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
- 格式:docx
- 大小:4.67 KB
- 文档页数:2
先天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的并发症大概有以下几种一、肺部感染,在先天性心脏病的基础上容易患肺炎。
二、心力衰竭。
心衰和感染往往同时存在、反复发作,会造成患儿病危。
需控制心衰,同时使用抗生素(以抗球菌感染为主),并提供低流量的吸氧(防止肺泡破裂);急性心衰需强心、利尿、扩血管,慢性心衰可使用强心中药参桂胶囊。
三、心内膜炎,指心脏的内膜,瓣膜或血管内膜的炎症,由于长期受到血流的冲击,会造内膜粗糙,并形成赘生物,致病菌在赘生物中繁殖,又把细菌、毒素释放到血液中,患儿可出现败血症,肝脾肿大,心功能不全,有时赘生物脱落形成栓塞,如皮肤出血点,肺栓塞、偏瘫等。
四、晚期形成了肺动脉高压,由于病情延误,时间长了以后就造成肺动脉高压,也就失去了手术的机会。
肺动脉高压一般分为可逆性的和不可逆性的,可逆性的肺动脉高压手术以后高压可以降下来。
不可逆性的叫做梗阻性的肺动脉高压,如肺动脉压力不断升高超过体循环压力,则会产生血液从右向左分流,患儿出现青紫,即使做了手术,肺部已经形成病理性改变,肺小动脉已经关闭了,已经失去手术的机会了。
五、缺氧发作,约20%-70%患儿有缺氧发作史,临床表现为发病突然,呼吸急促困难,紫绀明显加重,重症发生昏厥,抽搐,因严重缺氧而致低氧血症死亡。
缺氧发作时间长短不一,一般常能自然缓解,但可经常发作。
六、脑血栓和脑脓肿为法乐四联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由于法乐四联征患儿长期缺氧,紫绀,因而红细胞增多,血球压积增高,血液粘稠,血流速度缓慢,为脑血管内形成血栓创造条件,如继发感染可形成感染性血栓,或由于脑组织缺氧,脑组织软化,引起细菌感染形成脑脓肿,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等。
传统分类方法主要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将先天性心脏病分为三组。
(1)无分流型(无青紫型)即心脏左右两侧或动静脉之间无异常通路和分流,不产生紫绀。
包括主动脉缩窄、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以及肺动脉瓣狭窄、单纯性肺动脉扩张、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
瓦氏动作后房水平探及右向左分流信号(一级) 瓦氏动作后房水平探及右向左分流信号(一级)是心脏彩超的一种检查结果,提示有房间隔缺损,表现为左心房的血液通过房间隔缺损的部位向右心房流入。 瓦氏动作后房水平探及右向左分流信号(一级)是一种超声的描述,考虑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可能。 房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是原始房间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致左、右心房之间遗留孔隙。房间隔缺损可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类型的心血管畸形并存。 单纯的房间隔缺损临床预后良好,如果在胎儿期发现,一些病例在出生后会自然闭合。房间隔缺损理想的手术年龄为3~5岁。 以测量房间隔缺损的部位以及缺损面积的大小,来决定是否需要治疗。如果表现为心房间隔缺损大于5MM,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其中包括介入手术和外科手术。介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可以作为首选。如果不能够进行介入手术治疗,则可以行外科修补手术治疗。以避免随着左向右分流加重以后会引起肺动脉高压,甚至出现右向左分流,表现为艾森曼格综合征,可以使患者失去手术的机会。 瓦氏动作后房水平探及右向左分流信号(一级)就是房间隔缺损,属于先天性心脏病在胎儿的发育过程中,就已经形成的先天性心脏疾病。这种情况非常的多见对于房间隔缺损,小孩患者出生以后要做心脏彩超检查,来确定一下房间隔缺损的面积大小,如果缺损在五个MM以下,那么这种情况自愈的可能性非常的大,密切的观察。如果能够自愈不会影响到以后的生活,也不会影响到患者的寿命。但是如果没有自愈,到学龄前要考虑做手术治疗,一般都是首选做介入封堵,介入封堵以后一般不会对心腔结构产生影响,能够达到临床痊愈,不会影响到以后的生活,但是如果缺损的面积非常地大。比如超过了46个MM,这个时候很难做介入封堵,一般都是通过开胸,进行修补,修补好以后一般也能够达到临床治愈。
第十章循环系统名词解释1.潜伏青紫型先心病 2.青紫型先心病 3.无青紫型先心病 4。
法洛四联症5.先天性心脏病 6.艾森曼格综合征 7.差异性青紫 8. 蹲踞现象1。
潜伏青紫型先心病:这种先心病在正常情况下由于体循环压力高于肺循环,所以血液从左向右分流而不出现青紫。
当屏气、剧烈哭闹或任何病理情况致肺动脉和右心室压力增高并超过左心压力时,则可使氧含量低的血液自右向左分流而出现青紫,故此型又称潜伏青紫型。
2.青紫型先心病:由于心脏畸形的存在,致右心压力增高并超过左心而血液从右向左分流或大动脉起源异常时,使大量氧含量低的静脉血流人体循环,出现青紫.3。
无青紫型先心病:在心脏左、右两侧或动、静脉之间无异常通路或分流存在的先心病,如主动脉缩窄和肺动脉狭窄等。
4.法洛四联症:是存活婴儿中最常见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由以下4种畸形组成:①肺动脉狭窄(右心室流出道狭窄);②室间隔缺损;③主动脉骑跨;④右心室肥厚。
其中右心室流出道狭窄是决定患儿的病理生理、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主要因素。
5。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胎儿时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先天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
6。
艾森曼格综合征(Eisenmenger Syndrom):发生在分流量大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大量左向右分流量使肺循环血流量增加。
随着肺血管病变进行性发展变为不可逆的阻力性肺动脉高压,当右心室收缩压超过左心室收缩压时,左向右分流逆转为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出现紫绀,即称为艾森曼格综合征。
7。
差异性紫绀(DifferentialCyanosis):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当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压力时,左向右分流明显减少或停止,产生肺动脉血流逆向分流入主动脉,患儿呈现差异性紫绀,下半身青紫,左上肢有轻度青紫,右上肢正常。
称为差异性紫绀。
8.蹲踞现象:法洛四联症患儿多有蹲踞症状,每于行走、游戏时,常主动下蹲片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什么是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
导语:
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个种类,那么什么是
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呢?这对于患有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的朋友来说
是有必要去了解的
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个种类,那么什么是左向
右分流型先心病呢?这对于患有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的朋友来说是有
必要去了解的。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的相关
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哦!
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亦称"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心脏左、
右心腔间存在异常通道,导致血液出现由左至右的分流,在临床上没
有"紫绀"表现的先天性心脏病。其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
导管未闭是最常见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
对于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这三种“左向右分流型”
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它们都具有相同"左向右分流"的生理基础,其病理
过程和临床症状存在相同或相近之处。
1、此类先天性心脏病由于正常或异常通道的持续存在,都出现了
血液从心脏"高压"系统(左心系统)向相应的"低压"系统(右心系统)
持续的异常分流,其分流产生的原因都是由于两系统间的压力差引起
的,但是房间隔缺损是一个例外(跨房间隔压力差极小,其分流的原
因是右室顺应性较左室高、并且肺循环阻力较体循环阻力低)。
2、这种左向右分流都导致了肺循环血流量增多、左心室和/或右心
室负荷增大,继而顺序出现左心衰和/或右心衰,最终导致肺动脉压升
高、艾生曼格综合征直至出现紫绀。
3、从其病理生理过程可以看出,此类先天性心脏病病变的靶器官
主要集中在心脏和肺上。主要的临床表现在心脏为:劳力性呼吸困难、
心律失常、心衰;在肺表现为:反复肺部感染、肺动脉高压、紫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