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复方新诺明耐药相关基因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64.93 KB
- 文档页数:2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指导意见一、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xtended2spectrumβ2lactamases, ESBLs)是肠杆菌科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其预防与治疗已成为临床医生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ESBLS革兰阴性杆菌主要见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应引起足够重视,注意做好ESBLS的检出工作。
产ESBLs细菌主要在医院内引起感染和流行,其中60%发生在大型医院,特别是教学医院。
产ESBLs细菌不仅引起院内暴发流行,还可以向院外传播,使流行范围扩大。
研究显示,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日延长( ≥7 d) 、机械通气、导尿管和动脉导管的留置、严重疾病状态(如器官移植)、不适当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或三代头孢菌素、年龄≥60岁等都是导致产ESBLs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因此,应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临床医生要关注细菌的耐药现状,预测细菌耐药变迁。
(一)产ESBLs细菌感染的治疗原则1、去除产ESBLs细菌产生的诱因。
包括及时拨出各种侵入性导管、尽量缩短住院时间、严格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等,同时应防止产EBSLs细菌的医院内扩散。
2、产ESBLs细菌对各种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
推荐使用的抗菌药物包括碳青霉烯类、头霉素类、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等,也可以根据药敏试验和病情选择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氟喹诺酮类与上述抗菌药物联合治疗。
具体用药时应关注到如下因素:(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征及目前关于药物的首选与次选的推荐意见;(2)已经使用的抗菌药物的临床疗效及更换药物后的临床表现;(3)本院流行细菌耐药性的流行情况;( 4)减低耐药性出现的策略;(5)抗菌药物的价格。
3、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在持续的各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下,被诱导产生活跃的及不断变异的β-内酰胺酶,扩展了其耐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等第3代及第4代头孢菌素,以及氨曲南等单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能力。
多重耐药菌:是指有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
其定义为一种微生物对三类或三类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而不是同一类三种。
重点监测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ON)、多重耐药G杆菌等。
一、青霉素类:阿莫西林、青霉素G、苯唑青霉素、哌拉西林、替卡西林、氨苄青霉素等。
二、头孢菌素类:分为一、二、三、四代。
头孢类均为此类。
三、其它B-内酰胺类: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氨苄青霉素/舒巴坦、亚胺培南、美诺培南
四、氨基糖苷类:妥布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奈替米星、大观霉素等。
五、酰胺醇类:氯霉素。
六、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交沙霉素、螺旋霉素等。
七、四环素类:四环素、美满霉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
八、喹诺酮类:氟哌酸、氧氟沙星(左)、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司帕沙星等。
九、硝基呋喃类:呋喃妥因等
十、磺胺类:复方新诺明。
十一、抗结核药:利福平、异烟肼等。
十二、其它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呋西地酸、达福普汀、多粘霉素E等。
鲍曼氏醋酸钙
不动杆菌 溶血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氏菌。
细菌耐药性基本知识(二)细菌耐药性分类一、天然耐药性,又称原发性耐药性,遗传性耐药性,内源性耐药性,它决定抗菌谱。
天然耐药性是某种细菌固有的特点,其原因可能是此类细菌具有天然屏障,药物无法进入细菌体内或由于细菌缺少对药物敏感的靶位所至。
临床常见细菌的途径的改变而产生的耐药性。
获得性耐药性可分为相对耐药性(又称中间耐药性)和绝对耐药性(又称高度耐药性),前者是在一定时间内MIC(最小抑菌浓度)逐渐升高,后者即使高浓度也没有抗菌活性,如耐庆大霉素的铜绿假单胞菌。
获得性耐药性又有社会获得性耐药性和医院获得性耐药性之分。
常见的医院获得性耐药菌株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常见的社会获得性耐药菌株有产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属、耐阿莫西林的卡他莫拉菌,耐药肺炎球菌,多重耐药结核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弯曲菌属以及耐青霉素淋病奈瑟菌属。
医院获得性感染,仅在美国一年就有40,000病例死亡,几乎都是由耐药菌所致;国内对2000~2001年从13家医院分离的805株革兰阳性菌进行耐药监测分析结果,MRSA检出率为37.4%,其中医院获得性耐药菌株的检出率为89.2%,社会获得性耐药菌株为30.2%;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MRSE)为33.8%,耐青霉素肺炎球菌(PRSP)为26.6%,屎肠球菌(AREF)对氨苄青霉素耐药率为73.8%。
大肠杆菌对各种喹诺酮类呈交叉耐药,耐药率高达60%。
三、多重耐药性,是指同时对多种抗菌药物发生的耐药性。
是外排膜泵基因突变和外膜渗透性的改变及产生超广谱酶所致。
最多见的是耐多药结核杆菌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以及在ICU中出现的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仅对青霉烯类敏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几乎对复方新诺明以外的全部抗菌药耐药。
多重耐药菌有克雷伯杆菌属、肠杆菌属以及假单孢菌。
四、交叉耐药性,是指药物间的耐药性互相传递,主要发生在结构相似的抗菌药物之间。
耐复方新诺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研究进展赵苏瑛【摘要】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最近出现的一种重要的院内感染病原体.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可从正常人的咽部、粪便、痰中分离出来,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在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中位列第三,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该菌对氨基糖苷类和很多β内酰胺类天然耐药,复方新诺明是治疗该菌首选的敏感性药物.近年来,随着耐复方新诺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出现又给临床带来了新的难题.现就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性的发现及其耐药机制予以综述.%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thogen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widely existing in nature, and can be isolated from the normal pharyngeal, feces, and sputum, which is a major opportunistic pathogen, third largest n on-fermenting (iram- negative bacilli causing infection, second only to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is naturally resistant to minoglycosides and many β-lactam, thus cotrimoxazole is the primary choice to treat these infection that caused by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But more and more resistance to this drug have occurred in recent years,which brings a tough problem to the clinical practice. Here is to make a review' on the discovery of resistance to cotrimoxazole and the resistance mechanism.【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2(018)020【总页数】3页(P3435-3437)【关键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复方新诺明;耐药性【作者】赵苏瑛【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医院检验科,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属于窄食单胞菌属,该菌属是一个新命名的菌属,属于假单胞菌科的RNA同源群。
2021年第三季度多重耐药菌监测总结一、多重耐药菌分布情况2021年第三季度全院共检出多重耐药细菌61株,较第二季度42株相比减少19株。
具体分布情况见图1:图1 2021年第三季度多重耐药菌分布情况表1 2021年第一、二、三季度主要多重耐药菌比照情况多重耐药菌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株数构成比株数构成比株数构成比大肠埃希菌15 25.86% 8 19.05% 21 34.43% 铜绿假单胞菌11 18.97% 11 26.19% 17 27.87% 肺炎克雷伯菌8 13.79% 11 26.19% 12 19.67% 鲍曼不动杆菌17 29.31% 3 7.14% 5 8.19% MRSA 0 0.00% 1 2.38% 5 8.19% 2021年第三季度共别离出致病细菌297株,其中多重耐药菌61株,构成比为20.54%;与第二季度对此情况见表2。
第三季度主要致病细菌与多重耐药菌分析见图2:表2 第三季度多重耐药菌构成比与第二季度比照情况时间细菌构成比致病菌株多重耐药菌株第二季度217 42 19.35% 第三季度297 61 20.54%图2 第三季度主要致病细菌与多重耐药菌比照分析二、主要多重耐药菌药敏结果分析:1.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其中20株产ESBLs〕药敏结果:药物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敏感敏感敏感亚胺培南93.3% 100% 100%厄他培南80% 100% 100%呋喃妥因40% 37.5% 71.5%阿米卡星73.3% 50% 71.4%头孢替坦60% 75% 61.9%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3.3% 62.5% 47.6% 复方新诺明13.3% 37.5% 9.5%妥布霉素33.3% 12.5% 0%氨苄西林0% 0% 0%环丙沙星0% 0% 0%头孢曲松0% 0% 0%氨曲南0% 0% 0%头孢唑林0% 0% 0%头孢吡肟0% 0% 0%庆大霉素26.7% 25% 0%左氧氟沙星0% 0% 0%头孢他啶0% 0% 0% 氨苄西林舒巴坦0% 0% 0% 头孢噻肟0% 0% 0%本季度别离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全部敏感,与第一、二季度相比,对局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相对升高。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耐药性分析李咏梅;李凡【期刊名称】《微生物学杂志》【年(卷),期】2003(023)002【摘要】为了解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stx1,stx2,eaeA,hlyA 4种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以及分离株对1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采用多重PCR(multiplex PCR,mPCR)法对分离株进行毒力基因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用WHO推荐的K-B法对分离株进行抗生素的敏感性测定.产志贺毒素的大肠埃希菌共有46株,其中2种毒素均产生的有22株(47.8%);单纯产生stx1的有16株(36.9%),stx2的有8株(17.4%);4种毒力基因均存在的有19株(41.3%),血清型为O157:H7,而非O157:H7血清型的菌株(23/46)中,4种毒力基因同时存在的仅有3株(6.6%),但有13株(56.9%)hlyA基因阳性.全部STEC对复方新诺明耐药,对链霉素耐药率为28.3%,氨苄西林为30.4%,红霉素为69.6%,而且有5株对至少4种以上抗生素多重耐药,耐药谱为复方新诺明-链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非O157型STEC耐药菌次为122,而O157型为63.可见,mPCR法可以快速检测STEC特征性毒力基因,以判定其致病性能.非O157型STEC对抗生素较易形成耐药性.【总页数】3页(P41-43)【作者】李咏梅;李凡【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吉林,长春,1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7.9【相关文献】1.藏系绵羊源沙门菌和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的分离与PCR鉴定 [J], 张冰;张焕容;汤承;王永2.新疆牛、羊和骆驼源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的系统进化分群、血清群与毒力基因及耐药性分析 [J], 佟盼盼;张萌萌;陈文霞;刘璐瑶;张凌;唐雪林;苏战强;谢金鑫3.浙江省首株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J], 孟冬梅;潘劲草;张蔚;汪皓秋;于新芬;施世锋4.志贺毒素抗体对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感染的防治作用 [J], 李芸;李懿5.产志贺样毒素大肠埃希菌Ⅰ类整合子的鉴定和分析 [J], 李咏梅;李凡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重耐药的革兰氏阴性菌尿路感染的治疗多药耐药(MDR)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感染很难治疗,因为治疗选择有限,而且使用较少的抗感染药物可能会产生副作用。
在过去的几年里,已经有几种新的抗多药革兰氏阴性的抗菌药物问世。
这篇综述的重点是由耐多药革兰氏阴性引起的复杂尿路感染(cUTIs)的治疗方案。
最近的发现新的组合,β内酰胺或碳青霉烯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和美罗培南/瓦波巴坦,对由产生KPC碳青霉烯酶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有效。
亚胺培南/乐巴坦,另一种碳青霉烯/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合,已被批准用于治疗cUTI。
然而,亚胺培南/乐巴坦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病原体的疗效数据仍然有限。
头孢洛桑/他唑巴坦主要用于治疗耐多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对于由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引起的cUTI 的治疗,应考虑氨基糖苷类或静脉注射磷霉素。
介绍耐多药(MDR)革兰氏阴性菌的出现和全球传播仍然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研发重点目标的所有四种“第一优先病原体”均为革兰氏阴性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肠杆菌、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耐碳青霉素鲍曼不动杆菌和耐碳青霉素铜绿假单胞菌。
这些细菌构成了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的常见原因,包括血液感染(BSI)、医院内肺炎和尿路感染(UTI)。
多种细菌可导致复杂的尿路感染(cUTIs)。
该谱比无并发症的尿路感染大得多,细菌更有可能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包括耐多药革兰氏阴性。
耐多药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很难治疗,因为治疗选择有限,而且使用频率较低的抗感染药物(如粘菌素)可能会产生副作用。
此外,治疗需要个性化,考虑患者的合并症、疾病严重程度和细菌耐药性的潜在机制。
这篇综述的目的是提供由MDR革兰氏阴性引起的尿路感染的治疗选择的最新情况,重点是cUTI的确切治疗。
怀疑多重耐药病原体时并发或不并发菌血症的复杂尿路感染的经验治疗一项对20项研究的系统综述评估了因肺炎克雷伯菌或大肠杆菌菌血症而住院的患者延迟适当的抗菌治疗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