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盾构法防水解析

隧道盾构法防水解析

隧道盾构法防水解析
隧道盾构法防水解析

⑴管片自身防水

⑵接缝防水

①采取沿管片肋面四周设置一道密封垫的方法进行环纵缝防水;

②密封垫采用符合标准的三元乙丙橡胶。

③采用批准的粘和剂按操作方法进行环纵缝防水;

④提高管片接头处密封垫的施作精度。

⑤在封顶块处的密封垫加工时,为防止封顶块插入时止水条挤出及扯断,在封顶块密封垫加工时加筋处理,并在施工中在密封垫涂刷润滑脂。

⑶螺栓防水

螺栓孔防水:采用遇水膨胀橡胶密封圈作为螺栓孔密封圈,利用压密和膨胀双重作用加强防水,而且材料到期可以更换。

⑷嵌缝

嵌缝防水是构成接缝防水的第二道防线。在密封垫寿命期满之后,虽然无法更新密封垫,但作为内道防水线的嵌缝材料是容易剔除并重新嵌填的。

⑸变形缝防水

⑹衬砌外注浆防水

因盾构施工的特点,在衬砌管片与天然土体之间存在环形空隙,通过同步注浆与二次注浆充填空隙,形成一道外围防水层,有利于区间隧道的防水。

具体措施

⑴管片上的弹性密封垫要粘贴牢固,并且材料的种类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尤其要注意管片角部材料粘结要紧密和牢固。

⑵管片角部粘贴未硫化的丁基橡胶腻子薄片。管错缝拼装后形成的“T”形缝是防水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在管片角部粘贴橡胶薄片,以加强角部防水,包括防止同步注浆浆液的漏入,要注意管片角部材料粘结要紧密和牢固。

在管片吊运过程中要避免触碰密封垫,发现脱落时要及时粘贴上去,在管片安装关,要安排一道检查程序。

⑶盾构操作要均衡(尤其在转弯处)。避免盾构机方向变化中角度较大导致管片出现较大的错台(不超过10mm)从而影响密封垫搭接和密贴。

⑷在紧固管片螺栓时,要确认止水圈的完好性。

⑴加强施工测量,提高盾构掘进质量,减小隧道轴线的偏差及纠偏力度,给管片的吊装创造一个良好的前提。这样才能保证管片铺设顺畅、橡胶垫各部位受力均匀,提高防水效果;

⑵加强管片拼装施工管理,提高拼装质量,对于接缝部位的防水效果至关重要。操作人员应经过岗位培训,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衬砌环脱出盾尾后一般采取多次拧紧连接螺栓,严格控制压浆部位的注浆量和注浆压力等措施。

⑶做好衬砌接缝的嵌缝工作。嵌缝密封材料采用单组分亲水性聚氨脂密封胶。

管片与地层空隙的防水措施

盾构推进后,盾尾空隙在围岩坍落前及时地进行压浆,不但可防止地面沉降,而且有利于隧道衬砌的防水,选择合适的浆液(初期粘度低,微膨胀,后期强度高)、注浆参数、注浆工艺,可形成稳定的管片外围防水层,将管片包围起来,形成一个保护圈。在软弱围岩中,还可在管片与围岩间的空隙注完水泥浆之后在贴近空隙的围岩中注入超细水泥或化学浆等,并应保证注浆量、注浆压力,以充填密实不留空隙。

洞门防水

⑴盾构进出洞时,用特殊的帘布橡胶圈以及可靠的固定装置,减少漏泥,漏水。

⑵改善井圈灌浆材料,使之适应变形。

⑶盾尾空隙回填灌浆材料,不仅有利于控制地面沉降,也是构成隧道外围防水圈的重要材料。

洞门止水

施工要点:

⑴拆除管片前,将从相邻管片的中间孔注浆以减少渗水。

⑵拆除管片后,对渗水部位仍要进行注浆封堵或预留引水导管,以确保施工面的干燥。

⑶对施工接缝要进行凿毛处理,对止水条的基面要清理干净并保持平整和干燥。

⑷遇水膨胀止水条要与基面密贴牢靠,搭接足够,并涂上缓膨剂。

⑸布置钢筋时不要触碰止水条,封闭模板前要仔细检查止水条的牢靠性。

⑹浇筑混凝土时要避免振捣棒碰到止水条,振捣要均匀到位。

⑺浇完混凝土后要及时养护14天,在达到规定强度前不得拆除模板,以免出现渗水裂缝。

⑻对拆模后的渗水部位要及时进行注浆处理,并以环氧水泥砂浆拌平。

风道与盾构隧道接口防水措施可参照联络通道与盾构隧道接口的处理方式。

⑷二衬施工缝的防水措施

施工缝处防水采用中埋20×30遇水膨胀止水腻子条

先浇混凝土施工缝处预留凹槽,深度为止水条厚度的一半,在后浇混凝土前粘钉止水条,防止未浇混凝土而止水条已膨胀完毕。施工缝是产生渗漏水的薄弱环节,施工中应采取有效措施。

①先浇部分砼达到强度,将表面凿毛,止水条粘贴处槽口不该凿毛,而应将杂质、木屑片剔除干净。

②止水条使用前先检查核实保质期,并在表面及切口处涂刷厂方提供的缓膨胀剂,风干后使用。

③止水条安装8小时前应停止施工缝处砼养护,采取措施防止水进入,安装止水条时,用高压风吹干净贴面。

④灌注混凝土前4小时用湿固性环氧树脂粘接止水条,并铺以水泥钉固定。

⑤施工缝处浇筑砼时要加强振捣但不能直接振捣止水条。

地铁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方案

地铁盾构法隧道施工技 术方案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地铁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方案

地铁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方案 1.施工流程图 1.1盾构法隧道施工流程图 图1盾构隧道施工流程图 1.2盾构始发流程图 图2 始发流程 图 2.盾构机下井 盾构机从盾构工作井吊入,每台盾构机本身自重约200t ,分解为 5 块,最大块重约60t 。综合考虑吊机的起吊 能力和工作半径,安排1 台200t 和一台40t 汽车吊机进行吊入任务。盾构机下井拼装顺序见图3。 图3盾构机下井拼装示意图 在吊入盾构机之前,依次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1.将测量控制点从地面引到井下底板上; 2.铺设后续台车轨道; 3.依次吊入后续台车并安放在轨道上; 4.安装始发推进反力架,盾构管片反力架示意图见图4; 5.安装盾构机始发托架,盾构始发托架示意图见图5。 图4盾构管片反力架示意图 掘进

图5 盾构始发托架示意图 3.盾构机安装调试 3.1盾构机的安装主要工作 1.盾构机各组成块的连接; 2.盾构机与后续设备及后续台车之间各种线路、管线和机械结构的连接。 3.盾构机内管片安装器、螺旋输送器、保园器的安装; 4.台车顶部皮带机及风道管的连接; 5.刀盘上各种刀具的安装。 3.2盾构机的检测调试主要内容 1.刀盘转动情况:转速、正反转; 2.刀盘上刀具:安装牢固性、超挖刀伸缩; 3.铰接千斤顶的工作情况:左、右伸缩; 4.推进千斤顶的工作情况:伸长和收缩; 5.管片安装器:转动、平移、伸缩; 6.保园器:平移、伸缩; 7.油泵及油压管路; 8.润滑系统; 9.冷却系统; 10.过滤装置; 11.配电系统; 12.操作控制盘上各项开关装置、各种显示仪表及各种故障显示灯的工作情况。 盾构机在完成了上述各项目的检测和调试后(具体应遵照盾构机制造厂家提供的操作手册进行),即可判定该盾构机已具备工作能力。 4.盾构进洞 1.盾构进洞前50 环进行贯通测量,以确定盾构机的实际位置和姿态。此后的掘进不允许有大的偏差发生,逐渐按偏差方位调整盾构机姿态和位置,满足盾构进洞尺寸要求。这一调整应在盾构刀盘进入洞前加固土前完成,以避免盾构进洞发生意外。

盾构法隧道工程防水施工工艺标准

2.7 盾构法隧道工程防水施工工艺标准 2.7.1 总则 2.7.1.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在软土和软岩中采用盾构掘进和拼装钢筋混凝土管片方法修建的区间隧道结构防水施工。 2.7.1.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02 (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2.7.2 术语、符号 2.7.2.1 术语 (1)盾构法:采用盾构掘进机进行开挖,钢筋混凝土管片、复合式管片、砌块、现浇混凝土等作为衬砌支护的隧道暗挖施工法。 2.7.3 基本规定 2.7. 3.1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分为4 级,各级标准应符合《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02 3.0.1 条的规定。 2.7. 3.2 地下工程的防水设防的要求,应按《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02表3.0.2-2 的规定选用。 2.7. 3.3 不同防水等级盾构隧道的衬砌防水措施应符合表2.7.3.3 规定: 不同防水等级盾构隧道的衬砌防水措施表2.7.3.3 2.7. 3.4 管片防水涂层必须由相应资质的专业防水队伍进行施工。 2.7. 3.5 管片外防水涂层和管片接缝所使用的防水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2.7.4 施工准备 2.7.4.1 技术准备 (1)施工单位应认真学习图纸,并进行图纸自审、会审工作,以便理解盾构施工中防水工程的施工要点。 (2)依据工程总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则,编制防水工程施工方案,明确工艺流程,指导施工。 (3)根据穿越土层的工程水文地质特点辅以以下相应技术措施: 1)疏于掘进土层中地下水的措施;

2021盾构隧道防水堵漏技术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2021盾构隧道防水堵漏技术

2021盾构隧道防水堵漏技术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1国内外隧道建设及防水情况国内外已建成大量地铁、隧道,逐步形成了较成熟的结构设计计算理论与工程实践体系,但是在隧道及地下工程的防水方面认识则相对落后。地铁不可避免地要经过含水量较高的地层(如上海地铁所处地层大多为饱和含水软粘土层),所以必将受到地下水的有害作用。如果没有可靠的防水、堵漏措施,地下水就会侵入隧道,影响其内部结构与附属管线,乃至危害到地铁的运营和降低隧道使用寿命。盾构隧道渗漏水的位置是管片的接缝、管片自身小裂缝、注浆孔和手孔等。其中以管片接缝处为防水重点。通常接缝防水的对策是使用密封材料,以西德为代表的欧洲方面,采用非膨胀合成橡胶,靠弹性压密,以接触面压应力来止水,以耐久性与止水性见长。德国PHOENIX公司提供的隧道衬砌合成橡胶垫就是其中较典型的形式,其工作机理如图1所示。以日本为代表的方面,则采用水膨胀橡胶,靠其遇水膨胀后的膨胀压止水。它的特点是可使密封材料变薄、施工方便,但耐久性尚待验证。国内主要采用水膨胀橡胶,并

嵌缝施工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1.1驷马桥北站~动物园站区间 (1) 1.2动物园站~熊猫大道站区间 (1) 2.工程数量 (1) 2.1嵌缝 (2) 2.2吊装孔封堵 (2) 3.人员配置 (2) 4.施工方案 (3) 4.1嵌缝作用和目的 (3) 4.2嵌缝施工 (4) 4.3吊装孔封堵 (4) 4.4脚手架搭 (4) 五、进度计划 (5) 六、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5) 七、安全生产 (5) 八、文明施工 (6) 九、应急措施 (7)

áa??í¨μào?±??)?D??à?3ì ( · ? CK36+645.000 áa??í¨μào?±??)?D??à?3ì ( · D? CK35+360.000 CK34+880.000 ?á?ˉ?ü1?????eμ?à?3ì 1 ?á?ˉ?ü1???????à?3ì 1 μ CK35+930.800 CK36+116.100 ?ˉDüü1?????eμ?à?3ì ?1 ?ˉDüü1???????à?3ì ?1 μ CK37+365.900 áa??í¨μàD??à?3ì ? ? CK37+215.000 °? ? ?? 1 ? 1 嵌缝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成都地铁 3 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 05 标合同段盾构区间工程位于成 都市成华区,本标段区间包含驷马桥北站~动物园站区间和动物园站~熊 猫大道站区间。区间线路出驷马桥北站后,沿川陕路向北入动物园站,出 动物园站,继续沿川陕路北行,下穿三环路川陕立交桥后向北,在川陕路 与熊猫大道交叉路口进入熊猫大道站。区间工程范围示意图如图 1-1 所示。 ? á? í? ?± ±? ? × ó? ?1048.811m × ó? ?1248.427m ? ˉ? ?? ó ò ?? ?1050.800m ó ò ?1249.619m ? á? ˉ? ü 1? ?? ? ? ˉD ü ü 1? ?? ? D ü ? ¨′ óμ à? ? 图 1-1 区间工程范围示意图 1.1 驷马桥北站~动物园站区间 驷马桥北站~动物园站区间盾构隧道起讫里程:YDK34+880.000~ YDK 35+930.800,其中右线隧道长 1050.8m ,左线隧道长 1048.811m , 左线短链长 1.989m 。 1.2 动物园站~熊猫大道站区间 动物园站~熊猫大道站区间盾构隧道起讫里程:YDK36+116.100~ YDK37+365.900,右线隧道长 1249.619m ,左线隧道长 1248.427m ,其 中右线短链长 0.184m ,左线短链长 1.373m 。 2、工程数量

盾构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地质描述 第一节概述 一、概述 二、线路段工程地质条件 (一)、地形、地貌 。 (二)、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三)、水文地质特征 区间地质描述 区间地质描述详见表7-1-1、表7-1-2;土体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7-1-3、7-1-4。。 一、科技路站 第三节补充地质勘察

第二章工程特点 第一节工程主要技术难点及对策 第二节工程的主要特点 一、交叉多,干扰大 集中体现在结构交叉多、工序交叉多、接口界面交叉多、专业交叉多、前期与后期交叉多,施工相互干扰较大。执行关键工期计划所发生的各规定部分的工期偏差,会影响其它作业。结构的多交叉,存在空间效应与体系转换问题。 二、地处市区,环境特殊 主要体现在地面建筑物密集,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必须严格控制,文明施工要求严格,环境保护标准高。 三、任务重,系统性强 全部工程要求在33个月内完成。其中,盾构机需要引进,鉴定、安装、调试,前期试掘进进度会放缓,中间加快,出洞又会放缓,还要调头、转场,工序复杂,任务重。采用盾构机施工,这是隧道工厂化施工的模式,其系统性特别强,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匹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施工效率,直接影响施工的安全、质量、速度。四、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 地铁隧道主要穿越Ⅱ4、Ⅲ1层。Ⅱ4层以上主要为砂性土,其渗透性强,富水性好,围岩稳定性极差。Ⅱ4、Ⅲ1层水平分层,盾构机易磕头;且局部地区覆盖层过浅。施工中容易造成地面隆起或沉降。 第三章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到位,将直接影响施工总体安排,影响主体工程能否按时开工,影响到工程开工后能否顺利进行,施工前必须做好各项准备。我局中标后,迅速组成项目部开展各项工作。在最

盾构法隧道的嵌缝防水

盾构法隧道的嵌缝防水 摘要:嵌缝防水是盾构法隧道防水的最后一道防线。结合上海市地铁2号线区间盾构隧道嵌缝防水的设计与施工,阐述了嵌缝防水的意义和设计思路,并着重介绍了嵌缝防水施工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l 嵌缝概述 1.1 嵌缝的作用 一般而言,盾构法隧道防水的原则是“以防为主、多道防线、综合治理”。其防水施工的内容主要包括:衬砌自防水、衬砌外防水涂层、衬砌接缝防水(弹性密封垫防水、嵌缝防水)、螺栓孔防水、渗漏处理(盾尾充填注浆等)。 嵌缝施工作为一道防水措施的主要作用是将接缝允许渗漏量的水引导至规定位置,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泄水方法,而不是堵水方法。 盾构法隧道防水的根本在于衬砌自防水和衬砌接缝的弹性密封垫防水。若这两道防水措施出现问题,比如钢筋混凝土管片抗渗能力不足、拼装时管片碎裂或是弹性密封垫放置不当(如水膨胀橡胶提前膨胀,接缝夹浆),这时地下水就会进入隧道内部。若渗漏量较小,在嵌缝范围内的渗漏水会沿着嵌缝槽内沿流至端部排出,以保证嵌缝范围内无水渗出。若渗漏量较大超过允许值,则必须采取堵止措施。 有的施工单位以为嵌缝能堵止渗漏水,其实目前采用的嵌缝型式虽然能在潮湿基面上施工,但若嵌缝槽有冒水、滴漏现象应先堵漏止水,再行施工。

根据国标《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防水等级共分4级,而按市标《盾构隧道防水技术规程》只有要求达到一级防水的工程,嵌缝防水才是必选项目。因此,除重要的城市道路隧道和地铁隧道(也只是防水等级2级的工程)外,许多盾构法隧道衬砌并不嵌缝或仅在局部区段嵌缝。 1.2 嵌缝设计简介 1.2.1 嵌缝的材料 嵌缝作业是依靠嵌缝材料的充填和粘接力达到密封防水的目的。一般要求嵌缝材料与基面有良好的粘接性(以承受衬砌外壁的静水压力),较好的弹性(以适应隧道变形),并且它的材料性能须保持稳定。 嵌缝材料种类繁多,上海地铁2号线中,选用了水膨胀腻子加封氯丁胶乳水泥的方案。 当地下水从接缝渗入时,腻子遇水膨胀堵住渗水路径。为防止水膨胀腻子膨胀应力过度,使用了工字型的膨胀控制材料(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制作)。这样不仅能控制膨胀倍,还能控制膨胀方向,同时使腻子处于双向受力状态,减少了发生剪切破坏的可能性。率槽口外封Ω形的氯丁胶乳水泥,可加固工字条而自身不易碎裂。1.2.2 嵌缝的范围 盾构隧道单层衬砌全部嵌缝是极为少见的。一般认为,水是无孔不入的,由于盾构法装配式衬砌隧道有无数的管片接缝,因此要做到全封闭防水是很困难的,防水层上的任何瑕疵都会成为地下水渗入的途径。所以就目前的看法,全断面的嵌缝作业也是没必要的。

城市轨道交通盾构隧道防水措施(新编版)

Enhance the initiative and predictability of work safety, take precautions, and comprehens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work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城市轨道交通盾构隧道防水措施 (新编版)

城市轨道交通盾构隧道防水措施(新编版)导语: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统筹规划,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综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文档可用作电子存档或实体印刷,使用时请详细阅读条款。 摘要:防水是地铁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地铁运营环境、结构的坚固性和耐久性及地铁运营成本和运营安全。因此,做好地铁防水,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盾构隧道防水要求出发,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盾构隧道的防水措施。 关键词:防水;措施;轨道交通 地铁盾构隧道防水要求 地铁防水是地铁建造质量的重要环节,防水的好坏关系到地铁的使用性、耐久性、安全性,这就要求地铁需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良好的防水是地铁正常运营的需要。 2、良好的防水是工程本身坚固性和耐久性的要求。 3、良好的防水是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的需要,是避免引发地质灾害事故的需要。 4、良好的防水对减少地铁运营阶段的维修成本起到重要的作用。 盾构隧道防水的措施

1、螺栓孔及吊装孔的防水措施 (1)螺栓孔的密封圈也采用遇水膨胀橡胶材料,利用压密和膨胀双重作用加强防水,使用寿命终结可以进行更换,另外连接螺栓的防腐蚀处理是延长使用寿命、防止隧道渗漏的重要方面,也不能忽视。根据现场条件和已有经验,可采用填实保护法,涂敷保护法或封盖保护法等保护螺栓不被水浸锈蚀,并对螺栓进行热浸锌处理。 (2)吊装孔设计为不通透管片混凝土式样,预留300mm的混凝土层,只有当隧道内出现渗漏水时,才凿穿渗漏水处附近管片上吊装孔处的混凝土层,进行二次注浆堵水。另外吊装孔内设置止流阀,注浆管端头可做成可拆卸式,当注浆结束后,将活动端头部分拆除,清除预留孔内残余物,填入弹性密封材料,并用高性能焦油环氧树脂封固孔口,防止管片外部的水沿注浆孔渗入。密封圈和密封塞均用遇水膨胀橡胶制作。 2、管片与地层空隙的防水措施 盾构推进后,盾尾空隙在围岩坍落前及时地进行压浆,不但可防止地面沉降,而且有利于隧道衬砌的防水,选择合适的浆液(初期粘度低,微膨胀,后期强度高)、注浆参数、注浆工艺,可形成稳定的管片外围防水层,将管片包围起来,形成一个保护圈。在软弱围岩中,还

盾构法隧道施工管片螺栓防水保护罩说明

盾构法隧道施工管片螺栓防水保护罩说明 目前,盾构法隧道施工管片螺栓防水的处置方法为:特制一个保护罩,材质为聚丙烯(简称PP)或高密度聚乙烯(HDPE),厚度为2mm,在罩内填充双组份聚氨酯或聚硫密封胶(基于环保考虑,聚硫密封胶逐渐在被抛弃)。 原始设计为(如下图1): 保护罩容积:((74/2)2*(1/3)0.5*6*5+(70/2)2*(1/3)0.5*6*43)/1000=205cm3 但是,这个保护罩的设计图是存在错误的,由小图7-7可以得知,保护罩的内净空高度为5+15+15+15-2=48mm,而所需高度为8+27+14=49mm。 图纸说明中的第二句“2、图中给出的保护罩断面尺寸仅供参考,现场施工前应进行试套。” 螺栓垫片设计厚度为8mm,而罩内高度为5mm,需将此高度由5mm 调整到10mm(大于螺栓垫片本身厚度8mm),则保护罩的容积增加到:((74/2)2*(1/3)0.5*6*3+(70/2)2*(1/3)0.5*6*43)/1000=229cm3 每根螺栓两端罩內体积为155cm3: ((70/2)2*3.1416*8+0.25*(53*0.5)*(53*0.866)*6*27+(30/2)2*3.1416*14+(70/2) 2*3.1416*8+0.25(53*0.5)*(53*0.866)*6*19)/1000=155cm3 则每根螺栓两端所需填充料体积为:229*2-155=303cm3 所需填充料的体积甚至超过了螺栓本身的体积,因此可认为原设计存在优化可能性,在保证螺栓防水效果的前提下,可以将保护罩的罩内净尺寸优化为(如下图2):

其中类型一保护罩针对螺栓有螺纹的这一端,而类型二则针对螺栓有自带螺母这一端,类型一+类型二的罩内容积为230cm3,每根螺栓两端所需填充料体积为:230-155=75cm3,填充料体积差异为:303-75=228cm3(/根)。(实际施工中,因螺栓制造时的负公差,填料耗量会超过上述计算量,但耗量差值是由两种保护罩的净容积差造成的,是不变的)。 经济分析: 1. 填充物按双组份聚硫密封胶考虑,相应参数为:密度1.5g/cm3,市场批发价14元/kg,每根螺栓填充物节省金额=228cm3*1.5g/cm3*14元/kg/1000=4.79元(/根), 2. 保护罩安装有两种设计要求,分别为顶部45°和180°,如设计要求为顶部45°,则需安装保护罩的螺栓3、5、7,平均按照5根考虑则每环节约材料成本为4.79*5=2 3.95元,按24元/环计;如设计要求为顶部180°,则需安装保护罩的螺栓平均按照15根考虑则每环节约材料成本为 4.79*15=71.85元,按72元/环计。 产品特点 1.厚度。为贯彻“建百年地铁,铸精品工程”的指导思想,本保护罩厚度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制造,为足尺寸的2mm,单个保护罩可承受的净压重>80kg。 2.标识线。罩体内外均有三根40/50/60ML刻度线,方便工人准确添加,减 少浪费(友情提示:如配备性能配套的填料工具则将更加事半功倍)。

盾构隧道防水施工措施

盾构隧道防水施工措施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李懂懂 —、引言: 本文主要阐述盾构施工中对隧道防水的措施,使隧道防水作业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二、工程概况: 本标段共有两站(尹山湖中路站、东方大道站)三区间(邀湖路站~ 尹山湖中路站区间、尹山湖中路站?东方大道站区间、东方大道站?独墅湖南站区间)和电缆通道(尹山湖中路主变电所35KV电缆通道)车站及电缆通道采用明挖法施工,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三、 质量要求: a、整个标段区间盾构隧道应满足国标二级防水标准,同时满足初步设计技术要求的隧道上半部不允许渗漏水,结构表面偶见湿渍及隧道下半部、洞门及联络通道允许有少量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实际渗漏量小于0.1L/m2d。 b、隧道渗水量每昼夜不超过0.06升/平方米;任意100平方米每昼夜渗水量w 10升。隧道顶不允许滴水,侧面允许有少量、偶见湿渍,即隧道内总湿渍面积w 4/1000总表面积,任意100m2隧道内表面

的湿渍不超过4点,任一湿渍面积w 0.15平方米。衬砌接头不允许漏泥砂和滴漏,拱底块在嵌缝后不允许有渗水。 四、引用规范与依据: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本行业工法及先进成熟的施工技术; 我公司在苏州2号线的施工经验。 五、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措施 5.1盾构进、出洞防水施工 盾构出洞时,为防止泥沙及水的涌出,需设置帘布橡胶圈,出洞装置包括帘布橡胶板、圆环板、扇形板及相应的连接螺栓和垫圈。安装顺序为帘布橡胶板T圆形板T扇形板,自上而下进行。安装时圆形板的压板螺栓拧紧,使帘布橡胶板紧贴洞门,防止盾构出洞后同步注浆浆液泄漏。盾构出、进洞处,车站与隧道的连接构造---钢筋砼洞圈未浇捣或未达到设计强度前,设置衬砌拉紧装置,即将近洞口的10环衬砌用[14槽钢沿隧道纵向拉紧。[14设置在管片的起重螺母处,用①50圆柱管螺纹加M36螺栓将[14可靠地栓紧在管片上,以防止洞口衬砌环缝松驰、张开并造成漏水。同时每100环管片的环圈中抽10环,每环抽样3个测试点,合计纵缝30个点,且环缝与纵逢不得大于10mm,由监理单位测量复测,环缝抗水压力为0.6Mpa/cm 2,环圈底下水头的水压力为0.3Mpa/cm 2⑶ 洞门衬砌防

盾构法施工

盾构法 编辑词条 盾构法所属现代词,指的是在地层中修建隧道和大型管道的一种暗挖式施工方法。 目录 盾构法 正文 编辑本段盾构法 编辑本段正文 采用盾构为施工机具,在地层中修建隧道和大型管道的一种暗挖式施工方法。施工时在盾构前端切口环的掩护下开挖土体,在盾尾的掩护下拼装衬砌(管片或砌块)。在挖去盾构前面土体后,用盾构千斤顶顶住拼装好衬砌,将盾构推进到挖去土体空间内,在盾构推进距

离达到一环衬砌宽度后,缩回盾构千斤顶活塞杆,然后进行衬砌拼装,再将开挖面挖至新的进程。如此循环交替,逐步延伸而建成隧道(图1)。 历史和发展用盾构法修建隧道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最早进行研究的是法国工程师M. I.布律内尔,他由观察船蛆在船的木头中钻洞,并从体内排出一种粘液加固洞穴的现象得到启发,在1818年开始研究盾构法施工,并于1825年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下,用一个矩形盾构建造世界上第一条水底隧道(宽11.4米、高6.8米)。在修建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两次被河水淹没,直至1835年,使用了改良后的盾构,才于1843年完工。其后P.W.巴洛于1865年在泰晤士河底,用一个直径2.2米的圆形盾构建造隧道。1847年在英国伦敦地下铁道城南线施工中,英国人J.H.格雷特黑德第一次在粘土层和含水砂层中采用气压盾构法施工,并第一次在衬砌背后压浆来填补盾尾和衬砌之间的空隙,创造了比较完整的气压盾构法施工工艺,为现代化盾构法施工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盾构法施工的发展。20世纪30~40 年代,仅美国纽约就采用气压盾构法成功地建造了19条水底的道路隧道、地下铁道隧道、煤气管道和给水排水管道等。从1897~1980年,在世界范围内用盾构法修建的水底道路隧道已有21条。德、日、法、苏等国把盾构法广泛使用于地下铁道和各种大型地下管道的施工。1969年起,在英、日和西欧各国开始发展一种微型盾构施工法,盾构直径最小的只有1米左右,适用于城市给水排水管道、煤气管道、电力和通信电缆等管道的施工。 中国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首先在辽宁阜新煤矿,用直径 2.6米的手掘式盾构进行了疏水巷道的施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盾构,直径最大为11.26米,最小为3.0米。正在修建的第二条黄浦江水底道路隧道,水下段和部分岸边深埋段也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的千斤顶总推力为108兆牛,采用水力机械开挖掘进。在上海地区用盾构法修建的隧道,除水底道路隧道外,还有地铁区间隧道、通向河海的排水隧洞和取水管道、街坊的地下通道等。 盾构法的优越性盾构法施工得到广泛使用,因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①在盾构的掩护下进行开挖和衬砌作业,有足够的施工安全性;②地下施工不影响地面交通,在河底下施工不影响河道通航;③施工操作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④产生的振动、噪声等环境危害较小;⑤对地面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影响较小。

盾构法隧道结构防水

盾构法隧道结构防水 8.1.1 (原规范6.1.1,修改条文) 原条文对盾构法隧道防水作了总体规定,故予以保留。其中“工程处于侵蚀性介质时,应采用……耐侵蚀性附加防水层”一句,因这种防水层为涂于管片外背面的防水涂料而非防水卷材、防水砂浆类材料,故明确地改写为“外防水涂料”。 8.1.2 (增加条文) 针对不同防水等级的盾构隧道确定相应的防水措施。表8.1.2主要依据国内多年盾构隧道防水的实践总结,同时参照了盾 构隧道建设实践较多的上海市的市标“盾构法隧道防水技术规程”而制定;考虑到“阴极保护与金属埋露件防腐”等主要是关于防腐蚀措施,“回填注浆”措施主要是控制盾构推进,防止地面沉降,它们虽与防水也有关系,但不直接影响防水等级,故不予列入。 对嵌缝密封的意义与功效国内外评价不尽相同,因此即使防水等级为一级的工程也不要求“必选”,而用“应选”。混凝土内衬往往也是加强初次衬砌的防水措施,它可以按要求全断面或局部(如底部)采用,但考虑到造价、工期等因素,对防水等级为一级的工程用“宜选”,二级的工程为“局部宜选”。应该指出的是,随着盾构法施工技术的发展,除了二次衬砌(内衬)在减少,嵌缝作业也有减少的趋势。 外防水涂料采用与否,虽然由地层中是否有侵蚀性介质为主要确定因素,隧道防水等级为次要因素。但外防水涂料不仅有防腐蚀作用,也能起到防渗作用,故仍列入。在一级防水等级中用“宜选”,在二、三级防水等级中,因并非隧道经过的全部地段都有侵蚀性介质,并且各地段埋深差异也可能很大,因而要求也不尽相同,故规定“部分区段宜选”。 8.1.3 (原规范6.1.2,修改条文) 管片的精度直接影响拼装后隧道衬砌接缝缝隙的防水,应予列入。考虑到精度不高的砌块可用于防水等级4级的隧道工程, 因此,原6.1.2条对管片尺寸精度规定为“不应大于1.5mm”,就欠妥当了。本条对钢筋混凝土管片的制作钢模及管片本身的尺寸误差作了相应规定,以保证管片拼装后隧道衬砌接缝缝隙的防水性能。

管片嵌缝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和原则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原则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1) 2.1工程简介 (1) 2.2工程地质 (2) 2.3水文地质 (2) 第三章嵌缝施工人员、材料、机械 (3) 3.1嵌缝施工人员 (3) 3.2嵌缝材料 (3) 3.3嵌缝施工机械 (4) 第四章管片嵌缝施工方法 (5) 4.1嵌缝范围及施工图 (5) 4.2施工材料 (7) 4.3施工工具的准备 (7) 4.4作业步骤与工艺要求 (7) 4.4.1环、纵缝清理 (8) 4.4.2嵌填及抹平 (8) 4.4.3管片嵌缝施工材料及用量 (8) 第五章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 (8) 第六章安全保障措施 (9) 第七章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9) 第八章应急措施 (9)

第一章编制依据和原则 1.1编制依据 1、《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 2、《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4、《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5、《混泥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6、成都市轨道交通10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图纸; 7、成都市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总体组发放的相关文件及联系单; 8、成都市地铁公司提供的各种基础资料(纸质文件及电子文件); 9、成都市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中间风井(不含)~金花站区间《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2编制原则 1、遵循本盾构隧道防水“以防、排、截、堵相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防水原则。 2、确保管片嵌缝的合理性与可实施性; 3、确保管片嵌缝做到经济实用性。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成都地铁十号线一期工程土建四标为华金区间风井至金花站检修库盾构区间,右线起止点里程YDK5+617.704~YDK7+151.363,区间全长1533.659m;左线起止点里程ZDK5+634.803~ZDK7+197.331,区间全长1562.501m。盾构机从中间风井始发,向大里程方向行进,在金花站检修库吊出。 正线穿越厂房、新苗村住宅区等建筑物群,平行绕城高速公路方向向西北方向,在YDK7+013~YDK7+100处斜穿绕城高速(K48+216.80~K48=317)到达金花站。区间共投入两台盾构机分别为中铁装备65#、66#。区间设置两处联

盾构区间隧道防水施工方案[优秀工程方案]

大明宫站~龙首原站盾构区间防水 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大明宫站~龙首原站区间施工图 西安地铁二号线TJSG-10标施工组织设计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2.工程概况 本区间防水主要包括嵌缝防水及封堵手孔防水. 2.1防水施工标准 盾构法区间隧道防水等级为二级,顶部不允许滴漏其他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总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 6/1000;任意100米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4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2米2.衬砌接头不允许漏泥沙和滴漏,拱底部分在嵌缝后不允许有渗水. 3.防水施工 3.1嵌缝防水 3.1.1嵌缝范围 盾构进出洞及临近联络通道两侧各25环做环纵逢整环嵌缝,其余段落嵌缝范围为:拱顶45°和拱底90°范围,确保拱底不漏沙,拱顶电气机车接触网铜缆及道床上的轨道不被水滴锈蚀.具体见下图.

3.1.2嵌缝材料 衬砌变形缝嵌缝及联络通道处特殊管片与两端混凝土管片间嵌缝以高模量聚氨酯密封胶嵌填,其它采用氯丁胶乳水泥嵌填. 3.1.3嵌缝时间 嵌缝作业必须在盾构千斤顶影响范围外及隧道稳定后进行.因此区间盾构机均已出洞故均不在盾构千斤顶影响范围内,待出洞端二次注浆稳定后即可以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施工. 3.1.4嵌缝作业条件 1)凡有渗漏处均应先进行堵漏处理,处理后观察无渗漏现象才能进行嵌缝.

2)嵌缝槽槽口有严重缺碎需先做修补,修补后待修补处达到龄期后再做嵌缝. 3)嵌缝槽内面不得有积水或残存污物,嵌缝前必须先清理干净. 3.1.5嵌缝作业步骤 1)将错台大于5米米的部位用打磨机进行打磨,打磨至错台小于5米米后再进行下一步工序. 2)嵌缝槽内面清理干净. 3)因电瓶车轨道还要继续留用,所以在嵌缝前应将落在环缝上的轨枕移到非环缝位置上,然后将轨枕与钢轨固定. 4)一般嵌缝方式的部位槽壁先以YJ-302界面处理剂处理,然后嵌填氯丁胶乳水泥. 5)特殊嵌缝嵌填前,应先以底涂料闭孔泡沫聚乙烯处理再用高模量聚氨酯密封胶嵌填. 3.1.6材料选取及检验 防水材料进场的同时,应及时上报防水材料厂提供的厂家生产许可证、产品防伪标志、产品合格证及产品出厂检测报告.工程进行中,请监理对防水材料进行现场抽样,送见证实验室进行抽样检测. 3.1.7材料性能要求 1)氯丁胶乳水泥 技术指标 氯丁胶乳技术性能指标 2)YJ-302界面处理剂

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

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 导语:盾构法施工是一种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隧道掘进施工方法,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大量将这种技术应用于城市地铁和大型城市排水隧道施工。我国近年来也开始在城市地铁隧道、越江越海隧道、取排水隧道施工中采用此项技术,以替代原来落后的开槽明挖或浅埋暗挖等劳动密集型施工方法。 关键词:地铁盾构施工盾构施工技术盾构施工测量点击进入VIP充值通道 地铁盾构机分类及组成 地铁盾构机根据其适用的土质及工作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压缩空气式、泥浆式,土压平衡式等不同类型。盾构机主要由开挖系统、推进系统排土系统管片拼装系统、油压、电气、控制系统、资态控制装置、导向系统、壁后注浆装置、后方台车、集中润滑装置、超前钻机及预注浆、铰接装置、通风装置、土碴改良装置及其他一些重要装置如盾壳、稳定翼、人闸等组成。海瑞克公司在广州地铁使用的典型土压平衡式盾构机为主机结构(盾体及刀盘结构)断面形状:圆形、用钢板成型制成,材料为:S335J2G3。主要由已下部分构成:刀盘、主轴承、前体、中体、推进油缸、

铰接油缸、盾尾、管片安装机。主机外形尺寸:7565mm(L)X6250(前体)X6240(中体)X6230(盾尾)。 ①压缩空气式盾构 1886 年Greatbhad 首次在盾构掘进隧道中引了这种工法,该工法利用压缩空气使整个盾构都防止地下水的侵入, 它可在游离水体下或地下水位下运作。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用压缩空气来平衡水压和土压。传统的压缩空气式盾构要求在隧道工作面和止水隧道之间封闭一个相对较大的工作腔,大部分工人经常处于压缩空气下, 这会对掘进隧道和衬砌造成干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又出现了用无压工作腔及全断面开挖的压缩空气式盾构和带有无压工作腔及部分断面开挖的压缩空气式盾构等。 ②土压平衡式盾构 20 世纪70 年代日本就开发土压平衡式盾构,不用辅助的支撑介质,切割轮开挖出的材料可作为支撑介质。该法用旋转的刀盘开挖地层,挖下的渣料通过切割轮的开口被压入开挖腔,然后在开挖腔内与塑性土浆混合。推力由压力舱壁传递到土浆上。当开挖腔内的土浆不再被当地的土和水压固化时就达到平衡。如果土浆的支撑压增大超过了平衡,开挖腔的土浆和在工作面的地层将进一步固化。与泥浆式盾构相比优点在于:无分离设备在淤泥或粘土地层中使用,覆盖层浅时无贯穿浆化的支撑泥浆泄露的危险。 ③泥浆式盾构 1912 年,Grauel 首次建造了泥浆式盾构。该法可以适用于各种松

盾构法施工隧道的防水浅谈

盾构法施工隧道的防水浅谈摘要盾构工法施工隧道已成为现代城市地下施工的主流。而地工程的防水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复杂的工作。作者根据自己在盾构施工中切身体会,对盾构法施工隧道的防水进行一下浅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盾构防水注浆管片止水条嵌缝 1 概述 由盾构工法施工的隧道的防水是一项相当复杂而又有一定难度的工作。据统计,有一半以上的地下工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水,有的还相当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上海地铁一号线就曾因渗而造成接触网短路。 盾构工法施工的防水包括施工过程中阻止掌子面地层失水和隧道构筑物的防水。前者根据不同类型的盾构同有不同的施工工法及冻结、注浆等辅助工法来解决。本文主要谈论后者。 盾构隧道渗漏水的主要原因如图1所示,涉及到环境条件、管片质量和构造、止水材料、施工水平等诸多因素。

认为盾构法隧道的自防水包括管片防水和注浆防水。 2.1管片防水 钢筋砼管片拼装形成最终供使用的隧道,所以,管片自身的防水能力对隧道防水起决定作用。这就要求采用高精度的模具制作管片,从而保证管片尺寸精度。根据设计要求的砼等级和防水等级准确地设计砼配合比,并准确地依照配合比拌制砼,且对碎石和砂子的级配和含泥量严格要求。通常在有关规范要求的基础上还要求水泥标号不宜小于525#,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石子粒径求宜大于40mm,所含泥

土不得成块,也不得包裹在三石子表面,砂子宜用洁净的中砂。 砼浇筑振捣必须密实,不得有漏振、久振及超振,以砼开始泛浆及不冒气泡为准,一般振捣时间为15~30S。 砼养护工作尤为重要,应作为一项重要的工序来抓,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要求进行养护,并且在砼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拆模,以免因温度或别的原因造成管片破损及裂缝等内伤,给管片自身防水带来困难。 2.2 注浆防水 一般盾构机刀盘半径较盾构半径稍大,造成了管片背后和开挖围岩之间存在着一定孔隙,需由完善的注浆工艺注浆填充。既起到回填注浆的作用,保证地层不过量沉降,又对隧道防水是一道坚实的屏障,如果注浆量不足或质量不好,则管片背后很容易形成漏水通道,最终造成隧道的渗漏水,不仅隧道难以提供正常使用,还会引起地下水流动或水位下降,引起地层下沉。 在盾构法隧道施工中注浆是一道基本程序,对注浆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对注浆量、注浆压力和注浆材料的控制。 2.2.1 注浆量 关于注浆量,只考虑由几何关系决定的盾尾空隙量是不够的。在注浆的过程中,由于壁后注浆压力引起周围地层的劈裂现象或伴随劈裂现象而使注浆量增加。图2、图3分别

地铁区间盾构隧道管片嵌缝防水技术

地铁区间盾构隧道管片嵌缝防水技术 摘要:回顾了盾构隧道管片嵌缝防水在轨道交通区间隧道工程技术发展各阶段得应用情况,通过分析其在工程施工与运营实践中得利弊,论述了嵌缝止水与嵌缝导水等技术演变得过程,并结合地铁运营特点,指出了嵌缝技术当前得发展趋势。 关键词:轨道交通;盾构隧道;嵌缝防水;受电弓;接触网 盾构法隧道防水得重点就是衬砌接缝防水,而衬砌接缝防水得关键就是接缝面防水密封材料及其设置。 盾构隧道管片防水技术已有百余年得发展史,自 20 世纪 70 年代始,管片接缝密封垫被确认为就是接缝防水得主要防线,甚至被逐渐认知为唯一得防线。辅助防水中得嵌缝防水则逐渐被弱化,或用以发挥疏排水功效,或有取消得趋势,这就是由于嵌缝要求发挥功效发生衍变得结果。 对于盾构隧道结构,在研讨嵌缝防水得功效时,首先必须确定嵌缝设计得理念。设计要明确嵌缝究竟应起到防水止水还就是疏排水得功效,显然,只有嵌缝使所有环、纵向接缝全封闭,才能发挥防水止水功效,否则,局部、有限得嵌填只能发挥泄压、疏排得功效。其次,嵌缝防水应分清就是迎水面防水还就是背水面防水。例如,对于输水隧道构筑物而言,结构内面嵌缝主要就是承受输水水压,而在施工阶段作为背水面材料也要承受地层中得水压,因而有双向防水得要求。但对于地铁区间盾构隧道得嵌缝而言,只要防止地层中得地下水渗入、漏入,因此总就是进行背水面防水。 此外,地铁区间盾构隧道得嵌缝还有其结构构造与运营使用上得特点:仰拱管片上有道床混凝土及轨枕;拱顶位置悬有供电接触网,这就对它得嵌缝材料与工艺有特殊得要求。 现着重阐述地铁区间盾构隧道管片嵌缝密封防水得衍变过程,并试析其原因。 1 早期得地铁砌块嵌缝密封防水 20 世纪上半叶,尤其就是 20 世纪 30 年代前,地铁区间盾构隧道预制衬砌主要就是钢、铸铁等金属砌块,大多仅在预制衬砌内侧留设得嵌缝槽采用填缝材料密封防水,而不依靠管片环、纵面设密封材料防水。这一时期,由于化学建材尤其高分子化工建材尚未诞生,故嵌缝密封材料多为与钢、铸铁管片对应得铅条、铝粉、铁粉;用混凝土砌块或金属混凝土复合砌块时,则采用相应得石棉水泥、膨胀水泥等无机材料,利用捣、压、击等方法嵌实,并适当借助材料得微胀机理密封止水。这在英国与西欧早期地铁建设中有不少工程实例。 此后,管片接缝防水进入粘结防水、塑性防水时期,因其防水效果有限,故还借助嵌缝防水作为重要得辅助防线,例如采用低黏度得聚氨酯化合物浸渍麻丝或黄麻嵌入嵌缝槽,其方式就是对全部接缝充实密封。 2 中期得地铁管片嵌缝密封防水本文把 20 世纪 50 年代至 90 年代瞧作为“中期”。这时期地铁盾构隧道衬砌越来越多地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管片,并逐步发展为高精度钢模制作得高精度管片,管片接缝防水得理念也从粘结防水、塑性防水发展为采用密封垫(弹性密封垫与遇水膨胀密封垫)压密防水,从环、纵面全断面防水方式转变到线状方式防水。与之对应得管片接缝嵌缝防水也有了较大得发展(尤其就是日本、韩国、中国大陆、港、台等国家与地区得都市地铁),显现出多样性。其前后变化总结如下。 2、1管片嵌缝功效、嵌缝范围 随着管片接缝密封垫防水功效得提高,考虑到地铁盾构隧道得特点,管片嵌缝需针对隧道进出洞口、连接通道等隧道变形、管片接缝张开变化较大得位置起重点防范。至于其她位置,管片嵌缝仅要求起排水功效,以满足拱顶无渗漏水滴落在供电接触网、仰拱道床铁轨上,且仰拱处管片接缝也无冒水得要求。

地铁区间盾构隧道管片嵌缝防水技术

地铁区间盾构隧道管片嵌缝防水技术 摘要:回顾了盾构隧道管片嵌缝防水在轨道交通区间隧道工程技术发展各阶段的应用情况,通过分析其在工程施工与运营实践中的利弊,论述了嵌缝止水与嵌缝导水等技术演变的过程,并结合地铁运营特点,指出了嵌缝技术当前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轨道交通;盾构隧道;嵌缝防水;受电弓;接触网 盾构法隧道防水的重点是衬砌接缝防水,而衬砌接缝防水的关键是接缝面防水密封材料及其设置。 盾构隧道管片防水技术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史,自20 世纪70 年代始,管片接缝密封垫被确认为是接缝防水的主要防线,甚至被逐渐认知为唯一的防线。辅助防水中的嵌缝防水则逐渐被弱化,或用以发挥疏排水功效,或有取消的趋势,这是由于嵌缝要求发挥功效发生衍变的结果。 对于盾构隧道结构,在研讨嵌缝防水的功效时,首先必须确定嵌缝设计的理念。设计要明确嵌缝究竟应起到防水止水还是疏排水的功效,显然,只有嵌缝使所有环、纵向接缝全封闭,才能发挥防水止水功效,否则,局部、有限的嵌填只能发挥泄压、疏排的功效。其次,嵌缝防水应分清是迎水面防水还是背水面防水。例如,对于输水隧道构筑物而言,结构内面嵌缝主要是承受输水水压,而在施工阶段作为背水面材料也要承受地层中的水压,因而有双向防水的要求。但对于地铁区间盾构隧道的嵌缝而言,只要防止地层中的地下水渗入、漏入,因此总是进行背水面防水。 此外,地铁区间盾构隧道的嵌缝还有其结构构造和运营使用上的特点:仰拱管片上有道床混凝土及轨枕;拱顶位置悬有供电接触网,这就对它的嵌缝材料与工艺有特殊的要求。 现着重阐述地铁区间盾构隧道管片嵌缝密封防水的衍变过程,并试析其原因。 1 早期的地铁砌块嵌缝密封防水 20 世纪上半叶,尤其是20 世纪30 年代前,地铁区间盾构隧道预制衬砌主要是钢、铸铁等金属砌块,大多仅在预制衬砌内侧留设的嵌缝槽采用填缝材料密封防水,而不依靠管片环、纵面设密封材料防水。这一时期,由于化学建材尤其高分子化工建材尚未诞生,故嵌缝密封材料多为与钢、铸铁管片对应的铅条、铝粉、铁粉;用混凝土砌块或金属混凝土复合砌块时,则采用相应的石棉水泥、膨胀水泥等无机材料,利用捣、压、击等方法嵌实,并适当借助材料的微胀机理密封止水。这在英国与西欧早期地铁建设中有不少工程实例。 此后,管片接缝防水进入粘结防水、塑性防水时期,因其防水效果有限,故还借助嵌缝防水作为重要的辅助防线,例如采用低黏度的聚氨酯化合物浸渍麻丝或黄麻嵌入嵌缝槽,其方式是对全部接缝充实密封。 2 中期的地铁管片嵌缝密封防水本文把 20 世纪50 年代至90 年代看作为“中期”。这时期地铁盾构隧道衬砌越来越多地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管片,并逐步发展为高精度钢模制作的高精度管片,管片接缝防水的理念也从粘结防水、塑性防水发展为采用密封垫(弹性密封垫与遇水膨胀密封垫)压密防水,从环、纵面全断面防水方式转变到线状方式防水。与之对应的管片接缝嵌缝防水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日本、韩国、中国大陆、港、台等国家和地区的都市地铁),显现出多样性。其前后变化总结如下。 2.1管片嵌缝功效、嵌缝范围 随着管片接缝密封垫防水功效的提高,考虑到地铁盾构隧道的特点,管片嵌缝需针对隧道进出洞口、连接通道等隧道变形、管片接缝张开变化较大的位置起重点防范。至于其他位置,管片嵌缝仅要求起排水功效,以满足拱顶无渗漏水滴落在供电接触网、仰拱道床铁轨上,且仰拱处管片接缝也无冒水的要求。换言之,进出洞口20~25 环、连接通道钢管片及前后数环需要重点防范,全封闭嵌填;其他范围只需在拱

盾构区间雨季施工专项方案

目录 第1章编制依据 (1) 1.1编制目的 (1) 1.2编制依据 (1) 1.3适用围 (1) 第2章工程概况 (1) 2.1设计概况 (1) 2.2水文情况 (2) 2.3气象情况 (2) 第3章雨季施工措施 (3) 3.1雨季施工影响要素分析 (3) 3.2雨季施工相关措施 (4) 3.3雨季施工应急措施 (5) 第4章雨季施工应急预案 (6) 4.1雨季应急人员组织 (6) 4.2应急材料、设备准备 (9) 4.3应急联络 (10) 4.4应急就医路线 (11)

第1章编制依据 1.1编制目的 为满足xxx站~xxx站区间、xxx站~xxx站区间隧道正常施工的需要及管片防水设计的要求,快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和科学施工管理,满足施工质量、安全、生产的需要,做到应急措施稳健有序,特制定本雨季施工方案。 1.2编制依据 1)《地铁设计规》(GB50157-2003); 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GB50108-2008); 3)《xxx站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 4)《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相关要求; 5)《盾构区间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3适用围 适用于xxx项目部xxx站~xxx站区间雨季施工作业。 第2章工程概况 2.1设计概况 xxx站~xxx站区间,线路出xxx站后,沿xxx路中向东行进至xxx站,线路完全沿xxx敷设。区间隧道左线长度为xxxm(长链2.179m),右线长度为xxxm(长链1.127m);线间距约为13.0~19.2m,区间设2座联络通道。 区间隧道主要采用盾构法施工,管片设计参数如下: 管片径:5.5m;管片厚度:350mm;管片外径:6.2m;管片宽度:1.5m,最大单块重量约4.54t。 分块数:6块。管片衬砌环为楔形通用环,楔形量为40mm,衬砌环由一个封顶块、两个邻接块和三个标准块组成。 图2.1 xxx区间平面布置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