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物理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97.00 KB
- 文档页数:9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初三物理总复习教案
一运动的世界
1、运动的相对性
一个物体对参照物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称该物体运动,若对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称该物体静止。
例:教室相对于行走的人是运动的。龙舟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
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龙舟相对于舟上的人是静止的。
2、长度的测量
选:选择一个清晰的刻度开始测量
放:放正刻度尺、紧靠被测物
看:测量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刻度尺里面最小的刻度值)
记:记下数值和单位
例:图中测出的该物长度是 1.00 cm.
3、长度单位换算
1Km=103m 1m=10dm=100cm=103mm=106m=109nm
例:45m=4.510-5m 0.23dm=2.3107nm
4、速度的计算
公式:v=st 其中:(1)计算时将s和t的单位化成ms或者km,则省n倍力,
即F=f n,其中f为阻力(包括物重、滑轮重、摩擦等),所
以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有F=Gn
费距离情况:省了n倍力就要费n倍距离,即s=nh
3、做功及效率的计算
做功:W=FS,其中若F与S垂直则力F不做功
效率的计算:(1)有用功(对目的物所做的功):W有=Gh
(2)总功(力F所做的功):W总=FS(其中:s=nh)
(3)效率η= W有W总
4、功率:做功的快慢;P=Wt
例1:.在水平路面上,某人用300牛的水平拉力,拉着重1200牛的车30秒内前进了10 米。
在这一过程中人对车做功的功率是( ) A.40瓦 B.100瓦 C.400瓦 D.3000瓦
解:W=FS=300N10m=3000J P=wt=3000J30s=100w 选B
例2、如右上图示用一滑轮组拉着重8×104牛的汽车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汽车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3倍,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
(1)拉力F为多少牛? 80%=0.03GSF3S 得F=1000N
(2)若汽车移动的速度为0.2米秒,1分钟内拉力做了多少焦的功?
W=FS=F×n(vt)=1000×3×(0.2ms×60s)=3.6×104J
[学法指导] 把握力臂的概念;区别用用功及总功
理解省力则费距离
初三物理总复习八分子动理论
[学情分析]对本章的掌握情况较好,基本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应用到解释实际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及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
3、认识宏观热现象与分子热运动的联系质子(+)
[教学内容、方法与步骤]
原子核(+)夸克一、物质的组成
中子(不带电)
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而原子
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
二、分子动理论
1、分子间存在间隙;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运动——温度越高则热运动越激烈;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学法指导] 解有关分子热运动的题目时注意:分子是肉眼看不见的,则如看到尘士飞扬并不能表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作业布置]
1、腌鸭蛋时,把鸭蛋放入盐水中,过一段时间蛋会变咸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时,将消毒液喷洒在室外,过一会儿室内也会嗅到药味,这
种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天气越热,药味就弥漫得越快,这又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容器中下半部装水,上半部装酒精,密闭后静放一段时间,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
积变____,这一现象说明了分子间有________,同时还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_运动。
4、扩散现象说明了()
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
C、物质由分子组成D、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5、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糖放入水中后不搅拌,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甜
B、香水瓶打开后,房间里充满香味
C、扫地时能看到尘士飞扬
D、衣箱中放有卫生球,箱内的衣服都有卫生球的味道
6、对下列现象分析中,错误的是()
A、闻到花香是由于分子的热运动
B、折断木棒要花很大的力气,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
C、放在箱子里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变没了,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D、滴在热水中的红墨水扩散得比滴在冷水中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初三物理总复习九物态变化
[学情分析] 对本章的知识点学生掌握较理想,能应用于实际生活实例当中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将熔点、沸点与生活实例结合
2、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3、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
[教学内容、方法与步骤]
一、熔化与凝固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图象)
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不变。(图象)
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3、晶体有一定的熔化(凝固)温度——熔点(凝固点),非晶体则没有。
二、汽化与液化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两方式。
(1)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汽化。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
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快慢
(2)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
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
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3)蒸发与沸腾的区别:位置、温度、现象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条件:遇冷放热。
如:(冰棍上、湖面上、水壶口)的白气、(冰饮料、夏天水管)上的水珠等
自然现象:雾、露、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