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比较
- 格式:docx
- 大小:25.54 KB
- 文档页数:3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比较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20例头高脂血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
观察组60例患者予以口服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一次10mg,每天1次;对照组60例患者予以口服辛伐他汀进行治疗,一次10mg,每天1次。
对比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
结果:使用阿托伐他汀的观察组患者与使用辛伐他汀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各项血脂水平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效果相较于对照组更明显,二组具有差异性(P<0.05)。
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高脂血症;疗效对比本文主要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
现将探讨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高血脂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
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最小的52岁,最大的78岁,平均年龄(64.12±3.43)岁,病程最短的5个月,最长的7年,平均病程(3.2±1.5)年,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最小的54岁,最大的75岁,平均年龄(61.22±2.15)岁,病程最短的6个月,最长的8年,平均病程(4.6±1.35)年。
120例患者均经临床病理确诊为高血脂症。
本次研究为120例参与研究的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临床病理和治疗原理,并取得其同意与配合。
对比两组患者年龄、疾病类型、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对参与研究的120例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参与研究患者排除肝功能异常者、孕妇哺乳期妇女、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药物性和家族性高血脂症者、对药物严重过敏者。
对比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在原发性高脂血症治疗中的药理分析原发性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
高脂血症是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对高脂血症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是目前治疗高脂血症常用的药物,它们属于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来降低胆固醇水平。
本文将对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在原发性高脂血症治疗中的药理特点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一、药理特点对比1. 药理作用机制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为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降低肝脏内胆固醇的合成,从而促进肝细胞对胆固醇的摄取,提高LDL受体的表达,加速LDL的清除,最终使血浆中LDL-C水平下降。
两者的药理作用机制基本相同,都是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来产生降脂作用。
2. 药代动力学特点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也有一些差异。
阿托伐他汀的生物利用度较低,大约为14%,主要在肝脏中经CYP3A4代谢,形成活性代谢物羟基阿托伐他汀。
辛伐他汀的生物利用度更佳,为29%,在肝脏中经CYP3A4代谢,也形成活性代谢物。
与阿托伐他汀相比,辛伐他汀的生物利用度更高,因此在相同剂量下,辛伐他汀的降脂效果可能更好。
3. 药物相互作用由于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的代谢途径相似,因此它们会存在药物相互作用。
两者都是通过CYP3A4代谢,在同时使用CYP3A4抑制剂时,会增加血药浓度,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因此在联合应用时需要特别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4. 不良反应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也有所差异。
阿托伐他汀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肌痛、腹泻等,而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则主要包括肌肉痛、肝功能异常等。
在不同患者中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不良反应,因此在选择药物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
二、临床应用对比1. 药物剂型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在临床上均有多种剂型可供选择,包括片剂、胶囊剂等。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理效果比较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在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其药理作用。
方法将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00例高脂血症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以均常规低脂、低嘌呤饮食及多饮水膳食为基础,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组采用阿托伐他汀,均以8周为一个疗程。
一个疗程后比较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后,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P<0.05)。
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P<0.05)。
但治疗组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对照组资料后血尿酸显著性变化,治疗组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都是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药物,但阿托伐他汀调脂作用比辛伐他汀更为显著,同时其还能降低血尿酸,安全性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高脂血症药理【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115-02积极调节患者血脂,对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他汀类药物目前已成为临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伴有高血脂症患者的基础性治疗药物,在治疗高脂血症方面有较好的疗效,其主要是通过抑制HMC-CoA的活性,降低胆同醇在肝脏中的生物合成,进而降低血脂[1]。
本研究旨在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在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0例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3月收治高脂血症的患者,纳入标准:⑴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诊断标准[2],甘油三酯(TG) ≥ 1.92 mmol/L,总胆固醇(TC) ≥6.48 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c)≤1.0 mmol/L。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89122·药物与临床·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与辛伐他汀片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分析梁晓丽(山东省枣庄市中医医院,山东 枣庄 277100)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与辛伐他汀片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与辛伐他汀片口服。
治疗一个疗程后(8w)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阿托伐他汀钙片和辛伐他汀片均能显著降低高脂血患者TC、TG、LDL-C(P<0.05),并能使HDL-C略微升高;阿托伐他汀钙片组调节血脂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辛伐他汀片(P<0.05)。
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肌酸激酶等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和辛伐他汀胶囊均为临床上具有确切疗效、安全性好的他汀类降脂药。
但阿托伐他汀钙片起效更快。
半衰期更长,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片;辛伐他汀片;高脂血症:疗效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89.1100 引言高脂血症主要表现为血浆中含有过高水平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过低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这些指标的异常是导致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重要危险因素[1],因此,调节血脂水平对维持脑血管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对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选取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98 例冠心病高脂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按照接受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阿托伐他汀钙片组与辛伐他汀片组。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比较黄熙涯 沈波[摘要] 目的 比较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
方法 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52例)和辛伐他汀组(46例),阿托伐他汀剂量为10mg/d,辛伐他汀剂量为20mg/d,均口服治疗,疗程为8周。
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下降,降低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明显升高(P >0.05)。
结论 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为高效、安全的降脂药物。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高脂血症[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 ficacy of atorvastatin and simvastatin in treatment of hyperlipimia. Methods 98 cases with compound hyperlipim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for 8 weeks. One is group A with atorvastatin 10mg/d and the another is group B with simvastatin 20mg/d. Results During therapy for 8 weeks,the levels of TC,TG and LDL-C signi fi cantly decreased for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rapy. The different was more signi fi cant between two groups(P <0.05). Both of them could not elevate the levels of HDL-C after 8 weeks treatment(P >0.05). Conclusion Astovastatin and simvastatin are both safe and effect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 with compound hyperlipimia.[Key words] Atorvastatin; Simvastatin; Hypercholesterolemia近年来,随着社会现代化、人口老龄化及饮食西方化,人群高脂血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
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调脂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脂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为了降低血脂,防止心血管意外的发生,临床上常常使用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等药物进行治疗。
本文将从药理学、疗效和副作用三个方面对这两种药物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属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两者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降低肝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从而减少LDL-C的合成,使得LDL-C水平下降,并可提高HDL-C水平。
此外,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的半衰期分别为14小时和19小时,两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也有一定差异。
其次,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高血脂症的治疗效果都较为显著。
一项Meta分析结果发现,在降低总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方面,两种药物的效果几乎相当。
但是当使用高剂量(阿托伐他汀40-80mg/日或辛伐他汀40mg/日以上)时,阿托伐他汀在降低胆固醇的功效稍大于辛伐他汀。
此外,阿托伐他汀还能减少CRP的水平,从而减轻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这种差异并非非常显著。
最后,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的副作用也略有不同。
阿托伐他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肝酶升高和肌肉痛,而辛伐他汀则会引起消化道反应和皮疹等过敏反应。
另外,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容易导致肝损伤、肌肉病变等不良反应,需要密切监测。
综上所述,虽然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的药效相差不大,但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例如肝功能是否正常、是否有肌肉病变等,再结合药物的特点进行个体化用药。
此外,亟需进一步研究两种药物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防作用。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疗效比较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18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实验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的水平变化。
结果治疗后两组的TG、TC、HDL-C、LDL-C均有降低,给药自身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具有相同疗效,对高脂血症的治疗均具有良好的疗效。
标签: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高脂血症疗效高血脂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指血脂超出正常范围,体内脂类代谢紊乱的一种表现,高血脂症多发于老年人,主要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合并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
有效控制血脂处于正常范围,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尤为必要[1],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是临床上控制血脂较为常见的药物,但是两者治疗不同疾病的效果差别说法不一[2-3],笔者就此在本文中研究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两种降血脂药物临床疗效,并对药理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80例高脂血症患者,所选取患者均符合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标准: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64mmol/L②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87mmol/L③胆固醇(TC)≥5.72mmol/L④甘油三脂(TG)在2.3~4.4mmol/L。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90例,B组90例,其中男性98例,女性82例,平均年龄(56±6)岁。
心肌梗死、严重创伤、手术病史、严重的内科疾病的患者排除。
两组患者在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比较目的对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
方法将196例患者随机的分为辛伐他汀组(92例)和阿托伐他汀组(104例),辛伐他汀组患者的服用剂量为20mg/d,阿托伐他汀组患者的服用剂量为10mg/d,两组患者均采用口服的方式,8周为1疗程。
结果在经过8周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下降的十分明显,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都属于安全以及高效的降脂药物。
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高脂血症Objective for atorvastatin and simvastatin in treating hyperlipidemia clinical results were compared. Methods 196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imvastatin group (92 cases) and atorvastatin group (104 cases), the dose of simvastatin in patients with 20mg / d, atorvastatin dose group of patients to 10mg / d, two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oral way, 8-weekcourse of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8 weeks of treatment, both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triglycerides (TG), total cholesterol (TC), such as the decline is obviou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Simvastatin and atorvastatin are all safe and effective lipid-lowering drugs.atorvastatinsimvastatin hyperlipidemiaR972+.6A1671-8801(20__)07-0282-01现在我国的人群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正在不断的上升,而且其发病年轻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调脂临床疗效对比分析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是两种常用的降脂药物,被广泛用于调脂治疗,对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具有明显的疗效。
虽然两种药物都属于他汀类药物,但它们在临床应用中有一些差异。
本文将对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以便临床医生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患者。
我们来了解一下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这两种药物的基本信息。
阿托伐他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他汀类药物,属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主要用于降低LDL-C水平。
而辛伐他汀也是一种他汀类药物,是一种选择性竞争性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主要用于降低胆固醇。
在临床使用中,两者都被广泛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我们对比一下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的药理特点。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都是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而起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但两者的抑制机制略有不同。
阿托伐他汀不经细胞氧化作用而与HMG—CoA还原酶结合,而辛伐他汀则是通过与HMG- CoA还原酶结合,抑制肝脏的胆固醇合成。
在临床应用时,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LDL的合成,从而减少了血液中LDL的含量,达到了调脂的效果。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的临床疗效。
在调脂治疗方面,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的疗效表现出一些差异。
研究表明,两者在降低总胆固醇和LDL-C水平方面都具有显著的疗效。
但在临床实践中,一些研究发现,辛伐他汀比阿托伐他汀在降低总胆固醇和LDL-C水平方面更为出色。
在提高HDL-C水平和降低三酰甘油水平方面,辛伐他汀也表现出更好的效果。
对于一些患者来说,辛伐他汀可能更适合作为调脂治疗的首选药物。
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在安全性和耐受性方面也有所不同。
一些临床试验研究表明,两者在安全性和耐受性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肝脏损伤、肌肉痛等,但辛伐他汀更容易出现转氨酶升高的不良反应。
在使用辛伐他汀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
60中国处方药 第16卷 第7期·疗效评价·因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冠心病发病率连年增加,而冠心病患者通常合并高脂血症。
临床研究一直寻找对冠心病高脂血症有效的药物,传统药物仅能对血脂紊乱进行改善,但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改善血脂病症,延缓动脉粥样硬化[1]。
本研究主要比较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全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冠心病高脂血症的治疗标准,将120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研究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参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
研究组患者60例,其中男31例,女29例,平均(41.20±1.71)岁,病程时间7个月~10年,平均8.1年;参照组患者60例,其中男39例,女21例,平均(39.41±1.93)岁,病程时间8个月~13年,平均10.1年。
所有患者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0例患者在入院前都采用过常规药物治疗方式,包含阿司匹林药物,医护人员确保患者的正常饮食和运动,禁止患者饮酒和吸烟[2]。
参照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simvastatin C apsules)(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677)进行治疗,每次10 mg,每天1次,治疗过程4周为1个疗程,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增减药量;研究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68)进行治疗,每次10 mg,每天1次,治疗过程同样4周为1个疗程。
1.3 药物效果评定标准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按照冠心病高脂血症药物临床试验评定标准:有效:血清胆固醇总量(TC)降低≥20%;血清甘油三酯(TG)降低≥4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提升0.25 mmol/L以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20%。
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调脂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和辛伐他汀(Simvastatin)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调脂药物,它们属于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活性,减少胆固醇的合成,从而降
低血浆中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水平,同时也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的水平,达到降脂的效果。
本文将对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的调脂临床疗效进行对
比分析。
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在调脂效果方面具有相似的作用机制,并且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两者均可显著降低总胆固醇和LDL胆固醇水平。
一项针对40-8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患者
的研究发现,该药物可使患者的总胆固醇水平降低20-46%,LDL胆固醇水平降低27-50%。
与此相比,辛伐他汀的疗效也类似,但其剂量通常需要更高。
研究表明,40-80mg/d的辛
伐他汀可使总胆固醇水平降低30-47%,LDL胆固醇水平降低34-47%。
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两种药物均为安全的,不同剂量下的不良事件率相对较低。
阿托伐他汀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被发现引起肌肉痛和痉
挛的副作用较为常见,而辛伐他汀则引起这些副作用的风险较低。
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在调脂临床疗效方面具有相似的作用机制,可以显著降低总胆
固醇和LDL胆固醇水平,并且对HDL胆固醇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两者在安全性和耐
受性方面也较好,但前者可能会引起较多的肌肉副作用。
在选择使用哪种药物时,应综合
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例如肌肉痛的风险因素等,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疗效比较目的:对比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各50例,分别口服阿托伐他汀片10mg,辛伐他汀10mg,1次/日。
治疗12周后,检测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变化。
结果:给药12周后,阿托伐他汀组降低血脂的总有效率均高于辛伐他汀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HDL-C显著上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均安全有效,但阿托伐他汀效果更为明显。
标签: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原发性高脂血症原发性高脂血症是一类遗传性血脂代谢障碍疾病,其主要特征为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1]。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原发性高脂血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他汀类药物能够抑制肝细胞合成胆固醇过程中的限速酶羟甲戊二酰輔酶A(HMG-CoA)还原酶活性,而抑制胆固醇的合成[2]。
笔者通观察过比较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门诊确诊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100例,其中男54例,女46例,平均年龄(55.4±10.4)岁,入选标准参考《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0年)[3]:TC≥5.18mmol/L或LDL-C≥3.37mmol/L或HDL-C≤1.04mmol/L或TG≥1.70mmol/L。
将100例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
其中,阿托伐他汀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58.7±8.9)岁;辛伐他汀组50例,其中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龄(56.2±9.3)岁。
高脂血症应用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的效果对比摘要: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在高脂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将对我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78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分析,根据药物治疗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水平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更加显著,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将阿托伐他汀应用到高脂血症患者中可显著改善患者不良症状,提升患者血清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高脂血症;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研究高血脂症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多发于老年患者当中,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在临床医学上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是常用的控制血脂药物,本文将对二者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展开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所选的78例急高脂血症患者均符合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标准,且均经脑部CT和MRI检查证实。
根据治疗药物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39例,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
所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发病至入院时间在72h以内;研究得到患者家属的签字和同意。
排除标准: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功能障碍患者,排除有药物过敏史者,排除不明原因或其他因素导致的脑梗死患者,排除须静脉溶栓或者行手术治疗患者。
1.2方法对照组采用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生产厂家:红惠医药发展公司)观察组采用20mg辛伐他汀治疗(生产厂家: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水平(LDL-C、HDL-C、TG、TC)以及生化指标(CK、ALT、Cr、BUN)水平。
2.结果2.1对比两组各项血清指标水平两组患者血清指标水平比较,观察组TC、TG、HDL-C、LDL-C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比较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高血脂症
目的:比较观察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的疗效。
方法:6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在常规低脂膳食基础上,A组服用阿托伐他汀10 mg,B组服用辛伐他汀10mg,均每日1次,疗程6周。
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
结果:服药6周末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TC、TG、LDLC均显著下降(P<0.01),HDLC均明显上升(P<0.05),但以A 组更为显著。
结论: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为高效、安全的降脂药物,但阿托伐他汀的降脂效果更为显著。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高血脂症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国内外医学界公认,除遗传因素之外,长期的高脂、高糖、高盐饮食和缺少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
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过高,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过低,是构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公认的高血压、冠心病和脑血管意外的主要危险因素[12],因此积极治疗高脂血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我们分别应用阿托伐他汀(立普妥)与辛伐他汀(舒降之)治疗高脂血症各30例,对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04年2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患者60例,清晨空腹血脂符合下列标准之一,TG≥1.70 mmol/L;TC≥5.20 mmol/L。
除外肝、肾、甲状腺疾病及1型糖尿病、药物所致的高脂血症,并在近1月内未服用过降血脂药物。
60例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14例,年龄65~90岁,平均(76.1±5.3)岁;高TC血症13例,高TG血症7例,混合型高脂血症30例;LDLC≥3.60 mmol/L者46例,HDLC≤1.00 mmol/L 17例。
1.2 观察方法
入选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
两组均常规低脂膳食,A组服用阿托伐他汀10 mg,每日1次,疗程6周;B组服用辛伐他汀10mg,每日1次,疗程6周。
服药前及服药4、6周询问服药反应,查血TG、TC、LDLC、HDLC、谷丙转氨酶(ALT)等。
1.3 疗效评定标准
按卫生部1998年颁发的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判定。
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C下降≥20%,TG下降≥40%,HDLC上升≥0.26mmol/L为显效;TC下降达10%~20%,TG下降达20%~40%,HDLC上升达0.18mmol/L~0.26 mmol/L 为有效;未达到有效标准为无效;TC上升≥10%,TG上升≥10%,HDLC下降0.18 mmol/L为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x±s表示,血脂水平分析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TC、TG、LDLC及HDLC水平变化
服药6周末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TC、TG、LDLC均显著下降(P<0.01),HDLC 均明显上升(P<0.05),但以A组更为显著,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TC、TG、LDLC及HDLC水平变化注: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均P<0.01;两组间治疗后比较P<0.05;两组间治疗前比较P>0.05。
2.2 副反应
服药4、6周末,A组仅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血ALT轻度升高(未超过正常值的2倍),1例出现轻微上腹不适,均未终止治疗。
B组有4例患者出现轻微的两下肢和腹部肌肉疼痛,对症处理后缓解,未影响治疗。
3 讨论
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属于HMGCOA原酶抑制剂,是一类新型降血脂药物,它通过HMGCOA可逆性竞争抑制HMGCOA还原酶,刺激LDL受体合成和数量的增加,从而增加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LDL的消除,升高HDL水平[3]。
HDLC可通过提供载脂蛋白C和胆固醇脂,将肝外组织胆固醇转运到肝脏,激活脂蛋白酶,促
进VLDL的转化和消除,对抗高胆固醇血症和高LDL血症所致动脉粥样硬化,稳定动脉硬化斑块,甚至可以使斑块收缩变小,能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对血小板和凝血或纤溶系统可产生明显的影响,具有良好的抗血栓形成作用[4]。
此类药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胆醇血症、继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可预防冠心病的发生,防止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球囊成形术后再狭窄。
通过本次对照实验结果表明,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是强效他汀类药物,它们对降低TC、TG和LDLC均有显著疗效,且能提高HDLC,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持续ALT升高,降脂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但又以阿托伐他汀的降脂效果更为显著。
因此,阿托伐他汀10mg每日1次给药是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阿托伐他汀是高效、安全的降脂药物。
参考文献:
[1]SCANDINAVIAN SIMUASTAIN SURVIVAL STUDY GROUP.Randmized tiral of cholesterollowering in 4444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Scandinavian Simuastain Survival Study (4s)[J].Lancet, 1994,344:13831389.
[2]STEINBERG D,WITZTUM JL.KRAMSCH DM,etal. Coronary angiographic changes with lovstatin therapy: the Montiorde Atherosclerosis Regression Study(MARS).Ann Intern Med,1993,119(10):969976.
[3]徐叔云,魏伟.临床药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79280. [4]赵水平.冠心病整体防治中他汀类药物的重要地位[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4):379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