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混凝土施工的温度控制措施

浅谈混凝土施工的温度控制措施

浅谈混凝土施工的温度控制措施
浅谈混凝土施工的温度控制措施

浅谈混凝土施工的温度控制措施

摘要:水利建筑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保证工期按时完成的前提下,还要确保工程质量,这就不可避免的要在夏季高温季节、冬季低温季节进行混凝土施工。为了保证高温、低温季节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需采取必要的温度控制措施,本文列举了一些经常采取的温控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高温;低温;温度控制

Abstract: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is a complex proces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project completed on time, but also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it is inevitable to concrete construction in high temperature season, summer winter low seaso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high temperature, low temperature of concrete,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measures necessary to be taken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lists some frequently take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measures, for reference.

Key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ncrete;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control

前言

对于水利建筑施工来说,进度和质量是相辅相成的,在保证工期按时完工的前提下,还要确保工程质量。,有时在工期紧张的施工环境下必须进行特殊季节的混凝土施工,那就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温度控制措施,下文列举了一些经常采取的温控措施,以供参考。

1、夏季高温季节温度控制措施

1.1热工计算

由混凝土允许最高浇筑温度计算出混凝土的入仓温度,再由混凝土的入仓温度推算混凝土出机口温度T01。根据实测砂、石、水、水泥的温度以及砂、石的含水率和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用量,计算出出机口温度T02。比较T01和T02两者的数值,如果T01大于T02,说明还要进一步改进温控措施。如果T01小于T02,说明采取的温控措施是合适的。

1)混凝土入仓温度计算

(公式一)

式中

TP:混凝土浇筑允许的最高温度,取设计规定值,26℃;

高温施工专项措施

施工现场高温作业施工措施 编制人:李继红 审批人:黄德兵 石屏县妇幼保健院业务用房工程项目部 2015年12月29日 高温作业施工措施 一、高温施工准备工作 一、成立施工紧急情况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协调工作。由项目经理李树斌担任领导小组组长。 二、夏季高温到来之前,组织有关人员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技术交底,提出夏季高温计划,为施工提供技术准备。 三、及时调整炎热季节的上下班时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四、保证干净卫生的茶水供应和提供按劳动规定应享受的待遇。 五、食堂饮食要卫生,保证工作人员健康。 六、浇筑混凝土之前,一定要将模板浇水湿透。 七、浇筑好的混凝土养护工作要得到高度重视,要在混凝土初凝后,及时得到养护,用草包覆盖,并浇水养护,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使混凝土表面发生开裂。

八、根据气候气温情况,及时配合做好混凝土配合比和坍落度的调整工作,满足施工要求和质量标准。 九、项目部配备的主要药品如下:感冒药、发烧药、腹泻药、消炎药等治疗药品及仁丹、十滴水、正气水、菊花茶、降火凉茶、绿色保健食品等。 二、夏季施工技术措施 一、砌体工程 (一)高温季节砌砖,要特别强调砖块的浇水,除利用清晨或夜间提前将集中堆放的砖块充分浇水湿透外,还应在临砌之前适当地浇水,使砖块、片石保持湿润,防止砂浆失水过快影响砂浆强度和粘结力。 (二)砌筑砂浆的稠度要适当加大,使砂浆有较大的流动性,灰缝容易饱满,亦可在砂浆中掺入塑化剂,以提高砂浆的保水性和易性。 (三)砂浆应随拌随用,对关键部位砌体,要进行必要的遮盖、养护。 (四)掺微沫剂的砂浆,必须严格遵照使用说明拌制。 三、混凝土施工 (一)混凝土的配置、搅拌和运输 1、原材料储存、降温要求: ⑴ 应对水泥、砂、石的储存仓、料堆等进行遮阳防晒处理,或在砂石料堆上喷水降温,以便降低原材料进入搅拌机的温度。 ⑵ 采用冷却装置冷却拌和水,并对水管及水箱加遮阳和隔热设施,也可在搅拌水中加碎冰来降低拌和水温。

夏季施工措施

夏季施工措施 随着东营地区气温的不断升高,当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时,即进入夏期施工阶段。混凝土工程均应严格按夏期施工要求办理。 一.夏期施工条件 当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时,即进入夏期施工,混凝土及砌体工程的施工需按夏期施工的有关要求进行办理。 郑州地区夏季高温炎热,持续时间长,对施工不利影响较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夏期高温时正常施工,采取夏期施工措施也是保证圬工工程质量的关键,采取以下夏期施工措施保证夏季高温时正常施工。 二.夏期施工领导小组 1.项目部成立夏期施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夏期施工的生产任务安排及施工部署。 2.做好夏期施工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对所有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进行及时培训,强调夏期施工技术工作的特殊性,熟悉夏期施工采取的相关措施,使夏期施工能够顺利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3.严格按夏期施工的要求组织生产,加强防暑降温,同时确保防暑降温物资供应及时,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 4、加强夏期施工温度的测定工作,由试验人员对大气环境温度、养护温度、混凝土出盘温度、入模温度等按规范要求的频率、时间、位置进行及时测定,并做出详细的记录。

三.夏期施工的准备工作 1.由试验人员负责收集气象部门的有关气象资料,在夏期施工前后的10天内,做好温度的测定工作,并对各施工工点及作业队及时通报天气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养生、降温等措施。 2.开工前,应针对施工内容和特点制定详细的夏期施工措施,内容包括技术措施,安全、文明施工措施,材料供应计划,质量标准等,确保夏期施工按标准要求顺利完成。 3.工程施工现场所有临时用房、仓库应及时进行防渗漏、防台风检查,并做好维修工作。凡材料堆放场地、机具设备安放地点等均要有防雨、防风措施。 4.施工现场应具备合理有效的排水措施,设置好足够的排水机具。对施工现场及构件材料堆放场地应根据地形,对场地排水系统进行疏通,以保证水流畅通,并防止道路上的水倒流入场地。 5.备足雨期施工工具和材料设备,如铁锨、洋镐、塑料布、帆布、草袋、雨衣、胶鞋、水泵、胶管等。 6.设备及电闸采取防雨、防潮措施,并安装接地保护装置。 7.吊车等机械设备停放时要远离高压线,作业时要加大与高压线 的安全距离,防止因空气潮湿发生触电、放电事故伤人。 8.有输电线路进行漏电检查,对用电设备进行接地或接零检查,不得混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保证安全生产。 9.对电焊条烘干的管理,并按焊条的质量证明书的要求进行烘干,拿到现场使用的焊条应使用焊条保温桶,随用随取,防止受潮。

简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摘要: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 为了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或把裂缝控制在某个界限内, 必须进行温度控制。一般要选用合适的原料和外加剂,控制混凝土的温升,延缓混凝土的降温速率;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采取相应的降温与养护措施,及时进行安全监测,避免出现裂缝,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在此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温度控制,水化热 随着我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和城市建设的发展, 大体积混凝土已经愈来愈广泛地应用于大型设备基础、桥梁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面。这种大体积混凝土具有体积大、混凝土数量多、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 在设计和施工中除了必须满足强度、刚度、整体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外, 还必须控制温度变形裂缝的开展, 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建筑物的安全。因此控制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裂缝的扩展, 是大体积混凝土设计和施工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的产生原因 大体积混凝凝土施工阶段产生的温度裂缝,时期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一方面是混凝土内外温差产生应力和应变,另一方面是结构的外约束和混凝土各质点间的内约束阻止这种应变,一旦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抗拉强度,就会产生裂缝。 1、水泥水化热 在混凝土结构浇筑初期,水泥水化热引起温升,且结构表面自然散热。因此,在浇筑后的3 d ~5 d,混凝土内部达到最高温度。混凝土结构自身的导热性能差,且大体积混凝土由于体积巨大,本身不易散热,水泥水化现象会使得大量的热聚集在混凝土内部,使得混凝土内部迅速升温。而混凝土外露表面容易散发热量,这就使得混凝土结构温度内高外低,且温差很大,形成温度应力。当产生的温度应力( 一般是拉应力) 超过混凝土当时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形成表面裂缝 2、外界气温变化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间,外界气温的变化对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起着很大的影响。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是由浇筑温度、水泥水化热的绝热温度和结构的散热温度等各种温度叠加之和组成。浇筑温度与外界气温有着直接关系,外界气温愈高,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也就会愈高;如果外界温度降低则又会增加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梯度。如果外界温度的下降过快,会造成很大的温度应力,极其容易引发混凝土的开裂。另外外界的湿度对混凝土的裂缝也有很大的影响,外界的湿度降低会加速混凝土的干缩,也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措施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成因, 可从以下几方面制定温控防裂措施。 一、温度控制标准 混凝土温度控制的原则是:(1)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延缓最高温度出现时间;(2)降低降温速率;(3)降低混凝土中心和表面之间、新老混凝土之间的温差以及控制混凝土表面和气温之间的差值。温度控制的方法和制度需根据气温(季节)、混凝土内部温度、结构尺寸、约束情况、混凝土配合比等具体条件确定。 二、混凝土的配置及原料的选择 1、使用水化热低的水泥 由于矿物成分及掺合料数量不同, 水泥的水化热差异较大。铝酸三钙和硅酸三钙含量高的, 水化热较高, 掺合料多的水泥水化热较低。因此选用低水化热或中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制混凝土。不宜使用早强型水泥。采取到货前先临时贮存散热的方法, 确保混凝土搅拌时水泥温

混凝土温控及防裂措施

8.11 混凝土温控防裂措施 8.11.1 基本条件及要求 8.11.1.1 混凝土允许最高温度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坝后厂房混凝土允许设计最高温度见表8.11-1。 表8.11-1坝后厂房工程混凝土设计允许最高温度单位:℃ 注:L为浇筑块长边尺寸。 8.11.1.2 控制浇筑层最大高度和间歇时间 基础和老混凝土约束部位浇筑层高控制为 1.5m~2.0m,基础约束区以外最大浇筑高度控制在2.0m~3.0m以内,上、下层浇筑间歇时间为5d~7d,对混凝土浇筑层较厚、温控要求较严部位可适当延长2d~3d。在高温季节,可采用表面流水冷却的方法进行散热。应严格按施工图纸所示或经监理人批准的分层分块图进行浇筑。 8.11.2 混凝土出机口温度控制 (1)混凝土拌制过程中,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升 1) 尽量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 2) 在保证混凝土质量满足设计、施工要求的前提下,改善混凝土骨料级配,掺加优质的掺和料和外加剂以适当减少单位水泥用量。 (2)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在高温季节或较高温季节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预冷混凝土浇筑,在计算混凝土浇筑温度时应充分考虑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回升。各月、分部位混凝土浇筑温度及出机口温度控制指标见表8.11-2。

8.11.3.1 混凝土运输温控 (1)采用搅拌车运输时,在运输混凝土前对机械运输设备喷雾或冲洗预冷,采取隔热遮阳措施。 (2)通过汽车运输的混凝土,根据拌和楼和建筑塔机、布料杆、混凝土泵等的生产能力,以及仓面浇筑的情况,合理安排汽车数量及拌和强度,一般每车运输混凝土不少于3.0m3,运输车辆安装遮阳棚,运输途中拉上遮阳棚,拌和楼前安装喷雾装置,对回程的车辆喷雾降温。 (3)运输道路优选最短路径,以使混凝土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浇筑地点。 (4)在条件允许的施工现场搭设遮阳棚,启动冷却水降温系统,所有待料搅拌车进行待料洒水降温。 8.11.3.2 浇筑过程温控 (1)高温季节浇筑时,在下料的间歇期,用聚乙烯卷材覆盖仓面,防止温度倒灌。 (2)夏季浇筑仓内配备喷雾设施,喷雾设备有轴流风机、摆动式喷雾机雾化管等,根据仓面特点来配置喷雾设备,考虑摆动式喷雾机降温效果较好,一般情况下,选择用摆动式喷雾机,局部不宜用喷雾机的部位用雾化管。 (3)混凝土浇筑前,配置足够的施工设备,加快入仓强度和浇筑强度,缩短运输时间和混凝土浇筑时间,减少太阳对运输混凝土的辐射。 (4)为缩短坯层覆盖时间,加大入仓强度,可减少坯层厚度,每坯层厚调整为35~40cm。 8.11.4 混凝土冷却通水 8.11.4.1 冷却水管的布置及埋设 (1)埋设部位:有初期通水、中期通水和后期冷却要求的部位均需埋设冷却水管。冷却水管采用1英寸(直径2.54cm)黑铁管,也可采用塑料、高密聚乙烯类管材。 (2)冷却水管及供水管的规格、类型、间距长度、通水量等应满足初期、中期通水降温的要求。 (3)冷却水管的布置要求:冷却水管一般按1.5m×1.5m布置,当层厚大于2.0m时,应在浇筑层中间埋设一层冷却水管。冷却水管单根水管长度不得超过250m。中间埋设的冷却水管一般采用高密聚乙烯类管材,随仓位浇筑到高程埋设。 (4)冷却水管宜预先加工成弯段和直段两部分,在仓内拼装成蛇形管圈。

混凝土温控措施(1)知识交流

混凝土温度控制 1概述 温控措施要求 (2) 常温混凝土为低温季节不采用预冷措施拌制的自然温度混凝土,也称自然入仓温度混凝土;预冷混凝土为高温季节或较高温季节采用预冷措施拌制的低温混凝土。 (3)应根据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气温资料、施工方法等及设计允许最高温度推算出浇筑块所需的浇筑温度及出机口温度,并建立相应的关系,报监理人审批后执行。4月及10月浇筑贴坡混凝土时,混凝土出机口温度需达到7~10℃,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在12~14℃。 (4) 为减少预冷混凝土温度回升,应严格控制混凝土运输时间和仓面浇筑坯覆盖前的暴露时间,混凝土运输机具应加保温设施,并减少转运次数,使预冷混凝土自出机口至仓面浇筑坯被覆盖前的温度满足浇筑温度要求。 15.14.5.3 合理的层厚及间歇期 (1)混凝土浇筑分层按设计要求进行,贴坡混凝土浇筑层厚一般采用 1.5~2m,加高混凝土浇筑层厚采用2~3m。若需变动,应经监理人书面批准。 (2) 大体积混凝土层间间歇应满足表15-7的要求,墩、墙浇筑层厚3~4m ,层间间歇时间4~9天。 表15-7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层间间歇时间单位:天 注:低温季节浇筑取下限值。 (3)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施工进度要求和有关层厚及间歇期要求,规划好各部位混凝土浇筑具体层厚及间歇期。 (4) 对施工计划中预计为长间歇停浇面,应在仓面布设防裂钢筋。

15.14.5.4 合理的施工程序和进度 主体建筑物施工程序和进度安排,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 混凝土在设计规定的间歇期内连续均匀上升,不得出现薄层长间歇。 (2) 贴坡混凝土安排在10月至次年4月施工。 (3) 贴坡混凝土相邻坝段之间高差不宜大于4~6m。 15.14.5.5 混凝土表面保护 (1)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满足以上温控要求外,还应满足表面保护要求。 (2) 应根据设计表面保护标准确定不同部位、不同条件的表面保温要求。尤其应重视基础约束区,贴坡部位及其它重要结构部位的表面保护。应重视防止气温骤降及寒潮的冲击。所有混凝土工程在最终验收之前,还必须加以维护及保护,以防损坏。浇筑块的棱角和突出部分应加强保护。 各部位主要保温要求如下: 1) 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应选择保温效果好且便于施工的材料,保温后表面等效放热系数:一般部位混凝土β≤2.0~3.0w/m2·℃;对永久暴露面、棱角部位、溢流面、闸墩等重要部位β≤1.5~2.0w/m2·℃。 2) 对于除过流部位之外的新浇混凝土上、下游永久暴露面,浇完拆模后立即设施工期的永久保温层。施工期的永久保温指保温至本标工程完工前。β值取15.14.5.5(2) 1)中下限值。 3) 每年入秋(9月底),应将竖井、廊道及其他所有孔洞进出口进行封堵。 4) 当日平均气温在2~3天内连续下降超过(含等于)6℃时,28天龄期内混凝土表面(顶、侧面)必须进行表面保温保护。β值取15.14.5.5(2) 1)中上限值。

高温施工专项措施培训资料

高温施工专项措施

高温季节施工方案 一、高温施工准备工作 一、成立施工紧急情况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协调工作。由项目经理李树斌担任领导小组组长。 二、夏季高温到来之前,组织有关人员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技术交底,提出夏季高温计划,为施工提供技术准备。 三、及时调整炎热季节的上下班时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四、保证干净卫生的茶水供应和提供按劳动规定应享受的待遇。 五、食堂饮食要卫生,保证工作人员健康。 六、浇筑混凝土之前,一定要将模板浇水湿透。 七、浇筑好的混凝土养护工作要得到高度重视,要在混凝土初凝后,及时得到养护,用草包覆盖,并浇水养护,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使混凝土表面发生开裂。 八、根据气候气温情况,及时配合做好混凝土配合比和坍落度的调整工作,满足施工要求和质量标准。 九、项目部配备的主要药品如下:感冒药、发烧药、腹泻药、消炎药等治疗药品及仁丹、十滴水、正气水、菊花茶、降火凉茶、绿色保健食品等。 二、夏季施工技术措施 一、砌体工程 (一)高温季节砌砖,要特别强调砖块的浇水,除利用清晨或夜间提前将集中堆放的砖块充分浇水湿透外,还应在临砌之前适当地浇水,使砖块、片石保持湿润,防止砂浆失水过快影响砂浆强度和粘结力。

(二)砌筑砂浆的稠度要适当加大,使砂浆有较大的流动性,灰缝容易饱满,亦可在砂浆中掺入塑化剂,以提高砂浆的保水性和易性。 (三)砂浆应随拌随用,对关键部位砌体,要进行必要的遮盖、养护。 (四)掺微沫剂的砂浆,必须严格遵照使用说明拌制。 三、混凝土施工 (一)混凝土的配置、搅拌和运输 1、原材料储存、降温要求: ⑴应对水泥、砂、石的储存仓、料堆等进行遮阳防晒处理,或在砂石料堆上喷水降温,以便降低原材料进入搅拌机的温度。 ⑵采用冷却装置冷却拌和水,并对水管及水箱加遮阳和隔热设施,也可在搅拌水中加碎冰来降低拌和水温。 ⑶水泥进入搅拌机的温度不宜大于40℃。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考虑坍落度损失。 3、搅拌料斗、储水器、皮带运输机、搅拌楼都要采取遮阳措施,尽量缩短搅拌时间。应经常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以满足施工所必须的坍落度要求。 4、混凝土宜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当掺用缓凝型减水剂时,可根据气温适当增加坍落度。 5、宜尽可能在棚内或气温较低的晚上或夜间搅拌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未规定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30℃。

夏季混凝土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

一、工程简介 我部承建得福平铁路管段起于福州市火车站,穿新苔井山隧道,过山重特大桥,止于新鼓山隧道内(鼓山隧道全长8199m,我部修建5875米,二公司修建2324m),新鼓山隧道DK9+220处设置横洞一座,全长400m;施工正线起讫里程DK0+000~DK10+970,正线全长10、97km,其中DK0+000~DK3+300利用既有沿海铁路联络线3、30km,新建段长7、67km。相应配建福州站至樟林站沿海铁路联络线: 下行联络线(单线):XLDK0+881~XLDK4+300,长度3、419km; 上行联络线(单线):SLDK0+875~SLDK4+300,长度3、425km。 上下行联络线从福州站方向引出,线位走行于既有沿海铁路联络线两侧,以隧道得形式经东山站接既有沿海铁路联络线至樟林站,设计标准时速为120km/h。 该项工程所处福州市属典型得亚热带季风气候,因而其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雨水较为充足等特点,据调查显示福州市每年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高达33~37℃(历年极端最高气温甚至达到42、3℃);又因福州市临近海洋,因此雨水较为充足,台风挥动较为频繁,台风活动集中期主要在7~9月。 二、编制目得、依据及适用范围 2、1编制目得 我部承担建设福平铁路FPZQ-1标管段地处福州市,夏季温度高且持续时间较长。夏季高温施工时混凝土凝结速度加快,不但对混凝土施工带来极为不利得影响,而且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表面出现裂缝等不良现象。

为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最大限度地克服高温给混凝土施工带来得危害,特此编写此方案。。 2、2编制依据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TB10005-2005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04-2015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03-2015 FPZQ-1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3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苔井山隧道、新鼓山隧道、山重特大桥等在夏季施工得混凝土工程。 三、夏季混凝土施工特点及施工控制措施 3、1夏季混凝土施工特点 夏季混凝土施工最显著得特点就是环境温度高、相对湿度小,这些对于新拌合物及凝结后得混凝土产生许多不利影响。 3、1、1夏季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较高,易加速水化反应,对混凝土拌制、运送、浇筑等均不利; 3、1、2在高温下拌制混凝土,因原材料温度较高,水分蒸发快等诸多因

混凝土温控措施

1.8混凝土温控防裂措施 1.8.1混凝土温控要求 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应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振捣后 50~100mm 深处的温度)不宜高于28℃。在炎热季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宜将 混凝土原材料进行遮盖,避免日光爆晒。根据原料温度推算拌合后混凝土的温度 可按下式进行: max 0()t T T T ξ=+ (1) 式中: ξ —不同浇筑块厚度、不同龄期时的降温系数,可由表查得 0T —混凝土的浇筑入模温度 max T —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 ()t T —在t 龄期时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1)mt c t m Q T e C ρ -=- (2) 式中: c m —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 Q —每千克水泥水化热量 C —混凝土的比热,一般取0.96J/Kg ·K ρ —混凝土的质量密度,取2400Kg/m 3 e ―常数,为2.718 m ―与水泥品种,浇筑时与温度有关的经验系数,取0.3 t ―混凝土浇筑后至计算时的天数 1.8.2混凝土温控措施 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温差过大产生温度裂缝,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混 凝土施工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采用低水化热水泥 施工中选用了水化热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同时,为减少混凝土配合比中

的水泥用量,在确保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的条件下,适当掺入了粉煤灰及外加剂,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升,控制最终水化热。 2、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指混凝土运输至浇筑时的温度,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措施是用冷水对粗骨料进行冲洗,选择在夜间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了24℃以内。 3、控制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 尽量减少浇筑层厚度,以便加快混凝土散热速度。施工采用汽车泵泵送入模时候,混凝土浇筑时严格控制分层厚度为每30cm一层,自一侧向另一侧顺序浇筑,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分层厚度利用钢筋或其它标尺做参照物,派专人进行负责,一个下料点到位后,移至下一个下料点,依次进行,混凝土布料完成且平整后开始振捣。 4、加强混凝土的振捣质量 浇筑过程中配备6条插入式振动棒,分区负责保证振捣质量,尤其是在钢筋密集处,必须保证其密实性和均匀性,防止出现过振、漏振现象。 混凝土浇筑到设计标高后,要除去表面浮浆,安排专人找平。为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收缩裂缝,用木抹进行二次收浆找平。 5、及时保温养护 (1)在遇气温骤降的天气或寒冷季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后,应注意覆盖保温,加强养护。 (2)保温养护采用在混凝土表面蓄水养护的方法,养护安排专人进行,个别蓄水养护不到的部位给予覆盖并经常洒水,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不失水。6、做好混凝土温度监测 对于重要结构在混凝土内部埋设电阻式温度计测量混凝土温度,全面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出现较大温差时及时采取降温措施。每100m2仓面面积应不少于1个测点,每一浇筑层应不少于3个测点。测点应均匀分布在浇筑层面上时、浇筑块内部的温度观测,除按设计规定进行外,应根据混凝土温度控制的需要,补充埋设仪器进行观测。 1.8.3混凝土裂缝、漏浆处理

混凝土的温控计算及温控措施(计算公式)

4.混凝土的温控计算及温控措施 4.1 C30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 为降低C30大体积混凝土的最高温度,最主要的措施是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因此,必须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工作。 4.1.1原材料选用 水泥:C30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并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本工程选用了普通硅酸盐水泥,即PO42.5海螺牌水泥。 细骨料:根据试验采用Ⅱ区中砂。 粗骨料:在可泵送情况下,选用粒径5-32.5连续级配石子,以减少水泥用量和混凝土收缩变形。 含泥量: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粗细骨料的含泥量是要害问题,若骨料中含泥量偏多,不仅增加了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又严重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对抗裂的危害性很大。因此骨料必须现场取样实测,石子的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砂的含泥量控制在2%以内。 掺合料:采用添加粉煤灰技术。项目部根据试验选定才用二级粉煤灰,在混凝土中掺用的粉煤灰不仅能够节约水泥,降低水化热,增加混凝土和易性,而且能够大幅度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大大降低了混凝土前3天的水化热。 外加剂:采用外加膨胀剂(AEA)技术。在混凝土中添加占胶凝材料8%的AEA。试验表明,在混凝土添加了AEA之后,混凝土内部产生的膨胀应力可以抵消一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应力,从而提高了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和抗渗性能。 4.1.2试配及施工配合比确定 根据试验室配合比设计试配,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配合比为PO42.5级水泥 305kg,砂(中砂)752kg、连续级配碎石(粒径5—31.5mm)1063kg,掺合料65kg,外加剂25kg,水190kg,坍落度120士20mm。 4.2混凝土温度验算 假若承台周边没有任何散热和热损失条件(现场为砖地模且在砼施工时周边分层回填夯实),水化热全部转化成温升后的温度值,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麻袋作为保温层,则混凝土水化热绝热温升值为(混凝土在3-3.5d的水化热为峰值,则取3d砼温度): 计算参数:混凝土为C30 P8、普硅水泥为P.O42.5

高温混凝土施工措施

高温混凝土施工 (1)加强原材料管理 ①水泥、矿粉等掺和料全部采用散装材料,周密封铁罐存放,并注意防潮。不同种类的材料应储存于不同罐体,严禁混淆。水泥和煤灰罐搭设凉棚或安设喷水设施。 ②外加剂应避光储存,用彩条布覆盖,压浆用水泥、膨胀剂材料存放于不同的库房,防止混淆,并注意防潮。 ③粗、细骨料堆放场地应加设彩条布遮盖,避免日光直接照射粗、细骨料,使粗、细骨料表面温度升高,必要时设置备用喷水实施,通过向骨料堆上洒水,通过水的蒸发使骨料冷却。 ④工程用混凝土全部采用泵送,严格控制碎石级配;提高砂、石材料含泥量的指标控制,要求碎石全部用洗石机冲洗,选用洁净砂。 ⑤所有工程用原材料需要根据规范要求,做好原材料的定期检验与进场材料的常规检验,确保使用合格的原材料。 (2)加强技术管理 ①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特别是承台等大体积混凝土,控制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②夏季由于日常气温较高,尽量避免在中午气温较高时浇筑混凝土。 ③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大于30℃,必要时对拌合水加冰屑,向骨料堆上洒水,通过水的蒸发使骨料冷却。压浆时水泥浆在拌浆机中的温度不宜超过2 5℃,夏季施工应采取降温措施(降水温及掺减水剂等),同时尽量安排在每日气温相对较低的清晨或夜晚压浆。 ④加强对混凝土的温度量测与监控,避免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纹。温度量测包括混凝土芯部温度、表面温度、环境温度检测等,掌握温度曲线变化规律,为施工提供基本数

据。 ⑤混凝土施工均采用泵送施工,要求输送泵管接头必须使用配套的弯管与夹箍,在泵管与夹箍之间必须使用橡胶密封圈,并且保证每个夹箍的螺栓拧紧。泵管要求采用毛毡包裹,并经常性地在泵管表面上洒水,降低泵管因日光照射、混凝土摩擦后温度升高,避免混凝土塌落度的损失与堵管现象的发生。混凝土灌注时要注意打水和砂浆润湿泵管。混凝土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要适应混凝土的凝结速度和浇注速度的需要,保证浇注过程连续进行。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不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现象。运输至现场的混凝土发生塌落度不符合现场要求的现象时,应在浇注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或运输回搅拌站进行调整,现场不得擅自加水进行调整。 ⑥每次混凝土施工前,要求施工的每辆混凝土输送车均应先用水进行润湿降温,避免混凝土内的水分因高湿蒸发,降低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⑦严格控制模板温度和混凝土与邻近介质的温差,必要时模板要采取覆盖措施和洒水降温措施,保证砼入模温度不超过30℃及模板温度不超过40℃。 ⑧严格施工质量检查制度,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杜绝裂缝产生等关键技术措施要落实到位。 ⑨大体积混凝土设置冷却循环水管降温,在墩身与承台结合部设置养护水池,墩身内部设置散热通气孔;浇筑混凝土时按断面水平分层均匀地进行,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30cm,避免混凝土水化热集中散发,导致混凝土内部或表面裂纹的发生。 ⑩预应力砼T梁浇注时间不宜超过6小时,最长时间不得超过砼的初凝时间。 ○⑾严把振捣关,确保混凝土密实。 ○⑿与混凝土接触的各种工具、机具、设备和材料等(例如浇注溜槽、混凝土运输车搅拌仓、泵管、混凝土浇注导管、钢筋和等)不要直接受到阳光曝晒,可在使用之前进

夏季混凝土施工方案

1、夏季混凝土施工特点 夏季施工最显著的特点是环境温度高、相对湿度较小,将会对混凝土施工质量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1.1.炎热夏季浇筑混凝土,易加速水化反应,对混凝土拌制、运送、浇筑、振捣等过程带来困难; 1.2.在高温下拌合和浇筑混凝土,水分蒸发快,引起坍落度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很难保证。 1.3.气温高,水的蒸发量大,对于新浇筑工程可能出现干燥快,凝结速度快,强度降低,施工操作时间变短容易因捣固不良造成蜂窝、麻面以及"冷缝"等质量问题,并会产生许多裂缝,从而影响了结构本身的质量; 1.4.混凝土养生非常重要,如脱模后不能及时浇水养护,混凝土脱水将影响水化反应的正常进行,不仅降低强度,而且加大混凝土收缩,易出现干缩裂缝。 因此夏季施工就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原材料的温度、拌制及运输,以及浇筑养护等。 2、夏季混凝土施工方案 当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混凝土的施工应按夏季混凝土专项方案施工。 3、原材料措施 3.1水泥、矿粉等掺和料全部采用散装材料,用密封铁罐存放,并

注意防潮;在夏季炎热的高温环境下,宜优先选用水化热较低的硅酸盐水泥或者普通硅酸盐水泥,严格控制水泥的细度、铝酸三钙(C3A)含量,以及水泥入机前的温度。当对粗细骨料、水的降温措施不能满足温度控制需要时,可以采取在水泥和粉煤灰储存罐安设喷水设施的方式,降低水泥和粉煤灰的温度,进而降低混凝土搅拌温度。 3.2.外加剂应避光储存,用彩条布覆盖,并注意防潮。 3.3.粗、细骨料均应堆放在规定料场内,必要时设置备用喷水实施,通过向骨料堆上洒水,通过水的蒸发使骨料冷却;也可取铲除粗细骨料料堆表层部分,下层部分做为拌和用料,以便降低原材料进入搅拌机的温度。 3.4.施工用混凝土,严格控制碎石级配;提高砂、石材料含泥量的指标控制,碎石、砂含泥量不可超标。 3.5.所有工程用原材料需要根据规范要求,做好原材料的定期批次检验与进场材料的常规检验,确保使用合格的原材料。 3.6.搅拌站采用深井水源,抽出的地下水温度较低,但应注意蓄水池上要加设盖板,水管要采取遮阳和隔热设施,避免深井低温水在水池及水管中升温过快,水温不超过20℃;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且环境温度较高时,可采用在蓄水池内添加大冰块的方法降低拌和用水的温度。 3、配合比调整 根据所处的施工环境,合理的调整夏期施工配合比。调整配合比要充分考虑坍落度的损失,为了减小混凝土坍落度损失,避免水化热

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

石家庄至武汉客运专线新建铁路工程 (河南段2标段) 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措施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二十局集团石武客专河南段项目部一分部

2008年11月

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措施 黄河公铁两用桥北引桥是我分部施工的一个重点工程。施工中对于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要求比较高,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应严格控制,以确保混凝土能够真正达到耐久性要求。结合我单位施工实际情况,本着既要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又要保证工期顺利进行的原则,针对混凝土入模温度这一要求,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夏期施工中对砼入模温度的控制 当昼夜平均气温(当地时间6时、14时及21时室外气温的平均值)高于30℃时,即已进入夏期施工,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高于30℃ 1、采用砼搅拌运输车运输砼。运输车储运罐装混凝土前用水冲洗降温,并在砼搅拌运输车罐顶设置棉纱降温刷,及时浇水使降温刷保持湿润,在罐车行走转动过程中,使罐车周边湿润,蒸发水汽降低温度,并尽量缩短运输时间。运输混凝土过程中宜慢速搅拌混凝土,不得在运输过程加水搅拌。 2、夏期浇筑砼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备足施工机械,创造好连续浇筑的条件。砼从搅拌机到入模的时间及浇筑时间要尽量缩短。 3、施工时间段的选择 环境温度势必会增加用于拌制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温度。根据夏季天气的特征,通过试验室测得睛天时不同时间段的平均温度: 8:00温度为27.5℃,14:00温度为33.7℃,17:00温度为28.7℃,19:00温度为27.3℃,进入夜间后温度会逐渐降低。所以,施工开盘时间选定在19:00以后,避开高温时段。 4、原材料的温度控制

(1)、水泥和粉煤灰的温度控制 优先采用进场时间较长的水泥和粉煤灰进行拌制混凝土,尽可能降低水泥及粉煤灰在生产过程中存留的余热。通过测温得出新进材料与放置24小时以上的材料相比温度平均差15℃,2天后温度基本稳定。通过对温度相对稳定的水泥进行测试得出平均温度为 38.6℃。粉煤灰温度为33.6℃。所以采用温度较稳定的胶凝材料是控制混凝土温度最为关键的一点。 (2)、集料的温度控制 从混凝土配合比中可以看出,一方混凝土中粗细骨料用量将近占总量80%,所以控制好粗细骨料的温度是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的基础。通过对粗细骨料的温度测试得出:8:00为27.3℃,14:00为33.2℃,17:00为28.9℃,19:00为27.3℃,根据以上不同时段对集料温度测试结果,综合考虑,降低骨料温度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A、采用通风良好的遮阳大棚料场,避免太阳直射达到降温目的。 B、避开白天高温时段,在晚19:00以后环境温度逐渐下降之后和早上7:00以前环境温度还未上升之前这一时间段内进行施工。 C、应急时可采用对骨料洒水降温的方法进行降温。(注意含水率的测试,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的质量) (3)、水温控制 水温控制是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的最佳方法。通过对刚抽出的地下水进行测温,测得温度为18℃(必要时可采用冰块降温),采用刚抽出的地下水用于砼拌制混凝土可以满足降温要求。 (4)、外加剂温度控制 外加剂掺量较少,并且,外加剂罐放置在拌和楼下通风阴凉处,所以对混凝土的温度影响很小,故不考虑其温度对混凝土入模温度的影响。

高温季节混凝土施工措施方案

高温季节混凝土施工措施 一、工程概况 厦蓉高速公路漳州段改扩建工程A4标段起点里程:K59+550,终点里程:K76+560,线路全长17.01KM。项目起点位于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天宝互通终点处,终点位于漳州市南靖县龙山镇南蔗村。线路经过城镇有: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五峰农场、龙山镇南屿村、南蔗村、丰田镇红星村。 新建线路是沿既有厦蓉高速公路两侧加宽,将原来的双向四车道加宽为双向八车道。本合同段控制点工程为风霜岭隧道、南靖丰田互通。 主要工程数量为:路基土石方277.5万方,主线桥梁982.1米/9座,互通区桥梁619米/4座,天桥619米/7座,涵洞44道,通道24处,风霜岭隧道为分离式隧道,隧道左左洞长856米/1座,右右洞长865米/1座,丰田互通1处,天宝服务区1处,防护、排水工程,线外路面工程,绿化工程。合同工期为24个月。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本工程高温季节主要进行桥梁下部构造、预制梁、桥面铺装、涵洞、隧道衬砌、桥面系及路基附属工程施工。 二、编制依据 (1)国家法律法规相关规定 (2)《招标文件技术条款》;

(3)《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 (6)《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l75-1999); (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8)《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0)《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1)《公路与桥梁专用设备及材料标准汇编》 (12)《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 三、气象水文 工程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长冬短、气温较高,霜冻少,作物生长期长,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夏季风两者的强弱、进退、消长和更替影响着福建省的气温、湿度和降水等气候要素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天气现象的季节变化。 每年6、7、8、9三个月平均最高气温在30℃以上,施工时段气温较高。详见表3.1漳州市各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表。

夏季混凝土路面施工措施

夏季高温季节浇注的混凝土路面,由于表面积大,早期迅速形成水化,使混凝土早期温度上升较高,混合料内部热量不易散发,使混凝土板面容易产生收缩裂缝,并对后期强度的增长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规范规定当混凝土拌和物温度在30℃以上,但不超过35℃时,按夏季要求施工。 一、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要考虑到夏季混凝土稠度的变化,最好采用缓凝剂,并进行多组实验,以确定出最佳配合比方案,取得可靠数据,以满足夏季混凝土施工对配合比的要求。混合料从拌合到摊铺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蒸发水,不能用改变水灰比的办法来代替混合料在运输、摊铺施工过程中水量的消耗,施工中要不断进行蒸发水的测定,以确保混凝土的浇注质量。混合料使用水泥的温度不能高于或等于70℃,粗、细集料经烈日暴晒,表面温度很高,用料时尽量从料堆内部取用,或采用洒水冷却骨料,设置阴棚,覆盖遮阳等措施防止日光对骨料直射,以免骨料温度的升高。拌合用的输水管应遮盖挖埋,蓄水池其上部应严密遮盖。如采用水罐储水,其上部应遮盖外,还应将外表刷成白色涂料,以减少热量吸收。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应加盖隔热毡布,防止水分蒸发。每次装料前车斗需用高压水管冲洗一遍,既能降低车辆温度,又能防止混凝土粘附在车斗内影响混凝土质量。 二、混凝土在摊铺过程中为使模板、钢筋及基层降温,摊铺前可适当洒水降温,调整工作时间,避开当日最高温度期,在每日较低温度时间内施工混凝土路面是可行的。施工中如遇过大的热风,会对混凝土路面成型造成危害,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设立防风墙,以降低吹到混凝土表面的风力,减少水分蒸发量;增加遮阳设备,从而防止表面圩缩裂缝。加快混凝土混合料成型速度,缩短成型时间,在混凝土摊铺前应做好一切

混凝土温控的措施1

1绪论 实习任务:根据所学内容和相关专业知识,简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 的概念以及应力作用下产生的裂缝。详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的任务和作用, 以及在不同施工阶段解释说明温控的具体措施。 实习的作用:全面检验和巩固课程学习效果,可以利用所学理论解决实 际水利工程问题的能力,增强我们的专业素质,提高自我的学习能力,和实践 能力。 2温度应力 2.1温度应力的概念:由于温度变化,结构或构件产生伸或缩,而当伸缩受到限制时,结构或构件内部便产生应力,称为温度应力。 2.2产生的原因:在凝固、冷却的过程中因为产品结构、环境等因素造成各个位置散热条件不会完全相同,热胀冷缩而形成的互相之间因为收缩而产生的作用力。 3温度裂缝 3.1裂缝的类型:(1)表面裂缝(2)贯穿裂缝和深沉裂缝 3.2裂缝的部位 (1)表面裂缝:多发生在浇筑块侧壁,方向不定,数量较多。 (2)贯穿裂缝和深沉裂缝:这种裂缝自基础面向上开展,严重时可能贯穿整个坝段。此种裂缝切割的深度达3~5m,宽度达1~3mm,且多垂直基面向上延伸,既能平行纵缝贯穿,也能沿流向贯穿。 3.3温度裂缝的原因 大体积混凝凝土施工阶段产生的温度裂缝,时期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 一方面是 混凝土内外温差产生应力和应变,另一方面是结构的外约束和混凝土各质点间的内约束阻止这种应变,一旦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抗拉强度,就会产生裂缝。 (1)表面裂缝:混凝土浇筑后,其内部由于水化热温升,体积膨胀,如遇寒潮,表层降温收缩。内胀外缩,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层产生拉应力。在混凝土内处于内外温度平均值的点应力为零,高于平均值的点承受压应力,低于平均值的点承受拉应

夏季混凝土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资料

、工程简介 我部承建的福平铁路管段起于福州市火车站, 穿新苔井山隧道, 过山重特大桥,止于新鼓山隧道内(鼓山隧道全长8199m我部修建5875米, 二公司修建2324m,新鼓山隧道DK9+22(处设置横洞一座,全长400m 施工正线起讫里程DK0+ 000?DK1W 970,正线全长10.97km,其中 DKO+OO A DK3+30(利用既有沿海铁路联络线3.30km,新建段长7.67km。 相应配建福州站至樟林站沿海铁路联络线: 下行联络线(单线):XLDK0+88什XLDK4+300长度3.419km; 上行联络线(单线):SLDK0+87?SLDK4+300长度3.425km。 上下行联络线从福州站方向引出,线位走行于既有沿海铁路联络线两侧,以隧道的形式经东山站接既有沿海铁路联络线至樟林站, 设计标准时速为120km/h。 该项工程所处福州市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因而其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雨水较为充足等特点,据调查显示福州市每年最热月 7~8月,平均气温高达33~37C(历年极端最高气温甚至达到423C); 又因福州市临近海洋,因此雨水较为充足,台风挥动较为频繁,台风活动集中期主要在7~9月。 、编制目的、依据及适用范围 2.1编制目的 我部承担建设福平铁路FP ZQ-1标管段地处福州市,夏季温度高且持 续时间较长。夏季高温施工时混凝土凝结速度加快, 不但对混凝土施工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且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表面出现裂缝等不良现象。

为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最大限度地克服高温给混凝土施工带来的危害,特此编写此方案。。 2.2 编制依据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TB10005-2005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04-2015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03-2015 FP ZQ-1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3 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苔井山隧道、新鼓山隧道、山重特大桥等在夏季施工的混凝 土工程。 三、夏季混凝土施工特点及施工控制措施 3.1夏季混凝土施工特点 夏季混凝土施工最显著的特点是环境温度高、相对湿度小,这些对于新拌合物及凝结后的混凝土产生许多不利影响。 3.1.1夏季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较高,易加速水化反应,对混凝土拌制、运送、浇筑等均不利; 3.1.2在高温下拌制混凝土,因原材料温度较高,水分蒸发快等诸多因素 会导致新拌混凝土温度较高,运送过程中坍落度损失较大,混凝土到达施工地点时难以保证设计所需坍落度,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抗渗等级以及耐久性降低。同时对于在高温下,混凝土内减水剂会因温度较高导致挥发,降低混凝土的

拌合站夏季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方案(标准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拌合站夏季混凝土施工技术措 施方案(标准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拌合站夏季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方案(标 准版) 目前已进入夏期施工,气温持续升高,为防止混凝土入模温度超高,保证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符合规范要求。必须从拌和站控制混凝土温度、拌合物性能等措施。根据成渝客专函【2011】108号《关于加强夏季混凝土施工和养护工作的通知》,结合有关规范标准中心试验室编写了混凝土拌和站夏季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方案。 1一般规定 1.1当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时,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应采取有效措施按夏期混凝土施工要求执行。 1.2混凝土拌和站、试验室应做好温度的检测记录工作。 1.3在夏期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不宜高于35℃,入模温度不宜高于30℃。

2原材料储存,降温的措施要求 2.1进入夏期气温升高,应对胶凝材料、细骨料、粗骨料的储存仓、料堆等进行遮阳防晒处理,或在细骨料、粗骨料料堆上喷水降温,以降低原材料进入搅拌机的温度。 2.2采用冷却装置冷却拌和水,并对水管及水箱加盖遮阳和隔热设施,也可在拌和水中加碎冰作为拌和水的一部分。碎冰应作为拌和水进行质量控制和计量。 2.3水泥进场后须存放一定时间降温。经检测后使用,水泥进入搅拌机的温度不宜大于40℃。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考虑到夏季环境温度高而影响坍落度的损失。应选用减水率大、保坍性能好、能有一定增强效果的减水剂。 3.2混凝土宜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并掺入一定比例的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以减少水泥用量,减缓水泥的水化热反应而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