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07《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知识点整理笔记

007《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知识点整理笔记

007《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知识点整理笔记
007《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知识点整理笔记

一、文学常识:

选自《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中的一段。《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吕不韦组织门客所撰的一部杂家代表著作共26卷160篇。

二、重点字词解释:

1、溉汲:取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jí:从井里打水。

2、及:等到。

3、国人道之:国都中的人都讲述这件事。

4、道:讲述

5、有闻而传之者:有人听了就去传播

6、传:传播

7、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闻:知道、听说

8、对:应答、回答。 9、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使:使唤

10者:…的人。

三、古今异义。

①穿井得一人.穿

②国人道之.道

③国人道之国

四、文白对照: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诸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五、作品启示

这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

对于传言应开动脑筋思考,仔细辨别,不能轻信谣言,否则就会闹出以讹传讹,三人成虎的笑话,使事情的真相被传得面目全非。

所有的流言都不可信,只有实际才是真理。

一、文学常识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作。列御寇,相传战国时道家。郑人。《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二、重点解词

身亡(wú)所寄:没有地方存身。亡,同“无”。寄,依附,依托。

晓:开导。若:你。屈伸:身体四肢的活动。果:如果,果真。

只使:即使。中(zhòng)伤:打中击伤。

奈地坏何:那地坏了(又)怎么办呢?地积块耳:大地是土块堆积成的罢了。

四虚:四方。

躇(chú)步跐(cǐ)蹈:泛指人的站立行走。躇,立;步,行;跐,踩;蹈,跳。

行止:行动和停止。舍然:释然,舍弃心事的样子。

三、古今异义

①虚古义:处今义:空,虚伪

②是古义:这样今义:表判断动词

③晓古义:开导。今义:明白,知道。

四、一词多义

(1)奈何:①奈何

..忧崩坠乎(为什么)

②奈.地坏何.(拿……怎么办)

(2)之:①因往晓之.(代词,他)

②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用在主谓词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③又有忧彼之.所忧者(结构助词,的)

五、词类活用

因往晓.之使动用法,使……明白

六、通假字

身亡所寄“亡”通“无”没有

七、特殊句式

①反问语:岂无怪哉

②倒装句:奈地坏何。(地坏奈何)

八、素材积累

关于忧患意识的名言警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九、文白对照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⑵,身亡所寄⑶,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⑷,因往晓之⑸,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⑹,终日在天中行止⑺,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⑻,日月星宿⑼,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⑽,亦不能有所中伤⑾。”

其人曰:“奈地坏何⑿?”

晓者曰:“地积块耳⒀,充塞四虚⒁,亡处亡块。若躇步跳蹈⒂,终日在地上行止⒃,奈何忧其坏⒄?”

其人舍然大喜⒅,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高一英语必修一重要知识点总结笔记

高一英语必修一重要知识点总结笔记 对于刚刚升入高中的高一学子来说,每一个科目的学习都是一项挑战。高一的英语的难度与深度都不是初中英语可以媲美的,所以在这个阶段要学会归纳总结,融会贯通。根据英语老师的要求努力学习,整理出来的这些句型都是高一英语的重点句型,从中掌握英语的精髓。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高一英语必修一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重点句型 1. What should a friend be like? 询问对方的看法 2. I think he / she should be表示个人观点的词语 3. I enjoy reading / Im fond of singing / I like playing computer games. 等表示喜好的词语 4. Chuck is on a flight when suddenly his plane crashes. when作并列连词的用法 5. What / Who / When / Where is it that...? 强调句的 特殊疑问句结构 6. With so many people communicating in English everyday, ... with+宾语+宾补的结构做状语 7. Can you tell me how to pronounce...? 带连接副词

(或代词)的不定式做宾补的用法 二.重点词汇 1. especially v. 特别地 2. imagine v. 想像 3. alone adv. / adj. 单独,孤独的 4. interest n. 兴趣 5. everyday adj. 每天的,日常的 6. deserted adj. 抛弃的 7. hunt v. 搜寻 8. share v. 分享 9. care v. 在乎,关心 10. total n. 总数 11. majority n. 大多数 12. survive v. 生存,活下来 13. adventure n. 冒险 14. scared adj. 吓坏的 15. admit v. 承认 16. while conj. 但是,而 17. boring adj. 令人厌烦的 18. except prep. 除之外 19. quality n. 质量 20. favourite adj. 最喜爱的 三.重点短语 1. be fond of爱好

七年级上《穿井得一人》

《穿井得一人》 一、课堂导入(入门考) 综合性学习。(7分) 2011年是农历辛卯年(兔年),下面是一张贺岁生肖邮票的设计图。请仔细 观察,完成下列题目。 (1)请用简洁的语言对邮票中间的画面进行描写,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 超过100字。(3分) (2)写出两个含有“兔”字的成语。(2分) _____ 、_____ (3)下面是一则关于兔文化节的新闻,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2分)南方日报12月10日报道:世界最盛大的“兔文化节”将于2011年的春节 在广州创意城举办,它将架设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将中国民俗发扬光 大,打造最盛大的兔文化盛典。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将以“全世界最盛大 的兔文化”为主题,涉及影像、雕塑、建筑等艺术领域,市民将有机会看到最大 的兔雕塑、最疯狂的兔舞会、最丰富的兔文化展等,进入创意城即进入了全世界 最盛大的兔文化空间。 _____ 综合性学习。(7分) (1)例:一只兔子,长着大大的眼睛,长长的耳朵,身上布满花草、祥云等图 案,显得喜庆吉祥,充满了春的气息。兔子两手抱在胸前,它正在欣赏眼前圆圆 的月亮呢! (描写内容必须涉及兔子和月亮,2分;修辞1分) (2)狡兔三窟;守株待兔;兔起鹘落;兔死狗烹;兔死狐悲;兔子不吃窝边草;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等等。(2分) (3)世界最盛大的“兔文化节”将于2011年的春节在广州创意城举办。(“兔 文化节”1分,时间地点1分) 二、《穿井得一人》相关知识讲解 (一)文学常识讲解 1、《吕氏春秋》(《吕览》) ★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 ★全书有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余万字。汇合先秦各派学说,所以《汉书·艺 文志》将其列入“杂家”。 ★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称之为《吕氏春秋》。 1、吕不韦 ★(?——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人。

穿井得一人 省一等奖优质课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运用“信、达、雅”的原则翻译文言文,理解文意。 2、分析寓言的情节,多角度灵活地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4、在实习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的基础上,学有余力的同学尝试改写古代寓 言故事,进行想像思维训练。 2学情分析 其一,这是学生升入七年级后第一次系统地学习寓言这一文学体裁。虽然许多同学在以前读过不少的寓言,并熟练地讲述出耳熟能详的故事,但多数同学只停 留在直观的感受上,缺少自己的情感体验,把寓言读“死”了,失去了寓言的“言外 之意”。为改善这一现状而特意编入第24课《寓言四则》,我揣摩应该是人教版(2 016年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书的编者的意图。因为这恰好也符合第六单元的单元目标,“还要调动自己的体验,发挥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解课文。”那么,通过前两则伊索 寓言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了解了寓言故事的文体特点,学习并掌握了一定的阅 读寓言的分析方法和技巧,并且实习了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 对第三则古代寓言故事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寓言这一文学体裁。 其二,教学对象是初一的学生。他们正处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时期。可身处网络信息时代的孩子,在面对生活中种种真伪莫辨的信息时,会缺乏 深入思考,甚至轻信流言,以讹传讹。而这则《穿井得一人》古老的寓言故事,会对 他们有很大的启示意义,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会帮助他们秉持审慎的态度 对待传闻,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其三,学生虽在七年级上册学习了五篇文言文,具备了一定的文言知识基础。 但平时繁多而枯燥的文言语汇的识记,学生会提不起兴致,文言底子薄的学生甚至 自信心不足。因此,这节课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运用“信、达、雅”的原则翻译文言文并互评,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文言的 兴趣,树立学习文言文的自信。 3重点难点 1、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运用“信、达、雅”的原则翻译文言文,并互评。 2、引导学生对“穿井得一人”这句容易产生歧义的句子,进行重点研读。 3、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

初中英语语法——三大从句汇总(重点笔记)

初中英语语法——三大从句汇总 在英语中,主要有三大从句,即名词性从句(包括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形容词性从句(即定语从句)、副词性从句(即 状语从句,包括时间、条件、结果、目的、原因、让步、地点、方式等)。以 下是一些基本的从句的语法知识点 A、定语从句专项讲解与训练 一、定语从句概念 定语从句(attributive clause),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句子作定语从属 于主句。定语一般是由形容词充当,所以定语从句又称作形容词从句。另外, 定语从句是由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引导的,故又称作关系从句。 定语从句一般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或代词之后,这种名词或代词被称作先 行词。请看示例: The woman who lives next door is a teacher. 先行词定语从句 在所有的从句中,算定语从句最难掌握,因为汉语里没有定语从句,汉语 里只有定语,而且总是放在名词之前来修饰名词。 二、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 关系代词代替前面的先行词,并且在定语从句中充当句子成分,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等。常见的关系代词有:who, that, which。它们的主格、宾格和所有格如下表所示: 先行词主格宾格所有格 人 who whom whose 物 which which whose of which 人、物 that that — (一)关系代词who, whom和 whose的用法 who代替人,是主格,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例如: An architect is a person who designs buildings. 建筑师是设计房屋的人。 I will never forget the teacher who taught us chemistry in the first

新东方英语阅读笔记

一.考研阅读的基本解题思路:(四步走) 第一,扫描提干,划关键项。 第二,通读全文,抓住中心。 1. 通读全文,抓两个重点: ①首段(中心句、核心概念常在第一段,常在首段出题); ②其他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其他部分略读,有重点的读) 2. 抓住中心,用一分半时间思考3个问题: ①文章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文章中有无提到核心概念? ③作者的大致态度是什么? 第三,仔细审题,返回原文。(仔细看题干,把每道题和原文的某处建立联系,挂起钩)定位原则: ①通常是由题干出发,使用寻找关键词定位原则。(关键词:大写字母、地名、时间、数字等) ②自然段定位原则。出题的顺序与行文的顺序是基本一致的,一般每段对应一题。 ★要树立定位意识,每一题、每一选项都要回到原文中某一处定位。 第四,重叠选项,得出答案。(重叠原文=对照原文) 1. 通过题干返回原文:判断四个选项,抓住选项中的关键词,把选项定位到原文的某处比较,重叠选项, 选出答案。 2.作题练习要求:要有选一个答案的理由和其余三个不选的理由 二.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 1. 例证题: ①例证题的标记。当题干中出现example, case, illustrate, illustration, exemplify 时。 ②返回原文,找出该例证所在的位置,既给该例子定位。 ③搜索该例证周围的区域,90%向上,10%向下,找出该例证支持的观点。例子周围具有概括抽象性的表达通常就是它的论点。 注意:举例的目的是为了支持论点或是为了说明主题句。举例后马上问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不能用例子中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④找出该论点,并与四个选项比较,得出选项中与该论点最一致的答案。 ⑤例证题错误答案设计的干扰特征经常是:就事论事。 即用例子中的某一内容拉出来让你去选。(╳) 要求:在阅读中,遇到长的例子,立即给这个例子定位,即找出起始点,从哪开始到哪结束。 2. 指代题: ①返回原文,找出出题的指代词。 ②向上搜索,找最近的名词、名词性短语或句子(先从最近点开始找,找不到再找次近的,一般答案不 会离得太远)。 ③将找到的词、词组或句子的意思代入替换该指代词,看其意思是否通顺。 ④将找到的词、词组或句子与四个选项进行比较,找出最佳答案。 3. 词汇题:“搜索代入”法 ①返回原文,找出该词汇出现的地方。 ②确定该词汇的词性 ③从上下文(词汇的前后几句)中找到与所给词汇具有相同词性的词(如一下子找不到就再往上往下找),代入所给词汇在文章中的位置(将之替换)看语义是否合适 ④找出选项中与代替词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选相,即答案 注意:a.如果该词汇是简单词汇,则其字面意思必然不是正确答案。 b.考研阅读不是考察字认识不认识,而是考察是否能根据上下文作出正确的判断。 c.词汇题的正确答案经常蕴藏在原文该词汇出现的附近。注意不能靠单词词义直接往下推。 d.寻找时要注意同位语、特殊标点(比如分号,分号前后两句话的逻辑关系不是形式上的并列就是语 义上的并列,也就是两句话的意思相同,所以可用其中一句话的意思来推测另一句话的意思从而推出所给词汇含义)、定语从句、前后缀,特别要注意寻找时的同性原则。比如:让猜一个名词词组(动词词组)的意思,我们就向上向下搜索名词词组(动词词组)。 ▲隐蔽型词汇题:题干与原文的某句完全重合,只有一两个词被替换掉。隐蔽型词汇题的做法跟词汇题

文言文《穿井得一人》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文言文《穿井得一人》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文言文《穿井得一人》知识点整理 一、文学常识: 选自《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中的一段。《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吕不韦组织门客所撰的一部杂家代表著作共26卷160篇。二、给加点的字注音:溉汲.. gài jí三、重点字词解释: 1.穿. 井得一人 2.溉汲.. 3.及. 其家穿井 4.国人道...之: 5.闻.之于宋君 6.问之于. 丁氏: 7.得一人之使. 8.丁氏对.曰 9. 求闻之若此.. 10.不若..无闻也四、词语分类归纳: 1.重要虚词。之 ①宋之.丁氏②有闻而传之. 者③国人道之.④闻之.于宋君⑤得一人之. 使⑥求闻之.若此其 ①及其.家穿井②其. 人曰③奈何忧其.坏于 ①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②非得一人于.

井中也 1 2.古今异义。 ①穿井得一人.②国人道之.③国人道之.五、重点句子翻译: 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宋国有姓丁的人,家里没有井,而要到外边去打水浇田,经常委派一人在外面。 2.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等到他家打井,告诉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了一人。” 3.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有听到就去传播的人说:“丁家打井得到了一人。” 4.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居住在国都中的人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5.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宋国的国君就派人到丁家去问这件事。 6.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在井中得到一个人。 7.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像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六、问题梳理: 1、《穿井得一人》寓意是什么?答:①道听途说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知识点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短文两篇知识点 穿井得一人 作品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诸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作品译文: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 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 了一个人。”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 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作品启示 这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 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 对于传言应开动脑筋思考,仔细辨别,不能轻信谣言,否则就会闹出以讹传讹,三人成虎的笑话,使事情的真相被传得面目全非。 所有的流言都不可信,只有实际才是真理。 作者简介 吕不韦(??约前235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人。原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 秦昭王四十年(前267年),太子去世了。到了昭王四十二年(前265年),把他的第二个儿子安国君立为太子。而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安国君有个非常宠爱的妃子,立她正夫人,称之为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安国君有个排行居中的儿子名叫异人(后改名子楚),异人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宠爱。异人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秦国多次攻打赵国,赵国对子楚也不以礼相待。子楚是秦王庶出 的孙子,在赵国当人质,他乘的车马和日常的财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吕不韦到邯郸去做生意,见到子楚后非常喜欢,说:“异人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囤积居奇。以待高价售出”(成语“奇货可居”的出典)。于是他就前去拜访异人,对他游说道:“我能光大你的门庭。”异人笑着说:“你姑且先光大自己的门庭,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吧!”吕不韦说:“你不懂啊,我的门庭要等待你的门庭 光大了才能光大。”异人心知吕不韦所言之意,就拉他坐在一起深谈。吕不韦说:“秦王已经老了,安 国君被立为太子。我私下听说安国君非常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能够选立太子的只有华阳 夫人一个。现在你的兄弟有二十多人,你又排行中间,不受秦王宠幸,长期被留在诸侯国当人质,即使是秦王死去,安国君继位为王,你也不要指望同你长兄和早晚都在秦王身边的其他兄弟们争太子之位啦。”异人说:“是这样,但该怎么办呢?”吕不韦说:“你很贫窘,又客居在此,也拿不出什么来献给亲长,结交宾客。我吕不韦虽然不富有,但愿意拿出千金来为你西去秦国游说,侍奉安国君和华阳夫 人,让他们立你为太子。”异人于是叩头拜谢道:“如果实现了您的计划,我愿意分秦国的土地和您共 享。”吕不韦于是拿出五百金送给子楚,作为日常生活和交结宾客之用;又拿出五百金买珍奇玩物,自己带着西去秦国游说,先拜见华阳夫人的姐姐,把带来的东西统统献给华阳夫人。顺便谈及异人聪明贤 能,所结交的诸侯宾客,遍及天下,常常说“我异人把夫人看成天一般,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和夫人”。夫人非常高兴。吕不韦乘机又让华阳夫人姐姐劝说华阳夫人道:“我听说用美色来侍奉别人的,一旦色衰,宠爱也就随之减少。现在夫人您侍奉太子,甚被宠爱,却没有儿子,不趁这时早一点在太子的儿子中结交一个有才能而孝顺的人,立他为继承人而又像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他,那么,丈夫在世时受到尊重, 丈夫死后,自己立的儿子继位为王,最终也不会失势,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句话能得到万世的好处啊。不在容貌美丽之时树立根本,假使等到容貌衰竭,宠爱失去后,虽然想和太子说上一句话,还有可能吗?

九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总结_初三学霸英语学习笔记内容

九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总结_初三学霸英语学习笔记内容 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只有好学者,才能在无边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才学。常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一步。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九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总结 【篇一:Unit1】 1.by+doing通过……方式如:bystudyingwithagroup by还可以表示:“在…旁”、“靠近”、“在…期间”、“用、”“经过”、“乘车”等 如:Ilivebytheriver.Ihavetogobackbyteno’clock. Thethiefenteredtheroombythewindow.Thestudentwenttoparkbybus. 2.talkabout谈论,议论,讨论 如:Thestudentsoftentalkaboutmovieafterclass.学生们常常在课后讨论电影。 talktosb.===talkwithsb.与某人说话 3.提建议的句子: ①What/howabout+doingsth.? 如:What/Howaboutgoingshopping? ②Whydon’tyou+dosth.?如:Whydon’tyougoshopping? ③Whynot+dosth.?如:Whynotgoshopping?

④Let’s+dosth.如:Let’sgoshopping ⑤Shallwe/I+dosth.?如:Shallwe/Igoshopping? 4.alot许多常用于句末如:Ieatalot.我吃了许多。 5.too…to太…而不能常用的句型too+adj./adv.+todosth. 如:I’mtootire dtosayanything.我太累了,什么都不想说。 6.aloud,loud与loudly的用法 三个词都与"大声"或"响亮"有关。 ①aloud是副词,重点在出声能让人听见,但声音不一定很大, 常用在读书或说话上。通常放在动词之后。aloud没有比较级 形式。如:Hereadthestoryaloudtohisson. 他朗读那篇故事给他儿子听。 ②loud可作形容词或副词。用作副词时,常与speak,talk, laugh等动词连用,多用于比较级,须放在动词之后。如: Shetoldustospeakalittlelouder.她让我们说大声一点。 ③loudly是副词,与loud同义,有时两者可替换使用,但往往 含有令人讨厌或打扰别人的意思,可位于动词之前或之后。如:Hedoesnottalkloudlyorlaughloudlyinpublic.他不当众大声谈笑。 【篇二:Unit2】 https://www.doczj.com/doc/ee16094089.html,edtodosth.过去常常做某事 否定形式:didn’tusetodosth./usednottodosth. 如:Heusedtoplayfootballafterschool.放学后他过去常常踢足球。 Didheusetoplayfootball?Yes,Idid.No,Ididn’t.

新东方考研英语阅读笔记

新东方考研英语辅导笔记 阅读理解部分 一、阅读文章 1.来源:西方的报刊杂志 2.文体: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应用文 3.历年考题:多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 4.大纲 5. 时间分配: 难度系数40%至50%,平均每篇17-18分钟,其中解题用10分钟(每题2分钟),把时间充分用到解题上,文章读出大概,题目仔细推敲 6. key word: ①Close reading, ②阅读四步走③48精读击破法 ① Close reading: 第一、精读要达到:首先,分析文章,对题目中的四个选项要做分析。正确的选项要做分析,错误的选项也要做分析。其次,把文章中的单词要背会、要全部熟悉掌握。长句子要摘取下来背诵,翻译。对于重点文章,有时需要背诵全文。 第二、如何精读48篇文章:首先是单词量;其次是难句;最后是解题思路。 第三、对于文章则可以多角度的读,题目也可以多角度的分析。 ②48精读击破法复习方式:以点代面,切忌题海战术! 第一、精度的角度。首先是单词量;其次是对阅读中的长句、难句进行分析;最后要对题目进行分析。 第二、泛读的目的。第一是增强背景知识;第二是锻炼抓住文章中心的能力。 第三、建议要读以下三本杂志:Time, Newsweek, Economist. 二、阅读四步走:(宏观与微观的结合) 1.扫描题干,划出关键词(不要看选项) 结合题干,可以把握文章的脉络,以便有目的性的阅读文章。 2.通读全文,抓住中心(7、8分钟) 1) 通读全文。要点:①首段②其他各段的段首段尾句和转折处(各个题目往往出现正确答案,英文逻辑性强,重点放开头结尾 2) 抓住中心。阅读后,用一分半中时间思考①文章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②文章中有无提到核心概念?③作者大致态度是什么? 3.仔细审题返回原文(审题,题干中蕴含陷阱或不细心,影响答题方向) 定位原则:1) 通常是由题干出发,寻找关键信息。大写字母,地名,时间,数字等。 2) 自然段定位原则:出题顺序与行文的顺序是大体一致的。目的都是缩小范围。4.重叠选项,得出答案。重叠原文à即对照原文。必须要返回原文,对照选项,排除确定。

《寓言四则》《狼》《诫子书》知识点及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寓言四则》《狼》《诫子书》知识点及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寓言四则》 1、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3、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4、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如青蛙的肚皮、驴与愚蠢的狼、怯懦的蝙蝠、狼和小羊、贪婪的狗、愚蠢的乌鸦等。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寓意:爱慕虚荣、盲目自大的人反而不被别人重视。

《蚊子和狮子》寓意:骄兵必败,不要取得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要谦虚谨慎。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全书共分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氏春秋》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兼收儒、墨、法、兵、农、纵横和阴阳各先秦诸子百家言论,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称之为《吕氏春秋》。 《穿井得一人》寓意:不要道听途说,要通过调查研究,自己判断事情的真伪,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能以讹传讹。 《列子》,相传战国郑国人列御寇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儿童辩日》、《歧路亡羊》、《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杞人忧天》寓意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的瞎担心。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杞人忧天》翻译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为什么还担心天回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果真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bpokzbn考研英语新东方李玉技完型填空笔记

Time will pierce the surface or youth, will be on the beauty of the ditch dug a shallow groove ; Jane will eat rare!A born beauty, anything to escape his sickle sweep .-- Shakespeare 两大原则,力保四分 第一:红花绿叶原则 每次出现,每次都选的单词为红花词。每次出现,每次都不选的词为绿叶词。 红花词(按排名):however,also,yet,while,because(一定背着,很重要) 绿叶词:是见到后不选的词:排名第一的是:since,而且谁跟since谁倒霉,since家族都不选,同义词:eversince,nowthat一次都没选过。 还有绿叶词:what,它是著名的说和关系词,不选。What不能跟在名词后,就不能引导定语从句和同谓语从句。而定语和同谓语是考试的大热门。所以它是个绿叶词。 还有两拨绿叶词,一个是涉及到虚拟语气的词。而在考研的历年考题中却出现得很少,是因为考研完型填空选材因素,完型填空都选于比较严肃的话题,而虚拟语气不能适应严肃的场景,故出现得很少。 排第一的是:If only;要想了解这个词,还有only if ,only if就是if;但if only却不是only,only if既不是红花也不是绿叶。 If only用英文来解释的话,相当于I wish,相当于要是,只要,要是什么什么多好呀。 If only的用法,它的后面跟从句,从句的时态,如果与过去的情况相反,从句用过去完成时。如果与现在情况相反,从句用一般过去时。如果从句与将来的情况相反,从句用过去将来时,用would/could+动词原形。 If only或者I wish后面跟句子,它后面的句子都是过去时态,这也是是否选此词的依据。如果不是过去时,直接排除! 例44 its economy continues to recover, 44.[A] Even though [B] Now that [C] If only [D] Provided that 所以不选C A variety of activities should be organized 35 participants can remain active as long as they want and then go on to 36 else without feeling guilty and without letting the other participants 37 . 35. [A] if only [B] now that [C] so that [D] even if 所以不选 还有in case,它等于lest,是唯恐,以免,万一。它也是涉及到虚拟语气的词。表条件关系。通常情况下in case后面加句子,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名词,in case of. The resulting discontent may in 32 lead more youths into criminal behavior. 32. [A] case [B] short [C] turn [D] essence 因为in case后面不是句子,所以不选它。 下面是最后一组绿叶词,几个表关于的词 第二原则:概率原则 研究这么多年,完型填空中a/b/c/d各有多少个。分别是4到6个之间,所以全蒙的话,能得2.5分,四舍五入,就是3分,加红花绿叶,就是4分! 总结: 1、A,B,C,D个数在4到5个之间,5个是主流 2、完型中A最多,B最少,所以蒙的话,最好蒙A,别蒙B 把AS弄懂,选和不选,7比3 3、没有连续三个答案都一样的情况,连续两个都一样的答案是有的,连续两个答案都一样的概率为0到3个,相邻答案彼此都不一样的概率为17个到20个。比如,第6题确定是A,而且第7题我感觉是AC,则选C 4、在连续5个答案中,至少要出现3个不同的字母 4分到7分技巧 一、同义原则 同义原则就是关于同义词辨析的题。同义词辨析是完型填空的重点和难点。

人教版初二上册英语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初二上册英语知识点总结归纳 导读:本文人教版初二上册英语知识点总结归纳,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想学好英语上课要多做笔记,认真听,跟上老师的节奏,把该背 的单词背熟,语法记牢。为大家归纳整理了人教版初二上册英语语法、短语和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复习有帮助。 八年级(初二)上册英语语法、短语和知识点总结归纳 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本单元的话题:谈论假期活动内容,复习一般过去时。 本单元的语法:1.复习一般过去时;2.学习不定代词和不定副词的用法。 2.不定代词和不定副词的用法: (1)左边的some 、any 、every 、no 与右边的body 、one 、thing 构成不定代词,some 、any 、every 、no 与右边的疑问副词where 构成不定副词; (2)一般情况下以some 开头的不定代词和不定副词用于肯定句,以any 开头的不定代词和不定副词用于否定句、疑问句;以no 开头的不定代词和不定副词表示否定含义(no one 为两个单词); (3)不定代词或不定副词和形容词连用时,形容词放在后面。 He has something important to do. 他有重要的事情要做。(肯定句用something ,形容词important 放后)

Did you buy anything special? ( 一般疑问句用anything ,形容词special 放后) Did you go anywhere interesting last month? 上个月你去令 ? 人感兴趣的地方了吗 (一般疑问句用不定副词anywhere ,形容词interesting 放后) (4)不定代词和不定副词做主语时,后面的动词用单数形式。Everone is here today. 今天每个人都在这里。 : 本单元的短语和知识点 3. go on vacation 去度假go to the mountains 上山/进山 4.stay at home 呆在家go to the beach 去海滩v isit museums 参观博物馆go to summer camp 去参观夏令营3. study for tests 为考试而学习备考go out 出去 4. quite a few 相当多,不少(后跟可数名词复数)take photos 照相most of the time 大部分时间 5.buy sth for sb = buy sb sth 6. taste good. 尝起来很好 为某人买某物 taste( 尝起来)、look( 看起来)、sound( 听起来)为感官动词,后跟形容词 7.have a good\great\fun time 过得高兴,玩得愉快(=enjoy oneself) 8. go shopping 去购物9. nothing ?but+ 动词原形:除了??之外什么都没有 He had nothing to do at home but read yesterday. 昨天他在家除了读书无事可做。

新东方新概念第三册笔记第8课.doc

L08-01 begin 12’11” §Lesson 8 A famous monastery 著名的修道院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生词和短语 ◆monastery n. 寺院,修道院 ◆St. Bernard 圣伯纳德 ◆pass n. 关隘 ◆watchdog n. 看门狗 ◆rashly adj. 莽撞地,冒失地 ◆enclosure n. 围场,圈地 ◆monk n. 和尚,僧侣 ◆privacy n. 清静,隐居 ◆skier n. 滑雪者 ◆Easter n. 复活节 ★monastery n. 寺院,修道院 abbot:修道院院长 convent nun:修女 abbess:女修道院院长 ★St. Bernard 圣伯纳德 ★pass n. 关隘 ★watchdog n. 看门狗 ★rashly adj. 莽撞地,冒失地 boldly adv. ★enclosure n. 围场,圈地 ★monk n. 和尚,僧侣 ★privacy n. 清静,隐居 ★skier n. 滑雪者 ★Easter n. 复活节 at Easter, at Christmas, at Thanksgiving 【Text】 §Lesson 8 A famous monastery 著名的修道院 What are the St. Bernard dogs used for? The Great St Bernard Pass connects Switzerland to Italy. At 247o metres, it is the highest mountain pass in Europe. The famous monastery of St Bernard, which was founded in the eleventh century, lies about a mile away. For hundreds of years, St Bernard dogs have saved the lives of travellers crossing the dangerous Pass. These friendly dogs, which were first brought from Asia, were used as watch-dogs even in Roman times. Now that a tunnel has been built through the mountains, the Pass is less dangerous, but each year, the dogs are still sent out into the snow whenever a traveller is in difficulty. Despite the new tunnel, there are still a few people who rashly attempt to cross the Pass on foot During the summer months, the monastery is very busy,for it is visited by thousands of people who cross the Pass in cars, As there are so many people about, the dogs have to be kept in a special enclosure. In winter, however, life at the monastery is quite different. The temperature drops to –30○and very few people attempt to cross the Pass. The monks Prefer winter to summer for they have more privacy. The dogs have greater freedom, too,for they are allowed to wander outside their enclosure. The only regular visitors to the monastery in winter are parties of skiers who go there at Christmas and Easter. These young people, who love the peace of the mountains, always receive a warm welcome at St. Bernard's monastery. 【课文讲解】 connects / Join Switzerland to Italy / link Switzerland with Italy connect …with:把…与某事联系在一起 I can’t connect the picture with my friend Mary. Are you connected with the government? be connected with 与…有联系 at 2,473 metres:介词短语修饰全句用于句首表示原因、条件或状态 At the age of 25, he is able. At one point 65 metres, he is a little short. 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最大的区别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是对主句或主句中所出现的某个名词的补充说明和解释,去掉对主句影响不大 限制性定语从句是主句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Mr Smith was a famous person in American history. Mr Smith, who died on July 17th at 84, was a famous person in American history. There were very few passengers, who escaped without serious injury. There were very few passengers who escaped without serious injury.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知识点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知识点 作品启示这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对于传言应开动脑筋思考,仔细辨别,不能轻信谣言,否则就会闹出以讹传讹,三人成虎的笑话,使事情的真相被传得面目全非。所有的流言都不可信,只有实际才是真理。 作者简介吕不韦(?~约前235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人。原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秦昭王四年(前267年),太子去世了。到了昭王四二年(前265年),把他的第二个儿子安国君立为太子。而安国君有二多个儿子。安国君有个非常宠爱的妃子,立她正夫人,称之为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安国君有个排行居中的儿子名叫异人(后改名子楚),异人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宠爱。异人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秦国多次攻打赵国,赵国对子楚也不以礼相待。子楚是秦王庶出的孙子,在赵国当人质,他乘的车马和日常的财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吕不韦到邯郸去做生意,见到子楚后非常喜欢,说:“异人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囤积居奇。以待高价售出”(成语“奇货可居”的出典)。于是他就前去拜访异人,对他游说道:“我能光大你的门庭。”异人笑着说:“你姑

且先光大自己的门庭,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吧!”吕不韦说:“你不懂啊,我的门庭要等待你的门庭光大了才能光大。”异人心知吕不韦所言之意,就拉他坐在一起深谈。吕不韦说:“秦王已经老了,安国君被立为太子。我私下听说安国君非常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能够选立太子的只有华阳夫人一个。现在你的兄弟有二多人,你又排行中间,不受秦王宠幸,长期被留在诸侯国当人质,即使是秦王死去,安国君继位为王,你也不要指望同你长兄和早晚都在秦王身边的其他兄弟们争太子之位啦。”异人说:“是这样,但该怎么办呢?”吕不韦说:“你很贫窘,又客居在此,也拿不出什么来献给亲长,结交宾客。我吕不韦虽然不富有,但愿意拿出千金来为你西去秦国游说,侍奉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让他们立你为太子。”异人于是叩头拜谢道:“如果实现了您的计划,我愿意分秦国的土地和您共享。”吕不韦于是拿出五百金送给子楚,作为日常生活和交结宾客之用;又拿出五百金买珍奇玩物,自己带着西去秦国游说,先拜见华阳夫人的姐姐,把带来的东西统统献给华阳夫人。顺便谈及异人聪明贤能,所结交的诸侯宾客,遍及天下,常常说“我异人把夫人看成天一般,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和夫人”。夫人非常高兴。吕不韦乘机又让华阳夫人姐姐劝说华阳夫人道:“我听说用美色来侍奉别人的,一旦色衰,宠爱也就随之减少。现在夫人您侍奉太子,甚被宠爱,却没有儿子,不趁这时早一点在太子的儿子中结交一个有才能而孝顺的人,立他为继承人而又像亲生儿子一样对待

高中英语知识归纳笔记

高中英语知识归纳笔记 高中英语知识归纳 一.重点短语 1.face the music 面对命运对你的不公平 2.absorb…into 吸收,理解接受,吞并 be absorbed in全神贯注于, 专心致志于 be lost in thought想得出神沉思于… be engaged in 从事于…忙于 be concentrated on 集中注意力… 3.make a suggestion give an advice make the investigation 4.look into 调查看浏览 5.slow down 减缓 6.relate to 有关涉及 7.link to 有关联系 8.die out 灭绝;die of 死于;die from死于 9.his career came to an end. 他的事业结束了。 10.develop a severe illness 染上很严重的疾病 高中英语知识要点 1. on holiday 在度假,在休假中 When I was on holiday, I visited my uncle. 我在度假的时候去看望了叔叔。 2. travel agency旅行社 =travel bureau 3. take off 1)脱下(衣服等), 解(除)掉 He took off his wet shoes.他脱下了湿鞋子。 2)(飞机)起飞

The plane took off on time. It was a smooth take-off.飞机准时起飞。起飞非常顺利。 3)匆匆离开 The six men got into the car and took off for the park.这六个人上了车,匆匆离开去公园。 4. go wrong v. 走错路, 误入岐途, (机器等)发生故障 5. in all adv. 总共 6. stay away v.外出 7. look up 查询(如宾语为代词,则代词放中间) Look up the word in the dictionary.在字典里查单词。 相关词组:look for 寻找;look after照顾,照料; look forward to期待;look into调查; look on旁观;look out注意;look out for注意,留心,提防;look over翻阅,查看,检查;look around环视;look through翻阅,查看。 8. run after追逐,追求 If you run after two hares, you will catch neither.同时追两只兔子,你一只也抓不到。 9. on the air广播 We will be on the air in five minutes.我们五分钟以后开始广播。 This programme comes on the air at the same time every day.这个节目每天在同一时间播出。 高中英语语法知识点 一、主语 主语是句子陈述的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表示句子说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什么东西”、“什么地方”等等。 名词、代词、数词、动名词、To do不定式、一个句子都可以做主语。 二、谓语 谓语是对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陈述或说明,指出“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 谓语动词的位置一般在主语之后。 三、宾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