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图纸绘制及管理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4
赵庄二号井通风设施精细化管理标准总工程师:审核:编制:编制时间: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六日赵庄二号井通风设施精细化管理标准为使我矿井下通风设施得到有效管理,并达到相关标准,根据《晋城煤业集团矿井风门构筑标准》、《晋城煤业矿井挡风墙构筑要求》、《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其他相关规定,特制定赵庄二号井通风设施精细化管理标准:一、风门构筑标准(一)定义1、风门:在通风系统中既要隔断风流又要行人或通车的地方设立的通风设施。
2、调节风门:在通风系统中允许部分风流通过又要行人或通车的地方设立的带调节窗的风门。
3、永久风门(调风门):在通风系统中长时间起作用的风门(调风门),使用时间超过6个月。
4、临时风门(调风门):在通风系统中短时间起作用的风门(调风门),使用时间不超过6个月。
5、木质风门:门框用方木制作、门扇用单层或双层木板制成的风门。
6、平衡风门:双向开启,运用连杆平衡机构,把作用在两扇风门上的风压相互抵销,开启时只需要克服配重及摩擦阻力的一种风门。
7、自动风门:在通车或行人巷道中设置的能够在人员或车辆通过时自动开启和关闭的风门,一般有机械撞杆式、电动式、气动式和液动式等。
8、风门辅助启动装置:为开启和关闭风门提供动力的装置,一般设置在风门两侧压力差大的地方,一般有电动式、气动式和液动式等。
9、风门卸压装置:能够降低风门两侧压差的装置。
(二)设置要求1、通车频繁的巷道应设置自动风门。
2、服务于采(盘)区以上巷道的风门应设置平衡风门。
3、高瓦斯区域严禁使用临时风门(调风门)。
4、风门门扇面积大于3m2且风门两端压力差大于500Pa,不宜使用木质风门。
5、风桥上、下严禁设置风门。
6、不应在倾斜运输巷道中设置风门,如必须设置风门,应安设自动风门或设专人管理,并有防止矿车或风门碰撞人员以及矿车撞坏风门的安全措施。
(三)构筑要求1、一般要求⑴巷道断面应满足风门施工要求,永久风门墙垛不小于0.5m,调节风门应将调节风窗设置在上方。
作业规程绘图标准一、总体要求1、图纸布局合理、美观、清晰、紧凑。
2、图纸使用统一标准符号,标注、文字、数字等样式统一。
3、图纸符合实际,准确无误,能够起到指导生产作用。
4、附图样式、数量符合要求。
二、具体要求(一)图纸幅面要求1、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格式分为不留装订边和留有装订边两种。
图框格式如图1-1、1-2、1-3、1-4所示图1-1 不留装订边的图纸图框格式一图1-2不留装订边的图纸图框格式二图1-1 留装订边的图纸图框格式一图1-2 留装订边的图纸图框格式二2、图框尺寸,应符合表1-1的规定。
特殊情况时可将表1-1中图纸长、宽边都可加长。
加长部分应为原边长的1/8及其整数倍数。
表1-1 图框尺寸(mm)(二)图纸标题栏标准1、图纸必须设有标题栏,以表明该图纸名称、设计日期、设计者和各级审核者等。
标题栏应位于图纸右下角,特殊情况时可位于图纸右上角。
2、标准标题栏必须具备更改区、签字区、名称及代号区等部分,格式符合规范要求,并作为统一标识不得修改。
3、标题栏的外框用粗实线画出,分栏线用细实线画出,标题栏中的文字方向为看图方向。
4、图纸标题栏均宜采用下图格式,见图2-1所示。
图2-1 图纸标题栏格式(三)标注标准1、尺寸标注①图纸上的尺寸数字,规定以毫米或米为单位,(在1∶50~1∶500比例的图纸上采用毫米为单位,在1∶1000~1∶10000比例的图纸上采用米为单位)。
如不按照上述规定时,则必须在各尺寸数字右边回流所采用计量单位,同时在图纸附注中均应注明单位。
②图纸的尺寸应以标注的尺寸数值为准,同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表示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对表达设计意图没有意义的尺寸,不应标注。
③尺寸线与尺寸界线应用细实线绘制。
尺寸线起止符号可用箭头、圆点、短斜线绘制,见图3-1。
同一张工程图中,一般宜采用一种起止符号形式,当采用箭头位置不够时,可用圆点或斜线代替。
半径、直径、角度和弧度的尺寸起止符宜用箭头表示。
(最新)煤矿一通三防系统图绘制规范及图例第一条一通三防图纸绘制总体要求1.整体布局合理、美观,图面整洁,线条均匀光滑。
2.标注内容完整、准确,充分反映井下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图纸填图说明和标注格式进行标注。
3.图名一律标在图廓内,位置在图的上图廓线下方留白位置居中,图名(字高33毫米仿宋,字与字之间一个字间距,不带边框)与上部内图廓线间距30毫米。
4.在每张图的左上角绘制一通三防图纸说明。
图纸说明中,除图纸名称项目外,其它内容和格式与采掘工程平面图图纸说明一致。
5.在每张图的右下角绘制图签。
6.在每张图的左下角绘制一通三防图纸图例。
7.多煤层同时开采必须绘制分层通风系统图,上报通风管理部的通风系统图可绘制在同一张图纸上。
8.矿井通风系统图及立体示意图均要绘制指北针,位置同采掘工程平面图。
9.通风系统图风流方向均用箭头线标注,风流分支处必须标明风流方向。
10.通风系统图中,测风站数量能够反映矿井风流分配情况。
第二条矿井通风系统三种图的绘制要求及标注内容(一)矿井通风系统平面图(××煤矿×煤层通风系统图)1.在1:2000或1:5000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绘制。
2.图上标注内容:主扇、风流方向、局部通风机、风筒、密闭、风门、正反向风门、防火门、调节、风桥、测风站、防爆门、节点编号、采空区、火区、巷道名称及采掘工作面编号等。
3.主扇应标注的内容:主扇型号、电机型号、排风量、井下总回风量、主扇转速、叶片角度(或前导器角度)、电机额定功率、电机实际功率、主扇负压(即装置静压)、等级孔等。
4.局部通风机应标注的内容: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型号、风筒直径、全负压风量、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风筒供风距离。
5.测风(站)点标注的内容:地点、断面积、风速、风量、气温、瓦斯浓度、二氧化碳浓度。
(二)矿井通风立体示意图(××煤矿通风立体示意图)1.图幅不小于零号图纸。
2.所有井巷用双线(或一粗一细)绘制。
煤矿“一通三防”系统图纸绘制规范及图例第一条“一通三防”图纸绘制总体要求1.整体布局合理、美观,图面整洁,线条均匀光滑。
2.标注内容完整、准确,充分反映井下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图纸填图说明和标注格式进行标注。
3.图名一律标在图廓内,位置在图的上图廓线下方留白位置居中,图名(字高33毫米仿宋,字与字之间一个字间距,不带边框)与上部内图廓线间距30毫米。
4.在每张图的左上角绘制“一通三防”图纸说明。
图纸说明中,除图纸名称项目外,其它内容和格式与采掘工程平面图图纸说明一致。
5.在每张图的右下角绘制图签。
6.在每张图的左下角绘制“一通三防”图纸图例。
7.多煤层同时开采必须绘制分层通风系统图,上报通风管理部的通风系统图可绘制在同一张图纸上。
8.矿井通风系统图及立体示意图均要绘制指北针,位置同采掘工程平面图。
9.通风系统图风流方向均用箭头线标注,风流分支处必须标明风流方向。
10.通风系统图中,测风站数量能够反映矿井风流分配情况。
第二条矿井通风系统三种图的绘制要求及标注内容(一)矿井通风系统平面图(××煤矿×煤层通风系统图)1.在1:2000或1:5000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绘制。
2.图上标注内容:主扇、风流方向、局部通风机、风筒、密闭、风门、正反向风门、防火门、调节、风桥、测风站、防爆门、节点编号、采空区、火区、巷道名称及采掘工作面编号等。
3.主扇应标注的内容:主扇型号、电机型号、排风量、井下总回风量、主扇转速、叶片角度(或前导器角度)、电机额定功率、电机实际功率、主扇负压(即装置静压)、等积孔等。
4.局部通风机应标注的内容: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型号、风筒直径、全负压风量、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风筒供风距离。
5.测风(站)点标注的内容:地点、断面积、风速、风量、气温、瓦斯浓度、二氧化碳浓度。
(二)矿井通风立体示意图(××煤矿通风立体示意图)1.图幅不小于零号图纸。
实用文档省煤炭矿井主要矿图绘制基本要求省煤炭设计研究院承编二0一五年十一月目次前言............................................................................................................................................................. I II1 围 (1)2 规性引用文件 (1)3 要求 (2)3.1 基本要求 (2)3.2 井上下对照图绘制基本要求 (2)3.3 矿井水文地质图绘制基本要求 (3)3.4 采掘工程平面图绘制基本要求 (3)3.5 矿井通风系统图绘制基本要求 (4)3.6 井下避灾路线图绘制基本要求 (4)3.7 抽放瓦斯管路系统图绘制基本要求 (4)3.8 井下传感器布置及安全监测系统图绘制基本要求 (4)3.9 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图绘制基本要求 (5)3.10 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图绘制基本要求 (5)3.11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断电控制图制基本要求 (5)3.12 矿井供配电系统图绘制基本要求 (5)3.13 井下电气设备布置图绘制基本要求 (6)3.14 井下运输系统图绘制基本要求 (6)3.15 压风自救系统图绘制基本要求 (6)3.16 矿井排水系统示意图绘制基本要求 (7)3.17 井下消防洒水及供水施救系统图绘制基本要求 (7)4 主要图例及表格 (8)4.1 井上井下对照图及水文地质图主要图例 (8)4.2 采掘工程平面图主要图例 (11)4.3 矿井通风系统图主要图例 (11)4.4 井下避灾路线图主要图例 (12)4.5 抽放瓦斯管路系统图主要图例 (13)4.6 矿井安全监测监控装备图主要图例 (13)4.7 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图主要图例 (15)4.8 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图主要图例 (15)4.9 井下运输系统图主要图例 (15)4.10压风自救系统图主要图例 (17)4.11 矿井排水系统图主要图例 (17)4.12 井下消防洒水及供水施救系统图主要图例 (18)4.13 矿井井下供配电系统图主要图例 (19)4.14 矿井地面供配电系统图主要图例 (21)4.15 图例表格、图签、图框 (22)4.16 图幅、矿区围拐点坐标表 (23)4.17 密闭、风门汇总表 (24)4.18 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测风站、工作面参数表 (25)4.19 井下电气设备布置图参数表 (26)4.20 井下运输系统图参数表 (27)前言根据安监总煤调《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煤矿图纸管理和监管监察工作的通知》(〔2014〕80号)要求,为了进一步规我省煤炭矿井图纸管理,达到矿井图纸测绘及时、填绘准确、标注完善、管理规的要求,为日常监管及抢险救灾工作提供规、可靠的图纸资料,特编制《省煤炭矿井主要矿图绘制基本要求》。
四川省煤炭矿井主要矿图绘制基本要求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承编二0一五年十一月3.1 基本要求3.1.1 矿图必须做到准确、齐全、及时,符号运用正确、统一,图纸内容布置适当,根据实际变化及时填绘和标注;3.1.2 图纸中必须有图框线、图签、图例等主要要素;图签栏内容须齐全,必须有业主或矿长及主要技术负责人的亲笔签字,并加盖本单位公章;3.1.3矿图按准确、及时、完整、美观的原则进行绘制;达到线条均匀、圆滑,接头间无疙瘩,点线、虚线间隔大小一致,平行线间距相等,各种文字、数字注记规范,字隔、字向符合要求,内容齐全、完为;;;剖面3.5 矿井通风系统图绘制基本要求3.5.1 根据采掘工程平立面图绘制;3.5.2 示意图图幅宜采用A1或A2标准图纸绘制,图中除测风站需标注完整通风参数外,其余用风地点需在巷道上方标注风量 Q= m3/min,风速V= m/s;风量、风速单位在说明文字中进行描述,标注时可省略;3.5.3 示意图所有井巷用双线或一粗一细绘制,巷道两线条之间宽度3.0mm,粗线线宽0.6mm,细线线宽0.15mm;3.5.4 通风网路图一般绘制于通风系统图上,根据简易程度,可按A4或A3图幅绘制,但不绘制图框;节点编号与通风系统图一致,根据实际情况应尽量合理简化节点,减少绕线线路;网络图中不交汇的巷道交叉时用直径3mm的半圆形绕线绘制,网络图整体形状应为椭圆形;3.5.5 图中应标注风流方向及各类通风设施含密闭、风门、风桥等、局部通风机、风筒、避难硐室/避难所的具体位置;3.5.6 主要通风机型号及功能参数标注应以表格形式反映于风井附近,局部通风机型号及功能参数标注应以表格形式反映于局部通风机附近;3.6 井下避灾路线图绘制基本要求;需说3.11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断电控制图制基本要求3.11.1 图中标明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型号、甲烷传感器安装位置、传输电缆型号、馈电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及型号;3.11.2 图中标明断电器的分站编号、型号、安装位置;3.11.3 图中说明甲烷传感器的报警、断电、复电浓度值;3.15 压风自救系统图绘制基本要求3.15.1 采用采掘工程平面图或通风系统图绘制,图中除供气管道外的其它装置及设施采用0.20mm 的细线绘制,主管线宽0.7mm、支管线宽0.4mm;3.15.2 图中标明空气压缩机型号、额定排气量及额定排气压力、配置电动机型号、功率及工作电压;3.15.3 图中标明储气罐的型号、储气量及工作压力;3.15.4 图中标明各种阀门的型号、公称直径和工作压力;3.15.5 图中标明压风自救装置的位置、型号和数量;3.15.6 图中标明每组自救装置或急救袋数量;;;,并4 主要图例及表格。
煤矿矿井通风设施管理规定为规范各矿井通风设施管理,保证通风设施的完好及使用效果,依据《煤矿安全规程》、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特制定本规定.一、总则1、各矿井必须建立、健全通风设施质量验收、检查、管理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
2、各矿井通风设施(除栅栏外)必须有施工设计,由通风管理部门负责编制,通风副总工程师审核,总工程师审批,其主要内容包括:设施位置、设计施工图纸、施工顺序、辅助性设施和装置等。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施工设计的要求完成通风设施的建造。
3、通风设施施工期间及完工后,各矿井有相关部门对掏槽、砌筑、充填、封顶、抹面等隐蔽工程进行监督及验收,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否则必须重新砌筑,每道通风设施(除栅栏外)施工的设计、验收记录必须齐全,且真实可靠。
4、通风设施的拆除必须办理申请单,经通风管理部门及矿井总工程师同意后,方可拆除。
井下通风设施增设、拆除后,须及时更新通风系统图。
5、对矿井通风安全有影响、拆除难度较大的通风设施在拆除前必须有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按规定程序审批后方可拆除。
6、生产区域内的通风设施完好情况每班进行一次巡查,其他区域内的通风设施完好情况每三天进行一次巡查,并建立通风设施巡查记录,发现有损坏的通风设施必须立即安排人员进行处理。
二、栅栏:1、设置地点:1)待维修且不具备行人安全条件的正常通风巷道两端;2)待贯通巷道(瓦斯矿井、高瓦斯矿井的综合机械化掘进巷道在相距50m前、其它巷道在相距20m前;突出矿井的掘进工作面在相距60m前)3)临时停风未封闭的巷道;4)尚未封闭的盲巷;5)长度超过6米的水仓口;6)主副立井井底清淤通道口;7)密闭墙前(墙前巷道深度超过2米);8)井下临时瓦斯抽放泵排放口处;9)永久防火墙前及其它需要设置栅栏的地点。
2、因调整通风系统、回采结束造成的临时或尚未密闭的盲巷,必须及时设置栅栏,如该区域内的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
2020煤矿最新图纸绘制标准及要求.doc.最新2020煤矿最新图纸绘制标准及要求.doc.最新抄送:总经理各分管经理总工程师山西中钢煤业有限公司办公室发附件矿井11种图纸绘制标准及要求1、范围本要求规定了公司所属矿井主要矿图绘制的基本要求。
本要求适用于公司所属矿主要矿图的绘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要求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0593-2010 《煤炭矿井制图标准》GB/T 18135-2008 《电气工程CAD制图规则》GB 6988-2008 《电气制图标准》GB 4728-2005 《电气图形符号国家标准》;GB/T 50518-2010 《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GB/T 50581-2010 《煤炭工业矿井监测监控系统装备配置标准》;GB 50471-2008 《煤矿瓦斯抽采工程设计规范》;GB/T 14479-1993 《传感器图用图形符号》GB 50451-2008 《煤矿井下排水站及排水管路设计规范》GB/T 50106-2010 《煤矿机械技术文件图形符号》GB 50029-2014 《空气压缩机站设计规范》GB/T 50106-2010 《给排水制图标准》AQ 6201-2006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 1048-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 6210-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DB 51/T1412-2011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全技术规范》MT/T 570-1996 《煤矿电气图专用图形符号》《煤矿地质测量图例》煤炭工业出版社《采矿工程设计手册》煤炭工业出版社《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3、基本要求第1条、绘制矿图必须做到准确、齐全、及时,符号运用要正确、统一,图纸内容应布置适当,着色准确;矿图必须依据《煤矿安全规程》、通防、机电提运、测量规范等法律、法规、条例和规定要求制作的基本矿图。
第五章通风系统矿图绘制令狐文艳第二十八条一通三防图纸绘制总体要求1.整体布局合理、美观,图面整洁,线条均匀光滑。
2.标注内容完整、准确,充分反映井下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图纸填图说明和标注格式进行标注。
3.图名一律标在图廓内,位置在图的上图廓线下方留白位置居中,图名(字高33毫米仿宋,字与字之间一个字间距,不带边框)与上部内图廓线间距30毫米。
4.在每张图的左上角绘制一通三防图纸说明。
图纸说明中,除图纸名称项目外,其它内容和格式与采掘工程平面图图纸说明一致。
5.在每张图的右下角绘制图签。
6.在每张图的左下角绘制一通三防图纸图例。
7.多煤层同时开采必须绘制分层通风系统图,上报通风管理部的通风系统图可绘制在同一张图纸上。
8.矿井通风系统图及立体示意图均要绘制指北针,位置同采掘工程平面图。
9.通风系统图风流方向均用箭头线标注,风流分支处必须标明风流方向。
10.通风系统图中,测风站数量能够反映矿井风流分配情况。
第二十九条矿井通风系统三种图的绘制要求及标注内容(一)矿井通风系统平面图(××煤矿×煤层通风系统图)1.在1:2000或1:5000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绘制。
2.图上标注内容:主扇、风流方向、局部通风机、风筒、密闭、风门、正反向风门、防火门、调节、风桥、测风站、防爆门、节点编号、采空区、火区、巷道名称及采掘工作面编号等。
3.主扇应标注的内容:主扇型号、电机型号、排风量、井下总回风量、主扇转速、叶片角度(或前导器角度)、电机额定功率、电机实际功率、主扇负压(即装置静压)、等级孔等。
4.局部通风机应标注的内容: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型号、风筒直径、全负压风量、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风筒供风距离。
5.测风(站)点标注的内容:地点、断面积、风速、风量、气温、瓦斯浓度、二氧化碳浓度。
(二)矿井通风立体示意图(××煤矿通风立体示意图)1.图幅不小于零号图纸。
2.所有井巷用双线(或一粗一细)绘制。
煤矿11种图纸绘制标准及要求1. 胶印布样图绘制标准•胶印布样图是煤矿设计中常用的图纸类型,用于展示煤矿的整体布置。
•胶印布样图应采用正式的绘图板,并按煤矿设计标准绘制。
•绘制胶印布样图时,应注意比例尺的选择,确保图纸在纵横比上与实际煤矿布置保持一致。
2. 平面布置图绘制标准•平面布置图用于展示煤矿的平面布置情况,包括道路、建筑物、设备等的位置和布置。
•绘制平面布置图时,应按照煤矿设计要求,采用适当的比例尺,清晰地显示各个元素的位置和布置。
•平面布置图应包括煤矿区域的整体布局以及各个部分的详细布置,以便工程师和相关人员理解和操作。
3. 岩层图绘制标准•岩层图用于展示煤矿地质情况,包括煤层、矿井、岩层等地质要素的位置和分布。
•绘制岩层图时,应按照煤矿地质勘探的结果,采用适当的比例尺,清晰地绘制各个地质要素的位置和分布。
•岩层图应包括详细的地质信息,以便工程师和矿工在开采过程中了解地质条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矿井平面图绘制标准•矿井平面图用于展示煤矿地下开采的平面布置情况,包括矿井、巷道、采场等的位置和布置。
•绘制矿井平面图时,应按照煤矿设计要求,采用适当的比例尺,清晰地显示各个元素的位置和布置。
•矿井平面图应包括详细的地下开采布置信息,以便工程师和矿工在开采过程中了解矿井的结构和布局。
5. 矿井剖面图绘制标准•矿井剖面图用于展示煤矿地下开采的剖面情况,即不同高度的地质层次和开采工作面的位置。
•绘制矿井剖面图时,应按照煤矿设计要求,采用适当的比例尺,清晰地显示各个层次和工作面的位置。
•矿井剖面图应包括详细的地下剖面信息,以便工程师和矿工在开采过程中了解不同地质层次的分布和工作面的位置。
6. 巷道布置图绘制标准•巷道布置图用于展示煤矿地下巷道的位置和布置情况,包括水平巷道、斜巷道、竖井等。
•绘制巷道布置图时,应按照煤矿设计要求,采用适当的比例尺,清晰地显示各个巷道的位置和布置。
•巷道布置图应包括详细的巷道信息,以便工程师和矿工在开采过程中了解巷道的位置和连接关系。
矿井通风图纸绘制为规范矿井通风图纸的绘制质量,便于指导矿井“一通三防”工作,提高矿井通风管理水平,根据公司实际,特对矿井通风图纸绘制及管理规范如下:一、总体要求:1、图纸整体布局合理、美观,图面整洁,线条均匀光滑。
2、标注内容完整、准确,充分反映井下的实际情况。
为保证图的正确、美观和统一,要求按照附表《煤矿通风安全图例》绘制。
3、图名一律标在图框内,位置在图的上框线下方。
图框距左边界25 mm,距其它三个边界各10 mm,图框线宽度2 mm。
4、在每张图的右下角绘制图签,并有相关领导签字。
图签上方绘制该图图例,要求完整、准确。
5、需要标明的内容用直线引出,引线不宜过长,并且方向一致。
6、图纸绘制及内容标注,线条宽度0.3mm(通风系统平面图中经常变动的通风设施、风流风向的标注可用铅笔绘制)。
二、矿井通风图纸的绘制要求及标注内容1、矿井通风系统图(1)在1:2000、1:3000或1:5000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绘制。
(2)图上标注内容:风机、各类通风设施(含密闭、风门、风桥等)、风流方向、局扇、测风站、测风点、防爆门。
(3)主扇标注的内容:主扇型号、电机型号、铭牌功率、实际功率、实际叶片角度、转速、排风量、主扇风压等,标注格式自定。
(4)测风(站)点标注的内容:断面积、风速、风量、温度、编号,标注格式自定。
(5)风流方向均用箭头线标注,风流分支处必须标明风流方向。
图纸的上方绘制指北针长30mm,宽4mm的箭头标示。
(6)多煤层同时开采的矿井还应绘制分层通风系统图。
(7)有矿长、总工程师签字,并随着采掘变化及时修改。
2、避灾线路图(1)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绘制。
(2)使用不同符号标志采掘工作面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水灾事故后的避灾路线。
(3)有总工程师签字,图纸随着采掘变化进行修改。
3、防灭火系统图(1)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绘制。
(2)图中标明注浆、注氮系统,消防材料库等他防火设施及火区位置、冻结煤量等,束管监测系统可单独成图。
“一通三防”系统图绘制补充规定为了规范集团公司各矿“一通三防”五大系统图,统一标准,便于各矿技术人员绘图管理和审查,经集团公司研究,制定“一通三防”系统图绘制补充规定,请各矿严格按照规定要求的内容及图例等进行绘图。
一、安全监控规范图纸绘制规定1、严格按照峰集通防[2007]22号和 [2008]20号要求统一图名和图例。
2、安全监控设备布置图和安全监控设备接线图图标要统一,并均应标注瓦斯报警值、断电值、复电值、断电范围等参数。
布置图应标明传感器、声光报警器、断电控制器、分站、电源、中心站、设备的位置、接线、传输电缆、供电电缆等。
3、安全监控装备接线图标明甲烷传感器、馈电传感器和分站的位置,断电范围,被控开关名称、型号和被控开关断电接点和编号,异地控制应阐明所控制分站编号及被控开关及断电接点和编号。
4、安全监控设备布置图要标注主要进、回风巷道风流方向及主要巷道和地区名称。
5、安全监控设备接线图要分层布置(可参照矿井供电图),并要求分站与分站、传感器与传感器上下、左右对齐,标明各测点所处通道号,以列表形式填注。
6、安全监控设备布置图要用1:2000比例图绘制,要突出表现出当前生产地区和设备所在位置。
参数标注应在最近的空白处标注,并要求整洁、美观。
7、安全监控设备接线图中监控中心应标清双回路电源取向及不间断电源的型号和容量、避雷器的型号和主要参数。
8、安全监控的图纸保存时间应不低于2年。
二、瓦斯抽放系统图绘制规定1、瓦斯抽放系统图采用1:2000或1:5000采掘工程平面图为底图。
2、正在抽放钻孔的参数标注内容:钻场号、孔号、孔深、仰角、方位、开孔径/终孔径、终孔层位。
(列表格式)除采掘工作面本煤层预抽钻孔或边掘(采)边抽钻孔参数不单个标注钻孔参数外,其它钻孔必须标注每个钻孔参数。
3、正在抽放的钻场、干管、支管瓦斯抽放参数标注内容:地点、瓦斯含量、抽放量(纯量)、负压以及采空区抽放时一氧化碳含量。
钻场抽放参数测点设置要求:①钻场布置在尾排瓦斯巷道内的,支管要设置测点;②布置在尾排瓦斯巷道外其他地点的钻场均要布置测点;③本煤层预抽煤层瓦斯,采取平行布孔方式的,支管要设置测点;④参数测定孔、瓦斯异常钻孔等特殊钻孔、钻场必须设置参数测点。
矿井通风图纸绘制及管理规范
为规范矿井通风图纸的绘制质量,便于指导矿井“一通三防”工作,提高矿井通风管理水平,根据公司实际,特对矿井通风图纸绘制及管理规范如下:
一、总体要求:
1、图纸整体布局合理、美观,图面整洁,线条均匀光滑。
2、标注内容完整、准确,充分反映井下的实际情况。
为保证图的正确、美观和统一,要求按照附表《煤矿通风安全图例》绘制。
3、图名一律标在图框内,位置在图的上框线下方。
4、在每张图的右下角绘制图签,并有相关领导签字。
图例一般绘制在图纸左下方,要求完整、准确。
5、需要标明的内容用直线引出,引线不宜过长,并且方向一致。
6、图纸绘制及内容标注,线条宽度0.3mm(通风系统平面图中经常变动的通风设施、风流风向的标注可用铅笔绘制)。
二、矿井通风图纸的绘制要求及标注内容
1、矿井通风系统图
(1)在1:2000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绘制。
(2)图上标注内容:风机、各类通风设施(含密闭、风门、风桥等)、风流方向、局扇、测风站、测风点、防爆门、瓦斯检
查点。
(3)主扇标注的内容:主扇型号、铭牌功率、实际功率、实际叶片角度、电流频率、排风量、主扇风压等。
(4)测风(站)点标注的内容:断面积、风速、风量、温度。
(5)风流方向均用箭头线标注,风流分支处必须标明风流方向。
(6)有矿长、总工程师签字,并随着采掘变化及时修改。
2、避灾线路图
(1)在1:2000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绘制。
(2)使用不同符号标志采掘工作面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水灾事故后的避灾路线。
(3)有总工程师签字,图纸随着采掘变化进行修改。
3、防灭火系统图
(1)在1:2000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绘制。
(2)图中标明注浆,消防材料库等他防火设施及火区位置。
①注浆系统:注明注浆站位置、注浆能力、浆池容积、管路系统长度、管径,主干系统控制阀门。
(2)有总工程师签字。
4、防尘系统图
(1)在1:2000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绘制。
(2)图中标明防尘管路、静压水池(注明水池容积)、各类
防尘设施(隔爆水棚、净化水幕、防尘喷雾)、截止阀位置。
(3)有总工程师签字。
5、矿井通风立体示意图
(1)不小于零号。
(2)所有井巷用双线(或一粗一细)绘制。
(3)坐标系选择,沿煤层走向的巷道与X轴平行,与走向垂直的巷与Y轴平行,立井与Z轴平行,X轴垂直Z轴,X轴与Y轴成120~135度,为了充分体现层次关系。
Z坐标轴要选择适当比例。
(4)绘图时可不严格按比例,但要反映矿井通风系统的空间立体概貌,突出层次。
(5)为了更好地反映主要井巷的相对空间位置,进回风井、斜井、大巷、采区巷道线条0.6mm绘制,采空区用2mm宽的实线圈出。
(6)图上标注内容:主扇、风流方向、局扇、风筒、各类通风设施、测风站、防爆门、巷道名称及采掘工作面编号、与目前开采和通风系统有关的采空区。
6、矿井通风网络图:
(1)凡构成独立通风系统的所有用风点均要在图上显示。
(2)网路的简化:简单的串联或并联分支可用一条等效分支代替,可并为一个节点。
(3)要尽量减少风路的交叉。
交汇点用黑点表示并编号,
不交汇的交叉巷道不绘黑点。
(5)网路图一般采取水平放置,其进风段在左方,用风段在中间,回风段在右方,形状为团形。
(6)节点编号沿风流方向依次标明,且各图编号相互对应。
三、图纸上报时间
图纸上报时间按照张能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