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教学查房
- 格式:pptx
- 大小:4.72 MB
- 文档页数:38
脑出血教学查房心得体会(共合集)脑出血护理查房戴蒋亚护师:今天我们来对29床耿小兵进行护理教学查房,首先请护生胡一知汇报一下患者的病情。
护生胡一知:患者耿小兵,男,42岁,武进人。
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语言不清1小时”入院。
首诊血压:270/160mmHg,摄头颅CT显示:“右侧基底区血肿”。
初步诊断为“脑出血”。
为进一步诊治收住入院。
有高血压病史五年;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否认手术外伤史。
否认输血史。
预防接种史按规定。
查体:T 37℃ P 80次/分 R 20次/分 BP 276/160mmHg。
神志清,反应迟钝,失语,查体欠合作,双眼球各方向运动不受限,无眼球震颤,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0.25cm,光反射灵敏,鼻唇沟左侧较浅,伸舌不合作,咽反射正常。
颈软,布氏征阴性,克氏征阴性。
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啰音,心率80次/分,心律齐,四肢肌张力正常,右侧肢体肌力近端V级、远端V级,左侧肢体肌力近端I级、远端I级。
戴蒋亚:该患者诊断为右侧脑出血,那么脑出血的定义是什么?什么原因会导致脑出血呢?护生胡琳琳:脑出血定义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
脑出血病因:高血压并发细小动脉硬化。
2.颅内动脉瘤:主要为先天性动脉瘤,少数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和外伤性动脉瘤。
3.其他:脑动脉炎、血管病、抗凝及溶栓治疗、淀粉样变、脑肿瘤细胞侵袭血管或肿瘤组织内的新生血管破裂出血。
戴蒋亚护师:脑出血有哪些临床表现呢?护生蒋超湘:脑出血多见于50岁以上的有高血压病史者,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多无前驱症状。
起病较急,症状于数分钟至数小时达高峰;有肢体瘫痪、失语等局灶定位症状和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意识障碍等全脑症状。
戴蒋亚护师:脑出血是如何诊断的呢?护生胡一知:头颅CT是确诊脑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可清晰、准确显示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及脑水肿情况。
戴蒋亚护师:针对该脑出血患者,有哪些护理问题呢?护生胡琳琳:护理问题:一、生命体征的改变目标:病人生命体征恢复平稳措施:1.给予心电血压氧饱和度监护,动态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2.遵医嘱给予药物控制血压二、自理缺陷目标:患者基本生活需要得满足措施:1.病人卧床期间保持床单位干燥平整,予翻身拍背每2小时一次,每日擦身二次。
县医院脑出血教学查房教学査房要求每位学生参加不少于1次,并落实具体的时间和内容,保持相对固定。
查房时间以1小时左右为宜。
一、查房前准备1,主持教学査房医师(1)病例准备:教学查房应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专科医师培训标准、教学大纲、实习大纲等要求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有教学意义的典型病例(病情相对稳定、病史典型、症状与体征明显、诊断基本明确),病例应是本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且经过治疗有明显疗效的患者。
要提前做好患者的沟通工作,得到配合与理解。
(2)教学准备:主持教学査房的医师事先要通知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师所査的病例床号,教学查房前主持查房医师应熟悉患者病情,全面掌握近期演变情况。
(3)教案准备:教案要根据教学病例、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等有针对准备、要有讨论作业与参考文献。
2、住院医师、实习医师(1)针对查房要求,事先査阅、复习与该病例相关的理论知识。
(2)査房前实习医师应先到床边,通过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査,了解病情,掌握患者病情演变情况与近期存在的问题等,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如检査病历、各项检査报告等。
(3)准备好教学査房所需的器械,包括血压计、体温表、听诊器、叩诊锤、手电筒、刻度尺、压舌板、棉签、笔等。
二、教学查房过程第一阶段:(时间5分钟)地点:神经外科医生办公室内容:主持查房医师向参加査房的全体人员简要说明此次教学査房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提出教学重点、应掌握的重要体征和理论要点(脑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体格检査、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等)第二阶段:(时间30分钟)地点:患者病房内容1、汇报病历:XXX主治医师向病人问候并希望患者予以配合后,脱稿向主持医师简明扼要地汇报病史,包括一般情況(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等),入院情况及诊断,住院后病情变化,诊疗效果及重要的临床检查结果等。
同组其他实习医师可以补充汇报。
(教学査房过程中如果没有实习医师参加在场的情况下,病历由住院医师汇报)要求:口齿清楚、语言流利、表达精练、重点突出(时间10分钟)2、XX副主任医师补充汇报:重点补充近期病情演变以及实习医师汇报中遗漏的病情要求:不重复实习医师已汇报过的内容,主要补充不足(时间3~5分钟)3、XX(科主任)指正汇报内容:实习医师或住院医师报告完毕后,査房教师通过询问患者,核实病历汇报内容,并实施必要的体检,确实掌握病情。
神经外科教学查房教案-高血压脑出血教案章节:一、疾病概述1. 定义:高血压脑出血是指由于高血压病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
2. 发病率与危害: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较高,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
3. 病因: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动脉硬化、微动脉瘤形成或微血管壁薄弱,血压骤升时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4. 临床表现: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偏瘫、失语等。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1.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高血压病史、发病诱因、症状及进展。
2. 体格检查:重点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神经系统体征及肢体活动能力。
3. 辅助检查:a. 头颅CT:可显示出血部位、大小、形态及是否破入脑室等。
b. 磁共振成像(MRI):对了解脑出血后水肿、脑梗死等情况有帮助。
c. 血压监测:监测血压,了解血压波动情况。
d.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等。
三、治疗原则1. 控制血压:迅速降低血压,预防出血。
2. 控制脑水肿:应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
3. 止血治疗: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清除血肿,减轻脑压迫。
4. 并发症处理:如脑积水、脑梗死、肺部感染等。
5. 康复治疗:康复期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四、护理要点1.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
2. 神经系统观察:注意患者意识状态、面部表情、肢体活动等。
3.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4. 饮食管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5. 康复护理: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鼓励患者主动参与。
五、教学查房组织与实施1. 查房目的:了解患者病情,评估治疗效果,指导临床实践。
2. 查房时间:每周一次,可根据患者病情调整。
3. 查房人员:神经外科医护团队、实习生、进修生等。
4. 查房内容:a. 患者病情汇报:由责任护士或医生汇报患者病情及治疗护理情况。
b. 病例讨论:分析患者病因、诊断、治疗及护理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神经外科教学查房教案-高血压脑出血一、教学目标1. 了解高血压脑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2. 掌握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措施和并发症的预防。
3. 提高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诊疗和护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高血压脑出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高血压脑出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 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表现急性起病,病情进展迅速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神经功能缺失和定位体征3. 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血液、尿液等)4.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内科治疗:控制血压、降颅压等外科治疗:手术清除血肿、血管内介入等其他治疗:脑保护剂、康复治疗等5. 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措施和并发症预防监测血压和意识状态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饮食管理,保持大便通畅预防脑水肿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高血压脑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病例,讨论高血压脑出血的诊疗和护理经验。
3. 互动提问: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基本概念和诊断治疗的理解。
2. 病例分析:评估学生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能力的掌握。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巩固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和参考书籍:神经外科教材、高血压脑出血相关论文和专著。
2. 影像学资料:头颅CT、MRI等影像学图片和视频。
3.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网站、医学论坛和在线病例库。
六、教学活动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高血压脑出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 第二课时:讲解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第三课时:阐述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
4. 第四课时: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的并发症预防和康复治疗。
5. 第五课时:通过案例分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