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121.22 KB
- 文档页数:9
文化产业是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 , 是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被公认为 "21 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 “ 朝阳产业 ” 或 “ 黄金产业 ”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千百万创造型人才,高等院校应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推进器和人才培养的最佳孵化器。 我校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这将为学生开辟就业广阔前景。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电子网络、文化出版、影视演艺和文化旅游等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培养学生整合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能力,尤其是策划、经营和管理文化产业的能力,培养学生成为政府部门、各文化传播媒体中文化艺术管理和经营的高层次专业性人才。 主要课程有:文化产业管理、中国古代史、西方文化专题、经济法学、文化产业概论、文化经纪概论、商务谈判、广告实务、法律实务、财务管理、项目管理、投资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文化艺术管理、文化政策与法规、形象设计与推广等。 学生的基本就业方向:政府的文化管理部门,音像出版、影视制作、文艺广告的文化宣传与管理等;高阶就业方向:政府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业投资、大型文化公司运营,对外文化交流等;其他就业方向:政府文化资源与产业管理的理论研究,艺术院校、广告公司、旅游公司等。 1、文化市场经纪人角色,具体指方方面面文化活动的设计,各种各样企业文化的设计。 2、文化市场经营者角色,具体指可以开书店,画廊、玉器、旅游商品、体育运动器材等。一切与文化相关的产品、商品的经营,传媒商品的经营等等。 3、由此,上升进入到文化市场管理者的角色(这主要是属于公务员的范畴、专业性行业性的执法管理人员范畴)。 能学到什么样的就业“技术”能力: 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应加重技术性,应用性能力的课程。原有的理论课程可以应该删掉一些,另外增加 1、市场策划学 2、玉器或古玩实用鉴赏 3、书画鉴赏 4、传媒技术运用 5、动画制作 6、网络技术等 7、经营、成本、计算学方面的相关知识 选修课的开设 1、画廊史,(中外)艺术、实践的修养课程。 2、实践(训练)基地的开辟 3、新的文化产业热点。如:各类书店、画廊的开发与经营 文管有两层意思。从前文管只是文化管理的简称。现在文管在艺术高考中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它是文化艺术的统称,多是影视方面的专业。 一、综述 1、专业优势:文化成绩要求稍低,成绩在450--550之间,在班级名次20名左右的的学生都有机会;2、招收条件、范围宽:偏科严重、性格特别、喜好特殊、能力奇特都会有很大希望;3、专业选择空间大: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 文化产业管理试题 中国文化产业管理网高考 文化产业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研究生 文化产业管理自考 文化产业管理考研 文化产业管理的就业 山师 文化产业管理[1]招生院校 综合类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沈阳大学、大连大学、浙江工商大学、郑州理工、聊城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同济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重庆文理学院、平顶山学院、江西财经大学、南昌航空、南京航空、南京师范大学、重庆邮电、黄河科技、贵州大学、中原工学院、长春师范学院、济南大学、黄冈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 联合国际学院;石家庄人文大学,江汉大学 北京印刷学院,湘潭大学,内蒙古大学; 师范类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海南师大、四川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池州学院、咸阳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洛阳师范学院、信阳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广西师范学院 艺术类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复旦视觉艺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河北影视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北师大珠海分校、东北农大成栋学院、邢台文艺学院、成都理工广播影视院、重庆大学美视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国际演艺学院、山艺国际交流学院、南艺尚美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广东文艺职业学院。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以山东女专业导师制,是依据教师与学生的专业属性,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专业优势,把学生划分到专业教师名下,实现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与引导的模式。
产业管理是2004年国家为适应文化产业发展而设立的本科专业,专业具有较强的复合、交叉性,涵盖了文化、旅游、休闲、广播影视、传媒、文化经济等众多学科专业领域的内容,最终以培养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具备现代产业经营理念及管理技能的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为目标。
一、影视产业经营在高校中的课程设置目前,山东女子学院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立于该校的文化传播学院,探索创办了两个特色鲜明的办学方向:影视产业经营与管理及出版产业经营与管理。
目前,山东女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有三个年级的学生。
依托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经过近四年的专业建设,影视产业经营与管理方向形成了较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凸显了专业方向的办学特点。
(一)通识必修课的女院特色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在通识必修课的设置方面,总共设置了包括思政类、体育、、、历史、职业规划、理论等课程,学分占总学分26.1%。
除了这些教育部规定的常规科目外,作为女子院校的办学特色,根据女生占主体的实际,抓住女性的身心特点及家庭角色,还开设了《女性学导论》《普通话与礼仪》两门课程,各为32课时,以培养女大学生博识大度、睿智优雅的女性特质。
(二)专业方向课程设置的应用型视角影视产业经营与管理方向的课程设置,总体上立足于影视文化产业的行业发展,依托于学校创办“应用型地方特色名校”的总体定位,突出该专业方向的影视特色及应用型定位。
围绕影视产业发展,该方向的中国影视史论、外国影视史论等影视史论类课程,夯实了学生对影视历史发展及理论的知识掌握。
剧本写作、短片创作、影视策划、真人秀节目策划等业务型课程,锻炼与提高了学生影视创作的基本专业。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介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简介一、专业背景文化产业是近几年来我国新兴的一项产业,该产业主要包括:广电影视、演艺娱乐、文化贸易、网络游戏、报业出版等。
文化产业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综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该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朝阳产业”、“21世纪最后一块暴利蛋糕”。
“文化产业”正式成为政府的政策目标并大力倡导,肇始于1997年的英国。
彼时,英国政府为应对经济衰退,特别成立了“文体传媒部”,力图将“文化产业”作为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并组建了一个“创意产业专家组”,进行创意产业界定、创意产业纲要拟订、创意产业成果计量等工作。
2002年,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做了一个关于西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沿报告使文化产业开始进入中国政府决策层的视野。
2004年,教育部率先批准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几所高校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此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我国的高校中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
2006年1月,国关部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从这一界定出发,我们把本专业解读为“1、3、7”三组数据,即“一个专业”、“三大领域”(文化产品生产领域、文化产品经营领域和文化设备制造领域)和“七大文化行业”。
这七大文化行业具体是:●纸质文化产品的出版、制作、发行,如书籍、报纸、刊物等。
●电子文化产品的出版、制作、发行,如广播、影视、互联网等。
●娱乐服务,如各种文艺表演服务等。
●旅游文化服务,如旅行社、风景名胜、纪念地(馆)等。
●文化管理和研究等服务,如文物、文博、会展和文化遗产保护、图书馆服务、文化社会团体活动等。
●为文化、娱乐产品提供设备、材料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如印刷设备、文具、广播电视设备、电影设备等生产。
●与文化、娱乐相关的其他活动,如工艺美术、设计等活动。
文化产业管理本科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具备文化艺术、文化产业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策划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在全国各文化艺术部门、文化传播系统、文化企业等部门从事文化产业方面的项目策划与运作、市场营销、经纪人、广告宣传等文化产业管理学科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一)系统掌握有关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二)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良好的艺术修养及艺术创造能力;掌握科学的、理性的、同时又具备艺术性的分析方法;(三)具有敏锐的观察生活和捕捉社会发展走向的能力,运用理论的方式表达思想与认知的能力,以及运用经济的、法律的方式进行文化产业运作的能力;(四)熟悉党和国家新闻及文艺宣传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五)了解文化产业的理论前沿的动态,以及国际和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六)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写作与编辑能力;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根据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胜任文化产业系统及其他新闻出版、理论研究等部门的相关业务与管理工作;(七)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八)掌握一种外国语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的等级要求;(九)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三、学制、学分与学位(一)学制:四年(二)学分要求:1.公共必修课38学分2.公共选修课10学分3.专业必修课42学分4.专业选修课47学分5.实践课程27学分共计:164学分(三)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四、课程设置与时间安排见“教学计划进程表”五、实践教学(一)专业实践(12学分)目的要求:巩固和检验课堂教学成果,使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得到锻炼,积累社会经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及其管理水平。
通过参与文化产业管理部门和企业的生产、制作、营销、传播等实践,使学生联系社会实际,丰富生活阅历,•汲取人民群众中的文化素养,初步掌握文化产业及其相关部门的工作方法与管理技能,培养和锻炼从事文化产业管理工作的实际能力。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代码及门类专业名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代码:所属门类:管理类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文化产业管理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具有良好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具有现代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文化传播、经营管理能力,能在新闻出版、广告业、文博展演、影视传播、娱乐、网络等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文化创意和文化产品经营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规格及要求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文化产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地运用文化产业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文化项目的运作、经营和管理,掌握我国有关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成为具有应用创新能力高素质文化产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人才。
1、掌握管理学、文化学、经济学及艺术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具备从事文化产业管理工作、生产、营销、策划文化创意产品的基本能力;2、了解国内外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文化产业运行及发展动态;熟悉我国文化产业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3、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自信自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文化产业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初步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能力;4、掌握基本的中外文化艺术史知识,有基本的文化艺术修养和较强的审美鉴赏能力;具有基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5、具有外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和交际能力及计算机操作能力。
具备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所必须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
6、具有和培养较强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具有持续发展的自觉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主干学科:文化产业管理主要课程:文化产业概论、文化资源学、文化市场学、文化投资学、文化管理学、文化产业项目运作、文化经纪人理论与实务、文化创意与策划、文化产业案例分析、文化品牌学、经济学原理、中国文化史、西方文化史、传播学概论、知识产权法学、艺术基础、写作基础、社会测量与统计分析、影视评论、广告创意与策划、民俗学等。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播音主持艺术方向)学分制培养方案专业名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代码:110310s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语言文学、播音学及其主持艺术、美学电视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音像公司、互联网站、电子传媒及其他事业单位从事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能够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的采访、编辑和制作以及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特色与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专业知识和心理素质,并具有创新精神、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能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新闻采编等应用型、教学型或科研型人才。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符合以下要求:1、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心理素质,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具有初步的影视策划与传播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学科研究能力。
2、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的等级。
3、能流畅地运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口语表达。
规范地使用汉语言文字,具有较高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4、具有职业迁移的智能基础和自我发展的潜在能力;经过较短时间的学习、培训或实践,能迅速适应职业岗位和社会角色转换的需要。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基础和条件。
三、学制与学位本专业基本学制为4学年,并实行3-6年弹性学制。
凡依照培养方案提前学完全部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符合毕业条件者,允许提前毕业(修业年限不得少于3年)。
学生在符合有关规定的条件下,可延长在校学习期限,但不得超过两年延长期。
四、毕业与授予学位学生在规定的学制内修满学分,经考核成绩全部合格,发给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安徽财经大学普通本科学生学士授予办法》规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考核成绩不合格者,按学校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
在弹性学制内学生可以选读双专业、双学位。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2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实践(2学分)、农村社会调查(1学分)、城市社会调查(1学分)、专业调查(1学分)、专题调查(1学分),毕业论文(设计)(8学分),共16学分。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5)专业代码:120210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浙江,面向长三角,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与宽广的文化视野,熟悉地方文化,掌握文化产业和现代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突出的文化产业项目与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制作、创意策划、营销推广能力,能够在文化旅游、会展节庆、休闲娱乐、艺术品经营等各类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基本要求(一)知识要求1.掌握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基本知识和理论。
2.掌握文化产业项目与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制作、创意策划、营销推广等基本知识与理论。
3.掌握文化资源调查与文化产业开发等方面知识和理论。
4.熟悉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熟悉浙江地方文化,掌握较丰富的民俗民间文化知识。
(二)能力结构1.具备良好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
2.具备较强的写作与人际沟通协调能力。
3.具备突出的文化产业项目与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制作、创意策划、营销推广能力。
4.具备熟练的文化资源与市场调研能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制作与手工艺教学能力。
5.掌握一定的摄影、摄像和电脑图文设计技能。
(三)素质结构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具有宽广的文化视野、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3.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职业道德与法治观念。
4. 具备较强的市场意识、团队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
5. 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可持续发展素质。
(四)职业资格要求推荐证书:1. 项目管理师证书2. 文化市场管理师资格证书3. 摄影师(中级)4. 教师资格证三、基本修业年限及最低学分要求(一)基本修业年限:4年,可延长修业年限,但最长不超过8年。
(二)最低学分要求:160学分。
四、授予学位及条件符合《宁波大红鹰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中有关授予学士学位条件的,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介绍文化产业管理,简称文管,属于管理学类专业,设立于2004年。
文管专业是为适应国家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而设立的专业,以培养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和现代产业理念及经营技能的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为目标。
文管专业分普通文科类和艺术类两种,授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位。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缺乏,文管专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普通文科类专业性质文化产业管理(Culture Industry Management),根据第四版本科专业目录,属于管理学工商管理类,新专业代码:120210国家计划内四年制本科,部分院校附设专科;根据学校培养方向不同,本科毕业后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或艺术学学士学位。
普通综合类、文科类高校通过高考招生,艺术类院校作为艺术类招生。
开设院校2004年,教育部批准在山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云南大学四所高校中开设“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随后众多高校纷纷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四年制,通过高考招生,还设有本专业的硕士、博士、博士后点。
[3]中国海洋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四年专业,隶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本专业设在文化产业系,是国内首批设立的该类本科专业,文化产业系还是设在中国海洋大学的“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的主要依托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设有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方向)专业,本科四年制,属文科专业。
该专业列入上海交通大学高考计划招生范围内。
课程设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大致可分为六类:(一)文化基础与文化资源类课程,如文化资源概论、文化传播学、美学概论、艺术基础、宗教文化、中外文学艺术、中国传统艺术、应用民俗学等;(二)一般管理类及文化产业管理类课程,如文化产业概论、管理学概论、文化经济学、文化投资学、文化贸易学、文化产业管理等;(三)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案例、人文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传媒经营管理等;(四)政策法规类课程,如经济法学、文化法规学、知识产权与文化产业、中外文化体制与产业政策比较、文化法规案例分析等;(五)语言类课程,如专业外语、西方文化原著选讲等;(六)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类课程,如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网络设计与管理等。
文化产业管理(管理学学士)一、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熟悉中外历史与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线索;(2)了解国内外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市场以及与此相关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3)掌握文化产业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研究方法;(4)能够利用现代理论和现代管理手段对广博的文化进行组织、分析、研究、策划、评价、开发和利用;(5)具有较强的文化产业市场策划、经营、管理和研究能力;(6)具有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
二、专业课程设置1、专业基础课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文化产业概论、文化产业管理、文化政策学、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文化市场营销学、跨文化管理、现代文化产业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专业英语。
2、专业课中国文化、世界文化、公共关系学、大众文化导论、中外文化交流、文化探索与体制创新、文化遗产保护与经营、知识产权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管理案例、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案例、文化服务与贸易、文化投资学、文化行政学、媒体集团的经营与管理、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企业文化概论等。
3、专业选修课宗教文化与艺术、东方艺术与美学、中国戏剧文化、广告文化学、普通话口语技能、文化经济学、公关交际礼仪、电影的形式与文化、消费文化学、秘书学、现代科学技术基础、文化热点、新闻学基础、电视文化传播导论、旅游文化概论、文博基础与文物鉴赏、区域旅游规划开发管理、广告策划与管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出版业管理理论与实务、报业管理理论与实务、世界电视产业市场概论、WTO与中国对外贸易、休闲文化与休闲产业、音乐概论、艺术市场创新、国际投资理论与实务。
三、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撰写毕业论文等。
四、研究生专业(相近专业)考古学及博物馆学、文艺学、行政管理、传播学、社会学、旅游管理、企业管理、档案学、历史学、考古学、应用经济学等。
五、与高中科目的相关程度语文A、数学E、英语B、物理E、化学E、生物D、计算机C、政治A、历史A、地理B、美术B、音乐B。
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45 来源: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访问量:409
备现代管理知识和技能,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了解国内外文
传播媒体、文化旅游和会展单位从事文化产业行业管理、文化企事业单位经营
才。
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能力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理3个专业方向,学生可自主选择一个方向并须选择相应的方向模块课程。
和法规;
际工作能力。
传播学、编辑与出版发行、广播影视学、表演艺术与经营管理。
而校级公共课与院级公
5.64,这一比例适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3 5
4 3
习∥金工实习
应的模块课程。
需要不断完善。
0501100012 3 54 54
0501100013 3 54 54
0501100014 3 54 54
应的模块课程。
需要不断完善。
十、说明
1、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178学分,其中理论课程156学分。
2、本专业按三个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可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并选定相应的模块课程。
3、本专业属应用性专业,故集中实践环节较重。
4、本专业属于在全国设立较早的专业,还不够成熟,所以培养方案需要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