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 格式:ppt
- 大小:285.00 KB
- 文档页数:70
帕金森综合症的简介-帕金森综合症的简介摘要帕金森综合征,是发生于中年以上成人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疾病。
美国APDA称年龄小于40岁便开场患病者为年轻的帕金森病患者。
原发性震颤麻痹的病因尚未明了,10%左右的病人有家族史;局部患者可因脑炎、脑动脉硬化、脑外伤、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一氧化碳、锰、汞、氰化物、利血平、酚噻嗪类药物中毒及抗忧郁剂〔甲胺氧化酶抑制剂等〕作用等都可引起类似帕金森病的表现帕金森综合征。
关键词震颤麻痹、中毒、感染、帕金森综合症分类、诊断法正文一、名称由来帕金森病的英文原名为Parkinson'sDisease。
因为詹姆士·帕金森〔JamesParkinson〕于1817年在英国发现此神经综合症。
因此,在中文,帕金森病中的帕金森一词由Parkinson翻译而来。
帕金森综合征则是由于脑炎、颅脑损伤、一氧化碳中毒、基底节肿瘤或钙化,锰、汞、氰化物、利血平、吩噻嗪类和丁酰酞苯类药物以及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如丙咪嗪、阿米替林等〕中毒、均可产生与帕金森病类似的临床病症或病理改变。
这些情况统称为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或震颤麻痹综合征。
二、引发原因1.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在北煤气中毒较多见。
患者多有中毒的急性病史,以后逐渐出现弥漫性脑损伤的征象,包括全身强直和轻度的震颤。
.z.-2.感染:脑炎后可出现本综合症,如甲型脑炎,多在痊愈后有数年潜伏期,逐渐出现重而持久的PD综合症。
其它脑炎,一般在急性期出现,但多数病症较轻、短暂。
3.药物:服用抗精神病的药物如酚噻嗪类和丁酰类药物能产生相似帕金森病的病症,停药后可完全消失。
4.脑动脉硬化:因脑动脉硬化导致脑干和基底节发生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影响到黑质多巴胺纹状体通路时可出现本综合症。
但该类患者多伴随假性球麻痹、腱反射亢进、病理症阳性,常归并明显聪慧。
目前普遍认为,帕金森并非单一因素,多种因素可能参于其中,遗传因素可使患病易感性增加,只有与环境因素及衰老的相互作用下,通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衰竭,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细胞凋亡,免疫异常等机制才导致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大量变性丧失而发病。
帕金森-高热综合征研究进展
曾昭豪;汪露;李晓婷;徐叶子;岑燕梅;黄坤玉;毕伟
【期刊名称】《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年(卷),期】2022(48)4
【摘要】帕金森-高热综合征(Parkinsonism-hyperpyrexia syndrome,PHS)是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中罕见且危及生命的神经系统急症,患者表现为恶
性高热、肌张力改变,并迅速出现意识障碍。
国内缺乏文献对该疾病介绍,医生早期
识别困难及治疗延误,影响患者预后。
本文对PHS病因诱因、临床表现、发生机制、诊断方法及治疗预防策略进行综述。
综述文献发现PHS发生与机体多巴胺能系统
的突然减弱有关,早期识别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此外,近几年与脑深部电刺激
术装置(deep brain stimulator,DBS)故障相关的PHS也相继报告,提示临床医生应定期检测DBS设备功能及注意多巴胺能药物的合理用药。
【总页数】5页(P237-241)
【作者】曾昭豪;汪露;李晓婷;徐叶子;岑燕梅;黄坤玉;毕伟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暨南大学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2.5
【相关文献】
1.帕金森病及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神经影像学诊断价值及研究进展
2.SWI鉴别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3.帕金森病相关的急性高热综合征
4.疑难帕金森病高热综合征1例报道及临床解析
5.帕金森病异动高热综合征1例报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你好,帕金森有遗传易感性的。
帕金森病或者帕金森综合症震颤的表现应该是静止性震颤,也就是说静止时出现,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加重,运动时减轻或消失,而且通常左右不对称,一般通过典型症状就可明确诊断。
可以尝试服用金刚烷胺、左旋多巴或美多巴、息宁等。
帕金森氏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震颤是指头及四肢颤动、振摇,麻痹是指肢体某一部分或全部肢体不能自主运动。
其得名是因为一个名为帕金森的英国医生首先描述了这些症状,包括运动障碍、震颤和肌肉僵直。
一般在50~65岁开始发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60岁发病率约为1‰,70岁发病率达3‰~5‰,我国目前大概有170多万人患有这种疾病。
目前资料显示,帕金森氏病发病人群中男性稍高于女性,迄今为止对本病的治疗均为对症治疗,尚无根治方法可以使变性的神经细胞恢复。
帕金森氏病的病因及分类帕金森氏病的病因现在还不是很清楚。
目前公认其病因是神经细胞的退行性变,主要病变部位在黑质和纹状体。
这里有一种叫黑质细胞的神经细胞,黑质细胞数量的逐渐减少、功能的逐步丧失,致使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减少,从而引起上述症状。
根据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的结果认为帕金森氏病与遗传也有一定的关系。
根据发病原因,可把震颤麻痹症状分为两类,一类叫做原发性震颤麻痹,即找不到明确的原因或者发病原因可能跟遗传有关系,我们将它叫做帕金森氏病或帕金森病。
另一类叫做继发性震颤麻痹,即因某种脑炎、中毒(如一氧化碳、锰、氰化物、利血平中毒、吩噻嗪类和丁酰酞苯类药物以及三环类抗抑郁等药物中毒等)、脑血管病、颅脑损伤、脑肿瘤,等引起,我们又把它叫做帕金森氏综合征或帕金森综合征、震颤麻痹综合征。
帕金森氏病的症状帕金森氏病起病缓慢,是逐渐发展的,也就是说并不是一下子就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是一种缓慢的、进展性的发展过程。
病人最突出的就是如下三大症状:1、运动障碍。
可以概括为:运动不能:进行随意运动启动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