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精彩)
- 格式:ppt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73
最坏的结果的定律墨菲定律(Murphy's Law)亦称莫非定律、莫非定理、或摩菲定理什么是墨菲定律“墨菲定律”,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语。
简单来说就是事情往往会向你所想到的不好的方向发展,只要有这个可能性。
西方的“墨菲定律”是这样说的: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
”“墨菲定律”的原话是: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 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
)根据“墨菲定律”可以得出4条结论: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比如你衣袋里有两把钥匙,一把是你房间的,一把是汽车的;如果你现在想拿出车钥匙,会发生什么?是的,你往往会拿错了房间钥匙。
换种说法:假定你把一片干面包掉在地毯上,这片面包的两面均可能着地。
但假定你把一片一面涂有一层果酱的面包掉在地毯上,常常是带有果酱的一面落在地毯上。
它道出了一个铁的事实:技术风险能够由可能性变为突发性的事实。
它揭示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及自然现象。
它的极端表述是: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可能的破坏。
“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和“彼德原理”并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
大家都知道墨菲定律(Murphy's Law),你甚至可能已经经历过:凡是可能出错的事必定会出错(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
★墨菲定律PMP考试六大管理学定律之11、什么是墨菲定律?最简单的表达形式是“有可能出错的事情,就会出错(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
”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是一名工程师,他曾参加美国空军于1949年进行的MX981实验。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定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
其中有一个实验项目是将16个火箭加速度计悬空装置在受试者上方,当时有两种方法可以将加速度计固定在支架上,而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有人有条不紊地将16个加速度计全部装在错误的位置。
于是墨菲作出了这一著名的论断,并被那个受试者在几天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引用。
墨菲定律的原句是这样的: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 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
)2、根据“墨菲定律”:(1)仸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2)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3)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4)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3、墨菲定律的一些变种或推论。
人生哲学(1)别试图教猫唱歌,这样不但不会有结果,还会惹猫不高兴?(2)别跟傻瓜吵架,不然旁人会搞不清楚,到底谁是傻瓜?(3)不要以为自己很重要,因为没有你,太阳明天还是一样从东方升上来。
(4)笑一笑,明天未必比今天好。
(5)好的开始,未必就有好结果;坏的开始,结果往往会更糟。
处世原理(6)你若帮助了一个急需用钱的朊友,他一定会记得你——在他下次急需用钱的时候。
(7)有能力的——让他做;没能力的──教他做;做不来的──管理他。
(8)你早到了,会议却取消;你准时到,却还要等;迟到,就是迟了。
精神神经系统,大苗老师讲义,非常精彩!!神经病学概述神经系统病变包括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
运动神经为传出通路,运动障碍时病变在前,感觉神经为传入通路,感觉障碍时病变在后。
运动系统由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组成。
上运动神经元:1.终止于脊髓前角细胞2.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中枢瘫又叫硬瘫,表现为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巴宾斯基征-最有意义)下运动神经元1.起始于脊髓前角细胞2.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周围瘫又叫软瘫,表现为肌张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征阴性,最常见的疾病是小儿麻痹。
定位诊断:上运动神经元1.皮层:破坏导致对侧单瘫;刺激导致为杰克逊癫痫2.内囊:对侧三偏。
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偏瘫、偏盲3.脑桥、脑干:同侧面部周围瘫,对侧躯体硬瘫。
(TMDQ)(瞳孔没问题,因为动眼神经在中脑)。
4.脊髓:1)颈膨大以上损伤导致上下肢均为硬瘫。
2)颈膨大损伤导致上肢的软瘫,下肢的硬瘫。
3)胸髓受损导致下肢的硬瘫,上肢正常。
4)腰膨大受损导致下肢软瘫,上肢正常。
(只要上面出问题,下面全是硬瘫,只要自己出问题就是软瘫)记忆:皮层受损是单瘫,内囊对侧三偏见,脑干受损交叉瘫,上软下硬颈膨大,颈大以上是硬瘫,对浅同深是半切。
5.脑神经所在部位:3.4中,5-8桥,9、10、12在延脑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节段性迟缓性瘫痪感觉障碍1.浅感觉:指痛、温觉和粗触觉。
传导束:躯体皮肤黏膜痛温觉周围感受器→脊神经节(第一神经元)→脊神经后根后角细胞(二级神经元)灰质前联合交叉→脊髓丘脑侧束→脑干丘脑核团(第三级神经元)→丘脑皮质束→经内囊后肢→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上部。
2.深感觉:震动觉、位置觉。
传导束:深部感受器和精细触觉感受器→脊神经节(I)→脊神经后根入脊髓后索组成薄束/楔束上行→延髓薄束核和楔束核(Ⅱ)→发出纤维交叉到对侧形成内侧丘系→丘脑核团(Ⅲ)→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上部。
3.脊髓半切:对侧浅感觉,同侧深感觉障碍(同学情深)椎体外系管理肢体的协调运动,使拮抗剂协调收缩。
墨菲定律(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之一)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效应,由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的,亦称墨菲法则、墨菲定理。
墨菲定律的原句是: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
根本内容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和“彼德原理”并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
[1]中文名墨菲定律外文名Murphy's law别称莫非定律、莫非定理提出者爱德华·墨菲提出时间1992年应用学科心理学适用领域范围受到概率影响的所有事件适用领域范围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企业经营、管理目录1. 1 定律来源2. 2 产生条件3. 3 具体定律4. 4 举例分析1. ▪事故案例2. ▪定律分析3. ▪定律启示4. 5 作用意义5. ▪警示作用1. ▪借鉴意义2. 6 预防方法3. 7 衍生版本墨菲定律定律来源1949年,一位名叫爱德华·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对他的某位运气不太好的同事随口开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有可能被做坏,让他去做就一定会更坏。
”一句本无恶意的玩笑话最初并没有什么太深的含义,只是说出了坏运气带给人的无奈。
或许是这世界不走运的人太多,或许是人们总会犯这样那样错误的缘故,这句话被迅速扩散,最后竟然演绎成: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2]墨菲定律产生条件在数理统计中,有一条重要的统计规律:假设某意外事件在一次实验(活动)中发生的概率为p(p>0),则在n次实验(活动)中至少有一次发生的概率为P=1-(1-p)^n。
由此可见,无论概率p多么小(即小概率事件),当n越来越大时,P越来越接近1。
这一结论被爱德华·墨菲应用于安全管理,他指出: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客观上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做法,或者存在着发生某种事故的可能性,不管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小,当重复去做这件事时,事故总会在某一时刻发生。
二八定律读后感精彩8篇定律读后感篇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巴莱多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社会约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20%的社会财富。
这种统计的不平衡性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无处不在,这就是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告诉我们,不要平均地分析、处理和看待问题,企业经营和管理中要抓住关键的少数;要找出那些能给企业带来80%利润、总量却仅占20%的关键客户,加强服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领导人要对工作认真分类分析,要把主要精力花在解决主要问题、抓主要项目上。
20%的是富人80%的人是穷人20%的人掌握世上80%的财富80%的人掌握世上20%的财富20%的人用脖子以上来挣钱80%的人用脖子以下赚钱20%的人正面思考着80%的人负面思考着20%的人买时间80%的人卖时间20%的人做事业80%的人做事情20%的人重视经验80%的人重视学历20%的人知道行动才有结果80%的人认为知识就是力量20%的人我要怎样做就会有钱80%的人我要有钱我就会怎样做20%的人爱投资80%的人爱购物20%的人有目标80%的人爱瞎想20%的人在问题中找答案80%的人在答案中找问题20%的人放眼长远80%的人在乎眼前20%的人把握机会80%的人错失机会20%的人计划未来80%的人早上才想今天干什么20%的人按成功的经验做事情80%的人按自己的意愿来做20%的人可以重复做简单的事情80%的人不愿意做简单的事情20%的人明天的事情今天做80%的人今天的事情明天做20%的人如何能办到80%的人不可能办到20%的人记笔记80%的人忘性好20%的人受成功人的影响80%的人受失败人的影响20%的人状态很好80%的人状态不好20%的人整理资料80%的人不整理资料20%的人相信以后会成功80%的人受以前失败的影响20%的人与成功人为伍80%的人不愿意改变环境20%的人改变自己80%的人改变别人20%的人爱争气80%的人爱生气20%的人鼓励和赞美80%的人批评和漫骂20%的人会坚持80%的人爱放弃二八定律的启示富人交朋友;穷人走亲戚,富人学管理;穷人学手艺。
世界经典定律法则效应定理86则一、墨菲定律1949年,一位名叫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认为他的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不经意间开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
”这句话迅速流传,并扩散到世界各地。
在流传扩散的过程中,这句笑话逐渐失去它原有的局限性,演变成各种各样的形式,其中一个最通行的形式是:“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
下面是墨菲定律的一些变种或推论。
1.别试图教猫唱歌,这样不但不会有结果,还会惹猫不高兴2.别跟傻瓜吵架,不然旁人会搞不清楚,到底谁是傻瓜3.不要以为自己很重要,因为没有你,太阳明天还是一样从东方升上来4.笑一笑,明天未必比今天好。
5.好的开始,未必就有好结果;坏的开始,结果往往会更糟。
6.你若帮助了一个急需用钱的朋友,他一定会记得你——在他下次急需用钱的时候。
7.有能力的——让他做;没能力的──教他做;做不来的──管理他。
8.你早到了,会议却取消;你准时到,却还要等;迟到,就是迟了。
9.你携伴出游,越不想让人看见,越会遇见熟人。
10.你爱上的人,总以为你爱上他是因为:他使你想起你的老情人。
11.你最后硬着头皮寄出的情书;寄达对方的时间有多长,你反悔的时间就有多长。
12.东西越好,越不中用。
13.一种产品保证60天不会出故障,等于保证第61天一定就会坏掉。
14.东西久久都派不上用场,就可以丢掉;东西一丢掉,往往就必须要用它。
15.你丢掉了东西时,最先去找的地方,往往也是可能找到的最后一个地方。
16.你往往会找到不是你正想找的东西。
17.你出去买爆米花的时候,银幕上偏偏就出现了精彩镜头。
18.另一排总是动的比较快;你换到另一排,你原来站的那一排,就开始动的比较快了;你站的越久,越有可能是站错了排。
19.一分钟有多长这要看你是蹲在厕所里面,还是等在厕所外面。
二、二八法则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列托在对19世纪英国社会各阶层的财富和收益统计分析时发现:80%的社会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20%,这就是“二八法则”。
NO.1《墨菲定律》“墨菲定律”(Murphy's Law)亦称莫非定律、莫非定理、或摩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语。
“墨菲定律”:事情往往会向你所想到的不好的方向发展,只要有这个可能性。
比如你衣袋里有两把钥匙,一把是你房间的,一把是汽车的;如果你现在想拿出车钥匙,会发生什么?是的,你往往是拿出了房间钥匙。
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的起源墨菲是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上尉工程师。
1949年,他和他的上司斯塔普少校,在一次火箭减速超重试验中,因仪器失灵发生了事故。
墨菲发现,测量仪表被一个技术人员装反了。
由此,他得出的教训是:如果做某项工作有多种方法,而其中有一种方法将导致事故,那么一定有人会按这种方法去做。
换种说法:假定你把一片干面包掉在地毯上,这片面包的两面均可能着地。
但假定你把一片一面涂有一层果酱的面包掉在地毯上,常常是带有果酱的一面落在地毯上。
在事后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斯塔普将其称为“墨菲法则”,并以极为简洁的方式作了重新表述:凡事可能出岔子,就一定会出岔子。
墨菲法则在技术界不胫而走,因为它道出了一个铁的事实:技术风险能够由可能性变为突发性的事实。
墨菲定律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它揭示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及自然现象。
它的极端表述是: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可能的破坏。
“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和“彼德原理”并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
墨菲定律的案例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即将返回地面时,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中部地区上空解体,机上6名美国宇航员以及首位进入太空的以色列宇航员拉蒙全部遇难。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也印证了“墨菲定律”。
如此复杂的系统是一定要出事的,不是今天,就是明天,合情合理。
一次事故之后,人们总是要积极寻找事故原因,以防止下一次事故,这是人的一般理性都能够理解的,否则,或者从此放弃航天事业,或者听任下一次事故再次发生,这都不是一个国家能够接受的结果。
为什么我们的时间永远不够用?“为什么我总是时间不够用?”今天我们常被这个问题困扰。
我们抱怨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又好像永远都做不完。
“没有时间”成了口头禅,有时候是借口,有时候更是实情。
正如历史学家帕金森提出的帕金森第一定律:工作会自动膨胀,直至占满所有可用的时间。
现代社会就像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着某种角色。
机器越转越快,人就被推着一直往前跑,疲于奔命。
同时,人的消费欲望被无孔不入的广告和形形色色的营销手法拉动着,人们变得无法满足于已经拥有的东西,而是不断地想要更多。
如此一推和一拉之下,人就会陷入欲望的泥潭,反反复复地折腾,过了许久之后回头一看,人生就这么过去了。
时间管理,让我们越来越快时间犹如一套严苛的规则,规范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什么时候睡觉不仅取决于有没有睡意,也取决于时钟所标示的时间;什么时候吃饭不仅取决于有没有饿,也取决于有没有到“饭点”。
这种情况可不是在人类文明早期便有的,据美国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在《技术与文明》中所述,机械时钟的最早使用始于13世纪欧洲的寺院,用于帮助人们准时地参加宗教活动。
而直到公元1345年左右,欧洲人才开始普遍接受将一小时分为60分钟,把一分钟分成60秒。
也是从那时起,时间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参照框架,把人的生活从大自然的背景中分离出来。
之后的几个世纪,时钟走出宗教领域,在人类的经济活动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芒福德甚至认为,工业革命中最关键的机器不是蒸汽机,而是时钟。
而到了现代社会,时间更是被推上了神坛。
在这种背景下,“时间管理”应运而生,还成了今天的一门显学。
它教我们如何设定任务目标,如何把任务分解,如何区分重要和紧急,如何把事情列成清单并设定好时间,如何把控好自己的工作效率……这些方法无疑都有一定的作用,但只不过都是“技术层面的解决”。
所谓“技术层面的解决”,是指只对问题的表面部分实施干预,而忽视了问题深处的根源。
其后果是,问题的表面部分在短暂的消失后又再次出现,甚至愈演愈烈。
世界十大经典原理对称性原理皮埃尔.居里首先提出来的。
原理包含的内容是:原因中的对称性必反映在结果中,即结果中的对称性至少有原因中的对称性那样多;结果中的不对称性必在原因中有所反映,即原因中的不对称性至少有结果中的不对称性那样多;在不存在唯一性的情况下,原因中的对称性必反映在全部可能的结果的集合中,即全部可能的结果的集合中的对称性至少有原因中的对称性那样多。
不确定性原理“不确定性原理”又被称为混沌现象,其典型例子是所谓"蝴蝶效应".混沌性表明,只有几个因素的简单确定性系统也回产生随机性的行为,这种随机性是一种基本的性质,搜集更多的信息并不能取消随机性.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的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
蝴蝶效应非线性,俗称“蝴蝶效应”。
什么是蝴蝶效应?先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Lorenz)的发现谈起。
为了预报天气,他用计算机求解仿真地球大气的13个方程式。
为了更细致地考察结果,他把一个中间解取出,提高精度再送回。
而当他喝了杯咖啡以后回来再看时竟大吃一惊:本来很小的差异,结果却偏离了十万八千里!计算机没有毛病,于是,洛伦兹(Lorenz)认定,他发现了新的现象:“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即:“混沌”,又称“蝴蝶效应”,亚洲蝴蝶拍拍翅膀,将使美洲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这个发现非同小可,以致科学家都不理解,几家科学杂志也都拒登他的文章,认为“违背常理”:相近的初值代入确定的方程,结果也应相近才对,怎幺能大大远离呢!非线性线性,指量与量之间按比例、成直线的关系,在空间和时间上代表规则和光滑的运动;而非线性则指不按比例、不成直线的关系,代表不规则的运动和突变。
如问:两个眼睛的视敏度是一个眼睛的几倍?很容易想到的是两倍,可实际是6-10倍!这就是非线性:1+1不等于2。
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理论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内尔-纽曼教授认为):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
自律作文800字议论文(9篇)信任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尤其是作为主要学习作文类别之一的谈论文。
谈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争论。
它主要用概念、推断和推理来表达的观点或澄清真相,或反对他人的意见,指出其谬误。
这种作文应当怎么写?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自律作文800字谈论文(9篇),盼望可以关心到大家。
自律作文800字谈论文(9篇)篇1:自律作文800字谈论文假如把胜利比作宝藏,那么去查找宝藏的道路上必定有许多诱惑,一不当心就会偏离精确的路。
而自律,则是一条鞭子,没当我们想走歪路或心生邪念之时,它就会抽打我们,迫使我们在精确的方向下走下去但假如,我们轻视了自律,那么我们就极有可能偏离目标,由此,我们能够明白自律对于胜利的重要性。
有一位演员由于长相不够英俊,而不被重用,后来,他持续努力后最终被公司选为男主角,就这电影拍了一半时,有人找他,说情愿给他100万,让他跳槽并支付违约金,他一再迟疑,觉得假如他这么做,他的公司将承受巨大的损失,于是,他拒绝了,公司知道后很感动,买下了那个剧本交给他自导自演,而那之后,他也一举成名,他就是在好莱坞留下手脚印的中国闻名影星——成龙。
成龙的胜利不但归功与他的演技,更要归功与他的自律精神,试问,有多少人能够在100万的面前不心动呢?谁又不想要100万呢?但是成龙最终掌握了自己,坚守诚信道义,使得他在今后的'表演生涯中次次做出精确的选择,最终猎取了胜利。
但是,也有人受不住诱惑,走上歪门邪路的事例。
前些日子,一位副司长“落马”,搜查人员从他的家中搜出了一亿多元的现金,重达1.15吨!16台点钞机烧坏了4台。
这才清完这些现金,其数量令人瞠目结舌,使人难以想象,也不禁让人感到担忧,我们这个社会还有多少这样的人。
这些*没有自律精神,在金钱的诱惑下越走越远,或许,他们中也有本想为人民做贡献的人,但他们不能自律,刚开头可能只收几百,几千,最终彻底堕落,一次收下几十甚至几百万,也正是如此,这些*最终的去处不是什么豪宅别墅,而是冷酷无情的监狱,等着他们的,也是法律的严惩。
《不倒森林》项目任务: 每人手持一根1.2米的塑料杆围成一个圆,用右手掌心抵住塑料杆一头,将塑料杆立在地上,在塑料杆不倒的情况下迅速向前移动,并用手抵住前面队友的塑料杆。
培训规则:1.所有参与队员人手一杆,就地首尾相连形成一个圈,而后依序用手按压一端使之直立于地面,用掌心压制上端;2.操作过程中不准队员的脚踏入既定的圈内,违规此次积分无效;3.杆子底部不准离开原来位置。
否则,违规此次积分无效;4.当杆子歪倒时,不允许用手去抢抓杆子。
否则,违规此次积分无效;5.各队练习时间20分钟,5分钟有效比赛时间。
安全注意事项:1.严肃对待项目,不准用杆子嬉戏打闹,以免伤及队友;2.使劲要均匀,不可用力拍打杆子,以免弄伤手心。
分享要点:1.容许他人出错2.磨合到配合的阶段性3.体会主动在工作中的作用4.学会专注、倾听。
《风语战士》故事背景:取材于战争片《风语者》。
二战时期太平洋战区,美军与日军斗智斗勇。
开展了一场场精彩的情报战,连连受挫的美军于是采用了当时只有26个印第安一个土著居民所运用的一种语言来作为最高军事机密。
从而为自己的情报保卫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项目任务: 每人代表一个数字,按从到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出来培训规则:1.所有参与队员人必须全部朦上眼睛,不得偷看;2.朦上眼睛后所有人不得讲话,也不准用发声系统发出声音;3.每个人代表的数字只有他本人知道;4.排序哪怕只有两个数字的颠倒,也作失败论;5.项目有效活动时间40分钟,包括讨论时间。
记分规则:1.队员每摘一次眼罩扣5分,如有两次偷看现象发生,直接淘汰出局;2.队员每讲一句话,扣1分,队长承担10个俯卧撑的惩罚,不设上限;3.项目达成基础分10分,每提前一分钟完成加0.1分。
安全注意事项:1.朦上眼睛前仔细观察周边的地形,以免意外发生;2.项目活动中,队员的活动幅度不宜过大,以免伤及队友。
分享要点:1.打破思维定势2.沟通的目的,有效沟通的的途径和方法:接收、理解、接受、反馈3.风险的预测,作足预案《海难逃生》故事背景:取材于故事片《泰坦尼克号》。
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案例一、教学背景。
在咱们这个充满活力的校园里,同学们对信息那叫一个如饥似渴,但是传统的信息技术课总是有点干巴巴的。
所以呢,我就寻思着搞个项目化教学,让大家在乐呵乐呵的过程中把知识学扎实。
二、项目主题:校园新闻播报站。
# (一)项目目标。
1. 让同学们熟练掌握文字处理、图像编辑、视频剪辑这些信息技术技能。
2. 培养大家的团队合作精神、信息搜集与整理能力,还有那在镜头前的表现力(毕竟以后说不定都是大明星呢)。
# (二)项目实施过程。
1. 组建团队(就像组建超级战队一样)我把全班同学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大概四五个人。
就像打游戏选队友一样,同学们自由组合,不过呢,我也稍微调整了一下,保证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特长的小伙伴,有擅长写文章的“小秀才”,有对图像处理得心应手的“小画家”,还有喜欢在镜头前耍宝的“小戏精”,当然也少不了能把各种素材拼接成精彩视频的“小剪辑师”。
2. 新闻选题(寻找大新闻的小侦探们)每个小组要像新闻记者一样去挖掘校园里的新闻。
这可不得了,同学们那眼睛一下子就亮起来了。
有的小组关注学校的运动会,打算报道那些运动健儿们的飒爽英姿;有的小组对学校的美食感兴趣,要揭露食堂背后的“美食密码”;还有小组想采访那些校园里的学霸,看看他们到底有什么学习秘籍。
3. 素材搜集与整理(信息大冒险)这时候就开始各显神通啦。
“小秀才”们到处采访老师和同学,把那些有趣的回答都记下来。
“小画家”们拿着相机在校园里跑来跑去,捕捉那些精彩的瞬间,像运动会上同学们冲刺的表情,食堂里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学霸们认真学习的模样。
而那些“小剪辑师”就开始在网上找一些合适的背景音乐,什么激昂的运动曲,欢快的食堂交响曲,还有能让人静下心来学习的古典音乐。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也出了些小岔子。
有个小组找的图片全是糊的,原来是他们拍照的时候手太抖了,就像得了“帕金森”一样。
还有个小组采访的时候忘记开录音笔了,回来对着本子上那几个歪歪扭扭的字干瞪眼,那表情就像丢了宝贝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