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井网与注水方式1
- 格式:ppt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49
《油藏工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在自然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下,在油藏中驱油能量一般有:油藏中流体和岩石的弹性能、溶解于原油中的天然气膨胀能、边水和底水的压能和弹性能、气顶气的膨胀能和重力能2、开发调整的主要类型有层系调整、井网调整、驱动方式调整、工作制度调整和采油工艺调整。
3、油藏动态分析方法一般分为历史拟合、动态预测、校正和完善三个阶段。
4、层系组合与井网部署是相互依存的,但两者各有侧重。
层系划分主要解决纵向非均质性问题;井网部署则主要解决平面非均质性问题。
5、采用边缘注水方式时,注水井排一般与油水边界平行,能够受到注水井排有效影响的生产井排数一般不多于 3 。
6、产量递减的快慢取决于递减率、递减指数两个参数的大小。
7、在双重介质试井分析中,先后出现的两条直线斜率的关系是平行,两直线间的纵向截距差反映弹性储容比的大小。
8、动态分析方法计算的地质储量一般__<_(>、=或<)容积法确定的地质储量,因为它一般指__动用_储量。
9、在底水锥进中,锥体的上升速度取决于该点处的势梯度、垂向渗透率。
10、油藏的驱动方式可分为弹性驱动、溶解气驱、水压驱动、气压驱动和重力驱动11、列举三种以三角形为基础的井网方式反七点(歪四点)、七点系统、交错排状系统12、在应用渗流阻力法进行反七点面积注水开发指标计算时,见水前从注水井底到生产井底一般视为三个渗流阻力区;见水后从注水井底到生产井底一般视为二个渗流阻力区。
13、在递减指数相同的情况下,初始递减率越大,则产量递减越__快 _,在初始递减率相同的情况下,递减指数越大,则产量的递减速度越慢 _。
14、直线封闭断层附近一口生产井,在试井分析中先后出现两条直线,其中第二条直线的斜率是第一条直线斜率的2 倍。
15、油气藏储量分为预测储量、控制储量、探明储量三级。
16、列举三种以正方形为基础的井网方式五点法、九点法、歪七点法。
17、注水方式分为边缘注水、切割注水和面积注水。
油田基础知识1、地层静压全称为地层静止压力,也叫油层压力,是指油井在关井后,待压力恢复到稳定状态时所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简称静压。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静压是衡量地层能量的标志。
静压的变化与注入和采出油、气、水体积的大小有关。
2、原始地层压力:油层在未开采前,从探井中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
3、静水柱压力:井口到油层中部的水柱压力。
4、压力系数:原始地层压力与静水柱压力之比。
等于1时,属于正常地层压力;大于1时,称为高异常地层压力,或称为高压异常;小于1时,称为低异常地层压力,或称低压异常。
主要是用它来判别地层压力是否异常的一个主要参数。
但是有人说用1来做标准就笼统了,不同的区块有不同的常压值,一般油田都是0.8-1.2是正常值,小于则是低压区,大于则是高压区。
它对钻井、修井、射孔等工程有重要作用,油层高压异常地层钻井修井过程中要加大压井液的密度,防井喷;低压异常地层钻井修井时,要相应降低压井液的密度,防止井漏,污染地层。
地层压力系数也是确定开发层系的一个重要依据,相同压力体系的地层可以用同一套井网开发,不同压力体系的地层需要不同的井网进行开发,否则层间干扰太大,不能有效发挥地层产能,有时可能造成井下倒灌现象的发生。
5、原油体积系数:就是指地层条件下单位体积原油与地面标准条件Gesse汽体积比值6、井筒储存效应与井筒储存系数:在油井测试过程中,由于井筒中的流体的可压缩性,关井后地层流体继续向井内聚集,开井后地层流体不能立刻流入井筒,这种现象称为井筒储存效应。
描述这种现象大小的物理量为井筒储存系数,定义为与地层相通的井筒内流体体积的改变量与井底压力改变量的比值。
7、原油的体积系数:原油在地面的体积与地下体积的比值。
8、微电极电阻率微梯度电阻率与深浅双侧向电阻率的区别(1)浅、深侧向分别测量原状地层、入侵拎电阻率,因为存有裂缝时泥浆入侵对深、深侧向的影响相同,用其幅度高推论裂缝:通常正差异通常为低角度缠,正数差异为高角度缠,并无幅度高就没缠或者不为扩散层;(2)微电极系测井测量得到微梯度、微电位电阻率,微梯度一般反映泥饼、微电位一般反映冲洗带,二者之差主要用来判断是否为渗透性地层,裂缝发育时地层渗透性较好,从道理上讲是可以用微电极反映出来的。
3.1.73 注水利用注水设备把质量合乎要求的水从注水井注人油层,以保持油层压力,这个过程称为注水。
3. 1. 74 注水时机指油田开始注水的最佳时间。
一般要根据油田天然能量大小,油田地质特征,国家对石油的需求,以及满足最大经济效益等状况来决定。
3.1.75 超前注水指在采油井技产前就开始注水,使地层压力高于原始地层压力,建立起有效驱替系统的一种注水方式。
这种注水方式可在裂缝性油田开发中使用。
3. 1. 76早期注水指油田投入开发初期就进行注水,使油层压力保持在原始压力附近,以实现保持压力开发的一种注水方式。
3. 1. 77中期注水指介于早期与晚期之间,即当地层压力降到饱和压力以下,气油比上升到最大值之前注水。
3.1.78 晚期注水先利用天然能量采油,当驱袖能量显著不足,油层压力降至饱和压力之下,油藏驱动方式转变为溶解气驱时再进行注水叫晚期注水。
晚期注水作为二次采油方法加以应用,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无水油量多、有利于提高采收率等优点,是目前许多产油国家常用的油田开发方式。
3.1.79 水障法注水带气顶油田,为避免油气互窜,在油气边界附近钻一圈注水井,注入水在气顶与油区之间形成水障,使气区与油区分别进行开采,这种注水方式叫水障法注水。
3. 1. 80 注水方式指注水井在油田上的分布位置及注水井与采油井的比例关系和排列形式。
注水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油田的采油速度、稳产年、水驱效果以及最终采收率。
3.1.81 边外注水、边缘注水与边内注水注水井按一定的形式布在油田边界以外含水区内进行注水叫边外注水(缘外注水)( 图3 . 4 )。
注水井按一定形式布在油田边界线上或油水过渡带内进行注水叫边缘注水(缘上注水)( 图3 . 5 )。
注水井布在油田含油面积内进行注水叫边内注水。
边内注水按注水井与采油井的排列关系分为行列切割注水与面积注水两大类。
3.1.82 行列切割注水利用注水井排把油田切割成若干区块,分区进行注水开发,两排注水井之间夹三排、五排等采油井,这种布井形式叫行列切割注水(图3 . 6 ) 。
第三章油田注水在油田开发过程中,要及时采取措施给地层补充能量,保持和提高地层压力,实现油田的持续稳产高产。
给地层补充能量的方法较多,主要有注水、注气等开发方式,目前国内外油田普遍采用的是注水开发方式,通过注水给油层补充能量,保持地层压力、延长自喷采油期、提高采油速率和油藏采收率。
注好水、注够水是衡量注水技术水平的尺度。
四十多年来,随着油田开发的需要,油田注水系统不断进行建设、调整、改造、完善和科技攻关工作。
现在油田注水技术从注水工艺到地面注水工程已建成一个能适应油田开发注水需要,由科研、设计、施工和生产管理各环节相互支持、互相依托的完整系统。
油田注水方式是根据油田开采油层的性质和构造条件来确定。
在注水开发方案确定之后,首先要依据油层物理性质和试注来确定注水水质标准,根据注水水质选定足量的水源和水处理技术。
本章首先介绍了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原则和推荐的注水水质标准及分析方法,并介绍了油田水处理的基本工艺技术。
地面注水工程的高压注水机泵、高压输配水工艺技术,是油田注水系统的主要部分,也是油田能耗的主要部分。
书中重点介绍了注水泵机组及配套的大型电机、高压注水管网的技术参数及选型原则、设计规范及生产技术管理要求等。
注水工艺,特别是分层注水工艺技术,是多油层注水完成分层配注方案,提高注水开发效果的重要措施;水井测试技术则是检查指导注水效果的方法,对此,本书也都作了介绍。
作业:1、给地层补充能量的方法主要有哪些?答:注水、注气等开发方式,2、注水开发方式的内容是什么?,答;通过注水给油层补充能量,保持地层压力、延长自喷采油期、提高采油速率和油藏采收率。
3、衡量注水技术水平的尺度内容是什么?答;注好水、注够水。
4、油田注水系统的主要部分有?答;地面注水工程的高压注水机泵、高压输配水工艺技术。
第一节油田注水开发在油田开发初期,油层中的油、气是依靠油层压力(油层天然能量)克服油层中的渗流阻力流到井底而后又举升到地面上来的。
3-3 油田注水方式的选择o一、注水的必要性n 1.油田依靠天然能量开采,存在一定的问题:(1)多数油田的天然能量不充足;(2)能量发挥不均衡,初期大,油井高产,后期小;(3)油田的调整和控制困难; (4)采收率较低。
n 2.注水开发油田的主要优点:(1)能保持高产; (2)驱油效率高;(3)容易控制和调整;(4)采收率高;(5)经济效果好。
3-3 油田注水方式的选择o二、油田注水时间油田合理的注水时间和压力保持水平是油田开发的基本 问题之一。
n(一)油田注水时间的类型及特点1.早期注水(early-stage waterflooding)早期注水是在地层压力还没有降到饱和压力之前就及 时进行注水,使地层压力始终保持在饱和压力以上。
优点:使油井有较高的产能,有利于长期的自喷开 采,有利于保持较高的采油速度和实现较长时间的稳产。
不足:油田初期注水工程投资较大,投资回收期长。
3-3 油田注水方式的选择o二、油田注水时间n(一)油田注水时间的类型及特点2.晚期注水天然能量枯竭,即溶解气驱之后注水,称为晚期注 水,或二次采油。
优点:初期生产投资少,原油成本低。
对原油性质较 好,面积不大,天然能量比较充足的中小油田可以采用。
不足:油田稳产期短,自喷开采期也短,采收率相对 较低。
3-3 油田注水方式的选择o二、油田注水时间n(一)油田注水时间的类型及特点3.中期注水投产初期依靠天然能量开采,当地层压力下降到低于 饱和压力后,在气油比上升到最大值之前注水。
初期利用天然能量开采,在一定时机及时注水开发的 方法、初期投资少,经济效益好,也可能保持较长的稳产 期,并不影响最终采收率。
对地饱压差较大,天然能量相 对丰富的油田较适用。
3-3 油田注水方式的选择o二、油田注水时间n(二)注水时机的确定1.考虑油田本身的特征●油田天然能量的大小 ;●油田的大小和对油田的产量要求;●油田的开采特点和开采方式。
2.考虑油田经营者所追求的目标●原油采收率最高; ●未来的纯收益最高;●投资回收期最短; ●油田的稳产期最长。
第一章名词解释1.原油饱和压力:指在地层条件下,原油中的溶解气开始分离出来时的压力。
又称泡点压力。
2.溶解气油比(Rs):在油藏温度和压力下地层油中溶解的气量,m3/m3 。
3.压缩系数(Co):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单位体积地层油随压力变化的体积变化率,1/MPa4.体积系数(Bo):又称原油地下体积系数,是指原油在地下体积(即地层油体积Vf)与其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Vs)之比。
5.粘度(μ):当速度梯度为1时单位面积上流体的内摩擦力,单位:mPa.s。
6.稠油:指在油层条件下,粘度大于50 mPa.s,相对密度大于0.90的原油。
7.压缩因子(Z):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一定质量气体实际占有的体积与在相同条件下理想气体占有的体积之比。
8.地层水矿化度:单位体积地层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盐类、胶体的总含量,称为地层水矿化度,以mg/L或mol/L表示。
9.地层水硬度:是指地层水中所含Ca2+、Mg2+的量。
通常以1L地层水中含10mg的CaO或7.2mg的MgO为一度。
10.孔隙度(φ):是指岩石中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11.岩石的渗透性:在一定的压差作用下,储层岩石让流体在其中流动的性质。
其大小用渗透率(permeability)表示。
(1)绝对渗透率:指单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不与之发生物理化学作用的渗透率。
(2)有效渗透率:当岩石中有两种以上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某一相流体的通过能力,又称相渗透率。
(3)相对渗透率:当岩石中有多种流体共存时,每一种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以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12.油藏含油(水、气)饱和度:油层孔隙里含油(水、气)的体积与孔隙体积的比值。
13.束缚水饱和度(Swi)(1)束缚水:是指分布和残存在岩石颗粒接触处角隅和微细孔隙中或吸附在岩石骨架颗粒表面,不可流动的水,称为束缚水。
(2)束缚水饱和度:单位孔隙体积中束缚水所占的比例称为束缚水饱和度。
石油工程中的井下注水技术使用方法井下注水技术是石油工程中一种常见的增产方法,它通过在井口或井底部注入水来增加井底压力,改变油层物理性质,促进原油的采出。
井下注水技术在石油工程领域中应用广泛,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介绍井下注水技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井下注水技术的使用方法1. 选井井下注水技术的使用首先需要合理选择适合进行注水的油井。
一般来说,优先选择已经采出了一部分原油并形成水驱较大驱替成效的井。
此外,还需要考虑井口条件、油井产能、固井质量等因素。
2. 设备安装在确定进行井下注水之后,需要安装相应的设备。
这些设备包括注水管、注水井喉、阀门、压力表等。
注水管的选择需要考虑电缆、动力管线的布置。
注水井喉的选择需要根据井口的条件和安全要求进行合理设计。
3. 井下注水操作(1)注水剂的选择:根据具体的油田地质和水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注水剂。
常见的注水剂有淡水、海水、地表水等。
同时,还可以根据油井温度、地层类型、含油水井的物理性质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化学处理方法。
(2)注入水质控制:根据注水水质要求,对注水水源进行检验并控制水质。
注水水源必须满足一定的水质要求,以保证注水液体的纯净度和对油层的影响。
(3)注水井管理:在实施井下注水之前,需要对注水井进行管理。
包括井底封隔、井口连通首井的连接、套管的绝对压裂和固定等等。
这些管理工作可以增加注水井的注水效果,提高注水压力,从而增加原油采出。
4. 监测与调整井下注水后,需要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与调整。
监测可以采用人工值班巡检或自动控制设备进行。
监测主要包括注水井的注水速率和注水压力的变化。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注水井的正常运行。
二、井下注水技术的注意事项1. 井下注水安全井下注水技术操作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
操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工艺操作规范,正确使用设备,并及时检修维护,确保井下注水的安全运行。
2. 保护地下水资源井下注水操作需要注意保护地下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