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基填筑作业指导

路基填筑作业指导

路基填筑作业指导
路基填筑作业指导

兰新铁路甘青段LXS-10标段路基工程路基土石方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三局兰新铁路甘青段项目经理部

二○一一年三月

路基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明确A、B组土填筑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路基填筑施工。

2、编制依据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施工图设计文件》

3、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LXS-10标路基A、B组土填筑施工。

4、A、B组土填料要求

施工前根据选取的A、B填料的取土场进行核实,填料的质量需满足铁路路基填料分组要求,填料中卵石的最大粒径根据填筑位置的不同而变化,基床以下最大粒径不超过7.5cm,基床底层填料最大粒径不超过6cm。

5、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5.1路基填筑试验段

根据DK499+680-DK499+890段路基试验段数据,得出路基填筑参数如下:填料的松铺系数为1.2;压路机(自重20t)碾压遍数最佳为: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4遍,弱振1遍,静压1遍收面;走行速度控制:开始1.5-2Km/h(静压、弱振),以后2.5-3.5Km/h,最大走行速度不宜超过4Km/h;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天气情况,确定填料在平地机平整后,应及时采用压路机静压一遍,以保持填料内部

自身水份,开始碾压前,应按照表面填料的风干程度进行补水碾压,填料最佳含水量为3.2%,现场测定含水量最佳为3.5-5%,填料补水量控制为每100m2补水0.8-2T;填筑段的路线长度应控制在200m之内,为发挥机械组合的最大效能,最短摊平碾压的线路长度不宜短于100m,填筑时整幅平行填筑;为发挥机械最大效率,提高生产速度,减少能耗,形成“三阶段、四区段”施工流程,平行推进。经现场比对,取土场距填筑区距离2Km以内的机械最佳组合为:挖掘机(320型)2台、自卸车(自重15T)6台,推土机(T160型)1台,平地机(PY180型)1台,洒水车(10T)2台,压路机(20t)2台,根据运距的远近调整运输车辆的数量满足填料运输量的要求。

5.2施工方法及工艺

5.2.1 测量放样

依据中心位置、地面高程、横断面尺寸放样两侧边桩,包括路基边缘、坡度、坡脚的具体位置,标明其轮廓并预留超填宽度。

5.2.2 下承层处理、验收

(1)施工前,应对地基进行复查、核对,发现地基范围内有局部松软、坑穴、泉眼等,应慎重处理,不得随意填塞。

(2)原地面陡于1:5时,要自上而下挖台阶,平台的宽度不小于2m。

(3)认真按施工图及质量标准进行填筑段下承层验收。包括下承层的压实度、平整度、横坡度、高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5.2.3 分层填筑

(1)填筑压实按照“区段流程法”横向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施工。作业区段划分: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

(2)从最底一层开始分层填筑,分层填筑填筑的松铺厚度按工艺试验执行。

(3)根据松铺厚度计算每层摊铺料的摊铺面积,确定堆放密度。在填筑场地按照每车土方的数量及摊铺厚度,用白灰点控制自卸车倒土密度,同时埋桩挂线,标示松铺厚度。

(4)每一水平层的全宽应用同一种填料填筑,每种填料压实累计总厚不小于50㎝。

(5)压实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大于30㎝,最小分层厚度不小于10㎝。

(6)为保证填层边部的压实质量,每一填层都应进行施工放线,放出填筑边线。为保证填层边部的压实效果,填筑时宜将两侧路基各加宽50㎝。填筑后按结构宽度刷坡。

5.2.4 摊铺平整

(1)平整施工步骤及作业标准

根据埋桩挂线高度,采用推土机按全路堤面宽均匀摊铺。经推土机摊铺后层面高程比计划松铺高程稍高。用光轮压路机快速静压1遍,平地机初平。初平后层面高程达到试验段确定的虚铺厚度。平地机根据检查情况进行精平。每一摊铺层填料中的粗细料应摊铺均匀,不应有粗集料或细集料窝,并使层厚均匀、层面平整。并应做成向两侧横向排水坡。

(2)平整作业要点

先将中心线桩移置于一侧路肩上,并在桩处插立标杆,扎上布条,显示路肩正确高度,便于司机观察。平地机在立杆的对侧作业时,需有人观察指挥平地机调整刀片高度。平地机以较大切土深度进行粗平,切除高处补平低处,行驶到段落终端时,常以倒退行驶返回另一端,然后再以较小的切土深度进行精平,用刮刀细致刮平。一侧平完后将中心桩及标杆移到整好的一侧,平地机在未平整的一侧按上述步

骤进行整平。路拱断面须用调整刮刀角度的方法,在平整时刮出路面横坡。

5.2.5 振动碾压

(1)按照重型击实试验及现场试验确定的最优含水量3.5-5%的范围进行填料含水量控制,若含水量超过标准时,应及时晾晒或洒水翻拌。当填料处于最优含水量控制范围时,即可进行碾压。

(2)采用重型压路机,按平行线路方向走行、先两侧后中间顺序,按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步骤进行碾压。

(3)施工缝搭接碾压。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边部多碾压2~3遍。横向轮迹重叠不少于40㎝,前后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不小于2.0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处错开不少于3m做到无漏压、无死角。

4)重视对预埋管线等结构周围的填料摊铺整形和碾压。压路机在构造物接头处不能靠近压实时,采用小型压实机具压实。预埋管线等结构的施工与路基工程同步实施。

5.2.6 压实检测

基床底层A、B组填料压实标准根据填料类别采用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摸量Evd和压实系数K三项指标控制。对填筑压实质量可疑地段,应根据工程质量控制的需要,增加检验的点数。通过质量检测了解施工过程的质量情况,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检验项目,进行分析和研究,查明原因,改进工艺,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路基填筑质量满足验标要求。各项检测指标合格后可进入下一填层施工。

5.2.7 整修成型

(1)随每填层的铺筑、碾压进程同步整修,保证填筑边坡整齐平顺,使碾压设备能够走行到边。

(2)为防止雨水淋刷浸泡引起边坡坍塌,应及时(每填筑0.9~1.5m)对边坡进行拍实夯压。

(3)在路堤填筑完成后,按照施工图标示路基宽度和边坡坡度修整边坡,清除多余填土,并对边坡进行夯压。

图1 路基基床底层A、B 组填料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

6、质量控制及检验

6.1 原材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基床底层应选用A、B组填料。A、B组填料的分类见表6.1。

表6.1 A、B组填料的分类

6.2基床底层及以下路堤填料复查见表6.2

6.3基床底层及以下填筑压实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基床底层填筑压实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见表6.3。

表6.4 基床底层填筑压实控制标准

6.4基床底层外形尺寸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基床底层外形尺寸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见表6.5。

表6.5 基床底层及以下路基外形尺寸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7、土工格栅施工

1)路基施工完毕,压实度、表面平整度自检符合要求,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并签认后,进行土工格栅铺设。

2)在铺筑层按土工格栅幅宽划出白线,用U形铁钉固定格栅端部后,人工将格栅缓缓拉铺,每铺10m长进行人工拉紧和调直一次,直至一卷格栅铺完。

3)铺设双向土工格栅宽度不小于3m,层距0.6m,土工格栅顺线路方向铺设,线路方向两幅之间密贴排放,搭接长度不小于30cm,采用同级土工格珊条进行两重穿插Z型缝合连结一个格。土工格栅铺满后,整体检查铺筑质量,符合要求后再铺设下一段。

4)土工格栅铺设完毕且自检符合要求,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并签认后,进行上层土石方施工。格栅上填料填筑采用滚填法有利于格栅的保护。

5)第二层土工格栅施工方法同第一层。上下层土工格栅接缝位置交替错开,且错开长度不小于50cm。

8、质量保证

⑴、路堤填筑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设备配套及各环节的配合工作,组织好路基填料的运输,使运输、摊铺、碾压各工序的作业连续、紧凑和互不干扰。

⑵、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作业程序进行级配碎石填筑作业(四区段:检验路基底层区段、搅拌运输区段、摊铺碾压区段、检测修整区段;八流程分为:测量放样检验→修整路基底层→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修整养护)。每层填筑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频度进行检测,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⑶、路基施工中,应注意填筑宽度的测量,每侧加宽填筑尺寸控制在0.5m,保证填料的压度质量。

⑷、局部表面不平整应进行补平,碾压后的路基表面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⑸、施工中注意天气变化,当天上料的地段,当天应摊铺并碾压成型。

⑹、土工合成材料进场后应整齐堆放在料棚(库)内,避免阳光照射,并保持通风、干燥和远离高温源。铺好后应及时按时设计要求覆盖,不得长时间受阳光直接曝晒。

⑺、现场施工过程中发现有破损的土工格栅必须立即修补。

⑻、铺设土工格栅时,应注意平整、均匀、保证连续,并注意过量拉伸造成破裂和撕裂

9、雨季施工

(1)雨季施工由专人负责天气预报,及时传递雨情,根据天气趋势预报,合理安排工序,提前做好防护工作。

(2)路基施工做好两侧截水沟的排水工作,保证排水畅通。防止路基外侧水流入路基内浸泡路基。

(3)填筑遵循“短区段、快循环”的原则,当天挖运,当天检验合格,未完工序不过夜。每层表面做好2~4%的横坡,并予以整平。雨前和收工前,将摊铺的松土压实完毕,使其表面不致积水。控制填料的含水量,必要时进行翻拌晾晒处理,达到最佳含水量时,再进行压实作业。

(4)路基成型后,两侧边坡每隔30m设排水吊沟,用砂浆进行流水槽抹面,形成临时排水体系,防止地表水对成型路基边坡的冲刷。

(5)临时便道做好防排水工作,防止雨水浸泡,影响路基填筑施工。

10、环境保护措施

⑴、施工污水不能直接排入农田,必须经过净化处理达标。

⑵、机械排放的含油污水按规定处理后排入指定区域。

⑶、在施工中尽量不破坏原有的地物地貌。

⑷、施工中应尽量减少施工引起的扬尘并及时洒水。

⑸、作好施工场地的布置和排水系统设施。

⑹、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树立良好环保意识,自觉遵守环保、水保规定。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全面)

海口市新埠岛14~24号(不含16号路)市政道路工 程 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目录 1、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施工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5、作业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作业现场调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技术(方案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机械设备、机具料具、测量仪器等(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人员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作业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工艺流程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各工序作业过程及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质量检验、检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质量通病的预防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质量控制要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施工注意事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质量通病的预防及应对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安全注意事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作业指导书(路基土石方)

少林寺至洛阳高速公路SL03标段 路基土石方工程 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被交底人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少洛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OO三年二月二十日

第一章概述 由于本标段内路基土石方工程量大,工期紧,部分高填深挖地段施工难度大,而且路基施工受结构物施工进度的制约,所以本标段的路基土石方工程任务相当繁重。 为“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的完成本标段内路基土石方工程,更好的指导现场施工作业,特制定本施工作业指导书,望各路基施工队在施工中切实落实,严格执行。 第二章施工技术方案 一、总体方案 根据本标段挖方量大于填方量的特点,施工中充分利用移挖作填,合理进行土石方调配。路基填筑施工中采用挖掘机和装载机挖装、自卸汽车运土、推土机摊铺、平地机平整、压路机压实、人工配合挖掘机修整边坡的“挖、装、运、平、压、检修”一条龙作业,按“四区段、八流程”作业法进行施工。挖方地段采用推土机近距离推土,远距离运土采取挖掘机挖土、自卸汽车运土、推土机推土、刮平机刮土;软石采用机械开挖,坚石、次坚石采用爆破开挖。 填方高度≥8米的路堤基底和填石路基必须用击振力不小于60T的压实机械碾压。 路基检测采用灌砂法(要求用Φ150mm灌砂桶)进行压实度的检测,利用全站仪及水准仪进行路基横纵断面尺寸及标高的量测。 二、施工技术方案 (一)施工准备 1、交接线路控制桩。施工前测量人员要对水准点进行增设(至少每200m一点),同时放出路基中桩、边桩、取弃土位置,并且每100米标注路基填挖高度。 2、防水、排水 施工前做好排水工作,使施工场地排水畅通,不留积水。路堑施工前做好截水,在进行排水设施施工时按永临结合的原则进行,保证排水不得排入农田耕地或污染自然水源,也不能引起淤积、阻塞、冲刷。 3、清理场地与填前夯(压)实 施工前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在施工前砍伐和移植,将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至少300mm内的草皮、农作物根系和表土清除,树根全部挖除,对墓穴等挖除后进行局部夯实处理,场地清理完后全面进行填前碾压,使

路基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路基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武汉至十堰铁路路基施工测量。 2.作业准备 2.1 资料准备 图纸审核、资料收集、放样资料计算审核和报验。 2.2 现场核对 施工前对路基区段里程、平面位置、高程进行放线核对,如有疑问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 2.3 仪器设备配备 (1)标称精度不低于2"、2mm+2ppm的全站仪。 (2)标称精度不低于平面10mm+lppm,高程20mm+lppm的GPSRTK测量系统。 (3)不低于S3光学水准仪。 2.4 测量人员配备 根据各作业单位施工组织设计配备若干路基施工测量放样小组,每个作业小组成员4人,其中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工3名。 2.5 测量人员培训 测量人员上岗前均经过培训,主要测量人员应持有汉十高速铁路建设测量工程师

业务培训结业证书,持证上岗。 2.6 仪器设备检定和日常检校 (1)所有仪器设备均有法定计量检定证书,并在检定有效期内。 (2)测量仪器在使用前或使用过程中均要进行日常检校。 3.技术要求 路基施工前,应先对全线的控制网进行加密,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可根据施工要求采用同级扩展或向下一级发展的方法。加密高程控制测量应启闭于线路水准几点,采用同级扩展的方法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3.1施工加密控制网测量作业的基本要求: GPS作业技术要求 3.2 GPS加密施工控制网的精度指标。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3.3水准测量的精度及限差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所示。 水准测量精度(mm) 4. 路基施工放样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测量程序 测量准备→地基处理施工放样→路基填筑施工放样→路基竣工测量。 4.2 测量工艺流程

路基工程路基其他相关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路基工程路基其他相关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路基其他相关工程施工。 2.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强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生活及办公需要。 对现场施工顺序进行合理规划。在路基基床施工完成并检验合格后,清理平整出施工场地,并尽量减少对路基基床的破坏。 3.技术要求 3.1 与路基相关的工程电缆槽、声屏障、接触网立柱、综合接地等。声屏障、接触网立柱基础的施工与路基工程同步实

施。通信、信号电缆槽在声屏障、接触网立柱基础施工. 完成后施工。 3.2 施工前施工人员应熟悉并复核设计图纸、施工技术规范和招标技术规范,领会设计意图。 3.3 按照复核后的测量资料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钉木桩标出接触网立柱中心位置,并设置护桩。 3.4 通信信号电缆槽施工安排在接触网立柱基础与声屏障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测量出电缆槽中线桩位置及轴线。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声屏障、接触网基础立柱施工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检验合格后,进行现场放样。为保证路基完整性采用干取土钻机或旋挖钻掏土,然后用串筒进行基础砼的灌注施工。 (1)钻孔 钻孔时采用钻桶带螺旋钻头对准桩位钻进50~80cm,然后去掉螺旋钻头用钻桶干钻成孔,边钻边清碴,钻孔深度和垂直度应符合设计和技术规范要求;钻孔渣清理倒在配合运输的自卸车汽车上,不得倒在级配碎石表面,出碴及时从路基上运走。 钻到设计高度清理余碴后,安装钢筋笼及固定地脚螺栓的框架,安装钢筋笼时在钢筋笼四周做好导向装置,每2.0m沿钢筋笼四周设置一道。钢筋笼下放到位后应将钢筋笼固定,

邻近既有线路基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

邻近既有线路基施工安全 作业【指*书 Through the p rocess agreeme nt to achieve a uni fied action p olicy for differe nt people, so as to coord in ate acti on, reduce bli ndn 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 审核: 批准:

邻近既有线路基施工安全作业匕导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冃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天兴洲大桥铁路南岸引桥工程北接武汉天兴洲大桥弓 桥,南接武汉新火车站,由三座桥组成,分别为客运专线引桥、普客左线引桥、普客右线引桥。其中桥梁上跨楠姆庙火车站。 客运专线45#?49#墩位于车站内,需拆除车站内部分线路,由于属邻近既有线施工,为保证工程施工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既有行车安全,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开工前对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施工培训教 育,使大家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既有线施工安全的重要性, 形成一种事事保安全、人人讲安全、处处重视安全的风气。 2、对施工工地防护员、施工员、中间防护联络员、驻站 联络员、爆破员等特殊工种人员进行施工前培训,经培训考试合格后的员工才能上岗。

3、制作好施工防护标志,即:“施工地段”标、“减速地 段”标、“施工断道”标、“鸣笛”标;配齐(备)工地防护员的防护用品:对讲机、口哨、防护旗、夜间防护灯等;以上各种防护标志、防护用品等都是在被批准的施工作业区段和时间内规范使用,其余时间不得在既有线上设置和使用任何标志; 4、作好施工的各项原材料、抢险工具的准备;制定好施 工防护措施;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检查制度;向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与运营单位签订安全协议,施工前协同运营单位核查既有设备,如电缆、管线、地下设施的走向、用途等,请求现场技术交底, 并予以确认,划定防护范围,经设备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施工。 寸订好施工作业计划,提前将施工作业地点、时间、 内容报设备管理单位及监理,以便做好配合、监督工作。 6、会同运营单位及相关管理部门摸清地下电缆、管线的 走向、用途、埋深等情况,根据运营单位的技术交底及现场情况制订处理措施,经申报批准后对施工范围内的电缆、管线进行探测并请配合部门将之移出,作好标识及防护标志。

路基连续压实作业指导书

路基连续压实作业指导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新建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铁路路基工程 编号:QZCLZ- 001 路基连续压实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中铁三局集团黔张常铁路项目经理部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5年05月08日发布 2015年06月1日实施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作业准备 (1) 3.技术概述 (2) 4.技术要求 (7) 5.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7) 6.施工要求 (8) 7.劳动组织 (8) 8.材料要求 (8) 9.设备机具配置 (9) 10.质量控制及检验 (9) 11.安全及环保要求 (11)

新建黔张常铁路路基工程 路基连续压实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黔张常铁路10标路基连续压实施工。 2.施工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施工现场准备 2.2.1 进行测量放线 1) 复测线路中线、水准必须与相邻工段的线路中线、水准贯通闭合。 2) 每次测量结果必须进行复核。测量的原始记录应完整地保存至竣工测量完毕之后。 3) 对重要的中线控制桩设置护桩,并做好记录。 4) 设立路基边桩。根据复测后的中线、水准按横断面施工设计图及加宽值测设,在地形、地质变化处应加设边桩。路基边桩应随填层不断移动。 2.2.2 试验段试验。 开工前根据填料种类和压实机械,选择30-50m长路堤做填筑压实试验,以确定合理的铺填厚度、压实遍数和CMV值。

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 第一篇回填砂砾软土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 - 2 - 第二篇抛石挤淤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 - 6 - 第三篇挤密砂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 9 - 第四篇挤密碎石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 13 - 第五篇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 - 17 - 第六篇塑料排水板施工作业指导书...................................... - 25 - 第七篇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施工作业指导书 ......................... - 31 - 第八篇强夯法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 39 - 第九篇红黏土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 43 - 第十篇黄土地区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 49 - 第十一篇盐渍土地区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 - 58 - 第十二篇季节性冻土地区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 - 65 - 第十三篇土质路堤施工作业指导书...................................... - 73 - 第十四篇石质路堤施工作业指导书...................................... - 82 - 第十五篇挖方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 91 - 第十六篇粉煤灰路堤施工作业指导书.................................. - 100 - 第十七篇路基排水施工作业指导书...................................... - 107 -

路基填筑作业指导书.

路基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交底人: 施工队接收人: 交底日期 汉十铁路HSSG-10三工区

路堤填筑作业指导书 武康铁路路基堤填筑施工方法。根据具体情况,编制了以下作业指导书。 (1)泥质路堤填筑 1、泥岩路堤填筑时摊铺厚度要减薄,振动压路机压实功率要增大。根据我部以往施工经验,振动压路机用自重15t以上激振力34t以上的拖式压路机,摊铺厚度基床为30cm,基床以下为40cm,压实遍数为基床6-8遍,基床以下4-6遍,上述工艺参数及填料含水量待工艺试验验证后确定,泥岩的块径应按有关规定和摊铺厚度决定。鉴于泥岩松动爆破后大块率较高,为减少填筑后填料之间的孔隙,避免产生过大沉降,泥岩岩块用于基床时最大块径小于15cm,用于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时,不能大于分层厚度的2/3,为保证填筑质量,应配以人工摆放(大面朝下,以碎碴填充块间空隙),每层整平后用振动压路机压实。 2、路基每一压实层均应做成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每填一层都要用挖掘机改装的专用边坡夯实机将边坡及时拍平拍实,每班最后一层填土必须整平压实后才能收工。 3、密实度检测用核子密度仪和荷载板相结合的方法,在边坡处测点数量比验收标准增加一倍的数量布点;站场内的填方需先将其宽度换算成区间正线宽度后再加密布测点。基床以下部分路堤的密实度要比一般路堤增加3-5个百分点。 4、预留沉落量比一般路基大。在施工中除要加强对填料的

压实和及时检测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外,还需对有代表性的路基工点进行下沉定期观测,根据沉降曲线求出它与填土高度的关系,以此为依据,确定预留沉落量。 (二)膨胀土路堤填筑 1、膨胀土填层应用自重14t以上的重型振动压路机压实;碾压时应严格控制土的含水量在施工允许范围之内;压实铺土厚度一般为30~40cm;用旋耕犁将土块击碎至块径15cm以下,以便尽最大可能破坏土块的原生结构。边坡一般采用超填30~50cm宽度,保证压实效果。 2、对膨胀土路堤实施比一般路堤要求更高、更严格的施工控制和质量检验。基床以下填土压实系数K h≥0.90,抽检点数较一般路堤增加一倍。 3、土工格栅施工 ⑴、放好中线、边桩,填筑底层土层,摊铺压实达到标准后,恢复中线,准确定出土工格栅铺设位置。 ⑵、按设计位置平顺铺设土工格栅,需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30cm,并用铁丝或塑料绳绑好。 ⑶、格栅上的填土应横向卸土,用推土机横向摊平,同一填层的格栅应保持同一标高。 ⑷、注意事项:在土工格栅铺好后,不准车辆在其上行走,填土并碾压合格后方准车辆在填土面上通行;填土时一定要将土块击碎后方准上路基;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当含水量超

路基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施工准备工作: 复测:对所交付的公路中线位置桩、水准基点桩及其复测资料进行检查核对;根据下发的施工图和有关规定进行放样,包括路基中心桩、边线桩及边沟的具体位置,标明其轮廓,报监理工程师核查。 二、场地清理: 1、将路堤范围内的树木、表层土、草皮等按设计要求深度清除至路基填筑范围外堆放好。 2、对于低洼处按设计要求进行局部加固处理,不得随意填土。 3、在公路有地范围内及其附近,详细调查出所有管系及周边的地下地面设施,针对具体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处理措施,保证原有管系及设施不受破坏。 4、对于面积较大的松散土层要经翻压、换填、强夯等加固处理,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后方可继续下步填土作业。 5、公路地范围内的树墩、树根、竹根应挖至原地面30cm以下深度,在路基范围内,对于路床面标高高出地面1m以上的区域,树墩等应清除至原地面。 6、公路有地范围内所有的地下结构物、墙基以及其它障碍物的基础,均应掘除到图纸或监理工程师指示的浓度。 三、基底处理: 1、清除表层土并晾晒后进行压实,达到设计要求密实度后方可进行下步填土作业。 2、表土清除后,当地面横坡不陡于1:10时,可直接填筑路堤;

在稳定的斜坡上,横坡在1:10~1:5时,应将原地表土翻松,再进行填筑。在横坡大于1:5时,做宽度不小于1m、内向坡度2%~4%的台阶后,由低处向高处填筑。 3、做好路堤排水,在基底边线范围外开挖排水沟,将雨水引入周围排水系统,确保基底无积水。 4、基底处理完毕,及时上报质检工程师及驻地监理工程师检查,检查合格后且签证后可进行分层填筑。 四、路堤填筑施工 1、路基填料: ⑴基底处理完后,即可进行下步填土作业,在填土作业前试验室人员到取土场取样送业主中心试验室,做好密实度试验,确定填料最佳含水量及压实度,经试验后的取土地点,不得随意改动,施工时遇有土质发生变化或取土数量不足时应及时通知试验人员重新取样送检,确定最佳含水量。 ⑵路基填筑分层铺填,由中央向路边填筑压实,每层填筑松铺厚度控制在30cm内,填料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使作振动压路机分层压实。 ⑶压实遍数现场试验确定,合格后继续进行下层质检人员及监理工程师到现场检验,合格后继续进行下层填土。如检验发现压实度不够时,继续进行辗压或翻晒后重新压实,至达到设计密实度。 ⑷路堤施工本段采用常规填土作业方法,即采用装载机挖掘机配合自卸车运土,使用推土机摊铺、整平、振动压路机压实的流水作业

路基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002

路基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002

宁西铁路西安至合肥段增建二线(西安局管段)NXZQ-2标段路基工程 编号:ZYZDS-LJ002 路基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中铁一局集团宁西铁路增建 二线(陕西段)工程指挥部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3年5月1日发布 2013年5月1日实施

路基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明确路基填筑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路基填筑作业施工。 2、编制依据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宁西铁路增建二线站前施工图设计文件》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宁西铁路增建二线(陕西段)NXZQ-2标段施工。 4、施工准备 在施工人员和设备均已到位的情况下,进行如下施工准备: 4.1测量放样 由测量队在全面恢复中线,放出路基施工中线桩、边线桩和征地红线桩。 4.2填料确定 根据设计及实际情况,以就近、运距短、便道交通方便、施工干扰小的原则选取取土场,并对选定的取土场的土源进行土质取样、筛分检测,以确定该土

质量是否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4.3对基底细土测定其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压实度 对试验段基底土现场取样,进行室内标准击实试验,确定该土的最佳含水量及对应的最大压实度。 4.4试验组合设定 基床底层以下组合 基床底层以下填筑试验组合(最大粒松铺厚度含水碾压方式(遍) 检测内容 25 w opt -21+1+1+1(静压+弱振+强振+静 压) K ,K 30,n w opt K ,K 30,n w opt +2K ,K 30,n 30 w opt -2 1+2+2+1(静压+弱振+强振+静 压) K ,K 30,n w opt K ,K 30,n w opt +2K ,K 30,n 35 w opt -21+2+2+1(静压+弱振+强振+静 压) K ,K 30,n w opt K ,K 30,n w opt +2K ,K 30,n w opt -22+2+2+2(静压+弱振+强振+静 压) K ,K 30,n w opt K ,K 30,n w opt +2K ,K 30,n 40 w opt -2 2+2+2+2(静压+弱振+强振+静 压) K ,K 30,n w opt K ,K 30,n w opt +2 K ,K 30,n 说明:(1)每种试铺厚度通层铺筑,每50m 左右调节含水量和细颗粒含量。

路基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路基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施工准备 1、施工队施工前应配合项目部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核对设计文 件,调查高填、深挖和站场的施工环境条件及取土、弃土困难地段的填料来源和运土条件等。 2、交接桩应在现场进行,并办理书面交接手续,并对线路的中线、 水平进行复核,并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资料〉〉进行填土施工。 3、路基工程施工前,应健全工地试验、安全、质量保证体系,专人 负责。 二、一般规定 1、施工前,应输通临时道路,机械设备等应满足开工需要。路基填 挖范围内的树木应予以砍伐或移植,挖方地段应拔除树墩及主 根,填方地段应清除树墩、杂草、乱石等杂物,并用推土机推平碾压成单侧或双侧排水坡。 2、路堤各部分应分层填筑并压实到规定的密实度后,方可进行下一 层填筑。填层的铺填厚度与压实遍数应通过试验确定,填筑厚度压实后不应超过30cm。基底、坡脚填层面不得积水,并随时排 除其中的局部积水。 3、厂内线路堤施工,路堤高度在8m以内时,路基边坡按1:1.5 收坡,大于8m时,从路肩往下大于8m的部分路堤边坡按1: 1.75收坡。坡脚以外2m范围内应压实并做成2%的流水坡。 4、施工前必须对地基进行复查处理,发现异常及时与项目部技术进 行联系,不得私自处理,台阶应自下而上进行,并随开挖随填筑,

分层碾压。 5、不同种类的填料不得混杂填筑,每一水平层的全宽应采用同一填 料。应纵向分层填筑压实,填层应整平,厚度均匀,压实层表面应大致平整,每一层表面应做成2%的横向排水坡两段路堤的接头处,每一层端头应预留2-3m长的搭接台阶。 6、在完工的路堤顶面,除施工机械外,不得行驶其他大型机械和车 辆。 三、基床 1、基床填料应与试验用土一致,满足〈〈规范〉〉要求。 2、基床每一压实层的全宽必须使用同一种且条件相同的填料,原则 上,上下层不得使用不同种填料,若由于条件限制必须采用时,应与项目部技术进行联系,另外组织方案。 3、基床应达到压实度,底层表面应整平,压实,并经检查、核对其 高、宽、压实度后,再分别按基床构造的规定填筑压实,具体可按填土、整平、压实、检测四个区段进行流水作业。 4、路基面应按设计测量放样,与基床表层一并填筑压实,作到肩棱 明显,路拱符合设计,并符合下列要求: ①线路中线至两侧路肩边缘的宽度不应小于设计值。 ②预留沉降量后的路肩高度允许偏差±3cm。 ③在每100m长度内,用2.5米长直尺垂直于线路中线,问题大 致均匀的抽测10次,其最大凹差不应大于15mm。 当表面整平,补填厚度小于10cm时,应将原压实层数翻挖至 少10cm深,再补填压实。

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全)

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全)

目录

一、路基排水作业指导书 (一)路基地表排水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条件及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铁路路基地表排水工程施工作业,其他项目有需要时可参照执行。 2、施工准备 (1)审阅图纸:仔细审阅设计文件及技术室绘制的施工图纸,审核有无不当之处,图纸所标注的尺寸有无错误、遗漏,是否详尽,有无不明白的地方等;如有不相符应立即与技术主管或相关的技术人员联系,以便及时更正、标注明确。 (2)现场放样及复核:对照施工图纸及技术交底要求,放出路基的中线和两侧的开挖边线,确定路基排水构筑物的具体位置,并作好相应的施工调查工作。 (3)根椐现场放样及复核,复核新建排水系统与原灌排系统的连接是否顺畅,不顺畅及不能满足排水要求的,要及时向技术室反映,以便技术人员对排水系统的进一步调整。 (4)施工技术交底: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外业及内业资料编制规范的施工技术交底。施工技术交底资料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表格格式(可带附件),技术交底应有交底图、文字说明及施工注意事项,并有交接双方签字记录等。 3 施工方法 3.1 路基地表排水措施 路基地表排水根据设计要求及路基所处地理位置、地质情况、地下水发育情况、路基周边原有排水系统等可采取路基边沟、天沟排水措施,改河(沟)排水措施,路基横向排水沟排水措施,现场根据设计要求及实际情况采取一种相应有效的排水措施。 3.1.1 路基边沟、天沟排水措施

(1)路基在施工前,应根据路基所在段的具体地理情况综合考虑,在路基开挖线以外及填土范围以外的地方做好排水边沟或天沟,以防止路基施工过程中地表水对路基施工范围的影响。 (2)在选择路基边沟、天沟等地表排水设施位置时,应充分考虑该排水设施与天然沟渠和相邻的桥涵、隧道、车站等排水设施及路基面排水、坡面排水、电缆沟槽两侧排水衔接,组成完整的排水系统。路基施工前应核对全线排水系统的设计是否完备和妥善。 (3)路基排水工程应及时实施,防止在施工期间因地表水及地下水的侵入而造成路基松软和坡面坍塌。 3.1.2 改河(沟)排水措施 路基工程在施工前,对于路基周边的河(沟),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改移,若设计没有要求的,可根据实际调查,对路基以后存在安全、质量影响的,应及时提出变更设计。在河(沟)的改移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改河(沟)工程应在枯水期施工。旱季不能完成时,应妥善做好渡洪措施。 (2)河道(沟)开挖应先挖中段,再挖末段。必须经检查确认新河(沟)床已符合要求后,方可挖通其上游河段。 (3)利用开挖新河道(沟)的土石填平旧河道(沟)时,在新河道(沟)未通流,不得堵断旧河道(沟)。 (4)通流时,改河(沟)上游进口河(沟)段的河(沟)床纵坡应稍大于设计坡度。 3.1.3 路基横向排水沟排水措施 (1)路基横向排水沟应与路基两测排水沟相接,组成完整的排水系统,水路畅通无隐患。

路基填筑作业指导书

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JHSⅢ标段三工区路基工程 编号: 路基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3年3月发布

路基填筑作业指导书 1、使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针对DK134+580~DK142+920管段内所有设计路基填筑路段。 2、作业准备 1)、修筑便道及便桥,加宽、加固原有乡村道路, 2)、完成测量放线工作,建立测量控制网络,便于工程测量及施工质量的控制。 3)、对机械设备进行调试、维修、保养,保证施工正常连续进行。 4)、土样的室内试验 ①、液限、塑限、天然含水量;④、有机物含量; ②、黏土粉粒含量;⑤、土的膨胀性试验; ③、重型击实试验;⑥、颗粒密度。 3、技术要求 1)、路堤填筑应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每个区段的长度应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宜在200m 以上或以构筑物为界。各区段或流程内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 2)不同类别的填料应分别填筑,不应混填,每一摊铺填料中的粗细料应摊铺均匀。 3)填筑时应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压实。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应从最低处分层填筑。 4)路基分段填筑时,纵向接头处应在已填筑压实基础上挖出硬质台阶,台阶宽度不宜小于2m,高度同填层厚度。 5)每次作业收工前应将铺填的松土层摊铺碾压完毕,压实层面做成向路基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严禁雨天进行非渗水土的填筑。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1)、原地面、基底清表

⑴、基底处理浸水地段,挖好纵横向排水沟,进行排水晒田疏干工作,地势低洼处采取挖集水井集中排水措施。取土场内、填土区段内的树头、树根挖出并清理干净。利用推土机对原地面的杂草、耕作物及表层腐植土等有机质清除干净, ⑵、对原地面进行碾压,填土高度小于3.0m的低路堤,测试天然地基土的静力触探比Ps≥1.5Mpa,不能满足要求时,采取挖出换填渗水土或整平碾压至基床土压实标准。当松软土地基厚度大于2m时,按照软土地基处理(换填渗水土和铺设土工格栅加筋)。 ⑶、对路堤基底有松软土或耕植土的原地面,松土厚度小于0.3m 时应碾压密实;若松软土大于0.3m,应翻挖松土并分层回填压实,静力触探比Ps≥1.2Mpa或承载力不小于0.15Mpa。 ⑷、对土质地基均应碾压后做成不小于2%的排水坡。 ⑸、基底检测合格并测量标高,作为路基填筑高度和计量土方的依据。 ⑹、测量中线,边桩放线,测量标高,经过技术复核,调整边桩确定路基边线。作业队根据技术交底资料,挖好纵横向排水沟,沟深不小于0.5m,宽度不小于0.8m。通过排水疏干,使用推土机将原地面种植土、有机物等有害杂质清除,厚度平均按0.3m。 ⑺、护道应与路堤同时填筑。 2)、基底换填 对于地下水位高的地段,按一般清表方法清表后基底承载力检测不能达到设计要求的,按照软基处理采取换填措施。路基通过水田、水塘、沟渠,地基软弱,淤泥层较厚,按照设计要求换填渗水土或A、B组填料。检测基底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才能继续填筑。 3)、沉降观测设置:软基处理地段按照图纸要求,在每个大、中桥台尾过渡段设置两个观测断面,一个在路线中心距桥台1m处,一个在过渡段中部,路涵过渡段设置一个观测断面。软土及松软地段每隔

路基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路基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沪昆铁路云南段TJ-1标段路基工程 编号:路基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3年3月15日发布 2013年3月19日实施

中铁五局沪昆铁路客运专线云南段项目经理部发布 1

目录 1 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作业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材料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基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沉降观测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填料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工艺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压实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施工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方案与施工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要求和检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过渡段施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路堤与横向构筑物(涵洞)过渡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过渡段级配碎石应满足的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沉降变形观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劳动组织........................................................................................................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材料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设备机具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质量控制及验收............................................................................................ 错误!未定义书签。

隧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隧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 1、明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2、洞身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 3、隧道爆破施工作业指导书 4、锚杆施工作业指导书 5、喷射砼施工作业指导书 6、型钢钢架施工作业指导书 7、结构防、排水施工作业指导书 8、二次衬砌施工作业指导书 9、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10、挡土墙施工作业指导书 11、骨架护坡施工作业指导书 12、预应力锚索施工作业指导书 13、格构梁施工作业指导书

明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首先按设计要求施作洞顶截水沟、天沟以及排水沟,然后按照设计坡度刷坡。边仰坡及洞口处开挖面,采用人工借助反铲、风镐、风钻由上而下进行开挖,并随之进行防护。 进口端洞门为单压式明洞门,施工时先按设计要求施作截水沟,然后逐级进行边坡开挖,做到开挖一级,防护一级。按明洞施工工序施作明洞,待明洞施工完成后,进入隧道洞身施工。 由于本明洞地质条件极差,为防止坡体滑动、保证坡体的稳定性,明洞采用明挖和暗挖并分段施工的方法。左拱部采用明挖法施工,其他部位均采用暗挖法进行施工。施工时先明挖左拱部土体,并随即对开挖土体两侧的边坡进行R32N 自进式锚杆注浆加固。加固好后施作暗挖段Φ108管棚和间距为80cm的I20a型钢钢架护拱。待型钢钢架护拱做好后,对本段明洞部分施作防水层进行土石回填以保证山体压力平衡,并施做右拱部暗挖部分管棚。待右拱部暗挖及初期支护段完成后,再分部暗挖边墙及仰拱部分,边墙及仰拱部分的支护随开挖同步进行,使初期支护及早封闭,形成较好的支护状态以减少围岩的沉降。 附图:明洞施工工艺框图 出口端为无端墙斜交洞门,先将坡面防护、预应力锚索及格构梁施作完成后,方可施作洞门工程。由于本洞门与线路斜交,施工较一般地段复杂,施工时型钢钢架先在洞外预先按设计尺寸制作好后,现场精确放样,逐榀安装,将初期支护部分完成后,便可开始进洞施工,进洞后出口段按CD工法施工以减小围岩松驰变形量。

路基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汇编

新建银西铁路银川至吴忠客专工程 Y WZQ-2标段 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银吴项目经理部一分部

2016年9月 螺杆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2 强夯施工作业指导书10 普通填料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16 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22 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31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作业指导书42 路堑施工作业指导书50 路基边坡防护施工作业指导书60 路基支挡施工作业指导书70 路基排水施工作业指导书78 路基相关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87

螺杆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于新建铁路银川至西安线(银川至吴忠客专)YWZQ-标。 2.设计介绍 本标段螺杆灌注桩是一种“上部为圆柱型,下部为螺丝型”的组合式地基加固桩,直杆段长度一般不小于桩长的1/3,直杆采用桩基钻具旋转挤压土体成孔,管内泵压混凝土成孔。 本标段螺杆灌注桩桩径为,桩间距路基、箱型涵(详见工点图),正三角形布置,布置范围:路堤左右坡脚之间,采用C20素混凝土灌注成桩。 螺杆灌注桩桩顶设C30钢筋土桩帽,桩帽形状为圆柱状,直径,高度,桩帽混凝土达到设计值,铺设厚碎石垫层,垫层内铺设一层土工格室(箱形桥、涵垫层详见工点图)。 螺杆钻机要求:钻杆长度满足施工需要,螺牙宽度50~60mm螺牙端部厚度约 50mm根部厚度一般为100mm螺距与桩径之比1:~1。 3.作业准备 内业技术准备 在开工前组织银川至吴忠客专YWZQ-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4.技术要求 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性试验(不少于3根),以复核地质资料以及设备、工艺、施打顺序是否适宜,确定混合料配合比、坍落度、搅拌时间、拔管速度等各项工艺参数,报监理单位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 螺杆灌注桩施工开始后应及时进行复合地基或单桩承载力试验,以确认设计参数。 5.施工工序与工艺流程 施工工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