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讲稀缺性与微观经济学(1)

第一讲稀缺性与微观经济学(1)

中级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ANSWERS 1 The Market 1. Suppose that there were 25 people who had a reservation price of $500, and the 26th person had a reservation price of $200. What would the demand curve look like . It would be constant at $500 for 25 apartments and then drop to $200. 2. In the above example, what would the equilibrium price be if there were 24 apartments to rent What if there were 26 apartments to rent What if there were 25 apartments to rent . In the ?rst case, $500, and in the second case, $200. In the third case, the equilibrium price would be any price between $200 and $500. < 3. If people have di?erent reservation prices, why does the market demand curve slope down . Because if we want to rent one more apartment, we have to o?er a lower price.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have reservation prices greater than p must always increase as p decreases. 4. In the text we assumed that the condominium purchasers came

用微观经济学原理浅析生活中的现象资料讲解

用微观经济学原理浅析生活中的现象

用微观经济学原理浅析生活中的现象 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基本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生活?不得不承认,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已经彻底被“经济”所“挟持”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所作所为,全都与经济活动有关,不得不承认,在学习微观经济学之前,对现实中的一些涉及经济现象的问题不甚了解。 从利润最大化原理浅析身边的现象 当生活中的一些商品涨价或者是降价,只是模糊地知道是因为需求与供给大小关系的问题。现在就可以用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了。 在我的家乡烟台,依赖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水果种植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几年前在我的家乡还是会看到大片大片苹果树林,但是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几年后在它们长得还很茂盛的时候有的却被砍掉了,最初只是知道因为苹果价格下降,果农赔钱,不得不另谋出路,这种见解是比较浅显的,现尝试用微观经济学原理加以解释之,即利润最大化原理以及市场机制原理。 像是苹果这一类的农产品的供给市场属于竞争性市场,果农们是在MC=MR=P 的时候在短期达到利润最大化的,刚开始的苹果价格为P1,超过了平均成本,(P1—AC1)*Q>0,果农得到了经济利润,于是被利润驱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种苹果,而且种的数量也是逐步增多的,市场上苹果的供给越来越多,使得由市场需求和供给决定的苹果价格趋于下降,价格降到了P2,位于平均成本和平均可

变成本之间(P2—AC2)*Q2<0,但这时果农们还是会继续种植,因为总收益大于总可变成本,只有这样才能收回部分固定成本,使之不会成为沉淀成本,这样的决策对于果农们来说才是理性的,供给量继续增加,价格继续下降,当降到P3时,果农们就会放弃种植了,因为(P3—AC3)*Q3<(P3—AVC)*Q3<0,果农们已无利可寻,如果还不停止种植,则全部收益连可变成本都无法收回,更谈不上对不变成本的弥补了。而事实上,只要果农停止种植,就会将可变成本将为0,显然,此时不种植要比种植强,便会出现果树被砍,数量减少。 据我们所知,市场机制是指在一个自由市场里,价格会不断变化直到市场出清为止——即直到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为止,这也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刚开始,苹果的供给是属于短缺的,价格位于P1,果农就会试图扩展种植规模,增加苹果供应量,所以一时间苹果树被大量种植,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直到P2,是处于市场出清的状态的,市场上对苹果的需求等于供给,但是市场信息不完善,果农们自然也不知道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关系,继续种植,使得供给大于需求,超过了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造成生产过剩,为了售出这些过剩的苹果,果农们不得不开始降低他们的价格,最后价格将下降,需求量将会上升,供给量将下降,亦即会有大量的苹果树被砍,直到达到均衡价格P2。

中级微观经济学-考试试题

《中级微观经济学》 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20分) 1、市场均衡 市场均衡意味着市场出清,即所有消费者在愿意支付的市场价格上都买到了所需商品,而生产者也在该价格水平上卖出了其愿意出售的全部商品。 2、边际分析法 一种经济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法指把追加的支出和追加的收入相比较,二者相等时为临界点,也就是投入的资金所得到的利益与输出损失相等时的点。 3、稀缺 稀缺性指物品现有的数量不能满足对它的需求。分为相对稀缺和绝对稀缺,经济学中研究的是相对稀缺。 4、机会成本 是衡量我们作出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东西。一项决策的机会成本是作出某一决策而不作出另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东西。还指厂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 5、规模经济: 指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而引起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规模经济反映的是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6、自然垄断(又称自然独占) 指整个市场需求只要有一个企业就能得到满足,而不需要两个或更多的企业参与生产的垄断。自然垄断

由于规模经济而存在,垄断厂商的成本低于由多个厂商生产的成本。 7、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即总效用的增量。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称为边际效用。 8、边际成本: 指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 9、边际收益 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它可以是正值或负值。 10、消费者均衡 指在既定收人和各种商品价格的限制下选购一定数量的各种商品以达到最满意的程度。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 11、生产可能性曲线 指在技术知识和可投入品数量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得到的最大产量。 12、需求价格弹性 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做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不确定性和博弈论)【圣才出品】

第11章不确定性和博弈论 11.1 复习笔记 一、风险和不确定性经济学 1.投机原理 (1)投机的原因及含义 一般而言,市场上的产品价格每月都在波动,劳动、土地、机器和燃料等投入品的价格常常有很高的不稳定性;竞争对手的行为也无法提前预知。企业当前投资的实质在于为未来的利润积攒财富,以备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投机包括对有价值物品或商品的买卖,是从市场价格的波动中谋取利益的一种活动。通常,一个投机者现在买入一种商品,为的是将来在这种商品价格上涨时卖出,以期获得利润。投机是一种风险行为,即使是有经验的投机者有时也会因为错误的估计而遭受损失。 (2)投机的形式 ①套利和地区价格形式 最简单的投机活动是降低或消除地区差价。在这种情况下,商人在某一市场买入的同时,以较高的价格在另一市场卖出。这种活动被称为套利,它在一个市场上买入一种商品或资产,为的是马上在另一个市场上卖出,从而在价差中获得利润。 套利活动就是同时与不同地区的经纪人通话,以找出微小的差价,力图通过低价购买和高价售出来获取利润。套利活动有助于拉平完全相同的产品在不同市场上的价格差别。套利体现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即在获取利润的动机的诱惑下,消除不同市场价格差异,促进市场功能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

投机致力于确立某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上的价格范式。但未来难以预测,从而使这种价格范式不那么完美,即总是处在一种不断受到破坏而自身又不断地重新构建的均衡之中。投机揭示了看不见的手的法则在起作用。通过拉平供给量和价格,投机实际上在提高经济效率。通过将商品从数量丰盛的时期转移到数量稀缺的时期,投机商在价格和边际效用低的市场购进商品,又在价格和边际效用高的地方卖出。投机商们在追求他们私人利益(利润)的同时,提高了公共经济福利(总效用)。 ③投机的经济作用和影响 投机市场不仅从时间上和空间上促进了价格及配置形式的改善,还有助于风险的转移。这些任务都是由那些想从价格变动中获利的投机商所完成的。事实上,这表明了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即将商品从其数量丰盛(价格低)时期向数量稀缺(价格高)时期进行重新配置。理想的投机对于减少消费量的变化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个人都表现出边际效用递减的情况下,投机可以提高总体效用和分配效率。 投机活动的经济作用就是将各种商品从数量丰富的时期“运送”至商品稀缺的时期。这种“运送”将会跨越空间、时间或者不确定的自然因素。具体而言,投机就是在商品数量充足、价格低的时间或地点买进,然后在商品数量稀缺、价格高的时间或地点卖出。 投机市场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让人们通过套期保值分摊风险。套期保值是通过对所拥有的一种商品作对冲交易来降低风险。套期保值通过作对冲交易来回避价格波动的风险。 2.风险、不确定性和保险 (1)人们的风险偏好 一般地说,人们都不愿冒风险,总是想要避免各种消费和收入的不确定性。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对于不确定的消费水平来说,人们更喜欢做有把握的事情。也就是说,

微观经济学原理答案

第一章 4你在篮球比赛的赌注中赢了100美元。你选择现在花掉它或者在支付5%利率的银行账 户中存一年。现在花掉100美元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呢? 答:现在花掉100美元的机会成本是在一年后得到105美元的银行支付(利息I本金)0 5你管理的公司在开发一种新产品过程中已经投资500万美元,但开发工作还远远没有完 成。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你的销售人员报告说,竞争性产品的进人使你们新产品的预期销售额减少为300万美元。如果完成这项开发还要花费100万美元.你还应该继续进行这项开 发吗?为了完成这项开发你应该最多花费多少? 答:还应该继续这项开发。因为现在它的边际收益是300万美元际成本是100万美元。 9?你的室友做饭比你好,但你清扫房间可以比你的室友快。如果你的室友承担全部做饭工 作.你承担全部清扫工作,这比你们平均分摊每一项工作时你要花费的时间多了. 还是少了,试举一个类似的例子,说明专业化和贸易如何使陶个国家的状况变得更好。 答:我们俩各自承担自己擅长的丁作比我们平均分摊每一项工作时,我要花费的时间 少了,因为婉熟的技巧使工作效率提高。 举例:假设A国比B国擅长生产丝绸,而B国生产皮毛制品的效率比A国高.如果A国专门生产丝绸,B 国专门生产皮毛制品,由于它们各自在相关生产上的优势. 会使两种商品的 生产率提高.有更多的丝绸和皮毛制品在市场上供应。这样,A、B两国间的专业分工和相 互贸易使两国消费者有更多的丝绸和皮毛制品可供消费,两国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 11.解释下列每一项政府活动是出于关注平等的动机还是出于关注效率的动机。在关注效率 的情况下,讨论所涉及的市场失灵的类型。 A管制有线电视频道的价格。 答:这是关注效率,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市场势力的存在。可能某地只有一家有线电视 台,由于没有竞争者,有线电视台会向有线频道的消费者收取高出币场均衡价格的价格,这是垄断。垄断市场不能使稀缺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在这种情况下,规定有线电视频道的 价格会提高市场效率。 B向一些穷人提供可用来购买食物的票证。 答:这是出于关注平等的动机,政府这样做是想把经济蛋糕更公平地分给每一个人。 C在公共场所禁止抽烟。 答:这是出于关注效率的动机。因为公共场所中的吸烟行为会污染空气.影响周围不 吸烟者的身体健康,对社会产生了荷害的外部性,而外部性正是市场失灵的一种情况. 而这也正是政府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原因。 D .把美孚石油公司(它曾拥有90%的炼油厂)分解为几个较小的公司。 答:出于关注效率的动机,市场失灵是由于市场势力。美孚石油公司在美国石油业中 属于规模最大的公司之一,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很容易形成市场垄断。垄断市场的效率低于竞争市场的效率。因此,政府出于关注效率的动机分解它。 E对收入高的人实行高个入所得税税率。 答:出于关注平等的动机,让高收入者多缴税.低收入者少缴税.有助于社会财富在 社会成员中更公平的分配。 F.制定禁止酒后开车的法律。 答:出于关注效率的动机,市场失灵是市场外部性造成的。酒后开车对其他人的生命

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微观经济学》期末综合测试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机会成本: 2、价格歧视: 3、纳什均衡: 4、恩格尔定律: 5、帕累托最优: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规模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 B.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规模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 C.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 D.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 2、按照古诺模型,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 A.双头垄断者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相互依赖性 B.每个双头垄断商都假定对方保持产量不变 C.每个双头垄断者假定对方价格保持不变 D.均衡的结果是稳定的 3、相对于市场分配而言,下列哪一种情况减少了收入或财产分配的不平等状况。() A.政府向穷人的转移支付 B.累退所得税

C.大量的遗产 D.婚姻的门当户对 4、下列命题中哪一个是规范经济学的命题。() A.征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B. 1982年8月政府把贴现率降到10% C. 1981年失业率超过9%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已超过30000美元 5、已知消费者收入是100元,商品X的价格是10元,Y的价格是3元,假定他打算购买7单位X和10单位Y,这时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50和18。如果要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 A.增加X购买,同时减少Y的购买 B.增加X购买,同时增加Y的购买 C.减少X购买,同时增加Y的购买 D.减少X购买,同时减少Y的购买 6、某厂商每年从企业的总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为自己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报酬,这部分资金被视为()。 A.显成本 B.隐成本 C.会计成本 D.经济利润 7、在囚犯的两难选择中,()。 A.双方独立依照自身利益行事,导致最好的结果 B.双方进行合作,得到了最好的结果 C.双方独立依照自身利益行事,导致最不利的局面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中级微观经济学考试试题复习资料完整版

一.简答题 1.机会成本相关 答: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在稀缺性的世界中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放弃其他东西。一项选择的机会成本,也就是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机会成本是指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当把一定资源用于某种产品生产时所放弃的用于其他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 2.劣等品和低档品的逻辑推导(P78) 答:低档品或劣等品(inferior goods):指消费量随收入的上升而下降的物品。 对于正常商品,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因此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对于低档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同向变动,但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的作用,总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动,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吉芬商品,替代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通向变动,收入效应极大地大于替代效应,使总效应与价格同向变动,其需求线向右上方倾斜。 二.计算题 1.生产理论:已知企业的生产函数要素价格需求函数企业生产量 求:市场长期均衡的产品价格和企业数量 EG A: 已知生产函数为Q=KL-0.5L2—0.32K2,其中Q表示产量,K表示资本,L表示劳动,若 K=10,求: (1)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 (2)分别计算出当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厂商雇佣的劳动量。

(3)证明当APL 达到最大值时,APL=MPL=2 AN A: (1)TP=Q=10L-0.5L^2-30 把K=10带进去 边际产量(MPL )函数 就是上式对L 求导。MPL=10-L 平均产量(APL )函数 就是总产量除以投入的劳动。APL=TP/L=10-0.5L-30/L (2)当TP 最大时,MPL=0。令MPL=10-L=0 ,解得L=10,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10时,劳动的总产量TP 达到极大值。 当APL 最大时,是APL 与MPL 相交的时候。令APL 的导数=0,解得L=2倍根号15(负值舍去),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2倍根号15 时,劳动的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 当MPL 最大时,是TP 以递减的速度增加。由MPL=10-L 可知,边际产量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考虑到劳动投入量总是非负的,所以劳动投入量L=0时,劳动的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 (3)当劳动的平均产量APL 达到极大值时,一定有APL=MPL 。由(2)可知,当L=2倍根号15 时,劳动的平均产量APL 达到极大值, 即相应的极大值为 APLmax=10-0.5 * 2倍根号15-30/2倍根号15 =10-2倍根号15 又因为APL 达到极大值,有APL=MPL 所以 边际产量函数MPL=10-2倍根号15 很显然,当APL 一定有极大值时,APL=MPL=10-2倍根号15 EN B: 5.某完全竞争行业中每个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为 。假设市场需求函数是。试求市场的均衡价格,数量和厂商数目. 解:已知LTC q q q =-+3248,则LAC q q =-+248,欲求LAC 的最小值,只要令d d LAC q =0,即 q -=240,q=2。 当每个厂商的产量为q=2时,长期平均成本最低,其长期平均成本为:224284LAC =-?+=。当价格p 等于长期平均成本4时,厂商既不进入,也不退出,即整个行业处于均衡状态。故行业长期供给函数即供给曲线是水平的,行业的长期供给函数为p=4。 需求曲线为d Q p =-2000100,而行业的供给函数为p=4。 所以行业需求量d Q =-?=200010041600 。 由于每个厂商长期均衡产量为2,若有n 个厂商,则供给量QS=2n 。行业均衡时,Qd=QS ,即 1600=2n ,n=800。故整业行个均衡价格为4,均衡产量为1600,厂商有800家。 EN C . 某竞争 行业所有厂商的规模都相等,都是在产量达到500单位时达到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4元,当用最优的企业规模生产600单位产量时,每一个企业的短期平均成本为4.5元,市场需求函数为 ,供给函数为Q =40000+2500P ,求解下列问题: (1)市场均衡价格是多少?该行业处于短期均衡还是长期均衡? (2)当处于长期均衡时,该行业有多少厂商?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版)

微观经济学重点概念 1. 经济人 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2. 需求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3. 需求函数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 4.供给 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5.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6. 均衡价格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7.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8.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9. 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内生变量指一个经济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 10.静态分析 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11.比较静态分析 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 12.动态分析 需要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间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13.弹性 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动时,由它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14.弧弹性 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15.点弹性 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6.需求的价格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17.供给的价格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

上海财经大学中级微观经济学试卷二复习课程

上海财经大学中级微观经济学试卷二

诚实考试吾心不虚 ,公平竞争方显实力, 考试失败尚有机会 ,考试舞弊前功尽弃。 上海财经大学《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考试卷(B )闭卷 课程代码 101560 课程序号 0996 / 1065 2013 ——2014 学年第 2 学期 姓名 学号 班级 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并签名承诺。一旦您签名,将作为诚信承诺的依据,若您在考试过程中出现舞弊行为,将按照学校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若您拒绝进行诚信承诺,将取消考试资格。 考试结束后,考卷必须与答题纸同时上交。未上交考卷,或没有诚信签字的考卷将计以零分。 诚信承诺书 我谨以至诚承诺,在此次考试过程中,我绝无任何舞弊行为,也绝不帮助他人舞弊。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I. 选择题 (每个2分) 1. 一个企业的生产函数是f(x; y) = 20x 3/5y 2/5.该企业的等产量线在点(x; y) = (80; 10)的斜率是(选择最接近 的一个): a. -8. b. -1.50. c. -0.67. d. -0.19. 2. 一个竞争性,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使用两种生产要A 和B 。它的生产函数是F(A; B) = A 1/2+B 1/2。生产的产品价格为每单位$5。生产要素A 的价格是每单位$1,当产品价格上升到每单位$6,但是要素价格保持不变时: a. 它将会增加购买生产要素A 11/4单位。. b. 它将会增加购买生产要素A 9/4单位。. c. 它将会增加购买生产要素A 3/4单位。 ……………………………………………………………装 订 线…………………………………………………

(期末必背)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从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整理出来的。希望能有用。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商品的需求曲线:根据需求表中商品的不同价格—需求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量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够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商品的供给曲线:根据供给表中商品的不同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均衡:最一般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均衡价格: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应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需求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经济理论:在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对现实的经济事物进行的系统描述。 经济模型: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 内生变量: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的变量。 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的关系: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而外生变量不能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参数: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也可以理解为可变的常数。 弹性:一般来说,只要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我们就可用弹性来表示因变量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度。 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化比例÷自变量的变动比例 需求的价格弹性: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简单的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中级微观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简述题 1.如果我们看到在(1y ,2y )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消费者却选择了(1x ,2x ) ,那么,(1x ,2x ) (1y ,2y )的结论是否正确?(第二章,题1) 答:不正确,因为也可能是消费者恰好在这两个消费束之间无差异。也就是说,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我们只能断定(1x ,2x ) (1y ,2y ),这是弱偏好。对本题加上什么样的假设前提,题目中的断定就是正确的?如果加上消费者的偏好是严格凸的这一限制条件,断定(1x ,2x ) (1y ,2y )就是正确的。因为严格凸性条件下,最优解若存在则只有一个。 2.若某个消费者的偏好可以由效用函数22121122(,)10(2)50u x x x x x x =++-来描 述,那么对消费者而言,商品1和商品2是完全替代的吗?为什么?(第二章,题5) 答:两种商品完全替代即它们的边际替代率为常数。边际替代率是在消费者保证效用相等的条件下,用一种商品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比率。因此有: 商品1的边际效用为MU 1=du /dx 1=10(2x 1 +2 x 2) 商品2的边际 效用为MU 2= du /dx 2=10(2x 1 +2 x 2) 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MRS 12= MU 1 / MU 2 =1。满足完全替代品的效用函数特征,因此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3.假定消费者购买x 和y 两种商品,起初, x x y y MU P MU P = ,若x P 下降,y P 保持不变,再假定x 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则y 的购买量会不会发生变化?(第三章,题3) 答:原来消费处于均衡状态。设消费者花在x 商品上的支出为1m ,则 1x m p x =。对该式求x p 的导数有, 11x x x x x p dm dx dx p x x dp dp dp x ?? =+=+???? ,因x 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绝对值),所以有 1 0x dm dp <,即随着价格下降,消费者花在x 商品上的支出会增加。那么,消费者花在y 商品上的支出会减少,从而y 的购买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习题详解(第5章-不确定性与消费者行为)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 第5章不确定性与消费者行为 课后复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如果一个人是风险规避者,这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有些人规避风险,而有些人又爱好风险? 答:(1)风险规避者指的是那些在进行风险投资时愿意得到与期望报酬等同的确定报酬的人。如果一个人是风险规避者,这意味着这个人的收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在期望收入相同的情况下,他更愿意选择确定的收入。与之不同的是,风险偏好者的收入的边际效用是递增的,在期望收入相同的情况下,他更愿意选择不确定的收入。 (2)一个人是风险规避型的还是风险偏好型的,取决于他的财富的个人效用函数的斜率,还取决于风险的性质以及他的收入情况。持有财富越多的人越偏好风险;收入越多的人越厌恶风险;与大额赌注相比,人们对于小额赌注的风险态度更多表现为风险偏好的。一般而言,风险规避者希望结果出现较小的变化。 2.在对可变性的度量中,为什么方差比取值范围更科学? 答:(1)消费者和投资者关心不确定结果的期望值与波动性。期望值是对不确定事件的所有可能性结果的一个加权平均,而权数正是每种结果发生的概率。波动性通常用方差来度量,方差是各种可能性结果与期望值的差的平方的加权平均值。 (2)取值范围指在最高的可能收入和最低的可能收入之间的一系列数值,它忽略了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外的其他取值,以及每一种收入出现的可能性。取值范围并不能描述高收入和低收入的概率分布情况。方差则以每一个收入的概率为权数对收入与平均收入差进行加权平均,因此在对可变性的测量中比取值范围更有效。 3.乔治有5000美元可以投资于共同基金。共同基金A的期望报酬为15%,共同基金B的期望报酬为10%。乔治是该选择共同基金A还是B? 答:乔治的决策不仅取决于每一种基金的期望报酬,还取决于每一种基金期望报酬的波动性以及他的风险偏好。 例如,如果基金A报酬波动性标准差大于基金B,而且乔治是风险规避的,则此时尽管基金B的期望报酬较低,但是乔治还是可能更为偏好基金B。如果乔治不是极其的风险规避者,则尽管基金A的期望报酬具有较高的波动性,但是他此时可能会选择基金A。 4.消费者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的含义是什么?你能否举出某个人不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的例子? 答:(1)消费者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的含义 期望效用是对不确定事件的所有可能性结果相对应的效用的一个加权平均,而权数正是每种结果发生的概率。期望效用的最大化是指消费者选择能够产生最高的平均效用的组合,这里的平均效用是所有可能性结果以概率为权数的效用的加权平均。这个理论要求消费者知道每种可能出现的结果以及每个结果发生的概率。 (2)不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的例子 例如,当某个事件的收益是消费者生命的损失时,消费者就会根据其它标准(比如说风险规避而非期望效用最大化)来作出选择。 5.为什么有时即使支付的保险费超过了期望损失,人们通常还是想要得到对风险情形的完全保险? 答:风险规避者的收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就意味着,损失带给他们的效用减少比得到相同收入带来的效用增加更大。风险规避者是“损失厌恶”的,也就是说,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大于同量收益带来的正效用,因此他们愿意支付超过了期望损失的保险费。 在面临风险而没有购买保险的条件下,如果损失发生,则消费者的收入会急剧下降到很低的水平,此时收入的边际效用是很高的;如果损失不发生,则消费者的收入会保持在一个高水平,此时收入的边际效用是很低的。所以,在面临风险的条件下,理性的消费者应该通过购买保险,将损失不发生情况下的收入转移到损失发生情况下的收入中去,便可以提高他的总效用水平。所以,即使保险金超过了投保财产的期望损失收益,风险规避者也

经济学原理笔记整理(微观经济学)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效率: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 任何一个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最终的选择必然使得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第十章:外部性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如果没有市场失灵,竞争市场的结果是有效率的,即最大化了总剩余(包括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外部性(是一种市场失灵):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 由于自利的买卖者忽略其行为的外部成本或收益,有外部性时,市场结果是没有效率的。政府行为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即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公共政策能够提高效率。 负外部性的例子:空气污染,狗叫,邻居吵闹,噪声污染,二手烟,驾车时打电话对路人不安全 市场均衡,最大化了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供给曲线,表示私人成本,卖着直接承担的成本。 需求曲线,表示私人价值,对于买者的价值(也就是支付意愿)。 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成本。外部成本:对旁观者负外部性影响的价值。 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激励,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征税=社会成本 当市场参与者必须支付社会成本时,市场均衡=社会均衡。 正外部性的例子:接种预防传染病的疫苗,研究创造知识,教育(减少了犯罪和改善了政府)。存在正外部性时,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私人价值(对买者的直接价值)+外部利益(对于旁观者的价值)。 社会最优数量是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 补贴=外部利益 如果存在负外部性,市场生产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征税。 如果存在正外部性,小于。补贴。 技术政策:政府干预经济旨在扶持增进技术的企业。 专利法,技术政策的一种,对个人或公司创造发明的产权予以专利保护。 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命令与控制政策:直接管制。限制排污,强制使用某项技术。 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向私人决策者提供由他们自己来解决问题的激励。矫正性的税收和补贴,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矫正税:旨在引导私人决策者考虑负外部性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庇古税。 理想的矫正税=外部成本。 对于正外部性的活动,理想的矫正补贴=外部利益。 矫正性的税收和补贴,使私人激励和社会利益结合,使私人决策者做决策时考虑行为的外部利益和外部成本,使经济向资源配置更有效率的方向移动。 不同企业削减污染成本不同,有效率的结果:减排成本最低的企业减少最多的污染。 污染税是有效率的:减排成本低的企业减少污染,进而减少税收负担;减排成本高的企业更愿意支付税收。 管制是无效率的:需要所有企业都减少一定数量的污染。 矫正性税收对环境更有利:给企业激励,只要减污成本低于税收。而管制没有给企业继续减

蒋殿春《高级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 不确定性和个体行为)

蒋殿春《高级微观经济学》 第9章 不确定性和个体行为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以x 代表收入(财富)水平,拥有下列效用函数的个体对待风险的态度是怎样的? ln u x = 2u ax bx =-(),0a b > 2u x = 12u x = 1006u x =+ 1x u e -=- 解:个体为风险厌恶(爱好)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其期望效用函数为凹(凸)函数。由此 可以判断他们对待风险的态度分别为厌恶、厌恶、爱好、厌恶、中立和厌恶。 2.在9.1节中我们证明,如果()u x 是一个期望效用函数,那么其仿射变换 ()()v x Au x B =+也是期望效用函数。证明:对任何彩票[];,L p x y =,以函数()u x 和()v x 计 算得到的风险升水相等。 证明:根据定义,按效用函数()u ?计算的风险升水r 满足等式: ()()()()1u r pu x p u y ωωω-=++-+ 根据()()v x Au x B =+,所以有: ()()()()1v r pv x p v y ωωω-=++-+ 而这意味着r 同时是以效用函数()v ?计算的风险升水。 因此,对任何彩票[];,L p x y =,以函数()u x 和()v x 计算得到的风险升水相等。 3.有三个人的效用函数分别是 1u c =(c 为正的常数) ;122u x =和23u x = 有三种可选的彩票:

用微观经济学原理浅析生活中的现象

用微观经济学原理浅析生活中的现象 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基本问题一一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生活?不得不承认,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已经彻底被经济”所挟持”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所作所为,全都与经济活动有关,不得不承认,在学习微观经济学之前,对现实中的一些涉及经济现象的问题不甚了解。 从利润最大化原理浅析身边的现象 当生活中的一些商品涨价或者是降价,只是模糊地知道是因为需求与供给大小关系的问题。现在就可以用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了。 在我的家乡烟台,依赖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水果种植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几年前在我的家乡还是会看到大片大片苹果树林,但是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几年后在它们长得还很茂盛的时候有的却被砍掉了,最初只是知道因为苹果价格下降,果农赔钱,不得不另谋出路,这种见解是比较浅显的,现尝试用微观经济学原理加以解释之,即利润最大化原理以及市场机制原理。 像是苹果这一类的农产品的供给市场属于竞争性市场,果农们是在 MC=MR=P的时候在短期达到利润最大化的,刚开始的苹果价格为P i,超过了 平均成本,(P i —AC i)*Q>0,果农得到了经济利润,于是被利润驱动,越来 越多的人开始种苹果,而且种的数量也是逐步增多的,市场上苹果的供给越来

越多,使得由市场需求和供给决定的苹果价格趋于下降,价格降到了P2,位于平均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之间(P2 —AC2)*Q2<0,但这时果农们还是会继 续种植,因为总收益大于总可变成本,只有这样才能收回部分固定成本,使之不会成为沉淀成本,这样的决策对于果农们来说才是理性的,供给量继续增加,价格继续下降,当降到P3时,果农们就会放弃种植了,因为(P3— AC3)*Q3<(P3—AVC)*Q3<0,果农们已无利可寻,如果还不停止种植,则全部收益连可变成本都无法收回,更谈不上对不变成本的弥补了。而事实上,只要果农停止种植,就会将可变成本将为0,显然,此时不种植要比种植强,便会出现果树被砍,数量减少。 据我们所知,市场机制是指在一个自由市场里,价格会不断变化直到市场出清为止一一即直到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为止,这也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刚开始,苹果的供给是属于短缺的,价格位于P1,果农就会试图扩展种植规模,增加苹果供应量,所以一时间苹果树被大量种植,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直到P2,是处于市场出清的状态的,市场上对苹果的需求等于供给,但是市场信 息不完善,果农们自然也不知道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关系,继续种植,使得供给 大于需求,超过了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造成生产过剩,为了售出这些过剩的苹果,果农们不得不开始降低他们的价格,最后价格将下降,需求量将会上升,供给量

中级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题(试卷A)

中级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题(试卷A )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6小题,共计30分) 1. 边际替代率 2. 消费者剩余 3. 斯勒茨基方程 4. 规模报酬 5. 第三级价格歧视 6.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二、计算(共40分) 1. 假定反需求函数为p a bY =-,市场由两个厂商组成,产量分别为1y 、2y ,12y y Y +=,两个厂商的成本 都为0。计算: (1) 如果两个厂商都是古诺竞争者,给定厂商2的产量选择,厂商1的最优选择(反应曲线)是什么? (3分) (2) 每个厂商古诺均衡的产量、利润水平以及市场价格。(4分) (3) 如果两厂商按卡特尔方式串谋,求整个行业的产量、利润水平以及市场价格。(4分) (4) 如果厂商1为追随者,厂商2为领导者,计算两个厂商斯塔克尔贝格均衡产量。(4分) 2. 如果某人财富与效用之间的关系为()u W =W 表示财富数量,()u 表示效用函数。初始财富为4美 元。他获得一张彩票(不要考虑购买彩票的支付),如果中奖,他能获得96美元;如果不中奖,就只能得到0美元。中奖概率为60%。请计算:他的预期效用是多少?如果出售彩票,他索要的最低价格为多少?(10分) 3. 两个消费者A 和B 的效用函数和禀赋分别为: 1212(,)0.25ln 0.75ln A A A A A u x x x x =+ (1,4)A ω= ()1 212(,)min ,B B B B B u x x x x = (3,1)B ω=

求一般均衡时的价格水平,A和B对两种商品各自的购买数量或出售数量。(15分) 三、问答(每题10分,3小题,共计30分) 1.如何理解完全竞争市场下,长期中厂商的利润为0? 2.简述显示偏好弱公理及其在消费者行为理论分析中的作用。 3.简述风险资产市场均衡的实现条件与实现机制。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习题详解(第13章 不确定性与不完全信息)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 第五篇不确定性、信息和市场与政府失灵 第十三章不确定性与不完全信息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判断正误: (1)无论人们的风险偏好如何,都会参加某些赌博,而不愿参加另一些赌博。 (2)投资于风险资产的人都是风险偏好者。 答:(1)正确。理由如下: 风险厌恶者偏好财富的期望值而非赌博本身,因此只参加有利的赌博;风险偏好者偏好于赌博本身而非财富的期望值,因此即使不利的赌博也参加;风险中性者只计较随机报酬的大小,而对对随机的风险程度并不关注,赌博的预期收益的效用等于赌博的预期效用,可能参加公平的赌博肯定参加有利的赌博。因此,无论人们的风险偏好如何,都会遇到不确定性和风险,都会参加某些赌博,而不愿参加另一些赌博。 (2)错误。风险厌恶者指的是那些进行风险投资时愿意得到与期望报酬等同的确定报酬的人。风险中性者指的是那些对取得同样期望报酬的风险投资与非风险投资不加区分的人们。风险爱好者指在同样期望报酬的投资中宁愿选择风险程度更大的投资的人。因此,不论是风险厌恶者、风险中性者还是风险爱好者都可能投资于一定的风险资产。所以,投资于风险资产的人不一定都是风险偏好者。 2.假定一个拳击手的效用函数为()1/2 U C C =,他与代理人签订一个合同:出场一次可以得到100万元报酬,如果严重受伤,不能比赛,那只能得到4万元,严重受伤的概率是10%。试问: (1)他的预期效用值是多少? (2)如果他支付P作为保险金,当他受伤时保险公司补偿他的收入为100万元,他最多愿意支付多少保险金? 解:(1)预期效用值为: 11 22 0.91000.149.2 EU=?+?=。 (2)支付P作为保险金的预期效用值至少等于不支付保险的预期效用值,则有: 9.2 3.从经济学角度说明信息的价格是如何确定的? 答: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面对的信息都是不完全的。信息的不完全性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相关。不确定性使人们只能预见自己的行为会有哪几种可能的结果,以及这种结果的可能性,从而导致了人们在决策时面临的各种风险。而信息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减少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当存在着不确定性的时候通常都存在着通过信息减少不确定性的可能性。因此,在经济学意义上,信息的价格可以定义为人们为减少不确定性所愿意付出的代价。 例如,假设有两家商店出售同质牛肉,其中商店X的价格为7.5元,商店Y的价格为12.5元。显然,消费者喜欢到较为便宜的那家店去购买。但是如果消费者不知道哪家店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