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水资源公报
- 格式:pdf
- 大小:14.29 MB
- 文档页数:29
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做好2013年度水资源公报编制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水利厅•【公布日期】2014.02.12•【字号】浙水保[2014]5号•【施行日期】2014.02.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做好2013年度水资源公报编制工作的通知(浙水保〔2014〕5号)各市水利局,省水文局:为切实做好2013年度全省水资源公报编制工作,按照《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公报工作的通知》(办资源函〔2014〕36号)要求,努力提高公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重要支撑,现就有关工作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水资源公报编制工作重要性水资源公报是政府发布水资源信息的权威媒介,是公众了解我省水情的重要渠道。
水资源公报为水资源规划、管理、节约与保护等日常工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也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基础工作。
因此,各地要高度重视水资源公报编制工作,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公报编制领导小组和编辑小组,将公报编制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考核内容,明确职责,落实任务,确保经费。
加强与相关部门、所辖县(市、区)的沟通和协调。
省水文局要加强技术指导,保证公报编制和发布工作顺利开展。
二、切实提高水资源公报编制质量1.加强市、县水资源公报编制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技术交流,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加强编制技术力量,并保持公报编制人员的相对稳定,确保工作的连续性。
2.进一步规范编制工作,严格执行《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GB/T23598-2009)和省技术细则的规定。
在用水量调查统计方面,要实行用水大户逐一统计和典型样本推求相结合的方法,下大力气完善用水计量与监控设施,强化数据的合理性分析和复核工作,努力提高用水量统计的准确性。
在用水效率统计方面,要结合用水总量统计工作做好工业用水量的统计;对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要按照测算分析有关技术要求进行,健全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网络,扩大样点数量,提高样点代表性。
重庆市水资源公报CHONGQING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2013重庆市水利局二○一四年五月前言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
重庆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按年度编发《重庆市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定期向社会公布我市上一年度水资源的情势,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提供数据支撑,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指导,为提高我市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资料,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编制《公报》的基础资料,主要来源于市水利局、市统计局、市环保局、市经信委、市市政委、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等部门,技术规范采用《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GB/T 23598―2009)。
《公报》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相关市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目录一综述 (1)二水资源量 (3)三蓄水动态 (10)四供用水量 (12)五水资源质量 (15)六综合分析 (17)七重要水事 (19)一综述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幅员面积82401平方公里。
境内河流纵横,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市境,北有嘉陵江,南有乌江汇入,形成向心的、不对称的网状水系。
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74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42条。
降水量2013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063.6毫米,折合年降水量876.43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1.57%,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减少10.18%,属偏枯年份。
水资源量2013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474.34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0.53%,较多年平均值偏少16.45%。
蓄水动态2013年全市大中型水库年末总蓄水量49.4209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减少2.0850亿立方米,下降4.05%。
供用水量2013年全市总供用水量为83.9066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17%。
2013年北京市水资源公报(2013)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水资源公报》编委会主办单位:北京市水务局编制单位:北京市水文总站审定:刘斌审核:戴育华审查:杨忠山技术负责:黄振芳杨启涛公报编制:范庆莲参加人员:戴岚白国营周东刘文光焦忠志孙峰刘翠珠梁灵君窦艳兵王亚娟杜龙刚杨卓王林虎前言为便于社会各界了解我市水资源状况,现发布2013年度《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是向社会发布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是水资源统一规划管理、配置和节约保护的基础工作。
内容包括:概述、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供用水量、水质评价。
2013年,北京市水资源总量为24.81亿m3,按照年末常住人口2114.8万人计算,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17m3,人多水少是北京的基本市情水情。
目录一、概述 (1)二、水资源 (2)(一)降水量 (2)(二)地表水资源 (5)(三)地下水资源 (8)(四)水资源总量 (11)三、水资源利用 (12)(一)供水量 (12)(二)用水量 (12)四、水质 (14)(一)废污水排放量 (14)(二)水质评价 (14)一、概述2013年全市平均降水量为501mm,比2012年降水量708mm 少29%,比多年平均值585mm少14%,相当于频率为70%的枯水年。
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9.43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15.38亿m3,水资源总量为24.81亿m3,比多年平均37.39亿m3少34%。
全市入境水量为7.07亿m3(未包括南水北调河北应急调水3.68亿m3),比多年平均21.08亿m3少66%;出境水量为15.44亿m3,比多年平均19.54亿m3少21%。
全市18座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为18.07亿m3,可利用来水量为8.16亿m3。
官厅、密云两大水库年末蓄水量为15.00亿m3,可利用来水量为6.06亿m3。
全市平原区年末地下水平均埋深为24.52m,地下水位比2012年末下降0.25m,地下水储量相应减少1.28亿m3,比1998年末减少64.7亿m3,比1980年末减少88.5亿m3,比1960年减少109.2亿m3。
前言海水利用是国家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化学资源利用。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海水利用产业健康、快速和有序发展,使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全面了解我国海水利用发展现状及最新进展,在对2013年全国海水利用情况调查、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组织编制了《2013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
报告中涉及的全国性统计数字,均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目录一、概述二、海水淡化(一)工程规模(二)区域分布(三)技术进展与应用(四)海水淡化水用途(五)成本与能源(六)工程取排水三、海水直接利用(一)工程规模(二)区域分布(三)技术进展与应用四、海水化学资源利用五、检验与标准(一)检验检测(二)标准规范六、政策与管理(一)政策规划(二)大事纪要(三)国际交流与合作七、附表附表1 全国沿海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表附表2 全国主要海水利用标准表附表3 海水利用基础数据采集组织单位及主要填报单位名录附表4 主要名词解释一、概述2013年,沿海各地及相关部门积极推进海水利用工作。
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总体规模不断增长,截止2013年底,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03个,工程总规模达到90.08万吨/日,最大海水淡化工程规模为20万吨/日。
主要采用反渗透和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产水成本(5~8)元/吨。
海水直流冷却、海水循环冷却和海水化学资源利用技术得到不断应用,年利用海水作为冷却水量达883亿吨。
新发布海水利用相关标准14项,包括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12项。
同时,海水利用作为重要内容先后列入循环经济、节能环保、海洋经济等国家和地方重要规划中,浙江省、河北省和青岛市先后发布海水淡化发展规划或行动方案。
多家海水淡化产业联盟相继成立,沿海地区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稳步推进。
二、海水淡化(一)工程规模近年来,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1工程总体规模不断增长(图1)。
截止2013年底,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03个(附表1),产水规模900830吨/日,较2012年增长了16%。
山东省水文局简介山东省水文局主要负责全省水文行业管理,组织开展并承担全省范围内降水、蒸发、径流、泥沙、水质、地下水、潮汐、墒情、冰情、湿地保护等各种水文水资源基本国土资料的监测、收集、汇总、分析、审查、认定与保存;负责水资源开发利用量、水质的监测及水平衡测试等工作;发布水文情报及洪水预报,编报水资源公报、水质通报、地下水通报、重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通报、泥沙公报等。
经过五十年建设,山东省水文局已初步建成由国家水文站148处,辅助水文站181处,水位站17处,雨量站799处,水质监测站1500处,地下水观测井2670处,泥沙站48处、墒情站350处,共5000多个站点组成的全省水文水资源、水环境监测站网。
山东省水文局现持有甲级资质证书三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水土保持监测。
乙级资质证书四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测绘、工程勘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土地勘测许可证、水环境监测资质认定计量认证等。
可以承担水资源调查评价、暴水洪水与旱涝灾害调查分析、水质监测、水功能区划分、水域纳污能力核定、地下水超采区、限采区、禁采区划定、有关水利规划编制、水土保持监测与方案编制、重点工程施工期水文监测、水文预报预警系统开发建设维护、建设项目防洪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水资源论证、工程勘测、测绘等工作。
《2012年山东省水情年报》编写人员审 定:杨增文审 查:宋少文 王 松技术负责人:陈翠英 庄会波校 核:王海军张胜平 陈常梅 向征 编 写:王军 刘群 郭 成 杜子龙王 沁 刘 薇 王瑞雪目 录一、概 述……………………………………………………………二、降 水……………………………………………………………(一)综 述………………………………………………………(二)汛前降水……………………………………………………(三)汛期降水……………………………………………………(四)降水特点…………………………………………………(五)汛后降水……………………………………………………(六)主要降水过程……………………………………………… 三、水 情………………………………………(一)水库、湖泊水情………………………………………(二)河道水情………………………………………(三)水情特点………………………………………………………四、旱情…………………………………五、平原区地下水…………………………………………………(一)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二)地下水蓄水量变化……………………………………………(三)地下水超采区动态变化………………………………………一、概 述2013年山东省年平均降水量672毫米,较常年偏少0.8%,较2012年偏多4.2%。
201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13年,我国干旱、洪涝及台风灾害频发、重发,黑龙江、嫩江、松花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其中黑龙江下游洪水超百年一遇。
一些地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暴雨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
有14个台风影响我国,9个在东南沿海登陆,双台风甚至三台风生成较多,风雨、潮洪交织影响。
西南、西北等地发生冬春旱,江淮、江南及西南部分地区发生严重伏旱。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水利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汪洋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超前部署、科学防控、有效应对,防汛抗旱取得重大胜利,洪涝灾害死亡人数较2000年以来均值减少5成,完成抗旱浇地3.7亿亩次,解决了2007万农村群众因旱临时饮水困难,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
2013年,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取得显著成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建立由政府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行政首长负责制,水利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0个部门组建考核工作组。
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控制指标分解到地级行政区域。
重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工作有序推进,基本实现省界缓冲区水质断面监测全覆盖。
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开展,水利部联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开展节水产品普及推广和质量提升行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教育部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教育基地等节水载体建设。
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管理、入河排污口监管不断强化,地下水治理与保护逐步加强。
印发《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启动46个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
实施应急水量统一调度,妥善处置浊漳河等19起突发水污染事件。
七大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经国务院批复实施,水利规划体系不断完善。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全面完成,普查成果得到广泛应用。
一、水资源量降水量2013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61.9mm,折合降水总量62674.4亿m3,比常年值偏多3.0%。
201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13年,我国干旱、洪涝及台风灾害频发、重发,黑龙江、嫩江、松花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其中黑龙江下游洪水超百年一遇。
一些地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暴雨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
有14个台风影响我国,9个在东南沿海登陆,双台风甚至三台风生成较多,风雨、潮洪交织影响。
西南、西北等地发生冬春旱,江淮、江南及西南部分地区发生严重伏旱。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水利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汪洋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超前部署、科学防控、有效应对,防汛抗旱取得重大胜利,洪涝灾害死亡人数较2000年以来均值减少5成,完成抗旱浇地3.7亿亩次,解决了2007万农村群众因旱临时饮水困难,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
2013年,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取得显著成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建立由政府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行政首长负责制,水利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0个部门组建考核工作组。
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控制指标分解到地级行政区域。
重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工作有序推进,基本实现省界缓冲区水质断面监测全覆盖。
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开展,水利部联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开展节水产品普及推广和质量提升行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教育部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教育基地等节水载体建设。
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管理、入河排污口监管不断强化,地下水治理与保护逐步加强。
印发《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启动46个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
实施应急水量统一调度,妥善处置浊漳河等19起突发水污染事件。
七大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经国务院批复实施,水利规划体系不断完善。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全面完成,普查成果得到广泛应用。
一、水资源量降水量2013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61.9mm,折合降水总量62674.4亿m3,比常年值偏多3.0%。
2013 年,全市水务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建设“三市”、实施“三倍” 、实现“三梦” ,以“六个走在前列”大竞赛活动为牵引,按照“全国争先、创造经验、提供示范”的建设目标,抢抓中央10 年大干水利的机遇,努力“兴水利、除水害、保供水、处污水” ,水务事业取得了新的成果,为长沙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务支撑和保障。
砂场整治、防汛抗旱、中小河流治理、水资源管理、农田水利建设实行“民办公助”等成功经验被水利部、长江委、省水利厅推广,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顺利通过水利部验收。
长沙市水务局局长:李增加综述长沙市国土面积11819 平方公里,主要河流为湘江及其浏阳河、捞刀河及沩水等一级支流。
湘江干流由南而北纵贯全市,分城市为东、西两部分;浏阳河、捞刀河自湘江东面,沩水、靳江及龙王港自湘江西面汇入湘江。
2013 年,全市年平均降水量1351.3 毫米,折合水量159.7 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偏少10.3%;地表水资源量86.71 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733.6 毫米,比多年平均偏少9.9%,地下水资源量16.93 亿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16.87 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86.77 亿立方米,属平水偏枯年份。
全市大中小蓄水工程年末蓄水总量 3.4494 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减少2.3530 亿立方米;全市年供水总量和各部门实际用水总量均为38.31 亿立方米,较上年增加0.28 亿立方米,用水净消耗量12.87 亿立方米。
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201.4 立方米;人均综合用水量530 立方米;万元GDP、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为54 立方米、42 立方米(当年价)。
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39.8%。
全市一江三河上布设水质监测断面18 个,监测河长514.6 公里。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采用单因子法分全年期、汛期和非汛期进行评价,Ⅱ~Ⅲ类水质河长,全年为497.5 公里,占总评价河长的96.7%;汛期为497.5 公里,占总评价河长的96.7%;非汛期为446.5公里,占总评价河长的86.8%。
表1 市(直管县)2013年大中型灌区及小型样点灌区灌溉用水量调查表序号灌区名称所在行政区名称所属水资源二级区名称灌区类型设计灌溉面积(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万亩)实际灌溉面积(万亩)水源取水量(万m3)灌溉毛用水量(万m3)亩均灌溉毛用水量(m3/亩)地表水地下水其他水源合计(1) (2) (3) (4) (5) (6) (7) (8) (9)1 宋岗电灌淅川县香花渠灌21.41 13 13 3380 3380 3380 260注1.大中型灌区指设计灌溉面积在10万亩及以上的灌区,样点灌区指2013年度各市(直管县)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确定的小型样点灌区;2.所在行政区按灌区受益范围所在的省辖市/省直管县填写,当灌区受益范围跨省辖市/省直管县时,应分别填写所在省辖市/省直管县名称及其所占比例;3.所属水资源二级区名称按灌区受益范围所在的水资源二级区填写,当灌区受益范围跨水资源二级区时,应分别填写所属水资源二级区名称及其所占比例;4.灌区类型按“渠灌”、“井灌”、“井渠结合”填写;5.设计灌溉面积填写灌区上级主管部门最新批准的规划设计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填写在现有水源、工程等条件下在一般年份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面积,包括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和非耕地上的林地、园地、牧草地有效灌溉面积;实际灌溉面积填写2013年实际灌溉到的面积,在同一亩耕地上无论灌水几次,都应按一亩统计,不应按灌溉亩次统计;6.水源取水量按灌区所有取水口取用的地表水、地下水和其他水源用于农业灌溉水量分别填写。
地表水包括从河流、湖泊、水库、塘坝等地表水体取用的水量,地下水指直接取自地下含水层用于灌溉的水量,其他水源包括污水处理再利用、雨水集蓄利用等用于灌溉的水量。
7.灌溉毛用水量填写水源取水量中用于灌区耕地和非耕地灌溉的水量,包括渠系输水损失。
8. (3)≤(2),(7)=(4)+(5)+(6),(8)=(7),(9)=(8)/(3)。
表3 市(直管县)2013年一般工业企业用水情况调查表序号一般工业企业名称所在地址所属水资源二级区名称所属行业大类名称工业总产值(万元)用水量(万m3)海水直接利用量(万m3)用水计量情况省辖市/省直管县县级行政区河湖库水地下水自来水再生水其他淡水合计1 淅川县楚都饭店河南省淅川县汉江餐饮0.36 0.36 有2 淅川县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机械加工0.3 0.3 无3 河南省淅川县银志油业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油类加工 3 3 无4 淅川县金鹏化冶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常用有色金属冶炼4.5 4.5 无5 南阳福森镁粉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镁冶炼0.52 0.52 有6 淅川县伟业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铁合金冶炼0.6 0.6 无7 淅川县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铝加工1253554 47 47 有8 淅川县双河水电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水力发电8240 8240 有9 河南省淅川县玉典化冶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钒冶炼 5 5 有10 南阳市润达钒业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钒冶炼7.32 7.32 有11 淅川县王河水电站河南省淅川县汉江水力发电4320 4320 有12 淅川县自来水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自来水生产和供应435 435 有13 淅川县寺湾尚台水电站河南省淅川县汉江水力发电9720 9720 有14 淅川县香花镇自来水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自来水生产和供应8 8 有15 淅川县玉典钒业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钒冶炼 4 4 有16 河南省淅川县土产果品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土产果品加工0.3 0.3 有17 淅川县丹江减振器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机械零部件加工0.1 0.1 有18 南阳淅减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淅川汽车减振器厂河南省淅川县汉江机械零部件加工198566 34 34 有19 河南淅川水泥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水泥制品制造23792 9.8 9.8 有20 河南淅川丰源录碱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碱冶炼12.4 12.4 有21 福森药业淅川县丹阳迎宾馆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餐饮业 6 6 有22 淅川县医药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药品零售服务0.2 0.2 有23 淅川县通用机械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机械加工0.06 0.06 无24 南阳宛运集团有限公司淅川分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汽车运输服务1 1 有25 河南福森药业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药品加工266390 26.6666 26.6666 有26 淅川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电影发行放映0.008 0.008 无27 淅川县金华圣泉饮用水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饮用水加工8 8 有28 纯水岸发展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洗浴服务0.9 0.9 有29 淅川县金山石材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石材加工0.36 0.36 无30 淅川县常鼎置业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房屋建筑业7 7 有31 淅川县华新铸造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机械零部件加工2.11 2.11 有32 淅川县金山购物广场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其他日用品零售4.8 4.8 无33 中线工程2标项目经理部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南水北调中线淅川段工程施工1标项目经理部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公路工程建筑6.3 6.3 无34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陶岔渠首枢纽工程项目经理部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公路工程建筑6.835 6.835 无35 淅川县顺隆弹簧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弹簧制造0.9 0.9 有36 淅川县金帝服装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服饰制造 1 1 有37 河南亚欣冶金材料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常用有色金属冶炼2 2 有38 淅川县源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肥料制造 2 2 有39 河南省淅川县广智源合金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机械加工0.8 0.8 有40 淅川县绿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其它制造业1.5 1.5 有41 淅川县永益化冶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冶金制造 1.5 1.5 有42 淅川县鸿鑫新型墙材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建筑建材 1.2 1.2 有43 淅川县上集红伟石板厂河南省淅川县汉江石材加工0.6 0.6 无44 淅川县新远黄石矿河南省淅川县汉江石材开采 1 1 无45 河南九龙冶金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冶金加工8 8 有46 淅川同星面业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面粉加工0.2 0.2 有47 淅川县全程建筑建材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建筑建材 2 2 有48 淅川县龙腾建材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建筑建材 1.5 1.5 有4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南阳淅川县第三加油站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天然气供应业0.24 0.24 有5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南阳淅川县第二加油站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天然气供应业0.024 0.024 有51 淅川县华瑞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精密铸造0.8 0.8 有52 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三淅高速XSTJ-2标项目经理部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公路工程 5 5 有53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三淅XSTJ-3标项目经理部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公路工程 1.5 1.5 有54 邯郸市光太路工程有限公司三淅高速XSTJ-4标项目经理部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公路工程 6.25 6.25 有55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三淅高速XSTJ-5标项目经理部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公路工程 1 1 有56 淅川县金利管业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机械加工0.5 0.5 有57 淅川县林吉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机械加工0.6 0.6 有58 河南省淅川县豫宛调味品厂河南省淅川县汉江调味品加工0.5 0.5 有注 1. 行业大类名称根据企业从事的主要经济活动性质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的大类进行填写;2. 用水量指企业取用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新水量,应包括生产用水、辅助生产(包括机修、运输、空运站等)用水和附属生产(包括厂区办公楼、绿化、浴室、食堂、厕所等)用水,不包括企业内部的重复利用水量。
辽宁省水资源公报2013辽宁省水利厅2014年3月辽宁省水资源公报辽宁省水利厅发布一、水资源量2013年,全省降水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均多于多年平均值。
与上年相比水库蓄水量略有增加,地下水位变幅变化不大。
2013年, 全省降水总量1092.88亿m3,折合年降水深751.1 mm,比多年平均值多10.8%。
时空分布差异大,汛期降水偏多。
年内分配2013年,全省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8月。
6-8月降水量507.3mm,占全年67.5%,比同期多年平均值多14.5%;1-5月降水量96.6mm,占全年12.9%,比同期多年平均值少13.0%;9-12月降水量147.2mm,占全年19.6%,比同期多年平均值多18.5%。
(降水量年内各月分配见图1)地区分布从流域分区看,全省有5个流域三级区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多,有2个流域三级区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基本持平,有3个流域三级区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少。
比多年平均值多40.0%以上的流域是第二松花江丰满以上,降水量为1049.9 mm;比多年平均值多20%-30%的有浑河流域和沿黄渤海东部诸河,降水量分别为921.2mm和926.4mm;比多年平均值多10%-20%的流域是辽河柳河口以上和东辽河,降水量分别为721.4mm和804.8 mm;与多年平均值基本持平的流域是太子河及大辽河干流和辽河柳河口以下,降水量分别为817.5mm和549.7mm;比多年平均值少10%-20%的流域为滦河山区、沿渤海西部诸河和西拉木伦河及老哈河,降水量分别为498.2mm、459.0mm和368.3mm。
从行政分区看,全省14个市级行政区,有7个市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多,有4个市降水量接近多年平均值,有3个市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少。
比多年平均值多30%以上的是抚顺市,降水量为1027.5mm;比多年平均值多20%-30%的有大连市、铁岭市和丹东市,降水量分别为870.1mm、819.1mm、1261.2mm;比多年平均值多10%-20%的有本溪市、沈阳市和鞍山市,降水量分别为978.1mm、622.7mm、856.3mm;接近多年平均值的有营口市、辽阳市、阜新市和锦州市,降水量分别为760.7mm、779.9mm、497.6mm和527.2mm;比多年平均值少10%-20%的有盘锦市、朝阳市和葫芦岛市,降水量分别为536.7mm、413.4mm和500.1mm。
2013年度水务管理年报根据《水利部水资源司关于组织编制2013年度水务管理年报的通知》(资源水务函[2013]49号),在各地报送材料的基础上,汇总形成2013年度《水务管理年报》。
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12月31日。
一.水务管理体制全国县级以上水务局1478个,承担水务管理职能的水利局463个,共计1941个,占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的79.6%。
与2012年相比共增加18个水务局和承担水务管理职能的水利局,增加0.7个百分数。
全国4个直辖市中已有3个组件水务局,分别是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27和省、自治区中已有6和实现辖区的市、县水务一体化,分别是黑龙江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27个省会城市中有18个组建水务局,分别是石家庄市、太原市、呼和浩特市、哈尔滨市、合肥市、南昌市、郑州市、武汉市、长沙市、广州市、海口市、成都市、昆明市、西安市、兰州市、西宁市、银川市、乌鲁木齐市;5个计划单列市中已有2个组件水务局,分别是大连市和深圳市。
在全国1941个水务局及承担管理职能的水利局中,省级水务局(厅)4个,分别是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海南省,占31个省级行政区的12.9%;副省级水务局7个,分别为哈尔滨市、武汉市、广州市、成都市、西安市、大连市、深圳市,占15个副省级城市的46.7%;地级水务局213个,承担水务管理职能的地级市水利局50个,共计263个,占333个地级行政区的78.9%。
图1为全国各级水务局组成情况。
图2为2013年各级水务管理机构水量比及比例图。
图3为2013年各级水务管理机构组成图。
二.水务管理职能在全国1941个水务局和承担水务管理职能的水利局中,管理职能包括城市防洪的有1548个,占总数的79.8%;包括城市供水的1077个,占总数的55.5%;包括城市节水的1434个,占总数的74.0%;包括城市排水的637个,占总数的32.9%;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的491个,占总数的25.3%。
湖南省国土面积211829平方公里,分属长江流域(占总面积的97.6%)和珠江流域(占总面积的2.4%)。
湘、资、沅、澧四水及汨罗江、新墙河等分别从东、南、西三面汇入洞庭湖,并由城陵矶注入长江。
2013年,全省年平均降水量1354.1毫米,折合水量2868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偏少6.6%;地表水资源量1574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743.2毫米,比多年平均偏少6.4%;地下水资源量382.1亿立方米。
全省水资源总量1582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非重复计算资源量7.63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偏少6.3%,属平水偏枯年份。
全省入境总水量835.3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偏少39.3%,其中长江三口396.9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偏少57.0%;出境总水量2324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偏少20.9%,其中城陵矶水文站实测出境水量2259亿立方米。
全省大中小蓄水工程年末蓄水总量206.1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减少26.2亿立方米;全省年供水总量和各部门实际用水总量均为332.5亿立方米,用水净消耗量134.1亿立方米。
全省人均综合用水量497立方米;万元GDP、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为136立方米、94立方米(当年价),按2005年可比价计算,分别比上年降低7.8%、10.4%。
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19.7%。
全省在主要江河上布设水质监测站217个,水质监测评价河长8258.9公里,Ⅰ~Ⅲ类水质河长:全年为8113.9公里,占总评价河长的98.2%;汛期为8068.6公里,占总评价河长的97.7%;非汛期为8029.9公里,占总评价河长的97.4%。
2013年主要河流(湖泊)典型站月降水量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