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1学生用题(带答案)1

必修1学生用题(带答案)1

必修1学生用题(带答案)1
必修1学生用题(带答案)1

6月22日,当太阳同时位于北半球甲、乙两地上中天(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角为60°,乙地太阳高度角为36°;甲、乙两地在某地图上的距离是44.4厘米(不考虑地形因素)。据此回答问题。

1.此日,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不可能同时看到日出

B.甲、乙两地使用地方时不同

C.甲、乙两地昼夜长短相同

D.甲、乙两地当晚观看的星空景象相同

2.下面四幅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中,表示乙地的是()

3.该图比例尺为

A.1:2400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千米

C.六十万分之一

D.

【答案】

1.C

2.B

3.D

【解析】本题考查太阳高度和地图。

1.甲乙两地都位于北半球,而6月22日,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0°和36°,则计算得两地的纬度为53.5°N和77.5°N。而两地同时太阳上中天,即两地位于同一经线,故当春秋分日时,两地同时日出;A错误;两地的经度相同,故地方时相同,B错误;两地的纬度不同,故昼夜长短不同。

2.乙地位于北极圈以内,故可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故B图较符合。

3.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4.4cm,而实际距离为24*111KM。

该图大圆为晨昏圈,图示区域为夜半球,M点在东西半球分界线上,P点的线速度为0km /h,图中阴影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完成问题

4.R点纬度可能为()

A.70°S B.70°N C.65°S D.65°N

5.若图中日期为3日和4日,则北京时间为()

A.3日2时40分 B.4日21时20分

C.4日2时40分 D.3日21时20分

6.有一架飞机准备从Q点起飞,沿图中虚线示意路线飞行至M点降落,则()A.飞机飞行方向先东北后东南

B.飞行中一直阳光普照

C.航线是QM两地间最近距离

D.飞机将飞越印度洋上空

【答案】

4.A

5.D

6.C

【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判读。

4.根据图示M点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则M点的经度为20°W或160°E;而图示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则PR、PQ应为0时和180°,则判断PM不可能为160°E,则为20°W,则PQ为180°,顺着自转方向西经度减小,故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判断图示的P点为北极点,则R位于南半球,且R点所在纬线与晨昏线相切,故判断R点的纬度高于66.5°。

5.根据图示PQ为180°,则图示PR到PQ的阴影部分表示4日,非阴影部分为3日,则图示PR的经度为160°E,时间为4日0时,故计算北京时间为3日21时20分。6.结合上题分析,图示极点为北极点,故从Q点向M点运动,始终向北飞行,A错误;图示区域为夜半球,故飞行期间始终位于夜半球,故B错误;根据Q点的经度180°,判断飞行将飞越太平洋上空,故D错误。选C项。

该图AB为一条完整昏线,C为AB的中点,此时北京时间22时。读图回答问题。

7.C点的经度是

A.60°W B.150°E C.60°E D.165°E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日为二分日中的一天

B.此日C点昼短夜长

C.此日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是(20oN,30°W)

D.此时ACB所在的平面与经过C点的经线圈平面间的夹角(锐角)为20°

9.若上题中的AB为某纬线圈上的昼弧,C为AB的中点,则北京时间可能为

A.8时或20时B.8时C.20时D.6时

【答案】

7.C

8.D

9.A

【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判断。

7.图示AB是完整的昏线,C为AB的中点,故C点位于赤道,而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时,根据此时北京时间为22时,故计算C点的经度为60°E。

8.图示晨昏线与70°纬线相切,判断直射点位于20°N或20°S,故A、C错误;而C 点位于赤道上,始终昼夜平分;B错误。图示晨昏线与70°纬线相切,故与经线圈所在平面的交角为20°。

9.根据题意当AB为某纬线圈上的昼弧,C为AB的中点,C的经度为0°或180°,C

是昼半球的平分线为12时,当C为0°时,北京时间为20时;当C为180°时北京时间为8时。

该图为“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读图完成问题。

10.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昆仑站

B.中山站

C.长城站

D.南极点

11.从2008年12月22日到昆仑站建成期间,福州()

A.昼长夜短

B.昼长逐渐增大

C.正午太阳高度渐小

D.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较大值

【答案】

10.C

11.B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综合分析。

10.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11.12月22日之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上并逐渐向北移,福州位于北半球,则昼短夜长,但昼变长夜变短;正午太阳高度之间变大。

据《信息时报》报道,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广州出现“头上有烈日,脚下无人影”的有趣景象。据此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2.广州出现这种有趣景象的原因是()

A.阴雨天 B.太阳直射 C.观察角度不同 D.太阳斜射

13.此日杭州的昼长为()

A.一年中最短 B.12小时 C.一年中最长 D.无法判断

14.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A.南回归线及其以南 B.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C.南北回归线之间 D.赤道

【答案】

12.B

13.C

14.B

【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

12.脚下无人影,表示太阳直射。

13.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则杭州的昼长达到一年中最长。

14.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则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如图所示为6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回答问题。

15.甲、乙、丙、丁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6.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右偏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7.位于南半球,且纬度最高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8.三个月后,贵阳的昼夜长短情况与目前四地昼夜长短情况相似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15.A

16.D

17.B

18.A

【解析】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

15.6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越往北昼越长,越往南昼越短;甲昼夜平分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大。

16.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故丁位于北半球。

17.南半球昼短夜长,乙地出现极夜,纬度最高。

18.三个月后为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故与A相似。

读北半球俯视图,据此回答问题。

19.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甲地的时间为()

A.8时 B. 9时 C. 15时 D. 16时

20.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甲地的时间为()

A. 15时

B. 9时

C.3时

D.12时

【答案】

19.C

20.B

【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

19.图示为北半球,故自转方向呈逆时针,则图示晨线时间为6时,昏线时间为18时,则甲地时间为15时。

20.若阴影部分为6日,非阴影部分为7日,根据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判断,极点以下部分分界线为0时,极点上部的分界线为180°,故甲地时间为9时。

2010年当地时间6月11日16﹕00时,第十九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东二区)隆重揭幕。据此回答问题。

21.广州的球迷小明,看到电视直播的时间是()

A.6月11日2﹕00

B.6月12日2﹕00

C.6月11日22﹕00

D.6月12日22﹕00

22.当全球均为6月11日时,北京时间是()

A.6月11日20﹕00

B.6月11日10﹕00

C.6月12日20﹕00

D.6月12日10﹕00

【答案】

21.C

22.A

【解析】本题考查时间计算。

21.材料反映的当地时间为东二区时间11日16时,北京时间较东二区时间早6个小时,故为11日22时。

22.当全球均为6月11日时,则东十二区时间为11日24时,计算北京时间为11日20时。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卫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从此,“嫦娥二号”开始了112小时的奔月之旅,预计在4天后到达月球,据此完成问题。23.嫦娥二号”发射后的四个月内地球公转速度()

A.先变快再变慢

B.先变慢后变快

C.越来越快

D.越来越慢

24.“嫦娥二号”发射时,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示正确的是()

【答案】

23.A

24.A

【解析】

23.从10月到第二年1月初速度逐渐加快;从1月初到四个月结束时速度逐渐减慢。24.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卫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石油时间是9月23日秋分后,公转位置是A项。

北京奥运会火炬于2008年3月25日在雅典采集火种,4月1日从北京出发在全球传递,5月传回国内。读下图,完成1~4题。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示意图

25.雅典所处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混交林带

26.图中火炬传递的城市数()

A.中纬度比低纬度多

B.北半球比南半球少

C.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D.南美洲比北美洲少

27.当火炬传递到()A.①地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全年最大 B.③地时,当地黑夜比白昼长

C.④地时,当地正值多雨季节

D.⑤地时,当地正值春暖花开季节

28.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20时奥运会开幕,此时②地所在时区的区时为()A.7日4时 B.7日12时 C.8日4时 D.9日12时

【答案】

25.B

26.A

27.B

28.C

【解析】

25.通过回想世界气候分布可知,雅典为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6.本题应明确低、中、高纬度的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标准。各城市的经纬度位置,可从图中直接读出。

27.③地位于南半球,而传递日期内,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这一期间,南半球昼短夜长。

28.②地为西八区,比北京时间晚16个小时,当北京时间为8月8日20时时,②地所在时区区时是8月8日4时。

该图中,甲图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乙图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变化图,回答问题。

29.有关甲图描述正确的是()

A.曲线①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B.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C.曲线①所示日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所致

D.曲线②所示日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

30.由图甲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时间约为()

A.18时~次日7时B.8时~当日16时

C.16时~次日8时D.6时~次日18时

31.下面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①>②

【答案】

29.B

30.D

31.D

【解析】本题考查海陆热力形成的差异。

29.甲图示反映曲线①白天的气温高于②,判断①表示陆地气温曲线;②表示海洋气温曲线,陆地气温日较差较海洋大,主要是由于陆地热容量较海洋小。故选B项。30.图示海风的形成应在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时形成,故结合甲图为6:00---18时。31.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大,则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则风力大。

下面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32.图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码代号按顺序依次是 (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②③④①

33.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较大的原因是 ( )

①离太阳近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小③云层厚且夜晚长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⑤白天太阳辐射强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③⑤⑥

【答案】

32.C

33.B

【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

32.图示地面增温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故④表示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则发出地面辐射③,绝大部分被大气吸收,大气发出大气辐射②;大气辐射中射向地面的部分为大气逆辐射①,把能量还给了地面,对地面起了保温作用。

33.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故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而晚上,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应差,故气温低。

读《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问题。

34.图中所示的季节应为北半球的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5.图中①是

A.亚洲高压 B.亚洲低压 C.夏威夷高压 D.阿留申低压

36.此时,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答案】

34.B

35.B

36.C

【解析】本题考查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对气压中心的影响。

34.图示亚欧大陆形成低压,故判断为北半球的夏季。

35.图示亚欧大陆上形成低压,名称为亚洲低压。

36.结合上题分析,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故东亚盛行东南季风。

该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①②③④⑤

B.图中褶皱和断层是同时形成的

C.先形成断层,后发生②处的岩浆侵入活动

D.华北平原与M地形成原因相同

38.若图示区域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则

A.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

B.a、b、c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

C.a河段以沉积为主,b河段以侵蚀为主

D.c河段附近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答案】

37.C

38.A

【解析】

37.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先形成断层,后发生②处的岩浆侵入活动。选择C项。38.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所以d是侵蚀岸,e是堆积岸。

该图是“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39.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40.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

【答案】

39.B

40.A

【解析】

39.因为a点位于南半球的西风带

40.因为b点位于澳大利亚的沙漠中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读“某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41.有关图中山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山肯定位于北半球

B、该山出现永久积雪的最低海拔约为5000米

C、该山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位于1月、7月气温最低的地方

D、A坡是迎风坡的可能性大于B坡

42.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山麓M地区的自然带最可能的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

【答案】

41.B

42.A

【解析】

41.1月气温高于7月,是南半球;0℃的海拔在5000米左右,所以5000米出现永久积雪.

42.因为M处的最冷月气温在零上,而最热月气温是20度左右,典型的冬暖夏凉,应该是温带海洋气候,对应的自然带应该是温带落叶阔叶林;而不是地中海气候对应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完成问题。

43.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B.乙—丙—甲

C.丙—甲—乙D.甲—丙—乙

44.图中针叶林带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B.水分C.坡向D.地形

45.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B.海拔高度低

C.处于阴坡D.处于背风坡

【答案】

43.A

44.A

45.B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垂直分异。

43.纬度越低,垂直自然带的数目越少;且结合基带的自然带可判断其所处的纬度位置。44.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相似,故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热量。

45.苔原带的缺失是由于丙山所在的纬度低,气温高,而山脉的高度不够达不到苔原带所需要的较低温度。

据图16回答问题。

46.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47.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A.南坡为向阳坡 B.北坡为向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

【答案】

46.A

47.D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布。

46.通过山麓自然带可以判断,甲地位于温带;乙地位于亚热带,丙地位于热带,所以纬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甲、乙、丙。

47.迎风坡降水条件较好,同一自然带在迎风坡出现的海拔较低;同一海拔,迎风坡更为湿润,植被生长情况较好,植株较为高大。

该图为世界某区域海洋与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

48.图中洋流的名称是()

A.加那利寒流 B.西澳大利亚寒流

C.本格拉寒流 D.秘鲁寒流

49.X地降水主要集中在()

A.12月至次年2月 B.3~5月

C.6~8月 D.9~11月

50.沿X→Y→Z自然景观的变化是()

A.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 B.硬叶林→草原→荒漠

C.落叶林→草原→荒漠 D.雨林→草原→荒漠

【答案】

48.B

49.C

50.B

【解析】

48.根据经纬度位置和轮廓可知,高度是位于澳大利亚的西海岸,经过的洋流是西澳大利亚寒流。

49.X地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南半球的冬季在6-8月。

50.沿X→Y→Z气候是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

图10为内蒙古地区主要名山植被垂直带谱。读图回答问题。

51.根据当地垂直植被带分布规律判断,甲处植被带应为

A. 落叶阔叶林带

B. 荒漠带

C. 高山灌丛带

D. 山地针叶林带

52.贺兰山乙植被带只分布在东坡,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B. 大气环流

C. 太阳辐射

D. 海陆分布

53.黄岗梁与贺兰山西侧地区面临的共同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沙漠化

B. 盐碱化

C. 石漠化

D. 红漠化

【答案】

51.A

52.B

53.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自然带的垂直分布。

51.甲位于阴山的草原带上部;则比较贺兰山与大兴安岭,草原带往上应为落叶阔叶林带;

52.贺兰山的东坡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故降水丰富,而形成山地针叶林带;而西坡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故不能形成山地针叶林带。

53.黄岗梁的西坡为草原和贺兰山的西坡为荒漠带;由于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且由于过度放牧,故荒漠化严重。

图1—5—8是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54.自然景观①—②—③—④的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水分差异 B.热量差异

C.光照差异 D.人类影响

55.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

A.水分差异 B.热量差异

C.光照差异 D.人类影响

56.自然景观③—⑤—⑥的变化在什么地区最为典型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高纬地区 D.热带地区

57.福建省所处的自然带为上图的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54.B

55.A

56.B

57.B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54.图示自然景观①—②—③—④的变化为南北向的自然带差异,为纬度地带性。55.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⑥为温带荒漠,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距海远近的差异,为经度地带性。

56.自然景观③—⑤—⑥的变化为经度地带性,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最为典型。

57.福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形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②自然带符合。

沙尘暴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读表2,完成问题。

表2

58.下列气象灾害中与沙尘暴成因相似的是

A. 台风

B. 寒潮

C. 暴雨洪涝

D. 旱灾

59.读表2,我国的沙尘天气近三十年来呈

A. 减少趋势

B. 增加趋势

C. 波动趋势

D. 稳定趋势

60.发生以上变化的人为原因有

A. 围湖造田

B. 露天采矿

C. 营造防护林

D. 南水北调

【答案】

58.B

59.A

60.C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

58.沙尘暴与寒潮均属于冷锋天气形成的气象灾害。

59.直接从表格信息判断即可。

60.沙尘暴的次数减少反映北方地区环境改善,主要原因可能是植被恢复。

2010年是近十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强度和影响最大的一年。读图,回答问题。

61.图示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

A.低压槽徘徊B.高压脊徘徊

C.冷锋过境D.暖锋过境

62.该天气系统给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甲地区有暴雨洪涝灾害

B.乙地区持续多雨,频发泥石流灾害

C.丙地区干旱少雨,旱灾严重

D.丁地区台风频繁登陆,暴雨成灾

【答案】

61.B

62.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天气和气象灾害。

61.从图中常年8月初常见天气系统位置,可以判断其应该为高压脊,故可以判断图示天气系统为高压脊徘徊。

62.该天气系统是高压脊,在其北部形成极锋,多暴雨洪涝灾害,因此A项正确。乙丙都受高压脊影响,降水少;台风是气旋发展而形成的

气候条件是影响建筑类型、风格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此回答(1)-(2)题。

63.我国东南沿海厦门、汕头一带及台湾的骑楼(如图),往往从二楼起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道上。其主要目的是: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C.节省建筑材料 D .便于行人避雨、遮阳

64.适宜的房内光照能杀死或抑制细菌繁殖,满足人体生理需要,改善居室微小气候。在建筑学中,日照条件是指阳光直接照射到房间内的时间长度和光照强度。对同纬度的不同地区而言,下列因素中,与日照条件无.关的是:

A.房屋的朝向B.房屋之间的间距

C.窗户采用单、双层结构 D.窗户的大小

【答案】

63.D

64.C

【解析】

63.骑楼属于物质文化景观,具有实用价值。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降水多历时长,为了便于行人避雨、遮阳,当地人们才建设了骑楼,故正确答案为D。64.对同纬度地区来说,太阳高度相同,为了获得直接的充足的阳光照射,应选择合适的建筑物朝向、房屋之间有合适的间距、合适大小的窗户等,而窗户采用单、双层结构的作用是保温,而不是获得更多的阳光照射,故正确答案为C。

65.图18和图19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1分)

(2)该日,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应位于泰山的方向。(1分)(3)M地位于Q的方向。(1分)

(4)图示季节(或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分)

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

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

C.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D.新一天范围小于旧一天

(5)该日,M、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1分)

(6)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1分)

【答案】(1)(20°S,120°W)(1分) (2)东南 (1分) (3)西南 (1分) (4)D (1分) (5)P地夜长大于M地夜(1分) (6)从20oS向南北两侧递减(1分)

【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判断。(1)根据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可知70°N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120°W为太阳直射点的经线,则可知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0°S120°W。(2)该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应位于泰山的东南方向。(3)根据两图中经纬度值可知Q地位于M的东北方向。(4)根据太阳直射20°S可知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冬

季,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较长,纽约的白昼短于黑夜,但不能判断昼长的变化;南半球为夏季,巴西高原草木葱茏;根据120°W为12时,计算60°E为0时,180°为8时,故新的一天占8个时区,故范围小于旧的一天。(5)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P点昼短夜长,而M点昼长夜短。故P地夜长大于M地。(6)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20°S,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66.读图,回答相关问题。(10分)

(1)A点所在地的经度位置是_________,纬度位置是___________,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此图A点地方是__________时

(2)B点在A点的_______方向,B处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_ 带,正值_______(节气)。

(3)某物体从A点向B点运动时,先是向________偏,后又向_____偏,这是地球____________运动的结果。

【答案】( 1 ) 西经120°南纬23°26′ 90° 16

(2)北北温冬至左右自转

【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1)根据图示本初子午线的位置,判断A点的经度;A点位于赤道以南的南回归线上,即纬度为23.5°S。图示晨昏线的分布,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故正午太阳高度自直射点(南回归线上)向南北两侧递减。图示晨昏线部分为昏线,故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时,A点时间为16时。(2)图示AB位于同一条经线上,故B点位于A点的正北方向;B位于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故属于北温带;(3)图示从A向B运动,先位于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后位于北半球,向右偏;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是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理意义。

67.该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判断。(16分)

(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出现极昼现象的纬度范围大致是_______________。

(2)此时,90°E的区时是___月____日____时,伦敦时间是__________时。

(3)此时,赤道下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

A.45°W,135°W B.135°E,45°W

C.60°E,120°W D.0°,180

(4)此时,与上海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

A.90°W向东至180°B.0°向东至180°

C.90°W向东至90°E D.0°向东至90°E

【答案】(1)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

(2)12月22日 12点 6点

(3 ) D

(4)A

【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判断。(1)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判断为冬至日,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南回归线。此时,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昼。(2)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图示90°E为昼半球的平分线,即时间为12时。伦敦时间较90°E时间晚6个小时。(3)赤道与晨线的交点为6点,计算位于0°经线;与昏线的交点为18时,计算位于180°经线。(4)此时上海所用的北京时间为14时,则东十二区时间为18时,该日0时所在的经线为90°W,故与上海日期相同的经度范围为90°W---180°。

68.该图中阴影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这一天是_______日(节气),一般为每年的_______月_______日前后。

(2)按图所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_______。

(3)这一天,图中A、B、C、D四地中,白昼最长

的是_______,其白昼长_______小时

(4)这一天,图中A、B、C、D、E五地中,

白昼时间相等,正午太阳高度也相等的是_______。

(5)按图所示,此时西8区时间应为_______点

【答案】(1)冬至 12月22日

(2)南回归线东经90

(3 ) A 24

(4)C 和 E

(5)22点

【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判断。(1)图示自转方向呈顺时针表示图示为南半球;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南极圈内出现极昼,表示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2)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2时所在的经线,即图示昼半球的平分线,为90°E。(3)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越往南昼越长,A点出现极昼。(4)同一纬线上,昼长相等,正午太阳高度也相等。(5)结合前述,90°E为12时,则计算西八区的时间即可。

6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此时北半球昼长开始长于夜长,则这一天的节气是_______;再过3个月左右的节气是_______

(2)这一天,北京、南京二地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

(3)此时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是_______,与纬线的关系是_______。

(4)此时,A点时刻是_______点,北京时间为_______点。

(5)此时,赤道中白昼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春分夏至

(2)昼夜等长

(3 ) 重合垂直

(4)18点 8点

(5)东经90度向东到西经90度

【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1)图示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且北半球昼长开始长于夜长,判断为春分日。再过三个月为夏至日。(2)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3)图示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即与纬线垂直。(4)图示A点位于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时间为18时。根据180°经线的位置,判断A点所在经线的经度为90°W,故计算北京时间即可。(5)赤道上的白昼范围即6时(计算位于90°E)到18时(位于90°W)。

70.读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虚线为晨昏线。回答问题。(14分)

(1)①地位于②地方向,①地距③地约千米。

(2)此时,北京时间为;新一天的范围。(3)此日,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或慢),北半球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4)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②地的天气特点是。

(5)比较此季节②地和③地的气温差异并分析原因。(3分)

(6)近年来,有关③海域的国际竞争愈演愈烈,简述国家间产生竞争的主要原因。(3分)

【答案】(1)东南(1分) 3330千米(1分)

(2)2时(1分)东经900向东到1800(1分)

(3)快(1分)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1分)(4)西北风(1分)寒冷晴朗(1分)

(5)②地气温比③地气温低,(气温日较差大)(1分)原因是深居内陆,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冬季降温幅度大(1分)地势高(1分)

(6)北冰洋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石油资源;(1分)

对北冰洋的领土竞争可以拓展生存的空间,缓解陆地环境的压力;(1分)

北冰洋是联系三大洲的捷径,战略地位突出;(1分)

【解析】(1)本题是根据经纬度判断方位。纬度变化1度,其距离是111km。(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陆地是高压,说明是冬季,北极上空是极夜现象。所以90oE是0时,求北京时间。新的一天从0时经线到180o经线。(3)冬季地球在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快。北半球昼短夜长。(4)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季。根据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分析风向及天气特征。(5)②地和③地的气温差异。原因从海陆位置、地形等方面分析。(6)北冰洋的重要性从资源、领土、地理位置等方面分析。

71.该图中左图和右图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分)

(2)该日,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应位于泰山的方向。(2分)

(3)Q地位于M的方向。(2分)

(4)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M地昼长为小时。(4分)

(5)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2分)【答案】(1)(20°S,120°W) (2分)

(2)东南 (2分) (3)东北 (2分)

(4)Q地夜长大于P地夜(2分) 14小时 (2分)

(5)从20oS向南北两侧递减(2分)

【解析】(1)120°W平分白昼,是直射点的经度;70oN有极夜现象,太阳直射点位于20oS。(2)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日出在东南方。(3)根据经纬度判断方位。(4)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根据地方时计算M的时间。(5)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项二侧递减。

72.读下面“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7分)

(1)高空C比D的气压____(高或低),地面A比B的气压___(高或低)。

(2)A比B的温度___________(高或低)。

(3)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______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4)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__________(白天或夜晚),此时A 地与B地间吹__________风。

(5)此时高空C与D之间吹__________风。

【答案】(1)高低(2)高(3)顺(4)夜晚西北(5)南

【解析】本题考查等压线特征分析大气受热过程。等压线向上弯曲是高压,向下弯曲是

低压。空中气压高低与近地面相反。热力环流是温度高处气流上升运动,温度低处气流下沉运动。水平方向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由于海陆热力差异造成白天风海洋吹向陆地,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73.读北半球某天气系统形成示意图,回答:(10分)

图中虚线箭头表示,实线箭头表示。

(2)从气压状况分析,A表示,B表示。

(3)从气流状况分析,A表示,B表示。

(4)一般情况下,受A控制的地区,天气;当B过境时,常出现天气。

(5)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半球气旋的东部吹风,反气旋的东部吹风。【答案】(1)(2分)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

(2)(2分)高压,低压,

(3)(2分)反气旋,气旋,

(4)(2分)晴朗(或干燥),阴雨,

(5)(2分)东南风(或偏南风),西北风(或偏北风)

【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1)图示虚线箭头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实线为与等压线斜交的风向。(2)图示A气压中心,水平气流由中心指向四周表示高压中心,而B气压中心,水平气流由四周指向中心,表示低压中心。(3)从气流状况来看,高压为反气旋;低压为气旋。(4)A为高压控制,垂直方向上,盛行下沉气流,故天气晴朗,而B过境,盛行上升气流,故多阴雨天气。(5)北半球气旋即B图,其东部盛行东南风;北半球反气旋即A图,其东部盛行西北风。

7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该图是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图。

(1)你认为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为原因是什么?(2分)

(2)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图,将“①毁林②极冰融化③沿海低地被淹④燃烧矿物燃料”分别填到下列横线中,以示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4分)

(3)全球变暖对局部地区可能带来一些好处,试举例说明。(2分)

排放量应采取哪些措施?(2分)

(4)谈谈人们为控制CO

2

【答案】(1)一方面是由于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使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多,导致全球变暖;另一方面是因为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被破坏。(2分)

(2)a—①b—④c—②d—③(4分)

(3)高纬度地区热量提高,会变得适宜温带作物分布。(2分)

(4)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推广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分)

【解析】(1)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为原因就是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导致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一方面是排放二氧化碳量增加;一方面是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减小。(2)本题考查全球变暖的过程、影响。从植被破坏和排放二氧化碳量增加导致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后形成的影响。(3)全球变暖影响有利也有弊。有利就是高纬度地区热量增加。(4)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能源结构调整、节约能源、提高利用率分析。

75.读所给两图,完成下列要求。(每空2分,共12分)

(1)注出图中A、B两点的经度: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

(2)两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_________,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_________。(3)与A经线相对的那条经线的度数是_________,与B经线相对的那条经线的度数是_________。

【答案】(1)25°E155°W(2)A B (3)155°W25°E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地图。(1)图示A点所在经线位于115°E西侧90°,故判断为25°E;B点所在经线位于65°W西侧90°,故判断为155°W。(2)东半球的范围为20°W向东到160°E。(3)相对的两条经线,东西经相反,经度数互补。

高一物理必修一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测试题2017.11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当作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C、高考理科综合的考试时间为:150min 指的是时间间隔 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2、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的大小总是相等的,只不过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 B、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 C、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的路线 D、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总大于或等于路程 3.下面有关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车以70km/h的速度从广州开往上海,这里的70km/h是指平均速度B.子弹以6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这里的600m/s是指平均速度 C.小球在第5s 内的速度是6m/s ,这里的6m/s 是指瞬时速度 D.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36km/h ,这里的36km/h 是指瞬时速度 4.下列所描述的直线运动,可能的是() A.速度变化很小,加速度很大 B.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D.某瞬间速度为零,加速度很大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也可以相反。 6. 下列关于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力是使物体位移增加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 C.合力的大小可能比一个分力大,而比另一个分力小 D.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队拔河,甲队获胜的原因是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 B.以卵击石,鸡蛋破碎,原因是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比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小 C.汽车牵引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驱动轮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 D.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其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8.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物体只有运动时才体现出惯性 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 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9、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美景,如果三尺为 1 米,则水落到地面的速度约为(设初速度为零)() A.100m/s ; B、140m/s ; C、 200m/s ; D、 2000m/s ;10.如图所示, 一同学沿一直线行走,现用频闪照相记录了他行走中的9 个位置,观察图片,能比较正确 反映该同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的是() 11.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在0-4s 内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 像可知() V/m/s A.在第 2 秒末,两车处于同一位置20 甲 B.在第 2 秒末,两车的速度相同 10 C.在 0-4s 内,甲的加速度和乙的加速度的大小相等乙 D.在 0-4s 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0 123 4t/s 12、在水平面上放一个物体,用水平的力推物体,物体仍然静止不动。如图所示, 对于物体这时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体受到四个力,重力、地面的支持力、推力和对地面的压力 B.该物体受到四个力,重力、地面的支持力、推力和摩擦力

高中数学必修1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1测试题 一、选择题 1.设集合{}012345U =,,,,,,{}035M =,,,{}145N =,,,则()U M C N ?=( ) A .{}5 B .{}0,3 C .{}0,2,3,5 D .{}0,1,3,4,5 2、设集合2{650}M x x x =-+=,2{50}N x x x =-=,则M N 等于 ( ) A.{0} B.{0,5} C.{0,1,5} D.{0,-1,-5} 3、计算:9823log log ?= ( ) A 12 B 10 C 8 D 6 4、函数2(01)x y a a a =+>≠且图象一定过点 ( ) A (0,1) B (0,3) C (1,0) D (3,0) 5、“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慢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用S 1、S 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 为时间,则与故事情节相吻合是 ( ) 6、函数y =的定义域是( ) A {x |x >0} B {x |x≥1} C {x |x≤1} D {x |0<x≤1} 7、把函数x 1y -=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函数的解析式应为 ( ) A 1x 3x 2y --= B 1x 1x 2y ---= C 1x 1x 2y ++= D 1 x 3x 2y ++-= 8、设x x e 1e )x (g 1x 1x lg )x (f +=-+=,,则 ( ) A f(x)与g(x)都是奇函数 B f(x)是奇函数,g(x)是偶函数 C f(x)与g(x)都是偶函数 D f(x)是偶函数,g(x)是奇函数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必修I 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设集合{}{}{}1,2,3,4,5,1,2,3,2,5U A B ===,则()U A C B =( ) A 、{}2 B 、{}2,3 C 、{}3 D 、{}1,3 2、已知集合{}{}0,1,2,2,M N x x a a M ===∈,则集合 M N ( ) A 、{}0 B 、{}0,1 C 、{}1,2 D 、{}0,2 3、函数()21log ,4y x x =+≥的值域是 ( ) A 、[)2,+∞ B 、()3,+∞ C 、[)3,+∞ D 、(),-∞+∞ 4、关于A 到B 的一一映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 一一映射又叫一一对应 ② A 中不同元素的像不同 ③ B 中每个元素都有原像 ④ 像的集合就是集合B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5、在221 ,2,,y y x y x x y x ===+=,幂函数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已知函数()213f x x x +=-+,那么()1f x -的表达式是 ( ) A 、259x x -+ B 、23x x -- C 、259x x +- D 、21x x -+ 7、若方程0x a x a --=有两个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0,+∞ B 、()1,+∞ C 、()0,1 D 、? 8、若21025x =,则10x -等于 ( ) A 、15- B 、15 C 、150 D 、 1 625 9、若()2log 1log 20a a a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高中数学必修一试卷及答案

高一数学试卷 姓名: 班别: 座位号: 注意事项: ⒈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三部分,共计150分,时间90分钟。 ⒉答题时,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中。 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I ={0,1,2,3,4},集合{1,2,3}M =,{0,3,4}N =,则()I M N I e等于 ( ) A.{0,4} B.{3,4} C.{1,2} D. ? 2、设集合2{650}M x x x =-+=,2{50}N x x x =-=,则M N U 等于 ( ) A.{0} B.{0,5} C.{0,1,5} D.{0,-1,-5} 3、计算:9823log log ?= ( ) A 12 B 10 C 8 D 6 4、函数2(01)x y a a a =+>≠且图象一定过点 ( ) A (0,1) B (0,3) C (1,0) D (3,0) 5、“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慢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用S 1、S 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 为时间,则与故事情节相吻合是 ( )

6、函数y =的定义域是( ) A {x |x >0} B {x |x ≥1} C {x |x ≤1} D {x |0<x ≤1} 7、把函数x 1y -=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函数的解析式应为 ( ) A 1x 3x 2y --= B 1x 1x 2y ---= C 1x 1x 2y ++= D 1 x 3x 2y ++-= 8、设x x e 1e )x (g 1x 1x lg )x (f +=-+=,,则 ( ) A f(x)与g(x)都是奇函数 B f(x)是奇函数,g(x)是偶函数 C f(x)与g(x)都是偶函数 D f(x)是偶函数,g(x)是奇函数 9、使得函数2x 2 1x ln )x (f -+=有零点的一个区间是 ( ) A (0,1) B (1,2) C (2,3) D (3,4) 10、若0.52a =,πlog 3b =,2log 0.5c =,则( ) A a b c >> B b a c >> C c a b >> D b c a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函数5()2log (3)f x x =++在区间[-2,2]上的值域是______ 12、计算:2391- ??? ??+3 2 64=______ 13、函数212 log (45)y x x =--的递减区间为______ 14、函数1 22x )x (f x -+= 的定义域是______

(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章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桌面受到的压力实际就是书的重力 B .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桌面形变形成的 C .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一定大小相等,而且为同一性质的力2.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关于接触处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有弹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 B.如果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 C.如果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 D.如果有摩擦力,则其大小一定与弹力成正比 3.一架梯子靠在光滑的竖直墙壁上,下端放在水平的粗糙地面上,有关梯子的受力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B.受一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A.受两个竖直的力,一个水平的力 D.受三个竖直的力,三个水平的力C.受两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 4.作用于O点的五个恒力的矢量图的末端跟O点恰好构成一个正六边形,如图所示。这五 个恒力的合力是最大恒力的() 倍A.2 B .3倍4.倍C .D5倍 ,若三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6N、7N.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54N、体所受三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17N.B 3N 、17N.A3N 、5N.D 0 、9N.C 拉法码,使悬线偏点,现在用力F6.如图所示,一个重为5N的大砝码,用细线悬挂在O °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所用离竖直方向30 )(拉力F的最小值为 5.0N A.2.5N .B 8.65N .C4.3N . D 用绳索将重球挂在墙上,不考虑墙的.如图所示,7

摩擦。如果把绳的长度增加一些,则球对绳的拉)力F和球对墙的压力F的变化情况是(21减小A.F增大,F21 B .F减小,F增大21 C.F和F都减小21F都增大D.F和21物体受到的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若斜面倾角增大(物体仍静止),8 )的变化情况是( B.支持力增大,摩擦力减小A.支持力增大,摩擦力增大 .支持力减小,摩擦力减小 D C.支持力减小,摩擦力增大 二、填空题°的斜面向上匀速滑3711.用弹簧秤称物块时,读数为7.5N,用弹簧秤拉着物块沿倾角为 数擦因的6N动时,读数为,物块与斜面间动摩为。12.作用于同一点的两个力F、F的合力F随F、F的夹角2112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则F=,F=。2113.同一平面中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F=6N、F=7N、F=8N,312这三个力沿不同方向作用于同一物体,该物体作匀速运动。若撤消F,这时物体所受F、F的合力大小等于N,合力的方向。231 14.用两根钢丝绳AB、BC将一根电线杆OB垂直固定在地面上, 且它们在同一个平面内,如图所示,设AO=5m,OC=9m, OB=12m,为使电线杆不发生倾斜,两根绳上的张力之比 。为 9分)三、实验题(.在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某小组得15 ,图中是F出如图所示的图(F与AO共线)1 与F合成的理论值;是F与F合成的实际值,212在实验中如果将两个细绳套换成两根橡皮条,那么实验结 果是否变化?答:(填“变”或“不变”)。

高一数学必修1试题附答案详解

1.已知全集I ={0,1,2},且满足C I (A ∪B )={2}的A 、B 共有组数 2.如果集合A ={x |x =2k π+π,k ∈Z},B ={x |x =4k π+π,k ∈Z},则集合A ,B 的关系 3.设A ={x ∈Z||x |≤2},B ={y |y =x 2 +1,x ∈A },则B 的元素个数是 4.若集合P ={x |30,则a 的取值范围是

高中数学必修一试卷及答案

高一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 1、已知全集I ={0,1,2,3,4},集合{1,2,3}M =,{0,3,4}N =,则()I M N 等于 ( ) A.{0,4} B.{3,4} C.{1,2} D. ? 2、设集合2{650}M x x x =-+=,2{50}N x x x =-=,则M N 等于 ( ) A.{0} B.{0,5} C.{0,1,5} D.{0,-1,-5} 3、计算:9823log log ?= ( ) A 12 B 10 C 8 D 6 4、函数2(01)x y a a a =+>≠且图象一定过点 ( ) A (0,1) B (0,3) C (1,0) D (3,0) 5.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的是( ) A.()y x x R =-∈ B.3()y x x x R =--∈ C.1()()2x y x R =∈ D.1(,0)y x R x x =-∈≠且 6 、函数y = 的定义域是( ) A {x |x >0} B {x |x ≥1} C {x |x ≤1} D {x |0<x ≤1}

7、把函数x 1 y -=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函数的解析式应为 ( ) A 1x 3 x 2y --= B 1x 1 x 2y ---= C 1x 1 x 2y ++= D 1x 3 x 2y ++-= 8、设x x e 1 e )x (g 1x 1 x lg )x (f +=-+=,,则 ( ) A f(x)与g(x)都是奇函数; B f(x)是奇函数,g(x)是偶函数 ; C f(x)与g(x)都是偶函数 ; D f(x)是偶函数,g(x)是奇函数. 9、使得函数2x 21 x ln )x (f -+=有零点的一个区间是 ( ) A (0,1) B (1,2) C (2,3) D (3, 4) 10、若0.52a =,πlog 3b =,2log 0.5c =,则( ) A a b c >> B b a c >> C c a b >> D b c a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函数5()2log (3)f x x =++在区间[-2,2]上的值域是______ 12、计算:2391- ??? ??+3 2 64=______ 13、函数245y x x =--的递减区间为______

高一物理必修一试题及答案(完整资料)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1.一辆汽车沿直线运动,先以15m/s的速度驶完全程的四分之三,剩下的路程以20m/s的速度行驶,则汽车从开始到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A.16m/s B.16.3m/s C.17.5m/s D.18.8m/s 2.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加速度恒定,在第7s初的速度是2.6m/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A.0.4m/s2B.0.37m/s2C.2.6m/s2D.0.43m/s2 3.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1、2s为第I段,第3、4s为第II段,第5s为第III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1s内与第5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1s的加速度大于第5s的加速度 C.第I段与第III段的平均速度相等 D.第I段与第III段的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都相同 4.一辆农用“小四轮”漏油,假如每隔1s漏下一滴,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一同学根据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一定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 D.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 5.在轻绳的两端各拴住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绳一端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落下,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如果站在四层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落下,则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将 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判断 6.某物体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行的轨迹是抛物线 B.物体运行的时间为8s C.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m D.在t=4s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

高中数学必修一试卷及答案

高一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 本大题 10 小题,每小题 5 分,满分 50 分。 ) 1、已知全集 I{0,1,2,3,4},集合 M{ 1,2,3} , N{0,3,4} ,则 e I M N () 等于 () A.{0,4} B.{3,4} C. {1,2} D. 2、设集合M{ x x26x 5 0} , N { x x25x0},则M N 等于() A. {0} B.{0,5} C. {0,1,5} D.{0,-1,-5} 3、计算:log29log 38=() A12B10 C 8 D 6 4、函数y a x2(a 0且 a1)图象一定过点() A (0,1 )B(0,3 )C(1,0 )D(3,0 ) 5.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的是() A. y x ( x R) B. y x3x( x R) C. y (1 )x( x R) D. y 1 (x R,且 x 0) 2x 6、函数y log 1 x的定义域是() 2 A {x |x>0} B {x|x≥1} C {x |x≤1} D {x|0<x≤1}

7、把函数 y 1 的图象向左平移 1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 2 个单位 x 后,所得函数的解析式应为 ( ) A y 2x 3 B y 2x 1 x 1 x 1 C y 2x 1 D y 2x 3 x 1 x 1 8、设 f (x ) lg x 1 , g(x) e x 1x ,则( ) x 1 e A f(x) 与 g(x) 都是奇函数 ; B f(x) 是奇函数, g(x) 是偶函数 ; C f(x) 与 g(x) 都是偶函数 ; D f(x) 是偶函数, g(x) 是奇函数 . 9、使得函数 f (x ) ln x 1 x 2 有零点的一个区间是 ( ) 2 A (0 ,1) B (1 ,2) C (2 ,3) D (3 ,4) 10、若 a 20.5 , b log π3 , c log 2 0.5 ,则( ) A a b c B b a c C c a b D b c 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满分 20 分 11、函数 f (x) 2 log 5 (x 3) 在区间 [-2 ,2] 上的值域是 ______ 12、计算: 1 - 3 2 2 + 643 =______ 9 13、函数 y x 2 4 x 5 的递减区间为 ______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课后习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1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练习(第5页) 1.用符号“∈”或“?”填空: (1)设A 为所有亚洲国家组成的集合,则:中国_______A ,美国_______A , 印度_______A ,英国_______A ; (2)若2 {|}A x x x ==,则1-_______A ; (3)若2{|60}B x x x =+-=,则3_______B ; (4)若{|110}C x N x =∈≤≤,则8_______C ,9.1_______C . 1.(1)中国∈A ,美国?A ,印度∈A ,英国?A ; 中国和印度是属于亚洲的国家,美国在北美洲,英国在欧洲. (2)1-?A 2 {|}{0,1}A x x x ===. (3)3?B 2{|60}{3,2}B x x x =+-==-. (4)8∈C ,9.1?C 9.1N ?. 2.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由方程290x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2)由小于8的所有素数组成的集合; (3)一次函数3y x =+与26y x =-+的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 (4)不等式453x -<的解集. 2.解:(1)因为方程290x -=的实数根为123,3x x =-=, 所以由方程290x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为{3,3}-; (2)因为小于8的素数为2,3,5,7, 所以由小于8的所有素数组成的集合为{2,3,5,7}; (3)由326y x y x =+??=-+?,得14x y =??=? , 即一次函数3y x =+与26y x =-+的图象的交点为(1,4),

高中数学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一. 选择题(4×10=40分) 1. 若集合}8,7,6{=A ,则满足A B A =?的集合B 的个数是( ) A. 1 B. 2 C. 7 D. 8 2. 如果全集}6,5,4,3,2,1{=U 且}2,1{)(=?B C A U ,}5,4{)()(=?B C A C U U , }6{=?B A ,则A 等于( ) A. }2,1{ B. }6,2,1{ C. }3,2,1{ D. }4,2,1{ 3. 设},2|{R x y y M x ∈==,},|{2 R x x y y N ∈==,则( ) A. )}4,2{(=?N M B. )}16,4(),4,2{(=?N M C. N M = D. N M ≠? 4. 已知函数)3(log )(2 2a ax x x f +-=在),2[+∞上是增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围是( ) A. )4,(-∞ B. ]4,4(- C. ),2()4,(+∞?--∞ D. )2,4[- 5. 32)1(2 ++-=mx x m y 是偶函数,则)1(-f ,)2(-f ,)3(f 的大小关系为( ) A. )1()2()3(->->f f f B. )1()2()3(-<-b f a f D. )()(b f a f 的符号不定 7. 设)(x f 为奇函数且在)0,(-∞是减函数,0)2(=-f ,且0)(>?x f x 的解集为( ) A. ),2()0,2(+∞?- B. )2,0()2,(?--∞ C. ),2()2,(+∞?--∞ D. )2,0()0,2(?-

物理必修一习题及答案

物理必修1第一章练习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 C .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 D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 2.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B .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C .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 D .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 ,则物体在1s 内一定走3m B .物体在某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 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 D .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 4.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 A .汽车在出发后10s 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B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 内的位移都是5m C .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 D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 5.火车以76km/h 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 /s 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 A .76km/h 是平均速度 B .76km/h 是瞬时速度 C .600m/s 是瞬时速度 D .600m/s 是平均速度 6.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 到B 的速度为1v ,由B 到C 的速度为2v ,若BC AB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 度是( ) A . 2/)(21v v - B .2/)(21v v + C .)/()(2121v v v v +- D .)/(22121v v v v + 7.如图是A 、B 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A 的运动是以1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 B 物体B 的运动是先以5m /s 的速度与A 同方向 C .物体B 在最初3s 内位移是10m D .物体B 在最初3s 内路程是10m 8.有一质点从t =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1=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B .2=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C .2=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 D .4=t s 时,质点回到原 9.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10.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 2,在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的未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B .质点在第三秒米速度比第 2s 末速度大2m/s C .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未速度都比初速度大2m /s D .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末速度都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 /s 11.关于加速度的概念,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 B .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大小 C .加速度为正值,表示物体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大 D .加速度为负值,表示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小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速度可能为零 B .物体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时,可能加速度不为零 C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 .加速度越小,速度一定越小 13.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直至为零,那么该物体运动的情况可能是( ) A .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B .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 速度最小 C .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 D .速度肯定是越来越小的 二、填空题

高一数学必修1试题及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1质量检测试题(卷)2009.1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6页。考试结束后. 只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答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集合{0,1}的子集有 ( )个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已知集合2 {|10}M x x =-=,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 .{1}M -∈ B . 1 M ? C . 1 M ∈- D . 1 M ?- 3.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A .1y =与0y x = B .4lg y x =与2 2lg y x = C .||y x =与2 y = D .y x =与ln x y e = 4.设集合{(,)|46},{(,)|53}A x y y x B x y y x ==-+==-,则B A = A .{x =1,y =2} B .{(1,2)} C .{1,2} D .(1,2) 5. 函数()ln 28f x x x =+-的零点一定位于区间 A. (1, 2) B. (2 , 3) C. (3, 4) D. (4, 5) 6.二次函数2 ()23f x x bx =++()b R ∈零点的个数是 A .0 B .1 C .2 D .以上都有可能 7.设 ()x a f x =(a>0,a ≠1),对于任意的正实数x ,y ,都有 A.()()()f xy f x f y = B. ()()()f xy f x f y =+ C.()()()f x y f x f y += D. ()()()f x y f x f y +=+

高一数学必修一试卷及答案.doc

高一数学必修一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 、已知全集 I {0,1,2,3,4} ,集合 M {1,2,3} , N {0,3,4} ,则 (C I M )I N 等于 ( ) A.{ 0, 4} B.{ 3,4} C.{1, 2} D. 2、设集合 M { x x 2 6 x 5 0},N { x x 2 5x 0},则M UN 等于 ( ) A.{ 0} B.{ 0, 5} C.{ 0,1, 5} D.{ 0,- 1,- 5} 3、计算: log 2 9 log 38 = ( ) A 12 B 10 C 8 D 6 4、函数 y a x 2(a 0且 a 1) 图象一定过点 ( ) A ( 0,1) B ( 0,3) C (1,0) D (3,0 ) 5、“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慢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 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 点 用 S 1 2 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 t 为时间,则与故事情节相吻合是 ( ) 、 S 6、函数 ylog 1 x 的定义域是( ) 2 A {x | x >0} B {x | x ≥ 1} C {x | x ≤ 1} D {x | 0< x ≤1} 7、把函数 y 1 2 个单位后, 所得函数的解析式 的图象向左平移 1 个单位, 再向上平移 x 应为 ( ) A 2x 3 B y 2x 1 2x 1 2x 3 y 1 x C y 1 Dy 1 x 1 x x 8、设 f (x ) lg x 1 ,g(x) e x 1 ,则 ( ) x 1 e x A f(x)与 g(x)都是奇函数 B f(x)是奇函数, g(x)是偶函数 C f(x)与 g(x)都是偶函数 D f(x)是偶函数, g(x)是奇函数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A 类题《满分60分,时间40分钟,g 均取10m/s 2》姓名 座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都是矢量 B.物体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D.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且也一定在物体内 2.如上图所示,地面上有一个物体重为30N ,物体由于摩擦向右做减速运动,若物体与地面间 的动摩擦因素为0.1,则物体在运动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 A.0.1m /s 2 B.1m /s 2 C.3m /s 2 D.10m /s 2 3.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的物体越难让它停止运动,故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静止的物体惯性最大 C.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才有惯性 D.行驶车辆突然转弯时,乘客向外倾倒是由于惯性造成的 4.某同学为了测出井口到井里水面的深度,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落下,经过2s 后听到石块落到 水面的声音,则井口到水面的深度大约为(不考虑声音传播所用的时间)( ) A.10m B.20m C.30m D.40m 5.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6N 、3N 和8N ,其合力最小值为( ) A.1N B.3N C.13N D.0 6.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则( )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的力 7.力F 1单独作用于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1=2m/s 2,力F 2单独作用于同一物 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2=4m/s 2。当F 1和F 2共同作用于该物体时,物体具有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是( ) A .2m/s 2 B .4m/s 2 C .6m/s 2 D .8m/s 2 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小球被竖直挡板挡住,则球对 挡板的压力为( ) A.mgco s θ B. mgtan θ C. mg/cos θ D. mg 9.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 的某同学站在升降机中的磅秤上,某一时刻该同学发现磅秤的示数为 40kg ,则在该时刻升降机可能是以下列哪种方式运动?( ) A.匀速上升 B.加速上升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10.如图所示为初速度v 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其末速度为v ,在时间t 内,物体的平 均速度- v 和加速度a 是( ) A.20v v v +>-,a 随t 减小 B.20v v v +=-,a 恒定 C.2 v v v +<-,a 随t 减小D.无法确定 二、计算题(共40分) 11.(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10kg 的物体,在F =60N 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 v t v v 0 t v

高中数学必修1各章节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数学1必修)第一章(上) 集合 [基础训练A 组]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可以组成集合的是( ) A .所有的正数 B .等于2的数 C .接近于0的数 D .不等于0的偶数 2.下列四个集合中,是空集的是( ) A .}33|{=+x x B .},,|),{(22R y x x y y x ∈-= C .}0|{2≤x x D . },01|{2R x x x x ∈=+- 3.下列表示图形中的阴影部分的是( ) A .()()A C B C B .()()A B A C C .()()A B B C D .()A B C 4.下面有四个命题: (1)集合N 中最小的数是1; (2)若a -不属于N ,则a 属于N ; (3)若,,N b N a ∈∈则b a +的最小值为2;(4)x x 212=+的解可表示为{ }1,1;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5.若集合{},,M a b c =中的元素是△ABC 的三边长, 则△ABC 一定不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6.若全集{}{}0,1,2,32U U C A ==且,则集合A 的真子集共有( ) A .3个 B .5个 C .7个 D .8个 二、填空题 1.用符号“∈”或“?”填空 (1)0______N , 5______N , 16______N (2)1 ______,_______,______2 R Q Q e C Q π- (e 是个无理数) (3{} |,,x x a a Q b Q =∈∈ 2. 若集合{}|6,A x x x N =≤∈,{|}B x x =是非质数,C A B =,则 C 的 非空子集的个数为 。 3.若集合{}|37A x x =≤<,{}|210B x x =<<,则A B =_____________. A B C

高一数学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精选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4分) 1、设集合A={x ∈Q|x>-1},则() A 、A ??B A C A D 、 ?A 2、设A={a ,b},集合B={a+1,5},若A∩B={2},则A∪B=() A 、{1,2} B 、{1,5} C 、{2,5} D 、{1,2,5} 3、函数2 1 )(--= x x x f 的定义域为() A 、[1,2)∪(2,+∞)B 、(1,+∞)C 、[1,2)D 、[1,+∞) 4、设集合M={x|-2≤x ≤2},N={y|0≤y ≤2},给出下列四个图形,其中能表示以集合M 为定义域,N 为值域的函数关系的是() 5、三个数70。3,0。37,,㏑,的大小顺序是() A 、70。3,,,㏑,B 、70。3,,㏑, C 、,,70。3,,㏑,D 、㏑,70。3,, 6、若函数f(x)=x 3+x 2-2x-2的一个正数零点附近的函数值用二分法逐次计算,参考数据如下表: 那么方程x 3+x 2-2x-2=0的一个近似根(精确到)为() A 、、、、 7、函数2,0 2,0 x x x y x -?????≥=<的图像为() 8、设()log a f x x =(a>0,a ≠1),对于任意的正实数x ,y ,都有() A 、f(xy)=f(x)f(y)B 、f(xy)=f(x)+f(y) C 、f(x+y)=f(x)f(y) D 、f(x+y)=f(x)+f(y) 9、函数y=ax 2+bx+3在(-∞,-1]上是增函数,在[-1,+∞)上是减函数,则() A 、b>0且a<0 B 、b=2a<0 C 、b=2a>0 D 、a ,b 的符号不定 10、某企业近几年的年产值如图,则年增长率 最高 的是 ( )(年增长率=年增长值/年产值) A 、97年 B 、98年 C 、99年 D 、00年 二、填空题(共4题,每题4分) 0099 98 97 96 (年) 2004006008001000(万元)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测试题含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1.下列几个速度中,指瞬时速度的是( ) A.上海磁悬浮列车行驶过程中的速度为400 km/h B.乒乓球运动员陈玘扣出的乒乓球速度达23 m/s C.子弹在枪膛内的速度为400 m/s D.飞机起飞时的速度为300 m/s 2.在公路上常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如图2-3-8所示的限速标志,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 ) 图2-3-8 A.平均速度的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B.瞬时速度的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C.必须以这一规定速度行驶 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 3.短跑运动员在100 m比赛中,以8 m/s的速度迅速从起点冲出,到50 m处的速度是9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 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图2-3-9 A.9 m/s B.10.2 m/s C.10 m/s D.9.1 m/s 4.2012伦敦奥运会上,中国游泳名将孙杨以3分40秒14的成绩,夺得男子400米自由泳冠军,并打破奥运会记录,改写了中国男子泳坛无金的历史,高科技记录仪测得他冲刺终点的速度为 3.90 m/s,则他在400米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率约为( ) 图2-3-6 A.2.10 m/s B.3.90 m/s C.1.67 m/s D.1.82 m/s 5.(2013·临高一中高一检测)晓宇和小芳同学从网上找到几幅照片,根据照片所示情景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大炮水平发射炮弹轿车紧急刹车 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13秒15!刘翔出人

高一数学必修一试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1检测题 一、选择题: 1.已知全集(}.7,5,3,1{},6,4,2{},7.6,5,4,3,2,1{ A B A U 则===B C U )等于 ( ) A .{2,4,6} B .{1,3,5} C .{2,4,5} D .{2,5} 2.已知集合}01|{2=-=x x A ,则下列式子表示正确的有( ) ①A ∈1 ②A ∈ -}1{ ③A ?φ ④A ? -}1,1{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若 :f A B →能构成映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1)A 中的任一元素在B 中必须有像且唯一; (2)A 中的多个元素可以在B 中有相同的像; (3)B 中的多个元素可以在A 中有相同的原像; (4)像的集合就是集合B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如果函数2()2(1)2f x x a x =+-+在区间(],4-∞上单调递减,那么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3a -≤ B 、3a -≥ C 、a ≤5 D 、a ≥5 5、下列各组函数是同一函数的是 ( ) ①()f x =()g x =()f x x =与()g x = ③ 0()f x x =与0 1()g x x = ;④ 2()21f x x x =--与2()21g t t t =--。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6.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断定方程02=--x e x 的一个根所在的区间是 ( ) A .(-1,0) B .(0,1) C .(1,2) D .(2,3) 7.若=-=-33)2 lg()2lg(,lg lg y x a y x 则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