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给材料议论文写作导引(附例详解)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给材料议论文写作导引(附例详解)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给材料议论文写作导引(附例详解)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给材料议论文写作导引(附例详解)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给材料议论文写作导引(附例

详解)

导语:

给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是中、高考常见的一种形式。因为它有着足够的开放性和一定的限制性:它给考生的思维活动留有相当的空间,既能给写作困难的考生以启迪,又能给擅长写作的考生提供充分发挥写作才能的广阔天地。尤其是对近年来中、高考中出现的抄袭或套用范文的不良行为有所制约。这诸多的特点就决定了它在今后的中、高考试卷中会有一席之地。

尽管给材料作文的分类很多,但高考一直是要求写议论文,而中考作文由于近年来文体淡化,不再限制和强调,这样,考生就有了选择文体的自由。可因种种因素,考生往往选择议论文来应试。首先,议论文是初三年级重点学习的文体,考生熟悉;其次,议论文写作有格可依,每每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部分来结构文章,入门不算难;再次,议论文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因为它是以议事说理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考生也和所有的人一样乐于用这种方式来对生活中的人或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阐述道理,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当然试卷中所给材料的人或事更是考生的热门话题。综上所述,我乐于以“写给材料议论文”为话题,谈谈我的一些训练做法,与习作者共勉。尽管高考作文要比中考作文更有难度,要求相应也高,但

“入门”的基本做法大体相同,故此《导引》对高考考生来说,“抛砖引玉”的效果总会有吧!

中考作文所给材料往往是一则短小的故事,或是寓言故事,或一般故事,或真实的故事。但是,不论是什么故事,都要求考生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字数在600字或800字以上的文章。

考生既然选择写议论文,那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就必不可少了。因为不是命题议论文,那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确定论点,可以说这是写给材料议论文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因为给材料议论文的写作训练也和其他文体一样,要遵循“以认识能力的提高来带动表达能力的提高”这一宗旨,所以立论就要求习作者对所给材料有深刻的认识,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这就必须善于分析,从而确定论题,从中提炼出论点来;其次,在分析的基础上,还得运用与分析所得的事物之真谛相关的联想,补出确凿而充分的论据,再选用与所用联想类别相应的论证方法,对所提出的论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论证。这样写出的议论文即所谓的“并列型”(也称“联想型”)。不难看出:学会分析,不仅能解决确定论点之首要问题,而且选择论据、论证方法等系列问题也能迎刃而解。有些故事则须层层深入地进行分析、阐述,直至挖掘出有深层含义的论点来,作出结论,这样写出的议论文即所谓的“层递型”(也称“分析型”),这更是体现了“分析”

贯穿于议论文写作的始终。综上所述,足见“分析”在给材料议论文写作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真可谓“分析,乃议论之本”!

至于题目,可以用论题作,也可以用论点作,不过,为了不输文采起见,还是以论点作题目更醒目。

就让我们把“分析”、“联想”的有关知识与技能列入作文教学的重点讲授、重点训练的范畴吧!

学会分析以突破提炼论点之难点

关于分析的几个问题

1.分析及其意义

分析就是通过讨论,把对事物的看法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简言之,分析就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实质的过程,是可以使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一种能力。有了分析能力,在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就不会感到茫然,就不会感到手足无措。从前看不出来的问题,现在看出来了;从前未能深入理解的人与人的复杂关系,现在能够深入理解了。一个能够真正通过生活的现象认识生活的本质的人,何愁对反映社会生活的故事不能发表议论呢?可以通过下面的示例来加深对分析及其意义的理解。

我们请一位腼腆的同学站上讲台,他(她)的任务就是专供全班同学观察。当老师喊“开始”后,大家就一齐把目光投向他(她),把他(她)从头看到脚,再从脚看到头,死死地盯着他(她)不放。我们会发现他(她)面红耳赤,抓耳挠腮,尴尬得简直无地自容了。当老师让他(她)回到原来的座位时,看得出他(她)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去。可我们再次把他(她)请上讲台来,这次给他(她)布置了任务,让他(她)看课文,准备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当然他(她)的一切言行仍然和刚才那第一次一样,要在众目睽睽下进行。这时,我们却发现他(她)对全班同学投来的目光竟全然不顾,他(她)似乎是没有意识到自己又一次地处在众目睽睽的尴尬境地。当老师向他(她)提出问题时,他(她)却出人意料地、自然流利地一一答出。从他(她)前后两次在讲台上的不同表现来看,真可谓“判若两人”!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也许,有人会认为是由于“一次生,两次熟”的缘故。是的,我们不否认这个规律,但这规律绝不会“神”到竟能让一个人由尴尬得无地自容的境地一下子到能自然流利地、准确无误地一一回答出问题的程度,这差距也未免有点令人难以置信了吧!于是,我联想到以往课堂上的一些情景:课堂上一个不专心听课的同学,在夏日,哪怕是从窗外飞进一只蜻蜓或蝴蝶都吸引着他(她)的注意力,他(她)竟能满腔热情地用目光把它迎进来,还定会恋恋不舍地目送它离去。可一个专心听课的同学就不然了,哪怕是调皮的同学在他(她)背上画个大王八,做恶作剧,他(她)都

全然不觉。其实这并不奇怪,只要是略有感受的人就会知道:这是因为“专心”听讲的同学的注意力集中在“听”上;而“不专心”听讲的同学的注意力恰恰是在来自各方面的“干扰”上。结合这些经验,就会重新认识到:第一次那位同学站在讲台上无所事事,注意力没有寄托,自然就只会感到众目睽睽给自己带来的尴尬,以为这众目睽睽就是对他(她)的“干扰”;可第二次就不同了,他(她)肩负着任务,得全力以赴地看书,准备在指定的时间回答老师的提问。“绝不能出丑,否则,可就真的尴尬了。”这样一想,他(她)哪儿还顾得上在意同学的目光呢?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所事之事上,众目睽睽也就不再成为“干扰”了。可见,一个人只有使自己的注意力有所寄托,才能排除一切干扰。这就是现象的本质。而这一番清晰而正确的认识的获得过程就是分析。可见,我们通过观察获得的生活素材,只有经过分析,才会认识到它的意义,才会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即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这样,针对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或现实生活中的,或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以议论,或者是说明某种道理、规律,或表达某种见解、主张,就中肯而深刻了。这样,何愁没有论题与论点呢?这恐怕就是“分析”的意义与目的吧!

当你面临一件事,即使是能找到自己受启发最大、感悟最深的那一点,也还得选好分析的角度,就是选好分析问题的出发点,即解决好分析从哪里开始的问题。这样,才能给自己的写作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入手处。

2.几种分析的角度

所谓分析的角度,就是分析问题的出发点。

分析的角度有许多,这里我们选“条件分析”、“因果分析”、“演变分析”和“多角度分析”逐一加以介绍。

(1)条件分析:就是从事物形成的条件、环境、背景等具体情况入手,进行分析。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一定的条件,任何事物都和它周围的某些事物有一定的联系,都不是孤立的。”那么,我们练习条件分析,就可以从事物的发生、发展、结果,去研究是哪些条件在起着影响、促进与制约的作用。

以《驴子之死》为例,试作条件分析。

驴子之死

驴子驮着盐去渡一条河,它滑了一下,跌倒在水里,它站起来时轻了许多。这件事使它很高兴。后来有一回,它驮了棉花过这条河,当它走到河边时,以为跌倒在河水里,还可以比以前更轻地站起来,便故意一滑,跌倒在河里,可它不能再站起来,便淹死在那河里了。

条件分析:

驴子两次过河,两次跌倒在水里,为什么第一次能轻松地站起来,而第二次却淹死在河里呢?这就要我们从形成这两种截然不

同的结果的条件、环境、背景等具体情况入手,进行分析:同一头驴子,两次过的是同一条河,所不同的是它两次驮的物质不同,一次是盐,另一次是棉花。我们知道,盐是可溶物质,而棉花却是非溶解物,不但不溶于水,还会吸水呢。第一次驮着盐,跌倒在河里,大量的河水足以溶解驴背上所驮的盐,盐溶于河水的同时就流失了,当然驴背上的重量会大大地减轻,驴自然会轻松地站起来;而第二次驴子驮的则是棉花,再跌倒在河里,即使河里水再大,也溶不了棉花呀,相反,倒是足够供棉花吸水到饱和的程度。这样一来,驴背上的棉花,由于吸收了大量的河水,怎么能不大大加重驴背上的重量呢?自然驴子会被压得一蹶不起,只落个葬身河底的可悲下场。显然,这驴子是弄巧成拙,葬送了自己的生命。而造成这悲剧的症结就在于无知的驴子只知其一,即跌倒在河水里会轻松地站起来,却不知其二,即跌倒在河水里之所以能站起来的缘由。可见,驴子是把自己仅知道的“其一”当成了宝贵的“经验”。于是就盲目套搬起“经验”来。滥用“经验”,可就成了“经验主义”了。经验主义者,没有不吃大亏的。如果驴子懂得了“经验主义的危害甚大”和“具体问题得具体分析”的话,那么,它若有第二次生命,再有机会驮着海绵和糖过河的话,就定会牢记惨痛的教训,定会恰到好处地选用自己曾获得的宝贵经验与教训,而绝不会重蹈覆辙,从而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可见,驴子是地道的“经验主义”的牺牲品。故事的寓

意:告诫人们“经验主义危害甚大,具体问题得具体分析”这一真谛。这一番分析实属条件分析。

(2)因果分析:就是从现象发生的原因入手,或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入手,进行分析。

世界上万事万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各种联系,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种,便是因果联系。辩证唯物主义指出:“因果联系是客观世界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表现形式之一。”自然界和社会任何一个或一些现象,都会引起另一个或另一些现象的产生;反过来,任何现象的产生也都是由其他的现象所引起的。其中,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是原因,由于原因的作用而产生的现象是结果。因果联系的特点之一,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由于客观事物的联系是极其复杂的,因此事物的因果联系也是复杂多样的。从原因来讲,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等。从结果来讲,又有主要结果和次要结果,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等。我们分析事物,当然是从主要原因(或直接原因)和主要结果(或直接结果)入手,也就是要抓住真正的因果关系。这样,才有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

以《新婚拒绝多置家具》为例,试作因果分析。

新婚拒绝多置家具

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新婚时竟拒绝父亲为她多置家具。她的婚室里只有一张床,两把椅子。这在一般人看来属于“傻冒儿”,财产还怕多吗?终身大事,能这样寒酸吗?然而她有她的理论:

家具多了,得擦洗、掸刷,而她“没有这个工夫”。原来,她把“工夫”全用在实验室里。她发现了一种新元素“镭”,她一连四十五个月不分昼夜,从两千多吨矿石、水和药品中提炼出一克纯“镭”。从此,“镭的母亲”的荣耀称号传遍了全世界。

因果分析:

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获得了“镭的母亲”的荣耀称号,并被传遍了全世界。也许,你会觉得她很幸运。是的,她的确很幸运,因为她是个成功者。但请你一定要在觉得她很幸运的同时,深刻地意识到:任何发明创造的产生都须要付出艰辛的劳动,都须要付出很大的“工夫”,“功到自然成”么。所以,幸运是和付出成正比的。如果我们只看到成功的荣耀,却忘掉了成功者为此而付出的代价,显然不能正确地评价科学史上的发明创造。居里夫人之所以成为幸运的成功者,就是因为她为此付出了四十五个月的不分昼夜的艰辛劳动,不,准确一点说,是她慷慨地付出了不计其数的“工夫”。而她的“工夫”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正是来自“她竟连出嫁时父亲为自己盛情多置的家具都拒绝了”这样的令人费解的举动上。其实,就是她把别人擦洗、掸刷家具的工夫都用在科学实验上了。可见,她在处理家务之类的生活琐事上所花的工夫是多么的吝啬呀!但必须明确没有为生活所花工夫的吝啬,就不会有为科学而付出毕生的工夫的慷慨,也就不会有事业上的成功,因为“成功需要付出”。显然,我们是从这成功与付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入手,进行因果分析的。

(3)演变分析:就是从事物的发展、变化入手,进行分析。

演变分析有两个特点:第一,以事物的发展、变化状况作为分析的对象;第二,通过对事物的发展、变化状况的研究去认识事物的特点、本质和意义。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就像川流不息的江河,永远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一切皆变,无物常住”。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即学会用发展的观点认识事物。

以《球王贝利》为例,试作演变分析。

球王贝利

有这样一段记载:当球王贝利踢进1000个球时,记者去访问他:“您对所踢进的1000个球中的哪个最满意?”贝利回答:“我对1001个球最满意。”

演变分析:

看了这段记载,首先,感到球王就是球王!贝利之所以能成为球王,那是因为他在过去的足球赛中连连获胜,即所谓“连冠”,而之所以能连冠,是因为他过去一直是不断奋发,不断进取,从不满足;从他回答记者的话:“我对1001个球最满意”来看,无疑,他现在仍然一如既往地不满足现状,在他的潜意识里,一定是认为踢进的1000个球只代表过去的成绩,而第1001个球则代表未来的成绩。可见,“任何成果都不是最后的”是他的座右铭。因为,他懂得在竞争激烈的今天,球坛的比赛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赢对手,要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只有永远是以未来的最佳成绩的获得为奋斗目标。显然,贝利是用发展的观点看

球坛的激烈竞争的。而我们对贝利的观点的分析,理应采用演变分析。

总之,条件分析、因果分析及演变分析是互有联系而又互有区别的。它们都是以事物的发展、变化为分析对象。但是分析角度全然不同:条件分析着重研究形成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因果分析着重研究形成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及这个发展、变化会导致怎样的结果;演变分析则着重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实际状况和支配这种发展、变化的动力与规律是怎样的。

(4)多角度分析:我们研究某一个问题,从一个角度做过分析之后,再从另一个角度做一下分析,或者将两种角度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从两个以上角度来分析问题的做法,就叫做多角度分析。

因为任何事物都有它形成的过程,也都有它形成的条件与原因,任何事物的发展演变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的,也都有它一定的原因,因此,要想深入地认识事物,就须要学会从多方面去了解事物,研究事物,这就是要掌握多角度分析的本领。

以《教书先生智斗吝啬富翁》为例,试作多角度分析。

教书先生智斗吝啬富翁

相传有一位吝啬富翁,聘请了一位教书先生。他对这位先生说:“膳食供给非常微薄。”在这种情况下,教书先生借口说空口无凭,便和富翁立了一个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在上面欣然签了字。哪知第一顿饭,教书先生就大

喊大叫起来:“我们不是约定说有荤菜也有素菜嘛,怎么今天全是素菜呢?”只弄得富翁哭笑不得。

多角度分析:

我们看了这个故事后,首先发现的就是教书先生与吝啬富翁所立的合约没有标点,抓住这个线索进一步琢磨,就发现这合约有两种不同的读法:其一是“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其二则是“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显然教书先生是准备以后一种读法,来为自己争得应得的待遇的,而吝啬富翁却随心所欲地理解为是前一种读法。因为,这正满足了他那吝啬的心理。这一番分析,明显的是以事物形成的条件、环境、背景等具体情况入手,进行条件分析的。如果分析到此结束,就只能将寓意理解为:相同的字样,标点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大不相同了。而这样的寓意只能告诫人们:“标点很重要,要学会准确地使用标点。”如果以这个寓意来立论,未免太肤浅了吧!看来,要想提炼出一个有深层含义的论点,对于这则材料的分析,只从条件分析的角度去分析,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妨再从另一角度去深入分析一番吧:面对这有歧义的两种读法,教书先生之所以能如愿以偿的选择有利于自己的一种,是因为他正是这有歧义的读法的标点的设计者,真可谓是位称职的“设计师”了!别忘了,他之所以设计得如此专业,是因为他是个教书先生,他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可吝啬富翁就不然了,他拥有的却只是所谓的“万能的钱”和吝啬的本性,而对于知识,他

几乎是个“绝缘体”!若不是吝啬心理作祟的话,恐怕连“其一”也不知道,更不用说那“其二”了。否则,他怎么会在合约上欣然签字呢?而后又怎么会被弄得哭笑不得呢?所以,与其说是教书先生战胜了吝啬富翁,倒不如说是知识战胜了愚昧与无知。显而易见:“知识就是力量。”分析到此,我们终于满意了。因为我们挖掘出的寓意是极深刻的。而这样有深度的寓意的取得,显然是由于我们从条件分析的角度入手分析后,又从另一个角度,即因果分析的角度去推进分析的结果。这就是多角度分析的功劳了。不难看出:“多角度分析”对议论文的“层递型”尤为适用。

看来,只有掌握好分析的角度,才有助于打开分析的思路,从而入手分析并推进分析,使分析逐步深入。这样,分析才中肯,才能切中要害,才有利于挖掘出有深度的寓意来。

但是,不论是采用哪一种角度的分析,也不论是展开分析,还是推进分析,都得靠“提出问题,给予解答”的分析的基本方法来进行。

3.运用“分析”来提炼论点的训练

训练一:条件分析的运用

材料一:羚羊与狮子

在非洲,每天早晨羚羊睁开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跑得更快,否则,我就会被狮子吃掉;而就在同一时刻,狮子从梦中醒来,首先闪现在脑海的一个念头是:我

必须能追上跑得最慢的羚羊,要不然我就会被饿死。于是,几乎是同时,羚羊和狮子一跃而起,迎着朝阳跑去。

【分析与提炼】

我们选择从条件分析的角度来分析,即从事物形成的条件、环境、背景等具体情况入手,进行分析。

狮子跑得最快,羚羊则跑得最慢,而狮子又是以羚羊为食物而生存的,这就决定了羚羊的可悲命运。那么,羚羊要想幸存,就只有比狮子跑得更快,否则,死定了;而狮子虽然比羚羊跑得快得多,如果它漫不经心,还按自己原来的速度去追羚羊的话,也未必能追得上羚羊,因为羚羊要以比狮子还快的速度跑才能免去被吃掉的悲惨遭遇,这样的话,那羚羊就不再是跑得最慢的了,而狮子仍然要以羚羊为食来维持生命的话,就必须得比自己原来的速度更快,才能追上羚羊,否则,也会落个被饿死的可悲下场。看来,不论是羚羊,还是狮子,要生存,就必须去和自己的对手竞争,否则,将无法摆脱死亡的命运。可见,所提炼的论点应该是:“只有竞争,才能生存”、“有竞争,才有生存”、“竞争,乃生存之本”之类的。

材料二:三个旅行者

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了一个旅馆,早上出门的时候,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带。晚上归来,带伞的旅行者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满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前两个旅行者都

很纳闷,问第三个旅行者:“你怎么会没事呢?”第三个旅行者笑笑说:“当大雨来临时,我会躲着;当路不好走时,我小心谨慎地走,所以我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你们的失误就在于有伞有杖。”

【分析与提炼】

我们选择从条件分析的角度来分析,即从事物形成的条件、环境、背景等具体情况入手,进行分析。

从三个旅行者晚上归来的情况:带伞的旅行者被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满身是伤,而第三个什么都没带的旅行者却安然无恙来看,似乎很反常,其实不然,道理很简单。正如第三个旅行者对带伞的和拿杖的两个旅行者所说的“你们的失误就在于有伞有杖。”是的,一点也不错,带伞的旅行者,正因为有伞,当大雨来临时,才毫无顾忌地走,觉得没必要躲,“有伞呢!”可他没意识到还会有伞都挡不住的大雨,他一味地去靠那把事实上是靠不住的伞,结果被淋得浑身是水,这难道不正常吗?拿杖的旅行者,正因为有杖,当路不好走时,才漫不经心地走,觉得没必要担心,“有拐杖呢!”可他没意识到还有拐杖也无济于事的难走的路,他一味地靠那根事实上是靠不住的拐杖,结果跌得满身是伤,这莫非也不正常吗?他们都是一味地去依赖客观条件,什么伞呀,什么杖呀,从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说他们的“失误就在于有伞有杖”,真是一针见血,再准确不过了。可第三个旅行者就不同了,他没伞没杖,没有什么可靠的!他很明

确:只能靠自己的主观努力。所以,当大雨来临时,他选择了“躲”;当路不好走时,他选择了“小心谨慎”地走,显然,他安然无恙——既没淋得浑身是水,也没跌得满身是伤,靠得就是自己的主观努力。可见,客观条件固然重要,但主观能动性起决定作用。因为客观条件是一成不变的,它不能应万变,而主观能动性却是灵活机动的,完全可以应万变!经过这番分析,论点不是唾手可得吗?可提炼论点为“主观努力胜于客观条件”、“成功的关键在于主观努力”、“自力更生才是最可靠的”等。

训练二:因果分析的运用

材料一:“本司机是共产党员”

在保定乘长途汽车下乡,偶见司机座位后面挂着一个牌子,上书:“本司机是共产党员”!笔者一路观察,果然名副其实,招手上车,就近下车,自不必说。遇到坑坑坎坎必先提醒“请大家坐好”或“各位旅客,请留意!”偶有年老体弱者乘车,司机定会在慢慢停稳后,嘱咐乘务员搀扶送下。其情切切,感人至深。

【分析与提炼】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分析宜选择从因果分析的角度,分析出司机身后书有“本司机是共产党员”的牌子与其感人至深的表现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因果关系,从而提炼论点。

只要略有观察能力的人一看这个故事,就会从司机的政治面貌与其现实表现的一致而得出这牌子分明是司机在向旅客“亮相”的结论来。那么,这位司机究竟为什么要“亮相”呢?不妨,我

们先设想一下,如果这位司机不“亮相”,恐怕谁也不会以共产党员的高标准来要求他的,相反,对其要求肯定会不怎么高的。显然,这位司机是唯恐不“亮相”会使乘客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他是心甘情愿地要在乘客的监督下,以共产党员的“向人民负责”的高度责任感来“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他深深地懂得“监督是最好的鞭策”,共产党员就应该旗帜鲜明,他这种“敢于接受群众监督的勇气和决心正是来自共产党员的崇高的目标”。经过这番分析,就会觉得司机的“亮相”与他的现实表现确实是一种因果关系,这样,论点的得来也就全不费工夫了!故可提炼论点为:“共产党员就应该旗帜鲜明”、“监督是最好的鞭策”、“勇气和决心来自崇高的目标”等。

材料二:愚人蓄积牛奶

有一个人,要在一个月后请一次客,要请的客人是很多的,所以他很早就开始准备了。他还想把牛奶也逐日蓄积起来,到那一天好让客人们大量地饮用。可是他又想道“我如果每天挤出牛奶来,它就越积越多,我可没有这么大的桶来装。况且放在桶里,日子久了,也要酸腐的。我不如从今天起就不挤它,让它蓄积在奶牛的乳房里,等到那一天客人们来了,就请他们吃鲜奶,真是再好没有了”。因此,他就把那头牛和它新养的小牛分开,也不去挤奶了。等到一个月以后,请客的日子到了,他就牵了奶牛来到客人面前,笑眯眯地说:“我要请诸位喝鲜奶!”可是牛奶却一滴也挤不出来了,当场被客人们讥笑了一顿。

【分析与提炼】

我们选择从因果分析的角度分析,即从现象发生的原因入手,或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入手,进行分析。

看了这个故事,这么一个热情好客的人竟由于蓄积牛奶的失败,而招致客人们的一致讥笑而终被称为“愚人”,这究竟是为什么?看起来,总觉得客人们做得太过分了!其实,人们之所以说他“愚”,是因为他不懂科学,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当然,也反映了人们“以科学为荣,以不科学为耻”的新的荣辱观。

只要略有点生活常识的人就会知道乳汁是须要经常不断地吮吸,越吸得勤,乳汁才会越多。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当然是科学的。因此,现在的妇产科医院总是让“母婴同室”,以保证婴儿能“饱餐”,并且让乳汁源源不绝。反之,长时间不吸,乳汁就会逐渐少起来,以至一滴也没有了。其实,民间喂奶的妇女,如果因某种原因欲给孩子断奶靠得就是“把孩子与母亲分开,不让孩子吃母乳”的“土办法”,实际上还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可这位欲让客人们尽情地喝上新鲜牛奶的热心人竟选择了民间“断奶”的办法蓄积牛奶,足见他的“愚”,他的“当场出丑”遭到客人们的讥笑其实是在意料之中的。他置客观规律于不顾而想当然地去蛮干,哪有不败之理?所以,人们称他为“愚人”,太恰当不过了!显然,可提炼论点为:“违背客观规律就是‘愚’”、“违背客观规律必然是事与愿违”、“不按

客观规律办事没有不败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等。

训练三:演变分析的运用

材料一:人与猴儿

从前,有一个卖草帽的人,每一天,他都很努力的卖着草帽。有一天,他叫卖得十分疲累,刚好路边有一棵大树,他就把草帽放下,坐在树下打起盹来。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身旁的草帽不见了。抬头一看,树上有很多猴子,都有一顶草帽。他想到,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于是,他赶紧把头上的草帽拿下来,丢在地上。猴子也学着他,将草帽纷纷扔在地上。卖草帽的高高兴兴地捡起草帽,回家去了。回家之后,他将这件事,告诉了他的儿子和孙子。

很多很多年之后,他的孙子继承了家业。有一天,在他卖草帽的时候,也跟爷爷一样,在大树下睡着了,而草帽也同样被猴子拿走了。孙子想到了爷爷曾告诉他的方法,他脱下草帽,丢在地上,可奇怪的是,猴子竟然没有跟着他做,还直瞪着他看个不停。不一会儿,候王出现了,捡起地上的草帽说:“开什么玩笑!你以为只有你有爷爷吗?”

【分析与提炼】

我们选择从演变分析的角度,即从事物的发展,变化入手,进行分析。

卖草帽的利用“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这一特点,将被猴子拿去的草帽不费吹灰之力地捡了回来。这方法确实好,好得真可谓是成功的经验了。可当他的孙子在很多很多年之后,用爷爷传授的这宝贵经验去对付拿去草帽的猴孙时,却失灵了,卖草帽的孙子不仅未能像爷爷当年那样捡回草帽,反而,还将自己做示范的那顶也被猴王拿去,同时,还遭到猴王的讥讽:说什么“……你以为只有你有爷爷吗?”我们倒要谢谢猴王这幽默的嘲讽了。正是这嘲讽让我们似乎听到了弦外之音:“难道就你爷爷懂得把成功的‘经验’传给你,而我爷爷就不晓得把失败的‘教训’告诫于我吗?”是的,“经验”确实是当年那可贵的经验,教训也确实是当年有过的滑稽教训。可事过境迁了,不要忘记:事物是在发展、变化的,再宝贵的经验也有保质期呀!而越是滑稽的教训,越是有其价值的。真可谓“教训乃经验之母”啊!老经验终究会被新经验取代的。显而易见,可提炼论点为:“经验不是永恒的”、“经验也有保质期”、“经验与教训可以互相转换”等。

材料二:兄弟争雁

从前有兄弟两个猎人,看见天上有一只大雁飞翔,就张弓搭箭,准备将其射下,可是箭未发,两兄弟却争论起来,一个说打下来“烹”着吃,一个说“烤”着吃,两人争执不下,就去找人评判,总算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把射下的雁割为两半,一半“烹”,一半“烤”。可两人回头找雁时,大雁早已飞远了。

【分析与提炼】

2019高考作文素材高考议论文范文【三篇】

2019高考作文素材高考议论文范文【三篇】 【2017高考议论文范文篇一:说“安”】 古来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古时之人就把修 身放在了 第一位。我也认为:安家、安国、安邦,必先安心。 志者,必先安心。有志之士,必先有心。确定心之所向,志向也 将势如破竹地冲破一切防碍,成就一番事业。诸葛孔明忠义乾坤世人 皆知,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便把“伏龙”这个名字照得亮堂 堂的,孔明将心安在了汉室统一上,最后虽然出师未捷身先死,可后 人永远将佳话围绕在了他身边。元帅岳飞将心安在大宋,一首《满江红》,歌出了“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志者,安心,心如磐石。 治者,必先安心。冰心诗中写道:“心若冰清,天塌不惊”。治 国之人,必先做到天塌不惊。心安得稳,国安得就稳。勾践卧薪尝胆 终报国耻的故事再次证明了治者安心。记得从书上看过这么一句话 “不可忘,不可念”,用在这里正合适,所谓国仇不可忘,天 塌不可惊;家耻不可念,心应若冰清。治者, 安心。心若冰清。 智者,必先安心。以前疑惑,以前迷茫,将心放平,你便是智者。做得到宠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乱,做得到去留无心,看天上云卷云舒,这才是将心放平,一朝不得志便抑郁而终的人,也许是诗人,也许是 文学家;也许是富五车,也许家财万贯,但不懂得笑看风云,不懂得安 心的人,决不是智者。智者,是一份潇洒、一份幽默、一份认真、一 份玩笑、一份勇敢,五份安心。智者,安心。心比镜湖。

知者,必先安心。佛曰:“渡人自渡。”也许这就是安心的境界。与人争名逐利,不如守掘归园田的恬淡轻松;与人比权量力,不如渡人 自渡的豁达明朗。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只有懂得宽宏,懂 得不把世界看得太清楚,懂得笑看得失,淡观荣辱的人,才是知者, 才懂得笑看得失。知者,安心。心似苍穹。安家,安国,安邦之人, 必先安心。将心安如磐石的人是“志者”;将心置若冰清的为“治者”;将心比作镜湖的必为“智者”;将心看似苍穹的实作“知者”。 安心、安家、安邦,之后安天下。 【2017高考议论文范文篇二】: 话题作文珍惜拥有和懂得舍弃 拥有的方式 自幼就听说猴子摘果子的故事,淘气的小猴摘了苞谷丢了桃子, 丢了苞谷去摘西瓜,结果却一无所获,年幼的我们都对那只可爱的小 猴付之一笑。匆匆间我们都已长大,奔忙于晨夕之间,明白了很多道理,却依然在上演一幕幕小猴摘果子的现代剧。有人忙碌于追求自己 的梦想,却认为失去的才最珍贵;有人怀揣着很多的获得,却身心疲惫,不敢放弃。静心去想,其实我们并不快乐。 如果说"拥有"是宝贵的财富,我们因为拥有知识和水平而骄傲自豪,因为拥有亲情和友情而幸福快乐;而不知道珍惜却使它埋没于凡庸,就会分文不值。 花开绚烂,只因有爱花的蜂蝶才倍加美丽;漠视它,只会在花败英 残后哀叹感伤。日出灿烂,只因有热爱阳光的人才倍加温暖;藐视它, 只会在黑夜里孤寒后悔。 饥饿者视粮食贵于金钱,寒冷者视衣帛重于珠玉,只因他们真正 体会到衣食的重要。成功的人珍惜自己的成功,失败的人珍惜自己的 付出,因为他们知道成功的不易,付出的辛劳。而智者,居陋室而自娱,无得失而自乐,他们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因为他们知道,只

2015高考作文指导(二):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训练

*2015高考作文指导(二)*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及训练 一、故事引入: 宋朝时宫廷举行公务员招考选拔皇家画师。山水画家宋子房做画院博士,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为题让考生作画。如何作画才能很好地表现这句诗呢? 山林、古寺,寺内金碧辉煌,香烟缭绕。——[基本符合题意] 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露出寺庙一角。——[符合题意] 苍郁的群山,中间露出庙里的半截旗杆,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到山下水涧边,有个小和尚正在担水。——[有新意] 这样绘画,抓住了“题眼”就把“深山藏古寺”中“藏”字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可见审题立意要准要深要新。 审题审得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审题立意需要训练、需要技巧。 二、审题和立意的概念: 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 文章审题,力求做到不漏、不改、不误。所谓“不漏”,即全面审题,不遗漏任何要求;所谓“不改”,即准确审题,不随意改变试题的要求;所谓“不误”,即正确审题,不误解题目的要求。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也就是考生通过所写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意念和情趣等。明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道:“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古人以“帅”为喻,形象地说明了立意的重要性。 审材常见问题:⑴脱离材料随意而为;⑵朦胧感知似是而非;⑶抓一鳞而弃全鱼;⑷抓现象而弃本质。 一般所给的材料主要有: ⑴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 ⑵引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⑶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或消息; ⑷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 ⑸一段主题鲜明、道理深刻的论述; ⑹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文字; ⑺揭露社会生活中某一丑陋现象的一副或几副组合而成的漫画…… 三、审题和立意: 审题立意的基本要求:①符合题意;②符合文体要求;③思想健康;④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⑤见解新颖。 材料作文在审题上有一定难度。它首先要求考生审清材料的中心内涵,选准角度提取观点,材料在作文中必须引用,而由材料引发其他联想,通过分析、议论,表达自己对人对事对物比较深入的思考。虽然标明文体不限,实际上受材料本身所限制,还是以议论为主,不像话题作文,所给材料可引可不引,只要在话

高考语文作文指导

作文指导课 课题:作文怎样做到“有创意”?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历年来优秀作文的分析,引导学生把握构思的技巧,开阔思路,勇于创新。 二、教学步骤 1、导入课题 同学们,大家初中读过赵翼的《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首诗说明了诗歌贵在创新。哪怕是诗仙诗圣,也不能永远垄断诗坛。诗歌如此,文章亦然。古人云:“文章切忌随人后。”又道是:“文若华贵出新。”作文的本质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有生气,才有活力,才能动人,才能洗人耳目。所以《语文高考说明》写作要求“发展等级”中列出了一条“有创新”。 2、考点讲解 《高考说明》对“有创新”的具体要求是: ①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 ②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③有个性特征。 以下进一步阐释: ①见解新颖。要有新颖独到的见解,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 正面思维——立意更高更新更全面; 逆向思维——反其意而用之; 联想悟思创新——变换角度,出奇制胜。 ②材料新鲜。现实中的鲜活材料;精心比较后选出的典型材料;虽旧而有新意、赋予了新的时代精神的材料。 ③构思新巧。这是作文创新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也是考生最能发挥创新精神的地方,应该充分展开想象,以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新思维,选择新的角度,新的形式,新的体裁,构思出独具慧眼,极富个性,令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来。如下面选的几篇例文都是在构思方面各具特色、值得称道的。

④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能突破思维定势,推导出与一般人不同的原因或结果:想象奇特、独到,或恢奇瑰怪,或新颖别致,或含意深长,耐人寻味。 ⑤有个性特征。文章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能表现自己独特的人性感悟,能抒发自己真实的喜怒哀乐,不是千部一腔,千人一面,人云亦云的东西。 3、实例分析 分析 2001、2002、2003几篇满分作文,看看他们是怎样做到有创新的 《赤兔之死》江苏考生蒋昕捷 《唐伯虎之死》江苏考生 《独眼龙的求职信》江苏考生 《有色眼镜引发的联想》 《莫把情云遮慧眼》湖北考生 4、归纳总结:怎样做到有创新 ①改变观念,勇于创新。 不要“怕失求稳”,只敢写保险文,不敢写“放胆文”,因而在构思时不敢大胆创新,不敢施展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缩手缩脚,怎能写出有创新的文章呢?其实话题作文的放开性,就是让你施展才华的。只要你围绕话题,不违背题意,无论怎么写,都不算跑题,所以我们要改变观念,走出“怕失求稳”的误区,大胆创新。越是“怕失求稳”,失分可能越多,只要大胆创新,才能获得高分。 ②突破思维定式,开展创造性思维。 会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以获得正确的深刻的认识;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追求新的发现;学会将侧向与反向、纵向与横向、发散与聚合等各种对立统一的思维形式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思路开阔,思维活跃,文思泉涌。 ③大胆想象,独辟蹊径,形式新颖。 这几年的话题作文,体裁非常丰富,各种文体应有尽有,除一般记叙文、议论文外,有研究型的小论文、诗歌( 2001年重庆有诗歌获一类分的)、小说、寓言、童话、剧本、相声、书信,以及病历、广告、证明题一类的杂文等,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这些可以给我们以启迪。 ④依托名著,嫁接移植,花样翻新。 这几年的创新作文有很多是依托名著,选取某一细节,加以嫁接移植,写出新意来的。《唐·吉诃德新传》《赤兔之死》《阿 Q新传》《朱贵开店》《新西游后记》都是如此。这也可以给我们以启迪。应该下功夫阅读名著。消化熟悉一两部名著,根据话题加以嫁接移植,可能会产生奇特的效果。

【高考作文指导】高考写作指导

高考写作指导_速度话题作文导写 【作文材料】 每周六上午,海尔中高级经理人都要进行互动式培训。在一次培训中,面对70多位中高层经理,海尔集团的CEO(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提出互动培训的主题是“推进流程再造”,并首先出了一个很像“急转弯”的问题:“你们说,如何让石头在水上飘起来?” 首先提出了一个很像“急转弯”的问题:“你们说,如何让石头在水上飘起来?” “把石头掏空!”有人喊,张瑞敏摇摇头。 “把石头放在木板上!”又有人答道。张瑞敏又摇摇头说:“没有木板!” “做一块假石头!”大家哄堂大笑。张瑞敏还是摇摇头说:“石头是真的。” 此时,海尔集团见习副总裁喻子达顿悟道:“是速度!” “正确!”张瑞敏面带笑容斩钉截铁地说,“《孙子兵法》上有这样一句话:‘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大家可能都记得,儿时在河边用石头打水漂,石头之所以能在水面上连续跳跃而不沉下去,就是因为我们给了它足够的速度。同样,在信息化时代,速度决定着企业的成败,海尔流程再造就要以更快的响应市场速度来满足全球用户的需求。” 读罢这则材料,请以“速度”为话题,深入思考,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第1页共4页

【写作导引】 材料本身向我们传达了一种生存与发展理念,即“速度制胜”,在写作时无论如何叙说或阐发,一般都应建立在这一基点之上。言之有点,立意为先,具体立意取向主要有两种选择—— 一是“一是一,二是二,说一不二说二不一”,即感点集中,主要从一个方面展开即可,专攻一点不及其余。 这里选择的感点一般应围绕速度的正面意义来谈相应经历、故事及其认识,其他尽可避而不谈,以求笔力集约。 另一选择是“一分为二,合二为一”,即辩证、系统地分析问题,既肯定追求速度的必要性、重要性,又指出 片面追求速度的危害,由此提醒人们科学、理性地认识和践行“速度制胜”的理念。 无论如何立意、作何文体,都应同时做到—— 言之有物。从选材角度来讲,要联系实际,以典型素材为支撑,或典型情境、经典事例、名言警句,或个人所见所闻之实例,而不是絮絮叨叨、粗泛笼统地谈对“速度”的理解,让人感觉言而无味。 言之有理。不论引介何种类型素材,都不能简单转引或复述、“只叙不议”或“引而不析”,必须有自己的分析,说理不可空而不实、泛而不深,而要切中要害点到为止。 言之有序。从结构角度看,要根据自身立意取向把握文章的具体架构。详略安排上,如取前一立意,“集中 优势兵力”之下,相应事例、印证可稍加详细铺展。而在后一立意取向中,因为要从两点结合分析,一般宜“先分 后合”,“兵分两路”后再“合兵一处”,相应事例、印证的处理最好简洁一些。因为应考作文,字数相对限定,一篇文章呈现两个感点,“分兵”之下,如果笔力不够精当、匀称,难免会因“兵力分散”而导致整体不够深刻、浮光掠 第2页共4页

历届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名篇

高考满分议论文选读 勿以好恶论断之 人有七情,自有喜好与厌恶之情,然而,当这种好恶之情掺入对真理的认识时,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也许腊梅讨厌冬风的肆虐与无忌,却依然在寒冬中吐露芬芳;也许鱼儿讨厌巨浪的汹涌与狰狞,却依然与巨浪为伴,成全生命的真讳;也许落叶对这个天地无比依恋,然而,当秋风吹来时,它毅然地飘落,告别那个美好的世界,成全来年萌发的草芽…… 勿以好恶论断之,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这是一种何等的明智选择! 当一个人可以将对事物的判断游离于感情的亲疏之外,那他必是明哲之人了! 公子小白曾被管仲箭射衣带钩,自是对其痛恨无比。然而,当他认识到管仲的才识时,放下心里的厌恶,重用管仲,终成一代霸主。 刘邦不喜韩信的出言无忌,却委其以重任,让韩信统兵作战,征讨四方,终于灭了西楚霸王,成为天之骄子。 房玄龄曾为李建成出谋害李世民,李世民又岂能不恨?然而李世民不计前嫌,重用房玄龄为臣,遂有"贞观之治"之盛世, 感情的亲疏可以蒙蔽你的双眼,让你看不清事物的真面目,阻碍你对真理的认识,成为你求知路上的绊脚石。 勿以好恶论断之,楚王不听信郑袖之辞而疏远屈原,自不会为秦国所吞并。 勿以好恶论断之,李存勖不宠幸伶人,重用伶官,不谈国事,自不会因1人之乱而七庙隳,为天下苍生所笑。 勿以好恶论断之,诸葛亮不听信马谡的信誓旦且,自不会痛失街亭,1败千里,死不螟目。 举目四望,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杰因内心之好恶而惨遭滑铁卢?古代如此,今天亦如此,或许,将来也如此。 对真理的探求是独立的,对事物的认识也不能掺杂上感情,“做学问就是做学问”,陈景润的话也许揭示了这个真理。 自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不必苛求,不过,不可不求。 勿以好恶论断之,也许你会发现,狗尾草也会开出美丽的花。 点评:内容充实语言优美。这是一篇内容十分充实的好文章。文章以简短的问句起笔,接以充满抒情意味而又具有启发性的文段引人思考,继而明确指出“勿以好恶论断之”的论点,然后分两个层次纵论史买。以公子小白、汉高相刘邦、唐太宗李世民之例谈明智之人的明智之举,以楚王听信郑袖,李存勖宠幸伶人、诸葛亮误用马谡为例谈被感情蒙蔽双眼的后果,进而发出“有多少英雄豪杰因内心之好恶而惨遭滑铁卢”的疑问,最后以陈景润的话结尾,使得文章前后文脉贯通,内容十分充实,极具说服力。 此外,本文语言很有特点,美感十足,一是语言有个性,凝炼简洁善用短句,没有众多考生常有的大话、套话、俗话,抒真情、发真论,阅之可亲。二是文中多用比喻句、排比句,形式上显得整齐,表达上增添了生动性、形象性,加强了气势,堪称美文。 天平和七弦琴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私感情有关。 认知事物当然必得有严格的理智,不能纵容自己的感情和好恶。如果仅仅以感情的亲疏远近来下结论,大多数情况下会得出错误的判断,正如《韩非子》里那个宋国的富人,他的儿子与老人说的是相同的话,而他听凭感情的亲疏远近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当然是没有道理的。又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妻子私他,姬妄畏他,而客有求于他,都说他美于城北徐公。邹忌最后排除了感情因素的干扰,悟出了一番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常困于所溺。”因为有所溺,有好恶,感情上有亲疏远近,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便易于被迷失双眼。这时惟有理性的火光才能照亮黑暗混浊的末知世界,人类要到更高更远的地方去,健全的理性才是可靠的阶梯,布鲁诺被烧死在鲜花广场时,欢呼的人群又何尝不以为自己才是真理的掌握者呢?但是布鲁诺相信理性这个"内心的教师",他要让"所向披靡的论据万箭齐发",射穿习惯和感情上依赖的迷雾,把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引人正轨。 理性固然在认识事物中不可缺少,但我们能因此完全排除了感情因素吗?难道感情在认知过程中永远起着反面的作用吗?

高考语文作文审题指导.

高考语文作文审题指导 2018-01-11 【单个材料】 一、提炼中心法:通过(事),表达(看法、想法、道理、情感、态度等)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指导】指导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二、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1】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指导】通过指导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材料2】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

1.2020届高考作文指导

新材料作文“当今教育状况”升格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针对现在的教育状况,学者王汎森说:“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容许有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现在的教育,想把全部学生都训练成全国第一名,他们忘了社会是多样性的,我们应该在多样性社会里面生存,这样才会有很多籍籍无名而又各具特长的人冒出来。”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道作文题源于一个社会热點问题:一方面,学业优异者必然是少数,多数是学业一般的中等生;另一方面,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杰出人才。两者之间的矛盾导致学校、社会出现多元思维,形成激烈的交锋,这就为作文提供了丰富的社会生活背景,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有利于优秀作文的诞生。 写作时,考生既可以从赞成学者王汎森观点的角度立意作文,又可以从否定他观点的角度来立意。以下立意可供参考: 1.因材施教。适宜的教育使人的长处得以发挥,弱项得以弥补,而不合适的教育则可能使人偏离了方向,做一些无用功。

2.扬长避短。万物都在发扬自己的特长来适应自然,适应优胜劣汰的社会。若一味追求全面发展,追求第一,那无异于邯郸学步,最终遗失自己的本性。因此,要选择一条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路,发挥我们的特长,这样才会取得成功。 3.展现个性。人,生而与众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与价值,人生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体现自身的价值。然而,却有太多人随波逐流,渐渐埋没了自我,以致能真正发掘自己优势的人少之又少。 4.做自己人生的主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每个人的人生都独一无二,别人的成功永远属于别人。要做自己人生的主角,让别人为你鼓掌。 5.做最好的自己。当所有人都以同样的标准竞争的时候,只会有一个胜利者。难道其余的人都是失败者吗?非也。就纵向而言,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奋斗,每个人都会成为自己事业的成功者,从而成为最好的自己。 6.踮起脚尖。人要想获得成功,品味人生的甘甜,就要勇于“踮起脚尖”。其实在很多场合,我们缺乏的只是勇气与自信,有些看起来遥不可及的目标,只要你愿意“踮起脚尖”去争取,去尝试,你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就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与甘甜!

最新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5篇

最新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5篇 成人是人生必经的环节,然而这个环节的定义总是不十分明确,其精度应做到何种水准也往往无人关注,只有出现问题了,才会激起我们反思:何谓成人? 对于李杨的想法,其实我们都能理解,谁不希望有尊严地活着呢?在北京买房,几乎成为了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让自己过上好生活就是有成就的标准,这其实是太过普遍的心理。我们应当反思,是谁造就了这个少年天才如今为了自己的功利而刁难父母的行为。 我想,或许多半原因都是孩子父母的自作自受。少年天才的形成绝对不可能是一个孩子所自愿。不足10岁,正处于贪玩的年龄,而"玩"是锻炼孩子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最佳方式。那么,是谁强迫他过早地去接触高深的知识,扭曲他正常的成长历程,硬生生地被"炒作"成一个少年天才?毋庸置疑,是孩子的生身父母。我认为,当今父母大多形成了一种望子成龙的病态心理。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父母的功利与短浅的见识,在孩子幼年时就植入了问题的种子,最终导致如今的后果。 不过我们还要反思,教育就没有问题么?我想也不是的。教育体

制太过模式化,从来都把考试设计成孩子的最大业务,不断灌输"与考试有关"的内容。渐渐地,孩子们都明白了一个不用说即是合理的事实:考试成绩的好坏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至于什么全面发展,那都只是一纸空谈。 归根到底,是人们忽略了"成人"的精度。如果从上一代开始就能深思这个问题并做出改变,推行货真价实的素质教育;如果社会的教育方向是让孩子们积蓄能力,放眼未来,也许少一个李杨似的超常少年,却可以成就更多真正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才。 "成人"二字说起来容易,但在物欲横流的当今时代,成人的标准到底应该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成人"是应该用一生来研讨总结的课题。我们不应该片面地把年龄作为衡量是否成人的唯一标准。"人性的光辉"才应当成为检验作为人是否合格的尺度。成人的精度,在于能为社会的进步而存在,而并非是一时的功利满足与物质享受。 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2 平凡的一小球绒花,在风中摇晃,没有玫瑰的妖艳,没有百合的芬芳,配不上"花中君子"的大名,不可能与"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相提并论,蝴蝶蜜蜂也是拍拍翅膀就掠过去。或许只是惹人打喷嚏,令人厌烦的花儿!可是在空中轻盈舞动的蒲公英,就是能触动人心中最柔软之处。

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900字范文【三篇】

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900字范文【三篇】 导读:本文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900字范文【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寻求自己的位置】一棵小树说:“让我长在充满阳光的位置上,我将很快为你献上一簇绿阴。” 一缕花香说:“让我飘到人群当中,我将带给人们一份美秒的心情。” 五线谱上的音符说:“让我站在该站的地方,我会为你谱写出悦耳的旋律。” 画板上的色彩说:“让我住在适合我的所在,我将为你展现、一幅完美的图画。” 一位先哲说:“给我一个支点,让我站在适当的位置上,我将托起整个地球。” 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位置,他们需要适合自己的位置。就连垃圾也不例外,环保学家反复对世人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可见,位置是诱人的,但诱人的位置并非有意者都可思而得之。 屈原自投汨罗江,一代文豪自此灰飞烟灭,是因为在腐败的楚国宫廷没有赢得应有的位置;李白行走江湖,游历山水,与朝露斜晖为伴,以麻布黄卷为友,也是因为争权夺势的朝廷没留下他的位置;蒲松龄厌倦官场,隐居山野,一本《聊斋志异》映出了一些人的狰狞面孔,也是因为在浮浮沉沉的前半生没找到自己的位置……

千里马本身的素质固然重要,然而如若缺乏英明的伯乐,千里马也只能和普通马一样,老死厩中;背负名将驰骋沙场建立赫赫战功,那只能是遥远的幻想。毛遂自荐的人们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有了位置的人,由于不能摆正自己与人民的位置而落马乃至毁灭,令人扼腕。 历有许多有关位置得失的事例可供借鉴。苏秦挂六国印,联横合纵;管夷吾、百里溪被举为相,为国家昌盛做出了非凡的贡献;诸葛亮错用马谡失街亭,从而又一次错过了夺取中原的大好机会。 鲁迅如果当初从了医,那太可怕了——他能救治一个个肉体上有病的国人,却不能救治精神上病魔缠身的国人。他的弃医从文唤醒和激励了一个又一个革命者,更为后人留下了无法估量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可以说,正确选择自己的位置造就了鲁迅。 所以,我们要积极追寻和争取属于自己的位置,而不仅仅是等待位置。“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那等待太漫长了,甚至可视为一种懦夫式的逃避退缩。是“金子”就应当立马置于阳光下,那样的位置才适合它。 沉默,不会是金;抑制斗志,永不会成功。努力去寻求自己的位置吧,进攻才是的防守。【篇二:品味友谊】春风日丽,邀三五佳友聚集一堂,畅抒襟怀,不失为一乐事。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没有一个人不曾拥有过朋友,却有人不曾品味过友谊,视其为手中交换的筹码;自私者躲避友谊,视之为感情的累赘;冷漠者不肯付出,始终品尝不到友谊;真诚者珍惜友谊,用来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技巧指导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技巧指导【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很多于800字的作文 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我站在茫茫无边神秘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赫胥黎 【开头例析】 例1、“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赫胥黎的话语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渺小与未知世界的广袤。人类正处于世界中心的海岛,唯有持续开拓,方能安然行走在文明的大道上。所以,开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开拓与职责》) “人类正处于世界中心的海岛”,显然对材料中的“小岛”的含义没有理解好。但对材料的核心思想理解是准确的。 引用材料+议论+引用材料(作为观点)。 例2、正如赫胥黎所说:“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而这句话所体现的便是让我们去开拓那未知事物,去追求那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追求?未来》) 下文把“追求属于自己的未来“作为写作重点了,跑题了。 引用材料+解释其含义+观点。 例3、“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限的,我站在茫茫无边神秘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则。”这是赫胥黎对人生作出的感悟,未知永远大于已知,但这不能阻止我们开拓进取,探索未知的步伐,但是,自然不会凭白无顾的呈

上我们还不了解的未知领域的答案,一切都需要我们去开拓。(《争脱 束缚,勇于开拓》) 题目中的“争脱”应为“挣脱”。文中的“凭白无顾”应为“平 白无故”,“职则”亦应为“职责”。在开篇的百多字中就有三处错误,有的甚至是抄错的,实属不该。 全引材料,直接抄录,这样的引材料是不好的,是边引边议。从 作者引用材料后的解说看,材料句子间的关系没有搞清楚。好在抓住 了关键词。 引用材料+解释说明+观点。 例4、已知总是有限的,而未知往往是无穷的。想要在未知中找到星星点点,必要探索。探索在无边的未知中便需创新。创新才可在汪 洋之中开辟小岛。我认为:生活中必有创新,创新推动着社会发展。(《创新无止境》) 又是一个开头就跑了题的作文。本来他注意到了关键词“开拓”,转意为“探索”,是符合题意的。不过,他又在“探索”上提出一个“创新”问题。“创新”离关键词“开拓”的距离就远了。当然,探 索需要创新,但是,在这里,开拓、探索是总问题,而创新是子问题。用“局部问题”代替等于“整体问题”是不能够的。 引用材料+解释含义+提出观点。 例5、自从人类使用工具的那一天起,人类便开始了对大自然的探索,并且从未停止。探索,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正如赫胥黎所说的:"我站在茫茫无边神秘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继续开拓是我们每 一个人的职责。"不过探索不易,只有学会探索,才能在探索的道路上 顺利的行进。(《学会探索》) 题目是“学会探索”,开头的落脚也是“学会探索”,表现出良 好的思维一致性。

高考作文指导

高考作文辅导 搭好“骨架”,独见创新 高考作文的主旨确立,应该是力求达到“深刻集中、独见创新”的时代精神标准。 所谓“深刻集中、独见创新”,就是在中心主题的确定上,是优中选优、好中选好。元代的陈绎在他的《文选》中曾引用他人所说过的这样一句话:“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语也,方可用之。”此句中的“陈言”,即过时无用的陈词滥调;而“正语”,是大家公认的一般化观点,也不可取;只有“精语”,那才是独到创新的意旨,可用来作为自己文章的最佳主题。 有一些文章,当我们读了它以后,只觉得朦朦胧胧如坠于五里雾中,不知其所云;还有些作品,它的要点此起彼伏,看不出作者的致力点何在。他究竟想说些什么,使人觉得混淆不清。这只能证明作者对上述两点没有搞清楚。”于是,你应该做到“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文赋》)只有这样,你的思想水平,才能在同龄人中收到“棋高一着”、令人称赞的层面。 但是,我们也要切实严防在一些同学的头脑中存在的、那种误以为把“奇异怪僻、荒诞出格、差池忤逆”的立意,也当作是标新立异、独到高见,这恰恰是十分荒谬可笑的错误行径。如果你一定要这样做的话,那是肯定要遭到阅卷老师们的批判和否定的。东汉的王充,在他的《论衡·别通》篇中,早已提到确立主旨的最高原则应该是:“入道弥深,

所见弥大。”我们若把这句话译成现代文的话,它的真义就是:“切入道理的理解越深,那么你所发现道理的含义也就越大。” 因此,考生们对任何作文题,都要作深刻研究、细致思考,挖掘出其中最深最新的观点,并与当今社会时代紧密结合,然后提出个人独到的见地、崭新的理念。主题是一文之“灵魂”,让文章的“灵魂”,真正体现出是自己思想上的“制高点”,居高临下、高瞻远瞩,给人以特新的感受,让人们对你的作文,为之吸引、逼人一览。 高考作文的段层安排,应该是力求达到“进递有序、精致关联”的环环相扣准则。 所谓“进递有序、精致关联”,就是要使自己的文章,在段落与段落以及段落中的句子与句子的组合上,都要切实做到“有机相连、逻辑推进”。“作为布局的结构(或简称结构)是任何作品都不可缺少的,没有布局的结构就不可能有作品。布局是整个作品的组织、内部构造和部署调配。指的是作品中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总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作家根据对生活的认识,适应一定体裁的要求,按照题材和主题的需要,分别轻重缓急和主次先后,作合理、匀称而又有层次的安排,使之在艺术上达到形象的完整和风格的和谐。”(刘衍文、刘永翔《文学的艺术·泛论结构与情节》) 因此,你在写作前,首先要对自己要写的文章进行整体段落的构思:全文总共要写几段、每段的意蕴是什么、段与段的上下关系怎样;文章中的“起始段、引入段、过渡段、铺叙段、议论段、说明段、抒情段、

山东高考作文议论文范文

山东高考作文议论文范文 叔本华说:“从青年人的角度看,生活是一曲欢快的协奏曲;从老年人的角度看,生 活是一汪寂静的死水。”角度不同,心态不同,我们所看到的也不同。 窗子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这图画是虚幻的现实。内心 云白山青的人在喧闹中看到的也是寂静的美好,内心乌云密布的人在文雅中看到的却是低 俗的趣味。要从画框中望这个世界,首先收拾好自己的心态,用冷酷的哲思与美好的遐想,还现实这幅画本来的美好。 近代著名学者金岳霖先生一生钟情于林徽因,但他的爱坦坦荡荡,朋友与当事人都知道,他不学心碎浪子远走他乡。也不学乡里霸王强拆鸳鸯,而是在林徽因身旁默默守望, 这一守便是一生。旁人看到的可能是金岳霖一生的孤单寂寞,是林徽因的不识才子,其实 从金岳霖的眼中去望,没有比这更加美好的了,他抵住了诱惑,稳稳站在属于自己的角落,这才让美得以持久。守住自已的本心,你从窗子里望见的图画,一定被涂上了最美丽的色彩。 去望这个现实,这是生活的本质。你我都去望,生活这幅画面却截然不同。你我望孤独,望见的是满目的黑色,而村上春树望孤独,它只是他熟悉的朋友。也许村上春树洞悉 了人生,他并不将孤独视作洪水猛兽,而是用一种玩味的笔调给我们望见的黑色涂上了美 丽的觏色,村上春树的眼中,生活不可变,只有心态可变。图画不可变,只有看画人的心 情可变。那何不调整自己的心态,走出人生最为瑰丽的舞步呢? 在这个万般千态的浮世绘中,在错乱复杂的名利场里,我们容易在无端狂热中迷失方向,在无畏竞争中迷失自己,其实人生如梦,年华似雪,梦醒了,雪停了,我们将一无所有。我们看到的窗子外的图画,不是眼中所见,而是心中所感悟的,只有守住我们的本心,用澄澈的心去看现实的画卷,才能感悟生活的美好色彩,看破这释厄梦境,走出这无涯雪场,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任世事无端变幻,我心自有云白山青。守住内心,弘一法师方能发出“华枝春满,天 心月圆”的感悟,三毛才能在丈夫死后仍拥抱寂寞。《菜根谭》有言:“世人为荣利缠缚,动曰尘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谷答樵讴,世亦不尘,海亦不苦, 彼自苦其自心尔。”让我们用积极的心态面对这个现实,用心灵的画笔遮住现实中不完美 的画面。 我心自有云白山青。 [点评]这是阅卷专家组推荐的最富有哲理意蕴、结构严谨、文思飘逸的满分作文。透 过生活现象发掘本质是本文立意深邃的不二法宝。“角度不同,心态不同,我们所看到的 也不同。”窗与景,画与心,文理在溯源求本的分析中自然呈现。本文在论证过程中,不 仅例证丰富,而且能够及时生发紧扣论点的议论,即如第三段考生巧用金岳霖钟情林徽因 这一素材引申发掘,在“寂寞”、“守望”的背后发掘到“本心”的坚守,从而巧妙地论

高考作文书写指导

在全国卷的高考中,历年的书面表达大部分是书信,一小部分是通知或者是话题作文。书信是高考书面表达考查的重中之重。所有的书信都属于应用文。 我看来,应用文就是生活中时时发生的真实情景和双方真情实感的交流在试卷上的文本反映。也就是说,我们在写书信等应用文的时候,不能脱离应用文的本质,而独立枯燥地去写一篇作文,不能把高考书面表达看成是考试题。 我们需要根据试题上的文本,把这个“试题”还原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再推己及人,设身处地的去分析。 如果自己是在这样的真实情景下,我会怎么说?我应该怎么说?我需要说什么才能够达到交流的目的?我应该怎么安排我要说的内容才能够使交流有逻辑,达到行文的流畅?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书信第一段写作思维 在写书信第一段的时候,需要认真审读题干,需要一字一句地慢慢审读,因为题干的每一句话都会影响我们是否能够把题还原到真实情景中去,或者说,题干就是真实语境中交流的产物。我们在审读题干时,需要把自己融入到那个真实交流语境中去。现从以下几个思维进行详细的分析。

1 Who am I? who am I writing to? Is it necessary to introduce myself? 在写书信开头的时候,很多学生生搬硬套,不管题干所给的写信对象是谁,不仔细审读题干所反映的真实交流语境,提笔就写:I am Li Hua.在写书信第一段的时候,我们是否要自我介绍取决于写信的对象,题干呈现的真实语境。 例1 [2019年全国卷3]假定你是李华,你校将举办音乐节。请写封邮件邀请你的英国朋友Allen参加,内容包括:…… 审读题干后,我们知道写信的对象是“你的英国朋友”,所以我们不需要自我介绍。我们可以写一句客套话,比如:How are you doing? 例2 [2019年全国卷1]假定你是李华,暑假在伦敦学习,得知当地美术馆要举办中国画展览。请写一封信申请做志愿者,内容包括:…… 分析题干后得知,此封信是申请信,写信的对象并不是已经熟悉的朋友等,所以我们需要进行自我介绍:I am Li Hua, currently studying in London. 但是,有些学生写成这样:I am a student called Li Hua, who is now studying in London.这个句子也是在介绍自己,但并不符合英语这门语言

安徽省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与示例

2020年安徽高考作文 一切事物都是以矛盾体出现的。这正与硬币一样,没有背面的菊花,哪有正面的面值。一种状态往往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叠加而成的。如蝴蝶那五彩缤纷的翅膀,不是由其本身而呈现的,而是由其奇妙的微观结构,外加阳光而产生的。若缺其一,蝴蝶之美就失去了色彩。那么庄周梦蝶就没有那么玄妙,杜甫吟蝶就没有那么情深。 安徽2020年高考作文就是从蝴蝶这个精灵的故事入手的。 【真题呈现】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活动期间,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 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 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解析导写】 1、材料辩证分析:既然世间是一个矛盾体,那么我们就应该抓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材料中有主要信息,有次要信息,也有干扰信息。材料前面的背景介绍,属次要信息和干扰信息。考生不应在此盘桓,而应抓住最后一句:“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那么我们就应追踪思考: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为什么现实中看到的是“五彩缤纷”的呢? 这就涉及到问题的两个方面:其一蝴蝶本身有特殊的微观结构:其二光线的照射。也就是说,蝴蝶的特殊微观结构,在光线的照射下,才呈现缤纷的色彩。没有特殊结构不行,没有光线照射也不行,二者缺一不可。 那么“微观结构”与“光线”,孰重孰轻呢?蝴蝶是主体,没有其自身的特殊结构,“光线”怎么照射也不行,就如“光线”照在其它物体上,就没有蝴蝶这样的色彩效应。这让人想起哲学上的话题: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通过外因而起作用。鸡蛋在适宜的温度下可孵化小鸡,但石头在任何温度下也孵不出。所以说蝴蝶的“微观结构”是内因,“光

最新高考作文考前指导

最新高考作文考前指导 高考作文考前指导—:卷面文章要做好,注意最基本的限制 (1)书写、文面的限制。从2003年开始网上阅卷以来,高考写作就对此提出了诸多要求: ①作文前不能在作文纸上及其周围作任何标记。 ②书写时不能超过所规定的边框区域,超出部分一律视作无效。 ③用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笔尖适宜使用0.5mm,不得使用铅笔、红笔或圆珠笔等其他笔书写。钢笔(尤其是黑色墨水的)或签字笔书写的答卷被扫描后生成的图像清晰度高且准确,容易识别。 ④电脑阅卷展现在老师们面前的是竖立的字迹,俗话说:字怕上墙。这就要求考生书写时力求做到字迹端正,书写清楚,字距要适当,尽可能写楷书。另外,字一定要写大些。因为每位老师每天要评阅的试卷量很大(有时晚上也要改),眼睛得一刻不停地盯住屏幕,太小太秀气的字很难看清楚。

⑤答题时应先组织好语言再落笔,尽可能减少涂改;如果确实需要修改,则应在错(别)字上斜画两笔即可,不要使用涂改液改错或用透明胶带纸粘扯欲修改的内容。 ⑥答题纸应保持平整和洁净,不要折叠、弄皱。 ⑦考生违反有关规定,造成试卷无法评阅的,后果自负。 高考作文对书写、文面方面的要求,主要看字体优劣、有无错别字、卷面是不是整洁等几个方面。有些年高考作文评卷标准专门设置"书写"项目,赋分高达5分。后来虽说不再单列这个专项,但在"等级评分标准"中有"字体"条款。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在写作的"基础等级"中加了一个注解,即每错一个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这一点应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 (2)标点、字数的限制。标点符号的使用要规范、正确,防止一"逗"到底;要正确区别句号、问号、叹号,不用英文的点代替句号。每一个标点使用都要结合语境,根据表意的需要,准确表达句子的语气,不可随便使用。

山东高考满分作文之议论文

山东高考满分作文之议论文

山东高考满分作文(二)——议论文系列 山东2007年高考试题: 请以“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⑴自拟题目。⑵自定立意。⑶自选文体,且文体特征鲜明。 贝壳·划痕·记忆 时间如海,记忆如沙滩,海水将一枚枚贝壳送到沙滩上,又收回到她那浩渺的胸怀。 时间如风,记忆如巨岩,风将巨岩刻划得千疮百孔,又用多情的手把那些痕迹抚平。 然而,总有几枚贝壳,在亘古的海滩上鸣响着历史的悲风,总有几笔划痕在诉说着记忆的不朽。 惶恐滩头,零丁洋里,涛声依旧,叹息不再。然而,时间只侵蚀了一个人的物质存在,却无法风化那煌煌诗句中的记忆,谁能忘记文天祥的辛苦遭逢,干戈寥落?谁又能忘记那个闷热的雨夜,矮小的地牢中挥笔走龙蛇的高大身躯?“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他正是借天地正气哺育自己,“睨柱吞嬴,回懿走旗”,用一颗丹心书写青史,翻开那惊天地泣鬼神的一页。每一个人都会从记忆深处被这个踏过七百六十年的生命所震撼,时间或许会淡褪了文字,磨损了书卷,却无法抹去那一片回忆。 翻开《史记》,看秦王一统天下,项王自刎乌江,廉颇负荆请罪,屈子怀石投江……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从眼前浮现,那些故事也仿佛是昨天刚刚发生,正如《世说新语》所言:“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犹凛凛有生气。”这便是一部伟大史书的不朽。时间只能销毁一本又一本《史记》的版本,却永远风化不了那宏伟的气魄,机敏的谈吐,磊落的人格。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这本书能传之后世,绽放其应有的光辉,而今,他的梦想已然实现。时间风化掉了那些卑俗的记忆,却让一位史官的不朽愈发凸显。 时间或许会让历史蒙上尘埃,但却不会风化那些鲜活的记忆。王选,一位柔弱女子,拂去那一层尘埃,只为还原历史真相,让记忆苏醒。奔走二十年,耗尽全部家当,她一如既往地搜集材料,寻访证人,因为她相信,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华,良知会让记忆永存,她与身后数十位白发苍苍的原告,构建出一段黑白分明的历史记忆,而在海的对面,眉毛都已发白的日本律师尾山宏也用他的努力为我们开启那段记忆。在滚滚时间之河中,王选和尾山宏共同为我们守护那段记忆,时间永不能将其风化。

最新整理精选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范例【三篇】

精选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范例【三篇】 精选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范例一:修心如莲 树求禽兽以携,遭拒;结实以静候,则咸相食,其籽得传。 《劝学》有云:“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然他物何以愿为我所用?盖因其腹中有物,非空也。 人,只有自我修行,价值昭彰,才可求他人赏识,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即是此理。修心如莲,不蔓不枝,香远益清。田田的荷叶间一段绿波,愈令风荷芳行万里。 汉有昭君,不赂画工,寂寂深宫她沉婉若水。修心如莲,终得一日,天理昭昭。她的倾城姿容醉了天子,醉了使臣,以公主之位和亲匈奴。识大体的智慧,济苍生的胸怀,沉着大气的风范,令她成为一首绝唱。直至百千年后,人们仍可从杜甫的吟诵中瞥见那一抹惊鸿的倩影,惊艳了岁月。是什么让一位红颜以扶柳之态名留青史?是其内在的德。修心如莲,凭自我价值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蜀有孔明,“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躬耕于南阳,不争虚名于诸侯。然而一代名主刘玄德恭敬相邀,三请两拒,传为美谈。如果他不是卧龙先生,只是一介凡夫俗子,又有哪个帝王会甘心低头细语呢?羽扇纶巾间的豪情胆识是其吸引刘备的法宝。修心如莲,孔明静候。以兼济天下之大才赢得生前身后名。 姜子牙垂钓言:“愿者上钩。”八十高龄遇文王。可见,世人渴求的与年龄无关,与相貌无缘。内在价值的升华才是一个人得

到赞赏的根源。 甜美的果实让飞禽走兽们心甘情愿地为之奔波;几句空话却没有激起一丝涟漪,人性说到底总还是带着那么一点点的自私与冷漠。为利相谋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们谁也没有必要因此去指责他人。如何让他人尽心尽力地伸出援手?我们应当磨砺出自我价值,给别人一个襄助自己的理由。人,如果一味只求索取,最终没有谁会愿意施予。 修心如莲,让馨德之香愈远愈清。砺己如实,令品质之花不凋不败。 于天地山川中探求,亦得此理。紫云英铺满山野而无人理睬,菟丝子则更令人厌恶。然而,兰花之较弱易萎,仍有人费精力悉心养护。蚌深卧水底,恒有渔人冒死打捞。为何?因其有内在价值值得人为之一搏。唯有自身璀璨如星空,如钻石,如珍珠,才可让人于万千沙砾中发现自己。不入法眼,焉得相助? 尝怨世之漠然,冷眼不助。心境达然后方知是己身之妄求。人之助我,谢之;人之袖手,解之,后以明德召之。修心如莲,己之昭彰如朗月清辉。 何妨互利?世界吻我以歌,我送以清香,修心如莲。 精选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范例二:有容乃大 我喜欢林则徐的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容纳百川,成就了浩瀚的大海;容纳无数天体,成就了无边的宇宙。自然界如此,人心也如此。中国古代有句俗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