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一点经验
- 格式:doc
- 大小:132.50 KB
- 文档页数:18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刘新艳【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 by lemon eucalyptus pinic enteric soft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secretory otitis media. Methods A total of 80 children with secretory otitis media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conventiona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ventional group received general anti-inflammation and nasal inhalation for treatment, 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lemon eucalyptus pinic enteric soft capsule for treatment.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much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5.0% than 72.5%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lemon eucalyptus pinic enteric soft capsule shows precisely clinical effect in treating children with secretory otitis media. This method can remarkably improve adverse clinical symptoms in children, with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It is worthy of wid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目的:探究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中医将分泌性中耳炎分为哪几类中耳炎是指中耳黏膜受到感染或炎症刺激导致的疾病,是儿童常见的耳部疾病之一。
根据中医理论,中耳炎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以指导临床治疗和辨证论治。
以下将介绍中医将分泌性中耳炎分为哪几类。
1. 风寒型分泌性中耳炎风寒型分泌性中耳炎是由寒邪侵袭引起的炎症反应。
其主要症状包括耳鸣、耳聋、耳痛、发热、流脓等。
中医认为,寒邪侵袭耳部会导致耳道阻塞,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分泌性中耳炎。
辨证分析:患者舌质苍白,脉象偏缓,并伴有寒冷症状。
治疗方法为温散寒邪、活血化瘀,常用药物如苍耳子、白芷、小儿豉豆、当归等。
2. 风热型分泌性中耳炎风热型分泌性中耳炎是由风热侵袭引起的炎症反应。
其主要症状包括耳痛、耳鸣、耳聋、发热等。
中医认为,风热侵袭耳部会导致耳道发炎、充血、肿胀,从而引发分泌性中耳炎。
辨证分析:患者舌质红、苔黄腻,脉象偏数,并伴有发热症状。
治疗方法为清热解毒、祛风散寒,常用药物如连翘、银翘、小儿退热颗粒、小檗碱等。
3. 湿热型分泌性中耳炎湿热型分泌性中耳炎是由湿热蕴结引起的炎症反应。
其主要症状包括胀满感、疼痛、耳鸣、耳聋、分泌物增多等。
中医认为,湿热蕴结耳部会导致耳道和鼓膜充血,从而引发分泌性中耳炎。
辨证分析:患者舌质偏红,苔黄腻,脉象偏滑,并伴有湿热症状。
治疗方法为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常用药物如黄连、黄柏、白茅根、知母等。
4. 气滞血瘀型分泌性中耳炎气滞血瘀型分泌性中耳炎是由气滞和血瘀导致的炎症反应。
其主要症状包括耳聋、耳痛、耳鸣、分泌物增多等。
中医认为,气滞血瘀会导致气血不畅,耳道郁阻,从而引发分泌性中耳炎。
辨证分析:患者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脉象偏涩,并伴有气滞症状。
治疗方法为活血化瘀、理气通络,常用药物如桃仁、红花、三七、青蒿等。
以上是中医将分泌性中耳炎分为的主要类型,每个类型在临床表现和辨证治疗上有所不同。
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中医提倡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的体质和病情给予个体化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分泌性中耳炎症状,尤其是分泌性中耳炎的早期症状,分泌性中耳炎有什么表现?得了分泌性中耳炎会怎样?以及分泌性中耳炎有哪些并发病症,分泌性中耳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分泌性中耳炎常见症状:耳内发胀、耳道流脓、小儿发热、耳内疼痛、耳根部疼痛*一、症状:以耳内闷胀感或堵塞感、听力减退及耳鸣为最常见症状。
常发生于感冒后,或不知不觉中发生。
有时头位变动可觉听力改善。
有自听增强。
部分病人有轻度耳痛。
儿童常表现为听话迟钝或注意力不集中。
1.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
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变位性听力改善)。
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
小儿常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而由家长领来就医。
如一耳患病,另耳听力正常,可长期不被觉察,而于体检时始被发现。
2.耳痛:急性者可有隐隐耳痛,常为患者的第一症状,可为持续性,亦可为抽痛。
慢性者耳痛不明显。
本病甚为有关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
3.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
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4.患者周围皮肤有发"木"感,心理上有烦闷感。
*以上是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分泌性中耳炎并发症,分泌性中耳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分泌性中耳炎常见并发症: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症*一、并发病症粘连性中耳炎或并发鼓室硬化症*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症状,分泌性中耳炎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分泌性中耳炎”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中耳炎症状与治疗这样治疗中耳炎效果好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听力健康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中耳炎的症状、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我们特地撰写了这篇文章。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中耳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身体健康。
一、什么是中耳炎?中耳炎是一种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主要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前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和气压损伤性中耳炎,后者包括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通常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道流水或流脓等。
中耳炎在全球范围内都有较高的发病率,尤其在儿童中更为常见。
据统计,在8岁以下的儿童中,大约有80%的人至少患过一次中耳炎。
而在成年人中,也有不少人有过患中耳炎的经历。
其中,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发于儿童,特别是在十岁之前,发病率会逐渐下降。
而非化脓性中耳炎则多见于分泌性中耳炎和气压损伤性中耳炎。
二、中耳炎的症状中耳炎的症状主要包括耳朵疼痛、听力下降、耳鸣、耳闷等。
其中,耳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多见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鼓膜急性充血时疼痛较明显,若同时伴有中耳内脓性分泌物,则可表现为剧烈疼痛。
部分患者会伴发耳闷堵感。
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当鼓膜穿孔后,会出现耳道内流出水样、血性或脓性分泌物。
耳道溢液可表现为持续性发作或间断发作,前者多见于中耳胆脂瘤,尤其当耳道分泌物呈豆腐渣样且伴有恶臭味时,而后者多见于慢性单纯性中耳炎。
多数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尤其是中耳胆脂瘤患者,由于听骨链被胆脂瘤破坏,听力下降多较严重。
部分患者会伴有低调或高调耳鸣。
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捏鼻鼓气时会听见耳内“气过水声”。
三、中耳炎的病因中耳炎的病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耳炎的常见病因之一是细菌感染,包括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等。
这些细菌可能通过咽鼓管等途径进入中耳,导致感染和炎症。
其中,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
小儿中耳炎什么是中耳炎中耳炎是由于中耳内发生了细菌感染,故医学上全称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如果孩子患了中耳炎,主要表现为耳鸣、耳痛、听力下降和耳道流脓等,其整个临床过程大致可分4个阶段:(1)早期(医学上称咽鼓管阻塞期):小儿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出现耳鸣、耳内不适等(小儿不会表达),但耳部的难受会影响宝宝玩耍和睡眠。
医生在此期检查可发现有耳膜(医学上称鼓膜)内陷,中耳内有积液。
(2)进展期(医学上称化脓前期):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可达39℃-40℃,小儿哭闹不安、听力下降和耳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这些表现类似感冒或肠炎,极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检查后可发现耳膜充血、听骨红肿、外凸。
(3)高峰期(医学上称化脓期):小儿高烧、拒食,严重者面色发灰、波动性耳鸣、听力下降和耳痛向四周放射。
检查可发现耳膜外凸,中耳内积脓。
(4)后期(医学上称消散期):一般在患病4-5天后,小儿的体温下降,耳痛消失,可以入睡,但鼓膜破溃,脓液从耳道流出,耳鸣和听力下降仍存在。
患中耳炎的原因中耳炎是中耳部位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造成,儿童感冒常会并发中耳炎,是造成儿童听力受损的常见原因。
中耳炎可发生在一侧耳朵,亦可同时发生在两侧耳朵。
儿童中耳受到感染的原因有可能是:1、集体生活增加感染机会:在幼儿园里,孩子接触感冒病菌或病毒的机会大大增加,从而增加患中耳炎的可能性。
日常要多提醒孩子自己注意卫生,饭前便后都要洗手。
2、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容易感染细菌:在密闭的火车或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或者在通风不好、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很容易感染上感冒病毒,也很容易让宝宝患上中耳炎。
所以,带孩子外出,要尽可能避开人群拥挤的场所。
多带孩子到郊外亲近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
3、感冒:小儿的中耳炎与感冒有密切的关系,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1)一般感冒刚开始大多数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由于宝宝的抵抗力差,细菌容易趁虚而入,继发细菌感染引起中耳炎,常见的细菌是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中耳炎治疗最佳方法[中耳炎怎么治疗]中耳炎是指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尤其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
得了中耳炎需要积极寻找治疗的方法,现在中耳炎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如药物治疗、验方治疗、手术治疗等。
下面给大家介绍了一些治疗的方法。
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药物治疗: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能治疗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等。
或者吃药:(1)头孢拉定胶囊,每次1—2粒,每日4次。
(2)龙胆泻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黄连上清片,每次4片,每日3次。
(4)穿心莲内脂片,每次4片,每日3次。
3、局部用药注意事项:①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
②脓量多时用水剂,量少时可用硼酸酒精。
4、验方治疗:(1)忍冬藤30克、生甘草10克、煎服每日1剂,连服3—4日。
(2)蒲公英、车前草、紫地丁各30克、每日1剂,分3次煎服,连服3—4日。
(3)野菊花12克、天葵子10克、丹参15克、泽泻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分2次煎服。
(4)大蒜1瓣,蒸馏水10毫升,将大蒜洗净捣烂,取汁与蒸馏水混匀,滴耳,每日数次,1次数滴。
本方适用于中耳炎,尤为化脓性中耳炎效果更佳...中耳炎是怎么引起的患上了中耳炎需要知道治疗中耳炎的方法,同时,知道中耳炎为什么会发生,由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也很重要。
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注意怎么预防了,降低中耳炎的发病率了。
近几年来,中耳炎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影响着人们的听力,中耳炎病因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会患中耳炎呢其实这与我们的生活习惯有关系,一起来看看。
1、吸烟包括吸二手烟也会引起中耳炎。
吸烟可引起全身性的动脉硬化,尤其是香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使小血管痉挛、黏度增加,给内耳供应血液的微动脉发生硬化,造成内耳供血不足,严重影响听力。
小儿中耳炎的症状小儿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家长却不易发觉,因为儿童有时无法准确地描述自己的不适症状。
但是家长要留心,如果孩子有以下的症状,可能是孩子得了中耳炎了,需要给予及时的治疗。
小儿中耳炎的症状1、发烧宝宝连续3天发烧37.5℃以上,吃了药烧却持续不退时,就要考虑宝宝有患中耳炎的可能,要尽早去耳鼻喉科检查。
2、挠耳朵如果宝宝不断地摸耳朵、挠耳朵、揪耳朵,要想到他是不是患了中耳炎。
3、摇头当发现宝宝躁动不安、摇头,要想到他耳朵可能不舒服。
4、哭闹孩子突然变得烦躁,爱哭,而且夜里总是睡不好觉,这时要立即带他去看医生。
5、耳朵积水当发现有黄色分泌物流出的时候,就要注意了。
6、听力不好鼓膜里有渗出液会导致听力下降。
如果你发现宝宝对你的召唤反应迟钝,叫他几遍也不理睬,要赶快带他去耳鼻喉科检查。
如何预防小儿中耳炎1、中耳炎是导致婴幼儿聋哑的一大原因,所以要定期让孩子预防接种,从小注意体格锻炼,多让孩子到户外活动,多晒阳光,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他的体质和抗病能力。
2、天气寒冷或气候变化剧烈时,要让孩子注意防寒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3、耳朵内常有脓液流出的孩子,一定要经常将他耳内的脓液清洗干净。
具体做法是:将孩子的耳廓向后下方牵拉,同时将耳屏向前推移,使外耳道变直张开,再用消毒棉签轻轻进行清洗。
4、在孩子洗澡、洗头前,要用消毒棉球填塞他的两个耳孔,防止污水进入耳朵。
此外,不要让孩子跳水或游泳,防止因鼓膜破裂而导致听力受损。
5、孩子的饮食要清淡、容易消化、营养丰富,要让他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酒、葱、蒜等,以防热毒内攻。
平时,也可以让孩子多吃一点清火败毒的食物,如金银花露、绿豆汤等。
突然胃痛怎么快速缓解有时候一些人会突然发生胃痛的现象,其实胃痛疾病是很常见的,所以说当出现胃痛的时候,也一定要掌握他的一些快速缓解方法,因为这样的话才能给自己减轻病痛。
那么突然,胃痛怎么快速缓解呢?都有哪些好的处理方法呢?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进展[摘要]在耳鼻喉科当中,分泌性中耳炎是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最为主要的特征就是把中耳积液作为作为主要的表现特征,呈现出非化脓性的中耳疾病。
在实际的临床当中,比较主要的表现就是出现听力的下降,同时随着体位的变化,一般会出现耳闷胀以及轻度耳痛等等这种疾病,儿童的发病概率是比较高的,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就会导致儿童的语言功能出现障碍,同时也会出现平衡性发育不良等等。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要注重对发病的机理和原因进行分析,同时也要确保进行及时的治疗,那么这对于改良患者的症状以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来说有比较大的意义。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进展分泌性中耳炎最为主要的表现就是中耳积液或者听力下降,在临床当中比较常见,发病概率比较高,在儿童和成年群体当中都有可能发病,大多数出现在儿童群体里面[1]。
分泌性中耳炎是导致儿童出现耳聋以及听力出现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2]。
儿童的抵抗力比较薄弱,并且咽鼓管的内部空隙比较小,整体的空隙也比较短,分泌物或者细菌比较容易进入,不管是急性还是慢性的炎症反应,都有可能导致中耳内的积液不断产生长时间分泌性中耳炎,不仅会损伤听力,也有可能出现语言障碍等并发症[3]。
1.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目前关于分泌性中耳炎所产生的病因研究有多个方面的内容,最为主要的就是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免疫反应以及致病,微生物感染或者咽鼓管功能所产生的障碍,同时也包括鼻腔和上呼吸道感染等合并症存在的因素所导致的疾病[4]。
这些内容当中最为需要重视的就是对病因作用进行分析,因为病因不是一样重视的,比较常见的就是细菌感染或者病毒感染所带来的原因,仅仅是间接或者次要[5]。
如果从行政医学的角度分析,基本上大部分分泌性的中耳炎除了会随着呼吸道感染的产生之外,在一定意义上疾病的症状表现比较轻的患者随着上呼吸道的痊愈会慢慢消退[6]。
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比起来,它属于比较轻或者属于低度的感染,整体的症状也比较轻,与此同时对于重症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来说,病例的数量是比较少的,大部分患者的症状比较轻,或者不会存在着上呼吸道感染的问题[7]。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分泌型中耳炎怎么治疗?
导语:有些人平时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会觉得自己有一些听力下降的情况出现,有的时候还会觉得自己耳朵很疼,闷闷的,里面有一些闭塞的感觉,其实有
有些人平时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会觉得自己有一些听力下降的情况出现,有的时候还会觉得自己耳朵很疼,闷闷的,里面有一些闭塞的感觉,其实有这样的情况很有可能就是由于中耳炎所导致的症状了,那么有中耳炎的话到底是怎么回事?又应该要如何治疗才比较好呢!
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听力下降,可随体位变化而变化,轻微的耳痛,耳鸣,耳闷胀和闭塞感,摇头可听见水声。
耳科专科检查可见鼓膜内陷,呈琥珀色或色泽发暗,亦可见气液平面或气泡,鼓膜活动度降低。
婴幼儿则表现为对周围声音反应差,抓耳,睡眠易醒,易激惹。
婴儿对周围的声音没有反应,不能将头准确地转向声源;即使患儿没有主诉听力下降,家人则发现患儿漫不经心、行为改变、对正常对话无反应、在看电视或使用听力设备时总是将声音开得很大;对于反复发作的急性中耳炎,应警惕在发作间歇期可能持续的分泌性中耳炎;学习成绩差;平衡能力差,不明原因的笨拙;言语语言发育迟缓。
治疗原则为积极治疗原发病及邻近病灶,去除病因,改善咽鼓管的通气功能,平衡和消除中耳鼓室内的负压状况,通畅引流鼓室内的积液,防止鼓室粘连和中耳胆脂瘤及胆固醇肉芽肿的发生。
成人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常用药物为麻黄素制剂、盐酸羟甲唑啉等药物。
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时候,方法还是比较多的,如果是一般的成年男性的话比较推荐的方法还是保守治疗,尤其是病情不是很严重,药物治疗就能够及时的控制了,但是如果病情比较严重的话,建议最好还是要通过手术治疗的方法才能够完全根治。
分泌性中耳炎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分泌性中耳炎的病理病因,分泌性中耳炎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分泌性中耳炎病因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目前认为主要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和免疫反应等有关。
1、咽鼓管功能障碍一般认为此为本病的基本病因。
(1)机械性阻塞:如小儿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肿瘤或淋巴组织增生、长期的鼻咽部填塞等。
(2)功能障碍:司咽鼓管开闭的肌肉收缩无力;咽鼓管软骨弹性较差,当鼓室处于负压状态时,咽鼓管软骨段的管壁容易发生塌陷,此为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高的解剖生理学基础之一。
腭裂病人由于肌肉无中线附着点,失去收缩功能,故易患本病。
2、感染过去曾认为分泌性中耳炎是无菌性炎症。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耳积液中细菌培养阳性者约为1/2-1/3,其中主要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
细菌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以及临床征象表明,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是中耳的一种轻型或低毒性的细菌感染。
细菌产物内毒素在发病机制中,特别是病变迁延慢性的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3、免疫反应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这可能也是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中耳积液中有炎性介质前列腺素等的存在,积液中也曾检出过细菌的特异性抗体和免疫复合物,以及补体系统、溶酶体酶的出现等,提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能属一种由抗感染免疫介导的病理过程。
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对中耳粘膜的损害(III型变态反应)可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致病原因之一。
病理生理咽鼓管功能障碍时,外界控制不能进入中耳,中耳内原有的气体逐渐被粘膜吸收,腔内形成相对负压,引起中耳粘膜静脉扩张、淤血、血管壁通透性增强,鼓室内出现漏出液。
如负压不能得到解除,中耳粘膜可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上皮增厚,上皮细胞化生,鼓室前部低矮的假复层柱状上皮变为增厚的纤毛上皮,鼓室后部的单层扁平上皮变为假复层柱状上皮,杯状细胞增多;分泌亢进,上皮下病理性腺体组织形成,固有层血管周围出现以淋巴细胞及浆细胞为主的圆形细胞浸润。
中耳炎的表现及药物治疗方案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年轻人群体中。
它可以引起耳部不适、听力受损以及其他严重的并发症。
了解中耳炎的表现并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非常重要,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不适和促进康复。
本文将介绍中耳炎的常见表现,并对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一、中耳炎的表现1. 耳朵不适:患者可能感到耳朵沉重、堵塞或闷闷作响。
这是由于中耳内积聚了液体或脓液所致。
2. 疼痛:患者可能经历剧烈而持续的耳痛,特别是在夜间或咀嚼时。
这种疼痛可能会向脸部和颈部放射,并引起头晕。
3. 听力丧失:由于中耳被液体充满,声音传导被阻断,导致暂时的听力受损。
这可能对儿童的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4. 头晕:中耳炎可能导致平衡系统受损,引起患者感到头晕、旋转或摇晃,严重时甚至导致坠落。
5. 发热与乏力:某些类型的中耳炎可能会引发发热、乏力等全身性不适症状。
二、药物治疗方案1. 抗生素:抗生素是治疗中耳炎最常用的药物。
一般情况下,如果患者年龄在6个月以上并且有明确的中耳感染证据,医生通常会考虑开具抗生素处方。
常见的抗生素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等。
在使用抗生素时,患者应按医嘱完成完整的药物疗程。
2. 镇疼药:镇疼药可以帮助缓解中耳炎引起的剧烈耳痛。
非处方镇疼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泰诺)可能会减轻疼痛和不适。
然而,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在使用镇疼药时注意剂量和用药频率。
3. 塞入耳塞:某些慢性中耳炎患者可能需要定期将耳塞放置在外耳道内,以保持通畅和干燥。
这有助于防止细菌感染并减少症状发作的次数。
耳塞可能需要通过专业医生进行定制并及时更换。
4. 切开引流术:对于复发性或严重的中耳炎患者,切开引流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选择。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切开鼓膜,并允许积聚在中耳中的液体排出。
此外,为预防再次堵塞,还可以安置乳突管(鼓膜供气通道)。
5. 其他治疗方法:除了上述药物治疗方案外,还有其他一些辅助性治疗可以帮助缓解中耳炎引起的不适,如局部加温、使用器具吹气等。
小孩子得中耳炎症状和体征以及预防方法在孩子刚出生的几年里,他很有可能患上中耳炎。
至少有70%的中耳炎继发于感冒之后,因为感冒使得孩子免疫力下降,预防细菌感染的能力被削弱,所以细菌就容易乘虚而入,进入孩子的中耳。
医生把这种中耳的感染叫作急性中耳炎。
中耳炎是儿童中最流行的可治疗的疾病之一,高发于6个月~3岁的孩子。
大约2/3的孩子在2岁前至少有一只耳朵被感染。
这是一种在孩子中特别常见的疾病,一方面因为孩子容易患感冒,另一方面因为孩子咽鼓管的长度和形状比较特殊(咽鼓管是帮助中耳维持正常气压的一个结构)。
1岁以下在幼儿园生活的孩子与在家生活的孩子相比更容易患中耳炎,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病毒更多。
同样,自己喂养的孩子,如果是采用背部平躺的姿势喂奶的话,也更容易患中耳炎,因为这种体位容易造成少量奶液流入咽鼓管。
当孩子上学之后,他患中耳炎的概率有所下降,原因有两个:一是他的中耳结构发育得更成熟,减少了液体潴留的概率;二是孩子机体的抗感染能力提高了。
其他一些因素可能让孩子患中耳炎的风险更高。
性别。
虽然研究者们也不确定原因,但是患中耳炎的男孩比女孩多。
遗传因素。
中耳炎可以呈家族性发病。
如果一个孩子的家长或兄弟姐妹曾经多次患中耳炎,那么这个孩子也有可能反复患中耳炎。
二手烟。
吸入二手烟的孩子更容易患中耳炎、呼吸系统疾病、细支气管炎、肺炎以及哮喘。
你可以做一些事情来保护婴儿免于中耳炎,如母乳喂养、不抽烟、确保按时接种疫苗、为你的孩子创建好的卫生环境、给孩子提供合适的营养。
症状和体征中耳炎常会造成疼痛,但并不总是如此。
大一点的孩子可能告诉你他的耳朵像被烧一样疼,小一点的孩子有可能扯着自己的耳朵哭闹。
患有中耳炎的孩子可能在吃奶时哭闹更多,因为吮吸和吞咽会对中耳造成压力,使疼痛加重。
患中耳炎的孩子可能出现入睡困难。
发热是另一种警报信号,中耳炎有时候(1/3)伴有体温升高,达38~40℃。
另外,由于中耳道中的液体或感染会影响孩子的平衡觉(前庭系统),孩子可能会失去平衡或行动笨拙。
微波治疗小儿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病情概述
小儿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是指急性中耳黏液积聚的一种疾病,常见于1~6岁儿童,具有发热、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
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乙酰水杨酸、对症支持治疗等。
而微波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
微波治疗原理
微波治疗是指利用微波的特殊物理和生物效应,通过吸收微波能量来改善人体
组织的疾病。
治疗时间短,疗效明显,无副作用,不需要像手术治疗一样进行全身麻醉。
研究方法
为探究微波治疗对小儿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本次研究对50例小儿急性
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进行观察。
其中,治疗组25例,采用微波治疗,对照组25例,使用传统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3天的治疗。
结果分析
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疼痛减轻时间和退热时间明显缩短,耳道积液情况明显
好转,而对照组患儿的疼痛减轻时间和退热时间缓慢。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
结论
微波治疗小儿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优于传统治疗方法,治疗时间短,疗效
显著,无副作用,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黄顺. 微波自然疗法在小儿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中的应用[J]. 中国康复,
2015, 30(5):468-470.
2.陆阳. 微波治疗小儿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
咽喉科杂志, 2016, 24(1):57-59.
3.王建华. 微波治疗小儿疾病的研究进展[J]. 医学研究杂志, 2018,
47(4):48-50.。
关于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一点经验刚才在宁妈的贴子里看到了一位妈妈在询问小孩中耳炎的情况,想着自己和孩子和分泌性中耳炎抗争了一年半时间,写一些体会与经验吧,希望能给需要的妈妈提供一点帮助和参考。
我儿子在两岁多时得过一次急性中耳炎,当时吃了消炎药,第二周复查后就好了。
三岁多时,急性中耳炎再次复发,送到医院后,医生开的也是消炎药,因为第一次中耳炎很快就好了,所以第二次急性中耳炎没有引起我的重视。
孩子吃药后耳朵不疼了,我仍然送他上幼儿园。
没想到,就是这次中耳炎没有好利落,为我们日后留下了极大的麻烦。
接下来的第二周和三周,孩子连续两次耳朵疼,从来没有输过液的儿子,因为第三次中耳炎疼痛,在儿研所挂上了吊瓶。
输了三天液后,耳朵情况好转,但这次却发现耳膜轻微内陷。
医生建议去儿童医院做一下听力检查。
而我当时感觉孩子听力非常好,就没有带孩子去,这一次的无知与忽视,又为日后的留下了隐患。
当时医生说耳膜内陷,会慢慢恢复,对听力也不会有影响,但没有说有可能是分泌性中耳炎,当时我对分泌性中耳炎一无所知,以为耳朵已经彻底好了。
就带着孩子回家。
过了半个月,我突然发现孩子的听力有点问题了,很多时候和他说话,他都会让我重复,总是问:什么什么?看到这个情况,我赶紧上网查,这才了解到分泌性中耳炎。
当时是越看越害怕,第二天,赶紧带孩子去同仁医院看耳科,当时挂的是普通号,大夫让查声阻抗。
结果出来后,双耳显示有负压都是一百多,声阻抗呈C型,大夫说有可能是腺样体肥大引起的。
而我们当时在儿研所检查时,也查了腺样体,稍微有点大,但应该不是引起中耳炎的主要原因。
同仁医院的大夫给我们开了仙露贝和内舒拿,让回去用一到两周,然后再来复查。
一周以后,再去同仁复查,因为了解到分泌性中耳炎的严重后果,这次我们是挂的同仁耳科排名第二的专家。
去了之后,还是耳膜内陷,声阻抗没有变化,呈C型。
专家二话没说,建议动手术。
我当时一下子就懵了,说回去想想再决定吧。
也没有问在此其间用什么药,就稀里糊涂的回来了。
又过了一周,去同仁医院挂了一位专家号,也是一个很有名的专家,查了声阻抗,还是没有恢复的迹象,于是预约了游戏测听力,当时其实我感觉儿子的听力已经恢复了,但为了放心还是测了。
一周后拿结果听力非常好,全在20分贝以内,看到听力没有问题,我稍稍松了一口气。
为了保险起见,我又决定去挂同仁耳科最好的大夫,老公三点多起床,到医院排队,就是为了抢那几个为数不多的号。
事实上,事后表名,最好的大夫也不一定有最好治疗方法。
那个大夫据说很权威,当时给我儿子看时,两三个实习大夫围在身边旁听。
专家查看了声阻抗(还是C型,这时距第一次查声阻抗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和听力结果,说我儿子耳膜增厚,声阻抗没有好转,需要手术,就是切除腺样体和耳膜置管。
又是要手术,在专家面前,我失去了判断,当时就同意了。
然后去办理入院。
去办理入院时,却被告知没有床位,让我回家等通知,也幸好这个没有床位,让我们躲过了动手术这一劫。
在回家等了一周后,医院依然没有通知我们去办理入院。
我们又带孩子去儿童医院,没想儿童医院人满为患,没有挂上号。
回来之后,我老公接到一个同学电话,聊到了这我儿子的这事,没想她告诉我们她老公的姐姐就是儿童医院耳鼻喉大夫,这真是一个大好的消息。
第二天,在同学的介绍下,我们直奔儿童医院,找到了刘大夫。
也是做了声阻抗与听力测视,这时候显示声阻抗还是C,听力没有问题。
刘大夫建议保守治疗,先吃药,注意不让孩子感冒,一个月后再复查。
我儿子也得过一次分泌性中耳炎,是鼻炎引起的。
大概一个月才好。
当时我询问了刘大夫一个情况,那就是耳膜增厚和内陷怎么办?会不会恢复过来?她说不太好恢复,但耳膜也不会无限的增厚,内陷也只是一种症状,只要不影响听力就好。
一个月后再次到儿童医院复查,这次结果很好,有一只耳朵的声阻抗恢复到A,另一只还是C,但负压已相对减低。
做声阻抗的大夫也说C型其实没大关系,慢慢的会恢复过来,注意别发展到B型就好。
刘大夫看了结果后,让停药,还是要注意别感冒。
我是千恩万谢满心欢喜的带着孩子回家了。
让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不感冒简直是比登天还难,而这个分泌性中耳炎,只要有一点感冒迹象,哪怕是流一点点鼻涕,也会引起复发。
在此次检查后不到一个月,儿子感冒了,流了一点鼻涕,说耳朵嗡嗡响。
当时听儿子这么一说,我的心就往下一沉,感觉情况不妙,就带孩子去了医院。
结果确实不好,声阻抗一下子又到了C。
这真是个令人沮丧的消息,前面的治疗前功尽弃,大夫给开了消炎药,还接着继续吃仙露贝和喷内舒拿。
吃了消炎药后,耳朵很快不响了。
几周后复查,声阻抗仍然是C,但听力没有问题。
因为经过这近半年的检查治疗,我也放心了很多,就带孩子回家继续保守治疗。
接下来的两三个月,我基本一个月带孩子去复查一次声阻抗和听力。
查声阻抗的大夫都认识我们了,没有感冒的时候,声阻抗就会好一些,负压就会减低,如果感冒了,声阻抗就不是很好。
也许因为这耳朵的毛病,孩子的抵抗力也下降,很容易感冒,所以好几个月了,声阻抗没有恢复到A,一直是C型。
在此期间,我也在网上大量查阅,看了很多资料与实例,也询问了很多大夫。
在这里我要提一下厦门中医院的蓝志杰大夫,他的详尽的解答我所有问题,也是建议保守治疗,他的建议与回答让我增添了很大信心。
有需要的妈妈可以在好大夫网站查到这个大夫的网页,这是我见到的少有的德艺双馨的大夫。
当时那些建议手术的大夫,没有一个人敢保证说手术后不再复发,只是说现在有这个症状,就要治疗。
我当时也是考虑到,既然手术后也不能保证不复发,这手术的意义到底何在?所以,我在倾向保守治疗的同时,也是考虑到了手术后有可能会再复发的因素。
同时,我在摇篮网上看到一位妈妈说她孩子的耳朵也是因为分泌性中耳炎保守治疗成功,我后来加了她的QQ,向她仔细的询问了情况,她的孩子当时情况应该比我孩子更严重,听力障碍达到了七十分贝,而我儿子最不好的时候,听力是三十分贝。
她孩子保守成功,这无疑又给我增添了信心。
在此非常感谢这位妈妈。
就这样C型维持了几个月,在2009年四月份时,也就我儿子四岁半时,有一天玩得很累,半夜里,儿子忽然说耳朵嗡嗡响,响得很厉害,我一听,这心又凉了一截。
第二天一早,又速奔儿童医院,大夫一看,一只耳朵化脓了。
于是,输液吧,打上吊瓶没多一会,耳朵就不响了。
输了两天液,大夫再开了点消炎药,回家吃上了,让我们一周后复查。
不知道为什么,我当时总有一种感觉,这次后,孩子的耳朵会好起来。
[ 本帖最后由lhf113 于2011-1-5 12:37 编辑]一周后复查,炎症消失,耳膜也长好,但这时不能做声阻抗,还得过些日子再做。
大概是过了两三周,再测声阻抗,这次情况很不妙,两个耳朵都是B型,就说明耳内有积液,比C型的状况差很多。
这次刘大夫也有点崩不住了,她建议做手术了。
就像刚才说的,我有一种莫名奇妙的预感,觉得既然都流脓了,已经到了很不好的状态,接下来一定会否极泰来的。
我说考虑一下是否做手术,然后带孩子回家了,继续吃药和喷鼻。
接下来,我就带孩子去看了京城著名的小儿王,跟他说了我儿子的情况,他看了看耳朵,说不用做手术。
至于为什么不做,他也没有跟我解释,然后根据我儿子的情况开了一些中药。
排了两小时的队,几分钟就把我们打发出来的了。
回来后,给我儿子吃中药,连续吃了七天,孩子的胃口好了很多,胃口好了后,抵抗力自然就强了些,在这两个月里,我儿子没有再感冒。
五月份复查耳朵,双耳由B恢复到C,这是一个好消息。
我们继续努力坚持不感冒。
到了六月份,耳朵恢复到A,这就是正常状态了。
看到这个结果,这一年多的郁闷也一扫而光,这也证实了只有两至三个月不感冒,耳朵还是可以恢复的。
我家孩子声阻抗做出来就是B型的,他的耳朵里有几液,我们右耳做过一次穿刺,有一个多月了吧,一直在服用医生开的“桃金娘油”和“鼻炎通窍颗粒”。
孩子的腺样体比较大,晚上睡觉经常开着嘴巴呼吸,还有鼻窦炎。
上周去复查,医生说耳朵已经好些了,估计是打气起到了点作用,一只鼻孔不太好,估计是有点感冒的缘故。
医生给配了双氧水滴鼻子,让回家继续打气,过两三周再去复查做个声阻抗看看。
2011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儿子的耳朵能够早点好起来原帖由卓卓豆于2011-1-5 12:48 发表我家孩子声阻抗做出来就是B型的,他的耳朵里有几液,我们右耳做过一次穿刺,有一个多月了吧,一直在服用医生开的“桃金娘油”和“鼻炎通窍颗粒”。
孩子的腺样体比较大,晚上睡觉经常开着嘴巴呼吸,还有鼻窦炎。
上周去复查,医生说耳朵已经好些了,估计是打气起到了点作用,一只鼻孔不太好,估计是有点感冒的缘故。
医生给配了双氧水滴鼻子,让回家继续打气,过两三周再去复查做个声阻抗看看。
2011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儿子的耳朵能够早点好起来你孩子的腺样体是多大?我儿子当时测出来是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不算是很肥大。
晚上睡觉也不打呼噜,也不张口呼吸,如果睡觉打呼噜,张口呼吸,腺样体就算是肥大了。
这种情况,可能切除腺样体后,对中耳炎有好处。
我家的因为不是腺样体的主因,大夫分析可能是咽鼓管发育不好,所以做手术的意义也不大。
还有喷鼻的药,据好些大夫说,内舒拿是最安全的。
孩子的耳朵转成A后,有大夫说,如果是腺样体肥大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很难转成A,所以我家这个,很有可能是咽鼓管发育的问题,等年龄大些,咽鼓管发育好了,耳朵的问题也就能解决了。
接下来的时间,还是预防感冒,可这感冒真是防不胜防,孩子一感冒,耳朵问题就出来了,又反复成B,但这时候我已经不着急了。
这一年来的时间里,我感觉,只要孩子两到三个月不感冒,耳朵就会好起来,随着年龄增大,孩子的感冒次数也会越来越少,情况就会越来越好。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和一位同样遭遇的妈妈在QQ上交流信息,互相鼓励支持,她孩子的耳朵现在也恢复得很好。
在去年一年内,耳朵B、C型反复了好几次,听力一直很好,我也很淡然了,其间也不怎么吃药喷鼻了,尽量保持不感冒就好。
到去年十月,再次查时,双耳恢复到A,一直到现在,状况很好。
在吃药治疗的这段时期,孩子胃口一直不好,我想着是这些药吃得多了,影响了孩子的肠胃,胃口不好,抵抗力就容易下降,容易感冒,耳朵也容易复发,这就是一种恶性循环,所以提高孩子抵抗力是根本。
原帖由lhf113 于2011-1-5 12:53 发表你孩子的腺样体是多大?我儿子当时测出来是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不算是很肥大。
晚上睡觉也不打呼噜,也不张口呼吸,如果睡觉打呼噜,张口呼吸,腺样体就算是肥大了。
这种情况,可能切除腺样体后,对中耳炎有好处。
我家的因为不是腺样体的主因,大夫分析可能是咽鼓管发育不好,所以做手术的意义也不大。
还有喷鼻的药,据好些大夫说,内舒拿是最安全的。
我儿子上次做了个鼻腔镜,看上去已经很大了,只有一点缝隙了,具体占到几份之几我倒是没有问,医生说再观察观察看,一般孩子7-8岁以后腺样体会慢慢缩小的,如果到时没有缩小再考虑手术,我孩子差7个月就7周岁了,我想再等等看,看能不能自己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