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衡水中学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讲练:关于过氧化钠、碳酸钠的实验探究与计算【答案+详解】

衡水中学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讲练:关于过氧化钠、碳酸钠的实验探究与计算【答案+详解】

衡水中学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讲练:关于过氧化钠、碳酸钠的实验探究与计算【答案+详解】
衡水中学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讲练:关于过氧化钠、碳酸钠的实验探究与计算【答案+详解】

过氧化钠、碳酸钠的实验探究与计算

1.实验室使用pH传感器来测定Na

2CO

3

和NaHCO

3

混合物中NaHCO

3

的含量,

称取1.59 g样品,溶于水配成250.00 mL溶液,取出该溶液25.00 mL用0.010 mol·L-1盐酸滴定,得到曲线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样品n(NaHCO

3

)=(28.1-11.9)×10-4mol

B.计量点②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HCO-

3

C.计量点①~②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

3+H+===H

2

O+CO

2

D.使用该方法测定Na

2CO

3

和NaOH混合溶液中的NaOH含量,将会得到1个

计量点

解析:选BD A项,向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是

CO2-

3+H+===HCO-

3

、HCO-

3

+H+===H

2

O+CO

2

↑,根据图知,0~11.9 mL时发生的反

应为CO2-

3+H+===HCO-

3

、11.9~28.1 mL时发生的反应为HCO-

3

+H+===H

2

O+CO

2

↑,

11.9 mL~28.1 mL发生反应的NaHCO

3包含原来的和Na

2

CO

3

转化的,根据HCO-

3

+H

+===H

2O+CO

2

↑知,样品n(NaHCO

3

)=n(HCl)=(28.1-11.9)×10-3L×0.01 mol/L

×10=(28.1-11.9)×10-4mol,正确;B项,溶液pH=4显示酸性,溶液中溶质

为NaCl、H

2CO

3

,则计量点②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Cl-,错误;C项,计量

点①~②之间是NaHCO

3和稀盐酸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CO-

3

+H+===H

2

O+CO

2

↑,

正确;D项,Na

2CO

3

和NaOH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反应先后顺序依次是NaOH、

Na

2CO

3

、NaHCO

3

,所以应该有3个计量点,错误。

2.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工艺

中NaHCO

3

的制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③、⑤中可分别盛放饱和食盐水和浓氨水

B.应先向③中通入足量NH

3,再通入足量CO

2

C.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

3+CO

2

+H

2

O===NH+

4

+HCO-

3

D.装置①也可用于制H

2

解析:选C 本实验利用浓氨水与碱石灰混合制取氨气,所以装置⑤中盛装

浓氨水,装置③中盛装饱和食盐水,A项正确;先通入足量氨气,再通入足量CO

2

有利于NaHCO

3的生成和析出,B项正确;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

3

+CO

2

+Na

++H

2O===NaHCO

3

↓+NH+

4

,C项错误;装置①适合块状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反

应,可以用其制取氢气,D项正确。

3.Na

2CO

3

和NaHCO

3

可作食用碱。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

是( )

A.Na

2CO

3

溶液可除油污:CO2-

3

+H

2

O HCO-

3

+OH-

B.NaHCO

3

可作发酵粉:

2NaHCO

3=====

Na

2

CO

3

+H

2

O+CO

2

C.可用NaOH溶液吸收过量的CO

2来制备Na

2

CO

3

2OH-+CO

2===CO2-

3

+H

2

O

D.NaHCO

3与食醋混用,产生CO

2

气体:

HCO-

3+H+===CO

2

↑+H

2

O

解析:选CD A项,Na

2CO

3

除油污是因为碳酸根能水解生成OH-,正确;B

项,NaHCO

3

作发酵粉,是因为在加热时能分解成二氧化碳气体,使食品疏松多孔,

正确;C项,NaOH溶液与过量CO

2反应生成NaHCO

3

,错误;D项,NaHCO

3

与醋酸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但是醋酸是弱电解质,在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开,错误。

4.某实验小组通过下图所示实验探究Na

2O

2

与水的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②中的大量气泡主要成分是氢气

B.③中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

C.④中现象可能是由于溶液中含有强氧化性物质造成的

D.⑤中MnO

2

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了水中氧气的溶解度

解析:选AD A项,过氧化钠遇水生成氧气,错误;B项,酚酞遇碱变红色,正确;C项,红色褪去可能是含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具有漂白性使其褪色,正确;D项,二氧化锰主要作用是催化剂,错误。

5.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纯碱和氯化铵溶液,下列有关操作错误的是( )

选项操作目的

A 制取氨气将其溶于饱和食盐水

B 过滤获得碳酸钠晶体

C 灼烧碳酸氢钠制取碳酸钠

D 蒸发浓缩氯化铵溶液

制碱法中溶液析出的晶体为碳酸氢钠,过滤获得碳酸氢钠,且过滤时需要玻璃棒引流,错误;C项,在坩埚中灼烧碳酸氢钠分解制备碳酸钠,正确;D项,蒸发皿中蒸发浓缩氯化铵溶液,并不断搅拌,正确。

6.甲同学将Na

2O

2

分别与H

2

O和浓盐酸反应,有如下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Ⅰ中:

(1)该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证明无色无味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

实验Ⅱ中:

(4)根据现象②、③,推测生成的气体中可能含有Cl

2,产生Cl

2

的化学方程

(5)若往“浅黄绿色溶液”中加入FeCl

3

溶液,立即产生与实验Ⅰ相同的气体,原因是

解析:(1)试管壁发热,说明反应是放热反应。

(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

2O

2+

2H

2O===4NaOH+O

2

↑。

(3)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

气。

(4)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反应后所得溶液呈浅黄绿色,说明生成的气

体是氯气,过氧化钠氧化浓盐酸生成氯气,化学方程式为Na

2O

2

4HCl(浓)===2NaCl+Cl

2↑+2H

2

O。

(5)随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稀盐酸,而稀盐酸与Na

2O

2

可发生复分解反应生

成过氧化氢,所以溶液中存在的过氧化氢在氯化铁催化作用下产生氧气。

答案:(1)放热

(2)2Na

2O

2

+2H

2

O===4NaOH+O

2

(3)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4)Na

2O

2

+4HCl(浓)===2NaCl+Cl

2

↑+2H

2

O

(5)浅黄绿色溶液中存在H

2O

2

,加入的FeCl

3

使H

2

O

2

分解速率加快,立即产生

氧气

7.Na

2O

2

具有强氧化性,H

2

具有还原性,某同学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推

测Na

2O

2

与H

2

能发生反应。为了验证此推测结果,该同学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Ⅰ.实验探究

步骤1:按如图所示的装置组装仪器(图中夹持仪器已省略)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

步骤2:打开K

1、K

2

,在产生的氢气流经装有Na

2

O

2

的硬质玻璃管的过程中,

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步骤3:进行必要的实验操作,淡黄色的粉末慢慢变成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未变蓝色。

(1)组装好仪器后,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简述检查虚线框内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2)B装置中所盛放的试剂是,其作用是

(3)步骤3中的必要操作为打开K

1、K

2

, (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列

步骤的字母)。

A.加热至Na

2O

2

逐渐熔化,反应一段时间

B.用小试管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C.关闭K

1

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

(4)由上述实验可推出Na

2O

2

与H

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Ⅱ.数据处理

(5)实验结束后,该同学欲测定C装置硬质玻璃管内白色固体中未反应完的

Na

2O

2

含量。

其操作流程如下:

①测定过程中需要的仪器除固定、夹持仪器外,还有电子天平、烧杯、酒精灯、蒸发皿和。

②在转移溶液时,若溶液转移不完全,则测得Na

2O

2

的质量分数 (填

“偏大”“偏小”或“不变”)

解析:Ⅰ.(1)关闭K

1

,向A装置中的漏斗加水至漏斗内液面高于漏斗外液面,并形成一段水柱,一段时间后水柱稳定不降,说明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良好;(2)A

中生成的H

2

中混有水蒸气和挥发出的HCl,应利用B装置中所盛放的碱石灰吸收

氢气中的水和氯化氢;(3)步骤3中的必要操作为打开K

1、K

2

,应先通一会儿氢

气并用小试管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当装置内空气完全除去后,加热C中至

Na

2O

2

逐渐熔化,反应一段时间,然后停止加热,充分冷却,最后关闭K

1

,故操

作顺序为BADC;(4)Na

2O

2

与H

2

反应无水生成,说明产物为NaOH,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Na

2O

2

+H

2

=====

△2NaOH;

Ⅱ.①NaCl溶液蒸发操作需要用玻璃棒搅拌,操作过程中需要的仪器除固定、夹持仪器外,还有电子天平、烧杯、酒精灯、蒸发皿和玻璃棒;②在转移溶液时,若溶液转移不完全,则得到NaCl固体的质量偏低,固体增重量偏低,导

致NaOH的含量偏高,测得Na

2O

2

的质量分数偏小。

答案:(1)关闭K

1

,向A装置中的漏斗加水至漏斗内液面高于漏斗外液面,并形成一段水柱,一段时间后水柱稳定不降,说明虚线框内的装置气密性良好

(2)碱石灰吸收氢气中的水和氯化氢

(3)BADC (4)Na

2O

2

+H

2

=====

△2NaOH

(5)①玻璃棒②偏小

8.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接触时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

(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 (填“大于”或“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装置Ⅰ中的试剂是 (填字母)。

a.稀盐酸b.稀硫酸c.小苏打d.石灰石

(3)实验时,应先打开弹簧夹 (填“K

1”或“K

2

”),观察到预期现象

后,关闭它,再打开另一个弹簧夹。

(4)实验过程中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口,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始终不复燃。

①为观察到最终木条复燃,甲建议在Ⅲ后安装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目的

②乙认为即使采纳甲的建议且最终观察到木条复燃,也不能证明CO

2

参与了反应,原因是

(5)为进一步达到实验目的,应补充的实验是:取最终反应后Ⅲ中所得固体,。

解析:(1)此反应是放热反应。(2)依据实验目的,需要干燥CO

2

,所以装置

Ⅰ是制取CO

2

的装置,因为盐酸易挥发出HCl,所以应选择稀硫酸、小苏打。(3)

先通干燥CO

2,然后再通湿润CO

2

进行对比。(5)证明反应后固体中含有CO2-

3

答案:(1)2Na

2O

2

+2CO

2

===2Na

2

CO

3

+O

2

大于

(2)bc (3)K

2(4)①除去未充分反应的CO

2

②水与Na

2

O

2

反应生成O

2

(5)

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答案合理即可)

9.现有一定量含有Na

2O杂质的Na

2

O

2

试样,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Na

2

O

2

试样的纯度。(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CaCO

3

固体、6 mol·L-1盐酸、6 mol·L-1硫酸和蒸馏水)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液体试剂选用。

(2)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3)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开始时测得样品的质量为 2.0 g,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224

mL(标准状况),则Na

2O

2

试样的纯度为。

解析:(1)A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碳酸钙和硫酸反应时,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使反应不能继续进行,所以用盐酸而不用硫酸来反应,故装置A中液体试剂选用6 mol·L-1盐酸。(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来除去;装置E 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防止二氧化碳对氧气的体积测量造成干扰。(3)

装置D中含有氧化钠和过氧化钠,CO

2分别与它们发生反应。(4)根据反应2Na

2

O

2

+2CO

2===2Na

2

CO

3

+O

2

,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224 mL(标准状况),即生成

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0.224 L

22.4 L·mol-1

=0.01 mol,则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故试样中过氧化钠的纯度为0.02 mol×78 g·mol-1

2.0 g

×100%=78%。

答案:(1)6 mol·L-1盐酸

(2)除去气体中的HCl 吸收装置D中反应剩余的CO

2

(3)2Na

2O

2

+2CO

2

===2Na

2

CO

3

+O

2

、Na

2

O+CO

2

===Na

2

CO

3

(4)78%

10.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Na

2CO

3

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样品中Na

2

CO

3

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完成对有关问题的解答:

(1)甲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测定CO

2

的质量。实验时稀硫酸是与样品中的

(填“Na

2CO

3

”或“NaCl”)发生反应,仪器b的名称是,洗气瓶c中

盛装的是浓硫酸,此浓硫酸的作用是。

(2)乙同学用图2所示装置,取一定质量的样品(m g)和足量稀硫酸反应进行

实验,完成样品中Na

2CO

3

质量分数的测定。

①实验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打开活塞a,由b注入水至其下端玻璃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再将针筒活塞向内推压,若b下端玻璃管中的,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在实验完成时,能直接测得的数据是CO

2

的 (填“体积”或“质量”)。

(3)丙同学用下图所示方法和步骤进行实验:

①操作Ⅰ涉及的实验名称有、洗涤;操作Ⅱ涉及的实验名称有干燥、。

②丙同学测得样品中Na

2CO

3

的质量分数为。

解析:(1)NaCl不与稀硫酸反应,Na

2CO

3

与稀硫酸反应。仪器b的名称是分

液漏斗。浓硫酸的作用是除去CO

2中的水蒸气(或干燥CO

2

气体)。

(2)①将针筒活塞向内推压,增大了容器中的压强,故若b下端玻璃管中的

液面上升,则装置气密性良好。②CO

2是气体,故能直接测得的数据是CO

2

的体积。

(3)①生成沉淀,故操作Ⅰ涉及过滤操作。要知道固体的质量需要称量。②

经过计算,样品中Na

2CO

3

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106y

197x

答案:(1)Na

2CO

3

分液漏斗除去CO

2

中的水蒸气

(2)①液面上升②体积

(3)①过滤称量②106y 197x

11.小苏打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质(部分转变为Na

2CO

3

),某研究小组欲测

定某小苏打样品中NaHCO

3

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Ⅰ.加热分解法

利用图1装置,充分加热小苏打样品。

(1)仪器a的名称为。

(2)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测量的实验数据如下:

①仪器a的质量;②;

Ⅱ.测量气体体积法

利用图2装置,测定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

(3)组装好仪器后,首先进行的操作为。

(4)导管g的作用为。

(5)为了减小实验误差,B、C中最好用溶液代替水。

(6)待反应结束,气体冷却至室温后,利用图示装置读取气体体积时,应注意的事项如下:

(7)若所取样品的质量为m g,反应前量气管C的读数为V

1

mL,反应结束后

量气管C的读数为V

2mL,则样品中NaHCO

3

和Na

2

CO

3

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气

体体积均已换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解析:(7)根据碳原子守恒,1 mol碳原子对应1 mol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的物质的量为V

1

-V

2

22 400 mol,所以样品中NaHCO

3

和Na

2

CO

3

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V

1

-V

2

22 400

mol。

答案:Ⅰ.(1)坩埚

(2)②加热前,仪器a和样品的总质量③加热冷却后,仪器a和残留物的总质量

Ⅱ.(3)检查装置气密性

(4)平衡分液漏斗与锥形瓶内的气压,使液体顺利流下;滴入锥形瓶的稀硫酸的体积等于进入分液漏斗的气体体积,从而消除因加入稀硫酸而引起的气体体积误差

(5)饱和NaHCO

3

(6)①读数时应上下移动C管,使B、C两管液面相平②视线与液面最低处相平

(7)

V

1

-V

2

22 400

mol

高考化学专题:实验探究

高考化学专题:实验探究 1.)某中学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装置: 品红溶液NaOH溶液品红溶液 A B C D E ⑴实验室常用装置E制备Cl2,指出该反应中浓盐酸所表现出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 ⑵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加 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 D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该实验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上述两发生装置按下图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SO2 NaOH溶液 通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而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浅。 试根据该实验装置和两名同学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①指出在气体进入品红溶液之前,先将SO2和Cl2通过浓硫酸中的目的: 。 ②试分析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不褪色的原因是: 。(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 ③你认为乙同学是怎样做到让品红溶液变得越来越浅的? 。 2.((A).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 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 ③160 g/L NaOH溶液是指160 gNaOH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L。 (1)160 g/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若要计算该溶液的质量分数,还需要的一个条件是(用文字说明)。(2)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选填序号)。 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 b.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 c.将NaClO3氧化成ClO2 (3)吸收塔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超过20℃,其目的是。(4)在碱性溶液中NaClO2比较稳定,所以吸收塔中应维持NaOH稍过量,判断NaOH是否过量的简单实验方法是。(5)吸收塔中为防止NaClO2被还原成NaCl,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应适中。除H2O2外,还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是(选填序号)。 a.Na2O2b.Na2S c.FeCl2 (6)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选填序号)。 a.蒸馏b.蒸发c.灼烧d.过滤e.冷却结晶 要得到更纯的NaClO2?3H2O晶体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填操作名称)。 3..过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被大量应用于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中,它的制备原理和路线如下: 2Na2CO3 + 3H2O2→2 Na2CO3·3H2O2 + Q (Q>0)

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奖项

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奖项济南西城实验中学刘琪金 武汉外国语学校谈明康金 山东省实验中学张千一金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朱容立金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王柯桢金西安高新第一中学赵竞川金 武汉外国语学校李尔佳金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张一铭金衡水第一中学戴萌金 武汉外国语学校舒博文金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韦凡坷银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周星宇银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刘思雨银 郑州外国语学校韩崇道银 海宁市高级中学王嘉宁银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宗雨胜银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刘玲歌银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陈品言银 广州市第二中学李小舟银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牟伟豪银衡水第一中学赵一骐银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蒋沐阳银淮北市第一中学况宇轩银 北京市十一学校徐宜德银 海宁市高级中学张鑫宇银 海宁市高级中学杨向东银 淮北市第一中学梁驰银 河北衡水中学殷翔宇银 武汉外国语学校王意飞银 广州市第二中学李颖铜 广东实验中学熊睿铜 郑州外国语学校李欣泽铜 淮北市第一中学王亦可铜 郑州外国语学校王柏川铜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王鸿仪铜济南西城实验中学袁承勋铜河北衡水中学李驰宇铜 北京汇文中学刘戎戎铜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和浩然铜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罗杨波铜广东实验中学周子杰铜 海宁市高级中学张曹屹铜 山东省实验中学李俊良铜石家庄市第二中学苏一然铜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陈浩斌铜衡水第一中学陈维璨铜济南西城实验中学曲戈铜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孙璟蕙铜西安高新第一中学赵昱杰铜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陈杰铜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韩若冰铜 郑州外国语学校赵君汝铜 合肥市第一中学余行泰铜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柴晋贤铜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姬臣轩铜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翟元莉铜石家庄市第一中学宋卓君铜

高考化学探究型化学实验题解析.doc

2017高考化学探究型化学实验题解析 2017高考化学探究型化学实验题解析 2017高考化学探究型化学实验题解析:有机反应机理 新近发现了烯烃的一种新反应,当RCH==CHR (I)在苯中用一种特殊的催化剂处理时,歧化成RCH==CHR(II)和R CH==CHR (III),即 2017高考化学探究型化学实验题解析:反常现象 在一次学生实验中,学生用铝片分别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发现铝片和稀盐酸反应现象非常明显,而和稀硫酸却几乎不反应.这和教材上的内容铝能跟稀盐酸或稀硫酸起反应生成氢气不一致,是什么原因呢?是试剂,药品出了问题吗?为了找原因,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重新用分析纯浓盐酸和浓硫酸配制了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加入0.1 mm x 10 mm x 25 mm,纯度99.5%的铝片验证是否确实存在上述现象,实验结果如下表. 2017高考化学探究型化学实验题解析:反应产物 某中学生取50.00 g纯净的Na2SO3.7H2O,在6000C以上将其强热至恒重.分析及计算结果表明,恒重后样品的质量相当于无水亚硫酸钠的计算值,且各元素的组成也符合计算值,但将它溶于水时却发现溶液的碱性大大高于期望值.经仔细思考,这位同学解释了这种反常现象,并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了自己的解释是正确的. (1) 他对反常现象的解释是(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设计的验证性实验是(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Na2SO3.7H2O晶体受强热后所得样品不可能只是失去结晶水,因为它碱性大大增强,故也不可能是Na2SO4(因其是

苏教版高中化学高考复习专题-探究型实验评价与设计 教案设计

探究型实验评价与设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观察、阅读资料等多种手段收集证据,评价、设计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实验探究方案。 2.借助信息技术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自主构建解决化学实验方案类设计问题的思维模型。 3. 提升学生实验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了解解决化学问题的策略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评价、设计探究型实验方案 难点:帮助学生自主构建解决化学实验方案设计问题的思维模型。 三、设计意图 本节课设计了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精确定位学生知识体系中薄弱位置,以微专题的方式梳理、探究、解决学生在探究型实验方案评价和设计方面的问题,构建解决此类问题的思维模型。暗线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评价,逐步发现实验方案设计方面的问题,并通过案例分析收集证据,在探索中寻找问题解决方案,感悟解决问题的一般科学方法。 四、课前准备 基于“极课大数据”平台的学情调研分析;基于学情特点的课件制作;基于网络平台的QQ图像传输、基于思维构建的学案。 五、教学过程 1 、数据分析引入课题 探究型实验方案评价和设计是近几年高考考察的热点和难点。该类型的题目以新情境下探究型实验方案设计为主要形式综合考察同学们的实验探究能力。下面,让我们从课前完成的学情检测分析入手。 学情调研设计了三种题型

从得分情况来看,第一种题型得分率较低,第三种题型得分率相对较高,如何解决第一种题型得分率相对较低的问题便是我们本节课研究的重点。 2 、实验评价以评促设 【学情调研1】 1. 请根据下面溶解度曲线,设计实验方案,由MnSO4和 MgSO4混合溶液制备MnSO4?H2O晶体。 实验方案: 。 【整体分析】 【案例评价】 【板书】一、实验评价:原理选择、条件控制、规范表达

高考化学综合实验(高考真题及模拟汇编)

高考热点专题训练 物质制备实验和探究实验(高考真题及模拟汇编)1.【2019北京】化学小组实验探究SO2与AgNO3溶液的反应。 (1)实验一:用如下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制备SO2,将足量SO2通入AgNO3溶液中,迅速反应,得到无色溶液A和白色沉淀B。 ①浓H2SO4与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剂a是____________。 (2)对体系中有关物质性质分析得出:沉淀B可能为Ag2SO3、Ag2SO4或二者混合物。 (资料:Ag2SO4微溶于水;Ag2SO3难溶于水) 实验二:验证B的成分 ①写出Ag2SO3溶于氨水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②加入盐酸后沉淀D大部分溶解,剩余少量沉淀F。推断D中主要是BaSO3,进而推 断B中含有Ag2SO3。向滤液E中加入一种试剂,可进一步证实B中含有Ag2SO3。所用试剂及现象是__________。 (3)根据沉淀F的存在,推测SO42-的产生有两个途径: 途径1:实验一中,SO2在AgNO3溶液中被氧化生成Ag2SO4,随沉淀B进入D。 途径2:实验二中,SO32-被氧化为SO42-进入D。 实验三:探究SO42-的产生途径 ①向溶液A中滴入过量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含有________:取上层清液 继续滴加BaCl2溶液,未出现白色沉淀,可判断B中不含Ag2SO4。做出判断的理由:_______。 ②实验三的结论:__________。 (4)实验一中SO2与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后同步:35 探究型和定量分析型实验题(含解析)

课时作业(三十五) 探究型和定量分析型实验题 1.保护环境是全球关注的问题。 Ⅰ.某环保部门处理含CN -电镀废水的方法如图(CN -和CNO - 中N 的化合价均为-3价): 含CN -的废水――→NaClO 含CNO -的废水―――→NaClO H 2SO 4 N 2、CO 2、Cl 2 某学习小组依据上述方法,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该电镀废水处理的研究。 操作步骤: ⅰ.先关闭装置甲的开关,再将含CN - 废水与过量NaClO 溶液混合,取200 mL 混合液[其中c(CN -)为0.200 mol·L -1]加入装置甲中,塞上橡皮塞。 ⅱ.待装置甲中充分反应后,打开开关,使溶液全部流入装置乙中,关闭开关。 ⅲ.测定干燥管Ⅰ增加的质量。 (1)写出装置乙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丙中的试剂是________,装置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定上述实验中的气体都被充分吸收。若干燥管Ⅰ增重1.408 g 。则CN -被处理的百分率为________。 (4)你认为用此装置进行实验,与(3)对比,CN -被处理的百分率将________(填“偏高”“偏低”“无法确定”或“无影响”),简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防治空气污染,燃煤脱硫很重要。目前,科学家对Fe 3+溶液脱硫技术的研究已取得新成果。 (5)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SO 2与Fe 3+反应的产物”,将过量的SO 2通入FeCl 3溶液中后,各取10 mL 反应液分别加入编号为A 、B 、C 的试管中,并设计以下3种实验方案: 方案①:A 中加入少量KMnO 4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 方案②:B 中加入KSCN 溶液,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方案③:C 中加入稀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高考化学探究性实验题突破专题答案

高考化学探究性实验题专题答案 1、(1)CO 和CO 2 (2)利用焰色反应 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 用蒸馏水洗涤固体至洗涤液无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HCl 后,静置,液,滴加适量H 2O 2,充分振荡后滴加 2、(1)ade (2)Fe 3+ +Ag= Fe 2+ +Ag + (3)①将银镜在硝酸铜溶液中 (4)同意 4Fe 3+ +6H 2O+9Ag+3NO 3-=4Fe (OH )3+9Ag + +3NO 3、(1)除去铁表面的氧化膜 NO (2)4Fe+10H ++NO 3-=Fe 2++NH 4+ +3H 2O 硝酸根离子在酸性环境下氧化氮氧化物 (3) 溶液的温度 使用催化剂 (4)将两份相同的KNO 3溶液的pH 分别调至2.5和3.5,, 分别加入等量且足量Fe 粉,等反应完 成后,用离子色谱仪分别测定溶液中NO 3-浓度,如果前者NO 3-浓度低,说明酸性越强脱氮速率越快。 4、(1)2Na 2SO 3+O 2=2Na 2SO 4 (2) 假设2:Na 2SO 3完全变质; 假设3:Na 2SO 3部分变质 (3)

注:其它合理答案与步骤均给分 (3)制备并收集SO 2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右图) (4)品红褪色;SO 2+Br 2+2H 2O=4H ++2Br -+SO 42- (5)不是用浓硫酸;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样涂白纸不变黑,说明不是浓硫酸。 5、(1)由于Ba(OH)2·8H 2O 与收空气中的CO 2反,所取试剂大部分已变质为BaCO 3,未变质的Ba(OH)2·8H 2O 在配制溶液时能全部溶解。 (2) (3)①搅拌溶解 250ml 容量瓶中 ②0.1980 (4)不能。 6、(1)2H 2SO 4(浓)+ 4+2H 2O +2SO 2↑; (2)BaSO 4 还原 (3)2NO+O 2=2NO 2; (4)①通N 2一段时间,排除装置的空气 饱和的NaHSO 3溶液 ②甲:SO 42- +Ba 2+ =BaSO 4↓;乙:2Ba 2+ +2SO 2+O 2+2H 2O=2BaSO 4+4H + ;白雾的量要远多于装置中氧气的量 (5)SO 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BaSO 3沉淀 7、Ⅰ.(1)容量瓶 (2)2 5 6 2 8 5O 2 (3)酸式 滴入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呈浅红色,且30秒内不褪色 (4) (5)偏高 Ⅱ. 浓硫酸 Na 2SO 3 氢氧化钠

高考化学必看综合实验题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必看综合实验题 解题技巧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化学综合实验试题的解题策略 角度1:以常见有机物的制备、分离提纯的综合实验试题 【题型解读】 有机物的制备、分离提纯在近几年的高考实验试题中已出现,并且有发展的趋势。这类有机物的制备反应来源于教材中化学反应,反应原理不是太难,故此类综合实验的难度属于中档水平。 近两年高考试题的命题角度主要有 ①实验装置中各部分的特点组装要求; ②实验步骤中的反应原理及除杂方法和原理; ③有机物的提纯方法和某些试剂的作用; ④有机物产率的计算。 阅卷人忠告 1.审题忠告 (1)审清反应原理(试剂要求、反应条件、产物性质) (2)审清装置的设计问题 ①球形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下口进水,上口出水)。 ②温度计的位置。

③烧瓶、三颈瓶的容量大小。 ④尾气处理、加热方式(水浴、油浴等)。 (3)审清实验步骤 ①加试剂顺序; ②反应制备; ③除杂分离提纯试剂和方法。 (4)审清反应物的量,确定过量反应物,用少量反应物计算产品的理论量,再算产率。 2.答题忠告 (1)对试剂的作用或目的答题时要具体、全面、不漏要点。 (2)对冷凝管中冷却水的流向要从低端进水。 (3)有机物的干燥剂常用一些吸水的盐如CaCl2、MgSO4等。 (4)对于补加沸石要注意“停止加热、冷却后”再补加。 (5)对有机物的产率要注意有效数字。 角度2:以实验探究为主题的综合试题 【题型解读】

以实验探究为主题的综合试题以能力立意,把化学知识与能力的考核融为一体。试题源于教材实验,但又高于教材。主要考查考生思维的敏捷性、缜密性、统摄性、灵活性和创造性。试题难度较大。 近几年高考的命题的角度主要有 ①气密性检查; ②仪器连接; ③反应原理涉及的方程式; ④各仪器的作用; ⑤各部分的现象; ⑥装置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 阅卷人忠告 1.审题忠告 (1)明确涉及气体和新物质制备实验的思路(实验流程):气体的发生―→除杂质―→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 (2)仪器连接的顺序要明确: ①仪器是否齐全:如制备有毒气体及涉及有毒气体的实验是否有尾气吸收装置。 ②仪器连接顺序是否合理:如气体净化装置中不应干燥后又经过水溶液洗气。

2018高考化学复习物质制备及性质探究类实验题

课时3 物质制备及性质探究类实验题 1.(2016·课标全国Ⅲ,26)过氧化钙微溶于水,溶于酸,可用作分析试剂、医用防腐剂、消毒剂。以下是一种制备过氧化钙的实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一)碳酸钙的制备 (1)步骤①加入氨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火煮沸的作用是使沉淀颗粒长大,有利于________。 (2)右图是某学生的过滤操作示意图,其操作不规范的是 ________(填标号)。 a.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壁 b.玻璃棒用作引流 c.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壁 d.滤纸边缘高出漏斗 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二)过氧化钙的制备 CaCO3――→ 稀盐酸、煮沸、过滤 ②滤液――→ 氨水和双氧水 冰浴③ ――→ 过滤 白色结晶 (3)步骤②的具体操作为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固体,此时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将溶液煮沸,趁热过滤。将溶液煮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需要在冰浴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过滤得到的白色结晶依次使用蒸馏水、乙醇洗涤,使用乙醇洗涤的目的 是________。 (6)制备过氧化钙的另一种方法是:将石灰石煅烧后,直接加入双氧水反应, 过滤后可得到过氧化钙产品。该工艺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品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反应混合液中盐酸过量,加入氨水可以中和盐酸,调节溶液的pH 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而除去。小火煮沸的作用是使沉淀颗粒长大,有利于过滤分离。(2)a项,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壁,容易造成溶液飞溅,错误;b项,玻璃棒用作引流,正确;c项,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壁,防止有气泡,正确;d项,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口,错误;e项,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容易划破滤纸,错误。(3)步骤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固体,此时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O2,溶液呈酸性,而CaO2溶于酸,故应将溶液煮沸以除去溶解的CO2气体。(4)根据题意可知反应物为CaCl2、H2O2、NH3·H2O,产物为CaO2、NH4Cl和H2O,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2NH3·H2O+H2O2===CaO2↓+2NH4Cl+2H2O,由于H2O2在高温下易分解,所以反应应在冰浴中进行。(5)由于乙醇与水互溶且易挥发,所以使用乙醇洗涤去除晶体表面的水分。(6)制备过氧化钙的另一种方法将石灰石煅烧后,直接加入双氧水反应,过滤后可得到过氧化钙产品。该工艺方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产品的缺点是:没有除杂净化工艺,所制得产品纯度低。 答案(1)调节溶液pH使Fe(OH)3沉淀过滤分离(2)ade (3)酸除去溶液中的CO2 (4)CaCl2+2NH3·H2O+H2O2===CaO2↓+2NH4Cl+2H2O或CaCl2+2NH3·H2O +H2O2+6H2O===CaO2·8H2O↓+2NH4Cl 温度过高时双氧水易分解 (5)去除晶体表面水分 (6)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纯度较低 2.(2017·广西适应性测试)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取氯酸钾和氯水并进行探究实验。

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二部分高考大题突破题型三综合实验探究专题强化训练

题型三综合实验探究 [专题强化训练] 1.TiCl4是制备钛及其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在实验室制备TiCl4,设计实验如下(夹持装置略去): 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 物质熔点/℃沸点/℃密度/(g·cm- 3) 水溶性 TiCl4-25 136 1.5 易水解,能溶于有机溶剂 CCl4-23 76.8 1.6 难溶于水 (1)按照气流由左到右的方向,上述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填仪器接口字母)。 (2)根据完整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________________(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列操作的字母)。 A.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B.停止加热,充分冷却 C.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D.加热装置D中陶瓷管 实验时,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时,开始进行步骤D。 (3)装置A中导管m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C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D中除生成TiCl4外,同时生成一种气态不成盐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设计实验证明装置F中收集到的液体中含有TiCl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2019学年上期河北衡水中学实验学校七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题(无答案)

衡水中学实验学校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 数学试卷 答题时间:90分钟 分值: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2分,1-10小题各3分,11-16小题各2分) 1、如果?×?? ? ??-21=1,则“?”内应填的实数是( ) A 、 21 B 、2 C 、2 1- D 、-2 2、某数的平方是4 1,则这个数的立方是( ) A 、 81 B 、8 C 、81或81- D 、+8或-8 3、下列图形属于柱形的有几个(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4、在-(-8)、()20191-、23-、1--、0-、3 π-、-2.131131113中,负有理数共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5、下列语句正确的个数是( ) ①收入增加100元与支出减少200元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②数轴上原点两侧的数互为相反数; ③若一个数小于他的绝对值,则这个数是负数; ④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n a 与n b 也互为相反数 A 、1个 B 、2个 C 、3个 D 、0个 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个( ) ①直线AB 与直线BA 是同一条直线 ②平角是一条直线 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④如果AB=BC ,则点B 是线段AC 的中点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图中小于平角的角的个数是( ) A 、9个 B 、10个 C 、11个 D 、12个 8、钟表盘上指示的时间是10点40分,此刻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是( ) A 、 60 B 、 70 C 、 80 D 、 85 9、已知AB=21cm ,BC=9cm ,A 、B 、C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AC 等于( ) A 、30cm B 、15cm C 、30cm 或15cm D 、30cm 或12cm 10、已知线段AB ,在BA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 ,使CA=3AB ,则线段CA 与线段CB 之比为( ) A 、3:4 B 、2:3 C 、3:5 D 、1:2 11、如图,数轴上的A 、B 、C 三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a 、b 、c ,其中AB=BC ,如果c b a >>,

高考化学专题训练化学综合实验题A

题型特训11第8题化学综合实验题A 1.(2019辽宁抚顺一模)氮化钙(Ca3N2)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通常条件下为棕色易水解的固体。某小组在实验室制备氮化钙并测定其纯度,设计如下实验(夹持装置略去)。 Ⅰ.氮化钙的制备 (1)按气流由左到右的方向,下列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填仪器接口字母,装置不能重复使用)。 (2)C装置的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 为。 (3)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装置A的作 用。 (4)若用下图装置F替代上述流程中的A装置,请补充以下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先点燃装置处酒精灯,再点燃装置 处酒精灯,反应一段时间。 ③先熄灭装置处酒精灯,再熄灭装置处酒精灯,最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5)请用化学方法确定氮化钙中含有未反应的钙,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Ⅱ.测定氮化钙的纯度

①称取3.9 g反应后的固体,加入足量的水,将生成的气体全部蒸出并通入100.00 mL 1.00 mol·L-1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稀释到200.00 mL。 ②取20.00 mL稀释后的溶液,用0.2 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盐酸,到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 25.00 mL。 (6)所得固体中氮化钙的质量分数为。 2.(2019陕西咸阳三模)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反应“Fe+2Ag+Fe2++2Ag”的实验中检测到Fe3+。发现和探究过程如下:向硝酸酸化的0.05 mol·L-1硝酸银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黑色固体,溶液呈黄色。 (1)检验产物: ①检验上层清液中所含离子的种类,取上层清液,滴加,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2+。 ②经检验黑色固体为Ag,检验方法是取出少量黑色固体洗涤后,加入适量稀硝酸使固体溶解,再滴加(填试剂),产生(填现象)。 (2)针对“溶液呈黄色”,甲认为溶液中有Fe3+,乙认为铁粉过量时不可能有Fe3+,乙依据的原理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针对这两种观点继续实验,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实了甲的猜测。同时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溶液颜色深浅、沉淀量多少与取样时间有关,对比实验记录如下: (查阅资料可知,Ag+与SCN-生成白色沉淀AgSCN) (3)实验中溶液变为红色的离子方程式为,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存在(填离子符号)。 (4)对产生Fe3+的原因做如下假设。

2020年高考化学提分攻略20 探究型综合实验【带答案解析】

题型20 探究型综合实验 一、解题策略 1.化学实验探究的基本环节 (1)发现问题:就是在学习和实验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值得探究的问题和异常现象等。 (2)提出猜想:就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对所发现的问题的解决提出的几种可能的情况。 (3)设计验证方案:就是根据猜想,结合实验条件设计科学、合理、安全的实验方案,对各种猜想进行验证。 (4)具体实施实验:就是根据实验方案选择仪器、组装仪器、按步骤进行操作实验的过程。 (5)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就是认真全面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并及时记录所得数据,然后进行推理分析 和数据分析,通过对比归纳得出结论。 2.探究实验设计的四个要求 二、题型分类 (一)物质性质的探究 1.题型特点 主要是从物质的结构特点或从所属类型的典型代表物去推测物质可能具有的一系列性质,然后据此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去探究它所可能具有的性质。 2.基本思路和方法 根据物质的组成(或成分)→提出各物质(或离子)性质的假设→根据这些性质找到可能存在的反应→确定检验的试剂和 仪器→确定实验的顺序→叙述实验的操作和预期的现象,得出结论。 3.常见物质的热分解反应规律 (1)难溶性碳酸盐――→△ 氧化物+CO 2;

(2)碳酸的酸式盐――→△ 碳酸的正盐+CO 2+H 2O ; (3)铵盐――→△ NH 3+相应的酸(或酸性氧化物+H 2O)(NH 4NO 3除外); (4)硝酸盐――→△ 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亚硝酸盐)+氮氧化物(NO 或NO 2)+O 2; (5)草酸晶体――→△ CO 2+CO +H 2O 。 4.氧化性、还原性与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关系 (1)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只具有氧化性,如Fe 3+ 、H + ; (2)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只具有还原性,如Cl -; (3)元素处于中间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如Cl 2。 (二)反应原理探究型 1.变量探究实验题的解题策略 解答变量探究类试题的关键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只改变一个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规律。注意:选择数据要 有效,且变量统一,否则无法作出正确判断。 思路总结 2.规律探究实验题的解题策略 物质性质递变规律的探究也是中学化学实验探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如置换反应)规律,物质的酸(碱)性强弱规律,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规律等,都是开展有关规律探究的重要素材,也是高考命题的经典情境。 解决有关规律探究问题的实验设计,其常用方法示例如下: (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一般通过设计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实验来完成,如通过让 金属单质与相同浓度的非氧化性酸反应产生H 2的速率快慢来判断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强弱,推断元素金属性强弱,从而找出相应的性质递变规律。 (2)物质的酸(碱)性强弱的判断。 (3)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规律探究。可以通过控制所含的杂质是否与空气接触、所接触的电解质溶液的酸碱度、 钢铁在腐蚀过程中体系内的气压变化等角度设计实验,找出规律。 【典例1】【2019·北京理综,28】化学小组实验探究SO 2与AgNO 3溶液的反应。 (1)实验一:用如下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制备SO 2,将足量SO 2通入AgNO 3溶液中,迅速反应,得到无色溶液

呈贡区实验学校2018年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要点

呈贡区实验学校2018年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要点为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相关工作要求,切实做好我校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我校自开展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以来,就非常重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工作。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状况为重点,以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为目标,通过实施学生营养餐工作,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营养含量,提高农村学生饮食质量,发挥学校强体与育人的双重功能,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不断推进教育科学发展。现就将我校2018年营养改善计划和2019年工作要点总结如下: 一、成立营养餐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何坤德校长 副组长:马云凤副校长、宋磊总务主任、李建华总务副主任。 成员:杨晓燕(郎缪校区专职负责人员)、李明(衡水校区专职负责人员)杨艳青晋卫平(财务人员)及各班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后勤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二、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分为两个校区,郎缪校区和衡水校区,其中,郎缪校区有教学班30个,小学部19个教学班,享受营养餐学生人数915人,中学部11个教学班,享受营养餐学生人数为436人。衡水校区有教学班7个,享受营养餐学生人数为306人。两个校区享受营养餐人数共计1657人。本学期郎缪校区的供餐企业为“云南皇氏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供餐,供餐方式为课间加餐,品种为核桃牛奶、蛋琪玛、鲜花糕、核桃酥等。衡水校区供餐为衡水学校食堂,供餐方式为食堂中餐。每天学生供餐标准为4元。本学期供餐天数为100天。 三、开展的主要工作 1、专项资金的管理 根据教育局的工作安排,我校每学期初都将本学期享受营养餐学生人数和营养餐专项资金结余情况上报到教育局,教育局根据供餐天数、补助标准及我校实际情况下拨本学期营养餐专项资金。学校将营养餐的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与供餐企业采取一月一结的方式结算付款,决不拖欠供餐企业的营养餐款。 2、严格专项资金管理。建立完善的学生用餐签名档案册,认真落实学生实名制信息系统管理和应用,确保不出现虚报冒领营养餐、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综合试题(含答案)

2.PCL 3 有毒,在潮湿的空气中可发生水解反应产生大量的白雾。它在实验室和工业上都有重要的应 用。在实验室中可用下图所示装置(酒精灯、铁架台等未画出)制取PCL 3 ,在圆底烧瓶e中放入足量 白磷,将CL 2 迅速而有不间断地通入e中,氯气与白磷会发生反应,产生火焰。 三氯化磷和五氯化磷的物理常数如下: 熔点沸点 三氯化磷-112℃76℃ 五氯化磷148℃200℃分 解 并在b仪器处加热。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气和白磷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为使仪器e不致因局部过热而炸裂,实验开始前应在e的底部放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烧杯h中加入冰盐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中所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将白磷保存于水中,取出的白磷用滤纸初步吸去表面水分,然后浸入无水酒精中片刻,再浸入乙醚中片刻即可完全除去水分。已知酒精与乙醚互溶,乙醚易挥发。用上述方法除去水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O可用作颜料、玻璃磨光剂、有机合成催化剂等。以下是用铜粉氧化法生产CuO的流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溶解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的H 2SO 4 是用1体积98% H 2 SO 4 与1体积水混合而成。配制该硫酸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一)【答案】

探究类实验题 热点一 物质性质的验证与探究 思维导图 第1步 第3步↓ 第4步↓ 第5步↓ 方法探究 1.某化学小组拟采用如下装置(夹持和加热仪器已略去)来电解饱和食盐水,同时检验氯气的氧化性。 若检验氯气的氧化性,则乙装置的a瓶中溶液可以是___淀粉--KI溶液,对应的现象为_______溶液变为蓝色。 2.高锰酸钾是一种典型的强氧化剂,无论在实验室还是在化工生产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

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当向D中缓缓通入足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红棕色,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大于溴。打开活塞,将D中的少量溶液加入E中,振荡E。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现象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溴的非金属性强于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含溴单质的少量溶液加入含碘化钾和苯的装置E中,溴单质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碘单质溶于苯呈紫红色。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但是若通入的氯气过量,Cl2也能将I-转化为I2:Cl2+2I-=== 2Cl-+I2,则不能说明溴的非金属性比碘强。 答案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不能过量的Cl2也可将I-氧化为I2 3.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实验过程(a、b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 (1)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已知酸性:亚硫酸>碳酸)。 ①连接仪器、________________、加药品后,打开a、关闭b,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装置A中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①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检验装置气密性① Cu+2H2SO4(浓) = =CuSO4+SO2↑+2H2O 酸性KMnO4溶液 ① A中酸性KMnO4溶液没有完全褪色,盛有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 (2)验证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在(1)①操作后打开b,关闭a。 ①H2S溶液中有浅黄色浑浊出现,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的位置。 写出其中SO2显示还原性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2H2S+SO2===3S↓+2H2O

(完整版)高考化学综合实验探究

2.(2019·成都模拟)砂质土壤分析中常用 Karl Fischer法是测定其中微量水含量,该方法原理是I2和SO2反应定量消耗水(假设土壤中其他成分不参加反应),据此回答下列问 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Ⅰ:消耗反应样品中的水 下图是某同学在实验室模拟Karl Fischer法的实验装置图: (2)装置连接的顺序为a→__________(填接口字母顺序);M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 其在实验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步骤为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②装入药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④反应结束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继续通入N2, ⑤取下D装置,…… 步骤④中继续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Ⅱ:测定剩余的碘 向反应后的D装置加入蒸馏水,过滤,充分洗涤滤渣,并合并洗涤液和滤液,将其配成250.00 mL溶液,取25.00 mL 用0.20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剩余的碘单质,已知反 应如下:2S2O2-3+I2===S4O2-6+2I-。 (4)Na2S2O3标准液应装在________(填“酸式”“碱式”)滴定管中;上述操作中,合并 洗涤液和滤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滴定实验重复四次得到数据如下: 实验①②③④ 消耗的标准液的体积/mL 18.37 20.05 19.95 20.00 22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型简答题典型例题及针对性训练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型简答题典型例题及针对性训练 典型例题 1.具体操作描述型 【典例1】已知SO2可以用Fe(NO3)3溶液吸收,某学习小组据此按如图装置展开如下相关探究:取一定量的铜片于三颈烧瓶中,通入一段时间N2后再加入足量的浓硫酸,加热。装置A中有白雾(硫酸酸雾)生成,装置B中产生白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A中用于添加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查图中连通装置A、B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 (1)构建捂热法模型 (2)构建液差法模型

答案分液漏斗 关闭弹簧夹1和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弹簧夹2,用手捂热烧瓶A,若B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后,导管中有一段液柱上升,则气密性良好,否则不好;或关闭弹簧夹1和弹簧夹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水至水不流下,停止加水;观察一段时间,若液面不下降,则气密性好;否则不好 [解决方案]答题要领:用好动词,指明仪器名称或仪器的某个部位,操作连贯,如身临其境。 【对点训练】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基本思路是使装置内外压强不等,观察气泡或液面变化。按照要求填空: (1)微热法:如图a。用酒精灯微热或用手捂热试管,导管口产生气泡,停止加热或松开手后导管内倒吸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证明装置不漏气。 (2)液差法:如图b、c。连接好仪器,b中夹紧弹簧夹,从长颈漏斗中注入适量水,

高考化学探究性实验预测

高考化学探究性实验预测 一、实验制备的探究 1、在中学化学实验中,通常用无水硫酸铜检验少量水的存在。由于无水硫酸铜吸湿性专门强,需要现制现用。 方法甲:取2药匙细小的硫酸铜晶体置于中研碎后放入坩埚,将坩埚放在上用小火慢慢加热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最后将坩埚移入中进行冷却(请选用合适仪器或设备填空:表面皿、研钵、烧杯、通风橱、试管夹、干燥器、泥三角)。 方法乙:取2药匙研碎的硫酸铜晶体于小烧杯中,加入20ml浓硫酸(质量分数不低于98%),并用玻璃棒搅拌,静置5min后倾去浓硫酸,用无水乙醇洗涤数次,倒在滤纸上晾干。 【交流与讨论】 〔1〕方法甲中,加热温度稍高时会显现变黑现象,缘故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方法乙中,浓硫酸的作用是,为了不白费药品,对无水乙醇洗涤液进行再生的方法是,所用的要紧玻璃仪器有蒸馏烧瓶、温度计、承接管(牛角管)、锥形瓶等。 〔3〕用制得的无水硫酸铜检验某双氧水中是否含水时,除了发觉固体变蓝外,还发觉该双氧水中有气泡产生,对此你有何猜想。 〔4〕目前工业上正积极探究用浓HNO3作氧化剂,用Cu与浓H2SO4、浓HNO3反应,采取间歇加热、逐步加入浓HNO3的方法来制备CuSO4·5H2O 的新工艺。模拟制备装置如以下图所示。 【咨询题一】如图装置中,分液漏斗内装的液体是;反应终止 时,猎取CuSO4·5H2O的操作过程是先,后;趁热将三颈瓶 中的液体倒入烧杯中冷却,析出晶体CuSO4·5H2O,过滤、晾干。 【咨询题二】工业上用石灰乳吸取尾气,除了防止环境污染外,还能得到了有经 济有用价值的副产品----亚硝酸钙。尾气吸取生成亚硝酸钙的化学方程式是: 。 【咨询题三】将石灰乳稀释,可得到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与CO2 相遇能够产生白色沉淀。某同学想用如下图装置以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 CO2。教师指出制取等量的气体,该装置需要太多的盐酸,造成白费。该同 学对该装置某部位加了一个小试管,解决了那个咨询题。请你把改进画在图 中合适的位置。 2.柴达木盆地以青藏高原〝聚宝盆〞之誉蜚声海内外,它有富足得令人惊奇的盐矿资源。液体矿床以钾矿为主,伴生着镁、溴等多种矿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取盐湖苦卤的浓缩液(富含K+、Mg2+、Br-、SO42-、Cl-等),来制取较纯洁的氯化钾晶体及液溴(Br2),他们设计了如下流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