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对照
- 格式:pdf
- 大小:152.70 KB
- 文档页数:2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比较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20例头高脂血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
观察组60例患者予以口服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一次10mg,每天1次;对照组60例患者予以口服辛伐他汀进行治疗,一次10mg,每天1次。
对比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
结果:使用阿托伐他汀的观察组患者与使用辛伐他汀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各项血脂水平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效果相较于对照组更明显,二组具有差异性(P<0.05)。
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高脂血症;疗效对比本文主要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
现将探讨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高血脂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
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最小的52岁,最大的78岁,平均年龄(64.12±3.43)岁,病程最短的5个月,最长的7年,平均病程(3.2±1.5)年,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最小的54岁,最大的75岁,平均年龄(61.22±2.15)岁,病程最短的6个月,最长的8年,平均病程(4.6±1.35)年。
120例患者均经临床病理确诊为高血脂症。
本次研究为120例参与研究的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临床病理和治疗原理,并取得其同意与配合。
对比两组患者年龄、疾病类型、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对参与研究的120例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参与研究患者排除肝功能异常者、孕妇哺乳期妇女、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药物性和家族性高血脂症者、对药物严重过敏者。
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分析摘要:目的:对比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脂血症作用效果。
方法:92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以电脑产生随机数法分为甲组46例和乙组46例,分别予以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甲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高于乙组(80.43%)(P<0.05)。
甲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35%)略低于乙组(8.70%),但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
结论:和辛伐他汀比,阿托伐他汀于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治疗中的运用价值更高,主要体现在疗效理想、安全性好等方面。
关键词:不良反应;阿托伐他汀;疗效;原发性高脂血症;辛伐他汀原发性高血脂症是指脂蛋白和脂质代谢先天性缺陷,或某些环境因素(如药物、营养、饮食等),通过各种机制而引起的,主要特征为血脂水平过高,可诱发胰腺炎、冠心病及动脉粥样硬化,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1]。
目前,临床多通过对患者血脂水平的调节,来降低该病危害性[2]。
辛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是临床常用降血脂药物,为比较以上两种药物于原发性高血脂症治疗中的运用效果和安全性,本文对此展开研讨。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取2021年1月-12月本院收录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92例,依据电脑产生随机数法均分为甲、乙两组。
甲组(46例):22例女,24例男;年龄35~75岁,平均(52.41±3.84)岁;其中,20例高总胆固醇血症,15例高甘油三脂血症,11例混合型高脂血症。
乙组(46例):21例女,25例男;年龄34~75岁,平均(52.37±3.81)岁;其中,21例高总胆固醇血症,14例高甘油三酯血症,11例混合型高脂血症。
上述基础数据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92例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干预措施,包括指导患者定期开展体育运动,严格控制其每日胆固醇、脂肪摄取量,合理控制其体重。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理效果比较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在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其药理作用。
方法将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00例高脂血症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以均常规低脂、低嘌呤饮食及多饮水膳食为基础,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组采用阿托伐他汀,均以8周为一个疗程。
一个疗程后比较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后,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P<0.05)。
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P<0.05)。
但治疗组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对照组资料后血尿酸显著性变化,治疗组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都是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药物,但阿托伐他汀调脂作用比辛伐他汀更为显著,同时其还能降低血尿酸,安全性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高脂血症药理【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115-02积极调节患者血脂,对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他汀类药物目前已成为临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伴有高血脂症患者的基础性治疗药物,在治疗高脂血症方面有较好的疗效,其主要是通过抑制HMC-CoA的活性,降低胆同醇在肝脏中的生物合成,进而降低血脂[1]。
本研究旨在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在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0例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3月收治高脂血症的患者,纳入标准:⑴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诊断标准[2],甘油三酯(TG) ≥ 1.92 mmol/L,总胆固醇(TC) ≥6.48 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c)≤1.0 mmol/L。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89122·药物与临床·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与辛伐他汀片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分析梁晓丽(山东省枣庄市中医医院,山东 枣庄 277100)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与辛伐他汀片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与辛伐他汀片口服。
治疗一个疗程后(8w)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阿托伐他汀钙片和辛伐他汀片均能显著降低高脂血患者TC、TG、LDL-C(P<0.05),并能使HDL-C略微升高;阿托伐他汀钙片组调节血脂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辛伐他汀片(P<0.05)。
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肌酸激酶等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和辛伐他汀胶囊均为临床上具有确切疗效、安全性好的他汀类降脂药。
但阿托伐他汀钙片起效更快。
半衰期更长,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片;辛伐他汀片;高脂血症:疗效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89.1100 引言高脂血症主要表现为血浆中含有过高水平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过低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这些指标的异常是导致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重要危险因素[1],因此,调节血脂水平对维持脑血管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对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选取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98 例冠心病高脂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按照接受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阿托伐他汀钙片组与辛伐他汀片组。
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用于高脂血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评价【摘要】本文旨在评价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在高脂血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首先对背景进行介绍,说明高脂血症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然后明确研究目的,即评价这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
接着对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包括其降脂效果、可持续性等方面。
比较分析两者的优劣势,为临床应用提供建议。
并对两种药物的副作用及安全性进行评估。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的疗效评价,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脂血症、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临床疗效、副作用、安全性、比较分析、临床应用、治疗、评价、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血浆内游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浓度过高,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是常用的降脂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来降低胆固醇水平,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阿托伐他汀是一种选择性抑制HMG-CoA还原酶的药物,能够有效地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被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中。
辛伐他汀是一种新型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其特点是副作用较轻,能够有效地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常常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降脂药物,因此对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十分重要。
本文将对这两种药物在高脂血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并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评价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在高脂血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比较两者的优缺点,探讨它们在不同情况下的适用性和安全性。
通过对现有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综合分析,旨在为医生在治疗选择时提供更加客观的依据,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结果,能够为未来高脂血症治疗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发展。
比较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药理疗效陈振奎【摘要】目的:对比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药理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8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辛伐他汀治疗,给予观察组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76%,差异显著(P<0.05);相对于治疗前,两组HDL-C、LDL-C、TG、TC等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对于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药理疗效显著,降脂效果显著,值得推广.【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8(015)001【总页数】2页(P62-63)【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原发性高脂血症;临床药理【作者】陈振奎【作者单位】河南省平與县人民医院平與 463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9.2人体内脂肪代谢功能障碍是引发原发性高脂血症的重要原因,在脂肪运转或者代谢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功能障碍,便会促使机体内的血脂水平出现异常增高的现象[1]。
通常情况下,高脂血症很容易引发脑部疾病、冠心病等疾病,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所以临床上亟须寻找一种有效方式对其进行治疗[2]。
本研究主要针对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药理疗效进行对比,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14年2月~2016年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中选取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平均年龄(56.21±7.26)岁,包括20例男,14例女性。
对照组34例,平均年龄(56.05±7.12)岁,包括19例男性,15例女性。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基本资料,P>0.05,差异不明显,符合临床对比要求。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疗效比较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18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实验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的水平变化。
结果治疗后两组的TG、TC、HDL-C、LDL-C均有降低,给药自身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具有相同疗效,对高脂血症的治疗均具有良好的疗效。
标签: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高脂血症疗效高血脂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指血脂超出正常范围,体内脂类代谢紊乱的一种表现,高血脂症多发于老年人,主要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合并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
有效控制血脂处于正常范围,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尤为必要[1],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是临床上控制血脂较为常见的药物,但是两者治疗不同疾病的效果差别说法不一[2-3],笔者就此在本文中研究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两种降血脂药物临床疗效,并对药理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80例高脂血症患者,所选取患者均符合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标准: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64mmol/L②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87mmol/L③胆固醇(TC)≥5.72mmol/L④甘油三脂(TG)在2.3~4.4mmol/L。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90例,B组90例,其中男性98例,女性82例,平均年龄(56±6)岁。
心肌梗死、严重创伤、手术病史、严重的内科疾病的患者排除。
两组患者在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02018 年第 5 卷第 20 期2018 Vol.5 No.20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药理疗效比较巩爱玲(淄博市第六人民医院,山东 淄博 255022)【摘要】目的 比较阿托伐他汀及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药理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
对照组予以辛伐他汀治疗,研究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
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血脂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且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原发性高脂血症;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5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20.50.02大量临床证明[1-2],一旦脂肪在机体代谢或运转过程中出现异常,将会导致机体血脂水平增高,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容易进一步引发冠心病和脑部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为探寻治疗该病的更佳方案,本文着重比较阿托伐他汀及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药理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86例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
其中,研究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36~73岁,平均(53.42±10.34)岁;高总胆固醇血症17例,高甘油三酯血症16例,混合型高脂血症10例。
对照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36~74岁,平均(53.67±10.45)岁;高总胆固醇血症15例,高甘油三酯血症14例,混合型高脂血症14例。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临床对比研究高向群;范琳【摘要】目的对比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高脂血症的临床药理作用.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11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应用辛伐他汀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肝功能异常、肌酸激酶(CK)升高、胃肠道反应、肌肉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与辛伐他汀比较,阿托伐他汀可更好地改善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黏度及炎性反应,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8(027)008【总页数】3页(P24-26)【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脂血症;临床疗效;炎性因子;血液黏度【作者】高向群;范琳【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河北石家庄 050011;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河北石家庄 0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4;R972+.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发病原因与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史及家族史相关,其中与肥胖及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关系更密切[1]。
其发病机制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内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而高脂血症是其最重要的危险因素[2]。
因此,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时,选用适宜的调脂药物是关键。
目前临床常用他汀类药物控制血脂,这类药物除调脂外,还可改善内皮损伤及炎性反应,起到保护心血管的作用[3]。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社区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脂情况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TG、LDL-C、HDL-C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HD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在临床上具有起较好的效果,值得研究推广。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高脂血症【Abstract】:Objective:Tocomparetheclinicalefficacyofatorvastatinandsimvastatinintreatinghyperlipidemia.Methods:AretrospectiveanalysisofpatientswithhyperlipidemiahospitalinMarch2014~March2015weretreated80caseswererandomlydividedinto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andthecontrolgroupreceivedsimvastatininthetreatmentgrouptakingAatorvastatintherapy,theclinicalefficacyoftwogroupswerecompared,lipidsandadversereactions.Results:Thetotalefficiencyofthetreatmentofpatientswassignificantlyhigher,thedifferencewassignificant,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aftertreatment,bothgroupsofpatientswithTC,TG,LDL-C,HDL-Cwerelowerthanbeforetreatment,thedifferencewassignificant(P<0.05).Aftertreatment,patientsintheobservationgroupTC,TG,LDL-C,HDL-C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ignificant(P<0.05),theincidenceofadversereactionsinthecontrol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edifferencewassignificantsex(p<0.05).Conclusion:Atorvastatintreatmentofhyperlipidemiainclinicaleffecthaveplayedbetter,worthyofresearchandpromotion.【Keywords】:atorvastatin;simvastatin;hyperlipidemia高脂血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中老年疾病之一。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对比分析目的研究分析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60例高血脂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各40例。
这四组患者分别采用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以及瑞舒伐他汀治疗,并且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脂评价。
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之后,血之各项指标与之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四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以及瑞舒他汀四类药物对于治疗高脂血症都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降低血脂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标签:他汀类药物;高脂血症;临床治疗效果近年来我国人群的血脂水平以及血脂异常检出率都出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并且冠心病的死亡率也在不断增加。
所以血脂异常情况应该受到广泛的重视[1]。
高血脂症是脂肪代谢或者运转异常使得血浆中的几种血脂高于正常的惯称。
其实导致各种动脉栓塞性疾病的独立危害因素[2]。
在对于对此病的治疗药物中,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160例高血脂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分别采用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以及瑞舒伐他汀治疗,并且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脂评价。
现将结果示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从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60例高血脂患者,患者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为(58±2.5)岁。
所有患者在入院就诊之后的2w之内没有服用任何降脂药物,所有患者都符合高血脂相关诊断标准:血清胆固醇6.22mmol/L或三酰甘油2.2 mmol / L 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4mmol/L 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04mmol/L。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四组。
各组患者之间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情况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于阿托伐他汀组患者,给予患者每晚睡觉之前服用阿托他汀片(20mg/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10mg,1次/d。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在原发性高脂血症治疗中都有什么样的作用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饮食方面基本实现了自由,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暴露,生活条件更好了,我们的身体却开始出问题,“亚健康”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我们今天要聊的-高脂血症,它的发病,就与饮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高脂血症其实就是我们俗称的高血脂,血脂就是血液中的脂肪,血脂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成分,而是甘油三酯、胆固醇、磷脂等多种成分的混合。
其中,我们谈得最多的就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那么高脂血症就不难理解了,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我们血液中的脂肪含量过多,导致了血液黏稠、血管阻塞,诱发一系列疾病,如冠心病、中风、动脉硬化、急性胰腺炎等。
在高脂血症初期,大部分患者是没有明显体征或症状的,这就导致高脂血症的发病率高,但确诊率却较低,多数患者是在接受体检时发现,如果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患者可能很难发现自己已经患病,还有一些患者,即使已经确诊,也并不重视,没有进行有效的治疗,这样就导致高脂血症目前有三大特点: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治疗率低。
当然,饮食并不是导致高脂血症的唯一原因,饮食与运动不足、肥胖、年龄增加、吸烟、酗酒等都可以归纳为环境因素,但实际上高脂血症的发生还与遗传、基因突变、各种原发疾病有关,有研究显示,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库欣综合征、肝肾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髓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都可能引起血脂升高,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也会诱发高脂血症,例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等。
前文已经说到,高脂血症的确诊率是较低的,一般都需要通过血液生化检查才能发现,而在确诊后,高脂血症的治疗也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高脂血症是可以治愈的,但这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
关于高脂血症的治疗,其实是一个比较系统的问题,对于单纯原发性高血脂症患者,关键在于调节、平稳血脂水平;对于继发性高脂血症患者,以治疗原发疾病为主,降血脂为辅。
对比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曾国纬【摘要】目的:对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钙在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比较.方法:随机将64例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选取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式进行组别划分,其中以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32例分为观察组,以辛伐他汀治疗的32例分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治疗后的血压水平、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为(121.35±8.26)mmHg;舒张压为(80.55±4.32)mmHg;甘油三酯为(3.27±1.12)mmol/L;低密度脂蛋白为(2.05±1.02)mmol/L,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较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可取得较为可观的疗效,值得推广.【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6(013)005【总页数】2页(P67-68)【关键词】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钙;高脂血症;高血压【作者】曾国纬【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卫生院广州 51097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近年来,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率的攀升,广大医学工作者对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研究表明,高脂血症与高血压两种疾病并非完全无关,反之,在特定情况下,高脂血症可作为高血压的重要引发因素[1]。
由于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在身体因素、机体特征等条件限制下,治疗工作面临着更大的困难。
鉴于他汀类药物在该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广泛,广大学者对其中适用性更强的药物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
为对更为有效的他汀类药物进行探究,笔者结合相关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选取的病例资料均为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共64例,笔者以随机抽选的方式进行选取,并根据治疗方式进行组别划分。
丁庆凯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的临
床疗效对比
丁庆凯
【期刊名称】《中国处方药》
【年(卷),期】2016(14)9
【摘要】目的:比较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观察对象为82例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按随机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观察组的治疗药物是阿托伐汀钙,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辛伐他汀,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与血压水平。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脂与血压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较为明显,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辛伐他汀相比,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能够对患者的血脂与血压进行有效控制,疗效更为显著。
【总页数】2页(P66-66,67)
【作者】丁庆凯
【作者单位】西华县叶埠口乡卫生院,河南周口 466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瑞舒伐他汀钙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J], 张英杰
2.对比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J], 曾国纬
3.瑞舒伐他汀钙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对比 [J], 叶婧;李娟
4.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采用瑞舒伐他汀钙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J], 朱红平
5.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采用瑞舒伐他汀钙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J], 朱红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