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2864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自考笔记

02864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自考笔记

02864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自考笔记
02864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自考笔记

02864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单项选择题

1.1.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损伤或变性细胞,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称为(C)A.免疫防御B.免疫调节C.免疫自稳D.免疫监视

1.2.(B)是T淋巴细胞发育的场所。A.脾脏B.胸腺C.骨髓D.淋巴结

1.3.下列哪个细胞不是固有免疫细胞

(D)A.单核一巨噬细胞B.中性粒细胞C.NK细胞D.T淋巴细胞

2.1.T细胞决定基又称为(A)A.线性决定基B.构象决定基C.B细胞决定基D.不连续决定基

2.2.异嗜性抗原是指(C)A.相同物种间的不同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C.不同物种间共有的抗原D.隔绝的自身组织抗原

2.3.下列哪种物质是T细胞超抗原

(D)A.IgG;B.白蛋白C.丝裂原D.致热外毒素

2.4.可诱导产生全身免疫耐受的途径是

(D)A.皮内B.皮下C.静脉D.口服

2.5.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是

(D)A.抗原分子量大小B.抗原的物理性状C.抗原结构的复杂性D.抗原决定基2.6.抗原表面能与相应抗体结合的特殊化学基团是(A)A.表位B.半抗原C.共同抗原D.异嗜抗原

2.7.属于T1抗原的物质是(B)A.外毒素B.细菌荚膜多糖C.牛血清白蛋白D.羊红细胞

2.8.完全抗原的含义是(D)A.异种物质B.化学结构复杂的物质C.只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D.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

2.9.下列可诱导抗体产生的物质是

(A)A.完全抗原B.半抗原C.小分子化合物D.人工合成佐剂

2.10.来自其他物种的抗原性物质称为

(D)A.同种异型抗原B.自身抗原C.共同抗原D.异种抗原

2.11.与抗原的免疫原性有关的是(D)A.分子大小B.化学组成C.异物性D.以上都是

2.12.一般而言,抗原的分子质量为(B)才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A.10000;B.>10000;C.9000;D.<9000

2.13.下列关于半抗原,描述正确的是

(C)A.是大分子物质B.通常是蛋白质C.只有免疫原性D.只有反应原性

3.1.重链和轻链可变区球形结构域分别以

(A)表示。A.VL和VH;B.CH1;C.CH2;D.CH3

3.2.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免疫球蛋白是

(B)A.IgG;B.IgM;C.IgE;D.IgA

3.3.能够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是

(A)A.IgG;B.IgA;C.IgD;D.IgM

3.4.天然的血型抗体是(C)A.IgD;B.IgE;C.IgM;D.IgA

3.5.参与新生儿溶血症的免疫球蛋白主要是(B)A.IgA;B.IgG;C.IgM;D.IgE 3.6.人体最早能检出IgM是在(B)A.胎儿早期B.胚胎晚期C.出生后1个月D.出生后2个月3.7.3~6个月婴儿易患呼吸道感染主要

是因为哪类免疫球蛋白不足(D)A.IgG;

B.IgM;C.IgD;D.SIgA

3.8.在个体发育中免疫球蛋白的产生顺序

是(B)A.IgA、IgM、IgG;B.IgM、IgG、

IgA;C.IgG、IgM、IgA;D.IgA、IgG、

IgM

3.9.与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有亲和力

的免疫球蛋白是(D)A.IgA;B.IgG;

C.IgM;D.IgE

3.10.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B)A.T细胞

B.B细胞C.巨噬细胞D.肥大细胞

4.1.补体是性质不稳定的成分,在以下哪

种温度下加温30分钟就会失活(D)A.60℃

B.80℃C.75℃D.56℃

4.2.血清中补体含量最高的是

(A)A.C3B.C4C.C8D.C6

多项选择题

1.1。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ABC)A.免

疫防御B.免疫自稳C.免疫监视D.免

疫调节E.免疫耐受

1.2.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包括(BC)A.单

核一巨噬细胞B.T淋巴细胞C.B淋巴

细胞D.中性粒细胞E.NK细胞

2.1.抗原的基本特性包括(ABCDE)A.免

疫原性B.抗原性C.异物性D.大分子

物质E.抗原决定基

2.2.T细胞超抗原的作用特点是

(ACDE)A.不需要APC加工B.有MHC

限制性C.与TCRVβ区结合D.一端与

MHC-Ⅱ类分子抗原肽结合槽外侧结合

E.以完整蛋白质分子发挥作用

2.3.佐剂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其主要

作用机制是(BCDE)A.作为一特异性免疫

增强剂B.改变抗原物理性状,增强抗原

在体内滞留时间C.通过刺激单核一巨噬

细胞,增强对抗原的处理和呈递能力D.改

变免疫应答的类型E.刺激淋巴细胞的增

殖分化,从而增强和扩大免疫应答的能力

3.1.免疫球蛋白的种类包括

(ABCDE)A.IgA;B.IgM;C.IgD;D.IgG;

E.IgE

3.2.免疫球蛋白的重链包括(ABCDE)A.μ

链B.γ链C.α链D.δ链E.ε链

名词解释

1.1.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是研究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

功能的一门学科。

1.2.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抗原特异

性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

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通过分泌

抗体、细胞因子和细胞毒性介质,对相应

病原体或肿瘤及病毒感染靶细胞发挥杀

伤和清除的作用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2.1.免疫原性:系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

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即诱导B细胞产生抗

体,诱导T细胞分化为效应T细胞的能力。

2.2.抗原决定基:是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

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

2.3.交叉反应:免疫学中将某种抗原刺激

机体产生的抗体与具有相同或相似抗原

表位的他种抗原发生的反应称为交叉反

应。

2.4.共同抗原:在免疫学中将含有的相同

或相似抗原决定基的抗原称为共同抗原

或交叉抗原。

2.5.TD抗原:指需要T细胞辅助和巨噬

细胞参与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

性物质。如细胞、病毒及各种蛋白质均为

TD 抗原。

2.6.内源性抗原:指在抗原提呈细胞内新

合成的抗原,如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

蛋白、肿瘤细胞内合成的肿瘤抗原等。

2.7.外源性抗原:是指APC从细胞外部

摄取的,存在于细胞囊膜系统内的蛋白质

抗原。

2.8.超抗原:是指能在极低浓度下即可非

特异地刺激多数T细胞克隆活化增殖,产

生极强免疫应答的物质。超抗原可分为外

源性超抗原(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链球菌致热外毒素、M蛋白等),以及内

源性超抗原,如小鼠乳腺瘤病毒(MMTV)

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gpl20)。

3.1.免疫球蛋白:指具有抗体活性的动物

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中,也见于其他体

液、组织和一些分泌液中。

3.2.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

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

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

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

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3.3.单克隆抗体: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通常采用杂交瘤技术来制备。

3.4.调理作用:又称调理素作用,是指抗体、补体与吞噬细胞表面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的作用。

3.5.超变区:V区内氨基酸组成及排列顺序的变化程度并不均一,其中变化最为剧烈的特定部位称为超变区。

3.6.分泌片:是上皮细胞产生的一种多肽,以非共价键方式连接两个Ig单体分子,并与J链共同组成分泌型Ig,起到抵抗蛋白酶消化的作用。并辅助Ig转移到粘膜表面。

4.1.补体系统:补体并非单一分子,而是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的一组不耐热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故被称为补体系统。补体广泛参与机体微生物防御反应以及免疫调节,也可介导免疫病理的损伤性反应,是体内具有重要生物学作用的效应系统和效应放大系统。

4.2.补体调节蛋白

4.3.S蛋白

5.1.MHC

5.2.HLA

5.3.MHC限制性

5.4.HLA基因型

6.1.细胞因子

6.2.肿瘤坏死因子

6.3.集落刺激因子

6.4.旁分泌

7.1.淋巴细胞再循环

7.2.MALT

8.1.防御素

8.2.模式识别受体

8.3.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9.1.T细胞受体

9.2.粘附分子

10.1.适应性免疫应答

10.2.抗原提呈细胞

11.1.免疫耐受

11.2.克隆无能

11.3.克隆排除

12.1.超敏反应

12.2.变应原12.3.免疫复合物病

12.4.脱敏疗法

13.1.凝集反应

13.2.沉淀反应

13.3.免疫荧光法

14.1.正常菌群

14.2.病原微生物

15.1.溶原性转换

15.2.突变

15.3.抗生素

15.4.专性厌氧菌

15.5.芽胞

16.1.病毒复制

16.2.顿挫感染

16.3.基因突变

16.4.灭活

16.5.干扰现象

17.1.有性繁殖

17.2.无性繁殖

18.1.条件致病菌

18.2.菌群失调

18.3.显性感染

18.4.包涵体

18.5.稳定状态感染

18.6.医院感染

18.7.脓毒血症

19.1.半数感染量

19.2.半数致死量

19.3.干扰作用

20.1.人工免疫

20.2.消毒

20.3.医院感染

20.4.灭菌

20.5.内源性医院感染

21.1.肥达试验

21.2.结核菌素试验

21.3.支原体

21.4.衣原体

21.5.化脓性细菌

21.6.凝固酶

21.7.厌氧性细菌

21.8.原体

21.9.网状体

21.10.布鲁菌属细菌

22.1.内基小体

22.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2.3.Dane颗粒

22.4.先天性风疹

22.5.呼吸道感染病毒

22.6.抗原漂移

22.7.抗原转换

23.1.皮肤感染真菌

23.2.角层癣菌

23.3.深部感染真菌

问答题

1.1.试述现代免疫的概念及其主要功能。

答:现代免疫的概念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

“自己”和“非己”,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免

疫耐受,对非己异物产生排除作用的一种

生理反应。免疫系统通过对“自己”和“非

己”的识别和应答,可发挥免疫防御、免疫

自稳、免疫监视三种功能。

1.2.试述固有免疫细胞和分子及其主要作

用。

1.3.试述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及其

主要作用。

1.4.简述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

的联系和区别。

2.1.试述抗原基本概念及其特性。

2.2.试述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及其

分类和组成特点。

2.3.试述TD抗原和T1抗原及其主要差

异。

2.4.试述超抗原和丝裂原及其作用特点。

2.5.试比较完全抗原和半抗原的异同点。

3.1、试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功能区

及其主要功能。

3.2.试述IgG、IgM、SIgA的主要理化和

生物学特性。

3.3.试述抗体介导的调理作用和抗体依赖

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3.4.试述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4.1.试述补体系统三条激活途径的主要异

同点。

4.2.试述可溶性补体调节蛋白及其主要作

用。

4.3.试述膜结合调节蛋白及其主要作用。

4.4.补体系统激活后可引起哪些主要生物

学效应?

4.5.何为补体介导的调理作用,简述其作

用机制。

4.6.简述膜结合调节蛋白及其主要作用。

5.1.图示HLA基因复合体的基本结构。

5.2.试述HLA-I类和Ⅱ类分子的结构组

成和各部门的主要功能。

5.3.试述MHC分子的组织分布和主要生

物学功能。

5.4.列举两种与抗原加工提呈相关的分

子,并简述其主要功能。

5.5.何为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并简述其发

生机制。

5.6.试述单倍型遗传及其在临床的应用。

5.7.试述多态性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6.1.简述细胞因子的理化、产生和作用特

点。

6.2.列出六类细胞因子的名称,简述最早

发现的细胞因子及其主要生物学作用。

6.3.何为肿瘤坏死因子?试述不同剂量

TNF在感染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6.4.试述趋化性细胞因子及其亚族区分和

各亚族代表名称。

6.5.试述促炎细胞因子及其在炎症反应中

的主要作用。

6.6.试述细胞因子在免疫应答各阶段中的

主要作用。

6.7.简述细胞因子的多效性和重叠性。

7.1.简述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

组成和功能。

7.2.简述造血干细胞来源、主要特征和表

面标志。

7.3.试述始祖T细胞在胸腺内的阳性和阴

性选择过程及其意义。

7.4.试述淋巴细胞再循环及其生物学意

义。

7.5.何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以派氏小结

为例简述其结构特点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7.6.简述胸腺细胞的组成。

8.1.简述固有免疫应答的组织屏障及其作

用。

8.2.试述巨噬细胞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杀伤消化机制。

8.3.试述巨噬细胞在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中的主要作用。

8.4.试述模式识别受体和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及其种类。

8.5.试述成熟与不成熟DC或MDC与PDC识别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特点。

8.6.NK细胞为何能够杀伤某些病毒感染/肿瘤靶细胞,而不能杀伤正常组织细胞?

8.7.试述γδT细胞和B1细胞的来源、分布及其对抗原的识别和主要生物学功能。

8.8.试述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及其主要作用。

8.9.试述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特点和相互关系。

8.10.试述固有免疫细胞的应答特点。

9.1.简述TCR—CD3复合受体分子各部分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9.2.试述T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及其作用。

9.3.试述CD4+Th亚群的形成和CD4+Th 亚群间的相互作用。

9.4.简述CTL细胞主要生物学作用。9.5.试述滤泡树突状细胞对B细胞的激活作用。

9.6.试述B2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9.7.列表比较B1细胞和B2细胞的主要区别。

9. 8.简述T细胞的亚群。

10.1.何为适应性免疫应答?简述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和类型。

10.2.试述抗原提呈细胞及其对内源性或外源性抗原的加工提呈过程。

10.3.试述CD4+Th细胞在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10.4.试比较抗体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异同点。

10.5.试述CD4+效应Th1细胞的形成及其主要生物学作用。

10.6.试述CD8+效应Th1细胞的形成及其主要生物学作用。

10.7.简述抗原提呈细胞加工处理的抗原的分类。

11.1.何为免疫耐受?简述免疫耐受与免疫缺陷和抑制的主要差异。

11.2.试比较T细胞和B细胞免疫耐受的特点。

11.3.简述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抗原因素。

11.4.简述机体对组织特异性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机制。

11.5.简述研究免疫耐受的意义。

11.6.试述Burnet的“克隆排除学说”。

12.1.试述工型超敏反应和Ⅳ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点。

12.2.试述青霉素引发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机制和预防措施。

12.3.吸入花粉引起的支气管哮喘属于哪一型超敏反应?其发病机制是什么?怎样防治?简述其防治原理。

12.4.简述肥大细胞颗粒内储备的和脱颗粒时新合成的活性介质及其主要作用。12.5.试述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及其应用和作用原理。

12.6.简述能够抑制肥大细胞活性介质合

成与释放的药物及其作用机制。

12.7.简述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列

出三种临床常见疾病的名称。

12.8.简述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征。

13.1.试述抗原一抗体反应的特点和影响

因素。

13.2.试述反向间接凝集实验和间接凝集

抑制实验的原理及其应用。

13.3.定量检测血液标本中的抗原可采用

哪些方法?

13.4.何为人工被动免疫?简述常用的人工

被动免疫制剂。

13.5.列举三种活疫苗和三种死疫苗的名

称,并简述二者的优缺点。

13.6.何为计划免疫?简述其内容和意义。

13.7.简述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13.8.简述重组抗原疫苗及其制备和应用。

13.9.试述单克隆抗体在免疫治疗中的应

用。

13.10.简述免疫抑制剂的种类。

14.1.何谓医学微生物学?

14.2.简单叙述微生物的分类与特点。

15.1.简述细菌细胞壁的功能。

15.2.菌毛分哪几类?各有哪些实际意义?

15.3.细菌按照基本形状可分为哪几类?

各举例说明。

15.4.细菌的结构分为几种?各包括哪些?

15.5.请比较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

胞壁结构的主要区别。

15.6.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各有哪些功

能?

15.7.简述重要的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

在医学中的意义。

15.8.简述细菌生长曲线及其意义。

15.9.简述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

16.1.病毒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16.2.逆转录病毒是怎样进行生物合成的?

16.3.什么是病毒的衣壳?其功能如何?

16.4.简述病毒体的结构。

16.5.病毒增殖的方式与细菌有何不同?

17.1.简述真菌的培养条件和菌落形态。

17.2.试比较真菌与细菌特征的主要差异。

17.3.简述真菌的繁殖方式。

18.1.简述条件致病菌的形成条件。

18.2.简述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物质基础。

18.3.列表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

别。

18.4.简述致病菌引起全身感染后临床常

见的几种类型。

18.5.细胞受到病毒感染后可发生哪些变

化?

18.6.比较持续感染的三种类型之间的区

别。

18.7.简述真菌性感染的类型。

18.8.简述临床上常见的菌群失调症。

18.9.简述在全身感染过程中可出现的情

况。

18.10.简述病毒的致病机制。

19.1.简述采集和送检标本过程中应遵循

的原则。

19.2.病毒检测和细菌检测有何区别?

19.3.分离培养病毒有哪些方法?

19.4.使用细胞培养的病毒可发生哪几种

情况?

20.1.防止抗生素耐药的发生应注意什么?

20.2.在同样温度下,湿热的灭菌效果为

什么比干热灭菌效果好?

20.3.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20.4.简述临床上常用的消毒与灭菌方法。

20.5.如何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21.1.对人致病的主要革兰阳性及革兰阴

性化脓性细菌有哪些?其生物学性状有哪

些特点?

21.2.金葡菌、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

肺炎球菌主要的致病物质有哪些?分别引

起哪些类型疾病?

21.3.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可引起何种疾病?

如何与肺炎球菌进行鉴别诊断?

21.4.奈瑟菌属中主要对人致病的细菌有

哪些?主要引起哪些疾病?

21.5.肠杆菌科主要包括哪些具有重要医

学意义的菌属?

21.6.四种致病性大肠杆菌各自的致病特

点是什么?

21.7.志贺菌分群的依据是什么?致病物质

有哪些?快速诊断方法有哪些?

21.8.沙门茵属主要的致病菌有哪些?引起

哪些疾病?肥达试验原理是什么?结果如

何?

21.9.霍乱弧茵的生物学性状有何特点?

霍乱肠毒素的致病机理是什么?

21.10、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茵和肉毒

梭菌生物学性状有何各自的特点?

21.11.破伤风梭菌的感染条件是什么?简

述破伤风痉挛毒素的致病机理。简述破伤

风的防治原则。

21.12.产气荚膜梭菌引起哪些疾病?

21.13.肉毒毒素的致病机理是什么?肉毒

梭菌引起哪些疾病?

21.14.主要对人致病的无芽胞厌氧茵有哪

些?致病条件是什么?感染特征有哪些?

21.15.结核杆菌生物学性状有何特点?结

核杆菌易发生哪些变异?什么是卡介苗?

21.16.结核杆菌的致病特点是什么?简述

结核菌素试验原理、方法及应用。

21.17.白喉杆菌形态、染色及培养有何特

点?白喉外毒素的致病机理是什么?

21.18.百日咳杆菌培养有何特点?其菌落

分为四相,各有何医学意义?

21.19.主要的动物源性细菌有哪些菌属?

21.20.布鲁菌在我国主要引起何种动物的

疾病?在人类引起何种疾病?

21.21.耶尔森菌属中主要对人致病的是那

种菌?主要引起那种动物的疾病?如何传播

给人类?

21.22.炭疽杆菌生物学性状有哪些?通过

何种途径感染人类?防治原则是什么?

21.23.支原体生物学性状有哪些特点?引

起人类哪些疾病?

21.24.立克次体引起人类哪些疾病?传播

方式是什么?常用的立克次体血清学诊断

方法是什么?

21.25.衣原体的增殖周期有何特点?能引

起人类哪些疾病?传播方式是什么?

21.26.梅毒三期的临床表现有何特征?梅

毒螺旋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哪些?

21.27.简述结核菌素试验的应用。

21.28.列表说明支原体与L型细菌的区别。

21.29.简述沙门菌属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22.1.简述呼吸道感染病毒的种类及所致疾病。

22.2.简述流感病毒的结构特点。抗原构造和变异与流感流行有何关系?

22.3.简述冠状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及所致疾病。

22.4.简述风疹病毒的传播途径、致病特点。何谓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如何诊断及预防?

22.5.简述肠道病毒的种类及所致疾病。其生物学形状和致病性有哪些共同特点?

22.6.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性有何特点?如何预防?

22.7.轮状病毒和肠道病毒属病毒有何不同?轮状病毒有何致病特点?

22.8.肝炎病毒有哪些?各型肝炎病毒有何异同?

22.9.描述Dane颗粒的结构,以及HBV 的基因组成和意义。

22.10.简述HBV抗原抗体系统,以及实验室诊断的临床意义。

22.11.简述HBV的传播途径,感染后对机体造成的影响,以及导致肝细胞损伤的机制。

22.12.简述HBV和HCV在致病性和免疫性上的异同。

22.13.HA V和HEV在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上有何异同?

22.14.简述疱疹病毒的生物学特点和致病特点。

22.15.人类疱疹病毒有哪些类型?各引起何种疾病?

22.16.简述疱疹病毒致癌的机制。哪些疱疹病毒有强的致癌作用?与哪些肿瘤有关?

22.17.举例说明孕妇感染哪些病毒会对胎儿造成较大的危害。

22.18.简述逆转录病毒的特性。哪些逆转录病毒与人类疾病有关?各引起何种疾病?

22.19.简述HIV的形态结构,以及病毒复制过程。

22.20.HIV的结构基因有哪些?其产物各有何功能?

22.21.简述H1V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致病特点。

22.22.简述HIV的致病机制。

22.23.HIV引起AIDs有何临床特点?实验室如何诊断?

22.24.简述虫媒病毒的共同特点,以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致病特点。

22.25.简述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致病特点。

22.26.简述狂犬病病毒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特点及预防措施。

22.27.简述朊粒的结构特点及所致疾病。

22.28.简述肠道病毒的共同特性。

22.29.先天性风疹常见的畸形有哪些? 22.30.简述疱疹病毒的共同特性。

22.31.简述人被动物咬伤或抓伤的预防措施。23.1.简述白假丝酵母菌的致病性及微生

物学诊断要点。

23.2.简述新生隐球菌的致病性及微生物

学诊断要点。

23.3.条件致病性真菌包括哪几类?

23.4.白假丝酵母菌主要引起哪些感染?

考点精析

第一章医学免疫学绪论

一、免疫与免疫学的概念

1.“免疫”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其原意是

免除赋税或差役,在医学上引申为免除瘟

疫,即抗御传染病的能力。现代免疫的概

念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

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异

物产生排除作用的一种生理反应。

2.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是研究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

能的一门学科。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

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应答的规律和

效应、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疾病及其发生机

制,以及免疫学诊断与防治的一门生物科

学。

二、免疫系统及其功能

1.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

系统,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免

疫分子组成。免疫系统可分为固有免疫系

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

2.免疫系统三种功能:免疫防御、免疫

白稳、免疫监视。

3.固有免疫系统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进

化过程中形成的,与生俱有的非特异性防

御体系,主要由组织屏障、固有免疫细胞

和固有免疫分子组成。

4.适应性免疫系统是在固有免疫系统基

础上建立的,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病

原体等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产生的只对相

应特定病原体等抗原性物质起作用的特

异性防御体系。适应性免疫系统主要由中

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和表达特异性

抗原受体的T、B淋巴细胞(即αβT细胞

和B2细胞)及浆细胞合成、分泌的特异性

抗体组成。

三、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

1.固有免疫应答主要是指体内固有免疫

细胞被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或某些细胞

因子激活后迅速产生的,可将病原体等抗

原性异物或癌变细胞杀伤清除的非特异

性免疫反应。同时也包括体内补体系统被

某些病原体直接激活后产生的溶菌和促

进病原体吞噬清除的生物学效应。

2.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抗原特异性

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

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通过分泌抗

体、细胞因子和细胞毒性介质,对相应病

原体或肿瘤及病毒感染靶细胞发挥杀伤

和清除的作用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第二章抗原

一、概述

1.抗原通常是指能与T细胞抗原受体

(TCR)和B细胞抗原受体(BCR)特异性结

合,诱导T或B淋巴细胞活化产生正免疫

应答,即诱导抗体和效应T细胞产生,并

能与之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效应或反应

的物质。

2.免疫耐受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抗原

也可诱导机体产生负免疫应答,即对抗原

产生特异性免疫性无应答状态。

3.抗原通常具有两种特性

(1)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

异性免疫应答,即诱导B细胞产生抗体,

诱导T细胞分化为效应T细胞的能力。

(2)抗原性或免疫反应性:指抗原能与免疫

应答产物,即相应抗体和(或)效应T细胞

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效应或反应的能

力。

二、抗原的异物性和特异性

1.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通常是非己大分

子有机物质,即抗原性物质具有异物性。

2.抗原特异性是指抗原诱导具有相应抗

原识别受体的T、B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应

答和抗原与免疫应答产物,即相应抗体和

(或)效应T细胞结合相互作用的高度专一

性。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是存在于

抗原分子中的抗原决定基。

三、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1.抗原理化性质包括化学性质、分子大

小、化学组成、物理状态、易接近性。

2.宿主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年龄、性别

和健康状态。

3.免疫方法包括抗原剂量、免疫途径、

免疫次数及其间隔时间等因素。

四、抗原的种类

1.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2.根据诱导抗体产生是否需要T细胞参

与分类。

3.根据抗原是否在抗原提呈细胞内合成

分类。

4.白细胞分化抗原及其命名。

五、超抗原、丝裂原和佐剂

1.超抗原主要是指一类只需极低剂量就

能非特异多克隆激活T淋巴细胞,产生大

量细胞因子,引发强烈免疫反应的大分子

蛋白物质。

2.丝裂原通常来自植物种子中的糖蛋白

和某些细菌的结构成分或产物,主要包

括:植物血凝素、刀豆蛋白A、美洲商陆

丝裂原、脂多糖和葡萄球菌蛋白A。

3.佐剂是指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

后,能够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能

力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

金融市场学考试复习资料——张亦春、郑振龙版——重点概念整理

金融市场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金融市场: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 2、金融资产:一切代表未来收益或资产合法要求权的凭证,亦称金融工具或证券。 3、投资基金:是向公众出售其股份或受益凭证募集资金,并将所获资金分散投资于多样化证券组合的金融中介机构。 4、货币市场:指以期限在一年及一年以下的金融资产为交易标的物的短期金融市场。 5、资本市场: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资产交易市场。 6、黄金市场:指集中进行黄金买卖的交易中心或场所。 7、外汇市场:狭义的指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包括同一市场各银行的交易、中央银行与外汇银行之间的交易以及各国中央银行间的外汇交易活动。广义的指各国中央银行、外汇银行、外汇经纪人及客户组成的外汇买卖、经营活动的总和。 8、衍生金融工具:指由原生性金融产品或基础性金融工具创造出来的新型金融工具。 9、直接金融市场:指资金需求者直接从资金所有者那里融资的市场,一般指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的方式在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的融资市场。 10、间接金融市场:是以银行等信用中介机构作为媒介来进行资金融通的市场。 11、初级市场:又称发行市场和一级市场,指资金需求者将金融资产首次出售给公众时所形成的市场。 12、二级市场:又称流通市场和次级市场,指证券发行后,各种证券在不同的投资者之间买卖流通所形成的市场。 13、包销:指金融资产的发行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协商,有银行等金融机构按照商定条件把全部证券承接下来负责对公众销售。 14、代销:是发行人自己承担全部发行风险,只将公开销售事务委托给投资银行等办理的一种方式。 15、公开市场:指金融资产的交易价格通过众多的买主和卖主公开竞价而形成。 16、有形市场:指有固定交易场所的的市场,一般指证券交易所等固定的交易产地。 17、无形市场:指在证券交易所外进行金融资产交易的总称。 18、国内金融市场:指金融交易的作用仅限于一国之内的市场。 19、国际金融市场:是跨国界进行金融资产交易的市场,是进行金融资产国际交易的场所。 20、金融市场的聚敛功能:指金融市场具有聚集众多分散的小额资金成为可以投入社会再生产地资金的能力。 21、资产证券化:指把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如金融机构的一些长期固定利率放款或企业的应收账款等通过商业银行或投资银行的集中及重新组合,以这些资产作抵押来发行证券,实现相关债券的流动化。 22.金融工程:指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领域,综合采用各种工程技术方法(主要有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模拟等)设计,开发新型的金融产品,创造性的解决金融问题。 23、套期保值者:指利用金融市场转嫁自己承担的风险的主体。 第二章 1、同业拆借市场:也称同业拆放市场,指金融机构之间以货币借贷方式进行短期资金融通市场。 2、回购市场、指通过回购协议进行短期资金融通交易的市场。 3、回购协议:指在出售证券的同时,与证券的购买商签订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原定价格或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从而获取即时可用资金的一种交易行为。 4、商业票据:是大公司为筹措资金,以贴现方式出手给投资者的一种短期无担保承诺凭证。 5、出票:指出票人签发票据并将其交付给收款人的票据行为。

自考金融法笔记

金融法串讲笔记 第一章中央银行与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第一编金融机构与监管法律制度 第一节中央银行法概述 [单选]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主管金融市场的政府部门。 [单选]《中国人民银行法》于1995年3月18日审议通过。 [单选]我国金融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内的金融交易关系和金融管理关系。 [单选]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行长由国务院总理提名。 [单选]中国人民银行的全部开支来源于财政,其从事公开市场业务的收入全部上缴国库。 [单选]如果中国人民银行出现亏损,则由中央财政拨款弥补。 [单选]人民币的发行主体是中国人民银行。 [名词解释]中国人民银行:它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主管金融事业的行政机关,是国家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同时也是金融市场的监管者。 [简答]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有哪些? (1)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2)发行货币,管理货币流通; (3)依法审批和监管金融机构; (4)依法监管金融市场; (5)发布有关金融监督管理和业务的命令和规章; (6)持有、管理和经营国家的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 (7)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8)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工作。 第二节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机构 [单选]属于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当然委员的是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第三节中国人民银行业务 [单选]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最直接的调节手段是公开市场业务。 [单选]中国人民银行贷款的主要用途是解决商业银行临时性资金不足。 [单选]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不能透支,主要目的是阻止通货膨胀。 [单选]在我国决定商业银行票据再贴现利率的机构是中国人民银行。 [单选]我国国库的存款货币以人民币计算。 [名词解释]存款准备金制度:指商业银行按照中央银行规定的比例,将其吸收的存款总额的一定比例款额,缴存中央银行指定账户的制度。 [名词解释]基准利率:指中央银行贷款给商业银行的利率。 [名词解释]再贴现:指当商业银行持有的票据在到期前,需要资金周转时,可以向中央银行申请贴现,取得贷款,这种贴现就叫再贴现。 [名词解释]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可以在金融市场上从事买卖业务,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或汇率等指标,这种业务称为公开市场业务。 第四节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的监管分工 [单选]对金融市场实行监管的终极目的是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单选]《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正式施行的时间是2004年2月1日。 [单选]在我国,对银行业负有监管职责的机构是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 [简答]银监会的监管范围有哪些? 中国银监会负责对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 此外,银监会的监管范围还包括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经其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 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境外设立的分支机构或者其他境外的业务活动,也都属于银监会的监管范围。 [论述]试述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之间的监管合作。 (1)信息共享。监管金融市场的基础也是金融信息的调查与统计,银监会等其他金融监管机构也有权要求被监管对象报送财务资料以及相关信息,但各自关注的重点不同。为避免增加报送机构的成本,同时也提高各监管者之间的监管效率,《中国人民银行法》和《银监法》都规定了信息共享制度。 (2)检查建议。中国人民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或维持金融稳定职责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有权建议银监会对特定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检查监督。 (3)共同制定特定事项的规则。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市场运行的监测与银监会对金融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管只是侧重点不同,在业务领域上有时是交叉甚至重合的,这就需要两个机构进行互相配合。《中国人民银行法》以及《银监法》都列举了一些需要两家机构共同决定的事项。 第五节银监会的监管与处罚措施 [单选]城市信用社已经或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重影响债权人利益时,银监会可以对其进行接管。 第六节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的法律责任 [简答]银监会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1)渎职责任: 不论是滥用职权,还是玩忽职守,都属于监管过程中的渎职行为。除行政处分外,构成犯罪的,适用《刑法》第397条渎职罪的规定。 (2)违反保密义务的责任:

【精品】自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串讲笔记

自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串讲笔记 第一编绪论 第1章行政法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行政 一、行政的涵义 1。行政的概念 (名词解释)行政在行政法上的意义,通常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国家法律、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的活动。 2。行政的分类考察 1 / 241

(1)公行政与国家行政. (名词解释)狭义的行政仅包括公行政,指公共组织,主要指国家行政机关为实现公共目的、任务而行使的执行、管理职能. (单选)国家行政属于公行政,但公行政并不等于国家行政. (2)静态行政和动态行政。 (单选)静态行政的涵义是被赋予相应职能的组织单位和个人,指行政机关、行政机构、行政人员;动态行政的涵义是相应组织职能的运作,指行政活动、行政行为。 (3)形式行政和实质行政。 (单选)行政执法属于实质行政。形式行政是根据主体的性质界定的行政,即只有国家行政机关进行的活动为行政;实质行政是根据主体活动的性质界定的行政,即不论主体为何公权力机关,只要其活动具有执行、管理的性质,即为行政. 2 / 241

二、行政与行政国 (单选)行政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伴随着“行政国”的产生而产生的。 三、行政与法治国 (单选)“行政国”产生是行政法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原因,而行政法产生和发展是法治国形成的基本条件。 第二节行政法 一、行政法的涵义 (名词解释)(05-4)(02—4)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关系,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系统。 (多选)(05—4)(02-4)行政法的内容是由行政法的调整对象决定的。行政法的调整对 3 / 241

象是行政管理关系;行政法制监督关系;行政救济关系;内部行政关系。 (多选)(06—4)(03-4)属于行政管理关系的有劳动局实施行政处罚与被处罚人之间形成的关系、劳动局登记检查企业用工情况与企业之间形成的关系。 (单选)海关系统的内部关系,属于垂直领导关系。 二、行政法与行政权 (多选)行政权从其权力内容考察,包括国防权、外交权、治安权、经济管理权、社会文化管理权等. 三、行政法的形式 4 / 241

金融市场学重点章节习题答案

5 债券价值分析(P140) 1、 (1)三种债券的价格分别 为: A. 零息债券:p=1000/(1+0.08) 10=463.19 =1000/(1+0.08)^10 或者:= - pv(0.08,10,0,1000) B. 息票率为8%的直接债券:1000(平价债券) C. 息票率为10%的直接债券: p=100/(1+0.08)+ 100/(1+0.08) 2+100/(1+0.08) 3+??+ 100/(1+0.08) 10 +1000/(1+0.08) 10=1134.20 = - pv(0.08,10,100,1000) (2)下年年初时到期收益率为8%,那时三种债券价格: (与(1)不同的只是到期时间由10 改为9) A. 零息债券:p=1000/(1+0.08) 9=500.25 B. 息票率为8%的直接债券:1000(平价债券) C. 息票率为10%的直接债券:100/(1+0.08)+100/(1+0.08) 2+?? +100/(1+0.08) 9 +1000/(1+0.08) 9=1124.94 税前持有期收益率: A. (500.25-463.19)/463.19=8% B. 80/1000=8% C. (100+(1124.92-1134.20))/1134.20=8% 税后收益: A. (500.25-463.19)*0.80=29.65 B. 80*0.70=56 C. 100*0.70+(1124.92-1134.20)*0.80=62.58 税后收益率: A.29.65/463.19=6.40% B.56/1000=5.60% C.62.58/1134.20=5.52% 2. 息票率8%,到期收益率6%,则该债券为溢价债券,随时间推移,溢价债券价格下降 。 3. 30 年期,半年付息一次,息票率为8%,面值1000,收益率7%,则其当前价格为: 40/(1+0.035)+ 40/(1+0.035) 2 +?? +40/(1+0.035) 60 + 1000/(1+0.035) 60 =1124.72 5 年后按1100 元赎回,则赎回收益率k: 1124.72=40/(1+k )+ 40/(1+k) 2 +?? +40/(1+k) 10 + 1100/(1+k) 10 K=3.3679% =rate(10,40,-1124.72,1100) 5 年后按1050 元赎回,则赎回收益率k(半年): K=2.9763% =rate(10,40,-1124.72,1050) 2 年后按1100 元赎回,则赎回收益率k(半年):K=3.0313% =rate(4,40,-1124.72,1100)

自考市场营销学复习重点打印版

市场营销学章节复习重点 第一章【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学】 关键名词:市场市场营销需要欲望交易市场营销学宏观市场营销学微观市场营销学 1、什么是市场/市场营销 市场: 营销角度的市场认识: 市场是商品经济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为实现产品或服务价值,满足需求的交换关系、交换条件和交换过程。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通过创造和交换产品及价值,从而使个人或群体满足欲望和需求的社会过程和管理过程。(定义) 根据菲利普·科特勒此定义,将市场营销概念归纳为: 1、市场营销的最终目标:使个人或群体满足欲望和需要 2、核心:交换,满足需求的社会和管理过程 3、关键要素:产品或价值能否满足顾客需求 2、需求产品服务(特征)效用交换交易 需求:是指人们有支付能力并愿意购买某个具体产品的欲望。在营销角度看来,需求就是对某特定产品及服务的市场需求。 产品和服务:在营销学中,产品特指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和欲望的任何事物。产品的价值在于它给人们带来对欲望的满足。产品实际上只是获得服务的载体。这种载体可以是有形物品,也可以是不可触摸的、无形的“服务”,如人员、地点、活动、组织和观念。 效用:效用是消费者对产品满足其需要的整体能力的评价。 交换:交换是指从他人处取得所需之物,而已自己的某种东西作为回报的行为。 交易:交易是交换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双方之间的价值交换。交换是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双方达成了一种协议,那么就发生了交易。 市场营销学与20世纪初创建于美国。后来流传到欧洲,日本和其他国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它的形成阶段大约在1900——1930年。 1976年菲利普·科特勒提出大市场营销,1986年将其完善。 20世纪五十年代尼尔·鲍顿提出市场营销组合;乔尔·迪安提出产品生命周期。 市场营销学将交换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范畴点,作为自己的核心概念。 第二章【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贯彻】 关键名词:市场营销管理营销管理哲学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顾客让渡价值企业价值链供销价值链 1、市场营销管理 概念:市场营销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目标,创造、建立并保持与目标市场之间的互利交换关系而进行的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过程。 本质:是需求管理(估计会出填空题) 基本目标:建立和维系与顾客的互惠关系。 2、需求的认知 需求的实质:对现状不满,为更好延续生命,以一定方式寻求适应环境所必须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 需求产生的原因:自然驱动产生;功能驱动产生;自身经验总结产生;人际交往引发;营销活动激发。 3、常见的需求状况 (1)、负需求。绝大多数人不喜欢,(如:高脂肪食品)甚至愿意花一定代价来回避某种产品的需求状况。解决:分析原因,重新设计,降价,积极促销改变观念,转负为正。 (2)、无需求。目标市场对产品缺乏兴趣或漠不关心的需求状况。(如:陌生产品)解决:把产品好处和人的自然需要及兴趣联系起来。 (3)、潜伏需求。现有产品或劳务尚未满足的隐而不现的需求状况。(如:无害香烟、节能汽车和癌症特效药)。对潜伏需求,营销管理的任务就是致力于市场营销研究和新产品开发,有效满足这些需求。 (4)、下降需求。市场对一个或几个产品的需求呈下降趋势的情况。解决:分析衰退原因,通过开辟新的目标市场,改变产品特色,采取新的促销手段刺激需求。 (5)、不规则需求。市场对某些产品(服务)的需求在不同季节、不同日期,甚至同一天的不同时段呈现出很大波动的状况。解决:市场营销管理者要通过灵活定价,大力促销等改变需求时间模式。 (6)、充分需求。某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水平和时间与预期相一致的需求状况。此时,营销管理的任务是密切注视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和竞争状况,常测试顾客满意度,提高产品质量。 (7)、过量需求。某产品(服务)的市场需求超过企业所能供给或愿意供给水平的需求状况。此时,营销管理的任务是实施“低营销”,通过提价、合理分销产品、减少服务和促销手段。 (8)、有害需求。市场对某些有害物品或服务(如:烟酒毒品等)的需求。对此类需求,营销管理的任务是“反市场营销”,运用宏观营销从道德和法律约束或杜绝。(不知道考不考)

自考公共英语(一)课文翻译(unit22)

自考公共英语(一)课文翻译(unit22) -自考串讲笔记 Unit 22 Text A 当今人们对健身的态度 最近一位学生对我们说,抽出时间来增进身体健康完全是在浪费学习时间。他要我们相信,对他来说,健身运动一点也不比学打桥牌更有用。上大学和为将来的职业做准备才是他的当务之急。 这个学生把身体健康看成是一种目的,而不是我们所认为的手段。人们对于个人参加体育锻炼所持意见很多,赞成的或反对的都有,他的观点只是其中的一种。 很多人,包括不同年龄的大学生,用在健身活动上的时间很少。当然这里有些人可能受到身体条件的限制,运动起来非常困难,而另一些人从事的活动很费时间,只有完成之后才有机会去休闲娱乐。然而,那些能更多参加健身活动而实际上却参加得很少的大多数人又如何呢下面的哪句话更符合你说的 “我知道这很重要,但我只是现在没有时间。” “我已经很健康,而且按我的计划,保持下去没有困难。” “我应该参加得比现在多,但我没有健身器材,别人也不太支持我。”

“锻炼使我感觉糟透了,即使淋浴之后,我去上下一节课时还是浑身是汗,闻起来大概有些更衣室的味道。” 你与那些没有做出承诺的人不同,也许已承诺投入一项健身计划,但你这项活动的范围可能是比较狭隘的。如果下列某一议论和你一致,那么也许你还没有看到保持高水平的身体健康所具有的更广泛的价值。 “宿舍中每个人都在晚上跑步,所以我也跑。” “锻炼时间每消耗3500卡热量,我就可以减少一磅指肪。圣诞节之前我只需要再减十磅。” “这个周末天气凉爽宜人。星期六看起来是创造个人纪录的好日子。” “有些人可能会说我怕死。见鬼,我只是想长寿。” 如果你看到这些议论中有一条正好代表了你的态度,那么你衡量健身价值的理由不是有点近视吗我们建议你重新审视自己对健身的态度和健身对你生活其它方面的积极影响。你应该问问自己,“如果我真的处于身体最佳状态,我会取得什么成就”因为身体强健的程度很容易观察和测出,你可以很快开始看到你有能力成为的那个正在脱颖而出的人。几乎每天你都能看到进步和成就,不过请记住,人各不同,有些人会比别人进步得快。归根结底,我们认为虽然健身不能保证你活得更长,但却有助于你享受你的人生。 Unit 22

00077金融市场学自考复习题

00077金融市场学自考复习题

金融市场学课程复习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直接融资相比较与间接融资,其优点在于 C A.更灵活方便B.安全性更高 C.筹资成本更低,投资收益更高D.更有利于扩大资金融通的规模 2.大宗交易者绕开通常的经纪人,彼此间利用电脑网络直接进行交易的市场称为 D A.第一市场 B.第二市场 C.第三市场 D.第四市场 3.优先股的优先权体现在C A.优先投票权和优先公司收益分配权 B.优先公司经营参与权和优先公司收益分配权C.优先公司收益分配权和优先剩余资产分配权D.优先投票权和优先剩余资产分配权 4.汇票经过承兑后,成为主债务人的是 B A.出票人B.付款人 C.收款人D.银行 5.期货合约中诸如商品的质量、数量和交付日期 C A.由买方和卖方觉得 B.由买方决定 C.由交易所指定 D.由中间人和交易商指定 6. 通常情况下,浮动利率的决定与调整的基础是 A A.同业拆借利率 B.国债利率 C.回购利率 D. .再贴现利率

7. 按是否限定认购的对象,股票发行分为 B A.直接发行和间接发行 B.公 募发行和私募发行 C.招标发行和非招标发行 D.有偿发行 和无偿发行. 8. 投机者在期货交易中做空头,通常是预测期 货标的资产的价格将要 B A.上升 B.下 降 C.不变 D.震荡 9. 被称为“投资家的债券”,其评级为 B A.AAA-A B.BBB-B https://www.doczj.com/doc/f92446030.html,C-C D.D 10.占外汇市场交易总额90%以上,决定着外汇 市场上的价格水平的是 A A.银行与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 B. 银行与客户间外汇交易市场 C.银行与中央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 D.外汇投机者间外汇交易市场 11.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之间的关系是 C A.委托人与受益人关系 B. 受托人和受益人关系 C.委托人和受托人关系 D..受益人与受托人关系 12.通过增加资产组合中资产的种类,可以完全 消除的风险是 B A.系统风险 B.非系统风险 C.总风险 D.市场风险 13.债券按是否通过中介机构发行,可分为

2019年自考《金融市场学》复习资料(九)

2019年自考《金融市场学》复习资料(九) 点击查看>>> (一)名词解释 1.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是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场所,它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 2. 远期合约:是相对简单的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和约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期按约定的价格买卖约定数量的金融资产 3. 远期利率协议:是交易双方对一定期限内或一段时间后将要支付的浮动利率提前约定一个基准利率,到期时,如果当时的市场利率与约定的利率存在差异,则由其中一方向另一方补足 . (实际为浮动利率向固定利率转变) 4. 期货合约:所谓期货合约是交易所为进行期货交易而制定的标准化合同 . 交易双方根据合约规定,在将来某一时间,在指定地点,以双方约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量的商品,货币或有价证券 . 5. 金融互换:是交易双方约定在合约有效期内,以事先确定的名义本金额为依据,按照约定的支付率

(利率,股票指数收益率等)相互交换一系列现金流的合约 (二)简答 1. 推动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迅速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面 (1) 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 (2) 经济运行不确定性的增强 (3) 科学技术和金融创新的迅速发展 2.(一般了解)金融远期交易的缺陷 (1) 由于远期合约没有固定的,集中的交易场所,不利于信息的交易和传递,不利于形成统一的市场价格,市场效率较低 (2) 由于每分远期合约千差万别,不便于合约的流通,因此远期合约的流动性较差 (3) 远期合约没有履约保证因此违约风险较大 3. 金融期货交易具有如下显著特征: (1) 期货合约均在有严密组织的交易所中进行,交易双方不直接接触,而是各自跟交易所的清算所或专设的清算公司结算。

自考市场营销学复习重点整理

第一章市场营销导论 市场营销:是指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并同别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过程。 市场营销学主要研究内容: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即研究企业如何通过整体市场营销活动,适应并满足市场需求,以实现经营目标。 市场:具有特定需要或欲望,而且愿意并能够通过交换来满足这种需要或欲望的全部潜在顾客。 市场包含的三个主要因素:1、有某种需要的人2、为满足这种需要的购买能力3、购买欲望。 市场营销管理:为了实现企业目标,创造、建立和保持与目标市场之间的互利交换和关系,而对设计方案的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 八种需求状况:1、负需求2、无需求、3、潜伏需求4、下降需求、5、不规则需求6、充分需求7、过量需求8、有害需求。 降低市场营销与反市场营销的区别:前者是采取措施减少需求,后者是采取措施消灭需求。 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哲学:1、生产观念2、产品观念3、推销观念4、市场营销观念5、客户观念6、社会市场营销观念。 生产观念:认为消费者喜欢那些可以随处买得到且价格低廉的产品,企业应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分销效率,扩大生产,降低成本以扩展市场。 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种特色的产品,企业应致力于生产高价值产品,并不断加以改进。 推销观念:认为消费者一般不会足量购买某一企业的产品,企业必须积极推销和大力促销,以刺激消费者大量购买该企业产品。 市场营销观念:认为实现企业各项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并且比竞争者更有效的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的物品或服务,进而比竞争者更有效的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 客户观念:指企业注重收集每一个客户以往的交易信息、心理活动信息等,根据由此确认的不同客户终生价值,分别为每一个客户提供各自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传播不同的信息,通过提高客户忠诚度,增加每一个客户的购买量,从而确保企业的利润增长。 市场营销观念与客户观念的不同:前者强调满足每一个子市场的需求,后者强调每一个客户的特殊需求。 社会市场营销观念:认为企业的任务是确定各个目标市场的需要,欲望和利益,并以保护或提高消费者和社会福利的方式,比竞争者更有效、更有利的向目标市场提供能够满足其需要、欲望和利益的物品或服务。 市场营销管理过程:企业为实现其任务和目标而发现、分析、选择和利用市场机会的管理过程。 市场营销管理步骤:1、分析市场机会2、选择目标市场3、设计市场营销组合4、管理市场营销活动。分析市场机会:包括发现市场机会和评价市场机会。 发现市场机会的途径:1、收集市场信息2、分析产品/市场发展矩阵3、进行市场细分。 选择目标市场的策略:1、市场集中化2、选择专业化3、产品专业化4、市场专业化5、市场全面化。 市场营销战略:企业根据可能机会,选择一个目标市场,并试图为目标市场提供一个有吸引力的市场营销组合。 4P组合:产品、价格、地点、促销。 6P组合:产品、价格、地点、促销、权利、公共关系。 市场营销组合特点:1、市场营销组合因素对企业来说都是可控因素2、是一个复合结构3、是一个动态组合4、市场营销组合要受企业市场定位战略的制约,即根据市场定位战略设计、安排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

自考英语重点语法

自考英语重点语法 动名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动名词是一种非限定动词,其构成同现在分词一样,即在动词原形后加-ing,在形式上同现在分词没有任何区别。动名词的用法并不算很复杂,但出现的频率却非常高,是考试常考语法项目,因此应该格外引起学生的注意。动名词在句子中不受主语的人称和数的制约,但不能做谓语。 1.作主语 动名词及其短语可以用来作主语,跟一般名词或代词在句子中作主语一样,有自己的谓语/表语、宾语等等,组成完整的句子。 如:Smoking does a lot of harm to one's health. (吸烟对人体非常有害。) Reading different kinds of books can enlarge your range of knowledge. (阅读各类书籍能扩大你的知识面。) 但是,动名词作主语有两种特殊句型,那就是由"it"作形式主语和"there"作先行主语的两种句型。这两种特殊句型正是学生常常忽略的地方。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1)“it”作形式主语的句型。这种句型常常表现在下列结构中: It is no good... It is not much good... It is no use... It is hardly any use... It is useless... It is not any use... It is little use... It is hardly worth... It is worth... It is worthwhile... It is a waste of time... It is difficult... It is a waste of time arguing with him. (跟他辩论是在浪费时间。) It was no use talking without taking any action. (只说不做是没有用的。) (2)“there”作先行主语的句型。这种句型通常用在否定句中,其基本形式是there is/was+动名词。 There is no denying the fact. (事实不容否认。) There is no joking over this matter. (这种事开不得玩笑。) There is no telling what she will be after she grows up. (说不准她长大后会干什么。)动名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2.动名词作表语 动名词作表语形式上同进行时态一样,由be+动词-ing形式构成,但它所表达的是主语“是什么”,而不是主语“正在干什么”。 The only thing that Smith likes to do after his dinner is watching TV. (史密斯饭后唯一喜欢做的事就是看电视。)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finding the most suitable person for this job. (最重要的事情是找到这个工作最适合的人选。) Seeing is believing. (眼见为实。) 我们知道,不定式也同样可以作句子的主语和表语,所表达的意义也非常接近,但两者也有一定的区别:一般说来,动名词多表示一般行为和状态,而不定式则强调具体某次动作以及将来要发生的动作。 动名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3.动名词作同位语 同位语是用来说明所修饰的名词,是对该名词的进一步解释,起一个补充说明作用。动名词作同位语也起同样的作用。 His hard habit, smoking one cigarette after each meal, remains unchanged for fifty years. (他饭后一支烟这个恶习五十年没有改变。) That's my pride, speaking five languages.

最新金融市场学考试必过期末重修重点

金融市场学 1.金融市场: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 2.直接金融市场与间接金融市场差别:不至于是否金融中介机构的介入,而主要在于中介机构的特征的差异。在直接金融市场上也有金融中介机构,只不过这类公司与银行不同,它不是资金的中介,而大多是信息中介和服务中介。 3.离岸金融市场:是非居民间从事国际金融交易的市场。资金来源于所在国的非居民或来自于国外的外币资金。所在国的金融监管机构的管制。 4.金融市场功能:聚敛功能。配置功能。调节功能。反映功能。 5.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主要是通过发行国际债券和到国际性的股票市场上直接募资进行。国际债券市场分为:一种是各发达国家国内金融市场发行的以本地货币计值的外汇债券,另一种是离岸债券市场,即欧洲债券市场发行的以多种货币计值的债券。它是以政府名义在国外发行的以欧洲第三国计值的债券,但不受本国法规的约束,其发行地也不一定局限于欧洲。 6.同业拆借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确立。 7.有代表性的同业拆借利率: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新加坡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和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一种关键利率,一些浮动利率的融资工具在发行时,都以该利率作为浮动的依据和参照物。 8.回购协议是一种抵押贷款,其抵押品为证券。 9.回购协议中证券的交付一般不采用实物交付的方式,是在期限较短的回购协议中。 10.回购协议的利率水平是参照同业拆借市场利率而确定的。 11.明确买断式的功能以融资为主。 12.销售渠道。尽管在投资者急需资金时,商业票据的交易商和直接发行者可在到期之前兑现,但商业票据的二级市场并不活跃。主要是因为商业票据的期限非常之短,购买者一般都计划持有到期。另一个原因是商业票据是高度异质性的票据,不同经济单位发行的商业票据在期限,面额和利率等方面各有不同,其交易难以活跃。 13.初级市场:出票和承兑。 14.二级市场:背书和贴现,转贴现,再贴现。 15.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不同:1.定期存款记名,不可流通转让,而大额定期存单则是不记名的,可以流通转让。2.定期存款金额不固定,可大可小,而可转让定期存单金额较大,在美国向机构投资者发行的CDs 面额最少为10万美元,二级市场上交易单位为100万美元,但向个人投资者发行CDs面额最少为100美元。在香港最小面额为10万港元。3.定期存款利率固定,可转让定期存单利率既有固定,也有浮动,且一般来说比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高。 4.定期存款可以提前支取,提前支取时要损失一部分利息。可转让存单不能提前支取,但可在二级市场流通转让。 16.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一般属于开放型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与其他投资于股票等证券的开放型基金不同,其购买或赎回价格所依据的净资产值是不变的,衡量该类基金表现好坏的标准就是其投资收益率。 17.信用交易又称证券买者或卖者通过交付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得到证券经纪人的信用而进行的证券买卖。信用交易可以分为信用买进交易和信用卖出交易。 18.信用买进交易又称为保证金购买,指对市场行情看涨的投资者交付一定比例的初始保证金,由经纪人垫付其余价款,为他买进指定证券。如果未来该证券价格下跌,客户遭受损失而使保证金低于维持保证金的水平时,经纪人会向客户发出追缴保证金通知。 19.收入资本化法认为任何资产的内在价值取决于该资产预期的未来现金流的现值。根据资产的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是否一致,可以判断该资产是否被低估或高估,从而帮助投资者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

自考国际金融重点笔记

自考国际金融重点笔记:第1xx 中华考试网()【】[2010年8月10日]第一篇国际金融基础篇 第一章国际收支 [选择]一国国际收支的状况是按时期来核算的。 [选择]国际收支是统计学中的一个流量概念。 [选择]贸易差额:一国货物进出口规模的对比。当出口大于进口时,为贸易顺差,反之为逆差。 [选择]净差错与遗漏是为使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相等而人为设置的项目。 [选择]商品与服务出口记人经常项目的贷方。 [选择]会计核算制度的不同是造成狭义国际收支和xx国际收支差异的原因。 [选择]xx的国际收支是当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国际收支概念。 [选择]国际投资收益应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 [选择]储备资产属于我国改变《国际收支手册》标准格式而独立设置的项目。 [选择]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依据的是会计核算中的复式借贷记账法。 [选择]美元是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单位。 [选择]经常项目能对外汇收入汇率起着根本的稳定作用。

[选择]银行手续费属于劳务收支项目。 [选择]国际收支中的主要差额包括贸易差额、经常账户差额、金融账户差额、国际收支差额。 [选择]属于XX国际收支范围的是狭义的国际收支、未结清债权债务、以货币表示的无须货币结清的国际交易。 [选择]储备资产包括货币黄金、外汇、特别提款权、普通提款权。 [选择]属于金融账户中证券投资子项目的是长期债券、中期债券、货币市场工具、衍生金融工具。 [名词、简答]狭义的国际收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之内,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所有外汇收入和外汇支出的总和。XX的国 际收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之内,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各种国际经济交易的总和。 XX的国际收支二狭义的国际收支+未结清债权债务+以货币表示的无须货币结清的国际交易。当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XX国际收支的概念。 [名词]国际收支平煎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一国对其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以货币为单位,按照经济交易的特性设计的账户进行系统的归类后所形成的统计报表。 [判断]一国货币黄金的增加,应计入储备资产的借方。 [判断]一般而言,一国国际收支规模越大,说明该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越高。 [判断]一国国际收支顺差减少,不考虑其他因素,将使该国货币

自考市场营销学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笔记完整

第一章市场营销导论第一节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管理 1、市场营销:是指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并同别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过程。 2、市场营销学:主要研究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即研究企业如何通过整体市场营销活动,适应并满足市场需求,以实现经营目标。 3、市场:是指某种产品的现实购买者与潜在购买者的集合。市场的三要素:有某种需要的人、为满足这种需要的购买能力、购买欲望。市场的大小,取决于那些有某种需要,并拥有使别人感兴趣的资源,同时愿意以这种资源来换取其需要的东西的人数。 4、何为市场营销者与潜在顾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将市场营销理解为与市场有关的人类活动,即以满足人类各种需要和欲望为目的,通过市场变潜在交换为现实交换的活动。对于交换双方,如果一方比另一方更主动、更积极地寻求交换,则前者称为市场营销者,后者称为潜在顾客。所谓市场营销者,是指希望从别人那里取得资源并愿意以某种有价之物作为交换的人。市场营销者可以是卖主,也可以是买主。如果买卖双方都在积极寻求交换,那么,我们就把双方都称为市场营销者,并把这种情况称为相互市场营销。 5、市场营销管理: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目标,创造、建立和保持与目标市场之间的互利交换和关系,而对设计方案的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就是为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而调节需求的水平、时机和性质。 6、简述市场营销管理的实质。市场营销管理的实质是需求管理。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的过程中,一般要设定一个在目标市场上预期要实现的交易水平,然而,实际需求水平可能低于、等于或高于这个预期的需求水平。市场营销管理就是要针对这些不同的需求情况采取不同的营销对策。 7、市场营销管理的八大任务。 1) 负需求:改变市场营销。 2) 无需求:刺激市场营销。 3) 潜伏需求:开发市场营销。 4) 下降

英语二复习笔记6

4、解题思路及答题技巧 两大原则: (1)先做主观题,再做客观题。 (2)按分值合理分配时间。 1.完型填空: (1)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充分利用上下文。 (2)熟记固定搭配。 For over a hundred years Japan has consistently spent large sums of money and considerable human resources in an effort to obtain technology. Her ability to negotiate _________11 by the fact that most of the technology she wanted was no commercial secrets. Japan’s _________12 has also been strengthened by the fact that her internal market was large,so that _________13 to this market could be offered to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as an attraction to them to grant licenses. Besides,Japan’s work force was disciplined,so it was capable _________14 applying the information it acquired. Finally,American and European companies,who were _________15 licensers,felt that the Japanese companies might take a large share of the world market _________16 they were not limited by licensing agreement.

2020年自考《金融市场学》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自考《金融市场学》试题及答案(卷二) 一、判断题 1.股票和股份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股票是形式,股份是内容。(对) 2.股东有权参加公司的决策,所以可以参与公司的经营。(错) 3.中国内地的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的股票,是境内上市股票。(错) 4.私募发行是指向特定的少数投资者发行股票,为了防止侵犯公众利益,必须向社会公众公布公司信息。( 错) 5.股利收益率又称获利率,是股份有限公司以现金形式发派的股息与股票市场价格的比率。( 错) 6.市场风险是无法回避的,投资者无法通过投资组合的方法回避市场风险。(对) 7.在兼并与重组过程中,收购方的股票价格与被收购方的股票价格同时回升。( 错) 8.经济周期会影响到股票的价格。两者的变动趋势一致。(错) 9.经营风险是由于公司经营状况变化而引起盈利水平改变从而产生投资者收益下降的可能性。故该风险只能通过改善经营来防范,而不能通过投资组合来降低其风险。(对) 10.股票发行协商定价方式主要适用于股票的折价发行。(错) 二、单项选择题 1.以下不是股票的基本特征的是(D)

A 收益性B风险性C流通性D期限性 2.一般来说,与优先股相比,普通股的风险(A )。 A较大B较小C相同D不能确定 3.以下不属于境外股票的是(A) A B股 B H股 C S股 D N股 4.我国目前发行股票时不允许(C ) A平发行B溢价发行C折价发行D境外发行 5.以下不属于二板市场的是(D) A美国的NASDAQ市场B欧洲的EASDAQ市场 C中国香港的创业板市场D深圳的中小企业板块 6.计算股利收益率,不需要的参数是(C) A现金股利B股票买入价C股票卖出价D股票的持有期 7.股票价格与市场利率的关系是(B) A市场利率上升,股票价格也上升B市场利率上升,股票价格下降 C两者没有关系D两者没有固定的变化关系 8.以下不是影响股票价格的微观因素的是(D) A盈利状况B派息政策C增资与减资D通货膨胀 9.你的朋友告诉你她刚收到她所持有的10 000面值的10年期国债每半年支付一次的息票,该国债的年息票率为6%。请问她共收到多少钱?(A) A、300元; B、600元; C、3 000元; D、6 000元。

全金融市场学自考试题汇总(含参考答案)电子教案

全国2012年10月金融市场学自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于 A. 1990 年7 月 B. 1990 年12 月 C. 1991 年7 月 D. 1991 年12 月 2 .同业拆借市场属于 A. 货币市场 B. 资本市场 C. 外汇市场 D. 黄金市场 3 .伦敦同业拆放利率是 A. SHIBOR B. LIBOR C. HIBOR D. NIBOR 5 .国际公认的三大专业信用评级机构不包括 A. 标准普尔公司 B. 穆迪投资服务公司 6 .不仅能取得固定股息,还有权和普通股一同参与利润分配的股票是 A. 累积优先股 B. 可赎回优先股 C. 参与优先股 D. 可转换优先股 7 .股票市场的首要功能是 A. 筹集资金 B. 引导资金合理流动 C. 优化资源配置 D. 风险定价 9 .一些较大的机构投资者不需经过经纪人或做市商,彼此之间直接进行大宗股票买卖的市场是 A. 场内市场 B. 场外市场 C. 第三市场 D. 第四市场 10. 我国A股目前实行的交割方式是 A. T+0 C. T+2

D. T+3 11. 在英国,投资基金被称为 A. 共同基金 B. 互助基金 C. 单位信托基金 D. 证券投资信托基金 B. 收入型基金、成长型基金、平衡性基金 C. 成长型基金、平衡性基金、收入型基金 D. 成长型基金、收入型基金、平衡性基金 13. 某基金认购费率为1%,某投资者以10000元认购该基金,则该投资者认购基金的份额数量为 A. 9800 份 B. 9900 份 C. 10000 份 D. 11000 份 14. 我国封闭式基金的收益分配 A. 每年只能分配一次 B. 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C. 每年不得少于两次 D. 没有规定 15. 两国货币的比价基本固定,汇率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上下波动的汇率制度是 A. 固定汇率制度 B. 共同浮动汇率制度 C. 联系汇率制度 D. 钉住浮动汇率制度 17. 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中,同时进入两个或多个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交易,以锁定一个无风险收益的交易者是 A. 套期保值者 B. 投机者 C. 投资者 D. 套利者 B. 相同 C. 咼 D. 没有关系 19. 下列不同的市场类型中,根据历史交易资料进行交易无法获取超额利润,技术分析无效,投资者可以通过基本分析获取超额利润的是 A. 无效市场 B. 弱式有效市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