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设计规范

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设计规范

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设计规范
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设计规范

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井工煤矿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设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设计内容及其他。

本标准适用于井工煤矿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AQ 1018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

AQ 1026 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

AQ 1027 煤矿瓦斯抽放规范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煤矿安全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顶板抽采巷gas drainage roadway in the coal seam roof

布置在煤层顶板特定层位的专用瓦斯抽采巷道。

3.2

底板抽采巷gas drainage roadway in the coal seam floor

布置在煤层底板特定层位的专用瓦斯抽采巷道。

3.3

地面抽采钻井surface gas drainage borehole

自地面施工的专用瓦斯抽采钻井。

3.4

顶板钻孔roof borehole

布置在采煤工作面煤层顶板中的抽采钻孔。

4 基本要求

4.1 基础数据

煤层赋存、瓦斯地质、采煤工作面设计、工作面生产能力和瓦斯基础参数等。

4.2 设计条件

突出煤层采煤工作面回采前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压力、可解析瓦斯含量符合《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 1026-2006标准。

4.3 瓦斯涌出量预测

依据矿井瓦斯地质图,参考邻近块段实测瓦斯资料,确定设计块段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包括可解析瓦斯含量)等瓦斯基础参数。按照矿山统计法或分源法进行瓦斯涌出量预测(见AQ 1018-2006附录A)。

4.4 瓦斯治理方法

根据预测的采煤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绝对瓦斯涌出量,参照已采工作面瓦斯治理效果,按照分源治理的原则,选择相适应的瓦斯综合治理方法:

a)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Q≤10 m3/min的,宜采用上隅角埋管抽采;

b)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10 m3/min<Q≤20 m3/min的,宜采用顶板钻孔抽采为主,辅以上隅角

埋管抽采等瓦斯综合治理措施;

c)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20 m3/min<Q<50 m3/min的,宜采用顶板抽采巷、底板抽采巷抽采为

主,辅以上隅角埋管、顺层钻孔预抽等瓦斯综合治理措施;

d)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Q≥50m3/min的,采用顶板抽采巷、底板抽采巷、上隅角埋管、顺层

钻孔预抽等瓦斯综合治理措施,具备条件的,优先选择沿空留巷“Y”型通风、地面抽采钻井等瓦斯治理措施。

4.5 瓦斯抽采指标

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率计算方法及抽采指标符合AQ 1026-2006 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规定。

5 设计内容

5.1 概况

5.1.1 地质条件

煤层特征、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水文地质、地温、地压、火成岩侵入、陷落柱、可采储量等。

5.1.2 邻近采掘状况

工作面周边及邻近层采掘状况。

5.1.3 工作面主要参数

回风巷、运输机巷标高,开切眼、停采线位置,走(倾)向长度、工作面长度、采高,采煤方法,回采工艺,设计生产能力等。

5.2 瓦斯综合治理设计

5.2.1 瓦斯涌出量预测

按照4.3方法预测。

5.2.2 瓦斯治理方法选择

按照4.4方法选择。

5.2.3 通风设计

通风方式、巷道断面、支护形式、通风设施、进回风路线、风量设计等。

5.2.4 抽采设计

5.2.4.1 抽采巷道

巷道布置,巷道断面、支护形式,工程量及工作量。

5.2.4.2 抽采钻孔

钻场规格及间距,钻孔类型,钻孔设计基本参数(附钻孔设计布置图)。

5.2.5 抽采系统设计

依据预计的瓦斯抽采浓度、抽采量,选择瓦斯抽采泵、瓦斯抽采管路和抽采系统附属装置,参见AQ 1027-2006附录D。

5.2.6 监控设计

瓦斯传感器安设位置、数量、报警点、断(复)电点、断电范围;其他传感器安设位置、数量及监控断电开关安设位置、型号。监测监控系统应符合AQ 6201和AQ 1029要求。

5.3 防突设计

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选择区域及局部防突措施,编制专项防突设计。

6 其他

6.1 其它瓦斯管理规定

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6.2 设计附图

设计附图应包括以下内容:

a)煤层顶底板岩性综合柱状图。

b)采煤工作面平、剖面图。

c)通风系统图。

d)抽采系统图。

e)监控系统图。

f)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工程平面布置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煤工作面设计规范样本

采煤工作面设计规范 一、范畴 1、本规范规定了采煤工作面设计程序、根据、技术内容、设计阐明书编写格式。 2、本规范合用于综采工作面、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水采工作面设计。 二、设计程序 1、采煤工作面设计由矿生产技术部门按采煤工作面衔接安排,拟定工作面设计或项目设计负责人。 2、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关于科(部)室,依照采区设计研究拟定采煤工作面设计详细原则。 3、设计负责人依照设计指令下达设计告知单,告知关于单位提供有关基本资料或者告知各专业依照有关基本资料进行专业设计。 4、设计负责人或者各专业依照拟定设计原则及收集有关资料进行采煤工作面设计。 5、编制采煤工作面设计阐明书。 6、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关于单位负责人对采煤工作面设计进行审查。经修改通过后报送长治公司进行审核备案。 三、设计根据 1、长治公司批准采区设计。 2、矿总工程师批准掘进地质阐明书。 3、采面位置、范畴,井上、下关系及四邻采面地质状况。涉及煤层赋存状况、水文地质、瓦斯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赋存状况与涌出特性,煤层爆炸倾向,煤层自燃发火倾向及分类状况。 4、采面内煤层顶底板岩性特性、岩移特点及上、下煤层间及夹矸关系;邻近工作面同一煤层矿压观测资料。

5、邻近工作面及边界小窑采空区、积水状况资料。 6、编制内容必要符合《矿产资源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等国家关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原则和规范规定。 7、采煤工作面设计编制必要以经集团、公司和政府关于部门批准设计文献(矿井设计、矿井改扩建设计、水平延深设计、区域设计等)和经审批采区地质阐明书为根据。 四、工作面设计内容 1、工作面所处位置及编号,所采煤层位置(编号),巷道布置、巷道断面,支护形式及支护材料选取计算,掘进设备。 2、工作面几何尺寸、位置、边界、煤柱,邻近工作面开采状况,采动对地面影响预测及采用相应办法,工作面储量计算及回采率。 3、采煤办法、生产工艺、顶板管理、设备选型、生产能力及其拟定根据、可采期及工作制度。 4、依照煤层赋存条件、顶底板岩性和矿压资料,拟定液压支架选型设计和顶板管理办法。 5、通风、运送、供电、注浆、供排水、综合防尘、煤层注水、防灭火、瓦斯抽放、钻场钻孔、防治水、通讯照明和监测监控等系统设施选型、布置和能力配套设计,并附各种系统图及有关图纸。 6、综合防尘、防火、防瓦斯、煤尘爆炸隔爆设施、办法及灌浆系统拟定。 7、防治瓦斯、煤层突出、火灾、透水及其他危险现象安全技术办法。 8、采煤工作面重要技术经济指标。 9、六大系统(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讯联系系统、紧急避险系统涉及避难硐室和救生舱)设计。 五、采煤工作面设计阐明书编制

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专项措施

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专 项措施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专项措施为我矿达到安全生产目的,也为进一步落实关于煤矿瓦斯治理的专项安排部署,努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治理十二字工作体系,着实搞好我矿瓦斯治理工作,按矿实际情况,为杜绝瓦斯事故,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经矿认真研究决定特制定本采煤工作面专项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矿成立采煤工作面瓦斯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康候应 副组长:田小兵冯胜利王炳耀穆二奴刘探明 成员:高泽明陈宝清刘探明闫三信高金柱 郭明王金忠苏四龙 高泽明(通风矿长)负责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的日常工作。

2 、瓦斯治理小组岗位责任制瓦斯治理小组组长的职责 (1)全面负责采面的瓦斯治理工作。 (2)对瓦斯治理小组成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指导。 (3)负责每年一次的瓦斯等级鉴定工作,煤层发火期、自燃倾向性和煤层爆炸性的鉴定工作。 (4)负责进行每年一次的矿井反风演习和救灾演习。 (5)坚持参加、主持月度“一通三防”例会和矿长月度“一通三防” 述职制度,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专题会研究瓦斯治理工作。 (6)对矿井的安全监控系统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保证正常运行。 (7)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负责对矿井的风量及时进行调节,以风定产。 (8)保证瓦斯治理各项规章制度的顺利实施。 二、回采面瓦斯治理工作目标

我矿主要有一个采煤工作面和两个掘进工作面,对于采面的坚持“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着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完善瓦斯监控系统的安装、探头配齐、按时调校,确保瓦斯监控系统、瓦斯抽放系统运行正常,成立瓦斯治理机构,配备瓦斯治理装备,完善瓦斯治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现场管理和技术管理,实现安全生产条件根本好转,瓦斯治理水平不断提高,有效遏止瓦斯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 三、矿井概况 1、通风方式及方法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 矿井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 通风系统∶我矿目前通风系统采用主要通风机FBCDZ-10-NO28/2×250KW 对旋轴流抽出式通风,一台使用,一台备用。 2、进、回风井筒数量及风量

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与技术探析

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与技术探析 摘要综合机械化采煤法是当今全球领域内最为先进的采煤技术,它使采煤作业的机械化程度达到最大化,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煤矿产量。本文对应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的影响因素和所需设备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综合机械化采煤的技术工艺,最后对实施综采技术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工艺;影响因素 引言 煤矿在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的应用范围很广泛,需求量也很大,特别是很多大型钢铁企业和大型火力发电厂在从事生产活动时,对煤矿的需求量都特别大。而传统的采煤技术与方法很难提高产量以满足社会要求。煤矿企业要提高煤矿产量以满足社会需求,就必须使煤矿生产率水平大幅提高,采用机械化手段提高采煤效率。 综合机械化采煤法是当今全球领域内最为先进的采煤技术,它在煤矿开采的各个环节都力求将人力劳动转化为机械操作,使采煤作业的机械化程度达到最大化,从而大幅度提高煤矿产量。当然,综合机械化采煤法也不是没有缺陷的,它在提高采煤效率的同时,对设计和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也比较苛刻。因此,应不断加强对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促使其不断得到完善,从而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 1综合机械化采煤影响因素 1.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对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影响的程度也存在差异,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落差断层相差不大的时候,正断层受到的影响较小,逆断层受到的影响较大,而过低的支架下限高度也会使通常使用的综采设备无法越过断层。(2)陷落柱会明显降低采掘效率。陷落柱发育区难以布置长壁回采工作面,即使勉强布置,也会因长臂回采工作面内包含陷落柱而使采煤机组和液压自移掩体支架无法使用和通过。(3)因流水冲蚀或冰川刨蚀而造成的煤层冲刷会显著提高综采难度,所以在开采前应尽量查明冲刷的类型、范围和规律,并圈出无煤区。 2.煤层厚度 煤矿开采的主要对象是煤层,而煤层的厚度一般也会对应用综采技术的采煤效率造成影响。当煤层厚度较大时,可根据煤层厚度的变化规律对其划分区段,并根据每一个区段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当煤层较薄时,由于受井下活动范围的限制,一般很难采用机械化手段进行开采作业。

1271回采工作面瓦斯抽放设计

筠连县xxxx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xxx煤矿) 1271回采工作面瓦斯抽放设计 二〇一六年三月

会审表 单位签字时间 矿长 技术负责人 生产副矿长 安全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 通风科 安全管理科 生产技术科 机电科 生产调度室 编制 会审意见: 目录

一、编制目的 (1) 二、编写依据 (1) 三、工作面煤层、瓦斯、地质构造等基本情况 (1) 四、瓦斯抽采钻孔设计 (2) 五、瓦斯抽采钻孔施工 (3) 六、瓦斯抽采 (4) 七、抽放量及抽放效果预期 (6) 八、组织管理 (6) 九、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7) 十、附图 (11)

1271回采工作面瓦斯抽放设计 一、编制目的 为了贯彻《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相关内容,结合矿井实际情况,编制了1271采回工作面瓦斯抽放设计。 二、编写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 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3、《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 4、《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 5、《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 6、其它相关规定及标准 三、工作面煤层、瓦斯、地质构造等基本情况 1、工作面布置情况 该工作面位于二区段东翼,上至+525m标高,下至+500m标高,东至矿区边界保安煤柱,西至井筒保护煤柱。 工作面北为未采动区域,开切眼东为矿区边界保安煤柱,南为1171采空区隔离煤柱,西为回风暗斜井保护煤柱。本面与上覆为已开采的1221工作面采空区。 2、工作面地质构造概况 矿区位于落木柔复式背斜北翼官田湾向斜南东翼倾没端,其构造特征是北东方向的构造大量发育,主要表现为一系列走向N10°~40°E的宽缓褶曲和规模不等的断层。东西向和南北向的构造相对较

采煤工作面设计规范

采煤工作面设计规范 一、范围 1、本规范规定了采煤工作面设计的程序、依据、技术内容、设计说明书编写的格式。 2、本规范适用于综采工作面、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水采工作面的设计。 二、设计程序 1、采煤工作面设计由矿生产技术部门按采煤工作面衔接安排,确定工作面设计或项目设计负责人。 2、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科(部)室,根据采区设计研究确定采煤工作面设计的具体原则。 3、设计负责人根据设计指令下达设计通知单,通知有关单位提供相关基础资料或者通知各专业根据相关基础资料进行专业设计。 4、设计负责人或者各专业根据确定的设计原则及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采煤工作面设计。 5、编制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6、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单位负责人对采煤工作面设计进行审查。经修改通过后报送长治公司进行审核备案。 三、设计依据 1、长治公司批准的采区设计。 2、矿总工程师批准的掘进地质说明书。 3、采面位置、范围,井上、下关系及四邻采面的地质情况。包括煤层赋存情况、水文地质、瓦斯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赋存情况与涌出特征,煤层爆炸倾向,煤层自燃发火倾向及分类情况。 4、采面内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岩移特点及上、下煤层间及夹矸关系;邻近工作面同一煤层的矿压观测资料。 5、邻近工作面及边界小窑采空区、积水情况资料。 6、编制内容必须符合《矿产资源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7、采煤工作面设计的编制必须以经集团、公司和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设计文件(矿井设计、矿井改扩建设计、水平延深设计、区域设计等)和经审批的采区地质说明书为依据。 四、工作面设计内容 1、工作面所处位置及编号,所采煤层位置(编号),巷道布置、巷道断面,支护形式及支护材料的选择计算,掘进设备。 2、工作面几何尺寸、位置、边界、煤柱,邻近工作面开采情况,采动对地面的影响预测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工作面储量计算及回采率。 3、采煤方法、生产工艺、顶板管理、设备选型、生产能力及其确定的依据、可采期及工作制度。 4、根据煤层赋存条件、顶底板岩性和矿压资料,确定液压支架选型设计和顶板管理方法。 5、通风、运输、供电、注浆、供排水、综合防尘、煤层注水、防灭火、瓦斯抽放、钻场钻孔、防治水、通讯照明和监测监控等系统的设施选型、布置和能力配套的设计,并附各种系统图及相关图纸。 6、综合防尘、防火、防瓦斯、煤尘爆炸的隔爆设施、措施及灌浆系统的确定。 7、防治瓦斯、煤层突出、火灾、透水及其它危险现象的安全技术措施。 8、采煤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六大系统(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讯联络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包括避难硐室和救生舱)设计。 五、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的编制 设计说明书包括封面、会审签字表、会审记录表、章节目录、章节内容及附图。 概述 1、工作面的井上下位置及对地表的影响、盖山厚度和四邻关系、主要大巷的关系。 2、工作面周围开采状况。 3、工作面所采煤层及开采顺序。 4、该工作面计划接替时间及安装时间。

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558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Object Of The Problem And The Scope Of Influence, Analyzing The Problem, Proposing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Cost Planning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Implementation, Follow-Up And Interactive Correction, Summary, Etc.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通用范 本

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对工作想法的进一步提升,对工作的正常进行起指导性作用,产生流程包括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执行,后期跟进和交互修正,总结等。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瓦斯综合治理技术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仅采用通风方法稀释瓦斯;二是采用先抽放、再用通风进行稀释,以确保工作面和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在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仅依靠通风稀释方法很难有效治理瓦斯的情况下,瓦斯抽放是瓦斯综合治理的有效技术途径。 1 工作面概况及瓦斯涌出情况分析 41120工作面开采11#煤层,是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煤层瓦斯含量15m3/t。煤层厚度2.8

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

编号:SM-ZD-56438 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 技术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瓦斯综合治理技术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仅采用通风方法稀释瓦斯;二是采用先抽放、再用通风进行稀释,以确保工作面和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在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仅依靠通风稀释方法很难有效治理瓦斯的情况下,瓦斯抽放是瓦斯综合治理的有效技术途径。 1 工作面概况及瓦斯涌出情况分析 41120工作面开采11#煤层,是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煤层瓦斯含量15m3/t。煤层厚度2.8m,倾角8°~12°,走向长502m,倾向宽160m,相邻北侧为41118采空区。老顶为灰白色中厚层状细砂岩,厚度为6~8m,直接顶为灰色泥岩,厚度2.3~3.5m,顶板容易垮落,采空区冒落高度为10~15m。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布置,综合机械化采煤,全部垮落

矿井瓦斯抽采设计说明

矿井瓦斯抽采设计 一、矿井概况 1、矿井位置及资源储量 地方永安煤业位于禹州市文殊镇南村,由原文殊镇顺利煤矿和兴发煤矿两个煤矿整合而成。系股份制企业,隶属于省煤层气开发利用。为“四证”齐全矿井。 矿井开采二1煤层,资源储量526.61万吨,累计动用资源储量74.22万吨,保有资源储量452.39万吨,可采储量206.46万吨。设计生产能力21万吨/年。 2、矿井瓦斯等级 根据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煤层气公司所属煤矿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及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豫工信煤〔2010〕200号),永安煤业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2.66m3/t,绝对瓦斯涌出量8.12m3/min,矿井为高瓦斯矿井。 3、煤尘爆炸性和煤层自燃倾向性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矿山机械检测检验中心》于2009年10月26日所做的煤尘爆炸性和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永安煤业有煤尘爆炸性。二1煤层为Ⅲ类,即不易自燃煤层。

4、矿井开拓 矿井采用“三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其中主立井承担提升煤炭,辅助进风任务;副井承担提升人员、升降物料及主进风等任务;回风立井作为矿井专用回风井。 矿井开拓水平为-134m,全矿划分为11采区和12采区,其中11采区为上山采区,12采区为下山采区(因瓦斯高,治理难度大,予以密闭)。11采区为矿井首采区,老副井煤柱工作面目前为隐患整改工作面。 5、瓦斯参数测定情况 为合理开采11采区,地方永安煤业首先于2015年8月委托中国矿业大学对11采区-100m标高已浅二1煤层瓦斯含量及瓦斯压力进行测定,编制了《地方永安煤业11采区-100m标高已浅二1煤层瓦斯含量及瓦斯压力测定报告》,结果如下:二1煤层瓦斯含量为3.67~4.35m3/t,平均值为4.02 m3/t;瓦斯压力为0.075~0.090MPa,平均值为0.083 MPa。两个指标均小于“双六”,符合《强化煤矿瓦斯防治十条规定》。 其次,于2017年9月地方永安煤业委托中国矿业大学对11采区二1煤层顺层钻孔抽采半径进行测定,编制了《地方永安煤业11采区二1煤层顺层钻孔抽采半径测定报告》,结果如下: 1、当抽采40天,顺层钻孔抽采半径为1.0m,钻孔间距2m;

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专项措施完整版

编号:TQC/K753 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专项 措施完整版 Through the proposed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common types such as planning scheme, design scheme, construction scheme, the essence is to build accessible bridge between people and products, realize matching problems, correct problems. 【适用制定规则/统一目标/规范行为/增强沟通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专项措施完整 版 下载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合用于解决各类问题场景,通过提出的方法与对策来应付,常见种类如计划方案、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本质是人和产品之间建立可触达的桥梁,实现匹配问题,修正问题,预防未来出现同类问题。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为我矿达到安全生产目的,也为进一步落实关于煤矿瓦斯治理的专项安排部署,努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治理十二字工作体系,着实搞好我矿瓦斯治理工作,按矿实际情况,为杜绝瓦斯事故,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经矿认真研究决定特制定本采煤工作面专项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矿成立采煤工作面瓦斯专项治理工

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配套设备选型设计(王春林)

综合机械采煤工作面配套机械选型设计 班级:矿山机电五长班 姓名:王春礼 2011年05月07日

目录 一、采煤机械的基本要求------------------------------------3 二、采煤工作面有关资料------------------------------------3 三、采煤机----------------------------------------------------3 四、液压支架-------------------------------------------------9 五、刮板运输机---------------------------------------------14 六、转载机--------------------------------------------------16 七、胶带输送机---------------------------------------------17 八、采煤工作面综采设备布置图--------------18

一、采煤机械的基本要求 对采煤机械的基本要求是高效、经济、安全。具体要求为: (1)采煤机械的生产率应能满足采煤工作面的产量要求。 (2)工作机构能在所给煤层力学特性(硬度、截割阻抗)的条件下正常截割;装煤效果好;落煤块度大、煤尘、能耗低。 (3)能调节采高,适应工作面煤层厚度变化;能自开缺口。 (4)有足够的牵引力和良好的防滑、制动装置,能在所给煤层倾角下安全生产;牵引速度能随工作条件变化而调节,其大小能满足工作要求。 (5)有可靠的喷雾降尘装置和完善的安全保护装置,电气设备必须能够防爆。 (6)采煤机械是机采工作面的关键设备,它的维护费用在吨煤成本中所占比例相当大。因此,要求采煤机械的性能必须可靠,维持正常工作所必需的各种消耗(动力、液压油、润滑油、易损失等)应较低。 二、采煤工作面有关资料 1. 工作面长度200m; 2. 倾角:40度; 3. 煤层平均厚度: 4.5m; 4. 顶板中等稳定; 5. A=230N/mm f=3.5. 三、采煤机 1..根据煤层厚度选择采煤机 根据开采技术要求,将煤层厚度分为三类:从最小开采厚度至1.3m为薄煤层,1.3~3.5m为中厚煤层,3.5m以上为厚煤层. 煤层的厚度决定着所需采煤机的最小采高,最大采高,机面高度,过煤高度,过机高度以及电动机功率大小. 采高在1.1~2.0m左右的采煤工作面,煤质中硬,应选用单滚筒采煤机;采高在1.3~2.5m时应选用双滚筒采煤机或单滚筒采煤机. 2.根据力学性质选择采煤机械 煤的力学性质主要包括煤的坚硬度系数f,抗压强度,截割阻抗A,韧性,层理和节理的发育状况,夹石含量及分布等.这些因素关系到选择采煤机械的工作机构形式和采煤机械的功率大小. 根据煤的坚硬度系数f和截割阻抗A,将煤分为三类 (1)软煤----f<=1.5,A<180N/mm

工作面回采瓦斯抽采设计方案

2305工作面回采瓦斯抽采设计 2305工作面正在安装,预计2018年8月开始正式回采。根据2303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涌出量统计,瓦斯绝对涌出量1.69m3/min~16.86 m3/min,相对涌出量 1.40m3/t~3.28m3/t(见2303工作面回采瓦斯情况分析图>。 2305工作面按平均日产10000吨<每日均产吨,富裕系数1.2)计算,回采期间瓦斯绝对涌出量在 2.72m3/min~15.97m3/min,平均瓦斯绝对瓦斯量9.35m3/min。因此工作面回采需要投入瓦斯抽采系统,采取瓦斯抽采措施,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 一、2305工作面概括 2305工作面开采煤层为下二迭统山西组下部的3#煤. 1、地质情况 2305工作面东高西低,东西高差85m,煤层展布基本呈单斜构造,单斜产状为倾向225——255°、倾角2—8°。 另外,2303运巷揭露两条小型正断层,可能会延伸到2305工作面内,影响工作面掘进和回采。F1正断层西距23排水进风巷130m,产状为:倾向120°、倾角60°、落差H=0.7m;F2正断层西距23排水进风巷525m,产状为:倾向319°、倾角60°、落差H=0.2m。施工前需作好过断层准备并且施工中加强支护。 根据三维地震勘探结果显示:工作面西部发育一陷落柱X8,长轴方向为南北向,长约116m,东西向长约98m。掘进中需要进一步探明X8陷落柱准确边界。

老顶:灰色,以石英为主,含云母,夹泥岩,平均厚度 2.8 m。 直接顶: 黑色,质均,含植物化石,断口不平坦,泥岩,平均厚度3.7m。 底板:泥岩,黑色块状,致密质均。平均厚度6.4m。 2、工作面位置及四邻关系 2305工作面位于23采区南部,东面为23采区大巷,西面为我矿与常村矿井田边界,北面为正在回采的2303工作面,南面为未采区。 23排水进<回)风巷延伸段:位于23采区西部,东面为2305工作面<未采),西面为常村矿井田边界。 3、工作面参数及储量 2305工作面走向长度181.7m,倾向长度1466m,停采线距23皮带巷中53m,理论可采长度 1413 m,煤层平均厚度为6.2m,可采储量210万t。设计可采长度891M,设计可采储量1302891吨。 4、工作面通风系统 2305工作面采用“U+L”型通风系统,即新鲜风流从地面→新进风井→23皮带巷→2305运巷→2305工作面→2305风巷<2305瓦斯巷)→23集中回风巷→新回风巷 5、工作面瓦斯、煤尘情况 2009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表明:23采区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0.34m3/min,相对涌出量为 2.4m3/t,瓦斯涌出相对较高;煤尘具有爆炸性,火焰长度20mm。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Ⅲ级,自燃倾向性为不易自燃。

综采工作面模型要求

综采工作面模型设计要求 一、模型组成要求 1、进风顺槽设备列车模型:移动变压器、组合开关、监控中心、清水泵、乳化泵 2、进风顺槽模型:超前支架 3、采煤工作面模型:液压支架、刮板运输机、采煤机 4、回风顺槽模型:破碎机、转载机、超前支架、胶带运输机 5、地面监控中心模型 二、模型设备功能要求 1、各设备具备仿真模拟运行功能,包括乳化泵、清水泵仿真运行,皮带仿真运行,三机仿真运行(破碎机、转载机、刮板运输机),采煤机具备牵引行走、滚筒旋转割煤、前后摇臂升降功能。 2、工作面支架具备跟机移架功能。采煤机过后的支架能跟机自动移架,包括降柱、移架、升柱、推溜等动作。 3、监控中心具备“一键启停”顺序控制功能。当按下“一键启动”按钮后,乳化泵、清水泵、皮带、三机(破碎机、转载机、刮板运输机)、采煤机顺序启动,设备上安装的指示灯也顺序亮灯。当按下“一键停机”按钮后,所有设备顺序停机。 4、设备状态视频监控功能。在工作面运输机机头和机

尾、皮带机头安装微型摄像头,配备电脑并在电脑上对监控画面进行显示。 三、其他要求 1、模型要做到形象逼真、仿真度高,按照综采工作面实际情况进行布置,模型能直观反映出综采工作面设备布置、生产工艺、巷道布置、运输系统。 2、顺槽监控中心模型应与实际相符,包含六台显示器、两台操作台(采煤机操作台和支架操作台)、两个凳子及其上面坐着的两个操作员等,具有“一键启停”按钮并能顺序启动顺序停止所有模型设备。地面监控中心模型与顺槽监控中心模型配置、功能相同并进行互联。 3、所有设备均需安装指示灯,安装预警语音,用以指示设备的启停状态,用以指示“一键启动”过程中设备的启动顺序。用机械传动技术显示工艺流程。

煤矿110804工作面瓦斯治理方案

欣欣煤矿110804工作面 瓦 斯 治 理 方 案 矿长: 技术副矿长: 通防副矿长: 通防技术员: 编制人: 编制日期:2013年6月 110804工作面瓦斯治理方案 一、工作面基本情况 110804工作面和110802工作面相邻,是110802工作面的接替,走向长940米,倾向长140米,工作面运输采用双巷布置,一条机运巷,一条轨运巷,回风巷利用110802工作面轨运巷回风,机、轨运巷掘到位置后,再掘开切眼与

110802工作面轨运巷贯通形成通风系统。 根据煤矿地质资料分析,110804工作面开采范围无大断层,局部有零星小断层,落差不大,对开采不会造成过大的影响。 水文分析:110804工作面南边为矿界,距矿界留足隔水煤柱和保安煤柱20米,西边属于煤矿井田范围,还未开采。东边为110802工作面采空区,110802工作面的水从110804工作面回风巷中排出,对110804工作面影响不大,北边为110803工作面准备巷道,井田走向是南高北低,北边的水对110804工作面没有威胁,工作面断层水在掘进过程中探水工作和瓦斯治理工作一起考虑,严格“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瓦斯来源分析:110804工作面顶板5米——7米处有一层煤,编号为C7煤,地板22.9米——28.4米之间为C9煤,110802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上、下煤层中的瓦斯由于采动的影响有一部分会涌入工作面。 相邻煤层及本煤层瓦斯含量分析:根据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对我矿瓦斯等级鉴定:2008年我矿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3.33m3/min,2009年我矿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3.34m3/min,2010年我矿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36 m3/min,2011年我矿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36 m3/min。 邻近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见表

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

浅论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 孙善研 (黑龙江龙煤矿业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黑龙江七台河154600) 摘要该文介绍了利用顶板走向抽放、沿煤层抽放系统技术,对采煤工作面及采空区瓦斯进行综合治理。解决了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及回风瓦斯超限的问题,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采空区瓦斯高位钻孔顶抽底抽高抽巷道 中图分类号TD712+.54文献标识码C On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gas coal face Sun Shan-yan (Heilongjiang Coal Design&Research Institute Co.,Ltd.Dragon,Heilongjiang,Qitaihe,154600) Abstract Introduced to the use of roof drainage,drainage system along the seam technology,the coal face and gob gas in comprehensive fashion.Recov-ery work to solve the upper corner and return air gas gauge problems,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Key words gob gas high drilling field elevation drill field top pumping at bay high pumping roadway 对于高瓦斯矿井而言,井下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抽放治理技术是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加大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检测、瓦斯管理、瓦斯抽放等治理技术是确保矿井高产高效和安全生产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 1采煤工作面的瓦斯 1.1采煤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瓦斯分析 采煤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积聚或超限的原因,主要存在于采煤面落煤时段煤壁瓦斯的大量涌出及浮煤散发的瓦斯。因此,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抽放治理技术应视为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和控制手段的关键技术措施。 1.2采空区瓦斯分析 瓦斯主要构成部分为甲烷,由于甲烷比空气重量轻,所以采空区瓦斯的运动呈向上部逐渐递增的发展态势。采空区中的瓦斯还通过煤岩体的裂隙不断向采煤面上隅角移动,造成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与超限,从而造成瓦斯事故发生。因此,治理采煤工作面的瓦斯,应从治理现采空区瓦斯涌出量着手,切断涌向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源的通路,以减少涌向采煤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量。 2采空区瓦斯抽放治理技术 根据本井田煤层赋存条件及井下实际情况,采空区瓦斯抽放治理技术主要有顶板走向钻孔抽放(俗称:高位钻孔)、高抽巷道。 2.1顶板走向钻孔技术 2.1.1顶板走向钻孔设定理论 *收稿日期:2011-09-29 作者简介:孙善研(1984-),男,汉族,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学士学位,初级职称,研究方向:矿业技术。 为了更有效地抽出采空区高浓度的瓦斯,顶板走向钻场应布置在预抽煤层上部,与煤层间距保持平行,待采煤面推进至抽放区域时,采空区顶板垮落后产生诸多裂隙,抽放钻孔通过裂隙将采空区积聚的瓦斯抽出。不仅减少上隅角瓦斯积聚,还可以减少涌向采煤面的瓦斯量。 2.1.2顶板走向钻孔层位选择 钻孔最佳层位应使抽放钻孔布置在采空区冒落带的上部与裂隙带的下部为佳。七台河矿区煤厚一般为1.0 2.0m,冒落带厚度一般为3 10m,设定顶板走向钻孔布置距离煤层高度在15 20m为宜。 2.1.3顶板走向钻孔间距选择 目前,七台河矿区采煤面走向长度一般在300 800m,工作面长度一般在120 150m,钻场间距应由钻孔深度决定,大部分矿井配备ZDY-3200S型钻机,适用于煤(岩)层钻孔,钻孔深度200 400m,每个钻场布置6 8个钻孔,钻孔呈扇形分布,以5?左右的放射角施工。两个钻场间距确定原则为前一个钻场终孔位置应超出后一个钻场开孔位置20m左右。这样可避免抽放盲区,以便于更好的保障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根据现场实践,顶板走向钻孔抽放在七台河西部新兴煤矿、新建煤矿等广泛应用,瓦斯抽放率最高可达到40%以上。新建煤矿三采区90#右六区段普采工作面使用此项抽放技术,其上隅角瓦斯浓度由0.8%降至0.5%左右,而且降低了工作面的配风量,控制住了上隅角瓦斯积聚超限的现象,确保工作面的稳产高产。2.2高抽巷道技术 2.2.1高抽巷道设定理论 高抽巷道的应用是建立在顶板走向钻孔抽放的理论之上的,来应对瓦斯涌出量较高的采煤面且顶板岩性强度不够,使得顶板走向钻孔不能正常抽取采空区瓦斯的情况。为更大程度上抽取采(下转第187页) 581 2012年第2 期

工作面瓦斯抽采设计

织金县三甲煤矿 12104工作面 瓦斯抽采设计 编制人: 编制时间:2014年3月15日 目录 第一章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作面概况 (2) 二、矿井与工作面通风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4 四、瓦斯抽放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计 (5) 第三章 12104回采工作面瓦斯抽采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12104工作面瓦斯抽采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瓦斯抽采方法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瓦斯抽采管路得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瓦斯抽采计量装置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瓦斯抽采方法 (8) (一)掘进期间迎头顺层瓦斯抽采方法?8 (二)本煤层瓦斯抽采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瓦斯抽采系统安装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12) 第六章瓦斯抽采泵站运行安全技术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04工作面掘进、回采期间瓦斯抽采设计

第一章概况 设计说明 12104工作面布置在M21煤层标高+1066m以上,根据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M16煤层在标高+1025m以上得M21煤层属于无突出危险性煤层。为确保矿井安全顺利生产,执行“多措并举、可保必保、应抽尽抽、效果达标”得原则。根据12104工作面煤层地质条件、瓦斯赋存等实际情况,对该工作面得瓦斯抽采设计方案如下: 设计依据 (1)《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煤炭工业出版社,2012、03; (2)AQ1026-2006《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煤炭工业出版社; (3)AQ1027-2006《煤矿瓦斯抽采规范》,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04; (4)《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03; (5)《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07; 一、工作面概况

8205工作面瓦斯治理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金沙县化觉乡永晟煤矿 8205工作面瓦斯治理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单位:通防部 日期:2018年1月

会审通防部 生产技术部 安全部 机电部 调度室 机电矿长 安全矿长 生产矿长 总工程师 矿长 会审意见

8205采煤工作面 瓦斯治理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作面概况 8205采煤工作面于2017年11月贯通,为我矿二盘区东翼上部C8煤层。北面为未开采区域,南面为8203工作面采空区,西面为二盘区回风、胶带和轨道上山;地面为山地,无水体,东面为村庄压煤由回风上山到工作面方向340米区域;地面标高+1239~+1513m,工作面标高+1113m~+1205m,最大埋深308m。 二盘区轨道上山至8205切眼走向平均长671m,倾向长203m,总面积136213m2。停采线至切眼间可采面积75414m2,平均煤厚2.5m,容重1.42t/m3,工业储量267719t,回采率取97%,可采储量259687t。 根据8203运输、回风顺槽揭露及探煤情况,8205工作面C8煤煤层倾角3o~8o,平均4o,为单斜构造。该工作面顶板岩性泥岩、粉砂质泥岩稳定。 结合巷道探煤成果分析,8205采煤工作面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厚度变化不大。C8煤层局部有夹矸,结构较简单,稳定,厚度变化较小,属稳定煤层。 二、瓦斯情况 8205采煤工作面位于二盘区无突出危险鉴定区域内,根据重庆煤科院《金沙县化觉乡永晟煤矿二盘区(现有开拓范围)C8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中瓦斯原始含量为3.40—6.62m3/t。

煤层自燃倾向为Ⅲ类,为不易自燃煤层,煤尘不具爆炸性,8205运输顺槽开口标高为+1203m,回风顺槽开口标高为+1175m,经实测,8205备用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最大为0.67m3/min(回采前),采掘期间未发生瓦斯异常现象。现有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实测数据见表1: 表1 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 号地点 风量 (m3/min) 回风瓦 斯浓度 (%) 风排 瓦斯量 (m3/min) 瓦斯 抽采量 (m3/min) 瓦斯 涌出量 (m3/min) 1 8204采面1383 0.14 1.93 0.26 2.19 2 8205备采面834 0.08 0.67 0 0.67 3 三盘区 胶带下山 514 0 0 0 0 4 三盘区 轨道下山 459 0 0 0 0 8202运输顺 槽 564 0.12 0.67 0 0.67 8206回风顺 槽 466 0.08 0.37 0 0.37 全矿井6082 0.12 7.51 0.26 7.55 目前矿井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7.55m3/min<40 m3/min;矿井平 均日产量2000t,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4.58m3/t<10 m3/t,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六十九条规定: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小于10 m3/t 且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小于40 m3/min的矿井为低瓦斯矿井。 现有采煤工作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2.19m3/min;掘进工作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0.67m3/min,根据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2015年1月编制的《金沙县化觉乡永晟煤矿二盘区(现有开拓开采范围)C8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修订版),结论为:永晟煤矿C8煤层在二盘区F22断层保护煤柱线以浅、F23断层保护煤柱线与经线35637908所圈定的范围内不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采煤工作面动态瓦斯治理技术研究

采煤工作面动态瓦斯治理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9-09-21T22:16:05.1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作者:康小红 [导读] 摘要:随着机械化采煤的高产增效和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煤矿的灾害显现也特别明显,煤矿的“六大”灾害之中的瓦斯灾害是治理难度最大的灾害,尤其是工作面回采期间上隅角的瓦斯治理更是重中之重。 新疆呼图壁县煤炭多种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小甘沟煤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 831200 摘要:随着机械化采煤的高产增效和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煤矿的灾害显现也特别明显,煤矿的“六大”灾害之中的瓦斯灾害是治理难度最大的灾害,尤其是工作面回采期间上隅角的瓦斯治理更是重中之重。瓦斯治理工作最基本的手段就是实时掌握煤层瓦斯基本参数和瓦斯涌出的规律,只有掌握这些基本数据和规律才可以对煤矿瓦斯进行动态治理,从而保障采煤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关键词:瓦斯治理;技术;安全生产 1、工作面动态瓦斯治理理念 瓦斯治理工作最基本的手段就是实时掌握煤层瓦斯基本参数和瓦斯涌出的规律,只有掌握这些基本数据和规律才可以对煤矿瓦斯进行动态治理,确保工作面的安全回采。根据现场测定的瓦斯含量参数,分析工作面沿回采方向的瓦斯赋存状态,结合通风量初步推算出回采过程中的瓦斯涌出规律,计算出工作面推进过程的瓦斯抽采量与风排瓦斯涌出量的关系,实现对工作面瓦斯动态治理。工作面瓦斯动态治理的技术主要有:顶板走向高位钻孔、顺层钻孔预抽、采空区埋管抽采、其它措施,而工作面动态瓦斯治理的思路就是将这些技术措施进行优化、组合形成多措并举,综合、动态治理的理念。小甘沟煤矿在11144综采工作面生产实际过程中采取以了“瓦斯抽采为主,以平衡风量和改变工作面伪斜角为辅”的综合瓦斯治理措施,其中瓦斯抽采优先选用了顶板走向高位钻孔抽采,辅助采空区埋管抽采措施,对瓦斯(特别是上隅角瓦斯)实施综合、动态治理,从而保障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下面就以上措施加以浅析。 2、顶板走向高位钻孔抽采技术 顶板走向高位长钻孔抽采瓦斯是在工作面回风巷沿走向在煤层顶板往采空区上方施工钻孔,抽采采空区裂隙带或冒落空间内积存的高浓度瓦斯,这种抽采方法主要目的是通过切断上邻近层瓦斯涌向工作面的通道,同时对采空区下部的瓦斯起到引流作用,减少采空区瓦斯向工作面的涌入。邻近层、采空区浮煤和煤柱等都要向采空区涌出大量瓦斯,这些瓦斯向回采工作面扩散或被风流带出,往往造成采面、尤其是上隅角瓦斯超限。根据矿压理论和模拟试验发现,采空区随着顶板的冒落,中部逐渐被压实,而围绕中部的环形带透气性能较好,且为采空区瓦斯聚集区。如果将钻孔布置在该环形带内,瓦斯抽采量提高,且衰减速度较慢,这即所谓的“O 型圈”理论。工作面顶板走向钻孔抽采是工作面采空区抽采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进行顶板走向高位钻孔设计的过程主要参考相关标准计算顶板三带范围,首先分析工作面的冒落带和裂隙带高度,从而布置顶板走向钻孔,之后根据抽采效果进行参数的调整。(如图1) 图1 顶板走向高位抽采钻孔布置 2.1裂隙带分析 工作面裂隙带和冒落带高度,按照三下作业规程,冒落带及裂隙带高度经验为:(1)(2) 式中,h1为冒落带高度,m;h2为裂隙带高度,m;Σm为煤层累计开采厚度根据上述公式小甘沟煤矿11144工作面,煤层厚度平均为 9m,冒落带高度为12.28m~16.88m,裂隙带高度为44.40~55.60m。冒落高度取计算的均值为14.48m,裂隙带取计算均值为50.0m。 2.2压茬长度确定 由于冒落带的存在,高位钻孔抽采有一定的有效抽采范围,当岩石的垮落随采面的推进而推进到距这个钻场一定距离时,钻孔就会失去抽采作用。受钻孔角度和采空区顶板冒落形态的影响,钻场间存在抽采盲区。为了保证瓦斯抽采的连续性,在钻场与钻场之间就存在钻孔的压茬。虽然抽采钻孔的终孔位置处于顶板破断面以内,即终孔位置处于煤壁支撑影响区内,由于工作面支承压力的作用,支承压力的极限平衡区内岩层处于塑性状态,其微裂隙较为发育,钻孔能抽出高浓度的瓦斯,但此时不利于充分抽采采空区冒落岩层内积聚的瓦斯,不能有效解决工作面上隅角瓦斯问题。因此,瓦斯抽采钻场间钻孔的压茬设计应考虑顶板破断角和钻孔终孔位置至顶板破断面距离的影响。以往研究表明:钻场间钻孔的最小压茬长度确定方法如图2所示。图中a 表示本钻场的抽采盲区长度(按照经验取5m),b 表示钻孔的压茬长度,h 为表示钻孔终孔距离煤层顶板的高度,α为垮落角。要保证前一钻场报废时,下一钻场的钻孔进入顶板的裂隙区域内才能抽出瓦斯。 图2 钻孔最小压茬长度确定 2.3顶板钻孔在工作面倾向的控制范围 顶板钻孔在工作面倾向的控制范围根据采动裂隙的“O 型圈”理论,顶板钻孔在倾向上的有效控制范围与风巷的距离最大值一般为工作面长度的1/3,因此钻孔的终孔位置与风巷的平距需小于33m。而另一方面工作面的顶板在倾向方向上也存在垮落角β,近似取其与工作面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