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十五讲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第二十五讲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第二十五讲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第二十五讲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第二十五讲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一.概述

1.概念及原理

将各煤层底板等高线,用标高投影的方法,投形到同一水平面上,按一定比例和规定的线条、符号绘制而成的图纸

称为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2.主要反映内容

煤层产状、地质构造

3.用途

(1)采区规划(2)储量计算(3)构造预测

4.比例

1:2000

二.煤层产状

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1.煤层走向

煤层底板等高线的方向,即为煤层的走向用方位角表示。

2.煤层倾向

在水平面内,垂直煤层底板等高线由高到底的方向,即为煤层倾向,用方位角表示,并与走向相差90°。

3.煤层倾角

煤层倾斜线与倾斜线之间的夹角即为煤层倾角。

规定:为确保走向的单一性,煤层的走向比煤层的倾向小90°。

三.煤层构造形状

1.单斜构造

在一定范围内,大致向一个方向倾斜的煤层,称为单斜构造。

2.穹窿构造,盆地构造

3.曲构造煤层

核部、冀部、轴面、轴线、枢纽

4.断层构造

(1)断层概念

概念:煤层受力后发生断裂并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形成的构造形态,标为断层。

(2)断层要素

断面、断盘、断面交线、断距。

(3)断层的性质

正断层

逆断层

(4)断层煤层底板等高线的特征

正断层煤层底板等高线的特征:煤层底板等高线遇断面交线中断,断面交线之间,等高线缺失。

逆断层煤层底板等高线的特征:煤层底板等高线遇断面交线中断,断面交线之间,等高线重叠。

(5)断距

地层断距、水平断距、落差。

落差:断层上下盘同一煤层地板对应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落差。

(6)断层产状

走向:断面交线上高程相等点的连线方向,即为断层的走向。

倾向:在水平面上,垂直断层走向由高到底的方向,称为断层的倾向。

倾角:断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最大锐角)。

四、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识读

1.单线追索法

由图一侧选择一根等高线,观测其变化情况,若等高线弯曲表示有褶曲,若等高线断开表示有断层。

2.划分块段

以断面交线为界将煤层分为若干个块段,对每一块段煤层的产状进行分析、判断。

3.整体分析

最后再把各个块段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分析有几条断层,每条断层的性质及其与其他构造的相互联系等。

五.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应用

1.分解煤层产状及地质构造

2.储量计算

3.矿井设计

采区巷道布置图

4.断层位置的预计

1)预计统一煤层巷道掘进中遇到断层的位置。

(a)断层位置确定时的情况

(b)断层位置不确定时的情况

例:断层走向60° 倾向150° 倾角30°

2)预计不同煤层中断层的位置

用断层面煤层底板面同标高等高线相交来确定

3)预计岩石平巷遇煤层,遇断层位置,并判断岩位

方法:同标高等高线相交进行确定。

16-2

134.6 2.2016-1134.9 2.08

17-1135.1 2.2117-2134.0 2.3083.772.2+100

+80+60+40+20

±0

J 七采区ⅠⅠⅠⅠ108345671112138199ˊ8ˊ134,56109

9ˊ8ˊ

122

13

2019高考地理试题含解析——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资料正文内容下拉开始>> 课时跟踪检测(二) 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区域内,上游河段水位与下游河段水位的差值可能是( ) A.1 500 B.2 000 C.3 500 D.4 500 2.M河段与N河段降水量的差异及主要原因分别是( ) A.M河段大于N河段,M受西风影响,降水多 B.M河段大于N河段,M河谷多对流雨 C.M河段小于N河段,M离海洋远,降水少 D.M河段小于N河段,N处于迎风坡多地形雨 解析:1.C 2.D 第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特点可知,相邻等高距为1 000 m;上游河段水位范围为4 000至5 000 m之间,下游河段水位范围为1 000~2 000 m,所以上游河段与下游河段水位的差值为2 000至4 000之间,故选项 C 正确。第2题,图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水汽通道,大峡谷南部N 河段地处西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量大,M 河段受地形的阻挡,降水量少,故选项D正确。 下图是某水库大坝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3.若水库大坝再加高100 m,该地区的四个村庄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 A.①号村庄会被淹没B.②号村庄会被淹没 C.③号村庄会被淹没D.④号村庄会被淹没 4.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支流乙河画错了 B.乙河向西北流 C.①位于②的正南方向 D.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480 m 解析:3.C 4.D 第3题,从图中看,水库大坝建在100 m等高线处,如果大坝再加高100 m,则200 m以下的村庄可能被淹没,①号和②号村庄位于大坝下游,不受影响。③号村庄海拔在200 m以下,可能会被淹没,C正确。④号村庄海拔200 m以上,不会被淹没。第4题,河流发育在山谷,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图中乙河等高线向高处弯曲,是正确的。甲河画错了。根据指向标可看出乙河自西北向东南流。①位于②的东南方向。图示区域海拔最高为400~500 m,海拔最低处为0~100 m,高差为300~500 m,最大高差可能为480 m,D正确。 (2018·赣州模拟)下图是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及拍摄照片,图中等高距为10 m。据此回答5~6题。 5.能拍到图示照片的摄像机位是( )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第一课时)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2、了解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公式及估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地形模型学习等高线地形图; 2、动手制作山体模型;学生绘制等高线。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培养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 等高线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等高线的判读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新生对新课程总是好奇的,依据其心理年龄特点,具有模仿性强,活泼好动,注意力在20-25分钟集中,感性思维强的优势。但其空间想象刚起步,学习地理盲目性大,缺乏方法,理性思维和分析问题不够精确。 五、教学方法 1、学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习法、读图分析法、动手操作法 2、教法:教师讲解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地球表面既有高峻的山地,也有低平的平原;但是在平面图上如何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生答:用等高线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所以我们先要学会等高线的判读。 (二)地图上高度的判读 1、活动:阅读课本小组讨论、归纳地图上高度的判读。 (读图讨论、学生展示)

(1)师生归纳:用等高线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 等高线:地图上海拔相同点的连线,称为等高线。 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过渡】在生活中我们说某地的海拔就是指它的绝对高度,而所说两地的相对高度就是指两地的绝对高度之差。比如我们知道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的最高峰,海拔为8844.43米,是中国最高峰,这里所说的海拔就是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们知道山脉的海拔的情况下,怎样将立体山脉转化为等高线地形图。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判读等高线与地形图。 (三)绘制等高线 1.活动:(设置疑问)什么是等高线?如何制作等高线示意图 (等高线地形图) (1)学生自学:读课文并观察课本上的“等高线示意图”,体会等高线是怎么绘制的? (2)课件展示:P24图1.35等高线图的绘制过程(学生认真观察,形象感知) 在电脑上展示等高线地形图,以及使用马铃薯做等高线的过程图,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画出等高线。 (3)学生交流感悟心得(教师可以用切土豆演示) (4)师生归纳:等高线是地图上海拔相同点的连线称为等高线。

2021年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等高线地形图及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地形图剖面图

2021年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等高线地形图及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地形图剖面图 等高线地形图及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右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完成1~2题。 1.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是( ) A.新月形沙丘 B.山地梯田 C.三角洲平原 D.滨海沙滩 2.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 ) 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某校地理小组的同学进行野外考察活动,下图为考察地区的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据图回答3~4题。 3.同学们在甲村测得气温为2 2 ℃,则此时乙村的气温约为( ) A.25

℃ C.24 ℃ D.16 ℃ 4.图中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观察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下图,完成5~7题。 5.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50 m B.55 m C.60 m D.65 m 6.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为( ) A.15

m C.65 m D.90 m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8~10题。 8.ab段河流的流向是( ) A.由东向西 B.由东北向西南 C.由西南向东北 D.由南向北 9.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①处的主要原因是( ) A.处于阴坡,光照条差 B.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 C.位于山脊,风力太大 D.处于河谷、邻近陡坡,受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 10.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③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1~12题。 11.沿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是下图中的( )

煤层底板等高线的绘制

煤层底板等高线的绘制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是矿井生产的最基本地质图件之一,它为采区设计、工作面开拓布置、矿井提升运输、供排水等提供了最基本依据,因此掌握煤层底板等高线的绘制及其应用有重要意义。 1煤层底板等高线的绘制 1.1、绘制依据及数据来源 绘制煤层底板等高线主要依据钻孔资料中煤层底板标高、采掘过程中实测的导线点高程。除此之外,还要掌握井田内地质构造情况。 钻孔资料、井田地质构造情况,可在《生产矿井地质报告》中获得,采掘工程导线点高程由矿山测量部门实测所得,是生产矿井施工与回采中必不可少的数据。 1.2、煤层底板等高线的特性及绘制规则 ①一条等高线不能分成两条,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或合并成一条。 ②等高线是一条连续、光滑的闭合曲线,不会中断(在断层附近断开)。由于图幅所限,如在本图幅内不闭合,则在相邻图幅内仍自成闭合。 ③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高程相等。 ④等高线越密(即等高线之间的平距越小),煤层倾角越大,反之,煤层倾角越小。 1.3、绘制方法 ①解析法

如图1中,A、B两点相距51mm,高差25.5m,计算每米高差的平距,即51mm/25.5m=2 mm/m。A点与-380m等高线高差为5.5m,则-380m等高线与A点平距5.5x2=11 mm,沿A-B线从A点开始量取11mm即为-380m等高线位置点。同理可得C-D线上-380m等高线。依次类推,得出-370m、-360m等高线。 此方法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假定A-B、C-D点之间煤层倾角相等。而在实际绘制中,常常采用“目测法”进行内插勾绘等高线。 ②图解法 用一张透明纸,绘出一组等间距的平行线,如图2所示,平行线两端注上0~10数字,将透明纸蒙在A-B连线上,使A点置于8-9线间5.5单位处,然后绕A点旋转透明纸使B点位于6线上,在A-B 连线上,将平行线6、7、8线与连线的交点,用针刺于图上,即得到

等高线地形图剖面图的绘制

等高线地形图剖面图的绘制及剖面线的判断 等高线地形图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在考题中常以做某条线的剖面图、剖面线的判断、通视问题和判断坡度陡缓等形式出现。

一、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例说 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如图1中AB)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的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剖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绘制主要步骤如下: 1.确定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通常水平比例尺与原图比例尺一致(也可放大为原来的2倍、3倍),而垂直比例尺一般比水平比例尺扩大5~20倍,常见的是扩大10倍。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画出剖面方向线AB,按AB的长度绘一条水平线作为剖面基线(若剖面图与地形图的水平比例尺相同,则图1、图2两图中的AB线长度相等),并确定基线所代表的高程。基线高程一般略低于图上最低高程。 3.作基线的平行线。平行线的间隔按垂直比例尺和等高距计算。如图2:等高距为10米,垂直比例尺为1︰5000,则平行线间隔为2毫米,并在平行线一边注明其所代表的高程,如200米……。 4.在地形图上沿剖面线AB量出A—1、1—2……各段距离,并把他们标注在剖面基线AB上,得1、2……各点。通过这些点作基线的垂线,垂线的端点按各点的高程决定。如6点的高程是200米,则剖面图上过6点的垂线端点在代表200米的平行线上。 5.将各垂线的端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即成剖面图。 二、剖面线的判定方法 确定某一剖面图沿哪条剖面线绘制的方法是: 一观大势:粗略地观察剖面线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如山峰、

鞍部、悬崖)穿过的最高和最低等高线等,看剖面图是否与等高线图吻合。, 二找关键:注意找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点 ...,如起点、中点、终点等,这些点在等高线图上的高度与剖面图上的高度是否一致。 三细分析:注意观察剖面线与最高或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 的区域高度,仔细分析 ....其在剖面图上是否得到正确反映。剖面线与最高等高线相交的点的区域高度应该小于最高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和,而与最低等高线相交的点的区域高度应该大于最低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差。 例1.图4的地形剖面图是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图3)中的某条剖面线画出的,它是()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案人教版新版原创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第一课时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制作等高线地形图,学习判读地形图的基本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对空间地理事物的认识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小组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及不同地形的关系; 2、难点:掌握不同地形等高线的形态特点;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地形。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体验探究法、多边互动法、读图分析法等。 四、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花泥、解剖盘、细线等。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制作山体模型的方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课型:新授课 七、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图的阅读,谁记得地图的基本要素包括哪几个?学生:比例尺、图例、指向标。 教师:很好!这三个基本要素能帮助我们认识不同的地图,这些地图都是绘制在平面上的。大家都知道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是高低起伏不平的,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 学生:(预习)要用等高线地形图来表示! 教师:对!这就是本节课讨论的重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二)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1、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 教师:(展示一幅绘有等高线的地图)想要绘制等高线地形图,首先要了解海拔与相对高度。(展示图1.34)思考一下问题:什么是海拔?什么是相对高度?图中甲、乙两地的海拔是多少?相对高度是多少? 学生: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甲地海拔为1500米,乙地海拔为500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 教师:所以,我们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形成了等高线。看图 1.35,每条等高线上都标有数字,是什么意思? 学生:是海拔的数值。位于同一条等高线上所有点的海拔相等。 教师:(出示模型)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叫做等高距,我们用等高距相等的多个平面,水平切割山体,然后将等高面的边缘垂直的落到同一水平面上就得到等高线地形图。(播放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 教师:通过等高线的特征,我们就可以识别山峰、山谷、山脊和陡崖等常见的地形部位。(展示用花泥的自制的山体模型) 学生:指出山峰、山谷、山脊、陡崖、鞍部、陡坡、缓坡。 教师: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原理后,同学们想不想亲手绘制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呢? 学生:想! 教师:想画图,第一步应该做什么?(展示制作山体模型的要求) 学生活动:5~6人一组,教师发放材料用具。 1、将花泥雕刻成山体模型,要求刻出山峰、山谷、山脊、陡崖、鞍部、陡坡、缓坡等部位(坡度要明显、结构要清晰)。 2、用手擦拭山体模型表面,使其光滑自然。看哪组雕的部位最完整、最清晰,注意安全!找两组同学结合自制的模型,介绍山体各部位名称。 教师:模型制作完了,接下来做什么? 学生:画等高线。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一、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概念、内容及作用 (一)概念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是反映某一煤层空间形态特征的图件。他是利用煤层底板等高线来表示煤层在空间的起伏及断裂情况。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煤层层面的立体概念,掌握煤层产状变化和地质构造变化,是煤矿生产中最重要的图件之一。一般生产矿井,特别是倾斜和缓倾斜煤层矿井都必须编制这种图件。 (二)内容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一般采用的比例尺为1:10000或1:5000。构造复杂的井田、井型较小的矿井及反映一个采区或采面的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一般采用1:2000的比例尺。图件中主要包括地形地物、地质界线(煤层露头线、煤层风氧化带界线、煤层分叉界线、火成岩侵入界线、陷落柱界线、古河床冲刷煤层的界线、煤层底板等高线等)、井巷工程、其他(经纬线、井田边界线、见煤钻孔小柱状等)。 (三)作用 它是煤矿井巷布置、编制生产计划、安排采掘生产的主要依据;是分析地质构造规律、布置生产勘探、进行储量计算的基础图件;同时,编制煤层顶底板岩性分布图、瓦斯地质图件,均以其为底图进行编制。 二、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编制原理及方法

一、原理 煤系地层形成之后,由于受构造变动的影响,夹在地层中的煤层层面,包括顶面和底面,大多数为一空间曲面。在勘探及矿井生产中,一般可根据钻孔孔口标高及煤层深度资料或井上、井下测量获得煤层底面各点的标高,如果把标高相同的点连接起来,就构成一条等高线,而每隔一定高度,如50、100、150……各选取一条等高线,按垂直投影法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比例尺编织成平面图,就形成了煤层底板等高线。当出现断层时,为了要反映断层情况,除要将等高线投影到平面图上外,还要将煤层和断层的交面线投影到平面上。 二、编制方法 1.利用地质剖面图编制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1)打方格网并注明经纬线。按煤层露头大致走向确定指北基线(露头走向与成图的长边一致)。 (2)投放钻探工程及井巷工程。 (3)确定剖面线。矿井地质剖面编图方向一般垂直煤层走向,钻探工程一般在剖面线上布置。 (4)以经纬线或准线作为基准线,把每个剖面上煤层底板与各标高线交点对应的投影到剖面线上,然后将相邻各相同标高点用圆 滑线连接,即为煤层底板等高线。 (5)如剖面上有断层,需要先连断煤交线。方法是将上下盘断失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 2_3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新版)粤教版11

2.3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2)了解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公式及估算方法学会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3)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及分层设色地形图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地形模型学习等高线地形图。 (2)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地形类型,和坡度陡缓。 3.情感态度与价值。 从多方面培养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能力,是今后建设祖国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二、教学重难点 1.等高线的判读。 2.地形图的判读。 3.了解常见的地形类型。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地球表面既有高峻的山地,也有低平的平原;但是在平面图上如何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生答:用等高线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所以我们先要学会等高线的判读。 【讲授新课】

1、等高线的判读 【学生自学】阅读课本。 师生归纳:用等高线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 等高线:地图上海拔相同点的连线,称为等高线。 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 【过渡】在生活中我们说某地的海拔就是指它的绝对高度,而所说两地的相对高度就是指两地的绝对高度之差。比如我们知道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的最高峰,海拔为8844.43米,是中国最高峰,这里所说的海拔就是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们知道山脉的海拔的情况下,怎样将立体山脉转化为等高线地形图。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判读等高线与地形图。 (珠穆朗玛峰)

如何编制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编制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一、实习目的 掌握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编制方法的步骤。熟悉不同地质构造在煤层底板底高线图上的表现形式。 二、原理方法 1、概述 煤田勘探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了解煤层的埋藏深藏及其起伏变化,研究煤层的厚度、结构、煤质、储量、水文地质以及其它与开采有关的技木条件,对勘探区作出正确的工业评价,为煤矿企业的设计、建设与开采提供必要的资料,以保证煤炭资源得到合理和顺利地开发。 (1)基求概念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就是用煤层底板等高线来表示煤层在空间的起伏及被断裂的情况,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煤层底板的空间概念,掌握煤层产状和构造的变化。此外,还能表示古河流冲蚀煤层的界线,煤层尖灭线,岩浆岩分布的界线以及煤种牌号区划界线等,因而在煤炭资源勘探以及煤矿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煤系地层形成后,夹在地层中的煤层层面,包括顶面和底面,并不是一个平面,由于受构造变化的影响,大多为一空间曲面,它的起伏与变化,对煤矿生产有很大影响。同时,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编制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对煤田的开发。在进行普查与勘探时,一般根据孔口标高及煤层底板深度资料可以获得煤层底面各点的标高,把各标高相等的点联结起来,就构成一条等值线,如果我们每隔一定高度 (如50米、100米等),各选取一条等值线,把它投影到平面上,就成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如图5-1。 该图为一个煤盆构造,为了图示清楚起见,只画出半个煤盆,并表示出煤层顶板和底板的曲面,煤盆中虚线,为煤层底板曲面与水平面的交线,投影到平面上,成为五圈等高线,根据这五圈等高线呈同心圆状和外圈标高值较大这两个特点,很快就可以断定是一个煤盆构造,等高线之间的高差是10米,即h=10。所以简单地说,同一层面上高度相等的各点联线叫做构造等高线,用构造等高线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专题练习

2012-2013学年高二级地理练习卷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2009·上海高考)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右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 A.东北-西南向 B.东西向 C.西北-东南向 D.南北向 2.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 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右图中, ①、②、③、④、⑤表示某区域地形类型中的山脊和山谷,点a 、b 、c 对应的海拔分别为900米、600米、300米。读图完成3~4题。 3.其中表示山谷的有(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③、⑤ D .②、③、④ 4.①、②、③、④沿线坡度最平缓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12年高考上海卷)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 正确认识地形地貌。读右图回答5~6题。 5.右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 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③以平原、盆地为主 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6.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 A .山脊、山谷 B .山脊、山脊 C .山谷、山脊 D .山谷、山谷 (2011年高考浙江卷)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 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右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 图。完成第7题。 7.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乙、戊 右图为某地等高线图。故事:游击队得到情报,敌 人要进村扫荡,必经图中小路(图中粗线),游击队员准 备在小路附近伏击敌人。读图完成8~9题。 8.小路位于的地形名称是( ) A.河谷 B.盆地 C.鞍部 D.峡谷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实际运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实际运用 等高线历来是文综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常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形名称、河流流向;或以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载体,综合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运用问题。它能充分考查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分析计算能力。 一、了解等高线的性质: 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各点的连线称作等高线,同一幅地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相同;把海洋深度相同点的连线称作等深线,同一幅图上等深距不一定完全相等。 1、同一条等高线的高程相同。 2、等高线不能相交,可以重合。特殊地形用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用来表示山坡方向的小短线)表示。等高线重叠处表示悬崖,用一组与重叠处等高线垂直的示坡线表示。若按等高线注记不易判别坡向时也采用示坡线。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低,如山峰;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低,如盆地或洼地。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但不一定在一幅地图范围闭合。 4、在等高距相等情况下,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 二、阅读等高线的方法和技巧: 1、三看:①看极端值的大小。平原:海拔200 m以下;丘陵:海拔500 m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 m;山地:海拔500 m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 m;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边缘等高线十分密集,顶部明显稀疏。某地低于海平面则用负值表示,如吐鲁番盆地艾丁湖面为-155 m。②看疏密程度。它表示坡度的陡缓。③看弯曲方向。它表示地形走向。 2、掌握等高线判断的基本规律: (1)、等高线的高低规律:“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等高线凸向低值处为山脊,凸向高值处为山谷。 (2)、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的阅读: ①山顶与山峰:数值“中高周低”; ②盆地与洼地:数值“周高中低”; ③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的:“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即若某处闭合等高线夹在两条等高线之间,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低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较低等高线的海拔,为山体中的小盆地;若闭合等高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高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海拔高于较高等高线的海拔,为山体中的小山峰。 三、关于等高线的题型: 1、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地貌: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2、判断坡度的陡缓与计算。 (1)求坡度。坡度是指山坡的倾斜角度。常用坡面与水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来表示。如图中α角。H表示坡高(相对高度),L表示坡底长度即斜坡实际距离投影到水平面 上的距离,α越大坡度越陡。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坡底长度=图上距离÷比例尺

等高线地形图和剖面图

等高线地形图和剖面图[要点疏理] 一、地图:(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比例尺:也叫缩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 在同样的图幅上: 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 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2)比例尺的缩放: 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1/1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5000,比例尺变大。 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 例如将1/5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1/50000=1/66500,比例尺缩小。 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 2.方向: (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2)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指向标指示北方。 (3)在没有任何标记得图上判读: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规律:东西方向可如下加以确定,同在东经度,经度数大的在东;同在西经度,经度数小的在东;在东西经度,当经度和小于180°时,东经度在东;当经度和大于180°时,东经度在西,西经度在东。 3.图例和注记(熟悉基本的) 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二、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用等高线表示的地形一般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缓坡、陡坡和洼地,但容易忽视的是利用等高线数值来判断山地、丘陵、高原等地形类型。 (一)判读规律 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数值(海拔高度)大致判断地形类型。 ①海拔在 200 米以下一般为平原。 ②海拔在 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 100 米为丘陵。 ③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在 100 米以上为山地。 ④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部分十分密集,而顶部稀疏为高原。 2.当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时,凡内高外低的为山顶,凡外高内低的为盆地(洼地)。

煤层的顶底板

煤层的顶底板是指煤系中位于煤层上下一定距离的岩层,按照沉积顺序,在下常情况下,位于煤层之下,先于煤层生成的岩层是底板;位于煤层之上,在煤层形成之后的岩层叫顶板。由于沉积物质和沉积环境的差异,顶底板岩层性和厚度各不相同,在开采过程中破碎,冒落的情况也就不同,了解这些岩层的岩性特征、厚度、层理及节理发育程度,强度及含水性等,对确定顶板管理和巷道支护方式均有重要意义。 根据顶底板岩层相对煤层的位置和垮落性能,强度等特征的不同,从上至下顶板划分为基本顶(老顶)、直接顶、伪顶三个部分;底板分为伪底、直接底及老底三个部分。不过,对于某个特定的煤层来说,其顶底板的这六个组成部分不一定发育俱全。可能缺失某一个或几个组成部分的岩层。 (一)煤层的顶板 1、伪顶:是紧贴煤层之上的,极易随煤炭的采出而同时垮落的较薄岩层,厚度一般为0.3m~0.5m,多由页岩,炭质页岩等组成。 2、直接顶:是直接位于伪顶或煤层(如无伪顶)之上岩层,常随着回撤支架而垮落,厚度一般在1m~2m,多由泥岩、而岩、粉砂岩等较易垮落的岩石组成。 3、基本顶:又叫老顶,是位于直按顶之上或直接位于煤层这上(此时无直接顶和伪顶)的厚而坚硬的岩层。常在采空区上方悬露一段时间,直到达到相当面积之后才能垮落一次,通常由砂岩、砾岩、石灰岩等坚硬岩石的组成。 (二)煤层底板 1、伪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的薄层软弱岩层,多为炭质页岩或泥岩,厚度一般为0.2m~0.3m. 2、直接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硬度较低的岩层,厚度一般由几十厘米到1米左右,通常由泥岩、页岩或粘土岩。若直接底为粘土岩,则遇水后易膨胀,可能造成巷道底鼓与支架插底现象,轻者影响巷道运输与工作面支护,重者可使巷道遭爱严重破坏。 3、老底:指位于直接底之下,比较坚硬的岩层,多为砂层,石灰岩等。

等高线地形图剖面图的绘制及剖面线的判断5

等高线地形图剖面图的绘制及剖面线的判断(原创)等高线地形图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在考题中常以做某条线的剖面图、剖面线的判断、通视问题和判断坡度陡缓等形式出现。

一、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例说 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如图1中AB)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的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剖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绘制主要步骤如下: 1.确定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通常水平比例尺与原图比例尺一致(也可放大为原来的2倍、3倍),而垂直比例尺一般比水平比例尺扩大5~20倍,常见的是扩大10倍。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画出剖面方向线AB,按AB的长度绘一条水平线作为剖面基线(若剖面图与地形图的水平比例尺相同,则图1、图2两图中的AB线长度相等),并确定基线所代表的高程。基线高程一般略低于图上最低高程。 3.作基线的平行线。平行线的间隔按垂直比例尺和等高距计算。如图2:等高距为10米,垂直比例尺为1︰5000,则平行线间隔为2毫米,并在平行线一边注明其所代表的高程,如200米……。 4.在地形图上沿剖面线AB量出A—1、1—2……各段距离,并把他们标注在剖面基线AB上,得1、2……各点。通过这些点作基线的垂线,垂线的端点按各点的高程决定。如6点的高程是200米,则剖面图上过6点的垂线端点在代表200米的平行线上。 5.将各垂线的端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即成剖面图。 二、剖面线的判定方法 确定某一剖面图沿哪条剖面线绘制的方法是: 一观大势:粗略地观察剖面线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如山峰、

鞍部、悬崖)穿过的最高和最低等高线等,看剖面图是否与等高线图吻合。, 二找关键:注意找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点 ...,如起点、中点、终点等,这些点在等高线图上的高度与剖面图上的高度是否一致。 三细分析:注意观察剖面线与最高或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 的区域高度,仔细分析 ....其在剖面图上是否得到正确反映。剖面线与最高等高线相交的点的区域高度应该小于最高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和,而与最低等高线相交的点的区域高度应该大于最低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差。 例1.图4的地形剖面图是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图3)中的某条剖面线画出的,它是()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一、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概念、内容及用途 ㈠、概念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是反映某一煤层空间形态特征的图件。他是利用煤层底板等高线来表示煤层在空间的起伏及断裂情况。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煤层层面的立体概念,掌握煤层产状变化和地质构造变化,是煤矿生产中最重要的图件之一。 ㈡、内容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一般采用的比例尺为1:10000或1:5000。构造复杂的井田、井型较小的矿井及反映一个采区或采面的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一般采用1:2000的比例尺。 图件中主要包括地形地物、地质界线(煤层露头线、煤层风氧化带界线、煤层分叉界线、火成岩侵入界线、陷落柱界线、古河床冲刷煤层的界线、煤层底板等高线等)、井巷工程、其他(经纬线、井田边界线、见煤钻孔小柱状等)。 ㈢、用途 它是煤矿井巷布置、编制生产计划、安排采掘生产的主要依据;是分析地质构造规律、布置生产勘探、进行储量计算的基础图件;同时,编制煤层顶底板岩性分布图、瓦斯地质图件,均以其为底图进行编制。 二、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编制原理及方法 ㈠、原理 煤系地层形成之后,由于受构造变动的影响,夹在地层中的煤层层面,包括顶面和底面,大多数为一空间曲面。

在勘探及矿井生产中,一般可根据钻孔孔口标高及煤层深度资料或井上、井下测量获得煤层底面各点的标高,如果把标高相同的点连接起来,就构成一条等高线,而每隔一定高度,如50、100、150……各选取一条等高线,按垂直投影法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比例尺编织成平面图,就形成了煤层底板等高线。 当出现断层时,为了要反映断层情况,除要将等高线投影到平面图上外,还要将煤层和断层的交面线投影到平面上。 ㈡、编制方法 1、利用地质剖面图编制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①、打方格网并注明经纬线 按煤层露头大致走向确定指北基线(露头走向与成图的长边一致)。 ②、投放钻探工程及井巷工程 ③、确定剖面线 矿井地质剖面编图方向一般垂直煤层走向,钻探工程一般在剖面线上布置。 ④、以经纬线或准线作为基准线,把每个剖面上煤层底板与各标高线交点对应的投影到剖面线上,然后将相邻各相同标高点用圆滑线连接,即为煤层底板等高线。 ⑤、如剖面上有断层,需要先连断煤交线。方法是将上下盘断失点分别对应的投影到剖面线上,上盘断煤交点相连的上盘断煤交线,下盘相同。 2、插入法 此法在生产矿井中运用较多 ①、分析煤层标高点得分布特点,在已填绘实际资料的采掘工程平面底图上,分析煤层底板各标高点在平面图上的分布特点并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结合已掘巷道的分布情况,粗略的判断出编图范围内的构造轮廓,标出褶曲轴的大致方向及位置。 ②、连三角网先根据标高点分布情况判断构造形态,然后将同一构造单元上相邻的点相连,就形成许多三角网。煤层形态在大面积内虽然是曲面,但每个小三角网则可以近似的看做是平面。在连三角网是要特别慎重,不能将距离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剖面图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剖面图专项训 练 )金博士地理工作室(选择题一. 1.下面等高线图表示的地形名称依次是()A.山谷、山脊、山顶、盆地 B.山脊、山谷、山顶、盆地.山脊、山谷、盆地、山顶.山谷、山脊、盆地、山顶 D C (1小题) ( 2小题) ( ) 2. 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与图序相符的是: B. 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都 A. ①山脊②山谷③鞍部④山顶①山脊②山脊③鞍部④山顶 C. 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D. PP点的两幅剖面图,两剖面线垂直相交于点,则P点所在3.右图是等高线地形图上过()

的地形部位是 A .山峰 B.盆地.鞍部C D .山谷a>b>c) ( ) (等高线4.读右图判断.乙不会发育河流支流.甲不会发育河流支流 A B .小河流向为西南流向东北.小河流向为由北向南 D C 5.右图为等温线分布图,若甲乙同在陆地,甲的海拔为 ( ) 300m,乙的海拔为360m 330m B A..800m C.-200m D. 读右侧等高线图,完成6—8题 ( )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处可以清楚地看到小河如站在A E B 站在甲地既能观测到乙,又能观测到丙 C 从丙处到甲处比到乙容易 50D 从丙处到甲处大约有多米远( ) 段的流向为:7.河流ab A 自东南向西北自西北向东南 B 自西南向东北 D C 自东北向西南 ( ) 8.处断崖的相对高度不会低于E 米米米A 150 B 250 C 300 D 100米

( )9.读右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的点是 C 点. B 点A.A B.D. D点C点1 下图所示区域内,准备修建从A城到B城的铁路,回答10~11题。 ) (12---13小题(10---11小题) ( )

【精品】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第二十五讲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一.概述 1.概念及原理 将各煤层底板等高线,用标高投影的方法,投形到同一水平面上,按一定比例和规定的线条、符号绘制而成的图纸 称为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2.主要反映内容 煤层产状、地质构造 3.用途 (1)采区规划(2)储量计算(3)构造预测 4.比例 1:2000 二.煤层产状 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1.煤层走向 煤层底板等高线的方向,即为煤层的走向用方位角表示. 2.煤层倾向

在水平面内,垂直煤层底板等高线由高到底的方向,即为煤层倾向,用方位角表示,并与走向相差90°。 3.煤层倾角 煤层倾斜线与倾斜线之间的夹角即为煤层倾角。

规定:为确保走向的单一性,煤层的走向比煤层的倾向小90°。三.煤层构造形状 1.单斜构造 在一定范围内,大致向一个方向倾斜的煤层,称为单斜构造. 2.穹窿构造,盆地构造 3.曲构造煤层 核部、冀部、轴面、轴线、枢纽 4.断层构造 (1)断层概念 概念:煤层受力后发生断裂并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形成的构造形态,标为断层。 (2)断层要素 断面、断盘、断面交线、断距. (3)断层的性质 正断层 逆断层 (4)断层煤层底板等高线的特征 正断层煤层底板等高线的特征:煤层底板等高线遇断面交线中断,断面交线之间,等高线缺失。 逆断层煤层底板等高线的特征:煤层底板等高线遇断面交线中断,断面交线之间,等高线重叠。

(5)断距 地层断距、水平断距、落差。 落差:断层上下盘同一煤层地板对应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落差。(6)断层产状 走向:断面交线上高程相等点的连线方向,即为断层的走向。 倾向:在水平面上,垂直断层走向由高到底的方向,称为断层的倾向。倾角:断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最大锐角)。 四、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识读 1.单线追索法 由图一侧选择一根等高线,观测其变化情况,若等高线弯曲表示有褶曲,若等高线断开表示有断层。 2.划分块段 以断面交线为界将煤层分为若干个块段,对每一块段煤层的产状进行分析、判断。 3.整体分析 最后再把各个块段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分析有几条断层,每条断层的性质及其与其他构造的相互联系等。 五.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应用 1.分解煤层产状及地质构造 2.储量计算

地形图判读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该学习目标可以分解细化如下。 1.阅读图文资料,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会在地形图上判断某一点的海拔,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2.对照山地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3.对照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归纳坡度陡缓和等高线疏密的关系,学会判断坡度的陡缓。4.对照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归纳等高线地形图上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和山顶的特点,并准确地识别。 5.在地形图上识别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并读出某点的海拔,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2.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辨别坡度的陡缓。 【教学难点】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脊和山谷。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别坡度的陡缓。 3.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地形剖面图。 4.根据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教学方法 【教法】 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呈现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 情景感受法、地图观察法、实践感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1:设疑激趣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土地上,珍藏着无数美丽而神奇的天然艺术作品。有广阔无垠的平原,有俊秀挺拔的高山,有高低起伏的丘陵,也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高原和物产丰富的盆地。但是能够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的地图却是平面的。那么,如何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转化到平面图上,地形图又是怎样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的呢?这一节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地形图的判读”。 导入2:故事导入 红河谷里的藏族人抓到了两个前来勘探地形的英国人,从他们身里的片断:电影《红河谷》 上搜出来一幅图,两个英国人撒谎说他们是捉蝴蝶的,藏族人真的相信他们画的是一只只的蝴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