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复习知识点清单

统计学复习知识点清单

统计学复习知识点清单
统计学复习知识点清单

统计学基础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及习题

2010年1月4日

1.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统计学一般可以分为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

社会经济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统计学,社会经济现象不是纯随机现象。

2.统计的作用: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

3.标志和指标区别: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或概念,有数量标志和质量标志之分。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概念的。

4.数量指标和品质指标的区别:

数量指标是表示事物量的特征,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如:人的年龄,身高、体重、企业的产值等。

品质指标表现为对特征加以描述的文字,如:民族、性别等。

5.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的区别:变量的连续性和离散性,是以变量值是否可以无限分割为标准的。即一个变量相邻的两个变量值之间可以不断分割。

连续变量是可以无限分割的变量,如:道路长度、耕地面积、人的平均身高、劳动生产率、粮食总产量等。采用计算或测量的方法取得。

离散变量不可分割的变量,如:人数,企业数目,产品件数等。

6.社会经济研究的对象是(CD)

A.抽象的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认识方法

7.设计调查方案即调查计划的方法或内容: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项目与调查表)和调查时间。

8.调查统计的种类:

(1)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统计报表分为:全面的统计报表和非全面的统计报表。

专门调查分为:普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

(2)全面调查和非全面。

全面调查,是对被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一一加以调查。如:普查。

非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如:抽查和重点调查。(3)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经常性调查:是随着被研究对象的变化,连续不断的进行登记。

一次性调查:是不连续性调查。短期内不发生变化,只了解某一时点上的状况。

(4)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

9.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B就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

C那些具有反应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

D用以推算总体标志质量的单位。

10.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ABCDE)

A统计报表B普查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

11.平均数的种类:按计算方法分为,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和中数。

12.极差的概念与计算:

概念:极差又称为“全距”,他是个体个单位指标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用来表示标志值的变动范围。

计算公式:R=最大值-最小值

13.平均差的单位以及计算:

概念:平均差是各单位标志值对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绝对值的平均数。是用来综合反映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计算:(1)未分组的资料计算即,简单计算法:平均差=1/n∑(|X- ˉX |) (2)已分组的资料计算即,加权计算法:平均差=1/(∑f){|X-ˉx|}

注:X:组中值,ˉx:平均数

14.综合指数的概念和计算:

概念:综合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形式,它是由两个总量总量指标对比形成的相对数。

计算:(1)数量指标指数:

A:以基期价格为同等度量因素:ˉk p=(∑q1p0)/(∑q0p0)

B:以报告期价格为同等度量因素:ˉk p=(∑q1p1)/(q0p1)

(2)质量指数指标:

A:以基期销售量为同等度量因素:ˉk q=(∑p1q0)/(∑p0q0)

B:以报告期销售量为同等度量因素:ˉk q=(∑p1q1)/(∑p0q1)15.

(1

(2)计算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及由于产量变动对总成本的影响。

统计学基础期末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名称,它有(数量标志)和 ( 品质标志 ) 两种。

2.工人的年龄、工厂设备的价值,属于(数量标志),而工人的性别、设备的种类是 ( 品质标志)。

3.统计指标反映的是 (总体特征),数量标志反映的是 (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4.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

5.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

6.平均数具有 ( 同质性) 、( 代表性 )、 (抽象性) 三个特点

7.调和平均数是加权算术平均数的一种变形.

8.样本数据的变异指标的种类有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9.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一般是以相应的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而编制质量指标指数一般是以相应的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10.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为105%,商品零售量指数为98%,则商品零售额指数为102.9%.

二、判断题(把正确的符号“√”或错误的符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

2.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 √ ) .

3.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4.抽样调查可以推断总体.(√)

5.重点调查可以推断总体.(×)

6.典型调查不能推断总体.(× )

7. 中位数是根据变量所处的中间位置来确定的,因此它不受变量数目和极端数值的影响(√).

8.如果数据的分布没有明显的集中趋势,众数也可能不存在。(√)

9.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平均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

10.平均指数可以是综合指数的变形形式.(√)

三、单项选择题

1.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2.下面哪一个是数量标志( D )

A.学号

B.性别

C.民族

D.钢产量

3.下列哪一个是品质标志( A )

A.所有制

B.收入水平

C.考试分数

D.年龄

4.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 )。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

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

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

5.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必须( A )。

A.重叠

B.相近

C.不等

D.可以重叠,也可以不重叠

6.数量指标是用( A )表示的。

A.绝对数形式

B.相对数形式

C.平均数形式

D.百分比形式

7.离散程度测度值中,由总体中最大变量值和最小变量值之差决定的是(D)

A.方差B.标准差C.平均差D.极差

8.离散程度的测度值愈大,则(A)

A.反映变量值愈分散,均值代表性愈差

B.反映变量值愈集中,均值代表性愈差

C.反映变量值愈分散,均值代表性愈好

D.反映变量值愈集中,均值代表性愈好

9.已知甲数列的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2.8;乙数列的均值为14.5,标准差为3.7。由此可以断言(A)A.甲数列均值的代表性好于乙数列

B.乙数列均值的代表性好于甲数列

C.两数列均值的代表性相同

D.两数列均值的代表性无法比较

10.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D )

A、产量指数

B、商品销售量指数

C、职工人数指数

D、劳动生产率水平指数

四、多项选择题

1.统计的涵义一般有( A、C、E)

A.统计工作B.统计会议C.统计学

D.统计报刊E.统计资料

2.普查是( B、C、E)

A.非全面调查

B.专门调查

C.全面调查

D.经常性调查

E.一次性调查

3.非全面调查形式有( A、B、C )

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全面统计报表

E.普查

4.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A、D、E)。

A、基本建设投资额

B、岛屿个数

C、就业人口数

D、国民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

E、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5.国家统计系统的功能或统计的职能是(A、B、C )。

A.信息职能

B.咨询职能

C.监督职能

D.决策职能

E.协调职能

6.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A、B、C、D、E)。

A.统计报表

B.普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E.典型调查

7.抽样调查方式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B、C、D )。

A.全面性

B.经济性

C.时效性

D.准确性

E.灵活性

8.平均数的种类有( A、B、C、D、E)。

A.算术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调和平均数

E.几何平均数

9.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A、B )。

A.各组频率和频数

B.各组标志值的大小

C.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

D.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E.只受权数的大小的影响

10.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A、D、E )。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为1

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五、简答题

1.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

答: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数量标志表明总体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可以用数值表示,即标志值。

2.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要点)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项目和调查表、调查的时间和时限、调查的组织工作.

3.一般情况下,怎样根据经济内容确定综合指数中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期?

答:(要点)(1)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作为同度量因素的质量指标固定在基期;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作为同度量因素的质量指标固定在基期。

六、计算题

1.某车间工人日生产零件分组资料如下:

零件分组(个)工人数(人)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20

40

80

50

10

合计200

试计算零件的平均日产量.

解:

零件分组(个)工人数(人)组中值x 标志总量 xf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20

40

80

50

10 45

55

65

75

85 900

5 200

3 750

850

合计200 -12 900

2.某区两个菜场销售资料如下:

蔬菜名称单价(元)销售额(元)

甲菜场乙菜场

A

B

C 2.5

2.8

3.5 2 200

1 950

1 500 1 650

1 950

3 000

试计算比较两个菜场平均价格的高低,并说明理由。解:

3.某班同学《统计学》成绩资料如下:

统计学成绩(分)学生人数(人)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 5

7

8

20

14

6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平均成绩、标准差及标准差系数。解:

成绩(分)人数(人)

40-50

50-60

60-70

80-90

90-100 5

7

8

20

14

6 225

385

520

1 500

1 190

570 793.55

330.15

66.75

3.35

139.95

476.55 3 967.74

2 311.04

533.99

66.98

1 959.28

2 859.29

合计60 4 390 -9 205.06

4.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与产量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计量单位产品产量单位成本(元)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

丙万件

万只

万盒80

60

50 120

60

30 24

18

15 20

18

19

(1)计算各种产品的单位成本个体指数;

(2)计算各种产品的产量个体指数;

(3)计算三种产品总成本指数及增加额;

(4)计算三种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及单位成本变动对总成本的影响额;(5)计算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及产量变动对总成本的影响额;

(6)用上述(3)~(5)的结果验证指数体系。

解:

产品

名称单位成本

个体指数

产品产量

个体指数

总成本(万元)

基期

报告期

假定期

丙83.33

100.00

126.67 150.00

100.00

60.00 1 920

1 080

750 2 400

1 080

570 2 880

1 080

450

合计-- 3 750 4 050 4 410

(3)总成本指数:

(4)单位成本总指数:

(5)产量总指数:

(6)指数体系 108%=91.84%×117.6%

300元=(-360元)+660元

5.某商店三种商品的销售量与销售额资料如下:

商品名称计量单位销售量基期销售额

(万元)

基期报告期

甲打250 290 180

乙只180 160 220

丙盒500 540 150

试计算三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和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额。

解:

商品

名称销售量基期销售额

(万元)

基期报告期个体指数

甲250 290 1.16 180

乙180 160 0.89 220

丙500 540 1.08 150

6.手机、空调、电脑和彩电的销售价格下调。某家电公司这四种商品价格下调幅度及调价后一个月的销售额资料如下:

商品名称调价幅度(%)销售额(万元)

手机

空调

电脑

彩电-11.5

-10.0

-8.0

-13.5 52

103

350

25

与本次调价前一个月的价格水平相比,上述四种商品价格平均下调了百分之几?由于价格下调使该商品在销售中少收入多少万元?

解:

(万元)

四种商品价格平均下调了9.02%,少收入52.54万元。

医学统计知识点整理(1)

医学统计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节统计学中基本概念 一、同质与变异 同质:统计研究中,给观察单位规定一些相同的因素情况。 如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定同性别、同年龄、健康的儿童即为同质的儿童。 变异:同质的基础上个体间的差异。 “同质”是相对的,是客观事物在特定条件下的相对一致性,而“变异”则是绝对的 二、总体与样本 1、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观察对象(个体)所构成的全体。 2、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变量值的集合。 三、参数与统计量 总体参数:根据总体个体值统计计算出来的描述总体的特征量。用希腊字母表示。μ.δ.π 样本统计量:根据样本个体值统计计算出来的描述样本的特征量。用拉丁字母表示。X.S.p 总体参数一般是不知道的,抽样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样本统计量来推断总体参数,包括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 四、误差:实测值与真值之差★ 1.随机误差:是一类不恒定的、随机变化的误差,由多种尚无法控制的因素引起。随机测量误差、抽样误差。 2.系统误差:是一类恒定不变或遵循一定变化规律的误差,其产生原因往往是可知的或可能掌握的。 3.非系统误差:过失误差,可以避免或清除。 五、概率 是用来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量值,常用P表示。概率取值0~1。 统计上一般将P≤0.05或P≤0.01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表示其发生的概率很小,可以认为在一次抽样中不会发生。 第二节统计资料的类型★

变量:确定总体之后,研究者应对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特征进行观察或测量,这种特征能表现观察单位的变异性,称为变量。 一、数值变量资料 又称为计量资料、定量资料:观测每个观察单位某项指标的大小而获得的资料。表现为数值大小,带有度、量、衡单位。如身高(cm)、体重(kg)、血红蛋白(g)等。 二、无序分类变量资料 又称为定性资料或计数资料:将观察对象按观察对象的某种类别或属性进行分组计数,分组汇总各组观察单位后得到的资料。 分类:二分类:+ -;有效,无效;多分类:ABO血型系统 特点:没有度量衡单位,多为间断性资料 【例题单选】某地A、B、O、AB血型人数分布的数据资料是( ) A.定量资料 B.计量资料 C.计数资料 D.等级资料 【答案】C 【解析】ABO血型系统人数分布资料属于无序分类变量资料,又称为计数资料。因为是按照变量的血型分类,血型表现为互不相容的属性。所以本题选C。 【例题单选】测量正常人的脉搏数所得的变量是() A.二分类变量 B.多分类变量 C.定量变量 D.定性变量 【答案】C 【解析】脉搏数有数值大小,有度量衡,所以这个资料属于定量资料。本题选C。 三、有序分类变量资料 半定量资料或等级资料:将观察对象按观察对象的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成等级后分组计数,分组汇总各组观察单位后得到的资料。 特点:每一个观察单位没有确切值,各组之间有性质上的差别或程度上的不同举例:- + ++ +++ 第三节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1.统计设计 2.收集资料

统计学考试试卷A及答案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闽江学院考试试卷 考试课程:统计学 试卷类别:A卷□√B卷□考试形式:闭卷□√开卷□ 适用专业年级:2011级金融学、国际贸易学、保险学专业 注明:试卷答案请做在答题纸上。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30%) 1. 下列不属于描述统计问题的是() A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的推断B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 C分析感兴趣的总体特征D利用图,表或其他数据汇总工具分析数据 2. 根据样本计算的用于推断总体特征的概括性度量值称作() A.参数 B. 总体C.样本 D. 统计量 3. 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称为() A.观测数据 B. 实验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 D. 截面数据 4. 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元素后,把这个元素放回到总体中再抽取第二个元素,直至抽取n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 A.重复抽样 B.不重复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5. 调查时首先选择一组调查单位,对其实施调查之后,再请他们提供另外一些属于研究总体的调查对象,调查人员根据所提供的线索,进行此后的调查。这样的调查方式称为()。 A 系统抽样 B 整群抽样 C 滚雪球抽样 D 判断抽样 6. 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合于描述结构性问题() A.条形图 B.饼图 C.雷达图 D. 直方图 7. 对于大批量的数据,最适合描述其分布的图形是( ) A.条形图 B.茎叶图 C.直方图 D.饼图 8. 将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依次分为2000元以下、2000元~3000元,3000元~4000元、4000元~5000元、5000元以上几个组。最后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 ) A.5000 B.7500 C.5500 D.6500 9. 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 B.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 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 D.众数不熟极端值的影响 10. 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 A.平均数 B.规范差 C.极差 D.四分位差 11.如果一组数据不是对称分布的,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对于k=3,其意义是() A.至少有75%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规范差的范围之内 B. 至少有8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规范差的范围之内

统计学知识点全归纳__全面、准确

一、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科学。 二、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1)政治算术学派 最早的统计学源于17世纪英国。其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代表作《政治算术》。政治算术学派主张用大量观察和数量分析等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研究的主张,为统计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其被称为“无统计学之名,有统计学之实”。 (2)记述学派 亦称国势学派,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是德国康令和阿亨瓦尔,主要使用文字记述方法对国情国力进行研究,其学科内容与现代统计学有较大差别。因此被称为“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 (3)社会统计学派 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德国恩格尔和梅尔。该学派主张统计是实质性的研究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认为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目的在于明确社会现象内部的联系联系和相互关系。 (4)数理统计学派 创始人是比利时统计学家凯特勒,他所著的代表作《社会物理学》等将概率论和统计方法引入社会经济方面的研究,其认为统计学是一门通用的方法论科学。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数理统计学得到迅速发展。到20世纪中期,数理统计学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数理统计学派成为英美等国统计学界的主流。 三、统计的特点 (1)数量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包括现象的数量表现、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和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 (2)总体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的数量方面。例如,国民经济总体的数量方面、社会总体的数量方面、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总体的数量方面、各企事业单位总体数量方面等等。 (3)具体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具体事物的数量方面,而不是抽象的量。这是统计与数学的区别。 (4)社会性: 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条件、过程和结果,社会经济统计以社会经济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自然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四、统计工作过程 (1)统计设计 根据所要研究问题的性质,在有关学科理论的指导下,制定统计指标、指标体系和统计分类,给出统一的定义、标准。同时提出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案和工作进度等。(2)收集数据 统计数据的收集有两种基本方法,实验法和调查法。 (3)整理与分析 描述统计是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登记、审核、整理、归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用图表的形式表示经过归纳分析而得到的各种有用的统计信息。

432--《统计学》考试大纲

432--《统计学》考试大纲 一、基本要求 《统计学》考试的目的在于考查考生对统计学及其在社会经济应用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是: 1.准确地理解《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2.准确地把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 3.正确理解统计分析的方法; 4.能够应用《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社会经济实际问题; 5.了解统计学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动态。 《统计学》课程考试对考生的具体要求分为四个层次: 1.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2.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掌握有关概念和原理的区别与联系。 3.简单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一两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4.综合应用: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二、考试范围 1.导论 识记:统计学的概念、数据类型、总体和样本概念。 领会:数据分类的标准、总体和样本的区别、参数和统计量的区别。 2.数据的来源 识记:常用的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方法。 领会:不同抽样方法适用的条件。 3.数据的描述 识记: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的测度、几种常用图形的使用和区别。 应用:会计算分组数据和原始数据的均值、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 4.参数估计 识记:点估计、区间估计概念。 综合应用:一个总体均值和比例的区间估计;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样本量的计算。 5、假设检验 识记:两类错误、原假设、临界值概念。 综合应用:一个总体均值和比例的假设检验,包括单侧、双侧、大样本、小样本等情况;两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统计学基础知识要点 很重要

第一章:导论 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方法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统计方法可分为描述统计方法和推断统计方法。 2、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 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分为观测的数据和实验的数据;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按计量尺度分时:分数数据中各类别之间是平等的并列关系,各类别之间的顺序是可以任意改变的;顺序数据的类别之间是可以比较顺序的;数值型数据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按收集方法分时:观测数据是在没 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 条件下等到的;实验数据的 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 收集到的数据。按被描述的 对象与时间关系分时:截面 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在某 一时刻的变化情况;时间序 列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随 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3、举例说明总体、样本、 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 概念。 总体是包含研究的全部个 体的集合。比如要检验一批 灯泡的使用寿命,这一批灯 泡构成的集合就是总体。样 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 分元素的集合。比如从一批 灯泡中随机抽取100个,这 100个灯泡就构成了一个样 本。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 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比如 要调查一个地区所有人口 的平均年龄,“平均年龄” 即为一个参数。统计量是用 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 数字度量。比如要抽样调查 一个地区所有人口的平均 年龄,样本中的“平均年龄” 即为一个统计量。变量是说 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 如商品的销售额是不确定 的,这销售额就是变量。 第二章:数据的收集 1、调查方案包括哪几个方 面的内容? 调查目的,是调查所要达到 的具体目标。调查对象和调 查单位,是根据调查目的确 定的调查研究的总体或调 查范围。调查项目和调查 表,要解决的是调查的内 容。 2、数据的间接来源(二手 数据)主要是公开出版或公 开报道的数据;数据的直接 来源一是调查或观察,二是 实验。 3、统计调查方式:抽样调

统计学考试题库

一、判断题(4个)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质量方面。(×) 2.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根据当前工作的重点来确定的。(×) 3.对于连续型变量,其组限是按照“上限不包括在内”的原则进行汇总的。(√)4.平均数是测定总体各单位的离散程度。(×) 5.在时间序列的乘法合成模型中,季节变动成分S通常是季节的个数(F) 6.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时间序列的直线趋势方程Y=a+bt时,若0≤b≤1则该时间序列的趋势为逐步上升的趋(T) 7.从计算方式看,综合评价指数是一种算术平均指数(F) 8.特殊原因偏差表示过程中固有的偏差,这些偏差随机或偶然出现。(F) 9.当样本量给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随着置信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而当置信水平固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减小。(√) 10.置信区间是一个随机区间,它因样本量的不同而不同,而且所有的区间都包含总体参数的真值。(×) 11通常是在控制犯取伪错误概率的条件下,尽可能使弃真错误的概率小一点。(×) 12抽样单位既可以是一个简单的个体,也可以是一组个体。(√) 13. 第一类错误是假设检验中出现的第一种错误,是将不真实的现象检验为真实的现象(错误) 14. 正态分布总体有两个参数,即均值与方差,当这两个参数确定以后,一个正态分布也就确定了。(正确) 15. 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回归模型的标准差等于随机干扰项的标准差。(正确) 16. 根据最小二乘估计,可以得到总体回归方程。(错误) 17.单纯依靠相关与回归分析,无法判断事物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 答:对,因果关系的判断还有赖于实质性科学的理论分析。 18.圆的直径越大,其周长也越大,两者之间的关系属于正相关关系。 答:错。两者是精确的函数关系。 19.X2检验不适用于定类变量和定序变量的相关统计。(错) 20.多样本计量资料的比较,当分布类型不清时选择H检验。(对) 21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多重共线性是指模型中因变量与一个自变量相关。(×) 22对回归模型y=β0 +β1X1 +β2X2+…+βpXP+ε的假定有自变量X1 ,X2,…,XP 相互之间不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 23如果经检验所有回归系数都是显著的,则可以判定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24.DW 值越接近2, t 序列的自相关性就越小。(√) 二、选择题(4个) 1. “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B )。 A、统计调查、统计资料、统计分析 B、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D、大量观察法、分组法、综合指标法 2.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D )。

统计学知识点全归纳全面准确

统计学知识点汇总 一、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科学。 二、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1)政治算术学派 最早的统计学源于17世纪英国。其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代表作《政治算术》。政治算术学派主张用大量观察和数量分析等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研究的主张,为统计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其被称为“无统计学之名,有统计学之实”。 (2)记述学派 亦称国势学派,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是德国康令和阿亨瓦尔,主要使用文字记述方法对国情国力进行研究,其学科内容与现代统计学有较大差别。因此被称为“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 (3)社会统计学派 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德国恩格尔和梅尔。该学派主张统计是实质性的研究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认为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目的在于明确社会现象内部的联系联系和相互关系。 (4)数理统计学派 创始人是比利时统计学家凯特勒,他所着的代表作《社会物理学》等将概率论和统计方法引入社会经济方面的研究,其认为统计学是一门通用的方法论科学。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数理统计学得到迅速发展。到20世纪中期,数理统计学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数理统计学派成为英美等国统计学界的主流。 三、统计的特点 (1)数量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包括现象的数量表现、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和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 (2)总体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的数量方面。例如,国民经济总体的数量方面、社会总体的数量方面、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总体的数量方面、各企事业单位总体数量方面等等。 (3)具体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具体事物的数量方面,而不是抽象的量。这是统计与数学的区别。 (4)社会性: 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条件、过程和结果,社会经济统计以社会经济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自然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四、统计工作过程 (1)统计设计 根据所要研究问题的性质,在有关学科理论的指导下,制定统计指标、指标体系和统计分类,给出统一的定义、标准。同时提出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案和工作进度等。(2)收集数据

专业型硕士《统计学》考试大纲

专业型硕士《统计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统计学 科目代码:432 适用专业:应用统计 参考书目:《统计学》,贾俊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茆诗松、程依明、濮晓龙,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考试内容要求 I 考查目标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统计学》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应用统计硕士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统计专业人才。考试要求是测试考生掌握数据处收集、处理和分析的一些基本统计方法。 具体来说,要求考生: 1.掌握基本的概率论知识。 2.掌握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基本方法。 3.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具有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的基本能力。 II考查内容 一、统计学 1.调查的组织和实施。 2.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 3.数据的预处理。 4.定性、定量数据的图标表示。 5.用统计量描述数据的水平:平均数、中位数、分位数和众数。 6.用统计量描述数据的差异:极差、标准差、样本方差。 7.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 8.一个总体和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9.样本量的确定。 10.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11.一个总体和两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12.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13.单因子和双因子方差分析的实现和结果解释。 14.变量间的关系;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的差别。

统计学20个重点知识整理

一、统计的含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统计一词一般有三种含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1、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是指按照调查研究的任务,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运用资料等一系列调查研究的工作过程。 2、统计资料是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特征的各项数字资料以及与之有联系的其他资料,包括调查阶段搜集的原始资料,经过加工整理和分析后的图标和文字资料等系统资料。 3、统计学是研究怎样进行社会经济统计活动的方法论科学,它阐述了统计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和数量关系时应该遵循的原理、原则和采用的方法等,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4、关系: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统计研究的基础;统计学是统计活动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统计学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对统计实践起着指导的作用;统计工作要以统计学的理论为指导,并检验和发展统计理论。 二、统计总体和统计单位及其之间的关系 1、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单位所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 2、统计总体的特征: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3、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 4、例:要研究某一乡镇企业的职工素质情况,则该乡镇企业的全体人员构成一个总体,其中每一个职工就是总体单位。 5、关系:a.总体由总体单位组成; b.组成总体的个体是有差别的; C.根据统计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与总体单位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三、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之间的关系 两者之间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主要区别在于: 1、指标说明总体特征;而标志则说明总体单位特征; 2、统计指标必须是可量的;统计标志未必都是可量的; 3、统计指标具有综合性;而统计标志一般不具有综合性; 两者之间的主要联系在于: 1、许多统计指标的指标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 2、指标与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例如:要了解我国粮食生产状况,则我国的粮食总产量是指标,而某省的粮食总产量是标志。 四、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的内容 1、确定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3、确定调查项目,设计调查表; 4、确定调查时间和方法; 5、制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 五、统计调查的分类 1、按统计调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定期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2、按调查总体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3、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具有连续性,可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4、按统计调查是否具有强制性,可分为政府统计调查、民间统计调查和涉外社会调查; 5、按收集资料的方法,可分为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和问卷法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西安交大统计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企业统计中,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C) A、文化程度 B、职业 C、月工资 D、行业 2.下列属于相对数的综合指标有(B ) A、国民收入 B、人均国民收入 C、国内生产净值 D、设备台数 3.有三个企业的年利润额分别是5000万元、8000万元和3900万元,则这句话中有(B)个变量? A、0个 B、两个 C、1个 D、3个 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A ) A、身高 B、产品件数 C、企业人数 D、产品品种 5.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 ) A、库存额 B、总收入 C、平均收入 D、人均收入 6.典型调查是(B )确定调查单位的 A、随机 B、主观 C、随意D盲目 7.总体标准差未知时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要用到(A ): A、Z统计量 B、t统计量 C、统计量 D、X统计量 8. 把样本总体中全部单位数的集合称为(A ) A、样本 B、小总体 C、样本容量 D、总体容量 9.概率的取值范围是p(D ) A、大于1 B、大于-1 C、小于1 D、在0与1之间 10. 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A ) A、零 B、1 C、-1 D、2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题全部答对才给分,否则不计分) 1.数据的计量尺度包括(ABCD ):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 E、测量尺度 2.下列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BE ): A、工人人数 B、商品销售额 C、商品库存额 D、商品库存量 E、总产值 3.测量变量离中趋势的指标有(ABE ) A、极差 B、平均差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标准差 4.在工业企业的设备调查中(BDE )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 填报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5.下列平均数中,容易受数列中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ABC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 E、众数 三、判断题(在正确答案后写“对”,在错误答案后写“错”。每小题1分,共10分) 1、“性别”是品质标志。(对) 2、方差是离差平方和与相应的自由度之比。(错) 3、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均值之比。(对) 4、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是一个最大值。(错)

统计学考查内容(资料整理)

《社会经济统计学》考查内容 第一章:绪论 1、统计的含义、研究对象和特点 一、统计的含义: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的一种计量活动。在不同的场合,统计一词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三种含义。 二、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统计工作的规律,即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是一门方法论科学。 三、统计的特点:1)数量性(最基本特点);2)具体性;3)综合性(或者总体性)。 2、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变量 一、总体:在某种共性的基础上由许多个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其特征1)同质性;2)大量性;3)差异性。 二、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 三、标志:指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由标志名称+标志值构成。其分类:1)品质标志、数量标志;2)不变标志、可变标志(包括变异和变量)。 四、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由指标名称+指标值组成。 五、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 3、标志和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①指标说明总体的特征;而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②指标只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标志既可以反映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也可以反映总体单位的品质特征 2)联系:指标的数值是由总体各单位的数量标志的标志值汇总而得到的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 第一节统计调查 一、普查:是指为搜集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某时某地的情况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特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性强、耗费较多、组织工作复杂。 二、随机抽样调查:是指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借以推断和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方法。特点:最科学的非全面调查。 三、非随机抽样调查:是指调查者有意识地或随意而非随机地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的统计方法。特点:一般不用于推算总体指标。 1)重点抽样,是指只对总体中为数不多但影响颇大的重点单位进行研究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特点: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几时地掌握总体的基本情况及其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 2)典型抽样,是指根据对调查对象的初步了解,有意识地从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研究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四、定期统计报表:是指按国家统一规定的指标体系、表格形式、报送程序和报送时间,定期地自下向上地向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报送统计资料的一种统计调查形式。 第二节统计整理 一、统计整理的分组:

统计学知识点梳理

复习提纲:(计算部分全用红色标注了!其他红色的是我的推断,可能出什么题型;有下划线的重点记忆!当然整理的知识点都是重点!都要背和理解!Fighting!) 第一章绪论 一.统计的含义 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工作:统计实践活动,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社会现象数字资料工作总称 统计资料:统计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资料,包括原始资料和加工整理资料 统计学: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二.统计工作过程 就一次统计活动来讲,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一般可以分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个阶段。

统计调查:第一阶段,是认识客观经济现象的起点,是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基础。 统计整理:第二阶段,处于统计工作的中间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统计分析:第三阶段,通过第三阶段,事物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总体与总体单位(会辨析总体与总体单位即可) 总体,亦称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构成总体的这些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 总体由总体单位构成,要认识总体必须从总体单位开始,总体是统计认识的对象。 例如:所有的工业企业就是一个总体,其中的每一个工业企业就是一个总体单位。 四.标志和指标 标志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指标,亦称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包括数量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部分。(以上内容理解即可) 1.指标和标志的区别和联系(简答) 指标与标志的区别:(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2)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是用属性表示的;(3)指标数值是经过一定的汇总取得的,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直接取得;(4)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讲时间、地点、范围,而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 指标与标志的联系:(1)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2)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即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原来的统计总体如果变成总体单位了,则相应的统计指标也就变成数量标志了。 2.标志与标志值(会区分) 标志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数量标志用来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可以用数值表示,即为标志值(如:年龄、工资额、身高) 3.变异与变量(会什么是变异,什么是变量) 变异:品质标志在总体单位之间的不同具体表现。如:性别表现为男、女,民族表现为汉、满、蒙等。 变量:数量标志抽象化即为变量,而数量标志的不同具体表现则称为变量值(或标志值)。如:某职工的年龄是42岁,月工资2200元。 4.统计指标的划分 (1)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的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指说明总体规模和水平的各种总量指标。质量指标指反应现象总体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工作质量的各种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2)统计指标按其作用和表现形式的不同,有总量指标(绝对数)、相对指标(绝对数)、平均指标(平均数)三种。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 一.统计调查的含义 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过程的第一阶段。它是按照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的向社会实际搜索各项原始资料的过程。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认识活动的基础,决定着统计认识过程及其结果的成败。 二.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内容+调查对象、调查单位的含义 ⒈确定调查目的;(为什么调查) 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确定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2.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 B)。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3.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A ) A.必须是重叠的 B.必须是间断的 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D.必须取整数 4.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组织形式是(A)。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增加一半,则抽样平均误差(A ) A.缩小为原来的% B.缩小为原来的50% C.缩小为原来的25% D.扩大为原来的四倍 6.下列哪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C )。 A.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 9 B.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 84 C.平均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一 D.商品销售价格与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一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 ABE)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 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2.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因素有(AB ) A.各组频率或频数 B.各组标志值的大小 C.各组组距的大小 D.各组组数的多少 E.各组组限的大小 3.简单随机抽样(ACDE ) A.适用于总体各单位呈均匀分布的总体 B.适用于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较大的总体 C.在抽样之前要求对总体各单位加以编号 D.最符合随机原则 E.是各种抽样组织形式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形式 4.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BC )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 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 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 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变量按其取值的连续性可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两种。 2.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3.总体是非标志(0,1)分布的平均数为P ,方差为P(1-P)。

《统计学》考试大纲

《统计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与评价目标 2020年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统计学》是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教育部授权的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科目,满分均为150分。统计学是研究随机现象数量规律性的方法论科学,是对客观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工具。《统计学》考试目的是测试考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技巧,以及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统计学》考试大纲力求能够较充分地反映本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统计专业人才。考试要求是测试考生掌握数据处收集、处理和分析的一些基本统计方法。 具体要求考生: 1.掌握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基本分方法。 2.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3.掌握了基本的概率论知识。 4.初步具备应用统计分析、统计推断和统计预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二、考试内容 《统计学》考试由“统计基本概念”、“统计推断”和“统计分析应用”三部分组成。 统计基本概念包括:统计数据及其分类,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数据整理,频数分布,各种数值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标准差、众数、中位数,偏度和峰度等;统计量及其分布。(30分) 统计推断理论包括:事件及关系和运算、事件的概率、条件概率和全概公式、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分布函数,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均匀分布、正态分布和指数分布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三个常用的抽样分布(χ2—分布、t—分布和F—分布);参数的点估计(矩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及其优良性评判,正态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假设检验的一

统计学原理考试知识点整理

第1章 绪论 1、统计的含义统计一词最基本的含义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和分析,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的一种计量活动。 2、统计的特点P3 数量性 具体性 综合性 3、统计学的若干基本概念 总体与总体单位P10: 总体是指在某种共性的基础上由许多个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叫总体单位; 总体的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总体的分类: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标志、变异与变量P10: 标志,是指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变异:总体单位之间品质和数量上的差异,即可变标志在总体各单位之间所表现出的差异。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 连续型变量与离散型变量联系和区别:连续型:变量值可作无限分割的变量离散型:变量值只能以整数出现的变量指标与标志P11 (指标,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区别:第一,指标说明总体的特征,而标志则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第二,指标只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所有指标都要用数字来回答问题,没有用文字回答问题的指标。而标志既有反映数量也有反映品质。 第2 章统计调查 1、统计调查的含义及其在统计工作中的地位P13 含义: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地位:是统计工作的第一阶段,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一环 2、统计调查的基本原则P13-14 一、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 二、要及时反映,及时预报 三、要数字与情况相结合 3、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普查P14:含义:为搜集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某时某地的情况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优缺点:,适用场合:主要用于一些重要项目呢的调查,如人口普查、耕地普查、基本单位普查、工业普查和库存普查等; 随机抽样调查P14:含义(按随机原则(机会均等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借以推断和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方法)以及具体的抽样方法【第七章】系统抽样、多阶 简单随机、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段抽样)及适用场合;非随机抽样:含义(调查者有意识地或随意而 非随机地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的统计方法)以及具体的抽样方法P15 (重点抽样:只对总体中为数不多但影响颇大的重点单位进行研究的一种非

西南财经大学2019统计学432考试大纲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统计学》考试大纲 Ⅰ考核目标 《统计学》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应用统计硕士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和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便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统计专业人才。考试要求是测试考生掌握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一些基本统计方法。 具体来说。要求考生具有以下的能力: 1.能熟练掌握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2.具有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的基本能力。 3.能掌握基本的概率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推断统计中。 Ⅱ考试形式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Ⅲ考试主要范围 一、描述统计与数理统计学部分 1.统计调查的组织和实施; 2.抽样调查的基本理论; 3.用图表展示定性数据的方法; 4.用图表展示定量数据的方法; 5.用统计量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平均数、中位数、分位数和众数;

6.用统计量描述数据的差异:方差和标准差 7.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一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8.样本量的确定; 9.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步骤; 10.一个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11.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12.单因素和双因素方差分析的实现和结果解释; 13.变量间的关系、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的差别,相关关系的检验; 14.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和检验; 1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和检验; 16.时间序列的指标分析法与组成要素分析; 17.统计指数理论和编制方法; 18.多指标综合评价。 二、概率论部分 1.事件及关系和运算; 2.事件的概率; 3.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 4.随机变量的定义; 5.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分布函数:离散型均匀分布、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 6.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均匀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 7.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卫生统计学知识点总结

卫生统计学知识点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卫生统计学 统计工作基本步骤:统计设计(调查设计和实验设计)、资料分析{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统计推断:是利用样本所提供的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a参数估计是指利用样本信息来估计总体参数,主要有点估计(把样本统计量直接作为总体参数估计值)和区间估计【按预先设定的可信度(1-α),来确定总体均数的所在范围】。b假设检验:是以小概率反证法的逻辑推理来判断总体参数间是否有质的区别。 变量资料可分为定性变量、定量变量。不同类型的变量可以进行转化,通常是由高级向低级转化。 资料按性质可分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图是描述计量资料分布类型及分布特征的方法。离散型定量变量的频率分布图可用直条图表达。 2频率分布表(图)的用途:①描述资料的分布类型;②描述分布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③便于发现一些特大和特小的可疑值;④便于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和处理;⑤当样本含量足够大时,以频率作为概率的估计值。 ★3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是定量资料中总体分布的两个重要指标。 (1)描述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平均数(算术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百分位数(是一种位置参数,用于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P50就是中位数)、众数。算术均数:适用于对称分布资料,特别是正态分布资料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几何均数:对数正态分布资料(频率图一般呈正偏峰分布)、等比数列;中位数:适用于各种分布的资料,特别是偏峰分布资料,也可用于分布末端无确定值得资料。 (2)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四分位数间距:适用于各种分布的资料,特别是偏峰分布资料,常把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结合起来描述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方差和标准差:都适用于对称分布资料,特别对正态分布资料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常把均数和标准差结合起来描述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变异系数:主要用于量纲不同时,或均数相差较大时变量间变异程度的比较。 标准差的应用:①表示变量分布的离散程度;②结合均数计算变异系数、描述对称分布资料;③结合样本含量计算标准误。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1定性资料的基础数据是绝对数。描述一组定性资料的数据特征,通常需要计算相对数。定性变量可以通过频率分布表描述其分布特征。 2 指标频率型指标强度型指标相对比型指标 概念近似反映某一时间出现概率单位时间内某现象的发生 率 两个有关联的指标A和B之比 计算 公式 A/B 有无 量纲 无有可有、可无 取值 范围 【0,1】可大于1无限制 本质大样本时作为概率近似值分子式分母的一部分频率强度,即概率强度的 似 值 表示相对于B的一个单位,A有多少 位 A和B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

2018年【统计学原理】考试必备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计算题)(新)1

统计学原理复习(计算题)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 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 (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 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计算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4)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4)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 正态分布"的形态,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解:

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 甲市场平均价格()375.14 5 .5/==∑∑= x m m X (元/斤) 乙市场平均价格325.14 3.5==∑∑=f xf X (元/斤)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 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3.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 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要求:⑴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⑵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1) 50.291001345343538251515=?+?+?+?== ∑∑f xf X (件) 986.8) (2 =-= ∑∑f f X x σ(件) (2)利用标准差系数进行判断: 267.0366.9===X V σ甲 305.05 .29986.8===X V σ乙 因为0.305 >0.267 故甲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4.某工厂有1500个工人,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出50个工人作为样本,调查其月平均产量水平,得每人平均产量560件,标准差32.45 要求:(1)计算抽样平均误差(重复与不重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