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年度湛江市水资源公报(摘要)

2010年度湛江市水资源公报(摘要)

2010年度湛江市水资源公报(摘要)
2010年度湛江市水资源公报(摘要)

2010年度湛江市水资源公报(摘要)

一、来水分析

2010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608.2mm,折合降水总量200.56亿m3,比多年平均值增加2.9%,属平水年份。各地年降水量与去年相比,除徐闻县和雷州市分别增大28%和12.6%外,廉江、遂溪、湛江市区及吴川分别减少16.9%、15.4%、11.5%、0.9%;与多年平均值比较,除雷州市减少4.6%外,吴川、湛江市区、廉江、徐闻及遂溪分别增大18.9%、14.8%、2.3%、0.9%和0.1%。

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4~10月,约占年总量的94.5%,最大月降水量为7月份,占年降水量的18.6%。

2010年各县(市、区)供水量统计表单位:亿m3

二、蓄水动态

2010年全市3座大型水库和23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总计10.04亿m3(约占总库容的48.0%),比去年同期增加1.22亿m3,其中大型水库年末蓄水量为7.26亿m3,比去年末增加1.28亿m3;中型水库比去年末减少0.05亿m3。本市最大供水水源地的鹤地水库年末蓄水量6.21亿m3,比去年增加蓄水1.44亿m3,比同期多年均值增加0.70亿m3。从总体来看,本年所有水库年末蓄

水量比多年平均值都略有增加,基本可以保障下年的供水。

地下水资源量减少,浅、中层地下水水位比去年略有回升,深层地下水水位比去年则略有下降。

三、用水统计分析

(一)供水量

2010年全市各种水源工程的毛总供水量27.67亿m3,比去年增加0.4%,其中地表水源供水20.60亿m3,占总供水量的74.4%;地下水源供水量7.07亿m3,占25.6%。蓄水、引水和提水分别占地表水供水的56.5%、29.3%和14.2%,地表水源供水与去年基本持平。

2010年各县(市、区)供水量统计表单位:亿m3

(二)用水量

2010年全市毛总用水量27.67亿m3,比去年增加0.4%,供、用水量基本平衡。农田灌溉仍然是用水大户,占总用水量的69.7%,比去年增加0.3%;工业用水占8.3%,比去年增加22.8%;居民生活用水占13.5%,比去年增加1.7%。

2010年各县(市、区)用水量统计表单位:亿m3

(三)耗水量

2010年全市用水消耗总量13.63亿m3,比去年增加0.65亿m3,全市综合耗水率(消耗量占总用水量的百分比)为49.31%,较去年增加2.2个百分点,其中农田灌溉综合耗水率50.4%,工业耗水率为25.0%,居民生活耗水率为51.7%。各用户中,农田灌溉的耗水量最大为9.56亿m3,占总耗水量的73.6%。

(四)水资源利用简析

按2010年来水统计,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28.8%。全市人均综合用水量(总用水量除以总人口)为396m3,与去年基本持

平;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为238m3,比去年减少15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不包火电)为44.7m3,比去年增加3m3;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772m3,比去年增加167m3。

四、水质概况

(一)河流、水库水质

按照水质类别评价,2010年度区内地表水19个受监控断面,达到III类或以上水质标准的比例是47.4%;按照水功能区水质目标评价,2010年度达标率为14.3%。

(二)市区地下水水质

浅层水:参评水质点7个,共取水样14个。因埋藏浅,易受周边环境及人为污染,超标项目主要是pH值(偏低),超标率64%,最低值4.00;其次为NH4+,超标率29%,最高含量3.00mg/L; NO3-、Mn超标率同为14%,最高含量分别为140.00mg/L、0.39mg/L;NO2-超标率7%,最高含量0.158mg/L。水质评价级别以较差为主,占43%,极差和良好分别各占29%,与2009年比较,水质趋于稳定。

中层承压水:超标项目主要是pH值,超标率45%,最低值4.15;其次为Mn,超标率41%,最高含量0.61mg/L;NH4+超标率36%,最高含量1.00mg/L。水质级别为较差的约占64%,极差9%,优良~良好27%,水质较2009年略有好转。

深层承压水:超标项目主要是NH4+,超标率57%,最高含量0.60mg/L;其次为Mn,超标率52%,最高含量0.37mg/L;pH值超标率13%,最低值为6.12。水质评价以较差等级为主,约占87%,优良、良好、极差各约占4%,水质趋于稳定,个别比2009年稍有变差。

五、重要水事

(一)灾情:2010年7月22日,台风“灿都”正面袭击吴川,在吴阳镇沿海地区登陆,“灿都”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并带来暴雨和大暴雨,给吴川市工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受省委书记汪洋和省长黄华华委派,副省长、省防总总指挥李容根于7月23日下午率领省委、省政府工作组,赴粤西指导防风防洪抢险和救灾复产工作。受北部湾低压区外围云系和冷空气共同影

响,2010年10月5日~7日,雷州半岛连续三天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部分乡镇出现了特大暴雨,造成徐闻、雷州农作物不同程度受浸。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2010年9月8日至14日,由湛江市人大、纪委监察、市政府督办科、市发改、财政、水利、卫生等有关部门组成联合督办工作组,分别到各县(市、区)、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督导检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情况。

(三)鉴江供水枢纽工程:2010年2月5日上午,湛江市鉴江供水枢纽工程顺利进行了第一块基础开挖,标志着主体工程已经开工,实现了工程建设中的一个关键性控制目标。2010年2月23日下午,省水利厅副厅长王建成一行来到湛江,在副市长伍杰忠的陪同下深入鉴江供水枢纽工程的施工现场,与参建单位座谈,检查该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情况。2010年9月19日下午,副市长伍杰忠、朱军带领市直有关单位领导,深入鉴江供水枢纽工程工地进行检查工作。2010年11月4日上午,厅党组书记、厅长黄柏青率队检查鉴江供水枢纽建设工作,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尽快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锁定目标,分工负责,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厅党组成员、巡视员彭泽英,湛江市委书记陈耀光,副市长伍杰忠、朱军参加了检查。

(四)雷州青年运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2010年5月7日至10日,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技术咨询中心组织专家组莅临湛江,对省、市重点项目——雷州青年运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运河部分)进行实地考察评估。2010年12月14至16日,水利部专家组一行8人到湛,对我市雷州青年运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总结复核工作。

(五)会议: 2010年1月5日上午,我市在廉江召开全市冬修水利现场会,副市长伍杰忠等出席。2010年5月13日至14日,厅党组书记、厅长黄柏青率队到湛江市调研水利和三防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0〕4号)的要求,湛江市成立了相应的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机构,全面部署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前期工作。

2011年《辽宁省水资源公报》

2011年《辽宁省水资源公报》 2011年全省平均降水量、河川径流量、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多年平均值。与上年相比水库蓄水量有所减少,地下水位略有下降,水资源质量没有明显变化。 一、水资源量 (一)降水量 2011年全省总降水量为868.69亿m3,平均降水深597.0mm,比多年平均值少12.0%,比上年少39.3%,时空分布差异较大。 年内分配 2011年,全省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月,7-8月降水量为339.5mm,占全年降水量的56.9%,比同期多年平均值少3.2%;1-6月降水量为185.2mm,占全年降水量的31.0%,比同期多年平均值少8.8%;9-12月降水量为72.3mm,占全年降水量的12.1%,比同期多年平均值少41.8%。 地区分布从流域分布看,全省各流域三级区降水量均比多年平均值少。其中,东辽河比多年平均值少28.4%;比多年平均值少20%以上的流域还有第二松花江丰满以上和浑河;比多年平均值少15%-20%的流域有辽河柳河口以上、西辽河和滦河山区;比多年平均值少10%-15%的流域是沿渤海西部诸河;比多年平均值少10%以下的流域有太子河及大辽河干流、辽河柳河口以下和沿黄渤海东部诸河。 从行政区分布看,除大连市的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略多外,其它各市的降水量均比多年平均值少。大连市降水量为732.7mm,比多年平均值多 4.6%。盘锦市和营口市的降水量为599.9mm和663.7mm,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少2.2%和4.3%。辽阳市、鞍山市、沈阳市和朝阳市降水量分别为673.2mm、711.8mm、540.7mm和435.7mm,依次比多年平均值少7.2%、8.0%、9.7%和9.8%。本溪市、丹东市和锦州市降水量分别为769.4mm、898.3mm和485.9mm,比多年平均值少10.1%、12.8%和13.8%。阜新市和葫芦岛市降水量分别为396.2mm和494.4mm,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少17.7%和17.8%。抚顺市和铁岭市降水量为607.5mm和500.5 mm ,比多年平均值分别少22.2%和24.5%。 (二)地表水资源 地表水资源量地表水资源量是指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用天然河川径流量表示。2011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260.52亿m3,折合径流深179.0mm,比多年平均值少13.9%,比上年少53.0%。全省流域三级分区,除辽河柳河口以下和太子河及大辽河干流比多年平均值多以外,其它各流域地表水资源量均比多年平均值少。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偏少最多的流域是东辽河和滦河山区,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少57.4%和57.0%;其次是辽河柳河口以上,比多年平均值少40.0%;第二松花江丰满以上和沿渤海西部诸河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少37.0%和33.4%;西辽河比多年平均值少26.3%;浑河和沿黄渤海东部诸河比多年平均值少12.4%和5.6%。 按行政分区分析,全省有4个行政市的地表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值多,有10个行政市的地表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值少。地表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值多的城市有盘锦市、辽阳市、大连市和营口市,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多35.0%、24.9% 、11.7%和5.5%。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地表水资源量偏少最多的是铁岭市,比多年平均值少42.7%;比多年平均值少30%-40%的城市有朝阳市、阜新市和葫芦岛市;比多年平均值少20%-30%的是抚顺市;比多年平均值少10%-20%的有3个城市:锦州市、丹东市和本溪市;比多年平均值少10%以下的是沈阳市和鞍山市。 出入境水量流入我省境内的河流主要有内蒙古、吉林的西辽河、东辽河、柳河、浑江、大凌河支流。2011年全省入境水量27.43亿m3,比多年平均值少27.17亿m3。其中,浑江口以上入境水量20.98亿m3,比多年平均值少13.85亿m3;辽河干流柳河口以上入境水量6.14亿m3,比多年平均值少11.80亿m3;沿渤海西部诸河入境水量0.31亿m3,比多年平

中国水资源公报2009

2009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2-04-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09年,我国气候异常,一些地区降雨之多、台风之强、旱情之重为历史 罕见。旱情来得早、去得晚、范围广、影响大,特别是冬麦主产区年初的冬春连旱,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东部的夏伏旱,江南大部、华南大部和西南局部的秋冬连旱,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全年有9个台风在我国沿海登陆,发生强风、暴雨、高潮同时出现的最不利形势。受多次大范围、高强度降雨过程影响,全国有210多条河流相继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水利部门坚持以人为本,超前部署,科学决策,精心调度,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全力以赴,广大军民奋力抗灾救灾,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洪涝干旱台风灾害损失。 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国家把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 设作为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领域。各级水利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决策部署,保持了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劲势头。扩大内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强力推进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三大任务,涉及民生的水利问题加快解决;为应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用水效率不高、水污染严重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创近年来新开工大型水利工程数量历史新高;水利法制建设稳步

推进,依法治水、科学管水能力不断提升。水利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 2009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591.1mm,折合降水总量为55965.5亿m3,比常年值偏少8.0%。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6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北方6区)面平均降水量为315.7mm,比常年值偏少3.8%;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4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南方4区)面平均降水量为1079.7mm,比常年值偏少10.0%。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海南和青海偏多程度约30%;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少的有22个省(自治区),其中北京和云南偏少约25%。 地表水资源量 2009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3125.2亿m3,折合年径流深244.2mm,比常年值偏少13.4%。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少13.1%;南方4区比常年值偏少13.5%。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比常年值偏少的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黑龙江、上海、青海、海南偏多程度在23%~56%之间,江西、吉林、云南、河南、福建、内蒙古、宁夏偏少程度在25%~37%之间,山西、辽宁、河北、北京偏少程度在45%~62%之间。 2009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为154.9亿m3,从我国流出国境的水量为5193.3亿m3,从我国流入国际边界河流的水量为1090.7亿m3,全国入海水量为13960.9亿m3。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作者姓名:胡竣彰 班号:核技术2班 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

中国水资源现状 摘要: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是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在全部水资源中,97.47%是无法饮用的咸水。在余下的2.53%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因此,世界上有超过十亿的儿童、妇女及男人无法获取足量而且安全的水来维持他们的基本需求。在许多层面,水资源和健康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所做的每项决策事实上都和水、以及水对健康所造成的影响有关,我国是贫水国家之一,保护我们的水资源是我们的责任。 1近十年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简析 水资源量 1997~2006年(简称近1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为635.4mm,比常年值偏少1.1%,其中北方六区偏少3.4%,而南方四区则偏多0.3%;全国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6722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偏多0.1%,其中北方六区偏少5.4%,而南方四区则偏多1.2%;全国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8302亿立方米,比1980~2000年多年平均值偏多2.9%。全国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7786亿立方米,比常年值仅偏多0.3%,其中北方六区偏少4.0%,而南方四区则偏多1.3%。按省级行政区统计,近10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比常年值偏多程度较大的有上海(29.6%),偏多20%~10%的有江苏、新疆和湖南;比常年值偏少程度较大的有天津(49.4%)、北京(42.8%)、河北(36.6%),偏少30%~20%的有辽宁、山西、甘肃和陕西。水资源开发利用近10年,全国平均总供水量5560亿立方米,约占近10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的20.0%。其中,地表水供水量平均占总供水量的80.7%,地下水供水量基本维持在1050亿立方米左右,平均

某年珠江流域及华南华南诸河水资源公报(doc 24页)(正式版)

2000年珠江流域及华南华南诸河水资源公报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 概述 珠江片是珠江流域、华南沿海诸河(含韩江流域、海南岛及南海诸岛)和云南、广西国际河流的总称,涉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福建、湖南、江西8个省、自治区。全片划分为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柳江、右江、左郁江、桂贺江、西江中下游、北江、东江、珠江三角洲、韩江、粤东沿海诸河、粤西沿海诸河、桂南沿海诸河、海南岛及南海诸岛、红河、澜沧江、怒江和伊洛瓦底江等20个流域分区。片内河流水系复杂,行政分区与流域分区交叉甚多,地区间的人口、工农业布局和经济基础差别甚大,本公报数据分别按省级行政分区和流域分区进行统计。

2000年珠江片降水深1497毫米,降水量12001亿立方米,比上年少1.3%,比多年平均少0.7%;2000年地表水资源量612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651亿立方米,扣除重复量1622亿立方米后,水资源总量为6153亿立方米,属平水年;片内年末大中型水库蓄水318.2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多16.1亿立方米;2000年片内全年期评价河长19670公里,河流水质以Ⅱ、Ⅲ类为主,占评价河长的74%。 2000年珠江片总供水909.0亿立方米,总用水897.5亿立方米,总耗水441.0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14.8%。全片废污水排放总量为161.9亿吨,其中达标排放量为53.2亿吨,达标排放率为32.9%,较上年度有较大提高,但废污水的排放仍待加强管理和控制。 2000年珠江片局部地区洪、风灾害频繁,直接经济损失达151.8亿元。海南南渡江发生建国以来最大洪水,广东、广西在后汛期里出现高温干旱天气。2000年百色水利枢纽前期工程导流隧洞顺利贯通,东深供水改造工程破土动工。 水资源 (一) 降水 2000年珠江片总降水量12001亿立方米,折合降水深1497毫米,较上年少1.3%,较多年平均少0.7%,属平水年。但区域降水不均匀,珠江流域降水较多年平均少6.6%,略偏枯,华南沿海诸河降水较多年平均多1.5%,云南国际河流降水较多年平均多9.8%,属略偏丰年份。 与多年平均降水量比较,20个流域分区中有10个分区的变幅超过10.0%,其中6个分区比多年平均少,按减少幅度大小排列依次为:左郁江区-23.8%、西江下游区-22.7%、桂南沿海诸河区-18.1%、粤西沿海诸河区-15.1%、右江区-13.8%、桂贺江区-12.7%;4个分区多,增加幅度依次为:海南岛及南海诸岛区23.4%、怒江区22.2%、澜沧江区19.5%、韩江区13.8%。 片内区域降水量变幅超过3200毫米。降水量高值区主要有:伊洛瓦底江流域的大盈江一带、云南红河流域李仙江一带、海南岛东南部万泉河一带出现超过3200毫米的高值区,广西的桂南沿海诸河区北仑河一带、柳江融江至桂江上游一带出现超过2800毫米的高值区;低值区主要有:云南澜沧江大理至兰坪、南盘江区的砚山、

2010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2-04-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10年,我国西南五省区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长江上游、鄱阳湖水系、松花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海南、四川两省遭遇历史罕见的强降雨过程,全国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遇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水利部超前部署、科学防控,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广大军民顽强拼搏、团结奋战,成功抗御了西南地区特大干旱,有效应对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轻了灾害损失。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明确提出要下决心加快推进水利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以及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广大水利干部职工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为水利科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解决了大量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如期完成专项规划内的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快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水利发展成果惠及亿万人民群众。着力推进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节水型社

会建设试点工作取得成效,水资源调度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太湖流域水功能区划》获得国务院批复,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公布,水利事业快速发展。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 2010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95.4mm,折合降水总量为65849.6亿m3,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多8.2%。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6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北方6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为365.8mm,比常年值偏多11.5%;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4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南方4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为1280.2mm,比常年值偏多6.7%。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新疆、辽宁和吉林等3省(自治区)偏多程度大于30%;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少的有11个省(自治区),其中天津、北京和重庆分别偏少18.2%、12.6%和10.6%。 地表水资源量 2010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9797.6亿m3,折合年径流深314.7mm,比常年值偏多11.6%。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16.1%;南方4区比常年值偏多10.7%。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辽宁和吉林偏多程度大于80%,海南、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安徽和新疆偏多程度在30%~60%之间;比常年值偏少的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北京、河北、天津、山西和内蒙古偏少程度在30%~60%之间。

200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8-10-13 200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水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着力解决水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水利事业保持了投资加大、建设加快,基础增强、管理加强,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2007年,我国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水旱灾害呈现先旱后涝、旱涝急转和旱涝并发的局面。淮河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台风前少后多强度大,山洪灾害频发,城市暴雨内涝严重。北方大部及南方一些地区发生冬春连旱,江南、华南等地发生严重夏伏旱,旱情主要发生在粮食主产区和作物生长关键期,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影响程度深。面对严重的水旱灾情,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务院有关部门周密部署,受灾地区干部齐心合力,军民团结一致,夺取了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 2007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10.0mm,折合降水总量为57763亿m3,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少5.1%。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六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北方六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317.9mm,比常年值偏少3.1%;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四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南方四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1128.4mm,比常年值偏少6.0%。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山东和甘肃分别偏多13.8%和11.5%;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少的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内蒙古、江西、黑龙江的偏少程度超过20%,北京、广西、河北、湖南、广东、天津偏少15%~10%。

河北省水资源公报.doc

2006年河北省水资源公报 一、综述 降水2006年全省平均降水量425.9毫米,比上年少 46.6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 105.8毫米,属偏枯年份。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太行山迎风区南部、运东平原、北四河平原东部地区降水量较多,西北部地区和太行山前平原区降水量较少。 水资源全省地表水资源量42.1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94.25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重复计算量,全省水资源总量107.34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少97.3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56立方米。 供水量全省供水量204.0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工程供水量38.69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164.69亿立方米,其它水源供水量 0.66亿立方米。 用水量全省用水量20 4.04亿立方米,其中农林牧渔畜业用水量156.92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26.23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19.72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量 1.17亿立方米,分别占总用水量的76.9%、12.9%、9.6%、0.6%。总用水量的耗水量150.25亿立方米,耗水率73.6%。全省万元国民生产总值用水量176立方米,人均用水量296立方米。 地下水动态与年初相比,2006年末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平均下降 0.48米。衡水、沧州、邢台中东部平原深层地下水位分别平均下降0.76米、 0.57 米、 1.17米。 废污水排放量全省废污水总排放量19.90亿吨。其中,工业废水占56.7%,生活污水占43.3%。

地表水水质全省地表水水质监测河流(总长8874.4公里)中,有水的河段长6901.9 公里。其中Ⅰ-Ⅲ类水质河长2678.5公里,Ⅳ-Ⅴ类水质河长1112.7公里,劣Ⅴ类水水质河长3110.7公里。全省河流水质污染较为严重。

(苦心编辑整理)十堰市2012年水资源公报

湖北省十堰市2012年水资源公报 一、综述 十堰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全市国土面积2.36万平方公里(其中,86.7%的国土面积在丹江口水库以上,13.3%的国土面积在丹江口水库以下),辖五县一市四区。 《2012年十堰市水资源公报》是在广泛调查收集水文资料、水质资料、大中型水库蓄水资料、水利工程供水资料、行业用水资料以及社会经济资料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GB/T23598-2009),经过科学计算、汇总审查、客观评价后编篡完成的。2012年十堰市水资源公报主要结论如下: 降水:2012年全市平均降水量773.4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82.8251亿立方米,比上年降水量减少17.2%,较常年减少13.0%,属于偏枯年份。 水资源:2012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66.111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7.2145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间的重复计算量为27.2145亿立方米,全市水资源总量为66.1114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22.2%。 2012年全市入境水量263.1215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36.4%,比常年减少11.5%;全市出境水量367.6361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16.2 %,比常年偏少3.1%。 蓄水动态:2012年全市7座大型水库和20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为147.9114亿立方米,比年初减少43.8062亿立方米。 供水量:2012年全市总供水量10.8612 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10.7458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0.1154亿立方米。 用水量:2012年全市总用水量10.8612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4.7140亿立方米,工业用水4.5070亿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1.4090亿立方米,城镇公共用水0.1849亿立方米,生态与环境补水量0.0463亿立方米。总用水消耗量为4.8913亿立方米,耗水率45.0%。全市人均用水量324立方米,亩均用水量563立方米,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111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110立方米。 废污水排放量:2012年全市废污水排放总量27829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0320万吨,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6386万吨,第三产业废污水排放量1123万吨。全市废污水入河量19482万吨。 地表水水质:2012年全市境内绝大多数河流、水库水体质量良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类以上标准,有少部分邻近城市的水域污染较严重。2012年度全市共监测21个水功能区,达标水功能区18个,达标率为85.7%;监测12个饮用水水源地,合格水源地12个,合格率为100%。

中国水资源公报2002

水利部二○○二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02年,新时期治水思路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完善,水利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依法治水、依法管水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历史性地由规划阶段转入实施阶段,长江干堤加固工程基本完工,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成功,标志着防洪减灾和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饮水解困、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水土保持取得新成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水价改革等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水的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并取得成效,水资源统一调度、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水功能区划、生态环境补水以及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等工作,将进一步推进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2002年,我国南方和西北内陆河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多,北方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少。海河、辽河、黄河来水遭遇特枯。南四湖几近干涸,京杭运河济宁段断航50天,辽河干流断流158天。现将2002年的水资源量、蓄水动态、供用水量及江河湖库水质等情况公告如下: 一、水资源量 2002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60毫米,折合降水总量62610亿立方米,比常年(多年平均)多3.2%。北方五个流域片(松辽河、海河、黄河、淮河、内陆河)降水量比常年少4.8%(其中海河片比常年偏少26.0%),南方四个流域片(长江、珠江、东南诸河、西南诸河)降水量比常年多7.2%。在各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偏少的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少20%以上的有山东、天津、北京、河北、辽宁;比常年偏多的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多20%以上的有新疆、湖南、上海、江西。 2002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7243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287毫米,比常年多4.2%。北方五个流域片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偏少27.5%(其中海河片比常年偏少72.4%),南方四个流域片则偏多10.8%。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偏少的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少50%以上的有天津、山东、河北、北京、辽宁、山西;比常年偏多的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多50%以上的是上海和湖南。2002年从国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为278亿立方米,从国内流出国境及流入国际界河的水量共6705亿立方米,入海水量为17693亿立方米。 2002年全国地下水资源量8697亿立方米,大部分与地表水资源量重复,不重复的只有1012亿立方米。将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中的不重复量相加,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255亿立方米,比常年多2.9%,其中北方五个流域片水资源总量4158亿立方米,比常年少22.4%,南方四个流域片24097亿立方米,比常年多9.0%。全国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的45%,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29.8万立方米。 二、蓄水动态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对全国3093座大中型水库统计,2002年水库年末蓄水总量1970亿立方米,比年初蓄水量增加41亿立方米。在九大流域片中,黄河片、海河片和松辽河片分别减少77亿、17亿和16亿立方米,长江片、淮河片和东南诸河片分别增加83亿、46

2013水资源公报 (1)

表1 市(直管县)2013年大中型灌区及小型样点灌区灌溉用水量调查表 序号灌区名称所在行政 区名称 所属水资 源二级区 名称 灌区 类型 设计 灌溉面积 (万亩) 有效 灌溉面积 (万亩) 实际 灌溉面积 (万亩) 水源取水量(万m3) 灌溉毛用水 量(万m3) 亩均灌溉 毛用水量 (m3/亩) 地表水地下水其他水源合计 (1) (2) (3) (4) (5) (6) (7) (8) (9) 1 宋岗电灌淅川县香花渠灌21.41 13 13 3380 3380 3380 260 注1.大中型灌区指设计灌溉面积在10万亩及以上的灌区,样点灌区指2013年度各市(直管县)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确定的小型样点灌区; 2.所在行政区按灌区受益范围所在的省辖市/省直管县填写,当灌区受益范围跨省辖市/省直管县时,应分别填写所在省辖市/省直管县名称及其所占比例; 3.所属水资源二级区名称按灌区受益范围所在的水资源二级区填写,当灌区受益范围跨水资源二级区时,应分别填写所属水资源二级区名称及其所占比例; 4.灌区类型按“渠灌”、“井灌”、“井渠结合”填写; 5.设计灌溉面积填写灌区上级主管部门最新批准的规划设计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填写在现有水源、工程等条件下在一般年份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面积,包括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和非耕地上的林地、园地、牧草地有效灌溉面积;实际灌溉面积填写2013年实际灌溉到的面积,在同一亩耕地上无论灌水几次,都应按一亩统计,不应按灌溉亩次统计; 6.水源取水量按灌区所有取水口取用的地表水、地下水和其他水源用于农业灌溉水量分别填写。地表水包括从河流、湖泊、水库、塘坝等地表水体取用的水量,地下水指直接取自地下含水层用于灌溉的水量,其他水源包括污水处理再利用、雨水集蓄利用等用于灌溉的水量。 7.灌溉毛用水量填写水源取水量中用于灌区耕地和非耕地灌溉的水量,包括渠系输水损失。 8. (3)≤(2),(7)=(4)+(5)+(6),(8)=(7),(9)=(8)/(3)。

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2016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730.0mm,比多年平均偏多13.6%,比2015年增加10.5%。 地表水资源量2016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31273.9亿m3,折合年径流深330.3mm,比多年平均偏多17.1%,比2015年增加16.3%。2016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179.9亿m3,从我国流出国境的水量6083.6亿m3,流入界河的水量1124.6亿m3;全国入海水量20825.5亿m3。 地下水资源量2016年,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矿化度≤2g/L)8854.8亿m3,比多年平均偏多9.8%。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1928.1亿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7252.4亿m3,平原区与山丘区之间的重复计算量325.7亿m3。全国平原浅层地下水总补给量2008.8亿m3。 水资源总量2016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32466.4亿m3,比多年平均偏多17.1%,比2015年增加16.1%。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1273.9亿m3,地下水资源量8854.8亿m3,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192.5亿m3。全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47.3%,平均单位面积产水量为34.3万m3/km2。 二、蓄水动态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2016年,对全国639座大型水库和3410座中型水库进行统计,水库年末蓄水总量3953.7亿m3,比年初蓄

水总量减少40.7亿m3。 湖泊蓄水动态2016年,对29个水面面积在100km2及以上的湖泊进行统计,湖泊年末蓄水总量1301.1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11.0亿m3。其中,青海湖、南四湖、洪泽湖分别增加14.5亿m3、8.0亿m3和7.6亿m3;鄱阳湖和太湖分别减少17.3亿m3和3.0亿m3。 地下水动态2016年,北方16个省级行政区对74万km2平原地下水开采区进行了统计分析,年末与年初相比,浅层地下水蓄变量67.0亿m3。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 供水量2016年,全国供水总量6040.2亿m3,占当年水资源总量的18.6%。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4912.4亿m3,占供水总量的81.3%;地下水源供水量1057.0亿m3,占供水总量的17.5%;其他水源供水量70.8亿m3,占供水总量的1.2%。与2015年相比,地表水源供水量减少57.1亿m3,地下水源供水量减少12.2亿m3,其他水源供水量增加6.3亿m3。 全国海水直接利用量887.1亿m3,主要作为火(核)电的冷却用水。海水直接利用量较多的为广东、浙江、福建、辽宁、山东和江苏,分别为317.0亿m3、189.6亿m3、127.1亿m3、71.7亿m3、59.6亿m3和52.2亿m3,其余沿海省份大都也有一定数量的海水直接利用量。 用水量2016年,全国用水总量6040.2亿m3。其中,生活用水821.6亿m3,占用水总量的13.6%;工业用水1308.0亿m3,占用水总量的21.6%;农业用水3768.0亿m3,占用水总量的62.4%;

2012年朝阳市水资源公报

二○一二年朝阳市水资源公报 一、水资源量 (一)降水量 2012年全市平均降水量为635.9mm,折合水量125.6亿m3,比多年均值多31.7%,与上年相比多46.0%。时空分布差异较大,降水主要分布在6~8月。 流域分布:大凌河流域降水量为648.1mm,与上年相比多46.1%,与多年均值相比多34.1%;小凌河流域降水量为751.0mm,与上年相比多51.0%,与多年均值相比多44.0%;老哈河流域降水量为477.6mm,与上年相比多35.6%,与多年均值相比多11.3%;青龙河流域降水量为752.6mm,与上年相比多56.4%,与多年均值相比多35.0%。 行政区分布:双塔区年降水量为655.3mm,与上年相比多35.9%,与多年均值相比多35.6%;龙城区年降水量为653.6mm,与上年相比多41.4%,与多年均值相比多37.5%;朝阳县年降水量为718.8mm,与上年相比多44.9%,与多年均值相比多43.7%;北票市年降水量为608.6mm,与上年相比多62.8%,与多年均值相比多27.9%;建平县年降水量为508.8mm,与上年相比多33.0%,与多年均值相比多16.1%;凌源市年降水量为718.1mm,与上年相比多53.7%,与多年均值相比多35.8%;喀左县年降水量为699.7mm,与上年相比多37.0%,与多年均值相比多40.1%。 (二)地表水资源

1、地表水资源量2012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154089.9万m3,折合径流深78.0mm,比上年多63.0%,比多年均值多5.1%。流域分布大凌河为91404.8万m3,比上年多51.6%,比多年均值少6.2%;小凌河为32639.8万m3,比上年多65.3%,比多年均值多42.0%;老哈河为9573.6万m3,比上年多36.3%,比多年均值多0.5%;青龙河为20471.7万m3,比上年多172.4%,比多年均值多23.2%。 2、水库蓄水量2012年末全市大、中、小型水库总蓄水量为47749.9万m3,比年初蓄水量56356.5万m3减少8606.6万m3。其中白石水库年末蓄水量36713万m3,比年初减少9387万m3;阎王鼻子水库年末蓄水量5016万m3,比年初减少234.0万m3。菩萨庙水库年末蓄水量794.0万m3,比年初增加294.0万m3;元宝山水库年末蓄水量1105.0万m3,比年初增加339.8万m3;龙潭水库年末蓄水量1030.0万m3,比年初增加410.0万m3;白山水库没有蓄水;瓦房店水库年末蓄水量760.0万m3,比年初减少130.0万m3。32座小(一)型水库年末总蓄水量2257.3万m3,比年初增加91.0万m3;45座小(二)型水库年末总蓄水量74.6万m3,比年初增加9.6万m3。 (三)地下水资源 1、地下水资源量2012年全市地下水资源量88576.6万m3。其中,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为56162.9万m3,河谷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39536.9万m3,山丘区和河谷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重复量为7123.2m3。流域分布:大凌河流域为61661.1万m3,小凌河流域为10087.4万m3,老哈河流域为6730.6万m3,青龙河流域为10097.5万m3。 2、地下水动态2012年由于降水量较大,境内绝大部分区域地下水水位与上年相比呈上升状态,个别地区地下水水位呈下降状态。据观测站点统计:大凌河流域(40个站点)地下水位平均上升0.51m,最大点为建平县自来水公司水源地2号观测井上升2.30m;老哈河流域(5个站点)地下水位平均上升0.05m,最大点为建平县太平庄乡太平庄村观测井上升0.40m;青龙河流域(5个站点)地下水位平均上升0.63m,最大点为凌源市刀尔登镇三官庙村观测井上升1.12m;小凌河流域(3个站点)地下水位平均上升0.29m,最大点为单家店乡梁家店站观测井上升0.78m。 据城市水源地监测井观测资料统计:建平县自来水公司水源地A002号监测井上升2.30m,凌源市钢铁厂莫湖店水源地A007号监测井上升1.70m,凌源市钢铁厂喇嘛台水源地A010号监测井上升0.70m,

2016年青岛水资源公报

2016年青岛市水资源公报 青岛市水利局 一、水资源量 1、降水量 2016年全市平均降水量538.5毫米,折合降水量60.75亿立方米,比2015年全市平均降水量426.6毫米偏大26.2%,比多年平均降水量691.6毫米偏小22%。 降水量在地域分布上差异较大。崂山区东部、城阳区、即墨市西部降雨量较大,年降雨量600毫米以上;崂山区东南部是降水高值区,平均在700毫米以上。青岛市最大点雨量768毫米(北九水),次大点雨量713毫米(孙家韩洼),最小点雨量314.5毫米(李家铺)。 降水量在行政分区上的分布也不均匀。降水量最低值出现在平度市,年降水量为502.1毫米,较上年偏大21.8%,较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小21.6%。降水量最高值出现在城阳区,降水量为616.8毫米,较上年偏大55.9%,较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小12.6%。其他区市降水量在510~580毫米之间。 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匀。全市平均6~9月降水量为312.5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59.3%。汛期降水量地区分布上不均匀,城阳区和胶州市汛期降水量较大,在340~395毫米之间,最大点雨量463毫米(红旗);低值区位于市内三区、崂山区,降水量小于300毫米,最小点雨量179毫米(流清河);其余地区汛期降水量在300~340毫米之间。 2016年区域代表雨量站南村、青岛、即墨站,三站降水量全部比多年平均值偏小。南村站降水636.7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小10%;青岛站降水510.5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小30%;即墨站降水568.1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小20.1%。 2、地表水资源量 2016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3.627亿立方米,相应年径流深为34毫米,比上年径流量偏大16.7%,比多年平均径流量偏少76.5%。全市径流深等值线图见图10。白沙河区、墨水河区、周疃河区、北胶莱河区、南胶莱河区、大沽河区、洋河区、风河区、白马河区2016年地表径流量分别为:0.4869亿立方米、0.1073亿立方米、0.1502亿立方米、0.2762亿立方米、0.2698亿立方米、0.8239亿立方米、0.3948亿立方米、0.8314亿立方米、0.2682亿立方米,与多年平均径流量相比分别偏小78%、85.3 %、85.5%、82.5%、74.1%、83%、63.7%、56.6%、70%。

北京水资源公报——2012年

北京水资源公报——2012年 (2012) 北京市水务局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一、概述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编委会 主办单位:北京市水务局 编制单位:北京市水文总站 审定:刘斌 审核:戴育华 审查:杨忠山 技术负责:黄振芳赵学丽窦艳兵周东公报编制:范庆莲 参加人员:戴岚刘文光焦忠志孙峰白国营 1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二、水资源 前言 为便于社会各界了解我市水资源状况,现发布2012年度《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是向社会发布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是水资源统一规划管理、配置和节约保护的基础工作。内容包括:概述、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供用水量、水质评价。 32012年,北京市水资源总量为39.50亿m,按照年末常住人口2069万人计

3算,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91m,人多水少是北京的基本市情水情。为使有限的水资源更好地支撑北京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更应注重量水发展,继续在全社会倡导节约用水,调整产业结构,严格限制高耗水行业发展,加强水资源保护,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2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二、水资源 目录 一、概述二、水资源三、水资源利用四、水质 3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一、概述一、概述 2012年全市平均降水量为708mm,比2011年降水量552mm多28%,比多年平均值585mm多21%,相当于频率为20%的丰水年。 33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17.95亿m,地下水资源量为21.55亿m,水资源总量33为39.50亿m,比多年平均37.39亿m多6%。 33全市入境水量为5.82亿m(未包括南水北调河北应急调水2.8亿m),比 333多年平均21.08亿m,比多年平均19.54亿m少72%;出境水量为18.50亿m 少5%。 3全市18座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为15.06亿m,可利用来水量为6.39 3亿m。 33官厅、密云两大水库年末蓄水量为12.23亿m,可利用来水量为3.26亿m 3(包括密云水库收白河堡、遥桥峪水库补水0.63亿m)。 全市平原区年末地下水平均埋深为24.27m,地下水位比2011年末回升

201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13年,我国干旱、洪涝及台风灾害频发、重发,黑龙江、嫩江、松花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其中黑龙江下游洪水超百年一遇。一些地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暴雨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有14个台风影响我国,9个在东南沿海登陆,双台风甚至三台风生成较多,风雨、潮洪交织影响。西南、西北等地发生冬春旱,江淮、江南及西南部分地区发生严重伏旱。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水利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汪洋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超前部署、科学防控、有效应对,防汛抗旱取得重大胜利,洪涝灾害死亡人数较2000年以来均值减少5成,完成抗旱浇地3.7亿亩次,解决了2007万农村群众因旱临时饮水困难,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 2013年,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取得显著成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建立由政府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行政首长负责制,水利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0个部门组建考核工作组。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控制指标分解到地级行政区域。重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工作有序推进,基本实现省界缓冲区水质断面监测全覆盖。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开展,水利部联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开展节水产品普及推广和质量提升行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教育部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教育基地等节水载体建设。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管理、入河排污口监管不断强化,地下水治理与保护逐步加强。印发《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启动46个全国水生

2015年度锦州水资源公报

(一)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锦州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20°43′~122°36′,北纬40°48′~42°08′之间,东与盘锦、鞍山、沈阳三市相接,南临渤海辽东湾,西与葫芦岛市毗邻,北与朝阳、阜新两市接壤。锦州市东西长143km、南北宽114km,海岸线124km。下辖凌海、北镇、黑山、义县4个县(市)及古塔、凌河、太和、滨海新区、松山新区5个区,行政面积10,027km2,人口305.9万人,是辽宁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河流及水利工程 按照水利普查,锦州市共有大中小河流76条,大中小水库工程27座。 其中流域面积大于5000km2大型河流有3条,流域面积3000~5000km2中型河流有4条,流域面积50~1000km2小型河流69条。大型河流有绕阳河、大凌河、小凌河;中型河流有东沙河、西沙河、女儿河、西河。 其中有大(2)型水库1座为锦凌水库,中型水库3座为龙湾、老龙口、靠山屯水库,小(1)型水库11座、小(2)型水库12座。 (三)水资源分区 按照辽宁省水资源,锦州市水资源分区可划分为流域分区4个、行政分区5个。 水资源行政分区:黑山县、北镇市、凌海市、义县及市区; 水资源流域分区:绕阳河、大凌河、小凌河及沿海。

(四)2015年水资源概况 2015年全市平均降水量361.0mm,较多年平均值偏少35.9%,比上年偏少4.7%,降水时空分布差异较大,水量主要集中在4~9月。 2015年全市水资源总量为53609万m3,比多年平均值减少61.8%,比上年减少了18.6%,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3067万m3,地下水资源量为44407万m3,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为13865万m3。 2015年全市总供水量86420万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为13476 万m3,地下水供水量为71890万m3,中水回用等水量1054万m3。 2015年全市总用水量86420万m3,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53644 万m3,林牧副业用水量8692万m3,工业用水量11657万m3,城镇公共用水量3799万m3,居民生活用水量8395万m3,生态环境用水量233万m3。 2015年全市实际耗水量56315万m3,综合耗水率65.0%。其中:农田灌溉耗水量36099万m3,林牧副业耗水量8024万m3,工业耗水量4865万m3,城镇公共耗水量1762万m3,居民生活耗水量5336万m3,生态环境耗水量229万m3。 2015年末全市大、中型5座水库总蓄水量为2985.1万m3,比年初蓄水量减少456.9万m3,水库整体蓄水量严重不足。 2015年全市各县(市)区地下水位全部呈下降趋势,平原区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69m左右。

200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0年,我国北方大部及南方部分地区2—7月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2—7成,造成严重干旱,旱灾先后波及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北方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峻的缺水局面。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实施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优化配置、合理调度,实现了黄河大旱之年不断流、黑河首次跨省区分水、博斯腾湖两次向塔里木河输水、引黄济津应急调水任务圆满完成,取得了抗旱的伟大胜利。2000年9月编制了《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报告》,并经国务院专题办公会通过;为恢复和改善黑河、塔里木河的生态系统,水利部组织编制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报告》和《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现将2000年的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公告如下: 一、水资源量 2000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33毫米,折合降水总量60092亿立方米,比常年(多年平均)少0.9%,属平水年。北方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降水量比常年少5.9%,南方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降水量比常年多2.0%。降水量比常年偏少20%以上的有宁夏、辽宁、北京、天津、内蒙古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而比常年偏多20%以上的只有河南和海南两省。 2000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6562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280毫米,比常年多1.6%;北方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偏少13.6%,南方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偏多5.6%。2000年从国外流入国内的水量为250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39亿立方米;从国内流出国境及流入国际界河的水量共720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99亿立方米;入海水量为16200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261亿立方米。 2000年全国地下水资源量8502亿立方米,大部分与地表水资源量重复,不重复的只有1139亿立方米。将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中的不重复量相加,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7701亿立方米,比常年增加0.9%,其中北方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资源总量5814亿立方米,南方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1887亿立方米。全国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的46%,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29.2万立方米。 二、蓄水动态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对全国2983座大中型水库(大型422座)统计,2000年末蓄水总量1960亿立方米,比上年末蓄水量增加219亿立方米,但多数大型水库1—8月蓄水量均比上年同期减少。在九大流域片中,长江、淮河和珠江片分别增加151亿、50亿和16亿立方米,其余各流域片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