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鲜超市如何构建良好的蔬菜采购供应链

生鲜超市如何构建良好的蔬菜采购供应链

生鲜超市如何构建良好的蔬菜采购供应链
生鲜超市如何构建良好的蔬菜采购供应链

生鲜超市如何构建良好的蔬菜采购供应链要的无奈之举、多此一举。

包裹保鲜膜的主要目的是蔬菜的保鲜与防止顾客随意挑选带来物损。其实蔬菜本身是鲜销产品,依靠保鲜膜来保鲜,根本就不是一个好办法,还没有加湿的效果好,保鲜的最好方式就是及时把蔬菜销售出去。虽然没有包保鲜膜,小商贩的菜大都比超市的新鲜,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另外,消费者在采购产品的时候,都有一种主动挑拣的欲望,你把产品都给他捆好了,让他被动去消费,缺少了一种挑拣的乐趣,岂不让他非常的不爽。有过超市促销经验的人都知道,对于大堆头的随意挑拣促销产品,场面一般都会异常的火暴,价格是一个方面,随意挑拣的心理因素也是一个原因。归根结底,采取这种包装方式主要的原因还是对自己的产品质量与管理水平没有信心,产品如果比较统一、标准,看上去都很新鲜,销售人员的责任心再强一点,像小商贩那样,难道还怕顾客挑选?

同时,二次包装对蔬菜的损害是很大的。大家都知道,蔬菜非常怕摩擦与磕碰。在运输过程中,些须的摩擦与磕碰是难免的,但是,在二次包装的过程中,又会出现二次的磨损,甚至更大的磨损。就拿黄瓜来说,在第一次运输过程中,瓜与瓜之间的接触面会有轻微的压痕,这是必然的,当在第二次包装时,瓜与瓜之间的接触面必然发生了变化,不可避免的又会出现第二次压痕。更糟糕的是,当进行了二次包装后,重新装箱配送,装箱一定不会紧密,会比较蓬松,而蔬菜运输时最怕的就是装箱不紧实,这样在运输过程的颠簸中,给蔬菜带来的磨损是致命的。大家可以观察农贸市场商贩的蔬菜,怕磨损的蔬菜一般都是原箱包装,贩卖者会象呵护婴儿那样的保护蔬菜,这也是黄瓜可以保持“顶花带刺”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二次包裹保鲜膜必然会增加成本,同时,还容易出现二次污染,现在的“有毒保鲜膜”风波,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从这个角度来讲,二次包装是得不偿失。3、偏重设施建设,忽略了与上游蔬菜供应环节的紧密联系与协作。

连锁超市的蔬菜经营管理,一般都会比较关注面对顾客销售的蔬菜经营形式,包括经营品种项目、卖场布局、设备配置等。在进行蔬菜经营管理流程的

设计时,也会更多地考虑蔬菜加工和经营过程本身,而对蔬菜供应上游的采购环节、来源和物流配送对销售的影响,却没有认真考察与应对,实际上蔬菜流通渠道及采购配送现状等外部因素对超市蔬菜经营的影响非常之大。

对于生鲜产品来讲,商品的产品化程度越高,管理的难度就越小,例如面食、分割冷冻肉等。

如果蔬菜产品在进入流通与销售之前已经最大限度地标准化和产品化了,超市蔬菜的经营者就会大大减少为蔬菜产品加工核算,以及损耗控制之类的问题所困扰的程度。这就要求现在的超市经营管理者,要重视与加强与上游的蔬菜供应商的协作,借鉴供应链管理思想与“零库存”准时化配送思想,把蔬菜的产品化程度尽量前移,向基地化采购、加工方向发展,真正的与种植基地或者供应商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非单纯的竞价打压政策。传统的购买运作与现代采购战略在观点上的差异,可以集中归纳为致力于所有权总成本最低而不是购买价格。尽管生鲜商品的购买价格仍然直接影响着采购成本,但是这仅仅是蔬菜总成本公式中的一小部分,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考虑蔬菜的二次配送、成本核算等服务成本和产品寿命周期成本。产品周期寿命成本应该对生鲜商品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例如,如果从批发市场进货,和竞争对手处于同样的起跑线上,如果能够从蔬菜种植基地直接进货,就可以节省1-2天的货物周转期,这1-2天的时间对蔬菜的保鲜是非常关键的,这样,就具备了比竞争对手更大的优势。

4、价格虚高,依靠高价格弥补管理与采购供应链的弊端,牺牲了大批顾客群体。

生鲜采购部管理制度

生鲜采购部管理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生鲜采购部管理制度 第一条总则 第二条为加强企业规范化管理,确保公司能狗到底成本的产品,从而达到降低成本之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目的 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并对采购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供应商提供的商品能够满足公司各部门的要求。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采购部所有采购人员。价格只审核接单订购验收等,除另有规定外。悉以本制度处理。 第四条权责 1.由本公司采购部负责生鲜产品的采购工作。 2.订单处理负责订单的收集汇总,生鲜产品的销售统计。 3.收获部和检验室负责对生鲜商品的相关质量数量进行审核。 4.储运部门负责对货物进行储运,加工,分拣,配送。 第五条采购原则 1.严格执行询价议价程序,生鲜商品必须有3家以上供应商提供报价,在权衡质量,价格,资质,信誉,客户群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估。 2.职责分离原则,采购人员不得干涉商品采购外的其他部门工作。 3.一致性原则采购人员采购的物品或服务必须,与采购单所列要求规格,型号,数量相一致。 4.廉洁自律,不收取供应商任何形式的馈赠。 5.严格按采购制度查程序办事,自觉接受监督。 第六条采购计划的制定 1.生鲜采购工作根据公司的销售任务和毛利计算及库存情况编制本组采购计划,经领导批准后实施采购。 2.本部门还需根据公司业务的淡旺季的要求,核对仓库的库存量,确定生鲜商品的品项,规格,数量等方面的实际缺口编制并调整采购计划。 3.采购计划经公司领导核准后,采购部与财务部各执一份,采购部依据采购计划进行采购作业,财务部根据采购计划安排所需采购资金的审批。 第七条采购的实施 1.选择供应商。 (1)生鲜供应商的采购选择要从批准的合作供应商中选取。 (2)本主在选择供应商时应当挑选3家以上的供应商询价,议价依据。 (3)部门主管在审价时,认为需要再进一步议价的,则由采购部主管亲自与供应商议定价格。 (4)公司领导在核价时,均可视需要再行,议价或要求采购部门进一步议价。 2.价格调整。 (1)已核定的商品采购必须经常分析或收集商品资料作为降低成本的依据。 (2)本组成员均有义务经常性市调以协助主管了解市场行情以利于领导做决策参考。 (3)已核定的生鲜产品采购有上涨或降低应及时了解相关情况汇总上报。

采购管理与供应链管理

采购管理与供应链 管理 1

第1章采购与货源决策 1.1 案例分析预备知识 1.1.1货源决策 企业所需要的原材料或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即是企业的货源决策。 1.1.2货源决策影响因素 (1)企业发展战略 货源决策应该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相适应; (2)现有产品研发能力和工艺水平 货源决策需要考虑企业现有产品研发能力和工艺水平,如果企业技术水平、研发能力和工艺条件达不到要求,则需要考虑外购。 (3)企业质量体系 货源决策的制定要确保企业的质量体系能满足自治产品中相应的要求。 2

(4)供应市场情况、企业监控供应商能力及环境不确定性 如果供应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监控供应商能力强及环境不确定性低,则企业倾向于采购。 (5)成本因素 企业进行货源决策时要对自制和外购的成本构成进行权衡。 1.1.3采购/自制选择原因及其优势、劣势 1. 自制的原因 (1)需求量少且少有供应商供应该产品(生产过程的特殊件); (2)质量要求高/特别、要求特别加工,供应商难以满足; (3)内部供应有保障; (4)保护专利或专有技术 (5)自制成本低; (6)为确保公司自有设备稳定运行的一些产品; (7)避免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 (8)竞争、政治、社会或环境等因素迫使企业选择自治。 2. 自制的优势与劣势 *自制优势: (1)自制能够提高企业对其运营的控制能力; (2)自制能够使企业监控到全部采购流程,如果企业能够达到 3

规模经济所要求的产出量,还能够为企业节约成本; (3)自制还有助于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 *自制劣势: (1)自制需要高额的投资,在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的情况下,这种高额投资就会有很高的风险,同时也会降低企业战略的柔性; (2)如果企业决定自制,就不能得到潜在供应商的优质产品和服务。 3. 采购原因 (1)企业缺乏管理或技术经验,无法自制产品或自行提供所需服务; (2)固定供应商有足够的信誉,使最终用户更容易接受由其组装而成的产品; (3)长期维护非核心能力的非经济性。 4.采购优势与劣势 *采购优势: (1)采购不但能够使企业战略具有高度的柔性,而且使企业易于接受现代化的产品和生产流程; 4

如何做好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工作 2019/9/27 一、采购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采购供应链管理是以采购产品为基础,通过规范的定点、定价和定货流程,建立企业产品需求方和供应商之间的业务关系,并逐步 优化,最终形成一个优秀的供应商群体,并通过招投标方式实现企业 的采购,从而达到降低采购产品价格、提高采购产品质量和提高供应 商服务质量的目的。”“企业采购供应链是企业供应链系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企业提高质量、节约成本的关键。建立企业采购供应链系 统,首先需要将涉及企业采购的各个环节纳入到整个系统中,保证采 购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畅通,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通过信息共 享,合理地利用和分配资源,为企业带来最大的效益。” 二、采购供应链管理的目标 “企业采购供应链系统通过标准和规范的业务流程,建立协配件的供应商、事业部之间的业务关系,并逐步优化,最终形成一个优秀 的供应商群体,在保证公司协作产品集中采购任务顺利完成的同时, 达到规范采购过程、优化供应商群体、共享采购信息、监督采购过程、 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信息化水平、任务分工与业绩考核和与供应 商共赢的目标。”

三、采购供应链管理的具体任务 “企业采购供应链管理的具体任务为:建立采购产品信息库;建立供应商信息库;明确新产品定点流程;明确产品定价流程:如何通过 招投标方式实现产品竞价;明确产品订货流程:如何向供应商下订单, 并对产品的实际价格进行监督;建立企业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 四、采购供应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库存成本非常高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所需要在较短时间内针对不同市场领域 生产大量不同的新产品,边研制、边投产带来的物资富余库存成本非 常高。一新技术需要设计选用原料;二是由于企业内部信息不通畅, 有些原料选用类似品种太多,扩大了库存成本。 2,采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员流动性较大。 许多企业聘用的采购人员层次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大,企业监 管力度又尚未跟进,导致一些企业的采购成本增加。采购人员应该具 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分析能力、预测能力、表达能力、一定的知识与 经验等能力。采购人员还应该具备廉洁、敬业精神、虚心与耐心、遵 守纪律等良好素质。采购关系到材料市场行情的调查、采购成本控制、 产品质量查证、供应商实力的评估、采购人员控制着供应链的命运, 采购也直接影响生产。

生鲜超市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生鲜超市市场营销策略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加入WTO的形势下,“菜篮子”产品的流通形式显得不容乐观,面对机遇和挑战,大规模的改革势在必行。生鲜超市作为传统农贸市场与现代连锁卖场的衍生物,既具备了超市现代的管理方式又具有生鲜消费的广阔市场,是扩大超市业态细分市场的又一有效形式。本文通过对“菜篮子”产品经营、流通现状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试阐明进行生鲜超市专业化经营“菜篮子”产品的市场前景;通过对经营策略的分析,试阐明生鲜经营超市化的可行性。 百度搜索超市管理精英网有更多知名超市内部资料 一、生鲜超市概述 (一)生鲜超市的定义及特点 生鲜主要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消费的农副产品,其中包括蔬菜、水果、水产、粮食等,它是人们家居饮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生鲜超市则是指专业从事生鲜经营并结合现代超市经营理念的专卖店、连锁店,其类似于家电超市、建材超市。但此时的生鲜则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不仅包括一般的农副产品,还涉及到一些强相关性的产品,例如,加工食品、半加工食品、厨房用品等,可是说生鲜超市经营的内容是农贸市场所有的,是家庭厨房所需的。 生鲜超市是农贸市场与现代超市相结合的产物,它能够取二者之

长,弥二者之短,充分发挥特色优势。 1.先进的检验检测手段,严格的准入制度,防止了有毒有害农产品的进入,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规范农产品市场,更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与世界接轨。 2.舒心、幽雅的购物环境,有利于“菜篮子”产品的高效流通,贴近了现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方式。 3.生鲜超市的专业化、多样化、优质化经营,有利于促进现代零售业向小而精的一头发展,提高抗风险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丰富农业生产,提高生产水平。 4.生鲜超市所创建的“绿色市场”推动了绿色生产,加快了传统农贸市场向现代超市的转变,有利于使产品资源通过现代化的流通渠道面对终端客户,促进投资者改善和树立规范化的运作方式,加强基础设施的改造。 (二)生鲜产品与超市业态的发展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过上十年的励精图治,“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然而,“菜篮子”产品当前的形势不容乐观,产、供、销的各环节都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其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是目前“菜篮子”产品的质量、安全、卫生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 超市作为一种新型业态,正日益侵占着以往街头小店、百货店等传统业态的地位,其功能日趋多样化、全面化,以至形成“很多东西非要到超市才能买到”的局面,连锁超市异军突起。造成这种现象的

2019年采购与供应链管理题库(20201017115732)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题目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5 题) 1、广义的采购是指除了以购买的方式占有物品以外,还可以通过租赁、借贷和交换等途径取得的使用权来达到满足的目的。 (对) 2、采购是一种经济活动,是企业经济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 (对) 3、对于战略采购物品采取的采购策略是建立长期伙伴关系。 (对) 4、对于正常采购物品采取的采购策略是集中竞价。 (错) 5、期货采购是指商品交换中即期实现货币转换为商品的购买行为。 (错) 6、期货采购是采购者在交易所买入标准化的、受法律约束的期货合约,在未来的某时刻、某地点,按期货合约规定购入货物的采购方式。 (对) 7、分散采购是指企业在核心管理层建立专门的采购机构,统一组织和实施企业所需物品的采购业务。 (错) 8、政府采购又称公共采购。 (对) 9、JIT 采购又叫做供应链采购。 (错) 10、企业采购机构的大小与企业自身的规模成正比关系。 (对) 11、企业经营品种多,采购业务量大,设置的采购机构应该小些。 (错) 12、采购人员的素质与采购机制的设置没有关系。 (错) 13、隶属与生产部门的采购机构,比较适合“生产导向”的企业。 (对) 14、隶属于行政部门的采购机构,主要是为了获得较优惠的价格和付款方式,以达到财务上的目标。 (对)

15、编制采购计划是确保生产所需资源供应、规避价格风险、降低采购成本的重要环节。(对) 16、一般而言,生产计划根源于销售计划。 (对) 17、米购环境不是编制米购计划时应考虑的因素。 (错) 18、编制采购计划时应考虑存量管制卡这个因素。 (对) 19、安全库存量是制定订单计划时期初的库存量。 (错) 20、企业制定采购预算是为了促进企业计划工作的开展与完善,减小企业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 (对) 21、间接渠道是企业直接向生产厂商进货。 (错) 22、窄渠道指同一层次的中间商是单一的。 (对) 23、“行业领袖”供应商是指那些生产规模大、经营品种也多的供应商。 (对) 24、一份完整的采购合同主要由首部、正文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对) 25、公开招标是一种非竞争性的招标。 (错) 26、政府采购的资金来源为财政性资金。 (对)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1、按采购权限可将采购方式分为集中采购__________ 与分散采购_____________ 。 2、采购是商流和物流过程的统一。 3、采购是从资源市场获取资源的过程 4、遵循_______ 规则,数量或种类占80%勺采购物品只占有 ____________ 的价值。 5、遵循_______ 规则,数量或种类占20%勺采购物品占有 ____________ 的价值。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标准.docx

-WORD格式 -- 可编辑 -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2019 级物流管理专业 学时: 52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一、课程性质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是一门专门研究供应链下采购管理的基本理论、运作流程和管理规范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应用学科。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采购相应知识,并具有独立采购运作能力,达到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采购岗位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采购作业的流程,采购管理的组织,供应商管理,采购价格与谈判,采购绩效评估、供应链下的采购发展等知识和实际应用,以便学生将来在实际中可以以理论指导采购实务。 二、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供应链的含义、结构模型,供应链中采购管理的价值,供应链下采购模式的发展;掌握采购管理的基础理论,采购作业流程,采购谈判,供应商管理和采购绩效评估等内容,使学生对采购的组织管理、操作过程和技巧、绩效评估等有系统的认识。 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同时通过讨论课和实验课,加深对采购有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加深对采购实务的理解和方法的运用。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一)先修课程 物流管理 (二)后续课程 仓储与库存管理 四、课程内容标准和要求 --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素质。 教学主要内容 模块 任务一掌握采购的概念与范围项目一、任务二认识采购的地位与作用认识采任务三明确采购的要求与基本 任务 购工作 任务四熟悉采购的模式与分类 项目二、任务一设置采购机构 组建采任务二组建采购队伍 购机构任务三制定采购管理制度 学习目标 学 能力要求 时1、掌握采购的概念与范围; 1、了解采购的内涵与外 延; 2、认识采购的地位与作用; 2、学会采购任务的落实; 3、明确采购的要求与基本任 3、掌握采购模式的确立 4 务; 与种类的划分; 4、熟悉采购的模式与分类。 4、熟悉采购的基本理论 知识。 1、了解采购机构设置的影响1、树立采购人员具备的 因素;思想观念; 2、掌握采购机构的内部设置;2、学会采购组织管理层 3、掌握采购人员应具备的综次及隶属关系构架; 6合素质;3、学会采购人员招聘与 4、掌握采购管理制度建设的培训的方法; 范围。4、懂得采购管理制度的 制定与维护。 1、熟悉采购计划人员的 任务一做好编制采购计划的前 项目三、期准备工作 编制采任务二编制不同类型的采购计购计划划 任务三掌握采购决策 项目四、任务一划分供应商类型选择与任务二开发供应商 管理供任务三供应商关系管理 应商任务四评估与优化供应商 项目五、 采购合 任务一签订 采购合同 同的谈 任务二履行 采购合同 判与签 任务三采购 合同实例 约 任务一建立采购绩效考核指 标 项目六、 任务二确定采 购绩效考核内容 考评采任务三构建采购绩效 评估系统 购绩效任务四考评 采购工作绩 效任务五考 核供应商合 作绩效

我国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人才需求

Management 经管空间 116 2012年9月 https://www.doczj.com/doc/ed433724.html, 我国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彭纯军 摘 要:经济全球化和战略采购推动了采购专业人才的需求猛增,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滞后导致采购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构建满足市场需求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势在必行。关键词:采购与供应链 人才培养 必要性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9(a)-116-0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大大加强,生产和销售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直接推动了全球化采购。我国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中心、采购与供应市场,对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随着采购与供应活动向着全球化采购、供应链管理方向发展,其复杂性及工作难度日益增加,这些变化对采购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在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存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不足,严重滞后于产业和市场需求,制约了采购与供应管理战略地位的提升。 1 采购与供应概述 1.1 传统采购与供应活动 采购是指企业向供应商购买其产品作为企业资源以保证企业生产及经营活动正常开展的一项经营活动。供应是指供应商或卖方向买方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供应也意味着采购部门采购企业需要的商品来满足自己企业内部的需求。因此,采购与供应是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何黎明提出采购发展大致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采购只专注于连续供应,即以合理的价值从供应商处获得必要的产品;第二阶段,采购除了专注于连续性的目标外,也重点关注价格优势;第三阶段,供应管理除了强调成本竞争外,也将更多地关注价值的创造[1]。 在传统采购与供应模式中,采购目的就是为了补充库存,采购部门只是根据库存部门的需求进行采购,并不关注企业的生产过程、生产进度和产品需求的变化。我国很多企业依然采用传统采购方式,其缺点是业务比较分散,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不能发挥较高的效率;采购部门与其它部门的分离,使得采购周期长、流程复杂、库存过高、资金周转慢、利用率低等问题;采购的合作关系是不稳定的,一旦供需关系不平衡时,合作随即结束,导致企业需要重新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去选择新的供应关系[2]。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客户需求变化,单个企业必将融入到供应链系统中去,企业间相互依存,协同采购对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供应链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企业作为供应链组成部分,其采购成本及策略的选择会对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的成本与定价产生影响,乃至影响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和收益。1.2 供应链中的采购与供应活动 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等成员通过与上游、下游成员的连接组成的网络结构。即是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并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供应链成员之间存在物品、信息、资金的交换,也就是供应链中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商流的融合统一。每个供应链成员为了满足生产或销售需要而向上一级成员采购物品,以保证供应,并做好供应商的管理,力求获得成本和时间的节约。采购和供应活动是供应链成员之间的普遍常规的业务活动,是供应链实现无缝链接的关键环节,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逐渐提升到战略层次。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意识到了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性。供应链中制造商通过外购、外包等采购方式从众多供应商中获取生产原料和生产信息。采购已经从单个企业的采购发展到了供应链上的协同采购。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间不断优化采购管理模式,先进的集中采购、全球化采购和JIT 采购模式运用也越来越广泛。采购与供应的供应链特性,促使企业明确自己在供应链中所处的位置,与上下游成员企业密切协作,以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和各种竞争风险。 2 采购与供应的战略定位 采购与物流管理既是企业传统的管理职能,也是在不断创新的职能。采购管理向物流、生产管理延伸,在管理供应链的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管理上发挥更大作用。相应地,采购管理的对象也从产品上升到供应商这一实体,它的任务也从价格谈判、签订合同延伸到供应商评估、选择、管理,以及供应商早期纳入设计阶段、降低产品的全成本。当前,借助先进技术手段,采购与物流管理的目标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已经延伸到企业核心价值的创造、竞争能力的培育,通过理念革新、模式转变、流程优化、绩效评估、风险管理等措施的综合运用,加强资源整合和上下游联系,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地位产生重要影响。在全球化背景下,采购与供应管理已全面转向支持供应链和产业链的运作,除强调成本竞争外,将更多地关注价值的创造,已经成为高层领导关注的核心问题,并逐步上升到企业战略层面。从图1可以看出,采购向供应管理、战略采购演进的过程,以及采购与供应管理范围和地位的战略提升。 图1 采购与供应的战略演进 作者简介:彭纯军(1975-),河南新县人,暨南大学企业管理博士生,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

永辉超市营销策略分析 终稿

摘要 在国内零售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有效需求不足的背景下,永辉超市通过主打生鲜食品,以差异化的市场定位,迅速在国内崛起。本文以网上搜集、整理的第二手资料以及在永辉超市的实地购物经验为依据,对永辉超市服务营销策略进行分析。通过对永辉超市的7P服务营销策略的深入分析,了解、掌握了其成功的秘诀,更发现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永辉超市;服务营销;策略

目录 前言 (1) 1 永辉超市背景情况 (2) 1.1 永辉超市简介 (2) 1.2 永辉超市经营特点 (2) 2 产品策略分析 (4) 3 定价策略分析 (5) 3 渠道策略分析 (6) 4 促销策略分析 (7) 5 人员策略分析 (8) 6 有形展示策略分析 (9) 7 服务过程策略分析 (10) 8 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8.1 人才储备不足 (11) 8.2 渠道建设不完善 (11) 8.3 促销管理制度不规范 (11) 8.4 促销策略缺乏针对性 (11) 9 对策与建议 (12) 9.1 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 (12) 9.1.1 制定标准化流程 (12) 9.1.2 强化激励措施 (12) 9.2 完善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 (12) 9.3 加强员工管理创新 (12) 9.4 采取差异化促销策略 (12) 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前言 伴随着我国入世后对外商投资零售领域的政策进一步开放,世界排名前列的外国零售企业巨头如沃尔玛、麦得龙、家乐福等都已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外资企业凭借资金和经营优势快速发展,不断开发分店,此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几年来便利店也遍布各个城市,二十四小时营业店和社区便利店也在不断发展,中国的零售市场进入了白热化的境地。 在目前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本土中小超市要生存、发展,将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而永辉超市的异军突起,似乎给黯淡的零售行业前景带来了一丝亮光,众多的零售企业似乎也看到了生的希望,都想从永辉成功的经营中得到些启示,希望捞根救命稻草来摆脱困境。本文将深入研究分析永辉超市所采取的服务营销策略,力求找到永辉超市成功的源代码,为零售行业其他超市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课程大纲 说明: 1、本《大纲》的制定,在兼顾知识体系与结构完整性的同时,也会充分考虑客户的需求,并可以依据客户 进一步的要求,作一定的调整与修正; 2、本《大纲》涉及的内容较多,需要2天左右的培训课时。具体讲解的侧重点,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或 以现场的学习效果,来作一定的调整; 【课程背景】 随着我国制造大国地位的确立,及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将成为衡量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出合适的供应链规划,采购策略与采购流程,及库存策略来取得竞争优势。为此,基于对物流及供应链的研究,并结合曾经在多家知名企业的工作经历及辅导经历,特推出该《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课程。【培训对象】 供应链总监、财务总监、制造总监、采购总监、物流总监、制造经理、采购经理、计划经理、物流经理、采购及供应链管理等相关人员。 【课程特点及受益】 本课程详细介绍了采购与供应链的基础理论,核心框架及流程,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融合教学、研究、实践、实务为一体,能令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关注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经营战略,并得以从中受益: 1.了解供应链管理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掌握供应链体系建立与管理的方法; 2.了解并掌握采购战略、战术、工具及方法,并能熟练分析与运用; 3.了解并掌握供应链模式下的供应商选择与管理的策略与技术,并能熟练应用; 4.了解并掌握采购与供应链KPI体系,并能有效分析与改善。 【授课方式与特点】 1.丰富性与针对性。信息量大,专业性及针对性强,案例多,能结合企业所在行业特点与现 状,有针对性地制定大纲及培训; 2.指导性与实用性。不作空洞无物的讲解,能从企业职能、组织、流程上对企业进行优、劣 势分析与判断,提供改善意见与建议,现场研讨具体工作问题; 3.操作性与实效性。除了专业地进行讲解,将现场分析、分享标杆企业的做法,提供丰富具 体的“管理流程、制度、工具模板”供学员参考、借鉴、落地; 4.通俗易懂,参与性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专业问题通俗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混乱问 题标准化。不忽悠,不故弄玄虚。鼓励提问质疑,现场分析解答; 5.气氛活跃,妙趣横生。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适时、适度、适当调节课堂气氛,风趣幽默, 旁征博引,气氛活跃,轻松愉快中完成课程。

超市生鲜食品经营与供应链管理

超市生鲜食品经营与供应链管理 摘要:生鲜食品是现代超市中一个很重要的商品部类,与其它商品相比,它的经营方法比较独特,这主要源自产品的易腐易烂性。本文围绕着生鲜食品的产品特性,阐明了生鲜食品开展供应链管理的意义,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推进生鲜食品供应链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超市;生鲜食品;供应链;供应链管理 生鲜食品是超市中最重要同时也是经营难度最大的一类商品,它主要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消费的农副产品,主要包括蔬菜、水果、水产、肉类等。我国超市生鲜食品经营中存在三个主要问题:损耗多、保鲜难、成本高。新鲜度下降,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无形的损耗,因为同样商品其销售价格要下降。现在超市已进入了微利时代,许多超市纯利润率不到1%,而多数超市生鲜食品损耗占销售额的比重达10-15%,有的甚至更高,超市经营得不好,有可能仅生鲜食品损耗这一项就有可能把所有的利润陪进去。我们知道商品损耗与库存量成正比,与配送时间成反比。要减少损耗,就必须减少降低库存量,缩短配送时间。因此,由于生鲜食品易腐易烂性,与工业品相比,生鲜食品对供应链的即时和高效性要求更高。如何通过供应链管理,整合外部资源,降低经营成本,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新鲜的商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超市生鲜食品开展供应链管理面临的困难和障碍

当前我国超市开展供应链管理还处于导入阶段,仅有很少的企业进行了探索,它们组建的供应链也不够稳定和规范,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超市和供货商之间没有建立起相互信任和协作关系,在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上水平不高,大多局限于总部与门店以及配送中心的沟通和交流,对供应商开放性不够,在物流和信息资源上缺乏共享,对配送中心的投资和建设滞后,超市对供应商的控制力不够,供应链不够稳定。 我国超市在生鲜食品开展供应链管理上,不仅与其他工业品一样面临以上问题,而且由于其产品的特性还面临着以下几个特殊问题,这使得当前超市开展生鲜食品供应链管理更加艰巨和困难。 1、产品特性问题。目前超市经营的生鲜食品主要的特性有:一是易腐性,这一特性导致了对采购与配送的周期要求比工业品更短,这样就限制了采购半径。二是季节性,这一特性源于水产蔬菜水果水产等产品的生物生产周期,一旦到了成熟季节,就会形成大批量的供应,无法控制上市的节奏,因此很难配合超市的均衡经营采购计划。三是地域性,农产品的地域特性使得某些产品只有在特定产地才有供货。这三方面的产品特性,使得超市在产品开发,供应商优选上受到很大限制。四是价格的波动性,价格的频繁波动使得供应链管理的利益分配经常面临着不确定性,各个环节之间就价格和利益的谈判而导致的高昂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了供应链管理的效率,由此也使得供应链的合作伙伴更加不稳定。 2、技术支持问题。生鲜食品进超市的物流过程包括运输、包装、装卸、搬运、储存和加工配送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面临着技术保证及管理优

生鲜超市经营策略

在当前及未来的若干年内,在电商的冲击下,传统的包装食品和非食品在超市的经营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了,在大中城市,现在这一点已经非常明显,但是唯有生鲜商品,电子商务还难以侵入,至少是大众化的生鲜商品,电商来做的话,品质难以保证,配送成本非常高,而且由于图片中的品质与实际每一件商品的品质差异所带来的客诉,让企业难以为继,此外,老百姓对于食品安全、对于环境卫生的关注,则使得菜市场、小摊贩的竞争力越来越趋弱化,这也是我们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见不到菜市场的根本原因,菜市场的功能早就被现代超市所替代了。 超市经营生鲜,一定要明白这几个道理: 一、是超市的生鲜品质有保证,注水肉、带瘦肉精的猪肉超市绝对不敢经营,食品安全问题是有保障的,至少是当消费者吃出毛病的时候可以找到责任人了,而且超市是绝对不会克斤扣两的,货真价实,同时环境整洁、购物很舒适,这些都是顾客给予超市加分的地方,相对应地,菜市场就差很多了。 二、是超市如果生鲜这一块暂时亏了的话,可以靠食品和非食品带来的毛利额来弥补,这是那些肉摊、菜摊所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只要超市认准了通过生鲜来拉动人气,在初期(大约半年到一年时间)不靠生鲜来赚钱,那么随着生鲜商品销售额的成倍增长、来客数的急剧增加,到那时,消费者已经形成习惯了,周围的竞争对手也慢慢减少了,你再悄悄地调高价格回收毛利,此时由于生鲜经营额的上升,很多商品已经有了规模优势了,比如一天卖2头猪,你得派两名员工,一天卖10头猪,你也仍然只需要2-3名员工,而且单店采购额上去以后,配送成本也大大地降低,你到蔬果批发市场拿货的成本也降低了,此时价格又有条件抬升了,这样一降一升,生鲜经营的利润也就自然而然地到来了,只是生鲜经营是靠修“舍得功”才能经营好的,但一旦你经营好了,那就是给竞争对手树立很高的门槛了,你就有实力淘汰你的竞争对手了,因为他短时间根本不可能在生鲜经营上突破的,这是与食品和非食品经营截然不同的,在食品和非食品领域别人很容易模仿,而你也很难构筑起来防御堡垒。 三、是超市的生鲜一定要自营才可能成功的,道理很简单,联营户都是靠你带来的人气去赚钱的,他是不可能舍弃眼前的利益帮你拉人气,然后等人气来了你涨租金或者把他赶走,可以说是双方利益的基点决定了通过联营是无法有效地达到超市做好生鲜经营的目的的,因为超市做生鲜的初期一定是要赔本的,否则它就不可能拉动人气,这一点只有超市自己做自营了才可能做到。 四、是超市一定要克服生鲜经营的畏难情绪,你难别人也难,但是谁率先突破了,谁在一个特定的市场的竞争优势也就建立起来了,当你建起堡垒了以后,别人要来攻你,那付出的代价就非常巨大了。 所以只要我们利用好超市的经营优势,克服生鲜经营的畏难情绪,悟出了这些道理以后我相信只要我们下定决心,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2020年(发展战略)生鲜经营及其发展方向

(发展战略)生鲜运营及其发展方向

生鲜运营及其发展趋势 作为壹种新型业态的超级市场于20世纪90年代初于我国壹些沿海城市兴起,以后迅速扩张。近年来,生鲜运营逐渐为人所认识,且成为本世纪末超市运营的热点之壹,于新世纪必将会有长足的发展。 壹、生鲜区的运营范围 生鲜运营的新观念源于外资零售企业,尽管它们来自世界各地、风格各异,生鲜商品运营却普遍为国内消费者所认同。近年来国内超市运营生鲜食品渐呈流行之势,但对生鲜区运营的理解不壹,运营的项目和形式也有很大差异。 目前生鲜运营范围较有代表性的是日系的“生鲜三品”,即:青果(蔬菜水果/PRODUCE)、精肉(MEAT)、水产品(SEAFOOD),对这类商品基本上只做必要的保鲜和简单整理就上架出售,未经烹调、制作等深加工过程,因此可归于生鲜类的初级产品;再加上较常见的、由西式生鲜制品衍伸而来的面包(BAKERY)和熟食(DELI)制品等现场加工品类,就由初级产品的“生鲜三品”和加工制品的面包、熟食共同组合为“生鲜五品”。 于实际运作中,也常把其它壹些食品类项目,如日配乳制品(DAIRY)、冷冻和冷藏食品(FROZEN),散装杂粮、蜜饯糖果(BULKFOOD)等和生鲜壹起运营。它们和生鲜品具有

壹些共同的特点,如保存条件基本相同,或同属于散装无条码商品且需要用称重打条码方式售卖,或者保质期比较短等,同时于消费习惯上也有很大的关联性。严格说来,这些运营项目不属于生鲜范畴,但由于之上特点和归类管理的需要,通常会和生鲜品且类陈列和统壹管理。 之上各项组合于壹起基本上覆盖了目前生鲜区运营的主要中分类,生鲜区运营者可根据超市规模、店面布局等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的运营项目和运营重点。 二、生鲜区的运营特点 自1996年北京和深圳的壹些超市推出生鲜区运营以后,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每到高峰时段和节假日,生鲜区的销售场面热烈,从而也备受超市运营者关注。目前,国内的生鲜区运营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国内生鲜运营尚处于导入期 生鲜运营理念和方法来自外资企业。国内的外资企业对生鲜区运营的定位较高,前期投入大,市场反映较好,但于商品结构和管理方法等方面仍要根据中国消费市场情况继续探索和磨合。跨越中外文化差异,真正实现本土化尚需时日。 多数国内企业于这方面起步较晚,无论是对生鲜运营的理解和把握,或者实际运作能力和管理经验均处于初级阶段,前期投入不足,运营的效果自然存于着差距。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有所提

HND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1

Content 1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2) 2 Method to increase competitiveness (2) 3 Contribution of quality standard (3) 4 Effect of technology (3) 5 Strategic nature (4) 6 Reference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t can promote to obtain global resource which result in cost reduction. It also can improve the circulation of talent in worldwide, so that getting more labour. If former sources of supplies of raw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 become less reliable and new supply sources emerge, which may increase a greater load on the work of the IPD. Take Wal-Mart, the representation of retail, as a instance, Wal-Mart possessed the biggest civil satellite system, which can get new information about supply and the number of goods. Wal-Mart’s suppliers always are selected by rigorous ways so that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rporation. 2 Method to increase competitiveness Firstly, seeking a suitable supplier. Most evaluates rate suppliers on 3 primary criteria, such as cost or price, quality and delivery. Besides above the most obvious and critical, indepth analysis also is vital. There 4 requirement. Management capability is important. Management runs the business and makes decisions that affect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uppliers. Employee capabilities is the part of the evaluation process requires an assessment of non-management personnel. Do not underestimate the benefit that a highly trained, stable, and motivated workforce provides, particularly during period of labor shortages. Then, IPD can decline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cycle obviously and reduce product costs of enterprises so that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Thirdly,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makes spending costs on middle abolished projects decreased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 Fourthly, establish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with suppliers.

供应链及采购管理

实验七供应链系统初始设置采购管理 注意: 1.在启用任何系统前,可先完成基础信息,基础档案设置,包括:(1)存货分类;(2)计量单位设置;(3)存货档案。 2.引入工薪系统完成后的帐套。 3.系统启用先后顺序:采购、销售——库存、存货——总账——应收、应付。 (一)启用采购系统和销售系统 (1) 以帐套主管“cw01”登录企业门户 (2) 基础信息——基本信息——系统启用 采购系统下: (1)设置基础信息:基础信息——基础档案——存货档案(注意:必须采购和销售同时启用之后才能设置) (2)采购期初数据录入 货到票未到(暂估入库): 企业门户——供应链——采购管理——业务——入库——入库单——期初采购入库单——增加——保存。 (3) 采购管理系统期初记账

企业门户——供应链——采购管理——设置——采购期初记账——记账——确定。 销售系统下: (实验七在此系统暂无操作。) (二)启用库存系统和存货系统 (1) 以帐套主管“cw01”重注册,时间:2011.10.01 (2) 基础信息——基本信息——系统启用 存货系统下: (1)设置基础科目 业务——供应链——存货核算——初始设置——科目设置 (1) 科目设置——存货科目——输入仓库编码、存货编码、存货科目编码 (2) 科目设置——对方科目(如图) 第一部分,收发类别 第二部分,对方科目 (2)存货系统期初数据 供应链——存货核算——初始设置——期初数据——期初余额;选择仓库,如材料库——增加——输入;选择仓库,成品库——增加——输入。 (3)存货系统期初记账 单击记账。对所有仓库记账。 库存系统下: (1)库存期初数据录入 业务——供应链——库存管理——初始设置——期初结存——修改——取数——保存——审核 注意:1,要先选择仓库,如材料库,再修改,取数,保存,审核。2,库存期初数据取自存

生鲜采购采购方式

生鲜商品与一般商品不同的地方是进价弹性大,它受到季节、气候、气温、节气、节假日、媒体报道、病虫害、市场供需、规格、等级、质量、数量……的因素影响而起伏变化,甚至于在批发市场,一日之内就能产生数种价格。如何压低进价?对于生鲜而言,供应链的选择占有绝对关键性的因素。以目前生鲜超市的自营供应链而言,分为一、自采,二、供应商供货,三、产地直供,四、配送中心供货等四种主要模式作为进货渠道。 一、自采。生鲜超市有时因为规模或距离或缺乏适当供应商等的因素,不得不采取自采的途径。以自采作为采购方式,必须注意事项: 1、自采价格的公正性。由于生鲜品的价格随着品种、种植方法、规格、等级、鲜度、质量等因素,而有不同的变化,为求能买到最合适的价格,一般由采购人员及防损人员共同执行自采模式,采购员一位负责议价,一位负责掌管现金支付,及帐目登记,防损员负责采购过程的公正性。 2、验收:生鲜品自市场等地运到店铺后,由收货人员及生鲜营运人员各自验收质量和数量,数量少的则全验,数量多的则抽验,全验者以实收为准,抽验者若各箱重量、包装一致则以最少重量为基准收货,若重量不一致者,必须逐一过称。商品质量必须符合要求,抽验者以最低重量为基准收货,在当天上架过程中,若有不良品超出收货重量标准时,应以补货或更改进货数量方式,由自

采员向市场批发商求偿,若无法求偿时,损耗将由公司负担,增加进货成本,降低毛利率。 3、资料录入:商品经过验收后,实收数量与价格应按规定的时间在当天录入完成,以免影响电脑资料库毛利率的准确性。 4、税率的问题:自采时,必须明确了解是否有免税资格,否则13%的农产品进项税必须算入成本。切莫在享受高销售额的欢乐时,回头一看,忘了将税率算入,变成负毛利销售的噩梦。 5、其他。隐性成本(如:市场内各项费用、运输费、人事费用、加工损耗等)也必须考虑周到算入成本内。 二、供应商供货:这是大部分超市的供货模式,由采购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为超市提供生鲜商品,并签定一定期间的供货合同协议。必须注意的事项: 1、供应商的选择:一a个好的供应商能够为超市找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强化超市的竞争力并可以给超市带来一定的利润,同时,肯长期与超市共同打拼业务具有永续经营的理念。这种供应商为超市的合作伙伴,是采购要积极寻

供应链管理采购流程与战略

供应链管理采购流程与战略 培训对象:制造业、分销业、物流业、国际贸易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从事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计划管理、采购管理、物料管理、物流管理、客户服务、分销运营等相关从业人员。 详询扣扣玖叁零陆壹柒肆捌壹 课程背景: 在当今全球化竞争的商业环境中,有远见的企业早已将采购提升到企业战略高度; 详解采购引领企业获取产品服务的相关流程,及流程中建立各个层面的沟通与协作,以促使企业内外流程的协同与高效; 不同的采购战略必定会导致不同的供应链规划,企业供应链规划有相当大部分实际上是围绕采购条件来实现; 国际采购与本地化战略﹑电子采购战略﹑无库存采购战略等等,都会影响到供应链的布局。企业的自制与外购战略﹑集中与分散采购战略等同样会直接左右供应链的效能。 课程特点: 革新的科学理念:学习内容与美国供应链管理协会全球最新供应链管理理念同步; 改善SCM视角:来自台湾、美国、大陆的强大师资阵容、结合讲师自身的成功经验,融合美欧港台等国家先进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提供清晰的供应链管理思路和改善视角; 以世界先进企业实践案例为标杆,提供具体供应链管理实践技巧和方法; 课程内容: 采购环境分析 采购流程管理 1.采购流程管理与运营准则 2.采购计划与预算控制 3.采购流程优化的技术与方法 4.案例解析:全球热交换公司、圣安医院等 采购与供应组织管理 1.采购组织架构设置、角色定位 2.采购人员管理 供应链资源管理与采购战略 1.公司战略与供应链资源配置 2.采购管理与企业竞争定位 3.采购定位分析 4购买与分包决策 供应链环境下的供应商管理 1.供应链环境下的双赢伙伴关系 2.供应商的分类与选择 3.供应商的评价与考核 4.供应商开发和认证管理 5.供应商早期参与新产品研发 6.采购质量管理和供应商质量控制 7.供应商交期分析 采购绩效评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