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动机

社会动机

社会动机
社会动机

第一节社会动机概述

导言:人的行为总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这些原因有外在的因素,也有内在的动力,而动机(motive,或motivation)就是引起、维持和促进个体行动的内在力量。

人类的动机有源于生理需要的生物性动机,更有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社会性动机。在很多时候,社会动机对人类行为的作用要比生物性动机更大,而且,人们处理生理需要的方式也会受到社会动机的影响。例如,为了维护尊严,人们可能宁愿挨饿,也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不吃“嗟来之食”。

一、社会动机的含义

(一)动机概念

1、动机定义

动机(motivation)是一个概括性的术语,是对所有引起、支配、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概括。这个词语来源于拉丁语movere,意思是“趋向于”(to move)。

所有生物有机体都会趋向于某些刺激而远离某些刺激,这是由他们的喜好和厌恶决定的。

2、与动机有关的几个概念

均衡作用(homeostasis):人体保持体温、血糖水平、体液含量、酸碱比例等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机制。(失衡——恢复平衡的需要)

需求(need):个体生理上的一种匮乏状态,会导致个体产生内驱力。

内驱力(drive):一种驱动个体采取行动,去补足需求,恢复平衡的内在力量。

需求、内驱力、均衡作用是动机的生理基础,延伸到心理层面,描述人类心理上平衡、匮乏状态和心理上的内在动力。

诱因(incentive):就是指能够引起个体动机的外在刺激。

本能(instinct):是个体天生的、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行为倾向。

(二)社会动机定义

社会动机(social motivation)这一概念具有多种意义。有些学者主张把它描写为“人的动机的社会的方面”。(加腾义名,1987);有的学者则主张“人的动机以它的本性而言是社会性的,故动机也可称为社会动机”(朱智贤,1989)。有的学者认为动机就是内驱力。

动机不同于内驱力:“动机是受社会个体生活经验和社会生活条件调节的,是带有社会内容的,是社会化了的内驱力”。

原始性动机(生理性的):饥渴、性,以生理内驱力为基础。

社会动机(习得性、心理性动机):个体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和经验

而获得的动机。

二、动机的性质

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马斯洛阐述了人类动机的一些基本特点:(一)动机是完整的

(二)动机指向人类的一些基本目标与需求

(三)人类的基本动机相同,但满足方式因人、文化而异

(四)动机与行为之间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

(五)人类存在无意识动机、潜在动机

(六)动机是一个动态过程

(七)并非所以行为或反应都是有动机的

三、动机的类型

(一)心理性动机与生理性动机

1、心理性动机

是人类心理性行为产生的内在原因,如成就动机、亲和动机。

2、生理性动机

指具有生理基础的行为动力,如饥渴动机、性动机。

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分类

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分类,对学习的影响 本章要点 学习动机概述学习动机的含义学习动机的分类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学习动机理论强化论认知失调论自我效能理论需要层次理论 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 学习要求识记学习动机的含义及构成 (一)动机 在心理学中,动机是指驱动人或动物产生各种行为的原因。动物的行为简单,其行为原因比较容易理解。人的行为复杂,其行为背后的原因不易解释。在心理学家研究心理现象时,直接观察到的是外界施加的刺激和机体(人与动物)作出的反应(行为)。至于包括人在内的机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行为,在心理学回答涉及行为起因的问题时便假设一个中间变量,即动机,以解释行为的起因和动力。在涉及动物行为动机时,常用需要和内驱力来解释。如食物剥夺引起饥饿,这种饥饿刺激作为一种内驱力驱使动物寻找食物;动物吃到食物,饥饿消失,停止寻找食物的行为。在涉及人的行为时,除了使用需要和内驱力等概念之外,还用目标、兴趣、愿望、理想、信念等概念来解释。因此,需要、目标(或目的)、内驱力、兴趣、理想、信念等都成了描述人的行为原因的术语,它们表达的概念难以严格区分。 动机有两种功能:第一,唤醒与维持功能。动机水平高的个体同动机水平低的个体相比,其情绪和意识处于较高的唤醒状态,在动机指向的目标达到之前,这种唤醒状态将维持下去。如学生在迎接高考或中考时,其唤醒状态保持较高水平,一直要到考试结束后,思想和情绪才会放松。第二,指向功能。有较强动机的个体,同无动机的个体相比,其思想和行为更集中指向满足动机的客体或事物。如一名球探与一名普通球迷同看一场足球赛,由于球探有特殊动机,其行为指向与普通球迷不同,他将注意力集中在他需要的球员的表现上。 动机是以内驱力和诱因为必要条件而存在的,内驱力是推动有机体的能量,包括生理的内驱力和社会的内驱力;诱因是指吸引有机体的行为目标,即能满足有机体需要的目的物。当有机体的行为被内驱力激起并指向一定的诱因时,就会产生行为的动机,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某种活动。 (二)学习动机及其构成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内驱力和学习诱因,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动机的系统。

社会心理学-社会动机-姚项哲惠

助理心理咨询师培训之《社会心理学》 姚项哲惠2016.3.4 课程主题:社会动机 教学目标:理解社会动机的概念,掌握动机的产生及动机产生的理论,理清理论发展脉络。教学重点:掌握六种动机产生理论 教学难点:理解动机产生各因素间联系,理解动机产生理论的发展脉络,掌握各理论的要素教学内容:主要讲授社会动机的概念、社会动机的产生;重点讲授动机产生的理论;完成练习进行巩固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课程导入(7分钟): 案例讨论:小A被领导要求前来参加助理心理咨询师培训,上课没精打采,只为获得证书;小B对心理学很感兴趣,希望能学习更多知识,每节课都认真听讲,表示有许多收获。两人为何有不同课堂表现? 教学过程(45分钟): 一、社会动机的概念(5分钟) 驱动人的社会行为的基本力量; 外在的目标、方向&内在的动力; 理解人类社会行为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社会动机的产生(15分钟) 1.内驱力 1)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内部力量,维持和恢复生理平衡状态的产物。 2)平衡状态打破,导致生理性紧张,产生驱使个体恢复平衡的动力。 举例:血液血糖不足,感到饥肠辘辘,想吃东西。 3)生理内驱力&心理内驱力 社会动机以心理内驱力和心理性需要为动力源泉。 举例:抛头颅洒热血完成大业的动机Vs.基于生理需要的动机。 2.需要:内驱力在个体心理和意识上的反映。 前提:有内驱力存在;意识到内驱力的存在。 3.诱因: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外部因素,与内驱力对应。 4.动机产生:内驱力&需要+诱因→动机→行为 讨论:自己学习助理咨询师课程的动机产生过程。

三、社会动机产生的理论(30分钟) 课程小结及练习(8分钟): 1.按照驱力理论,动机的产生是为了增加驱力。(×) 2.习得性无助导致成就动机低其主要是因为(C) A 容易退缩 B 避免失败的恐惧 C 对成功的希望小 D 不想成功 3.动机的认知理论包括(ABCDE) A 本能论 B 驱力理论 C 自我效能理论 D 习得性无助理论 E 需要层次理论

普通心理学中动机的一般概念

普通心理学中动机的一般概念 一、动机的涵义及其功能 (一)动机的涵义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也 就是说,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是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如为了消除饥饿而引起择食活动,为了获得优异成 绩而努力学习,为了取得他人赞扬而勤奋工作等。动机激活量的大小,是由动机的性质和 强度决定的。一般,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指向功能 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如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图书馆或教室,在休息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电影院、公园或娱乐场所。 3、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 动能都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当活动指向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 活动就会在相应动机的维持下继续下去,相反,当活动背离了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进行 这种活动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或者完全停止下来。 二、动机与需要 (一)需要及其种类 1、需要的涵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环境生活条件的 一种稳定的需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需要是由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的。这种要求可能来自有机体的内部,也可 能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 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

最后,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的需要主要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具有社会的性质,人的需要的内容以及满足需要的手段也和动物不同,由于人有意识,人 的需要会受到意识的调节与控制。 简单说需要的特点是: 对象性:指向某种具体的事物或对象,即可物质也可精神。 动力性:是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人的一切积极性的源泉 社会性:区别于动物的高层次需要。 2、需要的种类: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按起源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按指向的对象可分为物 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二)需要的结构: 比较著名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五个等级构成的。 生理的需要,人对事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它们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是 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力量的。 安全需要,它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归属和爱的需要,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 参加一个团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等,就是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自尊需要的满足会使人相信自己的 力量和价值,使他在生活中变得更有能力,更富有创造性。 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在人生道路上自 我实现的形式是不一样的,带孩子的妇女或开卡车的妇女,一个在流水线上工作的男人或 做炊事工作的男人,他们都有机会去完善自己的能力,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它会推动人们去寻找满 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活动的动机。维持体内的平衡状态不能只靠自动装置来解决。当 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把活动指向某一目标时,需要就成为人的动机。 动机在普通心理学中是很重要的一章,在心理学考研中,经常会出考点,在教育心理 学中也会涉及。

动机的分类

动机是行为的动力方面,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不同于外部刺激的作用(这里的刺激指的是不需要通过心理过程就能够产生行动的,如受声音刺激产生听觉,而外部的刺激能够必须通过人的内部心理过程来产生行为则不在此之列,如奖励等引起的行为是通过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产生的),它与人格联系密切。动机是实现一定目的的行为原因,从事任何的活动都有一定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人的行为动机。 自我决定理论根据个体的动机在自治水平上的不同,把动机看作以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为两个端点的连续体。在外部动机上,个体自我决定的行为最少,更容易受外部的影响。由接受动机产生的行为虽然部分受外部控制,但是也受个体内部的奖励和惩罚的影响,例如自我提高,内疚和责任。进一步地,整合动机与内在动机有少许的差异,虽然行为也是由外部原因导致的,但是个体完全认同自己的行为。整合动机还划在外在动机的范畴,是因为这种动机虽然完全出于自己的意志,但是它具有工具性的作用而不是完全出于追求活动本身带来的快乐和满足。需要强调的是,内在动机是出于活动本身的兴趣,而整合动机是出于活动的结果对于个体来说有价值。也就是说,从外部动机到内在动机,个体所受外界的控制越来越少;个体自治和自我决定越来越高。 1、内在动机是指人类完成一项任务是因为从任务自身获得快乐和满足。 对于内在动机的产物,内在动机能促使个体产生更高水平的创造性劳动。具有学习目标定向的学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更具有坚持性,能够在新颖的任务上表现更好,能够运用更深层和更有效的学习策略,并且喜欢中等难度的任务。高成就的学生比低成就的学生更喜欢有学习目标,内在动机对学习结果和学习策略的使用有积极的作用。 2、外在动机指的是个体由于行为本身伴随着一个另外的结果而实施行动。人们可能出于被动的顺从、履行个人承诺或者为了达到上级的要求而行动。 外在动机的四种类型是:外部动机( external motivation )、接受动机( introjected motivation )、认同动机( identified motivation )和整合动机( integrated motivation )。1)外部动机指人们执行某种行为是为了获得奖赏、回避惩罚或者出于顺从。许

普通心理学中动机的一般概念

一、动机的涵义及其功能 (一)动机的涵义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也就是说,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是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如为了消除饥饿而引起择食活动,为了获得优异成绩而努力学习,为了取得他人赞扬而勤奋工作等。动机激活量的大小,是由动机的性质和强度决定的。一般,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指向功能 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如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图书馆或教室,在休息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电影院、公园或娱乐场所。 3、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都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当活动指向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活动就会在相应动机的维持下继续下去,相反,当活动背离了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进行这种活动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或者完全停止下来。 二、动机与需要 (一)需要及其种类 1、需要的涵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环境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需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需要是由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的。这种要求可能来自有机体的内部,也可能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 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 最后,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的需要主要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具有社会的性质,人的需要的内容以及满足需要的手段也和动物不同,由于人有意识,人的需要会受到意识的调节与控制。 简单说需要的特点是: 对象性:指向某种具体的事物或对象,即可物质也可精神。 动力性:是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人的一切积极性的源泉 社会性:区别于动物的高层次需要。 2、需要的种类: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按起源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按指向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二)需要的结构: 比较著名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五个等级构成的。 生理的需要,人对事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它们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力量的。 安全需要,它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归属和爱的需要,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一个团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等,就是归属和爱的需要。

《普通心理学》:动机的概念和种类

; 一、什么是动机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内容:(1)动机是一种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2)动机为个人的行为提出目标;(3)动机为个人行为提供力量以达到体内平衡;(4)动机使个人明确其行为的意义。二、动机的种类动机对于活动的影响和作用有不同的方面,由此可对动机进行不同的分类。 (1)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根据动机的引发原因,可将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由活动本身产生的快乐和满足所引起的,它不需要外在条件的参与。个体追逐的奖励来自活动的内部,即活动成功本身就是对个体最好的奖励。如学生为了获得知识、充实自己而努力读书就属于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是由活动外部因素引起的,个体追逐的奖励来自动机活动的外部,如有的学生认真学习是为了获得教师和家长的好评等。内在动机的强度大,时间持续长;外在动机持续时间短,往往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事实上,这两种动机缺一不可,必须结合起来才能对个人行为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2)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根据动机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动机分为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主导性动机是指在活动中所起作用较为强烈、稳定、处于支配地位的动机。辅助性动机是指在活动中所起作用较弱、较不稳定、处于辅助性地位的动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活动的主导性动机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事实表明,只有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的关系较为一致时,活动动力会加强;彼此冲突,活动动力会减弱。(3)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根据动机的起源,可将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是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具有先天性。人的生理性动机也受社会生活条件所制约。社会性动机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是后天习得的,如交往动机、学习动机、成就动机等。(4)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根据动机行为与目标远近的关系,可将动机划分为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近景动机是指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动机;远景动机是指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动机。如有的学生努力学习,其目标是为期末考试获得好成绩;而有的学生努力学习,其目标是为今后从事教育事业打基础。前者为近景动机,后者为远景动机。远景动机和近景动机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化。远景目标可分解为许多近景目标,近景目标要服从远景目标,体现远景目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对近景与远景动机辩证关系的描述。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第四节社会动机概述教学教材

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一单元社会动机概述 一、社会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由人的自然属性、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二、动机过程: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然后产生新的需要,这一循环过程称为动机过程。 三、社会动机的功能 (一)激活功能 社会动机激发个体产生社会行为,使个体处于活动状态,是行为的启动因素。 (二)指向功能 个体的社会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目标,社会动机使社会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指向性。 (三)维持与调节功能 个体的社会行为在达到目标前,社会动机起维持作用;如果行为受阻,但只要动机仍然存在,行为就不会完全避免,它会以别的开工继续存在,比如由外显行为改为比较隐蔽的行为,这是动机的调节作用。 四、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动机引发与维持活动,对提高活动效率有重要意义。但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并不呈正的线性关系。一般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动机强度低或过高,均会导致活动效率下降。根据研究,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这种最佳水平随活动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并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比较简单的任务中,活动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第二单元主要的社会动机 人的社会动机主要是社会学习的结果,个体的社会动机与他所处的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有密切关系。社会动机各类很多,本单元主要介绍五种:亲合动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侵犯动机、利他动机。

舞蹈动机的概念

1、舞蹈动机的概念、作用、性质? 答:①概念:舞蹈动机是舞蹈作品创作过程中的一个主题内核,是存在于舞蹈作品中的并外化为动作形态,一个或一组舞蹈词汇。 ②作用:舞蹈动机的核心是规定和影响着作品的基调,是舞蹈作品所铺设的第一层底色;并在很大程度上规定和制约舞蹈作品发展的走向。 ③性质:舞蹈动机作为动作合理的存在体,他自身应具备可塑性,可发展性。 2、舞动动机存在于呈现的一些原则与基本规律? 答:①创作心理较为单纯集中。 ②舞蹈作品风格性浓郁,突出的作品,其舞蹈动机常以动率、动态为形象塑造,情感表现的切入点,运用节奏力度变化、夸张、对比、重复、对称、递进、构图变化等艺术手段,使舞动动机生生不息,变化丰富,一脉相承,贯穿始终。 3、舞动动机发展及其基本原则? 答:1、关于舞蹈动机应该由两大部分组成: ①一是从创作心理生发形成舞蹈动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作品的主题内核或情感意象。 ②二是任何一部舞蹈作品的思想诉求,情感表现,都是通过舞蹈动作形态来实现的。 2、归纳起来舞蹈动机的发展、变化、就是通过以动作节奏力度的变化,动作形态在力度、速度、幅度和空间占有层次的变化、构图

上的设计、变化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㈠舞动动作形态的节奏力度的变化是舞动动机发展的基本,是舞蹈的根本。 ㈡舞蹈动作形态的空间占有层次变化是舞动动机发展必不可少的途径。 4、舞蹈动机自身机构构成是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的? 答: ①从舞蹈作品创作机制而言舞蹈动机是在强烈而丰富的心理情感中所逐渐形成的该舞蹈作品主题意象和内核. ②舞蹈动机,他唯一的外化形态就是舞蹈动作和它的舞蹈语言极其语言系统. ③总之所谓舞蹈动机它是舞蹈作品创作过程中作品主题内核,是存在于舞蹈作品中的并外化为动作形态,一个或一组舞蹈词汇。舞蹈动机和舞蹈动作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和关系.因舞蹈动作在表情达意上的特性必然会影响和制约舞蹈动机.从这一层面来看舞蹈动机是最为基础而又最为重要的元素.构成舞蹈动机的动作形态在动作形态上应具有可塑性,可发展性. 5、舞蹈动机在作品中的呈现? 答:任何一部舞蹈作品都有动机的存在,一个舞蹈动机或表现为一种创作思维,创作心理动态,或表现为在舞蹈作品中具体而形象的呈现出的一种动作动态或一个舞段这一舞蹈动作,或十分清晰的呈现在观者面前,或巧妙地隐含在舞句或舞段之中.或是隐蔽的晦涩的藏身于风格动律之内但无论如何每一个舞蹈作品都是有动机的.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社会动机

社会心理学 第四章社会动机 一、社会动机概述。 (一)动机的概念 1、与动机有关的几个概念。 个体的行为动机往往是由个体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刺激决定的。(1)内在的因素包括均衡作用、需求、内驱力。均衡作用指的是人体保持体温、血糖水平、体液含量、酸碱比例等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平衡机制。当某些方面失衡时,就会产生恢复平衡的需要。这种需求,即生理上的困乏就会产生内驱力,成为行为的动机。(肚子饿了想吃) (2)外在刺激。(吃饱了后闻到美味还想吃) (3)本能。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行为倾向。只是人类简单行为的部分动因,不能用来解释人类的复杂行为。 2、社会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受社会个体生活经验和社会生活条件调节的,是带有社会内容的内驱力。因而动机是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它不同于以生理内驱力为基础的如饥渴动机和性动机。而是个体在后天的环境中通过学习和经验得来。如成就动机,因而称为衍生性动机、习得性动机。 (二)动机的性质和功能 1、动机的性质: (1)动机是完整的个人的动机,而不是人的某个部分的动机。例如吃东西不是肚子要吃是整个人要吃。除了肠喂功能方面有变化,身体的其它部分也有变化。 (2)动机总是指向人类的一些基本目标和需求。动机关注的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原因,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例如需要钱——买车——维护自尊。 (1)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基本动机是相同的,但是用来满足这些动机或需求的方式可以因人而异,因文化而异。 (2)个体的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往往不是一一对应的,而是错综复杂的。同样的动机可以表现为不同的行为,同样的行为背后有不同的动机。 (3)人类存在无意识动机或潜意识动机。人们可以通过反省来了解自己的部分动机,但不可能对自身的动机有全面的清晰的认识。 (4)动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连续不断的,无休止的。 (5)动机有强弱、清晰程度。 并非所有行为和反应都是有动机的。如表现性行为并不是有动机的,例如说话的方式、自然的成熟过程。 2、动机的功能:(1)激发个体的活动,对其行为具有推动作用。(2)维持个体活动, 对其行为具有强化作用;(3)引导个体活动朝向一定的目标,对其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三)动机的类型 1、生理性动机和心理性动机。生理性动机是指具有生理基础的行为动力。例如饥渴动 机、性动机、母性动机。心理性动机是指人类心理性行为产生的内在动因。如成就动机、亲和动机、权力动机等。(后面再详细讲) 2、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社会心理学后五章

第五章社会动机 1.单选 1下列那一项属于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的特点(B选择什么样的行为达到目标由群体决定) 2以下不符合动机性质的是(D在人类的行为中,只有表现性行为属于动机性行为) 3下列那种工作特性不能够引发人们的内在动机(D工作者对工作结果不承担负责) 4下列哪一种奖励方式容易降低内在动机的强度(A只要做事就有奖励) 5“免受伤害,免于恐惧的需要”属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那个层次(B安全的需要)6下列那一项不属于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的特点(B选择什么样的行为达到目标由群体决定) 7在麦奎尔的动机类型说中,自我防御的需要属于那种动机类型(A 情感性内在动机) 8下列对社会取向成就动机和个我取向成就动机的描述错误的是(D个我取向成就动机的目标或优秀标准的选择主要决定于环境压力 9在麦奎尔的动机类型说中,功能性动机属于那种动机类型(D认知性社会动机) 10在麦奎尔的动机类型说中,亲和需要属于那种动机类型(C情感性社会动机) 11下列那一项不属于 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 的特点(A个体对成就 的价值观念的内化程 度较强,追求成就是一 种目的) 二.多选 1在麦奎尔的动机类型 说中,属于情感性社会 动机的有(D自我表达 的需要E亲和需要) 2在麦奎尔的动机类型 说中,属于认知性社会 动机的有(D归因的需 要E客观化的需要) 三.判断 1无论是社会取向成就 动机还是个我取向成 就动机,其目标或优秀 标准的选择都主要决 定于社会(错) 2当人们认为自己的行 为是由于很强的外在 原因引起时,他们会低 估内在原因对行为的 影响程度(对) 3人类的行为中,只有 表现性行为属于动机 性行为。(错) 4麦奎尔的动机类型说 认为认知性动机是动 力性,情感性动机是指 导性的(错) 5奖励并非在所有的情 况下都降低内在动机, 只有内在动机很低的 情况下,才会受到外在 奖励的消极影响。(错) 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 论认为,尊重的需要包 括自我尊重和他人对 自己的尊重。(对) 7归属和爱的需要比尊 重的需要层次要高。 (错) 8并非所有的行为都有 动机推动。(对) 四.名词解释 1过度辩护效应:当外 在的动机取代了内在 动机时,人们有可能会 对自己原来喜欢的活 动失去兴趣。 2亲和动机:又称为结 群动机,是指个人要与 他人在一起,或者加入 某个团体的需要。 五.简答 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 次理论。 答:马斯洛认为人类的 动机可以区分为五个 层次,分别是:生理需 要、安全需要、归属和 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 自我实现需要,它们构 成一个有相对优势关 系的等级体系,一种需 要满足之后,另一个更 高的需要就立刻产生, 成为引导人行为的动 力。 2简要分析能够引发人 们的内在动机的工作 特性。 答:1技能多样性;2 任务多样性;3任务重 要性;4自主性;5回 馈性。 3简要介绍麦奎尔的动 机类型说。 答:1认知性内在动机; 2情感性内在动机;3 认知性社会动机;4情 感性社会动机。 4权利的类型。 答:1强迫性权利;2 合法性权利;3奖励性 权利;4专家性权利;5 关系性权利;6信息性 权利;7联系性权利。 5简述动机的性质。 答:1动机是完整的个 人的动机,而不是人的 某个部分的动机;2动 机总是指向人类的一 些基本目标和需要;3 人类的基本动机是相 同的,但满足动机的方 式可以因人而异,因文 化而异;4人类的动机 是复杂多样的,个体的 动机与行为不是一一 对应的关系,而是错综 复杂的;5人类存在无 意识动机或潜意识动 机;6动机是一个连续 不断地,无休止的动态 过程;7并非所有的行 为或反应都是有动机 的。 六.论述题 1结合生活现象论述内 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 关系,并探讨如何避免 动机不当而对行为产 生的负面影响。 答案要点:在人类的行 为中,内在动机和外在 动机都会起作用,但二 者不是简单的相加关 系。当外在的动机取代 了内在动机时,人们有 可能对自己原来喜欢 的活动失去兴趣。这种 现象称为过度辩护效 应,即当人们认为自己 的行为是由很强的外 在原因引起时,他们会 低估内在原因对行为 的影响程度。 奖励是一个很有效地 动机诱因,在实际生活 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 而普遍的社会机制。但 是,当外在动机凸显出 来时,内在动机可能因

第五章动机和需要

第五章:动机和需要 第一节学习动机 【教学重点】 动机的含义及动机的特征 【教学难点】 学习动机的激发、转化与维持 【学时分配】 2学时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人的一切活动都由一定的动机(motivation)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参与不同活动的动机即以该活动的名称来命名,如平时所说的工作动机、娱乐动机、说谎动机等,参与学习的则称为学习动机。各种不同的活动动机具有共同性的一面,也有特殊的一面。学习动机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节中,我们既要学习一般动机理论,也要探讨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 一、动机与学习动机 (一)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去活动的内在动因或动力。人从事任何活动都有一定的原因,这个原因是指人的行为动机。动机与需要有密切的联系。需要是产生动机的重要因素,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且人的绝大部分动机都是需要的具体表现,所以人们常常把动机说成是需要的动机。但是需要和动机并不完全等同。虽然动机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是由需要推动的,但需要在强度上必须达到一定水平,并指引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才有可能成为动机。例如,当人饥饿时,产生了寻找食物的需要。需要还不是动机。只有当这种需要达到一定强度并有满足需要的客体存在时,需要就变成实际行动的动机。所以,动机往往是由满足需要的客体引起的,但其基础仍然是对某种客体的需要。 动机与活动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但动机对活动具有引发、指引和激励的功能。首先,动机对活动具有引发功能。人们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没有动机就没有活动。动机是引起活动的原动力,它对活动起着始动作用。动机的性质和强度不同,引起作用的大小也不同。其次,动机对活动具有指引功能。动机指引个体活动朝着预定的方向前进。动机不同,个体活动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也不同。再次,动机对活动具有激励功能,对活动起着维持和加强的作用,以强化活动达到目的。不同性质和强度的动机,对行动的激励作用是不同的。高尚的动机比低级的动机更具有激励作用。 人类动机好像汽车的发动机和方向盘,是个体活动的动力和方向,既给人的活动以动力又对人的活动的方向进行控制。动机具有活动性和选择性。 (二)动机种类 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目前心理学界对动机的分类尚无定论。现让我们从各个不同角度,根据不同标准相对地对人类的动机进行分类。 1、根据动机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是以有机体的生理需要为基础的。如饥、渴、性、睡眠等动机。生理性动机推动人去活动满足某种生理性需要。

主要的社会动机

第三课主要的社会动机 一、亲合动机: 亲合: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人际吸引的最低层次。亲合需要亲合动机亲合行为 1、亲合的起源:起源于依恋,依恋的产生有先天因素的影响,某些先天行为模式是依恋的基础,通过亲子间的相互强化,这些模式得以发挥作用。 2、亲合的作用: A、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高层次的需要); B、获得信息; C、减轻心理压力; D、避免窘境 3、影响亲合的因素 A、情境因素: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合动机越强,悲残情境能加强亲合动机; B、情绪因素:恐惧情绪可增加亲合倾向,高焦虑者亲合倾向较低; C、出生顺序:长子、女恐惧时亲合倾向较高,合群倾向按出生顺序递减。 二、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动机。

1、成就动机的重要性 A、个体发展,有赖于一定水平的成就动机; B、经济的快速成长,社会的高度发展,人口中、资源、技术等要素不可或缺,全社会较高水平的成就动机也非常关键 2、抱负水平: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 代表个体的一种主观愿望,与个体的实际成就可能会有差距,动机强抱负水平高 3、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A、目标的吸引力; B、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很有把握或没有把握的事情,成就动机激励作用也小; C、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机会越多,动机越强 4、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 A、家庭教养方式: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主张指导、劝告式引导,反对过度管束和限制; B、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选好的学校读书,一方面好的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你追我赶的成就氛围。 三、权力动机 权力动机: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权力需要是权力动机的决定因素 温特的两种权力动机:积极的权力动机(组织社会中的权力)和消极的权力动机(害怕失去权利)

组织行为学:基本的动机概念

第七章 基本的动机概念 读书笔记 姓名:行永乐 学号:201610040247 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商学院 任课老师:刘洪伟

一、脉络框架图 二、内容梗概 界定动机 动机定义为一种过程,它体现了个体为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的强度、方向和持续性。 动机的三个关键要素:强度、方向和持续性。 早期的动机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尽管没有一种需求会得到完全、彻底的满足,但是只要它大体上获得满足,就不再具有激励作用。当任何一种需求基本上得到满足后,下一层需求就会成为主导需求。 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称为较低级的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称为较高级的需求。

理论和Y理论(道格拉斯麦格雷格) 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性假设:一种是消极的,称为X理论;一种是积极的,称为Y理论。 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又称为激励-保健因素。 “对工作感到满意的答复者往往把这些因素归功于自己。另一方面,对工作不满意的员工则往往抱怨外部因素” 导致工作满意的因素与导致工作不满意的因素是相互独立的,而且截然不同。管理质量、薪酬水平、公司政策、工作环境、与他人的关系和工作稳定性这些因素概括为保健因素。当这些因素充分时,员工便没有了不满意感,但也不会因此而感到满意。要想激励人们积极从事工作,必须重视与工作本身有关的因素或者是与工作直接结果有关的因素。 麦克莱兰的需求理论 该理论关注三种需求:成就需求、权力需求、归属需求。 当代动机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 人们喜欢感觉到他们能控制自己的行动,因而任何事情,当它使自己以前享受的任务变得更像是一种义务而非自主选择的活动时,都会破坏动机。 目标设置理论 明确而具体的目标能够提高工作绩效;困难的目标一旦被人们所接受,会比容易的目标带来更高的工作绩效;有反馈比无反馈能够带来更高的工作绩效。 目标设置的SMART原则:Specific:目标必须是具体的。Measurable:目标必须是可衡量的。Attainable:目标必须是可达到的。Relevant: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Time-based: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日期。 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也称为社会认知理论或者社会学习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完成某项任务的一种信念。自我效能水平越高,个体对自己成功完成任务就越有信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学习动机及其培养模拟题

一、选择题 1.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 B )。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直接动机D.间接动机 2.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B )。 A.追求利益的倾向B.避免失败的倾向C.回避困难的倾向D.追求刺激的倾向 3.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称为( C )。 A.认识动机B.赞许动机C.成就动机D.交往动机 6.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 A )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A.儿童早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 7.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 B )。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8.根据维纳的三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的是( A )。 A.能力B.努力C.任务D.运气 9.在学习动机的理论中,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B )。 A.阿特金森B.马斯洛C.维纳D.班杜拉 1O.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利用( A )主要应考虑的就是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 A.直接发生途径B.直接转化途径C.间接发生途径D.间接转化途径11.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的描述是( B )。 A.他宁愿担任专业工作也不愿做企业家B.他总是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

C.他很少依赖外界反馈D.他常常让别人提出问题 12.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C )。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13.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D )。 A.自我期待感B.自我归因感C.自我预期感D.自我效能感 C.老师表扬爱劳动的学生 D.王佳每天独自听音乐 16.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C )。 A.外部学习动机B.需要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隐蔽性学习动机 17.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A )。 A.外部学习动机B.诱因性学习动机C.强化性动机D.激励性学习动机 18.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C )。 A.线性关系B.U型关系C.倒U型关系D.平行关系 19.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D )o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20.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B )。 A.25%B.50%C.75%D.1oo% 二、填空题

普通心理学动机的概念和种类

普通心理学动机的概念 和种类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 一、什么是动机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内容:(1)动机是一种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2)动机为个人的行为提出目标;(3)动机为个人行为提供力量以达到体内平衡;(4)动机使个人明确其行为的意义。二、动机的种类动机对于活动的影响和作用有不同的方面,由此可对动机进行不同的分类。 (1)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根据动机的引发原因,可将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由活动本身产生的快乐和满足所引起的,它不需要外在条件的参与。个体追逐的奖励来自活动的内部,即活动成功本身就是对个体最好的奖励。如学生为了获得知识、充实自己而努力读书就属于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是由活动外部因素引起的,个体追逐的奖励来自动机活动的外部,如有的学生认真学习是为了获得教师和家长的好评等。内在动机的强度大,时间持续长;外在动机持续时间短,往往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事实上,这两种动机缺一不可,必须结合起来才能对个人行为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2)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根据动机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动机分为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主导性动机是指在活动中所起作用较为强烈、稳定、处于支配地位的动机。辅助性动机是指在活动中所起作用较弱、较不稳定、处于辅助性地位的动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活动的主导性动机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事实表明,只有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的关系较为一致时,活动动力会加强;彼此冲突,活动动力会减弱。(3)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根据动机的起源,可将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是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具有先天性。人的生理性动机也受社会生活条件所制约。社会性动

第五章 社会动机和自我知觉

第五章社会动机和自我知觉 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李峰 第一节社会动机 一、社会动机概述 (一)概念:直接推动个体活动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动机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 (二)功能: 激发 导向 促进 (三)动机理论 1.佛洛依德的性欲力学说 性本能:力比多 不同行为是性冲动的一种变式与升华。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二、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一)内在动机 1.概念:是指由内在需要引起的的动机。 2.布鲁纳认为,内在动机主要由三种内驱力引起: (1)好奇:即认知内驱力 (2)好胜:即自我提高内驱力 (3)互惠:即附属内驱力 (二)外在动机 个体在外界的要求与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行为动机。 如:外在的奖励与压力 (三)两者的关系 1.两种动机缺一不可 2.两种动机对行为的作用不是简单的相加 过度辩护效应:当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于很强的外在原因引起时,他们就会低估内在原因对行为的影响程度。 三、成就动机与亲和动机 (一)成就动机 1.概念:是人们希望从事有重要意义、有一定困难、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优异成绩,并能超过他人。 麦克兰德认为:成就需要是指人们要尽快而且尽可能的把事情做好的一种欲望或倾向。成就动机使人们在做事时与自己所持都有的良好或优秀标准相竞争的冲动或期望。 成就动机低的人:愿意选择风险小,独立决策较少的职业 成就动机高的人:爱毛遂自荐,喜欢承担富于开创性的工作,并在工作中敢于自己做出决策。 2.影响因素: 宏观层面:社会文化因素、社会环境因素 微观层面:个人的成长经历、教育程度、个性特征,以及个体对自身水平能力、失败概率、承担风险等的认知评价。

社会动机的含义

?社会动机 ?在社会生活中,个体的行为绝大多数是有意思、有目的的,都清楚自己行动的主观原因,这就是动机。 ?重点:社会动机的含义、类型和功能 ?难点: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奥尔波特自我意识发展三阶段理论 生理的自我、心理的自我和社会的自我 埃里克逊自我意识发展八阶段理论 ?一、动机的定义 ?是指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具体说,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需求与欲望 ?需求:是先天固有的,不是学习获得的,它为生存、成长和个体整合所必需。 ?欲望:是后天习得的,不但跟个体的生存、成长和个体整合没有关系,反而会给人带来伤害或产生负面影响。(欲望是幸福的敌人) 需求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包括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 ?二、动机的功能 ?激活功能 ?指向功能 ?维持和调整功能 ?注意厌食症和暴食症 ?厌食和暴食都是饮食心理的一种异常表现 ?三、动机的类型 ?好奇动机 当个体遇到新奇的事物或处于新环境中,常常表现出注意、摆弄、探索的行为,促成这些行为的内在力量,就是好奇动机。 ?社会赞誉动机 人类的许多行为是为了取悦于人、让别人称赞。 ?成就动机 个体去从事、完成自以为很重要或很有价值的工作,并想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

在推动力量。人类的不断进步及创造发明,大多有赖于这种内在力量的推动。 ?亲和动机 与人结群、交往,希望有人陪伴的内在推动力量。也就是寻求被他人喜爱和接纳的一种愿望。 ?侵犯动机 除弗洛伊德等少数心理学家外,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侵犯是一种习得的、达到个人目的的方式,是愤怒和挫折的表现,但挫折不一定导致侵犯。侵犯行为可因惩罚而受抑制,因放纵而增加 ?利他动机 推动个体从事豪无利己考虑的行为的内在推动力量。 利他动机的特征:一是完全自愿,二是纯粹以有利于他人为目标,三是不带有任何报酬的期望。 ?四、动机的特征 ?动机的强度 个体的动机具有多样性,在同一时期内,个体可能是多种动机并存,而这些性质不同的动机,可以对个体具有不同的意义,产生强度不同的推动力量 当个体产生一种动机并考虑有所行动后,一般不会轻易放弃。 ?动机的清晰度 是指个体对可见到的或可预见到的某一特殊目标的意识程度。凡是动机,不管行为主体是否意识到,它一般都指向目标。 一般而言,个体越能清晰地决定自己要做什么,也可以用语言进行表达的,动机较清晰。行为选择表现出极大的习惯性和随意性,则表明个体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动机。 ?动机的更替性 动机斗争的机构是个体做出抉择,强度较低的动机往往被强度较高的动机所取代而产生动机的更替。 动机的斗争对个体来说经常存在 ?动机的活动性 动机的活动性主要表现为对行为的发动、加强、维持直至中止。 具有清晰动机的个体较之动机模糊的个体具有较高的活动水平。 ?动机的复杂性

第五章 需要,动机与价值观

第五章需要,动机与价值观 一、单选 1、下列对需要的论述错误的是(B) A.需要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需求 B.需要不一定指向某个对象 C.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人的需要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D.需要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2、人们在丰衣足食之后,还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这不是(A) A.原发性需要 B. 社会需要 C. 获得性需要 D. 精神需要 3、一些自愿到边远贫困地区支教的志愿者的行为说明(C) A.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绝对正确 B. 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并不重要 C. 高级需要可以调控低级需要 4、以人的社会文化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是( C ) A.习得动机 B.外在动机 C.社会性动机 D.主导性动机

5、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A)趋势 A. 下降 B. 上升 C. 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 6、在人的所以需要中,最基本的是(A)需要 A. 生理 B. 安全 C .归属和爱 D. 自我实现 7、动机的驱力减少理论的提出者是(A) A. 赫尔 B. 麦独孤 C.赫布和柏林 D. 德西 8、指向某个目标或对象,并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叫(B) A. 需要 B. 动机 C. 兴趣 D. 信念 9、(A)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环境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需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A. 需要 B. 动机 C .兴趣 D. 信念 10、(C)是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是价值观的初级形式,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 A .需要 B .动机 C. 兴趣 D. 信念 11、在行为的坚持性上的表现是动机的(C)功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