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蛋鸡高产蛋率的因素
- 格式:docx
- 大小:13.35 KB
- 文档页数:2
蛋鸡产蛋高峰期时间长短的影响因素摘要蛋鸡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而鸡苗和饲养、药物、疾病和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影响着蛋鸡产蛋高峰维持时间长短。
对此进行了分析,以供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蛋鸡;产蛋高峰;影响因素在养鸡生产实践中,蛋鸡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现将影响蛋鸡产蛋高峰期时间长短的因素分析如下。
1鸡苗和饲养方面进鸡苗要找正规种鸡场或孵化场,该鸡苗所用种蛋是种鸡场高峰期时间段产的蛋。
要选择绒毛光亮、整齐,大小一致,初生体重符合品种要求,且腹部柔软、卵黄吸收好,脐部愈合良好的健雏。
有了好鸡苗,育雏和育成期要给足营养。
在实际生产中,许多饲养户往往只重视产蛋期鸡的饲养管理,而忽视育成阶段鸡的饲养管理,不重视育成期鸡的均匀度,往往导致到开产日龄时,有的鸡过肥或过瘦,不但均不产蛋,还浪费饲料,使鸡群很难达到产蛋高峰。
因此,一定要保证鸡的均匀整齐度,每一个饲养阶段都要达到该鸡种的生理体重,这样的后备鸡才可能有达标的产蛋高峰。
2药物方面在产蛋期用药要注意,尽量少用或不用那些影响蛋鸡产蛋的药物。
养殖户在应用下面这些药时要特别注意。
(1)磺胺类。
常用的有磺胺嘧啶、磺胺噻唑、磺胺氯吡嗪、增效磺胺嘧啶等,在养鸡生产中常用于防治白痢、球虫病、盲肠炎、肝炎和其他细菌性疾病。
这类药在鸡体内通过与碳酸酐酶结合,使其降低活性,从而使碳酸盐的形成和分泌减少,使鸡产软壳蛋和薄壳蛋,影响蛋壳质量而使次品蛋增多成品蛋减少。
(2)抗球虫类。
常用的有氯苯胍、莫能霉素、球虫净、氯羟基吡啶(克球粉)、尼卡巴嗪、硝基氯苯酰胺等,一方面有抑制产蛋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在肉、蛋中残留,危害人体健康。
(3)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常见的有地塞米松,在治疗疾病时,它具有抗炎、抗毒素、抗过敏等多种作用。
能明显抑制卵巢和卵泡的发育,使蛋鸡产蛋率明显下降,停药后,产蛋率的回升也很缓慢。
(4)四环素类。
经常应用的主要是金霉素,系广谱抗生素,主要呈现抑菌作用,高浓度有杀菌作用,除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有抑制作用外,对支原体、霉形体、各种立克次氏体、钩端螺旋体和某些原虫也有抑制作用,如对鸡白痢、鸡伤寒、鸡霍乱和滑膜炎霉形体有良效。
什么品种鸡产蛋率高蛋鸡180天产蛋率多少如何提高产蛋率的方法
白壳蛋鸡其实是由白来航鸡经过杂交之后而来的一个新型的蛋鸡品种,主要是白来航鸡的产蛋率就比较高,所以白壳蛋鸡产蛋率高的其中一个原因也就是由于遗传基因较好。
其次就是白壳蛋鸡是国家有关的研究部门专门针对产蛋这一方面培育出来的品种,所以这也是它产蛋率高的拎一个原因,通常情况下七十二周龄的母鸡一般可产蛋288个左右,所以是非常成功的一种蛋鸡品种。
达龙蛋无忧,改善蛋壳质量;增加鸡的蛋重;明显减少死淘率;提高蛋鸡产蛋率。
白来航鸡来源于意大利,主要是由于它的成活率比较高,比较好饲养,其次就是它的产蛋率是比较高的,尽管体型很小,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养殖,所以一般的人都是将其作为一种主要产蛋的品种来进行饲养。
它的优势就是在于生长期比较短,并且饲料消耗量也很少,而且在一百四十天左右就可以产蛋了,平均一年的产蛋量高达三百个左右,所以是非常适合养殖的一种蛋鸡了。
怎样鉴别蛋鸡的产蛋高峰率
为了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增加养鸡户的经济效益,一般在蛋鸡的产蛋高峰期过后要把低产蛋鸡淘汰掉,以达到减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辨别低产蛋鸡。
一看鸡冠:
高产鸡的鸡冠红而大,细腻有温度,倒向一侧,正常为红色,低产鸡甚至不产蛋的鸡冠立不起来,有白点或挂白霜,冠薄,鸡冠萎缩,没有温度,冠凉是患病的标志,若有紫冠,黑冠的鸡要及时淘汰。
二看脚、嘴:
开产前的鸡腿和嘴角呈鲜亮的黄色,开产后腿、嘴褪色越多则产蛋率越高,而250-300日龄时仍然是黄色的为低产鸡,甚至是不产蛋的鸡,产白壳蛋的鸡腿、嘴角为黄色,而产褐壳蛋的鸡则为棕黄色。
三看羽毛:
高产鸡羽色呈土色,蓬乱,不油亮,不光滑,颈部、背部及胸部有羽毛脱落或掉光的为高产鸡,而羽毛洁净整齐,并且经常顺毛的鸡为低产鸡。
四看肛门:
肛门阔约肌松驰,挤压阔约肌周围有弹性,有湿润感并且立即收缩,并有粘性分泌物流出的鸡为高产鸡;肛门缩紧,周围的肌肉挤压时没有弹性,且没有湿润感的为低产鸡。
五看采食:
饲喂时,高产鸡饿虎扑食,狼吞虎咽,食欲旺盛,吃时不抬头,不挑食,迅速吃净;而挑食不爱吃,甚至将饲料啄成一堆而不吃掉的鸡为低产鸡或不产蛋的鸡。
六看粪便:
高产鸡粪便成型,小头白色,夏季喝水多一些,也基本成型,颜色正常;低产鸡及不产蛋的鸡只粪便细长,干粪便多。
七看耻骨:
高产鸡耻骨间距为3指以上,而低产鸡耻骨间距为2指以下。
八看腹部:
高产鸡的腹部宽大;低产鸡的腹部窄小,瘦弱,胸骨尖似刀背。
九听叫声:
高产鸡叫声洪亮,整齐均匀,说明鸡健康,长期不下蛋的鸡不叫,放哨,发现有其它动物进入鸡场会立刻大声叫喊,造成大群惊吓,产软壳蛋。
蛋鸡生产性能的评定指标和提高生产性能的方法作者:白洁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第6期摘要:蛋鸡保持较高的生产性能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评定蛋鸡生产性能的指标包括产蛋量、蛋重、蛋的品质、蛋鸡的体重、产蛋率和孵化率以及饲料转化率等。
提高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需要加强饲养管理,采取有效的方法。
评定蛋鸡生产性能的指标较多,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其根源就是要使蛋鸡的这些指标达到标准,因此要做好一系列的工作。
关键词:蛋鸡;生产性能;评定指标;产蛋量;蛋重;品质;孵化率;饲料转化率中图分类号:S8 3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6-0044-011 蛋鸡生产性能的评定指标产蛋量。
蛋鸡产蛋量的高低是评定蛋鸡生产性能的十分重要的指标。
蛋鸡的产蛋量具有较高的遗传力,目前随着育种技术的提高,饲养管理不断的完善,蛋鸡的产蛋水平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蛋鸡的产蛋量与产蛋期维持的时间、产蛋率和开产日龄有着密切的关系。
蛋鸡产蛋期维持的时间是指母鸡从产第一枚蛋开始到产最后一枚蛋为止,母鸡的产蛋期维持的时间越长,产蛋量也就越高,一般情况下母鸡第二年的产蛋量要比第一年少。
产蛋率是指一段时间内全部母鸡与这段时间所产蛋数的百分比,在开产初期产蛋率表示产蛋增长的速度,在产蛋末期则反映了产蛋的持续性。
母鸡在产蛋前期的产蛋率越高,产蛋量也就越高,并且在进入产蛋高峰期后,产蛋率越平稳,产蛋量越高。
蛋重。
蛋重是衡量总蛋重和蛋鸡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性状,一般情况下,正常的蛋重在55-60 g,蛋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小,但是蛋重的遗传力较高,可以通过个体选择来提高蛋重。
一般情况下,同一品种的蛋鸡在最初几个月的蛋重增加的最快,约每月增加2-3 g,到了6-7个月时达到最大,此后蛋重开始变小。
蛋重与体重有一定的关系,但是通过提高体重来提高蛋重并不合适,会增加饲料成本。
蛋的品质。
蛋的品质最具有经济价值的性状,包括蛋形、蛋壳的质量、颜色、蛋白的浓度等。
影响鸡种蛋孵化率的几个因素-养鸡技术禽蛋营养丰富,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食品之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量和质上对禽蛋的需求与日俱增。
但我国蛋禽养殖水平不高,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在蛋禽产蛋性能上,主要表现为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短、产蛋率低、产蛋量少等。
通常产蛋率的高低是衡量蛋鸡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准,而蛋鸡的产蛋量又因非常错综复杂的因素所导致,所以提高蛋鸡产蛋率的措施成了养殖户最学习的焦点。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影响鸡种蛋孵化率的几个因素。
1、营养营养是决定家禽长期产蛋记录的最重要环境因素。
产蛋禽群对不同营养的需要,特别是对饲料中蛋白质的水平和类型,已证明有遗传上的差异。
产蛋禽类需要显著的高于维持需要以上的饲料能量才能持久产蛋。
禽类对平均商品型日粮的代谢能的使用效率假定为75%,则体重为1.8kg、正在产蛋的白色来航鸡每天热能的需要量达到320kcal(l kcal约为4.186kJ)。
家禽日粮的改善反映人们对产蛋母鸡能量收支间这一基本关系的日益重视,以及对母鸡生理上必要营养物质的需要的进一步了解。
2、光照时间光照不仅作为导向性活动一系列生理过程的兴奋物,而且是一天之中生物学节律的调节者,如配子形成和排出的周期性等。
各种家禽对光都有反应,不论是天然的或人工饲养的。
家禽生长期中,光照时间和黑暗时间的比例以及这些比例的变化速率都会影响到后来产蛋的开始及其维持。
在一天中,光照和黑暗两个阶段的分布决定了产蛋的时间,通常禽类只在光照阶段产蛋。
光照的真正持续时间并不是决定产蛋率的关键凶素,重要的是这种刺激的时间分布。
凶此在24h内,定时用强光照射20min以上,其效果接近于连续8h的光照制度。
在可见光谱中,光的波长居于次要地位,虽然较短的波长作用不及较长的波长。
这是凶为短波对于组织穿透性较低。
火鸡比鸡对光照的效应更为敏感,火鸡和鹅必须得到充分的光照(无论是人T饲养的或是天然放养的)才能开始产蛋,这是蛋禽产蛋的先决条件。
养母鸡如何提高产蛋率母鸡不产蛋的原因
母鸡产蛋率的高低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品种,饲料喂养,环境影响,我们就以这三个方面分别说一下怎么做,
1、母鸡的品种选择。
养殖者在开始决定养殖的时候应该注意品种问题,在购买母鸡品种的时候,应该先进行品种考察,仔细考察哪种鸡的产蛋率高,不能随意的购买母鸡品种,因为母鸡产蛋率品种是确定了大因素的。
2、关于蛋鸡饲料的喂养。
蛋鸡的关键在于蛋,养殖者在鸡种达到产蛋周龄后就需要在饲料中添加蕴含大量钙元素和维生素以及高蛋白的饲料了。
饲料中添加胡萝卜丁,萝卜丁,白菜等青饲料是为了增加鸡的微量维生素摄取了,保证母鸡生产的鸡蛋蛋清具有比较高的营养。
至于高蛋白的豆属性植物,是最好的蛋白质来源了。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产蛋率,蛋的品质也能达到高标准。
3、目前的鸡群基本都处于一个高密度饲养亚健康状态,这样情况下饲料里面的营养会出现不足,尤其是有环境应激或者有疾病的时候,营养的缺乏更严重,因此在实际的饲养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补充。
想让增加母鸡产蛋率,可以使用浩生源这个营养产品,它的主要成分大多是中草药。
能够延长母鸡产蛋高峰,提高蛋壳光泽度。
4、养殖场所的问题也会影响鸡的产蛋率,比如养殖在环境较好,无杂音影响的养殖场所比养殖在嘈杂环境里,环境元素较差的产蛋鸡产蛋率高百分之五左右。
所以,养殖者养殖场所建造最好选择在环境优良,水源干净,空气通风情况较好的地方,当然采光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养殖者可以选
择用厂亮白炽灯提供采光,也可以选择多开窗来提供充足的光照。
提高蛋鸡产蛋率的十大方法
蛋鸡产蛋率是衡量养殖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提高蛋鸡产蛋率不仅可以增加养殖业的收益,还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下面介绍十大提高蛋鸡产蛋率的方法。
一、科学饲养。
蛋鸡的饲养要科学合理,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饲喂量适当,饮水清洁,饲养环境卫生。
二、合理选种。
选用优良品种的蛋鸡,如莱茵河鸡、岭南乌骨鸡等,能够提高蛋鸡的产蛋率。
三、适当增加光照时间。
蛋鸡需要充足的光照,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可以刺激蛋鸡产蛋。
四、合理控制温度。
蛋鸡需要适宜的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蛋鸡的产蛋率。
五、加强管理。
加强蛋鸡的管理,定期检查蛋鸡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率。
六、合理饮水。
蛋鸡需要充足的清洁饮水,饮水不足或水质不好都会影响蛋鸡的产蛋率。
七、适当增加蛋鸡的运动量。
适当增加蛋鸡的运动量,可以促进蛋鸡的新陈代谢,提高蛋鸡的产蛋率。
八、合理控制饲料。
饲料的种类和质量对蛋鸡的产蛋率有很大影响,合理控制饲料的种类和质量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率。
九、定期消毒。
定期对蛋鸡的饲养环境进行消毒,可以减少病菌的滋生,提高蛋鸡的产蛋率。
十、合理配种。
合理配种可以提高蛋鸡的遗传质量,进而提高蛋鸡的产蛋率。
提高蛋鸡产蛋率需要科学饲养、合理选种、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合理控制温度、加强管理、合理饮水、适当增加蛋鸡的运动量、合理控制饲料、定期消毒和合理配种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
只有全面提高蛋鸡的生产管理水平,才能够实现蛋鸡产蛋率的提高。
蛋鸡选择指标(一)产蛋量产蛋量是十分重要的生产性能指标。
产蛋量的遗传力平均为,范围在之间,通过改善饲养管理和育种工作,蛋鸡已达到很高的产蛋水平。
在欧洲的正式测定中,已经得到500 日龄产蛋量达到276-293个。
一年中母鸡的产蛋量与下列因素有关,按其重要性分列如下:(1)产蛋持续期的长短:即母鸡从产第一个蛋开始到产最后一个蛋为止并开始换羽的天数,也就是生物学年的长短。
第二年的产蛋量约比第一年减少12%。
产蛋持续时间越长,母鸡产蛋量就越高(2)产蛋强度:也叫做产蛋率,用 1 天或一段时间内全部母鸡与所产蛋数的百分比来表示。
这个性状在开产初期表示产蛋的增长速度,产蛋末期反映产蛋的持续性。
母鸡头几个月的产蛋率越高,全年产蛋量也越高。
母鸡进入产蛋高峰的时间越早,高峰值越高,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蛋量就越高。
目前蛋鸡的高峰值可达80-95%,33周龄进入产蛋最高峰。
产蛋率越平稳,产蛋量越高。
优秀蛋鸡的产蛋率下降速度每月2-4%,到15-16 月龄应保持65%的产蛋率。
(3)开产日龄:有两种表示方法:对个体来说即产第一个蛋的日龄;对群体来说即全群鸡连续两天达到50%产蛋率的日龄。
开产日龄表示母鸡达到了性成熟,它与母鸡产蛋量的相关系数很高,初产日龄与蛋重之间存在不理想的正相关;母鸡开产越早所产的蛋就越小。
增加光照和提高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能促进母鸡的性成熟。
要力争获得在正常饲养条件下体重小而较早开始产大蛋的母鸡二)蛋重蛋重是决定母鸡总蛋重高低和经济意义最大的第二个性状。
一般认为蛋鸡的蛋重应在55-60 克之间。
体重与呈正相关但通过增加体重来提高蛋重是不合算的,因为会增加耗料量。
开产头几个月蛋重增加最快,大约每月增加2-3 克,至6-7 个月时蛋重最大,此后蛋重又开始变小。
换羽后蛋重略有增加。
蛋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比产蛋量要小,常常在30 周龄和52 周龄称蛋重,45-46 周龄蛋重能更客观地代表年平均蛋重。
测平均蛋重时要称全群5-7天内所产的全部蛋重求平均值。
提高蛋鸡产蛋率的措施摘要蛋鸡的产蛋率是影响养殖户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提高产蛋率,可显著提高产蛋量,通过分析蛋鸡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要提出了提高蛋鸡产蛋率的具体措施,为蛋鸡提高产蛋率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蛋鸡产蛋率措施提高蛋鸡产蛋率是养鸡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提高蛋鸡产蛋率对增加蛋鸡产蛋量、增加养殖户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1 蛋鸡的生理特征及产蛋规律1.1蛋鸡的生理特征母鸡在生理机能上,开产期(19~24周龄),一方面需要满足产蛋所要的营养,另一方面仍需要满足身体生长所需要的营养。
产蛋高峰期(25~42周龄),母鸡产蛋所需要的营养迅速增加,往往造成营养供给不足,大大消耗母鸡自身的营养储备;产蛋后期(43周龄以后),由于产蛋量的下降母鸡从外界摄取的营养逐渐转入体内贮藏,使母鸡体重增加,腹部脂肪沉积量大增,脂肪成分将卵巢包围,从而抑制了产蛋机能。
所以在产蛋鸡的饲养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克服母鸡生理上的不足。
1.2蛋鸡的产蛋规律1.2.1产蛋曲线在标准条件下,将蛋鸡在一个产蛋年度内产蛋率的变化记录,绘制的曲线称为产蛋曲线。
母鸡的产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从开产到产蛋率达到50%,需要3周左右;从50%到进入产蛋高峰,达到90%以上,需要3周左右;高峰期稳定时间较长,然后产蛋率开始下降,到产蛋52周时,约下降30%,达到60%左右,每周约下降0.7%~0.8%,按产蛋曲线变化特点,可将其分为开产期、高峰期和产蛋后期。
1.2.2蛋重变化规律开产时平均蛋重较小,随着鸡群周龄的增长,平均蛋重也在逐渐增加。
在开产期内蛋重增加最快,至40周龄后则增长幅度很小。
1.2.3蛋产出时间规律一天中鸡群的产蛋时间集中在见光后的3~7h。
按早5点30分开始照明为例,上午8点前产蛋占全天总产蛋的8%以下,8点至12点之间占70%以上,12点至下午2点约占15%,下午2点以后约占7%。
每日蛋产出时间,受季节、周龄等因素发生一定的变化2产蛋鸡的营养需要2.1能量需要产蛋鸡对能量的需要包括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
健康养殖42 中国动物保健 | 2018.07提高蛋鸡产蛋率的技术措施龙玉贞1,张书良2(1.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陈塬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站 陕西商洛 726000;2.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腰市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陕西商洛 726002)摘要:产蛋率是评价蛋鸡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影响产蛋率的因素有疾病因素、营养因素、激素因素和管理因素等,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加强鸡群的保健,注意营养的平衡,避免激素分泌受到干扰,加强管理,尽最大可能提高产蛋率。
关键词:蛋鸡;产蛋率;技术;措施doi:10.3969/j.issn.1008-4754.2018.07.0253.2 沙门氏菌在商品鸡场感染率高本次调查了潍坊地区的诸城市、青州市、寿光市、昌邑市、高密市、安丘市、昌乐县、临朐县、坊子区、寒亭区十个县市区的养鸡场,调查结果可以代表潍坊市的普遍状况,共调查肉鸡120,300只,检测肉种鸡、商品蛋鸡、蛋种鸡的血清样本11,410份,肉种鸡4,890份,约占42.86%,平均阳性率7.08%;蛋种鸡5,590份,约占48.99%,平均阳性率10.91%;商品蛋鸡930份,约占8.15%,平均阳性率48.17%。
说明潍坊地区的鸡沙门氏菌感染率是较高的,鸡场污染是较严重的。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商品鸡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种鸡,这主要是由于种鸡场兽医卫生措施较严格所致,说明加强卫生消毒等措施,对于减少沙门氏菌污染,控制沙门氏菌病是非常重要的。
3.3 潍坊地区沙门氏菌的防治用药显示出了多重耐药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潍坊地区沙门氏菌的防治用药显示出了多重耐药性,各地所分离菌株的敏感药物仅占14.29%,但是对于常用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等仍表现出了较好的敏感性,敏感率在80%(含80%)以上,对头孢类药物敏感率仅在50%~70%,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三个:①生产中广泛使用抗生素沙门氏菌产生耐药性的首要因素,由于在饮水和饲料中盲目添加预防用药物,使细菌在选择性压力下对于一些常用的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②抗生素的盲目选择,养殖业主或基层兽医,在众多的抗生素中选择用药时,不是通过药敏试验科学的选择用药,往往是“经验主义”或盲目追寻“好药”,过多使用广普抗生素或新药;③细菌感染途径的不同,药敏试验中沙门氏菌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这可能与雏鸡白痢以急性败血性感染为主,而不与肠道感染相关。
蛋鸡开产的影响因素及开产前的饲养管理蛋鸡的开产是指饲养蛋鸡达到产蛋期,开始正常产蛋。
蛋鸡的开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品种选择、饲养管理、环境条件、疾病防控等等。
在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可以有效提高蛋鸡的产蛋能力和生产效益。
以下将详细介绍蛋鸡开产的影响因素及开产前的饲养管理措施。
一、影响蛋鸡开产的因素:1.品种选择:不同品种的蛋鸡具有不同的产蛋能力和适应性,因此在选择品种时应根据养殖目的和地域气候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合当地养殖条件的品种。
2.饲养管理:蛋鸡的饲养管理是影响开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饲养管理包括饲料供给、饮水管理、环境卫生、预防疾病等方面。
合理的饲料配方和供给可以满足蛋鸡生长和产蛋的营养需求,保证蛋鸡正常开产。
而良好的饮水管理可以保持鸡舍内的空气湿度适宜,提高蛋鸡的饮水量和饮水质量,有利于蛋鸡开产。
定期清理鸡舍、消毒饮水器等可以减少疾病传播和感染,提高蛋鸡的健康水平,进而影响蛋鸡的产蛋能力。
3.环境条件:蛋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都会影响蛋鸡的产蛋能力。
温度是影响蛋鸡生长和产蛋的重要因素,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蛋鸡的产蛋能力。
湿度过大会增加蛋鸡的气味刺激,降低其产蛋能力。
光照时间和强度对蛋鸡的产蛋有直接的影响,适度的光照可以促进蛋鸡发情期的建立,提高产蛋率。
4.疾病防控:常见的疾病如传染性鼻炎、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等都会影响蛋鸡的产蛋能力,甚至导致大量死亡。
在蛋鸡开产前,应加强疾病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注射和药物预防,保持蛋鸡的健康状态。
1.饲料供给:在蛋鸡即将开产之前,应根据蛋鸡的生长阶段和生理状态,调整饲料配方和供给水平。
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蛋鸡的产蛋率。
饲喂饲料的时间和数量应有规律,保证蛋鸡每天都能得到充足的饲料供给。
2.饮水管理:蛋鸡开产前的饮水管理非常重要。
应提供干净、新鲜的饮水,保持饮水器的清洁和运行畅通。
◆提高后备鸡的整齐度
培育后备鸡是否成功,其整齐度是一个重要指标。体形差异小,鸡群发育整齐,性
成熟才能同期化,将来开产时间才能一致,产蛋高峰也高。在管理中努力从雏鸡开始
提高其整齐度,除在温度、湿度、饲料、密度、免疫等各方面进行科学管理外,要注
意随时将强弱雏鸡分开饲养,对弱雏加强营养。
◆控制好性成熟日龄
性成熟的早晚与环境及遗传有关。合理的光照是控制性成熟的重要措施。一般蛋
鸡12周龄后对光刺激敏感,能促进性成熟。在生产中应注意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光照方
案,使鸡的体成熟与性成熟达到同步一致,才能保证生产潜力的充分发挥。特别要注
意开产前后利用光照控制性成熟的适时化,何时延长光照时间促进性成熟应根据18周
龄或20周龄时抽测体重而定。如果体重达标,应自18周龄或20周龄每周延长1小时,
直至增加到16小时时恒定不变。如果20周龄体重仍不达标,则将补充光照时间向后
推迟一周,并在此阶段加强营养,促进体重达标。
◆后备鸡体重达标
体重是衡量后备鸡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骨骼的发育与将来母鸡的蛋重、蛋
壳强度好坏密切相关。在管理中使开产鸡的平均体重和骨骼发育都能同时达标是体成
熟的重要标志。不同鸡种都有其标准体重,体重过大过肥时性机能较差。骨骼的发育
用胫长来表示。体重达标而胫长未达标,说明其体内脂肪过量,直接影响其产蛋量和
蛋壳质量。在调整体重时应掌握的原则是在蛋白质满足的基础上,调整能量,摄入能
量高时,增重加快。因此在育成过程中,需不定时抽测体重和胫长,并采取相应的饲
养管理措施,力求使其体重和胫长在开产时能同时达标。
◆产蛋期加强科学管理
1.保障最适宜的温度范围
生产实践表明,13-23℃是鸡产蛋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鸡
的产蛋率和蛋壳质量,因此要做好冬季的防寒保暖工作。
2.舍内通风换气良好
在保温的前提下,要把鸡舍的空气调节好,可在温度较高的上午11时至下午2时进行
通风,注意通风口要错开,以防穿堂风。
3.合理的光照方案
产蛋期光照原则是光照时间宜渐长不宜渐短,光照强度也不可减弱,从而使母鸡
适时开产并达到产蛋高峰,充分发挥其产蛋潜力。
4.综合卫生防疫措施
注意保持舍内和环境的清洁卫生,经常洗刷水槽料槽和饲喂工具并定期消毒,防
止疫病的发生。
5.减少应激因素
任何环境条件的突然变化都会使鸡群惊恐,引起应激反应,导致鸡食欲不振、产蛋量
下降、产软壳蛋。减少应激因素除采取针对性措施外,应制定和严格执行科学的鸡舍
管理程序,包括光照、通风、供料、供水、饲粮更换等。
◆产蛋高峰期后的饲养管理
1.产蛋高峰期后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实行限制饲养,防止母鸡过肥而影响产蛋性能的
发挥,确保中后期产蛋持续性良好。
2.及时挑选病弱鸡 在饲喂或观察鸡群时,凡发现精神不好、冠白或紫、腿不能站
立等情况的鸡应及时挑出淘汰,以防死于笼内。
3.防止“早衰” 因维持产蛋高峰的时间过长,使机体出现“负平衡”,体重明显
减轻,从而造成鸡的早脱毛,
◆严格把握好饲粮质量
1.忌用霉变饲料和劣质添加剂。
2.按鸡种的饲养标准喂给全价的配合料,保证营养的充分合理。
3.饲粮的调整与过渡要合理。生产中温度变化和阶段饲养等因素影响都需要适时调
整饲粮营养成分,营养成分的饲粮逐步过渡。所有饲粮成分的调整都必须逐步进行,
切忌骤变。
◆把握好产蛋期的合理用药
蛋鸡的疫病要始终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但各种免疫在开产前已基本完成,蛋鸡
进入产蛋期后,特别是在产蛋高峰期,摄入的营养主要用于产蛋和增加体重,这期间
不宜进行免疫接种和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