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胃轻瘫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34
糖尿病性胃轻瘫及其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胃排空障碍、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
糖尿病性胃轻瘫的发病机制复杂,治疗起来也比较困难,常规的西医治疗效果有限,因此中医药治疗在这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
一、病因病机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下,胃部神经和肌肉受损导致的一种并发症。
主要的发病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神经损伤:长期高血糖状态下,会损害胃部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从而影响胃的动力功能,导致胃排空障碍。
2. 肌肉功能障碍:长期高血糖状态下,会引起胃肌肉的营养障碍和纤维化,导致胃的收缩功能减弱,进而影响胃的排空功能。
3.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糖尿病患者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失调,会影响胃部的神经调节和内分泌功能,进而导致胃的排空功能受损。
4. 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患者胃排空功能受损会引起餐后血糖不稳定,导致胰岛素和胃动力素的分泌异常,形成恶性循环。
以上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胃排空功能受损,出现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表现。
二、中医药治疗方法针对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的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主要是调整体内阴阳平衡,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气血运行。
常用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艾灸治疗等。
1. 中药治疗:常用中药方包括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陈皮竹茹汤等,这些方剂主要是以健脾开胃、理气和中为主要疗效,能够调整胃部功能,促进胃排空,改善患者的胃部不适症状。
2. 针灸治疗:通过选择穴位,如神阙、内关、脾六等穴位进行针刺,能够调整患者的脾胃功能,改善胃排空功能,缓解患者的恶心、呕吐等症状。
以上中医药治疗方法的具体选择和疗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应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三、临床疗效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疗效较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缓解胃部不适症状:通过中医药治疗,患者的胃部不适症状明显缓解,恶心、呕吐等症状减轻。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糖尿病性胃轻瘫*导读: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糖尿病性胃轻瘫大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较少患者存在早饱、恶心、呕吐、腹胀等。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糖尿病性胃轻瘫大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较少患者存在早饱、恶心、呕吐、腹胀等。
疾病分类消化内科疾病描述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增高、劳动强度的减少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
1980 年全国调查糖尿病患病率为0.67%,1994~1995 年全国19省市25 岁以上21 万人群筛查结果,2 型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2.5%,较15 年前增高3.7 倍。
北京地区20682 名人群筛查及1566 人OGTT 调查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3.44%,居全国患病率第2 位。
症状体征大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较少患者存在早饱、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同一患者的症状程度,亦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可能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导致传入神经通路敏感性降低有关。
由于胃排空延迟而致胃潴留,可有反复胃石形成。
当并发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减低时可出现胃-食管反流症状(如反酸、反食、烧心等),严重者出现反流性食管炎。
MMC 的异常除可导致上述症状外还可引起小肠和结肠排空异常,引起腹痛、便秘、腹泻等症状。
疾病病因1.胃肠运动的生理学胃的运动功能有三:储存食物;研磨搅拌食物使之成为细颗粒并与胃液充分混合;以最适宜于小肠消化吸收的速度缓慢地、小量地把食糜向小肠排入。
胃壁的平滑肌有纵行、环行和斜行三层,以环行肌最厚,收缩也最有力,在胃的各部分中胃窦部环行肌最发达,收缩活动也最活跃。
因此,胃窦的运动功能是胃排空的主要动力。
胃的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胃的紧张性收缩和胃的蠕动。
胃的紧张性收缩在已排空了的胃表现尤为明显,可使胃腔内具有一定压力,维持胃与十二指肠之间的压力梯度,有助于消化间期胃液的排空;胃的蠕动可分为消化期的胃排空运动和消化间期的移行性复合运动(migrating motor complex,MMC)。