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将领邓世昌》教学演示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75 MB
- 文档页数:13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第八册
20.海军将领邓世昌
执教:马勇
单位:魏安小学
二、抓住关键句,体会人物品质•1."邓世昌怒视着在海面上横冲直撞的‘吉野’号,‘对大副说:‘日本舰队全仗‘吉野’横行,如果撞沉它,我军一定能取得胜利。
’”
2.“他登上舰桥,慷慨激昂地向全舰宣布:‘我们为国作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现在,我舰船伤弹尽,无力再战,我决定撞沉"吉野",与它同归于尽。
’”
3.“邓世昌登上驾驶台,双手紧握舵轮,开足马力,向‘吉野’猛冲过去。
”
4.“落水后的邓世昌,仍然高呼杀敌不止。
”
看画面感受战斗场面的激烈
情景再现
•怒视“吉野”热爱祖国
邓世昌驾船撞“吉野”视死如归
落水后仍高呼杀敌不止英勇无比
三、总结全文
多么感人的故事呀!在中国曾经出现过许许多多像邓世昌一样热爱祖国、英勇无比的人物,他们虽然已不在人世,但他们的名字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课后拓展:
1、搜集邓世昌的事迹,并与同学们交流,充分感受邓世昌的爱国胸怀。
2、把你知道的爱国英雄事迹讲给别人听。
《为国捐躯的邓世昌》教学设计1、播放电影《甲午风云》片段。
同学们看了后能用一个词说说自己的感受吗?同学们知道这部影片的片名吗?知道影片中的主人公是谁吗?2、师:同学们,在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捍卫祖国的利益,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海军将领邓世昌就是其中的一位。
(出示课题)3、生齐读课题,理解:“将领”是什么意思?4、过渡:课文讲述了海军将领邓世昌的什么英雄事迹呢二、探究交流1、提出自读要求:请用你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遍,结合预习学会本课生字、生词;读通读顺课文。
思考:课文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邓世昌。
2、学生根据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抽生认读生字、新词;然后齐读。
(2)抽生分段朗读课文,随文理解新词意思。
重点理解词语:横冲直撞、手足无措、慷慨激昂、置之度外、乘风破浪、同归于尽4、再读课文,理清层次,了解课文大意。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邓世昌的英雄事迹?通过哪件事来表现的?2)、抽生交流,老师适时引导。
课文2—6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奋勇抗敌,为国捐躯的故事。
3)、作者在具体讲述邓世昌的英雄事迹时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事情发展的顺序)4)、自读课文2——6段,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5)、课文前面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呢?5、请回忆一下批读文的学习方法。
(①一边读课文一边看旁批;②借助旁批读懂句子;③写出自己新的批注。
)请同学们运用学习批读文的方法,默读课文,勾画自己感受最深的词语或句子,想想自己感受到什么,写出自己的理解。
(读4~6段,勾画描写邓世昌的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
)6、组织交流,老师适时引导。
(1)朗读第3段,边读边想象画面和声音,感受邓世昌的勇敢,战斗的激烈。
(2)理解第4~6段,勾画描写邓世昌的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并体会。
邓世昌怒视着在海面横冲直撞的“吉野号”……①从“怒视”这个动作能感受到什么呢?②出示句子,读一读理解词语“置之度外”。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海上英魂》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篇一:《海上英魂》教学要求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毫不示弱”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邓世昌英勇献身的经过,体会邓世昌热爱祖国、誓死报效祖国的英雄气概。
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佩之情以及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蘸课文,把令你感动的段落多读几遍。
教学重点:想象激战的场面,体会邓世昌热爱祖国、誓死报效祖国的英雄气概。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佩之情以及热爱祖国、建设祖崮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1.邓世昌的文字介绍材料。
2.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揭题,介绍邓世昌1.教师板书课题,指导读题目。
2.教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海上英魂写的是邓世昌的故事。
3.引导学生展示资料,介绍邓世昌。
邓世昌(1849―1894),近代海军将领,祖籍广东番禺,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在1894年9月17日海战中捐躯报国。
邓世昌及其将士壮烈殉国后,举国上下一片悲愤,威海百姓自发出海打捞英雄们的尸体,当地流传着“通商卖国李鸿章,战死沙场邓世昌”的歌谣。
海战失利,朝廷震动。
光绪皇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
4.教师导人新课:今天,我们就来了解邓世昌率将士们捐躯报国的感人一幕。
二、提纲导读,学生小组自读1.教师出示提纲,激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
⑴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⑵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给课文分段。
⑶画出令你感动的地方,有感情地设计读一读。
2.学生根据提纲,小组合作学习。
三、掌握生字,整体感知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和理解情况。
⑴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其他正音,教师强调。
⑵教师再出示词语卡片,大家一起读一读,读中巩固。
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同仇敌忾: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20:海军将领邓世昌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横冲直撞、慷慨激昂、置之度外、乘风破浪、手足无措、同归于尽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了解邓世昌的英雄行为,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3、能复述这个故事,对邓世昌视死如归、精忠报国的高尚品质产生敬佩之情。
教学重、难点从读中体会邓世昌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捍卫民族尊严的高风亮节。
教学准备教师:(电影《甲午风云》片段)。
教学过程一、提纲导学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刚才在视频中看见了什么人,他做了一件什么事?(邓世昌)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无数优秀儿女为捍卫祖国的利益,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视频中的这位民族英雄,并和他一起走进著名的甲午战争。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1、出示学习目标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横冲直撞、慷慨激昂、置之度外、乘风破浪、手足无措、同归于尽等词语的意思。
②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质疑师: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课题,你都想知道些什么?生:、、、、、、、3、出示导纲①自由朗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理解横冲直撞、慷慨激昂、置之度外、乘风破浪、手足无措、同归于尽等词语的意思。
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自学解疑师:下边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上述问题,并把答案写在专用的练习本上,写完后小组内进行讨论,形成小组统一意见。
二、合作互动1、小组内生生互动2、小组间生生互动3、师生互动(展示评价)师:刚才这位小老师的行为举止大方得体,希望同学们以后要向她学习。
谁能起来用这些词语各说一句话?生:、、、、、、生:、、、、、、师:说得真好,看来同学们已经理解了这些词语的意思。
刚才通过小老师的讲解,我们还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的那些段落具体描写了甲午海战的经过?生:、、、、、、(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三、导学归纳1、教师引导归纳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收获了很多,谁能起来跟大家分享一下?2、学生归纳①认识了哪些生字?③解了哪些词语?④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四、反馈训练1、教师编题训练看拼音,写词语Chang jian lv kang kai juan qu 邓世()军()()次()()2、学生编题训练3、评选质疑之星和优秀小老师。
他是清末北洋水师名将,伟大的民族英雄,也是中国最早的海军军官之一。
在北洋水师,他曾先后担任过“海东云”“镇南”“扬威”“致远”等军舰的管带。
在中日甲午战争的黄海海战中,他指挥“致远”舰官兵奋勇作战,重创日寇,最终壮烈殉国。
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海防事业,他就是爱国将领邓世昌!爱国将领邓世昌●张祥斌主演登场刻苦读书,终成“学霸”我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父亲专营茶叶生意。
少年时期,我就目睹了外国侵略者瓜分、掠夺中国的土地、财富,逐渐萌发了反侵略的爱国思想。
在随父漂泊经商的日子里,我又亲眼看到外国军舰在我国沿海、内河里横冲直撞、胡作非为,更感到只有国家有强大的海军才能不受欺凌。
我从小就勤奋好学。
非常感谢我的父亲,他的思想非常超前,他认为无论将来我是继承他的事业,还是从事别的工作,都必须学好洋文,只有这样才能学好外国先进的科学知识。
这在把英语当作“蛮夷之语”的当时来讲,是惊世骇俗的。
我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学业上进步极快,在很短时间内,就能与老师对话,并能熟练阅读英美原版书籍。
当时,清政府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闽浙总督左宗棠创办了福州船政局,在马尾效仿西方建立了造船厂。
后来,朝廷任命林则徐的女婿沈葆祯为福州马尾船政大臣,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培养中国自己的海军人才。
我得知学堂开始招生的消息后,立即向父亲小军迷联盟·名将小剧场·要求报考。
开明的父亲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于是我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取了福州船政学堂的驾驶专业。
我在母校福州船政学堂攻读了五年,这期间我刻苦学习,成绩优异,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毕业生。
但课堂教育仅仅是海军教育的第一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海军军官,还需要在训练舰上实习。
毕业后,我和其他同学一起登上“建威”号训练舰,开始了渴望已久的海上远航,接受大海的历练。
在这次实习中,我先后随船到达厦门、香港、新加坡、槟榔屿等地,历时4个月。
返航时,训练舰由学员们轮流驾驶,我在驾驶、管理舰船方面都表现出很高的素质,深受老师的好评。
第20课《海军将领邓世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横冲直撞”“慷慨激昂”“置之度外”“乘风破浪”“手足无措”“同归于尽”等词语的意思。
2.借助批读提示深入理解课文,了解邓世昌的英雄行为,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影碟片《甲午风云》。
学生:搜集有关甲午海战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事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播放电影《甲午风云》序幕,学生观看,谈感受。
2.谈话引入: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无数优秀儿女为捍卫祖国的利益,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其中的一位。
板书课题:海军将领邓世昌齐读课题。
3.老师介绍邓世昌资料。
邓世昌(1849~1894),清末海军名将,民族英雄。
原名永昌,字正卿。
广东番禺人。
1867年,考入船政学堂海军驾驶班第一期学习。
1874年,以优异成绩从船政学堂毕业,被船政大臣沈葆桢奖以五品军功,派任“琛航”运输船大副。
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时值日本派兵侵犯台湾,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获升千总。
后调任“振威”炮舰管带,代理“扬武”快船管驾,获荐保守备,加都司衔。
邓世昌是近代中国第一批自己培养出来的优秀海军将领。
他“执事唯谨”“治事精勤”,刻苦钻研海军战略战术理论,注意学习西方海军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在他精心训练下,“致远”舰“驶船如驶马,鸣炮如鸣镝,无不洞合机宜”。
成为北洋舰队中整训有素,最有战力的主力战舰·一。
二、诵读课文,初步探究。
1.多媒体出示阅读提示。
(1)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甲午海战的经过?(3)理清课文顺序。
2.学生自由读课文,小组交流。
3.检查交流。
(1)多媒体出示文中的词语,自由读,领读,齐读。
邓世昌侵略爆发舰队频频屡次四艘倾斜沉没舵轮抛给拒绝饲养猎犬衔住汹涌波涛捐躯突然袭击弹孔累累横冲直撞慷慨激昂置之度外同归于尽乘风破浪惊恐万状手足无措(2)课文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甲午海战的经过?(三到六自然段)(3)理清课文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