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失败预警模型研究综述
- 格式:pdf
- 大小:179.50 KB
- 文档页数:2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毕业论文题目财务预警模型在我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比较研究文献综述题目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学院会计学院专业会计学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对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及其预警的研究越来越引起重视。
财务危机及其预警研究也不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更成为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及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对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论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别按照模型的发展历史进行阐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早在20世纪30年代西方学者就陆续开始研究企业财务危机预警问题,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财务危机预警方法和模型,一般将其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标准化调查法、四阶段症状分析法、流程图分析法、管理评分法等。
其中四阶段症状分析法将企业的财务危机划分为四阶段,即财务危机的潜伏期、发作期、恶化期、实现期。
由美国的Argenti(1977)提出的管理评分法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他提出财务危机成因的模型,并强调管理层在其中的作用。
其模型总分值为一百分,得分一旦大于25分,公司就有可能陷入财务危机,18-25分为灰色区域[1]。
由于定性分析主观性过强,因此国外很多学者开始转向定量分析方法和模型的研究,陆续地提出很多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定量分析模型,主要有一元判定模型、多元线性判定模型、多元逻辑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多元概率比回归模型。
1、一元判别法。
一元判别法又称为单变量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是用单个财务变量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检验。
FitZpatriCk(1932)最早开展单变量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预测准确率最高的是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两个财务指标[2]。
Beaver(1966)发现现金流量/债务总额,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三个财务指标的预测准确率是最高的,现金流量/债务总额在企业破产前一年预测准确率高达87%,资产收益率的准确率达到了88%,而且还发现,越临近破产日,误判的概率就越低[3]。
财务失败和财务预警实证研究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10-000-02摘要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和导致企业破产的数量急剧上升,企业普遍对抗风险的能力较弱。
为了能够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使企业经营者能尽早得知企业潜在的危险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就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财务预警实证研究现金流量指标财务风险预警研究一直是企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如何建立有效识别、评估、预警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始终是国内外学术界探讨的问题之一。
一、关于财务预警中的几个概念财务预警研究中常出现财务风险、财务危机和财务失败、财务困境几个词语,为了避免混淆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几个概念进行明确界定。
首先,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由于内外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给企业财务带来危机造成企业财务失败的可能性。
这是财务风险的广义概念。
狭义的财务风险概念指由于筹资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在财务预警研究中,我们所使用的是其广义概念。
其次,财务危机是指由严重财务风险引发的紧急状态。
一个企业的财务危机爆发的频度和强度决定着企业财务安全的程度。
蔡壁洪认为,财务危机是指企业丧失支付能力,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及出现资不抵债的一种经济现象。
再次,财务失败是指由于财务危机未能被有效控制而引发的难以挽回的破坏性事故时的损失状态。
财务失败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财务失败是指企业由于盈利能力的实质性减弱,使其偿付能力丧失,它涵盖了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各个阶段。
狭义的财务失败则是指企业丧失偿付能力的最严重状况,即“资不抵债”,导致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而发生破产。
最后对于财务困境则有不同的观点。
foster将财务困境定义为除非对经济实体的经营或结构实行大规模重组否则就无法解决严重变现问题。
ross等人则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定义企业的财务困境:第一,企业失败,即企业清算后任无法支付债权人的债务;第二,法定破产,即企业或债权人向法院申请企业破产;第三,技术破产,即企业无法按期履行债务合约付息还本;第四,会计破产,即企业的账面净资产出现负数,资不抵债将财务困境定义为企业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的一种经济现象,包括从资金管理技术性失败到破产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
财务与审计矣扌图內外财务风险额警檬塑询丈献探述□昆明李秀雷企业为了及时有效地识别和防范财务风险隐患,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然而,现有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往往效率低下,存在缺陷。
首先分析了国内外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其次分析了模型的局限性,最后对研究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一、国外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综述1.国外财务风险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通常通过财务危机定义财务风险。
Beave需有这种看法:如果一家公司面临破产,或者存在未支付优先股息和无法偿还债务的现象,那么它可以被视为面临财务危机。
Ross等人指出了破产的四个内涵:技术、企业、会计、法律破产。
并认为从危机预防的角度来看,财务危机是指技术破产。
C.VanHome等财务风险的定义更为广泛,而财务风险由两个组成部分,即使用财务杠杆引发每股收益变动和失去偿付能力的风险。
2.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现状。
①单变量判别模型。
Fitzpatrick是最早探索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学者之-O他以19家公司为样本,他建立一个单变量判别模型来探索财务风险预警问题,通过对破产和经营正常企业财务比率的对比分析,得出产权比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两个指标对财务风险具有较高的预警精度。
芝加哥大学教授BeaverJF发了一个基于F i tzpatrick的单变量预警模型,以1954-1966年158家破产企业与正常企业的财务关系为研究对象,得出净利润/总资产指标和净现金流量/总负债指标在财务风险预测方面更为准确。
②多变量判别模型。
Altman是将多变量判别模型应用于财务风险预警领域研究的首位开拓者。
他提出的Z-Score模型是国外影响最大的多元线性判别模型。
从1946年至1965年期间66家有问题和经营中的公司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它从22个提供最佳预警的备选财务比率的范围内选择了5个,并建立了一个五变量判别模型来计算Z值,并根据Z值的大小确定公司破产或失败的概率。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财务预警模型在我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比较研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对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及其预警的研究越来越引起重视。
本文旨在探讨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适用性,并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早在20世纪30年代,西方学者就陆续开始研究企业财务危机预警问题,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财务危机预警方法和模型,其中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标准化调查法、四阶段症状分析法、流程图分析法和管理评分法等。
其中,四阶段症状分析法将企业的财务危机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财务危机的潜伏期、发作期、恶化期和实现期。
管理评分法由美国的Argenti(1977)提出,他提出财务危机成因的模型,并强调管理层在其中的作用。
其模型总分值为一百分,得分一旦大于25分,公司就有可能陷入财务危机,18-25分为灰色区域。
由于定性分析主观性过强,因此国外很多学者开始转向定量分析方法和模型的研究,陆续提出了很多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定量分析模型,主要有一元判定模型、多元线性判定模型、多元逻辑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多元概率比回归模型。
一元判别法又称为单变量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是用单个财务变量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检验。
FitZpatriCk(1932)最早开展单变量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预测准确率最高的是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两个财务指标。
Beaver(1966)发现现金流量/债务总额、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三个财务指标的预测准确率是最高的,现金流量/债务总额在企业破产前一年预测准确率高达87%,资产收益率的准确率达到了88%。
然而,单变量模型无法全面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因此逐渐被多变量方法所替代。
2、多元线性判别模型是一种用于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的方法。
Altman(1968)引入了这种方法,通过计算一个总的判别值-Z值来预测企业是否会破产。
该模型使用了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股票市值/负债总额和销售收入/资产总额三个指标,它们在财务危机预测中表现最好。
财务困境及预警研究述评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学者积极引进借鉴了西方的研究成果,对我国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困境作了大量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研究领域涉及到企业是否处于财务困境的判断、财务困境成本计量和测算、财务预警管理系统、困境企业与市场的行为互动关系研究等。
本文对国内外已有的财务困境预警与管理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述,以对我国该研究的未来方向和趋势有所借鉴。
一、财务困境的内涵由于缺少有力的理论支持,对财务困境概念的定义就具有“实证化”和“事件化”的特征,即中外研究者大多是以自己研究的视角和实证的需要以及一些事件的发生作为标志进行定义的。
纵观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财务困境的定义,主要有以下标志:债务拖欠。
这是企业财务困境表现的起点。
如债券不能偿付、无力偿债、债务拖欠、企业无法按期履行债务合同还本付息、对短期债权人被迫实行延期付款、延期偿还债券利息、延期偿还债券本金(查尔斯吉布森,2005)等;拖欠优先股股利。
如在Beaver、Morris、查尔斯吉布森(马若微,2005)等的研究中都提到了这一点;资不抵债。
Ross认为定义财务困境的四方面中包括会计破产,即企业账面净资产出现负数,资不抵债;因偿债能力问题导致的重组、接管等事件。
如GeorgeFoster 指出:所谓财务困境,就是指公司出现了严重的资产折现问题,而且问题的解决必须要依赖于公司的经营方式或存在形式的转变。
Morris列出的严重程度依次递减的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标志中,有与债权人发生债务重组、债权人寻求资产保全、公司进行重组、重新指定董事、被接管、公司关闭或出售其部分产业等;破产。
破产是公司财务困境的终极表现,如Beaver、Deakin、GeorgeFoster,Morris、Ross、查尔斯吉布森(马若微,2005)等;出现巨额亏损或连续出现亏损。
Morris指出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标志中有减少或未能分配股利,或者报告损失、报告比市场预期或可接受水平低的利润,或者公司股票的相对市场价格出现下降等。
文献综述(20_ _届)公司财务预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上市公司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随时都要经受财务危机的考验。
因此,对上市公司来说,预防重于治疗,在财务危机发生前洞察先机,迅速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有效预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企业管理层来说,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对一般投资者来说,如果投资于公司债券,那么需要评价投资客体在偿付贷款利息和本金方面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财务预警模型可以提供这一信息;对企业已有及潜在的债权人来说,可为其是否提供贷款做出参考,减少无法收回本利的损失;对于政府和银行等国家金融机构,财务预警有利于改善资源的宏观配置计划,控制给处于破产边缘、没有前景的企业进行财政拨款、贷款,以减少国有资产流失,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1 国内外一元判定模型研究一元判定模型即单变量模型,是指以某单个财务指标作为判别标准来判断企业是否处于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
西方经济学界自20世纪30年代起,就有学者陆续开始对企业财务预警模型进行研究。
1932年,Fitzpatrick采用一元判定模型,以19家企业作为样本,运用单个财务比率将样本企业划分为破产与非破产两组,发现选定指标中判别能力最高的指标是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这两个指标,而且在企业经营失败的前三年该比率就呈现出显著差异,从而认为企业的财务比率能够反应企业财务状况,对企业未来具有预测作用。
尽管此项研究的结果很不错,但在当时并未引起广泛的重视,一直到三十多年后,才有人沿着的这条思路继续研究破产预测问题。
美国学者Willian Beaver在排除公司资产规模因素和行业因素的前提下,对从1954-1964年间的财务危机公司随机抽样的79个财务失败企业和相同数量、同等资产规模阶段的企业进行比较研究,检验两组公司失败前五年在14种财务比率上的差异程度,提出了较为成熟的单变量模型。
Beaver认为债务保障率能够最好地判定企业的财务状况,预测的准确率达到80%以上;其次是资产负债率,且离失败日越近,误判率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