当今世界多元化的发展正稳步向前,国际上的竞争也越演越烈。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而要培养优秀少年,教育是关键。教育从很大方面有得益于文化的传承。由于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因素,不同的国家教育理念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就如美国拥有着并不长久的历史,但它的发展业绩却是每个人所看到的,追根溯源还是在教育问题上,美国教育倡导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个性发展及创造性,自信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鼓励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产生自己的见解,发明自己的方法。相反的,在中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典型的好学生,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传承着先人思想精髓,

中美两国学校教育差异论文

中美两国学校教育差异论文 探析中美学校教育的差异,有助于加深教育模式的改革。美国的教育代表着典型的西方教育模式,而中国的教育则代表东方传统教育模式。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美两国学校教育差异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中美两国学校教育差异论文篇一 《探析中美两国学校教育的差异》 [摘要] 探讨了中美教育观、知识观、教育规划的差异,分析其教育效果。 [关键词] 教育模式基础与创新 教育是培养人的过程,教育帮助受教育者认识、适应社会并成长为社会中全面发展的人才。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教育制度及教育方法以传承不同的社会文化。探析中美学校教育的差异,有助于加深教育模式的改革。美国的教育代表着典型的西方教育模式,而中国的教育则代表东方传统教育模式。本文比较了中美教育观、知识观和教育规划方面的差异,对其教育效果进行了分析。 1.教育观、知识观的不同引起的教育效果的差异 中美两国学校教育中最明显的是教育观、知识观的差异。譬如,到底什么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以数学为例,中国教育界认为,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是数学的基础,所以中小学阶段不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而在美国,基本运算不受重视,计算器在中小学普遍使用。美国人认为,计算器既然算得又快又准,又何必劳神费力地用脑算呢,人脑完全可以省下来去做机器做不了的事。中国教育的“基础”是指,大脑在独立于计算机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储备知识,尽可能快地提取知识,因而中国学生的大脑在这两方面得到了充分的训练。美国教育的“基础”是指大脑在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前提下,放弃发展那些属于计算机工作的领域. 开发那些计算机无法工作的领域所需的能力。因此,在闭卷考试形式下,美国学生考不过中国学生,而在可以随意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的现实研究中,中国学生就远远比逊于美国学生。显

中美教育观对比论文

中美教育观对比论文 如果把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放在一起比较的话,就会发现中美教育观的差异主要集中于继承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分歧上。然而我们该如何写有关中美教育观对比的论文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美教育观对比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中美教育观对比论文篇一 《浅论中美教育观的差异与冲突》 摘要: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教育传统的国家,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观念。而美国作为一个新兴的自由的国家,也因其思想的自由,个性的张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于是,由中美所分别代表的东西方不同教育观念的冲突也就一直存在着,并在华裔美籍第二代移民身上有所体现。本文将以谭恩美小说中所体现的中美教育观念的冲突作为研究的支点,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中美教育观念的差异,以及产生这种冲突的原因。 关键词:中美教育观差异冲突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华裔美籍作家谭恩美是一位既了解东方文化、又难以融入美国文化的作家,她的具有奇异东方色彩的作品曾风靡了美国大陆,也影响了一代华裔美籍移民的成长历程。其代表作《喜福会》、《灶神之妻》、《接骨师的女儿》、《沉没之鱼》、《灵异女孩》都以浓郁的东方本土色彩征服了美国读者。在她的小说里既表现了华裔第一代移民创业的艰辛历程,也表现了第二代移民与第一代移民之间所产生的多种层面的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本文将以谭恩美小说中所体现的中美教育观念的冲突作为研究的支点,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中美教育观念的差异,以及产生冲突的原因。 一教育观念的差异 如果把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放在一起比较的话,就会发现中美教育观的差异主要集中于继承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分歧上。 1 在中国的教育理念中,最注重的是培养严格严谨的治学精神。中

中西方高等教育对比论文

中西方高等教育对比论文 推荐文章 中西方教育差异对比论文热度:中西方高等教育对比探究论文热度: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对比论文热度:高等教育研究论文精选热度:美国高等教育论文热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中西方高等教育体制的差异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西方高等教育对比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中西方高等教育对比论文篇一 《中西方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差异的比较研究》 摘要:在传统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模式中,适当地加入小组讨论、课外阅读、论文写作等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表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关键词:传统教育模式研讨式教育模式比较研究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目前中国高校的师资水平,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相当大比例;实验室的建设水平,不能说大部分,但至少个别重点大学实验室设备也绝对不比欧美大学差;考入大学的生源质量也很好,我国的高中生知识水平普遍比欧美的要求高,那么,我们的大学为什么不能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呢?原因在哪里呢?在教学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教学方法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学模式的含义教学模式是什么?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反应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的,为保持某种教学任务的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作为沟通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方法论体系,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起着桥梁和中介的作用。由此可见,教学模式是一个方法论体系,其中包含了讲授式、启发式、举例式、讨论式及实践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师要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采取恰当的教学模式,

中美学校教育差异分析论文

中美学校教育差异分析论文 学校教育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评价中国和美国的教育,可谓众说纷纭,观点不一。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美学校教育差异分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中美学校教育差异分析论文篇一 《浅析中美学校教育的差异》 摘要:学校教育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比较中国和美国学校教育中的课程类型、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分析中美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通过对比,进一步反思。既认识到中国教育的精髓,也洞察到美国教育的领先,对当今我国的教育改革大有裨益。 关键词:中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比较教育 教育根据其发生场所,可以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原始社会,学校和家庭未出现之前,教育与生产生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教育的基本形态是原始意义上的社会教育。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出现,家庭在教育中的地位开始凸显,尽管奴隶社会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然而由于受阶级和特权的影响,只有少数人可以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仍在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直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社会需要大量的生产力,大量妇女从家庭走向社会,现代学校才开始在教育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后来的很长时期内,学校教育几乎成了教育的同义语。 学校教育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我国是人口第一大国,邓小平曾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指导方针。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也是教育质量最高的国家,通过对比中国和美国教育,在保持中国教育精髓的同时,挖掘不足之处,针对性改善,使我国教育能够越来越好。

中美高等教育比较分析

中美高等教育比较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美两国教育体系 和高等教育的比较分析越来越受到关注。这篇文章将从教育体制、教学方法、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和学生群体等方面探讨中美高等 教育的异同点,旨在为读者揭示不同体系下的“一样的教育”和“不 一样的教育”。 一、教育体制 中美两国教育体制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国的高等教育由国家直 接管理,实行“985”、“211”等工程来对重点大学进行投入和支持,学术研究的重点是国家和社会的需求。而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较 为分散和多元化,没有类似“211”、“985”等工程的管理模式,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于私人捐赠和学费,学术研究更为依赖于市 场和企业的资助。这种分散的管理结构让美国高校拥有更大的自 主权,能够更充分地发挥教育的功能,但也面临着资源分散、管 理复杂等问题。 二、教学方法

中美两国的教学方法也存在差异。中国的高等教育重视知识的 传授和考试,教师通常通过讲授的方式传递知识,学生则主要通 过课堂听讲和自习进行学习。而美国的高等教育则追求发掘和培 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个性,教师通常会采用互动式的授课方式,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观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 团队合作精神。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也需要学生具备更高水平的自主学习和协作能力,不适合 所有人群。 三、学科建设 在学科建设方面,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也存在着差异。中国的 高等教育主要依托国家战略和政策进行学科布局和建设,特别是 现在的“双一流”建设,力求使高校的学科优势更加突出、成为更 高水平的“世界一流”大学。美国的高等教育则充分考虑市场需求 和学生兴趣,更注重学科的多元和自由度。这使得美国高校的学 科更加多样化和灵活性,更加能够满足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但也缺乏一个更加明确的发展方向。 四、师资队伍

浅析中美高等教育体制差别

浅析中美高等教育体制差别 一、引言 在许多家长的眼里,中国的教育体制(包括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太多,教育专家们纷纷给出各自的改革方案,尤其是向美国学习的呼声渐高。然而,美国的教育专家们也在研究本国的教育体制问题,借鉴亚洲教育经验。在教育过程中,受不同的文化传统的影响,教育参与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呈现出差异化,必然形成不同的教育模式。而在当今信息的时代、变革的时代,任何教育模式都存在适应性问题。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对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引领和推动作用,各国都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从世界大学排名来看,美国一流大学在数量和质量上均领先于全世界。中国高等教育经过211工程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及985工程的实施,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比较分析不同的高等教育模式特别是中美高等教育模式,博采众长,融贯中西,对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比较与分析 (一)教育理念差异巨大 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都与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有着必然的联系,同时,不同的高等教育制度体现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因此,受文化传统以及教育传统的影响,中美在高等教育理念诚如诸多教育专家学者研究所说,确实存在着很大不同。一般认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美国高等教育制度体现出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中国高等教育制度体现出权威主义和功利主义。美国通过融合原著民以及一系列的战争取得独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并形成了独特的自由平等的思想,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文化上讲究天人合一,强调群体观念而轻视个人观念。其次,美国的社会开放多元,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兼容并包、灵活多样。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的社会稳定有序,吸纳性强,更强调以我为主,洋为中用。再次,美国高等教育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而中国高等教育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传承和构建。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相对而言,中国的学生比美国的学生更尊重知识和权威,美国的学生比中国的学生对知识和权威更容易质疑。

中美教育对比论文(2)

中美教育对比论文(2) 中美教育对比论文篇二 《中美两国基础教育对比研究》 [摘要]中国和美国分别代表东方和西方文化的两大教育体系,由于社会性质和文化背景,以及价值取向的不同,所以中美两国在基础教育方面的教育观念、模式和方法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将在教育管理方面、学校课程设计方面,以及学校考试制度等方面,对比中美两国在基础教育上的差异。 [关键词]中美基础教育比较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129-01 基础教育是指在个人成长过程中,为获取知识而在先期需要掌握的知识的教育,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狭义来讲是指九年义务教育,广义来讲来其实还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生活知识教育等。而目前美国的基础教育指的是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的教育,即K―12教育阶段(也是义务教育)。一至六年级相当于我国的小学,七至九年级相当于我国的初中,十至十二年级相当于我国的高中。 中美基础教育各有利弊,差异的产生是由于历史、文化、政策等多种因素,如果避开现实盲目效仿或是盲目摒弃,那样不仅达不到目的,而且将失去中国传统教育的优势或失去借鉴美国义务教育先进之处的机会,也必将失去我们国家的竞争力。 比较中美教育,可以发现两国在以下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 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美国的各个州自行负责管理基础教育问题。主要有两类机构负责基础教育管理:一是各级教育董事会,作为民间社会组织,各级教育董事会主要负责社会与政府的联系,其所做决策将交由政府教育部门执行;二是联邦、州、郡、市和学区的教育部门,如教育局、教育部等,它们负责教育经费的分配,但是不直接参与具体的管理,而是从总体上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因此在基础教育方面,美国基础教育宏观管理由政府主要负责,基层和学校负责具体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 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质的教育机构,但是在经费投入及配置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通过对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为双方提供启示和借鉴。本文将从经费投入情况、经费配置方向、经费使用效益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的差异以及可能的启示。 一、经费投入情况比较 在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方面,美国是全球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最多的国家之一。根据教育部的数据,美国在2019年的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了7,180亿美元,高居全球之首。而中国在同一年的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049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二。 从投入总量上看,美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明显领先于中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发达程度。但是从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来看,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逐年增加,以2019年为例,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占GDP比重达到了0.87%,而美国的高等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为2.7%。这一数据显示,中国在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占比上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二、经费配置方向比较 在经费配置方向上,中美两国都在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但是在具体的配置方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美国的高等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学校和私人资助三部分组成,其中政府经费占比最高,私人资助次之,学校自身资金占比最低。而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投入和学校自有资金组成,私人资助的比重相对较低。 从经费配置的比例上来看,美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支持更加充分,私人资助也占有一定的比重,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发展。而中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也在逐渐增加,但是私人资助的比重相对较低,这也是一个可以改善的方向。 三、经费使用效益比较 在经费使用效益方面,中美两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美国的高等教育经费主要用于教学设施建设、教师薪酬、科研项目等方面,而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项目等方面。 从经费使用效益来看,美国的高等教育经费更加注重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投入,这能够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科研成果。而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这可以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四、启示与建议

从中美高校差异中思考实践人才的培养

从中美高校差异中思考实践人才的培养 中美高校在教育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体现 在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认知水平上,也直接影响了实践人才的培养。通过比较中美高校的差异,我们可以深入思考实践人才的培养应该如何进行,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中美高校在教育体系上存在一定差异。在中国,大学教育是由国家统一规划和管理的,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往往需要遵守一定的教育制度和规则。而在美国,大学教育则更加注重 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发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专业和课程,学校也提 供更多的课外活动和实习机会。这种差异直接影响了实践人才的培养模式:在中国,学生 更多地通过课内学习来获取知识和技能;而在美国,学生则更多地通过实践和实习来提升 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中美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在中国,大学课程设置相对固定,学生需要 按照统一的课程体系学习,对于个性化的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而在美国,大学课程设置 更加开放和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由选择课程,也可以跨专业学习。这 种灵活的课程设置使得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各种领域的知识,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我们可以看到,课程设置的差异也直接影响了实践人才的培养方向:在中国,学生更多地 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在美国,学生则更多地注重跨学科知识的积累和创新能力 的培养。 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自主能力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 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 教育模式,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参与实践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在大学教育中,应该打破学科的界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供更多的跨学科课程和项目,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和素质。 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更多的互动式教 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美高校在教育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影响 了实践人才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的实践人才,我们可以借鉴和吸 收中美高校的优点,探讨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和方式。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要求的实践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 大的贡献。【2000字】

中美两国的教育思想比较-比较教育学论文-教育论文

中美两国的教育思想比较-比较教育学论文-教育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当今社会掀起了一股出国留学热,中国的家长似乎觉得出国留学已经成为培养孩子和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无论孩子成绩好坏,家长都希望孩子出去镀金。好的学生出国留学再有工作经历,回来提高不少身价。成绩一般的学生可能感受到中国教育的压力,怎么也想到国外混个文凭回来。确实现在中国教育给学生以及家长很大压力,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生要上各种培训班,家长不得不陪公子读书。无论从教育者还是家长的角度都想改变一下现今的教育体制。 没有实践经历就没有发言权,通过去美国做访问学者,走进课堂,对美国的教育有了深刻理解。在国内大学也有7年的教学经验,

硕士以后一直在高校,所以对国内的教学也有实战经验。那么中西方教育各有什么特点,怎么将两者结合,也就是取长补短。这就要求对两者有深刻认识,而且进行深入研究。就从两者教育体制,教育目的,人才选拔,教育方式,以及对教师要求和教育结果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中国有着5000年的历史,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孔孟儒家文化以及现代可以得知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文化教育的国家。也只有这样的方式是一个相对公平的方式,从古代科举考试到现在的高考,公务员等考试,可以发现我们筛选人才的方式非常重视文化教育。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家庭对子女的期望通常就是感觉一考定终身,导致现在学生为了应试教育非常辛苦的学习,从而失去学习的真正兴趣。有时在学习过程中少了好奇心,研究知识的望,只是去把知识记熟。 那么西方教育,就美国教育来说,美国是一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国家,同时也是个包容性很强的移家。很多人都是来自世界各国,所以文化相对杂一些。也是很多国家的精英来到美国生活,所以感觉整个社会文化氛围更加自主。整个文化环境比较放松,但不意味着就是学生享乐,学习不吃苦。可能更重视学生的钻研精神,自主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世界各国的竞争愈加激烈。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和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历史使命。但不得不说中国近几十年在教育上的彻底失败却是不争的事实,要不然怎么没有中国本土公民问鼎诺贝尔奖?要不然中国市场上怎么四处充斥着山寨产品?要不然中国富豪们为何都热衷于将子女送到国外承受教育? 一、中美不同的历史文化与教育理念的比拟 中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都带有浓重的民族特征。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多民族、多语言、多、多党派使社会中存在各种复杂的矛盾。其社会的开放性促使美国在教育开展上博采众长,建立灵活多样、讲效性和开发性的教育管理制度。所谓的“拓荒精神〞〔frontierspirit〕或“开拓精神〞〔pioneeringspirit〕一直是美国人引以为豪的民族精神。中国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但主要处于封建主义状态,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都是闭关自守的。中国传统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特征,它更强调在的自我超越而非外在的彼岸超越,强调情感经验特征、人格实践和生活实践。而非西方重视动手能力的实践哲学,美国课程和学制那么更强调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对知识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与对知识的拓展和创新能力。

二、为谁而学: 美国教育告诉学生学习是自己的事,让学生自己去想,想学什么东西,因而学生一般学得主动、灵活、高兴。而中国的教育总是要事先给学生做出细致繁琐的各种规定,该学什么,学多少,什么时候学,该怎么学等等,中国的学生视学习为功利,因而习惯于应付,学习是家长、教师的事情,是为升官发财找工作而学,学得被动、教条、无奈。 三、中美教育制度的教学形式与容的差异 美国中小学教育形式,与中国的教育形成鲜明的比照:小学生一天仅上3节课,中学生一天只上6节课,下午3点左右放学,课外作业是有时间限制的,周末一般也不布置作业,如果某一门功课作业布置过多,该教师可能被学生或学生家长依法控告。美国中小学生所学课业知识在这个阶段要少于中国中小学生,中国初中二年级数理化课本的知识程度与美国一般同类学校的初中三年级持平,全国九届人大代表、教育家王敬东和鞠立民指出,我国的中小学教材是全世界难度最大的。 美国的高校和中学都推行学分制、选课制和主辅修制,课程实行综合化,理论联系实际,抓好第二课堂,使学生们有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动手活动和课堂教学的新点子,实现寓教于乐。中国教育的初级阶段重在打根底,主要是指根底知识和根底技能。毋庸置疑,中国同龄孩子的根底

高等教育国际化论文中西方高等教育对比探究论文

高等教育国际化论文中西方高等教育对比探究 论文 通过对比中西方不同的高等教育体制,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以缩小与发达国家大学的差距。当今世界,我国成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下面是WTT给大家推荐的中西方高等教育对比探究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中西方高等教育对比探究论文篇一 《中西方高等教育的差异之我见》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和学校教育体制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西方教育体制观念方面加以论述比较,并对我国现行教育反思。 关键字:中西方教育;体制;差异;反思 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大学,后来历经发展,主要是英国、德国、美国的大学的不断转型,形成了高等教育的三项职能即: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当今世界上的高等教育体制以西方的模式为主,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学也在不断发展中,也逐渐发现了自身存在的各种不足。通过对比中西方不同的高等教育体制,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以缩小与发达国家大学的差距。当今世界,我国成为了社会

主义国家的代表,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学教育。美国作为发达国家的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由于他的高等教育发展时间长,水平高,值得我们学习。本文主要将把美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与我国的进行比较,并从中获得启示。 从表面的大学设计以及运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比较。 (一)办学体制:美国的大学分为三类:由州政府主办的州大学和州立大学,由社会、私人财团或社会团体举办的私立大学和由社区或企业联办的社区大学,在学制上,除社区大学提供两年的课程外,州立大学与私立大学都提供了四年制的大学教育。不同的大学有着不同的办学目的,例如,州立大学主要为了培养本科生与研究生,而社区大学一方面为社区提供各种职业性的培训,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同时为学生提供大学本科 一、二年级的课程,使他们继续升入大学本科深造。美国的高等教育层面多且相当分散,以竞争和自治高等学府为特征。目前,美国共有大专院校4,180家左右,其中1,700多家为两年制,2,450家实行四年制。除了1,700家左右的公立院校(由所在州、市、或县经营)以外,还有2,480家私立院校。在美国的两年制院校中,“社区大学”占主体,对希望学习入门级或普通语言课程的新生有特别实际的意义。而我国的大学办学体制借鉴了西方的办学模式,但是大学的类型较为单一,以公立大学为主。我

中西方教育差异论文1000字范文

中西方教育差异论文1000字范文 中西方由于各方面的不同,因此在教育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中西方教育差异1000字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中西方教育差异1000字论文篇1:《浅析中西方教育的差异》摘要:当代世界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需要依靠教育,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了进一步适应当今世界的要求,我国教育也应吸取西方教育的精华,从而完善自身。 关键词:教育理念差异中西方 目前,在校大学生对于学校的学习与今后的工作能力需求之间的关联性存在质疑。无论是中国教育还是西方教育都有所长有所短,通过对比,找到对方的精华部分进行学习与改革,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明智之举。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探析。 一、中西方课堂教学方法的差异 在中国,课堂属于老师,老师在讲台上涛涛不绝的讲课,学生认真的听讲、记笔记,对课本的答案和教师的答案深信不疑,是一种倾向性的灌输式教育。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紧密沟通,造成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牢而不固。“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 西方教育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连老师都回答不了了,那算是非常得成功,所以西方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除了课堂气氛和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不一样外,中美两国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有很大差别。中国老师更多的是教授学生知识。我们对于老师的评定也是:“传道”,“授业”,“解惑”,和“学高为师”等等这样的字眼。可见在中国教育中,知识本身的重要性。但是美国老师希望教给学生的如何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非知识本身。基于不同的目的,教学的方法也截然不同。中国的课堂,老师以教授知识为主,学生需要

中美教育比较论文

中美教育比较论文 中美两国的教育有着极为不同的传统,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相比较,美国则更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美教育比较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中美教育比较论文篇一 《中美小学教育比较》 摘要: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是整个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是孩子从家庭迈入校园,真正接受知识,思想不断走上成熟的过程,是一个人培养成才的起始阶段,是孩子成长的特殊时期。小学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个体的一生发展、民族的整体素质和国家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中国美国小学教育比较 很多资料表明,一个人兴趣培养和才能形成关键时期是3―10岁,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个关键阶段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培养,而在这一年龄阶段最为重要的就是小学教育。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1] 一、我国的小学教育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教育事业发展迅速的国家,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都十分重视。[2]在师资配置方面,这些国家大都会把本国最优秀的教育师资配置在小学阶段或较低的学段。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做法似乎正好与他们相反。 自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改革”之声此起彼伏,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开始提倡“兴趣”教育,注重儿童自身的成长需要,呼吁因材施教,尊重儿童个人的行为习惯和心灵成长,要求教师和家长蹲下来和孩子交流。 除了经济方面的制约因素外,人为理念的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中国,家长普遍注重应试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虽然一再强调不能以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但是多年来家长和教师,包括学生自己都仍十分重视分数。在这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社会,家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孩子的学习,看重分数。不同的是,不再一味地追求分数,随着心理学、教育学等众多科学知识的普及,家长和老师们都越来越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尊重学生。但是,现代的社会存在这样一种矫枉过正的风气,双休日已经不再是孩子们的天堂,奥数、英语、小提琴、古筝、绘画、书法、跆拳道……这一系列的才艺和技能,不管孩子们是否需要,是否适合,家长和老师都在拼命地给孩子“喂食”,希望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长得更高,吃得更多,跑得更远。 大部分的教育者其实都还是在以自己的意愿和理想来发展孩子,因为不想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在小学阶段,孩子们承受了越来越多与他们的年龄并不相符的东西。教育者应当真正从一个人的成长角度出发来适当培养学生,聆听小学生自己的思想和意愿,不那么要求苛刻,适当放手,任由他们自由成长,这个时候,符合小学生年龄阶段的活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完全释放。每一个儿童都有其内在的潜力和特点,因此我们的责任就是确保每一个儿童都能够在其固有的基础和素质上获得充分发展,使他们成为既具有一般素养,又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才能的人,成为能够自食其力并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中美小学教育比较 1.教室和课堂氛围不同。 与国内正襟危坐的课堂要求相比,美国学校的课堂气氛要活跃得多,上课的形式也多种多样。美国的学校,教室除了上课学习外,还是学生们的活动室、阅览室,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中自由地展开活动,挪移位置,并不一定要长久地局限于一个角落。相比较而言,中国的教室显得古板得多,一般就是学习的地方,只有下课或活动课的时候,学生们才能有组织有纪律地进行活动,并且还要遵守许多游戏规则,如果触犯某些规则,就要受到惩罚。[3] 当然,美国的课堂并不是纪律散漫的,如何组织课堂、提高教学

中西教育差异论文

中西教育差异论文 篇一:中西教育差异论文 中西教育对比 我国高校规划还很不成熟,大多数是被动应付型的实用主义规划,总体上相当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高校规划阶段。而且许多高校的规划做好后,墙上挂挂,没有落实。相比之下,英美高校规划有许多值得特别借鉴的经验。 同样的一个孩子,在不同的教育环境里,有了完全不同的表现,这正是中美之间教育差异的体现。中美两国具有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国情,这就决定着中美两国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方法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将中国的基础教育与美国基础教育进行比较,不同的人持有不用的观点。比如,如果比较的是数理化课程,中国的基础教育肯定超过美国;但反之如果比较学生的实际能力特别是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美国的基础教育则一定超过中国。那么,就让我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中美教育之间的差异。 首先,不同的国家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有不同的理解。例如我国教育依靠记忆,通过让学生大量记忆背诵某些公式和定理来开发大脑。而美国教育家看来知道如何寻找这些定理和公式更为重要,他们认为可以查到这些公式和定理,就不必费力的去记忆,我们完全可以省下来去思考其他得东西。 我国教育旨在让学生去记忆与储备知识,而美国教育却更注重学生的理解与个人发挥。因此,在开发大脑的内在功能上,中国的教育更胜一筹,但在利用各种信息工具解决问题和进行创新,美国的教育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中美两国教育传统有着极为不同的地方,中国基础教育注重知识的累积,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掌握能力,力求让学生能熟练按照前人的方式做下去。而美国则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可见,中国教育侧重于知识的静态接受,而美国教育则侧重于知识的动态掌握;中国是一种制度化教育,而美国则是一种精英式的教育。 中国中学的课堂被戏称为填鸭式教学,老师不会理睬学生是否真的能接受知识,而是一再考量学生的记忆能力,力求学生能储备这些知识。但是实际上到了真正运用的时候,尤其是面对崭新的领域。学生往往很茫然,他们不知道自己该运用储备的哪种知识去解决问题,他们无法照搬旧模式。而美国学生则不然,

中美大学教育对比--商务英语本科学位论文

中国某某某某学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中美大学教育对比 姓名:000000000 班级、学号:0000班、0000号 系(部) :经济管理系 专业:商务英语 指导教师:0000000 开题时间:2009年4月10日 完成时间:2009年11月1日 2009年11月1日

目录

课题:中美大学教育对比一、课题(论文)提纲 二、内容摘要

三、参考文献

The Contrast of College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00000 Abstract: Nowadays, the personal quality of talents is critical amid the fierc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To some extent, the competition of talents is the competition of national high-quality education. So the ideas and methodology of higher education will affect training effectiveness. This essay attempts to compare univers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tradition and terms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educational method and learning fields,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forming educat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nd then propose the enlightenment for Chinese college education reform. Some university educational practices in USA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al reform which intends to bring up more independent, adaptive, innovative, self-initiative Chinese ch ildren in today’s complex society,and not the high score and few intelligence any more. Key words: University education; specialty; contrast; China; America 0. Introduction Education is a process of teaching, training and learning, especially in schools or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knowledge and develop skills. Education has always been ingrained part of our life.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people have expressed a strong desire for an educated citizenry. Compared with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China and America are the countries which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 It is clear that studying about differences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US has carried out a lot which mainly explained the differences from different aspects of higher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Such aspects mainly include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