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温控措施(1)知识交流

混凝土温控措施(1)知识交流

混凝土温控措施(1)知识交流
混凝土温控措施(1)知识交流

混凝土温度控制

1概述

温控措施要求

(2) 常温混凝土为低温季节不采用预冷措施拌制的自然温度混凝土,也称自然入仓温度混凝土;预冷混凝土为高温季节或较高温季节采用预冷措施拌制的低温混凝土。

(3)应根据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气温资料、施工方法等及设计允许最高温度推算出浇筑块所需的浇筑温度及出机口温度,并建立相应的关系,报监理人审批后执行。4月及10月浇筑贴坡混凝土时,混凝土出机口温度需达到7~10℃,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在12~14℃。

(4) 为减少预冷混凝土温度回升,应严格控制混凝土运输时间和仓面浇筑坯覆盖前的暴露时间,混凝土运输机具应加保温设施,并减少转运次数,使预冷混凝土自出机口至仓面浇筑坯被覆盖前的温度满足浇筑温度要求。

15.14.5.3 合理的层厚及间歇期

(1)混凝土浇筑分层按设计要求进行,贴坡混凝土浇筑层厚一般采用 1.5~2m,加高混凝土浇筑层厚采用2~3m。若需变动,应经监理人书面批准。

(2) 大体积混凝土层间间歇应满足表15-7的要求,墩、墙浇筑层厚3~4m

,层间间歇时间4~9天。

表15-7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层间间歇时间单位:天

注:低温季节浇筑取下限值。

(3)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施工进度要求和有关层厚及间歇期要求,规划好各部位混凝土浇筑具体层厚及间歇期。

(4) 对施工计划中预计为长间歇停浇面,应在仓面布设防裂钢筋。

15.14.5.4 合理的施工程序和进度

主体建筑物施工程序和进度安排,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 混凝土在设计规定的间歇期内连续均匀上升,不得出现薄层长间歇。

(2) 贴坡混凝土安排在10月至次年4月施工。

(3) 贴坡混凝土相邻坝段之间高差不宜大于4~6m。

15.14.5.5 混凝土表面保护

(1)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满足以上温控要求外,还应满足表面保护要求。

(2) 应根据设计表面保护标准确定不同部位、不同条件的表面保温要求。尤其应重视基础约束区,贴坡部位及其它重要结构部位的表面保护。应重视防止气温骤降及寒潮的冲击。所有混凝土工程在最终验收之前,还必须加以维护及保护,以防损坏。浇筑块的棱角和突出部分应加强保护。

各部位主要保温要求如下:

1) 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应选择保温效果好且便于施工的材料,保温后表面等效放热系数:一般部位混凝土β≤2.0~3.0w/m2·℃;对永久暴露面、棱角部位、溢流面、闸墩等重要部位β≤1.5~2.0w/m2·℃。

2) 对于除过流部位之外的新浇混凝土上、下游永久暴露面,浇完拆模后立即设施工期的永久保温层。施工期的永久保温指保温至本标工程完工前。β值取15.14.5.5(2) 1)中下限值。

3) 每年入秋(9月底),应将竖井、廊道及其他所有孔洞进出口进行封堵。

4) 当日平均气温在2~3天内连续下降超过(含等于)6℃时,28天龄期内混凝土表面(顶、侧面)必须进行表面保温保护。β值取15.14.5.5(2) 1)中上限值。

5) 低温季节如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降可能超过6~9℃以及气温

骤降期间,须在拆模后立即采取表面保护措施。

6) 当气温降到冰点以下,龄期短于7天的混凝土应覆盖满足要求

的保温材料作为临时保护层。

7)应采用耐久性较好的保温材料作为施工期的永久性保温措施。

8)应在投标文件中,作出详细的保温设计。在混凝土开始浇筑前,

应将选用的保温材料、保温措施报监理人批准。

15.14.5.6 其它

(1) 所有混凝土冬季浇筑时浇筑温度不得低于5℃。当外界气温低于低温季节标准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满足冬季混凝土施工要求。

(2) 各部位混凝土浇筑时,如果已入仓的混凝土浇筑温度不能满足有关要求时,应立即通知监理人,根据监理人指示进行处理,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

15.14.6 通水冷却

15.14.6.1 一般要求

在混凝土浇筑前2个月应制订通水冷却有关材料、管道安装及埋

设系统配制、施工工艺等报监理人审批;在每年6月份以前将本年9

月至次年3月的中、后期通水冷却供水总、干管布置设计文件及冷却

通水计划等报监理人审批。

15.14.6.2 冷却水管布置

(1) 埋设部位:需要进行接缝灌浆的临时施工缝两侧坝体部位、

大坝所有贴坡混凝土部位以及有中期通水冷却要求的加高部位均需

埋设冷却水管,冷却水管采用1英寸(直径2.54cm)黑铁管,也可采用

塑料、高密聚乙烯类管材。

(2) 承包人应在各仓冷却水管埋设前2个月向监理人递交冷却水管、供水管的材料类型、制造厂家及各仓冷却水管埋设图等资料报监理人批准后执行。冷却水管埋设时应作好施工记录。

(3) 冷却水管及供水管的规格、类型、间距长度等应满足坝体设计最高允许温度、填塘陡坡通水降温及坝体初、中、后期通水降温各项要求,并报监理人批准。

(4) 冷却水管的布置要求

1) 供水管按两套布置,在坝外布置进回水交换设施,以满足通水冷却的要求,制冷水应考虑回收。

2) 供水管布置应自成系统,冷却通水供水管的布置应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廊道布置,避免相互干扰,如现场施工条件限制需要穿过其它标段时,承包人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承包各方应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如引起纠纷由监理人协商解决。

3) 贴坡部位的蛇形水管一般按1.5m(浇筑层厚)×2.0m(水管间距)或者 2.0m(浇筑层厚)×1.5m(水管间距)布置,埋设时要求水管距上游老混凝土1.0m、距下游坝面2.5m~3.0m,水管距接缝面、坝内孔洞周边1.0~1.5m。对仅有中期通水的大坝加高混凝土,蛇形水管一般按 2.0m(浇筑层厚)×2.0m(水管间距)布置,埋设时要求距接缝面、坝内孔洞周边的距离与贴坡部位埋设的蛇形水管相同,距上游面2.0m~2.5m,距坝顶的距离控制在3~5m,通水单根水管长度不宜大于250m。坝内蛇形水管按接缝灌浆分区范围结合坝体通水计划就近引入廊道。引入廊道的水管应排列有序,作好标记记录。应注意引入廊道的水管布置不得过于集中,以免混凝土局部超冷,引入廊道的水管间距一般不小于1m、距廊道底板50~100cm。管口应朝下弯,管口长度不应小于15cm,并对管口妥善保护,防止堵塞。

(5) 采用黑铁管作冷却水管时宜预先加工成弯管段和直管段两部分,在仓内拼装成蛇形管圈。埋设的冷却水管不能堵塞,并应固定和清除表面的鳞锈、油漆和油渍等物。管道的连接可用丝扣、法兰、焊接等方法,并应确保接头连接牢固,不得漏水。混凝土浇筑前和在

浇筑过程中应对已安装好的冷却水管各进行一次通水检查,通水压力0.3~0.4MPa,如发现堵塞及漏水现象,应立即处理。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水管受损或堵塞。

(6) 中、后期冷却通水前1个月应对埋设的冷却水管进行检查。对于不通或微通的水管,承包人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要求处理至满足设计有关文件要求和使监理人认可为止。

15.14.6.3 通水冷却

(1) 初期通水:贴坡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后一个月内进行初期通水将浇筑块温度降温至16~18℃,对于高温季节采用预冷混凝土浇筑的加高部位坝体混凝土最高温度仍可能超过设计允许最高温度时应采取初期通水冷却削减混凝土最高温度,初期通水可采用水温10~12℃的制冷水或水库低温水,在混凝土浇筑收仓后12小时内开始通水,黑铁管单根通水流量不小于18升/分,塑料水管单根通水流量不小于20升/分。

(2) 中期通水:每年9月初开始对当年5~8月浇筑的加高部位混凝土、10月初开始对当年4月及9月浇筑的加高部位混凝土、11月初开始对当年10月浇筑的加高部位混凝土进行中期通水冷却,削减混凝土内外温差。中期通水一般采用水库低温水进行,通水时间1.5~2.5个月,以混凝土块体温度达到20~22℃为准,水管通水流量应达到20~25升/分。

(3) 后期通水:需进行坝体接缝灌浆部位,在灌浆前,必须进行后期通水冷却,后期通水冷却要求如下:

1) 承包人应根据坝体接缝灌浆进度和坝体温度计算确定各部位通水类别和通水时间,通水时间以坝体达到灌浆温度为准。

2) 坝体应保证连续通水,坝体混凝土与冷却水之间的温差不宜超过20~25℃,控制坝体降温速度不大于1℃/天。水管通水量通制冷水时黑铁管不小于18升/分,塑料水管不小于20升/分,通江水时应达到20~25升/分。

3) 坝体通水冷却后的温度应达到设计规定的坝体接缝灌浆温度。

控制坝体实际接缝灌浆温度与设计接缝灌浆温度的差值在+1℃和-2℃范围内,应避免较大的超温和超冷。

坝体温度主要考虑控制四个环节,即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混凝土最高温度控制、内外温差控制、接缝灌浆前温度控制等。混凝土浇筑温度主要由拌和厂制冷设施和混凝土浇筑过程进行控制;混凝土最高温度主要由混凝土配合比、浇筑层厚、层间间歇期及一期冷却措施进行控制;内外温差由中期通水冷却控制;接缝灌浆前温度主要由后期通水冷却措施进行控制。

(一)凝土浇筑温度控制

(1)严格控制混凝土出机口温度。4、5、9、10月生产7~10℃混凝土,6~8月生产14℃混凝土;4月及10月浇筑贴坡混凝土时,混凝土出机口温度需达到7~10℃,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在12~14℃。

(2)高温季节施工时,混凝土运输机具采取遮阳保温措施,减少转运次数减少预冷混凝土温度回升,满足浇筑温度要求。尽可能避免高温时段浇筑混凝土,充分利用低温季节和高温季节早晚及夜间气温低的时段,加大浇筑强度。

(3)高温季节浇筑混凝土时,在仓面进行表面喷雾,降低仓面环境温度,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和降低水分蒸发损失,但水分不能过量,雾滴直径40μm~80μm,以防混凝土表面泛出水泥浆液。

(4)高温季节浇筑时,避开高温时段,减小浇筑层厚,混凝土收仓后,采取流水养护直至上层混凝土开浇,避免出现干湿交替;

简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摘要: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 为了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或把裂缝控制在某个界限内, 必须进行温度控制。一般要选用合适的原料和外加剂,控制混凝土的温升,延缓混凝土的降温速率;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采取相应的降温与养护措施,及时进行安全监测,避免出现裂缝,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在此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温度控制,水化热 随着我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和城市建设的发展, 大体积混凝土已经愈来愈广泛地应用于大型设备基础、桥梁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面。这种大体积混凝土具有体积大、混凝土数量多、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 在设计和施工中除了必须满足强度、刚度、整体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外, 还必须控制温度变形裂缝的开展, 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建筑物的安全。因此控制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裂缝的扩展, 是大体积混凝土设计和施工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的产生原因 大体积混凝凝土施工阶段产生的温度裂缝,时期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一方面是混凝土内外温差产生应力和应变,另一方面是结构的外约束和混凝土各质点间的内约束阻止这种应变,一旦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抗拉强度,就会产生裂缝。 1、水泥水化热 在混凝土结构浇筑初期,水泥水化热引起温升,且结构表面自然散热。因此,在浇筑后的3 d ~5 d,混凝土内部达到最高温度。混凝土结构自身的导热性能差,且大体积混凝土由于体积巨大,本身不易散热,水泥水化现象会使得大量的热聚集在混凝土内部,使得混凝土内部迅速升温。而混凝土外露表面容易散发热量,这就使得混凝土结构温度内高外低,且温差很大,形成温度应力。当产生的温度应力( 一般是拉应力) 超过混凝土当时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形成表面裂缝 2、外界气温变化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间,外界气温的变化对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起着很大的影响。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是由浇筑温度、水泥水化热的绝热温度和结构的散热温度等各种温度叠加之和组成。浇筑温度与外界气温有着直接关系,外界气温愈高,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也就会愈高;如果外界温度降低则又会增加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梯度。如果外界温度的下降过快,会造成很大的温度应力,极其容易引发混凝土的开裂。另外外界的湿度对混凝土的裂缝也有很大的影响,外界的湿度降低会加速混凝土的干缩,也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措施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成因, 可从以下几方面制定温控防裂措施。 一、温度控制标准 混凝土温度控制的原则是:(1)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延缓最高温度出现时间;(2)降低降温速率;(3)降低混凝土中心和表面之间、新老混凝土之间的温差以及控制混凝土表面和气温之间的差值。温度控制的方法和制度需根据气温(季节)、混凝土内部温度、结构尺寸、约束情况、混凝土配合比等具体条件确定。 二、混凝土的配置及原料的选择 1、使用水化热低的水泥 由于矿物成分及掺合料数量不同, 水泥的水化热差异较大。铝酸三钙和硅酸三钙含量高的, 水化热较高, 掺合料多的水泥水化热较低。因此选用低水化热或中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制混凝土。不宜使用早强型水泥。采取到货前先临时贮存散热的方法, 确保混凝土搅拌时水泥温

混凝土温控及防裂措施

8.11 混凝土温控防裂措施 8.11.1 基本条件及要求 8.11.1.1 混凝土允许最高温度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坝后厂房混凝土允许设计最高温度见表8.11-1。 表8.11-1坝后厂房工程混凝土设计允许最高温度单位:℃ 注:L为浇筑块长边尺寸。 8.11.1.2 控制浇筑层最大高度和间歇时间 基础和老混凝土约束部位浇筑层高控制为 1.5m~2.0m,基础约束区以外最大浇筑高度控制在2.0m~3.0m以内,上、下层浇筑间歇时间为5d~7d,对混凝土浇筑层较厚、温控要求较严部位可适当延长2d~3d。在高温季节,可采用表面流水冷却的方法进行散热。应严格按施工图纸所示或经监理人批准的分层分块图进行浇筑。 8.11.2 混凝土出机口温度控制 (1)混凝土拌制过程中,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升 1) 尽量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 2) 在保证混凝土质量满足设计、施工要求的前提下,改善混凝土骨料级配,掺加优质的掺和料和外加剂以适当减少单位水泥用量。 (2)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在高温季节或较高温季节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预冷混凝土浇筑,在计算混凝土浇筑温度时应充分考虑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回升。各月、分部位混凝土浇筑温度及出机口温度控制指标见表8.11-2。

8.11.3.1 混凝土运输温控 (1)采用搅拌车运输时,在运输混凝土前对机械运输设备喷雾或冲洗预冷,采取隔热遮阳措施。 (2)通过汽车运输的混凝土,根据拌和楼和建筑塔机、布料杆、混凝土泵等的生产能力,以及仓面浇筑的情况,合理安排汽车数量及拌和强度,一般每车运输混凝土不少于3.0m3,运输车辆安装遮阳棚,运输途中拉上遮阳棚,拌和楼前安装喷雾装置,对回程的车辆喷雾降温。 (3)运输道路优选最短路径,以使混凝土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浇筑地点。 (4)在条件允许的施工现场搭设遮阳棚,启动冷却水降温系统,所有待料搅拌车进行待料洒水降温。 8.11.3.2 浇筑过程温控 (1)高温季节浇筑时,在下料的间歇期,用聚乙烯卷材覆盖仓面,防止温度倒灌。 (2)夏季浇筑仓内配备喷雾设施,喷雾设备有轴流风机、摆动式喷雾机雾化管等,根据仓面特点来配置喷雾设备,考虑摆动式喷雾机降温效果较好,一般情况下,选择用摆动式喷雾机,局部不宜用喷雾机的部位用雾化管。 (3)混凝土浇筑前,配置足够的施工设备,加快入仓强度和浇筑强度,缩短运输时间和混凝土浇筑时间,减少太阳对运输混凝土的辐射。 (4)为缩短坯层覆盖时间,加大入仓强度,可减少坯层厚度,每坯层厚调整为35~40cm。 8.11.4 混凝土冷却通水 8.11.4.1 冷却水管的布置及埋设 (1)埋设部位:有初期通水、中期通水和后期冷却要求的部位均需埋设冷却水管。冷却水管采用1英寸(直径2.54cm)黑铁管,也可采用塑料、高密聚乙烯类管材。 (2)冷却水管及供水管的规格、类型、间距长度、通水量等应满足初期、中期通水降温的要求。 (3)冷却水管的布置要求:冷却水管一般按1.5m×1.5m布置,当层厚大于2.0m时,应在浇筑层中间埋设一层冷却水管。冷却水管单根水管长度不得超过250m。中间埋设的冷却水管一般采用高密聚乙烯类管材,随仓位浇筑到高程埋设。 (4)冷却水管宜预先加工成弯段和直段两部分,在仓内拼装成蛇形管圈。

混凝土温控措施(1)知识交流

混凝土温度控制 1概述 温控措施要求 (2) 常温混凝土为低温季节不采用预冷措施拌制的自然温度混凝土,也称自然入仓温度混凝土;预冷混凝土为高温季节或较高温季节采用预冷措施拌制的低温混凝土。 (3)应根据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气温资料、施工方法等及设计允许最高温度推算出浇筑块所需的浇筑温度及出机口温度,并建立相应的关系,报监理人审批后执行。4月及10月浇筑贴坡混凝土时,混凝土出机口温度需达到7~10℃,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在12~14℃。 (4) 为减少预冷混凝土温度回升,应严格控制混凝土运输时间和仓面浇筑坯覆盖前的暴露时间,混凝土运输机具应加保温设施,并减少转运次数,使预冷混凝土自出机口至仓面浇筑坯被覆盖前的温度满足浇筑温度要求。 15.14.5.3 合理的层厚及间歇期 (1)混凝土浇筑分层按设计要求进行,贴坡混凝土浇筑层厚一般采用 1.5~2m,加高混凝土浇筑层厚采用2~3m。若需变动,应经监理人书面批准。 (2) 大体积混凝土层间间歇应满足表15-7的要求,墩、墙浇筑层厚3~4m ,层间间歇时间4~9天。 表15-7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层间间歇时间单位:天 注:低温季节浇筑取下限值。 (3)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施工进度要求和有关层厚及间歇期要求,规划好各部位混凝土浇筑具体层厚及间歇期。 (4) 对施工计划中预计为长间歇停浇面,应在仓面布设防裂钢筋。

15.14.5.4 合理的施工程序和进度 主体建筑物施工程序和进度安排,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 混凝土在设计规定的间歇期内连续均匀上升,不得出现薄层长间歇。 (2) 贴坡混凝土安排在10月至次年4月施工。 (3) 贴坡混凝土相邻坝段之间高差不宜大于4~6m。 15.14.5.5 混凝土表面保护 (1)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满足以上温控要求外,还应满足表面保护要求。 (2) 应根据设计表面保护标准确定不同部位、不同条件的表面保温要求。尤其应重视基础约束区,贴坡部位及其它重要结构部位的表面保护。应重视防止气温骤降及寒潮的冲击。所有混凝土工程在最终验收之前,还必须加以维护及保护,以防损坏。浇筑块的棱角和突出部分应加强保护。 各部位主要保温要求如下: 1) 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应选择保温效果好且便于施工的材料,保温后表面等效放热系数:一般部位混凝土β≤2.0~3.0w/m2·℃;对永久暴露面、棱角部位、溢流面、闸墩等重要部位β≤1.5~2.0w/m2·℃。 2) 对于除过流部位之外的新浇混凝土上、下游永久暴露面,浇完拆模后立即设施工期的永久保温层。施工期的永久保温指保温至本标工程完工前。β值取15.14.5.5(2) 1)中下限值。 3) 每年入秋(9月底),应将竖井、廊道及其他所有孔洞进出口进行封堵。 4) 当日平均气温在2~3天内连续下降超过(含等于)6℃时,28天龄期内混凝土表面(顶、侧面)必须进行表面保温保护。β值取15.14.5.5(2) 1)中上限值。

混凝土温控措施

1.8混凝土温控防裂措施 1.8.1混凝土温控要求 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应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振捣后 50~100mm 深处的温度)不宜高于28℃。在炎热季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宜将 混凝土原材料进行遮盖,避免日光爆晒。根据原料温度推算拌合后混凝土的温度 可按下式进行: max 0()t T T T ξ=+ (1) 式中: ξ —不同浇筑块厚度、不同龄期时的降温系数,可由表查得 0T —混凝土的浇筑入模温度 max T —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 ()t T —在t 龄期时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1)mt c t m Q T e C ρ -=- (2) 式中: c m —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 Q —每千克水泥水化热量 C —混凝土的比热,一般取0.96J/Kg ·K ρ —混凝土的质量密度,取2400Kg/m 3 e ―常数,为2.718 m ―与水泥品种,浇筑时与温度有关的经验系数,取0.3 t ―混凝土浇筑后至计算时的天数 1.8.2混凝土温控措施 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温差过大产生温度裂缝,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混 凝土施工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采用低水化热水泥 施工中选用了水化热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同时,为减少混凝土配合比中

的水泥用量,在确保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的条件下,适当掺入了粉煤灰及外加剂,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升,控制最终水化热。 2、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指混凝土运输至浇筑时的温度,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措施是用冷水对粗骨料进行冲洗,选择在夜间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了24℃以内。 3、控制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 尽量减少浇筑层厚度,以便加快混凝土散热速度。施工采用汽车泵泵送入模时候,混凝土浇筑时严格控制分层厚度为每30cm一层,自一侧向另一侧顺序浇筑,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分层厚度利用钢筋或其它标尺做参照物,派专人进行负责,一个下料点到位后,移至下一个下料点,依次进行,混凝土布料完成且平整后开始振捣。 4、加强混凝土的振捣质量 浇筑过程中配备6条插入式振动棒,分区负责保证振捣质量,尤其是在钢筋密集处,必须保证其密实性和均匀性,防止出现过振、漏振现象。 混凝土浇筑到设计标高后,要除去表面浮浆,安排专人找平。为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收缩裂缝,用木抹进行二次收浆找平。 5、及时保温养护 (1)在遇气温骤降的天气或寒冷季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后,应注意覆盖保温,加强养护。 (2)保温养护采用在混凝土表面蓄水养护的方法,养护安排专人进行,个别蓄水养护不到的部位给予覆盖并经常洒水,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不失水。6、做好混凝土温度监测 对于重要结构在混凝土内部埋设电阻式温度计测量混凝土温度,全面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出现较大温差时及时采取降温措施。每100m2仓面面积应不少于1个测点,每一浇筑层应不少于3个测点。测点应均匀分布在浇筑层面上时、浇筑块内部的温度观测,除按设计规定进行外,应根据混凝土温度控制的需要,补充埋设仪器进行观测。 1.8.3混凝土裂缝、漏浆处理

混凝土的温控计算及温控措施(计算公式)

4.混凝土的温控计算及温控措施 4.1 C30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 为降低C30大体积混凝土的最高温度,最主要的措施是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因此,必须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工作。 4.1.1原材料选用 水泥:C30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并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本工程选用了普通硅酸盐水泥,即PO42.5海螺牌水泥。 细骨料:根据试验采用Ⅱ区中砂。 粗骨料:在可泵送情况下,选用粒径5-32.5连续级配石子,以减少水泥用量和混凝土收缩变形。 含泥量: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粗细骨料的含泥量是要害问题,若骨料中含泥量偏多,不仅增加了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又严重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对抗裂的危害性很大。因此骨料必须现场取样实测,石子的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砂的含泥量控制在2%以内。 掺合料:采用添加粉煤灰技术。项目部根据试验选定才用二级粉煤灰,在混凝土中掺用的粉煤灰不仅能够节约水泥,降低水化热,增加混凝土和易性,而且能够大幅度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大大降低了混凝土前3天的水化热。 外加剂:采用外加膨胀剂(AEA)技术。在混凝土中添加占胶凝材料8%的AEA。试验表明,在混凝土添加了AEA之后,混凝土内部产生的膨胀应力可以抵消一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应力,从而提高了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和抗渗性能。 4.1.2试配及施工配合比确定 根据试验室配合比设计试配,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配合比为PO42.5级水泥 305kg,砂(中砂)752kg、连续级配碎石(粒径5—31.5mm)1063kg,掺合料65kg,外加剂25kg,水190kg,坍落度120士20mm。 4.2混凝土温度验算 假若承台周边没有任何散热和热损失条件(现场为砖地模且在砼施工时周边分层回填夯实),水化热全部转化成温升后的温度值,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麻袋作为保温层,则混凝土水化热绝热温升值为(混凝土在3-3.5d的水化热为峰值,则取3d砼温度): 计算参数:混凝土为C30 P8、普硅水泥为P.O42.5

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

石家庄至武汉客运专线新建铁路工程 (河南段2标段) 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措施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二十局集团石武客专河南段项目部一分部

2008年11月

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措施 黄河公铁两用桥北引桥是我分部施工的一个重点工程。施工中对于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要求比较高,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应严格控制,以确保混凝土能够真正达到耐久性要求。结合我单位施工实际情况,本着既要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又要保证工期顺利进行的原则,针对混凝土入模温度这一要求,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夏期施工中对砼入模温度的控制 当昼夜平均气温(当地时间6时、14时及21时室外气温的平均值)高于30℃时,即已进入夏期施工,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高于30℃ 1、采用砼搅拌运输车运输砼。运输车储运罐装混凝土前用水冲洗降温,并在砼搅拌运输车罐顶设置棉纱降温刷,及时浇水使降温刷保持湿润,在罐车行走转动过程中,使罐车周边湿润,蒸发水汽降低温度,并尽量缩短运输时间。运输混凝土过程中宜慢速搅拌混凝土,不得在运输过程加水搅拌。 2、夏期浇筑砼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备足施工机械,创造好连续浇筑的条件。砼从搅拌机到入模的时间及浇筑时间要尽量缩短。 3、施工时间段的选择 环境温度势必会增加用于拌制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温度。根据夏季天气的特征,通过试验室测得睛天时不同时间段的平均温度: 8:00温度为27.5℃,14:00温度为33.7℃,17:00温度为28.7℃,19:00温度为27.3℃,进入夜间后温度会逐渐降低。所以,施工开盘时间选定在19:00以后,避开高温时段。 4、原材料的温度控制

(1)、水泥和粉煤灰的温度控制 优先采用进场时间较长的水泥和粉煤灰进行拌制混凝土,尽可能降低水泥及粉煤灰在生产过程中存留的余热。通过测温得出新进材料与放置24小时以上的材料相比温度平均差15℃,2天后温度基本稳定。通过对温度相对稳定的水泥进行测试得出平均温度为 38.6℃。粉煤灰温度为33.6℃。所以采用温度较稳定的胶凝材料是控制混凝土温度最为关键的一点。 (2)、集料的温度控制 从混凝土配合比中可以看出,一方混凝土中粗细骨料用量将近占总量80%,所以控制好粗细骨料的温度是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的基础。通过对粗细骨料的温度测试得出:8:00为27.3℃,14:00为33.2℃,17:00为28.9℃,19:00为27.3℃,根据以上不同时段对集料温度测试结果,综合考虑,降低骨料温度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A、采用通风良好的遮阳大棚料场,避免太阳直射达到降温目的。 B、避开白天高温时段,在晚19:00以后环境温度逐渐下降之后和早上7:00以前环境温度还未上升之前这一时间段内进行施工。 C、应急时可采用对骨料洒水降温的方法进行降温。(注意含水率的测试,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的质量) (3)、水温控制 水温控制是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的最佳方法。通过对刚抽出的地下水进行测温,测得温度为18℃(必要时可采用冰块降温),采用刚抽出的地下水用于砼拌制混凝土可以满足降温要求。 (4)、外加剂温度控制 外加剂掺量较少,并且,外加剂罐放置在拌和楼下通风阴凉处,所以对混凝土的温度影响很小,故不考虑其温度对混凝土入模温度的影响。

混凝土温控的措施1

1绪论 实习任务:根据所学内容和相关专业知识,简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 的概念以及应力作用下产生的裂缝。详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的任务和作用, 以及在不同施工阶段解释说明温控的具体措施。 实习的作用:全面检验和巩固课程学习效果,可以利用所学理论解决实 际水利工程问题的能力,增强我们的专业素质,提高自我的学习能力,和实践 能力。 2温度应力 2.1温度应力的概念:由于温度变化,结构或构件产生伸或缩,而当伸缩受到限制时,结构或构件内部便产生应力,称为温度应力。 2.2产生的原因:在凝固、冷却的过程中因为产品结构、环境等因素造成各个位置散热条件不会完全相同,热胀冷缩而形成的互相之间因为收缩而产生的作用力。 3温度裂缝 3.1裂缝的类型:(1)表面裂缝(2)贯穿裂缝和深沉裂缝 3.2裂缝的部位 (1)表面裂缝:多发生在浇筑块侧壁,方向不定,数量较多。 (2)贯穿裂缝和深沉裂缝:这种裂缝自基础面向上开展,严重时可能贯穿整个坝段。此种裂缝切割的深度达3~5m,宽度达1~3mm,且多垂直基面向上延伸,既能平行纵缝贯穿,也能沿流向贯穿。 3.3温度裂缝的原因 大体积混凝凝土施工阶段产生的温度裂缝,时期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 一方面是 混凝土内外温差产生应力和应变,另一方面是结构的外约束和混凝土各质点间的内约束阻止这种应变,一旦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抗拉强度,就会产生裂缝。 (1)表面裂缝:混凝土浇筑后,其内部由于水化热温升,体积膨胀,如遇寒潮,表层降温收缩。内胀外缩,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层产生拉应力。在混凝土内处于内外温度平均值的点应力为零,高于平均值的点承受压应力,低于平均值的点承受拉应

大体积砼的温控措施及施工工艺

大体积砼的温控措施及施工工艺 (1)大体积砼的温控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阶段产生的温度应力往往超过外荷载引起的结构应力,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锚碇使用年限。因此,锚碇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成为确保锚碇施工质量的关键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A砂石料和拌和水预冷却措施 按照温控方案的要求,在每次混凝土开盘前,工地试验人员都须测定和记录砂、石、水泥、粉煤灰和拌合用水的温度,据以计算其混凝土出盘温度和入模温度。当环境温度较高,混凝土拌和料的入模温度达不到设计温度要求时,采用原材料预冷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和料的温度。 B冷却拌和用水 采用冰水作拌和用水降低拌和料温度。 C集料预冷 粗集料的温度对混凝土拌和料的温度影响最大。采取冰水喷洒集料预冷,搭盖通风席棚遮阳。

(2)大体积砼的施工工艺 A浇注 混凝土采用90 m3/h陆上拌合站集中拌合,2台输送泵浇筑各块混凝土。 按设计图纸和温控方案划分各层厚度。分层布置参见混凝土浇注分层布置图。每层由于浇注面积大、混凝土方量多,考虑到混凝土生产能力的限制,施工从一侧开始,以坡比1:5按斜面法布料,由低处向高处浇注,水平推进作业。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上层混凝土浇筑到位,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上下层混凝土浇注间歇时间控制在4-7d。由于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具有较大的流动性,施工时在前端设置挡板。混凝土浇注时间选择在室外温度较底时进行,以夜间施工为主,并按气温控制混凝土入仓温度。为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在浇注过程中加强振捣。振动器采用型号为φ100mm-150mm和φ60mm-35mm,两者结合使用,按施工规范要求反复振捣。在浇注过程中随时检查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预留孔和混凝土垫块的稳固情况,当发现有变形、

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一、混凝土工程执行的温控标准 (1)混凝土温度控制应遵循《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中的有关规定; (2)具体温控措施见设计方的《大坝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3)趾板、面板强约束区混凝土在低温季节浇筑; (4)趾板混凝土最高温度不超过33~35?C,面板混凝土最高温度不超过31~33?C,基础约束区稳定温度16.5?C。 二、混凝土温控措施 (1)合理安排混凝土施工时段 趾板、面板及基础强约束区的混凝土在低温季节浇筑。 (2)优化配合比设计 严格选择优质原材料,按设计推荐的配合比进行配合比试验,确定最佳配合比。掺用高效优质复合型外加剂、I级优质粉煤灰,提高混凝土的增强、抗裂性能。 (3)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分缝分块分层 趾板沿长度方向设施工缝,施工缝间距不超过25~30m;在趾板转折点、地质缺陷处或基岩岩性发生变化处设置伸缩缝;面板混凝土分缝分块严格按施工图纸要求进行。 (4)加强养护与通水散热。 在混凝土表面覆盖绒毛毡保温被或双层草袋进行保温,防止气温骤升时表面水份过分挥发或气温骤降等产生表面干缩裂缝。夏季浇筑混凝土时,在仓面内采取喷雾、隔热、防晒等措施,运输设备设置遮阳棚等。混凝土表面连续喷(洒)

水养护。对一般浇筑层连续养护至上一层施工;对面板和趾板混凝土,保湿养护至大坝蓄水。 (5)加强施工组织管理,确保现场施工顺利进行 在混凝土浇筑前,作好各项准备工作,机械设备、材料供应、施工人员等均安排充足,做到“人停机不停”。在滑模上部设置防雨棚,若温度较高,可起到遮阳防晒的作用;若遇气温较低,可起到保温作用,必要时在棚内设置碘钨灯升温。若浇筑混凝土期间温度较高,则尽量利用夜间施工,避开中午高温时段。

混凝土温控施工方案

辽宁省绥中猴山水库工程 混凝土温控专项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辽宁省猴山水库工程项目部

二〇一六年五月 混凝土温控专项方案 一、概述 1、工程简介 猴山水库工程位于绥中县狗河中游范家乡赵家甸村上游约1km处,距离绥中县城约35km,距离前卫火车站约25km。坝址以上河道长47.9km,控制流域面积377km2,占狗河全流域面积的70%。水库任务是以城市供水为主,兼顾灌溉的大型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 水库最大库容为1.6×108m3,工程等别为II等,工程规模为大(2)型,永久性主要建筑物拦河坝、副坝建筑物级别定为2级;临时性建筑物为4级。主要建筑物的设计洪水重现期采用100年(P=1%),校核洪水重现期采用1000年(P=0.1%),消能防冲建筑物设计洪水重现期采用50年(P=2%)。 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51.60m,由左、右岸挡水坝段、门库坝段、引水坝段及溢流坝段等组成。主坝坝顶全长349.0m,其中左岸挡水坝段长116.0m,右岸挡水坝段长110.0m,溢流坝段长69.0m,引水坝段长16.0m,门库坝段长38.0m。挡水坝段坝顶宽度为8m,坝顶高程138.20m,最低建基面高程86.60m。 2、水文气象 本工程位于绥中县狗河流域,地处中纬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冬季以西北季风为主,严寒干燥;夏季以东南季风为主,炎热多雨,四季冷暖干湿分明。 多年平均气温在9.5℃,极端最高气温达39.8℃,极端最低气温为-26.3℃。结冰时间一般为11月上旬,融冻时间为3月中旬。最冷月为一月,多年平均温度为-7.7℃。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2%,多年平均最大相对湿度出现在7月,为84%;多年平均最小出现在12月,为50%。 3、编制目的 混凝土自然散热缓慢,浇筑后水泥水化热集中,混凝土内部温度迅速上升,且幅度较大。为了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在温度应力的作用下而发生裂缝,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及内部最高温度必须加以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冷却循环水温控措施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冷却循环水温控措施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具有结构厚、体形大、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因水泥水化热作用产生很大的热量,混凝土表面热量散失较快,内部热量不易散发,从而内部与表面产生较大的温差。当温差超过一定临界值时,致使混凝土产生温度应力裂缝,从而影响工程的耐久性。本工程底板 3.2米、2.6米厚采用“大体积混凝土冷却循环水温控施工工法”,防止了大体积混凝土产生温度应力裂缝的质量通病。 采用冷却循环水温控法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温升,通过测温点内热偶传感器所测混凝土内温度的变化规律,自动调节循环水管水流速度,平衡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度,防止混凝土温差所产生的应力裂缝,确保工程质量。 5.11.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5.11.2 砼温升和冷却循环水管、测温点埋设计算 (1)砼温升计算 根据经验公式:Tmax= To +Q/10 式中 Tmax----为砼内部的最高升温值; To----为砼浇筑温度。按夏天15天平均气温取30℃; Q-----为C30每立方米砼中PO42.5矿渣水泥用量取368㎏/m 3, 则施工中砼中心最高温升值为:Tmax=30+368/10=66.8℃

1)根据《高层建筑施工手册》及热交换原理,每一立方砼在规定时间内,内部中心温度降低到表面温度时放出的热量,等于砼在硬化期间散失到大气中的热量。 2)依据该基础设计尺寸、配筋、埋件、留洞、夏天昼夜气温变化及砼温升梯度等情况,以¢48冷却循环水管所承担的砼理论降温体积为基准,通过精确计算(计算过程略)确定,冷却循环水管道按照左、中、右三个循环系统进行安装。冷却循环水管安装上下中心距为660mm,左右中心距为1710mm(如下图所示),三个系统循环水管呈之字形布置。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和监测技术

大观天下二期高层西区1#楼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方案 湖北远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基础筏板厚度为1400mm,砼强度等级为C35,抗渗等级为P6的抗渗砼。根据《砼施工手册》规定,砼结构单面散热厚度超过800mm,双面散热厚度大于1000mm的,预计其内部最高温度超过25℃的结构称为大体积砼结构工程,其施工应按大体积砼考虑。作为大体积砼,解决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产生的温度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之一,其施工的重点难点之一就是如何有效地控制混凝土温度变形裂缝的发展,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抗裂、耐久性等性能。因而控制施工期间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值,防止因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温度应变裂缝,显得尤为重要。 2、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理论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是确保大体积混凝土不产生微裂缝的主要因素,它必须由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温度控制计算、混凝土测温以及混凝土的覆盖保温、养护等技术手段和措施才能实现。在绝热条件下,混凝土的最高温度是浇筑温度与水泥水化热温度的总和。但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热量交换,故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由浇筑温度、水泥水化热温度和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散热温度三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

在施工中,我们主要控制的是混凝土内部温度和表面温度的差值、混凝土表面与环境温度的差值,使二种温度差值满足规范的要求,即通过合理措施有效地控制或降低混凝土的损益温度、绝热温升、浇筑温度,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度差≤25℃。经过对混凝土温度组成因素进行理论上分析,影响混凝土温度控制的主要因素如下: 1、混凝土绝对温升是指水泥水化热,选择适当品种水泥,以控制水泥水化热能,可有效控制混凝土绝对温升。 2、合理有效的保温措施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值,达到设计温差要求,是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的关键因素之一。 3、环境温度过低,增加混凝土拌和温度,从而能有效地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是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关键因素之一。 3、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理论分析,有效混凝土内外温差的主要措施如下: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京沪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实施细则 2、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3、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选定报告 4、京沪高速铁路桥梁承台、墩台身设计图 二、原材料进行控制 根据京沪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实施细则,我公司原材料采取以下措施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纹。 1、采用高标号低、中热水泥,尽量减少每立方米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 2、选择水泥时,选用铝酸三钙、游离氧化钙、氧化镁和三氧化硫尽可能低的低收缩水泥,水泥中碱含量小于0.6%。 3、选择粒径为5~31.5mm的二级配碎石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时可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 4、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0%左右,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并可减少混凝土收缩。 5、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输送,掺加适量的粉煤灰。粉煤灰对降低水化热、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有利。

6、在混凝土中掺加减水剂可降低水化热峰值,对混凝土收缩有补偿功能,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三、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1、选择强度、耐久性适宜,混凝土收缩性能相对较好、费用经济的配合比进行施工。 2、细骨料的体积为骨料总体积的34%~38%。 3、在满足和易性的基础上,尽量选用较少的胶凝材料用量,胶凝材料的组成及适用比例通过混凝土试验及结构物热工计算必选后确定。 4、在选取适当水胶比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强度储备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前提下,56天标养强度不超过设计强度等级的140%。 5、混凝土的设计坍落度不应过大。 四、降低入模前混凝土浇灌的温度,入模温度不大于25度,具体措施如下 1、采用冰水配制混凝土,或在搅拌站配置有深水井,采用冰凉的井水配制。 2、粗细骨料均搭设遮阳棚,避免日光曝晒。 3、夏季施工尽量安排在晚9:00~早8:00之间,一最大限度的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入模温度。 4、不使用温度过高的水泥。 五、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延缓温差梯度与降温梯度的措施 1、首次进行承台、墩台施工时,选择4个代表性截面进行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

【测温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2015-08-31测量 1.大积混凝土的概念 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指混凝土结构物中, 水 (1)内外温差:混凝土内部热量积聚不易散发,外部则散热较快,无论在升 温或降温过程中,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总低于内部温度。即使在混凝土硬化后期,水化热散尽,结构温度已接近周围气温,这是若受到寒潮侵袭,气温骤降,结构表面急冷,仍会产生内外温差。这种温差造成内部和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就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温差大到一定程度,表面的拉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2)收缩作用: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初期,混凝土处于升温阶段及塑性状态, 弹性模量很小变形变化所引起的应力很小,故温度应力一般可忽略不计。但过了数日混凝土硬化(多余水分蒸发时引起的体积收缩)以后发生的收缩,将受到地基和结构边界条件的约束时才引起的拉应力,当该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在混凝土内部产生裂缝。 表面裂缝与内部裂缝叠加起来,就可能贯穿结构的整个截面,造成严重危害。所以在施工及养护阶段应严格控制温升,对于强度要求较高的混凝土,水泥用量相对较多,水化热大,温升速率也较大,一般可达35℃左右,加上初始温度可使 , 探头配合);≤1.0℃(与测温线配合)。 3.2测区布置及测温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块体温度监测点布置,以真实地反映出混凝土块体里外温差、降温速度及环境温度为原则,一般可按下列方式布置:

1)温度监测点的布置范围以所选混凝土的浇注块体平面图对称轴的半条轴线为测温区(对长方体可取较短的对称轴线),在测温区内温度测点呈平面布置; 2)在测温区内,温度监测的位置与数量可根据混凝土浇注块体内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及温控的要求确定; 3)保温养护效果及环境温度监测点数量应根据具体需要确定;

公路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研究

公路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18-10-30T10:04:59.35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作者:李存金 [导读] 本文以控制公路桥梁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为目的,通过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成因与温度应力的分析青海第三路桥建设有限公司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本文以控制公路桥梁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为目的,通过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成因与温度应力的分析,结合具体施工过程提出相关控制措施,以此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水平与结构质量。所得结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以期在该行业间形成技术交流。 关键词:公路桥梁;混凝土施工;大体积结构;温控措施 1.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成因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随着水泥水化热的释放其会经历升温与降温两个过程。混凝土结构自身的导热性能差,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这种现象更加突出,水泥水化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聚集在混凝土的内部,使得混凝土内部迅速升温,而混凝土外露表面容易散发热量,这就使得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很大,在内胀外缩(形成温度应力)作用下致使混凝土表面拉应力逐渐增大,同时由于混凝土抗拉强度较低(为抗压强度的1/10~1/20),特别是在凝结硬化阶段,其抗拉强度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表面拉应力的直接作用下,其结构便会因细微变形而产生表面裂缝,随着表面拉应力的不断增大,当其超出混凝土自身承受范围时,便会直接越过残余变形而发生脆性断裂。实践表明:单位体积混凝土水泥用量每增加10Kg,其内部温度便会升高1℃,对应(内部)膨胀则会增大0.01mm。 2.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分析 2.1早期温度应力 该阶段混凝土温度场变化较快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弹性模量呈增长趋势,此时混凝土因内部大热量的产生所引起的应力称为早期应力,该阶段开始于混凝土浇筑,终止于水泥水化反应结束,一般持续时间约为30d。混凝土浇筑初期(早期)为升温阶段,此时其内部温度持续上升,如若外部温度较低,在热胀冷缩作用下,则会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开裂。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初期开裂易被误认为是其表面泌水、养护不当造成的龟裂现象,而实际上这种开裂要深于龟裂很多。 2.2中期温度应力 混凝土浇筑中期,其自身温度因与外界热量交换而逐渐下降,由此产生的应力称为中期应力,并且与早期温度残余应力相叠加,该阶段开始于混凝土水化热释放结束,终止于结构温度场稳定,此时混凝土弹性模量无较大变化。中期通常为混凝土浇筑后3~4d(硬化后期),此时核心混凝土呈降温状态,并且混凝土体积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逐渐缩小,自水化热释放结束至温度冷却稳定,此时混凝土冷却以及外界温度变化为造成温度应力产生的主要因素,并在与早期残余应力叠加后共同作用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2.3后期温度应力 此时混凝土温度应力主要因外界环境影响而产生,并与前期残余应力叠加后共同形成后期温度应力,该阶段开始于混凝土温度下降至稳定,终止于构件使用寿命结束,此时混凝土弹性模量呈稳定状态。后期主要为混凝土冷却完全后的运营时期,此时如若内外温差较大,一旦内部出现降温,而外部降温相对较小,便会有较大拉应力形成于核心混凝土中,进而演化为拉裂缝。 3.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 3.1设计控制 (1)优化配合比。在确保混凝土工作性能满足施工需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小混凝土单位体积用水量,结合“一高(高粉煤灰掺量)、二掺(掺加高性能引气剂与高效减水剂)、三低(低水胶比、低坍落度、低砂率)”的设计准则,配制出“低热、中弹、高韧性、高强度以及高抗拉性能”的抗裂混凝土。 (2)采用细钢筋、小间距的方式(根据经验可采用Ф8~16@100~200的防裂钢筋网片,具体可通过计算确定)增配构造筋,同时保证全截面配筋率处于0.3~0.5%范围,以此提升混凝土结构抗裂性能, (3)设置暗梁于易裂边缘部位,同时对该部位适当加大配筋率,以此使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得到有效提升。 (4)结构设计时结合施工气候特征合理设置后浇缝,其主要作用是减小混凝土结构的约束范围,进而实现构件整体性的保护,其在主体混凝土浇筑后应采用膨胀性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实施浇筑处理。后浇缝间距一般按20~30m布设。 3.2材料控制 3.2.1水泥 选择初凝时间长、水化热低的水泥。水化热作为温度应力产生的主导因素,因此水泥选用应以425R等级的矿渣硅酸盐水泥为首选,其具有硅酸三钙含量少、水化热低、水化速度慢等特点,可以很好的预防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的产生。 3.2.2骨料 (1)粗骨料。由于自然连续级配的粗骨料所配制配制的混凝土不仅和易性较高,对水与水泥节约明显,而且其抗压强度较高,因此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对粗骨料的选择应结合工程实况以颗粒半径较大、级配良好的骨料为首要选择。试验表明:就石子粒径来说,选用5~40mm比5~20mm的配制混凝土可每方减少用水量约15Kg,并可有效降低混凝土温度1.5℃左右。 (2)细骨料。细骨料应以细度模数为2.6~2.9范围的中、粗砂为首选,同时确保质地优良。研究表明:采用平均粒径与细度模数较大的中、粗砂拌制混凝土,可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幅度与温升速率,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控制拥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3.2.3外加剂 采用外加剂双掺技术。适量粉而煤灰的掺加可因水泥用量的减少而降低水化热,其用量需经试验确定,一般不大于30%;缓凝剂的使用不仅可在水化热的释放速率与峰值出现上起到延缓与推迟作用,而且还可减缓混凝土的凝结速率,延长凝结时间,推迟混凝土强度的早期发展,同时对于混合料和易性的改善和水泥与水用量的减少起到促进作用,进而达到水化热降低的目的。

夏季混凝土温控措施

夏季混凝土施工温控措施 一、基本措施 实践证明,只要措施得当,按标准控温是可能的。行之有效的主要降温措施如下: 1.粗骨料降温 粗骨料降温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骨料降温2℃,出机温度约下降0.5~1℃。搭棚遮阳、提前淋水散热效果较好。但使用中要严格控制含水量。 2.细骨料降温 不宜淋水,注意运用层间的温度差。要严格控制,检测含水量,保证检测样品与使用材料的一致性。 3.拌合用水降温 这是最重要的降温手段。水的温度每下降4℃,出机温度约下降0.8~1℃。冷却水可使用制冰机或制冷机完成,后者较经济。 4.水泥降温 水泥降温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出机温度,水泥降温8℃,混凝土的出机温度约下降1℃左右。当前由于水泥厂料源紧张,供不应求,生产后无停留降温的时间,一般储存罐温度高达60~80℃。施工单位应主动与厂方联系,并采用调整增加中间罐仓的方法降温。一般多停留一天,可降温1~1.5℃左右,并加强对水泥温度及安定性的检测。

5.时段降温 在常规降温不能达标时,应改在夜间施工,下表为某拌合站分时段的测温记录,可见骨料温差可达8~10℃,水的温差可达4℃左右(详见下表)。 拌合站测温记录 三、基本要求 1.坚持控制入模温度。对大体积混凝土如制梁、墩台,入模温度应小于30℃。对地下灌注桩混凝土入模温度按规范要求宜小于30℃,但不得超过32℃。 2.坚持控制芯部温度小于65℃,坚持制梁、墩台各界面温差小于15℃。特别要控制钢筋、模板与混凝土界面的温差,必要时要搭棚、淋水降温。大体积混凝土也可采用内部降温。 3.坚持测温记录的真实性。除按附表记录外,要加强对预埋传感器、红外线测温计、插入式测温计、水银棒式测温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计算书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计算书 1 T-mt) 式中:T(t)混凝土龄期为t时的绝热温升(℃) m c每m3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取415kg/m3 Q胶凝材料水热化总量,Q=kQ0 Q0水泥水热化总量377KJ/kg(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C 混凝土的比热:取0.96KJ/(kg.℃) ρ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kg/m3 m 与水泥品种浇筑强度系有关的系数取0.3d-1(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t混凝土龄期(d) 经计算:Q=kQ0=(K1+K2-1)Q0=(0.955+0.928-1)X377=332.9KJ/kg 2、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当量温度 (1)混凝土收缩的相对变形值计算 εy(t)=εy0(1-e-0.01t)m1m2m3.....m11 式中:εy(t)龄期为t时混凝土收缩引起的相对变形值 εy0在标准试验状态下混凝土最终收缩的相对变形值取3.24X10-4 m1m2m3.....m11考虑各种非标准条件的修正系数 m1=1.0 m2=1.0 m3=1.0 m4=1.2 m5=0.93 m6=1.0 m7=0.57 m8=0.835 m9=1.0 m10=0.89 m11=1.01

m1m2m3.....m11=0.447

(2)混凝土收缩相对变形值的当量温度计算 T y(t)=εy(t)/α 式中:T y(t)龄期为t时,混凝土的收缩当量温度 α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取1.0X10-5 3、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E(t)=βE0(1-e-φ) 式中:E(t)混凝土龄期为t时,混凝土弹性模量(N/mm2) E0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近似取标准条件下28d的弹性模量:C40 E0=3.25X104N/mm2 φ系数,近似取0.09 β混凝土中掺和材料对弹性模量修正系数,β=1.005 4、各龄期温差 (1)、内部温差 T max=T j+ξ(t)T(t) 式中:T max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 T j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因搅拌砼无降温措施,取浇筑时的大气平均温度,取15℃ T(t)在龄期t时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ξ(t)在龄期t时的降温系数

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第14章混凝土温度控制 14.1厂区混凝土工程概述 电源电站厂房为引水式水电站,厂房形式为地面式,厂房区建筑物包括主厂房、副厂房、安装场及尾水渠等建筑物。电站为三台机组,总装机容量99MW。厂区电站建筑物结构尺寸: 主厂房结构几何尺寸为50.3m×33.60 m×32.10m (长、宽、高),厂房内自身提升设备为一台125t、25t,跨度16m的桥式起重机;厂房安装间及发电机组高程269.7m,机窝开挖高程252.5m,水轮机中心高程:260.00m,同时厂房上游与三根压力支管道连接,厂房基础处理为固结灌浆。 本工程为Ⅲ等工程,永久建筑物按3级设计,临时建筑物按5级设计。 14.2 设计主要工程量表表14-1

14.3水文气象条件 根据现场踏勘及招标文件,伊洛瓦底江流域位于亚洲西南季风区,气候受西南季风支配,分属亚热带和热带雨林气候带,全年分为3季:3~5月为暑季、6~10月为雨季、11~2月为凉季。由于资料缺乏,故根据邻近泸水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雷暴日数为52.1d;根据莫强波14年资料统计,日降雨量大于5mm的降雨日数见表14-2。 表14-2 电源电站气象成果 14.4厂区混凝土温度控制设计 本工程引水隧洞由于为洞内混凝土作业,混凝土分仓段10m至12m,量小,原则上不做温控措施,只对厂区大体积混凝土做温控设计。 14.4.1温控标准 (1)分缝分块 电站厂房顺流向长度18.7m,不分缝通仓浇筑,具体分缝分块尺寸以施工详图为准。 (2)混凝土设计允许最高温度 混凝土设计允许最高温度见表14-3。 (3)上下层温差标准 在龄期28d以上的老混凝土上连续浇筑新混凝土,在新浇筑混凝土连续上升条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