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水稻种子发芽率的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水稻种子实验室催芽流程水稻种子催芽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技术,用于快速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发芽效率。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水稻种子催芽流程,包括材料准备、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
材料准备:1.水稻种子:选择健康、干燥、无病虫害的种子,最好选择品质良好的杂交或优良品种的种子。
2.注射器:用于测定种子的水分含量,以确保种子的水分适中。
3.水:准备好足够的清水,用于种子的浸泡和水平补充。
4.容器:可以是玻璃瓶、塑料瓶或培养皿等,具有一定的透气性。
5.室温恒温箱: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实验操作:1.清洗种子:将水稻种子放入干净的容器中,用清水冲洗2-3次,去除种子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
2.测定种子水分含量:使用注射器吸取少量种子并称重,然后加入适量的干燥剂(如无水硫酸钠),再次称重。
根据称重差异计算种子的水分含量。
3.浸泡种子:将清洗干净的种子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使种子完全浸泡其中。
浸泡时间根据种子的品种和水分含量而定,通常为4-8小时。
4.水平补充:如果浸泡过程中水分减少,需及时补充足够的清水,确保种子在整个催芽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水分。
5.环境条件设置:将浸泡好的种子放入室温恒温箱中,设置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通常水稻种子的适宜温度为25-30°C,湿度为60-70%。
6.观察和记录:催芽过程中,每天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并记录需要的数据,如发芽率、发芽时间和发芽程度等。
7.结果分析:根据观察和记录的数据,计算种子的发芽率,并分析不同因素对发芽的影响。
结果分析:1.发芽率:根据观察的数据,计算所有种子中发芽的比例,即发芽率。
发芽率越高,说明种子的品质越好。
2.发芽时间:记录种子从浸泡到发芽所经过的时间,可以评估种子的发芽速度。
3.发芽程度:根据实验目的的要求,对发芽的种子进行程度评估,如根长、叶长等。
注意事项:1.使用干燥器时需小心操作,以免因溅出或误吸引起伤害。
2.测定种子水分时要精确称重,避免误差。
3.催芽时保持室温稳定,不要受到外界温度变化的干扰。
杂交水稻种子浸种催芽技术[摘要] 杂交水稻种子由父母本异交结实而得〔1〕。
其种子的结实率、籽粒的饱满度一般较低,其生产成本也较高。
本文介绍了科学的浸种催芽方法、步骤。
并就具体措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为充分利用有限的种子,提高育秧的成秧率,实现节本增效,提高大田水稻产量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水稻;种子;催芽;技术一、浸种催芽的技术操作1.清水选种将种子盛于适宜清洁容器内,加入清水适当搅拌后,将上浮于水面的半壮谷粒和下沉的种子分开,然后分别清洗干净后,将两类种子分别浸种、催芽、育秧。
2.间隙浸种和种子消毒为提高种子出芽率,浸种方法改为间隙浸种法。
将清洗干净的种子采用日浸夜露的方法进行浸种。
具体做法是白天清水浸种,浸种中一天要求换水1—2次。
夜间沥干水分进行摊晾。
种子消毒方法是在已浸种10—12h后,第二天再用强氯精或多菌灵药液浸种12h。
用药液浸后的种子应用清水漂洗干净。
为使种子吸足水分,浸种时间一般为2-3d。
吸足水分的标准为湿种子达干种子重的140%左右。
3.催芽破胸阶段最高温度35℃,以26—28℃保温催芽较好。
当种子“露白”即可。
二、操作中的几个为什么?1.为什么要清水选种并实行分类浸种催芽和育秧?杂交水稻种由于异花授粉结实所决定,一是灌浆速度不一,半壮谷粒多,但上浮的半壮谷种子中的胚根,胚芽都发芽正常,同样具有发芽能力,能长出较好的秧苗,因此,浸种时应先用清水选种,将下沉的种子和上浮的种子分开浸种催芽和育秧有利于种子的充分利用,并有利于根据种子生理特点在育秧中和大田栽培中分类管理,实现苗齐、苗壮、夺高产。
2.为什么要采用间隙浸种并勤换水?针对部份种子存在肉眼难以识别的“隐性穗萌”2的情况。
即收贮前某些充分成熟的种子已进入萌动阶段,种子内贮藏的难溶于水的养分已转化为了可溶于水的简单物质。
采用连续浸水易使已转化的这部份养料的流失。
因此,应采用间隙浸种法,一方面可有效的减少可溶态养分的流失。
水稻的具体种植方法措施要求1、晒种播种前将种子摊薄晒2一3天,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
2、选种盐水、粘泥水或其它溶液进行比重选种,清除杂质和秕谷,杂交水稻可分半壮谷和壮谷粒播种。
选液浓度,籼稻和有芒粳稻用比重一1.08左右,无芒粳稻用一左右。
前者以新鲜鸡蛋露出水面有一分硬币大小,后者要露出水面2分硬币大小为准。
一般每100斤水加泥30一40斤或盐25一30斤。
选种后种谷需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免影响发芽率。
3、浸种浸种有利种谷均匀地吸足水分,当种谷吸收水量达到其种子重的30一40%左右时,达饱和吸水量,米粒上的腹白和胚已清晰可见,其时最利于萌发,种谷吸水分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低吸水速度慢,温度高吸水速度快。
一般早稻浸种3一4天,晚稻浸种2一3天,外界温度高要勤换水,早春温度低也可用温水浸种,以缩短浸种时间。
如用1%的石灰水浸种,不可将水面的石灰水膜搞破,以免影响杀菌效果,或用杀菌剂浸种。
用石灰水或杀菌剂浸种的种子应选净后催芽,以免影响催芽整齐度。
4、催芽掌握种堆湿润、高温(35一40℃)破胸,适温(30℃左右)长芽,根芽齐长,芽长为种谷的一半,根长与种谷相等,整齐细小,双季早稻播种时气温低,根与芽的长度要长些,中稻气温高,根与芽的长度可短些,晚稻和后季稻,种谷只需破胸便可以。
早、中稻可采用地窖催芽,位置应选择避风朝阳,地势高爽,排水方便的地方,开宽3尺、深尺、长10一12尺(每100斤种谷3尺长)的地窖,窖底中央挖深、宽各3寸的排水相同到窖外,沟面排挤,上铺无病稻草和芦席,窖顶以弓形竹架覆盖塑料薄膜,种谷在45一50℃的温水中淘浴几分钟后上堆(堆高.8一1尺),破胸露白前保温在35一40℃左右,露白到齐芽,保温25一30℃左右,保持湿润,根与芽长度达到要求时,摊开1晾芽后播种。
晚稻播种时,外界气温高,可把种谷装人口袋(布、麻、蒲席等)白天置于流水中,日浸夜露,2一3天后,破胸露白即可播种。
5、精做秧板秧田与大田面积的比例要根据季节、品种和不同叶龄移栽而定。
水稻拌种剂的使用方法水稻拌种剂是一种用于水稻种子拌种的药物,可以促进种子的发芽、生长和发育,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以下是水稻拌种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
水稻拌种剂的使用方法1. 拌种前的准备工作:在使用水稻拌种剂之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
先将种子用清水浸泡30分钟至1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杂质和污垢。
2. 选择合适的水稻拌种剂:根据不同的水稻品种和种植环境,选择适合的水稻拌种剂。
一般而言,常用的水稻拌种剂包括有机肥料、化学肥料和生物肥料等。
3. 将水稻拌种剂倒入种子中:将水稻拌种剂均匀倒入种子中,并与种子充分混合均匀。
注意不要将水稻拌种剂倒入种子太多,以免影响种子的发芽率。
4. 搅拌种子:将种子和水稻拌种剂充分搅拌,使药物均匀分布在种子内部。
搅拌时需要注意手法,不要搅拌过度或搅拌不均匀。
5. 密封种子:将种子密封在包装中,以确保水稻拌种剂能够均匀地覆盖种子。
在包装中还可以加入一些水分,以帮助药物的吸收和均匀分布。
6. 储存种子:将种子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注意事项1. 水稻拌种剂是一种化学药物,使用时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
过量使用或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水稻的生长发育不良或品质下降。
2. 水稻拌种剂的包装和使用方式需要注意卫生。
使用后的水稻拌种剂应储存在密封的容器中,避免与空气接触,防止细菌滋生。
3. 在水稻拌种剂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味、变色、变质或发霉等情况,应及时更换新的水稻拌种剂,避免影响种子的质量。
4. 在水稻拌种剂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的降解和消耗。
早稻浸种催芽技巧早稻浸种催芽过程中,若操作不当,会出现种子出芽不理想、发黏、发酸等问题,作者结合浸种催芽实践经验,总结早稻浸种催芽技巧如下。
一、浸种前准备1.晒种常规早稻种子浸种前5~6天选晴天晒种7-10小时,能杀死稻壳上附着的病菌,能使水稻种子内不利于出芽的物质散出,使氧气进人,有利于种子萌发,能促进种子酶的活性与呼吸作用,提高种子发芽率。
杂交稻种子浸种前可不用晒种。
2.选种用风选、盐水选等方法选出饱满度好的早稻种子。
二、浸种常用的浸种方法有活水浸种和药剂浸种两种。
1.活水浸种将种子放入流动清水中先浸5小时,捞出摊开后再浸种,如此循环直至种子吸水至谷壳透明,能见米粒腹白,剥去颖壳后,米粒易断且无声、能碾碎。
若不是使用流动清水浸种,则要间隔2小时换水1次。
2.药剂浸种清水浸种5小时,使附在种子上的病菌孢子萌动后,再用2克三氧异氰脲酸兑水1千克浸种5小时,进行药剂杀菌。
消毒期间不换水,消毒后用清水反复冲洗稻种,把残留药液冲洗干净。
3.注意事项①忌长时间浸种。
常规早稻没种最佳时间为36小时。
杂交早稻种子若浸种时间过长,将破坏细胞膜结构,还会造成种子缺氧,不能长成壮苗。
因此,杂交早稻种子宜采用一没多洗法,不能连续浸种超过7小时。
②忌高温浸种破胸。
杂交早稻种子怕热,浸种温度高于36℃,则种子发芽被抑制。
三、催芽使用双层、湿润麻袋催芽,在地面垫-层无病稻草,将一个麻袋铺好,把种子均匀地铺在上面,再将另一个麻袋盖在上面。
催芽期问要注意添加水分,使谷堆保特湿润。
谷种升温后,控制温度在36-37℃,谷堆温度过高要翻堆,过低则要采取措施提高谷堆温度。
每天翻动2-4次,使种子周围温度一致,便于发芽整齐。
大约经过21小时后,谷种即可露白破胸。
种子破胸后,适当补水、通气增氧,催出好芽。
当80%的种子破胸后,摊开晾种,让谷堆温度降至26C,控制芽、根长度在3毫米内。
种芽破胸高峰期呼吸作用旺盛,需要大量氧气,此时若谷堆温度超过29C,应立即翻堆散温,否则易产生高温,灼伤种芽。
水稻浸种催芽的方法步骤
清洗:准备一个干净的盆,将种子浸泡在50-55℃的温水中,通过不停地搅拌使水温降低。
当温度恒定在30℃左右时停止搅拌。
浸泡:将种子浸泡八至十二小时,使盆中的种子吸入足够的水分后捞出沥干,放在纱布上包好。
再在最外层包一层干净的湿毛巾,就可以加速种子的出芽速度了。
一、水稻怎样浸种催芽
1、清洗:水稻浸种催芽的方法有很多种,还可以用干净的编织袋或蛇皮袋将筛选出的优质种子装好,将种子浸泡在35℃左右的温水中浸泡。
2、浸泡:浸泡四个小时之后,趁热在袋子外层用薄膜覆盖,之后再对种子进行保温保湿处理。
在七至八小时后将袋子放到25℃左右的温水中浸泡,两至三分钟后将种子捞出沥干水分,继续进行催芽处理,这样的方法可以反复多次使用,直到种子破胸露白后催芽结束,随后开始播种。
二、水稻浸种催芽时需要注意哪些要点
1、常规水稻在浸种催芽时需要提前一至两天暴晒,但杂交水稻在浸种催芽前切记不可以暴晒,暴晒后的种子发芽率会降低百分之五至十左右。
2、水稻浸种时不可以使用冷水或者高温水,冷水浸种会使种子受冻;高温水浸种会严重抑制种子发芽。
3、浸种时间不用过长,时间过长会导致种子缺氧,影响种子呼吸作用,降低种子成活率。
4、杂交水稻在进行浸种催芽时,要将种子中的芽谷、半粒谷单独选出。
提高水稻种子发芽率的措施
摘要从选用良种、种子处理、催芽等方面介绍了提高水稻种子发芽率的措施,
以期为水稻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发芽率;措施
种子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每到水稻下秧播种的季节,常出现因操作
不当造成烂种烂芽的问题[1],农户不但蒙受直接经济损失,还耽误农时。现就提高
水稻种子发芽率的措施加以讨论。
1因地制宜选购良种
根据茬口安排选购早、中、晚熟品种,根据种植方式、面积大小确定用种量。
高产优质是选购种子基本要求,市场品种繁多,品种更新换代比较快,要到信誉好、
诚信度高的大型种子公司及其委托的经营网点选购。选购种子要了解种子相关信
息与动态,如:种植多年的品种,种质严重退化;种子性状与标签说明会有较大出入,
特别是品质和产量会有较大变化;有些刚推出的新品种,种性还未稳定,分离现象
严重。因此,在购种时对各品种的特性特征要有一个全面地了解,购种时务必索要
发票,留备份样品,以作为发生问题的依据。
2种子处理
在浸种前选晴天晒种,以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对收获时成熟不够充分的种
子,晒种具有良好的促进后熟的效果。晒种还能使种子干燥一致,浸种后吸水均匀,
催芽时发芽整齐,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晒种天数依气候条件、种子质
量而定,一般早稻晒2~3d,做到薄摊、勤翻、晒匀、晒透,并防止破壳断粒[2];双季
晚稻种子由于气温高,光照强烈,一般只需晒1~2d,并应防止直接在水泥场晒种,
以避免烧伤种胚。许多水稻病害是通过种子传染的,消毒是预防水稻病害的重要
措施。浸种消毒药剂较多,如401、402、1%的石灰水、福尔马林、史百克、吡虫
啉等,以当地植保部门配方为准,种子消毒结合浸种进行,如种子消毒已达预期时
间,而稻谷吸水量不足,应换清水继续浸种,催芽前将种子清洗干净,以免影响发芽。
浸种可促进发芽整齐,浸种要达种子的饱和吸水量(谷壳呈半透明状,腹白和胚清
晰可见)才能正常发芽。浸种时间长短,因温度高低和品种而异[3],一般早、中稻浸
种时气温较低,需要浸种3~4d;晚稻浸种时气温较高,一般只需要1~2d;粳稻浸种
时间比籼稻长些,谷壳厚的要比谷壳薄的浸种时间长些。在生产上,既要防止低温
时浸种时间过短,吸水不足造成催芽不齐,播种后形成“公孙苗”,也要防止高温时
浸种时间过长,使胚乳中分解的可溶性养分渗出颖壳,不仅养分利用不经济,而且
糖酵解也影响发芽率。目前一般多采用水缸、桶、船舱或挖地窖放塑料薄膜存水
浸种。在早春浸种,气温偏低、种层较厚,上、下温差较大,种子吸水不一致,如管理
不善容易导致发芽率降低、发芽不整齐。如种子消毒达到预期的时间而稻谷吸水
量不足,可用网丝带将种子吊入河塘中,若处于微流状态中效果更佳。日浸夜露,
即白天灌水浸种,夜间排水通气,使种子上下层吸水快而一致,提高发芽率,缩短浸
种时间,减少养分消耗。换水法,即浸种后每天换水,使水源新鲜,氧量充足,有利提
高发芽率。搅动法,即浸种后隔一定时间搅动一番,使上下层温度均匀一致,增加氧
气。直接增氧法,即用增氧泵直接增氧,使整个浸种过程处于有氧状态,对提高发芽
率有利。
3催芽
催芽要求做到“快、齐、匀、壮”[4]。“快”是指在3d内能催好芽,“齐”是要求
发芽率达到85%以上,“匀”就是根芽长整齐一致,“壮”是指幼芽粗壮,根芽比例适当,
颜色鲜白,气味清香,无酒味,无霉粒。催芽的标准:根、芽长度依气温高低而异,早
稻播种时气温低,根长一粒米,芽长半粒谷为宜。根、芽过长容易发生断裂,降低出
苗率和整齐度。中稻播种时,气温已提高,根芽长度可短些;晚稻播种时候气温已高,
破胸露白即可播种;双季晚稻为缩短高温的不利影响,催芽至露白为好。种子催芽
过程:高温破胸,从开始催芽到破胸,呼吸作用还不强,种子本身不能很快产生热量。
为整齐破胸,应适当提高温度,一般控制在35~40℃,不宜超过40℃。最好插入温
度计,超过40℃及时翻动降温。催芽阶段一般不提倡淋水,种子在催芽过程中,呼吸
作用会逐渐增强,淋水会阻塞种子堆的孔隙,影响气体交换,造成无氧呼吸,产生酒
精,甚至发粘,严重的手捏成团,不能自行散开,对发芽影响很大。适温长芽,种子破
胸后,呼吸作用旺盛,需要消耗大量氧气,并释放大量的热量,谷堆温度会自行升高,
这时温度应该控制在25~30℃,如果持续在35℃以上,则易使根、芽生长太快,瘦
而不壮,同时温度极易上升到40℃以上,造成高温烧芽。这一阶段必须注意调节好
水分、温度、氧气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免产生根芽不齐的现象。低温炼芽,当根、
芽长达到催芽要求的长度后,可将稻谷在室内摊晾炼芽,以适应播种后田间的自然
温度。芽催好后应立即播种,若遇不良天气,可进一步摊薄炼芽,待天气转好后播
种。
4参考文献
[1] 陈年伟,张体刚.影响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因素探讨[J].杂交水
稻,2009(3):23-26.
[2] 程湘虹,朱玉娟,范福琴.水稻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及防止措施[J].种子世
界,2000(11):37.
[3] 万碧珠.提高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的技术措施[J].福建农业科
技,2005(3):6.
[4] 杨安生.水稻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种子科技,2008(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