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静电薄膜的常用

抗静电薄膜的常用

抗静电薄膜的常用
抗静电薄膜的常用

抗静电薄膜的常用

点击次数:346 发布时间:2010-2-25

静电的产生,与物体的绝缘性能有直接的相关关系,不同物品对包装薄膜的抗静电性的要求亦不相同,有的商品不仅需要具有一般的抗静电性能,而且需要具有一定的导电性。因此需要根据包装材料的电阻的不同,对抗静电性薄膜进行规范、分类。国际电工委员会(1EC)规定的静电敏感产品(ESSD)包装用材料如表1所示,可供我们开发、生产抗静电薄膜参考。

应用抗静电剂制备抗静电薄膜

利用抗静电剂制备抗静电薄膜,具有工艺简便、价格低廉的明显优势,是当今生产抗静电薄膜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目前已工业化的抗静电剂的品种达一百种以上,不仅国外的一些著名的大型化工公司如瑞士的汽巴公司、美国的氰特公司等,均有自己的抗静电剂的品牌,国内的化工研究院、所,也十分重视对抗静电剂的开发研究工作,如山西省化工研究院、北京化工研究院、杭州化工研究所等都有抗静电剂的代表性产品。

我们可以将抗静电剂经计量后直接混入到塑料粒子(或者粉末)中,生产抗静电薄膜;也可以先将抗静电剂与其它成分配合、制成母粒,在制造塑料薄膜时,将母粒混入塑颗粒中,按常规成膜方法生产抗静电薄膜。工艺方便易行,还可以根据生产抗静电薄膜的实际需要,添加一些必要的助剂,以改进产品的性能(例如配入开口剂降低薄膜的粘闭性),从而将抗静电薄膜的开发研究,简化为着力于抗静电母料的开发研究;目前国内的功能母料的生产企业,多半均有牌号的抗静电母料产品,因此对于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的单位,可从生产抗静电母料专业化企业,选购性能优良的抗静电母料,完成抗静电薄膜的开发工作。所以无论对于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还是技木力量比较薄弱的单位,采用抗静电母料生产抗静电薄膜,那是一种可取的方法。

利用内部抗静电刑生产抗静电薄膜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其一是抗静电剂有一个从塑料基体中向薄膜表面扩散的过程,因此刚成膜后并不表现出抗静电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之后,抗电性逐渐增加最后才能达到一个极值(决定于

抗静电剂品种与配用量的平衡值),其二是要达到某一给定值,内部抗静电剂的用量与薄膜的厚度有关,薄膜的厚度越薄,所需要添加的抗静电剂越多。利用表面活性剂类抗静电剂生产的抗静电薄膜,抗静电性的下降,主要来源于表面电阻的下降,且表面电阻的下降有限,一般不低于108Ω,因此抗静电效果有限,对于一些对抗静电性要求高的领域,例如集成电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包装,尚嫌不足。

利用表面活性剂类抗静电剂生产的抗静电薄膜,抗静电性能明显地受环境湿度的影响,在湿度较低的情况下,薄膜的抗静电性能低下,当大气湿度低于25%时,基本上失去实际使用价值。此外,内部抗静电剂是通过扩散到薄膜的表面而产生抗静电效果的,使用时存在于薄膜的表面,抗静电剂比较容易因。摩擦、水洗等原因而损失,持久性方面,往往不尽如人意(由于损失的抗静电剂可以通过薄膜内部抗静电剂向薄膜表面的扩散得到补充,一般较之使用外部抗静电剂生产的抗静电薄膜,具有较佳的持久性)。

采用导电型填料生产抗静电塑料薄膜

采用导电型填料不仅可以生产防静电塑料薄膜,而且由于其抗静电性基于填料的导电性,持久性较表面活性剂型抗静电薄膜好,而且抗静电性受环境湿度的影响小。对填充型防静电包装塑料研究、应用得最多的是碳黑体系填充防静电材料。其性能主要取决于导电填料的种类、骨架结构、分散性能、表面状态、添加浓度等,以及塑料材料的种类、结构,填料加入的工艺方法等。乙炔黑和高温石墨化炭黑,其结构稳定,不易氧化,容易在高分子中形成伸展的链式或网状组织,可以得到优良的防静电性能。为了提高炭黑体系的防静电性能,还常常将它与金属氧化物、弹性体等物质混合使用,例如炭黑与陶土、滑石粉等惰性填料组成二元填料,可以将电阻率降低一个数量级,利用炭黑、陶土二元填料可以制得体积电阻为10-1Ω·cm~105Ω·cm的导电性材料。碳黑型抗静电薄膜性能上的两大局限是不透明及只能做黑色薄膜。

金属氧化物系填充型防静电材料,是近几年研制的一类新产品,其性能比金属填充型材料略差一些,但性价比好。目前成功应用的有氧化钛、氧化锌等等,其中还有性能价格均佳的是氧化锡,其色相较淡,粒径很小(0.1pm以下),可以满足透明、防静电的要求。根据导电理论,填料形状从球形趋向扁平其导电性能

升高。据此,日本近年研制成功一种新的导电性云母片材填料,采用固溶法沉积一层导电性的金属氧化物,在光滑的云母薄片微粉表面,固溶沉积一层Sn02制成新颖的导电性MEC,外观呈灰白色,且有透明度,体电阻率可达到10Ω·cm 数量级,涂层透光度达80%以上。

采用涂料生产防静电薄膜

采用涂料生产防静电薄膜与采用外部抗静电剂生产抗静电薄膜不同,涂层型防静电技术,不使用表面抗静电剂的溶液对薄膜的表面进行涂布,而是采用导电性涂料涂复在塑料表面、形成均匀的涂层,从而赋予塑料导电性能,使之成为具有防静电材料,此法原则上也可以用于制造抗静电薄膜。

最近10年来,属于涂料工业领域的导电涂料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性能日益提高,种类日益增加,并形成了导电涂料系列:

①防静电碳系涂料,主要采用炭黑作导电成份,具有性能优良价格低廉等优点,现在应用较多;

②肪静电金属系涂料,导电组份主要采有鳞片状铝片、镍片、铜片;

③防静电金属氧化物系涂料中,使用的主要为粉末状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钛、氧化铟、氧化镉等,以及用SbCl8、SnC14、Sn02、Sb2O5等微粉。

上述导电成份和丙烯酸树脂配制成新型的防静电涂料。近几年来,抗静电成膜物不断发展。例如用电荷转移型高分子络合物溶液涂复塑料获得很好的抗静电,又如用五氯化锑与聚乙烯基咔唑组成的电荷转移络合物溶液敷聚乙烯塑料制品。

通过表面改性生产抗静电薄膜

这是一类新兴的防静电包装材料,在进行接技共聚时,先用射线对含单体的混合物进行辐射处理,使共聚物获得良好的抗静电性能。如近年用β射线辐照处理的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再接枝到聚乙烯或聚丙烯上;用丁射线辐照聚酰胺后再接枝上甲基丙烯酸,都可使他们的抗静电性能显著提高,在加热的同时用60Co源的丫射线辐照,使丙烯酸、丙烯酰胺,乙烯基一3一乙氧基硅烷及它们

的混合物接枝到聚四氯乙烯上,制成的塑料薄膜具有明显的抗静电效果;用电子束、激光对高分子衬料进行处理,也可以获得优良的防静电功能。美国用电子束处理过的包装袋已上市销售,它耐久性好,没有腐蚀,没有污染,性能优良,可与抗静电荆型和炭黑填充型防静电材料媲美,已呈现出参与市场竞争的势头。

通过电子束处理,生产抗静电薄膜的方法,还可以用于透明复合型软包装材料(袋),这无疑是一种新的防静电发展方向。利用这种方法生产的透明产品,已有样品上市销售。通过蒸镀技术生产的镀层型抗静电薄膜及复合型抗静电薄膜在高分子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导电的金属镀层,诸如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等工艺方法,亦可用于生产抗静电薄膜。真空物理气相沉积是一类方兴未艾的新工艺技术,它主要有真空蒸发镀、溅射镀、离子镀等三种技术。包装行业已经泛用的真空镀铝膜、镀铝纸,就是这一种技术的产物。真空物理气相沉积常常在10Mpa~10Mpa真空中,将金属铝加热到熔点以上,形成铝蒸气,最后凝聚在塑料材料表面形成极薄的金属铝膜,真空物理气相沉积,还可以蒸镀其他金属以及金属氧化物等物质。

复合型包装材料也是一种实用的抗静电包装技术。一般而言,防静电包装除了要求材料有一定的抗静电功能外,还应有耐久、耐热、耐光、耐压、耐化学晶、经济、安全等等物理、机械、化学性能和综合按术经济性能,其最佳的实施方案之一,就是采用复合技术。复合型抗静电包装塑料作为包装袋(容器)已广泛使用,其结构特点是,中间往往夹有3层―4层阻挡屏蔽层(这些屏蔽层主采用金属化薄膜,导电性填料填充的薄膜),最表面层和最里面层一般使用抗静电剂型的抗静电薄膜,这是现在流行的主流,也是今后抗静电包装袋发展的方向。此外,采用电阻值较低的树脂,也是获取抗静电薄膜的一种工业化方法。例如由电阻值较低的聚乙烯醇树脂为主体所生产的聚乙烯醇薄膜,就是一种性能颇佳的抗静电薄膜(表面电阻在108欧姆左右)。在日本聚乙烯醇薄膜广泛应用于纺织品与服装之类的商品的销售包装(年耗用量在万吨以上),和聚乙烯、聚丙烯等通用薄膜相比,聚乙烯醇薄膜可明降低减少吸尘效应,从而提高对商品的展示效果。

各类防静电指标参数要求点击次数:1947 发布时间:2008-4-9

聚酯薄膜的种类

聚酯薄膜的种类 PET普通印刷膜 产品特点:常规厚度为12~125μm。产品对油墨、涂覆有好的附着性、可用于多色套印、平整度好。主要应用于冷冻食品热封袋及食品、工业品和化妆品等的包装。 主要生产企业: 常州钟恒新材料有限公司、绍兴翔宇绿色包装有限公司、浙江中发薄膜有限公司、浙江欧亚薄膜材料有限公司、江阴金中达新材料有限公司、宁波舜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绍兴未名塑胶有限公司、中山市盈溢包装有限公司、上海紫东薄膜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万华股份有限公司、富维薄膜(山东)有限公司、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PET抗静电薄膜 产品特点:常规厚度为25~100μm。产品具永久的抗静电性能,有低的表面电阻率,可单独使用或与PE、PP复合使用。主要应用于电子产品的防护。 主要生产企业:常州绝缘材料总厂有限公司、杭州大华塑业有限公司 PET黑色薄膜 产品特点:产品常规厚度为25~188μm。产品具有黑色遮盖度好、色度均匀、永久、表面光亮平滑或亚光、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好等特点。产品主要用于磁带黑滑纸、电声器材、胶带等。 主要生产企业:杭州大华塑业有限公司、常州绝缘材料总厂有限公司、南京兰埔成实业有限公司、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PET电工薄膜 产品特点:常规厚度有:25μm、36μm、40μm、48μm、50μm、70μm、75μm、80μm、100μm 和125μm。具有良好的电器、机械、热和化学惰性,绝缘性能好、抗击穿电压高,专用于电子、电气绝缘材料,其中包括电线电缆绝缘膜(厚度为25-75μm)和触摸开关绝缘膜(50-75μm)。 主要生产企业: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仪化东丽聚酯薄膜有限公司 PET护卡膜 产品特点:常规厚度:10.75μm、12μm、15μm、25μm、28μm、30μm、36μm、45μm、55μm、65μm、70μm,其中15μm以上的主要作为激光防伪基膜或高档护卡膜使用。具有透明度好、挺度高、热稳定好、表面平整优异的收卷性能、均匀的纵横向拉伸性能,并具有防水、防油和防化学品等优异性能。专用于图片、证件、文件及办公用品的保护包装,使其在作为保护膜烫印后平整美观,能保持原件的清晰和不变形。 主要生产企业:南京兰埔成实业有限公司、浙江强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江阴金中达新材料有限公司、绍兴翔宇绿色包装有限公司、绍兴未名塑胶有限公司、天津万华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发薄膜有限公司 PET普通镀铝膜 产品特点:常规厚度为12~36μm。镀铝PET膜可分为无表面处理、单面电晕处理、双面电晕处理、高透明型等类型。产品具有加工性好、铝层的附着力好、镀铝后铝层亮度好、机械性能优良等特点。镀铝PET膜除可用于镀铝外,也适用于印刷复合或卡纸复合用途。可作为装饰膜镀铝PET膜除可用于镀铝外,也适用于印刷复合或卡纸复合用途。可作为装饰膜使用,如串花工艺品、圣诞花等;镀铝基膜除了用在软包装用途上之外,还可用于防水材料用途上。 主要生产企业:常州钟恒新材料有限公司、绍兴翔宇绿色包装有限公司、浙江中发薄膜有限公司、浙江欧亚薄膜材料有限公司、江阴金中达新材料有限公司、宁波舜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绍兴未名塑胶有限公司、中山市盈溢包装有限公司、上海紫东薄膜材料股份有限公

塑料薄膜抗静电性能的研究和测试

塑料薄膜抗静电性能的研究和测试 摘要:塑料薄膜被广泛使用在各个领域,但塑料表面的高电阻率使其容易产生静电积累,使塑料制品容易吸附尘埃,影响其制品的透明性及表面洁净和美观,还可能影响制品的使用性能。因此对其进行防静电处理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对塑料薄膜的抗静电性能进行研究和测试。 关键词:抗静电剂表面电阻率 塑料薄膜的种类繁多,平常我们所接触的有: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氯乙烯膜、聚酯膜等等,在农业、包装、工业、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然而塑料薄膜加工过程中常因静电而发生卷曲和黏附,因此,塑料的抗静电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塑料的抗静电处理方法很多,如机械法、湿度调节法和物理化学改性法等。由于前两种方法受设备或环境条件的制约,因此目前普遍采用添加抗静电剂的化学改性方法,抗静电剂是一种能防止产生静电荷,能有效地消散电荷的以表面活性剂为主体的化学添加剂,即将抗静电剂加入到树脂中或涂于塑料表面,从而降低塑料制品的表面电阻率,减轻或消散塑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静电积累。 一、静电的产生 什么叫静电:即相对静止不动的电荷,通常指因不同物体之间相互摩擦而产生的在物体表面所带的正负电荷。 两种物质相互摩擦时,容易失去电子的一方带上正电,容易得到电子的一方带上负电。这两种独立存在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就是人们通常所指的静电(即静止的电荷)。除摩擦作用之外,电场或电磁场的感应也是静电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摩擦过程中的电荷不断产生也不断消失。电荷消散的主要途径有三个:即摩擦物体的体积传导,表面传导和向空中辐射。但当摩擦物体的电阻过高,电荷来不及泄露时,物体就会因电荷的聚集而带电。 二、抗静电剂的性能 添加抗静电剂要求在高温加工如混炼、造粒、吹塑等过程中不分解、不变质,与其它助剂相容性好、塑化良好,卫生、无毒,吹塑成型后,当薄膜表面迁移出的抗静电剂分子层受到破坏时,内部的抗静电剂应能及时渗出,恢复薄膜的抗静电性能,涂层型抗静电要求与塑料薄膜附着性能好,耐摩擦,易溶于醇类、苯类、酯类等有机溶剂或水,且成膜后透明、无雾度、无彩虹现象。 三、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 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抗静电剂可以在材料表面形成导电层降低电阻形成导电网络使电荷转移,这样就可以避免电荷滞留在材料表面形成静电,另一方面,抗静电剂还可润滑材料表面、降低摩擦系数,从而抑制和减少静电荷的产生。 四、抗静电剂的种类及应用 目前实用的塑料抗静电剂以表面活性剂和亲水性高分子为主。 塑料抗静电用的表面活性剂主要有以下品种: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和两性型。 表面活性剂作为抗静电剂使用时,要在材料表面形成抗静电剂分子层。其分子的亲油性基团植于树脂内部,亲水性基团则在空气一侧取向排列。前者使抗静电剂和塑料保持一定的相容性,后者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子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均匀发布的导电溶液,或自身离子化传导表面电荷达到抗静电效果。

聚酯薄膜的概况

聚酯薄膜的概况 1.1 聚酯薄膜的基本概念 聚酯薄膜是聚酯在非纤维领域应用的一类重要产品,目前它们主要指聚酯家族中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合物制成的薄膜形式,其英文简称是BOPET,全称为Bioriented Stretching Polyester Film。该产品主要以聚酯(PET)切片为原料,经双轴向拉伸后产出的一种性能优良的高档塑料薄膜,具有透明度高、无毒无味、抗拉伸强度大、挺度佳、抗烧裂、不易破损、电气和光学性能优良、阻氧性和阻湿性好、耐寒(-70℃)、耐热(200℃),且具耐化学腐蚀性及收缩性稳定等优良特性。 聚酯薄膜主要用于电气、绝缘、包装、磁体容器、胶片、像带、软盘、电影、录像及娱乐用软件等,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如烫金膜、镀铝膜、印刷膜、包装膜、包装材料、复合材料、激光防伪商标、绘图纸、电气绝缘塑料及电容器等。电工聚酯薄膜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它材料复合使用。电工聚酯薄膜作为聚酯薄膜细分市场中的高端产品,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耐化学性和尺寸稳定性,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1.2 聚酯薄膜的性能及分类 聚酯薄膜是以优质的纤维级聚酯切片(粘度为0.64)为主要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配方,经过干燥、熔融、挤出、铸片和拉伸制成的高档薄膜。聚酯薄膜双向拉伸又可以分为一次拉伸和两次拉伸,比较多的采用后者,也就是使用挤出-纵横逐次拉伸法。拉伸的温度通常都是在聚酯的玻璃化温度以上和熔点温度以下,拉伸后的膜经过热定型,使得分子排列称为固定的,称为定型膜;不经过热定型,分子排列不固定的,则为收缩膜,这种膜加热时可以快速收缩。 一、根据生产聚酯薄膜所采用的原料和拉伸工艺不同分类 1、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简称BOPET)… 2、单向拉伸聚酯薄膜(简称CPET)…

塑料薄膜抗静电剂

为什么需要添加抗静电剂 薄膜本身产生与携带的静电,对薄膜施用有机负面的影响,如印刷会产生高压火华,有使油墨燃烧的危险,静电会使印刷图案中的油墨分子飞溅而影响印刷质量,纸张腹膜表面会吸引灰尘. 如何消除静电? 薄膜必须添加半永久性抗静电剂,随着抗静电剂箱薄膜表面的迁移,在薄膜表面形成亲水层使静电短路而消除. 聚丙烯抗静电剂的原理 阶段一:在挤压过程期间,抗静电剂均匀分布. 阶段二:挤压过后,抗静电剂开始迁移至表面. 阶段三:数小时后或数天后,抗静电剂将表面覆盖. 阶段四: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水分 内用抗静电添加剂 在如下期间添加至聚合物;---成产合成或加工 有限的兼容性-----水分子的迁移吸收 半持久保护耐磨损 抗静电剂的分类 1. 乙氧基胺: 最终产品中的乙氧基胺的含量须达到1-3,可是产品达到优良的抗静电特性.贝斯特公司所采用的均为著名品牌进口乙氧基胺,因此所生产的母料均达优秀指标. 优点:极佳的抗静电特性 极佳的产品物理特性,如对光学及力学指标无影响 缺点:迁移时间慢,当达到最佳抗静电效果时需要10-20天 成本高:4-4.5万元/吨(化学品原料) 最终薄膜产品:化学品成本40-120元/吨 2. 单干脂(甘油-硬脂酸脂): 单干脂是一种快速的抗静电剂,但仅提供暂时性的抗静电效果,单脂含量是抗静电有效成分,用于抗静电级的单脂含量为96%以上,但单组份的单甘脂(GMS)静电半衰期在3000ppm时也只能做到10(14)-10(15),根本不能满足优质产品的抗静电要求,并且只有短期效果. 优点:快速迁移1-2天 缺点:(1)大剂量使用可薄膜变白化,雾度由初下机时的1%左右上升至3-4%(10-20天),光泽度由94%下降到88%. (2)因产品含有大量的油脂,在高温中蒸发引起油污如模头滴油.TDO烘箱内滴油污染产品而影响薄膜质量.

各种薄膜的区别和应用

| PC、PET、PMMA、PI、PP等膜片材特性及应用 一、PC薄膜 1. 特性 一种无定型、无臭、无毒、高度透明的无色或微黄色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尤其是耐冲击性优异,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压缩强度高、蠕变性小、尺寸稳定;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低温性,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稳定的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电性能和阻燃性。 使用温度:-30~120℃,厚度:0.07~1.0mm,表面效果:光面、沙面、拉丝面 2. 适用范围:艾柯特胶带阻燃PC薄膜广泛用于电子元器件、电器外壳、开关面板、接线盒及充电器外壳、汽车仪器仪表及有阻燃要求的面板印刷等。印刷级磨砂PC薄膜适用于特种印刷、头盔、标牌、铭板、防护罩等。防刮花PC薄膜应用于手机、MP3、MP4、DVD、背光源等电子产品的视窗镜片。 二、PET薄膜 1. 特性 PET膜又名耐高温聚酯薄膜。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及尺寸稳定性、透明性、可回收性。机械性能优良,其强韧性是所有热塑性塑料中最好的,抗张强度和抗冲击强度比一般薄膜高得多,且挺力好,尺寸稳定,还具有优良的耐热、耐寒性和良好的耐化学药品性和耐油性。 使用温度:-60~120℃,厚度:0.125mm-0.35mm,表面效果:光面、沙面、拉丝面 2. 适用范围:艾柯特胶带PET薄膜分为:PET热收缩膜、PET抗静电膜、PET高光亮膜、PET反光膜、化学涂布膜等,其中化学涂布膜主要是为了提高PET薄膜的表面性能,用丙烯酸乳液涂布可提高PET的印刷适性,用聚氨酯水溶液涂布能加强镀铝层与PET基膜的结合力;PET高光亮膜因其优异的机械性能和光学性能主要应用于高档真空镀铝产品和激光防伪基膜;PET反光膜因其优良的光学性能以及耐老化、热稳定好等特点,主要应用于反光广告牌、交通反光标识和工业安全标志等。 三、PMMA薄膜 1. 特性 PMMA膜又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无毒环保,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耐候性。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在通用塑料中居前列,而且PMMA树脂在破碎时不易产生尖锐的碎片。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已在法律中作出强制性规定,中小学及幼儿园建筑用玻璃必须采用PMMA树脂。 使用温度:-30~80℃,厚度:0.5mm-8mm,表面效果:光面、沙面、拉丝面 2. 适用范围:艾柯特胶带PMMA薄膜应用范围非常广,已广泛应用汽车工业(信号灯设备、仪表盘等)、医药行业(储血容器等)、工业应用(影碟、灯光散射器)、电子产品的按键(特别是透明的)、日用消费品(饮料杯、文具等)等。同时因其优异的光学特性,白光的穿透性高达92%。PMMA制品具有很低的双折射,特别适合制作影碟和高级光学镜片等。 四、PI薄膜 1. 特性 PI薄膜又称聚酰亚胺薄膜,是一种新型的耐高温有机聚合物薄膜,它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薄膜类绝缘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电性能、化学稳定性以及很高的抗辐射性能、耐高温和耐低温性能。

塑料薄膜的抗静电技术

塑料薄膜的抗静电技术 时间:2007-12-01 来源:印刷英才网作者:向问天 塑料薄膜在加工过程中,因摩擦极易产生静电堆集并放电。在进行彩印、干复等工艺时,由于静电吸附粉尘、毛发等异物导致的薄膜质量问题问题时有产生。出格是高达数万伏的静电放电极易引燃有机溶剂,产生火灾工作。由塑料薄膜建造的包装材料对所包装的产物,出格是电子产物极易产生静电风险。而塑料薄膜经抗静电手艺措置后,不单杜绝了火灾隐患,前进了产物质量,而且防止了包装材料因吸附异物造成对所包装产物的传染,前进了粉剂产物如洗衣粉、奶粉的灌装效率。由抗静电薄膜建造的抗静电包装材料,对所包装产物如集成电路、电子仪器等起到静电防护的浸染。今朝斥地的塑料薄膜的抗静电手艺较多,如采用强氧化剂氧化或用电晕放电措置薄膜概况,增长薄膜的导电性;或者经过过程接枝共聚转变聚合物分子结构,使其带有较多的极性基团或离子化基团,降落薄膜的概况电阻率;以及生产中较为广泛采用的抗静电剂措置手艺。而塑料薄膜的防静电手艺按其手艺性能分为导电手艺,其概况电阻率,ρs<105Ω;防静电手艺,其概况电阻率105Ω≤ρs<109Ω;抗静电手艺,其概况电阻率109Ω≤ρs<1012Ω。塑料薄膜的防静电手艺因其手艺性能分歧,导致其所包装产物的分歧。本文就塑料薄膜用抗静电剂的性能及浸染机理、抗静电剂措置手艺及测试编建造以下先容。? 1、抗静电剂的性能及浸染机理? 1.抗静电剂的性能添加型抗静电剂请求在低温加工如混炼、造粒、吹塑等过程中不分化、不变质;与其它助剂相容性好、塑化精采;卫生、无毒。吹塑成型后当薄膜概况迁移出的抗静电剂分子层遭到破损时,内部的抗静电剂应能实时渗出,复原薄膜的抗静电性能。涂层型抗静电剂请求与塑料薄膜附着性能好,耐摩擦;易溶于醇类、苯类、酯类等有机溶剂或水;且成膜后透明、无雾度、无彩虹现象。? 2.抗静电剂的浸染机理? 添加型抗静电剂的浸染机理主若是抗静电剂的亲水基团增长薄膜概况的吸湿性,吸附空气中的水分,组成陋劣亏弱的水膜,起泄漏电荷的浸染。也可增长薄膜概况的滑腻性,降落摩擦系数,防止摩擦起电。涂层型抗静电剂的浸染机理主若是增长薄膜概况的离子浓度,以阴离子中和正电荷或以阳离子中和负电荷的编制防止电荷堆集。介电常数大的抗静电剂可增长摩擦体间的介电性,使介电耗费增长,起到抗静电下场。? 2、抗静电剂措置手艺及测试编制?

塑料薄膜抗静电剂处理技术及测试方法

塑料薄膜抗静电剂处理技术及测试方法 塑料薄膜在加工过程中,因摩擦极易产生静电积累并放电。在进行彩印、干复等工艺时,由于静电吸附粉尘、毛发等异物导致的薄膜质量问题时有发生。特别是高达数万伏的静电放电极易引燃有机溶剂,发生火灾事故。由塑料薄膜制作的包装材料对所包装的产品,特别是电子产品极易产生静电危害。而塑料薄膜经抗静电技术处理后,不仅杜绝了火灾隐患,提高了产品质量,而且避免了包装材料因吸附异物造成对所包装产品的污染,提高了粉剂产品如洗衣粉、奶粉的灌装效率。由抗静电薄膜制作的抗静电包装材料,对所包装产品如集成电路、电子仪器等起到静电防护的作用。目前开发的塑料薄膜的抗静电技术较多,如采用强氧化剂氧化或用电晕放电处理薄膜表面,增加薄膜的导电性;或者通过接枝共聚改变聚合物分子结构,使其带有较多的极性基团或离子化基团,降低薄膜的表面电阻率;以及生产中较为广泛采用的抗静电剂处理技术。而塑料薄膜的防静电技术按其技术性能分为:导电技术,其表面电阻率,ρs<105Ω;防静电技术,其表面电阻率105Ω≤ρs<109Ω;抗静电技术(摩擦后不产生静电),其表面电阻率109Ω≤ρs<1012Ω。塑料薄膜的防静电技术因其技术性能不同,导致其所包装产品的不同。本文就塑料薄膜用抗静电剂的性能及作用机理、抗静电剂处理技术及测试方法作如下介绍。 一、抗静电剂的性能及作用机理 1.抗静电剂的性能 添加型抗静电剂要求在高温加工如混炼、造粒、吹塑等过程中不分解、不变质;与其它助剂相容性好、塑化良好;卫生、无毒。吹塑成型后当薄膜表面迁移出的抗静电剂分子层受到破坏时,内部的抗静电剂应能及时渗出,恢复薄膜的抗静电性能。涂层型抗静电剂要求与塑料薄膜附着性能好,耐摩擦;易溶于醇类、苯类、酯类等有机溶剂或水;且成膜后透明、 无雾度、无彩虹现象。 2.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 添加型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是抗静电剂的亲水基团增加薄膜表面的吸湿性,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形成微薄的水膜,起泄漏电荷的作用。也可增加薄膜表面的光滑性,降低摩擦系数,防止摩擦起电。涂层型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增加薄膜表面的离子浓度,以阴离子中和正电荷或以阳离子中和负电荷的方法防止电荷积累。介电常数大的抗静电剂可增加摩 擦体间的介电性,使介电损耗增加,起到抗静电效果。 二、抗静电剂处理技术及测试方法 1.添加型处理技术 该技术是将添加型抗静电剂按一定比例与热塑性树脂混合,并添加多种助剂,经熔融、混炼、造粒,制得抗静电粒子。抗静电剂的选用,要注意与基体树脂的相容性。若相容性差,则制得的抗静电粒子性能较差,但相容性太好,则抗静电剂向表面迁移的速度太慢,难以形成抗静电水膜。选用其玻璃化温度较低的热塑性树脂如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作载体树脂,有利于抗静电剂向表面迁移。与载体树脂进行熔融、混炼、造粒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维持较低的加工温度,防止抗静电剂受热分解。利用抗静电粒子制备抗静电塑料薄膜,常采用三层(ABC)共挤吹塑工艺。注意添加抗静电粒子的比例要根据其有效物的含量确定,并依据测试结果作适当调节,使其表面电阻率ρs在1011Ω左右即可。添加量增大不仅增加产品成本,而且会对后期的加工工序带来不利影响。若要制备抗静电复合包装材料,则应把抗静电粒子加入功能面,而不加入复合面,以免迁移出的抗静电剂及水膜形成阻隔层,影响复合后材料的剥离强度。用制得的薄膜(复合面经电晕处理)与其它基材经干法复合后,

防静电包装材料有几种

防静电包装材料有几种? 2011-5-16 14:20:57 电子 街 作者:xiaowang 我要评论 (0) 正规渠道进货的集成电路,无论是双极型还是MOS型或场效应晶体管输入的运算放大器均采用防静电包装。这种包装材料有四种类型:导电型、抗静电型、静电屏蔽型和导电泡沫。 1)导电型包装材料,即导电膜或袋、塑料筒等,这些材料是用掺人导电碳黑的聚乙烯制成的,从外面看不清内部所装的产品 2)抗静电型包装材料,即抗静电膜或袋(见图3—1),这些材料是用掺入抗静电 剂的聚乙烯或聚丙烯制成的,它具有透明性,能看清内部所装的产品,但表面泄漏抗静电剂,当吸收水分后会使抗静电性能发生变化。 3)静电屏蔽型包装材料,即多层结构的静电屏蔽膜或袋,一般外层为保护层聚酯膜,中间层为金属蒸发层,内层为保温层。 4)导电泡沫包装材料是一种导电泡沫塑料制品,导电泡沫一般由氨基甲酸酯发泡浸入炭黑处理液制成。 正规生产厂家出售的静敏器件在防静电包装上印有“抗静电”字样,因此在运输、存放过程中必须加以注意。 对于少量静敏器件,可用以下方法防止静电:可以将器件插在掺碳黑的黑色导电海棉上,然后装入导电塑料盒内,便于搬运;也可以截取一定长度的导电塑料筒,将器件由大筒转移到小筒(禁用手接触),然后封住筒两端即可携带。 为了防止静电,对于购买插在黑色导电海绵上的器件,最好将海绵连同器件一并剪下,并用锡箔、金属盒等简易导电包装后才能搬运。决不允许采用普通塑料包装。在气候干燥的冬季,为避免人体静电,在接触静敏器件时,可先将手接触一下接地金属物,如铁制暖气管、暖气片等,将电荷释放完后再接触器件。

解包装术语,懂得特定情况下包装的使用是实施和保持有效的ESD控制体系的关键。 建立和实施有效的ESD保护包装程序,首先要了解敏感器件在包装及以后过程中是如何被损伤的,以及防护过程是如何进行的。造成微电子器件损伤有两个基本过程:充电(通过摩擦带电或接触静电源)和放电。理论上讲,我们可以通过防止摩擦起电的动作,尽可能减少与绝缘材料的接触以及让所有表面处于等电位等措施来避免这两个过程的出现,但实际上这些做法还不足以提供有效的保护。 电子产品制造的整个过程中都不可避免要有运动,器件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在移动过程当中它们会与各种各样的材料接触。结果,即使是最明显的防护措施,如手腕带,也不能保证为ESD敏感器件能够提供足够的保护。在缺少离子风机情况下,或0级(小于200V)敏感度的器件,必须使用静电控制材料或采用特别的E SD控制措施。 本文描述了ESD防护包装及工作表面使用材料必须考虑的基本技术问题。这些基本原理可用于传统的包装材料如纸箱、包装袋和周转箱,也可以用于暂时性包装材料,如制造过程中的周转包装袋。这些原理同样也可以用于器件在组装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的工作台台面和传送带。 基本术语 按照特定的方法解决ESD问题的材料有专门的术语来表述,虽然经过多年,这些术语的准确定义变化并不大: 抗静电材料(Antistatic):能够有效地阻止静电荷在自身及与其接触材料上积累的材料。 静电耗散材料(Static Dissipative):用于减缓带电器件模型(CDM)下快速放电的材料。按照静电协会(ESDA)和电子工业联合会(EIA)的定义,其表面电阻在105~101 2Ω/sq之间。抗静电材料和静电耗散材料可直接用于多数充电和放电失效过程中防护,甚至包括了自动生产线。当然在使用当中须经过简单的测试。不过,这并不时说它们是万能的,有时我们也需要使用导静电材料。 导静电材料(Conductive):按照定义,是指表面电阻率小于105Ω/sq的材料。它们通常被用于器件与同电位分流连接,在某些时候,它们还被用于区域的静电场屏蔽。 很少有实例表明,器件会对纯粹的静电场敏感。实际当中,使用导静电材料仅仅对表面声波(SAW)过滤的器件和光掩膜集成电路(IC)的器件是必要的,因为它们金属尖端结构中有微小的空气间隙(这种结构会让静电场增强)。此外,非连续型金属氧化

抗静电剂种类及作用机理

摩擦生电是众所周知的自然现象,静电在某些方面是有益的,如静电植绒等,而在某些方面又是有害的。其在纺织染整加工中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由于静电的作用,造成纤维间抱合性差、易卷绕罗拉、绕皮辊粘卷及断头等质量问题,影响纺纱的顺利进行。 织造过程中静电会影响顺利开车;染整加工中,织物烘干后易吸附在金属体上,造成织物卷缠在滚筒上。落布时,因织物带相同静电而互斥,造成落布不整齐,折叠歪斜。印花时如有带静电粉末则会堵塞筛网而使印花无法进行,衣服穿用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易沾灰尘,缠贴身体及穿着不舒适等。可见,静电现象在纺、织、染加工中必须采取有效办法加以解决。 抗静电的方法,一方面是控制其起电,另一方面是把产生的电荷迅速泄漏掉。泄漏电荷主要采取提高环境湿度和增加纤维材料的导电率2种办法。而增加纤维导电率中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使用抗静电剂,即利用其在纤维表面形成具有电导性的离子层。 ★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 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有2种。其一认为抗静电剂能够形成电导性的连续膜,即能赋予纤维表面具有定吸湿性与离子性的薄膜,进而使电导度得到提高,以达到抗静电的目的。

其二对表面活性剂而言,认为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性和定向性是决定其具有抗静电效果的重要因素,吸湿性并不起支配作用。因表面活性剂大多是由长碳链的疏水基和离子性的亲水基组成,在处理纤维时疏水基和纤维的表面相结合,亲水基则处于纤维表面的最外层,所以导电性能良好。 一、抗静电剂种类 抗静电剂有多种。按作用的耐久性分,包括暂时性抗静电剂和耐久性抗静电剂。一般用于合成纤维的纺丝、纺纱、织造用的抗静电剂多为外部用、暂时性抗静电剂,而作为织物成品后整理用的多为耐久性抗静电剂。 1、暂时性抗静电剂 广义来说,具有吸湿性及离子性的化合物均可用作暂时性抗静电剂。多元醇类有机物能赋予纤维一定的吸湿性,但是其导电性不是很好;而具有吸湿性和离子性的电解质虽吸湿导电性好,但易使机件生锈并刺激皮肤.--般不用作抗静电剂。作为暂时性抗静电剂的主要为表面活性剂。 ①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烷基磺酸钠、烷基苯磺酸钠、烷基硫酸酯、烷基苯酚聚氯乙烯醚硫酸酯及烷基磷酸酯都有抗静电作用,其中后两者的抗静电效果最好。 磷酸酯类多为正磷酸单酯或双酯的钠盐及钾盐。此类表面活性剂的优点是水中溶解性好,起泡性小,柔软性及抗静电性好,缺点是耐硬水性较差。烷基磷酸酯常用于合成纤维纺丝油剂,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和柔软平滑性及良好的耐热性,

抗静电薄膜的常用生产技术

抗静电薄膜的常用生产技术 陈昌杰 中国包装联合会塑料包装委员会专家组副组长 静电的产生,与物体的绝缘性能有直接的相关关系,不同物品对包装薄膜的抗静电性的要求亦不相同,有的商品不仅需要具有一般的抗静电性能,而且需要具有一定的导电性。因此需要根据包装材料的电阻的不同,对抗静电性薄膜进行规范、分类。国际电工委员会( 1EC) 规定的静电敏感产品( ESSD) 包装用材料如表1所示, 可供我们开发、生产抗静电薄膜参考。 应用抗静电剂制备抗静电薄膜 利用抗静电剂制备抗静电薄膜,具有工艺简便、价格低廉的明显优势,是当今生产抗静电薄膜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目前已工业化的抗静电剂的品种达一百种以上,不仅国外的一些著名的大型化工公司如瑞士的汽巴 公司、美国的氰特公司等,均有自己的抗静电剂的品牌,国内的化工研究院、所,也十分重视对抗静电剂的开发研究工作,如山西省化工研究院、北京化工研究院、杭州化工研究所等都有抗静电剂的代表性产品。 我们可以将抗静电剂经计量后直接混入到塑料粒子(或者粉末)中,生产抗静电薄膜;也可以先将抗静电剂与其它成分配合、制成母粒,在制造塑料薄膜时,将母粒混入塑颗粒中,按常规成膜方法生产抗静电薄膜。工艺方便易行,还可以根据生产抗静电薄膜的实际需要,添加一些必要的助剂,以改进产品的性能( 例如配入开口剂降低薄膜的粘闭性),从而将抗静电薄膜的开发研究,简化为着力于抗静电母料的开发研究;目前国内的功能母料的生产企业,多半均有牌号的抗静电母料产品,因此对于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的单位,可从生产抗静电母料专业化企业,选购性能优良的抗静电母料,完成抗静电薄膜的开发工作。所以无论对于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还是技木力量比较薄弱的单位,采用抗静电母料生产抗静电薄膜,那是一种可取的方法。 利用内部抗静电刑生产抗静电薄膜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其一是抗静电剂有一个从塑料基体中向薄膜表面扩散的过程,因此刚成膜后并不表现出抗静电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之后,抗电性逐渐增加最后才能达到一个极值(决定于抗静电剂品种与配用量的平衡值),其二是要达到某一给定值,内部抗静电剂的用量与薄膜的厚度有关,薄膜的厚度越薄,所需要添加的抗静电剂越多。利用表面活性剂类抗静电剂生产的抗静电薄膜,抗静电性的下降,主要来源于表面电阻的下降,且表面电阻的下降有限,一般不低于108Ω,因此抗静电效果有限,对于一些对抗静电性要求高的领域,例如集成电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包装,尚嫌不足。 利用表面活性剂类抗静电剂生产的抗静电薄膜,抗静电性能明显地受环境湿度的影响,在湿度较低的情况下,薄膜的抗静电性能低下,当大气湿度低于25%时,基本上失去实际使用价值。此外,内部抗静电剂是通过扩散到薄膜的表面而产生抗静电效果的,使用时存在于薄膜的表面,抗静电剂比较容易因。摩擦、水洗等原因而损失,持久性方面,往往不尽如人意( 由于损失的抗静电剂可以通过薄膜内部抗静电剂向薄膜表面的扩散得到补充,一般较之使用外部抗静电剂生产的抗静电薄膜,具有较佳的持久性) 。

聚酯薄膜(PET)

聚酯薄膜(PET) 聚酯薄膜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原料,采用挤出法制成厚片,再经双向拉伸制成的薄膜材料。同时,是一种高分子塑料薄膜,因其综合性能优良而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由于我国目前的生产量和技术水平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部分仍需依靠进口。它是一种无色透明、有光泽的薄膜,机械性能优良,刚性、硬度及韧性高,耐穿刺,耐摩擦,耐高温和低温,耐化学药品性、耐油性、气密性和保香性良好,是常用的阻透性复合薄膜基材之一。但聚酯薄膜的价格较高,一般厚度为12µm,常用做蒸煮包装的外层材料,印刷性较好。更由于聚酯薄膜的复杂性和难判断,给海关的监管带来不少的困难。为此,我们就聚酯薄膜的商品知识和目前进口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向有关专业公司进行了解。 一、根据生产聚酯薄膜的用料和生产工艺分类 根据生产聚酯薄膜所采用的原料和拉伸工艺不同可分为以下两种: 1、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简称BOPET),是利用有光料(也称大有光料,即是在原材料聚酯切片中添加钛白粉,经过干燥、熔融、挤出、铸片和纵横拉伸的高档薄膜,用途广泛。BOPET薄膜具有强度高、刚性好、透明、光泽度高等特点;无嗅、无味、无色、无毒、突出的强韧性;其拉伸强度是PC膜、尼龙膜的3倍,冲击强度是BOPP膜的3-5倍,有极好的耐磨性、耐折叠性、耐针孔性和抗撕裂性等;热收缩性极小,处于120°C下,15分钟后仅收缩1.25%;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易进行真空镀铝,可以涂布PVDC,从而提高其热封性、阻隔性和印刷的附着力;BOPET还具有良好的耐热性、优异的耐蒸煮性、耐低温冷冻性,良好的耐油性和耐化学品性等。BOPET薄膜除了硝基苯、氯仿、苯甲醇外,大多数化学品都不能使它溶解。不过,BOPET会受到强碱的侵蚀,使用时应注意。BOPET膜吸水率低,耐水性好,适宜包装含水量高的食品。 2、单向拉伸聚酯薄膜(简称CPET),是利用半消光料(原材料聚酯切片中没有添加钛白粉),经过干燥、熔融、挤出、铸片和纵向拉伸的薄膜,在聚酯薄膜中的档次和价格最低,主要用于药品片剂包装。由于使用量较少,厂家较少大规模生产,大约占聚酯薄膜领域的5%左右,我国企业也较少进口,标准厚度有150μm。 二、根据聚酯薄膜的用途分类 由于聚酯薄膜的特性决定了其不同的用途。不同用途的聚酯薄膜对原料和添加剂的要求以及加工工艺都有不同的要求,其厚度和技术指标也不一样;另外,只有BOPET才具有多种用途,因此根据用途分类的薄膜都是BOPET。可分为以下几种:

表面处理工艺对PEDT抗静电薄膜强度的影响

第33卷增刊32004年12月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RAREMETALMWrERIALSANDENGrINEERING V01.33,Suppl.3 December2004 表面处理工艺对PEDT抗静电薄膜强度的影响 丁新更,陈良辅,吴春春 (浙江大学纳米技术工程中心,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7) 摘要”采用PEDT为导电物质,聚氨酯为主要成膜物质在包装材料聚丙烯(PP)表面制备电子元件包装用抗静电薄膜。研究了聚丙烯基片的表面温度,以及采用铬酸、甲苯对基片表面极化处理后,对薄膜结合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基片温度升高可以改善薄膜的附着性能;基片表面在60"C铬酸中处理3h可以得到较好的附着强度(98/100);基片表面在90"C甲苯中处理可以使附着强度达到80/100。) 关键词:抗静电;薄膜;强度;表面处理 中图法分类号:TQl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185X(2004)¥3—019?04 1引言 随着电子工业和半导体工业的迅猛发展,电子线路板集成度越来越高,主机板上电子元器件的高密度、布线的紧凑、甚至表面贴面式元件的广泛采用,都使得静电容易损伤线路板卡…。抗静电功能的包装材料是解决这一类问题的重要方法。 早期的抗静电包装材料采用填充法,即把石墨或金属纤维掺入塑料中,在塑料内部形成导电金属网【21。这种绝缘塑料上形成的金属纤维网在低频(<100MI-Iz)时能提供相当好的屏蔽,而在频率较高(100MHz~1000MHz)时,由于纤维网构成的回电流通路的感应效应,其屏蔽效率逐渐降低。因此,在材料外部涂敷和内部添加抗静电剂,通过化学工艺来达到静电耗散和屏蔽目的的包装材料越来越受到重视。 掺杂聚苯乙烯磺酸盐的聚乙烯二氧噻吩(PEDT)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有机导电聚合物,其电性能介于半导体和金属之间。涂层表面电阻最低可达200D./D【3J,非常适于作为抗静电薄膜。PEDT本身无法在塑料表面成膜,因此实验中采用聚氨酯为主要成膜物质在包装材料(PP)表面制备抗静电薄膜。通过适当调整PEDT和聚氨酯的含量可以制得表面电阻小于108D./D的抗静电薄膜‘41。 薄膜与基片的结合强度是影响抗静电包装材料应用的重要环节,聚丙烯是1种非极性表面能低的结晶性聚合物,其表面附着力差,很难在表面成膜【5】。采用加热、表面极性处理可以改善其表面的润湿性、涂装性和粘结性。本实验通过改变涂膜时基片的表面温度,以及分别采用铬酸、甲苯对基片极化处理后,测试了薄膜与基片的结合强度。 2实验 2.1原料 制备防眩液的原材料主要有:PEDT(商品名:BAYTRON@Ph)、N,N.二甲基乙醇胺(DEMA,50%,体积分数,inwater)、聚氨酯(商品名:ABU710)、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基硅烷(N—Methyl-2-pyrrolidi—none,商品名:Silquest@A187TM)、乙醇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商品名:Dynola眦604)。 2.2样品制备 按照PEDT含量为12%(质量分数,下同),聚氨酯含量为32.8%的比例配制涂膜溶液。 包装用塑料基片(PP)分别经过去离子水洗,乙醇洗,铬酸和硫酸浓溶液(该处理液的组成和配比为:铬酸钾4.4%,浓硫酸88.3%,水7.3%)清洗处理,最后烘干备用。把抗静电溶胶通过旋转均匀的喷涂在塑料基片上,样品在室温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放入一定温度的烘箱中,并保温60min。热处理结束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在基片(PP)表面得到涂敷均匀的抗静电膜。2.3性能测试 涂层强度:采用自制的方格法附着力试验测试装置,在已经镀膜的塑料基片上,于1cm2的面积内用刀片均匀地划出100个小方格,然后贴上透明胶带,再以450角用力将胶带拉起,观察胶带粘掉多少个小 收稿日期:2004.05.29 基金项目:“863”项目:纳米电子陶瓷材料及其器件工业性制备技术(2003AA302760) 作者简介:丁新更,女,1977年生,博士,浙江大学纳米技术工程中心,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7,电话/传真:0571-87951408/87953054:E-mail:msedxg@zju.edu.ca

PET聚酯薄膜常识

PET聚酯薄膜常识 按组成和结构有:共混、共聚、结晶、液晶、环形切片等; 按性能可分为:着色、阻燃、抗静电、吸湿、抗起球、抗菌、增白、低熔点、增粘(高粘)聚酯切片等; 按用途可分为:纤维级聚酯切片、瓶级聚酯切片、膜级聚酯切片(主要是工艺指标不同)。纤维级聚酯切片按其中消光剂TiO2的含量不同又可以分为:超有光(大有光)、有光、半消光、(全)消光聚酯切片。另外还有阳离子聚酯切片。 超有光聚酯切片:是指不含TiO2 ,外观标准为无色透明颗粒; 有光聚酯切片:含0.1% 的TiO2 ,半透明颗粒; 半消光聚酯切片:含0.3~0.5% 的TiO2 ,为乳白色或呈灰色颗粒; 全消光聚酯切片:含2.5% 的TiO2 ; 阳离子聚酯切片:为透明(微黄)颗粒,颗粒均匀。 高吸水聚酯切片:在PET树脂中加入特定添加剂(成孔剂)制成远红外聚酯切片:在PET树脂合成过程中添加陶瓷粉,由于陶瓷粉具有发射远红外线的特殊功能,制成的纤维具有良好的蓄热保温、促进血液循环等保健作用。 阻燃聚酯切片:在PET树脂中添加磷系阻燃剂得到共聚阻燃切片,制成的纤维具有理想的耐热、阻燃性能。 荧光增白聚酯切片:在PET树脂合成过程中,加入荧光增白剂使其均匀分散在树脂中,所得切片带有显著的荧光。在纤维制品中,能提高本色织物的白度或有色织物的色泽鲜艳度。 抗菌聚酯切片:采用纳米银系无机抗菌剂,利用独特的工艺合成,可加工成各种规格的抗菌聚酯纤维。 高收缩涤纶切片:在PET大分子中引入共聚收性剂,以减少聚酯分子中的结晶成份,增加无定型区域,最终使纤维达到高取向低结晶,而产生收缩的效果,由于化学改性改变了分子结构,能制得优良的永久性高收缩纤维,且纤维易染,与其它纤维绲纺或混纤经热处理后,能形成具有较强弹性和柔软性的膨体纱,织物显得丰厚、致密、美观、悬垂性好、手感柔软,从而大大提高了化纤织物的档次水平,其沸水收缩率可达20﹪以上。 抗起毛起球涤纶切片:该产品是在聚合物中引入含有多羟基的共聚体,其纤维具有抗起毛起球的特点,是仿羊毛的主体原料,其改性剂通常用三羟甲基丙烷。

塑料用抗静电剂分类

塑料用抗静电剂分类 1 前言 众所周知,塑料具有较好的电绝缘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但塑料表面的高电阻率往往使其容易产生静电积累,从而引起吸尘电击或火花放电等不良现象,不利于塑料制品的加工和使用。如塑料薄膜加工过程中常因静电而发生卷曲和粘附,电子计算机及其它电子产品因使用塑料壳体所带来的静电损害等等。轻则出现各种质量问题,严重时还会引起燃烧或爆炸等恶性事故。因此,塑料的抗静电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能阻止静电蓄积的物质称为抗静电剂,抗静电剂用于合成纤维,既能防止静电的产生,又能使织物易于去污;用于燃料等油品,能提高油品的导电率,在高速泵输送及过滤时防止因摩擦起电造成火灾;用于塑料,可以消除塑料的静电,防止塑料吸附尘埃而影响制品的透明性和表面美观,防止电影胶片吸尘而影响放映质量;以及人在塑料地板上行走,因摩擦使人体带电,使人在与其他物体接触时遭电击。 塑料的抗静电处理方法很多,如机械法、湿度调节法和物理化学改性法等。由干前两种方法受设备或环境条件的制约,因此目前普遍采用添加抗静电剂的化学改性方法。即将抗静电剂加入到树脂中或涂于塑料表面,从而降低塑料制品的表面电阻率,减轻或消散塑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静电积累。 理想的抗静电剂应具备如下条件:①抗静电效能大而持久;②耐热性好,在加工的高温(120~300℃)下或反复进行热加工时不分解;③与塑料等的相容性适中,在混炼和熔融加工时可与树脂良好的相容,成型后不会明显喷霜析出,但抗静电剂与树脂还须有一定的不相容性,以保证当表面的抗静电剂分子层受到破坏时,内部的抗静电剂能够及时析出,形成新的分子层,恢复防静电效能;④不影响制品的加工性能(如熔点、粘度、溶解性等)和制品性能(如透明性、着色性、印刷性、热合性和力学性能);⑤与其他助剂的相容性好,无对抗效应;⑥无臭、无味、对皮肤无刺激;⑦价格低廉。 2 抗静电剂的种类及其特性 抗静电剂的分类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按化学结构和使用方法分类,按照化学结构可将抗静电剂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两性离子型和非离子型。按照抗静电剂的使用方法可分为外涂型和内加型两种。外涂型抗静电剂是通过刷涂、喷涂或浸涂等方法涂敷于制品表面,它们见效快,适用面广,但容易因摩擦、洗涤而脱失。因此它们只能提供暂时的或短期的抗静电效应。内加型抗静电剂是在配料中加入的,使其均匀地分散在聚合物中,起到比较永久的抗静电作用。它们耐摩擦,耐洗涤,效能持久,是广泛使用的抗静电剂。在外涂型和内加型抗静电剂之间,并无明显界限,往往是一种化合物可兼做两用。 塑料用抗静电剂通常是一些表面活性剂,其基率特征是同一分子结构中含有亲水性和亲油性两种基团。根据分子中亲水性基团能否电离,可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离子型中又可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表l列出了抗静电剂的种类及其适用树脂。 其中,阳离子型抗静电剂的抗静电性能优良,但耐热性相对较差,而且对皮肤有害,因此一般用作外部涂敷型。阴离子型的耐热性和抗静电效果都比较好,但与树脂的相容性较差并对制品的透明性有影响。非离子型抗静电剂的相容性和耐热性能良好,对制品的物性无不良影响,但用量相对较大。两性离子型的最大特点是既能与阳离子型又能与阴离子型抗静电剂配合使用,抗静电效果类似千阳离子型,但耐热性能不如非离子型。高分子型目前尚未广泛使用,国外一般用作外部涂敷型抗静电剂。 3 抗静电剂的使用技术与作用机理 3.1使用技术 根据添加方式不同,塑料抗静电剂的使用可分为外部涂敷法和内部混炼法两种。外部涂敷法即在塑料表面涂上一层抗静电剂,从而使其起到表面抗静电作用具体步骤是先用水、乙醇或醋酸乙酯等溶剂将抗静电剂配制成0.5~2.0 浓度的溶液.然后直接喷涂、浸渍或涂剥塑料表面,再经室温或热空气干燥而形成抗静电涂层。该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用量较少,并且不影响制品的成型加工性能。缺点是使用寿命较短.经过水洗或摩擦后,抗静电馀层容易脱落或消失,因此是一种暂时性的抗静电处理方法国外曾采用高分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抗静电涂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塑料抗静电性能的持久性内部混炼法则是将抗静电剂与树脂经机械混合后再加工成型,抗静电剂分子由塑料内部向表面迁移,并在表面形成均匀的抗静电层。若表面的抗静电剂困水洗或擦落后,内部抗静电分子还可以移向表面,从而恢复其抗静电性能,因此又称为“永久性”抗静电剂,这种技术目前已被广泛采用。 3.2 作用机理 无论是外部涂敷法还是内部混炼法,塑料用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塑料表面形成导电层,从而降低其表面电阻率,使已经产生的静电荷迅速泄漏; 二是赋予塑料表面具有一定的润滑性,降低摩擦系数.从而抑制和减少静电荷的产生。

导电薄膜

功能性薄膜之一-抗静电薄膜(一) 关于功能性薄膜,至今没有严格的定义,一般指具有通用薄膜不具备的某一(或者某些)特殊功能、可以满足应用上的特殊需要的薄膜,例如抗静电薄膜,防锈薄膜,热收缩薄膜,易开封薄膜等等。由于功能性薄膜具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特殊功能,它能更好地满足保护所包装的商品的需要,或者更好地满足商品使用方便性方面的需求,因此具有较佳的使用效果;功能性薄膜通常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倍受人们关注。 功能性薄膜是包装材料中的重要品种,往往是一些特定包装领域中的不可或缺的材料,在塑料包装材料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便于读者对功能性薄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里拟对功能性薄膜做一个专题介绍,以后将在本栏目里陆续介绍几种功能性薄膜,以餮读者。下一期将为您介绍防锈薄膜,敬请关注。 通过列举体积电阻的数据,指出通用塑料大多属于高绝缘物质,容易产生静电;用静电危害的事例,说明了开发抗静电薄膜的必要性,继而介绍了防静电、导电性包装材料的分类。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应用抗静电剂制备抗静电薄膜的相关的基本知识与生产技术,分析了应用抗静电剂制备抗静电薄膜的优点与局限。对于抗静电薄膜的其它生产方法:采用导电型填料生产抗静电塑料薄膜、采用涂层法生产抗静电薄膜、通过表面改性生产抗静电塑料薄膜、应用蒸镀法生产抗静电薄膜以及复合型抗静电薄膜等技术,也作了简约的介绍。绝缘材料摩擦时,容易产生静电;静电危害,是人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大的如易燃、易爆物因静电而引发的火灾、爆炸,小的如物体因带静电而引起的吸尘纳垢等等,均与静电效应有关。随着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绝缘材料的使用日益广泛,静电危害也越来越多,为提高生活质量,人们也越来越重视防止静电的问题,抗静电薄膜的开发应用,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 物体的绝缘性愈高,愈容易产生静电。塑料制品通常均属于高绝缘类物质,特别是包装薄膜大量使用的各种塑料,除了聚乙烯醇等极少数品种之外,都是高绝缘性物质,各种常用塑料的体积电阻,详见表1。属高绝缘类物质的包装薄膜,在加工、应用中,产生静电并造成种种弊端的事例已屡见不鲜。例如在采用薄膜包装粉末状商品时,常常因为热封合面的静电吸尘,导致封合强度大幅度下降,成为引起商品储存、运输过程中包装严重破损重要原因;又如透明塑料包装袋所包装的商品,在上货架陈列销售时,会因静电洗尘降低包装的透明性,降低商品的展示效果;包装薄膜在印刷加工时,也可能由于薄膜的静电效应:静电吸尘影响油墨转移,印刷品上出现’花、点’油墨带静电产生上墨不均的所谓’静电墨斑’以及静电’墨须’,造成印刷图案的缺陷;抗静电薄膜,往往是高速包装生产线的得以顺利运行的基本条件之一,比如香烟包装过程中,静电对薄膜的切割、输送、叠过等程会造成不良影响,使包装机不能正常运行;特别需要提到的是,近年来随着IT行业的迅速发展,集成电路、组件及其制品,也大量采用价廉物美的薄膜类包装材料包装,如果采用容易产生静电的薄膜包装,薄膜会因电磁感应和磨擦产生的静电积累,对各种敏感性电子元件、仪器仪表等因产生的高压放电,使所包装的商品遭到破坏,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抗静电薄膜,作为功能性塑料包装薄膜的一个实用品种,倍受人们关注,得到了很快的发展。[2,3,4,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