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一点认知(完整版)

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一点认知(完整版)

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一点认知(完整版)
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一点认知(完整版)

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一点认知(完整版)

第一种说法是桥水基金创始人雷达里奥老师总结出来的“圣经”,我已经多次推荐过其科普短片《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网络上都能搜到)。

简单地讲,雷达里奥老师的理论核心就是经济发展总体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影响,这个发展就是相对平稳的,是少有波动的。但是在经济运行(交易)过程中人们总是愿意将信贷作为杠杆加速其发展,于是周期就产生了。

一般滴,一个短信贷周期是5-10年,而一个长信贷周期则可能会在

70-100年之间。短周期往往波动较小,同时通过国家货币、财政政策等调整能够得到修正或者拉长,我们感受并不强烈;而一个长信贷周期往往出现经济增长、信贷流通、币值稳定等不可能三角,经济会有一个很长时间的筑底修复期(延续时间甚至会延续20年),甚至出现衰退。全球上一轮大周期出现在上个世纪30年的大萧条期,这一轮很明显是出现在2008年的次贷危机,时间间隔上差多是在80年,正是一个大周期轮回。

第二种关于人口周期的说法主要是我在网络上看到的。因为经济总是人的行为,那么人口结构变化引发经济周期变化也是顺理成章。从全球各个时期的经济引擎轮换来看,当一个国家的劳动力人口(一般是是指18-65岁)处在增长的阶段,这个国家的经济就会爆发出强劲的增长动力,而一旦这个人口红利期过去,这种增长就很难维持,甚至会出现经济停滞。我国的人口红利期高峰大概出现在2012年。二胎政策的效果在短时间内也显现不出来。

当然,工业4.0的概念出现导致了大量的机器替代人工,对人口红利是否还是如此依赖,这个还不好判断。但目前从权威人士的口中,我们还是应该能够感受到当前的经济处在一个相对低潮期——三期叠加效应下的“L”型筑底阶段——总之当前的天时是我们还处在一个弱周期中。

一般来说,弱周期环境下的信贷风险管理总体策略应该是防御性的。一方面要加大对一些弱周期行业布局,尽可能减少因周期波动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则有选择地支持一些已经经历过周期洗礼本身资质优良的强周期行业企业,这种支持的比例要控制,宁缺毋滥,一旦经济走出周期影响,这类企业将带来肥肠可观的效应。

【地】,指区域。不要说我国地大物博,各地风土人情不一样,就是在同一个地区同一个县市里面,往往也是呈现出远近风光各不同的景象——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模式、地方信用环境等等都是考量因素。

就拿我大浙江来说吧,这几年虽然坚持“四换三名”地推进着绿水青山经济的发展,但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依然遇到了一些问题,可以说冒出了不大不小的区域性风险,到今天也不能说完全消除了。可是,如果我们仔细去分析的话,就会发现这种区域性风险并不是整个浙江全域性的,而是呈现出肥肠明显的特定地区特征。

其中可以比较一下温州和台州。两地地理上相邻,温州更靠南面一些,名气也更大一些,但在经济结构上都是民营经济为主导,是典型的草根经济,小狗经济,在很多方面都肥肠之相像。在大概十多年前,更有一位任职过两地的学者官员将两地经济并称为“温台模式”(我家里还有这本书呢)。

然而温州在浙江的这一轮波动中率先倒下,时至今日都不能说已经完全恢复,当地金融机构损失惨重(关于温州的话题,我之前写过一篇《温州经济这些年》);而反观台州,虽然也难免出现一些风险事件,但总体发展平稳,甚至可以说正在实现弯道超车,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金融信用环境最好的一个区域。这里面的问题是肥肠值得深思的。在我看来,台州之所以脱颖而出,主要在以下三方面突出:

1、引入多层次的融资体系。虽然温州的经济体量要远超台州,企业的知名度也似乎要高于台州,但温州的上市公司数量却远低于台州。到目前为止,温州只有17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有7家是近5年才上市的,而台州目前的上市公司数量快接近50家了。这个数据其实意味着很多:①温州的大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只能依靠银行和民间融资等债权融资,受周期波动影响肥肠之大;②温州企业无法通过资本市场来实现财富放大效应,更多地只能选择资金的简单抱团(必然是互保泛滥),一有风吹草动很容易就崩盘。但对台州来说,这些龙头企业更多地已经可以靠资本市场来输血,龙头稳则经济稳。

2、主业不可放弃。看报道,多有介绍温州炒房团等,往往都是放弃主业专门从事资金生意,风光无限的背后是无尽的空虚;而台州虽然也有很多炒房客,但基本没有这么疯狂的,我个人接触的很多人都是主业和副业并重(这可能和台州在08年出现过一波风险有关),很少有听说炒房炒到长期不在厂里的。这就使得台州的经济根基上是比较稳固的,外界环境再

怎么折腾也伤不了根本。当然,这种差异可能与当地人们的性格有关,但我想更多的是对待企业的态度,这我在《企业长盛不衰的秘密》一文中谈到过。

3、信用环境必须守护。前面我说过台州在2008年的前后曾爆发过一次不大不小的金融风险事件,有很多企业倒下了,但基本上大家对欠债还钱这件事本身没有多少异议,确实还不出就跑路上高速(也有极端的跳了湖),而不是通过逃废债耍流氓;而温州这次风险爆发后,出现了大量逃废债现象,并由此催生了一批逃废债专业律师,甚至还形成了智力输出到各地,搞得贷款人不但拿不回钱,甚至还要坐牢,一下子就把当地的信用平衡打破。而信用这玩意,就像镜子一样,破了就难重圆喽。

谈区域还有一点是不能回避的,就是当地地方政府。我亲历过一些外部省份的政府部门办事,说实话,一个抵押登记能办上一个月,还要不断请吃,这些地方的企业能办得好那都是有鬼了。所以,一个地方政府是否有为高效,去当地的办证中心看看就好了,如果连办证中心都没有,那慎重考虑吧。

地方政府还有一块是政府自身的融资。由于我国的预算体制决定,我国的地方政府实际上是没有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所以本质上我们根本不知道政府的资产和负债情况,那么我们对地方政府的判定主要就是基于收入和预算平衡表来的。这个科学吗?反正也就只能是这样喽。

但我个人还喜欢用看两方面东西:政府未来框架与人口匹配程度以及政府现有优质资产的利用情况。

人口与框架的问题我在《45万亿,大国大城,还有中国梦》一文中谈过,这里就不再赘述。而所谓优质资产差不多就是可以理解为可以产生盈利的政府性资产,比如旅游资源、政府产业基金等等,这在不久的将来都会成为政府资产证券化、PPP或者装入资本市场谋求资产增值的核心内容。

“天”和“地”基本可以算是信贷风险管理中宏观决策上的事,属于战略布局的高度,一般是相对比较高的层级考虑的问题,但在很得多时候这两

判断一家企业,第一要务是搞清楚企业到底是谁的,“他爹是谁”,也就是实际控制人是谁?这个问题肥肠肥肠肥肠之重要。比如三家差不多的企业,它的实际控制人分别是:

A、乐视网;

B、马云;

C、我

这里面,估计不用看具体企业好坏,我们首先就得把A给排除出去。虽然在企业经营中,不存在“父债子还”的法律规定,但以乐视网当前的处境,恐怕对任何子公司都是定时炸弹,即使企业自身质地真的还可以,也要等它换了爸爸或者实际控制人稳定后再说。

而如果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是“马云爸爸”,虽然不至于立马扑上去“舔跪”,却一定是一个加分项。如果“马云爸爸”还能提供连带责任担保,那事情是不是就简单了?在我国还有一种实际控制人也类似“马云爸爸”,那就是央企、国企,至于原因我想大家都懂的。当然,这里面有一点需要注意,现在市场上有很多陷阱,存在着不少假央企,大家最好就是要画股权关系图,穿透穿透一直穿透到祖宗那里,重点支持近亲子孙,对那些三代开外的旁支如果不能取得祖宗或者近亲系的实质性支持,那还是视同普通客户管理吧,主要分析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和资金情况。

对于C类的实际控制人——“我”——显然大家都不太熟悉:到底这家伙什么来路?有没有实力?这就需要对企业的股东(实际控制人)进行深入了解。

如果这个“我”不是前面提到的那种“爸爸”级的,是企业法人的自然要分析整个关联体集团的情况(这点会在后一节讲财报的时候谈),对于中小企业,一般就要直接穿透到个人(家族),要摸清这个人(家族)的资产分布情况。

个人(家族)的主要资产当然就是房子喽,另外还有就是个人金融资产。了解的时候当然不能直接说你给我填个表,把资产情况列一下,要有一定技巧和设计。从家里几口人,子女情况等切入,以闲聊不经意的方式问问平时都住在哪里?杭州、上海、北京等地有没有投资房子呀?有没有在哪个楼盘参了点暗股呀?再问问一般喜欢用哪家银行的网上银行?现在哪家银行的理财价格高一点、结算方便一点(顺便可以推销一下本机构的负债业务和资产配置优势)?一般都在哪家保险公司买保险啊?都买了哪些保

险?是不是考虑一下我们机构的高端产品,起点只要100万哦!有时候可以分别从老板、老板娘或者子女那里分别了解。

了解这些资产的分布本身不是目的,我们最终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了解的过程,从逻辑上倒推这个企业是否产生利润(这一点对于那些报表不靠谱的企业肥肠重要),是否为股东带来了财富积累,并且发现股东其他的财富来源,是否能够对企业形成足够的有效支持。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个资产应该是净资产的概念,必须要与负债匹配起来看,而对个人负债的了解一般通过个人征信就能了解个大概,再从与企业的交流过程中印证一下就差不多了。

在完成了以上的认知,做了相关的了解和准备后,我们这才要开始真正地去判断企业自身的情况。而财务报表(报告)无疑就是这个判断的基础。

简单介绍一下我对三张报表关系的理解:资产负债表就是一个由空气(负债,增加压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但整不好压力过大容易爆缸)和水(所有者权益,蓄水是企业根本目的)组成的水塔,它将它左边可以利用、属于自己的资源不断装入到一个叫销售利润表的压水机中,压出利润回流到水塔里面,这个过程正常情况下压出的主要是水,但也会伴随着空气一起压进去,所以这个过程的质量好坏我们就要通过边上这台叫做现金流量表的流量压强监测仪来监测了。附个简图:

就可以看出企业的发展轨迹、经营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这个最好还要听听老板经营层的思路)。

可以说,这种分析是更学院气质的,属于给足条件求解,倒没什么难度。我在之前写过一篇《信贷常用会计公式及一些个人理解》,具体就不展开了。需要说明的是,对这一类客户我们更关注的是企业的销售、利润以及现金流,特别是经营性现金流的情况。

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公司的财报并不那么可信,需要做一定的鉴伪。这里面实际上又分两种情况,一种企业是做账的(意思是报表是按照账面来的,但企业的帐造假),另一种则是做报表的(报表根本就是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

对做账的企业,也就是我们一般称之为财务造假的企业,在造假的过程中都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更为重要的是财报实际上一个综合系统,一处变动必然导致一系列的变化,这就为我们找出造假提供了可能性,并就此提出质疑,寻找逻辑解释。关于这点我已经在《财务造假的种类、特征及识别》一文中详细谈过,这里也不再赘述。

处理起来难度最大的还是做报表的企业,主要就是指小微企业,财务极不规范,甚至都没有正式建帐,给税务的报表、给银行的报表还有给自己看的报表之间相差肥肠之大,如果就报表论报表来分析企业已经完全失去意义,这个时候时候就需要通过调查来还原企业的报表。当然还原是一种建立在经验判断和调查方法上的估算,是一种合理即准确,有时候甚至可以不是具体数字,而只是一个区间。

特别说明一下,还原差不多也就只能还原资产负债表和销售利润表,对现金流量表是没有办法还原的,我们更多是通过企业的各种资产、负债变动情况来倒推企业的现金流向和变化。

在对企业所有指标核实还原中,个人以为(银行)现金资产是最简单但最最最重要的,如果在所有指标里只能选择一个,我就选现金资产。道理很简单,“数目字管理”的核心就是将所有项目转化为以钱计量的数字,而现金资产正是最直接体现“钱”的科目,我们很难想象一家平时账户上只有区区几千块钱的企业会是一家好企业,维持正常运行都困难吧。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是个时点概念,但我们在核实现金资产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日均,因为时点上数据变动太大,用来描述企业准确性不够;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现金资产必须要剔除掉已经质押或者冻结,即已经有明确债务对应的资产,因此主要就是指客户账户的中活期存款(一般手头现金没多少钱的)。

核实主要方法就是利用利息倒算。还有对一些主要以银行承兑汇票结算的企业,则根据其银行承兑汇票收付登记情况,以及库存票据情况做综合考虑。如果可能,最好能得出近三年的数据,这个指标的变动趋势也是肥肠之有价值。一般正向的企业可能会随着规模扩大,资金缺口增加,但这个指标一般是变大的,除非刚好有什么大项目大投资,则需要做资金平衡考虑。

由于企业的规模大小不一,那么到底有多少现金资产算是合理或者说是优秀的企业呢?这里面就需要运用比率分析了。一般滴,我们将(日均)现金资产与企业的融资进行比较,如果这个比率低于1%,基本就意味着企业平手手头的资金仅仅够用来归还利息,甚至还不够,这种企业就极其危险;而根据我的观察,一般这个比率高于10%的时候,企业基本上就比较优良。

接下来要核实的就是企业的一些动产和不动产,主要是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等。具体的核实方法我总结了十六个字:有证看证,无证看票,无证无票,市场比较。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是两种价值的认定:原始价值以及市场价值。

为什么要搞价值认定的双轨制呢?当然是有原因的。原始价值是分析判断资金流向及资本积累的,是企业购置时投入的价值。也就是要看企业的钱到底都用到哪里去了?(一般滴企业的主要内部投资也就是这些资产)是否确实有挣到钱?(这就要与企业的融资变动结合起来分析,看看企业的资产主要是靠融资还是靠自身积累)

而市场价值则是测算风险敞口及保障程度的。市场价值其实就是一个变现价值,我不管你过去是投入了多少,而只关心现在能值多少,这个再与银行融资一对比,马上就能看出很多内容,如果资产远远高于融资,那只要

再关注以企业的流动性,基本上就比较安全了;如果资产覆盖不了融资,形成了风险敞口,那首先客户的等级先降一级,再分析销售模式和现金流等情况。

这里顺便再讲讲区域的重要性。举个例子,两家规模差不多的同行业企业,十年前分别花1000万在A地和B地买了面积相同的土地厂房,这几年主业经营的情况也是基本差不多,然而A地土地升值了10倍价值1个亿,B地土地只升值了2倍只值2000万,请问,哪家企业的风险更小?银行更喜欢?答案显而易见。(B地企业好气哦:到底做错了什么会被金融机构鄙视?5555)

所以企业的投资是个技术活。对外投资分析起来同样也是双轨制。不过对外投资往往不像固定资产那样是可见的,从谨慎性原则上来说对不能确认的投资那是“宁可信其无不可信其有”啊!也就说如果企业没有拿出投资的真凭实据,一般就当他是讲故事了。

而对于负债,前文在谈对财报理解的时候说过了,这是水塔里的空气,主要是增加压强用的,用好了能加速企业的资源转化,但用不好的话可能就会压强过大而爆缸。而大部分人都喜欢用“杠杆”来解释负债,意思差不多。总之,负债最核心最关键的就是要合理,要有一个度,具体要关注三个值。

负债又分付息性和非付息性两种,一般我们讨论的是前一种。当然,对非付息性在了解行业特点同时也可以看看企业在供应商中的地位及信誉情况,特别是从应付账款的交易对手那里可以得到很多关于企业资金及信誉的信息。

负债的三个值中第一个是绝对值。这个比较好理解,就是企业的负债总额。大部分的负债,特别是银行负债,都可以在人行的征信系统里面查询得到。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项目是个人的信用卡透支,长期大额透支大致预示着企业主生活腐化或者资金紧张靠刷卡度日,反正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但现在社会融资手段太丰富,还是有很多融资负债不在征信显示,方法上大体是:

①查看抵质押登记,看抵押权人是谁。如一些融资租赁业务不上征信但一般都会办理机器设备的抵押登记;②查看企业(或个人)账户资金流水。一方面借款总要大额资金进来,另外很多借款利息总要固定期限固定金额的支付。③与相关人员核实信息。

其中对民间融资要引起关注,但不是说存在民间融资就一定有问题,这就好像人身上的肿瘤也分良性和恶性一样,不过毕竟是肿瘤不是什么好东西。曾有一位政府领导出事,一调查发现某上市公司老板向他借了300万,月息3%,一年利息就100多万,可事实上这位上市公司老板根本就不需要这点钱,所以你懂的。

民间融资的情况其实是很难被调查出来的,因此更可行的就是通过对各种资产结构变化的盘点,特别是前文提到的现金资产的核实,看企业的资金松紧程度,从而判断其存在民间融资的概率。

这就又引出了融资的相对值概念。我比较喜欢看的一项指标是融资与企业可用融资资源的比较。一般滴,我们要分析企业融资中的担保方式,一种比较常见的认识是这样的:公司房产>个人房产>亲戚朋友担保>上下游担保>其他担保,实际上这里面的顺序也并不绝对。如果一家企业还有大量的可抵质押资产在手上没有使用,那么企业肯定相对是优秀的,也就没有什么可能去借民间融资中的高利贷。

最后要关注的是融资的变化值。一方面是看长期的趋势变化,如果是增加的,增加的原因是什么,增加的融资用在了哪里?一般滴融资要进入资产特别是进入到可以产生效益的资产才算是有效融资,如果融资是进入到费用,比如说是用来支付利息了,那么问题可能就严重了。(所以,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一般融资不允许用来纳税、支付工资等费用。这里注意一个概念,融资用途并不是简单的单笔资金用途,这也是我为什么那么烦银监会三办法一指引。)如果长期趋势是减少的,一般来说是好事,但不排除当前强制去杠杆的因素。

另一方面是短期的变化情况。这主要是关注异常的变化,突然的融资增加,或者突然的融资减少,都是值得关注,都要问问为什么?是企业积极的主动行为,还是无奈的被动行为。

《道德经》(非通行本)里说:“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也就是我们在寻“道”,或者说去认识事物的时候,要抱有两种态度和方法:一种是客观抽离的(即“无欲”也),也就是我们前面分析的以客观的数目字来分析判断,往往有一定标准,但标准并不统一;另一种是主观故意的(恒有欲也),通俗一点讲就是凭感觉。

风控在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子的具有经验性。一旦看多了见多了,往往只要在企业走了一圈、和企业相关人员接触了解之后,就会形成一种主观判断:这大概就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这个老板靠不靠谱。甚至有时候只要看到企业的名字,就已经有一个基本判断了。比如我就肥肠不喜欢名字里有什么“老鼠”、“狐狸”之类的企业。

当然,你也可以说这已经陷入唯心了。但事实上许多企业的名称里就包含了企业类型、从事行业、甚至规模大小的信息,也并不是完全的空穴来风,不过对于那些号称用名字算命什么的,马后炮式的我也会,真马前炮的我还没有遇到过。(从企业名称判断企业好像有人还专门写过相关的文章,有兴趣的可以自行网络上搜一下)

正面的例子也有,比如孙正义投资马云,据说就是几分钟的事,可以说完完全全地凭感觉。不过话说回来,我就不信孙在接触马云之前没有派出尽调团队,没有对其情况做数目字的无欲判断,打死我都不信。但这里面确确实实感觉对了就投资。(这可能更适合投行)

至于负面的例子那多了去。根据著名的“墨菲定律”:你所预感到的所有坏事总是一定会发生的。而在信贷风控上这几乎就是一条魔咒,所以当你感觉不好的时候,千万慎重慎重再慎重。

有才行长把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整成段子了

2015-12-04量化投资协会谈天说地论金融谈天说地论金融 如果一家公司的老板或经理不是成天往政府部门跑,而是往国内外同业跑,往产品市场或资金市场跑,那他一定会变成行业中的先进。如果银行对他的公司彬彬有礼、公事公办,那公司一定是财务健康、运行良好。 信贷风险管理语录(一):信贷理念、文化篇 1、世界上没有一家银行是因谨慎放贷而破产的,只有因过度发放贷款而倒闭。 2、任何一个傻瓜都能把钱放出去,而收回它则需要相当大的本事。 3、银行的基本职能是预测、承担和管理风险——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 4、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风险带来了市场机会,就风险管理而言,识别是核心,管理是必备手段 5、从事信贷或担保业务的企业其核心竞争力本质上体现为管理风险的能力,尤其是管理法律风险的能力,上述相关行业的基本职能是预测、承担和管理风险,要提升上述相关行业管理风险的能力需要从文化、理念、流程和制度、技术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入手进行建设。 6、如果银行的贷款管理经常出现问题,其原因并不是它缺乏贷款风险管理的体系、政策制度和程序,而是因为它没有占主导地位的信用文化,不能使这些系统、政策、程序真正执行并发挥作用。

——爱德华《演进着的信用风险管理》 7、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萨谬尔逊《经济学》 8、市场营销部门是在做加法,风险审查部门是在做减法。 9、以客户为中心,你不可能了解所有的客户,你不可能服务所有的客户,我们应该尽量去满足一部分客户的全部需求。 10、人和人类组织所从事的事情一定会出现错误,我们只能控制和减少操作错误的发生。——墨菲定律 11、追求滤掉风险的真实利润。——中信银行经营理念 12、银行的贷款哲学是通过正式的贷款政策书面表达出来的。——乔治、汉普尔《银行管理》 13、做资金生意,只能是救急,不就难!面对暴利,宁可放过,不可做错。 14、全流程风险管理:风险管理不局限于调查阶段。风险管理在业务的每一个环节均得到体现。沿着流程模块,每一个环节均对不同的风险进行选择、过滤以及管理,以最终达到“风险可控”的目的。 15、从贷款获得的息差不是简单的存贷款利差或利润,它只不过是作为对银行给相关借款人发放贷款所承受的相应风险的补偿。目前全球头100家大银行里,有超过80家使用穆迪KMV提供的服务,其开发的模型及计算的预期违约概率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基本制度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基本制度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信贷业务操作,防范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服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全省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是全省农信社办理各项信贷业务必须遵循的基本制度,是制定各类信贷业务制度的基本依据。 第三条信贷经营和管理坚持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相统一的原则,以服务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宗旨。 第四条本制度所指信贷业务是指农信社对客户提供的各类信用的总称,包括贷款、信贷承诺、承兑、贴现、证券回购、贸易融资、保理、信用证、保函、透支、拆借、担保等表内外业务。 第五条本制度所指客户经理是指县(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县级联社)及其分支机构中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客户管理人员。 第二章信贷管理基本原则 第六条实行客户信用等级管理。客户信用等级评定是农信社客户授信管理的基础工作。评定内容主要包括信用履约、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经营能力、客户领导者素质和发展前景等因素。 第七条实行客户统一授信管理。客户统一授信管理是农信社对客户实施集中统一控制客户信用风险的管理制度。县级联社对应授信客户必须遵循“先授信,后用信”的原则,做到授信主体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对象统一。 第八条实行审贷分离、贷放分控制度。在办理信贷业务过程中,将调查、审查、审议审批、发放支付、贷后管理等环节的工作职责分解,由不同经营层和不同部门(岗位)承担,各负其责,实现其相互制约和支持。 (一)客户部门主要负责信贷业务的受理(营销)、调查评价、项目评估、信用等级初评、授信额度测算、放款和贷后管理等工作;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精选应用文档,如果需要,请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目录 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 (6) 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 (9) 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 (12) 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21) 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25) 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管理制度 (35)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42)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管理制度 (46) 管理制度评审和修订制度 (49) 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52)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59) 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65) 安全设施管理制度 (70)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74)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77)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管理制度 (80) 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 (84) 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 (89) 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93) 动火作业安全规定 (98) 受限空间作业管理规定 (106)

动土作业安全规定 (110) 临时用电管理规定 (113) 高处作业管理规定 (116) 断路作业管理规定 (123) 吊装作业管理规定 (125) 抽堵盲板作业管理规定 (130) 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134) 仓库安全管理制度 (139) 罐区安全管理制度 (144)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148) 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154) 消防管理制度 (157) 禁火禁烟管理制度 (161) 承包商管理制度 (163) 供应商管理制度 (168) 变更管理制度 (171)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74) 防尘防毒管理制度 (127)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 (129) 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管理制度 (131) 事故管理制度 (134) 专家安全检查管理制度 (139)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化解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 化解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完善贷款管理制度,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我行有关制度规定,结合我行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不良贷款,是指以 2019 年*月* 日数据为基数的大口径逾期贷款。 第三条贷款风险化解责任人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确定各支行(部门)主协办客户经理、各支行(部门)负责人为支行(部门)主要责任人;业务管理部负责人、合规风险部负责人、分管行长为总行责任人,总行行长负责各类风险化解措施的督促落实工作。 第四条不良贷款形成 15 天内,经办客户经理应向借款人、担保人发送催收通知书并进行首轮商谈,形成初步风险处置方案,由支行(部门)负责人审定。 第五条不良贷款形成 30 天内,若风险未能有效化解,则应进行第二次商谈,由主协办客户经理及各支行(部门)负责人进行商谈并形成商谈纪要; 第六条不良贷款形成 45 天内,若风险仍未能有效化解,则应进行第三次商谈:

(1)个人 50(含)万元、公司 100(含)万元由主协办客户经理及各支行(部门)负责人进行商谈并形成商谈纪要; (2)个人 50 万元以上至 200(含)万元、公司 100 万元以上至 300(含)万元由各支行(部门)负责人、业务管理部负责人、合规风险部负责人及分管行长进行商谈并形成商谈纪要; (3)个人 200 万元以上、公司 300 万元以上由各支行(部门)负责人、业务管理部负责人、合规风险部负责人、分管行长及行长进行商谈并形成商谈纪要。若仍无法落实实质性风险化解措施的,则应及时向债务人发送律师函或诉讼告知书。 第七条不良贷款形成 60 天后,仍未有效化解,原则上应向合规风险部提交诉讼流程及资料,支行(部门)要求暂缓诉讼(执行)的,应由支行(部门)提前 7 个工作日撰写暂缓诉讼的请示上报合规风险部,同意后方可延期诉讼(执行)。 第八条支行(部门)主协办客户经理为贷款案件诉讼与执行的第一责任人,合规风险部起到指导与监督责任。 第九条贷款形成不良后,支行(部门)可通过回降盘活、平移、增加担保人、补充担保物、诉讼等方式处置。且尽量通过压缩一定的贷款金额、追加借款人的关联人(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关联企业等)为担保人或者追加余值抵押等方式降低、缓释或分散部分贷款风险。 第十条诉讼与执行。本行的风险贷款由合规风险部负责配

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定稿)

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第一条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处理客户信用额度评定、批准等具体工作,在维持对客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同时,降低应收账款,减少潜在的坏账损失风险,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信用管理制度内容 (一)收集客户信息 1、收集信息的目的:作为公司确定客户信用等级和批准信用额度的基础。 2、信息收集负责人:以事业部销售业务员为主,财务事业部为辅的多渠道方式进行。 3、具体操作: (1)事业部销售业务员应当对所有已经和将要与公司发生长期业务关系的客户情况进行全面的资料收集、调查,其内容主要包括: (a)客户名称、法人概况、单位性质、经营业务范围; (b)注册资金、工商登记号、税务登记号; (c)银行账户、账号、资产状况; (d)近三年来公司的营运状况和经营业绩; (e)客户经销本公司产品的基本状况:年销量、类别、上年销售收入实绩、应收账款余额、回款平均天数、对接业务的配合情况; (f)当地市场的简要情况分析; (g)客户重大经济纠纷或司法案件; (h)联络方式、跟进负责人等资料;

(i)其他重要资料。 1 (2)业务员在调查收集上述客户资料时,必须按照当前普遍被业界接受的方式进行,不得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收集客户资料: 向客户内部有关业务人员咨询了解; 收集客户和媒体提供的公开经营资料; 向当地政府工商税务管理机构了解或查询; 向其他有关资信评估机构查询; 向客户的其他供货商了解其付款情况; 向客户主要产品的主要用户单位调查了解有关该客户内部管理情况; 其他合法的方法和手段; (3)业务员将调查了解到的客户信息,填写《客户信息表》后签字,并将重要的原始资料附在表后,交给部门统计员。 (4)统计员将业务员提供的客户信息表中的信息录入到“客户信用管理档案”中,进行密码保护,并将相应信息及原始资料送财务部备案。客户信用管理档案中的信息如有变化,应及时更新。 (5)业务员,销售经理应经常与客户保持沟通,定期巡回访问客户,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客户的经营和资信等变化情况。 (二)客户信用等级的评定流程 1、事业部业务员定期根据工作职责要求,将填写准确的“客户信息表”及其附件及时反馈给销售经理。 2、由销售经理对收集的客户资料和对客户的信用分析情况进行初步审查,对收集的资料的真实性、全面性和准确性进行鉴定后,填写《客户信用等级评定表》,评定表中的相关指标。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 学生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占比高,信贷资产质量差,且信贷风险有加大的趋势。主要有内外两部分的因素,外部因素是:政府的行政干预使银行信贷风险不断累积,社会信用的缺失加大了银行信贷风险,金融市场发展的滞后制约了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内部因素:银行内部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制度、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有待完善,员工素质有待提高等因素造成的银行信贷风险的加大等。 陈宏,2010年在《会计之友》中发表《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研究》,他认为今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存在信贷投放行业较集中、缺乏不同等级的违约概率估计和违约损失估计、信贷风险管理组织及方法不完善、商业银行内部信贷控制不健全等问题。我国商业银行要提高经营能力,更好地迎接市场的挑战,就需要我国商业银行要加快建立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制度的步伐,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信贷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朱平安,王元月,潘永华2005年在《商场现代化》的《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形成机制的研究》中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从其开发、建设、交易的每一个环节都与银行贷款脱不开关系。银行为了争夺客户,放松贷款条件,甚至违规操作,房地产风险逐渐暴露。且近年来,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忠诚度逐渐下降,导致房地产信贷风险产生。 王磊,2006年在《金融论苑》发表《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他发现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的个人信贷风险和隐患还是很大。主要表现在征信系统、银行管理、相关法律不健全等原因。 王思,2010年2月在《商场现代化》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研究》中说,虽然我国的商业银行在2005年后纷纷在内控制度上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内控方面任然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原因主要表现在尚未建立或者实施有效的信贷责任追究制度、信贷风险内部控制 缺乏独立性等。 徐杰,2004年在《商业银行》发表了《当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因素分析》,我国当前银行信贷在总体发展趋势大致合理的情况下,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潜在风险。他觉得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存在结构型风险,贷款对象过于集中,且侧重于中长期贷款,且票据市场不规范,高增长的票据贴现风险不断积聚。且大多银行现行网上识别机制,给了不法分子伪造难以识别的假票据,给银行带来了不少的损失。 另外,2008年7月,媒体报道“雷智超特大贷款诈骗案”。交通银行贵州省分行瑞北支行被骗贷金额高达8500万元,贵阳市商业银行瑞丰支行和贵阳市白云区信用联社涉案金额分别为6000万元和2000万元;2009年4月,上海大型国有企业上海广电集团深陷亏损泥潭,直接牵涉至少8家银行的大额贷款安全。以上案例,都是由信贷风险管理不力而导致的。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基本的金融风险。信贷风险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并准确度量是风险控制的基础工作,在

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管理部制度汇编

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管理部制度汇编 (一)风险管理部部门职责 为了确保信贷风险控制和措施能够落实到实处,公司设立风险管理部。风险管理部职责如下: 一负责公司贷款业务的风险管理。 二负责制定和完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三审查贷款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全面性。四对贷款业务的调查报告做出风险评价,将审查意见和结论写成“项目评审书”。 五负责回答评审人员的质疑。 六负责查实抵押,质押物的真实性与评估值,查实抵(质)押手续办理的合法性与完善度,查实担保人的资质,资格及担保能力。查实信用贷款人的信用记录和道德品质等。 七做好贷后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发现未预见的风险及新出现的风险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八对已经出现风险的贷款业务提前介入并参与处置。九组织准备贷款会签和会审工作。 十监督落实贷款管理制度的实施和检查。十一对风险管理的档案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归档、保存。十二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风险管理部经理岗位职责为了确保信贷风险控制和措施能够落实到实处,公司设立信贷风险管理部.风控部经理职责如下: 一承担信贷风险管理部的全面工作。 二负责制定和完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 三对所有信贷企业业务的合规合法性进行审查及时发现,纠正杜绝违规

违法贷款。 四监督落实信贷管理制度的实施和检查。 五能够对质押,抵押,担保,信用等不同形式的贷款进行风险识别,指出存在风险的关键点并找出相应的控制方法。 六对风险贷款适时提出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七对已经出现风险的贷款业务,提前介入并参入处置。八组织准备贷款会签和会审工作。 九严把人情贷款否决关。 十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三)贷款风险控制员岗位职责 一、负责贷款业务资料的初审,拟定调查提纲,作为项目的第二调查人对项目进行调查并填写调查表,审查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 二、对贷款业务的调查资料及调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作出风险评价,将分析情况与贷款业务部提交的《项目调查报告》进行比较,提出初审意见,将初审意见和结论写成“项目评审书” ,交部门负责人进行复审。 三、负责回答评审人员的质疑。 四、负责查实抵押、质押物的真实性与评估值,查实抵(质)押手续办理的合法性与完善度,查实担保人的资质,资格及担保能力,查实信用贷款人的信用记录和道德品质等。 五、做好贷后跟踪监督检查,及时发现未预见的风险及新出现的风险并提出防范应对措施逐级上报。 六、对已完成的项目,查证手续是否终结,杜绝对公司发展存在的不利影响。 七、对风险控制的档案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归档、保存。

史上最全的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史上最全的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目录 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 (5) 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 (8) 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 (11) 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21) 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25) 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管理制度 (37)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45)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管理制度 (49) 管理制度评审和修订制度 (52) 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56)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64) 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71) 安全设施管理制度 (77)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82)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85)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管理制度 (88) 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 (93) 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 (98)

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103) 动火作业安全规定 (109) 受限空间作业管理规定 (118) 动土作业安全规定 (123) 临时用电管理规定 (126) 高处作业管理规定 (129) 断路作业管理规定 (137) 吊装作业管理规定 (139) 抽堵盲板作业管理规定 (145) 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149) 仓库安全管理制度 (155) 罐区安全管理制度 (160)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164) 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170) 消防管理制度 (173) 禁火禁烟管理制度 (177) 承包商管理制度 (180) 供应商管理制度 (185) 变更管理制度 (188)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92) 防尘防毒管理制度 (127)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 (129)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

阜阳广播电视大学专科毕业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 作者:吕迪迪 院系:阜阳电大吕迪迪 专业:金融本科 年级:10春 学号1034001209495 日期:2012年6月15日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 提纲 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 二、造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原因 (一)经济周期的影响 (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经济原因 (三)商业银行形成不良贷款的一般机理 (四)转轨经济中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体制性原因(五)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法律原因 三、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构思 (一)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准备阶段 (二)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实施阶段 四、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基本原则及对策 (一)我国在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二)处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 10春金本吕迪迪 内容提要:国际金融史上银行经营失败的教训揭示了一个不容忽视问题---银行不良贷款问题。长期以来,这一问题一直困扰国际银行业,成为导致银行经营失败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银行体系中不良贷款问题同样存在,深入剖析不良贷款问题的现状、分析其理论和现实根源、探索解决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思路已成为当务之急。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和银行商业化进程的推进,企业的资金来源已从国家供给制向金融市场融资转变。在这一特定的转轨时期,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凸显出来,成为制约我国金融业乃至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羁绊。正确处理银行不良贷款问题不但有利于解决银行、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维护我国经济安全之大计。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不良资产;不良贷款成因;不良贷款对策 银行不良贷款对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有何影响?19世纪以来国际金融史上出现了多起银行经营失败的重大案例:英格兰的欧兰格银行和巴林兄弟银行、1930年11月美国最大银行美利坚合众国银行、1997年日本第10大商业银行---北海道拓银行。 分析世界银行的经营史,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导致银行经营失败的原因众多,但是银行不良贷款问题是导致银行经营危机的首要原因。因此,银行不良贷款问题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协议的规定,我国的资金市场对外资银行逐步放开,2006年外资银行在我国将取得国民待遇。今年国内外银行业已展开激烈竞争。但国有商业银行却被迫面临着双向选择。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严重偏高,尤其以四大国有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为最。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多,成为金融风险增大的主要原因。 二、造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原因 我国商业银行之所以出现这样现状,都是因为不良贷款所造成的。所以我们要正确的分析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虽然形成不良资产的原因很多,有客观环境的原因,有企业方面的原因,也有银行自身的问题。因此要消化不良资产,减少信贷资产风险,只有政府、银行、企业多方努力才能实现。下面就对各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研究。 (一)经济周期的影响 商业银行经济周期的影响---经济周期是造成信贷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实际情况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己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并且正在经受着国内外各种经济浪潮的冲击。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研究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研究 摘要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是其主要收益来源信贷风险也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经营是在风险中寻求收益通过对风险的有效管理而创造价值因此作为商业银行收益主要来源的信贷业务隐藏着巨大风险因此在对信贷风险产生原因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如何建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以确保商业银行资本的安全 关键词信贷业务;信贷风险;风险管理机制 在管理信贷业务过程中一定要坚持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将风险意识落实到信贷业务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在拓展信贷业务过程中更要贯穿风险调整收益的思想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建立科学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 一、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 市场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业是一个经营风险、批发信用的行业其风险远大于其他服务行业一家商业银行因经营不善形成的风险所造成的社会问题更是远远大于任何一个企业没有风险就没有收益商业银行的经营就是在风险与收益之间作出决策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在追求高回报、高效益、高速发展中往往隐藏着巨大风险一方面风险具有隐蔽性现在没有风险并不意味着将来没有风险;另一方面风险又具有迁徙性、流动性

风险迁徙的“祸水”往往从管理水平较高的银行转移到管理水平较低的银行 作为企业商业银行的经营充满着风险和变数受各种因素、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商业银行发展信贷业务不可避免地要面对风险在中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益业务是信贷业务为了竞争和追求高额回报商业银行在高速发展信贷业务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不良资产这是商业银行经营中面临的最大风险近几年中国启动了商业银行股份化改制一手注资一手剥离不良资产使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大幅下降但这并非源于体制上的根本改善贷款基数的迅速扩张以及贷款的长期化趋势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银行监管的相对缺失也局部放大了金融风险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原因剖析 中国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虽然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良资产率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仍然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深入分析可以发现银行机构管理信贷风险的能力仍然薄弱银行信贷业务仍然存在着严重的操作风险 1.内部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是银行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主要成因由于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历史上商业银行按行政区划设置带来的地域性政府管理政府色彩浓厚导致一些信贷业务内控程序在商业银行不同区域或不同层级呈现出非标准化特征缺乏统一规范的衡量标准行政化、人为因素过多增大了信贷风险隐患

信贷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贷款风险管控措施

信贷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防范信贷风险是小额贷款公司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障小额贷款公司资产质量合理有序健康发展的关键。信贷风险主要包括经营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操作风险、政策风险、利率风险、法律风险等多种。高度重视信贷风险防范工作是小额贷款公司的第一要务。针对本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信贷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一、明确分工,实行流程控制 信贷业务操作流程分为贷前、贷中、贷后三大相互独立的阶段,十六个环节进行全程控制,防范风险。实行审贷分离责任制,建立审贷、发放、检查职能分离,岗位分离,相互制约机制,落实环节责任。严禁单人或单个部门独立完成贷款全过程。制定贷款业务的调查、审查、评估、审批、发放、检查、收回、不良贷款催收等过程的操作规程,建立法律审查制度。部门之间严格分工,岗位之间相互协作,实现业务流程 1 的高效运转和相互制衡。 二、把好准入关,实行贷前调查审查控制

对借款人进行贷前调查,对提供的资料审核分析,确定准入底线和进行风险评估。 资料名称 调查审查内容准入底线 风险评估 身份证复印件(借款人、抵质借款人25-60 周岁;具有完全民高风险、虚假、无民事能力、非押人、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资料真实法人员不贷等各2 份,核查原件)有效。核实其他有关情况。工作时间连续6 个月以上、稳定工作证明行业工作、公务员、事业单位、垄断行业、优质行业. 银行卡、6 个月内稳定月均收入收入证明3000 元以上、银行对账单、近6 个月内收入稳定. 借款人在银行、税务、法院、工高风险、被列入黑名单、多次长信用报告商等无不良信用记录、未列入黑期欠税、欠费、欠贷或收入负债名单. 比过高者、提供虚假资料不贷。高风险.、无偿还能力不贷低风险 有固定的住所和经营场所。合法高风险居住证明经营。可查询近三个月水费、电无居住地、营业场所、欠缴各种费、煤气费凭证费用不贷。

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制度(全套)

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制度汇编 **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 二OO九年十月

目录 第一信贷管理办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贷前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信贷业务操作流程(试行) (3) 法人客户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试行) (8) 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暂行办法 (17) 个人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办法(试行) (21) (二)贷时审查类 (25) 贷款审批会议规程(试行) (25) 信贷业务报批材料受理审查工作操作规程(试行) (33) 授信额度项下信贷支用审批实施细则(试行) (43) (三)贷后管理类 (47) 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办法(试行) (47)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试行) (58) 信贷档案管理办法(试行) (66) 信贷合同管理制度 (76) 贷款计结息制度 (84) 待处理抵债资产管理制度 (87) 第二票据贴现管理 (96) 票据贴现管理制度 (96) 第三风险控制类 (97) 稽核监督管理制度 (97) 计算机信息管理制度 (104) 公司安全保卫管理制度 (123) 第四财务管理制度 (130) 公司会计核算办法 (130) 财务管理办法 (188) 提取信贷资产减值准备的内部控制制度 (200) 第五信息披露制度 (204) 信息披露制度 (204)

信贷业务操作流程(试行) 为加强信贷业务管理,防范信贷风险,改善信贷服务,提高办贷效率质量,结合我司信贷管理实际,特制定本操作流程,本操作流程实用于我司开办的各类信贷业务。 一、个人类客户贷款流程 (一)个人抵押、仓单质押、动产质押、保证担保贷款单户余额在 10 万元(含)以内的贷款操作流程: 借款人提出申请→业务发展部信贷员初审基本符合贷款条件→查询个人征信→业务发展部信贷人员双人调查→个人信用等级评定→整理贷款资料及撰写调查报告→业务发展部主任初审→风险管理部审查→有权审批人审批(最高额抵押贷款由业务发展部提交支用手续,风险管理部审查后报有权审批人审批发放)→完善借款合同、抵(质)押合同、借据等法律文书→办理抵(质)担保登记手续→贷款发放→信贷资料打码装订→移交档案管理人员→贷后管理→贷款本息收回。 时限规定:在客户提供完备资料后,调查工作在 2 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在 1 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在 1 个工作日内完成。如遇审查、审批须重新提供资料的,则时限重新计算。抵押贷款在审批完成后 2 个工作日交抵押登记部门,抵押登记完成、限制性条件落实后 1 个工作日内发放。对个人抵押、仓单质押、动产质押、保证贷款单户 10 万元(含)以内的贷款,一、二级业务发展部信贷人员(组长或副经理)为调查责任人;业务发展部主任为调查主责任人;风险管理部负责人为审查主责任人;有权审批人为审批主责任人;一(二)级部门经理、信贷人员(组长或副经理)为贷后管理及贷款收回主责任人。 (二)个人抵押、仓单质押、动产质押、保证贷款单户10万元(不含)以上、个人授信信用贷款的操作流程: 借款人申请→业务发展部初审结论→业务发展部OA 系统上报业务发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影响因素研究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影响因素研究 黄世英郑佳 不良贷款是银行危机的根。商业银行由于其自身的业务特点,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风险,近年来,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不断扩张,相应的信用风险也显著升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一、文献综述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降低有助于减弱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保持其稳健运营。 现阶段,直接融资的日益普遍导致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总量遭受影响以至被迫提高存款利率,贷款客户的分流又迫使银行贷款利率下降。为应对挑战,商业银行必须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降低不良贷款以求发展(郭耀中,2012)。卓明应(2011)认为不良贷款率受到银行具体因素的影响,包括银行规模、存贷比、净利差、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 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影响因素分析 1.研究模型假设 假设一:GDP 增长率作为整体经济状况的衡量指标,直接反应国内各生产部门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GDP 增长率通常对

不良贷款率产生反向影响,GDP 增长率越高,不良贷款率越低; 假设二:通货膨胀率与不良贷款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从通货膨胀率的公式可以看出,当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时,通货膨胀率已成为不稳定因素,从而经济前景不明朗。 假设三:名义货币供给量具体反映了货币当局所采取的货币政策情况。名义货币供给量充足时,企业及个人的融资难度降低,降低银行产生不良贷款的概率,从而不良贷款率相对较低。 假设四:存贷比与不良贷款率呈负相关,存贷比越大,说明贷款占总资产的比例越大,银行偏好风险,其信贷风险也越大; 假设五:资本充足率代表银行的资产对其风险的比率。通常用资本充足率的高低对风险资产的快速增长进行抑制,以达到抵御风险的能力。 假设六: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表明实际上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帐准备金的使用比率,反映商业银行对贷款损失的弥补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预计不良贷款率与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贷款风险管理制度

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管理规定 一、总则 (一)为进一步加强贷款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切实化解和消化贷 款风险,提高贷款质量,保证信贷资产安全,建立以贷款风险管理为 核心的信贷管理体制,结合贷款业务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贷款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建立和完善适应公司贷款业务 特点的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强化贷款风险全程管理,有效防范、控制和化解各类贷款风险,降低不良贷款,提高贷款质量。 (三)贷款风险管理原则。贷款风险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贷款风险管理一般原则与贷款业务实际相结合; 2.实行贷款按风险性质和历史成因分类管理; 3.坚持贷款风险管理权责相结合: 4.坚持把封闭管理措施纳入风险管理。 (四)本制度适用于办理的各项贷款,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贷款风险划分 贷款风险是指在贷款业务运营中,由于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 影响,致使贷款无法按期收回本息,公司可能遭受资金损失。按照风 险的划分原则,结合贷款业务实际,贷款风险主要划分为政策风险、 经营风险和操作风险。 三、贷款风险预测 (一)贷款风险预测。贷款风险预测是指运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方法,对贷款的各种风险因素、风险性质及风险程度进行识别和测定。

贷款风险预测是贷前调査、审査的重要内容。风险预测结果是贷款是 否发放、贷款期限确定、发放额度控制、贷款方式选择的基本依据。 (二)政策风险预测。主要以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政策、政策性 资金来源的落实与承诺保证情况、贷款利息补贴和挂账贷款本金消化 资金的到位情况为依据,对贷款的政策风险进行预测。 (三)经营风险预测。应根据不同的风险因素,分别按照定性和 定量的分析方法,对风险性质及程度进行识别和预测。 (四)操作风险预测。主要依据贷款单位是否具有较强的风险决 策能力;员工是否具备所承担职责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执行信贷 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能力;风险管理是否覆盖贷款操作的各个环节:是否具有完善的信息管理手段等。 四、贷款风险预警 (一)贷款风险预警是指在贷款操作和监管过程中,根据事前设 置的风险控制指标变化所发出的警示性信号,分析预报贷款风险发生 和变化情况,提示贷款单位要及时采取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 贷款风险预警包括微观预警和宏观预警。微观预警是根据各种风 险预警信号,及时判断单个借款人或单笔贷款的风险程度和风险性质。宏观预警是在微观预警的基础上,通过对贷款风险分类监测,依据贷 款组合风险分析,综合评价贷款质量状况,判断公司或地区或行业的 贷款风险程度。 (二)政策风险预警。主要通过政策风险信号反映。政策风险信 号一般包括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政策、财政金融政策、农业政策、其 他特定行业政策、信贷政策、汇率和利率政策等的调整、变动。其中,国家和地方政府与公司贷款密切相关政策调整、政策性资金来源的落

美国中小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验的启示

内容提要:美国是世界上中小银行数量较多市场化运作较为成熟的国家。因为市场竞争的残酷性,美国中小银行为了生存和发展,对风险管理极为重视,特别是在信贷风险管理上形成了一系列较为成熟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我国中小银行尤其是城市商业 银行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美国是世界上中小银行数量较多、市场化运作较为成熟的国家。在美国约8 000家商业银行中,资产超过100亿美元的还不足10%,资产不超过10亿美元的银行,在全美共有5 000多家。在美国,由于银行业市场的激烈竞争,每年都有一些中小银行被兼并重组,一些中小银行被关闭,但同时也会新增一些中小银行。目前,信贷业务依然是美国中小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因为市场竞争的残酷性,美国中小银行为了生存和发展,对风险管理极为重视,特别是在信贷风险管理上形成了一系列较为成熟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我国中小银行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与美国社区银行对比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与美国的社区银行相似,规模普遍较小(多数资产不足10亿美元),在所属的区域内通过低成本的分销工具为客户提供基本简单的金融服务。专门为低收入的个人消费者提供小额贷款;支持小型企业以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便利;将存款作为贷款资金;并致力于提高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的生活质量。但是,它们又有着不同点。美国的社区银行既不是开发银行,也不是政府的福利机构。因此,它们不会提供有政府导向性的业务;不会在政府机构的影响下经营;不会优先运作基础设施的项目;不提供特许的利率;也不会把社会的目标置于银行的财务目标之上。一般来说,虽然规模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然而一家银行的规模大小并不是银行赢利的最主要因素。因此社区银行仍然可以是一种赢利性很高且具有长期稳定性的商业模型。根据美国的情况,赢利性最好的是那些资产在10亿~100亿美元的银行(相当于国内杭州、南京以及大连等的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以及资产在3亿~5亿美元的银行(相当于葫芦岛、焦作以及马鞍山等的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令人惊讶的是,最稳定(亏损企业百分比最小)的银行仍然是资产在3亿~5亿美元的那些小型银行。 2·美国中小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特征 2·1美国中小商业银行普遍建立了完善的信贷风险管理 组织构架美国的中小商业银行实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相互独立的、立体的风险管理体系。董事会通过下设的风险审计委员会对全行的风险进行全面监测,尤其是高级管理层的道德风险。银行的高级管理层也建立另一套风险体制框架,实行风险的自我控制与管理:设立对业务风险进行控制的管理部门,对业务部门、管理部门的各类风险进行全面管理,这些部门对首席执行官负责。美国中小商业银行银行实行风险集中管理体制,风险控制在总行层面实现集中化管理,总行对所有风险都具有强大的监控能力。即使像住房抵押贷款一类的零售贷款也实现了由总行集中审批。美国各中小商业银行都设有风险管理部。风险管理部门负责日常风险管理工作,对所有风险管理人员实行“垂直管理”,业务部门所需要的风险管理人员由风险管理部派驻,派驻人员可参与业务经营的整个过程,并与业务部门共同承担责任。贷款风险管理委员会不负责审批贷款,只负责贷款风险监测。贷款的审批按照相互制约的原则进行,单人无法对贷款业务进行决策。对信贷审批的授权主要考虑两个因素:职务高低、业务性质(如批发业务与零售业务就不同)和个人经验。风险管理派驻人员具体负责各业务条线的风险管理,这些人员直接向风险管理部门报告,但对与风险有关的业务决策有发言权,可对风险进行实时控制,寓风险管理于业务经营过程之中。 2·2美国中小商业银行拥有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和监测 技术科学的分析是做好风险管理工作的前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分析工作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管理工具。普遍使用的信用分析系统为中小商业银行提供了在线信贷文件系统,既支持对客户信贷文件的管理,又支持对贷款的在线审批。在线信贷文件系统包括最近为客户量身定做的关系方案;客户经理的最新任务;客户详细信贷文件,其中包含客户信用的历史记

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与对策

目录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涵义及其特征 (3)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分析 (5) 三、中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之差异比较 (10) 四、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14)

容摘要 本文选择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讨论商业银行贷款存在的风险,并试图针对这些风险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众所周知,信贷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盈利业务,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具有重要意义,而信贷风险历来是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业最主要的风险形式,是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防与控制的主要对象和核心容,银行信贷业务所带来的信用风险及其控制也一直是商业银行最为关心和棘手的问题。因为,信贷风险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还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手段、体制、控制制度等诸方面与外资银行有较大差异,管理权限过度集中,没有明确的贷款风险管理责任制,致使国商业银行尚未有效建立以风险防为核心的信贷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存在的不良贷款还没有完全化解,新增风险不断出现,因此,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全社会信用体系,以解决银行和企业信息严重不对称现象;必须坚持贷款的“三性”原则,合理安排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必须建立健全约束与激励相统一的信贷考核机制和综合信用评级制度;进一步改进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完善信贷风险防机制,培养健康正确的信贷文化,努力提高信贷人员的综合素质,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信贷风险管理为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对策

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及对策 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最主要的盈利业务。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具有重要意义。而信贷风险历来是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业最主要的风险形式,是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防与控制的主要对象和核心容,银行信贷业务所带来的信用风险及其控制,也一直是商业银行最为关心和棘手的问题。信贷业务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还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选择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讨论商业银行贷款存在的风险,并试图针对这些风险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涵义及其特征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涵义 目前在风险管理中普遍采用的风险定义是:风险是指损失产生的不确定性。它包含了损失与不确定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是指其所致的结果有损失的一面,也有盈利的一面,狭义的是指其所致的结果只有损失的一面,这正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本文所研究的也正是这种狭义的信贷风险。即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是指银行贷款到期而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使银行信贷资产和收益受到损失的可能性。

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管理制度汇编

XXX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增强XXX小额贷款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风险防和风险控制的能力,加强风险管理的组织建设、机制建设和制度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金融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本公司章程的规定,制定XXX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第二条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防和处置金融风险的各项政策措施,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改进风险管理监控方法,强化风险全程管理,增强识别、计量、预警、防和处置风险能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确保风险在可控目标之,确保安全经营,稳健发展,确保风险收益的优化。 第三条风险管理应遵循全面管理、制度优先、预防为主、职责分明的原则。 (一)全面管理原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支出、损益以及人员、薪酬、奖惩等各项事务,都应全面地进行风险管理,涉及风险控制应当人人参与。 (二)制度优先原则。开展各项事务应优先制定相应制度,尽可能使制订的制度科学、合理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word格式版本

对制度执行效力和结果应实行全程监控。 (三)预防为主原则。各类风险应防于未然,以预防预警为主,出现问题应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处置化解。 (四)职责分明原则。防和处置风险应明确职能部门和责任人,明确其相应的权力和义务,对因渎职、失职或营私舞弊造成风险和损失的行为,应依法追究相应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章风险管理的目标和要素 第四条风险是指对目标产生不利(负面)影响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风险类型包括:战略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 战略风险是指由重大事项的决策失误或战略规划的严重偏差所造成的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由部管理与服务的问题引起自身外部社会名声、信誉和公众信任度下降所造成的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由不当的法律文书、制度或行为所造成的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由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违约所造成的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所造成的表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word格式版本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原因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f13880167.html,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原因分析 作者:王闯陶亚伟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7年第25期 摘要:当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呈现双增态势,这不仅影响着商业银 行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还增大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分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及原因,有利于提高银行资本质量,防范金融风险。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五级分类法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25-0064-03 引言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持续增加不利于自身发展,更加重了整个经济下行压力。自欧债危机和世界经济下滑影响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持续增加,在2015年不良贷款余额首次破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也达到1.67%,严重影响银行资本质量,这与《巴塞尔协议Ⅱ》对不良贷款的监管要求相违背。因此,研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和原因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在2010年和2011年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呈现双降态势,但从2012 年开始,不良贷款余额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这与宏观经济形势和银行内部经营指标有关。由于2010年欧债危机和世界经济形势不佳,导致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下滑,工商业利润 率下降,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而我国商业银行之前是粗放式发展,偏向追求大型国企、基础投资的贷款,以至于例如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形成恶性循环,导致部分企业资金紧张,进而导致贷款违约,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下页图是关于部分商业银行2010—2015年不良贷款率图表,我们选取5家国有商业银行和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因为这11家银行的资产规模以及利润在所有上市银行中均占有主导地位,对这11家银行进行的分析有足够的代表性。从中可以看出,五大行不良贷款率总体水平普遍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而在这其中农行不良贷款率增长率最高。这与农行的贷款扩张规模较大、运营成本较高、内部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创新活力不够、国际化商业水平较低不无关系。面对银行利润率下滑,不良贷款率上升的严峻形势,分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原因变得尤为重要。 二、不良贷款率产生的原因 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采用“五级分类法”,依据不良因素的大小及借款人还款的可能性,将银行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类,其中不良贷款为后三类。本文把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分为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主要是经济周期波动、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