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詹天佑(1)

詹天佑(1)

詹天佑(1)
詹天佑(1)

5 詹天佑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杰出、修筑、设计等词语。能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具体事例中的关键词、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感情朗读,并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与突破方法

1、教学重、难点:

抓住关键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学习方法:

通过读事例、画示意图、看插图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准备

1、自学生字新词。

2、学生搜集詹天佑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引入,揭示课题

①我们伟大的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英雄儿女一身正气,威武不屈,他们热爱祖国,用毕生精力报效祖国。今天我们将走近深怀赤子之心的爱国人士,去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②学习本组课文有哪些任务?(通过学习本组课文,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

③揭示课题:詹天佑

简介詹天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整体感知课文。

a.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b.交流哪些字词的读音和字形需提醒大家。

c .交流哪些句子不容易读好,需提醒大家注意。

②再读课文。

a.用“读了课文____________,我知道詹天佑_________。”交流读课文后了解的内容。

b.说说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

③简介京张铁路。(京张铁路,南起北京丰台,北至张家口,全长200千米。因为它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引起了帝国主义的垂涎,他们千方百计阻挠中国人自己建造京张铁路。)

三、了解背景,研读体会

①帝国主义国家是怎么阻挠和要挟的?请同学们自由读2-3自然段,读完后说说你的感受。交流时可参考以下句式:“当我读到__________时,我感到

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

②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a.“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

(1)指名几位学生交流感受。(引导学生从“刚……就……”,“阻挠”等词体会帝国主义的霸道、张狂)

(2)师补充:从1895年到1899年,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攫取了近1万公里的铁路修筑权。帝国主义控制的铁路修到哪里,他们侵略的魔爪就伸到哪里。在铁路附近,帝国主义国家竞相设厂开矿,掠夺中国的资源。他们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除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附有种种条件,包括控制铁路和沿线地区,以及运输军队等。

(3)感情朗读。

b.“他们提出一个条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

(1)指名交流感受。(帝国主义狂妄自大。)

(2)“要挟”是什么意思?(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帝国主义者利用我们的什么弱点,强迫我国答应他们的要求?(帝国主义这利用我国政府腐败、经济落后、技术薄弱的弱点,强迫我国答应由他们修筑京张铁路。)

c.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1)指名交流,其他同学补充。(帝国主义者看不起中国工程师,看不起所有的中国人。)

(2)引导学生扣住“笑话”“轻蔑”“还没有出世”等词理解。

d.“原来,从南口以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外国的工程师都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完成不了的。”

(1)指名交流感受。(由于环境太恶劣,修筑铁路非常困难。)

(2)指导感情朗读。

(3)刚才交流的内容是对当时环境的描写,都是詹天佑修筑铁路以前的事。能否删去?为什么?(不能;衬托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小结课文,激趣存疑

(1)从某种意义上说,铁路修筑权关系到民族、国家的命运!面对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和嘲笑,面对十分恶劣的自然环境,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

(2)詹天佑是如何主持修筑铁路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

六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詹天佑1-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詹天佑1(人教新课标)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阻挠.(ráo náo) 测绘.(huì fuì) 泥浆.(jiān jiāng) 竣.工(jùn zùn) 藐.视(mǎo miǎo) 岔.道(cà chà) 2.读准字音,写词语。 zǔnáocháoxiào ( ) ( ) yìránkòngzhì ( ) ( ) 3.在正确答案后打“√”。 (1)“恶劣”的“劣”读音为①liè( )②lüè( ) (2)“塑像”的“塑”读音为①suò( )②sù( ) (3)“狂风怒号”的“号”读音为①háo( )②hào( ) (4)“惹”,应查部首①艹( )②心( ) (5)“崖”,应查音序①y( )②Y( ) (6)“勉”,应查音序①M( )②m( )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接受艰巨的 ()() ()() 轻易地毅然的 ()()

5.比一比,再组词。 奖()挠() 浆()绕() 桨()饶() 讥() 肌() 饥() 6.选词填空。 宽阔辽阔开阔宽敞 (1)海燕穿过云层,飞向( )的大海。 (2)汽车疾驰在( )的公路上。 (3)多读书可以使我们的眼界更加( )。 (4)我们在( )的大礼堂里听报告。 嘲笑微笑 (5)李老师( )着对大家说:“明天我们去秋游。” (6)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 ),毅然接受了任务。 7.选择正确的答案。 (1)在争夺京张铁路修筑权时,“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错”在( ) A.低估中国人民,中国已有了自己的工程师。 B.他们不应该要挟清政府,应与清政府好好商量。 C.他们之间不该争夺,应该平分这个权利。 (2)外国报纸敢轻蔑地说我国无法修筑京张铁路的主要理由是( ) A.清政府腐败。 B.要挟未成而发火。 C.沿途高山深涧,连他们自己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

詹天佑1

《詹天佑》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枣园九年制学校张青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认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紧扣语言文字诵读、感悟、体会詹天佑的杰出与爱国。 3、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所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理解詹天佑开凿隧道的方法以及“人”字形铁路的设计思路。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的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板书课题)那你们知道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修筑京张铁路的吗?(詹天佑是在帝国主义国家的阻挠、要挟、嘲笑声中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 2、师:詹天佑正是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毅然决然的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所以我们说他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课件2)(板书:杰出、爱国)

二、品词析句、理解“杰出” 1、那么,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难?读读课文,你能找到吗?(板书: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2、师:勘测线路是修筑铁路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师:在这个过程中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怎么想的?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学生自读学习) 3、汇报交流 (1)他是怎样说的?(指名汇报)(课件3) 师:你从这些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师:请大家想象一下,他会在哪些场合说这样的话?(拓展引读) (2)他又是如何做的呢?(课件4) 师:是啊!詹天佑身先士卒、不怕危险、夜以继日、不耻下问,凭着这样的精神怎么会修不好京张铁路呢?让我们一起在朗读中再来感受一下。(学生齐读) (3)了不起的詹天佑,他这样说,这样做,源于他的一个信念,你们找到了吗?(课件5指名读) 师:从他的想法中,你明白了什么?(修筑好铁路的坚定决心,强烈的爱国之心)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一旦失败,会带来什么后果啊?(会遭到讥笑,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更会使全国人民都抬

《詹天佑》教材理解_1

《詹天佑》教材理解 (一) 詹天佑(1861――1919),广东南海县人,是我国近代科学与工程技术史上的先驱,也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知识分子。当时的总理大臣唐绍仪组织幼童留美,1872年,12岁的詹天佑考取了第一批赴美国留学幼童。在美国中学读书的时候,他发奋学习自然科学。1878年,17岁的詹天佑考入了美国著名的耶鲁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和铁路专业,毕业成绩优异。1881年回国,19岁的詹天佑在当时的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在他开始任职的八十天里,就完成了塘沽到天津铺轨任务。后来又建成了滦河大桥。1894年英国工程师研究会正式接纳詹天佑为会员。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1919年,詹天佑积劳成疾,不幸去世,终年才58岁。特别是他主持的京张铁路的建成,震惊中外,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振奋了民族精神,推动了铁路事业的发展。他在帝国主义列强面前不畏强暴,威武不屈,提出“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不受外侮,以自立于地球之上”的口号,代表了炎黄子孙百折不找、永不屈服的高尚的民族气节,永为后世楷模。 詹天佑和京张铁路的故事,是大家都熟知的。不过多数人不熟悉,在接手京张铁路工程之前,詹天佑已经为中国的铁路建设工作了近20个年头。其间,他参与了李鸿章计划修筑的天津至通州铁路的测量设计;参与了天津到山海关铁路的修筑;参与修建

了至今犹存的滦河大铁桥。 准确地说,“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不是京张铁路。1901年,慈禧结束逃亡返回北京,第一次坐火车给她留下良好印象。她提出,两年后要坐火车到西陵祭陵。于是清廷紧急筹措修建京汉铁路高碑店站到梁各庄皇陵的支线。时任关内外铁路总办的“留美幼童”梁如浩主持此事,他推荐了詹天佑。詹天佑崭露头角,在不易施工的冰天雪地,指挥工程迅速完竣。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独立修筑的铁路,虽然它只有37公里,而且颇具有讽刺意味:这是为一个人祭祖修筑的铁路。 张家口为北京通往内蒙古的要冲,京张铁路有显而易见的军事、经济和政治价值。修路的消息传出,在华势力最大的英国志在必得,视长城以北为其势力范围的沙俄也不相让,双方争持不下,最后达成协议:如果清廷不借外债,不用洋匠,全由中国人独立修筑,双方可都不伸手。在英俄看来,落后的中国完全无此能力,他们等待着中国人陷入僵局时来向他们求救。 这就是帝国主义的阻挠!在历史资料的分析后,我们完全理解詹天佑作为留洋回国且为政府官员,他的爱国之心昭昭。 (二) 詹天佑给他在美国读优童班时的家长诺索布夫人的三封信中表现的爱国热忱 1、 亲爱的夫人: …… 我现在为7个孩子的父亲——三女四男!我现在任“京张铁

20 詹天佑1

20 詹天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 1、准确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生同写课题,提示注意詹字的写法。 板书课题 2 0 詹天佑生齐读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钱学森》,同学们对钱学森了解的很深刻知道他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是我国的导弹之父。而对于詹天佑的却是所知甚少,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他自幼酷爱学习,1872年,12岁的詹天佑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班。在美国中学读书的时候,他发愤学习自然科学。1878年,17岁的詹天佑考入了美国耶鲁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和铁路专业,后来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毕业。1881年,年仅21岁的詹天佑抛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到了祖国。1888年,在当时的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在他刚刚开始任职的八十天里,就顺利地完成了塘沽到天津的铁路铺轨任务。后来,他又设计建成了滦河大桥。1894年,英国工程研究会正式接纳詹天佑为会员。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修筑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1916年获香港大学博士学位。1919年,詹天佑积劳成疾,不幸逝世,终年58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詹天佑》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1)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然后对照生字表自己识字。对于字音不好掌握的字要多读几遍,字形复杂的字要自己想办法记住它。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2)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生自由练读后指名朗读。 (2)学生质疑问难。小组内练读课文,指生接读课文。 3 、默读课文,填空: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我感受到()。 三、学生练写生字,师巡视指导,注意竣、攀、岔、勘的写法。全班交流,听写词语。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练读课文。

六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詹天佑1人教新课标(附答案)

六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詹天佑1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阻挠.(ráo náo) 测绘.(huìfuì) 泥浆.(jiānjiāng) 竣.工(jùn zùn) 藐.视(mǎo miǎo) 岔.道(càchà) 2.读准字音,写词语。 zǔnáocháoxiào ( ) ( ) yìránkòngzhì ( ) ( ) 3.在正确答案后打“√”。 (1)“恶劣”的“劣”读音为①liè( )②lüè( ) (2)“塑像”的“塑”读音为①suò( )②sù( ) (3)“狂风怒号”的“号”读音为①háo( )②hào( ) (4)“惹”,应查部首①艹( )②心( ) (5)“崖”,应查音序①y( )②Y( ) (6)“勉”,应查音序①M( )②m( )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接受艰巨的 ()() ()() 轻易地毅然的 ()() 5.比一比,再组词。 奖()挠() 浆()绕() 桨()饶() 讥() 肌() 饥() 6.选词填空。 宽阔辽阔开阔宽敞

(1)海燕穿过云层,飞向( )的大海。 (2)汽车疾驰在( )的公路上。 (3)多读书可以使我们的眼界更加( )。 (4)我们在( )的大礼堂里听报告。 嘲笑微笑 (5)李老师( )着对大家说:“明天我们去秋游。” (6)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 ),毅然接受了任务。 7.选择正确的答案。 (1)在争夺京张铁路修筑权时,“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错”在( ) A.低估中国人民,中国已有了自己的工程师。 B.他们不应该要挟清政府,应与清政府好好商量。 C.他们之间不该争夺,应该平分这个权利。 (2)外国报纸敢轻蔑地说我国无法修筑京张铁路的主要理由是( ) A.清政府腐败。 B.要挟未成而发火。 C.沿途高山深涧,连他们自己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 (3)“人”字形线路使火车容易爬陡坡的原因是( ) A.两个火车头,前拉后推。 B.火车有巨大的惯性。 C.“人”字形减缓了坡度。 8.阅读课文段落,回答问题。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___”把它画下来。 (2)用“___”画出文段中的排比句。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什么? (3)读文中画“——”的句子,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课《詹天佑》(1)

《詹天佑》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的: 1、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新词,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它们的含义。 3、默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结构,能给课文列提纲 4、培养学会收集资料和筛选资料的能力。 5、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能给课文列提纲 三、教学难点:能够比较概括的列出提纲。 四、课前准备:师生搜集关于詹天佑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了解人物 1、当我们乘坐火车经过八达岭的时候会看到这样一尊铜像。出示图片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詹天佑)板书课题注意詹(檐、瞻)佑的笔画2、齐读课题,你对文章以一个人的名字命名有什么看法?(这个人很重要、很不平凡)你想知道詹天佑点什么?(预设了解生平、写了一件什么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了一些关于詹天佑的材料。谁能用一句话来介绍你所了解的詹天佑。 (预设:A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B他主持修了京张铁路。是中国铁路之父。是中国近代工程之父) 3、修建京张铁路是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京张铁路始建于哪一年?(1905年)孩子们,今年是哪年?(2013年)你发现了什么?京张铁路已经是年满一百零八年周岁的老人了。(出示) 在它100周岁的时候,北京市和河北省举行了一系列庆祝活动。 10月15日,北京市文化广场举行纪念大会暨大型文艺演出; 10月15日上午,张家口火车南站举行詹天佑铜像建塑落成揭幕仪式;

10月期间,京张铁路肇建百年电视专题片在河北、北京等电视台播放) 读了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感受? 5、一条铁路的诞生,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为什么京张铁路在咱们中国人心头有这样重的分量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抓住主线,理清脉络。 1、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思考: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 2、检查生字词: 出示第一组词:阻挠要道要挟联结 结、要的字音 要挟的意思:(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 联系上下文理解要挟的意思并用上这四个词。(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是联结我国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帝国主义出面阻挠,并要挟清政府如果中国人自己修就不再过问)] 出示第二组词:嘲笑——讥笑(看不起笑话对方) 藐视——轻视(轻视小看) 指导蔑、藐的字形 看了以上两组词你想说点什么?(帝国主义对于詹天佑来主持修京张铁路很是看不起) 出示第三组词高山深涧悬崖峭壁狂风怒号黄天漫沙 恶劣 1)号、劣的字音 2)看了这组词你有什么感受?(自然环境、气候环境十分恶劣) 这一带叠峦崇嶂,悬崖峭壁,世界罕见,坡度极大,南口和八达岭的高度相差1 80丈) 出示第四组词周密——精细攀山越岭勘测线路开凿隧道 (周到细密)(精确细密)(堪) 出示第五组词 竣工——完工 竣的同音字:俊骏郡峻 3、浏览读课文:(1)詹天佑是怎样的人?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画出来。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杰出是什么意思?(才能、成就出众,超过一般人。)(技术)爱国是(情感) (2)为什么这样说呢,本文通过一件具体的典型事例来表现詹天佑的品质的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叙述这件事的?分一下段,补充段意,并说说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出示提纲纸(1)第()自然段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第()自然段 (3)第()自然段游客赞叹不已

《詹天佑》(1)

《詹天佑》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习惯和能力。 【重点难点】 1.熟悉课文内容,激情文章脉络。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法学法】 教法:教会学生搜集资料,组织学生阅读勾画,体会感悟。 【教学准备】 教学设计+演示文稿 【预习内容】 搜集关于詹天佑的资料,并誊写在语文课本上。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中国近代百年的耻辱史中,曾经涌现了许多爱国人士。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天让我们认识一下这位伟大的爱国工程师。 (课件:詹天佑画像。) 1.同学们,你们知道图中的人物是谁吗? 2.有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这位人物。 二、自主学习 1.自由快速朗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对子之间读一读,读准读正。(课件:字词) 2.思考: (1)詹天佑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本文通过哪几件事来写詹天佑的? 3.教师巡查学生预习和自学情况。 三、合作探究 1.默读2、3自然段,思考: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 2.小组交流:当时国际上情况如何?当地情况如何?全国反应如何? 3.教师巡查学生学习情况,适当点拨。 四、交流展示 1.各组派代表陈述自己的观点。 国际上情况: 当地的情况: 全国的反应: 2.当时的环境(社会环境)描写对詹天佑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3自然段。(激情澎湃) 五、总结体会 1.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3自然段,体会文中表达的情感。 2.学生说收获,教师来总结。 六、达标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阻挠毅然铲除要挟岔道 2.改正错别字。 阻挠成功攀山越岭 经常艰巨赞叹不已 3.缩句。 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缩句:

詹天佑案例1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詹天佑一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詹天佑主持修筑了京张铁路。板书:京张铁路 .对于京张铁路来说, 2005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京张铁路动工整整一百周年!为了纪念这一伟大时刻, 北京市和河北省政府举行了一系列大型活动。请看大屏幕: 10月15日,张家口市文化广场举行纪念大会暨大型文艺演出。 10月15日上午,张家口火车南站举行詹天佑铜像落成揭幕仪式; 10月期间,京张铁路肇建百年电视专题片,在河北、北京等省市电视台播放; 10月12日开始,“詹天佑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展演周”将在张家口市大众电影院拉开帷幕; 10月13日,发行1000套京张铁路肇建百年纪念邮品。 4.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法? 师:老师看了之后,也同样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一条铁路的诞生,为什么那么重要?我们为什么要如此隆重地纪念它呢?就让我们到《詹天佑》这篇课文中寻找答案。 初读:回顾难忘岁月 1.接下来,我们认真地读课文。想一想,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带领工程人员都做了哪些事情? 3.梳理文章脉络:读了课文,请告诉老师,从1905到1909年这四年 中,詹天佑带领工程人员,做了哪几件事情? 4.学生读后交流。教师引导概括,并板书: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边板书边指导“勘测”的写法,提示“隧”字的读音。 品读:再现动人细节 (一)刚才,我们匆匆地回顾了一百年前的那段难忘的岁月,对詹天佑修筑铁路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在修筑铁路的四年也就是1400多个日子里,有许许多多让人难以忘怀的动人细节。下面,就让我们走近施工现场。(学生细读4-6自然段,圈圈画画, 思考, 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有哪些细节, 让今天的我们深有触动?) (二)组织交流,抓住关键语句,通过对重点词语的推敲,让学生展开想象反复朗读,体会詹天佑在修筑铁路过程中的爱国精神、杰出智慧、顽强毅力、以身作则、与工人同甘共苦等优秀品质。 交流预设: 片段一: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詹天佑(1)

《詹天佑》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报国的的思想感情以及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的意识。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句。 3、以詹天佑这个人物为拓展点,为本组综合性学习积累素材。 教学重点: 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 难点理解: 两种开凿隧道方法的好处以及“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妙处。 教学过程: 导入课文,建构阅读话题。 1、通过预习回答三个问题:詹天佑是谁——京张铁路的设计施工者(板书“詹天佑”,请同学们介绍介绍关于詹天佑的资料。)京张铁路修建于哪一年——1950年。 距现在有多少年——100多年(介绍京张铁路的资料。) 2、解释重点生字词,初步理解“阻挠”:“要挟”、“藐视”、“勘测”、“主 持”、“经纬仪”、“竣工”等生词的涵义。 , 初读课文: 1,说说主要内容,分层,(写板书)为后面深入课文做准备。 2,梳理文章脉络:从1905至1909年这四年中,詹天佑带领工程人员做了哪几件事,为第二部分分层,拟小标题。同桌交流,一起汇报,教师总结: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写板书) 3,詹天佑在修路途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样应对的。 4,画图,理解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和开凿隧道的方法。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图,为大家讲解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和开凿隧道的方法。 深入课文: 5,为什么“冬冬”说做事常常只求“大概”、“差不多”不好。(结合课文来理解)找到原处,全班齐读 6,勾出文中描写詹天佑所想、所说、所做的句子,与大家分享,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认为詹天佑是一个怎样的人。(写板书) 7,列提纲 1、介绍詹天佑(1自然段) 2、主持修铁路的起因(2至3自然段) 3、主持修铁路的过程(4至6自然段) 4、铁路提前两年竣工(7自然段)

詹天佑(1)

5 詹天佑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杰出、修筑、设计等词语。能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具体事例中的关键词、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感情朗读,并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与突破方法 1、教学重、难点: 抓住关键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学习方法: 通过读事例、画示意图、看插图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准备 1、自学生字新词。 2、学生搜集詹天佑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引入,揭示课题 ①我们伟大的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英雄儿女一身正气,威武不屈,他们热爱祖国,用毕生精力报效祖国。今天我们将走近深怀赤子之心的爱国人士,去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②学习本组课文有哪些任务?(通过学习本组课文,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 ③揭示课题:詹天佑 简介詹天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整体感知课文。 a.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b.交流哪些字词的读音和字形需提醒大家。

c .交流哪些句子不容易读好,需提醒大家注意。 ②再读课文。 a.用“读了课文____________,我知道詹天佑_________。”交流读课文后了解的内容。 b.说说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 ③简介京张铁路。(京张铁路,南起北京丰台,北至张家口,全长200千米。因为它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引起了帝国主义的垂涎,他们千方百计阻挠中国人自己建造京张铁路。) 三、了解背景,研读体会 ①帝国主义国家是怎么阻挠和要挟的?请同学们自由读2-3自然段,读完后说说你的感受。交流时可参考以下句式:“当我读到__________时,我感到 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 ②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a.“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 (1)指名几位学生交流感受。(引导学生从“刚……就……”,“阻挠”等词体会帝国主义的霸道、张狂) (2)师补充:从1895年到1899年,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攫取了近1万公里的铁路修筑权。帝国主义控制的铁路修到哪里,他们侵略的魔爪就伸到哪里。在铁路附近,帝国主义国家竞相设厂开矿,掠夺中国的资源。他们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除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附有种种条件,包括控制铁路和沿线地区,以及运输军队等。 (3)感情朗读。 b.“他们提出一个条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 (1)指名交流感受。(帝国主义狂妄自大。) (2)“要挟”是什么意思?(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帝国主义者利用我们的什么弱点,强迫我国答应他们的要求?(帝国主义这利用我国政府腐败、经济落后、技术薄弱的弱点,强迫我国答应由他们修筑京张铁路。) c.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1)指名交流,其他同学补充。(帝国主义者看不起中国工程师,看不起所有的中国人。)

詹天佑(1)

5 詹天佑 【学习目标】 1.通过抓住重点段落和关键句子,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结构。 2.结合具体事例,体会关键词句在展现詹天佑杰出才华和爱国精神等方面的作用。 3.了解两种开凿隧道的不同方法和人字形线路设计的示意图,体会詹天佑卓越的建筑才能!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史中,曾经涌现出了很多的爱国人士,像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伟大的工程师詹天佑。(生齐读课题,师板书课题) 二、字词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自由朗读课文,并且思考:从第一段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课文剩下的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品质(杰出爱国)事迹(主持修筑京张铁路)意义(第一条完全)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呢?(自豪) 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的情感齐读第一段。 2.课文剩下的部分讲了哪些内容呢?谁来汇报学习单第四项学习内容?在第几段讲到的? 总结:大家看课文的结构是什么?对,课文就是按照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的写作方法来安排材料的。 三、学习第2—3自然段 1.课前同学们已经查阅了有关詹天佑以及京张铁路的资料,谁能来说说你整理的资料? 交流资料,老师介绍资料: 大家请看大屏幕,这就是京张铁路,南起北京丰台,北至张家口,全长200

千米。因为它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所以引起了帝国主义的垂涎。 1.那么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修筑京张铁路的?请同学们自由读2—3自然段,读完后说说你的感受。 预设(1)阻挠 师:真是欺人太甚了!你来给大家读一读吧。 为什么争夺铁路的修筑权,就能控制我国北部? 补充资料:从1895年到1899年,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掠夺了近1万千米的铁路修筑权。帝国主义控制的铁路嗅到哪里,他们侵略的魔爪就伸到哪里。在铁路附近,帝国主义国家争着办工厂、采煤矿,掠夺我国的资源。他们在我国修筑铁路,除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控制了铁路和沿线的地区。 你从中明白了什么?所以,他们极力干涉,争夺修筑权。 预设(2)要挟 师:多么丑恶的嘴脸,不但千方百计的阻挠,还妄想着让我们去求助于他们。同学们,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此刻的感受吧! 预设(3)外国报纸 他们看不起的仅仅是中国工程师吗?更是对所有中国人的蔑视和嘲笑,是对我们国家的侮辱。谁能带着愤怒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 预设(4)过渡:其实他们的话里还隐含着一个事实?这也说明了詹天佑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接受任务的?你发现了吗?文中是怎么说的? 环境是如此恶劣,我们真为詹天佑捏一把汗呀!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预设(5)全国的反映如何?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想象一下当时中国人民会怎样议论呢?大家心情如何?对詹天佑呢?谁能把全国人民的这种心情读出来? 2.总结:同学们,从某种意义上说,铁路修筑权的争夺,就是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命运的抗争!面对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和恶劣的自然环境,带着全国人民的期盼,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齐读)可谓临危受命,为国分忧! 3.

《詹天佑》其它杂项_1

《詹天佑》其它杂项 现在,有许多同学在课余和书本交上了朋友,往往得到了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就爱不释手,恨不得一口气把它读完,常常连吃饭、入厕、睡觉也不肯放手。可惜,其中不少同学阅读书籍,往往只追求紧张、生动的故事情节,甚至读到写景部分,一跳而过。如此读法,尽管书一本本读得很多,却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学不到真正的知识,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要想读书收益,和好书交上真正朋友,最佳的办法就是学会写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能促使你认真读书,积极动脑筋思考,加深对文章作品的印象,提高你的思想认识和读写能力。 读书笔记的写法有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是摘录式。把自己认为重要、有实用价值的历史典故、名言警句、新鲜的词语或生动精彩的片断等分类抄录下来。摘录时要做到少而精,并在末尾注明出处。 二是眉批式。凡自己的书籍,可在读书时用笔圈圈、点点、划划、写写,运用一套相对固定的标记符号。例如,在生字的下面用“——”标出,查阅字典后注上拼音;在一些精彩的句段下面用“”点明;需要认真思考的地方用“?”注上;在书空白处,扼要写上对某一句段的评析。 三是提要式。要求经过对文章的分析,归纳,用自己的话写出内容提要。 四是心得体会式。也就是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仔细地

回味一下,然后把自己受到的教育和启发,产生的感想和见解、真情实感写下来。写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两个字,一个是“读”,就是要把文章读懂,这是首要的,连文章也没读懂,那怎么谈得上写“感”呢?另一个就是“感”,要有感而发,千万不要空泛的议论。这一点有的同学做得好,有的同学却不注意。 有一位同学读了《詹天佑》后的感想是这样写的: 读了《詹天佑》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詹天佑是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1905年,他在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情况下,在帝国主义的嘲笑声中,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这正是他爱国主义的表现,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詹天佑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晚上在油灯下绘图计算,和工人同吃同住,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他克服种种困难,使铁路提前两年竣工。想想自己,做数学习题的时候,常常害怕困难,抄袭同学的答案,比比詹天佑,我多惭愧呀!我决心以詹天佑为榜样,长大了也为祖国争光。 这篇短短的“读后感”,既要表达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自己学习的榜样,又要叙述自己被詹天佑“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所感动,其结果,文章内容显得分散、干巴巴,倒像是一份“决心书”。 由此可见,写读后感一定要选择自己感触最大和体会最深的一点来写,应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当然,写的时候还要善于联想,依照原文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结合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