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下语第八单元23 会走路的树第二课时

二下语第八单元23 会走路的树第二课时

二下语第八单元23  会走路的树第二课时
二下语第八单元23  会走路的树第二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二单元unit2知识点

Unit 2 What should I do? 一丶重点短语 1.argue v.争论;争吵 argue with sb.与某人吵架 I argued with my best friend.我和我的好朋友吵架了。2.① either adv.(用于否定句)也 He doesn’t have any money, and I don’t, either.他没有钱,我也没有。 I can’t play chess. She can’t, either.我不会下国际象棋,她也不会。 ② too 也(用于肯定或疑问句) I’m a teacher.He is a teacher, too.我是老师,他也是老师。 3.ask (sb.)for sth.向某人寻求某物;要…… Don't ask for food every day.Go and find some work.别天天要饭,找点儿工作做。 I don’t think you should ask your parents for some money.我想你不应向父母要钱。 4.the same as... 与……相同(注意前后两个比较对象的属性保持一致)

The clothes are the same as my friends'.这些衣服与我朋友的一样。 Tom is the same age as Anna.= Tom is as old as Anna.汤姆和安娜一样大。 Her backpack is the same as mine. 她的背包与我的一样。 5.except 除……以外;(不包括……在内) My class has been invited except me.除我以外,我的同学都被邀请了。 All the students went to the park except him.除了他之外,全体同学都去过公园了。 They all traveled America except her. 除了她以外,所有的学生都去美国旅行过。 注意区别:besides 除……以外,还有...(包括在内)We all went there besides him.除他去以外,我们也都去了。 (= He went there.We went there, too.) 他也去了,我们也去了!/大家都去了! There are five more visitors besides me.除了我之外还有5名访客(加上我是6个) 6.wrong adj.错误的;有毛病的;不合适的

会走路的树

25会走路的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学习,明白“会走路的树”到底指的是什么。 3.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并能正确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明白“会走路的树”到底指的是什么。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 1.板书课题:会走路的树。 2.看着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 (1)树怎么会走路呢? (2)这到底是一棵什么样的树呢? 3.老师也和你们一样好奇,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趣味识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圈出课文生字词,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4.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 早zǎo晨chen坐zuò下xià陪péi着zhe跟ɡēn着zhe鹿lù角jiǎo特tè别bié提tí起qǐ驯xùn鹿lù大dà概ɡài 5.请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其他学生跟读。 6.指导书写。 (1)出示“会写生字”,学生拼读生字。 (2)重点指导“晨、跟、提”等生字。 晨:上边是“日”(日字头),下边是“辰”。 跟:左右结构,右边的“艮”要写宽一点。 提:加一加,扌+是=提,用手提。 三、游戏巩固,牢记生字词 教师引导学生做“找大树”的游戏。(几个带有课文生字词的学生代表大树,指名学生代表小鸟。只有读准大树上的字音,小鸟才能落在树上。) 四、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

(1)“会走路的树”指的是什么? (2)小驯鹿见到小鸟为什么会激动? 2.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师小结:本文讲述了小鸟和驯鹿一家由初识到熟悉的过程,展现了动物之间纯真的友谊。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旧知回顾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生甲:小鸟和小驯鹿的纯真的、深厚的友谊。 生乙:驯鹿对小鸟的关心和帮助。 生丙:小鸟和小驯鹿交往非常的快乐。 ……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体会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好不好? 二、合作探究,重点学习 1.课件出示探究的问题: (1)“会走路的树”指的是什么?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文中哪些词语描写了驯鹿的特点以及小鸟对“会走路的树”的赞美? (4)理解“好奇”“告别”“大概”“激动”等词语。 2.分小组学习、讨论。 3.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问题。小组交流意见。 4.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教师汇总: (1)“会走路的树”指的是驯鹿。 (2)课文主要讲的是关于小鸟和小驯鹿一家纯真的友谊的事。 (3)围绕“美丽”“金色”“特别好看”等词语进行体会。 5.想象一下,小鸟和驯鹿见面后会发生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生甲:驯鹿见到小鸟,一定会非常高兴,他一定热情地招待小鸟并说着以前的事。 生乙:小鸟这次回来,一定是想在这里安家,他把这个决定告诉了驯鹿。 ……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鸟和驯鹿之间的深厚情谊。再联系实际说说,在生活中你们都有哪些好朋友呢?能和我们讲讲你们之间的故事吗? 三、精读悟情,拓展实践 1.指名读一读小鸟和驯鹿之间的对话,了解他们相识的经过,并演一演。 2.你喜欢这棵“会走路的树”吗?为什么? 3.尝试续编这个故事。 (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 [教学板书] 会走路的树小鸟与“小树”相识小鸟想坐一坐

2019年新部编版第八课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第二课时)

8.卖火柴的小女孩(精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 3.联系实际生活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了解课文虚实结合及对比写法。 4.关注小女孩的命运,同情弱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处境艰难的小女孩遭到男孩的欺负和戏弄,表现出社会的冷漠。)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用它当摇篮。 ①“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一句交代了什么?(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板书:天又黑又冷,下着雪) ②“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一句又交代了什么?(交代故事发生的特定时间。)(板书:大年夜) ③“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ɡuāi)巧的小女孩,赤(chì)着脚在街上走着。”“乖巧”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女孩的惹人怜爱。)“赤着脚”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女孩家里很穷。)(板书:赤着脚) ④你从“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用它当摇篮。”一段描写中了解到什么?(处境艰难的小女孩遭到男孩的欺负和戏弄,表现出社会的冷漠。)(2)课件出示: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外貌描写)她的旧(jiù)围裙里兜(dōu)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写小女孩在又冷又黑的大年夜卖火柴,却一根也没有卖出去。) ①“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是对小女孩的什么描写?(外貌描写) ②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写小女孩在又冷又黑的大年夜卖火柴,却一根也没有卖出去。) (3)课件出示: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è),哆(duō)哆嗦(suō)嗦地向前走。(说明小女孩冷和饿的程度,为小女孩的死埋下伏笔。)雪花落在她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juǎn)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外貌描写)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é)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①“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è),哆(duō)哆嗦(suō)嗦地向前走。”“哆哆嗦嗦”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女孩冷和饿的程度,为小女孩的死埋下伏笔。)(板书:又冷又饿) ②“雪花落在她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juǎn)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是对小女孩的什么描写?(外貌描写) ③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写小女孩又冷又饿,顾不上欣赏自己的美丽,而一心只想着食物的美味。) ④品析:为什么小女孩没有注意到自己的美丽的金发,却忘不了大年夜?(她没有注意自己美丽的金发,是因为此刻她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无暇顾及这些;她忘不了大年夜是因为她对美味的食物和幸福的生活的渴望。这样的对比描写突出了小女孩生活的悲惨,使文章更具震撼力。)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第二单元检测 一. 单项选择 1.___________exciting news! A. What B. What an C. How D. How an 2. Do you know _________there will be a soccer match on CCTV5 tonight? A. that B. if C. where D. when 3. She wondered ________I liked best about Mid-Autumn Festival? A. that B. whether C. if D. what 4. Chang’e refused _________the magic medicine to Feng Meng. A. to give B. gave C. giving D. give 5. —It’s dangerous to swim in this river. — Yes, you are right. The government has people not to swim in it. A. trained B. warned C. led D. encouraged 6. .I’ve five pounds because I ate too much meat. A.put up B.put off C.put away D.put on 7. — Linda, do Chinese people celebrate Easter Day? — No.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ve celebrated festival. A. the; the B. the; a C. /; the D. /; a Day?— I played a trick my friends. 8. — What did you do on April Fool’s A. on B. to C. with D. at 9. —Do you know if Jimmy to the party? —I am not sure. But if he , I will give him a big surprise. A. comes; will come B. will come; will come C. comes; comes D. will come; comes 10 —Why do you call these cakes mooncakes? —Can’t you see? They are in the of the moon. A. size B. shape C. weight D. taste 11. —we have! There is dragon dance in the park. —Sounds great. We can’t miss it. A. What good luck B. How good luck C. What a good luck D. How a good luck 12. Jenny keeps two pets. One is a dog, _________is a rabbit. A. another B. an other C. the other D. other 13. Chang’e refused _________the magic medicine to Feng Meng. A. to give B. gave C. giving D. give 14. ---He dressed up ________a ghost last night. How scary! ---Take it easy! He just played a trick ________us. A. in, on B. in, in C. as, on D. as, in 15. — Can we visit Hong Kong this summer holiday? — I wonder it is the best time to go there. A. if B. when C. what D. how .16 — I am going back to America for Thanksgiving Day.

三年级上册英语第二单元第二课时教案

三年级上册英语第二单元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Unit2 Let’s learn Let’s do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怎样用英语表达事物的颜色,掌握相关的单词:red 、yellow、green、blue 、black. .brown white orange和句型What colour is it ? It is…I see…并能综合运用新、旧知识组织对话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水平,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与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 创设语言情景,使学生正确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表达事物的颜色。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体验和参与,主动来学习事物的颜色。 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孩子年龄小,生性好动、活泼,喜欢直观形象的思维,对游戏、竞赛、画画特别感兴趣。学生学英语时间短,对知识掌握不是太理想,课堂上要以表扬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说,积极做,努力唱。 教具准备:课件. 单词卡片. 颜色卡纸。 学具准备:彩色蜡笔。 教学步骤: Step 1 Warm- up 1) Sing songs : “Hello’’and“A B C song” 2)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Nice to meet you . Ss: Nice to meet you , too. 分别与个别学生对话:Hello!\What is your name ?\How are you ? Step 2 Introduce T: Today, we learn Unit2 Colours 教师板书课题。 Step 3 Presentation 1、利用课件Learn the new words : red yellow blue green . black. .brown white orange. T;Look at screen . What’s this? S:It”an apple.T:What colour is it? S:Red.(师教读:Red 并写在四线三格里) 2 .用同样的方法教学yellow blue green . black. .brown white orange. 3.反复教读8个颜色单词 4. 利用课件操练句型I see…(1)课件出示红色铅笔,T:what can you see? S:I see pencil. T:What colour is it? S:Red T:Read after me. I see red pencil. 5. 用同样的方法教学I see yellow pen 和I see green ruler.l 6.讲解I see含义..练习用I see…说五个句子. 当通过操练,学生对八种颜色初步掌握的同时,引出句子I see ….遵循了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习起来就很容易。 Step 4 Practice 1、完成Let’s do 2、教师说一个颜色,让学生找一找教室中含有此颜色的物品。包括物品和学生的服装。 3、用red yellow blue green . black. .brown white orange. 的单词卡片和颜色卡片再次复习单词。学生适当跟读这一开放式教学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反应能力,还对前一步骤的单词、句子进行了巩固。游戏过程中多鼓励、表扬,这种形成性评价,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为以后的活动增强了参与意识。 在进行颜色的巩固时,利用单词卡片和颜色卡片,提高了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学生的兴致极高。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又极大的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 这一游戏主要检查学生熟练分辨颜色单词能力,把听力训练与智能发展相结合,把单调的词汇操练游戏化、兴趣化。本环节能把所学知识进行整合,通过师生互动,把两个句型合成对话形式,为下一步的生生互动做铺垫。

《会走路的树》

《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时不同语气,体会角色的思想感情。 2. 培养学生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到动物之间那和谐、融洽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字词,感受小鸟与驯鹿之间的快乐与和谐,从而产生喜欢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会走路的树,齐读课题。 2、(点击)小朋友,春姑娘已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世界的一切都变得那么美好!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故事,就是从一个美好的早晨开始的。瞧,阳光明媚,草木茂盛,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鸟,正好奇地东张西望呢!他看到了什么呢?请小朋友打开课本到128页,自己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出示:春天的早晨,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 (1)师范读,谁来读这句话? (2)你觉得这棵小树长得美吗?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 (3)请你来读一读这个词语。(金色很美,金色真美,金色真亮,金色呀特别美)(4)请你把这句话连起来读一读。(小树是金色的,多美呀!) (5)我们一起来读。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的吗? 3、小鸟和我们小朋友的心情是一样的,它好奇地问——你能让我到你身上坐一坐吗?(引读) 4、谁也来好奇的问一问?(我可从没见过这样的树,的确太奇怪了。真想去坐一坐。) 5、小鸟们,一起好奇地问一问。 6、那小鸟的愿望实现了吗?(学生回答)小树是怎么回答小鸟的? 出示“当然可以,来吧!” (1)个别读。 (2)小树不但没有拒绝这只小鸟,而且还一下子就答应了小鸟的要求,你觉得小树对小鸟怎么样? (3)对呀,第一次见面小树就把小鸟当作了——朋友(板书)这就叫一见如故。 (4)谁愿意也来做一做友好的小树。(小树回答得多干脆呀!小树对小鸟可友好了!多热情的小树呀!真是棵豪爽热情的小树!) (5)让我们一起爽快地答应小鸟吧!一起读! 7、小树把小鸟当作了朋友,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写出了这棵小树对小鸟非常友好呢?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教案第二课时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教案 金跃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页的例题2及“练习二十四”第3、4题。 课时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重点、难点: 1.探索简单事物的组合规律= 2.理解排列和组合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回顾方法 有3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组成两位数,一共能组成几个? 问题:你都知道了什么? 追问:“其中2个”是什么意思?“求和”指的是什么?“得数有几种可能”是什么意思? 今天我们来学习不受位置影响的方式——‘组合”。(板书:组合)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三个数的组合:5、7、9 出示教材例题2。 有3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求和,得数有几种? (1)要求:同桌两人互相合作,一人摆数卡,一人负责记录。比一比哪个小组得到的和最多,方法最好。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 (2)汇报自己组的方法和结果预设。 有两种组合方法:列表组合法和连线组合法。如果学生没有说出其中一种,那么老师可以说:老师这里有一种方法,你们想听一听吗?(师阐述另一种方法)你认为这种方法怎么样? (3)评议方法。 大家采用各种方法都得到了3种和。真了不起啊!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指名学生说。 2.比较“排列”与“组合”的不同。老师现在有一个疑问,摆数字卡片时用3个数字可以摆出6个两位数,求和时3个数却只能求出3种和,这是怎么回事?小结:摆数与顺序有关,摆数交换位置,就变成另一个数了,求和与顺序无关,位置换一下求和的还是这两个数,只能算一次。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打乒乓球。 刚才同学们在数字乐园里学得很认真,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去活动乐园里走一走,看场乒乓球赛。看完乒乓球赛,老师想请同学们帮个忙。 (1)想一想。 每两个人打一场比赛,那么三个人至少要打几场呢?分别是谁与谁比的?(2)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小结:这个问题其实就是组合问题。 2.搭配衣服。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教学文稿

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资料 Uni t 2 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短语整理 ?clean up 打扫(或清除)干净?cheer up (使)变得更高兴; 振奋起来 ?give out 分发;散发 ?come up with 想出;提出(主意、计划、回答等) ?put off 推迟 ?hand out 分发 ?call up 打电话给(某人);征召 ?used to 曾经……;过去……?care for 照顾;非常喜欢 ?try out 参加……选拔;试用?fix up 修理;装饰 ?give away 赠送;捐赠 ?take after (外貌或行为)像?set up 建起;设立 ?make a difference 影响;有作用?put up 张贴 ?help out with sth帮忙解决?make plans 制定计划 用法讲解 ?clean up 打扫(或清除)干净 o You will need to clean up the classroom. o短语动词 o动词 + up ?cheer up (使)变得更高兴;振奋起来 ?call up 打电话给(某人);征召 ?fix up 修理;装饰 ?set up 建起;设立 ?put up 张贴 ?give out 分发;散发 o分发:Some people are giving out leaflets at the school gate. = hand out 分发

o发出,放出(热、光等):The radiator gives out a lot of heat. o give away 赠送;捐赠:We can give away these books. o give in 认输,屈服:OK, I give in.(后面不+宾语) o give off 发出(气体,热量,气味等):give off gases o give up 放弃:You should never give up. ?come up with 想出;提出(主意、计划、回答等) o He came up with a good idea. ?put off 推迟 o The meeting is put off. o put up 张贴:He put up this picture on the wall. ?hand out 分发 o hand out the prizes o hand in 上交(作业等):please hand in your paper. ?call up 打电话给(某人);征召 o I will call you up. ?used to 曾经……;过去…… o This used to be our playground. ?care for 照顾;非常喜欢 o照顾:She wants to care for people. o喜欢:They don’t care for people like that. ?try out 参加……选拔;试用 o He will try out for the basketball team. o She wants to try out her new shoes. o动词 + out ?give out 分发;散发 ?hand out 分发 ?help out 帮忙解决 ?fix up 修理;装饰 o They have fixed up the house. 他们装修好了房子。 ?take after (外貌或行为)像

会走路的树

《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 --教师:胡春艳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谈话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树吗?你见过的大树是什么样子的? 生:粗壮的树干,茂密的树叶,高大而挺拔,落叶松和常绿松等。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么多大树的知识,看来你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那么,你见过会走路的树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会走路的树》。 出示课题,生齐板书,齐读课题。 师:会走路的树是谁呢?课文中还有谁?文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师:就让我们在文中解决问题,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出示目标。 二.学习新课,明确目标(生齐读) 1.我要认识“陪、常、激、跟”等9个生字以及它们组成的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要明白故事其中的道理。 三.自主检查,初步感知 师: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1.我能大声地认读生字新词: 走路好奇陪伴经常有趣 停下明显特别激动 生:请一小组内开火车轮流朗读词语,全班跟读。 师:点评,本组学生声音洪亮,整齐流利,发音准确,加分。 2.朗读课文: 要求: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这篇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 生:9个。 小组展示:每组小组长轮流朗读课文。 生:有感情地展示。 生:质疑,点评。 师:表扬,激励,朗读和质疑加分。 (小组内评价:我给我们组---评价,---我为你评价---- 为其他组评价:---我为你评价。)

3.课文主要内容: 春天的(),一只小鸟看见了一棵会()的树,感到非常()。后来,这棵树()小鸟看见了许多()的东西。 师:请全班同学一起填一填。 生:填空。 师:这真是一篇有趣的故事呀!下面我们对课文进行自主探究。 四.梳理问题,自主探究 1.出示自学提示: (1)“会走路的树”天天来陪着小鸟。他们去了哪些地方?看见了什么有趣的东西? (自由读,边读,边想。) (2)小驯鹿带着小鸟回到家以后的情景是什么样的? (请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2.小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7分钟,小组交流3分钟) 前7分钟不打扰学生,时间到提示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已到,下面是组内交流,开始。 3.教师巡回指导。 (读提示,请发挥你的想象,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当好朋友们来到我们家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说,怎么做,如何招待客人呢?) (生默读课文,讨论课文) 五.汇报点拨,朗读感悟 师:讨论的怎么样?让我们回答问题。 1、解决自学问题1: 生:小鸟跟着“会走路的树”来到草原,看见了许多羊群。 小鸟跟着“会走路的树”来到……,看见了…… 师:同学们都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出他们去过的地方,你们说得真好! 2.创设情境,指导朗读。(看课文第一部分1--4自然段。) ①(音乐渲染)春天的早晨,一颗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 板书:简笔画“小树” 师:走来走去说明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树”? 生:非常勤快的“小树”。 ②(课件)照样子,说词语: 例走来走去 写游来游去跳来跳去跑来跑去 师:小鸟看见了这棵走来走去的“小树”,心情怎么样? 生:好奇。

初二政治第八课(第二课时)

初二政治第八课(第二课时) 第2课时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设计:张翔审核:周灿军余艳执教: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能够主动为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局面贡献力量。 2、能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3、了解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具体做法。懂得如何捍卫国家利益;懂得如何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学习重点: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学习难点:如何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法指导:1、自学要求:自学课本91——94页,独立思考以下4个问题,做好勾画; 2、展学要求:身体立直,表达清晰,声音洪亮,个人展学后邀请其他同学补充或质疑。 1、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2、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3、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4、如何捍卫国家利益? 【二】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一〕自学要求:自学课本91——94页并联系生活中相关现象,独立思考问题 〔二〕互学要求:组长主持有序交流,最后组长归纳组员想法并督促组员整理笔记举手展示。

〔三〕展学要求:小组上台展示,身体立直,表达清晰,声音洪亮,观点合理,依据充分。4号优先发言,2号、3号补充,每位组员展学后邀请其他同学补充或质疑最后1号总结并邀请其他同学对本组展学进行点评。 主问题一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利益? 主问题二生活中,有的人以爱国为由,拉横幅围堵外资企业,砸某国汽车甚至打伤车主,在网上联名抵制某一国的商品,对此你的看法? 【三】习题演练 1、〝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该表现在漂亮的话上,而应该表现在为祖国谋利益、为人民谋幸福的行动上。〞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爱国需要无私的奉献精神 爱国要从小立下爱国之志 要心怀爱国之情,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2、南沙环境恶劣,对守礁的官兵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而海军气象工程师李文波却坚守南沙岛礁20年。他说:〝只要我们在南沙坚守下去,我们的南沙主权就不会丢,这就是我在南沙长期坚守的动力来源。〞李文波的事迹启示我们〔〕 ①.要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②.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③.要有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义务 ④.维护国家利益,必须牺牲个人利益 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3、〝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其中,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赛。那么在与外国人交往中我们应做到〔 〕 ①.以国家利益为重,坚决捍卫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②.对损害国家利益的事,听之任之,视而不见

人教版八下道法第二单元提纲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提纲 第三课:公民权利(公民基本权利+依法行使权利) 一、公民基本权利 1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上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政治权利和自由】☆ (1)内容: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2)意义:我国公民依法行使这些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注:在我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三个条件:①是我国公民②年满18周岁③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2)政治自由: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监督权: ☆ (1)表现:①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②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注:监督权的对象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分为上面两种情况) (2)行使监督权的注意事项: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要依法行使)。 (3)意义: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身自由】☆ (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2)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1)我国宪法对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规定:①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②禁止非法拘禁或以其它方式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③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2)人格尊严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公民的人格尊严权的内容: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3)住宅不受侵犯和通信自由和通讯秘密受法律保护的宪法规定。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1)财产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注:财产权又叫财产所有权,可分为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 2)劳动权: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3)物质帮助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医疗卫生事业。 4)受教育权: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注:受教育权和劳动权,这两种权利,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育地位(或作用):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我国为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制定的保障政策: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5)文化权利: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的自由、文学艺术创作的自由、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6)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总结】 (1)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教案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he lesson plan for the second class of the second grade mathematic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例2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 1、根据《标准》提出的“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要求,在加法的教学中按照先估算,再计算的顺序,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并结合例2,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2、能进行三位数的加法,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学情分析 1、本节内容涉及到两次进位及三位数之间的加法,这些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独立计算、口算、估算等方式来对这些内容进行重点教学。 2、本班学困生多,在学习时,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和学习计算方法;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讨论和交流。 3、通过对加法计算的教学,使学生养成谨慎仔细的办事态度;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计算是学生学习的障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3、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1、列竖式计算: 59+77 85+68 59+89 问: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吗? 2、口算: 600+800+900+100+1000+100 3、估算: 599+800+900+101+989+112 问:不用笔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吗?你是怎么想的? 二、学习新课 1、估算

第三单元 第八课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 A.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 B.通过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C.维护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D.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民族融合 答案 C 解析维护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C正确;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现实情况,排除A;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个内容,但不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排除B;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之间总会有差别,D错误。选C。 2.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权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D.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答案 A 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权,A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而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B 错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不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C错误;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而不是居住的地方,D错误。选A。 3.全国扶贫援藏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了“十三五”扶贫援藏工作,并与西藏各地市受援方签署扶贫援藏协议。做好扶贫援藏工作有利于

() ①为西藏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②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充分行使自治权③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④逐步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D 解析扶贫援藏工作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做好扶贫援藏工作为西藏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非政治基础,①说法错误;材料不涉及行使自治权的问题,②不符合题意。答案为D。 4.70多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183件,批准设区的市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132件,批准三个自治旗现行有效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36件。由此可见() A.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B.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拥有地方立法权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国家统一 D.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答案 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设区的市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A正确;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只有自治区和设区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才拥有地方立法权,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国家统一问题,C不符合题意;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D错误。故选A。 5.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经济自治、立法自治和文化自治能为少数民族挡风遮雨。由此可见,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①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的繁荣发展②有利于确立新型的民族关系③有利于扩大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④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五年级第二单元第二课时

Period 2 课时目标 1. 能听、说、认读单词“cooking”。 2. 能听懂、会说句子“What do you have on Thursday?”,“What do you do on Thursday, Grandpa?”,“I have a cooking class with your grandma.”。 3.能完成“Let’s try”部分的听力任务。 4. 能与同学谈论一星期的课程以及所做的事,加强学生对彼此的了解,鼓励学生在日常交际中多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 1. 能听、说、认读单词“cooking”。 2. 能听懂、会说句子“What do you have on Thursday?”,“What do you do on Thursday, Grandpa?”,“I have a cooking class with your grandma.”。 教学难点 1. 单词“with”的用法。 2. 能与同学谈论一星期的课程以及所做的事。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和录音带、词卡。 2. 学生准备人物头饰、白纸。 教学过程 Step 1、Warm-up 1. Free talk 2. Review Step 2、Preview 1. 教师说出一个表示星期的单词,如“Saturday”,全班学生迅速说出与其相对应的下一个单词,如“Sunday”。 2.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玩上面的游戏。 Step 3、Presentation A. Let’s talk 1. New words

2. Let’s talk 第一次播放教学录音,全班学生跟着录音读,提醒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药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第二次播放教学录音,全班学生分角色跟着录音读。 第三次播放教学录音,学生听完录音后回答下面问题: ① What does John have on Thursdays? ② Who’s John’s music teacher? ③ What does John’s grandfather do on Thursdays? 4.Pairwork Step 4、Consolidation & Extension 1. A. Let’s try (1) 明确听力任务 T: John and his grandpa are talking. Let’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fill in the blank. (2) 先让学生观察图片,然后播放教学录音。 播放第一遍录音师,学生选出正确的图片;播放第二次录音时,师生一起核对答案。 2. 小调查 每个学生都拿出一张白纸,制作下面的表格,在四人小组内做一个小调查. Step 5、Summary Step 6、Homework 同桌合作,仿照“Let’s talk”部分的对话编写一段新对话。 Blackboard Design Unit 2 My week A. Let’s try A. Let’s talk cooking cooking clas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