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互联网时代的气象灾害信息收集与处理

互联网时代的气象灾害信息收集与处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a11562946.html,

互联网时代的气象灾害信息收集与处理

作者:赵亮俞海洋李娇魏军

来源:《科技资讯》2017年第19期

摘要:该文通过对传统气象灾害上报收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发现传统方法收集到的气

象灾害信息数据来源渠道多,数据存储格式、标准不一致,数据应用不规范,更新不及时,难以满足实时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需求。因此,该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网络舆情监测技术的气象灾害信息收集方法,该方法可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与评估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气象灾害信息收集与处理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7(a)-0004-02

我国是气象灾害多发国家,每年汛期又是气象灾害的多发期,遭遇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冰雹、大风、高温、台风、雷电等。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繁,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因此,做好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与评估工作对于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目前,气象部门气象灾害数据主要来自灾情直报、灾情普查、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民政部灾情、公路交通专业气象灾害风险普查等。由于气象观测站点建设相对稀疏和人力资源的限制,无法全面、及时地上报灾情信息,从而造成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与评估的实时性差、准确性低。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壮大,网络已经成为各类资源数据的重要来源。但是,网络数据的庞大也曾让人们望而却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现如今利用网络舆情监测、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可实现全天24 h不间断监测网络信息,并快速发现网络中的气象灾情信息,大大提

高灾情获取的时效性,拓展了灾情收集渠道,及时获取第一手资料。可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与评估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1 基于网络舆情监测技术的气象灾害信息收集方法

1.1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友言论活跃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重大事件,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通过这种网络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进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达到任何部门、机构都无法忽视的地步。可以说,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