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共鸣与播音腔

共鸣与播音腔

共鸣与播音腔
共鸣与播音腔

气流冲击声带产生的喉原音本身是很微弱的,当这种声音在人体各共鸣气官内得到共振时,使原来微弱的喉原音得到了扩大和美化,形成圆润明亮的声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共鸣"。掌握共鸣的调节是扩大发声效率、改善声音质量和提高声音色彩表现力的重要环节。

(一)共鸣器官

共鸣器官有喉腔、咽腔(喉咽、口咽、鼻咽)、口腔和鼻腔(包括鼻窦、蝶窦、额窦)、气管、胸腔。人的共鸣器官有些是可调节的,也就是说可改变其大小形状等,如喉腔、咽腔、口腔;有些是不可调节的,如鼻腔、胸腔。

胸腔--可以扩大音量,增加低频泛音,使声音听起来洪亮、浑厚、结实。

喉腔--指声带与假声带间的喉室及喉前庭。播音发声中强调后咽壁在发声过程中的积极、正直,保持一定坚韧度,同时,强调软腭抬起的积极状态。

口腔--是发声过程中运动最灵活、复杂的腔体。播音发声以口腔共鸣为主,其他腔体共鸣必须在口腔取得良好共鸣的基础上实现。口腔共鸣又称为中音共鸣。强调以打牙关,提颧肌,挺软腭,松下巴来打开口腔,使口腔在发声过程中处于积极的状态。

鼻腔--底部是硬腭,外面是鼻甲,由鼻孔与外界相通,是除口腔外呼吸的另一通路,后方通向鼻咽腔。鼻腔容积固定,属不可调共鸣腔。

(二)共鸣的作用

1.对声音的扩大和美化

声带发出的声音叫喉原音,其本身是很微弱,必须要通过共鸣才能得到扩大、美化。

2通过共鸣腔的调节可以形成表情达意的不同色彩的声音

(三)播音共鸣的特点

播音发声的共鸣方式,是以口腔共鸣为主,以胸腔共鸣为基础的声道共鸣。(构成声道的腔体可粗略划分为头腔、口腔和胸腔。)

播音发声要求在保证字音清晰的前提下,对声音的美化要朴实大方。共鸣要以文字内容、吐字的需要为依据。通过调节、控制取得较丰富的口腔共鸣,善于运用胸腔共鸣。以使声音浑厚结实、明朗圆润、集中有力。

(四)共鸣控制的训练

1.共鸣的调节

要取得良好的共鸣,就要保持话筒前积极的、朝气蓬勃的精神,各共鸣器官也要有精神。松软无力的共鸣腔壁是不会产生良好的共鸣的。但也要注意积极不是僵死,不能一提到控制、调节,肌肉就僵硬起来。

2.用发单元音来体会共鸣的控制

从低沉的厚重的声音开始,逐渐改变增加音高,以体会在不同的声区,胸腔共鸣、口腔共鸣、头腔共鸣成分的比重,并且体会共鸣对声音色彩的改变所起的作用。

3改善口腔共鸣的训练

以双音节词及古体诗练习为主要练习材料。注意提颧肌,上唇展开,嘴角稍有上提的感觉,以增强语音的积极色彩。

思考与训练

1.播音主持对呼吸有什么要求?

2.什么是胸腹联合式呼吸法?它的优势在哪里?

3.在播音主持艺术发声的口腔控制中,咬字器官相互配合的要领是什么?

4.唇舌力量怎样才能集中?

5.如何保护嗓音?

6.口腔共鸣、胸腔共鸣在播音主持发声中有什么作用?

7.根据播音发声的要求,朗读以下练习材料:

(1)报名单。发音应要完整、饱满,尽量拉开字腹,还应注意字尾的归音到位。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按姓氏笔画为序)

新闻出版界

丁振海、于友先、马澄坤、王军伟、韦建桦、石汉基、朱英璜、刘建中、刘济民、刘振英、

苏士澍(满族)、李丹、李仁臣、李瑞英(女)、杨波、杨澜(女)、杨正泉、何东君、汪继祥、沙博理、沈鹏、沈仁干、张茵(女)、陈铎、陈必娣(女)、邵华泽、苗淑菊(女)、林光如、罗开富、周海坚、弥松颐、赵昌平、赵忠祥、袁志发、聂震宁、桂晓风、徐心华、徐式谷、徐锡安、爱泼斯坦、高明光、席殊、唐浩明、黄景钧、龚亚夫、常城(回族)、蔡名照、戴舟

(2)古诗词。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长征--七律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散文。

两岸的屋舍越来越密,河道越来越窄,从头顶掠过去的桥越来越短,这就意味着一座小镇的来临。中国很多地方都长久地流行这样一首儿歌:"摇摇摇,摇到外婆桥",不知多少人是在这首儿歌中摇摇摆摆走进世界的。人生的开始总是在摇篮中。摇篮就是一条船,它的首次航行目标必定是那座神秘的桥,慈祥的外婆就住在桥边。早在躺在摇篮里的年月,我们构想中的这座桥好像也是在一个小镇里。因此,不管你现在多大,每次坐船进入江南小镇的时候,心头总会渗透出几缕奇异的记忆,陌生的观望中潜伏着某种熟识的意绪。

西湖不语。它静静地看着树下闲坐的人、湖边散步的人,以及那个做梦的人。西湖给闻得到香的人以香,给听得到雨的人以雨,给抓得到风的人以风,给触得到心痛的人以美和忧伤,陪游逛的人将时光消磨。

播音主持发声技巧有哪些

播音主持发声技巧有哪些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播音主持发声技巧有哪些》的内容,具体内容:作为一个播音主持,你应该要掌握哪些技巧呢?下面我为你整理播音主持发声技巧,希望能帮到你。什么是播音播音是通过传输设备利用电波进行传递的,所以要求播音发声,声音集中、... 作为一个播音主持,你应该要掌握哪些技巧呢?下面我为你整理播音主持发声技巧,希望能帮到你。 什么是播音 播音是通过传输设备利用电波进行传递的,所以要求播音发声,声音集中、均匀、对比适度,纯净度要求很高。 音高音强的变化,这个幅度不要过大,但是在其它声音背景当中应该具有比较强的穿透力。播音语言信息覆盖密度大,受众的层次不同、收听收视的环境也各不相同,这样就要求播音发声吐字清晰准确,同时还要求圆润流畅。 由于播音员主持人的特殊身份,在节目中出现,对社会有一定影响,受众对他们的发声也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要求亲切自如,优美动听,感染力强,并且具有比较鲜明的特色。播音发声是源于生活中口语的发声,但是绝不能等同于生活中口语的发声,它们是生活当中口语发声的规范、提炼和升华。 那么我们对播音发声的要求,我想可以归纳成这样几句话:准确规范,清晰流畅;圆润集中,朴实明朗;刚柔并济,虚实结合;色彩丰富,变化自

如。由于发声条件不同,每个播音员主持人的声音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我们只能在自己发声条件的基础上发挥所长克服所短,逐步扩展自己的发声能力,找到自己最好的声音,用好自己的声音,由于每个人的发声器官都各不相同,那么在音高上就体现出每个人的音域范围的不同。一般人的音域范围大约在一个半到两个八度之间,这叫自然音域。生活中口语的音高变化它的幅度仅仅有自然音域底部的不到一个八度的范围,在我们的自然音域当中除去最高和最低的几个发的不自如的音之外,中间的一段我们叫它自如声区。 播音发声一般要求自如声区能够达到一个半八度以上为好,在自如声区范围内偏低的部分运用的最多,更要练扎实,如果自己的音域比较窄,最好也是在自己的自如声区偏低部分练扎实的基础上逐渐进行扩展,每个人的自然音域是由自己的发声器官的构造,特别是声带的形状、长短、薄厚所决定了的,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声音条件进行训练和使用,不要人为的拔高或者是压低,使喉部处于不自然状态,因为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将有损发声器官的健康。 我要讲的内容是播音发声,大体上准备分成这么几个部分:播音发声概说以及播音发声的特点,播音发声当中的呼吸控制、口腔控制、头部及共鸣的控制,还有声音的弹性和情声气的结合。最后还要简单的讲一讲练声和嗓音保护。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是以有声语言为表达手段的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有声语言是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依据稿件、提纲或者是腹稿,传情达意进行再创作并且确立自身形象的唯一手段,或者是主要手段。所以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该客观的认识评价自己的声音,注意锻炼自己的声

播音员主持人发声练习方法和步骤

(1)气泡音:闭口和张口共30秒。(2)轻度哼鸣:20秒。( (3)膈肌训练(狗喘气):闭口1分钟,改良的“嘿”、“哈”共30秒。 (4)慢吸快呼:2次,20秒。(5)慢吸慢呼:2次,20秒。. (6)快吸慢呼:4次,2分钟。(7)“丝”——音:20秒、30秒各2次,1分钟。 (8)“衣”-----音:20秒、30秒各2次,1分钟。 (9)搓脸:10秒。(10)转颈:10次,10秒。 (11)松下巴:10秒。 (12)提颧肌:10次,10秒,手辅和自行交替进行。 13)咀嚼:闭|、张口各20次,30秒。(14)半打哈欠:5次,10秒(15)撮唇:10次,20秒。(16)合口左右撅唇:10次(左、右为一次),30秒。 (17)转唇:8*8拍,30秒。(18)双唇打响:30次,30秒。 (19)弹唇:1分钟。(20)b本音:60次,1分钟。 (21)ba本音:60次,1分钟。(22)ba---ba---ba---ba----,1分钟 (23)顶腮:30次,30秒。(24)刮舌:20次,20秒。 (25)伸卷舌:20次,20秒。(26)立舌:10次,30秒。. (27)转舌:8*8拍,1分钟。(28)弹舌:30秒。 (29)d本音:60次,1分钟。(30)da音:60次,1分钟。(31)da-----da-----da-----da------;60次,1分钟 (32)g本音:60次,1分钟。+ (33)ga本音:60次,1分钟。/ (34)ga-----ga-----ga-----ga-----:60次,1分钟。1 Z$ p) p6 m. T9 f* z (35)ge音:60次,1分钟 (36)ge-----ge-----ge------ge-----:60次,1分钟。

播音主持人练气发声的方法与技巧

播音主持人练气发声的方法与技巧 第一阶段:未曾出声先练气研究资料表明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16-19次,每次呼吸过程约3、4秒钟,而演唱时,有时一口气要延长十几秒,甚至更长,而且吸气时间短,呼出时间长,必须掌握将气保持在肺部慢慢呼出的要领,所以要先做: 一)"深吸慢呼气息控制延长练习". 其要领是:先学会"蓄气",先压一下气,把废气排出,然后用鼻和舌尖间隙像"闻花"一样,自然松畅地轻轻吸,吸的要饱,然后气沉丹田,慢慢地放松胸肋,使气像细水长流般慢慢呼出,呼得均匀,控制时间越长越好,反复练习4-6次。 二)"深吸慢呼数字练习" 我们把第一步骤称为"吸提推送',"吸提"的气息向里向,"推送"的气息向外向下,在"推送" 同时做气息延长练习。我们推荐三种练法: 数数练习:"吸提"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快速地数数字"12345678910",--口气反复数,数到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反复数多少次。 ."数枣"练习:"吸提"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竹竿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吸足气)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四个枣五个……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数多少个枣。反复4-6次。 ."数葫芦"练习:"吸提" 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念:"金葫芦,银葫芦,一口气数不了24个葫芦(吸足气)一个葫芦二个葫芦三个葫芦……",这口气气尽为止,反复4-6次。 数数字、"数枣"、"数葫芦"控制气息,使其越练控制越,千万不要跑气。开始腹部会出现酸痛,练过一段时间,则会自觉大有进步。 三)"深吸慢呼长音练习" 经过气息练习,声音开始逐步加入。这一练习仍是练气为主,发声为辅,在推送同时择一中低音区,轻轻地男生发"啊"音("大嗓"发"啊"是外送与练气相顺),女生发"咿"音("小嗓"咿"是外送)。一口气托住,声音出口呈圆柱型波浪式推进,能拉多长拉多长,反复练习。

播音发声的技巧和方法

播音发声的技巧 情动于内、生发于外:情是内涵、声是形式,声是为传情而发的,请是内在的一、播音员必须学会驾驭自己的声音。掌握正确的发生方法、掌握理论知识、要有练功的毅力。 一、播音员需要什么样的声音。 广播内容是通过播音员声音送达到听众耳中,要听众感到真实可信,播音员用声,必须朴实自然。为了满足传情达意的需要,播音员的声音必须副有活力、色彩鲜明、变化自如。播音大忌:发出无意制胜、无情之声、僵带不变之声。播音发声的美是有助于传情达意的美,但我们决不能离开传情达意的要求去追求某中固定的美声。 对播音员要求:准确规范、清晰流畅、圆润集中、朴实明朗、刚柔并济、虚实结合、色彩丰富、变化自如: 1.准确规范、清晰流畅:播音员是群总的语音教师必须规范,不能垒块、蹦字,多读文学作品、散文让声音自然。 2.圆润集中、朴实明朗:对声音色彩基本要求,播音员声音要润泽不干涩,吐字要玉润珠圆、声音不散、字音不瘪 3.刚柔并济、虚实结合:发音吐字要有韧性、弹性能刚能柔、有虚有实。由于性格、性别不同,男生偏刚健、女生偏柔美 4.色彩丰富、变化自如:人的感情不断变化,声音色彩是在对比变化中体现出来声音色彩表现越丰富、细致,就越有表现力。 二、正确处理情与声的关系:

1.以情代声,以声带情。这对发生学习是个原则性问题,如果离开了它,就会事倍功半。播音员的发声是为了传情达意,声音只是表达内容的一种手段,声音应随内容变化,让听众忘记声音,而被内容所陶醉。 2.以情带声,以声传情:领会书面材料中的情,以情来带动声;声付出后要检验是否合情。 三、播音员的用气发声: (一)发音器官的构造及发声原理: 1.构造: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咬字器官(人体发音器官主要有哪些?)呼吸器官:从人言语功能角度看,呼吸通道、胸腔、腹肌 呼吸控制:我们所呼出的气息是人体发生的动力,人声音的强弱高低长短以及共鸣状况都与呼出气流的速度、流量压力的大小有直接关系。 气息是情动与内,声发与外的过度阶段,气息也是情与声之间必经的桥梁,只有在气随情动的情况下,声才能随情感而发生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气息控制就是由情及声,由内及外的一种贯穿性技术 2、呼吸原理:主要是靠胸腔的扩大和缩小吸气肌肉群在收缩时胸腔扩大,内部气压小于提外气压 生活状态下的呼吸:人在安静时的呼吸多数是腹式呼吸,这时人的胸廊无明显的活动,主要靠隔膜肌。 胸式呼吸方法叫浅呼吸(所有艺术语言呼吸忌),腹式呼吸方法叫深呼吸 (二)播音发声的呼吸方式:有控制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调动了所有呼吸肌肉一起运动,不仅扩大了胸腔容量而且便于控制,吸气量大,建立在胸腔腹腔隔膜基础上,易产生坚实响亮的声音,是多种音色变化的基础。联合呼气要领:

播音主持朗诵的发声技巧

播音主持朗诵的发声技巧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播音主持朗诵的发声技巧》的内容,具体内容:人借助声音传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情,实现自己的目的。世界上最美、内涵最大的声音是人的声音,表现力最强、最丰富的声音也是人的声音。播音员、主持人用以传达思想和感情的重要工具是... 人借助声音传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情,实现自己的目的。世界上最美、内涵最大的声音是人的声音,表现力最强、最丰富的声音也是人的声音。 播音员、主持人用以传达思想和感情的重要工具是声音,声音的好坏直接影响传播效果。如播音中气势磅礴、豪放洒脱、文静淡雅、谦和柔美、沉缓深切、宁静悠远、娓娓动听、清新流畅,各种风情无不渗透着声音魅力,给人带来美感。 本文就播音发声中几个问题谈点看法。 1.掌握声音的个性特点 个性,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牲征(如性格、兴趣、爱好等)的总和。它是在一个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声音个性也受心理、生理因素的影响,并在一定的环境、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形成。 世界上没有声音完全相同的人,各人有各人的声音特点。这里有遗传因素、发声器官的结构问题,有心理差异、感受差异的问题。此外,一个人

的成长环境,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也是声音各异的重要因素。 播音界中不顾自己的声音特点,一味模仿、甚至模仿得惟妙惟肖的不乏其人。要模仿得像,就得改变自己声音器官的运动状态,强迫生理、心理做某种适应的改变,长此以往,会导致生理、心理失调。轻则会使声音走向僵滞,重则会使生理、心理产生病变。 还有不从自己的声音特点出发,制造高音,追求亮、脆、甜的声音,故作嗲声嗲气;或用挤压喉部等方法制造低音,追求浑厚气势。凡此种种,无不抹杀了声音的个性特点。 除此之外,错误地理解"返璞归真""向生活靠拢"的提法,认为自然状态、自然声音就是艺术,就是创新,就是风格,从而走上自由、随便的路子,使自己本身所具备的声音能力得不到发挥,同样也是抹杀个性的表现。 个性,是个复杂的概念,个性,有好坏优劣之分,有高低、美丑之分。并不是所有的个性都是好的,也不是个性里所有的因素都是正确的。我们在把握自己声音的时候,只是把声音个性作为条件,而不是作为结果。 首先,要弄清自己声音个性的内涵;其次要扬弃不利因素,突出其有利因素,逐步调整完善,使其上升到一定的层次。 那么在整个声音的学习与训练中,如何从自己声音的个性特点出发呢?一是以自己的自然声音为依据,所谓自然声,就是人所固有的本质声,也叫本声。这种本声是最自然、最真实的声音,最能反映声音的个性。二是以自己的自如声区为起点。在自然声区里,要从中间偏下的两三个音练起。三是结合自己的声音特点,如深沉型的,就不能追求明朗,而是以深沉为基调,衬进明朗;明朗型的,就不能故作深沉,而是以明朗为基础,发展

播音主持的练声方法

播音主持的练声方法 播音发声对共鸣的要求首先是保证字音清晰条件下的美化,所以也是要以口腔共鸣为主,泛音共鸣适量。下面小编整理了播音主持的练声方法,供你阅读参考。 播音主持的练声方法篇1 一、倒吸气练声法: 1.气吸练习:要求身体站稳,慢慢吸气,直到胸腔饱满之后,一方面,尽力保持胸廓饱满,另一方面动用横膈膜和腹肌的快速收讫进行吸气和呼气。 开始练习时,速度可以慢一些,练习时间可以短一些,熟练了之后可以加快速度。练习时间再长一些。感觉劳累的是腹部,舒服的是嗓子。这个练习可以解决歌唱中的气息问题。 2.基音练习:要求用倒吸气时喉部的位置练习音阶,加上头腔共鸣。这种方法可以让声音很集中,高音时不费力气,对声音发虚和声音无力有很好的作用! 二、哇音练声法:

1.哇音练习:要求身体站稳,模仿京剧中的tang音,从低音到高音。由弱到强,从轻到亮练习,注意的是开始有点不习惯,有些憋气的感觉,这其实是正常现象,经过反复的练习,就能很好的改善憋气的毛病! 2.白声练习:在练习好上面的哇音后,因为到高音后声音需要用白声,而一般专业声过声乐的朋友都已经不是白声,则需要再好好的练习白声,如果你没有正统的学习过声乐,那么就不必要练这种音乐,有不懂的可以模仿“王菲”和“孙楠”的高音就是用特别白声的! 这种方法能很好的解决高音的问题,不过过于刺耳,所以在唱抒情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收一点,这样就很好了! 三、关闭练声法: 1.气泡音练习:吸气放松声带,发出类似水面上冒出无数气泡一般的声音,要求气息要平稳,旗袍由大到小。这个练习能提高声带的技能,能使低音更加纯美。 2.推舌骨练习:微笑,张嘴,用中指和食指按住舌骨,将舌头推出(舌头自然伸出口外,舌头本声不用力)。这个练习可以解决喉头的紧张问题,使声音更加明亮。 3.哼咽音练习:收小腹,胸部饱满有精神,微笑露上牙,脖子绷紧,小腹一拎象喊人一样“嗳!”用音标是发“ei”的音,感觉声

播音发声基础理论

普通话语音 第一单元普通话语音概说 一、普通话的定义 1、语音: 以xx语音为标准音 2、词汇: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3、语法: 以典范的现代xx著作为语法规范 4、中心词: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二、普通话语音的特点 1、北京语音音系较简单,音节结构形式较少。 2、音节中元音占优势,清辅音声母多,听感清脆嘹亮。 3、声调系统简单但变化鲜明;声调调值高音成分多,低音成分少,语音清亮高扬,具有音乐色彩。 4、音节之间界限分明,语音具有节奏感。 5、词汇的双音节化,词的轻重格式以及轻声儿化的使用使语言表达作用更加准确丰富。 三、语音的物理、生理及心理基础 1、语音的四个物理概念——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2、语音的生理基础——动力器官、振动器官、共鸣器官、咬字器官 3、语音的心理基础——发音过程和监听(语音听辨)过程。 五、语音基本概念 1、音节和音素,音位和音系 2、元音和辅音 3、单元音、复合元音及复合音、复合鼻尾音 4、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5、舌位和舌位动程 6、一般单纯元音、特殊元音、舌尖元音、卷舌元音、复合元音 7、送气与否和清浊与否 8、一般单纯元音发音条件和舌面元音舌位图 9、辅音发音要领表和辅音发音过程 10、声母和零声母 11、韵母和四呼 12、声调、调类和调值 13、轻声、儿化和语流音变 第二单元声母 一、声母的概念 根据汉语语音学的传统分析方法,把一个音节分为声和韵两部分。 1、声母:

即指“声”,一个汉语音节起头的辅音。辅音声母的发音过程分为成阻、持阻、除阻三个阶段。 2、零声母: 没有辅音声母叫零声母,没有辅音声母的音节叫零声母音节。 二、按发音部位分类 1、双唇阻: b p m 2、唇齿阻: f 3、舌尖前阻: z c s 4、舌尖中阻: d t n l 5、舌尖后阻: zh ch sh r 6、舌面阻: j q x 7、舌根阻: g k h 三、按发音方法分类 1、xx

播音发声的呼吸技巧

播音发声的呼吸技巧 播音发声和声乐的发声方法一样,都是用胸腹式联合呼吸。胸腹式联合呼吸包含着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1、呼吸技巧之吸气第一步,吸到肺底,用口、鼻同时向下吸气,自然地深呼吸,有意将气吸到肺的底部,注意不能耸肩;第二步,两肋打开吸入气息时使肋骨下方附近向两边扩张起来,感觉像扇子打开一样;第三步,腹壁站立,横膈膜逐渐向两侧及下方扩张,使上腹部向前及左右两侧膨胀,而小腹自然绷紧;第四步,后腰撑胀,背部保持挺立,后腰的部位保持扩张。2、呼吸技巧之呼气播音发声的同时,就是呼气的过程。声乐教学中要求在呼气的时候保持吸气状态。这点非常重要,就好像我们吹气球一样,气球充满了气息之后不能一下子放松了。所以要求我们在呼气的时候要保持住气息。也就是在播的过程中保持吸气的状态,控制住气息慢慢呼出。在呼吸对抗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控制的过于僵硬,整个身体状态都应该是积极放松的。需要注意的紧张的部位就是横膈膜、两肋及后腰这一圈肌肉,我们有意识的用它们把气息往下拉,不能让气息全部浮出去。所以说呼气的时候要找对抗的感觉,控制住自己的气息缓慢悠长有力的往外送,支持发声吐字的动作。 3、呼吸技巧之胸支胸腔支点是声乐中的一个概念和技巧。这个支点当我们轻声咳嗽或欢快的笑的时候,可以直接感觉到它对气息和声音的支持作用。即使经过了呼吸训练的人,往往在发声的时候还是会感觉到声音和气息是分离的,找不到一个支撑点,非常费力,这个都是因为没有找到气息的胸腔支点。如果我们掌握了科学的呼吸方法,并且找到了胸腔支点。当我们呼气发声时,便会感到声音是托在气息上,落到了实处,真正做到声音由呼吸来支撑。有支点的声音不仅不费力,而且会非常有力优美。

播音主持发音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播音主持发音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原晶 说到学习播音主持,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可以规范我们的吐字发音,提高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拥有标准动听的发音,无疑会对我们的人际交往,办事沟通大有益处。那么怎样才算是标准的发音?如何才能做到发音标准呢?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的老师将就这两点为大家进行讲述。 一、标准发音的基本要求 1、正确清晰 所谓正确,一是不读别字,二是不能用“直译”方式将方言变成蹩脚的普通话。 所谓清晰,是指吐字要清楚明晰,不含含糊糊,有正确的停顿和适当的节奏,不要前言不搭后语,或者结结巴巴,使人听不明或弄不懂。 2、明快清脆 所谓明快清脆,是指说话要开门见山,口到心到,心口一致,不故弄玄虚,快言快语,有什么说什么。声音要干脆利索,爽利痛快,不拖泥带水。 3、圆浑清亮 如果说“正确清晰”是要求声音的表达偏向科学化的话,那么,“圆浑清亮”则是要求声音的表达更侧重于艺术化。具体的要求就是:声音流畅自然,圆浑雄厚,悦耳动听,有滋有味,富于变化,生动活泼。 4、坚韧清越 所谓坚韧,就是指声音坚实、耐久、有力、有始有终。 所谓清越,是要求声音婉转悠扬,给人留下深刻的甚至是难以磨灭的印象。 二、发音标准的几点技巧 1、读准音节 读准音节简单来说,就是按照普通话要求来吐字发音,做到发音正确、声调准确、字正腔圆。简言之就是,要按普通话的构成要求把汉字音节的声母、韵母、声调念准,进而读准每个音节。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常用的汉字不过4000个左右,它们都有各自的音节和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声调。因此,要想发音标准,只要下苦功夫,读准这些常用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以及音节是不难做到的。

实用播音教程——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第九章共鸣控制

第九章共鸣控制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共鸣腔及其作用,掌握艺术语言发声的共鸣控制 【教学内容】 1、共鸣腔及其作用 2、艺术语言发声的共鸣控制 【知识点】 各类共鸣腔概念及作用、艺术语言发声的共鸣方式 【重点】 艺术语言发声的共鸣控制 【难点】 艺术语言发声的共鸣控制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示范 【课时】 一、共鸣腔及其作用 人们发音过程中利用的共鸣腔体主要有口腔、鼻腔、咽腔、喉腔、胸腔和头腔。一般把鼻腔、头腔有固定容积的腔体叫上部共鸣腔体,把其形状容积可在一些器官的牵动下随意调节变化的口腔、咽腔、喉腔、胸腔称为下部共鸣腔。下部共鸣腔与语言的关系非常密切,按音响学原理,下部共鸣腔靠下的部分是对声带所发的音起“基音”共鸣的作用,决定发音的“音高”。上部共鸣腔及下部共鸣腔靠上部分即(咽上部及口腔)则是起泛音共鸣的作用,以影响声音的音色。理想的共鸣方式是声音在通过共鸣腔体时与各共鸣腔形状大小、共鸣条件相配合,得到基音共鸣和泛音共鸣的帮助,以至最后由口透出的时候音色大大改进,音量也有显著增强。 1、鼻腔 鼻腔是固定的容积较大的不可调节的共鸣腔体。 言语过程中的鼻共鸣主要有三种方式: 1)发鼻辅音时,软腭小舌下垂打开鼻腔通道、气流颤动声带,声音完全从鼻腔透出。

2)发鼻化元音时,软腭小舌下垂,声波分两路从口腔与鼻腔通过取得共鸣。 3)发口音时,软腭小舌上升但阻塞不完全,让气流的一小部分从鼻腔透出去,产生鼻共鸣。 2、口腔 口腔是最复杂,动作最灵活的腔体,它既能充当共鸣器官又担负咬字器官的职能。口腔分为上腭和下腭两部分。上腭部分有上唇、上齿、上齿龈、硬腭、软腭和小舌。下腭有下唇、下齿和舌头。 口腔共鸣在言语发声中起重要作用,它能使声音明亮结实,字音圆润清晰,是人类语音的制造场,没有口腔共鸣,其他共鸣腔就发挥不了作用。 3、咽腔 咽腔位于口腔后面与喉腔、鼻腔相通,形状是个前后略扁的漏斗状肌管。后壁附于脊柱,好像是个容积较大的岔路口。咽腔由上到下可分为三段,软腭以上接近鼻腔的部分称为鼻咽,中间和口腔连通的部分称为口咽,下段与喉腔相连的部分称为喉咽。 咽腔是人类发声的重要共鸣腔。除鼻咽腔外,咽壁通过肌肉的收缩,可以改变咽管的粗细和咽壁的坚度,对语言发声产生作用。 4、喉腔 喉腔是指介于声带与假声带之间的喉室及位于假声带之上的喉前庭部。 放松喉部是获得喉腔共鸣的关键。其次发音时还要保持喉头的稳定性,喉头经常频繁地上下活动,容易使喉肌疲劳,不利于声带养护。 5、胸腔 指喉部下面连着气管、支气管的部位,它们与能张能缩的胸部构成胸腔共鸣器。胸腔共鸣也叫“低音共鸣”或“下部共鸣”。 胸腔共鸣的特点是使音量增加,达到浑厚、结实、有力的效果。 二、艺术语言发声的共鸣控制 1、艺术语言发声的共鸣方式 艺术语言采用以口腔共鸣为主、以胸腔共鸣为基础的声道共鸣方式。 1)声道共鸣

播音主持发音技法训练——共鸣训练

播音主持发音技法训练——共鸣训练 来源:播音主持专业网 在播音主持中,用气推声的发音方法是比较省力的,但是要发出抑扬顿挫、响亮悠远、铿锵有力的声音,还必须在用气推声的基础上,学会共鸣的发声方法。因为生理学家说过,声带产生的音量只占讲话音量的5%,其他95%的音量,则要通过胸膛、头腔、口腔、鼻腔所组成的共鸣器放大而产生。 人的声道主要共鸣器官有三种,即口腔、胸腔和头腔。这三个共鸣器的作用各有自己的妙处:口腔共鸣能使声音结实清晰,胸腔共鸣能使声音浑厚洪亮,头腔共鸣能使声音高亢明亮。但是,在没有经过正确的共鸣腔训练的情况下,一般人存在许多共鸣发音的弊病。 ①白声——共鸣位置过分靠前,口腔没充分打开,好像只用嘴皮子说话,因而声带发出的声音形不成共鸣。 ②音包声——音位靠后,喉头张开得太大,结果声音很响,但声母不清。这种弊病俗称“喉音过重”。 ③鼻音太重——由于软腭下垂,舌根抬起,阻挡了咽喉与口腔的通道,声音大部分从鼻腔里出来。这也俗称“鼻囊鼻子”。 这些弊病可以通过训练得以纠正。以下介绍几种简单而实用的共鸣训练方法。 1.口腔共鸣训练法 采用张口练习法。可用惊吓张口、半打哈欠、吞咽食物张口等方式来练习口腔张口,在气推声之前吸气和同时打开口腔立即发音。经过多次反复练习,即可获得口腔共鸣的发音效果。 2.胸腔共鸣训练法 最简单的方法是发音之前先做好闭口打哈欠的准备,在气推声的同时,胸腔打开,像雄鹰展翅的感觉;或者,做扩胸动作,体会胸腔打开,如同手风琴的风箱张开的原理。多次反复练习就能获得胸腔共鸣的效果。 3.头腔共鸣训练法 最简单的方法是练习“凝目远视”。这也就是在气推声之前,先凝目远视并提小舌头,同时用气推声。它有两种效果:一是使头腔共鸣器官——鼻窦、额窦、蝶窦等器官张开,一是“提小舌头”,即软腭提起,打开咽腔。多次反复练习,即可获得头腔共鸣效果。 在分别做过三个共鸣器的共鸣训练之后,最后还需将三种共鸣方法融为一体:在前三种方法的基础上,注意做到从肚脐到口腔保持气息的畅通无阻,头腔、口腔、胸腔一齐打开,再用气推声,这样,就能获得“混合共鸣”的效果。这时候的声音,听起来就会响亮达远。

播音主持常见的发声问题及矫正方法

播音主持常见的发声问题及矫正方法 播音主持中用声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有些是一般性问题,有些则较为严重。因此,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要尽量避免出现过度现象,矫正不良的发声习惯,使我们的嗓音经常保持最佳的状态。下面将分别介绍,并简要介绍了矫正的方法。 1.一般性的用声问题 ①气息浅,声音弱: 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呼吸方法不当,没有使用较深的腹式呼吸和胸腹联合式呼吸。此外,呼气过程中吐字器官控制不好,气流在字头浪费过多,以及精神状态过分紧张,也会导致此问题产生。这种问题多见于女声。存在这种问题的人,可针对相关环节来解决。 ②气息不够用: 有些人一句话说到句尾时会有气息不足、发音费力的感觉。此问题应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分析解决。一方面要改善呼吸,增加吸气量(“开源”)。另一方面在保证声音质量的同时,句子前部不要用气过多;声门开度不要过大;字头和字尾适当控制,防止气流跑冒(“节流”)。 2.用声过度 所谓“用声过度”,是指用声超过发声能力或在疲劳状态下长时间用声的现象,它是对多种不良用声习惯的统称。由于“用声过度”违反了发音器官的正常活动规律,很容易造成嗓音疾

病,久而久之势必会影响播音主持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应尽量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①音色过亮 有些人在语言传播用声时,刻意追求声音的明亮,以为这种音色好听,于是长时间用这种“金属般”的声音来播音或进行其他工作。这对嗓音保护是不利的。我们知道,语言传播用声是一种有控制的发声状态,其强度和起伏度比日常说话一般都要大些,喉部的负荷自然也比日常状态下要大。特别是当发强实声的时候,声带会紧密靠拢,产生一定的摩擦碰撞,从而进一步加大喉部的负荷。如果长时间用这种极为明亮的声音讲话,就会使声带一直处于摩擦碰撞之中,嗓子很容易疲劳,甚至引起声带充血,有些人还会感到喉咙发干、疼痛,工作之后会出现发音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由此可见,声音过亮对嗓音是有损害的。同时,长时间使用同一种音色表达,尽管色彩明亮,也会令人产生单调之感,还会显得极不自然,大大削弱声音的表现力。 音色过亮的调整方法很多,比如用自己生活口语的音色作比较,向自然的口语音色靠拢;也可以用“气裹声”的方法,使音色虚实结合,变得自然柔和些。“气裹声”的发声特点是,吸气时喉部尽量放松,呼气发声时,如同叹气一般,气息带着声音一起送出口外,声音松弛饱满,但没有明亮的色彩。这种练习,可以使声音完全松弛下来。此后,可以通过一些音色变化的练习,运用共鸣将声音的亮色再调节出来。

播音主持发声技巧

播音发声基础训练 第一部分发声系统训练 朗读的时候,声音到底该如何?这个是没有定论的。但是,如果一个好的朗读者,发音不够清晰、准确,语音语调不很恰当,甚至带有地方口音,朗读的效果势必会有影响,可大可小。更何况用嗓不科学,容易造成声音嘶哑、喉咙红肿,甚至声带病变,都是对自己不好.系统科学地提高发声能力(气息和共鸣控制、吐字归音及正确用声),是每个朗读应该了解、最好能够掌握的。另一方面,关于普通话,我想说的是:虽然有时也会用到方言朗读,但是普通话作为中国人的标准用语,还是有必要也对普通话进行正音训练。 本章分7个部分,它们是口部训练、气息控制训练、共鸣控制训练、声音弹性、吐字归音训练、用声与嗓音保护,其他注意 第一章口部训练 口腔灵活,说话才利索。有没有感觉早晨起来说话没有下午或者晚上那么顺当?当然了,嘴巴肌肉休息了一晚上,当然没那么灵活。所以做做口腔体操,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嘴巴——1、口的开合练习:张嘴象打哈欠,闭嘴如啃苹果。开口的动作要柔和,两嘴角向斜上方抬起,上下唇稍放松,舌头自然放平。做这个练习,克服口腔开度的问题。?? 2、咀嚼练习:张口咀嚼与闭口咀嚼结合进行,舌头自然放平。 3、双唇练习:双唇闭拢向前、后、左、右、上、下,以及左右转圈双唇达响? 4、舌头练习:舌尖顶下齿,舌面逐渐上翘舌尖在口内左右顶口腔壁,在门牙上下转圈舌尖伸出口外向前伸,向左右、上下伸舌在口腔内左右立起舌尖的弹练,弹硬腭、弹口唇舌尖与上齿龈接触打响舌根与软腭接触打响? 5、颧肌练习闭口使劲的假笑 第二气息控制训练 没有气息,声带不能颤动发声。但只是声带发出声音是不够的。想要嗓音富于弹性、耐久,需要的是源源不断供给声带气流。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气息控制的方法,帮助大家控制气流,进而控制声音。 一、胸腹联合呼吸法吸气后两肋扩大,横膈膜下降,小腹微收。胸腹联合呼吸法是朗读时应该掌握的方法。这种呼吸活动范围大、伸缩性强,可以使气息均匀平衡。理想的状态是做到“吸气一大片、呼气一条线;气断情不断,声断意不断”。 练习方法: 1、慢吸慢呼总体的要求——站稳,双目平视前方,头正,肩放松,象在旷野呼吸花香一样,慢慢吸足气。要感觉到腰腹之间充气膨胀,气入丹田,但是要收小腹。保持几秒后,轻缓呼出。可以在呼气的时候加入以下练习:呼气时练习xiao lan(拼音小兰),一声声渐渐远去;或者数数1、 2、 3、4……,嘴上用力,发音之间不要闭住声门,不要跑气换气,数得越多越好。 2、快吸慢呼快速短促地吸气,并保持气息;呼气时缓缓呼出,配合声音,平稳均匀。培训讲课过程经常用到这个方法。呼气时,可以通过以下发声练习:巴拔把爸低答底大夸大上声练习:好美满想仰场……换气练习:广场上,红旗飘,看你能数多少旗,一面旗,两面旗,三面旗,四面旗,五面旗……相声小品里的“数来宝”经常用这个形式,大家可以观察演员的呼吸。

播音员发声训练中呼吸控制的要求

播音员发声训练中呼吸控制的要求 来源:艺吧播音主持网 对于练习者来说,播音气息训练,即是改变呼吸习惯的训练,自始至终是一个破与立的过程。养生功练气是为了益寿,而播音练气是为了发声。二者适当相融,对健康大有益处。 我们平时说话常用的器官,要尽量使其放松,而平时说话不用的器官,却要尽量激发其灵活的一面。而要做到这些,需要播音发声中气息训练的配合,播音发声训练的胸腹联合式呼吸,是以丹田为轴心,放松肩胸、喉部,最终建立一个正确的发声系统,即中间松,两头紧。呼吸控制的基本要求:呼吸时要吸得多、用得少,简单说就是稳劲、持久、自如。 第一、用穴位滑动感去稳定呼吸控制 要全面理解呼吸的内涵。生理学上将气息从口鼻到肺部一呼一吸的过程,称为外呼吸;而通过血液循环完成人体各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内呼吸。从整体的角度来看:由口鼻吸入的气息,最终是由体内细胞完成气体交换的。气息从口鼻不是吸入肺底,而是吸至通体细胞。在发声训练过程中,不断捕捉这样的感觉,对控制呼吸状态大有帮助。 第二、让状态松弛成为本能 播音员、主持人发声训练要求具有松弛的状态,可以解释为,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充分松弛(不是松懈),心理与生理保持本来面目的自然运动状态,也是人的一种正常发挥的状态。只有实现心理放松,才能使大脑保持高度的调节能力;实现肌肉组织放松,才能使用气发声,各部位有机地、自然地、协调配合运动,使肌肉产生弹性,从而使声音具有弹性。 第三、找到适合练声的气感 所谓气感,就是由人体内一系列生理活动所引发的感觉,而这一系列的生理活动,并非由思维中枢所直接驱动。所以,这种气感对于人体思维中枢来讲,就是体内组织自发活动的结果。而这种体内组织的自发活动也就是内气活动,其特点就是循经络发展。本人经过一段时间体会,将其与播音练气结合,总结了如下体会: 1、注意吸气。 经过后天训练,开始领悟腹壁站定,而且对气沉丹田、肩胸、喉部、下巴放松,和上腭、软腭等“回音壁”坚挺的状态,逐渐有所体会,吸气时就要体会气流按穴位滑动,从人中到神庭、百会至玉枕沿脊柱下行,至肾俞逐渐集中到丹田。这样再体会像闻花那样吸气、从后背吸入,进而感觉气息从毛细血管吸入,就更加稳定、持久、自如。 2、注意疏通任脉,使气根稳定在丹田。 呼气过程中气流是上行的,随着肺中气息量减少,丹田的控制力要逐渐加强,这时要体会真气和上行的呼气气流相反,沿任脉一步步下趋丹田的感觉,练得时间长了,会体会到真气随脏器在丹田部位呈良性循环。

播音主持发声训练之口部训练方法如下所示

播音主持发声训练之口部训练方法 口部训练以唇舌力量的练习为主,常做口部操,可以有效地加强唇舌力量,提高唇舌灵干净明亮集中。 一、口的开合练习 张嘴像打哈欠(打槽牙,挺软腭),闭嘴如啃苹果。 开口动作要柔和,两嘴角向斜上方抬起,上下唇稍放松,舌自然平放。 经常做此练习,可以克服口腔开度的问题。 二、咀嚼练习 张口咀嚼与闭口咀嚼结合进行,舌自然平放,练习时反复做。 三、双唇练习 .喷--也称双唇打响。方法:双唇紧闭,将唇的力量集中于唇中央三分之一的部位,唇齿相依,不裹唇,阻住气流,然后突然连续喷气出声。合口呼、撮口呼撮唇不好的人可以多练。 .咧--将双唇闭紧尽力向前噘起,然后将嘴角用力向两边伸展(咧嘴),反复进行。 .撇--双唇闭紧向前噘起,然后向左歪、向右歪、向上抬、向下压。 .绕--双唇闭拢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及左右转圈。 四、舌的练习 .刮舌--舌尖抵下齿背,舌体贴住齿背,随着张嘴,用上齿沿舌面刮,尽力加大舌面上翘的曲拱度,目的在于增加舌面隆起的力量。口腔开度不好的人和发舌面音j、q、x有问题的人可以多练。 .顶舌--闭唇,用舌尖顶住左内颊,用力顶,可把舌尖想象成针尖,用力去扎破口腔这个气球。然后,用舌尖顶住右内颊,做同样练习。如上,左右交替,反复练习。 .伸舌--将舌伸出唇外,舌体集中,舌尖向前,向左右、向上下尽力伸展。 .绕舌--闭唇,把舌尖伸到齿前唇后,向顺时针方向环绕360度,然后向逆时针方向环绕360度,交替进行。 立舌--将舌尖向后贴住左侧槽牙齿背,然后将舌沿齿背推至门齿中缝,使舌尖向右侧力翻,然后做相反方向的练习。这一练习有益于边音i的发音。 舌打响 舌尖与硬腭接触打响。将舌尖顶住硬腭,用力持阻,然后突然弹开,发出类似"de"的响声。 舌尖与上齿龈接触打响,舌尖顶住上齿龈,阻住气流,再突然放开,爆发出[te]的声音。这一练习,对舌尖成阻无力的人改善舌尖成阻、持阻的力量有益。发不好d、t、n、l的人可以多练。 舌根抬起至软硬鄂交界处,用力发ga音,体会舌根与软硬额交界处不断地连续做"阻气--突然打开--阻气--突然打开"的打响动作。这一练习可以改善舌根的力量及灵活性。

播音主持的练声方法

播音主持的练声方法 播音主持练声方法 下面是一张60分钟声音训练计划表,各位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有针对性地组合操练。 (1)气泡音:闭口和张口共30秒。 (2)轻度哼鸣:20秒。 (3)膈肌训练(狗喘气):闭口1分钟,改良的“嘿”、“哈”共30秒。 (4)慢吸快呼:2次,20秒。 (5)慢吸慢呼:2次,20秒。 (6)快吸慢呼:4次,2分钟。 (7)“丝”——音:20秒、30秒各2次,1分钟。 (8)“衣”-----音:20秒、30秒各2次,1分钟。 (9)搓脸:10秒。 (10)转颈:10次,10秒。 (11)松下巴:10秒。 (12)提颧肌:10次,10秒,手辅和自行交替进行。 (13)咀嚼:闭|、张口各20次,30秒。 (14)半打哈欠:5次,10秒。 (15)撮唇:10次,20秒。 (16)合口左右撅唇:10次(左、右为一次),30秒。 (17)转唇:8*8拍,30秒。 (18)双唇打响:30次,30秒。 (19)弹唇:1分钟。 (20)b本音:60次,1分钟。 (21)ba本音:60次,1分钟。 (22)ba-----ba-----ba------ba------,1分钟。 (23)顶腮:30次,30秒。 (24)刮舌:20次,20秒。 (25)伸卷舌:20次,20秒。 (26)立舌:10次,30秒。 (27)转舌:8*8拍,1分钟。 (28)弹舌:30秒。 (29)d本音:60次,1分钟。 (30)da音:60次,1分钟。 (31)da-----da-----da-----da------;60次,1分钟。

(32)g本音:60次,1分钟。 (33)ga本音:60次,1分钟。 (34)ga-----ga-----ga-----ga-----:60次,1分钟。 (35)ge音:60次,1分钟。 (36)ge-----ge-----ge------ge-----:60次,1分钟。 (37)数“数儿”:一口气由1数到30,3次,3分钟。 (38)数“数儿”:一口气数10个八拍,3 次,3分钟。 (39)数“数儿”:“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一口气数3到4个回合。2次,2分钟。 (40)数“数儿”:“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八二三四五六七八,七二三四五六七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一口气数下来,2次,2分钟。 (41)数“枣儿”:要求尽可能一口气数20个以上“枣儿”,2次,2分钟。 (42)数“葫芦”:要求一口气数20个以上“葫芦”,2次,2分钟。 (43)喊操:变换节奏进行,2分钟。 (44)绕口令:任选10段,10分钟。 (45有针对性的语段或诗词片段练习:10分钟。 2 练声材料 说我诌,我就诌,听我没事儿我捋舌头。我们那儿有,六十六条胡同口,住着一位六十六岁的刘老六,他家里有六十六所好高楼,在那楼上头有六十六篓桂花油,在那篓上头蒙六十六匹绿豆绸,在那绸上头绣六十六个大绒球,楼底下钉着六十六根儿檀了木的轴,轴上头拴六十六头大青牛,牛旁边蹲着六十六个大马猴。六十六岁的刘老六,坐在了门口啃骨头。 出南门,奔正南,有个面铺面冲南。面铺门口儿挂着个蓝布棉门帘,摘了蓝布棉门帘,瞧了瞧,面铺还是面冲南。挂上蓝布棉门帘,瞧了瞧,面铺还是面冲南。扁担长,板凳宽,扁担没有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绑在了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了板凳上,扁担偏要扁担绑在了板凳上。 正月儿里,正月儿正,姐妹二人去逛灯。大姑娘名叫粉红女,二姐名叫女粉红。粉红女,穿着一件宝红袄,女粉红穿着一件袄粉红。粉红女怀里抱着一瓶粉红酒,女粉红怀里抱着一瓶酒粉红。姐妹找个无人处,推杯换盏饮刘伶。粉粉红喝了宝红女的粉红酒,粉红女喝了女粉红的酒纷红。粉红女喝了一个酩酊醉,女粉红喝了一个醉酩酊。女粉红揪着粉红女就打,粉红女揪着女粉红就拧。女粉红撕了粉红女的粉红袄,粉红女撕了女粉红的袄粉红。姐妹打罢撂过手,自己买线自己缝。粉红女买了一条粉红线,女粉红买了一条线粉红。粉红女她反缝缝缝粉红袄,女粉红她缝反缝缝袄粉红。

播音发声当中喉部控制和共鸣控制

播音发声当中喉部控制和共鸣控制 平常我们常说这个人嗓子好,那个人嗓子不好,这个嗓子指的就是声音,再具体一点说指的就是喉。喉头内的声带作为振动器官,在有声语言的发声中是占有重要位置。它的振动状况直接影响发出声音的质量。下面我们要讲的是播音发声当中喉部控制和共鸣控制。 有些人认为嗓子好坏是天生的,这个话也对,也不对。喉部构造确实是天生的,比如象声带的长短、薄厚等等,它决定了一个人发声的特征。但是,即使是同一个人,由于发声的时候使用的方法不同,发出的声音,它的质量却有很大的差异,而使用方法是后天可以通过训练改善。没有经过发声训练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往往在喉部控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比如发音的时候喉部紧张、用力,或是发音的时候挤压嗓子,发出的声音过紧,以及播音用声过实、过虚,超出了语言表达需要的范围和程度,等等。都会影响播音质量的提高,甚至影响喉部的发音能力,缩短播音寿命。 我们讲喉部控制,首先需要明确不是紧张才是控制,因为放松也是控制,播音发声的时候,两条声带不是紧密闭合,而是轻松靠拢。从感觉上来讲,喉部是放松的。在这种情况下喉部肌肉能够自如灵活的运动,这样才能比较好的和由肺部呼出的气流协调配合,完成发音过程。喉部放松应该是发音的时候的最基本的感觉,要想提高发音效率,发出悦耳的声音,就要放松喉部。如果发音的时候,喉部过度紧张,可以试着采用用吸气的状态发音,这种控制方法来改善喉部紧张的状况。请注意我们说的是"吸气"的状态。在汉语普通话当中没有吸

气音,我们张嘴吸气的时候,两条声带是轻松张开的,尽量保持这种状态来发音,使声带轻松靠拢而不是紧紧闭合,这样就能发出圆润、悦耳的声音了,而且不会感觉到疲劳。采取这种方法发音,由于接近日常谈话的发音状态,听起来也会觉得自然亲切一些。我们千万要注意避免一坐到话筒前面或者是摄像机前面就喉部发紧,脖子上青颈暴露,要认识到这种挤压出来的声音并不美,而且难于变化、难于控制,既不自然又不利于表达。 说到共鸣控制,这也是播音发声很重要,而且是区别与其它艺术发声独具特色的一环。 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我们叫做喉源音,很微弱,只有经过共鸣腔的共鸣以后才得到扩大和美化,形成不同的语音,形成各种不同的声音色彩。 一个人的发音器官是天生的,没有办法改造,只能从使用方法上去想办法,而人体发音的共鸣腔也是天生的没有办法改变,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共鸣的调节,经过后天的训练加以改善,掌握共鸣的调节是扩大发声效率,改善声音质量的重要环节。 播音发声有自己的共鸣特点,是以口腔共鸣为主,以胸腔共鸣为基础的声道共鸣方式。声道是人类发声的共鸣器官,在喉以上有喉腔、咽腔、口腔和鼻腔,喉以下的胸腔也起着重要的共鸣作用。其中口腔共鸣对于言语发声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口腔的活动就不可能产生有声语言,不能发挥口腔共鸣的作用,就不可能使字音圆润动听,而

播音技巧-有声小说播音练声的前两个阶段

核心提示:第一阶段:未曾出声先练气研究资料表明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16—19次,每次呼吸过程约3、4秒钟,而演唱时,有时一口气要延长十几秒,甚至更长,而且吸气时间短,呼出时间长,必须掌握将气保持在肺部慢... 第一阶段:未曾出声先练气研究资料表明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16—19次,每次呼吸过程约3、4秒钟,而演唱时,有时一口气要延长十几秒,甚至更长,而且吸气时间短,呼出时间长,必须掌握将气保持在肺部慢慢呼出的要领, 所以要先做: (一)“深吸慢呼气息控制延长练习”。其要领是:先学会“蓄气”,先压一下气,把废气排出,然后用鼻和舌尖间隙像“闻花”一样,自然松畅地轻轻吸,吸的要饱,然后气沉丹田,慢慢地放松胸肋,使气像细水长流般慢慢呼出,呼得均匀,控制时间越长越好,反复练习4—6次。 (二)“深吸慢呼数字练习” 我们把第一步骤称为“吸提推送’,“吸提”的气息向里向,“推送” 的气息向外向下,在“推送”同时做气息延长练习。我们推荐三种练法:A.数数练习:“吸提”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快速地数数字“12345678910”,——口气反复数,数到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反复数多少次。B.“数枣”练习:“吸提”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竹竿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吸足气)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四个枣五个……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数多少个枣。反复4—6次。C.“数葫芦”练习:“吸提” 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念:“金葫芦,银葫芦,一口气数不了24个葫芦(吸足气)一个葫芦二个葫芦三个葫芦……”,这口气气尽为止,反复4—6次。数数字、“数枣”、“数葫芦”控制气息,使其越练控制越,千万不要跑气。开始腹部会出现酸痛,练过一段时间,则会自觉大有进步。 (三)“深吸慢呼长音练习” 经过气息练习,声音开始逐步加入。这一练习仍是练气为主,发声为辅,在推送同时择一中低音区,轻轻地男生发“啊”音(“大嗓”发“啊”是外送与练气相顺),女生发“咿”音(“小嗓”咿”是外送)。一口气托住,声音出口呈圆柱型波浪式推进,能拉多长拉多长,反复练习。(四)“托气断音练习” 这是声、气各半练习。双手插腰或护腹,由丹田托住一口气到额咽处冲出同时发声,声音以中低音为主,有弹性,腹部及横膈膜利用伸缩力同时弹出,我们介绍三种练习:A.一口气托住,嘴里发出快速的“噼里拍啦,噼里拍啦”(反复)到这口气将尽时发出“嘭一啪”的断音。反复4—6次。B.一口气绷足,先慢,后快地发出“哈工哈)—(反复)(加快)哈,哈,哈……”锻炼有进发爆发力的断音,演唱中的“哈哈…”大笑、“啊哈”、“啊咳”常用。C.一口气绷足,先慢后快地发出“嘿—厚、嘿—厚”(反复逐渐加快)“嘿厚,嘿厚……”加快到气力不支为止,反复练习。经过这一阶段练习,气为声之本,气为声之帅的气息,已基本饱满,“容气之所”已基本兴奋、活跃起来,而声音一直处于酝酿、保护之中,在此基础上即可开始准备声音练习了。 第二阶段:气、声、字的练习戏曲演员尤其京剧演员包括戏曲爱好者在喊嗓练声上容易犯急于求成的毛病,恨不能很快地就能喊出又高又亮的嗓音来,急着喊高音,猛喊甚至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