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汀不良反应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片(葆至能)的说明书心脑血管是当今常见疾病之一,主要是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一旦患上,轻者会不同程度的丧失生活能力,重者会导致死亡。
在心脑血管的治疗上,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片(葆至能)是一款效果最好的药物,下边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片商品名称: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片(葆至能)拼音全码:YiZheMaiBuXinFaTaTingPian(BaoZhiNeng)【主要成份】主要成分依折麦布、辛伐他汀两种。
【性状】本品为白色至类白色胶囊形压制片,双面凸形。
【适应症/功能主治】葆至能是降脂治疗用药。
用于降低胆固醇及降低血脂,利用其联合复方制剂在其他降脂治疗无效时用于降低HoFH患者的TC和LDL-C水平。
【规格型号】(10mg+20mg)*10s【用法用量】每天一次,晚上服用;或遵医嘱执行。
【不良反应】同依折麦布、辛伐他汀两种的不良反应。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同依折麦布、辛伐他汀两种的不良反应。
【儿童用药】尚不明确。
【老年患者用药】尚不明确。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其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葆至能为复方制剂,依折麦布是一种口服、强效的降脂药物,其作用机制与其它降脂药物不同。
附着于小肠绒毛刷状缘,抑制胆固醇的吸收,从而降低小肠中的胆固醇向肝脏中的转运,使得肝脏胆固醇贮量降低从而增加血液中胆固醇的清除。
葆至能不增加胆汁分泌(如胆酸螯合剂),也不抑制胆固醇在肝脏中的合成。
为甲基羟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为血脂调节剂。
文献资料表明,有降低高脂血症家兔血清、肝脏、主动脉中胆固醇(TC)的含量,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作用。
【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
1例高龄患者长期服用辛伐他汀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治疗分析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1例辛伐他汀致横纹肌溶解患者的药学服务,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作用。
方法:临床药师在1例辛伐他汀致横纹肌溶解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与临床医师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对患者实施了全程药学监护及干预。
结果: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与用药监护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与有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标签:辛伐他汀;横纹肌溶解;药物不良反应横纹肌溶解症系指任何原因引起的广泛横纹肌细胞坏死,其直接后果是肌细胞内容物外漏至细胞外液及血液循环中,并可导致急性肾衰竭、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并发症,病情凶险预后差。
现对本人参与1例服用辛伐他汀致横纹肌溶解症病例药物治疗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现病史患者男性,85岁,因“纳差20余天”就诊,于2015年03月23日拟诊“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收入我院老年科。
自诉冠脉多处狭窄,2011年曾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就诊,无法行冠脉搭桥及支架植入术,长期自服“氯吡格雷50mg po qd、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po qd、单硝酸异山梨酯分散片20mg po bid、辛伐他汀片20mg po qn”,近半年来加服“地尔硫卓缓释片90mg po qd”,劳累后时有胸闷不适,持续数分钟至十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减轻。
患者20天前受凉后出现纳差,进食量明显减少,不足原来1/4,偶有咳嗽,咳少许白色粘痰,在家自服“莫沙比利5mg po tid”,效果欠佳,为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
既往有冠心病病史4年,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个人无不良嗜好。
入院查体:T36.5℃P28次/分R18次/分BP112/60mmHg 神清,精神好,口唇无紫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心律齐,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辅助检查:急查血常规+hsCRP:红细胞计数:3.19*1012/L,白细胞计数:6.6*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3.36*109/L,C-反应蛋白:8.9mg/L。
2010年9月第7卷第27期·不良反应监测·CHINA MEDICAL HERALD 中国医药导报辛伐他汀(Simvastatin )为新型的降血脂药物,其主要作用靶点为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 (beta-hydroxyl-beta-methyl-glutaryl-CoA ,HMG-CoA )还原酶,通过其体内代谢产物beta-羟基酸抑制HMG-CoA ,从而降低胆固醇的水平。
该药物首过效应明显,生物利用度低,推荐的起始剂量为20mg 。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随着临床用药的增加,更多的适应证被开发出来,如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延缓和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等,辛伐他汀疗效明显,患者耐受性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
然而,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也很多见,现就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1临床应用1.1降血脂作用辛伐他汀降血脂作用明显,对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beta 脂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以及糖尿病和肾病综合征引起的高血脂也有很好的疗效。
有文献比较了辛伐他汀与其他同类的HMG-CoA 抑制剂的降血脂作用,结果表明同类药物的疗效依次为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2]。
另一组研究表明,550例原发性高血脂患者随机口服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10~20mg ,qd 给药,在18周治疗以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其中辛伐他汀65%的患者LDL-C 可以达到治疗目标,而普伐他汀只有39%达标。
1.2治疗冠心病和心绞痛大剂量辛伐他汀可以有效地治疗冠心病和心绞痛,降低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死亡的几率,降低冠心病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以及脑卒中和暂时性脑缺血的危险性[3]。
神经分泌和细胞因子的异常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常规治疗充血性心衰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辛伐他汀,可以明显地降低IL-6和TNF-α的水平,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
1.3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辛伐他汀还可以用来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与连续服用辛伐他汀联合治疗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范围以及血脂水平,包括LDL-C 也有显著的下降,且不良反应少。
常吃辛伐他汀会导致糖尿病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逐年升高。
而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为特点的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的重要危险因素。
他汀类药物是降低LDL-C预防ASCVD的基石。
目前,国内常用的他汀有7种,它们分别是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
在7种他汀中,辛伐他汀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循证证据最多(每日辛伐他汀40 mg使糖尿病患者5年发生主要冠状动脉事件的风险下降26%,卒中发生风险降低24%,血运重建发生风险降低17%)。
因此,辛伐他汀是目前唯一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 年版)的甲类药物(全部报销)。
而其他6种列入乙类(部分报销)。
“刘药师话用药”,点击右上方关注,更多合理用药知识与您分享!风险警示他汀类药物预防心血管事件通常需要长期用药,药物长时间应用,就可能会引起副作用。
像肝酶升高、肌痛、肌无力已为大家所熟知。
除了这些不良反应,他汀还可引起血糖升高。
早在2102年,美国FDA要求在他汀类降脂药物的标签中增加风险警示,提示消费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可能有升高血糖水平的风险。
201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他汀类药品说明书【不良反应】进行修订,在内容中增加了他汀类药品的上市后监测中有高血糖反应、糖耐量异常、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新发糖尿病、血糖控制恶化的报告。
影响因素他汀类药物引发糖尿病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据推测可能和影响葡萄糖的代谢有关。
研究发现,亲脂性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亲水性他汀(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在引发糖尿病的发生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别。
而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的糖尿病发病风险略高于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
建议虽然他汀类药物治疗似乎有可能小幅增加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但美国FDA 强调他汀类药对心血管疾病的获益远大于新发糖尿病的风险,两者是9:1的关系,绝不因有新发糖尿病的风险而放弃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为了减少他汀类药物新发糖尿病风险,对于心血管疾病极高危、高危患者,建议采用中等强度他汀进行治疗,尽量避免应用高强度他汀。
辛伐他汀药物致双上肢对称性皮疹1例作者:边雯雯李国梅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0年第05期[关键词] 辛伐他汀;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 R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5-102-01脑梗死的病人为稳定动脉硬化斑块均应用他汀类药物。
近期住院病人中发生1例口服辛伐他汀药物发生双上肢对称性皮疹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患者女,81岁,因发现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活动不灵5h入院。
既往体健。
查体:Bp140/70mmHg,运动性失语,左侧鼻唇沟浅,伸舌不合作。
心率90次/min,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无杂音。
四肢肌张力正常,左侧肢体肌力1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
左侧Babinski征、Chaddock征阳性。
颅脑MR示:右侧小脑、右额叶、双侧基底节及半卵圆中心、右额叶示多发点状及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FLAIR像上为高信号。
DWI像上右侧小脑、右额叶、右侧基底节、右侧半卵圆中心、右额叶示多发点状及斑片状高信号影。
生化常规示:CHOL6.17mmol/L,LDL-C 4.01mmol/L,TRIG 0.70mmol,LP(a)629mg/L。
入院后给予疏血通、长春西汀、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后加用辛伐他汀,加用此药第2日出现双上肢末端对称性片状斑疹,边界清楚,紫红色,以中央为著,压之退色,无压痛(封三图9)。
停用辛伐他汀,余药物不变,给予皿治林、派瑞松药物后,1周后皮疹逐渐消失。
2 讨论他汀类药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是目前最强效的调血脂药物,不仅可明显降低冠状动脉病患者的缺血性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而且有不依赖于调脂效应的神经保护作用[1]。
而辛伐他汀是一种新型的羟甲基戊二酸单酰酶还原酶抑制剂,能有效地降低血浆LDL-C及提高HDL-C;临床试验证实,无论是在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或是在二级预防中都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已作为首选药物,临床应用广泛。
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钟秋红【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促进合理用药.方法筛选2012年1 月~2012 年6 月半年间本院门诊中发生含有辛伐他汀不良反应事件处方,对不良反应原因进行分析,对合并用药中与辛伐他汀具有相互作用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0例(个)不良反应中,系神经肌肉系统、肝肾系统和皮肤系统占前三位,分别占31.3%、17.4%和15.4%.药物代谢酶抑制剂如大环内酯类等药物与辛伐他汀相互作用极易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辛伐他汀虽临床应用广泛,但不良反应也多,应加强对用药人群、剂量、给药时间和配伍药物的监测,以促进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3(007)019【总页数】2页(P144-145)【关键词】辛伐他汀;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作者】钟秋红【作者单位】215221,苏州市吴江区中医院第二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辛伐他汀作为HMG-CoA(羟甲戊二酰辅酶)是目前临床应用极为广泛的降脂药之一, 但该药不良反应多, 与其他药物合用还存在明显药物相互作用影响, 尤其与抑制CYP途径药物合用时易导致肌病、肾功能衰竭等不良反应, 毒副作用会相应增加[1]。
对此, 本文对苏州市吴江区中医院第二人民医院门诊辛伐他汀不良反应及其与药物互相作用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旨在为临床合理应用辛伐他汀药物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抽取2012年1月~2012年6月半年期间本院门诊药房含有辛伐他汀不良反应病例240例, 其中男128例, 女112例;年龄3~82岁, 平均(62±12)岁。
1. 2 方法采用本院病历检索管理系统, 抽取含有辛伐他汀处方, 对其中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的具有代表性的处方病例进行筛选, 记录合用药中与辛伐他汀具有药物互相作用的处方。
对不良反应原因进行归类和分析。
1. 3 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表格进行统计, 采用SPSS1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辛伐他汀怎么用及注意事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三高患者也逐步增多。
除了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之外,患者还会服用药品来降低血脂、血糖、血压,其中不得不提到的就是辛伐他汀,那么辛伐他汀到底能够为患者带来怎样的帮助?患者又该如何使用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辛伐他汀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1.辛伐他汀的适应症1.1高血脂患者对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而言,在饮食和非饮食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状态下可服用辛伐他汀,它能够有效降低升高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2冠心病患者冠心病患者在服用辛伐他汀是能够有效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同时也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冠心病造成的死亡几率,同时也能最大程度减少冠心病患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的情况。
2辛伐他汀的使用方法1.1在患者服用辛伐他汀进行高胆固醇血症治疗过程中,一般需要在晚上睡觉前服用大致10毫升的药物,但如果患者患病情况较为严重,已经属于中重度患者时,开始的剂量服用可以保持每天5毫克,在连续服用一个月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医生建议调整剂量,但是要注意的是,每天的最大剂量不能超过40毫克。
与此同时,患者在用药期间需要时刻注意胆固醇水平的变化,如果发现胆固醇水平在服药期间明显下降时,就需要逐步降低药物的使用剂量。
1.2在冠心病患者服用辛伐他汀之前,需要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在得到医生建议获准许后,再服用辛伐他汀。
患者最开始可以保持每天20毫克的服用剂量,在一个月以后根据实际情况到医院进行复查,并由医生作出剂量调整。
患者在服用期间,尽可能选择在夜间服药,同时最大剂量每天也不可超过40毫克。
1.3在患者治疗疾病过程中,患者可单独使用辛伐他汀,也能够与其他药物协同进行,以确保药效最大化,最短时间内使患者康复。
但在联合用药的过程中,患者不可随意搭配,一定要根据医生的检测结果和疾病类型进行判断。
如果在服用辛伐他汀期间,患者要使用免疫抑制剂类的药物,就需要将辛伐他汀的起始量控制在每天5毫克左右,如果药物起不到较大的治疗效果,也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增加,但一天的服用量不可超过10毫克。
俗称:默沙东;舒降之;斯伐他汀;舒降脂,辛伐他汀类别:调节血脂及抗动脉硬化药「药理作用及用途」抑制hmg辅酶a还原酶,降低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并反馈性地使肝内ldl受体数上调,从而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及ldl-胆固醇。
用于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尤其是已患有冠心病者。
「适应症」饮食疗法及其它非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时,可应用舒降之降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者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舒降之同时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因此降低LDL-HDL及TC/HDL的比率。
「用量用法」病人在接受舒降之治疗以前应接受标准降胆固醇饮食,并在治疗过程中继续使用。
一般始服剂量为每日10mg,晚间顿服。
若需调整剂量,则应间隔4周以上。
最大剂量为每日40mg,晚间顿服。
当LDL胆固醇水平降至1.94mmol/L(75mg/dl)或总胆固醇水平降至3.6mmol/L(140mg/dl)以下时,应减低舒降之的剂量。
对于已同时服用免疫抑制剂类药物的病人,舒降之的推荐剂量为每日10mg。
「注意事项」1.对本品过敏者,活动性肝炎或无法解释的持续转氨酶升高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禁用。
2.肾功能不全病人应慎用。
3.在使用过程中如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者,应于停药。
「不良反应」腹痛,便秘,胃肠胀气,疲乏无力,头痛。
罕见肝炎及过敏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可与免疫抑制剂、香豆类抗凝剂及烟酸肌醇酯发生相互作用。
他汀类降脂药物的不良反应他汀类降脂药物的不良反应一、肌肉毒性临床表现:肌痛、肌触痛、肌无力、跛行,严重者可引起横纹肌溶解症(肌溶解)。
肌痛指肌肉疼痛或无力;肌炎指的是肌肉症状伴肌酸激酶(CK)升高,常超过正常上限的10倍以上。
若出现肌炎后继续用药,可进展为肌溶解。
肌溶解,即肌肉症状伴CK明显升高和肌酐升高(肌红蛋白尿),是他汀类药物治疗最严重、也较罕见的并发症。
目前认为,单一应用他汀类治疗时发生肌汀病的危险极低;当与环孢霉素、贝特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某些抗真菌药物及烟酸等联合应用时,风险较高。
一般认为,以下情况可增加他汀类药物诱发肌病的危险:a老年(尤其是80岁以上)、特别是女性患者;b全身状态衰弱,合并多系统疾病;c同时应用多种药物;d处于外伤、手术及急性病毒感染期;e甲状腺功能低下;f嗜酒成瘾者;g同时大量饮用葡萄柚汁者;h存在其他肌病、肌炎病史的患者。
二、胃肠道反应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多为轻度,如恶心、腹痛、腹泻、肠胃胀气等,但不是停药指征。
对于出现胃肠道反应、尤其存在胃肠道慢性病史的患者而言,可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剂量。
建议患者睡前服用他汀类药物,这样既可提高药物疗效,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胃肠道反应。
三、肝损害他汀类药物的肝损害与剂量有关,因此各种急慢性肝炎伴中重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禁用。
一般在应用他汀类药物前应常规检测转氨酶。
在治疗过程中,若发现转氨酶升高3倍或以上时应停药,转氨酶通常会在2~3个月内恢复正常。
如患者病情需要,可从小剂量起逐渐试用,同时加用保肝药物,并密切观察肝功能的变化。
在与贝特类药物联合时,应及时随访检测肝功能和肌酶,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四、对内分泌的影响他汀类药物可能升高血糖,通常发生在存在糖尿病风险的人群中。
与服用安慰剂的患者相比,实际上,服用他汀者罹患糖尿病的额外风险不到1%。
他汀类药物可干扰胆固醇的合成,理论上也可抑制肾上腺和(或)性腺类固醇物质的合成。
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给心脏病患者施以高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并不能够降低他们的心脏问题风险,那么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你知道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1、他汀类药上市以来,全世界仅有600万人用过它;而拜斯亭作为他汀类药之一,因毒副作用过大导致30多个美国人失去生命,从2002年进入中国药品市场以来,就已售出140多万粒。
有多家外国药厂的他汀类药在中国医药市场上出售。
2、国外媒体纷纷报道他汀类药在降脂的同时,也带来了肝功下降、肌肉疼痛等毒副作用。
而这一问题在德国拜耳公司宣布拜斯亭撤出市场之前,并没有引起国人的重视。
人们关注的仅仅是他汀类药对人有利的一面。
为了众多药品使用者的安全,药理学教授王振纲和心内科教授陈端霞联名撰文,再次提醒有少数患者使用他汀类药后因毒副作用而出现了临床症状。
3、国内外有关他汀类药毒副作用的病例,关于澳大利亚国家药物不良反应中心列举了两代、3个他汀类药,第一代为用培养法生产的辛伐他汀,第二代为用人工合成法生产的阿托伐他汀和西立伐他汀,两代药物之间由于结构有差异,临床效果和毒副作用也有一些区别。
3个药物的剂量及引起CK变化的病人总数:西立伐他汀为19人,阿托伐他汀为20人,辛伐他汀30人。
可以看出,西立伐他汀应用剂量虽小,但也能导致CK值严重升高,而用量较大的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导致CK值升高的程度更是惊人的。
4、西立伐他汀的剂量虽小,但引起肌痛发生率(6%)远远大于阿托伐他汀(0.2%)及辛伐他汀(1.1%),而且西立伐他汀与贝特类调脂药合用,毒性大大增加(肌痛发生率17%)。
在美国,已有30余名患者服用西立伐他汀钠(拜斯亭)后引起死亡,为此德国拜耳公司宣布:暂停销售所有剂量(0.3毫克至0.8毫克)的“拜斯亭”制剂。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发出紧急通知,禁止使用该药。
另外国内已有患者服用辛伐他汀后,发生肌肉剧烈疼痛,中途停药。
【精编范文】浅析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范文模板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浅析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辛伐他汀是临床上较常用的降脂药之一 , 其降血脂效果较好 , 但存在很多不良反应 , 并且在与代谢酶抑制剂类药物合用时也会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对本院201X 年 1~12 月开出含有辛伐他汀处方而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试为临床使用辛伐他汀时预防药物不良反应有所提示。
1样本与方法1. 1研究对象将本院内科门诊 201X 年 1~12 月含有辛伐他汀的处方不良反应 200 例进行总结。
其中男 108 例 , 年龄44~73 岁 , 平均年龄 (56.52.3) 岁;女 92 例 , 年龄 43~75 岁 ,平均年龄 (61.23.1) 岁。
1. 2研究方法作者通过使用电子病例管理检索系统 , 检索出门诊中含有辛伐他汀处方的电子病例 , 筛选其中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的病例 , 将与辛伐他汀合用而发生相互作用的处方进行记录 , 分析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并进行归类。
1. 3统计学方法记录电子病例中发生辛伐他汀不良反应的情况 , 数据资料均建立 Excel 201X 数据库 , 并采取 SPSS19.0 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形式表示 ,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形式表示 , 实施2检验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辛伐他汀不良反应累及很多系统。
此外 , 统计联合用药发生辛伐他汀不良反应的药物有 ,红霉素类药物 32 例 , 烟酸 23 例 , 阿托伐他汀 13 例 , 地高辛3 例。
3讨论辛伐他汀常见不良反应中 , 最常见也是最集中的是神经肌肉系统异常。
其主要表现有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肌肉痛、关节痛、肌肉无力等。
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所有辛伐他汀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处方进行分析,筛选出发生不良反应的处方,对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我院共有11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类型有肌无力、肝损害以及多尿等,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神经肌肉系统、皮肤系统和肝肾系统中。
110例不良反应处方中,由于药物相互作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有45例,其中与大环内脂共用发生不良反应27例(60.00%)。
结论:辛伐他汀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但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也较高,临床上要根据用药人群、用药时间、剂量和药物配伍谨慎使用,科学合理用药,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
【关键词】辛伐他汀;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分析【中图分类号】R9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5-0104-02引言辛伐他汀是一种口服降血脂药物,具有降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适用于高血脂症、冠心病等[1-2]。
随着近年来血脂异常患者的逐渐增多,辛伐他汀的使用数量也逐渐增加,据临床研究报告,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的较多,在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会出现明显的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严重时会对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因此,此次实验探讨了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1.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此次实验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所有辛伐他汀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处方进行分析,共筛选出发生不良反应的处方110例,其中共涉及到110例患者,男性患者60例,年龄在30~74岁,平均(51.36±4.09)岁;女性患者50例,年龄在29~78岁,平均(49.99±4.51)岁,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往病史等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辛伐他汀不良反应-心航程报摘录
辛伐他汀是临床上常用的降血脂药物,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HMG - COA还原酶的作
用,减少肝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可以明显降低血液中TC、LDL-C、TG浓度,同时可
以升高HDL-C浓度。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随着伍床用药的增加,更多的
适应症被开发出来,如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延缓和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等,辛伐他
汀疗效明显,患者耐受性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也很多见,现就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综述。
一、临床应用
1、降血酯作用
辛伐他汀降血脂作用明显,对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β脂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
症以及糖尿病和肾病综合征引起的高血脂也有很好的疗效。有文献比较了辛伐他汀与
其他同类的HMG - COA抑制剂的降血脂作用,结果表明同类药物的疗效依次为辛伐他
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
2、治疗冠心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绞痛
大剂量辛伐他汀可以有效地治疗冠心病和心绞痛,降低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死亡率,降低冠心病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以及脑卒中和暂时性脑缺血的危险性。研
究证明,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后,患者的
TC、TG、LDL均下降,HDL-C则升高,疗效比不用辛伐他汀的常规治疗好。
3、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症
3.1 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
疗并连续服用辛伐他汀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达到有效控制血糖范围,血脂有
显著变化,TC、TG、LDL-C均下降,HDL-C则升高,血脂变化有效率达93.6%,且不
良反应发生率低而轻微。说明在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治疗过程中,有效控制
血糖的同时加用辛伐他汀,能显著调节脂代谢紊乱,且不良反应少而轻微,临床应用
中安全性较好。
3.2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在对多例患者的研究观察中发现,男性与女性患者
中,服用了辛伐他汀的治疗组的骨密度各参数均高于基础对照组。这是由于辛伐他汀
可以增加成骨细胞的新骨形成,可以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抗骨质疏松。
3.3 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脂症该类患者在继续用降糖药的同时加服辛伐他汀后,血
糖均能得到有效控制,而血清TC、TG、LDL-C均下降明显,HDL-C有所升高,蛋白尿
也减少了。这说明辛伐他汀对该类患者调脂作用显著,并且通过研究所得参数可以知
道HDL-C与蛋白尿的下降呈反比关系,血清TC、TG、LDL-C与蛋白尿的下降呈正比
关系。
二、 不良反应
1、横纹肌溶解及肌痛
模纹肌溶解属于运动系统的不良反应,还包括肌痛、肌无力等,其原因主要是由于
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在抑制胆固醇合成的同时,也抑制了甲醛戊酸的合成,使得
血清中的辅酶0浓度降低,从而导致肌肉组织中的脂质磷酰化氧化过程,最终导致了
横纹肌溶解。该不良反应一般发生在用药的3~30d内,个别患者出现时司会长一些,
临床表现为肌肉疼痛,如果患者在用药后出现肌无力、肌痛或下肢疼痛等症状时,应
该停药并进行检查。
2、泌尿系统不良反应
临床上常见的泌尿系统不良反应主要为多尿症状,对于服药前肾功能正常的患者,
用药1周后出现多尿现象,停药即可消失,再次用药又会出现,目前为止其机制尚不
明确。
3、狼疮样综合症
国外曾报道过有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后出现了该不良反应,其原因是由于诱导
dsDNA抗体持续存在而引起,停药数月后抗体持续存在。尽早地进行诊断可以减少该
不良反应从而可避免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4、记忆损伤
国外曾报道辛伐他汀引起记忆丧失的不良反应,在所有他汀类药物引起的60例该
类不良反应中,辛伐他汀比例最大,占60%,大约有50%的患者在用药2个月之内发
生记忆损伤。在辛伐他汀引起的记忆损伤中,约有60%停药后记忆力可以得到改善,
另有4例患者在第2次服药后再次出现记忆损伤。
5、其他少见的不良反应
除上述常见的不良反应以外,还有些罕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血管性水肿、骨关节
痛、脱发、双上肢对称性皮疹以及胃肠道伴锥体外系反应。另外有报道称辛伐他汀可
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其具体机制不详。
三、小结
辛伐他汀1临床疗效确切,降血脂效果明显,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已
经报道过的不良反应较多,但很多都是他汀类药物共有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过程
中,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以及患者的反馈信息,及时停药并予急性相关治疗,在
保证降血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