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溏心皮蛋的加工---实验指导

溏心皮蛋的加工---实验指导

溏心皮蛋的加工---实验指导
溏心皮蛋的加工---实验指导

溏心皮蛋的加工

实验目的

皮蛋是我国一种常见的蛋制品,在很多地方都有生产,又称为松花蛋、变蛋' 其制作原料多为鸭蛋,但鸡蛋、鹌鹑蛋也可用来加工。通过本实验了解皮蛋加工的工艺过程及加工要点,掌握皮蛋的加工方法。

实验原理

禽蛋中的蛋白质遇到料液(或料泥)中的NaOH后,发生分解、变性而凝固, 形成具有弹性的蛋白凝胶体,同时蛋白质中的氨基与醣中的羰基在碱性环境下发生美拉德反应,使蛋白形成棕褐色,蛋白质分解产生的硫化氢和蛋黄中的金属离子结合使蛋黄产生各种颜色,另外,由于蛋白质的分解产生氨,使皮蛋具有一种刺激性的氨味。鲜蛋在碱(NaOH)及其它辅料的作用下由鲜蛋变为皮蛋的整个变化过程包括:化清期、凝固期、成色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

实验用具和原料

陶缸、台秤或杆称、照蛋器、鲜鸭蛋、生石灰、硫酸铜、食盐、烧碱、开水、黄泥、红茶末、稻壳等

工艺流程

选蛋-清洗-装缸

?—灌料—腌制—检验—出缸—包泥或涂膜—成熟—成品配料-验料-调整-

工艺要点

1、原料蛋的选择

常用的原料蛋为鸭蛋,也有少量用鹌鹑蛋或鸡蛋。在加工前要进行认真的选蛋,并按大小分级,按级别进行腌制。

1.1选蛋:按大小分级,便于投料,保证成熟一致。

1.2感官鉴别:剔除霉蛋、异味蛋、砂壳蛋、破壳蛋等。

1.3照蛋:剔除陈旧蛋。

1.4 敲蛋:剔除裂纹蛋、薄壳蛋、钢壳蛋。

2、配料

适合30枚鸭蛋,水1500mL烧碱(NaOH 63g,食盐52g,红茶30g,硫酸铜4.5g 方法:将除红茶外的其他辅料放入容器中,红茶加水煮茶汁,过滤茶渣,趁热将茶汁冲入放辅料的容器中,充分搅拌溶解,冷却待用。

3、验料——料液的碱度测定

滴定法:准确吸取4mL料液,加入三角瓶中,加入100mL蒸馏水稀释,再加入10%的BaCI2溶液10mL摇匀,静止片刻后,加入3-5滴酚酞指示剂,用

1.0 moI/L的标准HCI溶液滴定至粉红色褪去,所用1.0 moI/L的标准HCI溶液的mL数即为料液NaOH勺百分含量。一般在4.2%—4.5%之间为宜,可根据蛋的大小及气温的高低进行适当调整。

4、装缸、灌料

用缸腌制时,把选好的蛋放在缸内,装至离缸口15-17cm左右,缸底最好用

稻草或谷壳铺底,防止蛋被压破。蛋打横摆放,上面加盖竹片,防止蛋上浮。然后将调整好碱度的冷凉料液徐徐灌入,将蛋全部淹没,缸口用塑料薄膜扎封。包装好后,将陶缸置于20-25 C室内腌制,腌制期间温度应保持基本稳定,陶缸不能移动。

检查

灌料后,室温要保持20-25 C,最低不能低于15C,最高不能超过30 E,在浸泡腌制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3次检查。

第一次检查时间为鲜蛋下缸后第7天。用灯光透视时,蛋黄贴蛋壳一边,类似鲜蛋的红搭壳、黑搭壳,蛋白呈阴暗状,说明凝固良好。剥开,可见蛋已凝固,但颜色未变。如还象鲜蛋一样,说明料性太淡,要及时补料。如整个蛋大部分发黑,说明料性过浓,必须提早出缸。

第二次检查时间为鲜蛋下缸后第15天左右,可以剥壳检查,此时蛋白已经凝固,蛋白表面光洁,褐中带青,全部上色,蛋黄已变成褐绿色。

第三次检查时间为鲜蛋下缸后第20天左右剥壳检查,蛋白凝固很光洁,不粘壳,呈墨绿色和棕褐色,蛋黄呈绿褐色,蛋黄中线呈淡黄色溏心。此时如发现蛋白烂头和粘壳现象,说明料液太浓,必须提早出缸。如发现蛋白软化,不坚实,表示料性较弱,宜推

迟出缸时间。

溏心皮蛋成熟时间一般为21-25 天,气温高,时间短些,气温低则时间稍长,经检查已成熟的皮蛋可以出缸。

6、出缸、包泥或涂膜

蛋白凝固硬实有弹性,色泽为茶红色,蛋黄约有1/3 -1/2 凝固,溏心颜色

不再有鲜蛋的黄色时即可出缸。

出缸后将皮蛋用清水洗净凉干(应避光),剔除破、次、劣质皮蛋,然后用残料拌和新鲜的泥土调成料泥,包裹在蛋上,然后再裹上一层谷壳,放入纸箱或竹筐中,室温下贮藏。也可用涂膜剂涂膜,装入纸箱或用小盒包装好在室温下避光贮藏。保存期间要注意不使料泥干裂,甚至脱落,否则会引起皮蛋变质。

剔除破、次、劣质皮蛋的方法:

(1)观:即观察皮蛋的壳色和完整程度,剔除蛋壳黑斑过多和裂纹蛋。

(2)颠:即将皮蛋放在手中抛颠起数次,好蛋有轻微弹性,反之则无。

(3)摇晃:即用手摇法,用拇指、中指捏住皮蛋的两端,在耳边上下摇动,若听不出什么声响则说明是好蛋,若听到内部有水流的上下撞击声,即为水响蛋,

若听到只有一端发出水荡声则说明是烂头蛋。

(4)弹:用手指轻弹皮蛋两端,若发出柔软的“特” 、“特”的声音则为好蛋,若发出比较生硬的“得” 、“得”声即为劣蛋(包括水响蛋、烂头蛋等)。

(5)透视:用灯光透视,如照出皮蛋大部分呈黑色(墨绿色),蛋的小头呈棕色,而且稳定不动者,即为好蛋。如蛋内有水泡阴影来回转动,即为水响蛋。

如蛋内全部呈黄褐色,并有轻微移动现象,即为未成熟的皮蛋。如蛋的小头蛋

白过红,即为碱伤蛋。

(6)品尝:随机抽取样品皮蛋剥壳检验,先观察外形、色泽、硬度等情况。再用到纵向剖开,观察其内部的蛋黄、蛋白的色泽、状态。最后用鼻嗅、嘴尝,评

定其气味、口味。了解皮蛋的质量,总结加工经验。

结果分析

酱卤肉制品加工实验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酱卤肉制品加工实验报告

编号:FS-DY-20494 酱卤肉制品加工实验报告 一.酱卤及制品 1.实验原理: 酱卤肉类是将肉在水中加食盐或酱油等调味料和香辛料一起煮制而成的熟肉类制品。一般酱卤肉类的原料在加工时,先用清水预煮15~25min,然后用酱汁或卤汁煮制成熟。某些产品在酱制或卤制后,需再经烟熏等工序。酱卤肉类的主要特点是色泽鲜艳、味美、肉嫩,具有独特的风味。 酱卤制品根据加入调味料的种类、数量不同又可分为很多品种,通常有五香或红烧制品、蜜汁制品、糖醋制品,卤制品等。 (1)五香或红烧制品是酱制品中最广泛的一大类,这类产品的特点是在加工中用较多量的酱油,另外在产品中加入八角、桂皮、丁香、花椒、小茴香等多种香辛料,故又叫五香制品。

(2)蜜汁制品在红烧的基础上使用红曲米作着色剂,产品为樱桃红色,鲜艳夺目,辅料中加入多量的糖分或增加适量的蜂蜜,产品色浓味甜。 (3)糖醋制品辅料中加一定比例的糖醋,使产品具有甜酸的滋味。 2.实验步骤: (一)调味 根据各地区消费习惯、品种的不同而加入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调味料,加工成具有特定风味的产品。调味的方法根据加入调味料的时间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 (1)基本调味在原料经过整理之后,加入盐、酱油或其他配料进行腌制,奠定产品的咸味,称基本调味。 (2)定性调味原料下锅后,随同加入主要配料如酱油、盐、酒、香料等,加热煮制或红烧,决定产品的口味称定性调味。 (3)辅助调味加热煮制之后或即将出锅时加入糖、味精等以增进产品的色泽、鲜味,称辅助调味。 (二)煮制

数控加工实用技术实验指导书-07

数控加工实用技术(含MasterCAM)实验指导书 台州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前言 数控加工实用技术实验指导书共编入7个实验,即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实验、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实验、数控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实验、电火花与线切割实验、Mastercam构建二、三维零件实验、Mastercam造型与加工实验以及数控在线加工综合实验等内容。 在指导书编写过程中,本着改革的精神,力求在内容上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在具体内容的安排上,充分注意到每个实验的层次和内容,力求形成一个完整的实验体系,使培养出的学生成为既具有一定的数控基础知识,又能掌握比较系统的专业技术理论,既得到较全面的技能训练,又掌握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的实用性、高层次、高技术水平的人才。同时也为今后进行各种数控机床的应用奠定一定的基础。

目录 目录 (3) 实验设备介绍 (4) 实验注意事项 (7) 实验安全操作规程 (8) 实验一数控铣床操作与编程 (9) 实验二控加工中心操作与编程 (9) 实验三数控车床数操作与编程 (17) 实验四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编程与操作实验 (25) 实验五 Mastercam构建二、三维零件 (25) 实验六(1)Mastercam构建三维曲面零件 (49) 实验六(2)Mastercam造型与加工 (49) 实验七数控在线加工 (58) 主要参考文献 (65)

主要实验设备介绍 1.数控加工中心 VB-825A FEELER型数控立式加工中心一台,杭州友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生产,配备FANUC 0i-MC 数控系统。 性能特点: 全封闭防护装置,造型美观。 配置FANUC数控系统。 快速可靠的换刀装置。 强力冷却排屑装置。 刚性攻丝,性能可靠。 高精、高速、高效,连续加工,操作方便。 2.数控立式铣床 XK-714A型数控立式铣床一台,南通纵横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配备FANUC 0i-MB数控系统。 性能特点 中小规格(工作台800-2000)、高效能床身型数控铣床 加工范围广泛,可完成铣、镗、钻、绞、攻丝等加工 大件采用稠筋封闭式框架结构、刚性高、抗震性好 五大件由进口五面体加工中心加工,切削应力小,热变形少

肉食品加工企业全套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肉制品加工安全生产体系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编号:Q/WTS-001-2020 2020-2021版 编制: 审核: 批准: 受控状态: 发布日期:2020-02-15 实施日期:2020-05-15 XX肉食品加工企业

目录 第1章肉制品厂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5) 1.1 车间设备操作规程 (5) 1.1.1 打毛机操作规程 (5) 1.1.2 麻电器操作规程 (5) 1.1.3 平板输送机操作规程 (5) 1.1.4 劈拌电锯操作规程 (6) 1.1.5 烫猪机操作规程 (6) 1.1.6 提升机操作规程 (6) 1.1.7 预剥线操作规程 (7) 1.1.8 剥皮机操作规程 (7) 1.1.9 猪头打毛机操作规程 (8) 1.1.10 猪爪去毛机操作规程 (8) 1.1.11 往复锯操作规程 (9) 1.1.12 悬挂输送机操作规程 (9) 1.1.13 下水输送机操作规程 (9) 1.1.14 带锯操作规程 (10) 1.1.15 去皮机操作规程 (10) 1.1.16 输送机操作规程 (10) 1.1.17 下降机(卸猪机)操作规程 (11) 1.1.18 园盘锯(割爪机)操作规程 (11) 1.1.19 臭氧空气消毒器操作规程 (12) 1.1.20 锯脊骨机操作规程 (12) 1.1.21 捆扎机操作规程 (12) 1.1.22 板式换热器 (13) 1.2 肉制品设备操作规程 (13) 1.2.1 滚揉机操作规程 (13) 1.2.2 切丁机操作规程 (14) 1.2.3 烟熏炉操作规程 (14) 1.2.4 磨刀机操作规程 (15) 1.2.5 臭氧空气消毒器操作规程 (15) 1.2.6 打卡机的操作规程 (16) 1.2.7 电梯的操作规程 (16) 1.2.8 电子秤的操作规程 (17) 1.2.9 冻肉切割机操作规程 (17) 1.2.10 翻转机操作规程 (17) 1.2.11 高温高压灭菌罐操作规程 (18) 1.2.12 火腿装膜机操作规程 (18) 1.2.13 夹层锅操作规程 (18) 1.2.14 绞肉机操作规程 (19) 1.2.15 搅拌机操作规程 (20) 1.2.16 立式滚揉系统操作规程 (20)

特种加工实验指导书

特种加工 实验指导书 闽南理工学院光电与机电工程系光电与测控教研室

1、电火花成型加工 一、目的及要求 通过对EDM-350型数控电火花加工的实际观看与上手操作,使学生深刻理解电火花的加工原理,熟悉数控电火花设备构成及其技术范围,了解电火花加工工件的过程和进行初步操作。 要求如下: 1、正确阐述电火花加工的原理; 2、熟悉数控电火花设备各组成部分,了解如何使用和操作; 3、了解所用电火花设备的技术规范; 4、了解电极材料的选择和如何考虑电极损耗; 5、初步掌握工件与电极的装夹定位方法; 6、了解基本数控操作。 二、实验内容 1、了解EDM-350型数控电火花成形机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用途及操作方 法; 2、了解各种电极材料的加工性能、各种电极结构、粗/精加工电极的获得以及平动电极加工; 3、了解电极的加工与修复; 4、了解设备粗、中、精加工电规准情况和选用方法; 5、了解设备各项技术规范; 6、了解工作液的选用、工作液过滤循环装置; 7、动手操作并初步掌握对工件和电极的装夹与定位; 8、动手操作并初步掌握工件加工方法。 三、主机各部分及其作用 1、床身和立柱它主要是一个基础构,应确保电极与工件之间的相互位置。 2、工作台主要是用来支撑和装夹工件,容纳工作液,使电极和工件浸在工作液中,起到冷却、排屑作用。

3、主轴头有伺服进给机构、导向防扭机构、辅助机构三部分组成,它控制加工件与工具电极之间的放电间隙。 4、工作液系统使工作液强迫循环。 5、电极材料 电极材料必须是导电性能良好,损耗小,造型容易,并且具有加工稳定、效率高、材料来源丰富、价格便宜等特点,常用电极材料有紫铜、石墨、黄铜、铜钨合金和钢、铸铁等。 四、正确操作电火花成型机床要点 1 .准备阶段。在操作之前,首先有个准备阶段,包括看懂被加工件的图纸和各项工艺要求,根据电极、模板形状、尺寸规格,确定装夹装置和位置。 2 .在装夹前必须首先启动液压系统,使其处于动态,防止开机后影响装夹精度。 3 .根据加工型孔的厚度、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确定脉冲规准,按粗、中、精关系,选择电压、电流、脉宽、间隔,确保稳定加工。 4 .一切准备好后,可给工作液槽充油(工作液)。油面高低可根据加工的面积及粗、中、精规准确定,一般高出工件表面 20~100mm 。并调好冲油或抽油的压力大小,如果冲油压力过大,将造成液压头受反作用力过大,且会增加电极损耗;抽油力过大容易引起油杯内空洞,引起放炮现象,抽力过小则排屑条件不好,加工不稳定。 5 .液压头的空载进给速度,一般是每分钟 100mm ,短路回升速度是进给速度的 1 ~ 2 倍。为保证稳定加工,电极进给的深度,加工冲模时应是刃口厚度的 1 . 5~2 . 5 倍。 6 . 型腔模加工大多采用上冲油形式,冲油压力一般在 49kPa 。冲油压力过大,电极损耗大,过小则排屑条件不好。型腔加工的深度控制与冲模不一样,主要是按被加工型腔的尺寸要求来定。 五、电火花加工的原理与特点 电火花加工是在一定的液体介质中,利用脉冲放电对导电材料的电蚀现象来蚀除材料,从而使零件的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达到预定技术要求的一种加工方法。

肉制品加工

实验四肉制品加工 实验目的 1、熟悉肉的检验方法及肉质评定方法和标准。 2、认识猪、牛、羊、鸡肉。 3、掌握肉制品保水性和嫩度的测定方法。 4、分析、探讨提高肉制品品质的工艺条件、原料的预处理、添加剂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项目 一、肉的新鲜度测定 (一)感官检验法 1、实验材料:猪肉切肉刀、温度计、天平、100量筒、200烧环、表玻璃、石棉网、电炉 2、方法步骤 (1)原理:肉在发生腐败变质时,会发生改变色泽、气味和硬度的现象,并形成气体。 (2)方法: A:视觉检查:自然光线下,观察肉的表面状态和色泽,以及有无血块、霉斑污染物,然后用刀顺肉纤维方向切开,观察断面色泽。 B:嗅觉检查:常温下嗅其气味。 C:硬度测定:在食指按压肉表面,触感其硬度指压凹陷恢复的速度,或是否恢复。表面干湿及是否发粘 D:肉汤煮沸观察:称取切碎的猪肉样20g,放入烧杯中,加水100mL,盖上玻璃,然后将烧杯移到电炉上加热至50-60℃,开盖,闻其气味。再将其煮沸,检查肉汤的气味、滋味、透明度、脂肪的气味和滋味。 3、大理石花纹的观察:大理石花纹是一块肌肉范围内,可见的肌肉脂肪的分布情况,也以最后胸椎处背最长肌横断面为代表,用目测评分法评定。只有痕量评为1分,微量评为2分,少量评为3分,适量评4分,过量评5分。如果评定鲜肉样时不清楚,可以置冰箱中于4℃左右保存24h后再进行评分。 (二)理化检验 制备肉浸液:肉样表层或深层取20-30g肉,除去脂肪和筋腱,切碎。称取10 g碎肉放于250mL烧杯中,加入预煮蒸馏水(无氨蒸馏水)100mL,静置30min,每隔5min用玻璃棒搅拌一次,然后用滤纸过滤至100mL的三角瓶中备用。 1、pH测定 原理:肉类腐败时,蛋白质分解成氨和胺等碱性物质,使肉的酸度降低,肉的pH值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肉的的新鲜度。

数控车床加工实训指导书

数控车床加工实训指导书 一、实训目的和要求 1、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过程及安全操作规程。 2、熟练掌握数控车床操作面板上各种按钮的使用功能。 3、认识数控车床的坐标系并熟练掌握通过试切对刀确定工件坐标系的方法。 4、掌握数控车床的编程步骤和编程方法。 二、实训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数控车床安全操作规程。 2、认真听讲,听从老师的安排。 3、不得擅自修改、删除系统内的程序和参数。 4、数控车床属贵重设备,必须有指导老师在场方可操作。 5、工作完毕后必须清擦机床,打扫环境卫生,清点工卡量具。 6、注意节约材料。 三、实训设备 CY-K6136 6台 CY-K6150 2台 CY-K360 2台 四、考试或考查方式 实训课程成绩评定按五级记分制评分,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为了便于考核,可先按百分制记分,然后折算。总分在90分及以上者记为优,80~89分记为良,70~79分记为中,60~69分记为及格,60分以下记为不及格。评分标准如下: 实际操作50分,包括动手能力10分、完成实训任务10分、考核件30分;基本知识30分,包括操作理论知识15分、实训成果与报告15分;安全生产10分;文明生产10分。 实训期间,学生每迟到一次扣除1分、每早退一次扣除1分;学生每请假一次扣除1分;学生每旷课一次扣除5分;学生不交实训报告者不记分,补交后补记成绩;学生无故不参加实训者不记分,按校规校纪处理。

五、实训内容 (一)安全教育和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练掌握数控车床操作面板各按键的功能。 2、熟练掌握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方法。 3、了解安全文明生产知识和机床操作规程、数控车床操作工高级职业技能的国家标准和日常维护保养知识。 4、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数控车床操作面板各按键的功能。 2、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与现场演示指导相结合。 【教学内容】 1、以FANUC系统数控车床为例进行介绍数控车床操作面板各按键的功能,主要分为三个区域:CRT显示屏、MDI操作面板和机床控制面板。 2、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 ⑴机床上电与断电操作 ⑵机械回零操作 ⑶激活主轴操作 ⑷手动操作 ⑸MDI操作 ⑹编辑操作 ⑺自动运行操作 3、数控车床安全操作规程 4、数控车床工高级职业技能国家鉴定标准 5、数控车床的日常维护保养知识 (二)数控车床对刀操作及刀具补偿值的设定(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速冻肉制品(乳化肉制品)的关键环节控制管理办法

速冻肉制品(乳化肉制品)的关键环节控制管理办法 一、原辅料验收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原料验收:速冻肉制品所用的原料肉可能含有以下危害:病毒,如新城疫、禽流感;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所用的辅料可能存在国家禁用的一些食品添加剂。 综上所述,确定原辅料验收为速冻肉制品在生产加工的关键控制点,制定了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实施了质量控制,并有相应操作记录。 二、关键控制点管理办法 1、原辅料验收管理办法: 1、对于所供原料或辅料必须提供以下证件: (1)营业执照(2)组织代码证(3)官方合格检测报告 来货原料肉必须提供以下证件: (1)动物检疫合格证明(2)运输车辆消毒证明(3)非疫区证明 2、配料管理办法 添加剂符合GB2760和作业指导书,严禁超范围超量使用; 3、油炸管理办法 设定油炸锅温度175°C,油炸时间4分钟,保证制熟。 4、速冻管理办法 速冻机温度设定为-35+2°C,产品速冻时间达到30分钟,速冻后产品中心温度必须达到-18℃.否则不予以包装,重新速冻。 5、金属探测管理办法

≥2.0mm金属异物。 速冻肉制品(鱼糜制品)的关键环节控制管理办法 一、原辅料验收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原料验收:速冻肉制品所用的原料肉可能含有以下危害:病毒,如新城疫、禽流感;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所用的辅料可能存在国家禁用的一些食品添加剂。 综上所述,确定原辅料验收为速冻肉制品在生产加工的关键控制点,制定了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实施了质量控制,并有相应操作记录。 二、关键控制点管理办法 1、原辅料验收管理办法: 1、对于所供原料或辅料必须提供以下证件: (1)营业执照(2)组织代码证(3)官方合格检测报告 来货原料肉必须提供以下证件: (1)动物检疫合格证明(2)运输车辆消毒证明(3)非疫区证明 2、配料管理办法 添加剂符合GB2760和作业指导书,严禁超范围超量使用; 3、油炸管理办法 设定油炸锅温度175°C,油炸时间4分钟,保证制熟。 4、速冻管理办法 速冻机温度设定为-35+2°C,产品速冻时间达到30分钟,速冻后产品中心温度必须达到-18℃.否则不予以包装,重新速冻。 5、金属探测管理办法

《金属切削机床》实验指导书及安全事项

实验指导书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金属切削机床》 编者:机械教研组

目录 实验一机械加工设备现场感性认识实习(4学时) (1)

实验一机械加工设备现场感性认识实习 一、实验目的: 1、使学生了解常用机械加工设备的工艺范围、理解常用机械加工设备的基本原理。 2、通过下厂生产实习,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观察和调查研究,获取必须的感性知识和使学生叫全面地了解机械制造厂的生产组织及生产过程。 3、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基础的生产实际知识,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并为后续专业课的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二、实验内容: 到南平电机厂或汽配厂或龙翔科技等进行为期半天的感性认识性实习。 1、通过对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分析,以及零件加工过程中所用的机床,夹具量具等工艺装备,把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考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 2、通过实习,广泛接触工人和听工人技术人员的专题报告,学习生产经验。 3、通过参观有关工厂,掌握一台机器从毛坯到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组织管理,设备选择和车间布置等方面的知识,扩大知识面。 4、通过实习日记,写实习报告,锻炼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以及搜集和整理技术资料等方面的能力。 三、实验原理与方法: 1. 学生通过在该厂的各个毛坯生产车间、机械加工车间、装配车间等的现场调研实习,对活塞、活塞环等主要零配件的生产流程、加工方法及其主要工艺文件的学习,初步了解它们的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了解加工设备的工艺范围、理解加工设备的基本原理。 2. 聘请工厂技术人员,做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专题技术讲解。 3. 要求学生记实习笔记(按本指导书的内容与要求),实习结束后完成实习报告。 4. 学生实行分组实习,每组选出组长两名,协助带队指导教师,共同负责实习工作。

肉制品加工厂设计—柴冉

2010届本科毕业实习(设计) 姓名:柴冉 系别:生命科学系 专业:生物工程 学号: 080931001 指导教师:韩进诚 2010年 3 月 6 日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2) 生命科学系生物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总结表 (3) 1总论 (4) 1.1工厂设计背景 (4) 1.2工程设计原则 (4) 1.3年产1500t肉制品加工厂设计标准基本要求 (4) 1.4市场需求 (4) 1.5原材料供应 (5) 2建厂条件 (5) 2.1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5) 2.2供水供电 (5) 2.3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5) 3厂房的布局设计 (5) 3.1单一品种肉制品加工厂布局 (5) 3.2多种肉制品加工工厂布局 (6) 4工艺流程设计 (8) 4.1中式产品工艺流程如下: (8) 4.2西式工艺流程图 (8) 4.3酱卤类工艺流程 (8) 4.4花样品种工艺流程图 (8) 5设备的设计与选择 (8) 6土建 (11) 6.1建筑面积 (11) 6.2原料处理部分 (11) 6.3生产间部分 (11) 6.4生活设施部分 (11) 6.5其他建筑部分 (11) 7环保、节能和卫生管制 (11) 7.1环保 (11) 7.2卫生管制 (12) 7.3节能 (12) 8经济效益分析 (12) 参考文献 (13)

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签名):系主任(签名): 单位(盖章)

生命科学系生物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总结表

年产1500吨肉制品加工厂设计 1总论 1.1工厂设计背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中高档肉质品的需求原来越大。大中城市的西式肉制品需求量也与日俱增,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大中型肉类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设计建设以中高档肉制品加工为主的小型加工厂,就有投资小见效快,经营灵活的优势,必将适应当前市场发展的趋势。 1.2工程设计原则 ①从肉制品行业的实际出发,节约投资,合理安排生产和生活设施,重点保证关键生产工程,确保产品的高档次。 ②工艺和企业总体规划力求做到既能适应当前生产需要,又能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 ③重视环境保护,节约能源,搞好综合利用,节约成本。 ④加强企业管理,按现代企业的制度来组织企业的正常运行。 1.3年产1500t肉制品加工厂设计标准基本要求 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各种肉制品1500t,每天生产量为5t,其中灌肠类3t,酱卤类1.5t,花样品种类0.5t,生产上述产品每天所需主要原料为产白条肉的猪100头,副产品(头、蹄、心、肝和肚)500套。 总投资额170.97万元,其中土建2655m2,投资79.58万元,设备投资91.39万元。劳动定员按全员生产率每人50kg/天计,需职工100人。 每生产1t肉制品需用电60度、水18t和蒸汽2.3t,全年共消耗电9万度,水2.7万t,蒸汽0.345万t。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为:①基础建设200万元,设备投资100万元,流动资金100万元。②产品销售收入1200万元/年。③产品利税120万元/年,生产成本800万元/年。④产品销售利润80万元/年,投资利润率16.0%。⑤投入资金回收周期3年。 1.4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预测:以郑州地区为例,市常住人口700万,流动人口300万,共计1000万。人均消费肉制品以5kg/人年计,市场需求应为5万t每年。据调查,目前郑州市肉类企业中效益好的肉制品厂其生产量也只有3500t/年,其他大部分大中型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生产量低,成本高,估计生产规模为年产1500t的

实验指导书

《数控机床》 实 验 指 导 书 (简本) 蚌埠学院机电系李大胜2008年9月修订

实验一数控车床操作模拟(计算机仿真)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数控加工在制造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数控机床是一种高效的自动化设备,它可以按照预先编制好的零件数控加工程序自动地对工件进行加工。宇航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仿真完成数控加工程序的输入输出、数控机床操作、工件加工、虚拟测量等数控加工全过程,而且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中,机床操作面板和操作步骤与相应的实际数控机床完全相同,学生在这种虚拟工业环境中可以学习掌握典型数控车床的加工操作方法,通过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可以使培训得到实物操作训练的目的,本次实验主要要求学生了解宇航仿真软件的使用和熟悉配备主流数控系统的数控车床的操作及对刀方法。 二、实验内容 1、了解数控车床的基本运动、加工对象及其用途; 2、了解数控车床操作面板各按键(CNC界面)的功用; 3、掌握数控车床的调整及加工前的准备工作、尤其要熟练掌握FANUC0i系统的多种对刀方法; 三、实验仪器 软件要求:宇航数控仿真系统30节点 硬件要求:微机30台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YHCNC仿真系统及虚拟机床操作(FANUC 0i) 1、机床操作面板 机床操作面板位于窗口的右下侧,如下图所示,主要用于控制机床运行状态,由模式选择按钮、运行控制开关等多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详细说明如下: FANUC 0i面板 AUTO:自动加工模式。EDIT:编辑模式。MDI:手动数据输入。 INC:增量进给。 HND:手轮模式移动机床。 JOG:手动模式,手动连续移动机床。 REF:回参考点。

数控机床操作实训指导书

数控机床操作 实训指导书 兰州交通大学机电项目学院 机械制造自动化系 2009年2月1日 数控机床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1、实训前安全注意事项: <1)操作数控机床前要紧凑穿戴衣帽,做好安全防护,严禁戴手套操作机床; <2)注意不要在机床周围和床身上放置障碍物,工作空间应足够大; <3)机床开始工作前要空运转15min以上,使机床达到热平衡状态,并检查润滑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4)检查刀具,破损失效的要及时更换,注意调整刀具所用工具不要遗忘在机床内; <5)刀具安装好后应进行一、二次试切削,试切削正常方可应用于实训加工。 <6)检查卡具状态是否良好,安装是否紧固,定位是否合理; 2、实训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实训时两人共同使用一台机床时,应轮流操作,严格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一致; <2)禁止用手或其它任何方式接触正在旋转的主轴、工件或其它运动部位; <3)禁止加工过程中进行测量操作,更不能用棉丝擦拭工件、也不能清扫机床; <4)各坐标轴手动回零(机床参考点>,若某轴在回零前已在零位,必须先将该轴移动离零点有效距离后,再进行手动回零点。 <5)刃磨和更换刀具时应停机进行,一定要重新对刀并修改好刀补值和刀补号。 <6)程序输入后要检查无误方可保存,并在未装工件以前空运行校验,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加工。 <7)机床运转中,操作者不得离开岗位,机床发现异常现象立即停车;

<8)确认冷却液输出通畅流量充足,经常检查主轴轴承温度,过高时应找实训指导老师进行检查处理; <9)在加工过程中,不允许打开机床防护门; <10)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机床由专人专组使用,严禁串岗操作; 3、实训后安全文明注意事项: <1)整理归还量具工具刀具等,避免遗失或损坏; <2)依次关闭机床操作面板上的电源和总电源; <3)检查润滑油、冷却液的状态,及时添加或更换; <4)清除切屑,擦拭机床,打扫卫生,保持整洁。 数控机床操作实训指导书 一、实训目的 1、了解数控机床的组成、结构、特点与运用; 2、掌握数控加工的工作原理; 3、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步骤; 4、熟练掌握数控机床操作面板上各个按键的功用及其使用方法。 二、实训设备 1、CGM4300C数控铣床 10台 2、CK6120数控车床 6台 (a> CGM4300C数控铣床 (b> CK6120数控车床 CGM4300C数控铣床和CK6120数控车床由浙江大学研发,采用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基于WINDOWS开放式数控系统及社会主流数控仿真系统。加工范围广、价格经济、耗材低,广泛应用于数控、模具、机械、机电等专业的实践教案,具有良好的三轴联动铣削加工能力和两轴联动车削加工能力。该机床采用工业标准PC技术和开放式结构设计,兼容性强,可适用先进的CAD/CAM 软件。可任意选择CG2000控制系统、SIEMENS、FANUC等仿真控制系统。

数控加工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控加工技术》 实验指导书 (第二版) 适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江苏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实验中心 2011年8月 实验二:插补原理实验 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验证、设计 实验要求:必修 一 、实验目的 1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查阅资料,掌握逐点比较法插补原理。 2通过插补原理实验,能够自主用逐点比较法完成手工计算直线和圆弧的插补轨迹。 3了解其他数控插补算法。 二、实验内容 1.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 、圆弧插补)验证。 2.其他插补算法(直线插补 、圆弧插补)验证(选做)。 三、数控机床插补原理 机床数控系统依据一定方法确定刀具运动轨迹,进而产生基本廓形曲线,如直线、圆弧等。其它需要加工的复杂曲线由基本轮廓逼近,这种拟合方式称为“插补”(Interpolation )。“插补”实质是数控系统根据零件轮廓线型的有限信息(如直线的起点、终点,圆弧的起点、终点和圆心等),在轮廓的已知点之间确定一些中间点,完成所谓的“数据密化”工作。 数控系统常用的插补计算方法有:逐点比较法,数字积分法,时间分割法,样条插补法等。逐点比较法,即每一步都要和给定轨迹上的坐标值进行比较,视该点在给定轨迹的上方或下方,或在给定轨迹的里面或外面,从而决定下一步的进给方向,使之趋近给定轨迹。如此,走一步,比较一次,决定下一步走向,以便逼近给定的轨迹。下面以逐点比较法为例,阐述插补的原理。 直线插补计算原理: 偏差计算公式:以第一象限为例,取直线起点为坐标原点,如图2-1所示,m 为动点,有下面关系: X m X e Ym Ye = 取 m F Ym Xe Xm Ye =-作为偏差判别式, 若 Fm=0,表明 m 点在OA 直线上; 若 Fm>0,表明m 点在线上方的m ′处; 若 Fm<0,表明m 点在直线下方的m ″处。 从坐标原点出发,当Fm ≧0时,沿+X 方向走一步,当Fm<0,沿+Y 方向走一步,当两方向所走的步数与终点坐标(Xe,Y e )相等时,停止插补。

肉制品检验作业指导书讲解学习

菌落总数 一、依据:GB 4789.2—2010 二、目的: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三、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1 恒温培养箱:(36 ±1)℃ 2 恒温水浴箱:(46 ±1)℃。 3 天平:感量为0.1 g、振荡器。 4 无菌吸管:1 mL(具0.01 mL 刻度)、10 mL(具0.1 mL 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5 无菌锥形瓶:容量250 mL、500 mL、无菌培养皿:直径90 mm。 6 pH 计或pH 比色管或精密pH 试纸。 7 放大镜或/和菌落计数器。 四、培养基和试剂 1 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 2 磷酸盐缓冲液 3 无菌生理盐水 五、检验步骤 1 称取25 g 样品置盛有225 mL 生理盐水的无菌捣碎机杯内,8000 r/min~10000 r/min 均质1 min~ 2 min,制成1:10 的样品匀液。 2 用1 mL 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 样品匀液1 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 mL 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1 支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 的样品匀液。 3 按5.2操作程序,制备10 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 次1 mL 无菌吸管或吸头。 4 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2 个~3 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在进行10 倍递增稀释时,吸取1 mL 样品匀液于无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同时,分别吸取1 mL 空白稀释液加入两个无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5 及时将15 mL~20 mL 冷却至4 6 ℃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46 ±1)℃倾注平皿,并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 6 待琼脂凝固后,将平板翻转,(36±1)℃培养48 h±2 h。 六、菌落计数 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记录稀释倍数和相应的菌落数量。菌落计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表示。 七、结果与报告 1 若只有一个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计算两个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再将平均值乘以相应稀释倍数,作为每g(mL)样品中菌落总数结果。 2 若有两个连续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时,按公式计算: N= ∑C/ (n1+n2)d 3 菌落数小于100 CFU 时,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以整数报告。 4 菌落数大于或等于100 CFU 时,第3 位数字采用“四舍五入”原则修约后,取前2 位数字,后面用0 代替位数;也可用10 的指数形式来表示,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后,采用两位有效数字。 5 若所有平板上为蔓延菌落而无法计数,则报告菌落蔓延。 6 若空白对照上有菌落生长,则此次检测结果无效。 7 称重取样以CFU/g 为单位报告,体积取样以CFU/mL 为单位报告。 大肠菌群计数(平板计数法) 一、依据:GB 4789.3—2010 二、目的:食品中大肠菌群的计数

2014春《文献检索》实验指导书-机械类六个专业-(需要发送电子稿给学课件

《文献检索》实验指导书 刘军安编写 适用专业:机械类各专业 总学时:24~32学时 实验学时:6~14 机械设计与制造教研室 2014. 3

一、课程总实验目的与任务 《文献检索》课程实验是机械学院机械类专业的选修课的实验。通过实验内容与过程,主要培养学生在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存储环境下信息组织与检索的原理、技术和方法,以及在数字图书馆系统和数字信息服务系统中检索专业知识的能力,辅助提高21世纪大学生人文素质。通过实验,使学生对信息检索的概念及发展、检索语言、检索策略、检索方法、检索算法、信息检索技术、网络信息检索原理、搜索引擎、信息检索系统的结构、信息检索系统的使用、信息检索系统评价以及所检索信息的分析等技术有一个全面熟悉和掌握。本实验主要培养和考核学生对信息检索基本原理、方法、技术的掌握和知识创新过程中对知识的检索与融合能力。实验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对本专业技术原理和前言知识的信息检索能力,引导学生应理论联系实际,同时要了解本专业科技信息的最新进展和研究动态与走向。 二、实验内容 通过课程的学习,结合老师给出的检索主题,学生应该完成以下内容的实验: 实验一:图书馆专业图书检索(印刷版图书) 实验二:中文科技期刊信息检索 实验三:科技文献数据库信息检索 实验四:网络科技信息检索(含报纸和网络) 文献检索参考主题: 1.工业工程方向: 工业工程;工业工程师的素质、精神、修养、气质与能力;工业工程的本质;企业文化与工业工程;战略工程管理;工程哲学;创新管理;生产管理;品质管理;优化管理或管理的优化;零库存;敏捷制造;敏捷管理;(优秀的、现代的、或未来的)管理哲学;生产管理七大工具;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基础管理;现场管理;六西格玛管理;生产线平衡;工程经济;系统哲学;系统管理;柔性制造;看板管理;工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激励管理;管理中的真、善、美(或假、恶、丑);工程哲学;工业工程中的责任;安全管理;优化调度;系统工程;系统管理与过程控制;设计哲学;智能管理;工业工程中的数学;智能工业工程,或工业工程的智能化;生态工程管理;绿色工业工程,或绿色管理;协同学与协同管理;工业工程中的协同;概念工程与概念管理;工业工程与蝴蝶效应;管理中的蝴蝶效应,等等…… 2.机械电子工程方向: CAD;CAM;CAE;CAPP;PDM;EPR;CIMS;VD;VM;FMS;PLC;协同设计;协同制造;概念设计;自底向上;自顶向下;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材料;特种加工(线切割、电火花、激光加工、电化学加工、超声波加工、光刻技术、快速成型、反求工程);微机械;精密加工;精密制造;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控制论;线性控制;非线性控制;混沌控制;模糊控制;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纳米技术;纳米制造;机器人;智能机器人;传感器;智能传感器;自动化生产线;机械手;智能机械手;自动检测;数据采集;信号处理;信息识别、模式识别等等……

数控加工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控加工技术实验指导书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实验室 2005年4月

实验一数控原理演示实验 一、实验目的: 该实验为演示性实验。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数控机床的组成、工作原理、直线及圆弧插补原理、步进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的控制原理。 二、实验仪器设备: NCD-3型数控原理演示系统;EM-400交流伺服控制系统;J1FCNCⅠ-B型数控车床;XK5032数控铣床。 三、演示内容: 1、基本门电路(与、或、与非)、触发器(D、JK)计数器、寄存器等逻辑单元的功能演示。 2、硬件电路的运算演示,并用可调步长放大器将脉冲当量放大,使模型机描绘出一定步长的插补轨迹,观察插补拟合过程。 3、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正反转控制及频率特性实验的演示。 4、开放式数控系统的构成,PMAC多轴运动控制卡的工作原理以及运动控制程序演示。 5、数控机床回零原理演示。 6、了解专用数控系统的构成,直线导轨的结构,同步齿形带传动的特点。 四、思考题: 1、要组成一个完整的数控系统,需要哪些硬件电路及设备? 2、步进电机的运行特性与输入脉冲频率有什么关系? 3、交流伺服电机在数控机床中能否采用开环控制模式?

实验二数控车床模拟编程器编程 一、实验目的: 1、使学生对数控车床编程特点、编程方法和加工方式有所了解; 2、根据给定的零件图纸,编出零件加工程序,并进行程序的输入、检查等,最后模拟加工过程。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 NIM-9001增强型数控车床编程模拟器 三、实验步骤: 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 2、按指定零件编制程序; 3、输入程序,模拟加工。 四、编程模拟器的使用说明: 1、NIM-9001编程模拟面板 NIM-9001编程模拟面板见图一; 控制键盘主要有功能选择键、编辑键与手动键三大部分组成。各功能下:(1)功能选择键 EDIT:编辑状态选择键 EXT:通讯状态进入键 ZERO:回机床零点功能键。控制拖板沿X、Z两向分别运动至机床零点。 AUTO:自动加工控制功能键。进入此状态,系统控制加工程序的执行。 GRAPH:图形模拟控制功能键。进入此状态,以图形方式仿真加工程序的执行。 F:刀偏量、齿补量设置功能键。进入此状态,系统可设置8把刀的刀偏量,并可任意修改。同时也可设置与修改丝杆间隙补偿量(0~2.55mm)。 M:M功能检索键。屏幕显示全部M功能指令及解释。 G:G功能检索键。屏幕显示全部G功能指令及解释。 (2)编辑键 ~9 0数字 .小数点 —负号 EOB 程序段输入 E 数据输入(编辑时为清除当前程序段) ←→↑↓移动光标 CE 清除当前输入数据 DEL 程序段删除 INS 程序段插入 GOTO 程序段检索 EXIT 退出 (3)手动键 TOOL 手动换刀 FWD 主轴正转 REV 主轴反转

CQC禽屠宰审核作业指导书

文件和资料修改记录 修订内容修订页数修订日期批准 换版共22页2010-06-21 李杰 编 制 吕良足、丁海俊、段祥 审 核 游安君 批 准 李杰

目录 1.目的、适用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4) 4.典型产品及工艺流程(操作规程)描述 (5) 5. 设备设施和检验项目要求 (12) 6.典型食品安全风险和控制措施 (15) 7.其他关键及主要过程审核要点与方法 (19) 8.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确认和验证 (20) 9.法律法规及标准 (22)

1.目的、适用范围 本文件为审核禽类屠宰行业提供专业技术指导。 适用于对禽类屠宰行业依据ISO9001:2008标准进行的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专业代码03.01.02、03.01.03。 适用于依据GB/T 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和GB/T2730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肉及肉制品生产企业要求》标准对之进行的第三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专业代码C1351。 适用于依据CAC《食品卫生通则》、《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对之进行的第三方HACCP体系审核。专业代码C1351。 国家对禽类屠宰行业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应予以关注。 随着社会进步,本指导书有可能落后于专业发展,使用者应关注专业动态,掌握新的专业信息用于审核。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文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文件,然而,鼓励根据本文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上述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未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使用其最新版本。 GB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 食品中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 16869 鲜、冻禽产品 GBT20094 屠宰和肉类加工厂企业卫生注册管理规范》 GBT4789.2-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T4789.3-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GBT4789.4-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4789.10-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CADCAM综合实验指导书2017

CAD/CAM 及数控技术综合型 实验指导书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 2014.12

目录 1.实验目的 (1) 2.综合设计实验的指导思想 (1) 3.实验设备 (1) 4.实验进度安排 (1) 5.实验项目和实验流程 (2) 6.CAD 实验过程指导 (3) 7.CAM 实验过程指导 (9) 8.实际加工实验过程指导 (19) 8.1 数控车床 (19) 8.2 数控铣床 (19) 9.参考文献 (21)

1. 实验目的 通过该综合型设计性实验,使学生在掌握 CAD/CAM 、数控技术、模具设计及制造、计算机仿真、现代设计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精密加工和特种加工等 课程的理论基础上,初步掌握 Solidworks 、Pro/E 、MasterCAM 、Cark 、Daphne 等软件的使用,掌握产品设计、产品分析、工艺设计、数控加工仿真、产品数据管理、实际数控加工、产品快速成形加工方法的产品整个开发过程,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综合与创新能。 该实验要求学生已经完成 CAD/CAM 、数控技术、模具设计及制造、计算机仿真、现代设计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精密加工和特种加工等课程和数控技术课程设计的学习和实践环节。 2. 综合设计实验的指导思想 综合设计性实验是根据选题的需要,将各个孤立的实验贯穿起来组织与安排实验,这样既丰富了课题内容,又克服由单纯验证性试验或测试性实验的孤立进行而造成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的现象。通过课题内容的需求,将相关方面的基本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系统理解,又拓宽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 让学生进行综合设计实验,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实验题目、实验任务,独立完成确定实验方案、拟定实验程序,选择实验仪器、设备并进行安装、调试,观察实验现象,作好实验记录,进行数据处理,写出实验报告等。 综合设计型实验有一定难度,要圆满完成综合设计型实验,不仅需要一定的较宽的理论知识,还需要灵活多种的实验技能。为此,要求学生要有学习的主动性和高度的自觉性,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需查阅大量的科技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判断,自行处理实验过程中的一切问题,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进一步开发智力,全面培养和发挥实验能力。所从事的设计型实验如果成功,则加强学生或实验技术人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努力进取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培养和造就独立进行科学实验的本领。 3. 实验设备 该设计性综合型实验涉及的设备包括以下软硬件: ? 数控车床 ? 数控铣床 ? 加工中心 ? CAD/CAM 软件系统:SolidWorks 、Pro/E 、MasterCAM 等软件。 4. 实验进度安排 该设计综合实验时间为 2 周,具体时间分配如下: 时间 任务安排 第 1 周第 1 天 分组,下发设计任务书,查阅相关参考文献

肉制品加工培训教材

肉制品加工培训教材

————————————————————————————————作者:————————————————————————————————日期:

第一节、西式火腿生产加工技术 .一、概述 火腿的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500年,人们就用混有硝石的食盐揉搓胴体的表面,并加以盐腌,这就是原来意义上的培根(我国称为腊肉)后腿部分称为火腿。而现在此类制品的仿制品都冠以火腿,火腿和培根这两个名称使用得越来越广泛。但不管怎样,这两个词仍未失去块状肉腌制加工制品这一含义。 带骨火腿即真正的火腿加工制品。除带骨火腿外,火腿的概念还有一种是将腌制肉灌入肠衣后成形的加工制品。它是以禽畜肉为原料,经剔骨、选料、精选、切块盐水注射(或盐水浸渍)腌制后,加入辅料,再经滚揉、充填(或不充填)、蒸煮、烟熏(或不烟熏)、冷却等工艺制作的。这类西式火腿口味纯正、安全卫生、营养丰富、食用简单,携带方便,虽然历史并不长但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火腿在我国发展很快,带来了肠衣品种、包装形式、注射设备、滚揉设备、灌装设备的大发展。 根据1992年我国的肉类制品分类标准,分类如下: ▲带骨火腿:将猪带骨后腿经注射盐腌后,加以蒸煮或直接烟熏处理、脱水以增加其保藏性,同 时赋予香味而制成的半成品。 ?代表产品:生烟熏带皮带骨后退、熟带皮带骨后退 ?食用方法:整腿烤制,或煮熟后烤制。 ?目标市场:酒店自助,派对,主菜餐车 ▲去骨火腿:以去骨猪后腿经整形、注射、腌制、包扎成型后, 再经烟熏、水煮而成,是熟肉制品。 ?代表产品:圣诞火腿、烟熏去骨整火腿 ?食用方法:冷食、烤制、水煮、三明治 ?目标市场:酒店、派队,酒吧,超市 ▲培根及里脊培根:原料以猪腹肉或外脊肉(可带骨)经注射、腌制、干燥、烟熏、蒸煮等工艺加工而成的熟肉制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