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然石材标准及测试

天然石材标准及测试

天然石材标准及测试
天然石材标准及测试

天然石材标准及测试

我国石材标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在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上已经比较齐全,加上美国和欧洲等国家相关标准的互为补充,在测试方法和技术指标方面有很大余地,实际工程完全可以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必要的测试方法,从而取得需要的检验报告和检验数据。

我国的石材标准主要分为术语及分类标准、试验方法标准、产品标准和相关标准。我国的GB/T13890《天然饰面石材术语》标准对天然石材行业的相关名词和术语作了定义及解释,随着石材行业的不断发展,该术语标准不能完全涵盖所有名词和术语,于是有不断推出的新标准对新名词和术语进行了补充。我国的石材分类标准为GB/T17670《天然石材统一编号》,将天然石材划分为花岗石(G)、大理石(M)和板石(S),并对我国开采的并具有一定规模的石材品种统一命名和编号,然而对目前越来越多的进口石材缺乏必要的命名和编号,造成了这部分石材在名称方面的混乱。我国的石材产品标准主要有JC/T204《天然花岗石荒料》、GB/T18601《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JC/T202《天然大理石荒料》、JC/T79《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GB/T18600《天然板石》、JC/T847《异形石材》、JC830.1《干挂饰面石材》、JC/T972《天然花岗石墓碑石》等。相关的石材标准有JC/T507《建筑水磨石制品》、JC/T872《建筑装饰用微晶玻璃》、JC/T973《建筑装饰用天然石材防护剂》等。我国的石材试验方法标准主要是GB/T966《天然饰面石材试验方法》。

我国的石材产品标准对石材的规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石材加工质量技术指标,包括长度、宽度、厚度、平面度角度、光泽度和外观质量,另一方面是材质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能,花岗石、大理石产品包括体积密度、吸水率、压缩强度、弯曲强度常规四项,花岗石增加了放射性,板石包括吸水率、压缩强度、弯曲强度、耐气候性软化深度、干湿稳定性四项。加工质量是考查石材加工企业加工技术能力的指标,也是石材分等分级的依据,一般在国家监督抽查中重点检查这些指标,工程中遇到纠纷时质量仲裁当中会检查这部分内容。北京市建筑行业实行备案制,备案企业也必须提供加工质量方面的抽样检验报告。日常委托检验一般只要求进行材质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能,作为工程招投标时的技术文件或工程存档技术材料。北京市建筑行业一般只认可省级以上质检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但是对于到达工地现场的石材一般也会要求进行复检,即对实际供货石材的性能进行一次重新检验。对于这类情况,石材供货企业或施工单位应请工地监理人员进行见证取样后送石材质检中心进行检验或直接委托石材质检中心进行抽样检验,石材质检中心将会派检验人员到达现场抽取并封样后带回检验。见证取样的检验报告会注明只对来样负责,原因是石材质检中心并不了解石材抽样的具体情况,因为是工地监理人员见证取的样品,所以该报告在工地现场是被认可的;石材质检中心现场抽样检验将会对整批石材负责,检验报告中不再会注明只对来样负责,但会注明该批样品的数量、规格、取样地点等情况。复检的项目一般由工程自己定,常规为物理四项,花岗石增加放射性报告。在我国的建筑规范中不定期要求检验石材的抗冻性能等其它试验,这在石材产品标准中没有要求,但石材试验方法标准中有该项目,这类试验一般是按工程要求选做,检验报告也只是数据,没有判定,供工程设计参考。

石材检验部门目前也比较多,名省、市、县都建有相应的建材质检站,加之检验市场放开后,跨行业跨部门的检验机构相互竞争,还有一部分私营检验机构的建立,使得检验市场呈现拼实

力、拼服务的纷争局面。石材行业在北京市有影响的检验机构主要是国家建筑材料工业石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北京市建材产品质检站,这也是北京市建委认可的三家石材检验机构。从仪器设备方面讲建材测试中心是老大,最先进,但同北京市建材质检站一样属于综合型的检验机构,石材检验并非是专业强项。国家建材工业石材质检中心是石材行业的权威检测机构,承担了所有石材行业标准的编制修订工作和标准的解释和宣贯,为石材行业检测配备了充足的设备,不仅能保质保量地完成石材检验任务,而且在新的形势下转换了观念、提高了服务意识,着眼于整个石材行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跟踪国外先进的技术和信息,全方位地为石材行业服务。

石材检测的委托程序非常简单,首先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带好必要的样品,到石材质检部门填写一式二份委托检验单即可。石材质检部门将会通知领取报告的时间或按要求将报告寄出,对于不太清楚的检验或样品可随时电话向质检部门咨询,对于委托上门抽样检验或其他形式的检验可直接电话委托或传真委托。石材质检中心将会竭诚为用户服务,下表是常规检验的样品规格和检验周期,用户应按实际要求提前送样,否则会耽误工期,因为严格按石材标准的检验周期是无法压缩时间的。

表1 天然花岗石和大理石常规试验样品规格和试验周期

项目样品规格(mm)样品数量(块)试验周期(天)指导价格(元)

加工质量(长宽厚平度角度外观)

300或400或500或600的规格板 5 1 500

光泽度 100 体积密度、吸水率50×50×50 5 4 300

压缩强度50×50×50 5 3 260

弯曲强度250×100×20

或300×100×20

或350×100×30 10 4 400

放射性随形6公斤 2 700

高中一年级女生各测试项目评分标准

体育一词,其英文本是physical education,指的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直译为身体的教育,简称为体育。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已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成为国家间外交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体育可分为大众体育、专业体育、学校体育等种类。包括体育文化、体育教育、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设施、体育组织、体育科学技术等诸多要素。 拼音 tǐyù 体育一词有两种解释 在我国,体育一词有两种解释。体育 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体育一词是这样解释的:(1)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参加各种运动来实现,在活动的过程中以锻炼人的身体为目的。 1

(2)指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各种活动,包括田径、体操、球类、游泳、武术、登山、射击、滑冰、滑雪、举重、摔跤、击剑、自行车等各种项目。体育一词具有两种解释的证据还可以从其翻译上找到,即体育一词有physical education和sport、sports两种不同的翻译,例如,国家体育总局的英文全称为: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 of China;《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的英文刊名为:China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体育一词的详细解释 体育一词虽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但由于《现代汉语词典》对体育这一词条多年未加修订的缘故,因此其解释并不适用于今天。 1.体育(physical education)《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参加各种运动来实现。事实上,随着社会发展,目前体育的主要任务早已超出了仅仅是发展身体(发展体力,增强体质)的范畴。目前体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身心(身体和精神)健全发展,培养终身体育能力。 2.体育(sport、sports)《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各种活动,包括田径、体操、球类、游泳、武术、登山、射击、滑冰、滑雪、举重、摔跤、击剑、自行车等各种项目。事实上,目前体育的范畴早已超出了身体锻炼(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范畴。在目前,包含身体锻炼、游戏、竞争要素的各种身体运动都是体育。换句话说,体育是包含身体锻炼、游戏、竞争要素的身体运动的总称。 体育一词在今天虽然被译作physical education、sport、sports,但是体育一词却不是译自于英文,而是来自于日文,是直接借用日文中的“体育”一词。不过,日本在physical education 一词的翻译上并不是一步到位译作“体育”的,而是经历了从译作“身体(之)教育”、“体教”、“身教”到译作“体育”的日文化过程,这一过程是在19世纪70年代完成的。 体育英文:sports,gym,physical culture,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training,PE. 体育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是“体育”一词却出现得较晚。因为在“体育”一词出现前,世界各国对体育这一活动过程的称谓都不相同。 体育风采(23张)学校体育的哪些基本功能体现了体育的意义——答案有三个:1.健体功能 2.教育功能 3.娱乐功能。在古希腊,游戏、角力、体操等曾被列为教育内容。在17~18世纪中,西方的教育中也加进了打猎、游泳、爬山、赛跑、跳跃等项活动,只是尚无统一的名称。18世纪末,德国的J.C.F.古茨穆茨曾把这些活动分类、综合,统称为“体操”。进入19世纪,一方面是德国形成了新的体操体系,并广泛传播于欧美各国;另一方面是相继出现了多种新的运动项目。在学校也逐渐开展了超出原来体操范围的更多的运动项目,建立起“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这一新概念。于是,在相当的一段时间里,“体操”和“体育”两个词并存,相互混用,比较混乱,直到20世纪初才逐渐在世界范围内统一称为“体育”。我国体育历史悠久,但“体育”却是一个外来词。它最早见于20世纪初的清末,当时,我国有大批留学生东渡去日本求学,仅1901年至1906年间,就有13000多人。其中,学体育的就有很多。回国后,他们将“体育”一词引进到中国。在我国,“体育”这个词最早见于1904年,在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中提到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时说:“保全身体之健旺,体育发达基地。”在1905年《湖南蒙养院教课说略》上也提到:“体育功夫,体操发达其表,乐歌发达其里。”在我国,最早创办的体育团体是1906年上海的“沪西士商体育会”。1907年我国著名女革命家秋瑾在绍兴也创办了体育会。同年,清皇朝学部的奏折中也开始有“体育”这个词。辛亥革命以后,“体育”一词就逐渐运用开来1762年,卢梭在法国出版了《爱弥尔》一书。他使用“体育”一词来描述对爱弥尔进行身体的养护、培养和训练等身体教育过程。由于这本书激烈地批判了当时的教会教育,而在世界引起很大反响,因此“体育”一词同时也在世界各国流传开来。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体育”一词的最初产生是起自于“教育”一词,它最早的含意是指教育体系中的一个专门领域。到19世纪,世界上教育发达国家都普遍使用了“体育”一词。而我国由

民警察体能测试实施办法及评分标准

附件5: 贵州省公安机关考试录用人民警察体能 测试实施办法及评分标准 为确保新录用人民警察的基本素质,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公安机关考试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试工作,根据人事部、公安部《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结合我省公安机关考试录用人民警察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体能测试项目 男子组:1000米跑、10米×4往返回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 女子组: 800米跑、10米×4往返回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 二、体能测试场地设置要求和测试组人员组成 (一)场地设置要求 测试场地应具备400米田径跑道,易于管理,场地除参加测试人员、测试组工作人员外,与测试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测试现场。 (二)测试组人员组成 测试工作开始前,应成立体能测试工作领导小组,由地级组织、人事、公安部门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根据测试人数确定测试教师和工作人员人数,测试教师应从大专院校体育专业任课教师中选定,工作人员从公安政工、纪检、督察部门抽调。为确保测试考生安全,测试现场应配备医务人员和相应的急救药品、器械。测试开始前,测试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名单应当保密。

三、体能测试分组要求和测试方法 (一)人员分组要求 根据参加测试人数及年龄情况,将同性别、同年龄段(25岁以上或25岁以下)的15人或20人分为一组,确定一名领队,并对测试队员编号,各组在领队的带领下完成各项测试任务,相关表格由领队统一保管,不得交与被测试人员。 (二)测试方法 1、1000米或800米跑 场地器材:400米田径跑道。地面平坦,地质不限,秒表若干块,使用前应进行校正。 测试方法:受测试者分组测,每组不得少于2人,用站立式起跑。当听到口令或哨音后开始起跑。当受测者到达终点时停表,终点记录员负责登记每人成绩,填写《贵州省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试成绩登记表》,登记成绩以分、秒为单位,不计小数。 2、10米×4往返回跑 场地器材:10米长的直线跑道若干条,在跑道的两端线(S1和S2)外30厘米处各划一条线(图1)。木块(5厘米×10厘米),每道3块,其中2块放在S2线外的横线上,一块放在S1线外的横线上,秒表若干块。 测试方法:受测者用站立式起跑,听到发令后从S1线外起跑,当跑到S2线前面,用一只手拿起一木块随即往回跑,跑到S1线前面时交换木块,再跑回S2线交换另一木块,最后持木块冲出S1线,记录跑完全程的时间。记录以秒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非“0”时则进“1”。每名测试人员可测试两次,以最好一次成绩为准。 注意事项:当受测者取放木块时,脚不要越过S1和S2线。

软件测试标准【模板】

软件测试标准 前言 前一版的《软件测试标准》,在测试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次修改在原标准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测试理念、工作方法、组织方式,使之更贴近实际工作,真正起到纲领的作用。 一、软件测试 1、软件测试的目的 软件测试是指为了度量和提高被测试对象的质量、对测试对象进行工程 设计、使用和维护的与软件开发过程并发的生命周期过程。软件测试的目 的为:验证软件产品的实现状态以及实现质量。 2、软件测试相关概念 2.1白盒测试 指基于程序结构的测试,测试目标是检查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和逻辑路径,是代码级的测试。 2.2黑盒测试 基于程序功能的测试,根据输入输出的关系推断程序功能的正确性。 2.3测试用例 测试方案,包括数据输入和相应的期望输出。依据测试用例来执行具体操作。 2.4预防性测试 其原理为:只要测试在生命周期中进行得足够早,就能够提高待测软件的质量。 2.5测试风险分析 其目的为:确定测试对象、测试的优先级、测试的深度。 2.6软件测试模型 公司目前采用V模型,实现测试与软件开发的同步进行。

2.7等价类划分 将测试对象按某种约定划分为有限个组成部分,提高测试的有效性。 2.8边界值分析 分析测试对象的所有边界值及边界附近的临界值。 二、测试工作流程 需求分析 审核需求分析,编写验收测试部分用例 实地调研重点收集客户实际业务资料、操作习惯,并与需求分析作出对比 概要设计审核概要设计,从用户角度提出问题 编写集成测试用例 详细设计 审核详细设计报告,与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进行比对 编写单元测试用例 编写用户手册总体框架 单元测试阶段提出测试计划审核测试用例执行测试 测试总结 集成测试阶段 验收测试阶段 补充测试用例 资料归档 修改测试 审核修改计划程序员提供修改清单编写测试用例执行测试测试总结 复测 测试报告复测 测试用例复测

幼儿园体能测试项目及标准

幼儿园体能测试项目及标准体质测试的项目: 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双脚连续跳、10米折返跑、走平衡木 各项目的意义: 1. 坐位体前屈:躯干和下肢柔韧性 2. 立定跳远:主要反映人儿童下肢的爆发力。 3. 网球掷远:反映儿童上肢腰腹肌肉力量。 4. 双脚连续跳:反映儿童协调性和下肢肌肉力量 5. 10米折返跑:反映人体的灵敏素质。 6. 走平衡木:反映人体平衡能力。 测试方法: 坐位体前屈:幼儿面向仪器坐在垫子上,双腿向前伸直;脚跟并拢,蹬在测试仪的挡板上,脚尖自然分开。测试时,幼儿双手并拢,掌心向下平伸,膝关节伸直,上体前屈,用双手中指指尖推动游标平滑前进,直到不能推动为止。 10米折返跑:幼儿至少2人一组,两腿前后分开,站立在起跑线后;当听到起跑信号后,立即起跑,直奔折返线,用手触摸到物体(木箱或墙壁)后返回,直奔目标线。 立定跳远:幼儿两脚自然分开,站立在起跳线后,然后,摆动双臂,双脚蹬地尽力向前跳。网球掷远:幼儿站在投掷线后,两脚前后分开,单手(右手)持球;将球从肩上方投出,球出手时后脚可以向前迈出一步,但不能踩线或过线。 走平衡木:幼儿站在“起点线”后的平台上,面向平衡木,双臂侧平举,当听到“开始”的口令后,两脚交替向“终点线”前进。 双脚连续跳:幼儿两脚并拢站在“起跳线”后,听到“开始”的口令后,双脚起跳,连续跳过10个软方包停止。 成绩标准 表一 10╳2往返跑(秒){男} 岁 5分 4分 3分 2分 1分 3 <8.0 8.0~9.0 9.1~10.2 10.3~12.8 12.9~15.8 3.5 <7.5 7.5~8.3 8.4~9. 4 9.5~11.3 11.4~14.0 4 <6.9 6.9~7.6 7.7~8. 5 8.6~10.1 10.2~12.4 4.5 <6.7 6.7~7.2 7.3~8.0 8.1~9.7 9.8~11.8 5 <6.4 6.4~6.9 7.0~7. 6 7.7~8.9 9.0~10.3 5.5 <6.2 6.2~6. 7 6.8~7.3 7.4~8.5 8.6~10.0 6 <5. 8 5.8~6.2 6.3~6.8 6.9~7. 9 8.0~9.4 表一 10╳2往返跑(秒){女} 岁 5分 4分 3分 2分 1分 3 <8.2 8.2~9.3 9.4~10.5 10.6~13. 4 13.5~16.8 3. 5 <7.7 7.7~8. 6 8.7~9. 7 9.8~12.0 12.1~14.9 4 <7.2 7.2~8.0 8.1~9.0 9.1~10. 8 10.9~13.2 4.5 <7.0 7.0~7.6 7.7~8.5 8.6~10.2 10.3~12.4 5 <6.7 6.7~7.2 7.3~8.0 8.1~9.6 9.7~11.2 5.5 <6.4 6.4~6. 9 7.0~7.6 7.7~9.0 9.1~10.5 6 <6.1 6.1~6.5 6.6~7.2 7.3~8.5 8.6~10.2 表二立定跳远(厘米){男} 岁 5分 4分 3分 2分 1分 3 >76 76~59 58~43 42~30 29~21 3.5 >8 4 84~70 69~53 52~3 5 34~27 4 >95 95~80 79~65 65~47 46~35 4.5 >102 102~89 88~73 72~55 54~40 5 >110 110~9 6 95~80 79~65 64~50 5.5 >119 119~103 102~90 89~70 69~56 6 >12 7 127~111 110~95 94~79 78~61表二立定跳远(厘米){女} 岁 5分 4分 3分 2分 1分 3 >71 71~55 54~40 39~29 28~21 3.5 >81 81~65 64~50 49~3 4 33~2 5 4 >89 89~74 73~60 59~44 43~32 4.5 >9 6 96~81 80~68 67~50 49~40 5 >102 102~89 88~

公安体能测试标准

附件1 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暂行)

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实施规则 一、10米×4往返跑 场地器材:10米长的直线跑道若干,在跑道的两端线(S1和S2)外30厘米处各划一条线(图1)。木块(5厘米×10厘米)每道3块,其中2块放在S2线外的横线上,一块放在S1线外的横线上。秒表若干块,使用前应进行校正。 测试方法:受测试者用站立式起跑,听到发令后从S1线外起跑,当跑到S2线前面,用一只手拿起一木块随即往回跑,跑到S1线前时交换木块,再跑回S2交换另一木块,最后持木块冲出S1线,记录跑完全程的时间。记录以秒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非“0”时则进1。 注意事项:当受测者取放木块时,脚不要越过S1和S2线。 S1 S2 ←30厘米 → 图1 二、男子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

场地器材:400米田径跑道。地面平坦,地质不限。秒表若干块,使用前应进行校正。 测试方法:受测者分组测,每组不得少于2人,用站立式起跑。当听到口令或哨音后开始起跑。当受测者到达终点时停表,终点记录员负责登记每人成绩,登记成绩以分、秒为单位,不计小数。 三、纵跳摸高 场地要求:通常在室内场地测试。如选择室外场地测试,需在天气状况许可的情况下进行,当天平均气温应在15~35摄氏度之间,无太阳直射、风力不超过3级。 测试方法:准备测试阶段,受测者双脚自然分开,呈站立姿势。接到指令后,https://www.doczj.com/doc/f58725521.html,受测者屈腿半蹲,双臂尽力后摆,然后向前上方快速摆臂,双腿同时发力,尽力垂直向上起跳,同时单手举起触摸固定的高度线或者自动摸高器的测试条,触摸到高度线或者测试条的视为合格。测试不超过三次。 注意事项:(1)起跳时,受测者双腿不能移动或有垫步动作;(2)受测者指甲不得超过指尖0.3厘米;(3)受测者徒手触摸,不得带手套等其他物品;(4)受测者统一采用赤脚(可穿袜子)起跳,起跳处铺垫不超过2厘米的硬质无弹性垫子。

软件测试规范标准[详]

软件测试规 1目的 确保软件产品质量,使产品能够顺利交付和通过验收的一项重要措施。 2适用围 适用于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业务测试、验收测试以及一些专项测试。 3职责 ?项目测试负责人组织编制《测试计划》、《测试方案》,指导和督促测试人员完成各阶段的测试工作。 ?项目组测试人员按照《测试计划》、《测试方案》完成所承担的测试任务,并按要求填写《问题报告及维护记录》。 ?测试经理依照确认规程和准则对工作产品进行确认,提出对确认规程和准则的修改意见 ?项目负责人组织测试环境的建立。 ?项目经理审核负责控制整个项目的时间和质量。 ?研发人员确认修改测试人员提交的bug。 4工作流程 4.1 测试依据 详细设计是模块测试的依据。因此设计人员应向测试人员提供《系统需求规格书名书》、《详细设计》、《概要设计》等有关资料。测试人员必须认真阅读,真正弄懂系统需求和详细设计。 4.2 制订《测试方案》 在测试之前,由项目负责人根据《测试计划》的要求,组织人员编制相应的《测试方案》,《测试方案》应包括以下容:

?测试目的; ?所需人员及相应培训要求; ?测试环境、工具和测试软件; ?测试用例、测试数据和预期的结果。 4.3 单元测试 项目开发实现过程中,每个程序单元(程序单元的划分视具体开发工具而定,一般定为函数或子程序级)编码调试通过后,要及时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由单元开发者自己进行,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根据程序单元的控制流程,争取达到分支覆盖。对于交互式运行的产品,不便于进行自动测试的,可以采用功能测试的方法进行。 单元测试针对程序模块,从程序的部结构出发设计测试用例。多个模块可以独立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容包括模块接口测试、局部数据结构测试、路径测试、错误处理测试等; ?单元测试组织原则一遍根据开发进度安排对已开发完成的单一模块进行测试; ?单元测试停止标准:完成了所有规定单元的测试,单元测试中发现的bug已经得到修改。 4.4 集成测试 编码开发完成,项目组部应进行组装测试。 集成测试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策划(编写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并实施。集成测试着重对各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进行测试,验证各功能模块是否能协调工作、参数传递及功能调用是否正常。测试采用交叉方法,即个人开发的软件应由其他的项目组成员进行测试。 集成测试过程应填写《问题报告及维护记录》,测试结果应形成《测试报告》。 4.5 系统测试 在项目开发完成之后,应对整个系统软件和硬件进行系统测试。对性能、可靠性、健壮性、压力承受力等方面分别进行评价,以验证系统是否满足

人民警察体能测试和评分标准

附件5: xx公安机关考试录用人民警察体能 测试实施办法及评分标准 为确保新录用人民警察的基本素质,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公安机关考试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试工作,根据人事部、公安部《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结合我省公安机关考试录用人民警察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体能测试项目 男子组:1000米跑、10米×4往返回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 女子组:800米跑、10米×4往返回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 二、体能测试场地设置要求和测试组人员组成 (一)场地设置要求 测试场地应具备400米田径跑道,易于管理,场地除参加测试人员、测试组工作人员外,与测试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测试现场。 (二)测试组人员组成 测试工作开始前,应成立体能测试工作领导小组,由地级组织、人事、公安部门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根据测试人数确定测试教师和工作人员人数,测试教师应从大专院校体育专业任课教师中选定,工作人员从公安政工、纪检、督察部门抽调。 为确保测试考生安全,测试现场应配备医务人员和相应的急救药品、器械。测试开始前,测试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名单应当保密。三、体能测试分组要求和测试方法 (一)人员分组要求

根据参加测试人数及年龄情况,将同性别、同年龄段(25岁以上或25岁以下)的15人或20人分为一组,确定一名领队,并对测试队员编号,各组在领队的带领下完成各项测试任务,相关表格由领队统一保管,不得交与被测试人员。 (二)测试方法 1、1000米或800米跑 场地器材:400米田径跑道。地面平坦,地质不限,秒表若干块,使用前应进行校正。 测试方法: 受测试者分组测,每组不得少于2人,用站立式起跑。当听到口令或哨音后开始起跑。当受测者到达终点时停表,终点记录员负责登记每人成绩,填写《贵州省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试成绩登记表》,登记成绩以分、秒为单位,不计小数。 2、10米×4往返回跑 场地器材:10米长的直线跑道若干条,在跑道的两端线(S1和S2)外30厘米处各划一条线(图1)。木块(5厘米×10厘米),每道3块,其中2块放在S2线外的横线上,一块放在S1线外的横线上,秒表若干块。 测试方法: 受测者用站立式起跑,听到发令后从S1线外起跑,当跑到S2线前面,用一只手拿起一木块随即往回跑,跑到S1线前面时交换木块,再跑回S2线交换另一木块,最后持木块冲出S1线,记录跑完全程的时间。记录以秒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非“0”时则进“1”。每名测试人员可测试两次,以最好一次成绩为准。 注意事项: 当受测者取放木块时,脚不要越过S1和S2线。跑道

软件测试规范

测试工作规范版本记录: 文件状态:[√] 草稿[ ] 正式发布[ ] 正在修改当前版本:1.1 作者:** 完成日期:2004-9-15签收人: 签收日期: 1编写目的 本文档是测试团队的日常工作规范,主要侧重测试工作流程的控制,明确软件工程的各阶段测试团队应完成的工作。测试技术和策略等问题不在本文档描述范围内。 2测试团队构成 2.1职责 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如下责任: 在项目的前景、需求文档确立基线前对文档进行测试,从用户体验和测试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编写合理的测试计划,并与项目整体计划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编写覆盖率高的测试用例。 针对测试需求进行相关测试技术的研究。 认真仔细地实施测试工作,并提交测试报告供项目组参考。 进行缺陷跟踪与分析。 2.2角色划分 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个团队成员可能会同时承担多个角色。角色名称相关主要责任 测试经理组建测试组 协调测试组内部的沟通 代表测试组与其他角色组进行沟通编写测试计划 测试报告分析 测试用例设计工程师编写测试用例{可以由测试经理兼任}测试实施工程师实施测试用例,执行测试 技术支持工程师为测试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3工作流程及规范

3.1计划与设计阶段 在项目组成立的同时,测试组也将同时成立。团队成立的工作与责任如下:

图表 2

划。测试计划中应该至少包括以下关键内容: 测试需求——需要测试组测试的范围,估算出测试所花费的人力资源和各个测试需求的测试优先级 测试方案——整体测试的测试方法和每个测试需求的测试方法 测试资源——本次测试所需要用到的人力、硬件、软件、技术的资源 测试组角色——明确测试组内各个成员的角色和相关责任 里程碑——明确标准项目过程中测试组应该关注的里程碑 可交付工件——在测试组的工作中必须向项目组提交的产物,包括测试计划、测试报告等等 风险管理——列举出测试工作所可能出现的风险 测试计划编写完毕后,必须提交给项目组全体成员,并由项目组组中各个角色组联合评审。 测试计划由项目组评审通过.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要适时的对测试计划进行跟踪,以评估此计划的完整性、可行性,在项目结束时还要最后

软件测试完成标准

软件测试完成标准 目录 1.简介 (2) 1.1目的 (2) 1.2范围 (2) 1.3文档结构 (2) 1.4词汇表 (2) 2.软件测试完成标准 (3) 2.1软件测试暂停、完成标准 (3) 2.2单元测试停止标准 (3) 2.3集成测试停止标准 (3) 2.4确认测试停止标准 (3) 2.5系统测试停止标准 (4) 2.6安装测试停止标准 (4) 2.8验收测试停止标准 (4) 2.9缺陷修复率标准 (5) 2.10覆盖率标准 (5) 2.11缺陷等级分类 (5)

1.简介 1.1目的 本文档的目的是为软件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安装测试、验收测试提供停止标准。 1.2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虹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所有项目及产品的测试活动。 1.3文档结构 第一部分: 简介,介绍软件停止标准的目的,本标准的适用范围,以及在本文档中使用的词汇的解释。 第二部分: 描述软件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安装测试、验收测试停止标准。 第三部分: 列出本标准使用的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附录 1.4词汇表 缺陷(Defect):缺陷是对软件产品预期属性的偏离现象。 覆盖率(Coverage rate):语句覆盖率、测试用例执行覆盖率,测试需求覆盖率等的总称。

2. 软件测试完成标准 2.1 软件测试暂停、完成标准 1)软件系统在进行单元、集成、确认、系统、安装、验收测试时,发现紧急错误 大于等于严重级别错误暂停测试返回开发。 2)软件系统经过单元、集成、确认、系统、安装、验收测试,分别达到单元、集 成、确认、系统、安装、验收测试停止标准。 3)软件系统通过验收测试,并已得出验收测试结论。 4)软件项目需暂停以进行调整时,测试应随之暂停,并备份暂停点数据。 5)软件项目在其开发生命周期内出现重大估算,进度偏差,需暂停或终止时,测 试应随之暂停或终止,并备份暂停或终止点数据。 2.2 单元测试完成标准 1)按照单元测试计划完成了所有规定单元的测试 2)达到了测试计划中关于单元测试所规定的覆盖率的要求 3)软件单元功能与设计一致 4)在单元测试中发现的错误已经得到修改,各级缺陷修复率达到标准 2.3 集成测试完成标准 1)按照集成构件计划及增量集成策略完成了整个系统的集成测试 2)达到了测试计划中关于集成测试所规定的覆盖率的要求 3)被测试的集成工作版本每千行代码必须发现至少2个错误(不含优化级别错误) 4)集成工作版本满足设计定义的各项功能、性能要求 5)在集成测试中发现的错误已经得到修改,各级缺陷修复率达到标准 2.4 功能测试完成标准 1)功能测试用例设计已经通过评审 2)按照功能测试计划完成了功能测试 3)达到了功能测试计划中关于功能测试所规定的覆盖率的要求 4)系统达到详细设计定义的各项功能,性能

项目评分标准(5篇)

项目评分标准(5篇) 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项目评分标准的资料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项目评分标准篇一 附件4: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简介 根据200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有关文件要求,北京师范大学体质健康中心将对8000余名本科生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简称《标准》)的测试。 《标准》作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它是国家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在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标准》的实施将对促进和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养成锻炼习惯,及不断

增强体质起到重要作用。 《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教育手段,不是为了测试而测试,特别是体质测试采用个体评价标准,能够清晰地看出个体间差异与自身不足方面,这将有利于通过测试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通过锻炼改善健康状况,促进健康发展。 《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与学生实际体质状况,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健康意识,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变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身体形态、机能的全面协调发展,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较好地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能。 §各年级测试项目§ 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学生体质测试指标如下:⑴身体形态:身高、体重;⑵身体机能:肺活量;⑶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握力(男)、坐位体前屈(女)、立定跳远、800m(女)、1000m (男)。见表1: 表 1 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各年级学生体质测试指标一览表 体质健康测试各项目详解 一、身体形态 身高是反映人体骨骼的发育状况,是人体纵向发育水平的重

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试项目标准

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暂行) 发布日期:2013-10-14 15:58:52 (一)男子组 (二)女子组

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实施规则 一、10米×4往返跑 场地器材:10米长的直线跑道若干,在跑道的两端线(S1和S2)外30厘米处各划一条线(图1)。木块(5厘米×10厘米)每道3块,其中2块放在S2线外的横线上,一块放在S1线外的横线上。秒表若干块,使用前应进行校正。 测试方法:受测试者用站立式起跑,听到发令后从S1线外起跑,当跑到S2线前面,用一只手拿起一木块随即往回跑,跑到S1线前时交换木块,再跑回S2交换另一木块,最后持木块冲出S1线,记录跑完全程的时间。记录以秒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非“0”时则进1。 注意事项:当受测者取放木块时,脚不要越过S1和S2线。 S1 S2 ←→ 30厘米 图1 二、男子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

场地器材:400米田径跑道。地面平坦,地质不限。秒表若干块,使用前应进行校正。 测试方法:受测者分组测,每组不得少于2人,用站立式起跑。当听到口令或哨音后开始起跑。当受测者到达终点时停表,终点记录员负责登记每人成绩,登记成绩以分、秒为单位,不计小数。 三、纵跳摸高 场地要求:通常在室内场地测试。如选择室外场地测试,需在天气状况许可的情况下进行,当天平均气温应在15~35摄氏度之间,无太阳直射、风力不超过3级。 测试方法:准备测试阶段,受测者双脚自然分开,呈站立姿势。接到指令后,受测者屈腿半蹲,双臂尽力后摆,然后向前上方快速摆臂,双腿同时发力,尽力垂直向上起跳,同时单手举起触摸固定的高度线或者自动摸高器的测试条,触摸到高度线或者测试条的视为合格。测试不超过三次。 注意事项:(1)起跳时,受测者双腿不能移动或有垫步动作;(2)受测者指甲不得超过指尖0.3厘米;(3)受测者徒手触摸,不得带手套等其他物品;(4)受测者统一采用赤脚(可穿袜子)起跳,起跳处铺垫不超过2厘米的硬质无弹性垫子。

公安警察职位体能测试和体检标准

附件七-1 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 项目、标准和实施规则 一、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 (一)男子组 (二)女子组 (三)其中一项不达标,视为体能测评不合格。 二、实施规则 (一)10米×4往返跑

场地器材:10米长的直线跑道若干,在跑道的两端线(S1 和S2)外30厘米处各划一条线(图1)。木块(5厘米×10厘米)每道3块,其中2块放在S2线外的横线上,一块放在S1线外的横线上。秒表若干块,使用前应进行校正。 测试方法:受测试者用站立式起跑,听到发令后从S1线外起跑,当跑到S2线前面,用一只手拿起一木块随即往回跑,跑到 S1线前时交换木块,再跑回S2交换另一木块,最后持木块冲出S1线,记录跑完全程的时间。记录以秒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非“0”时则进1。 注意事项:当受测者取放木块时,脚不要越过S1和S2线。 S1 S2 ←→ 30厘 米 图1 (二)男子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 场地器材:400米田径跑道。地面平坦,地质不限。秒表若干块,使用前应进行校正。

测试方法:受测者分组测,每组不得少于2人,用站立式起跑。当听到口令或哨音后开始起跑。当受测者到达终点时停表,终点记录员负责登记每人成绩,登记成绩以分、秒为单位,不计小数。 (三)纵跳摸高 场地要求:通常在室内场地测试。如选择室外场地测试,需在天气状况许可的情况下进行,当天平均气温应在15—35摄氏度之间,无太阳直射、风力不超过3级。 测试方法:准备测试阶段,受测者双脚自然分开,呈站立姿势。接到指令后,受测者屈腿半蹲,双臂尽力后摆,然后向前上方快速摆臂,双腿同时发力,尽力垂直向上起跳,同时单手举起触摸固定的高度线或者自动摸高器的测试条,触摸到高度线或者测试条的视为合格。测试不超过三次。 注意事项:(1)起跳时,受测者双腿不能移动或有垫步动作;(2)受测者指甲不得超过指尖0.3厘米;(3)受测者徒手触摸,不得带手套等其他物品;(4)受测者统一采用赤脚(可穿袜子)起跳,起跳处铺垫不超过2厘米的硬质无弹性垫子。 摘自:《关于印发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暂行)的通

软件测试标准规范

软件测试标准规范 1目的 为了确保软件产品质量,使产品能够顺利交付和通过验收,特编写本文档,以作参考 2适用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业务测试、验收测试以及一些专项测试。 3职责 项目测试负责人组织编制《测试计划》、《测试方案》,指导和督促测试人员完成各阶段的测试工作。 项目组测试人员按照《测试计划》、《测试方案》完成所承担的测试任务,并按要求填写《问题报告及维护记录》。 测试经理依照确认规程和准则对工作产品进行确认,提出对确认规程和准则的修改意见 项目负责人组织测试环境的建立。 项目经理审核负责控制整个项目的时间和质量。 研发人员确认修改测试人员提交的bug。 4工作流程 4.1 测试依据 详细设计是模块测试的依据。因此设计人员应向测试人员提供《系统需求规格书名书》、《详细设计》、《概要设计》等有关资料。测试人员必须认真阅读,真正弄懂系统需求和详细设计。 4.2 制订《测试方案》

在测试之前,由项目负责人根据《测试计划》的要求,组织人员编制相应的《测试方案》,《测试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测试目的; 所需人员及相应培训要求; 测试环境、工具和测试软件; 测试用例、测试数据和预期的结果。 4.3 单元测试 项目开发实现过程中,每个程序单元(程序单元的划分视具体开发工具而定,一般定为函数或子程序级)编码调试通过后,要及时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由单元开发者自己进行,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根据程序单元的控制流程,争取达到分支覆盖。对于交互式运行的产品,不便于进行自动测试的,可以采用功能测试的方法进行。 单元测试针对程序模块,从程序的内部结构出发设计测试用例。多个模块可以独立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内容包括模块接口测试、局部数据结构测试、路径测试、错误处理测试等; 单元测试组织原则一遍根据开发进度安排对已开发完成的单一模块进行测试; 单元测试停止标准:完成了所有规定单元的测试,单元测试中发现的bug已经得到修改。 4.4 集成测试 编码开发完成,项目组内部应进行组装测试。 集成测试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策划(编写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并实施。集成测试着重对各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进行测试,验证各功能模块是否能协调工作、参数传递及功能调用是否正常。测试采用交叉方法,即个人开发的软件应由其他的项目组成员进行测试。 集成测试过程应填写《问题报告及维护记录》,测试结果应形成《测试报告》。 4.5 系统测试

公安机关考试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试项目及标准

公安机关考试录用人民警察 体能测试项目、标准及实施规则 根据人事部、公安部人发〔2001〕74号文件印发的《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规定,体能测试项目、标准及实施规则如下: 一、项目及标准 (一)男子组: (二)女子组: 体能测评项目男女均为四项,分25岁以下和25岁以上两个年龄组分别组织测评。 男子组:10米×4往返跑;1000米跑;立定跳远;引体

向上。 女子组:10米×4往返跑;800米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25岁以下限1分钟,25岁以上不限时)。 二、实施规则 (一)10米×4往返跑 场地器材:10米长的直线跑道若干条,在跑道的两端线(S1和S2)外30厘米处各划一条线(如下图)。木块(5厘米×10厘米)每道3块,其中2块放在S2线外的横线上,一块放在S1线外的横线上,秒表若干块。 测验方法:受测者用站立式起跑,听到发令后从S1线外起跑,当跑到S2线前面,用一只手拿起一木块随即往回跑,跑到S1线前时交换木块,再跑回S2交换另一木块,最后持木块冲出S1线,记录跑完全程的时间。记录以秒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小数非“0”时则进1。 注意事项:当受测者取放木块时,脚不要越过S1和S2线。 S1 S2 ←→30CM

(二)男子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 场地器材:400米田径跑道。地面平坦,地质不限,秒表若干块,使用前应进行校正。 测验方法:受测者分组测,每组不得少于2人,用站立式起跑。当听到口令或哨音后开始起跑。当受测者到达终点时停表,终点记录员负责登记每人成绩,登记成绩以分、秒为单位,不计小数。 (三)立定跳远 场地器材:一小块平坦地面,量尺。 测验方法:划一条横线,受测者站立横线后,脚尖不得越过横线,起跳时两脚必须同时离地,落地后不得再移动脚位。测量跳远距离时,以脚后跟末端与横线的垂直距离为准。 (四)引体向上 场地器材:高单杠或高横杠,杠粗以手能握住为准。 测验方法:受测者跳起双手正握杠,两手与肩同宽呈直臂悬垂。静止后,两臂同时用力引体(身体不能有附加动作),上拉到下颌超过横杠上缘为完成一次。记录引体次数。 (五)仰卧起坐 场地器材:垫子若干块,铺放平坦。 动作规格:受测者全身仰卧于垫上,两脚屈膝稍分开,大小腿成直角,两手指交叉贴于脑后,另一人压住受测者两

软件测试标准

软件开发中心测试标准V1.0 1目的 本标准作为软件开发中心测试体系的一部分,旨在提高项目开发效率,提升项目进度,保障项目质量。 2范围 软件开发中心各实施项目组。 3细则 3.1提交系统要求 项目组在提交测试前须先进行系统封装,测试组不提供系统在测试过程中随时更新系统随时测试的服务。封装系统须满足以下要求: (1)不得出现覆盖不完全、未更新好的情况。 (2)不得出现与该系统无关的其他系统的功能菜单或垃圾数据。(特别针对从其他系统移植代码的项目) (3)不得出现常规流程走不通的情况。 (4)不得出现常规填写方式出现无法保存或黄页现象。 (5)提交的需求文档必须与提交测试的系统相对应。 3.2整体要求 (1)所有界面的“当前位置”必须显示正确。 (2)所有界面在点击“确定、取消”按钮后,必须返回正确的list(浏览)界面,不得返回到其他不相关界面。 (3)系统标题、版权信息必须显示正确,不得出现我公司名称、客户单位

名称或其他常规单位名称出错现象。 (4)所有界面不得出现错别字。 (5)所有界面字段叫法及单位必须与需求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删减。(6)所有界面必须字段对齐、下拉框排序规则统一(需求有特殊要求除外),相同功能控件风格保持一致(涉及配置平台的系统除外)。(7)需求文档中要求的逻辑性判断,不得忽略不做。 (8)需求文档中要求的下拉框级联,不得出现未级联或级联错误现象。 3.3增加要求 (1)必填项必须有标识。 (2)需求中要求的有效性判断,必须进行验证,若输入无效信息时必须有正确提示。 (3)数值型、字符型的长度要严格按照数据库设计文档中的字段约束,不得随意调整。 (4)增加完全相同的两条数据时,系统必须有“信息已存在”的提示。 3.4详情要求 (1)需求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详情界面须与增加界面添加信息保持一致。 (2)需求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详情界面显示顺序须与增加界面保持一致。 (3)需求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增加界面中下拉框字段在详情界面不得显示为代码。 3.5修改要求 (1)修改界面须与增加界面添加信息保持一致。 (2)需求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修改界面显示顺序须与增加界面保持一致。

软件测试详细标准

^ 软件测试标准 前言 前一版的《软件测试标准》,在测试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次修改在原标准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测试理念、工作方法、组织方式,使之更贴近实际工作,真正起到纲领的作用。 一、软件测试 1、软件测试的目的 软件测试是指为了度量和提高被测试对象的质量、对测试对象进行工程设计、使用和维护的与软件开发过程并发的生命周期过程。软件测试的目的为:验证软件产品的实现状态以及实现质量。 2、软件测试相关概念 白盒测试 ) 指基于程序结构的测试,测试目标是检查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和逻辑路径,是代码级的测试。 2.2黑盒测试 基于程序功能的测试,根据输入输出的关系推断程序功能的正确性。 2.3测试用例 测试方案,包括数据输入和相应的期望输出。依据测试用例来执行具体操作。 2.4预防性测试 其原理为:只要测试在生命周期中进行得足够早,就能够提高待测软件的质量。 2.5测试风险分析 ^ 其目的为:确定测试对象、测试的优先级、测试的深度。

软件测试模型 公司目前采用V模型,实现测试与软件开发的同步进行。 等价类划分 将测试对象按某种约定划分为有限个组成部分,提高测试的有效性。 边界值分析 分析测试对象的所有边界值及边界附近的临界值。 二、{ 三、测试工作流程

四、开发—测试流程 说明: 1、新版本提供时间,由程序员与测试员按实际情况协调; 2、BUG审核的范围包括对BUG的抽查;对标注为不修改或待讨论BUG的管理;

3、软件涉及到功能性修改时,应该先提供修改设计说明,讨论通过后方可 进行修改。 五、测试角色与职责 六、BUG主要参数 1、当前状态 记录BUG的状态,包括已修改、未修改、已验证。 2、严重程度 BUG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级别 级别一:死机,数据丢失,主要功能完全丧失,系统悬挂 ! 级别二:主要功能丧失,导致严重的问题,或致命的错误声明 级别三:次要功能丧失,不太严重,如提示信息不太准确 级别四:微小的问题,对功能几乎没有影响,产品及属性仍可使用,如有错别字 3、修改次数 指同样BUG重复修改的次数,是衡量开发人员工作效率的重要依据; 4、优先级别: 分为四个级别 级别一:必须立即修改;

大学男生各测试项目评分标准

表4.3大学男生各测试项目评分标准 等 级单项得分肺活量体重指数1000米(分.秒)台阶试验50米跑(秒)立定跳远(米)掷实心球(米)握力体重指数引体向上(次)坐位体前屈(厘米)跳绳 (次/1分钟) 篮球运球(秒)足球运球 (秒) 排球垫球(次) 优秀 100 843′27〞82 6.0 2.66 15.7922623.01988.6 6.35098 833′28〞80 6.1 2.65 15.2912522.61939.0 6.54996 823′31〞77 6.2 2.6314.4 902422.01869.6 6.94694 813′33〞74 6.3 2.62 13.6892321.417810.37.34492 803′35〞71 6.4 2.60 12.58722 20.616811.17.74190 783′39〞67 6.5 2.5811.58621 19.815812.08.238良 好 87 773′42〞65 6.6 2.5611.3842018.915212.48.53784 75 3′45〞 63 6.8 2.52 10.9 81 19 17.5 144 12.9 8.9 34 81 73 3′49〞 60 7.0 2.48 10.5 79 18 16.2 136 13.5 9.3 32 78 713′53〞577.3 2.4310.0751714.3124 14.39.92975 683′58〞537.5 2.389.5721612.511315.010.426及 格 72 664′05〞527.6 2.359.3701511.310815.6 10.72569 64 4′12〞 51 7.7 2.31 8.9 66 14 9.5 101 16.6 11.2 23 66 614′19〞507.8 2.268.56313 7.89417.511.72163 584′26〞488.0 2.208.05912 5.48518.812.3 1860 554′33〞46 8.1 2.147.55411 3.07520.012.9 15不及格 50 544′40〞458.2 2.127.353 9 2.47120.613.31440524′47〞448.3 2.097.0518 1.46421.613.81230 514′54〞43 8.5 2.06 6.7 4970.5 5822.514.31020495′01〞428.6 2.03 6.247 6 -0.84923.815.08 10 47 5′08〞 40 8.8 1.99 5.8 44 5 -2.0 40 25.0 15.7 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