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 2006-5-7 15:37:35 | By: 万小强 ]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武进区卜弋中心小学万小强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失落不仅导致了课堂教学的高耗低效现象,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于质疑中发挥主体性

教案是由教者编拟而成的,往往带有很浓的主观色彩,所以在课堂上执行这一教案时,时常会出现与学生的“学情”不相吻合的情况。这时,教师只有根据“学情”随时调控教学设计,教学才能顺利而有效地进行下去,而引导学生质疑,就可使教师及时了解“学情”,确定什么该重点讲,什么只要一般讲,什么不必讲。更重要的是,学生有了疑问,就能促使他们自发地去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成为课堂的主人。质疑问难可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时可安排在揭示课题之后,如《“你们想错了”》一文,可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这些问题:课题为什么用引号?这是谁说的话?“你们”是指谁?为什么说“你们想错了”?前三个问题学生联系语文基础知识和课文背景资料,自己找到了答案,而第四个问题只有在认真学习课文之后才能作出解答,可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有时可安排在初读课文之后,如《大海的歌》一文,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我仿佛听见大

海正在唱着一曲新歌”?这与课后“思考·练习”中的一个问题十分相似,正是教学中的难点。有时可安排在教完课文之后,如《灰雀》一文,学生提出:列宁在第一天就猜到灰雀是被小男孩捉去的,为什么不直接叫小男孩把灰雀送回来呢?说明学生对列宁用自己的爱鸟之情对小男孩进行爱鸟教育的意图还不明确,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

学生要提出指向课文重点难点的有价值的问题,除了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外,更需要学生主动地去阅读课文、积极思考,逐步培养边读边想,善于质疑、释疑的能力。

二、于探索中发挥主体性

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疑惑时,是把教师的理解直接交给学生——“授人以鱼“,还是给以引导点拨,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自己获得答案——”授人以渔“呢?很显然,后者给学生的实际收益要比前者大得多:教师引导点拨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尝到“曲径通幽”的乐趣,而且能使学生的理解、分析、表达等能力得到训练。引导和点拨要讲究艺术:引导要导其动脑,导其动口,导其动手,导其动眼;点拨要点在关键处,要害处。请看在《做风车的故事》一文中,教师是怎样引导和点拨学生去探索“风车被摔坏以后,牛顿为什么心里难受极了,但又没有流一滴眼泪?”这一问题的:师:从牛顿把风车带来到风车被摔坏,牛顿的神情有什么变化?

(学生都投入地去阅读、思考。)

生:他先是因为同学们夸奖他风车做得好而得意,然后因为卡特

的发问而发愣,最后因为同学们嘲笑,风车被摔坏而羞得满面通红。

师:如果你是牛顿,在风车被摔坏后会怎么想?

(学生略一思考后,争着举手要求发言。)

生:多好的风车啊!可是被摔坏了,真令人难受!

生:要是我能讲出风车为什么会转的道理,风车也许就不会被摔坏了。

(学生的理解出了偏差,需要及时点拨。)

师:请你读读牛顿从此以后发愤学习,刻苦钻研的做法再想想。

(学生们皱着眉头,认真阅读,一会儿后,纷纷似有所悟地举手。)生:我决心改正自己学习不刻苦,没有钻研精神的缺点。

生:我要发愤学习,遇到任何事情都问个为什么,再也不让同学们嘲笑。

师:你想,牛顿这时还会为风车被摔坏而难受得流泪吗?

生:不会了,他在下决心改正缺点呢!

在这里,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牛顿神情的变化,探讨牛顿当时的想法,当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时,又及时点拨,让学生结合牛顿以后的做法思考,学生在读中想,在想中讲,在讲中悟,自己找到了答案。

三、于自习中发挥主体性

学生在得到学法指导后,可充分发挥自主性,以自己特有的速度和节奏进行自主性学习。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较大,不同层次学生的自学能力将在自主学习中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指导自主学习,包括提出任务、学法指导、巡回指导、检查反馈四个环节。为了保证学

生的自主学习卓有成效,教师对学法指导必须精心设计。如要求学生自学生字,学法指导为:1、读准字音;2、利用拆分部件、比较形近字等方法识记字形;3、结合文中的词语或扩词理解字义。又如在《会摇尾巴的狼》一文中,要求学生用“毫不犹豫”一词造句,学法指导为:1、理解词语的意思;2、看看课文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个词语的;

3、想想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情况;

4、练习造句。由于教师精心设计了学法指导,学生又有充分的思考、理解和表达的时间,检查反馈的效果令人满意,而且也扎扎实实地训练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变“学会”为“会学”了。

四、于交流中发挥主体性

学习交流活动一般在同桌或学习小组内展开,这是把课内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交流活动给所有的学生提供了训练的机会,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同桌之间的朗读、背诵、复述、说话训练,便于学生相互倾听,互提意见,共同提高。如说话训练:以到商店买学习用品为内容练习说话。同桌在交流过程中兴致勃勃,互相切磋,设置了商店的场景,准备了各种文具,设计了亲切、得体的礼貌用语,自然、生动的情景对话,使说话训练成为形象逼真的模拟表演。学习小组之内讨论问题,学生可以进行思想的启迪,观点的交流,表达的训练。由于交流双方均为学生,倾听更为认真,表达更为大胆,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交流的效果很好。如学习《翠鸟》一文,以学习小组的形式交流“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学生在交流中集思广益,妙语迭出:

翠鸟那一双红色的小爪子能紧紧地抓住苇秆,有力地蹬开苇秆;翠鸟那美丽的羽毛就像一件“五彩衣”,能帮它隐身在红花绿草中,不被小鱼发现;翠鸟那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能帮它敏锐地觉察小鱼的一举一动;翠鸟那一张又尖又长的嘴是它叼起小鱼的最佳工具……实践证明,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活动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形式。

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主体”要到位,“主导”须有方。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真正了解“学情”,培养高超的教学机智,才能设计出科学的方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语文教学增添不竭的活力!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上一篇:直视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